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精选8篇)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篇1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案例1:20
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GDP
是20
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没有GDP这个发明,我们就无法进行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比较;贫穷与富裕的比较,我们就无法知道我国的GDP
总量排在全世界的第4
位,低于美国的5
倍多,没有GDP
我们也无法知道我国人均GDP
在2005
年已超过1300
美元,低于美国和日本的35
多倍。没有GDP
这个总量指标我们无法了解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快还是慢,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因此GDP就像一把尺子,一面镜子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你要判断一个人在经济上是否成功,你首先要看他的收入。高收入的人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一国的整体经济。当判断经济富裕还是贫穷时,要看人们口袋里有多少钱。这正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作用。GDP
同时衡量两件事: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量的总支出。GDP
既衡量总收入又衡量总支出的秘诀在于这两件事实际上是相同的。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这是为什么呢?一个经济的收入和支出相同的原因就是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如你雇一个小时工为你做卫生,每小时10
元,在这种情况下小时工是劳务的卖者,而你是劳务的买者。小时工赚了10
元,而你支出了10
元。因此这种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做出了相同的贡献。无论是用总收入来衡量还是用总支出来衡量,GDP
都增加了10
元。由此可见,在经济中,每生产一元钱,就会产生一元钱的收入。
讨论题:
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是什么?
2.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和收入法是什么?
3.为什么国内生产总值(GDP)是20
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案例2:从GDP
看我国的差距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汇率法计算了
179
个国家和地区2005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05
年GDP
位居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和巴西。数据同时显示,2005
年世界179
个国家排名,中国人均GDP
为1352
美元,位居世界第112
位,仍属中下收入国家行列。尽管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数字还相当小,但中国人均GDP
突破一千美元,表明中国跨过一个“门槛”。2005
年人均GDP
位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卢森堡、挪威、瑞士、爱尔兰、丹麦、冰岛、美国、瑞典、英国和日本。中国香港居世界第23
位;中国台湾居世界第36
位。从上述数字看出,在2005
年我国的GDP
总量已超过了10
万亿人民币,我国的经济增
长速度是9.2%,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尤其是在各国经济衰退的宏观形势下,但是我们和发达国家比差距还是很大的,从GDP的总量来看,如果我们把这10
多万亿人民币比做一个蛋糕,那么美国就6
个蛋糕,从人均GDP
看差距就更大了,美国6
个蛋糕除以3
亿人,我们一个蛋糕除以13
亿人,美国的人均GDP
高出我们35
倍之多。中外很多经济学家估计照这样的速度增长我国GDP
总量有望在2015
年赶上美国,但人均量赶上美国还任重道远。
讨论题:
1.我国与发达国家在GDP
上的差距说明了什么?
2.怎样才能增加我国的GDP
总量和人均GDP
量?
案例3:GDP
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
是万万不能的越来越多的人包括非常著名的学者,对
GDP
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发生了怀疑。斯蒂格利茨曾经指出,如果一对夫妇留在家中打扫卫生和做饭,这将不会被列入GDP的统计之内,假如这对夫妇外出工作,另外雇人做清洁和烹调工作,那么这对夫妇和佣人的经济活动都会被计入GDP。说得更明白一些,如果一名男士雇佣一名保姆,保姆的工资也将计入GDP。如果这位男士与保姆结婚,给保姆不发工资了,GDP
就会减少。德国学者厄恩斯特?B?冯?魏茨察克和两位美国学者艾墨里?B洛文斯,L?亨特?洛文斯在他们合著的《四倍跃进》中对GDP
在衡量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更是提出了诘难,他们生动地写道:“乡间小路上,两辆汽车静静驶过,一切平安无事,它们对GDP的贡献几乎为零。但是,其中一个司机由于疏忽,突然将车开向路的另一侧,连同到达的第三辆汽车,造成了一起恶性交通事故。‘好极了’,GDP
说。因为,随之而来的是:救护车、医生、护士,意外事故服务中心、汽车修理或买新车、法律诉讼、亲属探视伤者、损失赔偿、保
险代理、新闻报道、等等,所有这些都被看作是正式的职业行为,都是有偿服务。即使任何参与方都没有因此而提高生活水平,甚至有些还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我们的‘财富’——所谓的GDP
依然在增加”。1998
年湖北发了大水,遭了大灾,湖北的经济增长速度却提高到了13%。基于以上的分析,三位学者深刻地指出:“平心而论,GDP
并没有定义成度量财富或福利的指标,而只是用来衡量那些易于度量的经济活动的营业额”。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其中所包括的外资企业虽然在我们境内从统计学的意义上给我们创造了GDP,但利润却是汇回他们自己的国家的。一句话,他们把GDP
留给了我们,把利润转回了自己的国家,这就如同在天津打工的安徽民工把GDP
留给了天津,把挣的钱汇回了安徽一样。
看来GDP
只是一个“营业额”,不能反映环境污染的程度,不能反映资源的浪费程度,看不出支撑GDP的“物质”内容。在当今中国,资源浪费的亮点
工程,半截子工程,都可以算在GDP
中,都可以增加GDP。尽管GDP
存在着种种缺陷,但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一种包罗万象、反映一切的经济指标,在我们现在使用的所有描述和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中,GDP
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正因为有这些作用,所以我说,GDP
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
是万万不能的。
讨论题:
1.GDP
有哪些局限性?
2.为什么说GDP
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
是万万不能的?
3.怎样克服GDP
有哪些局限性?
案例分析:
案例1:
案例点评:
GDP
如此重要,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搞清楚到底什么是GDP,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本国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合。准确理解GDP的要点是:①GDP
是按照现行的市场价格计算的;②GDP
包括在市场上合法出售的一切物品和劳务,例如你购买了音乐会的票,票价就是GDP的一部分;③只算最终产品,不包括中间环节;④是一个国家之内的,例如外国人暂时在中国工作,外国人在中国开办企业。他的生产的价值是中国GDP的一部分。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主要有支出法和收入法和生产法,但以支出为准。
案例2:
案例点评:
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本国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合。怎样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把我国GDP
这个蛋糕做大呢?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政府官员,都要想办法,把企业的价值链做长,把经济的价值链作长,把产品的附加值做大。怎样理解这句话,我举一个例子说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低,也就是价值链短。农民吃的东西很少是到市场上买来的。他们吃的粮食、蔬菜、蛋类等都是自己生产的。再看美国的农民,(美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8%)如果他是个农场主,生产出的麦子,自己不磨面、不烤面包。从市场把面包、黄油、蛋类、蔬菜等买回来吃,这样一来,他们的价值链就做长了,GDP的总量就做大了。具体是怎样大的:美国农民是先把小麦送进面粉厂,面粉加工出来又进
面包厂,生产出来的面包又进超市,超市再把它卖出去。光是吃这个链条有多长,在这个链条上每一个环节价值都在增殖。而我国农民只做了一道工序,农民把粮食种出来进嘴了。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家都在设法把产品和服务价值链做长做大,这样才会增加我国的GDP。
案例3:
案例点评:
上述案例不难看出目前在评价经济状况经济增长趋势及社会财富的表现时,使用最为广泛的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GDP
指标,不能完全反映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这些缺陷使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仅无法衡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相反还助长了一些部门和地区为追求高的GDP
增长而破坏环境、耗竭式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可以肯定的是,目前GDP
数字里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牺牲后代的资源来获得的。有些GDP的增量用科学的发展观去衡量和评价,不但不是业绩,反而是一种破坏。我们要加快发展、加速发展,但不能盲目发展。从GDP的含义到它的计算方法不难看出,GDP
是而只是用来衡量那些易于度量的经济
活动的营业额,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
美国罗伯特?肯尼迪(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之弟)“GDP
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这句话就是他在竞选总统的演说中对GDP
这个经济指标的批评。他不是经济学家,但他的这段颇受经济学家的重视。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案例1: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
据估算,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约为0.68,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48。也许这种估算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为什么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有这种差别呢?
