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肩挑一个家》有感(精选13篇)
读《肩挑一个家》有感 篇1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肩挑一个家》。读完后,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本书主要写美德少年一次又一次地肩挑整个家,也一次又一次地告诫我们:如果生长在清贫而残缺的家中,自己坚强而勇敢地肩挑一个家,自己会觉得无比的满足与温暖。
我到现在,还津津有味地回想着一件件令我感动的事呢?立夏的一天,奶奶发烧了,小香复华得知消息后,精心地照顾着奶奶,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奶奶病情好转的时候,爸爸的老胃病又发作了。小香复华只好让奶奶在家好好休息,自己却骑着三轮车带着爸爸去求医,到了医院,骑了四里地的小香复华,累的已经是筋疲力尽了,爸爸感动了,医生也被小香复华的举止感动了。想到了小香复华,又让我想到了邵帅,记得他是为了妈妈才放弃自己学习的,因为他的妈妈得了白血病。在家里,他还要照顾年老体衰的奶奶,每天奔波于医院和家里,他很累,但是很坚强。他询问了医生,医生说,治好你妈妈的病必须要骨髓移植。他前思后想,作出了一个决定,把自己的骨髓移植。手术前的哪天晚上,他回家迷路了,夜深了才到家。为了救妈妈,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匆匆地赶往医院,去做骨髓移植手术。
我被小香复华和邵帅“肩挑一个家”的精神,坚强的勇气深深的感动着,也验证了一句名言:“爱是一粒种子,施以心灵滋养,就能绽放鲜艳的花和结出甜美的果”。
读《肩挑一个家》有感 篇2
然而自然法真是一个风华绝代的佳人吗?通过读郑永流教授的《自然法, 一个绝代佳人?》, 得到的答案是否定。
郑教授提出, 自然法之所以在十七八世纪和二战后大为复兴, 是基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需要。在十七八世纪随着工业革命、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完成, 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需要一个具有正当性、且其正当性可以不证自明的理论作为精神和行动的指导, 指引他们改变社会地位不平等的现状, 消除等级差别。此时, 自然法成了最佳的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为了惩处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军, 阐释引发二战的法律制度原因, 西方法哲学家们不得不用英美的自然主义对抗德国的实证主义。
可见, 自然法是历史需求选择的结果。它虽然在十七八世纪和二战后扮演了真善美的角色, 但它“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 大部分的时间所发挥的都只限于一种渐进的乃至保守的功能。”可以说, 自然法固有的缺陷也和它的优点一样是不证自明的。
一是自然法的主观性。自然法追求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真理, 需要人们在不受客观事物干扰的纯主观状态下依靠自由的心灵去发现这些真理。然而, 从哲学角度讲, 主客观是辩证统一、不可分的, 人们不可能脱离客观而唯主观的存在。那么, 人们就永远不能发掘出最真实的自然法。
二是自然法的多元性。正是基于自然法的主观性, 在人们意识范围内得到的自然法都是以个人的思想水平、认知水平、时代文化环境为基础, 呈现出多样性的。正如自然法学的发展史, 在不同的时期, 人们对自然法的认识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时代, 不同的个体对自然法的认识也会存在差异。那么真正代表自然正义的法究竟是何等模样也就成了“一张普罗修斯似的变脸”, 就连“希特勒本人对良心的称赞也绝不亚于任何其他人”。
三是自然法的非逻辑性。自然法大为倡导的平等、自由、道德和理性都是自然法哲学家们以其自身经验和认识得出的结论, 其中并没有科学的因果逻辑推理。自然法哲学家们用“不证自明”为托词, 正是因为这些理论不能用统一的逻辑推理来证明。这使得自然法更像一条具有强有力号召性的口号, 而非一门社会科学。
四是自然法学的内在对立性。自然法主张绝对的平等和自由, 而平等和自由自始至终都是对立的。追求平等必然要牺牲自由, 追求自由必然要牺牲平等。而在弱肉强食的时代里, 贫富差距在所难免, 弱者对平等的追求和强者对自由的追求不可能同时到达终点。无论是在茹毛饮血的古代自然法学时期, 还是相对文明的古典自然法学时期, 都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平等和自由。换句话说, 自然法的价值追求本身存在一定缺陷。这也使得自然法不可能成为一个绝代佳人。
作为与自然法对立的实证法, 则正好弥补了自然法以上的缺陷。实证法通过国家的权威制定人民普遍认可的、确定的成文法, 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有了统一、明确的评价标准, 用辩证统一的方式, 通过牺牲部分自由权来实现相对的平等与自由。
自然法和实证法的关系就像人治与法治的关系, 两者并非绝对水火不容、非此即彼, 更多的时候是互为表里、互相补充。“所谓人治与法治之别, 不是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 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运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自然法强调的是人们要遵从内心的善良信守, 共同建立一个无需外力干预、自给自足的、稳定的社会秩序, 就像孔子说的“克己复礼”。实证法则强调借助国家的力量制定明确的成文法, 强制人们普遍遵守, 以实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可见, 两者的最终价值追求是一致的。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 一味追求实行自然法或实证法都是不合时宜的。自然法作为一种自然信守, 或许可以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运行得尽然有序、相安无事。但因其不成文性却无法规范一个通讯自由、交流频繁的大国社会。单一的实证法也会因其成文性和确定性, 无法应对全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纠纷, 这是由立法者的认识缺陷和社会的发展、不可预知性决定的。所以在现实中, 应该以实证法作为一国的基本法则;在无法用实证法解决具体法律问题时才引用自然法作为司法指导;形成实证法与自然法对立统一的法律制度。
摘要:本文通过引用郑永流教授的《自然法, 一个绝代佳人》一文中自然法并非“绝代佳人”的观点, 分析自然法的主观性、多元性、非逻辑性和内在对立性等固有缺陷, 论证自然法与实证法辩证统一的关系。提出在现法治社会的建设中, 应当统筹自然法和实证法, 互为表里、互相补充的建议。
关键词:自然法,实证法,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雅克·马里旦:《自然法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2]《论西方自然法的精神内涵》, 载《法制与社会》, 2012年4月上
[3]李永红主编:《法理学》,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4]郑永流:《自然法, 一个绝代佳人?》, 载《法哲学与法社会丛论》第2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读《肩挑一个家》有感 篇3
读完《肩挑一个家》前几个故事后,我被震撼了,如果他们的家庭也像我们一样,有爸爸,有妈妈,有爷爷和奶奶陪着,有圆满的家庭,也能享受父母的关爱,那该多好啊。如果让我们肩挑一个贫困的家庭,我们可以像现在的他们这样轻松的说挑起吗?
