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精选8篇)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 篇1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B C D 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
建立、健全以董事会为核心的监督机制
明确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层人员的权利、义务
建立完善的信息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正确答案: B 2.以下不属于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特征的是。√
A B C D 银行内部有效的制衡关系和清晰的职责边界
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与董事会价值相挂钩的有效监督考核机制
正确答案: D 3.内部控制是对风险进行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A B C D 事前控制、事中防范、事后监督和纠正
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
事前监督和纠正、事中控制、事后防范
事前防范、事中监督和纠正、事后控制
正确答案: B 4.是商业银行的最高风险管理,决策机构。√
A B C D 监事会
董事会
股东大会
高级经理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正确答案: B 5.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是风险。√
A 监测→识别→控制→计量
B 识别→计量→控制→监测
C 计量→识别→监测→控制
D 识别→计量→监测→控制
正确答案: D 多选题
6.监事会监督和测评的方式包括。√
A 列席会议
B 访谈座谈
C 调阅文件
D 检查与调研
E E.监督测评
正确答案: A B C D E 7.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的主要职责有。A 审批风险管理的战略、政策和程序
B 执行风险管理的政策
C 制定风险管理的程序和操作规程
D 及时了解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
E E.核准金融产品的风险定价
正确答案: B C D 8.财务控制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主要工作包括。A 参与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再造B 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C 把商业银行的损失,收益数据传递给风险管理部门,使得风险管理部门能与来自前台业务部门的信息调整一致
D 与风险管理部门合作,确保风险系统中相应的损失,收益信息是准确的,并可以应用于事后检验的目的E E.经营管理的合规性及合规部门工作情况
正确答案: C D 9.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缓释策略应当符合的要求有。√
A B C D E 建立各类风险计量模型
监测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
风险控制,缓释策略应与商业银行的整体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所采取的具体控制措施与缓释工具符合成本,收益要求
E.通过对风险诱因的分析,能够发现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重新完善风险管理程序
正确答案: C D E 10.根据数据的来源不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风险数据可以分为。√
A B C D E 内部数据
外部数据
中间计量数据
组合结果数据
E.历史数据
正确答案: A B 判断题
11.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消除风险,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正确
错误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
正确答案: 错误
12.商业银行法律,合规部门不需要接受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检查。√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3.外部数据是从各个业务信息系统中抽取的,通过专业数据供应商所获得的数据。√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4.风险管理流程是联结商业银行各业务单元和关联市场的一条纽带。√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5.分散型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最高、最全面。√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 篇2
随着信息技术与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深度融合, 银行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依赖日益增强。信息科技已成为商业银行日常运营的操作平台、管理决策的重要支持、以及业务创新的基础工具。同时, 与之相关的信息科技风险也渗透到了银行经营和决策的各个方面,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不仅维系着商业银行的持续安全运营, 而且也成为银行价值创造的重要支柱, 因而信息科技风险成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商业银行传统的信息安全管理, 更多是从信息技术开发和管理的本身出发, 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而进行的, 这些标准适用于信息技术部门内部的信息安全管理, 也是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但信息安全管理的本质是风险管理, 现代商业银行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也需要借助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和工具对信息科技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正在积极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这需要对包括操作风险在内的三大风险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而信息科技风险作为操作风险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也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新的焦点。因此, 本文试图在操作风险管理视角下探讨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等流程和方法, 以提高商业银行对信息科技的应用水平和对信息科技风险的管理效率, 增强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1 信息科技风险与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 是指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 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 实现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促进商业银行安全、持续、稳健运行, 推动业务创新, 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操作风险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之外, 所强调的商业银行面临的另一种重要风险类型, 是指“由不完善或者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表1) 。”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不包含在此定义中。我国银监会也基本沿用了这一定义。
可见操作风险这一定义的内涵包括由信息科技系统所产生的信息科技风险。因而商业银行在落实《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中, 需将信息科技风险作为操作风险的重要内容统一进行管理;对信息科技风险的管理, 可以借用操作风险的管理框架和工具。
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中的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 理论界和实务界也都分别提出相应的工具和方法。下文尝试将操作风险的管理框架应用于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从而使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成为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2 ORM框架下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2.1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组织建设――信息科技治理
