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报告书写规范(共10篇)
超声科报告书写规范 篇1
超声科报告书写规范及审核制度
一、超声报告书写一般项目栏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查号、科室、住院号、检查设备及检查部位等。
二、检查所见中将超声扫查所获得的全部信息,提取对诊断有价值的部分,用超声术语,作简明扼要的描述。
包括脏器(或病灶)的外形、大小、部位、回声(指内部回声、边界回声、后壁回声)等等,表面是否光滑,境界是否清楚,毗邻关系,血流是否丰富等也应有必要的描写。三、超声提示中将声像图结合临床提出确切的诊断,如同一患者有几种疾病时,应把诊断明确的疾病放在首位,一般先做出物理诊断,再提示可能的病理诊断。
四、通过超声检查,如有下列情况者应提出书面建议:
1、由于种种原因检查的脏器显示不清,建议复查;
2、暂时不能明确诊断者,建议随访或观察;
3、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如发现肾积水,未明确肾积水原因者,建议作进一步检查;
4、外伤早期超声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者,建议随访复查;
5、其他一些原因。
五、进修或实习医师书写的诊断报告,必须经上级医师签字。
六、要做到字迹清楚、语言精练、重点突出、测量准确、超声术语运用确切、论述内容层次清楚、超声提示和建议恰当。
七、报告必须有精确的报告时间,普通报告精确到“时”,急诊报告精确到“分”。
八、每月对诊断报告进行抽查评估,针对评估结果进行讨论、分析,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
—
END
—
九、十、
超声科报告书写规范 篇2
1 精神科护理记录书写格式
1.1 新入院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生命体征、性别、年龄、第几次入院、入院诊断、护理级别。在家主要表现, 病人几时入病房, 病人意识如何、定向力如何、对周围环境反应如何, 对问话 (是否) 切题回答, 有无特殊行为和动作, 更衣是否合作, 查体有无外伤、压疮等, 有无躯体疾患。饮食、睡眠情况如何, 针对病情给予的治疗和护理, 根据病情给予入院宣教。要求班班记录, 连续记录3 d。
1.2 危重病人护理记录
危重病人表格式护理记录单内容有:生命体征、意识、定向、表情、思维、行为动作、主被动接触、对周围环境的反应, 目前的精神症状、躯体疾病病情和症状、主要治疗和护理、护理效果。出入液量、饮食、睡眠、特殊注意事项、日间小结、24 h总结等。
1.3 一级护理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病人意识、表情、情绪、思维、情绪、动作、注意力、对周围环境的反应、现存的精神症状、心理需求 (有无) 躯体不适、进食情况、睡眠质量、晨 (是否) 留取检验标本、晨起 (自行、督促、协助) 洗漱, 1周记录1次, 病情有变化随时记录。
1.4 二级护理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病人近两周仪态、意识、思维、情绪、行为动作, 接触主动情况, 问答 (是否) 切题回答, 对周围环境的反应, 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接受, 对治疗护理的配合, 饮食食欲、大小便, 睡眠几小时、睡眠过程 (睡眠障碍的处理及效果) , 心理需求及心理护理, 参与活动, 生活料理 (自行、督促、协助) , 每半月记录1次, 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1.5 三级护理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病人近1个月的病情 (波动、稳定、症状变化) , 仪态、意识、定向力、思维、情绪, 对问话是否切题回答, 主被动接触, 对周围环境反应, 参加各种工娱疗活动情况, 心理需求及心理护理情况, 对健康教育内容、接受, 对疾病认识情况, (有无) 自知力, 对治疗和护理的合作程度, 生活料理 (自理、督促) , 躯体疾病情况, 睡眠恢复程度, 饮食、大小便。1个月记录1次, 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1.6 更改护理级别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病人近期仪态、意识、思维、定向力、情绪、主被动接触, 对治疗和护理配合程度, 饮食、睡眠, 病情 (波动、稳定、精神症状变化) , 遵医嘱改几级护理。
1.7 抢救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几时几分病人病情变化, 生命体征如何, 几时几分报告医生, 几时几分开始抢救, 生命体征变化过程如何 (以时间顺序) , 执行医嘱时间几时几分, 几时几分医生口头医嘱, 吸氧, 使用 (抢救器械、药品) 如何, 几时几分抢救结束, 病人抢救结果如何。 (抢救时不能完成记录, 抢救结束后6 h内补全记录) 。
1.8 请假离院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近期病人病情、仪态、意识、思维、情绪、主动接触情况, 对周围环境反应, 自知力如何, 生活自理, 遵医嘱于几时几分办理请假, 由家属谁接回, 做健康指导及离院期间注意事项宣教, 几时几分离院。
1.9 请假出院返回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病人于几时几分请假出院返回, 由其家属谁送回。其他按新入院病人记录。
1.10 转入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几时几分病人由于什么原因在哪科治疗, 由其家属谁送入我科。其他按新入院病人记录。
1.11 转出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近期病人病情, 仪态、意识、思维、情绪, 主被动接触、对周围环境反应、心理需求, 治疗护理效果, 因什么治疗的需要, 遵医嘱于几时几分将病人转至哪科, 由其家属谁护送, 几时几分离科。
