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因特网的区别

2024-08-17

网络与因特网的区别(精选12篇)

网络与因特网的区别 篇1

我国现有的电子报刊有多少?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在网上开办电子版以来至年6月,国内有273家报纸上网,占全国报纸总数的13.2%(据19统计,我国正式出版的报纸总数为2053种)。

世界上的任何新闻媒体,不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其基本的功能就是反映舆论,引导舆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通过媒体来引导舆论。我国的新闻事业长期以来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传播一切有益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容。为了保证这一方针得以有效地实施,我们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和制度。而互联网具有信息极其丰富、形态多种多样、传播迅速及时、范围涉及全球,特别是具有自 由和交互等功能,分散了舆论的社会整合性。特别是年“网络门户”(Internet portal site)的提出,即未来的网络世界将由少数的网络商所控制,其控制的方式就是使自己的网站能够成为因特网的用户习惯进入的第一个站点。商业网站除了尽量设置一些类似于免费信箱之类的服务性功能极强的网页外,纷纷开始发布新闻,甚至开设了专门的时事新闻频道、网民论坛等,而这些网站的新闻源几乎全是对国内外新闻媒体网站上的新闻信息进行下载、删改和转发。由于其新闻的发布没有像传统媒体一样,经过编辑和对其真伪进行鉴别,使我们传统的以舆论引导社会的作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现在,我们随便打开一个带有读者论坛的网站,不负责任的消息到处都是:小到谩骂一个人,大到对国家大事的胡诌乱猜。 在某种意义上已混淆视听,严重危害到国家的利益。

网络与因特网的区别 篇2

1.1IPsec与安全关联SA。Ipsec指的是”IP Security”, 就是IP安全协议的缩写。指的是:IP数据报中包含的所有数据都是经过一系列加密的。Ipsec中最主要的两个协议就是:鉴别首部协议, 简称AH (Authentication H e a d e r) 和封装安全有效载荷协议, 简称E S P (Encapsulation Security Payload) 。AH和ESP比较, AH提供对于源点接受的出具进行鉴别, 保证数据是完整的, 但是其缺点是不能为网络层保密。而ESP相对于AH而言, 他不仅提供AH所提供的功能而且能为其保密。IPsec不仅支持Ipv4而且也能支持Ipv6。

1.2鉴别首部协议SA。使用AH协议时, 应把SA插入到报文的首部, 同时将IP首部中的协议为下图所示:

相对应的报文段目的是区分是那种协议, 如UDP或ICMP、TCP等协议。

1.3封装安全有效载荷协议ESP。使用ESP协议时, 默认设置协议字段为50, 目的机器只用检测协议的是50即可。需要鉴别的部分是ESP首部以及其中的加密部分。

二、运输层安全协议

2.1安全套接层SSL。SSL可对网络中传递的报文进行自加密, 并且具有数据鉴别的功能, 他常使用的加密算法DES和RSA (在这儿不过多强调) , SSL几乎被所有的常见浏览器支持, 而且对于邮件的存储也有一定的二次鉴别和对邮件进行加密的功能。

发送方示意图:应用层数据——传递——应用层——传递——TCP套接字

接收方示意图:TCP套接字——传递——SSL解密——传递——应用层

SSL提供三个功能:首先能让用户证实服务器的身份;其次对SSL的数据进行加密;最后SSL自身具有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2.2安全电子交易SET。 (1) .SET不像SSL一样可以对任何数据进行加密, 只针对于网络支付有关的数据。 (2) .SET协议只涉及到参与交易的人员, 即买家、卖家、中间的支付银行。 (3) .SET协议对参与交易人员的要求为三方都应该具有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书。

三、应用层的安全协议

3.1PGP协议。电子邮件转发过程中, 经过若干个转发节点, 每个节点都要对邮件进行阅读, 因此为了保护邮件的隐私安全, 提出了PGP协议对油价进行加密操作, 这个协议不仅仅对邮件进行加密, 事实上, 它需要对邮件进行判断和分析、进行自加密操作、运用自定义的网络签名符号、然后对数据进行压缩等操作。

3.2PEM协议。真正的被建议的网络邮件发送协议标准是PEM协议, 从深层次来说, 在功能上两者协议都是相当, 但是PEM协议在管理密钥机制上要比PGP协议更加的优化, 虽然PGP也有类似的密钥管理系统, 但是其密钥管理系统的管理方式不被一些政策认证中心所承认, 因此PEM是我们网络邮件的标准而不是PGP协议。

三、结论

本文主要是对因特网的安全协议进行研究, 首先讲述了网络安全在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然后对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的协议协议进行了重点研究和介绍, 目前仅仅是对其进行了展望和基本研究。

参考文献

浅谈“字新闻”与网络语言的区别 篇3

关键词:网络语言;字新闻;区别

自互联网技术发明以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和媒体,一直以快速势态不断发展。根据Facebook发布的网络连接报告,2015年互联网用户新增2亿,2015年末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达32亿。如此庞大的网络语言使用群体,使网络语言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强的创造性。“字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语言,既有一般网络语言都有的经济性、追求修辞性、简洁性,也有自身的独特之处。

一、“字新闻”的界定

(一)“字新闻”的起源

“字新闻”的概念最初是由一名新浪微博个人博主“王左中右”提出的。它是一种展示或评论新闻事件、遵循一定的创作规律、主要以汉字为基础而形成、依靠新浪微博进行传播的符号总称。

“字新闻”是从朝日新闻中文网的晚安栏目中渐渐固定下来的。自2012年起,朝日新闻网的晚安帖出现了一种新的新闻形式,是把新闻内容以拆分、解构汉字(或者英文单词、阿拉伯数字等)的方式、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的。例如,2013年9月,“最美抗癌女孩”鲁若晴因白血病复发逝世,当天的字新闻就是将黑色的“鲁若晴”三个字竖着排列,将“若”字的“口”标红色移动到最上方,形成一个天使的光环,代表着她的离世。又如,2015年8月,天津发生爆炸事故,伤亡惨重。当天的“字新闻”就是将“津”字的三点水偏旁换成“火”字旁,表示天津爆炸事故的发生。

