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互联网试题(通用11篇)
全球能源互联网试题 篇1
综合能源方面-----------------------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中国
世界上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沙特阿拉伯
世界上天然气产量最多的国家:美国、俄罗斯、中东 世界第一口油井:美国宾夕法尼亚洲(1859年)
最早开始实现天然气商业应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821年)世界年人均用电量最多的国家:冰岛(5.44万千瓦时/年)20世纪对社会产生最大影响的工程成就(1999年美国评):电气化
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海洋能发电、生物发电-------------------世界上建成第一座火力发电厂的地区:法国巴黎(1875年)
世界水电装机总量第一:中国(后面依次是美国、巴西、加拿大、俄罗斯)世界第一大水电站:三峡(其次是伊泰普、溪洛渡、古里)中国前三大水电站:三峡(2250万千瓦)、溪洛渡(1386万千瓦)、向家坝(640万千瓦)全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最大的河流:刚果河(3.9亿千瓦)
世界风电装机总量第一:中国
世界上第一台用于发电的风车:苏格兰、詹姆斯自家别墅风车发电(1887年)
世界上第一个风电接入柔性直流工程:瑞典哥特兰工程(±80千伏、输电容量5万千瓦)全球最大的陆上风场:美国阿尔塔(Alta)风能中心(102万千瓦,正扩建至155万千瓦)世界最大的海上风场:英国的“伦敦阵列项目”(容量63万千瓦)
世界上最大海上风机安装船:Pacific Ocra(载质量8400吨,可携带12台3.6兆瓦的风机)俄罗斯最大的风电场:加里宁格勒地区的库利科沃风电场(2万千瓦)
世界第一台超低速风机:中国安徽来安风电场1.5兆瓦、93米风轮(2012年)第一台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丹麦,风机叶片直径164米(2014年1月28日)
中国陆上单机容量最大的风机:河北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5兆瓦永磁直驱型风机(2014年10月29日,该工程总容量67万千瓦,一期包括风电10万千瓦、光伏4万千瓦、储能2万千瓦)
世界太阳能发电规模第一:德国(第二是中国)2015年底中国已超过德国 世界上第一座塔式光热电站:苏联(1950年)
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第一:德国(其次中国、意大利)光热发电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西班牙
全球多晶硅产能第一、晶体硅电池产能第一:中国(38.4%、70.8%)
世界上首个24小时运行的光热电站:西班牙塞维利亚戈玛光热电站(2011年,2万千瓦,15小时熔融盐储热)世界最大的光伏电站:法国2015年建成,30万千瓦(中国最大为20万千瓦,有三座)世界最大的光热电站:美国加利福尼亚伊万帕光热电站(2014年2月,39.2万千瓦)
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青海(格尔木)光伏发电基地(装机容量20万千瓦)--(共有三座)中国自主研发的光热发电技术实现商业化运行:青海中控德令哈5万千瓦塔式光热电站(2013年7月)中国甘肃已建成太阳能光伏-光热-储热联合运行供暖示范工程
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太阳能电站:阿联酋的“太阳一号”光热电站
世界铀最大生产国:哈萨克斯坦(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
世界最大核电站:日本柏崎刈羽核电站(7台沸水堆机组,总容量约为821万千瓦)
全球第一个商业化运作的潮汐电站:法国朗斯潮汐电站(1966年、24万千瓦、年发电量5.44亿千瓦时)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能发电站:韩国始华湖潮汐发电站(2013年、25.4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千瓦时)
全球共有7座、52万千瓦
第一座商业化运行的波浪能发电装置:日本研制(20世纪60年代)
全球共有波浪能示范和实用化电站30个 中国第一座潮流能实验电站:浙江舟山市岱山县(2002年,600千瓦)
世界上第一座实用意义的温差能发电装置:美国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建成(1979年,50千瓦)
生物质发电规模最大的地区:欧盟地区
特高压电网-----------------------最早交流输电电压:13.8千伏(德国,1891年)最早直流输电线路:1.5千伏(德国,1882年)全球互联程度最高的洲级电网:欧洲超级互联电网
中国从境外购电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输变电工程:中俄(阿黑线)±500千伏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2012年)世界第一条1000千伏商用特高压交流线路:晋东南-南阳-荆门
世界上首个商业化运行的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淮南(-皖南)-浙北-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世界上输电距离最长的在建特高压交流流输电工程:横榆-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世界第一条±800千伏直流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首次采用6分裂900平方毫米大截面导线的输电工程:锦屏-苏南
世界上输电线路最长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2191千米)世界上第一条大型火电、风电基地电力打捆送出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哈密南-郑州
世界上首次实现单回直流输电满负荷800万千瓦运行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溪洛渡-浙西±800千伏 超大容量直流输电的新纪录:溪洛渡-浙西(宜宾-金华)
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的在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2016年1月开工)
美洲第一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国家电网中标)
首次将±800千伏直流输电容量从800万千瓦提到1000万千瓦:锡盟-泰州、上海庙-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 智能电网-------------------------中国智能电网标志性综合示范工程:中新天津生态城 全美第一个智能电网城市:科罗拉多州的波尔得
美国最大的智能电网示范工程:西北太平洋智能电网示范工程
海底电缆、超导、储能等-------全球最长的海底电缆:挪威-荷兰海底电缆输电工程(600千米,高压直流输电,预计2016-2018年投运)全球最深海底电缆:北美联合电网中的美国海王星工程(海底2600米,±500千伏直流)
中国最大长度海底电缆:跨琼州海峡的广东与海南500千伏交流联网工程(充油绝缘技术,长度31千米)
第一条在商业电网运行的超导电缆:美国,610米,2008年(1800万美元)
传输电压最高、容量最大的超导线路:美国纽约长岛交流输电示范线路(电压等级138千伏,输电容量57.4万千瓦)最长的并网应用超导线路:德国艾森市超导电缆(2014年4月,1000米)目前研究状态的最长超导输电线路:荷兰阿姆斯特丹(6000米)
世界上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中国广州抽水蓄能电站(240万千瓦)目前抽水蓄能机组装机超过1亿千瓦时 世界上最大钠硫电池储电站:日本日立公司自动化系统工厂(1992年)(第一座钠硫电池储电系统在日本)
全球能源互联网首个落地项目:中、韩、日、俄在北京签署了《东北亚电力联网合作备忘录》 中国首条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上海南汇(2011年7月)
世界上第一个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技术的UPFC工程,代表了世界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最高水平:南京220千伏西环网统一潮流控制器科技示范工程
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电容量最大的真双极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厦门±32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
中国第一条高速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京沪高速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世界上施工最艰难的输变电工程:川藏联网工程
世界海拔最高的电力实验基地:西藏高海拔试验基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大的同步电网:俄罗斯-波罗的海
国家电网公司实施的规模最大、终端数量最多的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项目:成都配电自动化工程(1分钟内定位故障点、30秒内实现故障隔离)
首座实现无人值守的750千伏变电站:延安智能变电站
国家电网公司在海外中标的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项目
全球能源互联网试题 篇2
(2)全球能源资源分布。全球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超过100亿千瓦,陆地风能资源超过1万亿千瓦,太阳能资源超过100万亿千瓦, 远远超过人类社会全部能源需求。构建连接北极地区风电基地、赤道地区太阳能发电基地和各洲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的全球能源互联网, 能够有力推动世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3)“两个替代”含义。“两个替代”是指在能源开发上实施清洁替代,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走低碳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化石能源为主向清洁能源为主转变;在能源消费上实施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推广应用电锅炉、电采暖、电制冷、电炊具和电动交通等,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根本上解决化石能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4)能源发展规律。能源发展呈现出从高碳到低碳、从低效到高效、从局部平衡到大范围优化的内在发展规律,实施 “两个替代”具有必然性。要树立全球能源观,推动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导、以电为中心, 全球配置资源的能源发展新格局。
(5) “两个替代”的重要意义。“两个替代”是世界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是能源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对于根本解决世界能源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至关重要,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方面, 都将带来巨大变革,成为推动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6)全球能源观的创新理念。全球能源观是关于全球能源发展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坚持以全球性、历史性、差异性、开放性的观点和立场来研究和解决世界能源发展问题,更加注重能源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各种集中式与分布式清洁能源的统筹开发。
(7)全球能源观理论体系。 全球能源观的总体目标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方向是 “两个替代”,基本原则是统筹协调,发展趋势是清洁化、电气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战略重点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8)未来全球能源电力供需。未来全球经济持续发展和人口增长,以及电气化水平的提高,将带来电力需求的持续较快增长。 预计,2050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300亿吨标准煤,全球电力需求达到73万亿千瓦时。“一极一道”(北极风能和赤道太阳能)能源资源丰富,具备大规模集中开发条件。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约占一次能源的80%,成为主导能源。