根据银监会的要求, IT治理的目标是在良好的公司治理的基础上, 形成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信息科技治理组织结构。从银行内部来看, IT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与信息科技相关的领导关系、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等, 其目的是保障信息科技与业务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
信息科技治理是良好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基石, 商业银行需要在公司治理基础上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科技治理结构。在这样的信息科技治理结构之上, 商业银行可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总体风险管理框架, 针对信息科技风险分布广泛、专业性强等特点, 可以构建由信息科技业务经营部门、信息科技条线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构成的“四道防线”, 实现对信息科技风险的有效防范和管理。
2.2 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方法
信息科技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 按照信息科技风险的来源范围和表现形式, 鉴别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过程中一切可能导致信息科技风险的因素和产生风险的环节点的过程。信息科技风险识别方法可借用操作风险的识别工具。
2.2.1 风险与控制自评估法
信息科技风险的风险与控制自评估法 (RCSA) , 是指银行IT风险管理部门对本行信息系统开发、信息数据管理、系统运行与维护等IT条线业务进行流程分析, 识别并评估其中隐含的风险点, 并对业务流程现有的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的过程。
RCSA从梳理IT条线的主流程及其包含的子流程入手, 针对这些流程设计RCSA问卷。这一问卷包含了每一流程步骤涉及的风险类型、相应的控制类型等内容, 需要评分人对现有的控制设计和有效性进行评估, 对风险导致的固有风险暴露、以及采取控制措施之后的剩余风险进行评分。最后要根据RCSA的结果决定是否采取对特定风险的控制行动。
2.2.2 关键风险指标 (KRI)
KRI是可用于表示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状况的定量指标。通过指标的定期监控, 可以对信息科技风险变化有代表性的某些方面进行跟踪和预警, 并根据指标所处的区域决定是否采取控制措施。
关键风险指标应能代表信息科技领域最主要的风险指标, 容易度量并能反映信息科技风险的暴露水平或者控制状态。商业银行首先需要明确各项与信息科技相关的关键风险指标, 对每一指标设定相应门槛值。银行通过对所有KRI的动态跟踪, 在超过门槛值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从而及时降低风险暴露程度, 使基于KRI的风险控制行动能防止重大损失事件的发生。
与信息科技风险相关的KRI可根据信息科技业务的风险表现和分布特点而设定, 具体指标可能包括:系统故障频率、系统中断次数、系统中断持续时间、系统交易失败比例、IT人员离职率、IT风险事件总数等。
2.2.3 损失数据收集 (LDC)
首先要根据信息科技风险的分布特点, 确定损失数据的收集范围、起点金额以及统一的损失数据内容 (具体表现为损失数据库的字段格式) 。
关于收集范围,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操作风险的损失事件形态分为7个类型, 其中与信息科技风险损失事件有关的整理如表2。银监会《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中规定应收集并报告的重大操作风险事件中, 就包括“造成涉及两个或以上省 (自治区、直辖市) 范围内中断业务3小时以上, 在涉及一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范围内中断业务6小时以上”的系统业务中断事件等等。
2.3 信息科技风险度量方法
操作风险度量方法包括基本指标法 (BIA) , 标准法 (SA) , 以及高级度量法 (AMA) , 后者包括内部度量法、损失分布法和极值法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计量在实践中采用标准法。
但标准法设定的8个业务线, 并未将信息科技业务条线专门列出, 因而不能充分体现对信息科技风险的资本要求。事实上, 信息科技风险不仅存在于商业银行信息科技业务条线, 同时也广泛分布于其他业务条线之中。因而, 在标准法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将信息科技风险按照所存在的业务部门分为两部分, 分别进行风险计量和资本计提。
第一部分是存在于8大业务线内部的信息科技风险, 在根据标准法对8大业务类型的操作风险计量时, 已经包含了其中涉及到信息系统操作、运行等相关的信息科技风险。第二部分是信息科技条线的业务平台上涉及到的信息科技风险, 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数据中心建设和管理、软件外包、业务连续性经营等方面的风险。
具体计量时, 第一部分已经涵盖在各个业务线的操作风险中;第二部分则由于信息科技业务并不直接产生收入盈利, 可根据前三年信息科技投入的平均值, 按其一定比例计算信息科技风险的资本要求。
其中Ii表示此前第i年信息科技投入的金额, βIT表示根据信息科技业务风险特征所确定的资本计提比例, KIT表示信息科技风险的资本要求, 与其他业务的资本要求相加得到全行总的操作风险资本要求。
2.4 信息科技风险监测与报告
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 因而信息科技风险也需要定期持续的监测, 以掌握风险发展的动态。监测一方面可以结合信息安全管理和内控措施, 发现信息科技业务中存在的风险点及严重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之前设定的KRI的定期检查, 判断风险是否在可容忍的范围之内。
对风险监测的结果和风险控制的现状, 需要定期撰写风险报告, 并逐级向上级风险管理部门汇总, 最后由总行风险管理部向高管层和董事会定期提交风险报告。如总行操作风险部可以逐月汇总来自信息安全管理部和所有分行有关操作风险报告, 其中包含信息科技风险的相关内容, 然后逐季向高管层和董事会提交全行的风险报告。当遇到重大信息科技风险事件时, 应随时上交风险报告。
风险报告是支持全面风险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信息科技风险报告内容应包含在操作风险报告之中, 其内容应涵盖报告期内:面临的或潜在的信息科技风险类型, 已发生的信息科技风险事件, 风险事件原因和过程, 风险导致的损失, 风险控制/缓释措施及其有效性, 对风险事件的总结等。
3 结语
本文在操作风险视角下研究了信息科技风险的管理流程和具体措施。研究发现, 首先, 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是操作风险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因而有必要利用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对其进行管理。其次, 操作风险管理的流程和工具, 可为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提供规范化的参考依据。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 信息科技风险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和技术特点, 对信息科技风险的评估、监测和控制等具体措施等有明显的技术特点, 因而信息技术部门内部的信息安全管理是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农民资金互助组织优劣势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2期.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 篇3
一、全面风险管理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战略的实施应该遵循三项原则,即稳健性、系统性、分散与集中相统一。
二、全面风险管理任务
全面风险管理的任务包括以下六项:(1)把交易策略和风险管理策略结合起来。确保企业在预测并分散风险方面的优势;(2)建立易于公司组织内部的理解、实施的风险管理过程;(3)合理安排人员、组织指导和风险行为,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4)对各类风险进行理性划分,合理反映公司商业策略和外部市场环境所对应的风险;(5)建立一个透明、可信、及时和可操作的风险和行为的衡量系统,实现个人行为与企业商业目标和风险管理目标的统一:(6)创造强化的组织意识并关注改善受益的质量和持续性,提高风险承受的能力。
三、全面风险管理方法
全面风险管理是通过建立将各种风险一体化分析的方法和模型,考虑各种风险的相关性,从整体上去反映风险的状况。