1.12 出院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于几时几分遵医嘱办理出院, 由家属谁接病人出院, 出院诊断如何, 治疗护理效果如何, 对家属谁及病人进行出院健康指导, 告知院外注意事项, 几时几分离院。
1.13 死亡病人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几时几分病人病情加重, 报告医生于几时几分开始抢救, 几时几分病人心跳、呼吸、颈动脉波动如何, 几时几分医生判定病人临床死亡。死亡诊断、随即进行尸体料理, 于几时几分由谁送入太平间。
2 精神科护理记录书写应遵循的原则
护理记录的书写应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连续的原则。规范统一性要求记录操作、护理措施均要符合护理规范, 护理记录也要与医生记录的内容时间相符, 做到医疗与护理记录的统一。护理记录应该有一个筛查提炼过程, 即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程序, 按着不同阶段重点不同,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即排出主优、中优、次优问题。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重点不突出或无重点。注意书写的顺序问题, 为防止遗漏可按一定顺序书写, 可以先写观察到的、再写听到的、查到的、实施操作的、最后写说了的内容。在处理关系上, 可以按照做过、做了、做着的顺序进行描述, 做到条理清晰。某些应量化或描述其性质的事物, 记录时必须量化, 并描述性质, 如症状、颜色等。对病人进行指导或要求病人配合的事情要有可操作性。注意书写中的因果关系即逻辑性, 对于一个做了的事情描述一定要有因有果, 因果互为, 记你所做的, 做你所写的, 没有做的不能记录, 不能与实际工作相脱节要注意使用的语言问题, 记录时应该使用总结性或即时性的描述语言, 不应出现不客观。
3 体会
开题报告书写规范 篇3
第一条 开题报告是工程硕士生论文阶段工作的重要环节,为规范和统一工程硕士开题报告材料,现对其内容和格式做以下说明,请工程硕士生按此撰写。
第二条 工程硕士生在公开开题报告会前应在校内导师和企业方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填写完成开题报告登记表、论文工作计划表、文献综述三部分材料,并经双方导师同意后方允许参加公开开题报告会。
第三条 开题报告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要求如下:
(一)开题报告登记表应包括以下内容,一般不少于3000字:
(1)说明选题来源、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动态;
(2)说明选题在理论研究或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3)阐述学位论文中自身研究工作部分,论证完成研究工作拟采取的主要
理论、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4)说明研究工作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和研究成果形式。
(二)开题报告登记表采取双面印制,靠左整齐装订,保持原格式不变。
(1)封面,见附件;
(2)纸张限用 A4(21×29.7cm);
(3)页边距为上、下:2.5cm,左为2.6cm,右为2.1cm;
(4)字体采用宋体小四,行间距为固定值18磅;
(5)其中图、表和公式须人工绘制,不得使用扫描或者截屏图片。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6磅的行间距。图序与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三)开题报告完成,此表经相关人员签字后,交学院研究生教务秘书保存。
第四条 论文工作计划表应保持附件格式不变,在空白处填写论文题目,论文完成日期和各项目的计划完成日期。应保证论文工作量(开题报告通过后)有一年以上的时间。
第五条 文献综述的内容和格式要求如下:
(一)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一般不少于3000字;
(二)应保证至少阅读20篇中外文献,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5篇。参考文献一般应在文中标注,并按引用的顺序附于文末,其格式可参见《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对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和说明。
(三)文献综述采取双面印制,整齐装订,格式要求如下:
(1)封面,见附件;
(2)纸张限用 A4(21×29.7cm);
(3)页边距为上、下:2.5cm,左为2.6cm,右为2.1cm;
顶岗实习报告书写规范 篇4
一、基本内容及要求
(一)实习目的:言简意赅,点明主题。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要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重点应放在实习岗位的介绍。
(三)实习安排:简单介绍整个实习过程的总体安排。
(四)实习内容及过程:重点内容,篇幅不少于2000字。要求内容详实、层次清楚;侧重实际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锻炼和提高,切忌日记或记帐式的简单罗列。
(五)实习总结及体会:篇幅不少于500字。要求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着重写出对实习内容的总结、体会和感受,特别是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和今后应努力的方向。二、印制规格