(9)未来全球电力流布局。 在分析能源供需五大影响因素 (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资源禀赋、 能源环境约束、能源技术进步和能源政策调控)基础上,预计到2050年, 全球“一极一道”外送电力规模将达到12万亿千瓦时,占全球电力需求的16%。
(10)全球能源互联网含义。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将由跨国跨洲骨干网架和涵盖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输电网、配电网)的国家泛在智能电网构成,连接 “一极一道”和各洲大型能源基地,适应各种分布式电源接入需要,能够将风能、太阳能、 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是服务范围广、配置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
(11)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框架。一个总体布局(由跨洲电网、跨国电网、国家泛在智能电网组成,各层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全球能源布局)、两个基本原则(清洁发展和全球配置)、三个发展阶段(洲内互联、跨洲互联、全球互联)、四个重要特征(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五个主要功能(能源传输、资源配置、市场交易、产业带动和公共服务)。
(12)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步骤。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总体可分为洲内联网、洲际联网和全球互联三个阶段。在2020年前形成共识基础上,到2030年,启动大型能源基地建设,加强洲内联网:到2040年,推动各洲主要国家电网实现互联,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和跨洲联网取得重要进展;到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逐步实现清洁能源占主导的目标。
(15)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综合效益。预计2050年,清洁能源每年可替代相当于240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减排二氧化碳670亿吨、二氧化硫5.8亿吨,全球能源碳排放115亿吨,仅为2009年的50%左右,可以实现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同时,全球能源互联网累计投资将超过100万亿美元,对全球经济拉动、产业升级作用显著。
(13)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重点领域。关系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四大支撑技术分别为电源、电网、储能、信息通信等,技术创新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决定因素。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等技术发展已经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创造了条件。
(16) “一带一路”战略与全球能源互联网。 加快电网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对于落实中央“一带一路” 战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带动国产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实现与周边国家合作共赢、 和平发展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14)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和实践。特高压技术突破和工程应用,特别是中国建设的一批特高压交流和特高压直流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远距离、大规模配置清洁能源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保障。
(17)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展望。展望2050年, 世界将进入以全球能源互联网为重要标志的新时代, 长期困扰人类发展的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们将享受更充足的能源、 更舒适的生活、更繁荣的经济、更宜居的环境、更和谐的社会,开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明天。
全球能源互联网试题 篇3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实质就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我国的能源互联网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世界能源消费以化石能源为主,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三大问题突出。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协议,提出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并为控制在1.5℃以内而努力。要实现这一目标,根本出路是加快清洁发展,实施“两个替代”,即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能源消费实施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发电。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可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一是促进清洁发展。预计2050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00亿吨标煤。清洁能源是大自然的恩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今天用了明天还来。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全球清洁能源只需保持年均12.4%的增速,到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可以提高到80%左右,成为主导能源,化石能源将主要作为工业原料使用。
二是应对气候变化。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可将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115亿吨左右,仅为上世纪90年代初排放水平的一半,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
三是拉动经济增长。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投资规模超过50万亿美元。如果我国启动能源互联网建设,2016—2025年电网投资可达10万亿元,带动清洁能源投资10万亿元,年均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以上,并带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调整,有效解决“经济下行、雾霾上行”矛盾。将西部、北部的清洁低价电送至东中部,每度电有5分以上的价差空间,能够满足能源互联网建设资金需求,不会推高电价。
四是促进世界和平。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减少国际争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让世界成为一个天蓝地绿、亮亮堂堂、和平和谐的“地球村”。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条件已经具备。国内外反响热烈、广泛支持。我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先进成熟。风电、太阳能发电的经济性不断提高,预计2025年前竞争力将超过化石能源。
建议将加快我国能源互联网建设,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纳入“十三五”、“十四五”国家战略重点,大力推动,加快发展。
一是加快各级电网建设。重点加快特高压骨干网架和配电网建设。力争到2020年国家电网形成东部、西部两个同步电网,到2025年形成一个同步电网,基本建成我国能源互联网。
二是大规模开发清洁能源。推进西南水电、西部北部风电、太阳能发电集约化开发和大规模外送。力争到2025年我国水电、风电、太陽能发电装机分别超过4亿、5.6亿、6亿千瓦。
三是严格控制东中部煤电。目前,东中部地区煤电建设规模过大,与大气污染防治、能源结构调整背道而驰。“十三五”期间应下决心控制东中部煤电规模,已建煤电机组要减少发电并有计划关停。
学习全球能源互联网心得体会 篇4
伴随着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对化石能源依赖愈发严重,随之而来的是化石能源储备日渐枯竭,雾霾、汽车尾气等环境污染触目惊心,人类生存环境遭受严重挑战。国网公司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来的。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建设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有机结合体,我国目前广义上的清洁能源主要有水电、风能和太阳能,日渐成熟的特高压技术对于我国西北地区风力和光伏、西南水电外送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能源开发清洁化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能源使用格局必将发生改变,实现以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向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转化。实际可供采取的措施有进行锅炉改造利用,煤锅炉改为电锅炉,合理有序地建立电动汽车充电桩,从政策上为电动汽车提供大力度的支持等。
试想一下,人们可以用手机随时操作将自家屋顶多余的光伏发电量卖给周围准备用电的陌生人,这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之一,但同时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存在着很多严峻挑战。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现离不开人的参与,它需要的是完整的创新团队,最大的难点不是别的,而是人才,是既懂电力系统和能源体系,又具备金融,计算机和法律方面知识体系的复合型人才。电力系统本身就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外行人要搞懂这个复杂的体系殊为不易。我们必须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耐心踏实学习电力系统知识,并积极参与实践从而发挥出自身优势。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应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角度上,外语作为一门极为重要的工具,外语熟练程度势必会影响视野和创新水平的提升。当然,要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还需要打破政治阻碍,同时必然存在着各方经济利益的规划投资决策博弈。
全球能源互联网试题 篇5
广东领跑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 核心技术是崛起关键
粤产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占有率逾11% 产品覆盖六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
最近,位于番禺化龙的广汽乘用车工厂中,广汽传祺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车GA3S PHEV正在作下线前的最后冲刺。
这款新能源车搭载了1.5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和G-MC机电耦合系统组成的混动系统,有纯电、增程和混动多种驱动模式。这不仅是广汽传祺向新能源汽车市场发起的全面进攻,也意味着广东新能源汽车再度跨出重要一步。
目前,广东新能源汽车不仅销量领先国内,还覆盖全球六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日、欧等汽车成熟市场,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11%。其中,比亚迪2015年新能源车销量达61722辆,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排名第一,创造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历史。