四、全面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无处不在,商业银行的这种内在风险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必须体现为每一个员工的行为,所有银行工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虽然,商业银行设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专司风险控制之职。但是,风险控制决不仅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情,各级管理层、各个业务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在做每项业务时都要考虑风险因素。董事会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最高机构,负责衡量银行的总体风险敞口,并对风险管理承担总的、最终的责任。董事会下设独立于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通过风险管理委员会对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判断和决策,管理层必须执行。
五、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战略的实施
2004年6月正式通过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下称新资本协议)中贯穿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是鼓励更多地改善银行风险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正规化、系统化地进行风险管理,以此达到激励商业银行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目标。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暂不执行新资本协议。但从发展趋势看,我国商业银行转向全面风险管理已经是必然趋势。
1 制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战略规划
把握“五创新”的基本原则,制定全面风险管理战略规划的:一是金融制度的创新。通过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进程。积极创造条件上市,增加银行资本金,有效地提高和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二是内部管理体制创新。主要通过建立以科学管理与文化管理相结合,有效推进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督的分离,从机构设置上为操作风险管理提供组织保障。三是业务流程创新。采用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VAR风险价值法。识别和度量风险,纠正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有效增强识别、防范各类风险的能力,从而为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四是科技手段创新。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实现科技手段创新,已成为银行高效稳健运转的基础和融入现代社会的前提。
2 建立风险评级模型
在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由于在企业财务欺诈现象严重、数据积累量不足、金融产品发展不充分、区域风险差别显著、道德风险异常严重等因素影响下。许多数学模型一时在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中还难以发挥其功效。如何深刻理解中国的金融风险,建立起有效的风险评级模型,这里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学习借鉴国外模型的理论基础、方法论和设计结构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国银行系统的业务特点和管理现状,研究设计自己的模型框架和参数体系。为建立风险管理预警系统奠定基础。
3 完善内控机制
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必须从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人手。在内控体系设计思路上,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体现“过程方法”的原则,即不再以传统的风险分类为管理对象,而是以过程为控制对象,在业务和管理过程中控制风险。在对风险的控制上。针对绝大部分风险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情况,将控制的重点放在操作风险上。研究人事风险控制的方法与策略,并通过建立和完善人事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把操作风险和风险管理职责。落实到机构、部门和个人。
4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预警系统
应在银行内部成立专业化机构,组织调配各类资源,持续和深入开展内部评级体系的研究、设计和开发工作。并对相关的业务流程和决策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造和完善,使之更加适应现代化风险管理的需要。注重开发和使用市场风险管理系统。要多渠道收集和积累各项业务交易数据:引入先进的分析方法,如动态敏感度分析、蒙特卡洛模拟以及系统仿真等技术;提供风险管理的依据,如设定风险限额。加强对操作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高级计量法的研究,争取尽快达到符合標准法的要求,努力提高操作风险计量能力,以加快全面风险管理预警系统的建设步伐。
5 国际化分散信用资产
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篇4
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营风险显得更加突出,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1)流动性风险
一般来说,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满足存款者的提现需求和借款者正当贷款需求的能力,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前者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后者是指银行以较低的成本随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事实上,流动性风险正是定位在满足提现和借款两种需求的前提下,银行转换资产或获得负债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国有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主动性负债和被动性负债。被动性负债主要取决于公众,因此对流动性的把握不易控制。主动性负债的业务又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同业拆借和向中央银行借款等。但同业拆借的时间又相对较短,且必须及时偿还。向中央银行借款通常成本较高,且可以动用的资金较少。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负债流动性相对来说更差。不难看出,国有商业银行负债流动性较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主动性负债形成的渠道较少。
(2)利率风险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采取利率管制,即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主要由中央银行确定,利率具有相对固定性,其调整多半是作为国家调整我国经济状况的杠杆,而不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价格策略。这样,银行利率就存在着利率体系标准单一的弊端,给国有银行的经营过程,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其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对市场的效率差别较大,而固定利率体系对所有存贷款以及金融企业均执行统一的利率,必然使利率的作用受到限制。一方面,限制了银行利润的获得,另一方面银行不能针对不同的贷款对象,实行价格差异,弱化了银行对贷款的控制权。其二,在管制利率条件下,利率调整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极易造成收益的不确定性。
(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即债务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从而使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的产生,主要取决于银行的授信业务,而授信业务的风险主要取决于授信对象的信用状况,而国有商业银行的授信对象主要是国有企业。由于国有企业和国
1有商业银行的产权主体的模糊,导致了恶意拖欠贷款的失信现象屡有发生。当然除了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主体的隶属问题上存在共同性而引发信用风险外,整个社会信用状况的低下,也是引发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因素之一。一个不讲信用的社会,是很难杜绝信用链条中断现象的发生。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不仅要考虑到产权制度根源的存在,而且还要更多地关注整个社会信用状况的良性构建。
