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

2024-08-24

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精选8篇)

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 篇1

关于加强我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查工作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提高水利工程设计质量,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现对我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查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施工图审查是指施工图审查机构及人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对施工图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结构安全、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规范执行情况等内容进行的审查。施工图审查不以营利为目的。

2、防洪、排涝、灌溉、水力发电、供水等(包括配套与附属工程)各类新建、改建、扩建、除险加固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经施工图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小型工程可参照执行。

3、施工图审查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制度。省水利厅对全省的施工图审查工作实施指导、监督,并接受水利部的指导、监督。各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施工图审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4、施工图审查由项目法人负责,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委托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二是聘用审查人员进行专家会审。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查应采用委托审查机构审查方式,中小型工程建设项目可实行审查人员专家会审方式。

二、审查机构和审查人员

1、审查机构暂由省水利厅在流域机构下属及省内现有水利水电行业勘测设计单位和咨询机构中明确和认定。申请单位属市、县下属单位的,应经所在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报省水利厅确定,其他单位直接报省水利厅确定。审查机构可承接的业务范围:

(1)具有水利行业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咨询单位可以承接所有类型和等级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查业务;

(2)具有水库枢纽、引调水、灌溉排涝、河道整治等类型的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咨询单位可以承接所具备类型所有等级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图审查业务;(3)具有水利行业乙级资质的设计单位、咨询单位可以承接中型(含中型)及以下所有类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查业务;

(4)具有水库枢纽、引调水、灌溉排涝、河道整治等类型的乙级资质的设计单位、咨询单位可以承接所具备类型中型(含中型)及以下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图审查业务。(5)水利行业丙级资质的设计单位、咨询单位暂不承担施工图审查业务。

2、审查人员由所在单位报经省水利厅会同各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审查人员所在单位为市、县下属单位的,由单位统一申请,经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报省水利厅确定;其他由所在单位直接将申请资料报省水利厅审查。审查人员需具备下列条件:

(1)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掌握国家和水利行业现行的勘测设计规范和强制性标准。

(2)审查人员分为主审人和参审人,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时应明确。

具有甲级资质的施工图审查机构主审人应当具有15年以上所需专业设计、审查、咨询等工作经历,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专业设总)参加过三个以上大型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参审人应当具有10年以上所需专业规划设计工作经历,并参加过一个以上大型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具有乙级资质的施工图审查机构主审人应当具有10年以上所需专业设计、审查、咨询工作经历,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专业设总)参加过三个以上中型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参审人应当具有5年以上所需专业规划设计工作经历,并参加过一个以上中型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3)已实行执业注册制度的专业,主审人应当是注册工程师;未实行执业注册制度的专业,主审人应当具有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参审人应当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

(4)审查人员应当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有关施工图审查制度、国家强制性条文的培训。(5)对施工及有关特殊专业审查人员,省水利厅可在审查机构以外进行认定,一般应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或10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

3、审查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施工图审查应当有经各专业审查人员签字的审查记录,审查记录、审查报告等有关资料应当归档保存。

4、项目法人可以自主选择审查机构及审查人员,但审查机构不得与所审查项目的项目法人、设计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审查人员不得为参加该项目勘察设计的人员。

三、审查程序

1、委托审查机构审查的,项目法人应与具有相应资格的审查机构签订合同,明确审查的内容、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审查期限和费用等。

专家会审方式审查的,项目法人应当在省水利厅确认的专家名单中确定主审人和各专业参审人,成立审查专家组开展工作。为利于工程施工,项目监理、施工人员可参加施工图专家会审。

2、大型项目施工图审查可以根据施工图的出图计划分批、分阶段进行。设计单位应按照出图计划按时将施工图送交项目法人,由项目法人送审或组织会审。

3、每批施工图审查时限可以在合同中约定,通常不超过下列时限:大型工程为15个工作日,中型及以下工程为10个工作日。重大及技术复杂、或需要进一步查勘、论证分析的建设项目审查时间可适当延长。

4、勘察设计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不得因施工图审查而放松自身对勘察设计质量的管理。执业人员应强化质量意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编制勘察设计文件,切实做好各项经济技术方案的优化和比较,节省工程投资。施工图设计阶段,应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降低工程成本。在施工图设计说明书中,应列出钢筋、混凝土等主要材料用量表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方便审查。切实保证勘察设计质量,提高施工图一次审查合格率。

5、施工图设计完成后,项目法人应备齐以下材料送审:

(1)全套施工图纸(三份),包括总体全面性图纸、建筑物分部性图纸、有关重要结构的局部性图纸;

(2)工程初步设计批复文件和初步设计报告及附件;(3)工程勘测成果报告;

(4)设计说明书,包括(但不限于)设计依据、设计资料、设计参数、设计假定、荷载组合、设计方法、计算的边界条件、计算软件名称、计算成果分析等内容,必要时设计单位应提供有关计算书;(5)建设项目设计合同复印件;(6)与施工图设计文件相关的其他资料。

6、审查机构或会审专家组对施工图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做出处理:(1)审查合格的,审查机构或会审专家组应形成《水利工程施工图审查报告》,连同经审查机构盖章或会审专家签字的全套施工图(两份)提交给项目法人。审查报告应当有项目主审人及各专业的参审人签字,机构审查的还应经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发,并加盖审查机构公章。(2)当施工图经审查不符合要求时,审查机构或会审专家组应出具审查意见书面说明不符合要求的原因,并将所有送审材料退回项目法人。项目法人应当要求原设计单位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施工图报原审查机构或会审专家组重新审查。

(3)经审查合格的首批施工图的审查意见作为该工程开工申请报告的附件,供项目主管部门审批开工报告参考。

7、项目法人或设计单位对审查报告如有重大不同意见时,应首先与审查机构协商解决。必要时可由项目法人或者设计单位向上级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该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复查。

8、施工图经审查通过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进行修改。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对涉及本意见第四条第2款规定的审查主要内容进行修改时,必须报送原审查机构或专家重新审查。

四、审查内容

1、施工图审查的基本要求:

(1)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审查,包括勘测、水文基础资料采用是否正确,基础和主体结构体系是否安全、可靠等;

(2)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防洪、环保、抗震、消防、安全、卫生和人防等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

(3)是否按照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包括批复的设计变更)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深度要求;

(4)设计单位和注册执业人员以及相关人员是否按规定在施工图上加盖相应的图章和签字。

2、施工图审查的主要内容:(1)建筑物的防洪安全性;

(2)建筑物的抗震、抗滑、抗倾、抗浮、抗渗稳定安全性;各类边坡安全稳定性;(3)建筑物和基础的结构强度安全性、耐久性;

(4)基础处理是否满足渗流控制(包括渗透稳定和控制渗流量)、静力和动力稳定、容许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等要求;

(5)建筑物的消能防冲设计是否满足要求;(6)机械、电气及金属结构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7)管理设施设计是否满足要求;

(8)施工导流和降排水设计、支护设计是否满足要求;(9)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审查的内容。

五、责任与义务

1、项目法人、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进行施工,对不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施工图进行施工的,将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2、项目法人要对送审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勘测设计单位对提交的勘测报告、设计文件的真实性负责,并应积极配合审查工作。

3、施工图审查机构和审查人员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水利行业的技术标准认真履行审查职责。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当对审查的图纸质量负相应的审查责任,但不代替设计单位承担设计质量责任。

施工图经审查合格后,仍有违反规范或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问题,给建设项目造成损失的,被委托的审查机构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取消会审专家组人员的审查资格。

4、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施工图审查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对在勘测设计文件中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不良记录,并依法予以处理;对玩忽职守的审查机构和审查人员,省水利厅将给予暂停或取消其审查资格的处罚。

六、其他事项

1、施工图审查工作属于技术性服务,所需经费应计入工程成本,在工程投资中列支。具体收费标准暂参照《关于重新制定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皖价房〔2005〕109号)中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服务收费标准执行,待水利部明确或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水利工程施工图审查取费标准后调整。采用专家会审的,项目法人应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按照工作量和技术复杂程度,给予审查人员适当的咨询审查报酬。

2、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项目法人应提供审查后的施工图作为依据,供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开展验收工作。

