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作文(精选6篇)
润物无声作文 篇1
比较奇怪,也很纳闷。我们学校的老师,年龄越大越严厉,年龄与严厉难道相关?而年龄越小,普遍亲切,亲切地都成了“姐们”!
在全班同学爱戴的杨老师调走后,新班主任是“元老级”的叶蕾老师。可她与其它高龄老师相差甚远……论她的衣着,平平常常,除了套装几乎还是套装,普通的让我们大跌眼镜。但是她对我们的关爱却深藏不露。
随着“嚯”的一声,一个人影从座位上拔地而起,高声唱着小曲儿,那声音实在不敢恭维;可大有与叶老师分庭抗横之意。咦!是哪个大胆狂徒,竟敢在课堂上撒野?同学们定眼一看,原来是薛金刚。这位薛金刚真是臭名昭著,如果叶老师处罚他,也算是为“民”除害了。可叶老师已“原谅”他多次,为此,有同学暗自打赌,还说只有老天开眼,薛金刚才会被“无罪释放”。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将目光一同转向叶老师,都希望能感受到海啸来临前的阴沉。哪知,叶老师居然没有处罚他,只是用那尖锐的眼神向他扫去。这眼神不仅能看得你毛骨悚然,似乎还可以看透你的心思。瞬间,薛金钢竟乖乖闭嘴了。同学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叶老师伴着铃声带着微笑走出教室。
其实,她从不轻易处罚学生,即使在必要的情况下,也会找一篇与考试有关的课文让同学抄写。有时,让一些“惯犯”写检讨书,可我只看见她在上面圈圈点点、横横勾勾;细看,也是看事件讲清楚了没,有无错别字,哪些词句不通顺,也许她把检讨书当成一篇作文,至于内容,也不是重点。归根到底,她也是关注于我们的的学习罢了。这如同一种魔力,能使全班“犯案量”直线下降的魔力。
这只是叶老师独特教育风格的冰山一角罢了。在学校许多老师都以凶神恶煞的面孔对着学生。而叶老师总是洋溢在幽默中。课堂上两三句话便逗笑全班。
一次,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整日拿着个卡包在手中晃呀晃。在同学多次投诉后,叶老师在一节语文课上将他的卡包“充公”了。她还打趣地说:“‘保管费’一日要多少?”正当大家一脸疑惑地望着她。她却解释道:“每天要带着一个拖油瓶,还要保证包身安全,不收点保管费太不划算了。”同学们先是一愣,继而哄堂大笑,有人还一本正经地“颁旨”:“奉天承运,老师诏日,戴同学让老师保管卡包,特罚三十亿元保管费,钦此!”
就这样,一阵幽默风刮遍全班。大家言语间不时冒出一两句笑话,引起一波波笑声,一改往日那“出口成脏”的陋习。
“润物无声,春风化雨”,正是叶老师对我们班的关爱之至。
润物无声作文 篇2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 其评语是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从形式、内容到思想的一个总结性评价。于漪老师说过:“作文簿发下来, 学生最关心的不是得什么等级, 而是首先看老师的评语写了些什么。如果只是一般化的评语, 学生就会感到某些失落。”
在作文教学中, 写好评语是很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要求教师能从做文的角度进行评价, 而且还要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了解学生心灵最细微的活动, 以巧妙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成功和不足, 明确改进的方向, 同时借此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塑造。恰当的评语, 不仅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 从而有效调控学生的思想行为。可以说, 好的作文评语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理解和沟通的桥梁。
但现实中, 学生怕写作文, 老师烦改作文, 这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俗话说, “言为心声”, 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轨迹就会在作文中展现出来。笔者从教30年来, 尽力透过“文”去探究“人”——“学生”的心声, 通过评语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 通过作文评语来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控、人格塑造, 力求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以下着重从三个方面阐述:
一、充满关爱, 摒弃冷漠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作文教学中, 只要我们不吝啬鼓励, 我们就会在学生心中播下热爱的种子。
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压力, 随之也波及到了学生。再加之, 随着年级的升高压力则越来越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如:焦虑、悲观、厌学等, 这些心理在作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记得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到:“爸爸妈妈只是普通的农民, 没有多少收入, 却省吃俭用将我送到学校学习, 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好大学, 我的任务就是学习, 可是我好怕, 怕成绩不好, 怕考不起好大学, 怕对不起爸爸妈妈……”显然, 极重的压力己让他快趴下了。
这是一个山村留守学生,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一年到头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他很少与人沟通。于是, 我这样写到:“知道父母的苦心, 这很好!父母最朴素的愿望就是让你多学知识, 将来能过相对轻松一点的生活。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为你创造条件, 所以要辛辛苦苦的打工, 平常与你交流沟通的时间相对少了, 对你说的最多的就是好好读书别辜负他们, 甚至把你与别的孩子做比较。这也许是你产生压力的直接原因, 不过你主观上并没有真正理解他们的苦心, 只在抱怨课程重、难度大、时间少……结果似乎努力却效果不佳, 责任就归结到父母身上。孩子, 你能静下心来找自己的原因吗?换位思考, 反省自己的学习态度。这时你的心态会完全改变。孩子, 心态决定命运, 成功源于觉醒。‘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压力很快会成为动力, 曾有的烦恼将一扫而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个优秀的你将活跃在每一个灿烂的今日。轻松愉快地学习吧!”第二次作文时, 我发现这位同学在评语后面加上了一句:“老师, 我会振作, 不让您和爸爸妈妈失望的。”
无声的语言, 传递的是老师的关爱。感受到老师的热情, 学生学习的热情很容易被调动起来, 如果只是单纯就作文本身的选材、结构等撰写一些程式化的、常规化的评语、评价, 能得到学生的真心回馈吗?