(一)报告页面应为A4纸(210×297mm)。
(二)报告正文上下页边距应为2.54厘米,左右页边距应为3.17厘米。
(三)一级标题采用三号黑体,二级标题采用四号宋体加粗,三级标题以后采用小四宋体加粗,正文采用小四宋体。正文选择格式段落为:固定值,20磅,段前、段后均为0磅。
三、正文中其他部分说明:
(一)图:图的名称采用中文,中文字体为五号宋体,加粗,图名在图片下面。引用图应在图题右上角标出文献来源。
(二)表格:表的名称采用中文,中文字体为五号宋体,加粗,表名在图片上面。表内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单位。
腹部B型超声报告单书写内容 篇5
(1)一般项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婚否、门诊号、住院号、超声号和图象记录方式等。
(2)脏器径线和病灶大小的测量值。
纵(上下径)横(左右径)厚(前后径)
(3)图象分析。将超声扫查所获得的全部信息,提取对诊断有价值的部分,用超声术语,作简明扼要的描述。包括脏器(或病灶)的外形、大小、部位、回声(指内部回声、边界回声、后壁回声)等等,表面是否光滑,境界是否清楚,眦邻关系,也应用必要的描写。描述的顺序:由外到内,病变置于前,详细的描述,正常置于后,简单描述。
(4)绘图。将具有特征性的超声切面图,绘制成线条图(也可采用各种图象记录方式,将典型图象记录下来),加以说明,使临床医师一目了然。具有特征性的切面图应与图象分析描述的内容相一致,尽量做到图文并茂,绘制一幅理想的线条图应具备以下几点:
① 有图题(胆囊、肾脏等);
② 图注,绘图的图形加以简单的注释,如胆囊与肝脏眦邻,应在肝、胆的恰当部位写上字或打上英文字线母表示;
③ 绘图比例恰当,如胆总管、门静脉、胆囊比例一定要恰当;
④ 绘出毗邻关系,如画胆囊应把肝脏画出,画子宫或前列腺应将膀胱画出等;
⑤ 画面布局合理,所用的箭头并且判断,英文字母或汉字说明,应放在恰当的部位,作到既不影响图象又突出重点;
⑥ 线条清晰; ⑦ 标出体位和探头位置。(5)超声提示(超声诊断)。根据前面四项的内容,结合临床提出确切的诊断意见,如同一患者有多种疾病,应把诊断明确的疾病放在首位。
(6)提出建议。通过超声扫查,如有下列情况者应提出建议:
① 由于种种原因检查的脏器显示不清,建议复查;
② 暂时不能明确诊断者,建议随访或观察;
③ 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如发现肾积水,为明确肾积水原因,建议作进一步检查;
④ 其他一些原因。
一张理想的超声报告单,应按以上六个方面逐项书写,做到字迹清楚、语言精练、重点突出、测量准确、超声术语运用确切、论述内容层次清楚、超声提出和建议恰当。
超声诊断:
1、对文字描述的高度概括,诊断名称标准化:
占位/肿块:实质性、囊性、混合性
弥漫性病变:脏器 + 弥漫性病变
体积改变:脏器 + 肿大/缩小/萎缩
积液:腹水/胸腔积液、局限性积液
其他回声改变:光点增粗、回声增强等
2、原则上为物理形态学诊断,可结合临床资料给予提示性意见(谨慎,以免误诊)。
3、有超声特异征象者,可定性诊断。
超声报告书样式
× × × × × 医 院B 型 超 声 报 告 书
检查时间:2001年5月18日
超声号:012549 姓名:马六, 性别, 男, 年龄, 60岁, 病区, 普外科, 床号, 38, 住院号, 62157, 门诊号, 132045
报告时间:2001年5月18日
仪器型号: Aloka-SSD630型
检查部位:肝、胆。
左侧卧位,肋下纵切见胆囊增大达88×33mm,壁毛糙、增厚达5mm,近胆囊床中部,胆囊壁连续中断(孔达11mm)且该处胆囊壁增厚达7mm,内呈网络状改变,胆汁透声差,内有稀疏至较密粗光点。按压探头,光点稍见飘移,病人感压痛,胆道无扩张。
与胆囊床相邻处肝内有一约54×43mm、边界不规则低回声区,内亦为稀疏至较密粗光点,无肝正常回声,后缘增强,腹腔无积液。
意见:急性胆囊炎,胆囊穿孔,并肝脓肿。
超声科报告书写规范 篇6
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材料。生物化学实验分为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实验报告书写纸分原始记录纸、首页纸、报告内容纸。实验类型不一样,实验要求及书琯表达的方式也不完全相同。
一、三类实验书写时的不同
1.验证性实验
指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
要求在首页上书写:
本实验属验证性实验。通过本实验可验证XXX等知识点,掌握XXX的基本原理,熟悉XX操作过程,……从而加深对XXX知识的理解,培养………..。
2.综合性实验
指实验内容涉用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要求在首页上书写:
本实验属于综合型实验,由XXX、XXX和XXX等几部分内容构成,涉及XXX、XXX、XXX等知识点。通过本实验………….能力,掌握XXX、XXX和XXX的基本原理,熟悉…..操作过程,并能根据所学知识对实验中出现现象和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设计性实验
指教师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要求:
第一,做实验前,学生应先仔细阅读实验课题,根据题目的要求,查找有关文献,设计出实验方
案,画出必要的原理图,推出有关公式等,并拟出数据表格,上实验课前完成实验方案设计(报告一,在实验报告纸上完成)。
第二,设计性实验方案经教师审阅通过后,学生即可进行实验操作。
第三,要求在首页上书写:
本实验是设计性实验,阐述本实验为什么列为设计性实验。――在回顾已经学习的XXX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其它相关知识,根据XXX实验的要求,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通过自行查找实验资料,独立设计了实验方案,确定了实验方法。
二、三类实验书写时的相同
