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1942的观后感

2024-07-02

电影1942的观后感(共11篇)

电影1942的观后感 篇1

小人物的悲壮。面对残酷的现实,有的人选择了逃避、有的人选择了献媚。“一条命,两块饼干”,小人物的命运不同,其中有人性的冷漠,也有世俗的偏见,但总是可歌可泣的精神。花枝在丈夫失踪后,为救活两个孩子,四斗米卖了自己,为孩子付出了一切。最后还要把自己唯一的破棉裤换给栓柱,也算是倾其所有了。这一幕,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爱的的力量,也是母性的光辉。栓柱应诺花枝照顾孩子,却在趴火车途中,不仅丢了两个孩子,还丢了花枝用生命换来的四斗米。在生存和气节之间,不食嗟来之食的大义凛然,让珍贵的馒头显得那样苍白。那用核桃做成的风车,成为一种牵挂和寄托,宁可死于日本人的屠刀之下。反面典型厨师老马成了巡回法庭庭长,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虽说保全了性命,到头来却落得个日本人的走狗。就连读过书的财主家女儿,为求条生路,甘为五斗米折腰,沦落到卖身妓院的下场,也是命运的安排,悲惨的选择。

1942年那场大饥荒、大逃难,虽是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但在历史长河中,却成为永远伤痛的记忆。我们开启那段尘封的历史,就是要警醒饱经沧桑的苦难民族,不要忘记历史,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灾难;追忆那段悲壮的历史,就是要重温血腥而惨痛的教训,保持生态平衡,远离自然灾害;再现那段惨烈的历史,就是要启示后人牢记伤痛的根源,关注粮食问题以及那些事关民生、关系百姓疾苦、关乎民族发展的大计,让历史不再重演!我相信也不会重演。

电影1942的观后感 篇2

一、旧瓶装新酒,当代文化生活下的历史形态

在电影发展的早期,电影人就已经开始了对历史题材的表现,寻求以新的表现形式来反映历史,解读历史。近几年,中国历史题材的电影均出现了一股新趋势——对历史的修正,他们以记忆为名义重新改写我们熟知的历史。

在电影里,历史修正观的表现以《英雄》、《荆轲刺秦王》、《南京!南京!》、《1942》为突出标志,虽各有侧重,但都以符合当今的主旋律为前提。在《南京!南京!》里,陆川以一个日本人的视角企图告诉观众,抗日战争是日本高层发起的、与士兵无关的战争,其实日本民众有很多是善良的。作为一个中国导演,他的行为实在让我们难以接受。在《英雄》里张艺谋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以民族大义为基点为秦始皇辩护,旨在告诉大众,秦始皇是一个胸怀天下,为民着想的实现了民族统一大业的英雄。而《荆轲刺秦王》亦是如此。在影片中,两位导演走向同一个桎梏,即“用强有力的叙事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演说一些违反历史判断和基本人性情感的硬道理”,“用违反常识、违反历史、违反基本人性的方法来建立自己的价值系统和美学语境”1,这就是郝建教授所说的美学的暴力。

但是,《1942》的历史修正却不同于前面三部影片。《1942》对历史的修正虽然也是为人物说话,但不是曲解,而是还原真实,冯小刚的修正主要体现在对蒋介石形象的塑造上。《1942》中陈道明扮演的蒋介石,举手投足都有大将风范,影片既表现他在对河南灾情的处理上有失人道,又表现他作为民国时期取得统治权的政治家和军事领袖的风度,他对陈布雷所说的关于埃及会议的那些话表现了他作为一个统帅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他为了筹集军费,与张钫母亲间亲切的谈话,与部下的和谐相处等等,都将一个全面的蒋介石展现给了观众。

“‘修正史观’无论在哪个国家的历史中,不同时期会时常出现。修正史观往往是对正统史观的一种回应、一种批判或一种矫枉过正。”2但我们接受《1942》这类对历史的拨乱反正,却难以接受《英雄》那类对历史的任意曲解。

二、历史题材电影中的商业美学

商业美学是在商业电影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美学体系,它旨在研究电影在商业化运作中所体现出的艺术创作规律和审美体系,“通过研究观众看商业电影的审美心理,揭示商业电影与观众之间的审美互动规律。”3尼古拉斯·米尔佐夫曾说“电影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震惊”。电影是一种商业产品,离不开商业化的运作,历史题材也不例外,任何类型的电影在后现代的语境中,都具有了一些相同的规律。

首先,电影技术的发展,带来影片的奇观效果,震撼观众的视听。历史题材一般都具有“民族寓言”的功能,但是在奇观式的视听冲击下,这类寓言不再是主流表现。在后现代的语境里,观众看电影是放松娱乐,而不是教化,不是沉重的思考,观众要在视听盛宴里,完成自己的审美体验,于是,文化内涵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是刺激与吸引。因此,视觉奇观成了吸引观众的强有力的工具。

其次,声势浩大,全明星阵容。《1942》中甚至是不起眼的角色,都由我们所熟悉的明星扮演,如演员表中显示有苏有朋、侯勇、张嘉译等,但是观众可能看了几遍都没有发现这几个人,可见他们演的是多么微小的人物,小人物用大明星,这个阵容岂是一般电影能比的。冯小刚为《1942》所作的巡回宣传,更是影片扩大知名度的一大法宝。

再者,历史类电影拥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的风采,有典型的中国元素,影片中丰富的民族风情和典型的中国元素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1942》里河南方面的镜像呈现,《英雄》里传统中国功夫的直观展示,《鸿门宴》里中国式建筑的历史再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审美世界。从来都没有绝对正确客观的历史,一切历史的再现都是主观的取舍结果。以今人的眼光看待历史、表现历史、以史明志,丰富当今的文化产业,实乃一条可取的道路。中国历史题材类电影是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中出现的,它的特点不是简短的文字所能概括的,历史题材将伴随中国电影的发展,散发出悠远而持久的魅力。

摘要: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中,有着足够的历史题材任后人发挥,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离不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类的电影渐趋形成一种类型,具有其独特的审美体系,使中国电影有了新的发展与机遇。

《1942》电影观后感影评 篇3

“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的心很痛很痛……”

影片开始,讲述者很平静地给我们讲述了1942年世界上发生的诸多“大”事:宋美龄访美、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丘吉尔感冒,最后一条是河南大饥荒。于是,顺着这条脉络,我们发现很多同胞死在了逃荒的路上,死在了日本人轰炸中,甚至死在了别人的锅里……丘吉尔感冒竟然能够与300万人死亡放在一起相提并论,我不知道这是黑色幽默还是讽刺?

