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业务考试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问题

2024-11-10

教师业务考试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问题(通用10篇)

教师业务考试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问题 篇1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

1、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和——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

2、道德是人——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3、帮助学生过———的生活.做-----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4、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与学生独立_______、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5、教学是落实课程________、达成思想品德课程_______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

6、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教师要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任务,根据本标准,设定鲜明而集中的————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

1、侯老师在初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开设“法制教学小论坛”,以“宣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为宗旨,由学生自己“搜集一段材料,明确一个观点,构思一篇论文,亮出一个自我,形成一种共识”。最后由学生自己上台演讲。这一教学方法称为()

A.情绪调节教学法B.探究性学习法

C.自主学习教学法D.合作性学习法

2、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新课程主张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鼓励教师和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下列选项中,可以成为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有()

①各类教育软件②红色旅游地③机关、企业、事业单位

④学生与家庭成员⑤自然景观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3、《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制定的根据是()

①党的十六大精神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③现在使用的教材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

A.①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

4、“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指的是思想品德课程的()

A.人文性特点B.思想性特点C.综合性特点D.实践性特点

5、本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包括的三大部分是()

①成长中的我②我与他人的关系 ③学生的学习评价④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④

6、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是()C.能力、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D.做负责任的A.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B..初中学生的公民

独立思考

9、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C.初中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D.初中学生的A.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

道德践行B.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7、本课程的追求是()C.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A.促进学生课内与课外结合D.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B.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

三、简答

C.帮助学生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1、思想品德课程的特性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D.引导学生快乐地度过青春期

2、思想品德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

8、思想品德课程的“分类目标”包括()标。

A.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B.思想品德教

3、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应注意些什么育

参考答案

三、简答

一、填空

1、引导、促进

2、自身、文明

3、积极健康、负责任

4、引导、思考

5、标准、目标

6、基础性、教学。

二、选择题

1C 2D3B4D5D6A7C8A9D

1、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2、〔 一)情感· 态度· 价值观目标

(二)能力目标

(三)知识目标

教师业务考试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问题 篇2

参考文献:

[1]Ho Lun Wong, Reina Bendayan, Andrew Rauth, Yongqiang Li, Xiao Wu.Chemotherapy with anticancer drugs encapsulated in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3]Xiao-Bing Xiong, Arash Falamarzian, Shyam M Garg, Afsaneh Lavasanifar.Engineering of 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s for polymeric micellar drug and gene delivery.Journal of Controlled

[4]Kevin Letchford, Helen Burt.A review of the form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 nanoparticulate structures:micelles, nanospheres, nanocapsules and polymersomes.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ics and Biopharmaceuics, 2007, 65:

[5]Xiao Lu, Qing-Qing Wang, Fu-Jian Xu, Gu-Ping Tang, Wan-Tai Yang.A cationic prodrug/therapeutic gene nanocomplex for the synergistic treatment of tumors.Biomarerials,

[6]Nikken Wiradharma, Yen Wah Tong, Yi-Yan Yang.Self-assembled oligopeptide nanostructures for co-delivery of drug and gene with synergistic therapeutic effect.Biomaterials, 2009, 30:

[7]Zhenghong Xu, Zhi wen Zhang, Yi Chen, Lingli Chen, Liping Lin, Yaping Li.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of a multifunctional nanoassembly system for the co-delivery of docetaxel and i Sur-p DNA in a mous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odel.

[8]Lilian E.van Vlerken, Zhenfeng Duan, Michael V.Seiden, et al.Modulation of Intracellular Ceramide Using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to Overcome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Cancer.Cancer Re-

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 (下文简称《试行》) 。就高师院校这一教师培养工作来说, 它就是纲领性的文件。同

[12]Yogesh Patil, Suresh Swaminathan, Tanmoy Sadhukha, Linan Ma, Jayanth Panyam.The use of nanoparticle-mediated targeted gene silencing and drug delivery to overcome tumor drug resis-

Gu-Ping tang, Wan-Tai Yang.In vivo treatment of tumors using host-guest conjugated nanoparticles functionalized with doxorubicin and therapeutic gene p TRAIL.Biomaterials, 2012, 33:

[14]Bingqi Zhang, Feng Jia, Michael Fleming, Surya Mallapragada.Injectable self-assembled block copolymers for sustained gene and drug co-delivery:An in vitro stud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

[15]Du Cheng, Nuo Cao, Jifeng Chen, Xingsu Yu, Xintao Shuai.Multifunctional nanocarrier mediated co-delivery of doxorubicin and si RNA for synergistic enhancement of glioma apoptosis in rat.