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同,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瓣成两半花。但在经济学家看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德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的经济基础。还要用经济与制度因素来解释中美边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差别。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而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讨论题:
1.从这个案例当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如果要提高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案例2:老百姓为什么喜爱储蓄
高储蓄率往往是高
GDP
增长的后果。道理很简单,普通老百姓收入增长后,会小心地“奖励”一下自己,但不愿大量花钱。日本在上世纪70
年代GDP
增长很快,在那个时期的储蓄存款率也是很高的。到了90
年代,日本经济增长变缓,储蓄存款率也随着下降了。中国目前还是处在高GDP
增长期间,较高的储蓄存款率其实是正常的。缺少有吸引力的投资渠道是高储蓄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不光老百姓缺少投资渠道,近来很多企业也因缺少投资欲望而把资金存入银行。在中国,企业存款增加后,广义货币M2(定活期存款为主)就会随着增长。2005
年的M2
同比增长18.3%,很多人推测这个增长主要来自企业高达1.2
万亿元的利润。所以,老百姓不投资不是孤立的现象。
中国是个高储蓄率的国家,老百姓把收入的40%放在银行里。但是,对中国这么一个大国来说,15
万亿元存款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如果让13
亿人平摊存款余额,人均不过只有一万多元。假定那些存款都来自5
亿城镇居民,人均不过三万元。一个典型的城镇三口之家,也就是大约10
万元存款。这个平均家庭存款数,购买房子不足,供养车不够,不断上涨的医疗费和教育费也让普通家庭不敢轻易花费银行存款。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高储蓄率是在平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基础上形成的。老百姓储蓄多是对养老风险和医疗风险没有信心。美国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上个世纪70
年代,美国经济不景气,美国人储蓄较多。随着经济改善和各种社会保险机制的建立,大多数美国人对未来的担忧没有了。2005
年,美国人的储蓄率是负数,说明他们不光不存钱,而且开始花过去的存款。不过,美国人并没有过度担心。储蓄是个复杂的现象,需要把居民存款余额放到更大的图像里去看。美国的老百姓只想花费,不愿储蓄,而中国的情况稍稍不同,老百姓感到银行里有储蓄,心里才能获得一些安全感。目前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而培养一个孩子上到大学需要19.1
万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钱不敢花就不难解了。消费低并不是“节约的习惯”,而是未来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
讨论题:
1.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含义。
2.中国老百姓偏爱储蓄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案例3:一把“双刃的剑”
乘数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建筑业增加投资100
万,它不仅会使本部门收入增加,而且会在其他部门引起连锁反应,从而使这些部门的支出与收入也增加,在边际消费倾向为80%时,在乘数的作用下最终使国民收入的增加5
倍,使国民收入增加500
万。为什么会有这种倍数关系,让我们举一例来说明。例如,你花了50
元去买了10
斤苹果,这样卖水果的小贩收到50
元后,留下20%即50×20%=10
元去储蓄,拿其余的80%即50×80%=40
元去购买其它商品,这40
元又会成为其他人的收益。假如这个小贩把40
元用去购买蔬菜,这又使菜农收益增加了40
元。菜农再20%即40×20%=8
元去储蓄,其余40×80%=32
去买大米,这样,卖大米的农户又会增加32的收益。如此连续循环下去,社会最后的收益上升到250,其计算方法是:50+50×80%+50×80%×80%+50×80%×80%×80%……=50×(1+80%+80%×80%80%+80%×80%=50×[1(1-80%)]=250
元。250
元是最初需求增加量50
元的5
倍,这就是乘数效应的结果。但乘数的作用是双重的,如果上述例子的相反会使国民收入减少250
元。即当自发总需求增加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要大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增加;当自发总需求减少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减少也要大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减少。所以,经济学家形象地把乘数称为一把“双刃的剑。”
讨论题:
1.乘数理论的含义是什么?
2.为什么说乘数理论是一把“双刃的剑”?
案例分析:
案例1:
案例点评: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说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明显的低于美国,为什么?我认为存在以下的原因:
首先来看收入。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尽管也经常发生经济周期性波动,但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经济的稳定决定了收入的稳定性。当收入稳定时,人们就敢于消费,甚至敢于借贷消费了。中国是一个转型中的国家,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尽管经济增长速度快,但就每个人而言有下岗的危险,收入并不稳定。这样,人们就不得不节制消费,以预防可能出现的下岗及其他风险。
其次来看制度。人们敢不敢花钱,还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性。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失业有失业津贴,老年人有养老金,低于贫困线有帮助,上大学又可以得到贷款。这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美国人无后顾之忧,敢于消费。但中国过去计划经济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被打破了,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且受财政实力的限制也难以在短期内有根本性的改变,从而要为未来生病、养老、孩子上学等必需的支出进行储蓄,消费自然少了。
最后边际消费倾向还与收入分配状况相关。在总收入为既定时,收入分配越平等,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收入分配越不平等,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越低。这是因为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低而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中国目前的收入不平等比美国严重,因此,边际消费倾向低也是正常的。解决我国边际消费倾向偏低的就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案例2:
案例点评:
我们把增加的收入中所增加的消费(即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凯恩斯曾提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经济学家从消费统计资料中发现,在发达国家,消费是稳定的,并不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但这个规律在我国现阶段是存在的。为什么在增加的收入中,增加的储蓄这么多?凯恩斯把未雨绸缪的谨慎动机作为储蓄的原因之一。谨慎动机的储蓄就是存钱,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这种谨慎动机储蓄的多少取决于社会保障的完善程度。不确定性越高,社会保障越不完善,储蓄就越多。凯恩斯还指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另一个原因是收入差距扩大。通常来说,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极低,但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极高。当收入和财富主要集中在富人手中时,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就低了。这种收入分化格局决定了整体边际消费倾向不高,消费不足。这种
谨慎动机在我国储蓄的增加中起了重要作用。我们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不确定性增加,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案例3:
案例点评:
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乘数理论回答总需求增加与国民收入增加量之间的关系。
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如果上例的边际消费是90%乘数就是10
倍,最初需求50
元乘上10,社会收益就是500
元。这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增加的收入就有更多的部分用于消费,从而使总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得更多。
但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确实存在着乘数理论所反映的这种连锁反应国民收入的增加也大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增加。这就是说,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总需求的增加才会使各种资源得到利用,产生乘数作用。如果社会上各种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或者某些关键部门(如能源,原料或交通)存在着制约其他资源利用的“瓶颈状态”,乘数也无法发挥作用。如在改革开放初期,增加需求,导致加工业膨胀,但我国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非常薄弱,无法满足新增需求,在旺盛的需求面前能源、原料等初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第三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案例1:刺激经济:消费还是投资
短期总需求分析尽管有其不现实的假设条件(总供给不变等),但对我们认识宏观经济问题,实现经济稳定仍然是有意义的。应该承认,总需求在短期中对宏观经济状况的确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重视增加内需已说明需求成为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如何增加内需呢?我们知道,就内需而言,如果不考虑政府支出,重要的在于消费和投资。消费函数理论说明了消费的稳定性,这就告诉我们,要刺激消费是困难的。前些年内我们八次降息,但对内需的拉动有限,居民储蓄一直增加,这说明拉动消费不易。拉动内需的重点在于拉动投资。第一,我们要区分投资与消费的差别。例如,我们过去一直把居民购买住房作为消费就是一个误区。应该把居民购买住房作为一种投资,并用刺激投资的方法拉动这项投资。应该说,在我国人口多,而居住条件仍然较差的情况下,在未来几十年中,住房仍是投资的热点,只要政策得当,住房可以增加内需,带动经济。
第二,在我国经济中,私人经济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经济的半壁江山。投资中的企业固定投资应该是以私人企业投资为主。这就要为私人企业投资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现在几乎每个人都认识到了内需的重要性。学习宏观经济学可以为我们寻找增加内需的方法提供一个思路。
讨论题:
1.为什么拉动内需的重点不是消费而是投资?