广东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背后,是广东依靠传统汽车产业集群优势,在多项扶持政策的推动下,集中资源对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攻坚成果。如今,广东汽车企业已经实现了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开发和产业化,实现了战略性的转型升级。
未来5年,在《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下称“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的指引下,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会形成广汽、比亚迪双子星座,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高速发展。
未来,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掀起一股广东“智造”的旋风。
新能源汽车成“广东制造”弯道超车标杆
作为全国重要的乘用车生产基地,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依靠着广州、深圳两大核心城市,以广汽、比亚迪两大汽车集团为重点企业,形成整个珠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今年第一季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1.6万辆,同比增长126.25%。其中新能源轿车“秦”4月销量1225辆,自上市以来累计销量超5万辆;新能源SUV“唐”4月销量3145辆,自上市以来累计销量超3万辆。
按去年数据,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已经高达61722辆,超越特斯拉、日产等品牌,排名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11%。更为关键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足迹,已遍布全球六大洲48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200个不同的城市,包括美国、日本、欧洲等成熟汽车市场。
这是中国汽车品牌在汽车工业60年历史中第一次领先全球,成为广东制造走出国门、在国际行业领域“弯道超车”的标杆。
目前,比亚迪纯电动出租车e6累计行驶里程超过3亿公里,单车最高行驶里程超过70http://
万公里,保持着当前全球纯电动出租车最长行驶里程纪录。而纯电动公交客车K9累计行驶里程超过7500万公里,单车最高行驶里程超过26万公里,也保持着当前全球纯电动公交客车最长行驶里程纪录。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兰卡斯特市,比亚迪正计划扩建一个近10万平米的厂房,产量将由每年300辆提升至1000辆。这里生产的7米到18米不同载客量、不同用途的纯电动大巴,将成为美国多个城市的公交车、校车和机场工作车的主力车型。”比亚迪高级副总裁李珂表示,比亚迪电动大巴在美国并非走低价路线,而是具有了市场定价权。
与比亚迪先行一步相比,广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也日臻完善。
据悉,广汽集团旗下传祺GA5 PHEV作为国内首款中高级增程式电动车,经过在珠三角地区及武汉等部分省会城市一年的示范运行,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在国内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细分市场排名前三。其中,去年12月在上海上市首月订单即超300辆,今年销量预计5000台。同时,由于GA5 PHEV在投放市场后,所售车型均无一例碰撞起火事故,使传祺获得了“全球最安全新能源车”的美誉。
而从单个城市推广应用来看,由于广州连续6年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工作,截至2015年底,广州在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公务私人等领域,总共示范运营新能源汽车约1.5万辆,超额完成2013年向国家承诺的示范运行1万辆的目标,稳居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第4名。
目前,广州新能源客车年产量已达5000辆,新能源轿车年产量已达3万辆。按照现有规划,广州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冲击100万辆。
核心技术突破是粤产新能源汽车崛起关键
然而,为何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短短几年便闯出了一条成功道路,改变了全国乃至全球的新能源汽车格局?
一直以来,广东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在传统汽车制造领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已经形成了日系、欧美系、自主品牌三大系列,以广州、深圳为整车支柱,珠三角为配套支撑的格局,在全球汽车制造业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如今,广东新能源汽车的异军突起,正是依靠着汽车制造产业集群所带来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优势,完成了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目前,广东部分车企已具备可全面支撑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新能源动力总成、新能源整车同步开发、自主开发的验证、测试能力。
在技术专利方面,广东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比亚迪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自己电池厂、电池制造工艺、汽车制造工艺、大巴制造工艺的企业,专利申请量居汽车行业前列。截至2015年4月,比亚迪累计专利数共计8846件(已经授权)。
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电池方面,比亚迪投产的磷酸铁锰锂电池,通过核心技术的突破,http://
基本达到了三元材料(“三元材料”是指由三种化学成分、组分或零件组成的材料整体,包括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广泛应用于矿物提取、金属冶炼、材料加工、新型能源等行业)水平。
据悉,相对于三元材料技术,磷酸铁锰锂电池技术拥有高电压、高体积密度,高循环寿命、高安全性以及低成本等优势。尤其是在三元材料锂电池中使用的钴元素,我国储量仅占世界总储量的1%,多需从海外进口,难以实现成本控制。与之形成对比,磷酸铁锰锂电池中的锰资源,我国则相对丰富,规模化生产后可以使正极材料成本下降30%。
其实,早在2012年,比亚迪铁电池生产基地便获得ISO/TS16949:2009认证,这是中国电动车动力电池行业的第一个ISO/TS16949认证。而ISO/TS16949:2009是在ISO9001:2008标准基础上,根据汽车行业的特点,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由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IATF)制定的国际汽车行业技术规范。
广汽乘用车新能源分公司总经理古惠南介绍,在新能源关键技术方面,广汽传祺已建成了跨平台、跨车型、适用于多种新能源动力方案的系统架构,实现了电池、电机、电控“核心三电”零部件的开发及产业化。“我们的新能源车型已实现与常规车型的共线生产,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核心零部件不仅我们自己生产,也会培育优秀的供应商,在不断提升品质的前提下持续降低成本,降低新能源车型的售价门槛,让更多的消费者有能力去体验新能源车带来的驾乘体验。”与此同时,广汽传祺还力求在新能源车的其他技术领域取得高精尖式突破,并选择明星车型进行新能源换代。
据悉,广汽在“十三五”期间计划推出10余款新能源产品,目前在研5款,产品涵盖纯电、插电和混动三大品类。2020年产销量预计将达到10万—20万辆,并通过构建传祺新能源产品技术系列及网络推广体系,构筑传祺新能源领域领先优势并成为行业领跑者。同时,广汽将开展多项前置性先导技术研究,包括无线充电技术,基于石墨烯的新一代高能动力电芯、燃料电池等等。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再度迎来“机会窗口”
全国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5月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为26208辆,同比增长141%。在此基础上,前5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总体销量8.6万辆,同比增长126%。而在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已达37.9万辆,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其中,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量分别达14.28万辆和6.36万辆,同比增长均达3倍;对应纯电动商用车和插电式商用车累计产量分别为14.79万辆和2.46万辆。
可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前几年的培育,已经跨过了初级阶段,开始进入了发展阶段。而根据车企平均36个月的正向开发周期,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接下来一段时间市场将会延续这高速增长。
这意味着,广东新能源汽车领域将再度迎来一个“机会窗口”。http://
为此,广东省“十三五”规划多次提到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布局,明确指出要扶持新优势产业,聚焦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和绿色发展的需求,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成为新优势产业。
而根据广东省《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占全部公交车比例将超75%,其中纯电动公交车占比超65%,基本实现纯电动公交车的规模化、商业化运营;珠三角地区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占比超85%,其中纯电动公交车占比超75%,珠三角地区成为全国纯电动公交车推广应用的示范区域。在此基础上,全省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累计超25万辆,其中私人乘用车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量超20万辆。
在利好政策的持续推动下,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广东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已作出了关键性布局。如广汽早早发布了“135”新能源车发展规划,即构建1个国家级实验室以增强新能源研发实力;并全面掌握电池系统、电机系统、整车控制、机电耦合系统及系统集成5大核心技术,助推整个行业升级;同时,形成混动、增程、纯电3大产品系列,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在此基础上,广汽传祺今年将向市场推出GA3S PHEV、GS4 EV以及 GS4 PHEV;到2017年,广汽传祺还将上市B级轿车PHEV,全新A级轿车PHEV,全新A0级SUV EV。在整个“十三五”期间,广汽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推出十余款产品,涵盖纯电、插电和混动三大品类。到2020年,广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到10万-20万辆,构建传祺新能源产品技术系列及网络推广体系,构筑传祺新能源领域领先优势并成为行业领跑者。
当然,庞大的市场空间也吸引了越来越多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今年3月,广东家电巨头格力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跨界进入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打造以锂电池材料供应,锂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整车、智能电网调峰调频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为一体的新能源闭合式循环产业链。
“放眼全球,从新能源汽车的格局近几年发展的情况来看,中国在起步阶段总体不错,但未来几年非常关键,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几年。”比亚迪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王传福表示,如今新能源汽车发展起来,各路资本都想分一杯羹,这意味着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甚至在不远的将来迎来残酷的洗牌阶段。
产业观察
粤继续领跑不能只靠一两家车企
为什么广东新能源汽车能发展如此好?关键是创新!