另一学生在一篇周记中写到:“唉!某某同学的智商就是高些, 又耍得好, 又学得好, 我够努力了, 成绩却仍然差, 真笨!我的智商太低了!”这是一位学习很努力而成绩却不理想的学生。于是, 我在评语中这样写到:“你的踏实与勤奋, 大家有目共睹。老师想提醒你:你是否探索过适合你的学习方法?是否与别人交流过如何提高学习成绩?是否总结过失败的教训?其实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不仅要合理利用时间, 还要善于学习。苦熬苦钻固然精神可嘉, 但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还记得《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吗?学与思要有机地结合, 注意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样学习再加上你的勤奋, 结果一定会很理想。‘天道总会酬勤!’嘛!”后来, 我发现这位同学上课时比以前活跃多了, 也比以前会安排时间了, 各科成绩都逐渐有所提高。
作为教师, 在学生面临压力与焦虑时, 短短的评语, 既鼓励了学生, 尊重了学生, 同时老师也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和理解。“无声”的作文评语沟通的是师生之间无尽的关爱。
二、充满理解, 摒弃批评
于漪老师认为:“言为心声, 通过习作能窥见学生心灵, 摸到他们思想深处的脉搏。在带领学生推敲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同时, 启发他们明辨是非, 区分美丑, 褒善贬恶, 奋发向上。”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也特别注意作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我尽力用作文这把锄为学生心田上美好的幼苗松土培土, 用这把锄去清除学生心灵上的杂草。”
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思想教育决非强加, 而是应站在学生的立场, 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多理解、多关心他们, 而非一味地批评, 很多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在作文批改中, 发现问题后, 要及时分析、引导, 评语要恳切、耐心。
追星现象是初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在追星的过程中, 个别学生出现了一些审美上的一些偏差, 完全将舞台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明星合二为一。只要提到某明星就欣喜若狂、眉飞色舞, 有的甚至模仿明星们的发型、着装、动作等;对偶像的崇拜到了痴迷的地步。一个女生在作文中写到:“杨丽娟苦追偶像刘德华13年, 倾家荡产, 父亲为圆女儿星梦不惜卖肾。最终, 这位见到了刘德华的粉丝仍不满意, 她的父亲被逼无奈, 跳河身亡……真是骨灰级粉丝, 太伟大了!太勇敢了!佩服啊!”显然, 这个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已出现了问题。
于是, 我在评语中写到:“崇拜自己的偶像很正常, 老师也追星, 不同年龄阶段会欣赏不同的明星。但我们必须保持理智, 我们喜欢明星, 是欣赏他的演技、才华等, 而不是失去理智的狂热, 若做出一些令人可笑或可悲的举动, 就徒增笑柄罢了。舞台、竞技台只是明星展示的平台,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你只看到罩在明星周围的耀眼的光环, 却没有体味成名前的辛酸, 何苦要‘东施效颦’呢?当然个别明星在生活中的原型说不定还会令你失望呢。不要过早地给自己的人生定位, 你是这世界上无法复制的唯一, 要珍视自我, 塑我风采。”
后来, 这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老师, 我明白了, 我喜欢张靓颖、李宇春, 但仅限于舞台。”
我站在学生的立场, 加强了沟通, 也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不问青红皂白一味指责批评他们, 或者苦口婆心的劝说, 那不仅没有效果, 而且会使师生关系出现不和谐的音符。
三、充满真诚, 摒弃空洞
斯大林曾说, “语言是一切思想的外衣,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准确而熟练地运用它, 就能充分传递精邃的见解、丰富的情感, 粘住读者和行者, 牢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要让评语“粘住”学生, 除了生动的语言之外, 最重要的是——真诚。教师作文评语也要切合学生作文实际, 让学生读有所得, 读有所感。用真情感动学生, 用心灵塑造心灵。
