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十二册网络教研小结

2024-05-10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十二册网络教研小结(精选4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十二册网络教研小结 篇1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十二册网络教研小结

天河区黄村小学黄智培

一、参加第四周六年级网络教研的学校及老师:

新元小学黄穗滨江丽萍

新塘小学周影华

天河区第一实验小学黄英

珠村小学姚丽湘黎东莲

华工附小 傅伟明

棠下小学曾晓妮陈英

黄村小学黄智培邓丽霞

农科院小学曹华中.华景小学陈昌燕范美容

体育西路小学黄玉群 陈玉可

骏景小学黄沛娥

棠东小学梁永威

昌乐小学韦彬琳

(xuchunxia、)

首先,谢谢各位老师为六年级的教学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这次网络教研的主题是:“如何使学困生能正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六年级的老师们都能积极参加,畅所欲言,并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平时的教学经验和做法毫无保留上传到网络,与同行们分享,相信对看过的老师都会有所启发。

二、下面,就对老师们的见解进行小结:

1、从正反比例的意义入手,加强训练

新元小学黄穗滨和江丽萍老师的教学经验是:1.运用以前所学的乘除法的常见的数量关系;2.让学生知道必须有两个相关联的量;3.通过演变成运算,化难为简。

Xuchunxia老师的教学经验是:

1、复习有关乘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

2、在讲解正比例的意义时,先出示两个表格(第一个是两种量成正比例的,另一个是两种量不成比例的),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什么叫做两种相关联的量,什么叫做成正比例,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成比例的概念;要学习反比例,学生也相应容易一些。

华景小学陈昌燕和范美容老师的教学经验是:让学生通过列表——观察——讨论——归纳——写关系式的方法正确理解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前提条件,第一通过生活事例理解“相关联”的意思,第二观察这两个量是否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第三写出这两个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式,如果这两个变量的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就不成比例。

2、从学生的生活例子入手,灵活地学习正反比例的意义

新塘小学周影华老师的教学经验是:首先从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进行引入,在结合以前所学的乘除法常见的数量关系,记他们知道正反比例的知识是在以前所学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有据可寻的,让学生接受起来不至于那么困难.这时在强调讲清正反比例的共同点,同时指出不成比例的特殊例子,加深他们对比例判断的认

识.提高判断正反比例的能力.

体育西路小学黄玉群和陈玉可老师的教学经验是:首先从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进行引入.然后关键是讲清正\反比例的共同点:都存在两种相关连的量;而且都在变化.区别:正比例: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反比例: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最后,让他们自己举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与验证.另外,还要强调不成比例的特殊例子进行加深认识.棠下小学曾晓妮和陈英老师的教学经验是:应用具体事例,依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昌乐小学韦彬琳老师的教学经验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一帮一,让好的同学先讲课本的例1,比较形象也比较容易理解,再讲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单价、数量和总价。

3、在比较中加强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珠村小学姚丽湘和黎东莲老师的教学经验是:先从熟悉的数量关系入手,教学生先写出关系式,从关系式与正反比例的关系式进行比较,从而能顺利的对正反比例进行判断。

黄村小学黄智培和邓丽霞老师的教学经验是:关于正反比例的教学,采取以下的方法:

1、首先从正反比例的意义入手,让学生理解相同点的同时,重要抓住不同点;

2、在课堂上练习时尽量让他们多讲谁和谁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谁是一定的,成什么比例,如果可以的,让他们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3、找出相关的正反比例的例子进行比较;

4、多引用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对正反比例的理解。

4、正视和关爱学困生的学习

天河区第一实验小学黄英老师的教学经验是:

1、对意义中的关键字眼(如:相关联、比值一定、积一定)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理解透彻。

2、对要判断的两个变化的量能写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式,看它们什么一定,学困生应最弱这一点。

3、对判断的过程要让学困生多说。

4、用同一个例子加强正反比例的对比。

5、反比例的题目用正比例解答,我认为是错的,因为是对意义的不理解。

华工附小 傅伟明老师的教学经验是:我觉得学困生学不好正反比例的知识,主要的根本的原因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不端正,你怎么帮,你如何教都是徒劳的.一测验还是不懂,只要他觉得自己要学,能主动去学,特别是上课认真听课.所以我们先应做好中下生的思想工作,使他能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那么对于"一个量变大,另一量变小,...就是反比例.反之则是正比例."如此简单的知识,考个七八十分应不成问题.