3、本意见自 年 月 日起施行。已开工的在建水利工程,未付诸实施的施工图应参照本意见开展专家会审。

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 篇2

本规范制定过程中, 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总结了我国砖瓦工业隧道窑节能设计、施工及验收的实践经验, 同时也调查和参考了国内不同地区和比较先进的砖瓦工业隧道窑, 并通过调查和测试取得了相关的重要的技术参数。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 《砖瓦工业隧道窑节能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组按照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 供使用者参考。但是, 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 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的参考。

1总则

1.1本条说明制定本规范的目的。我国目前约有烧结砖瓦生产企业5万余家, 年总产量8 000亿块 (折标准砖) , 多数企业管理粗放, 耗能力大, 约占建材行业总能耗的30%左右。如果烧结砖瓦企业采用适合的节能设计方案, 则至少可降低能耗10%以上。因此, 规范砖瓦工业隧道窑的节能设计、施工及验收, 引导和规范企业节能管理势在必行。

1.2明确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即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砖瓦工业隧道窑的节能设计、施工及验收。

1.3在烧结砖瓦窑炉设计建造中, 设计者和项目业主应严格按照国务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相关规定, 为保证项目建设的经济性和规模效益, 规定隧道窑单窑产量不低于3 000万块普通砖/年·条, 瓦产量不低于30万m2/年·条。

1.4本条规定了砖瓦工业隧道窑在设计、施工及验收的各个环节都要注重节能, 确保能耗指标达标。

1.5本条规定了砖瓦工业窑炉节能设计应满足所采用原料烧结性能要求。对所使用的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等应符合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和GB5085.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的要求。

1.6烧结砖瓦隧道窑设计涉及许多方面, 节能设计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 因此, 按本标准进行节能设计的同时, 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本章是对本规范中术语的规定。这些术语的绝大部分是本标准常用的术语, 少量与其他专业共用的则从现行标准、规范中引用。

3隧道窑总图节能设计

3.1本条对隧道窑的总图设计提出了基本要求

烧结砖瓦隧道窑设计、布置兼顾其专业特点, 根据地质结构, 主风向、排水、装出窑要求等全面分析, 采用最适合的工艺布置。使工程设计科学合理、环保节能。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要求和各种防护间距的同时, 还要注意合理用地, 紧凑布置, 降低能耗。

3.2隧道窑设计应满足生产线产品性能要求

隧道窑设计应满足多品种、多规格产品和不同原料、工业废料的生产要求。目前改建、新建砖瓦企业隧道窑应优先考虑烧结保温砌块和烧结装饰砖、路面砖的生产。

3.3本条款要求砖瓦工业隧道窑设计应满足GB/T29620-2013《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他节能、环保相关标准要求。

4砖瓦工业隧道窑工作系统

4.1一般规定

4.1.1本条款是对隧道窑设计阶段节能设计的规定。隧道窑设计应以原料性能、产品品种、质量及产量指标等因素综合考虑隧道窑工作系统指标设计。

4.1.2本条款对砖瓦工业隧道窑基本参数作了规定。

4.1.3本条款规定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系统设置应满足原料性能要求、保证产品质量。由于原料不同, 产品预热、冷却温度、气氛、压力制度变化速率及完全烧成所需的时间和温度不同, 因此窑的长度应由原料性能及产量要求来决定, 合理的窑炉长度是节能设计的关键。

4.1.4窑炉结构设计除满足常温结构强度要求外还要满足热胀冷缩结构强度要求。

4.1.5本条款对窑炉施工材料提出了基本要求。设计人员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投资规模、窑炉种类等方面因素合理选择材料。由于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等约束指标, 设计人员应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需现场制作的特殊材料, 本规范强调了其可靠性。

4.2砖瓦工业隧道窑预热系统

预热系统应满足坯体合理脱水及预加热要求, 预热带断面温差大、坯体预热不均匀是影响产品质量、产量的关键一环。因此, 本规范对窑炉断面温差做了规定。

4.3砖瓦工业隧道窑焙烧系统

4.3.1本条款对砖瓦焙烧系统的能效指标分别进行了规定, 应满足《烧结砖瓦能耗等级定额》JC/T-713中一级窑炉的规定。

4.3.2本条款主要规定了窑炉的基本要求, 强调了焙烧窑正常生产时的散热损失控制指标。在既满足传热要求, 又节约投资成本的前提下, 设计人员应通过核算尽量选择适宜厚度的结构型式及保温材料种类, 并充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

4.3.3本条款对焙烧系统热风管道保温设计提出了原则要求。在有余热利用要求的热风管路上其保温层设计宜控制在表面温度50℃以下, 无余热利用要求的管道外保温设计应满足劳动安全保护要求。在输送热风系统中, 各种法兰连接应严密, 不得漏风漏气。

4.3.4采用变频调速装置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因此从技术角度要求有风量调节的风机均宜配置变频调速装置。

4.4砖瓦工业隧道窑冷却系统

本规范为鼓励隧道窑新技术应用, 对出窑产品温度和车下温度作了规定。

4.5砖瓦工业隧道窑余热利用系统

4.5.1在隧道窑设计阶段同步规划余热利用系统, 有利于贯彻国家节能降耗的产业政策。

4.5.2余热利用系统是在保证烧结砖瓦生产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进行的, 本条对隧道窑余热利用系统的建设提出了要求。

4.5.3利用烧成系统多余的废气余热进行干燥、采暖、热水供应, 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节能技术, 鼓励企业采用余热利用新技术。

4.6砖瓦工业隧道窑窑炉监控系统

4.6.1隧道窑检测控制系统是提高窑炉自动化程度、保证产品质量的数字化准确显示、控制系统, 能避免人工观测温度的误差。有条件的企业要采用自动监控系统, 更精准操控隧道窑, 避免人为误差。

4.7砖瓦工业隧道窑窑体结构维护系统

隧道窑窑体结构维护系统除考虑正常结构受力外还应充分考虑窑体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 以保证窑体的正常运行。

4.8砖瓦工业隧道窑烟气净化处理系统

按照GB/T29620-2013《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及砖瓦行业脱硫的特点含硫原料、燃料必须配置脱硫系统。

4.9主要能耗指标

4.9.1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烧结砖瓦工厂生产线隧道窑的热耗指标应符合JC/T713-2007中4款中一级窑炉的要求。主要电耗设计指标应符合GB50528-2009中4.2.2砖瓦焙烧≤3.2 k W·h/t规定。

5窑炉砌筑及整体性能要求

5.1一般规定

5.1.1本条款规定砖瓦工业隧道窑 (以下简称窑炉) 砌筑应符合GB50211-2004中1.2、1.5、1.6的基本规定, 第三章“工业窑炉砌筑的基本规定”、第十五章“隧道窑”和本标准要求。

5.1.3本条款规定了窑炉整体性能要求:规定了窑炉施工的技术条件, 第一次大修期限, 窑炉主体结构要求及能耗指标要求。

5.2窑炉基础

5.2.1本条款对隧道窑施工基础承载力及地基基础施工应符合GB50202提出要求, 窑炉地基采用的烧结普通砖应符合GB5101中一等品规定、强度等级不小于MU15。

5.2.2窑炉地基基础、地下风道、设备基础若需防水及处理时, 应符合GB50208要求。

5.2.3窑炉附属设备基础应符合GB50204、GB50205的要求。

5.2.4本条款对隧道窑轨道安装提出要求, 轨道施工、安装是隧道窑施工的关键, 合理、规范的施工才能保证隧道窑的整体质量。

5.3窑炉墙体

5.3.1本条款要求窑墙应于窑炉基础、附属设备基础完成并验收合格以及签订工序交换证明书后方可进行施工, 工序交换证明书应符合GB50211-2004中1.5的要求。

5.3.2本条款规定窑墙砌筑前应对基础检查验收。应预先找平基础, 必要时进行预砌, 基础标高误差5-10mm。

5.3.3本条款规定了耐火材料和隔热材料质量、保管运输应符合的标准、规范。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应符合的标准规范。若耐火材料和隔热材料的砖型标准中无规定时, 则按设计要求组织生产, 设计应规定指标性能要求及检验方法。5.3.4 GB50211-2004

5.3.4砌筑耐火制品的泥浆应符合GB50211-2004中的相关规定, 泥浆稠度应符合GB50211-2004中表3.1.10中III类砌体的规定, 泥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