“从全国来看,广东尤其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产业聚集和拥有制造体系优势,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十分有利。”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这是广东为什么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出现比亚迪、广汽这类企业的原因。http://
在传统汽车技术方面,尤其是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领域,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厂商所垄断,广东乃至全国汽车产业一直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但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则为广东汽车产业“由大转强”,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绝佳的契机。
那么,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市场空间逐步打开,广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如何把握住先发优势,继续领跑全国乃至全球?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关键零部件上,如何实现自主突破,摆脱国外技术垄断?
广东在“十三五”规划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技术突破路线。按照广东“十三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工程的要求,新能源汽车领域要加快建设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等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与新型动力锂离子电池及管理系统项目,培育和发展特种用途电动汽车、短途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以及下一代高比能动力电池;大力发展高性能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电动汽车用整车控制器、先进传动系统、大功率快速充电设备等关键产品。
崔东树认为,可以预见,未来五年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将越发激烈,广东要想持续领跑,就要维持产业研发与产品制造的综合优势。尤其是继续加大研发人才培养,保持相对成本优势,使研发与制造的综合优势得到有效体现。
“要充分利用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借助未来庞大的市场空间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资深汽车分析师张志勇也表示,广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自身庞大区域市场,迅速走完培育期;同时要勇于打破地方保护政策,让企业充分参与竞争。
全球能源互联网试题 篇6
2018陕西国家电网招聘笔试试题之电气与能源试题十
161、下列不属于特高压交流系统输电能力计算方法的是()。A.静态功角稳定计算方法 B.暂态稳定计算方法 C.电流稳定计算方法 D.动态稳定计算方法 标准答案: C 162、当输电线路重负荷运行时,由于某种原因线路末端断路器突然跳闸甩掉负荷,也会造成(),统称甩负荷效应。
A.工频电压升高 B.工频电压下降 C.工频电流减少 D.工频电流升高 标准答案: A 163、由于特高压线路自身的容性无功功率大、输送容量大,加之中国单段特高压线路大多较长,其()问题可能较严重。如不采取措施或者措施不当,将会影响特高压系统的安全运行。
A.线路雷击 B.潜供电流 C.电磁环境 D.工频过电压 标准答案: D 164、()现象常发生在由空载变压器、电压互感器(正常工作时接近空载)和电容组成的回路中。
A.铁磁谐振 B.线性谐振 C.参数谐振 D.并联谐振 标准答案: A
考试必备:http://sa.jinrongren.net/yh/bkzd/
更多关注陕西中公金融人
165、线路接入高抗后,由于电抗器的感性无功功率部分地补偿了线路的容性无功功率,相
当于减少了(),从而限制了工频过电压。A.无功设备 B.线路长度 C.设备投资 D.操作程序 标准答案: B 166、在超高压系统中,由于系统电压高、线路长、容量大,使得()持续燃烧时间较长,有时甚至不能自熄灭,须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
A.电感电流 B.恢复电压 C.电容电流 D.潜供电流
标准答案: D 陕西国企招聘考试信息,陕西国企招聘考情,陕西国企招聘备考信息,陕西国企考试试题请关注陕西国企招聘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试题 篇7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山东大学、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日本可再生能源协会、俄罗斯电网公司、巴西电力公司、气候议会、伯明翰大学、西门子股份有限公司、ABB集团、摩根士丹利、埃森哲等理事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宣布了合作组织第一届全体会员大会选举表决情况,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当选合作组织主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能源部前部长朱棣文、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舒印彪、日本可再生能源协会会长孙正义担任副主席。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合作组织的议事规则和组织架构,任命了秘书长和内设机构主要负责人,讨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宣言。
刘振亚主席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共建、合作共赢,加快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的讲话。刘振亚强调,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形成清洁主导、电为中心、全球配置的能源发展新格局,是实现能源变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本平台,实质就是“智能电网+ 特高压电网+ 清洁能源”。全球能源互联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系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将让世界成为一个天蓝地绿、亮亮堂堂、和平和谐的“地球村”。目前,特高压输电技术先进成熟,清洁能源经济性持续提高,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条件已经具备。
刘振亚表示,要努力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合作组织。合作组织的成立有助于建立跨国界、跨领域、跨专业的国际合作机制,汇聚全球智慧、凝聚各国力量、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根本解决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实现联合国“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的目标。合作组织将以理念传播、战略研究、技术创新、沟通交流、项目合作为重点,着力打造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平台。
全球能源互联网试题 篇8
远光软件依托深厚的行业积累和敏锐洞察,布局云计算、移动互联、电力大数据、供应链智能化、物联网、智能管理设备等新兴领域,深化产学研合作,搭建起全面覆盖能源资源管理的输电、配电、售电和用电各价值链环节的产品体系,并通过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电力大数据价值,开展共享服务,为能源决策提供依据,提供高效的用能信息化服务。同时,在能源管理领域、生产领域布局智能化解决方案,推动能源企业生产模式、管理模式,乃至组织形式朝着智能化方向变革。
难能可贵的是,远光软件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生产经营的软件产品和硬件产品均拥有完全国产自主知识产权,为全国能源行业、近五分之一的国有资产提供着优质的软件产品和可靠的技术服务。在技术上和市场上,公司与国内外知名企业、机构、高校建立了密切的战略合作联盟。公司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连续11年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审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拥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一级资质。
近两年的变革发展,大大拓展了公司的业务布局。现在公司走出电力行业,能够面向泛能源、航天、军工、装备制造等大型集团企业提供项目管理、燃料管理、風险管理多领域、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未来,远光软件将秉持专注深耕的精神,深化关键技术研究,驱动电力、能源企业业务价值创新,为全球能源互联共建共享,互联互通贡献微力。
2018年公共机构能源考试试题 篇9
2.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应当标注能源效率标识而未标注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B)(是否题)(分值:2)A. 对 B. 错
3.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节能工作。(B)(是否题)(分值:2)A. 对 B. 错
4.禁止伪造冒用能源效率标识或者利用能源效率标识进行虚假宣传。(A)(是否题)(分值:2)A. 对 B. 错
第5题、公共机构主要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这些单位拥有的资产主要是办公楼,因此,公共机构节能就是建筑节能。(B)(是否题)(分值:2)A. 对 B. 错
第6题、“世界无烟日”是每年的5月31日。(A)(是否题)(分值:2)A. 对 B. 错
第7题、大自然中口香糖的分解约需要3-4年。(A)(是否题)(分值:2)A. 对 B. 错
第8题、对于一般用能人员而言,行为习惯的选择是决定是否节能的关键。(A)(是否题)(分值:2)A. 对 B. 错
第9题、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奖励。(A)(是否题)(分值:2)A. 对 B. 错
第10题、公共机构采购用能产品设备,应当优先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禁止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A)(是否题)(分值:2)A. 对 B. 错