[16]Yong Wang, Shujun Gao, Wen-Hui Ye, Ho Sup Yoon, Yi-Yan Yang.Co-delivery of drugs and DNA from cationic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self-assembled from a biodegradable copoly-

[17]Alex Chen, Min Zhang, Dongguang Wei, Dirk Stueber, Oleh Taratula, Tamara Minko, Huixin He.Co-delivery of Doxorubicin and Bcl-2 si RNA by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Enhances the Efficacy of Chemotherapy in Multidrug Resistant Cancer Cells.

[18]M.Ma, Z.Yuan, X.Chen, F.Li, R.Zhuo.A facile preparation of novel multifunctional vectors by non-covalent bonds for co-delivery of doxorubicin and gene.Acta Biomaterialia, 2011,

时也给在职教师带来不小的震动, 因为, 2005年秋季, 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国际教师教育论坛上, 有关专家指出, 将来按照《试行》的标准衡量, 我们在职的绝大多数老师都不合格。2011年12月28日, 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19门学科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下文简称“新课标” (2011年版) ) 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面对《试行》和“新课标” (2011年版) 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变化, 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学科教师如何应对才能更好实现自我嬗变, 提升义务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标准 (试行) 》是高师院校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编写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开展教学、评价和管理活动以及政府部门促进和评估教师教育机构工作的依据;它体现国家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 规范教师教育的大方向, 又对教师教育课程起着指导作用, 是教师教育质量的新标尺, 是教师专业化的有力保障。理念是指导教师教育行动背后的指导思想。“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是《标准 (试行) 》的三大基本理念。《标准 (试行) 》是为师范生的美丽转身与嬗变为一线教师而量身定做的, 也将规范到业已为师的一线教师。据专家预计, 到2020年我国还需要300万到500万名教师。虽然教育一日都不可或缺的是教师, 但摆在我们思想品德教师面前且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我们何以为师?我们有何嬗变自信?

思想品德教师队伍中, 但凡富有职业责任心和时代使命感的都会信心满满地以《标准 (试行) 》来规范制约衡量自己, 与时俱进地在课堂内外贯彻落实《标准 (试行) 》的基本理念。《标准 (试行) 》的“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三大基本理念, 要求我们:一要抓住一个本本:一切以育人为目, 遵循参与式教学模式:确立教学目标→生成问题→转换任务→学生活动 (学习组织形式) →作业;二要在实践取向中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三要发扬咬住青山不放松、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气。其实, 古今中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无不闪耀着“育人为本”的人性光芒;由孔子到陶行知, 由苏格拉底到杜威等等都倡导教育的“实践取向”;出于对个人生活幸福的关注而主张“泛智”与终生教育的夸美纽斯认为:人的一生, 学习程序从生到死, 分为七个阶段及其各自教育任务的论述, 无不昭示人类需要终身教育, 即“终身学习”。

我们没有赶上经过《标准 (试行) 》打磨出来才从师任教, 但我们可以补一补探索民主教育真谛的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教育理论, 并在实践中不妨学一学、想一想、试一试;陶行知先生已经做出垂范, 并发展了他的老师的教育思想, 形成“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我们还可以学习古希腊三哲: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与其学生柏拉图的哲学王理想, 与其徒孙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甚于一切, 但吾爱真理尤甚于吾师”的这一以“真理”高过一切的抱负。体会罗马时代的西塞洛、坤体良的以实用为主旨, 以及辛尼加、普鲁塔克的生活教育理念。还有提倡全人教育的拉伯雷、孟登;主张“泛智”和终生教育的夸美纽斯;力主陶冶说、经验论与白板论的洛克;高唱自然教育的卢梭;注重社会教育的富兰克林;提出良心制裁的康德;爱心感人的裴斯塔洛齐;教育“学”之父的赫尔巴特;倡导幼儿教育的福禄贝尔;国民教育之父的曼恩;“敬爱儿童”的爱默生;致力改善校园环境的巴纳;课程改革健将斯宾塞;创办儿童之家的蒙特梭利;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皮亚杰等等。自从亚里士多德开创了“教育遵循自然”教育思想之先河, 许多睿智的教育家参与其中, 进行漫长的探索与研究, 如果进而对夸美纽斯的客观化自然教育理论, 卢梭的主观化自然教育理论, 裴斯塔洛齐、赫尔巴特、福禄贝尔、第斯多惠和斯宾塞的心理化自然教育理论和杜威的成长论自然教育理论等四种样态, 进行较深层次的学习、分析与考察, 我们会相应了解面向自然界“秩序”的自然教育理论、面向儿童本性的自然教育理论、面向儿童心理特点的自然教育理论和面向儿童成长的自然教育理论;借助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深刻理解, 我们会更好理解把握新课改的要义与脉络。这既是思想品德教师嬗变自信的内含外显, 也是思想品德教师专业化基本途径的应然选择。