5.3.5耐火砌体砖缝允许厚度应符合GB50211-2004中3.2.1III类砌体的规定。隧道窑窑墙砌筑测量定位, 应以窑车轨面标高和轨道中心线为准, 烧结普通砖外墙砖缝为8 mm~10 mm。外表面用原浆勾缝。5.3.6

5.3.6隧道窑窑墙砌筑要平直, 砌筑允许误差应符合GB50211-2004中表15.1.3耐火窑的规定, 砌筑完毕后应进行检查。

5.3.7窑墙采用复合墙体时, 可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逐次退台砌筑, 不得采用先砌内外两层后砌中间各层的砌筑方法。耐火砖和隔热砖砌筑时, 高度方向每隔2~5皮, 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 (按设计) 与外层咬砌, 咬砌所用砖应切割后使用, 不得砍砖。曲封砖和拱脚砖以下的窑墙质量, 应分别进行检查后, 才可砌筑上部砌体。

5.3.8砌筑窑墙时应同时安装好预埋件, 横梁、预埋件、预留洞口应符合GB50211-2004中3.2.23的规定, 金属管件外裹隔热材料、砌体与设备、构建、埋设件和孔洞有关联时, 应考虑膨胀后尺寸的变化, 以确定砌体冷态尺寸或膨胀间隙。

5.3.9砌体膨胀缝的数值、构造及分布位置均应由设计规定。当设计没有规定时, 每米长砌体膨胀缝的平均数据可采用:粘土砖砌体为5 mm~6 mm, 高铝砖砌体为7 mm~8 mm。

5.3.10耐火材料线膨胀系数与耐火砌体的线膨胀关系密切, 但又不尽相同。本标准参照GB50211执行。

5.4窑顶

5.4.1窑体顶部根据设计可将其分为平吊顶和拱型顶两种型式。

平吊顶采用各种耐火材料、耐火浇注料、硅酸铝吊块以及各种新材料吊顶均应满足设计及本标准各种性能要求。拱顶材质选择及拱顶施工均应满足设计及本标准各种性能要求。

5.4.2本条款规定拱型顶的拱型胎及支柱材料应符合GB50211-2004中3.2.42的要求。砌筑拱顶前, 应预先检查拱脚表面, 表面应平整, 角度应正确, 长度方向表面误差不大于±5 mm。拱顶支撑的沉降量最大为30 mm, 拱模经检查合格后, 方可砌筑。

5.4.3本条款规定拱顶的砌筑方法应符合GB50211-2004中相关要求。

5.4.4本条款规定平吊顶结构采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现场制作轻质耐火混凝土板吊顶应符合现场制作要求。

平吊顶结构采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 采用轻质耐火混凝土板吊顶现场预制时, 轻质耐火混凝土应符合设计配合比, 并与吊挂材料配合施工。耐热葫芦与吊板宜留膨胀间隙, 预制后, 进行试验, 达到设计指标后方可施工。预制吊挂件位置应准确, 误差不大于±2.5 mm。

5.4.5吊挂材料采用的耐热钢应符合GB/T1221的要求。耐热钢钩的加工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5.4.6本条款规定吊挂砖或吊挂板应预砌筑, 并进行选分和编号, 必要时应加工。吊挂砖或吊挂板不允许有裂纹、缺损、扭曲和毛刺等缺陷。吊挂砖或吊挂板应预砌筑, 并进行选分和编号, 主要是检查砖的外形尺寸能否满足砌筑要求, 并确定各种不同公差砖相互搭配的具体方案。

5.4.7本条款规定吊顶砌筑及吊挂件施工的要求。吊顶砌筑应符合GB50211-2004中3.2.56、3.2.59的要求, 吊顶板之间、吊顶板与预留孔之间的孔隙应采用耐高温的硅酸铝纤维制品填塞、封闭。砌筑时应调整耐火吊挂砖或吊挂板底面高度一致, 底平面平整度误差不大于±5 mm。

5.4.8窑顶的保温隔热材料应符合GB/T16400的规定。隔热材料宜根据窑体结构采用不同材料和不同厚度。铺设保温隔热层时应分层铺设, 错缝施工, 不允许产生通缝。铺设时宜采用高温粘接剂分层粘接。

5.4.9窑顶钢结构应符合GB50205、JGJ82的要求。

5.5窑炉附属设施

5.5.1本条款规定窑炉附属设施包括的内容及制作、安装要求。

5.5.2窑车

5.5.2.1窑车是窑炉关键附属设施之一, 窑车应符合JC/T2108《砖瓦窑炉用窑车》和JGJ8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窑车应运转灵活、形状平整、焊接牢固, 不得扭曲。

5.5.2.2本条款对窑车异型耐火材料应按设计加工, 耐火、保温材料应符合的材料标准及窑车砌筑后尺寸偏差提出了要求。

5.5.3窑门

5.5.3.1—5.5.3.2规定了窑门制造应符合JGJ82和相关国家机械制造标准的规定、设计要求及安装后的技术要求。

5.5.4本条款规定了附属热风管道和燃烧系统管道制作及材料应符合的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热风管道应设膨胀节, 并符合设计要求。

5.5.5本条款对运转设备制造、使用提出整体要求。运转设备应结构合理、使用稳定, 满足窑炉产量要求。顶车机、出口牵引机宜采用底部推、拉式。

5.5.6本条款对于需要根据系统进行参数调节的风机调速装置提出选型要求。同时对风机的储备系数作了规定。过大的风机储备系数, 易降低风机使用效率。因此对于工况稳定, 通风量变化小的风机, 其储备系数应按本规定设计。

5.5.7本条款规定了附属设备基础与窑炉基础的施工程序, 同时规定了砌筑各孔道、通风口、构件、预埋件应确定砌体冷态尺寸和膨胀间隙, 并预留膨胀尺寸。

6窑炉烘烤

6.1本条款规定窑炉烘烤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后方可进行。

6.2本条款规定窑炉烘烤前应检查的内容包括

a.检查窑门、管道阀门开启灵活性;

b.附属设备应全部空载和载荷调试完成;

c.窑炉检测系统安装调试完成。

6.3烘窑方案的制定是窑炉烘烤过程的关键环节, 必须全面考虑窑炉所用材料的性能特点, 产品的最高烧成温度, 合理的升温速度,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烘窑制度。窑炉烘烤的好坏直接影响窑炉的使用寿命。不定型耐火材料与一般耐火制品不同, 没有进过焙烧, 其特点是含有较多游离水、化合水和结晶水, 用来作为炉子的内衬时, 如烘炉不当, 极易造成开裂、剥落或垮塌等事故。应由耐火材料研制和生产单位或者设计单位制定烘窑曲线。全耐火陶瓷纤维内衬的炉子, 因内衬不含水分且抗稳定性好, 在剧烈的急冷急热条件下也不易发生剥落, 故不需要烘烤可直接投入生产。

7窑体检查验收

7.1检查方法

7.1.1本条款规定了窑炉施工完成和检验前应进一步完成的准备工作。7.1.2.1-7.1.4.5条款规定了窑炉砌筑材料执行的标准、窑炉整体的检验执行标准和方法步骤。对关键部位作了明确规定, 详细列明了所有窑炉建设材料及制品质量检查方法依据标准、规范, 规定了窑体关键部位尺寸偏差、配合尺寸要求, 规定了窑车、窑门和附属管道及设备加工检查要求。

7.2检验规则

7.2.1本条款规定了窑炉的质量检验分为窑炉基本参数检验和出厂检验 (即窑炉砌筑工程质量检验) 。窑炉竣工后, 正式交付使用时必须进行窑炉基本参数检验。窑炉砌筑工程质量, 应按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划分进行检验和评定, 每一条隧道窑应为一个分部工程。分部工程宜划分为基础、窑墙、窑顶、窑车、附属管道、运转设备及窑炉检测等分项工程。窑墙和窑顶部分的钢结构可设一个钢结构分项工程, 应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进行。当一个单位工程仅有一个分部工程时, 该分部工程即为单位工程。

7.2.2本条款规定窑炉基础部分的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和质量评定应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9-2007中15.1的规定进行。其中作为合格标准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 一般项目合格数应不低于80%。