一个与我们同龄或比我们小的孩子,却比我们过的还苦的不知道多少倍,他们不像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就像朱恩汉一样,为了让爸爸和他即将要结婚的女孩搭配的上,他一个聋哑的孩子,费尽心思攒钱给爸爸买西……
胡继汕,一个普通的少年,妈妈患病卧床不起,他光靠自己的一双手去照顾母亲,父亲外出打工,家里就剩他一个人,他每次放假或者是放学都在路边捡垃圾用卖出的钱去给母亲治病,他挑起了这个家。
馥华是一个勇敢的孩子,爸爸有胃病家里还有一个有病的奶奶。他每天把奶奶安顿好以后,骑着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三轮车,带着爸爸去散步,有时去田野,有时去城里,多么孝顺啊!
多少个孩子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靠自己撑起一个家,让我感到心酸。
美德值得弘扬,美德少年值得表扬,美德故事需要传扬,让我们做个美德小少年,向他们学习。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在生活中多为爸妈做点事.不能再像以前大人让我们做点事,我们就有不耐烦的推脱。有时甚至发牢骚 。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4
他们家虽然穷,但没有失去爱心。最令我感动的地方是:星期六,胡继汕看了四川汶川地震后惨不忍睹的场面,他看不下去了,拿起一个袋子出去了……“孩子,拿去吧。”一个老爷爷给了胡继汕几个瓶子。胡继汕连忙说:“谢谢您,老爷爷。”
第二天,胡继汕把钱放进了投钱箱,同学们一看,“哇,三十块。”老师也非常惊讶。她对胡继汕说:“你家经济也困难,你有这份心意就行了,钱你就拿回去吧。”“不行”胡继汕坚定地说“连拾破烂的老爷爷都帮我,现在别人有难了,我怎能袖手旁观呢?”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 篇5
“每一朵花都记得要为生命怒放,这是花朵与生命的约定。”这本书中记录着许许多多真实少年的故事,他们拥有美德,心灵高尚,是他们告诉我们文学,讴歌生命;他们的故事,相传久远;他们的少年,灿若朝花……
“挤公交,刷月卡,挤不上的要迟到。包看好,钱抓牢,角子掉了满地找……”看到这儿,我笑了,它给我带来了欢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刚开始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经过妈妈的解释,我明白了其中蕴含着“先苦后甜”的真谛!
翻开书,映入眼帘的是第一个故事――《一盏温暖的莲花灯――李晨瑶的故事》。正如第一首歌词一样,这个故事是欢乐的。李晨瑶是“红色印象”爱心小队队长,当她看到一位孤僻的老奶奶时,她将温暖带进了那位老奶奶的家,虽然第一次遭到了老奶奶的拒绝,但她并没有放弃,最终温暖了老奶奶。而书中的那朵莲花灯,跟老奶奶的遭遇是一样的,刚开始只有它给老楼带来生机,但当老奶奶接受李晨瑶时,它也融入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花灯中,来到了热闹的夫子庙里。“那是一盏粉红色的莲花灯,每一个花瓣都晶莹透亮,透出温暖的光芒。”
让我记忆深刻的另一个故事是《海的女儿――宫湛秋的故事》,这个故事让人读后不禁心酸。年幼时,小湛秋的妈妈便离她而去了,爸爸得了胃癌,遇到这种灾难,哪有不哭的呢?而小湛秋却不掉一滴眼泪。然而,在小湛秋的内心深处,没人知道她已经哭过多少次、哭过多少回!湛秋表现得如此坚强,是因为她深深地明白:“生活这样美好,是的,只不过那些别人也将或多或少承受的另一面,被我提早经历了而已……”
就像曹延标老师说的一样,“春天所失去的,秋天会送还给你,生活总有向你微笑的一天。”是呀,这本书中有许多少年遭遇了许许多多的磨难,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勇敢的面对,正是因为这样,才让我们感到无限的温暖,感到无穷的力量!