(4)体制风险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所以还没有完全的商业化,最主要的原因是政企不分。政府直接或间接干预银行的正常活动,政府尚未真正从旧的计划经济的思想枷锁中解放出来,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的发挥。转轨时期的特殊性,导致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从隐性转为显性并日益突出。体制风险的大量存在,是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巨大冲击。那么如何防范和化解这一风险呢?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宏观症结的微观主体来寻找答案。事实上,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体制风险的来源主要是因为各自产权不明晰。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自身缺乏具体的人格代表,因而不可能对银行进行合乎理性的管理。在地方政府的压力下,政策性贷款往往成行,而政策性贷款又多是不良资产的“前身”,这就极大的增加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二、风险的应对
(一)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真正走向市场化
按照科斯定理,只要产权能够无限明晰,那么不管它的所有权属于谁,它的资源配置都是有效的。国有商业银行正是由于产权制度的不明晰,缺乏独立的人格代表,因而它在资金配置时,就不能严格遵循市场法则,独立决策,自主选择市场主体,对于那些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的贷款,进行严加控制。相反,却把大批市场活跃、效益良好、贷款需求强烈的民营企业、私人企业拒之于门外。这样,一方面增加了自身经营的风险,另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盈利范围。因此,只有将国有商业银行真正的推向市场,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求平衡,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独立的法人实体,那么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风险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消除。在当前情况下,特别是在国内资本市场迅猛发展的情况下,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不失为加快其产权制度改革和推进市场化的良策。其一,可以打破长期存在的产权结构单一的格局,增强外部监督。这对于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二,它可以解决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其三,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分散风险,缓解居民储蓄存款分流的压力。综上可见,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迎接外部竞争挑战,增强自身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缓解国内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压力的必由之路。它对于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提高利率管理水平
在西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中,各类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运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一些信息处理加工技术,如金融工程技术、系统动力学技术、运筹学技术、决策预测技术等为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从长期看,我国利率市场化不可避免。另外,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参与了大量的国际金融业务,因此,掌握现代利率风险管理技术不仅是未来的要求,而且是现实的需要。一方面,商业银行要运用编制缺口分析报告、净持续期分析、净现值分析、动态收入模拟等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模拟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负债价值的影响,进而分析出银行现有的资产、负债承担了多大的利率风险,测算出银行利润的变化状况,给出风险最小、效益最优的优化调整方案。另一方面,要探索表外业务风险控制方法,加强对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权期货、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和运用,特别是掌握其中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三)规范信用评级,强化信用等级认证
我国的信用评级是采用在确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数据,参照标准分进行打分,最后形成级别分的方式来进行,因而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第一,指标体系不能充分反映变化的实际情况;第二,参照值的确定很不科学;第三,过分的强调定量评估,而忽视了定性评估的重要性。因此规范信用评级,强化信用等级认证势在必行。只有建立权威的信用登记认证机构,强化信用评估,也才能为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化解找到出路。当然,要从根本上消除信用风
险,单纯的强化信用等级评定是不够的。只有消除信用风险形成的制度性根源,进行产权改革,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实体,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行长责任制,才能从根本上化解信用风险。
(四)开展价值分析,构建银行定价机制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的范围还将不断扩大,逐步覆盖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各个项目。因此,建立科学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对于商业银行保持较高的利润回报,赢得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定价机制的构建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综合考虑资金供求、资金成本、目标效益、竞争策略等因素,确定银行基准利率水平,并根据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授予其相应的价格浮动权;二是建立完善的产品定价体系,针对不同的产品确定其相应的定价目标、策略、方法等,并根据外部市场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三是探索建立客户差异性定价方法,即根据客户给银行带来的综合收益的不同实行差别定价。四是合理确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在利率杠杆的作用下,影响行内资金的流向和流量,最终形成资产负债业务在区域、产业、行业等方面的最佳配置。
(五)加强内部管理,化解经营风险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的风险。因此,必须将风险管理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首先,必须强化各级行领导的风险意识;其次,强化内部员工的风险意识,使日常的业务操作更多的体现稳健的经营原则,避免不必要的业务操作损失;再次,必须认真地做好行长业绩的评价,使评价指标进一步硬化。当然这需要有体制的配合,即行长应该成为真正的银行家而不是政治家。同时,所认可的指标必须符合风险管理的范畴。比如资产质量、减亏、盈利能力、流动性、资本充足率等方面来量化行长的业绩,而不是类似于传统的做法,体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
(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加强员工管理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篇5
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来源
(一)外汇资本金面临的外汇风险
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是维持其日常基本运营活动的保障之一,也是防范银行经营风险的条件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外汇资本金规模的增大,银行的外汇风险也在不断增大。在银行资本金在没有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审批条件下,是不允许私自结汇或者转换币种的,所以当汇率不断波动时,银行以外币表示的资本金的价值也将不断变化,导致银行一直存在外汇风险,甚至会影响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比如,当人民币大幅升值时,将银行外币资本金转化成以本币表示的金额时将会大幅缩水,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随之降低。
(二)资产负债外汇敞口头寸面临的外汇风险