第11题、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的价格政策,引导用能单位和个人节能。(A)(是否题)(分值:2)A. 对 B. 错 第12题、污染者负担原则是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A)(是否题)(分值:2)A. 对 B. 错
第13题、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A)(是否题)(分值:2)A. 对 B. 错
第14题、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维修改造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施工、调试、竣工验收等方面的规定和标准,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A)主管部门对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的情况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单选题)(分值:2)A. 建设 B. 审计 C. 财政 D. 机关事务
第15题、循环经济的本质是(D)经济。(单选题)(分值:2)A . 市场 B . 计划 C . 泡沬 D . 生态
第16题、公共机构违反规定用能造成能源浪费的,由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会同有关部门下达节能(B),公共机构应当及时予以落实。(单选题)(分值:2)A. 处罚通知书 B. 整改意见书 C. 限期改正书 D. 法律文书
第17题、国家提倡的夏季空调温度是不低于(C)。(单选题)(分值:2)A. 24度 B. 25度 C. 26度 D. 27度
第18题、消费者判断家用电器的节能水平主要依据是什么?(B)(单选题)(分值:2)A. 家电品牌 B. “中国能效标识” C. 产品规格型号 D. 大众的口碑
第19题、公共机构可以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委托(B)机构进行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和运行管理。(单选题)(分值:2)A. 审计 B. 节能服务 C. 建设咨询 D. 机关事务
第20题、以下不属于常规能源的是(C)。(单选题)(分值:2)A. 石油 B. 天然气 C. 风能 D. 水能
第21题、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特点:一是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二是优质能源比重上升,石油安全不容忽视;三是(A)用能居高不下,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四是生活用能有所改善,用能水平仍然很低。(单选题)(分值:2)A. 工业 B. 农业 C. 第三产业 D. 建筑
第22题、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D)工作的机构在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导下,负责本级公共机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单选题)(分值:2)A. 建设 B. 审计 C. 财政 D. 机关事务
第23题、我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A)城市缺水。(单选题)(分值:2)A . 1/2 B . 1/5 C . 2/3 D . 1/4 第24题、联合国将每年的(C)确定为世界水日,旨在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以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单选题)(分值:2)A . 1月1日 B . 2月22日 C . 3月22日 D . 4月1日
第25题、海洋是一个蓝色的宝库。有人估计,如果把整个地球上的海水加以提炼,可得50万吨黄金,4亿吨白银,40亿吨铜,137亿吨铁,41亿吨锡,27亿吨钡,70亿吨锌,137亿吨钼,137亿吨铝。请问海洋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C)(单选题)(分值:2)A. 51% B. 61% C. 71% D. 81% 第26题、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是在哪一位领导人的倡导下开创起来的。(D)(单选题)(分值:2)A. 毛泽东 B. 刘少奇 C. 邓小平D. 周恩来
第27题、公共机构应当于每年(A)前,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报送上一年度能源消费状况报告。(单选题)(分值:2)A . 3月31日 B . 1月31日 C . 2月1日 D . 3月1日
第28题、所谓“零碳城市”就是(B)等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环保型城市,也可称为生态城市。(单选题)(分值:2)A . 一氧化碳 B . 二氧化碳 C . 三氧化硫 D . 三氧化铝
第29题、建筑能耗是指建筑(A)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家用电器、电梯、通风等方面的能耗。(单选题)(分值:2)A. 使用过程中 B. 使用前 C. 建造后 D. 建造过程中
第30题、你知道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低碳饮食吗?(A)(单选题)(分值:2)A. 尽量喝袋装茶 B. 多自制饮料食品 C. 多吃蔬果少吃肉 D. 尽量喝散装茶 第31题、公共机构不执行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未按照国家有关强制采购或者优先采购的规定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或者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的,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给予(D),可以并处罚款.(单选题)(分值:2)A. 记过 B. 处罚 C. 通报 D. 警告
第32题、在“中国能效标识”中有深绿、淡绿、橙黄、橘黄、大红五种不同的颜色,其中表示最节能的颜色是哪一种?(A)(单选题)(分值:2)A. 深绿 B. 淡绿 C. 橘黄 D. 大红
第33题、“低碳”是指(B)。(单选题)(分值:2)A. 减少碳水化合物排放 B.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C. 减少一氧化碳排放 D. 减少一氧化氮排放
第34题、什么季节室内空气污染最严重?(B)(单选题)(分值:2)A. 春季 B. 夏季 C. 冬季 D. 秋季
第35题、国家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其他主要耗能行业的企业,分淘汰、限制、允许和鼓励类实行(B)电价政策。(单选题)(分值:2)
A. 峰谷 B. 差别 C. 优惠 D. 惩罚性
第36题、《节约能源法》规定,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B)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单选题)(分值:2)A. 禁止发展 B. 限制发展 C. 鼓励发展 D. 优先发展
第37题、下列哪种能源不属于清洁能源?(C)(单选题)(分值:2)A. 沼气 B. 太阳能 C. 煤炭 D. 风力发电
第38题、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系统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综合水平和特点,制定能源消耗定额,(C)部门根据能源消耗定额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标准。(单选题)(分值:2)A. 建设 B. 审计 C. 财政 D. 机关事务
第39题、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ACD)的生态文明理念。(多选题)(分值:2)A. 尊重自然 B. 控制自然 C. 顺应自然 D. 保护自然
第40题、公共机构可以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委托节能服务机构进行节能()、()、改造、(ABD)和运行管理.(多选题)(分值:2)A . 诊断 B . 设计 C . 论证 D . 融资
第41题、下列选项会导致环境污染的是(ABC)(多选题)(分值:2)A. 工厂的排污 B. 日益增多的汽车排气 C. 人们抛弃众多垃圾
D. 老年人在广场、公园跳舞或唱歌
第42题、《节能法》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资金中安排节能资金,用于支持?(ABD)(多选题)(分值:2)A.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B. 能源的合理利用 C. 环境治理 D. 新能源开发
第43题、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应当包括指导思想和原则、(ABCD)、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多选题)(分值:2)A. 用能现状和问题 B. 节能目标和指标 C. 节能重点环节 D. 实施主体
第44题、节能“四新”是指:(ABCD)(多选题)(分值:2)A. 新设备 B. 新技术 C. 新工艺 D. 新材料
第45题、以下哪些行为不值得被提倡(ABD)(多选题)(分值:2)A. 为了提高居民消费水准,城市兴建大型高尔夫球场 B. 为了方便,大量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C. 亲朋互访,互赠礼物,减少过度精美的包装 D. 逢年过节,宴请招待讲究排场
第46题、公共机构应当减少(ABC)等用电设备的待机能耗,及时关闭用电设备。(多选题)(分值:2)A. 空调 B. 计算机 C. 复印机 D. 电话机
第47题、节能的技术途径有(ABCD)(多选题)(分值:2)A. 改造低效的耗能设备 B. 改革落后的工艺技术 C. 改进操作方法 D. 提高燃料质量
第48题、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方面(ABCD)(多选题)(分值:2)A.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B.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C.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D.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第49题、机关事务管理人员在机关事务管理活动中(ABC)或者贪污受贿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多选题)(分值:2)A. 滥用职权 B. 玩忽职守 C. 徇私舞弊 D. 简化礼仪
第50题、下列属于公司办公节能工作相关举措是(ABCD)(多选题)(分值:2)A. A、办公节能制度建立 B. B、集约化办公
全球能源互联网试题 篇10
单位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0 分)
1、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综合治理”。