也许,在那样一个年代,老百姓的性命本身就卑微如蝼蚁,死就死了,包括300万人的死,都只是一个数字上的变化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才被堂而皇之地排在了丘吉尔感冒的后面。于是,不管是少东家欺负花枝而后被抢粮的灾民杀死,还是花枝老公瞎鹿被几个痞子兵杀死在锅里,乃至瞎鹿的母亲死在日本人枪下,女儿从火车上摔下死亡,虽然死法不同,但却都殊途同归,国民政府官员不在乎,蒋总统也不在乎。因为在蒋总统的眼里,很多事情都比河南的灾荒重要,包括和日军作战,向英美列强求援,此外还要打通滇缅公路,解救被围困的英军,还要防备虎视眈眈的各路军阀和势力不断壮大的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他哪有心思管老百姓的死活呢。或许,在蒋总统的心里,他希望把河南灾民当做包袱丢给日本人,用以拖住对方,却没想到对方本身就是虎狼,灾民的下场由此可想而知。

饥饿让人感觉迟钝,苦难也会模糊人们的记忆。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掰着手指头算一算,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包括父母和一些上了岁数的邻居也都趟过1942那条河,但在观看《1942》之前,我却从来没有听任何人和我说起过老家曾发生过那么一场大饥荒。不知道是我的长辈们忘记了他们曾经遭受的苦难,还是故意模糊了记忆,就像一块长在心口的伤疤,不愿意再揭开露出那份血淋淋的伤痛。

作为灾民的后代,我能理解我的先辈们那种“只要活下来”就好的心态,因为他们经历的苦难太多太多,所以麻木就成了忘记过去和活下去的唯一支撑,当连“一口吃的”都难以满足的时候,再奢谈什么尊严和道义本身也毫无意义。并且,对于把面子看得很重的老乡们来说,饿得“人吃人”当然不是什么能拿得上台面的话题,不谈也好,而对于当时的国民政府来说,死了300万人自然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所以你不说我不说,几百人死亡的事实就这样被压在了历史的箱底。

1942电影观后感高中生 篇4

1942电影观后感高中生范文1

这部电影虽然叫《一九四二》,但是可能影射着一九六零年左右的饥荒。都是饥荒,只是执政者不一样,所以只能说一九四二年的事,不能说一九六零的事。

个人觉得这部电影内容非常丰富,引发不少的思考。

人的地位区别。

当年民间的贫富之分还是比较明显的,地主和贫民之间有财力悬殊,在此基础上有地位的区别。

地主可以使唤家里的长工,但长工的地位比以前的奴仆要高一些。电影里长工栓住可以拒绝地主要求他一起逃荒的请求,还是有一定自由的。栓住对地主的依附主要是因为经济上的差距,同意一起逃荒也有部分因为路上可以吃地主家的粮食。

民国后期,高层的地位排位应该是这样的:美国第一,老蒋第二,高级官吏,低级官吏,宋氏家族的排位可能在老美和老蒋之。二战后期,美国的经济实力足以独霸全球,军事上只有苏联可以抗衡。美国的力量加快了中国抗战的进程,也可能为中国带来很多好处。老蒋和宋氏家族的联姻不仅为自己获得了接近孙中山的机会,也和老美连上了线。但这也是累赘,看看今天的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就知道,用政治和军事独立交换经济利益无异于卖身。

老蒋的决断都受到美国的影响,比如将国军精锐派往东南亚保护英美诸国在当地的利益,再比如国共谈判。国军里装备最好的部队,被派往印度和东南亚,作为主力和日军交战,主要目的是作为外交上的筹码,和英美交换利益。国共谈判就不说了。

按现在的官阶,李雪健饰演的河南省主席李培基是省部级干部,而段奕宏饰演的中华民国委员长侍从室第二处主任陈布雷可能只是个厅级干部,但是电影里他们俩似乎平起平坐。陈布雷和老蒋的关系紧密,再加上秘书性质的职位向来和领导接触频繁,所以实际地位和权力都比官阶大两三个等级,古代大臣对宦官尊敬有加也是一个道理。

回过头来,宋氏家族的官阶都不如老蒋,可实际地位却比老蒋高,老蒋也只是“委员长”,实权却高过政府主席之类的其他高官。这说明政治资源的流动并不只是依靠行政体系,不只是依靠公文和官职分派。人手上持有着政治资源,人以人的方式分配手上的资源,可能以法律和契约的方式流动,也可能以感情和人际关系分派,乃至进行权钱交易。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为什么不循规蹈矩地运作?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潜规则?

因为对人类来说,感情需求和规则需求同样重要。每个人都需要在社会关系中获得别人的感情支持,那就难免需要以手上的资源做交换。如果每名官员身边的人都能做到公私分明,认为拉关系是不正当的,自然不会有这样的交易,但是喜欢捡便宜也是我们的天性,我们觉得那只是举手之劳无伤大雅,这种现象难以禁绝。

在逃荒的过程中,人性被层层剥离。表层的是面子和尊严,里层的是生存和真情。

在劝栓住一起逃荒的时候,地主不惜以女儿星星作为诱饵,说出“只有你可以保护你妹妹”的话。这时候地主的脸色就像是自家的大白菜被猪拱了的样子。虽然栓住年龄与星星相差无几,但是毕竟是长工,地位比他们家低多了,把自己的女儿做诱饵只是逃荒时期的权宜之计。保护未出嫁的女儿,本来是父亲的职责和尊严,为了活命,为了安全,为了女儿,他只能放弃。

面子和尊严,开始剥落。

接下来是主动以瞎鹿为伍。为了能在路上有个照应,地主主动地要求瞎鹿一家人同行。本来,像瞎鹿这样的穷人,地主躲都来不及,不会接受瞎鹿套近乎,更不可能主动套近乎。但是这些在逃荒的时候都不重要了。

再接下来是偷驴。偷盗的这种事,向来为大家所不齿。如果不是逃荒时期,地主绝不会去偷盗,但是在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时候就顾不了那么多。

最后是卖身。一路逃荒,被洛阳城拒之门外的一群人濒临绝境,每天都有人饿死,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地主的女儿星星原接受过西式教育的文艺青年,是地主的掌上明珠。到了这时候,为了一块饼干,她接受栓住的索吻,为了活下去,她把自己卖给了风尘。

为了生存,一切都剥落了,留下的是真情。

即便是快饿死了,地主也不愿意让女儿卖身,也不能让孙子先饿死;即便是把自己卖给牛贩子,即便是出卖贞操,花枝也要让孩子们活下,让他们记得自己的姓氏和家乡;即便冒着生命危险,栓住也要守护住孩子们的念想,守住对花枝的承诺。