后来,微博上有网友也开始创作字新闻,话题“字新闻”成为发布他和网友作品的一个固定栏目。王左中右自己眼中的字新闻,是“一个粗犷的新奇媒体”,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玩转创意新闻,并且目标直指超越“假想敌”,即传统纸媒、电视媒体。

这种新的新闻形式,只挑选当天最热门的一条新闻中最焦点的部分,用一个字或几个字来呈现,读者可以迅速抓住重点,读图的效率很高。并且“字新闻”往往不是单纯表现新闻事件本身,而是蕴含了作者的个人看法或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且正是因为“字新闻”是一张拆分、重组汉字或英文字母的图片,所以可以巧妙地向读者传达一些这些文字本身不具有的信息(往往是敏感信息)。

(二)“字新闻”的功能

字新闻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用最简洁的表达,让读者获取当天最重要最热门的新闻。例如13年底,冯小刚导演的《私人订制》刚上映就争议不断,冯导连续更新7条微博,言辞激烈,句句斥责影评人对于该电影的评价。当天的字新闻图,将“冯”字的两点水偏旁化成两个近似“口”字的方框,“马”字向左微微倾斜,读者向左偏着头看,“冯”字就变成了一个“骂”字,寓意冯导开腔骂人。

隐晦地说出作者对负面新闻的看法,表达作者的观点。例如2013年12月,全国假日办公布了2014年放假时间安排,将除夕这一天视为工作日,春节七天假期从大年初一开始。这一安排遭到网友炮轰“脑残”,作者巧妙地将“脑”字的一部分標红,画成一个只有开关和电源的电路图,开关一旦接通,电路就会成为一个短路,以此讽刺假日办的安排不合理。

可以婉转地表达出那些可能会被屏蔽的关键字。一些含有敏感词汇的微博会被屏蔽,而字新闻由于其图片的形式,不会因为含有这些敏感关键字而被屏蔽。例如广东茂名反对PX项目兴建的游行,被警方暴力镇压。当天新浪微博搜索关键字“茂名”的微博全部被屏蔽,而同样写有“茂名”二字的字新闻却没有被删除。

这种既能够反映时事,又能够体现汉字内涵的“字新闻”,是新媒体发展时代下网络语言和信息传播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衍生品,因此具有文字学、现代汉语、新媒体发展等研究意义。因为出现时间较短,传播媒介单一等局限性,目前国内关于“字新闻”的研究较少。

二、网络语言的界定

网络语言的概念至今在学术界没有一个统一说法,各家观点莫衷一是,本文暂不讨论其定义。网络语言的核心实质是口语表达特征加键盘书写形式加网络超级媒介的语言传播形态,即利用电子媒介使语言呈现口语和书面语混合的特殊形态。受网络语言的传播渠道影响,它是通过视觉媒介来传递。它的传播要借助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键盘符号、标点符号等组合标记来实现意义表达的准确和清晰。

字新闻集中体现了网络语言通过视觉媒介传递的特点,更多地体现为汉字的再创造。本文以广义网络语言为研究范围,将网络语言共有的特点来与“字新闻”进行比较,由此分析出“字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语言的特点。

三、“字新闻”与网络语言的区别

字新闻和其他网络语言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四点。

首先,呈现形式上不同。字新闻是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的,而网络语言是以已有的文字或符号根据一定的规律组成的。字新闻是字符即形象的抽象的表意形式,源于对客观社会进行纪实记忆的名副其实的形象符号。也就是说,字新闻是不能用键盘打出来的字符组成的,只能是创作者通过纸和笔,对汉字或其他文字、数字、符号进行加工之后,拍照上传图片到网络上。而广义的网络语言则不是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的,网络语言是直接对已有的文字和符号根据一定规律,进行拆分、组合而形成的。

例如反映马航“MH370”飞机失事的字新闻,是竖着排列的“奇迹”二字。创作者用红色标注出“奇”字的上半部分的“大”,并且将它变形为一个类似飞机外形的符号;黑色的部分是“可”和“迹”两个字,意指“可以寻得踪迹”,表达了希望奇迹出现,可以寻得飞机的踪迹的愿望。“字新闻”所承载的内涵,是必须用一张图片来整体表达的;显然,广义的网络语言不是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的。

其次,字新闻只可以被创造、被解读,不能在实时交流中使用,而网络语言是可以被使用的。这也和字新闻的第一个特点有关。因为字新闻只能是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只能被解读,不是一种交际语言,而是一个图片信息,并且不能用电脑或者电子设备直接输入,所以在实时交流中不容易被使用。字新闻的内涵也多与热门新闻有关,而且这种内涵需要读者对时事有一定的了解和解读能力,因为看图猜意,作者的意思很容易被曲解,创作者的主观性很强,造成难以被读者理解的问题。再者,如果不了解新闻背景,读者很难看出来作者具体想表达什么。

nlc202309031354

再次,字新闻流行的周期比网络流行语更短。因为是新闻,字新闻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只能在短期内引起关注或议论,一旦出现更有影响力或冲击性、更加新的新闻事件,包含之前新闻内涵的“字新闻”就很难被人记住、使用,很难长时间流行下去,大部分只在新闻被报道的那几天被人了解。而且“字新闻”能够传播到的人群,仅仅是互联网用户中的很小一部分(微博账号@王左中右的粉丝只有约38万),因此流行的时间也比网络流行语短。

例如2013年9月,南昌两女童爬进洗衣机被绞死。当天的字新闻是竖着排列的“洗衣机”三个字,其中“衣”字的下半部分被标注成红色,并且变形为两个小小的“人”字,寓意两个不幸的女孩。这种与新闻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字新闻作品,是不会像广义的网络语言那样在一段时间内被广泛传播并且在交流中被使用的。大部分网络语言也具有发展快、进步快、更新快的特点,但网络流行语因其传播面更广、受众更多、使用的频率更高,流行的时间也远远超过字新闻。

最后,字新闻对创作者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创作者有较高的概括能力和对文字的区位理解和应用。字新闻的创作首先要求创作者对时事新闻有一定的了解和选择能力,能够归纳出新闻的焦点,并且对新闻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和评价能力。在创作中,常常要使用到对汉字和其他文字、符号的拆分和重组,所以要求创作者对文字的形态结构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能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性组合。