2、全国第十一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
3、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目的是:提高 技能,增强 能力,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增强事故 能力。
4、在安全的定义中,安全是 可承受的一种状态。
5、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潜在性和。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人的不安全 和物的不安全。
6、我国安全工作面临的任务中,同时需要加强安监队伍建设,着力深化 活动,提升监管能力。
7、风险预控是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预防风险的出现的过程。
8、第一目击者是的指在事发现场能对伤病人提供 的人。
9、救命的黄金时间为 分钟之内。
10、发现有人突然倒地,经检查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应立即 和,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时,伤病员应 在坚硬的平面上。
11、青安岗应配合,协助区、队(车间)和 宣传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面完成安全生产工作任务。
12、青安岗应动员组织青工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利用上岗时间,结合集中上岗和分散上岗的形式,监督检查现场中的不安全隐患,制止 和 和违反劳动
纪律行为,及时反映和查处生产中的事故隐患。
13、青安岗创建单位应能够严格做到三不伤即:、、不。
14、青岗员人数应根据工作需要而定,主要工种每班作业人员在15 人以上的各配备 名青岗员,15 人以下的各配备 名青岗员,做到 有岗员。
15、青岗员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安全培训,自觉遵守,带头,增强 能力,在青年职工中树立榜样形象。
16、青安岗要了解和掌握青年职工的思想情况,做好人的 工作,与重点人员结对帮教,把 防线前移,杜绝思想松懈、麻痹大意等“带病”上岗的现象。
17、青安岗要围绕青安岗工作重点,按照青安岗创建条件,扎实开展 活动和,严格排查隐患,及时,全面实现安全闭环管理。
18、青岗员每月上岗不少于 次,岗长每月不少于 次。
二、选择题(每小题得2分,共20分)
1、青安岗在同级()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A、党组织 B、共青团组织 C、基层科队 D、班组
2、青安岗分岗组织可以聘请安全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安监部门的专职人员和优秀职工代表担任青安岗分岗的()。A、名誉岗长 B、技术顾问 C、特殊岗员 D、直接领导
3、青岗员实行聘用制,聘用期为(),聘用期满后,由各单位团委进行综合考评,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可继续留任。
乌海能源公司2012年青安岗培训试题
单位 姓名
成绩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4、青岗员有权有权现场制止“()”人员。A、三违 B、超时作业 C、偷懒 D、安瓦检
5、青岗员在工作现场发现事故隐患,严重威胁职工安全时,有权()。A、举报 B、提前下班 C、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D、取代跟班领导
6、青岗员在工作现场对严重违反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违章指挥、强令职工冒险作业的行为有权进行()
A、举报 B、提前下班 C、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D、取代跟班领导
7、青岗员在本职岗位上监督检查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开展“三违”治理,处理不了的,要及时向()和安质科等有关部门报告。
A、矿领导 B、值班人员 C、团委 D、调度室
8、青岗员应协助班组长做好隐患的()工作 A、上报 B、辨识 C、整改 D、风险预控管理
9、《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危险性较大的行业进行了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 A.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视其从业人员的规模来确定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D.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0、火灾发生后,在现场的人员如何逃生:()
A.用湿毛巾蒙住口、鼻匍匐前进 B.有条件喷大量水灭火降温 C.以上均正确 D.以上均不正确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活动?
2、青岗员要做到“三无、三保证”是指?
3、青安岗必须建立哪“一册、一卡、四簿”。
乌海能源公司2012年青安岗培训试题
单位 姓名
成绩
全球能源互联网试题 篇11
在化石能源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污染压力愈来愈大,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的今天,如何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何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的时空互补特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能源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千载难逢的机遇。当前,由国家电网公司倡导的,建设具有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等特征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热烈反响。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质就是“特高压电网+ 智能电网+ 清洁能源”[1]。关键核心技术是将互联网技术(IT)与能源技术(ET)进行深度融合,将电、水、天然气等多种能源集成优化,并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新技术,实现横向多种能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提升总体经济高效,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达到开放互动。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智能电网是基础,清洁能源是根本[1]。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进程的推进,设备及相应的智能传感器将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何在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的前提下对数以亿计的设备及相应的智能传感器进行地址分配是其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第一代互联网基于IPv4 的地址已分配殆尽,基于IPv6 的互联网技术将提供更大的网络规模、更快的传输速度,同时更安全、更及时、更方便。由于这些优点,电力行业掀起了研究IPv6 技术的热潮。在能源互联网中,智能配电网作为承载大量分布式发电(DG)、电动汽车及其他各类可控负荷的重要电力网络平台,是联系能源与用户、保障电力“落得下、用得上”的关键。本文以智能配电网为例,探索在全球能源互联大环境下IPv6 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分布式能源(DER)的不断接入,配网的运行模式将由传统的供方主导、单向辐射状供电逐步发展为潮流双向流动、智能化的新型配电网络,形成物理电网与信息互联网高度融合的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为了增强配网优化配置资源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和精益化管理水平、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实现电网与用户的便捷互动,利用互联网技术对配网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动态或静态信息进行高效、安全、可靠地处理,将成为配电网管控的一个关键环节。积极开展IPv6 技术在配电网的应用研究有利于促进配电系统实现信息化、智能化[2,3]。
然而,目前一个普遍问题是,IT领域与电力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知识壁垒。配电网的技术体系架构对IPv6 技术的定位及要求是什么,IPv6 技术在配网的关键应用场景有哪些,这些问题是开展IPv6 技术在配网中的应用研究的基础,也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1 智能配电网与IT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电力系统为核心,以互联网技术及其他前沿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主要一次能源,与天然气网络、交通网络等其他系统紧密耦合而形成的复杂多网流系统,是互联网技术与能源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智能电网概念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其实现的基础是电网的智能化。本文以智能配电网为例,探索在全球能源互联大环境下IPv6 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1 智能配电网发展现状及趋势
长期以来,配电网的职能和结构较为单一,与输电网和用户之间形成自上而下的单向供需关系。大型发电厂集中生产电能,首先经由输电网进行远距离大规模输送,再经过配电网配送至用户终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比于输电网,我国对配电网建设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配电设备老化、故障停电等问题突出。
随着可再生能源逐步成为电网的主要一次能源,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微电网等多元电力供应模式将显著改变配电网的形态。配网将逐步从当前被动、弱信息化、封闭的电网进化为物理信息融合的主动、开放式系统。随着电源侧和输电网侧发展的不断完善,我国电网的发展重心也正在逐步向配电侧倾斜。国家能源局于2015 年8 月31 日发布的《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 2020 年)》,更是明确提出在2015— 2020 年间,通过不低于2 万亿元的配网投资,全面加快现代配电网建设[4]。