瞎鹿知道地主的儿子想占老婆花枝的便宜,所以就不愿意救受了重伤的他。可是别忘了,电影开篇是花枝到地主家借粮食的。正常来说,瞎鹿应该自己去借的,因为他知道让花枝去借粮食可能是羊入虎口。可瞎鹿就是这么窝囊,因为穷,没办法。

反抗,有主动和被动两种。

刺猬的反抗是偏主动的。作为穷人,灾年里他也快饿死了,于是和一大帮人一起到处揩地主的油。但这种揩油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很暴力的抢,而是先礼后兵。先说是借食,灾年后还,只有地主不同意,才硬上。

瞎鹿的反抗是偏被动的。他也是穷人,而且是经常被欺负的穷人。不仅老婆被少东家欺负,自己也被少东家当众骂怂。可是他不敢回嘴,也不敢和刺猬一起操着家伙到处抢地主。他的反抗只是在混乱之中拒绝少东家的求助,从地主家顺走一袋粮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因为瞎鹿有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即便是梁山泊上的好汉,也得顾及家人,上到宋江下到李逵,家人没有安排妥当,是断然不可以造反的。

谁的错?

电影的主线是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对河南饥荒的调查。美国记者对饥荒的关切似乎超过了民国政府高层。官方拒绝承认饥荒的严重性,否认存在人吃人的现象,表现出一副积极赈灾的样子。

实际死亡300万以上,但却只承认几千人,为什么撒谎呢?

灾难直接让人联想到官方的无能,是对官方的攻击,有损形象。如果灾难发生,也应当报道成自然灾害,与人为无关,否则就会被归责到官方身上,是对官方的攻击。

对官方的攻击会险民国当局于不利,影响他们的执政基础,影响英美诸国对他们的看法。

这是表面的工作,实在的赈灾工作高层还是做了一些,至少发了赈灾物资。

但是,这种赈灾却没能起到效果,一是因为钱粮本就不够,二是因为官僚内部消耗。因为在抗战时期,前者情有可原。因为是抗战时期,后者非常不可原谅。军需官将赈灾物资倒卖用于谋私,表面上说自己不参合贪污,不接受贿赂,不让商人卖高价,实际上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乐于接受贿赂。

为什么军需官口头上还是要清白,不那么赤裸裸呢?

不管是主动索贿还是被动受贿,对百姓的伤害都是一样巨大的。区别只是在罪责上,因为口头上表现得不那么主动,可以在追责的时候为自己做辩解。

灾民到了洛阳城,当局却不让进,眼看他们饿死,却不给救济。灾民问为什么有了赈灾物资也不给,回答说是只有部分地区是灾区,那里的人才算灾民,你们不属于灾民。

灾民失去了做灾民的权利。

有些得不到救济的灾民投靠了日本人,帮着他们打国军。这说明百姓的权利不是由谁赋予的,是自然就有的,即便不给选择权,他们依旧会选择。

毕竟狼群不止一个,羊群可以选择给不同的狼群吃。

在老蒋面前,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对灾民投敌这件事是否认的。这时候,李培基代表的是河南,老蒋代表的是国家,如果把河南比作国家的老妻,灾民投敌这件事就好比出轨。

1942电影观后感高中生范文2

很久没有干过看完电影写观后感的事情了。这事比较二只是原因之一,让这事变得很二主要还是好片太少,烂片当道。今天要不是上个月买的团购券到期,要不是这部影片今天刚好上映,要不是还是不甘心去看《2012》圈钱版,也许我就错过这部片了。一切都是缘分。

这部片看之前讲什么我完全不知道。1942,看片名就不想看。管它讲什么,首先近代史一点兴趣都没。看年份搞不好是讲战争的,也是点兴趣都没。不过,海报上印了陈道明,对这位大叔印象不错就鬼使神差的进去看了。结果被震撼了。

影片开始,讲述者说,1942到底发生过什么,宋美龄访美,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丘吉尔感冒。出最后一条,其他的进入过教科书,作为文科生,有点印 象。可是影片讲的是另一件,河南大饥荒。这个,说实话,即使是文科生,即使标榜自己是文艺女青年,实话说我真不知道。哪怕网上看到过,也是一晃而过,没有 关注过。如果这部影片立意是让大家知道这段尘封的历史,那么冯小刚做的很成功。相信走进电影院看过这片的人都忘不掉。而对于无知者而言,震撼的不仅是逃荒 者凄惨遭遇,还有拨开历史尘埃看到部分真相时的悲哀。当时的蒋氏政府的不作为,信息封锁,导致了河南死亡300万人。而很多人是死在了逃荒的路上,死在日 本人轰炸中,死在中国军人的枪口,死在扒火车手脚冻僵掉下来被火车轧死,更有甚者,死在别人锅里。。当抽象的数字具化成实在的人物和场景出现在电影中 时,一幕幕血腥震撼的场景让我忍不住捂耳朵,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拿手机出来干点别的。讲述的这事已经有点让我接受无能了。

在此背景下,讲述了老东家和佃户一路逃荒的故事。可想而知,个人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卑微的如同蝼蚁。而面对生死攸关的绝境发生着多少折射人性或者说折射 中国人的人性的事情。少东家先是利用家中粮食欺负花枝,而后立马又被抢粮的灾民杀了,死前还被花枝老公瞎鹿暴打。瞎鹿前一分钟还是伙同老东家偷洋人记者白 修德的驴,后一分钟就被几个痞子兵杀死在锅里了,也许根本无需捞出来,直接被吃了。媳妇刚断气,婆婆就抱起孩子趁着人还热乎让孩子吃口奶,可后来她 和孩子也没能挨过这场灾,瞎鹿要把女儿卖掉给母亲买药,母亲死在了日本人枪下,而女儿后来从火车上摔下,估计也难幸存了。一队国军在日本人刚刚轰炸完灾民 后就立马开始抢车抢粮抢女人,而后日本人第二轮轰炸又来了。蒋介石对灾民视而不见,直接导致了灾情严重死了300万人,而影片结尾,他也没保住江山,逃到 台湾去了。老东家一家最后只剩下他一人,默默往家的方向走,路上收养了一个小女孩,就是讲述者俺娘。她再也不吃肉。。这个故事里面,没有胜者。只有绝境 里面人的挣扎。看的人真心难受。影片里面的幸存者也非胜者,二十年后,一场更大的饥荒也许他们就躲不过了,而那时,不是只有河南,是整个中国都在哭泣。而 坐在电影院的看客们呢,难道就能俯视这尘封的历史吗,我想至少我看过之后是感觉悲凉。历史离我们不远,每个人都是幸存者。而五十年代末期的那场灾难照样是 一半天灾一半人祸。那是死亡上千万,那又是怎样的场景?谁家没有一段关于那几年的悲惨故事?谁又能保证以后不会再有?