7.2.3本条款规定窑炉的能耗指标应符合《烧结砖瓦能耗等级定额》JC/T713的规定, 并由专业检测机构依据《砖瓦工业隧道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JC/T428进行检验并出具检测报告。

7.2.4本条款规定了应进行窑炉能耗指标评价的条件:

a.窑炉验收时;

b.窑炉停产半年以上或经过大修时;

c.窑炉能耗指标超过行业标准规定时;

d.国家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8质量评定

8.1本条款规定窑炉的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 均分为“合格”、“优等”两个等级。分项工程质量等级、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的质量等级应符合标准规定。《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9-2007中相关规定“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质量合格的规定,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保证资料应齐全”。《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9-2007中规定“分部工程、单位工程、检验批质量合格应符合的规定”。

8.2本条款规定质量检验评定程序及组织应采用的标准。

8.3本条款规定窑炉产量应在试生产开始两个月内检验, 其单条窑日产量应符合本标准表4.1.2规定。热耗指标1 465×103k J/t, 即为合格。

8.4本条款规定砖瓦焙烧窑炉质量等级评定应符合JC982-2005中表5的要求。随着技术的进步JC982-2005中表5的能耗指标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本标准调整为应符合本标准4.9款的规定。

9标志和标签

9.1砖瓦焙烧窑炉砌筑后, 应设置永久性窑炉识别标志。

9.2窑炉识别标志宜使用铭牌或标牌。铭牌应包括的内容有:窑炉型号标识、施工单位名称、设计单位名称、建设单位名称、竣工日期。

9.3窑炉识别标志应镶嵌或固定于窑炉墙体上, 其位置宜处于易显示处。一条 (座) 窑炉至少应设置一个识别标志。

9.4本条款规定型号标识, 其表示方法如下:

示例:焙烧通道4 600 mm, 日产量250 t隧道窑标记为:SDY4.6250。鉴于砖瓦行业传统习惯日产量以万块标砖表示, 本标准暂时以万块标砖表示以后逐步过渡为国际单位标准, t/d。

10包装、运输和贮存

10.1本条款规定窑炉砌筑使用的耐火、隔热材料的包装应符合《高铝砖》GB/T2988、《黏土质隔热耐火砖》GB3994、高铝质隔热耐火砖》GB3995、《黏土质耐火砖》GB4415、《绝热用硅酸铝棉及其制品》GB/T16400、《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GB/T11835中的包装规定, 耐火、隔热材料应防雨、防潮、防破损, 运到现场的材料设备宜放置于雨棚或车间内。

时效性材料具有一定的储存期限, 超过期限便会产生变质, 不能使用。如耐火可塑料储存期一般为6个月、水泥生产后3个月, 强度会明显降低。注明材料有效期限是为了控制其使用日期。

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 篇3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文明

1.引言

目前,施工文明关乎企业生存,管理人员如果忽略了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就容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施工单位有必要加大文明施工的宣传和教育的力度,使得人人都积极参与文明施工,从而使得企业的文明施工管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建筑施工管理中文明施工的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大部分的建设单位在进行招投标之前,都会去施工工地进行实地考察。如果企业具有科学的管理,整洁的现场,良好的秩序,就肯定会给建设单位留下好的印象,以便进一步得到建设单位的肯定,获得机会,这就是对企业竞争力的无形的加大。

第二,有利于提升管理水平。在现场施工管理中,每支队伍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文明施工意识,并贯穿于施工过程的始终。文明施工还可以加快施工速度,保障施工质量,节约成本,在保证质量和安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使得企业效益达到最大化,保证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第三,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文明施工,可以有效的保证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同时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都意义调节和解决,可以有效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和破坏,营造出良好的施工环境,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优质高效进行,使得企业进步和社会和谐发展得到同步的进步。

3.现今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建筑施工单位对安全施工不重视

企业领导的安全意识淡薄,只关注经济利益,没有认识到安全管理施工的重要性,忽视安全管理。建筑施工企业不够重视生产安全,主要表现在:(1)安全监督人员少、身兼几个岗位,导致安全监督岗位形同虚设不具备作用;(2)监督员的专业能力不强导致对安全的监督不够;(3)建设单位将用于安全生产的投入转化为自身的利润;(4)建设单位一般很少进行安全監察,而只是为了应付上级;(5)疏散控制导致安全措施对于企业形同虚设。

3.2法律意识淡薄

在建筑施工现场,某些施工单位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方案设计,安全教育也都是走过场的形式主义。施工现场存在着不合适的施工方案以及安全技术方案等,这些都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再者施工现场的脚手板上经常会放置很多杂物,而脚手板的材料很多不牢靠或者是材料差,这些都是重大事故的诱因。

3.3安全监管控制投入不够

建筑施工单位为保证项目成本,致使投入到施工现场中的安全管理费用和安全保障设施少。这极易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对建筑施工地造成非常坏的影响。有的施工单位完全忽视安全管理,针对安全监管控制的投入力度不够,没有针对施工人员进行建筑工程安全教育,使得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施工行为,为建筑工程现场带来了安全隐患;有的施工单位施行粗放型安全管理模式,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无标准或者不符合标准;还有的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并未能严格履行现场监理职责,玩忽职守等。

3.4缺乏严格的施工现场监管

劳动密集性是施工现场的特性,而从事人员文化程度的参差不齐,劳动者又较多,让施工现场的管理会比较困难。而在施工现场上材料和施工工具的随意乱放、施工计划和步骤缺乏合理的科学依据、不符合规定的随意操作现象等都屡见不鲜,还有施工人员之间随意搭配,没有协同合作的精神,而现场更没有严格的纪律管理此类现象。

4.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举措

安全文明生产人命关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对于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更重要的是将安全文明施工植入到每个相关人的脑海中去。

4.1加强安全教育

可以通过开设民工学校,加强这些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的培训,丰富施工人员的建筑基础知识和安全施工知识。尤其是对于新人,在变换工种和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时,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严禁未进行教育的人员上岗施工。同时,还要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规范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水平,增强其指导和监督能力。

4.2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

依据国家相关的施工安全规范条例来制定相关施工安全规章制度,然后将此规章制度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广泛的宣传,同时安排相关的管理人员严格的实施安全管理工作。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安全管理责任层层细分,做到“安全管理,人人有责”,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现场安全,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为此,我们将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个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相关的安全技术资料、安全技术设施、安全措施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不正确、不安全因素,提出修改意见和改正措施。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学习安全生产方面的先进管理经验。对检查中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防微杜渐。现场了解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岗位责任制等的完成情况,依据建设部相关法规、标准对现场安全进行整体监控、评价,对检查中暴露的安全隐患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4.3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众所周知,安全是每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涵盖与前提,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个危险性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因为在施工现场上是多工种交叉进行,又多是露天高空作业,在这样的环境下,施工现场存在这大量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从事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以及相关的法规的同时,要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分析并且研究出一系列适合企业的具有指导作用的、操作性极强的、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法。要想做好安全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承接项目必须考虑自身实力,项目负责人必须真正重视安全工作。(2)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4)明确安全生产目标,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5)加强教育培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班组安全活动。(6)开展安全检查工作,灵活运用规范标准,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4.4建立信息化的安全动态管理模式

信息化的安全动态管理模式指基于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工程项目动态管理平台。基于这个工程项目的动态管理平台系统,可以结合实际工程进度很方便地调用查看最新安全规范,计划施工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并应用在实际工程中,减少因沟通或技术和措施而引起的安全隐患;可以动态查看工程进度,明确安全管理的布置与应用层次,可以将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安全重点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各部分施工人员,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程实际情况及时地传递给项目管理者,解决以往粗放式管理下的安全隐患等等,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能够更高效、准确、标准的进行。安全动态管理模式的实现,实际上是依靠信息技术将项目管理的安全目标分解之后在项目实施团队内的不同层级相关人员进行分解的过程。换言之,就是建立起精细化项目安全责任制。如果这个责任制真正得以实现,就能够实现质量和安全的动态管理。

5.结语

做好工程现场危险点辩识分析工作,并切实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现场职责,强化HSE相互观察和安全监督检查,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时刻处于“在控和可控”状态,做到事前抓安全,才能有效避免各类事故,促进工程项目的安全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蔡木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0)