早恋现象是中学班主任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尤其是现在, 学生见多识广成熟得早, 如何处理颇为棘手。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含蓄地表达了对班上一异性同学的好感, 我思量良久, 用了12个点的省略号作评语——无字评语。鉴于他本身即是一位班级活动积极分子, 所以我找来该生, 真诚的对他说:“初二了, 老师准备组织一个主题班会《静心听花开》, 主要是有关异性同学的交往, 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担当策划并主持?”他微微一楞, 点头答应了。
两周之后, 班会如期举行, 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一个小品, 讲述了一对男女同学——小芳和小兵的故事:中学时, 他们从相识到好感, 到成为恋人, 老师劝解无果, 让他们郑重写下了爱的承诺:十年之内都不离不弃。结果, 高中之后, 由于家庭境遇, 两人即相隔于太平洋的两端, 结局则不言而喻……两人短暂的再见之后, 眼神中更多的是平淡, 优美的《栀子花开》旋律响起:“这是个季节我们将离开, 难舍的你, 害羞的女孩, 就像一阵清香, 萦绕在我的心怀.栀子花开, 如此可爱, 挥挥手告别欢乐和无奈, 光阴好像流水飞快, 同日夜夜将我们青春灌溉”。
整个表演一点也没有是友情还是爱情的问题上纠缠, 没有大段大段的对白, 只是客观情景表现:校园时代对异性心生爱慕的感情是美好的无可非议的。
在自由交流时段, 大家的表现截然相反, 要么很热烈, 要么很沉默。所谓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明明说的就是自己的事, 换个身份, 视角立刻不同。这节课最棒的就是氛围, 主持人营造了一个尊重、坦诚、开放的氛围。当我说, 这是我中学同学的真实故事, 并简单介绍男女主人公的现状。渐渐地, 大家的情绪就被调动起来了。有几个孩子尤其表现突出, 话题顿时展开。当我问到“如果你现在就是很想她, 老放不下, 怎么办?”一个男孩举手, 他的答案是“天涯何处无芳草, 何必要在本班找”, 这时另一个男孩站起来反驳:“我不赞成你的做法, 那样只会更痴狂, 全场一阵大笑。
最后, 结合同学们意见, 老师总结了将“爱情”冷冻起来的几种方法: (1) 宣泄:倾诉、日记、运动; (2) 转移:广泛交友; (3) 升华:自我完善。
班会的结尾, 一首《远方》悠然唱起, 其中一句歌词很好:只有最好的你能给最好的爱。以此鼓励孩子们在适合的年龄做最适合的事, 用今天的努力积累明天爱的资本。
这位学生后来特地来找我, 坦诚地把他的心里所想都源源本本地告诉了我, 我也推心置腹地和他进行了交流, 或许他还未完全走出来, 但起码暂时卸下了心理上的包袱。后来在作文中写道:“是你领我走出了精神的桎梏, 为我的生命重新导航, 谢谢你亲爱的老师。”
我也如释重负, 每个情窦初开的孩子都不可避免地遭遇感情问题。未必每个孩子都能泰然处之, 我真切地希望他们愿意和父母、老师进行朋友式的交流和沟通, 从而获得一些宝贵的经验, 以致在前进的旅途中不迷失、不彷徨、不遗憾。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 拥有一个快乐、幸福、健康、明朗的人生。
于漪老师曾说过:“作文不只是一种写作技巧, 而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要做好文章, 首先要在做人上狠下工夫——内心必定要充实, 人生必定要有所追求。”通过作文评语, 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与沟通, 对学生人格塑造发挥了点滴作用, 这是一个语文老师的幸运与幸福。肩负着教书与育人的重责, 在面对学生流露出的某些消极情绪时, 我们只要积极引导, 正确疏通, 就可以让他们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生活。我们在写评语时应积极地体现这一育人导向。
评语用红笔写就, 更是用老师的心血写就。教师通过作文, 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状况, 通过恰当的评语, 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学生通过阅读评语, 再次展现出阳光、开朗的本色。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无声的语言化为有效的行动, 无声更胜有声。
摘要:俗话说, “言为心声”, 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轨迹就会在作文中展现出来。30年来, 笔者尽力透过“文”去探究“人”——“学生”的心声, 通过评语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 通过作文评语来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控、人格塑造, 力求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从三个方面阐述:充满关爱, 摒弃冷漠;充满理解, 摒弃批评;充满真诚, 摒弃空洞。
关键词:作文评语,关爱,理解,真诚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M].张万祥译.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8.