同样的导演,都是灾难题材,熟悉的演员阵容。《1942》要比《唐山大地震》切入点深入多了。看完发人深省。难道是一个建国前,一个解放后所以尺度不同? 不过就本片的深度,我不得不感慨一句,如今片子审片尺度放宽不少哇。看完片在网上翻看了下影评,一片骂声。基本都是骂冯小刚怎么没胆拍1959。。或是 说他发国难财。这个我不认同。就像当年救狗事件,很多人跳出来说那么多人还需要救,干嘛救狗如此命题看似合理实际暴力。我不是愤青。至少现在已经不是了。不想展开1959话题,可是真心希望能多拍些好片,别老拿商业巨片来坑人了。《1942》无疑是好片,至少现在畸形的社会,冷漠的人际,金钱至上的三观,历经坎坷却善于遗忘的中国人,太需要些震撼人心的干货来提醒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我指的不是那些个建国大业等片,那是广告宣传片好不好。《1942》虽然 导演某些地方欲说还休,遮遮掩掩,比如人吃人话题。但是能感觉到他想表达的东西很多很有诚意。能让人看完回家路上还一路思考的,就是好片了。

呵呵,最后,搬个小板凳坐等谁来拍《1959》吧。别让我等太多年啊!

1942电影观后感高中生范文3

一部《1942》,一场民族灾难,刻骨铭心。70年前,300万同胞罹难,惨绝人寰。翻开历史,翔实珍贵的资料刺痛着人们的神经。

老财主的破灭。当时的中原大地,哀鸿遍野,饿殍千里。老东家范殿元一直游走在故事中。曾经仓廪充实、妻儿绕膝,就连逃难也被自己认定为躲灾,逃荒途中还不忘带着家里的长工,这是财主骨子里习惯的养尊处优。认定被欺压的民众没有反抗,吝啬贪婪的他,最终落得个人财两空。我一直担心并希望,延续他家香火的小生命会躲过这场劫难而存活下来。当孩子被他自己亲手戕害于襁褓之中时,一个小地主阶级就此自我毁灭!“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历史不得不让大家重新审视这悲天悯人的灾难,人们的仇恨瞬间化为阶级矛盾和仇恨。一个财主家尚且如此,何况是普通老百姓呢,最无辜的当属那些老人和孩子,冰天雪地的日子,苦难深重的人们,只能接受这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现实。这饥饿,看似简单的生理生存需要,其实折射出对信仰的追求、对文化的渴望、对人性的呼唤、对民族发展的思考。在灾难面前,在饥饿面前,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但恰恰相反,与其苟且偷生,还不如坦然从容地接受死亡,死得离家近一些。家的概念,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显得是那样的亲近,又是那样的神圣。这场民族的灾难,仿佛一部沉重的史诗,记录着那段惨烈的历史,那些悲壮的场面。

小人物的悲壮。面对残酷的现实,有的人选择了逃避、有的人选择了献媚。“一条命,两块饼干”,小人物的命运不同,其中有人性的冷漠,也有世俗的偏见,但总是可歌可泣的精神。花枝在丈夫失踪后,为救活两个孩子,四斗米卖了自己,为孩子付出了一切。最后还要把自己唯一的破棉裤换给栓柱,也算是倾其所有了。这一幕,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爱的的力量,也是母性的光辉。栓柱应诺花枝照顾孩子,却在趴火车途中,不仅丢了两个孩子,还丢了花枝用生命换来的四斗米。在生存和气节之间,不食嗟来之食的大义凛然,让珍贵的馒头显得那样苍白。那用核桃做成的风车,成为一种牵挂和寄托,宁可死于日本人的屠刀之下。反面典型厨师老马成了巡回法庭庭长,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虽说保全了性命,到头来却落得个日本人的走狗。就连读过书的财主家女儿,为求条生路,甘为五斗米折腰,沦落到卖身妓院的下场,也是命运的安排,悲惨的选择。

1942年那场大饥荒、大逃难,虽是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但在历史长河中,却成为永远伤痛的记忆。我们开启那段尘封的历史,就是要警醒饱经沧桑的苦难民族,不要忘记历史,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灾难;追忆那段悲壮的历史,就是要重温血腥而惨痛的教训,保持生态平衡,远离自然灾害;再现那段惨烈的历史,就是要启示后人牢记伤痛的根源,关注粮食问题以及那些事关民生、关系百姓疾苦、关乎民族发展的大计,让历史不再重演!我相信也不会重演。

1942电影观后感高中生范文4

11月29日,我特地去电影院看了《1942》的首映.之所以会去看这类题材的影片,是身体里一种说不出的力量驱使我去的.在看这部影片过程中,我被触目惊心的画面震撼住了:中原大地的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惨不忍睹;惨无人道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加紧侵略;没有良心、没有人性的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想趁机发国难财……不过,也有催人泪下的镜头:老东家(张国立饰)在瞎鹿(冯远征饰)欲卖孩子就自己的娘时,从自己家所剩不多的粮袋里拿出了一碗小米;___徒小安(张涵予饰)为了救一个女孩全然不顾日军飞机的轰炸,他差点丢了性命;花枝(徐帆饰)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讨价还价后4升白面就把自己卖给了别人……不仅如此,就连蒋介石(陈道明饰)也有不少仁义的举动!

这部影片看完了,我不想追问冯小刚导演拍此片的动机.但我知道,这部从构思到完成耗时冯导18年的呕心沥血之巨作能够上映,就已经是奇迹!我个人认为,此类题材影片的呈现,在陈述历史真相的同时,肯定顶住了不小的压力,与此同时,它能够与大众见面,说明我国的审查制度以及开放程度已经有很大飞跃.还有一事,细细回想片中的镜头画面,不免发现现在的国产电影在制作效果和艺术表现形式上都在追求唯美.这里说的唯美,是指影片注重细节刻画和故事情节,仅这两点,作为国人的我,很激动很兴奋:因为国产电影也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了!