近些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对银行外汇贷款的需求大量增加,使银行的外汇资产业务发展迅速;此风险包括商业银行的外汇资产与外汇负债的外币头寸不匹配的现象,也就是说存在币种不完全一致的可能性;还包括商业银行持有外汇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即外汇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到期期限不一致,例如,某银行的外汇负债已到期,但是它持有的外汇资产期限都较长,没有到期的资产可以用来偿还到期的`负债。
(三)外汇中间业务面临的外汇风险
结售汇业务是银行的中间业务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更多的个人、企业选择到国外开展业务,从而需要大量的外汇进行交易与结算,为了规避由汇率波动带来的经济损失,客户会选择提高结汇业务量,立即把汇率风险转接给银行,因此银行每天的外汇头寸将会随着客户的需求而上下波动,可能会出现较大外汇敞口,而当汇率往不利于银行的方向变动时,银行就会有遭受潜在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以及对金融改革的日益加深,商业银行对于可以自主灵活管理外汇风险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日益完备和外汇市场结构的完善,促进更快改善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制度。为了更好更快的完善外汇市场,提高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外币买卖业务和外币资金管理业务的灵活自主性,自20xx年9月起,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头寸限额管理政策进行了调整,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制度正式进入银行每日操作流程。外汇管理局依据国际收支情况、各银行结售汇业务总量、银行资产负责结构以及本外币资本金数量等因素,来决定银行每日的结售汇综合头寸限额。目前,外汇局推行的政策越来越宽松,给银行更大的自主性和发展空间,总体上要进行限额管理,但有逐渐放开的趋势。结售汇综合头寸限额管理的区间为从零到国家外汇局核定的数额,银行体系的总限额将大幅提高,银行对待风险管理必须更加谨慎。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逐日对结售汇综合头寸进行考察与监督,对外汇交易业务和头寸进行严格的限额控制,其中也包含外汇交易头寸限额和止蚀限额。在每个营业日终了,银行都应对全行的结售汇综合头寸进行管理,保证它在外汇局规定的限额之内。所有当日超过外汇局规定的限额头寸,银行要在下一个营业日终了之前将其调控在规定额度之内。
三、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意识不够成熟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外汇风险的重视程度和意识普遍较低。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外币业务与人民币业务相比,外币业务的占比较小,并且部分银行管理层没有意识到有效控制外汇风险对银行整体稳健运营来说非常重要。例如,我国商业银行现在实行的是垂直管理制度,即由董事会做出如何管理外汇风险的决议,所以董事会以及高级管理者们对外汇风险的认识、评估以及管控水平就决定了银行能否迅速、成功的控制住风险。但由于一些历史体制的问题,对于外汇风险的操控与管理,目前国内银行的高层管理者还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并且缺乏对外汇风险设置风险限额的意识与操作。
(二)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一些历史制度原因,我国的市场化进程时间较短,商业银行对外汇风险的管理活动起步较晚、经验较少;尽管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涉及外汇交易的规模迅速扩大,但理论的发展却没有跟上实体发展的速度。因此必然会导致我国没有足够切实的数据和经验来建立研究针对我国外汇风险的模型,进而也就使我国银行对外汇风险的识别、管控等能力不足。相较于国外某些大银行已经开始运用大量数据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高科技先进手段对外汇风险进行准确地计量与检测,目前国内的外汇风险管理水平仍不能精确地算出银行所持有的某一种外汇敞口头寸的风险和所有外币总的敞口头寸。
(三)缺乏风险规避工具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外汇衍生品处于刚起步的阶段,缺乏满足实际需求且真正有效的金融衍生品,国内的商业银行处于缺少规避和转移外汇风险途径与手段的状态。现阶段国外银行普遍运用期货、远期、互换和期权等衍生品进行外汇风险规避,甚至部分跨国银行利用金融工程等方法,综合运用上述四种基本金融衍生品;而我国目前能够自主使用的外汇衍生品只包括银行间市场的远期外汇交易、银行间债券市场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交易、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和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交易,可以看出,我国衍生品类型较少,远远比不上国外的普及程度,且不擅长利用金融工程等先进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活动。
四、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和建议
(一)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银行的高级管理层要多关注全球金融领域的动态变化,清楚的了解本行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及其所面临的风险,不断向国内外银行学习对外汇风险管理的优秀经验和专业的风险管理知识。首先,国内银行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和熟悉各银行的外汇风险水平高低以及能否有效管理;其次,大大增加对外汇交易人员以及外汇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活动;最后,提高普通员工的外汇风险知识普及率,倡导全体员工学习风气,增强银行整体的风险管理意识、素质和能力。总之,商业银行应制定合理有效的外汇风险管理制度与政策,并不断的进行创新与改良,让风险管理做到真正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国内银行应在吸取国内外商业银行优秀的管理经验的同时,结合国内市场环境和自身的经营管理特色,建立起符合我国商业银行自身需求的外汇风险管理机制与结构,国内银行应做到与外汇风险相关的各部门员工都具备一定的外汇风险专业知识。首先,董事会要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其次,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们要具备充分了解外汇风险的专业技能,从而为银行经营操作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再次,通过银行的培训机制,使外汇交易、外汇管控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其工作的专业素养,或当银行面临外汇风险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住它;最后,银行的外汇风险内审部门要保持其独立性,加大内审的频率和强度,逐步完善内部审计的制度,让内审工作有依可寻,努力发挥其最大效果。还要不断细化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对于违反制度、政策的行为一定要进行严重处理。
(三)加快外汇衍生品创新
在银行自身和其他经济主体外汇风险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各经济主体对外汇风险规避方法的需求也不断上升,银行有效规避外汇风险的途径之一就是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品。现在国内银行的外汇衍生品市场正在起步阶段,银行对衍生产品的定价和营销环节都不够成熟。此时国内银行可以利用一些外资银行对外汇衍生品较为熟悉的优势,与外资银行进行合作,改进产品或研发出更加适合自身的外汇衍生品。在目前国内银行之间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商业银行要合理的制定外汇衍生品的价格与营销方案,选择与外资银行合作或自主研发出适合自身经营特点的衍生品,在更大程度上为银行规避外汇风险,发挥出外汇风险管理工具的最大效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芃蒨.对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的探讨[J].现代营销,20xx,01:16~17.
[2]陈焕焕,金艳芳.人民币升值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及其管理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xx,08:31~32.
[3]古函可.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对策[J].商,20xx,24:154~155.
[4]陈超.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xx,18:229.
[5]李惠,丁峰,鲍珊.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信息,20xx,35:1299.
[6]徐林刚.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经济,20xx,12:57~58.
[7]顾丽霞.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D].硕士学位论文,四川省:西南财经大学,20xx.