2.联系实际说明制约目前投资需求的主要障?
案例2:住房需求是投资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购买住房是一种消费,与购买冰箱、彩电、汽车一样。在经济学家看来,购买住房实际是一种投资行为,即投资于不动产。为什么购买住房不是消费而是投资呢?我们先从这种购买行为的目的来看。消费是为了获得效用,例如,购买冰箱、彩电、汽车等都是为了使满足程度更大,消费不会增殖,但投资是为了获得利润,或称投资收益。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人们购买房子不是为了住或得到享受(如果仅仅为了住可以租房子),而是作为一种投资得到收益。住房的收益有两个来源。一是租金收入(自己住时所少交的房租也是自己的租金收入),二是房产本身的增值。土地总是有限的,因此,从总趋势来看,房产是升值的。正因为这样,许多人把购买住房作为一种收益大而风险小的不动产投资。
把住房作为消费还是投资在经济学家看来是十分重要。因为决定消费与投资的因素不同。在各种决定消费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收入,但在决定投资的各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利率。因为利率影响净收益率。只有利率下降,收益率提高,人们才会投资,而且只要净收益率高,就愿意借钱投资,因此,要刺激投资就要降低利率。如果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刺激人们购买住房,关键不是增加收入,而是降低利率。
讨论题:
1.为什么购买住房是一种投资行为?
2.投资和消费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案例分析
案例1
案例点评:
构成总需求有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在其中消费占的比重最大,但消费是非常稳定的,每一年的消费水平变化非常小;投资仅次于消费,但投资不稳定,经济繁荣时投资增加,萧条时投资减少;政府行为是可以控制的,在经济繁荣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经济繁荣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一个国家一般追求的是国际收支平衡即出口等于进口。因此拉动内需的重点应放在投资上。但是国家应运用好调控政策预防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以及结构失横,今年双紧财政和货币政策就是抑制目前的房地产投资过热。
案例2
案例点评:
案例的核心是要区别什么是消费什么是投资。消费是居民为满足需要所支付的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以及用于生活劳务的支出。这种消费不会给消费者增殖一分钱,消费的多少是由收入决定的。而用于住房是不动产的支出,是由利率水平决定的,因为利率高,把钱放在银行吃利息没有风险,利息低人们就会寻找回报率高的投资项目,前几年具有投资眼光的人利用房地产市场低迷和国家购房的优惠贷款利息购买的房产,在现在房地产价格高的时候卖掉获取的巨大利益,不难得出居民的买房不是消费而是投资,因为使其投资的价值增殖了。但是我们也要明白投资就会有风险,如果你进入购买的时机不对不但不会增殖,还会亏本,房产作为不动产它的变现能力差,它会比投资股票的风险还大。
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
案例1:中国的需求管理政策
1998年初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通货紧缩时期。国内需求不足、产品滞销与企业利润减少和紧缩开支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恶性循环。从当年起,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措施。比较显著的变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比如发行大量的国债,用来进行基础设施和其他方面的投资。到2000年初,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趋势开始反转,2000年GDP增长率恢复到8%的水平。有学者据此认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遏制了经济的下滑,也有的学者认为单一的需求管理政策不足以拉动经济增长。后者观点的合理性有哪些?
案例2:小布什总统的减税计划
2000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济开始减速,2000年第三季度GDP从上半年的5%以上降到2.2%;股市下挫,特别是纳斯达克指数比最高点下降50%;美国家庭的财富总值55年来首次下降;截至2001年3月,美国主要汽车制造商在国内市场的销量连续六个月下降;2001年3月份的失业率达到4.3%,为过去20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2001年2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正式提交了关于10年内大幅减税1.6万亿美元的计划,以兑现自己在竞选总统时向选民许下的诺言。减税计划的主要内容有:简化个人所得税制,将五档所得税体系(15%、28%、31%、36%、39.6%)调整为四档(10%、15%、25%、33%);将儿童课税扣除由每名儿童500美元加倍至1
000美元;恢复双收入家庭10%的税收抵免;废除遗产税;扩大慈善捐助扣除的范围;使研究和实验的税收抵免永久化。减税计划的意图是什么?能否实现其目的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案例3: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断提出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开始的,后来曾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主要原则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引导贷款投向;实行全面的金融稳定计划;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展货币市场。比如,在货币供给方面,中央银行从1998年开始就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两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连续7次降低存贷款利率等。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意义是什么?与扩张和紧缩相比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案例分析
案例1:中国的需求管理政策
案例点评:现代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需求管理、供给管理以及收入政策。实际上,任何单一的政策措施很难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政策之间往往具有互补性。宏观经济政策相互配合,可以抵消各自的负面影响,有助于政策的效果。本例中,积极的财政政策本身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单纯的财政政策的效果是有限的。具体表现在:经济疲软时期,人们收入水平偏低,对未来的预期悲观。社会边际消费倾向低,乘数小。政府支出对经济的带动和刺激效果不显著的;政府支出将产生挤出效应。特别是衰退时期,产能过剩,投资空间相对狭窄,民间投资会被排挤;政府债务负担加剧,在长期中影响企业和公众的税收预期,会削弱投资和消费。这一时期的恢复增长受到了其他方面的积极影响,比如,产业结构调整,扩宽了投资领域,有助于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非公有制经济获得宽松的发展条件,民间投资活跃;收入政策的调整,提高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刺激了消费等。
案例2:小布什总统的减税计划
案例点评:减税是一种典型的供给管理措施,目的是鼓励储蓄和刺激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对于减税的效果,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减税需要充足的政府财力支撑以保证长期性。因为,投资一般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有受益,短期的减税措施将很难刺激投资增长;减税会改变收入分配状况,影响社会边际消费倾向。特别是财产税的减免,使社会财富进一步向富人集中,降低社会平均边际消费倾向,不利于刺激消费;减税会导致财政预算状况恶化,影响政府实施公开市场业务(回购政府债券),不利于扩张的货币政策,减税政策缺乏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等。
案例3: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案例点评:稳健货币政策的主要意义首先是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互配合,其次是调控物价总水平。稳健货币政策不是扩张和紧缩货币政策的简单折衷,其主要特点是:稳健货币政策的主导原则是稳定,为财政政策和其他措施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采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工具之间相互配合和牵制;稳健的货币政策包含发展货币市场的内容,有提高货币政策本身效果的功用。
第五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案例1:成品油涨价的影响
2005年成品油调价之路:7月23日: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250元;上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6月25日: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200元;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上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5月23日:降低汽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5月10日:上调柴油出厂价格每吨150元。3月23日: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
1.运用AD-AS模型分析,油价的上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案例2:人们币升值的影响
2005年7月21日,央行将人民币汇率从单一盯住美元改成盯住一篮子货币,解决了前一个问题,新的汇率机制有望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于是,市场就将更多的目光转移到了后一个问题上。央行当初利用汇改之机将人民币汇率升值2%后,人民币汇率就此踏上了升值的通道。截至到现在,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达到了2.38%。对于2006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升值”成了共同的预期。特别是,在央行首次实施的掉期操作中,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定价为7.85,这对人民币远期定价无疑具有一定的影响,市场据此也更加确信,未来人民币汇率升值不可避免。
1.运用AD-AS模型分析说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案例分析
案例1: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影响
案例点评:燃油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燃料,其价格的变化,会对社会经济的诸多行业产生影响。油价的持续显著上涨,必然引起大量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成本的提高阻碍厂商提高产量,促使总供给水平下降,推动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假定经济中的需求方不变,其结果必然会使得经济社会中新的总供求均衡点向左上移动,形成的新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出下降,经济可能出现滞胀状态。
案例2: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案例点评: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函数表示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时产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的收入。总供给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从AD-AS模型来看,人民币升值会使人民币相当于外币价值上升,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而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下降,从而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净出口的减少,会降低一国的总需求水平,从而进一步会降低产出,影响就业。
第六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案例1:阿根廷的恶性通胀
20世纪80年代阿根廷的恶性通胀。在20世纪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阿根廷一直是一个典型的经济案例,年通胀率平均达到450%,1990年初的12个月其通胀率更飚升到20
000%。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只是避免通胀吞噬一切。阿根廷的高通胀终于出现一个充满希望的转机。1989年刚刚当选总统的卡洛斯·梅内姆宣布了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反通胀的计划。此外,他还支持许多以供给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包括在1991年初任命由哈佛大学培养的经济学家多明戈·卡瓦洛为经济大臣。20世纪90年代初期,通胀已降为每年30%左右。
(1)通货膨胀会有哪些起因?