例如2013年中国队在合肥主场以1:5大比分输给了以青年军构成的泰国队,创下了中国男足对东南亚球队的最耻辱比分,当天的字新闻是一个大大的“丑”字,红色线条标注了“丑”字右上角的竖,恰好形成一个黑色的汉字“五”和一个红色的阿拉伯数字“1”,具有类似双关的表达效果。而网络语言的流行有很大偶然性,很多时候只是一句话或者一种表达方式的流行,不需要对文字进行创作,因此对作者的要求不高。

与网络语言相比,字新闻的不足也很明显。首先字新闻受限于表达字数,表达的意思相对模糊,因而解读角度多样。其次字新闻表达的主观性明显,读者在解读字新闻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新闻事件始末,在评论中进行内容的第二次创造,因此无论是字新闻还是关于字新闻的评论,都带有很强的主觀性和随意性。

四、总结

字新闻作为一个新的新闻形式,如今还处于刚刚开始有影响力的阶段。然而,字新闻的弊端也使它不会在短期之内迅速扩大影响力。作为一种产品,如何平衡中国不同年龄、教育程度而产生的诸多舆论场,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要想扩大影响力,就要考虑进入报刊、电视等主流传媒,然而这意味着必须规避更多敏感词汇。要想在坚持自己价值观的前提下,让其他舆论场接受,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臣.王左中右:把汉字变成新闻[J].中国新闻周刊,2013(14).

[2]陈勇力.网络时代的新“语言”——网络语言现象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3.

[3]梁琦秋.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4]陈沉.网络语言的传播学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3.

[5]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10(03).

[6]张云辉著.网络语言语法与语用研究[M].学林出版社,2010.

[7]闵毅.网络语言探析[D].西南大学,2010.

网络教育与传统的区别和优点 篇4

2.你为什么要报名参加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学习?

3.你是如何进行学院电子邮箱的申请与注册,请写下具体的操作步骤。

作业说明:请先学习第一、二、三、五和九章的内容,然后完成以上作业。进入福建师大网络教育学院网上平台,学习网站平台操作,练习访问浏览、答疑、讨论、电子邮箱申请与注册、交作业、下载园地等实验环节

网络教育与传统的教育相比,有着一系列显著的特点:其一,网络是巨大的教育资源库,并且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资源对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二,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为学习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在网络教学系统中存储着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专家组等各种教学信息,而网络中的每个学习者可以共享各种信息资源,这是其他任何一种媒体和技术手段所无法做到的。其三,网络教学信息是由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和计算机人员共同开发的,学生可以得到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任一学科和领域的知识信息,得到世界上任一位专家学者的指导,使每一位学习者都能得到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不再会受到学校水平、教材、教师能力的限制。在网络教育中,许多优秀教育工作者总结多年教育教学经验,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精心设计并制作各种学科的多媒体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并把它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教育由此开始了新的篇章。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建立专门的网点,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访问,学习此CAI软件。这样,既节省了CAI的交流时间,充分发挥了CAI的教学优势,更节省了资金并提高了教学效率。

就我个人而言,为什么选择网络教育,最主要是由于网络教学的信息是由优秀的人才共同开发出来的,知识信息量大,不会受到传统教学中教材等因素的限制。

申请注册学院电子邮箱的步骤:首先进入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平台,在平台的左侧有电子邮箱,点击用户申请;然后输入学号和口令;进入用户信息的填写,按要求填写好用户信息,点击确定,就会出现创建成功的界面。

1.你是如何完成光盘的“课程内容”学习?请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2.如何通过网上教学平台进行交作业?请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3.网络教育对学员的素质要求有哪些?请谈谈自己的看法,你将如何参加网上的学习?

1、你是如何完成光盘的“课程内容”学习?请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首先把光盘放进电脑的光驱,然后从我的电脑中打开光盘,进入课程的学习,最后弹出光盘即可。

2.如何通过网上教学平台进行交作业?请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在学生工作室中点击课程学习,进入在线作业,选择所要交的作业进入,点击交作业,即会出现作业框,只要在这里完成作业,最后点击发送即可。

3.网络教育对学员的素质要求有哪些?请谈谈自己的看法,你将如何参加网上的学习?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网络教育也课堂教育是有很大的区别,它的空间性比较广,因此,对于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以及不同程度的学员的素质应该也是有所不同的。首先,要有最基本的网络素质,即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再者,学员应当对也所选择的网络学校有充分的了解,不能有病急乱投医的做法。

网络与因特网的区别 篇5

级连扩展模式是最常规,最直接的一种扩展方式,一些构建较早的网络,都使用了集线器(HUB)作为级连的设备,因为当时集线器已经相当昂贵了,多数企业不可能选择交换机作为级连设备。那是因为大多数工作组用户接入的要求,一般就是从集线器上一个端口级连到集线架上。在这种方式下,接入能力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一些干扰和人为因素,使得整体性能十分低下,只单纯地满足了多端口的需要,根本无暇考虑转发交换功能。现在的级连扩展模式综合考虑到不同交换机的转发性能和端口属性,通过一定的拓扑结构设计,可以方便地实现多用户接入。

级连模式是组建大型LAN最理想的方式,可以综合利用各种拓扑设计技术和冗余技术,实现层次化网络结构,如通过双归等拓扑结构设计冗余,通过Link Aggregation技术实现冗余和Up Link的带宽扩展,这些技术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广泛使用在各种局域网和城域网中。

级连模式使用通用的以太网端口进行层次间互联,如100M FE端口、GE端口以及新兴的10GE端口。

级连模式是以太网扩展端口应用中的主流技术。它通过使用统一的网管平台实现对全网设备的统一管理,如拓扑管理和故障管理等等。级连模式也面临着挑战,当级连层数较多,同时层与层之间存在较大的收敛比时,边缘节点之间由于经历了较多的交换和缓存,将出现一定的时延。解决方法是汇聚上行端口来减小收敛比,提高上端设备性能或者减少级连的层次。在级连模式下,为了保证网络的效率,一般建议层数不要超过四层。如果网络边缘节点存在通过广播式以太网设备如HUB扩展的端口,由于其为直通工作模式,不存在交换,不纳入层次结构中,但需要注意的是,HUB工作的CSMA/CD机制中,因冲突而产生的回送可能导致的网络性能影响将远远大于交换机级连所产生的影响。