1.首页报告纸:实验名称、日期、同组人、…..等。
2.原始数据报告纸:在实验操作及完成过程中完成。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数据,所用仪器的调试
及型号厂家等。
3.实验报告纸:根据实验操作过程及原始数据完成实验报告,书写六项内容
(1)实验目的:可根据自已做实验的体会来写。
(2)实验原理:详细阐述
(3)实验材料、器材及试剂:本实验实际所用的材料,器材(厂家,型号),试剂等。(4)实验操作步骤:在操作步骤中写出对问题的解释。
(5)实验结果与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与解释。
(6)实验注意事项:详细说明在实验过程中影响到实验结果正确性的注意的事项。
(7)思考题
超声科报告书写规范 篇7
第七节:影像诊断质量控制标准和报告书写规范 1.目的
本规定是为提高全体医师诊断质量,规范病例报告的书写,确保医疗服务质量而制定。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全体医师在病例诊断和报告书写中,规范自身的言行、态度和工作。3.作用
全体医师严格按照影像专业的要求,完成病例的诊断和报告的书写,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正确处理好医患关系。4.要求
各级医师严格遵守诊断报告书写标准,突出重点照顾全面,提高医疗诊断质量,尽职尽责的为患者服务。5.影像诊断质量控制标准和报告书写规范细则(1)报告书写前准备工作
确定X线片或CT片质量是否合乎诊断要求,包括黑化度、对比度等,对于CT片尚需确定定位像、窗技术应用是否合适、照片连续性及有无伪影。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照片,不予书写报告。
在保证照片质量的前提下,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号是否与照片所示一致。并要核对照片与病人申请单要求检查的部位、项目是否相符,是否与申请单所记录的照片数目一致。CT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2012.10)
申请单所填写的内容及附带的相关临床资料是否详细和充分,其中包括其它影像学检查结果。
若为随诊复查病例,需有即往影像学检查照片及诊断报告书。确定以上项目无误后,方可进行照片观察和报告书写。照片观察:详细、系统观察每幅照片,包括CT、MR照片上的每一帧图像,这是作出正确诊断印象的基本保证。
要根据申请单的要求及所怀疑的病变,对照片中某一部位或某一器官进行重点观察。
还应仔细观察照片中其他部位和器官的表现,而这些部位和器官常常是诊断医师易于疏漏的地方,常有可能导致错诊和漏诊。
当在照片上发现明显病变时,不应仅满足这一发现,还应系统观察以发现其他病变。例如,发现了肺内明显肿块影,还应观察有无肋骨骨质破坏等其他异常表现。
书写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要认真填写诊断报告书上的一般项目(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检查号、检查部位、检查日期、报告日期、检查项目和检查方法等)。
诊断报告书最好用计算机打印。对于不具备打印条件的单位,书写时要求字迹清楚、字体规范,不能涂改,禁用不标准简化字和自造字。书写时要使用医学术语,要语句通畅、逻辑性强。CT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2012.10)
“影像表现”是诊断报告书的核心内容,也是“印象”产生的依据,因此对“影像表现”的叙述尤为重要,既要突出重点,也应注意全面。既要防止过于简单又要避免面面具到而无重点。
要重点叙述病变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缘、密度(CT值)及与相邻结构的关系,如系造影或CT、MR增强检查,尚应叙述造影后形态学表现和病变强化表现。
要特别注意描述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的阳性与阴性征象。
应简要描述片内已显示但未发现病变的其他结构和器官。当由于病人原因而不能行标准方法检查时,在“表现”叙述开始时应予以说明。
“印象”是诊断报告书的最终结论,需特别注意其准确性。提出诊断印象时必须联系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既往影像学资料。合格的诊断印象应当包括“有无病变、病变部位和范围及对病变性质的判断”等要素,具体要求如下。
“印象”应与“表现”所述内容相符,绝不能相互矛盾和相互混淆。也不应 “表现”已述,然无相应的“印象”,或反之。
如“表现”中未发现异常,则“印象”应诊为“正常”或“未见异常”。CT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2012.10)
若“表现”中发现异常,应在“印象”中指明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病变的性质,如“肝右叶巨块型肝细胞癌并周围多发灶及门静脉右支内瘤栓”。
若“表现”中发现异常,但不能确定病变性质时,“印象”中应说明病变的部位、大小和病变性质待查或几种可能的性质,并依可能性大小进行排序。此外,还要提出进一步的检查手段。
当“表现”中有几种病变异常所见时,“印象”中书写应依这些病变的临床意义大小进行排序,如“左肾癌并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胆囊结石,肝右叶肝囊肿”。
在“印象”书写时,更需注意不要有错字、别字、漏字及左、右侧之误,否则可导致严重后果。
报告书的核对工作
报告书写完毕后,书写医师要复审报告书各项内容,并需再次核对申请单、照片所示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和检查项目的一致性。复审完毕后以工整、清晰字迹签名并提交负责医师审阅。
负责医师需对诊断报告书进行复审,依次检查报告书的各项内容,确认无任何差错后,以工整、清晰字迹签名并送交登记室。
数据库课程设计实习报告书写规范 篇8