展望未来配电网的发展目标,其架构、格局将呈现以下主要特征:大电网和微电网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格局;多个电压等级构成多层次环网状的主要网络结构;交直流系统并存的混合运行方式;配电系统与信息系统高度融合的物理信息网络;融合多元能源、实现供需互动的能源互联网[5]。
上述发展趋势对电网运行信息管理的能力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当前,配网侧的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包括高级计量架构(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系统(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PMS)、设备监控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这些系统为掌握配网运行特性、预测配网状态、识别配网风险、了解用户用电行为提供了基本依据,对优化配网规划和管理水平提供了决策支撑。然而,这些系统之间未能实现有效集成,所获取的信息无法共享,所作出的决策局限于某一个或某一类局部目标,无法实现全局管理目标的最优。
当前配网信息系统存在的技术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6]。
1)各类嵌入式信息采集终端、传感器数量明显不足,无法获取配网全貌信息,智能电表、用电交互终端、电网控制终端、风光储传感设备、电动汽车充换电设备等物联网设备需求量巨大。
2)配网的信息网络结构与电网结构高度相关且受电网拓扑影响大,同时涉及多种通信方式,接口和转接方式复杂。
3) 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不高,受气候、地理环境影响大,在高寒冷、高海拔、强电磁等恶劣环境下的性能亟需进一步提升。
4) 数据通信带宽要求高、数据传输不对称性大,配电信息流的上行数据量远超下行数据量,显著增加了配电数据的处理难度。
5)配网信息系统的通信规约既要开放、灵活,从而为电网各类设备形成“即插即用”的通信环境;又要安全、可靠,从而确保信息系统及配网的安全运行。
有效解决上述技术瓶颈问题,是提升配网信息系统性能的关键,这需要互联网技术的大力支持。然而,在借鉴互联网理念和技术架构的同时,需要注意,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传输具有本质差异。能源互联网必须保证能量供需实时相等,而信息互联网无此约束。这是由于电力具有同质化、一次性消耗、不能重复“分享”的特点,而信息则具有个性化、长期保存、可重复分享的特点。这一本质区别造成能源网和信息互联网在基础架构上的区别。例如,能源互联网需要利用储能和直流输电等技术实现能量的缓冲和解耦,通过广泛互联实现广域的动态互备用,以达到能源网络安全、稳定、可靠的目标[7]。
1.2 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互联网技术按照其所应用的对象,可从宏观上分为软硬件层和应用层。其中,软硬件层主要实现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传输;应用层主要实现信息的搜集、检索、分析、评估及其他各类应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当前的互联网已将全球规模庞大的PC和移动终端,通过各类硬件设施(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和软件代码(通信协议、数据库、云计算等),互联形成庞大的网络系统。
信息互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以下3 个阶段[7]。
1)阶段1,数字化、信息化阶段:信息通信为能源行业提供服务,使信息传递方便、快捷。
2)阶段2,智能化阶段:信息流与能量流开始广泛结合,信息通信技术成为能源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阶段3,信息物理融合阶段: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与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表现为基于物理信息融合的能源互联网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对互联网技术提出了更加严格和全面的要求。
然而,第一代互联网IPv4 地址已分配殆尽,下一代基于IPv6 协议的互联网技术应运而生。相较于IPv4,IPv6 在以下7 个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8,9]:
1)IPv6 地址空间更大。比IPv4 的地址空间增大296倍。
2)IPv6 使用更小的路由表,其地址分配遵循聚类原则,可用一条记录表示一片子网,减小路由表长度,提高路由器转发数据包速度。
3)IPv6 增强了组播、对流支持功能,为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 S)控制提供良好的网络平台,便于开发大规模实时交互应用。
4)IPv6 加入对自动配置的支持。通过对动态主机设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改进和扩展,网络(尤其是局域网)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多点到多点的信息网络拓扑,使得事件发布和数据订阅更灵活、快速。
5) IPv6 安全性更高。可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对IP报文进行校验,同时可追溯数据的来源,具有信息监测能力,以增强网络安全性。
6)IPv6 的头部格式更科学。其头部格式选项与基本头部分开,可将选项插入到基本头部与上层数据之间,加速路由选择过程。
7)IPv6 减少了定制代码和专有系统的限制,规约中立,允许任何格式的数据发送到网上,可支持新增设备即插即用。
由此可见,IPv6 技术作为新的推动因素,将为配电网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可能性和巨大的机遇。以图1 为例,通过IPv6 技术对当前配网各类管理/ 应用系统进行改造升级,进而将各系统优化集成,实现多元信息的共享,从而制定出综合性的管理方案,向用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优质的电能服务。
2 智能配电网与IPv6 技术的关系
对配电网而言,应用信息技术提升配网的管控水平并非全新的理念,而是在配网长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在需求。起初,配网的管控主要通过手工记录各类运维信息。后来,由于配电线路接线方式复杂多变,配电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且分布分散,加上配电设备的更换和检修工作十分频繁,导致手工记录无法适应配网的运维需求。由于这一原因,国外一些配网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探索信息技术,发展配电自动化。例如,为了解决对变压器、开关、线路等庞大资产的有序管理,英国的配网公司采用较为简单原始的编码方法对大量资产进行信息化存储和管理,该项工作的开展时间甚至早于基于IPv4的互联网技术。此后,随着配网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互联网技术对配电网的升级改造作用愈发突出,信息通信成为配网调度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网也呈现出最初的智能化特征。当前,随着IPv6 技术的不断成熟,信息互联网与配网基础设施建设将可能实现一体化架构和深度融合,基于IPv6的互联网技术也将在配网的技术体系中实现从增量到架构的变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配电网对IPv6 技术的主要要求如下[6]。
1)提升配网信息化能力:通过对通信网络进行IPv6 技术改造、升级,完善并优化配网现有信息通信网络,实现配网管控业务信息的可靠、高速传送。
2)辨识大量、不同的用电终端:利用IPv6 海量的地址空间,解决配电网大量终端设备IP地址资源紧张的问题,同时提供多渠道互动用户入口,支持智能电网环境下互动模式的业务活动。
3)支持海量信息的高速高效处理:基于IPv6 灵活高效的协议,支持海量信息的存储、快速处理、无阻传递,适应诸如射频识别(RFID)标签、传感器等各类物联网技术。
4)实现智能监测:应支持配电网动态运行监测、智能线路巡检、智能设备诊断及状态评估、自动故障定位等业务要求。
5)支持配网安全、可靠控制:互联网在处理信息过程中,应遵从电能供需实时相等这一基本运行规律,有序提升用电管控能力,促进业务融合和信息共享。
6)确保信息安全:应强化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提升信息安全自主可控能力,防止电网智能终端被恶意控制,防止关键业务信息系统数据或信息被窃取或被篡改。
7)提供优质服务:应提高信息与通信网络效率、保障未来IPv6 用户的业务连续性、支撑电网优质服务各项业务。
3 IPv6 技术在配电网的应用场景及关键技术
从配电网规划、运行、检修维护、售/ 用电侧管理等4 个维度探索IPv6 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关键技术。以配网仿真平台和资产管理为例,探讨IPv6 技术的应用案例[10,11,12]。
3 .1 IPv6 技术应用场景探索
3.1.1 配电网规划
配电网规划通过潮流计算、N-1 安全校核等技术途径,确定投入或建设某种具体的配电设施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以达到规划周期内所需要的配电能力、满足分布式资源的接入容量要求,并使综合费用达到最低。配电网规划对配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作用重大。当前,配电网规划主要以负荷预测和各类分布式资源规划为基础,以系统历史数据、网络运行数据、负荷预测数据、智能电表的时序数据、电动汽车充放电的随机性数据、各类分布式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性数据等为主要依据。
然而,配电网对于分布式能源相关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处理仍处于起步阶段,开展实施的效果很不理想。因此,首要的,应布局大量支持IPv6 协议的传感设备,部署相应的IPv6 地址资源,建设满足IPv6 协议的统一信息网络,搭建智能化信息数据库和可视化平台,以方便调度管理人员检索、获取各类文字和图像信息进行调度决策。
3 .1.2 配电网运行管理
配电网运行管理为调整负荷及变压器、电容器的运行方式,降低线损以及提高电网安全性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配电网满足诸如N-1 安全校核、电能质量标准等各类技术规约的要求。当前,配电网运行管理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在配电网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关键节点三相电流、电压、分相有功、分相无功、功率因数等关键信息量进行测量。 考虑到传统电压、电流互感器的体积和经济因素,大多数配电网仅在变电站母线和重要馈线处对三相线路中的两相线路装设互感器,并且所测量数据未能高效上传至调度中心。
2)在配电网正常运行过程中,由于网络终端传感数量不足,负荷点的用电信息主要通过智能电表按月获得,调度中心无法获取单个用电单元的实时信息,导致配电网的精确潮流计算和分析无法有效开展。
3)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时,配网利用馈线终端(FTU)、远程终端(RTU)等设备,采集诸如开关位置、负荷大小、节点电压和功率等信息,进而利用通信网络将所采集信息传送至配网自动化控制中心,实现对故障区域的检测与隔离、网络重构、供电恢复等。利用这一方式,可将故障恢复时间缩短至几分钟。然而,故障信息在采集及传输过程中,存在误传误报等问题。