[2]于漪.我们当年的语文课[J].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1, (8) :61-62.
[3]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4]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5]魏书生.语文教学探索[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0.
[6]斯大林.马克思主义语言学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0.
润物无声作文800字 篇3
其实,承担责任并非难事,真正的英雄都是无声的,但正是这种默默的付出,却更加让人敬佩,让人称颂。
夕阳残照,马车萧萧,自今日离京不知何时才能归来,宦海无常,自己注定是个失败者吧。但他能消沉悲观吗?当然不能,他有的是凌云的壮志,有的是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有的是为国为民的浓浓责任感。东坡开园,兴修水利,筑坝防洪,改善民生,他一生贬谪,又一生为民。他是百姓的父母官,是人民的及时雨,他用那微薄的力量履行着自己的责任。他败于官场,崛起于民间,凝万丈豪情,造福于民,任风吹雨打,岿然不动……
东坡留余香,烟雨任平生。
金寇入中原,名不聊生,铁蹄过处,冤魂无数。大厦将倾,何人可扶?忽闻一声长啸,大鹏展翅,举世皆惊。投军,报国,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御敌寇于国门之外,他怒发冲冠,将满腔热血都洒向了祖国。忠君,安民,体恤士卒,清廉一世,他想的永远是他人,其所求仅仅“精忠报国”四字耳!他的大义,他的担当,如清风拂面,似流水入土,无声无息,滋润万物。悠悠岳飞魂,早已融入中华历史长河,荡涤千年污垢,澄澈亿万心田……
武穆英魂在,精忠千古传。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他毫不犹豫,毅然入水;当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河水冰冷,却无法阻挡体内热血的流动;黑暗无边,却遮挡不了那双明亮的眼眸。练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是属于他的战场;这,是属于他的骄傲;这,是他作为一名军人应尽的责任。当第一名遇险者被救上岸的时候,他已然成为英雄。不需要鲜花和掌声,不需要欢呼和呐喊,一切,尽在不言中……
官东勇救人,大义满乾坤。
当尘埃落尽,繁华散去,天地间仅余下那浩然正气,那无悔的信念,那充满责任感的大义担当,使无数热血青年挺直铮铮铁骨,昂首阔步走向前方……
润物细无声作文 篇4
正值清早,雨丝滴落到窗前的月季上,悄无声息的卧在叶片上,蜷缩成好看的圆状水滴。
我睡眼朦胧地来到书房,目光投向还未跟上课程进度的《北大绿卡》,绝望而迷茫地坐在椅子上。我却像椅子上黏住了强力胶一样,迟迟不肯挪动身子去写练习。肚子发出咕噜噜的声音,我忽然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吃早餐呢。
推开房门,我看见了正在厨房做早餐的奶奶。她的背微微佝偻,脸上不停地流着汗水,将头发粘成一团杂乱的结。
我走过去,问道:“爸爸呢?”