级连模式是组建结构化网络的必然选择,级连使用通用电缆(光纤),各个组件可以放在任意位置,非常有利于综合布线。

堆叠技术扩展

堆叠技术是目前在以太网交换机上扩展端口使用较多的另一类技术,是一种非标准化技术。各个厂商之间不支持混合堆叠,堆叠模式为各厂商制定,不支持拓扑结构。目前流行的堆叠模式主要有两种:菊花链模式和星型模式。堆叠技术的最大的优点就是提供简化的本地管理,将一组交换机作为一个对象来管理。

菊花链式堆叠

菊花链式堆叠是一种基于级连结构的堆叠技术,对交换机硬件上没有特殊的要求,通过相对高速的端口串接和软件的支持,最终实现构建一个多交换机的层叠结构,通过环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冗余。但是,就交换效率来说,同级连模式处于同一层次。菊花链式堆叠通常有使用一个高速端口和两个高速端口的模式,两者的结构见图二所示。使用一个高速端口(GE)的模式下,在同一个端口收发分别上行和下行,最终形成一个环形结构,任何两台成员交换机之间的数据交换都需绕环一周,经过所有交换机的交换端口,效率较低,尤其是在堆叠层数较多时,堆叠端口会成为严重的系统瓶颈。使用两个高速端口实施菊花链式堆叠,由于占用更多的高速端口,可以选择实现环形的冗余。菊花链式堆叠模式与级连模式相比,不存在拓扑管理,一般不能进行分布式布置,适用于高密度端口需求的单节点机构,可以使用在网络的边缘。

菊花链式结构由于需要排除环路所带来的广播风暴,在正常情况下,任何时刻,环路中的某一从交换机到达主交换机只能通过一个高速端口进行(即一个高速端口不能分担本交换机的上行数据压力),需要通过所有上游交换机来进行交换。

菊花链式堆叠是一类简化的堆叠技术,主要是一种提供集中管理的扩展端口技术,对于多交换机之间的转发效率并没有提升(单端口方式下效率将远低于级连模式),需要硬件提供更多的高速端口,同时软件实现UP LINK的冗余。菊花链式堆叠的层数一般不应超过四层,要求所有的堆叠组成员摆放的位置足够近(一般在同一个机架之上),

星型堆叠技术是一种高级堆叠技术,对交换机而言,需要提供一个独立的或者集成的高速交换中心(堆叠中心),所有的堆叠主机通过专用的(也可以是通用的高速端口)高速堆叠端口上行到统一的堆叠中心,堆叠中心一般是一个基于专用ASIC的硬件交换单元,根据其交换容量,带宽一般在10-32G之间,其ASIC交换容量限制了堆叠的层数。

星型堆叠

星型堆叠技术使所有的堆叠组成员交换机到达堆叠中心Matrix的级数缩小到一级,任何两个端节点之间的转发需要且只需要经过三次交换,转发效率与一级级连模式的边缘节点通信结构相同,因此,与菊花链式结构相比,它可以显著地提高堆叠成员之间数据的转发速率,同时,提供统一的管理模式,一组交换机在网络管理中,可以作为单一的节点出现。

星型堆叠模式适用于要求高效率高密度端口的单节点LAN,星型堆叠模式克服了菊花链式堆叠模式多层次转发时的高时延影响,但需要提供高带宽Matrix,成本较高,而且Matrix接口一般不具有通用性,无论是堆叠中心还是成员交换机的堆叠端口都不能用来连接其他网络设备。使用高可靠、高性能的Matrix芯片是星型堆叠的关键。一般的堆叠电缆带宽都在2G-2.5G之间(双向),比通用GE略高。高出的部分通常只用于成员管理,所以有效数据带宽基本与GE类似。但由于涉及到专用总线技术,电缆长度一般不能超过2m,所以,星型堆叠模式下,所有的交换机需要局限在一个机架之内。

可见,传统的堆叠技术是一种集中管理的端口扩展技术,不能提供拓扑管理,没有国际标准,且兼容性较差。但是,在需要大量端口的单节点LAN,星型堆叠可以提供比较优秀的转发性能和方便的管理特性。级连是组建网络的基础,可以灵活利用各种拓扑、冗余技术,在层次太多的时候,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对于级连层次很少的网络,级连方式可以提供最优性能。例如,在需要扩展为两倍端口的网点,使用星型堆叠边缘之间需要交换三次,级连模式和菊花链式堆叠需要交换两次,星型堆叠模式需要更大的投资,菊花链式堆叠模式需要占用更多的高速端口,普通级连成为最经济和高效的组建方式。另外,还可以利用从前已有的交换设备,不需重复投资,但是,这两台设备需单独管理。

传统的堆叠技术应用往往受限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往往需要放置在同一个机架,在高密度端口应用时,会给布线带来困难。所以各大厂商纷纷积极寻求支持分布式堆叠技术。目前,华为公司Quidway S系列以太网交换机产品、Cisco系列以太网交换产品均提供集群管理模式。Quidway S系列以太网交换机采用华为统一的VRP操作系统和统一的iManager网管系统。该网管系统支持中文界面,采用标准协议和开放技术,全面兼容主流网管平台。Quidway S系列以太网交换机在华为二层交换全线速、三层交换全线速、业务交换全线速和QoS服务全线速“四个全线速”的设计思想指导下,充分利用产品开发的后发优势,在产品的系统设计、扩展能力以及提供丰富的业务特性方面满足宽带城域网络和企业网络的需求,能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安全、易于扩展的客户化解决方案。