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教师只有基于《标准 (试行) 》和“新课标” (2011年版) 的自我嬗变, 努力探索教师专业化新途径, 真正实现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美丽转身, 才能有效提升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 (教师2011]6号) [EB/OL]. (2011-10-08)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136/201110/125722.html.教育部门户网站.

[2]冯青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下何以为师[J].教育发展研究, 2012, (4) :3.

[3]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通知 (教基二2011]9号) [EB/OL] (.2011-12-28)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11/201201/xxgk_129268.html.

[4]现在绝大多数教师都不合格?[EB/OL] (.2005-11-03) .http://www.sooxue.com/jsh/jspx/pxzx/200511/17618.html.

[5]黄勇樽.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摭谈[J].思想理论教育, 2012, (20) :63.

[6]林玉体.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6.

教师业务考试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问题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思想品德教师素质

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逐渐淡化了理论,强调了思想品德的养成。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对《思想品德》课程、思想品德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以及思想品德课教法进行准确定位。初中思想品德课老师要较好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达到教育目标,笔者认为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

一、对《思想品德》课的准确定位

初中政治教材的名称从恢复高考至今经历了两次变更,即《政治》改为《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从两次名称变更中不难看出,这门课程逐渐地淡化了理论,强调了思想品德的养成,由最初的纯理论教学课变到如今的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本课程(初中《思想品德》)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这是对这门课程性质的简明概括。从现行教材的名称确定来看,符合这一性质的要求;从现行教材内容来看,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知识框架。这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是一脉相承的。从这门课程的名称、性质、知识框架三个方面来看,帮助学生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也就是说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追求。

二、对思想品德课老师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准确定位

较长时间以来,有一些初中学校。往往安排一些年老体衰或教育教学能力不强的老师带这门课,甚至把这门课都安排在“垃圾”时间(上午、下午最后一节课)里上;无论思品课老师教育教学成绩如何,学校评优评模往往与这些老师无缘。从有些学校的上述做法中不难看出,他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性质、特点、任务并不完全了解。因此对思想品德课老师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定位,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偏差。存在这些偏差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其中难免有教育中地位的定位存在偏差的原因。

思想品德课老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决定于思想品德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了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这表明了这门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以及学校教育全局中的地位,并指明了这门课程的任务。从思想品德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来看。它是必修课程;从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任务来看,它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作奠基;从思想品德课所涵盖的内容来看,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就是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导渠道,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它对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奠基作用。

思想品德课在学校教育中,不是“有不多。无也不少”的副课,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其它课程虽都有渗透,但任何一门其它课程都不能代替或完成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殊任务,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地位更是不能取代的,因而思想品德课老师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对思想品德课教法的准确定位

教育学告诉我们,教育方法关键在一个“活”字。“情”是活的关键,“美”是活的目标。“乐”是活的前提。把课教活的核心是学生“学活”。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篇4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内容上,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方法上,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价值上,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基本框架结构如下表所示。

心理健康

道德

法律

国情教育

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自尊自强

学法用法

我与他人的关系

交往与沟通

交往的品德

权利与义务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承担社会责任

法律与社会秩序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现行课标“识记”“理解”“运用”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虽然一般而言,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包括知、情、行三个环节,学生的品德和心理发展相应地也应该是以认知、情感、行为三者为主体的综合发展。但是,在这三者之中,认知是“导向”而非“主导”,更应注重情感与行为的发展。这一点,已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多年来的经验与教训所印证。

教师业务考试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问题 篇5

布里中学

任永刚

此次课标的修订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中小学教育改革步伐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建设,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德育工作主渠道的作用。因而,对课标部分的修订也是适应了当前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1、课标的具体修订内容(1)“成长中的我”部分的重要修订: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体会青春期的美好之处。