[2]杨晓英.建筑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的重要作用及实施细节[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3)

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 篇4

施工图审查意见

一、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1.“

一、工程概况、工程等级与洪水标准”。删除所列述“《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所列述“施工期洪水位高程范围为178.02m~253.43m”存误,校正为“施工期洪水位范围值为253.43m~178.89m”。

2.“

(四)建设内容;3.浆砌石坡式护岸”一目所列述浆砌石坡式护岸“右岸2.17km”,调整为浆砌石坡式护岸“右岸长2.18km”。

3.“

(一)浆砌石施工技术要求”,要求“石料饱和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调整为“石料饱和抗压强度不小于50MPa”。

4.鉴于浆砌石仰斜式挡墙为重力式挡墙与护坡式衬护间的过渡形式,虽较经济,但施工不便,墙背填土难以压实,影响结构使用寿命,宜据岸坡地形地质条件、水流情势,分别调整为浆砌石坡式护岸结合C15砼挡墙固脚或C15砼重力式挡墙护岸;仰斜式C20砼固脚宜调整为C15砼重力式挡墙固脚,并对砼固脚顶宽0.8m予以优化。

5.补充明确施工基坑排水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基础工程干地作业。

6.所要求“围堰型式为编织袋装土围堰”,调整为“土石围堰”。

7.所要求水泥强度等级42.5级宜调整为“采用42.5级或32.5级水泥”。

二、平面布置图

1.“工程总布臵图”。对图面予以清绘,保留里程桩。山洪沟治理工程措施及治理桩号范围、涉工程区交通桥、水陂、拦河坝、水电站等建筑物名称及位处桩号;补充标注河流水系名称;删除非里程桩及重复标注。

2.“工程总布臵图”,所标注““

河道清淤清障”、右岸桩号9650~9870河道清淤清障”与图中“青原区枫边水山洪沟治理项左岸桩号9870~10000目表”不一致,予以校核、统一。

3.“分幅平面图(1/9~9/9)”,补充说明治导线确定并予明晰标注;补充标注涉山洪沟治理工程项目区支流溪沟口、交通桥、人行桥、水陂、拦河坝、水电站等建筑物名称及位处桩号;补充标注新建、加固处理便民亲水埠台布设桩号位臵;补充标注弃碴场平面布设位臵。

“工程坐标对照表”,补充说明为施工放样控制线坐标,予以明确。

4.补充标注山洪沟治理护岸工程弯道段起讫点桩号及其坐标、弯道半径与弯道段转角值。

5.补充人口密集村庄河段安全防护工程平面布臵设计;补充涉山洪沟治理工程排水排污管(沟)道平面布臵设计。

6.补充标注水位尺布设位臵、人口密集村庄防洪及安全安全警示牌布设桩号位臵。三.纵断面图

1.“枫边水山洪沟整治工程河道整治纵断面图(1/4~2/4)”,应明确为“枫边水山洪沟整治工程河道左岸整治纵断面图(1/2~2/2)”,图中应补充标注左岸桩号“4+020~4+220”、“4+520~ 4+600”、“10+120~10+280”河岸防护工程措施;“枫边水山洪沟整治工程河道整治纵断面图(3/4~4/4)”,校正为“枫边水山洪沟整治工程河道右岸整治纵断面图(1/2~2/2)”,图中应补充标注右岸桩号“2+490~2+630”,“4+340~4+450”河岸防护工程措施。

“工程栏目”增加“设计河床线高程”。

2.枫边水山洪沟治理工程河道左、右岸整治纵断面图,应补充标注涉工程区护岸工程交通桥、水陂、拦河坝、水电站、支流溪沟口等建筑物位处桩号。

3.对枫边水设计洪水水面线、设计枯水水面线推求成果作进一步复核,并补充标注施工期设计洪水位。四.横断面图

1.横断面图桩号间距过长,据《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2013)有关条款规定,予以加密,以满足施工与计量精度要求。

2.补充护岸河段泥砂起动流速计算,对整治河道护岸工程冲刷深度计算成果予以复核,在此基础上,对护岸挡墙基础、C15砼固脚基础、浆砌石护岸坡基座埋臵深度予以校核。

3.补充明确山洪沟治理工程清淤疏浚河段最小底宽设计控制值。

4.补充支流溪沟口、交通桥、人行桥、水陂、排水沟等涉山洪沟治理工程上、下游河岸防护平面布臵大样图与横断面施工图设计。

5.补充标注浆砌石护岸挡墙地基、砼固脚挡墙地基的岩土类别;虑及浆砌石护岸挡墙基础、砼固脚挡墙基础及部分浆砌石护岸基座位处设计枯水位及水电站拦河坝回水位以下,应对基坑排 水设计作进一步明确、细化,以确保护岸、固脚挡墙基础与护坡基座施工质量与工程安全运行。

6.补充不同护岸形式连接段平面布臵图与横断面施工图。7.滩岸护坡顶高程与滩面顶部高差在1.0m左右桩号断面,宜将浆砌石护岸坡顶部高程抬高至与滩面相平,如桩号2+500右岸、11+300左岸、11+400左岸等,予以调整。

补充边坡比1:1~1:1.5浆砌石护岸稳定性计算。

8.“挡墙横剖面大样图(H>4.6m)”,所列挡墙底宽与墙高H关系式“1+0.35H”存误,应校正为“0.9+0.35H(m)”。

9.“挡墙与坡式护岸连接平面图”绘制不规范,予以校正。五.其它

1.本次提交的施工图有:施工图设计总说明;工程总布臵图;分幅平面图(1/9~9/9);河道整治纵断面图(1/4~4/4);横断面图(1/15~15/15);山洪沟治理细部结构图。

部分施工图标题栏的图名与图幅内容不匹配,予以校正。

2.补充“主要工程量清单表”。

3.加强施工地质工作、检验、校正前期勘察成果。4.对施工图中高程、单位、结构尺寸、文字说明作进一步校正。

请设计单位按上述审查意见对施工图进行补充、修改、完善。

吉安市青原区枫边水山洪沟整治工程施工图审查专家组

施工进度意见 篇5

监理意见或建议:

一、160301日,第83次监理例会后,业主、相关施工方、监理共同对业主编制的春节后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了签字确认,各施工方均表示按照该进度计划协调施工,采取措施加快施工进度,使各项工作按此计划推进完成。因此,各施工方需严格按照该计划组织施工,不足部分必须及时调整或整改,未整改或整改不力或未落实或计划偏差的,业主应予以顶格处理。

二、截至目前周进度计划只有海洋建设内外装、成实塑胶、银腾装饰单位报送,其他施工方没有报送,需相关施工方认真整改。

三、经检查,各施工方的施工作业人数较少,需相关施工方积极组织资源到场满足施工进度计划所需。今年的春节后至目前,各施工方均没有多少人到场施工,了解其答复说还在组织之中,这不是理由,需各施工方高度重视,积极整改落实。

四、160301日,第83次监理例会后,业主、相关施工方、监理共同对业主编制的春节后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了签字确认,各施工方需对该计划进行分解,并详细地编制月、周施工进度计划,自审合格后还需报送业主、监理备案。

五、监理认为,施工方与业主商签了施工进度计划,就是一种双方的承诺,承诺就是诚信,就要贯彻执行并严格落实,保证承诺的事情按规实现;一些耍手段,耍聪明、耍小心眼可能糊弄一时,说到做不到,满嘴放空炮的做法,时间长了就会被人识破,愤而诛之;因此,业主对于不讲诚信的应顶格处理。

六、业主的相关调整进度计划,也应考量施工方的实际情况,如交叉、提前作业的影响。

七、如果相关施工方不重视施工进度按期落实实现,或不采取措施立即改变目前施工情况,预计施工进度不能按期实现目标,业主应当考量予以相关措施。

八、望相关施工方对施工进度等立即进行整改,加大材料、人力、资金等施工资源的投入,保证备料工作正常运转,及时增加现场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的数量,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按期全部完成自身承担的施工任务,并且质量合格。

九、目前工程工期非常紧张,但决不能以牺牲安全、质量抢赶工期,因此我监理要求各施工方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目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进度、质量等隐患或缺陷。