重新温故那个历史时刻.那个年头,本来就在抵抗日本的侵略,碰巧(河南)又赶上旱灾和蝗灾,这种“内忧外患”使得已经民不聊生的穷苦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添霜.天公的不作美,官吏(腐败之吏)的不作为,让人若有所思,让人义愤填膺!生活在那个年代人,真是不容易,实在是不容易.……本人才疏学浅形容不出来.总之,深表同情和悼念!

1942电影观后感高中生范文5

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却又不能正视历史。我们似乎习惯了冯小刚的幽默路线,却不想他在2012年贺岁档带着我们严肃了一把。在影视剧极端娱乐化的今天,冯小刚拍这样一部超风险的电影,可见其人生态度执著。从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拍成,已过去了二十个年头,创作者的沸腾血性早已凝固成岩石一样,支撑着从未泯灭的信念。

看完电影《一九四二》我没站起来,调整了一会儿,几乎是最后走出电影院的。当天晚上做了一宿的梦,梦见全是长满了虫的粮食,梦境清晰得很,以至早上起来,我去看了看家里粮食是否长了虫。

我知道这是因为《一九四二》。在影视剧极端娱乐化的今天,冯小刚拍这样一部超风险的电影,可见其人生态度执著。从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拍成,已过去了二十个年头,创作者的沸腾血性早已凝固成岩石一样,支撑着从未泯灭的信念。让今天远离苦难的人们无论老中幼,亲见我那苦难民族的一场灾难,这虽与当下灯红酒绿不甚和谐,但每一个看过影片的人都会深陷于一场内心的煎熬。

散场时,我前后左右的人都说“太惨了”,他们在影院灯光启亮的瞬间,只能简单说出内心真实感受。我们民族百年来有多少“太惨了”的历史淹没在史籍之中。我曾经看见过一组民国时期西方人拍摄的流民照片,文字解释说:逃荒的灾民毫无目的地流动,所到之处树皮全被剥光,几万人不见一个笑容。我们在《一九四二》中可以看到这种对人生麻木至极点的影像,真实震撼。我原以为中国导演不喜读史也不具史观,拍不出梅尔·吉布森的《勇敢的心》、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这样具有历史凝重感的作品,冯小刚的《一九四二》让我对他肃然起敬,一个满身光环的人愣是褪去光环,闯入黑暗之中寻求,智勇可嘉。

只要你认为你有承受力,你愿意替民族分担苦难,那你绝对应该去看《一九四二》,不要以为苦难离你会很远,一九四一年时河南也有许多人这么认为。看的时候一定要多想一步,甜蜜与苦难究竟相隔多远。

电影1942的观后感 篇5

电影讲的是一九四二年河南发生的一次大旱灾,当时在某个村子里只有地主老东家有吃的。一天,一大群饥饿的村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去老东家借粮食,结果双方发生争斗,把老东家的房子全部烧掉了。此时小日本也打来了,老东家一家只好和村民们一起逃荒。

由于天寒地冻,缺少粮食,许多人饿死在了逃荒的路上。难民饿得连树皮和草根都吃。过了一百多天,就饿死了三百多万人。有人因为饥饿,把自己的孩子或是自己给卖了,为家人换来了几升小米。老东家的家人也一个个走向了死亡。而作为当时的国民政府,却一再地隐瞒、谎报死伤人数,不能给难民及时的救助。一个叫白修德的外国记者不顾生命危险,亲临逃荒的队伍,拍摄到了许多惨烈的图片,将灾害的真实情况公布于世。

电影的最后,失去所有亲人的老东家放弃了求生的念头,孤零零的老人往回走,寻找家的方向。在路边,他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在母亲的尸体旁伤心地哭泣,老东家将女孩收留了下来,带着她向家的方向走去……

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我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大灾难带给我的是震惊,而一些人在灾难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带给我的是震撼。像白修德,原本可以在美国踏踏实实地过好日子,但却为了帮助中国人而不顾生命危险拍摄河南的灾情。电影中的栓柱宁愿死也没放弃对花枝的承诺,惨死在日本人的刺刀之下。这些人所表现出来的气概,的确深深震撼着我。

影片中的花枝和星星为了给家人挣点粮食,把自己卖给别人,几升小米却能挽救几条生命。而现在的我们呢?每天吃不完的东西就随手丢弃,全然没有珍惜的念头,甚至觉得理所当然。如果这些东西留给1942年河南灾荒时那些灾民,不知道又能救回多少条人命啊!多少人啊!

唉,假如我有一台时光穿梭机和一支马良的神笔,我一定要回到1942年。在那里给河南的乡亲们画上香喷喷的饭菜,让他们吃上一顿饱饭,从此不再有饥饿;在河南的天空画上许多的乌云,再画上一座大炮实施人工降雨,让那里不再干旱,从此风调雨顺。让世界上每个国家的人都能和平相处!

电影1942的观后感 篇6

电影《1942》主要讲述了1942年河南大灾荒、300万人饿死的故事。电影分两线并行, 一条以逃荒路上的老东家和瞎鹿两家为核心, 展现出灾民们在痛苦一线的挣扎和痛苦、希冀和愤怒, 一条以国民党中央政府为核心, 展现他们的冷漠和腐败及他们对人民的蔑视推动和加深了这场灾难。这部电影是一段对历史的深刻解读, 是一段对生命人性的关怀与追问, 它展现出了一个70年前的中国, 一个积贫瘠弱被饥荒、战乱和绝望所充斥的中国, 一个早已被网络时代的年轻人所遗忘了却又必须面对的中国, 一个经历了那个时代的河南人所刻骨铭心而又不愿回首的中国。

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里, 尊严与生存充斥, 信仰与肉体斗争, 真相与谎言交织, 良知与利益斗纠缠着……在那里, 没有什么是对, 没有什么是错, 一切似乎都是合理, 一切又似乎都是毫无意义。剩下的只有饥饿, 只有逃亡, 只有绝望……

二、冲突

(一) 贫民与财主

故事从河南的一个村庄开始,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财主与贫民既是一种对抗, 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对立体, 一切都似乎显得那么平和。但在饥饿面前, 这种对立失去了平衡。一场饥荒,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不幸降临, 有史未遇的旱灾与蚂蚱之害导致了河南粮食奇缺的景象。“在千千万万的村落中、山崖上、深涧里、陌头和阡边, 都有饿得皮包骨头的人, 提着篮子, 拿着镰刀或系着钩子的长竿, 在四处寻觅, 捕捉能够救命的东西” (李蕤《豫灾剪影》) 。面对饥荒, 财主老范, 不再是一向温和的老东家, 粮食成了他最为关切的宝贝疙瘩, 他反复叮嘱家仆要仔细看护好自家的粮食;地主的儿子也不再是常态下的公子哥儿, 少