她一边卖力地翻动锅里的菜,一边笑着回答:“他公司有事,很早就走了。“
我一愣,条件性的想起窗外正噼里啪啦下着的雨。奶奶是风湿骨病,一到下雨天腰骨便会疼得不得了。患了这种病是不能去炒菜的,一炒菜,腰骨会疼得很厉害,到底有多疼,也许只有奶奶清楚了。这么一想,我便义不容辞地说道:“我来炒菜吧。”
“哪里用,你都不会的。”声音淳朴,“再说,你等一下还要去补习班呢。”我无可奈何地笑道:“是噢,你可是一个老厨师了。”
过了半晌,奶奶的.菜炒好了。跟平凡的菜是一样的,只是我觉得这味道比以往的更加香、更加浓。以前奶奶也经常这样子为我炒菜,那为什么当时的我没发觉这比浓汤还浓的爱呢?也许,是如今的我在奶奶的呵护下,已经渐渐地蜕变了那幼稚的心智了吧。
吃完菜,我跟奶奶告了声别,便出了门。
我打开雨伞,雨滴轻巧地跑到我的雨伞上,发出清脆的声音。持着雨伞,走在被水浸湿的地板上,突然鼻子酸酸的。这样的雨天也许看起来很美丽,对于奶奶来说却是痛苦的存在。令我感动的是,她并不埋怨,反而入春雨那般润物细无声,不断地付出,从没想到要得到馈赠。
润物细无声作文 篇5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
――题记
这晚,又被这淅淅沥沥的雨点唤醒,可能是因为出身在一个雨季的缘故,对这雨情有独钟。坐在窗前,看雨如牛毛,密密斜织在夜幕中,夜的深沉,使雨更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伸出双手,去捧那从房檐跳跃下的精灵,捧过来轻轻嗅嗅,这仿佛是爱的味道。
依稀记得小时,总爱调皮的和伙伴在院子里玩耍,经常弄得脏兮兮的回家来,是母亲,为我擦去额角的汗珠,帮我洗净沾满泥的小手;
依稀记得儿时,考试成绩不理想,是母亲,在我蒙着被子哭泣时,轻轻掀开我被子的一角,抚摸着我的头发,给我一个灿烂的微笑;
依稀记得现今,每晚熬战在台灯下,与作业作斗争时,是母亲,不时的推开房门看看,有事坐在旁边,陪伴我,驱走夜的孤独,有时给我温一杯醇香的牛奶,缓解劳累。
母爱无声,无需言语,哪怕一个细节,也彰显母爱的伟大。
曾几时,不小心摔倒在路上哭鼻子时,是小伙伴过来拉起我的手;
曾几时,因成绩不佳而灰心丧气时,是朋友给我一颗糖果,扮鬼脸来逗我开心;
曾几时,因琐碎的事情坐在台阶上静静流泪,是伙伴,递给我一张手帕纸,坐在身边默默的陪着我。
友谊无声,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交润无声。
是谁?帮我把落在树上的羽毛球取下来递给我;是谁?在雨中等车时,将雨伞同我一起分享;是谁?在我迷路时给我指引方向?是你,陌生的朋友。
大爱无言,人与人之间的爱,无私无声。
滴水之恩,也似雪中送炭。母爱伟大,友谊纯洁,人与人之间的爱无私。无声的爱,也似雨般,无声的滋润着我们。
雨声小了,雨味淡了,躺在床上,让那淅淅沥沥的声音,敲着我的梦境,萦绕在我的梦想。
爱,无语过多的言语。
润物无声作文 篇6
当然, 我们的学生身处农村学校, 由于生活经历少, 艺术修养又不足, 思想认识也比较肤浅, 对课文的把握可能比不上教师认识深刻。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深刻认识去点拨、引导学生, 但是不可以越俎代庖, 用自己的认识去代替学生的认识。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一定意义上说, 学生拥有自己的认识虽不深刻, 但却是他们的财富。
然后, 教师在点拨、引导学生时, 还须注意方法和技巧。第一要善于运用“提问”。既可以用“质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听课的思路, 也可用‘对话’的方式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于学生的回答, 本人一贯的原则就是“开口就好”。我觉得这个“开口就好”意义非凡。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大多羞于发言, 怯于发言, 只要他敢开口说了, 那么不管对错都是进步。我常对学生说:不要怕说错, 我们每个人都有权作出回答。也许我们不如名人们的见解深入, 但只要是自己的理解, 它的意义就一点儿不逊于“名人名言”。
如果教师能激励学生自己发问效果会更好。想起刚开学时上的一节语文课, 我在讲课时提起一句老话“失败是成功之母”, 旨在引导学生试写这个话题的作文。正说着, 忽然注意到有两个语文成绩较差、上课又爱捣蛋的男生正在座位上窃窃私语, 还嘻嘻直笑。我停下正说的话, 微笑着叫其中一个男生的名字:“你有什么笑话能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吗?”他站起来, 憋住笑, 半天才开口:“老师你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那谁才是成功它爹呢?”话未落音, 学生哄堂大笑。谁是成功它爹?我真愣住了。脑中纷乱之际, 忽然灵光一闪, 想起田玉老师《潜能作文》中的一页:“你问得真好!是呀, 那谁是成功它爹呢?失败之后, 怎样做才能不再失败, 迈向成功呢?大家可以随便说自己的看法。”大家的兴趣更上来了, 你一言我一语的。在同学的热情讨论中, 我们共同总结了诸如“坚持”“自信”“激情”等许多答案。我随即让学生把讨论的情况记录下来, 以作为作文的材料积累。这一段小插曲让我体会到了学生主动发问的“甜头”, 在后来的教学中都尽量制造这样的机会, 学生反应挺好。
当然, 教师提问时的语言也需要技巧。越是新颖、时尚, 越贴近中学生的生活, 他们就越感兴趣。前几天听我们学校七年级的语文老师任老师上《天上的街市》一文, 记忆深刻。任老师在个别读、全班读之后, 说了这样一句话:“咱们各小组来‘PK’一下怎样?让我看一看咱们各小组推选代表的超水平发挥!”“PK”一词一出, 同学们都笑起来, 各小组都热烈讨论开了。听课的老师们也都笑了。这种朗读竞赛的提问方式多精彩啊!