钢箱梁施工方案审核意见 篇6

高新区段(西塘河~312国道)建设项目

监理审核意见单

五标段钢箱梁施工方案审查意见

经对中环五标钢箱梁加工焊接工艺方案评定报告认真审查,认为你部所报钢箱梁加工制造工艺评定报告中焊接评定试验项目基本涵盖本标段钢箱梁对接接头焊接类型,原材的选用、焊缝质量要求、试验方法等均能够满足本标段钢箱梁加工制造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的要求,本工艺方案可行,但需认真执行本报告中的工艺参数,检查其在施工中的执行情况,审核意见如下:

1、同意部分引用相同钢种、相同焊材、相同焊接方法、相同焊接工艺参数已评定并批准焊接工艺评定;

2、同意采用SAW、GMAW+SAW、GMAW、FCAW、FCAW焊接方法及选用H10Mn2、ER50-

6、E501T-1等焊接工艺材料进行工艺评定。

3、在对接接头对接焊缝、T型接头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的无损检验应符合TB10212-89Ⅰ级标准;

4.同意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中焊接工艺参数;

5、对板厚大于24mm,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缝口40~50mm范围内应采取加温措施;

6、建议锚箱重要部位焊前应采用电热板预热,并按规定测温;

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

苏州市中环快速路工程

对混凝土施工的几点意见 篇7

1.1 水泥受压强度

混凝土承受压力的强度和水泥的受压强度是成正比的, 从理论上计算, 在同等条件下, 水泥中标号高的制作出的混凝土比标号低的制作出的混凝土受压强度要大得多, 因此在用混凝土施工时, 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准水泥的标号, 千万不要“张冠李戴”, 否则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1.2 水和水泥的重量之比

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重量之比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受压强度, 这种影响是成正比的, 水和水泥的重量之比越大, 混凝土受压强度也就越大;反之, 它们的重量之比越小, 混凝土受压强度也就越小。

1.3 粗糙的集料

粗糙的集料对混凝土的受压强度也有很大影响, 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经过加工的粗糙小颗粒岩石, 而这种小岩石因表面很粗糙, 和水泥的结合就会紧密些, 用这种小碎石制成的混凝土受压度也就相对强些;而用卵石制作的混凝土, 因卵石的表面光滑, 和水泥的结合不会很紧致, 因此用卵石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受压强度不大。在具体施工时, 如要增强混凝土的受压度就必须使用粗糙的集料才能达到目的, 但也必须要注意控制好使用该集料的比例,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问题。

1.4 砂土和石子的质量

砂土和石子的质量必须符合配制混凝土的标准, 因为它们和混凝土的质量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有些砂土和石子堆放到施工场地后, 受环境的影响, 质量会发生很大变化, 如果不采取一些拯救措施, 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在这种情况下, 施工人员必须想办法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不受影响。

2 影响混凝土施工的外在原因及注意要点

2.1 炎暑气候对混凝土施工的负面影响

(1) 众所周知, 炎热的地方水分容易蒸发, 炎暑气候将让混凝土脱水, 严重影响它的受压强度, 使用寿命。

(2) 炎暑气候下, 水泥中的水分蒸发快, 混凝土硬化也相对较快,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能加快工序, 其实过快的硬化导致混凝土中砂石不能很好地结合, 之间会形成大小不一的间隙, 这种间隙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 相应地也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

(3) 炎热气候下, 对于刚凝固而成的混凝土, 必须用水浇灌。否则, 带来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不但会降低混凝土的受压强度, 还会让其表面缺水, 变得干燥, 从而产生裂痕。

(4) 在夏季, 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渗透性能也大幅下降。

2.2 炎暑气候下混凝土施工的注意要点

(1) 要选择质量达标的水泥, 并且要注意在配置混凝土时, 要把温度控制在七十度以下, 否则对混凝土的质量有一定破坏作用。

(2) 集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成分, 在夏季, 如果能把集料的温度降下来, 就能把混凝土的温度也降下来。集料在运输的过程中, 受到太阳的暴晒, 温度急剧升高, 在配制混凝土之前, 可用地下的井水去冲洗集料, 因为在夏季, 地下井水的温度也只有二十多度, 用地下井水一冲, 能大幅度地降低集料的温度, 与此同时, 还可用地下井水去冲洗配制混凝土的设备、让混凝土的“制造者们”也洗个“凉水澡”, 这样之后搅拌制作出的混凝土质量一定是上乘的, 不会受到高温气候的影响。

(3) 水也是配制混凝土时不可缺少的成分, 并且水温和混凝土的温度也是成正比的, 水温如果很高, 不但会让混凝土的温度上升, 而且还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配制混凝土时, 我们必须要降低水的温度, 让它的温度保持在十四度以下, 在夏季, 最好的降水温的方法就是加冰块。因为夏季水温高, 加入冰块后, 高温下, 冰块马上就会融化, 而冰块在融化时吸热量相当大, 全部融化之后, 水温就能大幅下降。

(4) 在把混凝土等材料灌注到模子里制成预定形体时, 一定要将施工的工具放到阴凉环境中, 避免太阳的暴晒, 如果温度特别高, 还可用洒水车对施工的工具进行洒水降温。具体施工时间, 也要避开高温时段, 最好选择在清晨六点之前, 千万不要在中午时间施工, 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也会对施工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炎暑气候下, 混凝土的配置一定要考虑温度高的因素, 要有预见性, 否则, 盲目地在夏季进行混凝土的施工配制, 将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进而影响各项工程的质量, 更有甚者会酿成不可挽回的灾祸。

2.3 低温天气对混凝土施工的负面影响

(1) 气温过低, 在配制混凝土时, 搅拌物会结冰,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会变长。

(2) 混凝土在没有完全硬化之前, 极低的温度会使其内部的水分结冰, 而水结冰之后体积都会膨胀产生一种破坏力, 这种破坏力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3) 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在结冰之后, 还会影响混凝土内部原料的紧密结合, 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力。

(4) 混凝土内部的小冰块在融化之后, 其内部会形成间隙, 从而缩短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2.4 寒冷气候下混凝土施工的注意要点

(1) 在零度以下的环境中对混凝土施工, 首先要选择防冻性能强的混凝土, 就能较好地预防冷空气对它的破坏作用。其次要降低水和水泥的重量之比, 增加水泥的用量, 减少水的用量, 这样也可以保证混凝土不受寒潮的侵袭。

(2) 对于零下十一度样子的寒冷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配制混凝土, 只有对配制的原料进行加热, 来提高混凝土的“御寒能力”, 而且这种方法操作简单, 耗用成本极低, 因此在建筑行业广泛运用。

(3) 在零度以下零下十一度以上的环境中, 配制混凝土时, 可对混凝土原料周围的冷空气加热, 让空气把热量传递给混凝土的原料。同时还可直接去提高混凝土的温度。在加热时, 传统的升温方法是采用火。现在我们要突破这个局限和思维定势, 提高温度的方法有很多种, 除火之外, 还可用热气、电、甚至是红外线去加热。但是这几种方法也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用火去提高温度, 主要是现代设备比较缺乏的小工地用得多, 因为这种传统的加热方法既省成本, 操作方法又简单, 但也有缺陷, 因为火在燃烧时会释放出二氧化碳, 这种物质对混凝土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而用热气去升温就可避免这种不足, 此外, 用热气提高温度, 混凝土的受热面要均匀些, 而且局面也容易掌控些。但这种加热方法也有不足之处, 因为热气的产生需要专门的设备, 耗费的成本比较大, 而且热气不集中, 有很大一部分没起到作用而消耗掉了。而用电去升温, 却不会造成热量的浪费, 并且也很容易掌控, 只是因用电量很大, 成本也比较高;用红外线加热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高科技现象, 这种方法也比较好用, 但成本相对较高。

(4) 在零下十一度以上的环境中配置混凝土时, 还可用添加防冻剂方法来增强混凝土的抗冻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士元.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混凝土, 2003 (7) .