读《肩挑一个家》有感 篇6
一、封建的社会道德观对苔丝的束缚
苔丝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她天生丽质、可爱淳朴,纯洁勤劳,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但正是这样一个姑娘却遭到了人生的不幸,当安玑·克莱出现在他面前时,她崇拜他,视他为天使,为他情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在这样炽烈的爱情面前,我们不再能看到一个有自主性的苔丝,相反,只看见了一个爱的奴隶,在痛苦等待中消耗着自我。苔丝把自己的生活全部建立在克莱爱情的基础上。新婚的当晚,苔丝述说了使自己失去贞节的过去,但没有得到克莱的宽恕。我们没有看到两个平等的主体,在他俩分别的前一个夜晚,安玑晚上梦游时用床单把苔丝包了起来,并像对于一个死者的尸体那样,恭恭敬敬的把她从床上举了起来。苔丝宁肯豁出命去也不愿动一下,生怕破坏当时的情境,直到自己被放进一个石棺里。在潜意识里,苔丝是把自己当作了奉献出来的祭品。即使在被安玑抛弃后,苔丝依然坚信是自己的过错使得丈夫离开了她,并深深的自责。她一如既往地爱着这个抛弃她的克莱,她剩下的生命都是为了等待他而延续,苔丝就像是克莱的附属物,她的幸福全都得依靠他才能获得。最后苔丝等来了克莱,为了证明自己爱情的忠贞,她向亚雷举起了复仇的尖刀,也走完了短暂的一生。这种男权社会中女性主体地位的丧失,使女性被束缚、游离于社会主体权力之外。苔丝也在这种道德的濡染中,把自己陷入无形的网中,自责、自卑。她认定自己不再是个纯洁的女人,并用这种自我定位不断地折磨自己。她希望可以获得全新的生活,但又始终忘不了过去的屈辱,认为自己不配再有新的爱情,尤其是不配爱上如天使样圣洁的安玑·克莱。她虽然对这种不公平的制度有所怀疑,但是无力反抗。苔丝服从了命运的安排,认为这就是自己的宿命,她认识不到是社会道德强加在女性身上的不公酿成了她的悲剧。
二、自我意识缺乏造成苔丝对男人和爱情的过分依赖
自我意识的缺乏最突出表现在苔丝对爱情的态度上。苔丝第一次遇见安玑·克莱时,就被他与众不同的神情吸引了。哈代笔下的女性人物都具有不稳定的性格。在哈代笔下,苔丝被描绘为一个几近完美的个体:温柔善良、质朴聪颖,代表了作者理想中的女性。但与此同时,苔丝的性格中也包含了其他一些弱点,她总是处于爱情的纠葛之中,游离于两个男人之间。她经常要照顾的是别人的需要,却没有照顾自己的需要。被塑造成了一个找不到独立自我,只为他人而活,在社会边缘挣扎的女性。同一人物不同的侧面,不仅使形象更为丰满,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的契机,从中可以窥探到男权社会中女性悲剧的必然性及根源。哈代让他喜爱的主人公苔丝集各种美德于一身,表达了他对女性的主观愿望。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19世纪时,以男性意愿为主导的社会所肯定的女性形象,即:富有牺牲精神、宽容顺从、坚韧质朴。也就是说女性要永远把自己放在“后面”。男权社会予以褒奖的正是这样缺乏自我的女性。整个社会引导着妇女去牺牲小我,顾全家庭顾全丈夫。天真无邪的苔丝在复杂的社会洗礼中先是失去了贞节,进而走向痛苦的深渊,最终酿成了一生的悲剧。
三、双重道德标准造成男女的极度不平等,直接导致了苔丝的悲惨命运
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中,女性形象可被大体分为两种——天使和妖妇。这突出表现了男性对女性的传统审美价值判断,是一种典型的男权话语。哈代对这种传统判断有所超越,不再简单地把女性身份确定在这两极上,塑造了许多性格饱满的“新女性”。但是哈代仍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的樊篱,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自我身份确认时仍存在着认识的局限。在哈代的心目中,苔丝的纯洁只是一定道德意义上的纯洁,而不是肉体上的。这突出表现在对待“贞操”问题的双重道德标准上。
苔丝失身后被视为“堕落的女性”,并处处受到歧视,与此同时却没有人谴责罪恶的始作俑者亚雷·德伯。他最后甚至跻身为牧师中的一员,而整个失身事件的受害者苔丝却被宗教拒之门外,甚至她生命的寄托安玑·克莱也因她坦白自己失贞而抛弃了她。具有戏剧性的是在同一个晚上,克莱坦白曾有过的一段放荡经历并得到了苔丝的宽恕和原谅。但当苔丝鼓起勇气向爱人坦承自己也犯过同样的错误时,克莱则毫不宽恕,把她重新推向了更为深重的灾难中。在克莱的心目中,苔丝是被高度理想化了的单纯而又纯洁的人物,甚至是个女神。他观察评判女性的标准是传统的,要么是接近天使的女子,要么是放荡的妖妇,而不是像看待男人一样把女人也看作普通人。于是,当苔丝揭开那段痛苦的经历后,克莱心中的女神像倒塌了。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爱远不如苔丝的纯洁,他爱的更多的是心中那个理想女人的形象。这个女人可以是苔丝,也可以换成别的人。他要的是绝对纯洁的女子,只是精神上的纯洁远远不够。男性社会奉行的这种双重道德标准,使得男人可以犯错误而女性则不许走错每一步,从而也让“贞操”成为衡量女性的重要砝码。
苔丝的悲剧不止是命运的悲剧,更是女人的悲剧。“男性作者利用贫弱美丽的女性的不幸遭遇作为故事的主线,从而坚持和体现了男性价值标准和审美视角。”苔丝在那个男权的社会里,始终把自己置于依附和没有主体性的地位。如果认识不到女人首先要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要拥有自我的价值,就很难获得女性真正的幸福。正像弗吉尼亚·沃尔夫所说的,女人要有自己的房间,有自己的时间,只有在经济上独立了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地位。而女人获得的却是一块狭窄的天地,突破这种社会和自我限制,女人才可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拥有自己的幸福。而女人要拥有自己真正的幸福,只拥有经济上的独立是不够的,而且必须要政治独立,法律平等。
参考文献
[1]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2]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张谷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邹平.阅读女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550字 篇7
自己有困难不怕,还主动照料家对门的驼背奶奶,毛伟鹏像照料自己的奶奶一样照料她。