(2)“我与他人和集体”部分的重要修订:要求学生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开诚布公的交流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领会学校生活的幸福”。

(3)“我与国家和社会”部分的重要修订:从原来的四个部分改为三个部分,即“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社会秩序”;积极关注青少年成长的新环境——现代媒介;补充了“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这一内容要求。

2、课标学习体会及教学策略(1)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

(2)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要积极主动合作

首先,创设师生合作的良好氛围。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其次,积极开展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新课标强调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改变过于遵循学科逻辑的分科教学思路,改变孤立的传授和记诵知识点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它相关学科,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活动课指导。

教师业务考试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问题 篇6

第十三课 我们的“议案”

【教学依据】

课程标准 二.3.1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课程标准 三.3.4 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课程标准 四.4.2 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走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增强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

能力:学会珍惜自己的权利,培养参政议政的能力。

知识:了解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职责,体验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感受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职责的神圣。

[键入文字]

教师引领:有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亲眼见证了自己提交的议案最终被全国人大所采纳,促成了法律的诞生,让我们也来做个有心人,提出我们的议案吧。

3.我们也来做议案

环节一:我的议案我做主

师:每年两会召开之际,总有一些代表因提案尖锐或多产而成为众所瞩目的“两会明星”: 人称议案大王的姜德明;浙江诸暨的赵林中,地方人大每年专门为他下发征集提案的文件;浙江代表周晓光,为搜集民意设立了工作室;还有李林楷——中国第一个提出立法保护私人合法财产的代表„„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明星代表李林楷的议案

李林楷,是来自广东揭阳的一位私营企业主。2003年3月,他提出了《关于要求制定和修改有关法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议案》,其中“立法保护私人合法财产”的建议堪称石破天惊,一经抛出即引起全国乃至海外舆论的极大关注。

[键入文字] .com

该提案在私营经济发达的广东省得到热烈响应,30多位代表签名附议。在提交议案的2003年底,李林楷便接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有关通知。他所提的有关立法保护私人财产的内容被写入宪法修正案,并受邀参与****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讨论。

顿时,李林楷成为一个具有标本意义的人大代表参政实例。2004年3月,修宪草案获得通过,私有财产保护写进了宪法。

你如何看待李林楷提交的议案?

启发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发言

师点拨:提交议案是人大代表行使民主权利和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人大代表提交的议案体现了其议政的水平高低、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大小。据有关统计数字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共收到议案796件,其中大部分属于加强社会领域立法的议案。这些议案的提出,对推动、完善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社会的小公民,未来国家的建设者,我们应以“两会明星”为榜样,培养民主意识,提高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责任感和能力。而学做议案是培养民主意识和参政能力的好方法。

环节二:我想写议案

[键入文字] .com

议案该怎么写?让我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

启发学生思考:议案由哪些部分组成?

师点拨:

标题

议案 主送机关、正文——议案的案由、案据和方案三部分(目的明确,理由充分,文字简洁)

落款

伴随着同学们的成长,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必将落在你们的肩上。让我们从现在起,用主人翁眼光去洞悉社会的一切变化,交出我们的议案,承担起属于我们的责任

环节三:未来人民代表的议案

活动: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中偶尔会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将你感触最深或你认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进行必要的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议案。我们将评选本班的议案大王、最有价值的议案提案。

[键入文字] .com

在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在班上展开交流与评比,评选议案大王、最有价值的议案提案,增强学生关心社会、参政议政意与责任心。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还可提供给学生们同龄人优秀的议案:

曾荣获沈阳市中小学生“争做人民小代表”活动特等奖的“议案”《共同敲响世纪警钟》——“我们同处一个地球,我们都共同拥有一个天空。让我们看看这个曾经、正在并且还要养育我们的蓝色星球吧,她孕育着无数的生命与智慧,它也一度蔚蓝翠绿,山清水秀。然而今天多少汽车排出的浓烟污染了空气,工厂的污水破坏了水质,生态断失平衡,地球母亲在深深地呻吟着„„作为一名小学生,虽然我年龄小,但我想为家乡的环境保护献策„„。”议案《向素质教育要人才》—— “假如我是人民小代表,我还要提起全国人民都关心的有关教育改革话题——向素质教育要人才。我们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如果只知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那就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我认为要培养综合型人才,应注意以下几点„„”

结束语:一份份内容翔实、言真意切的“议案”见证了我们的成熟与成长,一份份经过调查实践而深思熟虑的议案的背后是强烈的责任感,让我们在今后的成长中,对社会多一份关注、多一份思考、多一份责任,多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