鉴定意见的司法审查 篇8

一、基本案情

1998年被害人罗某某在精神病院接受住院治疗,e被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1999年被害人罗某某经鉴定机构鉴定为心因性精神障碍;2012年被害人罗某某在当地办理精神残疾壹级证,经全村公示后,获得残疾人补助金。

2014年4月份至5月份,犯罪嫌疑人余某某在其家中与被害人罗某某发生两次性行为。2014年10月24日,被害人罗某某的丈夫李某某向公安机关报案。2014年11月11日,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余某某抓获,其到案后如实供述其与被害人罗某某发生性行为的事实。2014年11月22日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余某某监视居住。2014年11月4日,第一份鉴定意见鉴定显示:被鉴定人罗某某患有精神分裂症,无性防卫能力。2015年8月18日,第二份鉴定意见鉴定显示:被鉴定人罗某某无重性精神病表现,有性防卫能力。

二、分歧意见

关于本案中犯罪嫌疑人余某某的行为如何认定,鉴定意见采信问题产生了以下分歧:

(一)第一种观点认为,应采信第二份鉴定意见,认定被害人无重性精神病表现,有性防卫能力,犯罪嫌疑人余某某不构成强奸罪

一方面,结合全案证据不足以证实犯罪嫌疑人余某某与被害人罗某某发生性关系时采取暴力或者胁迫手段。本案的发案过程也是基于他人发现而发案,即系被害人罗某某与犯罪嫌疑人余某某发生第二次性行为数月之后,其丈夫李某某在家中发现其他人丢弃的烟头产生怀疑,经询问被害人罗某某后向公安机关报案。由于报案不及时,未有充分证据予以证实犯罪嫌疑人余某某与被害人罗某某发生性关系系违背被害人罗某某的意志而为。

另一方面,第一份鉴定意见中显示出被害人罗某某患有精神分裂症,无性防卫能力,但是从该鉴定意见中显示被害人罗某某对性行为的性质有一定的认知,知道非自愿发生性关系的是强奸,其精神问题并不足以否认其无性防卫能力。第二份鉴定意见中引用的证据材料更加完整、全面,同时又对被害人进行了住院观察,应采信第二份鉴定意见,认定被害人罗某某无重性精神病,有性防卫能力。

综上所述,鉴于犯罪嫌疑人余某某与被害人罗某某发生性关系时,未有充分证据证明采取暴力胁迫手段,那么认定犯罪嫌疑人罗某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的前提是被害人罗某某不具备性防卫能力,本观点倾向于采信第二份鉴定意见,认定被害人罗某某具有性防卫能力,因此,犯罪嫌疑人不构成强奸罪。

(二)第二种观点认为,应采信第一份鉴定意见,认定被害人罗某某具有精神分裂症,无性防卫能力,犯罪嫌疑人余某某构成强奸罪

认定强奸罪时,考虑是否违背妇女意志,根据行为人所采取的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予以考察是妥当的,但是不能仅仅只看行为人的行为表现,或者仅仅看被害人有无反抗表现,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只是佐证,而是根据行为人的手段结合当时被害人的心理、表现等因素综合判断。[1]就本案而言,被害人罗某某不具有自主保护性权利不受侵害的决定能力和控制能力,其虽然对性行为发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不具备正常的认识能力与意志能力。

就鉴定意见而言,事实上,本案中两份鉴定意见作出前,在1998年、1999年、2012年都有证据显示被害人是精神病人,且经过全村公示,也就意味着犯罪嫌疑人明知被害人是精神病人,仍然与之发生性行为。第一份鉴定意见作出时间为2014年11月4日,距性行为发生时7个月左右;第二份鉴定意见作出时间为2015年8月18日,距性行为发生时15个月左右。第一份鉴定意见出具日期接近性行为发生之日,更能接近并反映被害人当时的心理状态;第二份鉴定意见被采信的原因之一在于经过对被害人的住院观察。但经过仔细查证得知,被害人之所以住院观察原因恰恰是鉴定人员当场作出鉴定意见后,被害人家属因为鉴定时间过短,才强烈要求住院观察;在被害人住院期间,鉴定人员并未近距离观察被害人,已经做出的鉴定意见并非必然更加客观、全面一些。此外,被害人有精神病经过了三次鉴定意见的佐证,第二份鉴定意见的鉴定机构也曾鉴定被害人为精神病人。有鉴于此,同样当场作出的第二份鉴定意见并不能完全否定第一份鉴定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前三次精神病鉴定结论做出后的时间推移,被害人的精神状态并未有所好转,相反,结合其日常表现,被害人的精神病状态为全村人所共知。结合证人证言可以看出,犯罪嫌疑人是在明知被害人为精神病人的情形下,与之发生性行为,被害人的自愿无法成为其辩解理由。结合案件证据材料,被害人罗某某与犯罪嫌疑人发生性关系时十分随意,随意时间段、随意地点。据此可见,被害人罗某某的心理防卫并未达到正常人的判断。被害人在性行为发生后,并未告知别人,仅说明被害人有基本的性羞耻心,但是并不能因此认定被害人具有支配、控制与决定性行为的能力。从本案鉴定意见以外的其他证据可以看出,被害人发生性行为时性防卫能力并不健全。强奸罪的犯罪构成中,主观方面为故意,明知妇女是不能正确表达自己意志的精神病人而与之性交的人,不论被害人是否表示“同意”或“反抗”,都应视为违背妇女意志,构成强奸罪。

综上,应采信第一份鉴定意见,认定被害人罗某某具有精神分裂症,无性防卫能力,犯罪嫌疑人余某某构成强奸罪。

三、评析意见

笔者倾向于第二种意见,建议采信第一份鉴定意见,被害人罗某某有精神分裂症,无性防卫能力,犯罪嫌疑人余某某成立强奸罪。理由如下:

(一)鉴定意见的证据效力

鉴定意见的专业性、科学性特征及解决案件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对刑事诉讼中查明案件事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鉴定意见属于八种法定证据之一。鉴定意见经过查证属实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虽然我国并未将鉴定事实分类划分,但对于凭借专业知识做出的鉴定意见,例如DNA鉴定、尸检鉴定、药物鉴定、毒物鉴定等可以直接采用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而对需要结合案情或者其他案件材料等加以辅证才能做出的鉴定意见在适用时还需结合案情审查其鉴定意见内容的合理性。就本案而言,被害人是否有精神病的鉴定意见就是属于此类鉴定意见。

两份鉴定意见完全不一致的鉴定文书该如何审查和认定的关键在于,证据证明力强弱的问题。检察机关审查证据过程中,判断证据证明力的强弱及证据效力的大小取决于证据相关性的大小,[2]这属于事实问题范畴。鉴定意见的证明力也即是对案件事实证明作用的强弱程度,是指鉴定意见的质量、说服力或者证明价值。[3]就本案而言,两份鉴定意见都是由具有专业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和人员所作出的,所不同的是鉴定意见的出具时间,第一份鉴定意见时间较为接近案件事实发生之日,第二份鉴定意见鉴定时间离案件事实发生之日较远。而审查鉴定意见过程中需审查鉴定意见与案件存在的客观联系的程度,以及对确定案件事实的作用。[4]此外,评价鉴定意见还需根据其内容结合案件情况分析,并结合其他证据围绕证据规则对案件事实作出评价。本案中除了这两份鉴定意见外,对被害人罗某某的精神病鉴定已经做了三次,分别有三份诊断或者鉴定,足以说明被害人罗某某患有精神病。只有第二份鉴定意见显示被害人无重性精神病。就证据效力而言,第一份鉴定意见更接近案件事实发生之日,结合案件其他材料,被害人罗某某说话颠三倒四,日常行为异于常人,且经过全村公示被害人有精神病,作为同村人的犯罪嫌疑人明知被害人有精神病这一条件是符合的。

有精神病是否必然等同于无性防卫能力这一问题,需要专业的医生给予专业的回答。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法律法规就犯罪嫌疑人与精神病患者发生性行为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评断依据。200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部分罪案<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试行)>的通知》第5条第4款中明知被害人是精神病患者或者痴呆者(程度严重)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以强奸罪定罪处罚。这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妇女是精神病患者或者较轻微的痴呆症,也未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经本人同意发生性行为的,不构成强奸罪。从犯罪构成要件角度强调行为人主观方面为明知,也着重表明本罪主观方面为故意。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从常识常情出发,我们不能“当然”要求犯罪嫌疑人明知被害人无性防卫能力,这样对犯罪嫌疑人的资质要求过高,也不利于保护此类特殊被害人。因为即使是专业人员对被害人是否有性防卫能力,都有不同的认知。因此,不具备专业知识的犯罪嫌疑人“明知”的内容不应指代为性防卫能力,取而代指为被害人是精神病患者或者程度严重的痴呆者。就本案而言,犯罪嫌疑人余某某明知被害人罗某某是精神病患者,这一事实无容置疑,审查两份鉴定意见中也应当看到,被害人是精神病患者都予以了佐证,只不过就被害人是否有性防卫能力有了分歧。那么,在这个意义上,犯罪嫌疑人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具有犯罪故意得到了确证。这里的关键,在于对被害人是否具有性防卫能力的审查。