生活上的贫困,并没有压倒毛伟鹏。他没有因为要照顾家里人,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习。他的学习成绩优异,当同学有困难,他就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毛伟鹏的故事让我很感动。他虽然生长在一个清贫而残缺的家,可他用孝道和友善搭建在心灵的家,却是如此富足和温暖。生活中的我,常常因为一道菜不合自己的口味,而大大撒娇,更别说照顾和关心别人了。当有人向我问题时,如果我心情好时,会耐心的告诉他;如果我不想告诉他时,就会说:“不知道!”这时,我早把“助人为乐”忘到九霄云外了。
读《八岁女孩撑起一个家》有感 篇8
“我不去,我爸已经丢下我们不管了,我不能再丢下我妈。”这是倪东艳面对被收养的坚决态度——我不去!有时候我会想,倪东艳如果没有拒绝,而是丢下妈妈,欣然答应了,那会怎么样?她可以在物质生活上生活得更好,至少可以吃得饱、穿得暖,能实现早就在心里埋下却难以萌芽的愿望。可是,倪东艳一口拒绝被收养,是个事实。
倪东艳是懂事的,她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倪东艳是坚强的,她努力地撑起了这个家;倪东艳是孝顺的,她为了照顾妈妈拒绝过更好的生活。同学们,我们这些年龄上比她大不了几岁的刚步入初中的学生们是那么地幸运,又是那么地不懂事啊!我们住着宽敞、舒适的楼房,吃着时令蔬菜水果,穿着漂亮的衣服,我们的生活、学习条件比起倪东艳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可有些同学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娇生惯养的孩子,根本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艰辛,任性而自私,整天我行我素。反感父母的教育,反抗父母的命令,对父母乱发脾气,衣服跟不上潮流就要更换,东西追求最好最贵而不是实用……
如果,我们像倪东艳一样有着顽强的精神与毅力,有着无限的勇气,那我们的生活、学习上,还会有什么困难会使我们畏惧?还能有什么问题不能迎刃而解呢?
读《肩挑一个家》有感 篇9
关键词:旧时代,志存高远,小人物,悲剧,《骆驼祥子》,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老舍先生, 用最真实而又深刻的笔触视角, 还原了近现代以来一个充满悲剧的人物故事。《骆驼祥子》文学底蕴深厚、艺术造诣高深、思想内涵影响深远。因此, 读罢《骆驼祥子》会给人至深的启迪以及灵魂的洗礼。
1 病态社会下的病态人生
小说是一门深刻的文学艺术, 其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却最终还会回归生活。《骆驼祥子》以一个全新的视角, 深刻描绘和揭示了旧时代里社会的悲剧、人性的悲剧以及命运的悲剧[1]。故事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 当时的社会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人民疾苦、社会凋敝, 无疑是当时黑暗社会里最真实的写照。读罢此文, 就会发现作者立意巧妙、构思奇特。其将万千小人物中的一员———祥子, 置于凶险、残恶的社会环境中。更为了突出文学作品的悲剧效果, 作者通过小人物与大命运的抗争情节设计, 将现实的无情与人性的渺小娓娓道来。病态社会下, 注定会产生病态的人物, 尽管内心强大的祥子, 最终还是被社会的残恶与凶险所折服。
2 精神性格矛盾冲突下人性的自我救赎
作者老舍先生一方面为我们展示了旧时代里小人物的高品格, 但同样用大社会里的小环境, 为我们呈现了主人由强变弱、由好变坏的人性扭曲和病态发展过程。通过鲜明的对比, 使人物悲剧与社会悲剧有了清晰的根源,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 反映出作者对旧时代病态社会的厌恶以及绝望2]。
除了对大环境进行深刻描绘、批判之外, 作者还通过人物性格特点的铺垫以及心理状态的描写, 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以及命运矛盾冲突。作者通过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 追寻主人公的命运起伏与心理变化过程, 前后对比, 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小说中, 作者主要以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变化过程为对照, 推动小说命运情节转化, 并让这种矛盾自始自终, 与现实的黑暗与恶劣形成强烈冲突。
3 现实生活打压下无可抗拒的命运摧残
通常而言, 小说中人物命运的悲剧来源于三方面。一是人物本身的缺陷导致的命运悲剧;二是由于偶然因素导致的悲剧;三是通过现实的摧残、人物的抗争最终形成的悲剧。很显然, 在《骆驼祥子》中, 作者将三种人物刻画描写手法全部用于主人公命运转折和悲剧色彩描画中。从祥子与小福子之间的情感以及与虎妞之间的婚姻等变化过程就可以窥见一斑。这种变化并非与生俱来, 而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与个人心理性格特点双双作用下出现的结果。当主人公与命运、与现实与社会抗争的越激烈, 其所受到的现实摧残与打击就越重。最终无奈, 祥子不得不认清社会的真实本质, 向命运投降, 向社会示弱。由此小说产生一个结论, 在旧社会, 任何一种品格, 任何一种付出, 不论强者还是弱者, 都不能阻止一个人走向自我毁灭。而祥子与现实生活犹如一场游戏, 无论主人公如何挣扎, 如何抗争, 其依然摆脱不了失望, 痛苦与绝望。由此表明, 黑暗社会的病源在于制度, 在于环境, 人性的悲情也由此而生[3]。
结束语
祥子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经典的小人物, 其凝聚了丰富的共性与个性。作品中作者主要描绘了旧时代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剧命运故事, 最初文中展示给读者的是一个淳朴善良、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小人物, 而拥有一辆人力车是主人公祥子自始自终的梦想。因此, 为了这个渺小而又伟大的梦想, 他努力过、痛苦过、挣扎过、拼搏过。但是, 最终其还是没能逃过现实命运的摧残。小说描绘了旧时代里一种病态的社会现状, 而主人公祥子无疑是万万千千受害者之一。因此, 作者通过祥子这个小人物, 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缩影, 主人公的悲剧同样更是社会的悲剧。
参考文献
[1]詹虎.《骆驼祥子》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再探——祥子形象的心理学多维阐释[J].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9 (03) :146-151.