以华为公司产品(HGMP)为例,通过集群管理模式的支持,可以在使用Quidway系列交换机通过通用级连模式构建的网络上实现集中的配置和管理,一个LAN可以加入成为一个组,对于网管系统,一个组可以表现为同一台设备,使用一个IP地址进行管理,相当于甚至优于从前堆叠组的管理效果。然而作为通用性的集中表现,组成员交换机在组内可以实现拓扑设计以及成员的分布式放置,而且堆叠端口可以任选设备支持的通用端口或者使用端口的汇聚,使得用户可以获得灵活控制交换网络堆叠带宽的能力,从而达到更高的灵活性要求。

《因特网的死亡》 篇6

出版日期:英文版国外版-2012年10月;英文版国内版-2012年11月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输出时间:英文版2012年

输出地区:美国

合作方式:合作出版

吸引外方的内容点:

该专著国内版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际版获得“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资助,由安全领域的全能专家任主编,数十位作者均是来自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国内外专家,他们对保障互联网的整体安全提出了独特的和跨学科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作者阵容体现了成功的国际组稿模式。

网络与因特网的区别 篇7

适用年级

高一年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概述:让学生能够通过因特网找到有用的信息,并将有用的信息保存后,为今后的学习、研究积累资料。重点:网络资源的保存和收藏夹的使用 难点: 网页的几种保存类型、收藏夹中文件夹的创建

学习目标

1、掌握网络浏览的方法.2、会保存有用的网络资源。

3、学会收藏有用的网址。

所需资源和环境

数字化资源

搜索引擎网站。

常规资源

1、教材《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2.2节;配套光盘.2、教材配套教师用书。

3、“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学习任务单.教学支撑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所有计算机能够上因特网、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或液晶投影仪(实物投影仪)

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所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布置任务—学生活动—交流谈论—教师点拨”的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教学引导问题设计

问题

目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你知道获取网址有多少种方法?

掌握获取网址的策略和方法

在检索信息时可以使用哪些关键词进行检索。

网络与因特网的区别 篇8

硬盘仿真模式,U大师启动制作工具采用该模式为默认制作模式。此模式对于支持该模式启动的计算机来说兼容性很高。然而由于该模式的启动U盘启动后的盘符是C,在对启动分区进行操作时就容易产生很多问题,比如:装系统时,容易产生误会,使得安装程序会把启动文件写到U盘而不是你硬盘的启动分区!导致系统安装失败,而且该模式的启动U盘对仅支持ZIP模式的电脑启动不了。

2、USB-HDD+:

增强的USB-HDD模式。

3、USB-ZIP:

ZIP驱动器模式,DOS启动后显示A盘。此模式在一些比较老的电脑上是唯一可选的模式,但对现在的大部分新电脑来说兼容性不好,所以对于老版计算机用户来说,制作启动U盘时可选择USB-ZIP模式,而请新版计算机用户谨慎选择,

4、USB-ZIP+:

增强的USB-ZIP模式,支持USB-HDD/USB-ZIP双模式启动,从而不仅能支持多种老版、新版计算机,达到了很高的兼容性。其缺点在于有些支持USB-HDD的电脑会将此模式的U盘认为是USB-ZIP来启动,从而导致4GB以上大容量U盘的兼容性有所降低。

5. USB-FDD:

软驱模式,启动后U盘的盘符变成A盘,由于这个模式的U盘在在很多虽然支持USB-FDD启动的机器上是会找不到U盘,所以一般不被使用。

6、USB-CDROM:

光盘仿真模式,DOS启动后不占盘符,兼容性比较高,新老主板一般都是支持的。优点是可以像光盘一样使用。缺点是把U盘量产成该模式时,我们将只能对这部分空间进行读取操作,失去了写权利,而剩余空间会被识别成为一个独立的U盘,可以作为移动硬盘,也可以作为本地磁盘使用。

网络与因特网的区别 篇9

关键词:信息;教育;因特网;影响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3-0000-02

The advent of Interne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influence

Wang Ju

(Merchant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Panjin124010,China)

Abstract:The global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of rapid development is to the entire human social life bring revolutionary, unprecedented changes. The Internet for education is concerned, is a double-edged swor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ternet stimulate the learning interest of the students, broaden the students' knowledge view.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ternet and shook education purpose, changed the content of study. The Internet's influence is put in our education workers before new topic.

Keywords:Information;Education;Internet;Influence

近年来,随着因特网在中国的迅速延伸,因特网是一种对现代教育有正面和负面重大影响的,也是现代教育不得不面对的有用工具,因特网的出现,对于现代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提供了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技能,也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教学手段和技能的转换问题,而是对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提出了更大挑战。或者说,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技能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观念,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因特网的作用。

一、Internet的历史和发展

Internet最早来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从60年代开始,ARPA就开始向美国国内大学的计算机系和一些私人有限公司提供经费,以促进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的研究。1968年,ARPA为ARPAnet网络项目立项,这个项目基于这样一种主导思想:网络必须能够经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它部分应当能够维持正常通信。1972年,ARPAnet在首届计算机后台通信国际会议上首次与公众见面,并验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可行性,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该年1月,ARPA把TCP/IP协议作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其后,人们称呼这个以ARPAnet为主干网的网际互联网为Internet,TCP/IP协议簇便在Internet中进行研究,试验,并改进成为使用方便,效率极好的协议簇。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一个非赢利性的组织——先进网络和科学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Science,Inc)。ANS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全美范围的T3级主干网,它能以45Mb/s的速率传送数据,相当于每秒传送1400页文本信息。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干网都已同ANS提供的T3级主干网相通。1995年,Internet开始大规模应用在商业领域。当年,美国Internet业务的总营收额为10亿美元,预计1996年将会达到18亿美元。提供联机服务的供应商也从原先象America Online和ProdigyService这样的计算机公司发展到象AT&T、MCI、Pacific Bell等通信运营公司也参加进来。由于商业应用产生的巨大需求,从调制解调器到诸如 Web服务器和浏览器的Internet 应用市场都分外红火。

在Internet蓬勃发展的同时,其本身随着用户的需求的转移也发生着产品结构上的变化。1994年,所有的Internet软件几乎全是TCP/IP协议保,那时人们需要的是能兼容TCP/IP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如今Internet重心已转向具体的应用,象利用WWW来做广告或进行联機贸易。安全性问题是困扰Internet用户发展的另一主要因素。虽然现在已有不少的方案和协议来确保Internet网上的联机商业交易的可靠进行,但真正适用并将主宰市场的技术和产品目前尚不明确。另外,Internet是一个无中心的网络。所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Internet的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Internet才能更好的发展。