为应对上述问题,应着重研究各类性能优异、价格低廉且兼容IPv6 协议的传感器技术,扩大信息采集范围和区域;在此基础上,搭建基于IPv6 通信协议的信息传输网络,实现量测信息的安全、高效、准确传送。
3.1.3 配电网检修维护
配电网设备的检修与维护是电网公司的一项常规工作,检修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与经济效益水平。当前,配电网主要设备的检测工作主要按照《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等要求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随着用户对电网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升,加之设备运行时间增长、老化程度不断增加,常规的预防性试验已不能满足对老化设备的检测需求。在线监测包括对变压器、电容型设备、氧化锌避雷器、开关类设备、GIS以及其他设备的状态监控,对及时发现设备缺陷、为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构筑了一道安全预控防线。
当前,在线监测技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设备监测的种类、数量和范围较低,时效性较差。
2)数据传输接口种类多,包括模拟传输(多路开关切换采集)、串口传输(RS232 和RS485)、以太网、CAN总线、电话拨号、无线传输(GPRS、短信)等方式,各类在线监测网络管理混乱,监测信息未能有效融合。
基于上述原因,应着重研究基于IPv6 地址和协议的广域在线监测网络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数据处理技术;重点研究IPv6 技术对监测数据传输和转换的标准化方法,并提高信息传输系统抵抗恶劣电磁环境、故障环境和气候的能力,减少信息误传。
3.1.4 售/ 用电侧管理
售/ 用电管理是配电网与大量终端用户互动的重要途径,也是配电公司业务体系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售电服务直接决定用户对电网服务的满意程度;另一方面,合理有效的用电侧管理是引导用户用电行为、优化电网运行的重要可行手段。因此,对于售/ 用电侧的管理,可针对性地建设为用户提供智能化服务的智能售电服务平台,以及为配电网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的智能用户侧管理平台。
首先,智能售电服务平台可定位于与客户进行互动并提供便捷、优质服务;实现客户查询供用电状况、电价电费、能效分析等信息,并提供多种便捷的电能缴费方式。平台的建设可充分利用并有效结合现有各类系统,包括95598 门户网站、数字电视、自助终端、智能交互终端、能源接入终端、智能电表、电话、手机等设备和接口互动方式。当前,上述各系统之间未能实现信息共享,并且,各系统尚未支持IPv6协议。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系统进行IPv6 协议兼容性升级,实现综合集成的信息管理平台。
其次,智能用户侧管理平台可定位于为电网管理人员提供用户实时信息和技术决策支持。平台的建设应充分利用各类子系统,包括营销业务管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用电地理信息系统、高级计量管理系统、用户用能服务系统、分布式电源接入管理系统、充放电与储能接入管理系统、辅助分析与决策系统等。由于上述不同系统涉及到大量的软硬件技术的支撑,因此,有必要对各系统的相关软硬件设施进行IPv6 技术升级改造,以适应IPv6 数据业务需求,进而建立及时快速的电价制定策略,实现高效实用的负荷侧需求响应管理方式。
3.2 IPv6 技术应用案例
3.2.1 配电网仿真平台
随着分布式发电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配电网的运行复杂性不断提高,一些配电网甚至已接近其安全稳定运行的极限。配电网仿真系统是进行配网规划、设计和调度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以下4 个方面起到关键支撑作用:配电网虚拟仿真培训;配电网运行实时分析及场景监控;配电网运行方式调整及规划;预想电力事故演练调查。
当前,配电网仿真软件众多,各自具备一定功能,例如,实现稳态潮流计算的MATPOWER软件,以及实现电磁暂态仿真的EMTDC/PSCAD、Dig SILENT软件等。然而,不同仿真软件所实现的功能之间缺乏有效融合,此外,绝大多数软件仅针对物理电网,未考虑信息系统的协同仿真,无法适应智能配电网发展需求。基于上述问题,应重点研发兼具电磁暂态和稳态仿真能力,集成输网和配网各类元件、设备模型,能够将物理电网与IPv6 信息系统模型紧密耦合的大型仿真平台。该平台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基于云计算架构,在用户侧采用基于浏览器的界面操作方式,对各个仿真软件进行并行调配,实现实时联合仿真。
3.2.2 配电网资产管理技术
配电网资产管理技术是集合设备资产管理技术和配电网网络运行管理技术的综合性技术。配电网资产管理基于设备状态监测和量测诊断结果,并结合网络拓扑、外界环境因素以及历史运行数据,为检修、规划等提供决策支持,实现配电系统综合表现最优、整体运维费用最低。
然而,由于配电网设备量大面广,配电网资产管理将依赖于大量表征设备状态的静态信息,以及表征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类动态信息。因此,有必要布局大量基于IPv6 地址的信息采集终端,以及基于IPv6 协议的信息传输规约和相关通信信道,有效采集配网各类资产信息和运行信息。为了构建高效实用的配电网资产管理系统,基于IPv6 技术的配电网资产管理信息采集示意如图2 所示。
4 结语
物理电网设备及其传感器的命名和相应的域名设置,是互联网的必要条件。IPv6 技术为能源互联网以至于物联网的海量地址有序命名,以及域名的可靠管控,提供了高效有力的手段,并对全球能源互联具有显著推动作用。然而,IPv6 技术的应用及推广需要长期的基础设施投入,以及巨大的资金支持。因此,积极开展IPv6 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探索,开展针对性的关键技术研究,对实现配电网智能化发展、推动全球能源互联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振亚.全球能源互联网[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2]蒋苏明,胡阳,覃仁亮,等.IPv6技术在配电通信网中的应用[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4,12(2):1-5.JIANG Su-ming,HU Yang,QIN Ren-liang,et al.Application of IPv6 in distribu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J].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014,12(2):1-5.
[3]刘友好.基于IPv6的智能配电网数据通信模型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4,12(8):61-65.LIU You-hao.Research on IPv6-based data communication model of smart distribution grid[J].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014,12(8):61-65.
[4]国家能源局.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R].2015.
[5]马钊,周孝信,尚宇炜,等.未来配电系统形态及发展趋势[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6):1289-1295.MA Zhao,ZHOU Xiao-xin,SHANG Yu-wei,et al.Form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future distribution system[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5,35(6):1289-1295.
[6]郭经红.IPv6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展望[J].电力信息化,2013,11(4):9-11.GUO Jing-hong.Application prospect of IPv6 technology in smart grid[J].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3,11(4):9-11.
[7]马钊,周孝信,尚宇炜,等.能源互联网概念、关键技术及发展模式探索[J].电网技术,2015,39(11):3014-3022.MA Zhao,ZHOU Xiao-xin,SHANG Yu-wei,et al.Exploring the concept,key technologies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energy internet[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5,39(11):3014-3022.
[8]苗新,陈希.智能电网IPv6地址资源应对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16):8-12.MIAO Xin,CHEN Xi.Research on the coping strategy for the IPv6 address resources of the smart grid[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0,34(16):8-12.
[9]黄毕尧,郭经红,权楠,等.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IPv6应用探讨[J].电信科学,2013(9):26-31.HUANG Bi-yao,GUO Jing-hong,QUAN Nan,et al.Application of IPv6 fo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company smart grid[J].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2013(9):26-31.
[10]王守相,王成山.现代配电系统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1]Van der LEI T,HERDER P,WIJNIA Y.Asset management[M].Springer,2012.
【全球能源互联网试题】推荐阅读:
全球互联网发展情况06-13
远景能源“能源互联网”沙龙精彩观点分享06-20
互联网+智慧能源08-25
能源互联网体系论文05-27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能源业务发展对我国能源互联网创新借鉴07-24
能源互联网络12-23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现状12-15
能源管理体系贯标培训考试题06-11
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试题A2012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