[2]孙会军, 于海阔.从《骆驼祥子》英译本对引语模式的处理看小说风格的再现[J].外语研究, 2013, 12 (04) :76-80.
读《家春秋》有感 篇10
——理想点亮人生
不知道当年巴金是如何流着泪读完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的,又会是何等伤感地写下“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刻成《激流三部曲》这部历史的独家记忆。
如今,如此透彻地读完了他的代表作后才明白后来的巴金终于开始否认事实并非像他原来想的那样,于是他说生活,其实是一场搏斗。
《家春秋》介绍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内陆地四川成都广袤大地上一个封建家庭的故事。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它所要展示给读者的是过去十年间的一幅社会的图画”
这个人人羡慕的大家庭,外表光鲜亮丽,它是书香门第,它以诗礼传家,它拥有好的名声,高的声望,大的派头,似乎成了当时人人向往的天堂,得此一隅,夫复何求?
于是理想在所有人的心里画着图,丈量着未来的路。
以高老太爷为首,加上陈姨太,五个儿子媳妇和孙辈们,这就是这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时时刻刻,他们都在为自己的利益,为自己的理想“拼搏”,各房之间弥漫着硝烟。关系紧张得像极了海上的激流,波涛滚滚,争相向前。
觉新是作者极力刻画的孙辈们之中的一位,他身为长子长孙,从小受教,有着深厚的知识,可谓人中之龙,或许从一出生开始便背负着管理家族的重任。假使生于现在,他定会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可天妒英才,上天让他降生在古老中国最封建的时期,让他生活在中国苟延残喘的封建制度里,让他在骨感的现实面前流了泪,低了头,折了腰,伤了心。
看看这位人才做了什么,他奉行着“作揖主义”实践着“无抵抗主义”他用他的听话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妻子,杀死了自己的情人。心里似明镜,手头一抔土则是对他最完美的描述。
也许我们给他的更应该是同情与怜悯,也许,听话的背后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那,我想在那时,也应该是一种叫做责任的东西。
他的内心也曾澎湃过,有过的激流我们不曾理解,当我们知道他听到弟弟要去参军时眼里还会涌出一种渴望,我们或许会更明白面对生活时他的无可奈何。在现实面前,他根本没有追求理想的欲望与资本。
与他相比,弟弟觉慧则完全不同,他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对于封建礼教的控诉,对以爷爷为首的封建独裁操控者的强烈不满,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与渴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觉慧时时被汹涌如黄河水的激流逼着,他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在黑黑的山洞里摸索着,寻不到一线光芒,可以为他指明前进的方向。
后来终于有一天,五四的旗帜挂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五四的钟声响彻全中国人民的内心,他便不再迷茫,心灵从那时候找到了方向。他对爷爷失望几近绝望,他放弃了哥哥,毅然走上了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不曾回头,因为他害怕看见鸣凤漂在湖面的尸体,还怕听见婉儿撕心裂肺的哭号。站在风口浪尖上,他将忧郁挂于脸上,把心痛埋在身体里,让理想刻在心坎儿上。
理想犹如一盏明灯,可以指明前进的方向;理想犹如一艘航船,可以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走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汲取精神生活的营养。
理想因人而异,就像高老太爷的理想是看见自己的下一辈,下几辈都对他惟命是从,点头哈腰;梅芬的理想简单得只是希望觉新过得好;瑞珏的理想伟大到即使危及自己的生命也不会让丈夫为难;鸣凤的理想是情愿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喜欢的人走远;琴的理想是有一天能上自己喜欢的学校„„不同的理想,决定了他们绝然不一样的命运。
《家春秋》像极了现代版的《红楼梦》,细细思索作品中人物截然不同的命运,感叹社会黑暗之余,我也在想,理想,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它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演绎着种种不同的故事,林林总总,它们向我们诠释了所谓的光怪陆离。
我常常在想一个封建官僚资本主义盛行的社会,一个惨到人吃人的悲惨世界里怎么还会有觉慧一样的英雄主义的践行者存在着,或许他是上天派下来拯救这被糟蹋得面目全非的世界,最终,成功了,理想,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屹立于天安门广场的上空。
觉慧已然离去,旧社会的钟声渐渐远去,然而理想的魅力,从来不曾褪色。
因为理想,史铁生战胜了颓废,用轮椅走遍了地坛的每一个角落,用手中的笔勾勒出那并不美好但幸福着的生活,描述母亲的身影,歌颂妈妈那无法超越的深情。他是现代的高觉慧,拥有现代的神圣的理想,因为理想,他们拥抱在一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没有办法不抱怨,当一个热爱音乐的人丧失了听力。一切就像天使折断了羽翼,似乎从此就没了飞翔的权力。但伟大的不灭的理想让他们在埋怨之后,寻找更为实际的追梦之路。的确“没有人规定,钢琴一定要用手弹”确实,不论波拿巴的那一次战役都从未获得像贝多芬之役的辉煌胜利。刘伟拖着空空的袖管坐在钢琴前,贝多芬自信的站在台上时,理想,以它灿烂夺目甚至逼人的光芒照亮人生。那一刻,我想如果觉慧看得见的话,他还是会说:“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秋天或者就要过去了。”