(2)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是什么?
(3)供给政策是如何抑制通货膨胀的?
(4)从需求管理的角度出发,阿根廷政府应从哪些方面控制通货膨胀?
案例2:1995年颠簸的软着陆。
从1992年到1994年,经济逐渐从1991年的衰退中复苏过来,失业率缓慢地从7.6%下降到5.4%。随着失业率接近于当时所认为的6%左右的水平,美联储变得担心经济过热。它开始提高利率。1994年初,美联储六次提高利率,总计提高了6%。当时的希望是“软着陆”,即平稳地从复苏转向不引起通货膨胀过热的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引起高利率,高利率又引起新的经济下降。但是,后来当经济的失业率在1996年逐渐降低为5.1%而增长提高时,美联储在这方面显然实现了着陆,尽管不是完全的平稳,但至少也像近几十年一样平稳。实际上,美联储并没有正确预期到经济的趋势;的确,由于得到资料有时滞,它甚至不能准确了解采取行动时的经济状况。批评者大吵大闹地反对1994年12月和1995年2月的利率上调,他们声称已经看到经济中存在的薄弱之处。美联储没有考虑这些警告,1996年1月发表的修改过的数据表明,甚至在美联储1995年2月提高利率时经济增长就停止了——1995年第一季度增长率低于0.5%,当得到1995年春季的数据并担心经济下降开始时,软着陆变成了“颠簸的软着陆”。问:
(1)失业率与经济过热之间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在1994年美联储要六次提高利率?
(3)批评者为什么要反对利率上调?
案例分析
案例1
(1)通货膨胀的起因主要有: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2)从收入分配效应看,通货膨胀使工资收入者受损,使利润收入者受益。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3)减少税收,减少管制,实施有助于提高和增强生产能力的经济政策。
(4)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案例2
(1)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存在反方向的变动关系,经济过热时失业率降低。
(2)提高利率,减少投资,从而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上涨速度。
(3)宏观经济政策具有时滞性,批评者担心利率上调的过高,从而使投资过度减少、经济增长速度过低。
第八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案例1:中国住房消费能否拉动经济增长
从居民消费趋向分析,中国住房消费仍将大量挤占居民其他消费支出,对经济的持续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是截至2000年年底,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3.6平方米,与国外发达国家人均居住面积20~30平方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城市还有近200万户缺房,其中,人均住房面积4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难户还有近40万户,在不少城市尚有一定数量的危房需要改造;为此,“十五”期间,全国城乡将建房57亿平方米,其中,城镇建房27亿平方米,较“九五”期月间增长15%。到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加到22平方米。工是中国每年大约净增人口1300万人左右,在“十五”期间大约有1350万对新婚夫妇需要住房。三是随着农村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愿望越来越高,在今后5年间有14%的家庭准备购买新房,户均支出约11万元,平均每年增长7.4%;有14.6%的家庭准备装修住宅,户均支出约2万元。四是预计今后每年的房地产投资将递增7%,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0.7个百分点。到2050年,我国城镇居民住房将增加150亿平方米,住房共计将达210亿平方米。届时,到2020年,全国城镇居民进人市场买卖住房产生的住房消费为8
000亿元;到
2050年,将达到3.4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000亿元以上。
据专家测算,建筑业每生产1亿元产品,需要直接消耗0.46亿元的工业产品,还可以带动0.04亿元的商品销售。每增加1亿元的住宅投资,其他23个相关产业相应地增加投人1.479亿元;其中,建材、冶金、机械工业和农副业等5个部门将增加投人0.70亿元,被带动的直接或间接相关较大的产业有60多个。不仅如此,住宅消费的提高还能带动诸如钢铁、建材、化工、汽车、交通、家电、装饰、家具、文化市场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消费的相应增长,其比率大约是1:6。有关部门计算显示,中国城市住宅建设每年要消耗的钢材相当于1995年全国钢铁产量的14%,消耗的水泥占年产量的47%,消耗的玻璃占年产量的40%,消耗的木材占年产量的20%,消耗的运输量占年运输量的8%。由此可以看到,城乡住房消费的增加将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案例分析
需求的快速增长将保证供给的相应增长。这是因为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中最主要的部分。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对于投资需求进而对于整个经济增长起着直接和最终的制约作用,消费需求的变化方向及变动速度最终决定着经济增长的方向和速度。由此,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国内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国内市场需求来看,巨大的人口基数与潜在的巨大购买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依托和独特优势。因此,中国必须创造一个自己的商品、服务、劳动力、金融及其他因素的国内市场,增加国内经济的活力,扩大作为需求来源的地位,并利用和依托这一巨大的国内消费需求,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出口导向或以内需为主的发展战略,建立合理的供求格局和更加稳定的经济结构,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篇2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法,教学应用
案例分析教学法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教程中, 如计算机、MBA课程等, 并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效。案例分析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灵活分析运用典型案例, 由此达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发学生潜能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国内高校教师在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 大都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方法, 而大量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1]。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法, 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现象,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宏观经济学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宏观经济学是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各专业的基础理论课, 在经管类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经管类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去认识和解决诸如失业、滞胀等宏观经济问题。但在学习过程中, 因其涉及大量数学模型、几何图形和专业术语, 学生往往感觉这一课程内容庞杂、晦涩难懂。针对这一情况, 科学合理地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法, 对于该课程的教与学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 案例分析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分析教学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透彻分析, 让宏观经济学变得更加通俗易懂, 与现实联系更加密切, 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第二, 案例分析教学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案例分析教学法通过引入大量的案例, 改变传统课堂上“教师为主”的做法,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积极发言, 进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今社会更加重视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 高校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才能为社会培养真正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第三, 案例分析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提供具有契合基础理论的典型案例后, 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 并形成自己的想法, 进而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形成文字, 以案例分析报告或者是以小论文的方式展示出来, 改变传统课堂上“填鸭式”的做法, 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案例分析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案例分析教学法要取得显著成效, 必须遵循一套科学程序进行规范操作。下面我们以经济管理专业为例, 阐述案例分析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提前充分准备案例。在授课之前, 教师必须全面详细了解案例及其所要阐释的基本理论, 并就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充分考虑, 比如:何时导入基本理论和怎样导入基本理论?引入该案例可能会产生什么教学效果?该案例提出了哪些关键性问题?用什么思路去解决这些问题?经管类专业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最终形成的结果与答案是什么?等等, 2, 3]提前组织学生准备。教师首先根据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 一般以同宿舍6人为一个团队, 由宿舍长负责召集和工作分解内部与协调。然后介绍案例的主要内容并发给案例材料, 要求学生课前仔细阅读熟悉材料, 并对本小组讨论、分析、提问等内容形成文字, 写出初步的案例分析报告。 (2) 案例初步分析。经过认真阅读和理解, 经管类专业学生把自己分析的问题、观点及其理由形成初步案例分析报告, 带着思考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针对某一专题进行理论讲解并引入具体案例, 进行案例初步分析, 理论联系实际, 加深学生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理解和把握。
(3) 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教师在进行基础理论讲解和案例初步分析后, 经管类专业学生结合本小组的案例分析报告, 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主题, 就若干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或者课堂全体讨论;或者推举主发言人, 其他同学做补充;或者采用更灵活的形式, 如安排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 通过“小品式”演示、讨论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在案例讨论前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由讨论、民主发言的氛围, 不宜过多干预讨论过程, 只在必要时作启发性的诱导和提示。也就是说, 案例教学过程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在限定的主题范围内, 认真思考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而对案例进行多角度的讨论与探索, 从而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案例讨论与点评。当讨论进行到一定程度后, 教师应针对案例及时进行分析和讲解, 梳理思维过程, 比较各小组的表现并进行适当点评。指出讨论是否热烈、踊跃, 问题是否分析透彻、深入等等, 为学生课后进一步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指明改进方向。 (4) 经验总结与推广。课程结束后, 教师应及时对案例教学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进行总结, 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进一步更新和完善案例。通过认真总结经验, 循序渐进、不断完善, 使案例分析法逐渐成为经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
三、案例分析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要真正发挥案例分析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 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案例要密切联系现实经济问题。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理论与社会热点的结合, 理论与现实经济的相结合。学生学习起来才不会感觉枯燥, 而是和现实密切联系的, 由此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时, 可以结合地下经济、灰色经济等来介绍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局限;在讲授宏观经济政策时, 可以结合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实际运行情况, 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经济形势下应相机采取何种宏观经济政策。在讨论投资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时, 可以引入国内外的边际消费倾向并进行对比分析。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大是因为收入增加比较小, 而发达国家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小是因为增加的收入比较多, 因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仅仅根据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并不能够说明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大小。通过引入诸如此类的案例, 不仅可以拓展学生思维, 用所学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 课堂中所引入的案例一定要具有时代性, 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 一些过时的陈旧案例容易使学生产生老调重弹的感觉, 无法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 教师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课余时间, 教师要多关注新闻报道、热点话题、经济学专著等素材, 能够根据这些素材选取出契合相应理论的典型案例。这要求教师对现实生活有着较深刻的理解, 积累大量案例, 在课堂上能信手拈来。如“中国多次降息对居民储蓄及投资的影响”、“人民币应该升值吗”、“我国现阶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策”等等, 案例不仅要与课堂的授课内容契合, 更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与关注。其次, 教师提前应反复审阅案例, 对案例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案例本身可能并没有标准答案, 但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自己先将问题吃透, 才能够达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目的。另外, 教师在课下要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 做好案例教学的反馈总结工作。