二、因特网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因特网是一种对现代教育有正面和负面重大影响的,也是现代教育不得不面对的有用工具。

(一)因特网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影响

远程教育是最早介入网络的领域之一,网络教育也是网络技术拓展应用的一大空间。从CAI技术到CDROM技术、超文本技术、超媒体技术直到网络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资源到教育思想、教育体制的变革,促使传统教育方式的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从人到物;从硬件到软件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这些都是现代远程教育所要研究、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现代远程教育特指基于因特网和卫星网而进行的远距离教育,是远程教育的一个新兴模式或者前沿分支。现在我们需要探索因特网这一新手段与学校教育结合的问题,关注这一新技术引发的教育革命动向,研究它将给现代远程教育带来什么前景。多媒体有利于创造教学的真实环境,发挥得好可以在教学方面采用声、图、文、动画、录像多种手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多媒体技术、超文本技术、超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如何完美地结合,才能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的效率,还需要进行许多研究和探索,但是总的趋势是会大大有利于学校教学,强化学校教学的效果,提供更加人性化的界面,提供全程化的教学内容,提供终生化的教学手段。现在一个远程教学网站,不只是提供教学内容,还把丰富的课外读物、课外小组、课外活动等提供给不同水平的学生,诸如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录像等。在这方面,随着因特网技术的进步和利用因特网水平的提高,因特网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将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因特网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因特网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直接影响易于从学校可获取的资源这一方面看出。进入因特网后,他们就可以以最经济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各种教育资源和服务。因特网还有其他信息提供方式不具有的独特好处:一旦连上,巨大的信息量不需要增加物理空间,储存简单,不需要学校和个人增加储藏室。信息可以保存在磁盘上供将来使用或不用时删除。不管怎样,学校和个人不会面临增加藏书空间来贮存大量增加的资源这一任务。因特网对课程的直接影响,從学校开出的课程种类中可以看出。随着因特网的广泛使用,因特网的有效应用可以以教科书同样的方式甚至更有效的方式影响课程。

间接影响表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作为教师,总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鼓励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如何激发每个学生积极学习并终生学习的志趣?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教育难题。然而,现在我们却能亲眼目睹学生在因特网上阅读几小时的信息,我们也确实看到了学生喜欢利用因特网就某个课题进行研究,我们还看到了学生借助因特网对学习非常感兴趣,毫无疑问他们会持续不断地学习。因特网有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魔力。这是因为:首先,学生可以更多的控制他们选择的信息。其次,学生将以多媒体的形式探讨问题。再次,因特网活动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机会。最后,因特网提供了与他人和它地的联系。这些不是按照国籍、种族或智力来评判一个学生,而是按照学生交流使用的文字和思想进行判断。这就是因特网对学生来说都是生动的原因。

三、因特网进入现代教育需注意的问题

当现代教育利用因特网技术获得各种利益的同时,也要注意它的负面影响。

(一)我们在教学中大量应用因特网的时候,不能不关注一些重要的道德问题。首先,作为教师,必须教学生经常筛选网上获得的信息,弄清是谁发的,其来源于哪里。这些材料有无明显的错误吗,其次,必须考虑的道德问题是因特网上有一些不适合学生的材料,像黄色网页等。再次,因特网迷恋症又是一个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迷恋因特网而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人、有心理问题的人等只增不减。对此,学校要通过明确的道德准则和学生行为守则来规范这类问题。

(二)因特网仅仅是一种工具。因特网允许网民同世界上的任何个体分享信息、思想、消息,这种分享对教育的许多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因特网对现代教育产生的潜在影响我们必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因特网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教师用来提供给学生打开世界窗口的工具——因特网不会教学生,仍是教师教学生;因特网虽然能增加学生获得教育资源和信息,但若没有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并教学生对信息进行筛选,这些新资源的作用是有限的;因特网的正确应用会有益于学生的教育,如果应用不当,会使学生身受其害;因特网将永远不会代替教学方法,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好的研究、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交流和书面课程。因特网对教学的意义在于促进教师和学生提高的教与学的质量。尼古拉丝•耐格波特(Necholas Negroponte)在他的《走向数字化》一书中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更多的人利用因特网学习知识和技能,因为它将变成一个人学习的辅助网。

参考文献:

[1]袁圣东.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德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

[2]马云多,蔡铁权.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因特网的应用》参考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因特网的应用常识。2.能力目标

熟悉基本的因特网应用技能。3.情感目标

体验因特网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巨大变革地,增强信息利用和创新意识;建立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因特网的基本应用技能

三、教学准备

连接外网,调试凌波电子教室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激发兴趣

瑞典《国内邮报》在发行362年之后,在2006年12月30日后停止发行,改为在互联网向公众免费提供电子版服务,说明了什么呢?导入本课

(二)自主探究 交流分享 自学课本P33-36 探究

1、常见的因特网应用 博客(blog)

网络广播(podcasting)网络视频(youtube)社交网站

钓鱼攻击、游戏主机、网络虚拟人生等

2、如何用好因特网 曲别针换别墅的故事

3、网络空间的责任与安全

(三)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1、因特网的应用让人目不暇接,你想利用因特网做些什么?

2、因特网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你有什么新点子吗?

3、你上网时是否注意到自己也有维护网络纯净的责任呢?

(四)实践创作 展示评价

1、农民上网卖菜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你能找到他们网上卖菜的地方吗?