至校花身上的淡淡的芳香。而时过境迁, 当时代英雄迈克尔.杰克逊陨落, 当男孩变成男人, 当曾经的坏小子已作人父, 当青春的回忆被时光打磨历练, 最珍贵的则正是当初最纯、最真、最倔强的梦想。而这些主题之所以如此令人魂牵梦萦, 其中的关键在于, 编剧在影片情节构思中设置了迈克尔.杰克逊这个特殊人物, 他在影片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其实, 本文论述话题的焦点就是编剧的人物设置。关于人物设置, 应该说, 其所涉及的思考很多, 其中以出场人物为主, 也包括未出场人物, 本文谈及的就是未出场人物的一种类型。在微电影《老男孩》中, 迈克尔.杰克逊虽然没有真正出场, 但正如前面所谈的那样, 这个人物的设置确实在情节展开与人物心理与情感驱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特殊功能。应该说, 探讨这个人物设置, 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 而且能够进一步理解其情节生成的重要方面, 更重要的在于, 通过这个人许的粮食使他成为了引诱民妇的资本;贫民则不再是一向温顺的小绵羊, 饥饿使得他们丧失理智、难念旧情, 即便是曾经有过的救命之恩。终于有一天, 邻村的刺猬带着大批的饱受饥饿之苦的农民们冲进了曾经的救命恩人老东家的宅院, 面对老范为保护自家粮食而请官兵前来镇压, 喊出了“老东家, 兄弟们就吃顿饭, 吃完就走, 你就要我们的命啊”, 一场混战毁掉了财主老范, 毁掉了农民, 毁掉了延续数辈以来财主与农民之间的依存关系。

(二) 避难与逃亡

所有的人都走上了逃荒之路, 因为战争, 更因为饥饿。一无所有的农民们携家带口, 带上祖宗的牌位, 带上自己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孩子, 走上逃亡之路, 正如李蕤在《豫灾剪影》里描述的那样:“朝西去的大路上就充满了从洛阳出来的缓慢蠕动着的人群, 有的步行, 有的乘大车、人力车、排子车、汽车……人们的叫骂呼喊传到远处的田地里, 混成了一种持续不断的低沉的音响, 像只受伤了的野兽把血淌进一条长河时的沉吟”。即便是穿上出嫁时花衣裳也丝毫掩饰不了逃亡者的命运与悲哀。硕果仅存的财主老范带着银元和粮食, 带着家仆, 带着母亲和女儿, 带着身怀六甲的儿媳, 走上的是一条他自认为充满希望、优越感极强的避难之路。离家十五天后, 地主老范继续优越着, 还能在别人饥寒交迫无粮可食时拿出余粮喂养女儿星星的宠物猫, 还能在瞎鹿母亲病重的时候拿出一些粮食给与救济, 还能依然自得地拥有并指挥着仆人栓柱。但在若干多天后, 地主老范的优越地位开始出现崩塌。中央政府国民党军队溃败, 他们在“迂回作战”时与难民们不期而遇, 相拥挟行, 抢夺食粮;日军发起了猛烈的空中攻击, 爆炸, 扫射, 哭喊, 奔跑, 混乱。在这恍然一梦中, 财主老范成了一个象想向他求助救济一些粮食的佃户、想向他请求帮助的同村人一样的一无所有的避难者, 他的“避难”之路成为了真正的“逃亡”之路。所有的人, 只为活下去而一路向西。

(三) 信仰与肉体

在普通民众看来, 饥饿和逃亡是由于战争和饥荒, 然而在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看来, 所有的受难是由于他们没有得到主的庇护, 他们是异教徒, 没有皈依主。善良的乡村牧师安西满竭尽所能告诉难民们要皈依主, 竭尽所能地为活着的人减去一丝伤痛, 让死去的人们闭上双眼。但现实是, 不管如何, 活着的难民们面对的依然是饥饿、依然是死亡。他们不仅仅面对着日本军队的狂

物设置的分析, 对于如何设计未出场人物极其在情节中的作用等问题, 可能会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当前, 微电影的发展方兴未艾, 由于微电影篇幅小、时长短, 可以表现多方面的社会生活, 其传播途径与方式多种多样, 具有方便快捷自由灵活等优势, 比如电脑、手机等都是其传播的重要载体, 而电脑、手机的普及与技术程度实在惊人, 因此这就客观上为微电影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发展空间。同时, 我们也不应回避, 现在的微电影创作总体水平偏低, 迫切需要一批质量上乘的作品, 引领提升微电影的创作档次, 以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和娱乐需求。因此, 注重个案作品的分析与研究, 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这也许是目前微电影研究的当务之急。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让微电影的探讨更为具体性和实用性, 也能够更直接地与当下微电影创作相联系,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微电影创作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笔者认为, 这也许是我们撰写这篇文章更有价值之所在吧。

轰乱炸, 还面对着国民党军队的溃败、掠夺和欺凌。当仅存的粮食被抢夺、仅存的马车被征用、仅存的亲人在一瞬间灰飞烟灭, 当看到年少稚嫩的姑娘伤口所流出的血用手也捂不住、用棉袍也捂不住、甚至用神圣的圣经也捂不住的时候, 麻木的难民们完全不知所措, 虔诚的牧师也近乎崩溃, 他开始一遍遍地追问“这里发生的一切, 主知道吗”“为什么上帝总是战胜不了魔鬼”, 他也开始质疑神圣的信仰是否能拯救天下这些饱受饥饿的肉体。

(四) 尊严与苟活

人都是有尊严的, 但河南大饥荒逃荒之路上的人却没有了尊严。为了生存, 他们不得不放弃尊严。为了挽救病入膏荒的母亲, 瞎鹿已无法再顾及父女之情, 他下定决心打算卖出自己的女儿, 尽管经过妻子花枝的强烈阻挠, 没有能卖成女儿, 但对瞎鹿而言, 为了生存已无所谓父亲的尊严。为了换取五斗小米, 曾经读过书、曾经花枝招展、曾经义气风发的星星决定卖出她自己, 她告诉老东家, “爹, 你把我卖掉吧, 给我一条活路。”面对五斗小米, 没有谁能挽留得住女儿的尊严。为了卖出自己, 花枝决定把自己嫁给栓柱, 拜堂后的第二天她就离开了, 她告诉栓柱, 嫁给他之后两个孩子就有了着落。为了生存, 谁也无法留住花枝作为一个妻子的尊严。为了保命而随波逐流的伙夫老马, 眼见栓柱因风车被日军用战刀刺死时, 他满含屈辱却又不得不露出讨好的笑容, 含着心中的眼泪而吞下日军悬在刀尖上的生鱼片时, 面对生存, 谁也无法保护一个想要活着的人尊严。