第三, 注重理论与案例的结合与促进。案例分析法作为宏观经济学理论教学的辅助方法, 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理论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学生在对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掌握重点和难点内容, 达到大纲要求的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内容的理解, 并培养和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或许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兴趣大于纯粹的理论教学, 但宏观经济学教学不能像MBA教学那样以案例教学为主, 教师不能只重视案例教学, 而忽视理论教学, 应当注重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结合与促进。
四、案例分析法的实施应用效果
从学生角度来看, 案例分析法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活泼, 把过去传统的“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启发学生思考, 激励学生学习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 将学生被动听的课堂变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解释运用所学知识的场所,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教师角度来看, 通过搜集筛选分析典型案例, 案例教学补充了教材内容, 也增长丰富了教师的学识和经验, 同时也创造了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集思广益的教学方法。实践表明, 案例分析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实施应用, 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 更能够提高学生实际思考、合作与创新能力, 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实施应用案例分析法将会较好地弥补传统“填鸭式”教学法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饶先龙.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商业经济, 2007, (10) :123-124.
[2]李品媛.试论管理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法[J].管理学报, 2008, (3) :340-343.
[3]杨峰.对目前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02, (7) :81-83.
关于我国宏观经济学分析 篇3
关键词:研究;宏观经济学;普遍规律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的总体经济情况,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学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将起到引导作用。概括的说,几乎任何一个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后果都是可以通过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分析来进行预料的。西方的宏观经济学已经具备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研究方向也一步步走向现实,无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还是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都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而在我国,西方宏观经济学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可,我国自身的宏观经济学体系也不够成熟。
一、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的古典宏观经济学
任何一个学派的成功建立都是要经过一个形成与发展的历程的,宏观经济学也是如此,它最早的呈现模式是古典宏观经济学,可以说在这一阶段,现代宏观经济学就已经初具雏形了,不过此时的宏观经济学仍然没有与微观经济学真正地划分开来,就理论上来说,他们都是被划分在经济学的范围之内的。虽然当时的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已经落实了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国民经济的总体情况这一研究方法,但他们的分析方法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因为他们仍旧保留着以李嘉图的价值理论为前提的理论思维,而这些也是当时的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特点。虽然说早期的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在当时那个年代,能够找到一个新的经济分析的方法也是十分具有创新精神的,可以说,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极其重要的基础。
(二)发展中期的凯恩斯宏观经济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经济问题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19世纪晚期,经济危机爆发,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并不适应这种情况,逐渐显示出自身的不足。而此时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也逐渐向经济周期波动靠齐,一些新的理论逐渐形成,如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密契尔对国民收入和经济周期的研究等。新的理论丰富了原有的古典宏观经济学,也弥补了其不足,使得宏观经济学有了一个新的发展,但真正体现现代宏观经济学形成的还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在经济萧条时期,原有的经济理论根本无法解决社会上的问题,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却挽救了这场危机,改变了社会的经济面貌。1936年,随着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问世,现代宏观经济学正式地出现在经济学的历史之中。凯恩斯的跟随者对他的宏观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发展:将短期比较静态分析进一步发展为对长期动态的分析,并衍生出了新的经济分析模型,不再受到凯恩斯原来的经济模型的限制;不仅如此,凯恩斯本人所提出的绝对收入理论也得到了新的发展,个人可自配收入、持久收入和相对收入的理念也逐渐被世人熟知。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将现代宏观经济学引入到了经济学的殿堂,给人们呈现了一种更为全面的宏观经济学理论。
(三)现代宏观经济学形成
正如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形成过程,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也是因为此时的经济发生了波动,而原有的经济学理论却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众所周知,任何理论都不可能解决所有的实际问题,所以才会有新的理论不断出现。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石油危机的接连发生以及美国经济出现动荡,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逐渐显示出不足,新的理论开始形成,现代宏观经济学由此得到发展。新凯恩斯学派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增添了新的内容:将理性预期学说融入原来的理论之中;将非均衡理论进一步具化为非均衡经济学体系;重新总结经济因素,将人力、资本、制度等因素添加到原有范围之内;同时,针对经济危机时期出现的政府失灵现象做出新的研究,从金融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这一新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正是这些改变,将原有的宏观经济学发展成为当今更贴近实际的现代宏观经济学。
二、分析我国的宏观经济学
(一)我国有关宏观经济学的应用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无疑是经济学史上的重大事件,随着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一步步显现出来,它逐渐被众多国家所采用。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便开始引用现代宏观经济学,只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特征,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思维并不能完全的被国人所认同。自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所实行的是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而后来所实行的却是以私有制为主要内容的市场经济体质,这两种体质本身就存在着一些差异,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他们的思想是完全相反的,这就导致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无法在我国得到贯彻落实,我国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也无法进一步发展和成熟。所以说,虽然现代宏观经济学在我国确有应用,但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熟。
(二)宏观经济学在我国的进展
虽然说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并没有在我国得到完全的认同,我国的宏观经济学也没有达到成熟,但在某些问题的研究方面,我国已经实现了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在通货膨胀和福利成本问题的研究中,我国学者从资本轮动下的企业发展角度来分析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最后研究出了潮涌与通货膨胀的新的理论关系分析模型,为我国的宏观经济学增添了新的内容。无独有偶,学者欧阳志刚通过对我国的经济波动和国际合作的趋势循环进行研究分析,首次建立了非线性因素变量模型,这对我国的经济分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我国关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尚不够成熟,但我国也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并努力寻求适应我国经济情况的经济学理论。
(三)我国对宏观经济学存在误解
改革开放初期,现代宏观经济学没有在我国得到普遍认可不仅仅与当时的社会经济体制有关,更与当时人们对它的理解有关。事实上,我国对宏观经济学这一学科还是存在着一些误解的。人们望文生义地将宏观经济学理解为涉及范围广泛、包含内容极多的一门学科,其实不然,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并不广泛,更甚者可以说,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范围还是比较小的,只是它不同于具体而微的微观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往往是一个整体,只是从一个比较特殊的角度来分析当今的经济问题。不过,现在我国将宏观经济学的范围进一步地扩大了,将原本属于发展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归到了宏观经济学的学习范围之内,这无疑就是加大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复杂性。直至现在,人们对宏观经济学的理解还是有些许误解存在的,不过随着这一学科不断地普及以及人们对其的学习不断加深,这些误解终会消除,我国的宏观经济学也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结语
所有理论的形成过程都是十分漫长的,它需要经过各个时期的考验,并且不断加以改变和丰富,才能最终发展为一个普遍适用的思想体系。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成熟经历了多个时期,经受了现实的验证,最终被世人所熟知。但是,在我国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并不够成熟,人们对其的理解还是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尽管如此,我国学者仍然在不断进行研究,努力发现更多的经济学规律,建立更为完善的经济学模型。纵观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我国的经济体制或多或少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因此,我们不能够死守原有的经济理论,还是要学习西方经济体制的优点,分析其中的道理,再依据我国的现实情况,研究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体制,并且不断地对其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布莱恩·斯诺登,霍华德·R.与经济学大师对话———阐释现代宏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6.