教师业务考试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问题 篇7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为了学生成长可以适应社会发展,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制订课程标准。”可见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品德课首先要求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需要革新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有部分不适合当今的教学,最后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学习到的知识,做到学有所用。

一、以学生为核心,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这意味着师生角色将发生重大变化,师生关系也需要随之改变。古语有云:“石本无火,相击而出现灵光。”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时刻保持激情昂扬的精神状态,以强烈的事业心与社会责任感来激发学生对道德的向往与思想境界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做到角色上的转变,由传统的授课者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与引导者,由静态的知识占有者变为动态的知识研究者;同学生经常交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思想问题,对道德问题提出疑问,做出选择。一旦这样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我们便可以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即让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完成,让学生敢于提问,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

在讲解八年级上册《诚信做人到永远》这一章节中,让学生自主讨论自己身边有哪些诚信的事例,自己做过哪些诚信的事情,新闻媒体有报道过哪些诚信的典型事件,让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这些经验。同时让学生提出看到过哪些失信行为,并在教师的带领下对这类行为进行反省,即什么样的动机会产生失信行为,这样师生一起沟通讨论,诚信内容不知不觉深入学生心中。

二、以学生为主体,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

开展辩论比赛。在大学的辩论赛上,有很多关于思想道德的辩题,可以锻炼正反双方的思维与辩论能力,这点实际上在中学也适用,特别是思想品德学科。通过课堂辩论,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应变能力,更可以通过辩论比赛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精神与观点阐述的能力。通过对一个道德热点话题的辩论,让学生更好地深入了解问题,揭示问题的本质原因。例如,对于最近网上热议的《老年人倒地扶不扶》的问题,同学分为正反双方进行辩论,正方阐述应该扶,这是道德底线;反方阐述初中生不应该去扶,而是应该打电话报警。通过这样的辩论,增强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理解。

三、小组合作教学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又是一个靠团队协作取胜的社会,对于思想品德课上的学生来说,想要平稳地融合到社会当中,就需要具备合作的能力与素质。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由重点培养竞争转向重点培养合作的教育。组织小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实际上也就掌握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四、在生活中实践理论知识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意义很强的学科,学习到的知识都值得学生在生活中应用,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笔者曾到北京一所特色办学模范校参观学习,我们在主人的陪同下参观校园,由于是上课时间,所以走廊没有学生,当我听着主人的介绍时,迎面的拐角处突然出现一名快速走路的学生,当她发现我们一行人后,把脚步放慢下来,走到我们面前微微鞠躬说“客人好,老师好”,之后又缓步离开,当走了稍远时才恢复快速的脚步。这一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想这名学生应该是去帮教师拿什么东西才显得这么匆忙,但是在见到客人的时候并没有呼啸奔跑而过,而是微微鞠躬,这一举动更是让我们对这所模范校刮目相看。后来经校方介绍得知这是学校特色礼仪的一部分,因为学校主办月季花文化,因此在敬礼的时候要像月季一样微微颔首,学校结合月季文化,制订了一些相应礼仪要求,这些内容都在思想品德课上由教师教给学生,正好结合《友好交往礼为先》单元的内容,做到了理论同实际相结合。

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灵活的、丰富的教学,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社会实践、学校实践、家庭实践来施展学习到的思想品德知识,让思想品德课的内容真正地融入学生的个人品质当中。

参考文献:

[1]刘海明.浅析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互动教学的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10(24).

[2]邱士苓.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设计探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2).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篇8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

修课程。(C)

A.知识水平B.思维能力C.思想品德D.知识能力

2.《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制定的根据是(B)

①党的十六大精神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③现在使用的教材④《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

A.①③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

3.“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

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指的是思想品德课程的(D)

A.人文性特点B.思想性特点

C.综合性特点D.实践性特点

4.本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包括的三大部分是(D)

①成长中的我② 我与他人的关系

③学生的学习评价④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④

5.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是(A)

A.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B.初中学生的独立思考

C.初中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D.初中学生的道德践行

6.本课程的追求是(C)

A.促进学生课内与课外结合B.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

C.帮助学生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D.引导学生快乐地度过青春期

7.《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力求增强课程的(A)

A.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B.针对性、思想性、主动性

C.主动性、互动性、人文性D.实效性、主动性、方向性

8.思想品德课程的“分类目标”包括(A)