(五) 希望与绝望

踏上逃荒之路的初期, 无论是谁, 都还充满着希望。老东家不停地安慰着家人:“咱们就是去避难, 过了个把月, 就会顺利回来的。”花枝也穿上了出嫁时的红衣服, 打算出门见喜撞个吉利。栓柱心里默默喜欢着向往着星星, 在老东家的沉诺里暗暗期盼着星星能嫁给他的那一天。可现实远不及他们所预料的那么美好, 路越走越远, 粮食越来越少, 死去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遇到的不是好运气, 而是日本人飞机的轰炸、国民党溃逃的军队、车马粮食的被抢夺。当瞎鹿看着自己年迈的母亲病入膏荒、奄奄一息, 他却不能给她找来一点食物的时候, 他彻底绝望了;当老东家看着自己的好儿媳产子不久被活活饿死的时候, 他绝望了;当栓柱看着星星为了挽救家人也是挽救自己而自愿以五盆米被卖入妓院的时候, 他伤痛欲绝, 却只能在心里呼喊。面对死去的远离的亲人, 他们没有哭天抢地, 他们只是轻轻的合上亲人的双眼, 告诉亲人同时也是告诉自己, “死了好, 早死早托生, 来世别再投胎到这里来啦”。这既是对亲人们的来世充满希望, 也是对他们不幸所处的现世最彻底的绝望。

(六) 真相与谎言

有的人在掩饰真相, 有的人在揭露真相, 有的人在真相面前无能为力, 有的人在真相面前左右为难。谎言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为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大局, 为确保抗日战争的顺利进行, 为维护政府的国际形象, 政府公报河南饥荒死亡1063人、人吃人的现象绝不存在, “灾情是有的, 但没有那么严重。”“河南到底死了多少人?”“政府统计1063人。”“实际呢?”“300万人。”上报灾情时表示饥荒不严重、河南本省能够克服困难, 甚至政府还休刊整顿《大公报》以停止真相揭露, 而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休德却不顾生命危险, 躲过新闻审查, 深入灾区一线了解事实真相, 更可贵的是他回到重庆后通过重重渠道一定要将此事告知政府高层领导, 他拼命找宋庆龄、孔祥熙、何应钦、蒋介石等告知自己在灾区的所见所闻、告知河南灾情的真实情况, 以推动国民党政府赈灾、缓解灾民受困问题, 同时也帮助中央政府解决问题。

(七) 救国与救民

河南这场灾荒是一场特殊历史时期下的大饥荒, 特殊之处就在于中华民族正陷于日寇的疯狂侵略之下。为了抗击日寇, 几百万中国军队正在包括河南在内的每一寸土地上殊死抗争。为了保证战斗力, 政府必须从农民那里筹集大量军粮。为了救济早已断粮的难民, 政府必须向灾民拨出大量的救济粮。这无疑是一对矛盾。对于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而言, 他深知灾民之不易, 并试图想向蒋委员长提出赈灾请求, 但在重庆他看到的是蒋委员长正忙着处理缅甸前线战事、来自华盛顿的最新消息、即将举行的开罗会议的动向等“救国”大事的焦头烂额。当他向第六战区蒋鼎国司令长官要求减免军粮任务时, 他又遭到了“救国”与“救民”孰先孰后的质疑与困扰。在中央政府看来, 河南是个包袱要甩给日本人, 以获得政府在战争中的优势。在蒋鼎国看来, “救国”比“救民”更重要, “同样是一批粮食, 如果两个人中非要饿死一个人, 若饿死的是一个农民, 土地还是中国的, 但若饿死的是一个军人, 土地就会变成日本人的, 大家都会变成亡国奴”。

(八) 无助与阴谋

面对成批死去的大量难民, 面对人吃人的惨状, 羸弱的国民党中央政府即便有心也无能为力。中央政府本想将河南作为包袱甩给日本人, 在被美国记者曝光的情况下不得已给予一些所谓的资助。陕西等地方政府为了保存自己岌岌可危的暂时的安全, 在容纳了一部分难民之后也显得“无可奈何”。他们能做的就是用枪指着驶往陕西的列车, 要求他们立马回头, 喝止难民进入城内。也有人伸出了“援手”给了难民粮食, 那就是凶残的日本人。利用“这些灾民首先是人, 其次才是中国人”的理论, 日本人采用独特的“增兵”办法“仁慈”地用粮食赈济河南灾民, 吸纳中国人作为日军的后援力量。他们看似仁慈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因为他们知道, 自己只有六万兵力, 而中国军队有四十万兵力。他们狡猾地向难民散发食物, 使难民在无形之中成为了他们的一部分, 在进攻时形成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局面, 在防守时形成了中国人被中国人打的场景。想救助难民的无能为力, 救助难民了的却是充满着阴谋, 这就是1942年的河南难民们所面对的真实惨况。

(九) 良知与利益

在救济粮的处理上, 一部分人保持了应有的良知, 一部分人为了自身的利益, 丧尽天良迷失自我。经过美国记者白休德冒着生命危险调查真相、不顾个人安危冒死进谏, 同时也由于李培基一次次的上书, 中央政府终于了解了河南饥荒的严重程度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巨大的国际影响, 他们决定调拨粮食救济灾民。面对这批救济粮, 一部分的官员表现出了应有的良知, 但地方利益的驱使也使得一大部分人丧失了理智、出卖了良心, 他们一边贪污腐败、接受贿赂, 中饱私囊、大发国难财, 做出天理不容的恶心事, 一边假慈悲的说着“是不是有点过分”。有的官员潜心于研制“吃一粒管一天”甚至“吃一粒管七天”的仙丹式食物, 企图骗取救济资金。有的官员不顾整体利益, 只顾自己管理的那块区域, 拼命地争吵、攫取与阻挠。有的官员居然把救济粮化公为私变成了向灾民出售的商品, 并同不法商人沆瀣一气, 倒买倒卖, 逼良为娼, 使灾民本已不堪的生活变得更为雪上加霜。