[2]马广奇,张雪奇.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主线及其在中国的应用问题[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2).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篇4
石油与经济
原油是生产许多物品和劳务的关键投入,它已经成为一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石油价格的变化对许多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欧洲存在一个主要利用石油生产许多产品的国家,该国经济中一些大的波动就主要源于石油价格的变化。
70年代中期,为了阻止石油价格的不断降低,中东地区的主要产油国组成了一个卡特尔组织——欧佩克。欧佩克成功地提高了石油价格:从1973年到1975年,石油价格几乎翻了一番;从1978年到1981年,石油价格翻了一倍还多。石油输入国状况就不同了,由于石油供给的减少和石油价格的上升,这些国家生产汽油、轮胎和许多其它产品的企业成本迅速上升,而产品的价格不能同步迅速做出反应,所以这些企业都超多减少产量,或者干脆停业或破产。
问题:
1、解释什么是总供给曲线,说明影响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各种因素。
2、说明上述石油价格上升对总供给的影响机制。
答案要点:
1、总供给曲线表示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所带给商品和劳务总量,即总供给曲线表示经济中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总产出量随价格总水平变动而变动的轨迹。一般地,如果以表示经济中的总产出,表示价格总水平,则总供给函数能够表示为:。
影响总供给曲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自然的和人为的灾祸。
(2)技术变动。
(3)资本存量的变动。
(4)工资率等要素价格的变动。例如,石油价格、国家制定最低工资法等。
此外,从短期来看,人们的预期也会影响到总供给。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篇5
一 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经典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没有特定的答案标准,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转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策略,教师不再是单向传输知识。所谓案例教学模式,就是在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与分析技巧的基础上,老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与指导,将典型案例应用于课堂之中,通过教师提出案例,学生搜集资料、充分讨论,教师归纳总结,学生最后演练实习的教学策略
制度经济学案例分析 篇6
案例适用:第二章之产权理论
案例来源:张五常《卖桔者言》(1984.11)
(二)案例内容
任何经济理论,若含义着产权对人类的行为没有决定性的影响,都是谬论。我为甚么这样肯定呢?单举养蚝的例子就够了。
蚝是在海滩上繁殖的。要繁殖得好,每天要有过半的时间浸在海水之下。蚝是不会走动的;若海滩是公用的,任何人都可随意拾蚝,而这海滩又是在容易到的地方,那就算是小孩也知道蚝的数量一定不会多。若海滩是私有,投资养蚝的机会必定较大。同样的人,同样的海滩,同样的天气,同样的蚝,不同的产权制度有肯定不同的行为。
当然,养蚝是可以国营的。政府养蚝,以法例或甚至武力惩罚拾蚝的人,又是另一种制度。国营蚝场既非公用地,也非私产,它有着不同的困难,不同的经济效果。养蚝若是国营,投资多少由谁决定?用甚么准则决定?蚝类的选择由谁决定?用甚么准则决定?蚝的收成时间由谁决定?又用甚么准则决定?决定错了谁负责?而惩罚多少又以甚么准则来决定的?
在私有产权的制度下,这些问题都有肯定的答案、作决定的人是蚝的拥有者,或是租用蚝场而养蚝的人。投资的多少,蚝类的选择,收成的时间,都是以蚝的市价及利率作指引而决定。不按市价,不计成本,不顾利率,养蚝者是会亏本的。作了错误的判断,市场的反应就是惩罚。亏蚀的大小是惩罚的量度准则。我们怎能相信政府是万能的,怎能相信官员的判断力会在“不能私下获利”或“不需私人负责”的情况下较为准确,怎能相信他们错误的判断会一定受到适当的惩罚?
美国西岸的华盛顿州,是一个养蚝的胜地。这可不是因为天气适宜养蚝的。正相反,这地区在美国西北,天气较冷,对养蚝是不适合的。冬天若结冰过久,蚝会受伤害;夏天不够热,蚝的成长速度会减慢。为甚么华盛顿州是养蚝的胜地呢?主要的原因,是这个州不单准许私人拥有海滩,就连被海水浸着的地也可界定为私产。所以这地区虽然海水奇寒,不适宜养蚝,但在那些海水较暖的海湾,养蚝者比比皆是。
华盛顿州的胡德海峡(Hood Canal——原字是Channel,但最初发表时拼错了字),长而狭窄,两岸有山,海峡有尽头,所以海水较暖。海滩既是私有,养蚝是海边房子拥有者的‘例行私事’。在同一海峡,公众可用的海滩,蚝就很难找到了。
私人的海滩一看便知。除了蚝多以外,我们还可看见开了的蚝壳被有计划地放回滩上(让小蚝附壳而生);取蚝的人多在蚝床开蚝、(让蚝中液体的营养留在原地);蚝与蚝之间有空隙(让蚝多食料而增肥),海星被人拿到岸上(海星是会吃蚝的)。这些小心翼翼的行为,没有私产保障,怎能办到?