A.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B.思想品德教育

C.能力、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D.做负责任的公民

9.坚持 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B)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

C.社会主义主旋律D.党的基本路线

10.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任务是(D)

A.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

B.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C.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D.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11.下列属于本课程分类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是(A)

①亲近自然,爱护环境,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②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③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④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

12.下列属于本课程分类目标中的“能力目标”是(C)

①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

②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③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④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13.下列属于本课程分类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是(B)

①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②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③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④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14.《认识自我》的目标包括(A)

①能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生理变化,认识青春期心理

②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

神状态

③知道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④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

A.①②④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15.《自尊自强》的目标包括(B)

①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

②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

③能够分辨是非,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④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 D.②③④

16.《交往与沟通》的目标包括(D)

①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

②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③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A.②③B.①②③C.①②D.①③

17.《交往的品德》目标包括(A)

①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做一个诚实的人②学会关心、尊重、宽容、理解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

③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④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②③

18.《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包含的内容有(B)

①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②承担社会责任

③法律与社会秩序④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④

19.《承担社会责任》的目标包括(A)

①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意识

②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

③理解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④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④

20.《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的目标包括(B)

①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②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途径,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③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

志报效祖国

④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良好个性品质

A.②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③④

21.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主义主旋律。(A)

A.课程目标 正面教育B.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面教育

C.学生的思想状况 说服教育D.学生的认知水平启发诱导

22.“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

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上叙述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B)

A.引导学生自主学习B.联系生活实际

C.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D.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23.”教师通过与学生各种形式的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

进行引导和评价的方法是(A)

A.谈话法B.描述性评价

C.观察法D.成长记录

24.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遵循原则中的“实践性原则”要求(B)

A.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课程资源

B.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C.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D.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25.《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建议有(A)

①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②强调联系生活实际

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④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

26.教材编写要遵循的原则是(C)

①导向正确内容科学,要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②体现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过程

③呈现方式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自学

④以主题模块的方式呈现标准内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

27.思想品德课程评价的目的有(A)

①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

②考察学生所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④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和提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8.下列属于“思想品德课程评价原则”的有(A)

①既要重视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察学生是否形成了好公民所应

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

②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③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

④要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反馈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

29.课程资源中的“实物资源”包括(B)

①图书馆和阅览室②实验室和多媒体设备

③自然和人文景观④机关企事业单位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④

30.课程资源中的“人力资源”包括(D)

①学生与家庭成员②教师③邻居④社会人士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判断正误题:(每小题2分)

1、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

(√)

2、《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Χ)

3、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人格

健康发展。(√)

4、教材内容的编排和呈现,既要符合课程理论的内在逻辑,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遵循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

5、教材应有足够的开放性,材料的选择既要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又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6、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教材主题之中。

(Χ)

7、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

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

8、教材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体现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9、《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和内容标准并非一一对应。(√)

10、在教学中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

11、教材所选择的内容应尽量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及学生生活所面临的各种现象和

实际问题,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引导作用。(√)

12、教材内容主要体现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特殊过程。(Χ)

13、教材整合的是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

14、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

程(√)

15、对学生学习评价只客观地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Χ)

16、本课程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只有观察和考试法。(Χ)

17、建立学生的成长足迹袋是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之一。(√)

18、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评价教师的惟一标准。(Χ)

19、为评价教师的教学,要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生、同事、学校领导、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

20、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学校外的各类教育机构和各种教

育渠(√)

21、文本资源包括图书、报纸、杂志、照片、地图、图表。(√)

2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的“综合性原则”是指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

课程资源。(Χ)

23、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分类目标。(√)

24、依据《内容标准》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

25、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只采取终结性评价。(Χ)

26、不论对学生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或方法,评价结果都应反馈给学生。(√)

27、主要的课程资源有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和人力资源。(√)

28、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遵循的原则是思想性原则。(Χ)

29、渐进性原则是指教学资源的选择利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应随着学生的成长,心理的逐渐成熟和知识、阅历、经验的不断增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30、教材应选择典型案例,设计开发性情境,激发学生自学的热情。(√)简答题:(8×3=24分)

新课标的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倡导的对学生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应注意些什么?