一、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数据库课程设计是为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而独立开设的实践性课程。数据库课程设计对于巩固数据库知识,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十分必要。本课程分为系统分析与数据库设计、应用程序设计和系统集成调试三个阶段进行。
1.1数据库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
1.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2.通过设计实际的数据库系统应用课题,进一步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技术,3.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实习报告统一格式的要求
2.1 其字体、型号按下列规定选用
1.报告要求按章节划分
2.一级标题:[第一章 绪论](标题,2号宋体,上下空两行居中,行距为单倍行距)。
3.二级标题:1 引言 [第一章 第一节](标题,3号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行距为
单倍行距)。
4.三级标题:1.1.1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一个问题](标题,4黑左顶,占2行)。
5.具体内容(5号宋体)。
6.表名为小5号宋体,居中。编号(表1.1表示第一章的第一个表 正文如表所示)
7.图名为小5号宋体,居中。编号(图1.1表示第一章的第一个图 正文如图所示)
8.参考文献字体为5号字体。
9.报告内容统一尺寸排布,要求距上、下、左、右分别为2.5.2.5.2.5.2.5cm,页眉1.92cm,页角1.75cm。
2.2 参考文献要求
参考文献放在报告的后面,要求如下:参考文献只选用最主要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资料或协作成果,应征得有关方面的同意,以脚注方式顺序标明。参考文献表选用顺序编码制,按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1.专著的著录格式为:作者(编者).书名.版本.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2.专著中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为: 作者.题名.见(In): 编者.书名.版本.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3.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为: 作者.题名.期刊名,年,卷(期): 页码
4.译文的著录格式为:① 作者;译者.论文译名.见(In):编者.书名.出版地: 出版
者,出版年.页码;② 作者;译者.论文译名.期刊名,年,卷(期): 页码;
5.利文献的著录格式为: 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为: 作者.题名: [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7.参考文献表中的作者、编者、译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名,后
加“等”或“,et al”;外文作者或编者书写时,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且不加缩写点。
2.3报告封面的要求
封面的格式,封面从上而下依次为:
1.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仿宋1号 居中)
2.论文题目
3.班级
4.姓名:
5.指导教师
6.时间(居中)
详细方式参考论文封皮文件
2.4目录
要求自动生成目录
三、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实习报告统一内容要求
3.1需求分析
1.信息要求:指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信息的内容与性质。数据库中需要存储哪些
数据。
2.处理要求:用户需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处理的响应时间有什么要求。(给出流
程图)
3.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3.2概念结构设计
1.逐一设计分E-R图
2.合并分E-R图,生成基本E-R图:若在合并中存在属性冲突、命名冲突以及结构冲
突
3.给出解决方法,若存在不必要的冗余,则消除并给出设计方法
4.基本E-R图中要求标明主码、外码、联系类型。
3.3逻辑结构设计
1.给出由E-R得到的关系模型:并注明转换过程中应用的规则,2.数据模型的优化:
3.确定数据依赖
4.对各个关系模式之间的数据依赖进行极小化处理,消除冗余的联系
5.按照数据依赖的理论确定各关系模式分别属于第几范式
6.分析这些模式对于应用环境是否合适,确定是否要对某些模式进行合并或分解。
7.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以保证系统安全性。
3.4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附录)
1.应用程序的编码和调试
2.按模块分析所编写的应用程序
3.给出截图(标明图号)简单阐述该模块的基本功能
4.给出该模块的设计思路,针对难点部分应该进行详细的阐述。
5.结合程序代码给出具体的设计方法。(不要过多的书写源程序代码,代码是用于说
明具体设计方案的)
6.自己选择设计较好的模块进行书写不得少于三个模块。每个模块的代码以注释的形式做纯汉字分析(不含代码)不得少于600字(不含基本功能描述)。