理想是范仲淹在醴泉寺立下的誓言,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是陈涉狠狠地扔下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便愤然离去,是伏波将军马援不惜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班超投笔从戎,最终青史留名。理想,像一把火炬,将“人生”二字映得通红。
马克思的理想是大声地诵读《共产党宣言》。如今,美国这一顽固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之后,终于开始重新审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崇拜这一一百多年前的伟人。
饥饿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文明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再也不是觉新所处的那个时代,再也不会受到他们那样的身体上或者心灵上的创伤。但是理想,依旧那么招人怜爱,让人追随。
忘不了那个始于五四的厚重的时代,那个纯真的充满理想主义的人文时代,那些把“德先生、赛先生”看得重于生命的传奇人物,那些仿佛昨天才发生的或激动或伤感或兴奋或或苦恼的故事。
忘不了觉新的懦弱于不易,忘不了觉慧的果敢与坚强,忘不了鸣凤那轻盈的纵身一跃,跃出的究竟是什么,忘不了巴金先生借着汹涌的激流向人们做的沉甸甸的嘱托。
春天是我们的!
“青春是美丽的东西,并没有一个永久的秋天,秋天过了,春天就会来了。”巴金如是说。
如此一来,巴金先生对于生活的希望可见一斑了。我想他想告诉我们的也就是理想吧!
花开了,花香四溢,虫来了,快乐地舞着。新的生命带来了新的希望,鼓舞着还有梦想的人们。
因为梦想,就不用为往昔的痛苦而伤心,看阳光倾泻下来,照耀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如此温暖而可爱,社会,也终于有了理想中的光彩。
读《家》有感 篇11
然而回眸历史,在那黑暗的封建社会,在旧礼教观念的毒害下,家却并非是这样温暖和睦。
前几天刚读的《家》就是描述这样的封建社会。《家》以娴熟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书中人物不下七十个,既有专横、衰老、腐朽的封建家族最高统治者、封建家长只代表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和刽子手冯乐山,腐化堕落的败家子克定,狡猾贪婪的克安等等统治阶层的形形色色人物;又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如敢于以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鸣凤,温顺善良地吞咽着旧礼教俄国的小姐梅,善良厚道柔情的长孙媳瑞珏等等;以及接收新思潮影响、向往自由平等、大胆争取个性开放、敢于反抗封建统治的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醒者和叛逆者的形象。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觉新,他虽然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但是处于“长房长孙”特殊地位,深受封建伦理纲常特别是“孝”道的熏染,铸成他委婉求全的懦弱型顺从的性格;他既同情支持弟妹们反封建的抗争,有屈从于封建势力的压力,维系着封建统治的权威。这些人物都写得血肉饱满,个性鲜明,富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阔大的现实包容。
《家》所描写的就是一个受封建礼教所束缚的封建专制家庭,在这个家庭,高老太爷化身为封建制度,统治着这个腐朽的家。而他统治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的主要手段----专制。封建社会的残酷和当今美好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社会永远都是在进步的,并不会因为有什么不进步的羁绊而停止,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得了时代的潮流。在走过的途中,它会喷发出应由的水花,这就会形成一股股奔腾的不息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
生在当下社会主义,太阳普照大地,总有黑暗的角落:社会再文明,总有迂腐的潜伏。倘若处在阴暗迂腐的现实之中,那么时代的新青年就应该继承和发展那永不退色的五四精神,用他的光芒驱散现实的黑暗。
读《家》《春》《秋》有感 篇12
小说(Novel)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诗歌、戏剧、小说)之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体现了特定时期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可缺少的文化财富。其中,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便是中国现代小说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三部连续性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巴金的早期代表作。从1931年开始,《春》在《文季月刊》上开始连载发表,到1940年5月《秋》最终完成,前后历时长达近十年的时间,巴金先生以自己的犀利的视角的质朴的语言为我们描写高家这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从而揭示出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以及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荡。作者以很大的激情对封建势力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鼓励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和抗争并且与这种没落的封建家庭彻底的决裂,由于对于题材的熟悉和作者自身深切的感受,这部作品从《家》开始连载的时候便受到广大的关注,获得强烈的感染力量。在对青年进行反封建的启蒙教育方面,《激流三部曲》自然而然的起到了先锋模范的作用,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起来反抗这种“吃人”的封建礼教。