[8]单承业.新人民币汇率决定机制下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xx.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 篇6
第一条 为加强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维护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在中华人尽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资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适用本指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邮政储蓄机构以及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参照本指引执行。
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法律、规则和准则,是指适用于银行业经营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经营规则、自律性组织的行业准则、行为守则和职业操守。
本指引所称合规,是指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本指引所称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本指引所称合规管理部门,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设立的专门负责合规管理职能的部门、团队或岗位。
第四条 合规管理是商业银行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商业银行应综合考虑合规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其他风险的关联性,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一致性。
第五条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于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第六条 商业银行应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并将合规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
合规是商业银行所有员工的共同责任,并应从商业银行高层做起。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确定合规的基调,确立全员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合规理念,在全行推行诚信与正直的职业操守和价值观念,提高全体员工的合规意识,促进商业银行自身合规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
第七条 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实施监管,检查和评价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第八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与其经营范围、组织结构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
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一)合规政策;
(二)合规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资源;
(三)合规风险管理计划;
(四)合规风险识别和管理流程;
(五)合规培训与教育制度。
第九条 商业银行的合规政策应明确所有员工和业务条线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以及识别和管理合规风险的主要程序,并对合规管理职能的有关事项做出规定,至少应包括:
(一)合规管理部门的功能和职责;
(二)合规管理部门的权限,包括享有与银行任何员工进行沟通并获取履行职责所需的任何记录或档案材料的权利等;
(三)合规负责人的合规管理职责;
(四)保证合规负责人和合规管理部门独立性的各项措施,包括确保合规负责人和合规管理人员的合规管理职责与其承担的任何其他职责之间不产生利益冲突等;
(五)合规管理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等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
(六)设立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合规管理部门的原则。
第十条 董事会应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合规性负最终责任,履行以下合规管理职责:
(一)审议批准商业银行的合规政策,并监督合规政策的实施;
(二)审议批准高级管理层提交的合规风险管理报告,并对商业银行管理合规风险的有效性作出评价,以使合规缺陷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授权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或专门设立的合规管理委员会对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进行日常监督;
(四)商业银行章程规定的其他合规管理职责。
第十一条 负责日常监督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董事会下设委员会应通过与合规负责人单独面谈和其他有效途径,了解合规政策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向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合规政策的有效实施。
第十二条 监事会应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合规管理职责的履行情况。第十三条 高级管理层应有效管理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履行以下合规管理职责:
(一)制定书面的合规政策,并根据合规风险管理状况以及法律、规则和准则的变化情况适时修订合规政策,报经董事会审议批准后传达给全体员工;
(二)贯彻执行合规政策,确保发现违规事件时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并追究违规责任人的相应责任;
(三)任命合规负责人,并确保合规负责人的独立性;
(四)明确合规管理部门及其组织结构,为其履行职责配备充分和适当的合规管理人员,并确保合规管理部门的独立性;
(五)识别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合规风险,审核批准合规风险管理计划,确保合规管理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
(六)每年向董事会提交合规风险管理报告,报告应提供充分依据并有助于董事会成员判断高级管理层管一理合规风险的有效性;
(七)及时向董事会或其下设委员会、监事会报告任何重大违规事件;
(八)合规政策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四条 合规负责人应全面协调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的识别和管理,监督合规管理部门根据合规风险管理计划履行职责,定期向高级管理层提交合规风险评估报告。合规负责人不得分管业务条线。合规风险评估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报告期合规风险状况的变化情况、已识别的违规事件和合规缺陷、已采取的或建议采取的纠正措施等。
第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对管理人员合规绩效的考核制度。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应体现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
第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有效的合规问责制度,严格对违规行为的责任认定与追究,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及时改进经营管理流程,适时修订相关政策、程序和操作指南。
第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诚信举报制度,鼓励员工举报违法、违反职业操守或可疑的行为,并充分保护举报人。
第十八条 合规管理部门应在合规负责人的管理下协助高级管理层有效识别和管理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合规风险,履行以下基本职责:
(一)持续关注法律、规则和准则的最新发展,正确理解法律、规则和准则的规定及其精神,准确把握法律、规则和准则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及时为高级管理层提供合规建议;
(二)制定并执行风险为本的合规管理计划,包括特定政策和程序的实施与评价、合规风险评估、合规性测试、合规培训与教育等;
(三)审核评价商业银行各项政策、程序和操作指南的合规性,组织、协调和督促各业务条线和内部控制部门对各项政策、程序和操作指南进行梳理和修订,确保各项政策、程序和操作指南符合法律、规则和准则的要求;
(四)协助相关培训和教育部门对员工进行合规培训,包括新员工的合规培训,以及所有员工的定期合规培训,并成为员工咨询有关合规问题的内部联络部门;
(五)组织制定合规管理程序以及合规手册、员工行为准则等合规指南,并评估合规管理程序和合规指南的适当性,为员工恰当执行法律、规则和准则提供指导;
(六)积极主动地识别和评估与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相关的合规风险,包括为新产品和新业务的开发提供必要的合规性审核和测试,识别和评估新业务方式的拓展、新客户关系的建立以及客户关系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等所产生的合规风险;
(七)收集、筛选可能预示潜在合规问题的数据,如消费者投诉的增长数、异常交易等,建立合规风险监测指标,按照风险矩阵衡量合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确定合规风险的优先考虑序列;
(八)实施充分且有代表性的合规风险评估和测试,包括通过现场审核对各项政策和程序的合规性进行测试,询问政策和程序存在的缺陷,并进行相应的调查,合规性测试结果应按照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管理程序,通过合规风险报告路线向上报告,以确保各项政策和程序符合法律、规则和准则的要求;
(九)保持与监管机构日常的工作联系,跟踪和评估监管意见和监管要求的落实情况。
第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为合规管理部门配备有效履行合规管理职能的资源。合规管理人员应具备与履行职责相匹配的资质、经验、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