商业化的蚝场,蚝床面积以亩计。被选用的海滩都是极平坦、海水浅而风浪不大的地方。商业养蚝的品种,都是长大较快的。养蚝者用竹枝插在浅水的蚝床上,作为产权的界定,也用以作为收获分布的记号。有不少商业蚝场的海滩是租用的;也有些海边住户将蚝滩卖掉。
若你要在华盛顿州的海边买房子,你要问海滩谁属?海滩的私地是用那个潮水位量度?若你见海滩有蚝,你也要问,蚝是否跟房子一起出售?假若蚝滩是租了出去的,你应再问,租蚝滩的合约中有没有容许业主采食少量的蚝?养蚝者有没有权走过跟房子一起出售的岸上地?在私产制度下这些问题都是黑白分明的。
(三)案例评析
在不同的产权制度下,人的行为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不同的产权结构下,收益—成本体系对组织中雇员和所有者的冲击是不一样的。
在私有产权制度下,报酬和费用更直接地集中在对它们承担责任的每个人身上;报酬和费用的更高集中明显地意味着每个人的财富更加依赖于自己的活动。设想在一个社区里有100人,掌管10个独立的企业。设想每个人把十分之一的时间用于作为所有者的某个企业,就能创造1000元的报酬或利润。因为每个人只是所有者的1/100,他将获得到10美元。
再假设在他占有1/100财产的10个企业的每个企业里,他都如此办理。那么他的财富收益金额将是100美元。其余的9900美元分给另外的99个人。如果另外的99人也按同样的方式工作,他将因此而得到增加的财富9900美元。(990000/100=9900)。这样他得到的收益总数为10000美元。这与他的产品价值其中绝大多数分给别的所有者)是完全相等的。
然而,如果个人只拥有一个企业的1/10(这意味所有权已重新分配)即从将所有企业按比例分成等份,10个人掌管一个企业,每个人只掌管一个企业。企业总数依然相等)。可以假定他把一年中的全部时间投入一个企业,这样他又生产出10000美元。由此他得到1000美元。
其余的9000美元由其他9/10的股分所有者得到。像他们那样,他也得到其他所有者生产的相应部分,他从自己企业的另外9个联合的有者那里得到9000美元(10000*9/10=9000),总计10000美元,这同上面的例子完全相同的。区别在于:现在这1000美元是由他自己的活动得来的,而以前由此得到的只是100美元,或者说更恰当些,取决于其他人活动的收入总数从9900美元减到9000美元。
如果最后,这10个企业被分成100个,每个人都是一个企业的惟一所有者,那么他一年的财富总量中增加10000美元都将取决于自己的活动。第一个例子是同公有制相符合的,第二个例子适合于联合的私有制(或合伙制),第三个例子适合于一人的业主制(私有制)。
得出以下结论:较之在私人产权制度下,在公有制下的任何决定或选择的费用较少地由选择者全部承担。换句话说,这种成本——收益激励体制是朝着较高费用方向变化的。这个结论的逆命题是:对任何所有者来说,从任何成本—节约活动中得到的利益也不是完全有效的。
这并不意味着真实成本有所减少。这意味着,在由任何选择者承担的费用与做出某项特定选择的费用之间的相互关系更松散了。
类似地,进行这些行动的所有者捕捉利益的能力也降低了。
如果在公有产权制度下,采取同样的行动,所有者要比本来的情况更少地承担成本。根据这个原理,为了抵消或平衡这些减少的`成本负担,人们可以期望公共机构将把特殊的额外费用或限制强加到公有企业的雇员或代理人身上。
这些被授权花费公有资金的公共代理人应该受到用额外限制形成的更严格的制约,这恰是因为他们行动的成本并不能非常有效地强加在他们头上。由于这些额外约束,或由于这些约束的费用,与私有财产机构相比,公有安排的费用将变得更高(意味着较低效率)。
在私有产权制度下,报酬和费用更直接地集中在对它们承担责任的每个人身上;报酬和费用的更高集中明显地意味着每个人的财富更加依赖于自己的活动。所以私有产权会激励人们的行为,使他们的行为朝着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方向努力,使资源得到更优的配置。
(四)案例讨论
1、我国的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相比,哪种产权制度下资源配置效率高?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篇7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社会上对既懂专业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要求各高校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十多年来, 国内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双语课程, 在双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然而目前多数的研究成果多数出于教师视角进行分析, 从学生角度出发的研究并不多见。实际上, 学生与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认同程度并不完全相同, 因此, 基于学生视角对双语教学的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 能够更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双语教学。本文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 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 以及其对双语教学影响因素的认知, 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改进双语教学方法提出了若干建议。
2 《宏观经济学》双语课调研情况分析
为了解学生对《宏观经济学》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的评价, 笔者在授课的两个班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共回收问卷60份, 其中有效问卷56份, 数据处理采用Excel软件。
2.1 《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效果评价
在回收的56份有效问卷中, 本课程教学的满意度达到十分满意为42.86%, 比较满意57.14%, 无不满意或很不满意, 即被调查的学生对本课程整体而言是满意的。
具体而言, 本次问卷调查了《宏观经济学》双语课程给学生带来两方面帮助, 一方面是英语水平是否有提高, 另一方面是专业方面掌握程度。在英语水平的提高方面, 28.57%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 64.29%的学生认为“有一点帮助”, 还有7.14%的学生认为“帮助不大”。在专业方面掌握程度方面, 10.71%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有助于熟悉专业英语单词, 32.14%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有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 还有57.14%的学生认为上面两项都有所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对双语课程的目标设置与教师的认知存在略微差异。从教学角度, 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保证专业知识获取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拓展学生的视野。然而学生更在意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对英语水平的提高方面认知程度并不高, 只有少数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英语能力, 多数学生认为只有一点帮助甚至帮助不大。
2.2 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现有文献的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双语教学的因素主要是师资质量、学生能力、教材选用以及教学模式和方法等。基于此, 本次调查设计了4个问题以了解学生认为最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首先, 在列举出来的三大项因素中 (见表1) 。多数学生认为自身的英语能力是制约双语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 其次是教材的难度, 最后是教师的水平。通过对调研学生的英语水平分析发现, 学生的英语能力成为制约双语教学效果主要因素的原因在于多数学生 (57.14%) 没有通过四级考试, 导致学生在心理上畏惧双语课的学习。实际上, 笔者授课时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发现, 大多数学生的英语能力能够接受现有的双语教学, 但由于畏惧情绪的存在, 使之对双语教学望而却步。
17.86%的学生认为教材的难度是制约双语教学的主要因素, 通过进一步调研发现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原因。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原版英文教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方面, 部分学生认为课本过于厚重, 每一章节内容较多, 阅读存在障碍, 并且由于存在文化差异, 课本中所使用的部分案例难以理解;另一方面, 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认为相对于中文教材而言, 这本教材的内容偏简单, 影响其未来考研。
还有少数学生认为制约双语教学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的水平不高。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要求教师在英语和专业方面上都要具备高素质。通过与学生的进一步沟通发现, 有学生认为老师口语不标准, 影响到教学效果。
其次, 现有的双语教学模式大体而言有三种:第一种, 维持式教学, 主要表现形式为英文教材中文授课;第二种, 过渡式教学, 主要表现形式为半中文半英文授课;第三种, 沉浸式教学, 主要表现形式为全英文授课。本次调研的结果显示 (表2) , 学生比较认同第二种教学模式即半中文半英文交叉授课, 其次是从中文到英文逐渐深入。另外两种教学模式认同率不高。可见第二种模式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又有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这种模式也是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最多的模式。
最后, 关于教学过程的调研结果显示 (表3) , 学生更偏向于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交流, 这样有助于学生消除对双语课程的恐惧心理, 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而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更偏好于课前预习, 这样能够有助于减少语言带来的障碍, 提高学习的效果。可见, 无论从教学环节还是从学习环节, 学生都希望通过教师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减少双语课程中语言对专业学习造成的阻碍。
2.3 改善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还收集了学生对改善双语教学效果具体措施的看法 (表4) 。针对双语教学的语言难关, 46.43%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双语课程之前开设专业英语课, 以便于熟悉专业词汇。针对选用的英文教材问题, 67.86%的学生认为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国内案例分析, 以消除背景差异带来的障碍。另外, 10.71%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后的辅导也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3 结论和建议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 虽然目前《宏观经济学》双语课程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认可, 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完善。
第一, 学生认为学好双语课程的最大的障碍是语言难关, 并且认为双语教学并没有很好地提高其英语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方面, 虽然开展双语教学的班级已经是整体英语水平较高的班级, 但从学生个体来看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因此, 开展双语教学不应该整体推进, 而应当通过选拔让有能力的学生选修。另一方面, 对英语的畏惧情绪是导致学生对双语教学认同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可以在双语课程开设之前开设专业英语课作为过渡, 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第二, 原版教材的使用利弊共存。
原版教材的优势在于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文教材, 并且能够开阔视野。同时原版教材往往趣味性和易读性高, 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但同时, 原版教材存在的通病在于内容繁多, 学生阅读所花费时间较多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并且由于存在文化背景的差异, 原版教材中部分案例学生往往难以理解。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 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英文, 提高其阅读能力, 降低厌烦情绪。另一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国内的案例, 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专业理论。同时, 针对有学生反映教材过于简单的问题, 可以建议这些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难度较高的教材, 例如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
第三, 学生认为教师在双语教学中应当提高自身水平, 改进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 学生对教师的期望更高。因此, 进行双语教学的老师必须提高自身水平, 在可能的情况下到国内外著名的高校进行研修, 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素养。另外, 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不能完全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 应当多与学生沟通, 督促学生多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缓解课堂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应该通过与学生交流, 了解其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及时地调整教学进度,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最后,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例如案例教学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升教学效果。
摘要:双语教学有助于培养既懂专业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 而从学生视角出发分析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能够帮助教师与学生达成共识, 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以《宏观经济学》双语课程为例, 对授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基于学生视角分析了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及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 语言障碍是阻碍双语教学的最主要因素, 其次是教材、师资以及教学模式等。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效果,宏观经济学
参考文献
[1]吕晓燕.经贸类专业双语教学探索——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 2012, (24) :174-175.