在现代文学史上,揭露封建制度的弊害,是许多作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但是,像巴金这样旷日持久地坚持表现这一主题的作家并不多,像《激流三部曲》这样从内部对封建家庭作集中而又深刻的成功描写的大型作品,更是罕见。撕开封建家族制度虚伪的面纱,显露它吃人的本质,并明确揭示它“木叶黄落”的穷途末路,是巴金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特出贡献,也是《激流三部曲》最杰出的思想意义所在。
在这三篇长篇小说中,一个封建没落的大家族高氏豪门外表上诗礼传家,书香门第,但遮掩在这层帷幕之后的,却是内部的相互倾轧,明争暗斗,腐朽龌龊,荒淫无耻。为了维护这个作为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临崩溃的家庭,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这就又加深了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并使年轻人遭受巨大的痛若。小说通过对高家不同的人物的言行举止亦或是生活上的衣食住行等各个不同文化角度和视野的描绘,为我们展现出来一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制度的卫道士的顽固不化,还有一批以觉慧为代表的一行接受新知识教育和受到“五四”运动冲击的新青年的英勇与果敢。
在信息文化方面,语音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的产生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不同人物语言的雕琢表现出来时代的文化。例如:通过对觉新在高老太爷,克明等封建家长面前语言的描绘,表现出来他的不折不扣的“作揖主义”和“不抵抗主义”,他希望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个成员都能够“和谐”的相处,至少能够维持表面上的平静,他在哪里都是尽量的说好话,但是似乎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无法“正常的”生活下去,似乎总是不想让他消停,总是会出现许多问题需要他去面对,总是会让他感到痛苦和无法承受;而当他在觉民、琴以及的的妹妹淑华面前时,他却能说出快乐的话,似乎又有了勇气同这个家族的不公平、不合理作斗争,他仿佛又像是获得了新的生命一般。觉新性格的复杂性表现出了他作为艺术个体的悲剧,为我们展现出来当时的文化与社会状况,受到了五四运动思潮的冲击,一部分人开始觉醒,但是由于封建制度对国人的摧残,这种新思想发展异常缓慢。其实,觉新的形象只是当时大部分人的一个缩影,所以我们能通过他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形象来推测一下当时国人思想的一个基本状况;同样的我们能从像高老爷子,克定等一些封建大家长的言语中看见他们的顽固不化,尽力去维护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的令人作呕的丑恶嘴脸,这些都能通过文字传达出来,激起读者强烈的愤慨和不满。
在物质生产文化方面,小说也为我们展现出了民国期间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逐渐瓦解以及机器生产的兴起。觉新和克明每隔固定的时间就会派高家的管家去田间收租,这就反映出当时的主要的社会经济生产方式依旧是封建地主剥削下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主要向地主租住土地进行生产,然后向地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金或者是粮食作物作物对地主的报酬;另外,小说中也屡次提到高家的管家高升回禀高家的时候是说农民租金缴纳经常收不起来,去田间收租的途中会遭遇土匪威胁或者田间很多田地会遭到洪涝灾害,从中就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和较差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另外,小说中,克明、陈姨太等都在觉新工作的事务所购买力一些“股票”,虽然这些“股票”不同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股票”,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中国近代中小型的民族企业也开始逐渐初步发展起来,暂且抛开他们的规模和本质来说,一个从无到有的变化毕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我们应该对这一变化加以支持和必要的肯定。