(二)强奸罪中被害人的认识能力与意志能力

强奸罪的法益是妇女(包括幼女)的性的自主决定权,其基本内容是妇女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性行为的权利。[5]我国法律中明确规定“明知妇女是不能正确表达自己意志的精神病人或有严重痴呆的人而与之性交的人,不管被害妇女是否表示“同意”或“反抗”,都应视为违背妇女意志,构成强奸罪。这是对性权利无自主决定权与意志能力的精神病人予以的特殊保护。域外很多国家对与精神病人发生性关系的行为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对此类强奸罪的特殊犯罪人予以了严惩。[6]问题的关键在于,精神病人同幼女一样缺乏决定性行为的能力,即使能认识到非自愿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属于强奸行为,但是其并不具备对性行为的决定和控制能力。就本案而言,被害人罗某某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缺乏正常的意志能力,犯罪嫌疑人余某某在明知被害人罗某某为精神病患者的情况下,仍然与之发生性行为,应当认定为成立强奸罪。

强奸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内容是违背妇女意志,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性交。是否违背妇女意志还应充分考虑到妇女是否知道反抗、是否能够反抗,精神病患者缺乏正常的认识能力与意志能力,行为人明知是精神病患者而与之性交的,即使征得被害人同意的,也应当成立为强奸罪。因为虽然基于被害人承诺的行为可以成为违法性阻却事由,就像罗马法彦中“不可能对承诺者实施不法”所表示的那样,但具体到强奸案中幼女及精神病妇女的承诺不能成为违法性阻却事由。[7]原因在于有效的承诺必备要件之一是需要具有承诺能力的人基于真意作出的承诺。而事实上,无论是幼女抑或是精神病妇女在强奸案中并不具备承诺能力,即使作出承诺,也是无效的。

虽然我国法律中还规定了确实不知道妇女患有较轻微的痴呆症,在女方自愿或者主动要求下与之发生性行为的,不宜以犯罪论处。但本案中被害人是精神病人,无论在第一份鉴定意见还是第二份鉴定意见都予以了描述,不同的是第一份鉴定意见显示被害人是精神分裂症,第二份鉴定意见显示被害人无重性精神病。就这个角度而言,作为精神病妇女的被害人即使作出同意发生性行为的承诺也是无效的,更遑论被害人的供述中曾提及自己对发生性行为进行过反抗。

至此,被害人罗某某具有精神病,无性防卫能力,犯罪嫌疑人余某某构成强奸罪的论证已然完成。

(三)有利于实现案例释法说明功能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笔者认为无罪推定原则的贯彻与人权保障的实现,绝不意味着容忍那些侵害他人权利的犯罪行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在每一件案件中体现司法公平与公正,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公、检、法机关办理和审理的案件都具有引领与指导社会公众如何沿律循法的导向作用,在具体个案中向社会民众释法说理,形成良好的释法制度是我国司法机关所追求的目标,这正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并颁布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检察官以案释法制度的规定(试行)》的初衷所在。值得注意的是,检察机关办理案件不可动摇的基础仍然是依据案件事实和法律。本案中,被害人罗某某与犯罪嫌疑人余某某在同村生活,全村人周知被害人罗某某具有精神病,倘若对余某某强奸精神病人罗某某的事实不予以处罚,那么是否会形成一种导向:与精神病人罗某某发生性关系的行为是不受刑法评价和处罚的,在此情形下被害人罗某某的人身权利尤其是性权利受到威胁和侵害是可以明确预见的。正如笔者所提倡的,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保护是社会公众的共同责任,作为检察机关更是责无旁贷。本案中依法认定犯罪嫌疑人具有强奸罪,具有案例指导作用,有利于实现检察机关以案释法说理的功能。

(四)余论——鉴定意见的司法审查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第84条、85条、86条规定了鉴定意见的审查与认定。事实上,无论是鉴定意见还是其他法定证据的认定均是指有关人员对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据效力进行判断、评断、认可、确认等活动。[8]虽然有学者认为,认定证据应属于法官的特有职权,检察机关只有审查证据的权利。[9]但是对证据能力及证据效力进行判断、评断、认可等活动同样也是检察人员审查证据过程所从事的活动。因此,撇开审查证据与认定证据之间的概念界定之争,毋庸置疑,检察机关有义务也有权利对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及证据效力进行判断、评断,并选择认可的鉴定意见。笔者赞同眼下的刑事诉讼证据制度模式属于“印证证明模式”,[10]也同样觉得与其批判司法实践及立法解释中对于证明力规则限制的现状,不如找出其存在的合理性与正当性,进而发现此现状出现的原因及条件。[11]不得不承认,当下我国证据规则中注重证据的真实性,也正是在这种优先考虑证据真实性的理念推动下,促使了司法实践中着重强调证据之间相互印证规则的形成。故此,检察机关审查证据过程中,即使通过询问证人、被害人,讯问犯罪嫌疑人,审查物证、书证等证据材料,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真实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还是要依据法定的客观证据规则作出评价。这个法定的客观证据评价规则和评价标准即是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规则。

不言而喻,鉴定意见的审查应注重证据相互印证规则,但同样不能忽视对作出鉴定意见的鉴定机构与鉴定人员的审查。在案件审理阶段,英美法系国家有鉴定人出庭接受控辩双方交叉询问的制度,大陆法系国家虽然对鉴定人出庭要求较为严格,但规定了可行性的方式允许鉴定人对鉴定意见予以说明。我国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证据专章中第五节也明确规定了鉴定意见的审查与认定,其中第86条规定了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强制鉴定人出庭作证。虽然201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九章第八节专门就鉴定意见的处置方式有了较为宽泛的规定,但是对鉴定意见的具体审查在司法实践中有待进一步思考。

笔者认为,就本案而言,鉴定意见的审查除了对作出鉴定意见的鉴定机构与鉴定人员是否具有资质、鉴定方式是否客观进行必要的形式审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结合本案案情进行实质审查。具体来说,首先询问作出鉴定意见的鉴定人员作出鉴定的依据和原因,其次询问以前的精神病鉴定结论对现在鉴定意见作出的影响,并比较两份鉴定意见,将两份鉴定意见中争议焦点——被害人是否具备性防卫能力问题询问鉴定人员,请其解答性防卫能力鉴定是如何作出的和包括的内容,询问其精神病与性防卫能力之间的关系等。向作出鉴定意见的鉴定人员询问清楚鉴定意见作出的依据,不仅能更好地判断鉴定意见的证明力和鉴定意见的证据效力,还能更加准确地审查证据材料,作出精准的判断。

注释:

[1]赵秉志:《中国刑法典型案例研究第四卷: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犯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2]陈瑞华:《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第43页。

[3]拜荣静:《论刑事鉴定意见证明力的评价》,载《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4]同[3]。

[5]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777页。

[6]如英国1956年《性犯罪法》中规定:“与精神有缺陷的妇女非法性交的男子构成犯罪,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德国刑法中规定“利用他人因病例性精神错乱而反抗能力的情况而与其实施性关系为犯罪”;日本刑法中规定“乘女子心神丧失或者不能抗拒,或者使女子心神丧失或者不能抗拒而奸淫的行为为犯罪”;意大利刑法中规定“利用被害人在行为实施时身体或者精神劣势状况,诱使他人实施或者接受性关系为犯罪。”

[7][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0页。

[8]何家弘:《论证据的基本范畴》,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1期。

[9]何家弘:《证据的审查与认定原理论纲》,载《法学家》2008年第3期。

[10]龙宗智:《印证与自由心证——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上一篇:青春正能量弘扬五四精神演讲稿下一篇:导师带徒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