商业银行应定期为合规管理人员提供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尤其是在正确把握法律、规则和准则的最新发展及其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等方面的技能培训。
第二十条 商业银行各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应对本条线和本机构经营活动的合规性负首要责任。
商业银行应根据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的经营范围、业务规模设立相应的合规管理部门。
各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合规管理部门应根据合规管理程序主动识别和管理合规风险,按照合规风险的报告路线和报告要求及时报告。
第二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合规管理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在合规管理方面的协作机制。
第二十二条 商业银行合规管理职能应与内部审计职能分离,合规管理职能的履行情况应受到内部审计部门定期的独立评价。内部审计部门应负责商业银行各项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审计。
内部审计方案应包括合规管理职能适当性和有效性的审计评价,内部审计的风险评估方法应包括对合规风险的评估。
商业银行应明确合规管理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在合规风险评估和合规性测试方面的职责。内部审计部门应随时将合规性审计结果告知合规负责人。第二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明确合规风险报告路线以及合规风险报告的要素、格式和频率。
第二十四条 商业银行境外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应加强合规管理职能,合规管理职能的组织结构应符合当地的法律和监管要求。
第二十五条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对合规管理部门工作的外包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负责。
商业银行应确保任何合规管理部门工作的外包安排都受到合规负责人的适当监督,不妨碍银监会的有效监管。
第二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及时将合规政策、合规管理程序和合规指南等内部制度向银监会备案。
商业银行应及时向银监会报送合规风险管理计划和合规风险评估报告。商业银行发现重大违规事件应按照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规定向银监会报告。
第二十七条 商业银行任命合规负责人,应按有关规定报告银监会。商业银行在合规负责人离任后的十个工作日内,应向银监会报告离任原因等有关情况。
第二十八条 银监会应定期对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报告作为分类监管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九条 银监会应根据商业银行的合规记录及合规风险管理评价报告,确定合规风险现场检查的频率、范围和深度,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适当性和有效性;
(二)商业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合规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三)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制度、问责制度和诚信举报制度的适当性和有效性;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 篇7
(一) 推进信贷结构量和质的优化
把握信贷结构内涵, 重视研究信贷结构的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 在信贷资产总量平稳增长的条件下, 既合理确定资产总量、信贷品种、期限、所在区域之间的份额与比例等数量关系, 更关注研究经济变化及经营管理目标变化带来的信贷结构内在质量关系的变化。不断推进优质资产替换次优资产, 持续增加高收益、低风险的信贷资产比重, 降低高风险、低收益的资产比重, 在满足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创造收益。研究资产组合的整体效益和风险, 适度控制中长期贷款的比重, 增强短期贷款的流动性, 防范资产经营的结构性和流动性风险。
(二) 提高产品创新的文化附加值
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为客户量身定制金融产品, 提供个性化服务, 将信贷风险文化的内涵融入产品服务创新之中, 增强客户对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的认同感。建立快速的市场反馈机制,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实现创新流程简洁化、客户使用便利化, 从而提高创新效率和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利用产品功能整合, 开发产品组合, 实现短、中、长期各项业务品种基表外业务的互相融合, 既满足对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又提升银行产品的附加效益。
(三) 打造强有力的科技信息保障平台
在整合、完善和推广应用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基础上, 加大对数据库深度挖掘力度和利用效率。将宏观经济数据库、行业数据库和客户的基本信息数据库整合在同一信息平台, 同时, 加上社会征信系统等外部信息系统, 实现客户信息资源的共享, 降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贷决策风险。研究风险动态测算模型, 运用先进的风险度量工具, 对潜在信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事实风险预计造成的损失做出动态评价和估值。建立风险控制管理系统, 实时反映业务机构、经营交易的变动情况, 重点对信用风险、汇率风险等进行检测、预警、控制和管理。
二、规范信贷风险文化的制度层面
(一) 完善精细化制度管理
首先, 严格执行总行信贷政策、制度办法和业务标准, 确保信贷风险识别标准的一致和风险控制刚性约束的一致。其次, 应遵循精细化原则制定信贷制度办法, 细化业务规定, 规范操作程序, 统一文本格式, 在指导业务的同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再次, 对现有制度流程进行梳理、清理, 整合含义重复和前后矛盾的规章制度, 对已过时的要予以废除。根据信贷业务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要, 及时修订、补充新的规章制度, 并明确时效。最后, 提高信贷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加强政策制度的宣传和信贷业务检查, 推进信贷人员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信贷政策制度的自觉性。
(二) 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按照审贷分离和内控原则, 建立风险调查、风险审查、风险审批、风险检查和风险处置相对独立、明晰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银行制度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其内部各项风险管理规章制度的总和, 涵盖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岗位职责、信贷授权制度, 信贷员工的行为规范、激励处罚规定等方方面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在银行这个庞大的组织体系中, 只要有人操作的环节, 只要有业务开展的地方, 就会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与规范。制度是银行的“游戏规则”。一家银行资产的构成与质量可以反映在其信贷政策制度上, 而政策制度则反映了银行整体信贷风险文化, 特别是精神文化的理念与要求。因此, 制度文化使各项风险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它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 它能确保精神文化有效贯彻与实施。
三、提升信贷风险文化的精神层面
(一) 提升信贷风险文化的精神层面, 培养全员风险管理出效益的理念
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 风险管理的过程同样是创造价值的过程。首先, 高级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 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关系, 率先推进和强化理念传导, 让各级信贷人员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并将风险管理出效益的思想运用到信贷经营活动中。其次, 针对传统业绩考核中盈利目标与风险成本在不同时期反映出相对错位、相对孤立的现象, 加快建立符合先进信贷风险文化要求的风险成本和收益核算体系。
(二) 树立人本意识、责任意识、成本意识和创新意识
树立人本意识就是以人为本,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构筑上下顺畅的沟通渠道, 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讲奉献责任与激励考核挂钩。
树立全员风险责任意识, 就是通过完善、明确的职责体系, 将信贷经营风险责任细化到业务流程各个环节和岗位, 同时配以与责任相对应的奖惩机制。
树立成本意识就是在经营利润的考核中增加风险成本的因素, 在贷款定价中考虑各类风险成本, 通过价格信号将风险管理的理念传导至经营部门, 以风险成本的覆盖增强全行风险抵御能力。
树立创新意识并始终围绕这条主线发展, 遵循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规律, 接受风险管理的制度约束, 加快产品、管理、体制的创新, 不断提升竞争力, 实现风险约束下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信贷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 信贷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最核心也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随着金融市场日益发展, 创新金融手段和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出现, 商业银行所暴露出来的信贷风险也开始成倍增长, 性质也更为复杂。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培育先进的信贷风险文化, 以提高自身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保证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培育,先进,信贷风险文化,信贷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曦.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成因与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 2009 (4)