四、1.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2.本课程倡导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法:

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方法、同伴评价与自我报告、考试

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篇9

心得体会

在假期中,我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认真学习了一下《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专题讲座,认真听了陆士桢、康利两位教授的视频解读,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新课标在设计思路、基本理念、目标以及结构、体例、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改进。新课标以横、纵坐标的设计方式来整合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完全改变了以往学科体系的逻辑,并在学科知识和方法上作了跨学科的整合。与以往课标相比,新课标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更为准确和科学;以全新的设计形式呈现课程内容;对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通过学习,让我认识最深的内容是对学生的评价要求的变化。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基本精神。新的思品课程标准力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课程标准中建议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评价。例如,评价“要客观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状况及发展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客观地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以及发展中的不同需求和特点,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通过反思,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首先要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

其次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

标准等。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最后,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

二、构建新型的师师关系、师生关系

在新的课程中要开设思品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的知识的内容很广,有信息技术、各种专业知识、科研方法等。因此,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是不能包打天下的,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该课程的教学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它相关学科,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活动课指导。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学会合作。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

刘其凤

2012.8

学习《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

心得体会

刘其凤

教师业务考试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问题 篇10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开始实行,作为冲在改革浪潮尖端的一线教师该具备什么素质呢?该作好哪些准备?将何去何从呢?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我们得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总结中不停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应用于实践检验,从而看清前进的方向。

在日常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呢?我认为情景问题讨论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下面结合初二思想品德《理解与宽容》这一课,谈谈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体会。为此我设计了一系列情景问题供学生讨论。其中几个环节是: 1.“大胆设想——人们之间没有理解会怎样呢?”

①同学之间没有理解;②师生之间没有理解;③亲子之间没有理解。

2.“我思我行——遇见以下问题你怎么做?”

①朋友不赞同你的意见,与你意见有分歧;②同桌的墨水不小心溅到你的衣服上;③老师批评你上课不认真,你觉得冤枉。

3.“情景体验”:①你的一篇得意之作获得了校一等奖,但你的同学当众指出你文中的许多不足;②放学路上,一个校外流氓向你敲诈勒索。针对以上情景,我设计了一些问题:遇到那些情况,我会怎么做?说说理由。然后把这些问题交给学生分组讨论。

还有:“换位认知——假如我是”设计了三个角色:“假如我是老师,我希望我的学生;假如我是父母,我希望我的孩子;假如我是自己的朋友,我希望我自己”。

当这些问题一提出,学生的讨论异常热烈,而且想出了许多有创意的好看法、好点子。我在总结的时候,充分肯定了这些看法,有的同学的看法甚至超出了我课前的预计,既有师生互动,又有生生互动,学生的讨论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可以说是意外收获。通过这堂较成功的讨论课,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进一步认识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的灌输上,而应通过设计情景问题讨论,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全面素质的提高。我认为一堂好的政治课应该是能够培养创新意识和学生实践能力。为此,我把情景问题讨论法运用到每节课的思想品德课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反馈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说教式”的弊端,教师是“一张嘴和一支粉笔包打天下”,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变学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而情景问题讨论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教学重心由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的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讨论课,学生思维活跃,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反馈二:设计情景问题讨论,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思想品德课由于一些说教原理抽象难懂,使许多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敬而远之”,长此以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式是设计情景问题讨论。比如我把“理解与宽容”这个内容设计成几个环节:我思我行、小品表演、情景体验、换位认知。因为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实际的情景问题讨论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多且新颖,打破了“一言堂”,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反馈三:情景问题讨论,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讨论课不能只说不做,设计情景问题时,尽量把讨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我在设计“理解与宽容”时,设计了一个实践问题——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要求学生选择几个需要理解的对象进行沟通,并做好记录。以往的政治课教学只重课堂,课外的社会实践几乎是空白,设计实践问题,使学生能面向社会,可以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另外也可以根据内容设计撰写小论文、开展调查、收集资料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反馈四:情景问题讨论,应当把握好度,做到收放自如

作为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当好引导者。特别是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有些话题学生很感兴趣,说得很多,甚至说偏了,这个时候教师应当及时地去引导,同时要挖掘学生回答的内容。我这次课的失误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做到“收放自如”,时间的安排不够合理,比如在讨论“情景体验”时学生说了很多,但是我的引导不够,学生很投入,自己的激情却不够,没有及时地小结。

通过讨论还涌现了一大批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总之,在思品课教学中,通过设计情景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地位转变成主动学习的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模式中放飞思想,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教师也面临新的挑战——在实践中多反思,多总结,特别是要提高情景设计的能力和课堂的随机互动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名言警句下一篇:外包配送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