四、结束语
(一)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二)实习的体会,答谢词不得少于300字
五、注意事项
1.报告中不得有手写痕迹,一律打印。(尤其是E-R图),若报告中出现手写的涂改
痕迹一律打回,再次上交后仍然存在问题,则不再打回,该课程设计成绩直接记为不合格。
2.凡是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课程实习报告,打回一次,再次上交后仍然不符合要求者,则不再打回,该课程设计成绩直接记为不及格。
3.报告内容要有层次性报告内容要求文章和代码层次清楚、逻辑关系正确,重点突出。
要进行段落和小节的划分,每个小节包含若干内容上有联系的段落,每个小节要有标题,标题要言简意赅的总结小节内容。
4.格式上必须符合要求,排版美观,文档结构图清晰。
5.最多允许两人一组,只需选一人答辩,但得分偏低。
6.平时成绩按照点名和交作业的情况打分。
7.学委在笔试前把电子文档收集好,发到我893962909@qq.com邮箱。
8.答辩计划在笔试结束的晚上进行,按照学号顺序。
附、评分标准
1、雷同的都 得0分建议同学保护好自己的文档。
2、参加编程比赛加分 包括itat比赛和全国蓝桥杯。
3、程序功能更强加分
4、代码解释清楚加分
5、结论详细可靠加分
6、格式排版美观加分
超声科报告书写规范 篇9
根据2015年年度统计结果显示,具体分析如下:
1.与2014年全年相比,阳性率明显提高,均达到大型医疗设备阳性率检查要求,但阳性率如果不达标意味着我院仍然存在不合理使用甚至过度使用大型医疗设备的现象,建议加大对医院大型设备检查治疗项目的监督管理力度,增强医生主动控费意识。
2.我院大型设备的检查大多针对的是有效人群,不合理检查现象逐渐减少。
3.通过组织科室人员学习专业技术操作规范,减少了因技术操作不当而导致的阳性率不高的问题,阳性率得到了提高。
4.通过对《诊断报告书写规范》的学习及专业知识的考核,我科诊断医师的业务水平逐步得到了提高,同时提高了检查结果阳性率。5.科室2014年底新的GE全身高端机投入使用后,使2015年的影像图像质量、分辨率明显提高,对发现较小病变奠定了基础,间接也提高了阳性率。
针对此次分析结果,制定以下相应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严格遵循大型医疗设备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按照各种设备的特点,进行最优化选择,达到经济、实用,以最少的检查达到较明确的诊断,减少不合理的检查和重复检查的现象。
2.加强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各科室要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大型医用设备,控制卫生费用过快增长,维护患者权益,促进卫生事业的健康发
展。
乳腺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 篇10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罗葆明
一、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
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钼靶X线摄影、超声、CT 和 MRI 核医学等。
1、钼靶 X 线摄影
已经成为乳腺癌诊断、筛查及随访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其检测微小钙化敏感性高,有利于以微小钙化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癌检出。但钼靶 X 线摄影对致密型乳腺腺体中病灶显像差,乳腺癌的遗漏率偏高,且年轻女性不宜选钼靶 X 线摄影。
2、乳腺 CT 检查
不常用,但CT密度分辨率较高,可测定不同组织的CT值,增强扫描有利于观察乳腺及病灶的血供状况,其显示病灶及周围情况、腋窝及乳内肿大淋巴结的能力优于钼靶X线摄影,但对微小钙化灶的显示不如钼靶X线摄影。
3、乳腺 MRI 检查
不受乳腺致密病变的影响,乳房丰满妇女以及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仍不能诊断的乳腺病变适合选择 MRI 检查。MRI在早期诊断乳腺癌方面有着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 MRI 检查费用昂贵,检查时间也较长,且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因此,更多应用于高危人群如有明显的乳腺癌家族史以及乳腺癌保乳治疗前后的评估。
4、PET/CT 为全身功能成像,能提供远处转移信息,主要用于坏死组织与活性肿瘤的鉴别,了解局部或区域性的复发以及疗效监测、治疗后再分期。
4、乳腺超声
对受检者无痛苦,无放射性损害,可以反复进行,适用于任何年龄和女性任何生理时期,包括妊娠期和哺乳期。超声检查前受检者通常无需特殊准备,操作较为简便,无检查盲区,对钼靶X线摄影检查受限的部位,例如乳房边缘、小乳房或胸壁肿块等,超声都可以显示。对钼靶X线摄影显示困难的致密型乳腺,超声也有助于判断有无肿块。此外,超声检查能准确判断肿块的物理性质(囊性、实性或囊实混合性),并根据声像图表现,结合血流特征,进一步推断肿块的良恶性。超声检查尚可发现有无局部及远处转移。对不能性质的病灶,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可获得病理诊断。然而,超声检查对微小钙化灶及病灶周边毛刺样改变的显示不如钼靶X线摄影敏感;对于胸骨旁淋巴结转移,由于胸骨和肋骨的遮挡,超声也常常难以显示。此外,超声检查者对乳腺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操作技能以及思维分析能力对诊断准确性的影响较大。
二、乳腺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1、乳腺解剖