[2]王志东, 孟建锋.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19)
[3]邹凌云.徐州市工商银行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9.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探讨 篇8
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开始执行,目前对上市商业银行账面利润影响最大的,仍然是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新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的特色是强调公允价值,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规则的全面改革,说明传统的五级分类体系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风险界定标准。
随着中国的加入世贸组织承诺逐步兑现,中国银行业融入全球竞争的步伐加快,在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下,提高对金融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水平,成为中国银行业当务之急。
一、清算价值管理的必要性
在银行授信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要实现8%的最低资本要求,一方面是降低授信资产风险,即降低分母金额或避免分母金额的快速上升,另一方面是充实银行资本,即提高分子金额或避免分子金额快速下降。因此,减少贷款的核销对于实现最低资本要求是相当关键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最直接的方法是加强不良资产管理。由于五级分类方法比较粗犷,难以完全反映风险信息,故有必要对许多正常和关注类贷款实施清算价值管理,而不仅限于后三类。
(一)不良资产的潜在性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注重债权的经营性现金流价值,或者说经营价值,只有贷款按五级分类体系形成不良时才开始注重清算价值,这导致了商业银行的资产保全工作往往产生严重的滞后性。即当企业现金流发生枯竭时才力图通过清算、重组等方式实施资产保全,债权人利益往往遭受损害。从中国银行业资产保全工作的特点来看,其时效性的特点非常强,比其他债权人早一步发现贷款风险,早一步实施清收保全措施,有时候甚至比多几项抵押物还要管用。
事实上,当贷款形成不良以后,企业的经营状况能否改善,已经不是商业银行最为关心的事情了,清算是银行的第一选择。所以需尽早发现并处理潜在的不良资产,即对商业银行的非不良贷款部分测算其清算价值。通过这种测算,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对某个客户实施退出的成本及风险,为快速决策做好准备。
(二)司法保护的缺乏
中国司法缺乏对债权人的保护力度,银行业需要不断地付出各项成本来适应司法环境。首先,现阶段我国的《公司法》主要侧重以股东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缺乏对债权人的有效保护,债权人要获取企业信息,基本上必须取得企业的合作。其次,信用体系不健全,债务人逃废银行债务受到的惩罚也相当有限,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可以说被发挥到了最大的限度,许多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都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最后,对债务人财产司法追索的力度弱,使得债务人拥有充分的动机逃废銀行债务。
基于中国司法缺乏对债权人的保护力度这样一个现实,建立一套基于债权清算价值预计的管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目前的司法环境下,清算价值管理是商业银行在司法保护不力的情况下实施的自我保护,是对风险管理的完善。
(三)资产保全的事后性
资产保全管理本应作为商业银行授信资产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但事实上在中国的银行业一直作为一种不良资产处置手段的集合,仅仅是对现金流已经产生重大问题的债务人实施各种手段以降低损失,无法起到其在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以债权的清算价值为核心进行风险预警、风险控制的功能。资产保全仅仅是一种反馈控制,强调事后纠偏。而对于清算价值的测算是在事前和事中对现行的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补充,其所侧重的不是对债务人违约概率的估计,而是一旦违约发生,银行将会承担多大的风险,可能的损失会有多少?以中国目前的银行业信贷资产状况来说,具有现实意义。
二、清算价值计算的基本方法
债权清算价值的预计使用的主要方法是假设清算法。所谓假设清算法,是指假设于评估基准日按照法定程序对债务企业和第三方进行清算的评估方法。基于企业的整体资产,按照企业清算过程中的偿债顺序,分析银行债权在某一时点从债务人所能获得的受偿程度。这种评估方式主要评价的是企业可供清算资产的公允价值,而基本上不考虑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以及资产本身的获利能力,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比较适用于还款意愿较差或者经营难以维持的企业。在我国,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健全,以及上文提到的一些其他原因,扩大假设清算法的使用范围就存在很大的意义。
假设清算法的评估程序:
(一)对债务企业有效资产进行审计评估,评估资产范围为企业全部资产,并对企业或有债权、企业转移的资产进行分析。
(二)对债务企业有效债务进行审计清查。
(三)如被评估债权存在有效担保,应对提供保证企业的还贷能力进行分析。
(四)假设清偿顺序:根据相关法律和企业性质,确定企业财产清算分配顺序。
(五)根据债权的清偿顺序,计算债权价值。
上述的假设清算法的评估程序为一般性程序,在实践中,需要结合司法过程的相关规定和惯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司法执行中存在的财产追索问题
民法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对于企业非法的财产转移,由于司法调查和执行的力度非常弱,存在举证困难的问题。对于担保企业,上述问题表现得更加明显。
(二)司法执行中的债权分配问题
在审计过程中,按照相关法律和规定确定的企业财产清算分配顺序,在很多司法实践过程中并不能完全得到顺利地实施。
(三)司法执行中的资产处置问题
法院处置资产的主要方式就是公开拍卖,形式上做到了公开、公平、公证,但是这种拍卖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事实上,法院处置的大多数资产都是在进行了多次拍卖、甚至变卖后成交的,可见在假设清算法的审计中,对资产进行的评估,也很有可能在司法处置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缩水。
(四)司法执行的时间问题
根据我国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执行案件应该在6个月以内结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少有执行期低于6个月的执行案件,大部分执行案件的时间跨度都在一年以上,有的甚至在三年以上。主要原因在于法院对债务人的执行力度太低,地方政府干涉,法院本身的工作效率较低,以及债务人行贿,等等。由于时间跨度较长,需要考虑资产价值变化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对逾期变现价值进行折现。
因此,司法实践问题对假设清算法的审计结果将产生很大影响,有时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涉及到对审计结论的修正。
三、基于清算价值的风险管理
使用假设清算法计算债权的公允价值是清算价值管理的基础。该管理模式应该贯穿于整个贷款管理过程的始终,清算价值报告应该作为贷后管理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定期实施全面的监控。定期、合理地使用假设清算法,基于企业的整体资产,按照企业清算过程中的偿债顺序,结合实际情况,分析银行债权在某一时点从债务人所能获得的受偿程度,同时与债权的现金流价值相互比较,做好对贷款的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在具体的工作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贷款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这是基于清算价值的风险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清算价值的计算,特别是对清算价值变化情况的监控,全面地掌握债务人的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其最终目的是为决策作依据。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推荐阅读: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05-08
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05-21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05-31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06-13
管理商业银行财务风险06-24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08-29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09-04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09-15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探讨12-30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挑战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