农科院小学曹华中老师的教学经验是:从简单的数量关系式入手,如“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指导学困生进行正反比例的思维训练,一定的数量是由另两个相关联大量相乘还是相除得到.让学困生感受到“判断正确”的喜悦.唤起学困生大学习兴趣。

骏景小学黄沛娥老师的教学经验是:关于正反比例的意义的教学,我们采取了以下的做法来帮助学困生:

1、联系以前学习的和这个内容有关的知识进行教学,让学困生知道正反比例研究的其实就是以前所学的乘除法的常见的数量关系,让他们觉得正反比例的知识是在以前所学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有迹可寻的,让学困生不至于望而生畏。

2、紧抓住正反比例的意义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教学,即正(反)比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有两个相关联的量。二是这两种量必须是用除(乘)法计算的。三是这两种量的比值(积)是一定的。

3、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帮助他们正确的判断正反比例。

棠东小学梁永威老师的教学经验是:首先,让学生复习巩固好常用的有关乘除法的一些数量关系,让他们能正确地说出已知其中两个量,求第三个量用什么方法计算。其次,要让学生明确知道当相关联的两个量用除法计算时,而且商不变时,这两个量就成正比例关系;当相关联的两个量用乘法计算时,而且积不变时,这两个量就成反比例关系。这样本人认为就可以把本来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演变成运算,化难为简,并经过本人的尝试,这对学困生来说可起到很大的帮助。

三、教学反思

黄村小学黄智培和邓丽霞老师所提出的:请教同行们,有没有学生在做反比例应用题,把反比例的列式方法写成正比例的列式呢?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篇2

一、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3)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4)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5)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的习惯。

(6)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7)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8)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9)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

(10)继续培养自己修改作文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

(11)继续培养勤于搜集资料和不懂就问的习惯。

(12)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习惯。

2、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47个生字。

(2)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125个,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用钢笔书写,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知道各种类型汉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特点。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问题,敢于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作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错误明显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⑿”“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习惯篇”的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语文”,以生动的图片让学生懂得走出课本,走出课堂,丰富生活,开阔视野,逐步养成深入社会,亲近自然学习语文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本册安排阅读课文24篇,其中韵文3篇。大体上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课文,并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训练。各单元主题分别为“壮丽山河”、“正义必胜”、“诗文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本册向学生推荐的是名著《西游记》,让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宝库。本册在结构形式和选文的难度上,都注意向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靠拢:比如名家、名篇的课文比重明显增大,主题单元的编排结构,文学常识、课外阅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栏目的开设等,都有利于小学阅读教学和初中阅读学习的衔接。

本册习作安排了7课,内容分别为“童年趣事”、“一件往事”、“写一篇读书笔记”、“记一次实验”、“成长的烦恼”、“调查统计谈感受”、“给老师的一封信”,每课习作,均对习作要求、习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指点,从而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有的习作课文还安排了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本册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形成系列。本册综合性学习以“我的成长册”为主题,让学生通过“整体策划”、“搜集资料”、“精心制作”这一系列过程,做成反映自己小学学习生活情况的成长册,记下自己六年来走过的足迹。

三、教学重难点

1、朗读、默读并重,提高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会浏览,并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不断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丰富其知识积累。

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篇3

(2010——2011学第二学期)

中卫一小李爱莲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72人,男生38人,女生34人。本班学生整体素质较好,他们中的大多数同学懂礼貌、爱护公物,讲究卫生,思想积极健康,学习目的明确,上进心较强,并能积极主动参加班级各类活动;部分同学爱好读书,学习态度较端正,课堂表现活跃,思维敏捷,善于开动脑筋解决疑难问题,但也有个别学生惰性较大,家长平时又疏于督导,因此他们对学习语文,尤其是作文有极大的畏惧心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不够浓,缺乏主动性;一部分中等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基本的学习内容,初步学会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能主动积累好词佳句以丰富平时的日记及习作内容,并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知其内涵。

二、教材内容简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 是固定栏目,另有 “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

三、教材特点:

1、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2、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3、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4、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自主学习

5、“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能准确写出本册80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明确每一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

4、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总结方法,形成自主读书、作文的能力。

5、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6、能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效果。

五、本学期教学的目标及任务: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本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80个生字,会写80个字,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帮普通话交谈,能生动地讲述故事。能主动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的收集资料,共同讨论提高。

2、能力目标:

能用钢笔书写本册80个生字,做到规范、整洁。继续学习有感情朗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能不拘形式写下自己所看到和想到的事物,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学习。继续用字典、词典查字词,有独立的识字能力。能用普通话进行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能清白的讲述事情;有独立查获资料的能力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流。

3、情感目标:

教学中,我会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在学习中使学生养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了解周围环境,国保护家乡环境出力;主动在生活中积累自己的观察与发现,了解民风民俗,感受外国名篇名著,逐步培养科学精神,共度难忘小学生活。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1、立足教学改革,加强自身的教改意识,准确把握新课标和教材的尺度,明确教学任务,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教学任务。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刻苦钻研业务,不断获取教改新信息,探索教改规律,力求教学上的突破。

2、结合教材、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抓住各种有利的教育契机,在知识传授,能力训练过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受到德育思想的渗透。

3、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对优秀学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发展其才能;对暂时的后进生,耐心细心,培养信心,挖掘潜力,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4、篇章训练是本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篇章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本年级的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片段,要避免以句解句,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词句段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5、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6、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7、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篇章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8、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地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

9、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10、合作促进学习。同桌、小组、全班交流是孩子们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天地,也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学会协作。学会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信,找到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本册教材内容的教学时间分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篇3课时

精读课文10篇20—25课时略读课文11篇20—25课时

选读课文9篇9课时

综合性学习1个16课时 语文园地5个

习作6篇

综合复习9篇

六、教学进度安排。(安排表附后)

六年级语文科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篇4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报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的能力。学习1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

全册教材分析:

教科书语文第十二册,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原《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十二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修订后的教材,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力图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根据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编排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的精神,本册教材精选课文,将课文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类。本册共有课文32篇。精读课文14篇,略讲课文12篇,选读课文6篇。此次修订,增加了课文分量,并对课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和调整。在32篇课文中,保留了原教材的14篇课文,新选了18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如《向往奥运》抒发了对北京申奥成功的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还有《世纪宝鼎》《清明上河图》《三克镭》《鲁滨逊漂流记》等。新迁课文还注意了体裁的多样性,有散文、诗、词,有简单的说明文,还有长篇小说的缩写和文言文。

本册教材的编排,注意训练的整合性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全册课文分为6组,每组教材一般由导读、课例、读写例话、积累*运用四部分组成。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由上一组教材到下一组教材,体现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

-------------

教学重难点: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报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够在口头上或书面语中运用所学的词语。善于进行词语积累。

3、进一步提高练习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复习对联、名句等,提高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综合素养。

4、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够边读边想,读后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一些表达方法。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收集资料。

5、进一步进行听说训练,尤其是讨论和辩论,表达要清楚有条里。

6、努力做到依托教材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7、通过教材安排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学语文的目的使用语文。

8、养成勤于观察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够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复习一些常用应用文。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

学生状况分析:

1、学生思想状况: 本班学生成分较复杂,基础参差不齐,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尖子生以夏娟为代表的有近15人。这些学生天资聪颖、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在班上表现比较活跃,而且学习主动积极,互相竞争,学习气氛浓厚。且当中有大部分人一心想考上实验初中。但后进生也较多,思维不够灵活,学习习惯较差,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且玩心较重。造成学风不浓,班风不正。影响整体水平。但是就整体情况而言,学生的整体素质还可以,只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但是他们聪明伶俐、思想活跃、具有同情心、善良、乐于助人。大多数同学都有可塑性,只是没有好好努力!

2、学生语文学习状况 : 本班同学整体思维还比较灵活。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已是他们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钢笔书写进步较大,作业总体较整洁;有更多的学生喜爱写作,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记实或想象文;朗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课堂上时常听见朗朗的读书声;阅读理解能力较以前比更深一层,能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能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已经初步养成了收集资料的习惯和技能;善于积累,会背一些唐诗宋词,名言佳句,精妙句段等。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如作文水平整体不高,理解能力还不够深刻,语言表达不够完整……总体上分析,全班学习语文功底不错,我有信心教好每一个孩子。

-----------

教改措施:

1、学习上的创新:通过三种途径:上网浏览教育网站;阅读各种业务杂志;与各位同仁学习。除了学习工作计划中规定要学习的内容之外,还要学习手中现有的各种资料,及时了解新信息,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路子努力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整体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备课上的创新: 本学期将尝试电脑备课,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发挥网络信息高速传输功能。真正提高备课的效益。做到目中有人,胸中有本,心中有法。

3、作业上的创新: 初步尝试采用作业纸的形式。发挥网络学习的功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完成作业,把课外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接触社会,参加自己组织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在生活中学习,在社会中实践。

4、教研上的创新: 研究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等。自己搞一些课题作研究。经常撰写一些教学论文,捕捉每一节课的闪光点,收集整理教学案例。通过三种途径发表文章。

5、辅导上的创新: 做好家校联合、个别与集体统筹、生理心理兼顾的非智力性因素的培养,努力把学生调整到最佳状态。充分发挥班级尖子生的优势。

上一篇:我最喜爱的端午节作文下一篇:前半期工作总结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