成年妇女的乳腺位于第2至6肋软骨之间,胸大肌的浅面。外侧起自腋前线,内至胸骨缘。两侧乳房大小相似,乳头位于乳腺的中心,周围有乳晕包绕。正常乳腺每侧各有15~20个腺叶。每一腺叶又分成许多小叶,每一叶由15个腺泡组成。腺叶之间由脂肪及结缔组织分隔,并与皮下组织中浅筋膜浅层纤维索相连,形成乳腺悬韧带(Cooper氏韧带)。每一腺叶有一单独腺管,呈放射状,分别开口于乳头。
女性一生中,乳腺形态结构有很大的变化,不同年龄段妇女,甚至在同一年龄段的不同阶段其乳腺也有所不同。
(1).青春期: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乳腺导管及间质增生,导管扩张分支增加最后形成小叶。
(2).性成熟期:乳腺随月经周期的发生而变化。
(3).妊娠期: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显著增加,乳腺导管进一步增长,腺泡开始发育。妊娠后期,腺泡细胞开始有分泌活动,管腔内出现分泌物。
(4).哺乳期:乳腺受催乳激素的刺激,开始分泌乳汁。(5).绝经后,雌激素影响减弱,腺体随之退化,乳腺组织基本上恢复到青春期前的状态。
2、检查技术
(1)病人准备: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如果怀疑乳腺增生症,最好在月经干净1周后进行检查。检查前应避免乳腺导管造影和穿刺活检,以免造影剂和出血的干扰而影响诊断。
(2)体位:通常采用仰卧位,受检者仰卧于检查床上,两臂外展,充分暴露乳房和腋窝。检查乳房外侧区域时,特别是乳房肥大或松弛者,可辅以侧卧位。
(3)仪器:检查乳房、腋窝、锁骨上窝和胸壁时,选用高频线阵电子探头,探头频率≥7.5MHz。
(4)检查方法:乳腺超声检查目前多采用直接法。检查时在乳房皮肤表面涂以耦合剂,探头直接放在皮肤表面进行检查,用力宜轻。可从乳头向乳房边缘按顺时针方向轮辐状滑动扫查,扫查断面应相互覆盖,不要有遗漏部位。发现病灶时常需要多断面交叉重复扫查。
乳腺超声检查内容:乳腺导管系统形态结构,导管是否扩张;乳腺腺体内是否有局限性病变,单发还是多发,特别当触诊或乳腺X线摄影发现有肿块或有密集微小钙化时更应仔细检查是否存在局限性病变;肿块的灰阶超声表现:如位置、大小、纵横比、内部回声、是否有微小钙化灶,边界是否清楚,形态是否规则,后方回声是否增强或衰减等;肿块的血流情况:肿块内部及周边是否有血流信号,血流是否粗大不均匀,必要时可测量动脉的流速和阻力指数RI等;乳腺淋巴引流区是否有肿大淋巴结,腋窝是否有副乳或其它病变;库柏韧带走行、结构是否有改变。
(5)仪器调节:①调节增益、TGC(DGC):以图像清晰,层次分明为标准。②调节检查深度:图像能够充分显示乳腺和胸壁结构。③聚焦点位置:常规置于腺体对应的深度,发现病灶时应及时调节到病灶所在的深度。多个病灶时,随检查病灶的深度做适当调节。④局部放大:对于较小病变,可选择局部放大功能观察病变及周边的细节。⑤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发现病灶时使用彩色多普勒观察病变血流。使用低滤波,适当提高彩色多普勒增益,以不出现杂波信号为标准。⑥脉冲多普勒测量:病灶内有明显的血流信号特别是不能排除乳腺癌时需要测量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RI)。尽可能减小声束与血流方向的夹角,取样门尽可能小。⑦测量方法:肿块测量包括最长径,与之垂直断面的短径和前后径三个径线。在测量肿块大小时,如果低回声肿块边缘有增强回声晕(晕环征可能代表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其径线测量应包括周边回声增强的不规则外缘,不能只限于低回声区。
(6)病变的定位:①时钟表盘式定位法;②象限定位法;③解剖层次定位。
(7)扫查时注意事项:① 扫查时各扫查断面相互覆盖,不要有遗漏区域。② 扫查速度不能太快。③ 探头轻放于皮肤上,不宜加压,以免改变肿块形态、位置等,特别在检查肿块内血流时,加压会使小血管难以显示。④ 检查乳腺腺体组织的同时,应观察前后脂肪层、Cooper’s韧带等有否异常。乳腺结构的不均匀性和腺体内脂肪可能会干扰对占位病变的识别。⑤ 腺体内局灶性脂肪可造成类似肿块的假像,应仔细加以甄别。腺体内局灶性脂肪与腺体周围的脂肪回声一致,且加压探头时局部明显变形有助于鉴别。⑥ 由于恶性肿瘤可能浸润胸壁,而胸壁占位性病变临床扪诊又容易误诊为乳腺肿瘤,因此在乳腺超声检查时,乳腺后方的胸壁结构应该常规观察。⑦ 注意皮肤和皮下脂肪层的占位病变与乳腺肿块的鉴别。⑧ 除采用多种扫查手法外,应强调问诊和触诊,并结合其它影像资料,减少漏诊。
3、正常超声图像
乳腺声像图由皮肤、皮下脂肪层、腺体层、乳腺后间隙和胸壁组成。不同生理状态下乳腺正常声像图表现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皮下脂肪的厚度和腺体层回声的差异。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腺体内血流信号通常稀少,可见稀疏点状或短条状血流信号。
正常腋窝淋巴结多不显示,偶可显示大小5mm左右的正常腋窝淋巴结。声像图表现为椭圆形,淋巴结皮质表现为位于被膜下的弱回声,淋巴结髓质表现为中心强回声,皮质弱回声和髓质强回声界面清楚。正常淋巴结血流信号稀少。胸骨旁淋巴结、胸肌间淋巴结通常不易显示。
三、乳腺肿瘤的图像表现
建议采用乳腺超声ACR BI-RADS评估分类术语进行描述(见下文)。
四、乳腺超声报告
乳腺超声检查报告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超声图像,文字报告,署名等。建议对肿瘤占位病变的描述和诊断评估分类参考国际公认的ACR-BRADS-US标准(见下文)。
超声检查结论应包括:① 有无病变;② 病变的物理性质(实性、囊性和混合性);③ 结合临床资料和体征,给出超声诊断或病理的提示性意见。
《乳腺超声ACR BI-RADS标准及评估》
一.乳腺超声BI-RADS®评价术语分类表
在行乳腺超声检查时,利用以下每项内容,选择最适宜主要病灶特征的术语进行分类和描述。该分类表适用于资料的收集,并不构成正式的书面超声检查报告。
A. 肿物:肿物为占位性病变并且应该在两个不同的切面观察到。
形状(选择一项)说明
❏□ 椭圆形 椭圆或卵型(可以包括2到3个起伏,即“浅分叶状”或大的分叶)