三、结语

通过讲述1942年河南大灾荒这个悲剧, 电影《1942》充分揭示了战争与饥荒大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国民性与民族性。在那个悲剧时代, 信仰与肉体相斗争, 尊严与苟活相矛盾, 良知与利益相纠结, 真相与谎言相充斥。正如作者刘震云所说:“这是中华民族最黑暗的一个时刻, 同时又是最温暖的时刻”。黑暗之处就在于肉体趋于泯灭、苟活几为真理、利益尘嚣于上、谎言不绝于耳, 温暖之处在于终会有一群有信仰的人、一群有尊严的人、一群有良知的人、一群相信真相并揭示真相的人。尽管覆巢之下难有完卵, 但从他们身上, 我们看到即使有再大的困难, 中华民族终会散发出人性的光芒, 哪怕再微弱, 也会温暖了人心、人性乃至民族与国家。

摘要:电影《1942》讲述了1942年中国河南大灾荒、300人被饿死的故事, 解读了一段积贫瘠弱的被饥荒、战乱和绝望所充斥的中国的历史。电影通过双线并行, 分别以老东家、栓鹿为首的灾民家庭和国民党中央政府为核心, 展现出了悲剧时代下的中国所面临的多种矛盾与冲突, 尊严与生存的冲突, 信仰与肉体的斗争, 真相与谎言的交织, 良知与利益的纠缠, 逃难与逃亡的演变, 发出了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与国民性的关怀与追问。

电影1942的观后感 篇7

一、活动背景、目的

活动背景:你或许还在为保钓愤愤不平,你也许还在吐槽我们的政府,但是我所能说的,没有真正饥饿过的人,不配谈爱国,当然还有文青们所谓的爱情。没有饥饿过的人,才会期待一场乱世的来临。

活动目的:电影《1942》的上映,让解放前河南的那场大旱灾重新受到广泛关注。本社团希望各社员通过观看饥荒题材的电影《1942》来牢记历史,共同记录了一个民族最不应该忘却的一次灾难。

二、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2012年11月23号星期五 活动地点:高职部10机电教室

三、活动对象

活动对象:社团成员。

四、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影视赏析

五、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剧情简介

一九四二年,因为一场旱灾,我的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

老东家叫范殿元。大灾之年,战争逼近,他赶着马车,马车上拉着粮食,粮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陕西逃荒的人流。三个月后,到了潼关,车没了,马没了,车上的人也没了。这时老东家特别纠结,他带一家人出来逃荒是为了让人活,为什么到了陕西,人全没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人流中喊:“大哥,怎么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个死。”老东家:“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 转过山坡,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妮儿,别哭了,身子都凉了。”小姑娘说,她并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老东家:“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

十五年后,这个小姑娘成了俺娘。

六、活动流程

活动准备阶段:放映场地:高职部10机电教室 活动举办阶段:电影下载:副社 金奕庭 活动后续阶段:活动总结:会长 姜佳伟

1942观后感 篇8

29号首映那天和兄弟姐妹一齐去电影院看了这部沉重的电影,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300万人在饥饿和战乱中死于非命,一个个悲惨的场景让人窒息。人们不能忘记历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却又不能正视历史。

咱们似乎习惯了冯小刚的幽默路线,却不想他在贺岁档带着咱们严肃了一把。在影视剧极端娱乐化的这天,冯小刚拍这样一部超风险的电影,可见其人生态度执著。从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拍成,已过去了二十个年头,创作者的沸腾血性早已凝固成岩石一样,支撑着从未泯灭的信念。(可歌可泣造句)

让这天远离苦难的人们无论老中幼,亲见我那苦难民族的一场灾难,这虽与当下灯红酒绿不甚和谐,但每一个看过影片的人都会深陷于一场内心的煎熬。影片最后以一首基督教的赞美诗《性命之河》作为结束曲,我想这也是冯导在为那些死难的同胞所作的祈祷吧,愿逝者安息,而咱们也就应为这天的愉悦生活而感恩。

观看1942观后感 篇9

1942年对于河南人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大旱而且蝗灾,又逢大批日寇入侵中原,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为了生存,人们纷纷背井离乡逃离河南,3000多万人,历时106天,行程1012公里,开始了一次惨烈浩荡的逃荒之旅。在这场天灾人祸下,共有300多万无辜百姓相继饿死。天灾也许还可以用“逃离”来解决,可是战争带来的伤害却是避无可避。河南已沦为半壁江山,但仍是国民政府手里的粮食支柱,从河南征购的粮食支撑着整个西北的队伍。天灾来时,农民手中仅有的余粮也被搜刮殆尽。这种“内忧外患”使得已经民不聊生的穷苦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添霜,这真是让人义愤填膺!

饥饿离人们的距离开始变得那么的接近,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狗吃人的寒心场面。孩子需要养活、生病在床的母亲需要买药,人们含着泪水卖掉自己的孩子、曾经一起患难的妻子,换来的只有3升小米。3升小米,在现在看来是那么的不值钱,但当生存遇到威胁的.时候,它又是那么的值钱,人们无奈的只有用亲人去换取救命的小米。

太和分公司:《1942》观后感 篇10

12月14日下午,公司团委组织公司青工观看了电影《1942》。看完后我的心情不知道怎么形容,只知道心里有种东西在纠缠着,似苦,似酸,似辣,唯独没有甜。

说实话,看这部电影之前,我还真的从未听说过任何关于河南在1942年的抗日战争期间发生的这场大饥荒,貌似是我的阅读知识面太窄了。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了饥饿的同胞为了生存带着一家老小背着生活用品踯躅而行。这一路上有卖儿卖女的无奈,为了一点粮食出卖肉体等等等等场景让人触目惊心;也有为了拴柱为了寡妇孩子跳下火车的亲情,还有财主带着路边的孤儿一起前行的温情,还有把自己卖了捧回五斗小米的星星......这些都是人性善的一面。作为一个七零年末出生的人,这部电影让我对于过去同胞所遭受的苦难有了直观的认识。

电影1942的观后感 篇11

看完电影《一九四二》我没站起来,调整了一会儿,几乎是最后走出电影院的。当天晚上做了一宿的梦,梦见全是长满了虫的粮食,梦境清晰得很,以至早上起来,我去看了看家里粮食是否长了虫。

我明白这是正因《一九四二》。在影视剧极端娱乐化的这天,冯小刚拍这样一部超风险的电影,可见其人生态度执著。从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拍成,已过去了二十个年头,创作者的沸腾血性早已凝固成岩石一样,支撑着从未泯灭的信念。让这天远离苦难的人们无论老中幼,亲见我那苦难民族的一场灾难,这虽与当下灯红酒绿不甚和谐,但每一个看过影片的人都会深陷于一场内心的煎熬。

上一篇:齐楼村发展规划下一篇:中考作文题目预测:换个角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