在物质消费方面,小说中也有许多关于饮食方面的描写,例如小说中多次描写到淑华和淑英姐妹们经常会在闲谈的时候拿来一些糕点吃,经常会在琴等表姐妹来的时候一块吃席,在高家花园的湖中间凉亭之中“请客”,这些都是对封建富贵人家的大家闺秀的日常生活随性与悠闲;还有在一些钱财消费方面,向克安、克定等高氏子弟,从来都是大手大脚,这些描写都从侧面暗示了高家这个封建没落家族必然走向灭亡的结局;而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大量穷苦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小说中讲述了沈氏的一个丫鬟喜儿的死,由于身份卑微以及沈氏的尖酸刻薄,只能惨死在“充满怪味的昏暗的”高家下房之中,死后沈氏竟然连一口棺材都不肯给她买,沈氏的对自己生活挥霍与对丫鬟的吝啬也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在制度文化上的体现。首先就是家庭,就像一直为人所熟知的,《激流三部曲》以描绘封建社会逐步走向没落的背景下的一个典型的家大族——高家的逐步没落为主线,像是一部缩小了的《红楼梦》,通过讲述大家族的兴衰来披露当时社会的丑恶。在小说,作为高家这份如此大家业的创建者,高老爷子毋庸置疑是这个大家族的决策者,在这个大家族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尽管克安克定等兄弟不安分,也仍然会畏惧这个大家长。作为嫡长孙,觉新成亲一月后,由于作为家中长子的父亲的去世,觉新自然就承担起来的协助三叔克明来掌管这个大家族的任务,这也是对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的一种体现。
其次,便是体现在婚姻制度上。在《秋》中,作者花了不少篇幅对周家的薏和枚少爷的婚礼做了细致的描绘,尤其是对枚少爷的婚礼,从婚前的“过礼”日子一直到婚后枚少奶“回门”的描写。在正式结婚前两天的“过礼”的日子里,周家便把提前准备好的凤冠霞帔、龙凤喜饼等过礼用的抬盒送到女方冯家去,午饭过后便是女方送回来的抬盒,全是女方的妆奁等物品,当然,少不了的是双方的近亲对新郎的道喜和祝贺以及宾客的推杯换盏;婚礼前一天晚上的“花宵”周家举行“簪花”的礼节,枚少爷在行完跪拜的礼节后便得睡在“新奇、温软的新床”上,等着“新婚之日”的到来;喜庆的日子在周波涛的训话后开始,“敬祖”、“发轿”,由迎亲的宾客将新新娘子迎回周家,须经过“拜天地”、“拜祖人”、“夫妻交拜”、“童子秉烛送入洞房”等一系列程序,接下来便是“撒帐”,“揭盖头”的典礼,然后由枚少爷去女方冯家“谢亲”,回来之后新婚夫妇对祖宗行三跪九叩首的“大拜”,再者就是谢客敬酒,闹洞房。经历了一系列的繁琐的礼节后,一个象征着家族地位与实力的婚礼才接近尾声;还有婚礼三天之后的“回门”的大礼......小说通过对这样一个传统的封建婚礼为我们展现出了封建制度下的社会风俗,令人感到窒息,压迫与无奈,这也就激起了像小说中觉民与琴的这样一些新知识分子的反抗,促使他们最终为了抵抗这样的封建旧礼教而斗争,用自己的行为向旧礼教宣战。
高家以及其他大家族的故事也在枚少爷的死、克明的死、觉新的事务所被一把大火烧为灰烬和克安克定一手操办卖掉了老宅分了家中逐渐向了尾声,觉新虽然依旧是高家那个“作揖主义”的的代表,但是在文章最后他也对克安和克定等“长辈”说出了自己从来不敢说的话,也是一个不小的改变,不是么?就像觉民和琴说的那样,“秋天或者就要过去了”,也许,这并不仅仅是觉新一个人的秋天即将过去,也蕴含着整个封建制度的没落与“完结了”。觉民们的报社不久就另外找到地方迅速重新置办了起来,这也象征着追求民主与自由的星星之火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呈现出燎原之势。离开老宅之后,似乎高家的每一房的人都过上了自己“欢心”的日子,觉新与张氏两房相互照应,过得也算是融洽。克安与克定继续过着坐吃山空的日子,吸食鸦片,挥金如土,变卖田产与房地,维持着生活。
读《肩挑一个家》有感 篇13
胡荼
高公馆是一个传统的官宦家族,《家》《春》《秋》以大时代背景,描述新青年对抗传统礼教。有时候感觉书就像一面镜子,拿起来看的时候,好像和现实生活没有太大的差异。一代人与一代人的对抗一直存在,思想的碰撞和传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现在80后、90后与60后、70后的生活观、职业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似乎每一次的对抗都会有觉新、觉民、觉慧的影子。
觉新代表新思想、旧的行动,他认同新思想也对新思想感兴趣,然而却驱从于老一辈的思想之下,依旧用符合老一辈的行为做事。或许他就像一把伞,撑起了那些判逆者,以至于不会在那些新思想还未成熟时就夭折。像觉新这一类人,往往极度受困于新旧的更替,也是最大的受害者;旧派用他来挡,新派指责他的拖泥带水,而自己往往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忍辱精神。对比今天的职场,似乎也有典型的特征80后的中层,似乎也是这样的一个角色。对于90后的自由与任性,对于70后的严谨与职业道德;80后似乎也成为了这样的一个角色。或许当某天也可以像《秋》最后那样,分崩离析;脱离职场的束弱缚,却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事业。
觉民代表着在旧力量下的抗争者,生活在大环境下,但是仍旧我行我素,为了新思想而坚持对抗。像他一样,心中无惧,不惧怕老一辈人的所谓家法,有自己的作为。虽然在高公馆里孕育成长,但是却是新思想下的新青年。对亲情、爱情、梦想都有自己的追求。或许就像90后在职业里,专注价值而不乎人情人言等等,似乎更加的洒脱。他们不在束缚于行政、加班等各种符加的条件及行为,不用在乎职场的微妙关系。或许专注于技能、工作时,不需要太在意别人的反馈,恰恰也因为这样,技能的成长似乎更快。当许多人还在谈职场竞争的时候,专注于能力提升的他们,早就有了她们新的选择,新的追求。
觉慧代表着完全反抗旧力量的一代人,这类人完完全全走出老一辈的圈子,他们独立成长于属于他们的世界。就像可以不用再考虑人情事故,不用受缚于上辈人所拥有的资源基础。新的追求,新的形式,新的向往,新的思想,一切都是新的。用自己青春的激情浇灌,成为新的一代人。如同现代的万众创新,莘莘向荣,当老一辈还在考虑威信、判断力的时候,新人早就快小步快跑的干掉了他们。
【读《肩挑一个家》有感】推荐阅读: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550字05-14
肩挑一个家的读后感07-04
《肩挑一个家》读后感500字09-20
一肩挑总结06-17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10-23
读《简?爱》有感:一个自强女子的独白11-19
逆风飞翔的纸片-读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有感作文07-12
九年级上册四单元作文:读《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有感-60012-09
共同拥有一个家07-12
共同拥有一个家课件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