❏□ 圆形 球形或圆形
❏□ 不规则形 既不是圆形也不是椭圆形
方位(选择一项)说明
❏□平行 病变长轴与皮肤平行(“宽大于高”或水平生长)
平行 病灶长轴未沿着皮肤线生长(“高大于宽”或垂直
生长,包括圆形)边缘(选择一项)说明
❏□ 局限 明确或清晰的边缘,肿块与周边组织形成鲜明的区分
不局限 肿物具有1个以上以下特征:模糊、成角、细分叶或毛刺
□ 模糊 肿物与周围组织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 □ 成角 病灶边缘部分或全部形成锋利的角度,通常形成锐角
□ 细分叶 肿物边缘形成齿轮状的起伏
□ 毛刺 从肿物边缘伸出的锐利的细线
病灶边界(选择一项)说明
❏□ 锋利界面 可以清晰区分病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分界线或者具有一定厚度的回声 环
高回声晕 在肿物与周围组织之间没有清晰的分界线而是通过高回声的过度带相连接
型(选择一项)说明
无回声 内部无任何回声
高回声 回声比脂肪层高或相当于纤维腺体组织
混合回声 肿物内包含无回声和有回声成分
低回声 与脂肪相比,整个肿物均呈低回声(例如复杂性囊肿或纤维腺瘤的回声特征)
等回声 具有与脂肪相当的回声特征(复杂性囊肿或纤维腺瘤可以是低回声或等回声)
(选择一项)说明
回声特征 无后方声影或后方回声增强 增强 后方回声增强
声影 后方回声衰减,侧方声影不包括在内
混合特征 具有一个以上的后方回声特征,既有声影又有增强
织(选择任何适用项)说明
导管改变 异常的管径/分支
ooper’s韧带改变 Cooper’s韧带拉伸或增厚
水肿 周围组织回声增加;由低回声线构成的网状特征
结构扭曲 正常解剖结构的破坏
❏□ 皮肤增厚 皮肤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除了乳晕区和下部乳房,正常皮
肤厚度小于2mm)
皮肤回缩/不规则 皮肤表面凹陷、界限不清或回缩
B.钙化:超声很难准确描述钙化的特征,但可以发现肿物内的钙化
(选择任何适用项)说明
□ 粗大钙化 直径等于大于0.5mm
物外的微钙化 直径小于0.5mm的高回声斑点;由于未阻挡声 束,因此没有声影
物内的微钙化 镶嵌于肿物内的微钙化。点状高回声斑点在低回声肿物内的显得很明显
C.特殊病例:特殊病例是指具有特殊诊断或所见的病例(选择任何适用项)说明 小囊肿 簇状微小无回声病灶,每个直径小于2-3mm,分隔厚度小于0.5mm,内无实性成分
性囊肿 复杂性囊肿最常见特征是内部呈均匀低回声。也可具有液-液或液-碎屑平面,并且随体位改变移动
上或皮肤内肿物 这些囊肿临床上很容易发现,包括皮脂腺囊肿、表皮包括囊肿、疤痕疙瘩、痣和神经纤维瘤
包括用标记夹、线圈、导丝、导管套、硅胶,金属或创伤导致的玻璃异物
内淋巴结 淋巴结呈类肾形,具有高回声的门和周边低回声的皮质。位于乳腺内,不包括腋窝
淋巴结 淋巴结呈类肾形,具有高回声的门和周边低回声的皮质。位于腋窝,不包括乳腺内 D.血管性(选择一项)
❏□ 未见血流存在或未评价 ❏□ 病灶内可见血管 ❏□ 紧靠病灶区可见血管
❏□ 病灶周边组织血管弥漫性增加
E.评价分级(选择一项)说明
❏0级-评价不完全 需行其它影像学检查才能作出最终的评价 ❏1级-阴性 未发现病灶(常规随访)
变 无恶性特征,例如囊肿(常规临床处理和随访)❏3级-可能良性病变 恶性可能性非常小,例如纤维腺瘤(短期复查)
❏4级-可疑恶性病变 低到中度可能为癌症,应当考虑穿刺活检
❏5级-高度提示恶性病变 几乎肯定为癌性病变,应采取适当措施 ❏6级-已知癌性病变 穿刺活检已证实恶性,接受治疗前检查和评价
二.乳腺超声BI-RADS评价分级
1.评价不完全
BI-RADS 0级: 需行其它影像学进一步检查
在多数情况下,超声检查能够满意地完成对乳腺的评价。如果超声是初始性检查,可能需要其它影像检查。例如对一个可触及乳腺肿物的30岁病人,如果超声检查有可疑恶性肿瘤的情况下,应建议病人进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另外一种情况是:当乳腺钼靶X线和超声检查均无特征性发现,例如对已行病灶切除和放射治疗的乳腺癌病人,需对术后疤痕和复发进行鉴别时,可以建议病人行乳腺MRI检查。有时,为了确定适当的临床处理方法而需参考病人既往的其它检查时,也应推迟最终的超声评定意见。
2.评价完全(最终分级)
BI-RADS 1级:阴性
超声检查未发现例如肿物、组织结构扭曲、皮肤增厚或者钙化等异常表现。对可疑区域的乳腺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进行对照检查,有助于增加判断该分级的信心。
BI-RADS 2级:良性病变
基本上是非恶性的检查所见和报告。该分级包括单纯性囊肿、乳腺内淋巴结(也可包括在1级内)、乳腺植入物、乳腺手术后的稳定性改变和连续超声检查未发现改变的纤维腺瘤等。
BI-RADS 3级:可能良性病变——建议短期随访
随着临床及钼靶X线经验的积累,对于边界清楚、椭圆形且呈平行于皮肤生长的实性肿块最有可能是纤维腺瘤,其恶性危险度小于2%。虽然多中心的研究数据表明,对于该类肿块基于超声表现只需定期随访而无需活检是安全的,但短期随访目前越来越成为这类乳腺病变的处理策略。不能扪及的复杂性囊肿和簇状小囊肿也可纳入该分级,需行短期随访。
BI-RADS 4级:可疑恶性病变——应考虑活检
此类病变具有癌的可能性,几率从3%-94%不等。应对这类病灶进行再分级,即低度、中度或较大可能恶性。一般而言,归属于4级的病灶要求进行组织活检。针穿刺活检可以提供细胞学或组织学诊断。对于不具备纤维腺瘤和其他可能良性病灶所有超声特征的实性肿块包括在该分级内。
BI-RADS 5级:高度提示恶性病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几乎肯定恶性)
基于超声表现归入该分级的异常具有95%以上的恶性可能性,因而,一旦发现即应考虑明确的治疗方案。由于评价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影像检测技术的应用以及对较大恶性肿物或低分化肿物新辅助化疗使用的日益增多,最常利用超声引导经皮粗针穿刺活检获得病理组织学诊断。
BI-RADS 6级:活检证实的恶性病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