2、乐乐经常到网上搜索作文,并且喜欢拿来应付语文作业,你觉得乐乐这样做对吗?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在班里做个调查吧!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学设计 篇11

姓名:危冬梅

学校:南郑县高台中学 时间:2015年11月24日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科社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信息技术基础》第2章第2节《因特网信息查找》。本节主要围绕因特网搜索引擎的使用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因特网来学习和查找学习资料。因特网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是本节的重点内容。由于网络学习的便利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这部分内容着重于具体信息搜索活动的灵活应用及效果的比较。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学会在生活中如何选用搜索引擎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都对网络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学生上网大多数是qq聊天、玩游戏或者听歌。并且学生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差异很大。有的学生经常上网,对搜索较为熟练,有的学生对上网搜索信息较为陌生,所以通过分小组的形式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起来进行协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学会互相协作,以达到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别的学生的带动下更快地掌握和熟练本章知识内容的目的。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搜素引擎的不同分类。知道常用的搜索引擎,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2、利用搜素引擎有效地获取信息,根据信息需求选择合适的关键词,灵活运用检索条件,提高信息检索效率; 过程与方法:

1.培养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利用网络资源为生活和学习服务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目标:

1. 体验不同信息检索方式的检索效果。

2. 充分认识到搜索技巧在搜索信息过程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充分运用网络工具进行自主学习。

学习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因特网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

(2)教学难点 :搜索引擎的分类及其特点; 搜索技巧的灵活应用。

【学习方法】

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学习策略】

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并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上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意识到本节课的知识价值,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动手能力。再用小组合作法让小组内的学生一起合作完成一些实践题,共同探究学习和交流学习的方式解决重难点,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环境】 学生网络机房,极域电子教室。

【学习过程】

一、引入

展示2015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阅兵图片。2015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次阅兵展示了我国军事实力;在震慑日本的同时,向世界宣示中国维持战后世界秩序的坚定决心;还向我国人民展示了我军的军容、军貌、军心、军备,凝聚国人信心,增加自豪感。9月3日抗战大阅兵 首次邀请外国军队代表参加。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在网上查查这次阅兵有哪些外国军队应邀参加。说说你是用什么方式查找的。(学生演示)(此问题主要是引出学生常用“百度”搜索信息,从而导入搜索引擎)

二、学习新知

问1:如果我们要想搜索汉中近三天的天气情况,除了在百度搜索栏中搜索外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展示目录搜索方法,)

教师明确:像百度,新浪这些专供我们在网上搜索信息的工具,叫做搜索引擎。

问2:百度和新浪这两种搜索引擎有什么区别呢?(展示百度首页和新浪首页的图片)

教师明确:由于工作方式的不同,搜索引擎分为两类:

1、全文搜索引擎。全文搜索引擎又叫“关键词查询”.是从因特网上提取的各个网站的信息而建立的索引数据库。代表性的网站有:百度: 网易

思考:分别采用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搜索同一信息,哪种速度快,哪种精确度高,两种方法各适用于搜索什么样的信息?

思考后完成以下两题:(1)2015大阅兵四大特点。(2)查找一则中国最新军事新闻。

三、任务驱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搜索技巧)

1、学生四人一组,共同完成以下任务。

2、抽完成任务较好的小组讲讲搜索方法和心得。学生演示总结出自己的搜索方法后师生共同总结知识点。

3、出示任务:

任务一:“知识就是力量”是哪位名人最先提出的?用同一个搜索引擎,关键词分别是:知识就是力量和 “知识就是力量”,得到的网页数量相同吗?如果不同,你觉得哪个更多?为什么?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知识点:通过添加英文双引号来搜索短词语,这一方法在查找名言警句或专有名词时显得格外有用。任务二: 发芽的土豆中含有一种毒素,如果摄入过多,可因呼吸麻痹而导致死亡。这种毒素是什么?

知识点:关键词的选择很重要,要缩小搜索范围可添加关键词,并且在关键词的中间加空格。也可用“+,AND”

任务三:某同学想搜索一些关于韩国电影的网页,但只对故事片或者喜剧片感兴趣,不希望恐怖片出现,你能替她想一种快捷有效的办法吗?

参考关键词:韩国电影+故事片|喜剧片-恐怖片(注意:减号前必须有一个空格)

知识点:设计意图:逻辑命令(+、|、-)的使用

四、拓展探究、提升知识(5分钟)

1.对于还未完成必作任务的学生,教师及小组给予指导帮助;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引导他们完成拓展任务。[拓展任务]查找介绍“搜索技巧”的网站,看看还有哪些好用的技巧,并相互交流探讨,通过实践进一步拓展与提高自身的搜索水平。

五、小结:

1、搜索信息时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搜索引擎。

2、进行强制搜索,以及搜索英文、名言警句、专有名词时加引号。

3、每个搜索引擎都有帮助系统,遇到困难时可求助帮助系统。【课后反思】

借助因特网提高英语写作技巧 篇12

关键词:学术写作;EFL;电子技术;特定文体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247-02

一、研究目的及背景

以小组协作为方式,以电子环境中搜寻的信息为基础,学习者需要写出一篇类比/对比类型的文章。通过网络学习各小组可以筛选并搜集网络环境中完整的信息语料。为了完成布置的任务,学习者们需要以协作的方式计划、沟通、分享以及研究他们所搜集的信息。

外语课堂的学习协作及其益处早已被多项研究所证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以及信息分享与交际法写作的理论目标是一致的(Fathman & Kessler,1993);协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句法能力的提高(Kowal & Swain,1994);共同的目标会带来有意义的语言应用实践并增强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Greenfield,2003)。

由于网络可以将全世界的使用者联系起来的特质以及其帮助二语学习者发展技巧的潜力,针对网络的研究也极为丰富。多个研究的结果表明,网络包含真实的情境语言,而真实的语言也创建有意义的情境。(Warschaur & Healey, 1998)。电子技术在二语写作课堂的应用也能提高学习者自治。(Graus,1999),而且,从总体上来说,积极地影响着学习者的态度,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意愿。(Kern, 995)。

从理论及教学法的角度上来说,合作写作和电子技术的融合是帮助学习者发展他们迫切需要的学术写作技巧的理想方式。

二、类比/对比类文章

这种特定文体的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两个或多个对象的特点。为了更清楚地讨论这些特点,学习者需要学会写作这类文章并解释两个或多个的对象是如何相似或不同的。同样重要的是,学习者需要了解到底是哪些特别的文体特征把类比/对比和其他文体区别开来。所以,本部分不会涉及学术文章的一些共同点,比如主题句,段落,结论等,而是将重点放在差异上,也就是将类比/对比类文章和其他文体区别开来的连接词和组织。