除了善于提问以外, 我以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还可以巧妙运用动作演示、演唱演示、读说演示等, 以引发学生兴趣, 并且可以多让学生演示。比如有一节课是学习《杨修之死》, 我在讲课之时, 就稍稍演示了一下杨修和众人分吃“酥”以及曹操所谓“梦中杀人”的动作, 学生哈哈大笑, 笑声中又加深了对杨修、曹操二人的认识。再尝试让学生自己来给杨曹二人“配配音”, 学生兴趣更浓。于是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你认为杨修此时说话会是怎样的动作表情和语气语调?学生众说纷纭。我趁机再启发: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说话的人吗?他 (她) 说话时的样子你能写下来给我看一看吗?……无意之中, 学生动笔, 百十个字的作文片段很快完成了, 且大都写得挺好。
对于学生来说, 敢于发言、敢于作文, 才是作文的第一步。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更严重的问题。本人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 除了以上所说种种说和写的尝试之外, 也努力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寻找出路。我首先强调课文预习时对课文的“朗读自由”。也即是捧起课本后, 先别想背景、主题、中心什么的, 只是纯粹的读书而已。在自由自在的阅读中, 任凭自己的想象在作品中飞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屈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 无所畏惧地把“匕首和投枪”刺向黑暗势力的鲁迅……每一个人物都可以是自己化身的形象。也许我们的认识还很肤浅, 但是没关系, 重要的是投入进去, 感受到作品的魅力。其次, 在阅读中要有自己的“个性”, 敢于对课文提出自己的看法, 这样才能真正“有所得”。
另外, 我还借用每节课最后几分钟, 随机给学生补充精彩小故事等。我称之为“雪中送炭”。我找的材料多以小故事为主, 以简短、精炼而又意味深长为原则, 最好内容还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识。如《读者》、《心灵鸡汤》、《智慧背囊》等书中有许多经典小故事, 如:在火车上, 一位年轻姑娘羞涩地微笑着, 毫无疑心地让一位沉默的陌生男子帮她看着厕所的门 (门闩坏了) , 这份难得的信任让这个男人大为震动 (他是一名在逃犯) , 他思索良久, 终于毅然折回头, 自首去了。 (《信任》) 还有, 一位空军飞行员讲述了他高三那年如何在因故未被录取的情况下, 如何百般困难之下坚持不放弃, 再试一次, 终于成功的故事。 (《再试一次》) ……学生在听我说这些小故事的时候, 连平常爱捣蛋的学生也安静下来了。我知道, 他们的心都被触动了。这些短小故事不同于语文课本上的正经说教、“长篇大论”式的课文, 更容易走进他们的心。多找些这样的材料, 让他们感动之余, 随手把自己的两三句感悟记下来, 既能使他们受到教育, 又能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 可谓一举两得, 何乐而不为?
鲁迅先生说:“教育根植于爱。”发挥学生的作文潜能,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唯有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努力为他们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潜在的智能、创造性、高级情感诸方面都能获得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玉.潜能作文.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6:46.
[2]智慧背囊.南方出版社, 2003, (6) .
【润物无声作文】推荐阅读:
无声告别作文08-10
无声的奉献作文07-16
花开无声初二作文08-25
雪落无声初中作文05-11
润物春雨初中作文06-12
母爱无声作文650字06-11
无声告别作文800字07-28
母爱无声作文1000字08-01
于无声处作文10-04
聆听无声的质疑作文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