[2]姚清铁.《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目标评价与因素分析——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 2012, (S1) :164-167.
性爱的经济学分析 篇8
对我来说,性是一种珍贵的稀缺资源。当然,我指的是性生活,而不是性别,性别我自己也有一个,这是我快乐和烦恼的根源,用经济学的术语说,就是成本。这成本在有生之年能给我创造多大的价值和效益,或者赔个一毛不剩,变成呆坏账和闲置资产,我心中还十分没底。
波茨纳说,性是人类理性的实现。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我知道茱迪·福斯特染上了艾滋病,那么不管我多么仰慕她,也不会跟她上床,这事风险太大。这说明做爱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行为,有需求,有供应,有风险,有收益,还要计算投入产出比。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贝克尔断定:上帝目光所及,皆可交易,那么毫无疑问,深藏床帷之后的性爱和农贸市场上的萝卜具有某种共性,这也符合波普艺术家们的价值观,1954年艾伦·金斯伯格接受记者采访,他说世上并无尊卑,如果有不平等,那也只是价格上的不平等。
不考虑宗教信仰和道德的负面影响,那么一次单纯的、形而上的性爱就是一个契约,酒店里的桑拿小姐问先生要不要服务,可以视为一个要约邀请,至于老婆掐着老公的脖子发令:官人,我要!就明显是一个标准合同,不明白标准合同的朋友们可以这么理解:虽然你反对手机双向收费,也不满意中国电信的服务,但你还是要入他们的网。
合同订立后的性爱像一单混合了FOB和CIF特征的国际贸易。FOB的意思是船上交货,货物在越过船舷之前,发生任何毁损灭失、遗弃泄露都不能算是交易成功,失败后的男人们一个个垂头丧气、额头冒汗,这充分说明做爱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而“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保险”,于是就有了杜蕾丝、拉士丁和杰士邦这些品牌,根据弗里德曼的“假设不相关论题”,我们可以断定杜蕾丝和中国人寿做的是同样的生意。而第一个把避孕套叫作“保险套”的人堪称伟大,他要不是天才,就一定是个经济学家。CIF术语指的是货主承担成本、保险费和运费,所以到药店里买避孕套的大多都是男性,交易过程中,出力最多、忙前忙后的大多也是男性,货主嘛,规定要承担运费的。
如果探究到细节,性爱合同比其它合同更加完备:除了交货、验收,它还有交易后的信息反馈机制。电影《一声叹息》里,张国立问刘蓓:好不好?刘蓓娇喘一声:好死了。看得人心潮激荡。当然,这种反馈机制并不能保证信息的完全对称,上海有个美女写了一篇文章,大标题就是“伪装高潮也快乐”,这明显是在号召提供虚假信息,如果这种做法被会计师事务所学了去,必然会引发信用危机,严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我在此要引用的第二个案例是美林证券,这家世界闻名的证券公司因为提供虚假投资评估,2002年被罚了1亿美元,那笔钱如果给我,我就有能力去逛逛超市了。
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贝克尔断定:上帝目光所及,皆可交易。有人认为做爱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的经济行为,甚至是衡量男人失败的负面标准。有一天当婚姻成为一种假设,一张合同,一种契约,性这张底牌,到底还有多少爱的可能呢?
2
对体制内的交易双方来说,性像一块永远嚼在口里的口香糖,它的好处是随时都有东西让你咬,不至于空虚,不至于闲得牙疼;缺点是越嚼越无味,到最后就成了一种纯粹的习惯。“七年之痒”的说法,不仅说明消费者对单一产品、无差别服务的厌倦,也证明了性资源使用中的边际效用递减:最开始拉拉手精神抖擞,亲一下浑身颤抖,但后来拉得越多、亲得越多,这事就越没有了吸引力,美国一个无聊的民间调查机构统计了300多对夫妻的睡姿,最后得出结论:婚龄半年以内的夫妻,大多是面对面搂抱着睡,婚龄超过2年的,几乎百分百是背对背睡。这些姿势和体位,我们可以看作是人性化的市场需求信息。还有一位专攻下三路的作家说,他在婚姻中惟一获得的是“体制性的阳痿”,看来他需要到消费者协会去投诉。
性市场大概是惟一一个供应不足的买方市场。一方面,小姐们纷纷抱怨“生意越来越难做”;另一方面,体制内外的男人们都在进行着DIY,这情形有点像我们经历过的“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我表哥那时候曾因为“投机倒把”坐了几年牢,出来后赚了一点钱,据说养了好几个二奶,然后我表嫂就开始留指甲,时常偷袭他。这两种审判说明投机倒把始终是一种背德恶行,而走私更加不可饶恕。但根据我表哥的供述,他也确实值得原谅,我表嫂出身名门,教养过人,对做爱有近乎苛刻的要求:要洗澡,要关灯,要遵循法定程序,要正面交流,决不可暗度陈仓等。这大大提高了他们之间的交易成本,用经济学的术语讲,就是高关税壁垒,我表哥不懂经济学,他用最朴素的话表达他的意见:真他妈没意思。其实他讲的是一个利润问题。
3
按古龙的说法,性产业是最古老的职业,“堪为百代祖师”,那时候没有钞票,人们拿贝壳换粮换米,我怀疑有些人收藏贝壳就是想回到原始社会。根据伪学者慕容雪村的考证,“性”这东西可以算是另一种贝壳,每一单位的性资源换多少张狍子皮,换几捧高粱米,大概早有定数。即使到了现代社会,性依然是万能结算工具,可以换彩电,换房子,换工作,换城镇户口,有个美女还拿它换了一个法官当。所以英国前首相狄斯赖利说“货币是惟一比爱情更让人发狂的东西”,这里的“货币”如果不是指性资源,我就觉得不大好理解。
站在动物的立场,人类的性压抑、性苦闷实在是不可理解。1993年春天我去北京动物园玩,看见一只老虎四脚乱跳,咆哮不止,据说是发情使然。想想这些动物们也真可怜,一年只有那么一季,还不容易遇见合适的对象,茫茫林海,真爱何求啊。人类就不一样,一年到头都不闲着,自带设备搞生产,方便又轻松,资源又丰富,没有稀缺性。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指的是对需求而言,资源总是有限的、不足的。这种理论应该不适用于性资源,人类的性需求十分有限,“百年三万日”,这数字大概可以算是人类的极限,即使威猛强悍如张伯伦,也有支撑不住的时候。与这有限的需求相比,人类拥有的性资源可以算是无穷无尽的,50亿人口中有一半都是异性,如果我们也是老虎,肯定用不着四脚乱跳,咆哮不止。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题12-16
分析宏观环境05-28
宏观财务分析01-16
车展宏观环境分析08-19
语篇宏观结构分析12-21
炊具行业宏观环境分析06-06
股票投资宏观分析08-17
宏观营销环境分析作业09-12
国内宏观经济分析09-13
煤化工宏观环境分析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