在课堂上,教师先告知学生们哪些连接词主要用于类比/对比类文章。用于类比的有:both, in the same way, similarly, similar to, like, likewise, is like, have in common, just as, compared to, same as, resemble等。用于对比的有:however, although, but, in contrast, unlike, different from, differ from, on the contrary, whereas, while, on the other hand等。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练习,比如完形填空,来帮助学生学会在写作前正确使用这些连接词。

同样地,教授给学生恰当地组织一篇类比/对比类文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组织方法:分块法(集中说明一个对象的诸种特征)以及分列法(逐点说明两者的异同)。分块法先陈述某一对象的所有要点和细节,然后在下一部分探讨另一对象的所有要点和细节。比如,如果我们需要对比香港和多伦多的每年天气情况,首先我们会写下关于香港的年降水量、温度以及湿度方面的相关细节,然后在下一部分我们会陈述多伦多的年降水量、温度及湿度的详细信息。而分列法一次只讨论某一对象的一个要点的相关细节,讨论在两个对象之间轮流进行。回到我们刚刚讨论的香港和多伦多的天气主题:第一部分需要写到两个城市的年降雨量;然后说明两个城市的温度情况;最后是两个城市湿度方面的所有细节。

需要向写作者说明的是,两种方法无所谓孰优孰劣,更无所谓孰对孰错。学习者应使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不管是哪种方法,学习者应该按主题句中提到的顺序陈述每一个要点(在我们刚才的例子中,即:年降雨量,温度,湿度)。最后,为了让学生学会分析组织方法以及连接词的种类和数量,让学生尽量多地接触类比/对比类文体的文章总是有益的。一旦熟悉了这一文体的布局,学生们就能塑造他们自己在此领域的作品。

三、因特网

因特网为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了很多他们以前所不能企及的机会。比如,以诸如报纸、杂志、政府报告、词典、新闻报道以及邮件等各种形式的无尽资源。许多真实性材料触手可及,它们也不受时间或空间的限制,因为在世界上任何一台电脑终端上,在一天的24小时内,我们都可以登录网络。由于每个人都拥有这样的机会,学习者被要求只能用他们从网络上获得的材料来完成他们的作文。

比如,老师布置下这样的任务:学生们需要找出关于一个世界大城市的各种详细资料。尽管老师也许会有自己喜好的个人网站,应向学生说明他们应从大量的相关网址中搜索并决定自己要用的网站。学生们可以通过使用他们熟悉的搜索引擎(百度,Google, Yahoo等)输入他们想要获得更多细节信息的关键词。比如,我们再次回到前面讨论过的例子:香港和多伦多的天气情况。在Google中输入“香港天气”和“多伦多天气”,会出现大量的网站,能够为比较这两个城市的天气提供合适的信息。一旦合适的信息出现,学生们可以记下笔记来作为作文草稿的储备材料。此外要提醒学生记录下所有相关信息(作者名字,数据检索, URL地址),因为很多时候,当我们想回到某一特定网站寻找额外的信息时总是很容易就迷失在海量的网址里。

四、学习者协作

对于学习者和教育者来说,在二语写作课堂将学习协作和现代技术融合到一起是令人兴奋的。首先,将班级划分成若干人数相同的小组(一般每组三人为宜),将小组编号并与另一小组配对。

然后,教师分配任务:每个小组需要负责搜集和某个世界大城市相关的信息以完成他们的作文。我们最近的一个实验是这样的:一个班级的小组需要找到下列这些城市的信息:纽约、曼谷、北京、多伦多、巴黎、罗马、莫斯科、东京、温哥华。

现在,配对的小组将一起决定他们将采用哪三个主题来完成他们的作文。(采用三个主题的决定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每个小组成员将作为一个主题的“专家”,以此来确保所有的成员都能对最后的成品做出自己相同的贡献。)尽管所有的小组都可以自己商讨他们希望采用什么要点,但如果小组的最后决定显得不合适,教师可以参与进去并提供建议。各小组商定选择了许多有趣的主题,比如,历史背景(城市由谁何时建造);气象特征(温度及年降雨量等)。一旦主题确定,每个小组成员独立搜寻网络以得到需要的信息。在找到相关信息并写成一至两段之后,成员们需要做“同业互查”来确保上交作业的结构恰当。尽管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部问题,这样的练习通常将重点放在立意和结构这样的整体方面。同时,教师要建议他们采用列举的方法,以避免漏掉所有讨论过的要点。这一步骤也有助于将每个成员提供的部分组织成新的文章。在完成所有这些过程后,每个三人小组将他们的材料综合以完成一篇组织好的文章。这时,每个小组需要将他们的成品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寄给另一个小组。在收到其他小组的邮件后,每个小组需要再次用到列举法以便于他们组织自己的新文章。在检查并组织所有的信息后,每个小组负责写出一篇比较两个城市三个特征的清晰连贯组织严密的作文。最后,作文上交并评分。

五、结论

尽管外语写作会让人望而生畏,学习者的合作以及对网络的合理应用给二语学习者提供了发展写作技巧的独特方法。此外,这种合作方法也使学生获得了很多二语课堂外的技能。毫无疑问,基于网络的无穷潜能,未来它将继续对EFL教学和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Fatheman, A., & Kessler, C. (1993). 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in school contexts[J].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3(2), 127-140.

[2]Graus, J. (1999). The Internet in the EFL classroom: An evaluation of the usefulness on the Internet in the EFL classroom[EB/OL]. Retrieved March 8, 200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3]Greenfield, R. (2003). Collaborative e-mail exchange for teaching secondary EFL: A case study in Hong Kong.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chnology[J]. 7(1), 46-70.

[4]Kern, R.G. (1995). Restructuring classroom interaction with networked computers: Effects on Quant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Production[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9 (4), 457-476.

[5]Kowal, M., & Swain, M. (1994). Using collaborative language production tasks to promote students language awareness[J]. Language Awareness, 3(2), 73-93.

[6]Warschaur, M. & Healey, D9(1998). Computers and language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J]. Language Teachin

上一篇:语文九年级知识点下一篇:世界近代史本科生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