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囧》电影的个人观后感

2024-09-18

《港囧》电影的个人观后感(精选13篇)

《港囧》电影的个人观后感 篇1

现在很多人提起徐峥,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囧系”电影,尤其是2012年《泰囧》刷新多项国内票房纪录,成为年度电影界的传奇,将他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可是,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初那个涂着红脸蛋、扎着麻花辫的猪八戒呢?对很多80后来说,当初是一部“毁三观”式的《春光灿烂猪八戒》让恶搞版的神墨剧火遍大 江南北,当时的它,简直就是对正版《西游记》一种颠覆式的形象重塑,从前那个肥头大耳、长相丑陋的猪八戒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操着一口娃娃腔、长相还有点萌的 青春少年,而他时人时妖的扮相也着实让我又爱又怕。就是这样一部带有无厘头意味的仙妖连续剧,让籍籍无名的徐峥一下子人尽皆知。

只是,他自己却并不太喜欢这种成名之后带来的意外困扰。有那么几年,人们在大街上碰到他,脱口而出就是“猪八戒!”徐峥深深隐藏了他对这种称谓的反感,试图友好地面对人们的这种称谓,但是,这种反感一直都在。

徐峥的文艺之旅开始得很早,早在他读小学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演话剧了,而且经常巡回演出。他从小地主开始演,直到他年龄大了,就开始演老地主。

后来,他考上上戏,又投身话剧圈,是顺理成章的事。在拍《春光灿烂猪八戒》之前,他是上海著名的话剧演员,也是导演,有那么几年,他在上海的话剧圈很红 火,以至于有这么一个传说,说是去上海不看徐峥的话剧就等于白去了。只是,那个时候他走的是先锋路线,戏剧演完了,观众却抱怨看不懂,徐峥这才开始反思, 戏究竟是拍给谁看这个问题,这也是他从“高处不胜寒”开始走“亲民通俗路线”的转折点。只是从一个极端高冷的文艺青年忽然大反转演了一个浑身上下都充满傻 里傻气的“猪八戒”,这样的转型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后来,他出演的一系列电视剧包括《李卫当官》、《穿越时空的爱恋》《满汉全席》等,开始逐渐树立他带些狡黠又有些“韦小宝式”误打误撞却总是走狗屎运的 “徐氏风格”,其实徐峥是那种只要他往你眼前一站,不需要说一句话你就想笑的人,他是影视界的“宋小宝”(原谅我用了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但事实上效果确 实如此),我想这也许就是一个真正的笑星所应该达到的境界吧,像小品界的冯巩、宋小宝、赵本山,影视界的许冠文、黄渤等,都是本身自带笑点的人。

后来徐峥觉得电视的路子变窄,他又琢摸着去搞电影,是2007年的一部《爱情呼叫转移》让人忽然意识到当年的萌娃已经成长为中年大叔,也是从那部电影开 始,中年家庭情感危机开始成为他电影里不可缺少的明线或者暗线,包括后来的《人在囧途》、《泰囧》以及刚刚上映的《港囧》,“七年之痒”的情感危机都成为 他想主要表达的内容,根据以前徐峥偶尔也被爆出来的绯闻,我冒昧地猜测这也许正是他自己内心一直在饱受煎熬的矛盾与问题,他既胆怯地借虚构人物之口来表达 了自己的困惑,又诚实地向观众表露了自己对爱最终的抉择。

中国有句俗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别人都是在走上坡路,而徐峥在文艺的道路上却像是在走“下坡路”,从当年局限在自己象牙塔里的高冷先锋文艺青 年,到如今充满人情趣味无比亲民的喜剧大叔,他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他渐渐认识到,戏是要拍给观众看的,正如他自己说的:“我想做一部主流的喜剧片,它的主 题必须够俗,够世俗,因为只有世俗,才能涵概的人群面够广,才能够给大部分的中国观众所接受,这是它电影里面的主题。”

很多人拿社会意义、文化意义来诋毁徐峥的片子,认为其思想深度不够,其实我觉得这是某些文化人相当主观的一种偏见,因为你不能拿一部文艺片的标准来考量一部商业喜剧片,徐峥拍片的原始定位就是通俗喜剧片,你又为什么要自作多情地拿高尚的情怀主义去批判人家呢?

《港囧》电影的个人观后感 篇2

关键词:音乐艺术,电影艺术,艺术教育

音乐艺术和电影艺术是人们所熟知的两种艺术, 在社会生活中, 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本文是对这两种艺术的简要分析, 希望读者通过对文章的阅读, 能够增进对于音乐艺术和电影艺术的理解, 能够提高个人的素质。

一、对两种艺术门类的认识

每一种艺术门类, 都有自己的艺术表达形式。音乐艺术, 是用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意象, 来表达人们的细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电影艺术, 通过画面与声音相结合为媒介, 来塑造银幕形象, 表达出艺术的特性。

音乐艺术, 是声音的艺术, 人们能通过自己的听觉来接受这种艺术, 听觉, 是接受这种艺术的生理基础, 从而声音对人产生刺激, 进而使人产生共鸣, 在某种条件下, 受众可以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产生通感。

电影艺术, 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包含多种艺术元素, 涉及视觉和听觉等。而且, 随着科技的发展, 电影艺术表现的形式愈发多样。

二、音乐艺术和电影艺术的表达

音乐作品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音乐分为两个大类, 一种是人的声发出的, 叫做声乐;另一种是乐器发出的, 叫做器乐。声乐是最为普及的音乐表达形式, 也是最为人们所容易接受的, 上至几十岁的老人, 下至几岁的孩童, 都能够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声乐按照演唱人数可以分为:独唱、重唱与合唱。而器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达方式, 通过乐器能够更好的表达出音乐作品的感情色彩。的确, 乐器也有着自己的特点。比如, 小提琴, 高音时悠扬, 低音时忧郁;小号, 振奋;圆号, 典雅;长号, 威武;提琴, 优美等。而且, 器乐还促进了眼、口、手等的协调。器乐按照演奏人数可以分为独奏、重奏与合奏。

音乐是动态的, 经过若干时间的动态表达, 对一首 (部) 音乐作品进行完整的表述, 使人有一段延续的体会。

蒙太奇, 是电影不得不谈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 这是电影最基本, 也是最独特的一种表现方法。电影的蒙太奇, 除了镜头内部、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关系外, 还包括画面与音箱、音响与音响之间的组合关系。包括对前期的策划, 中期的拍摄, 由此, 再经过创作者对后期制作的独特构思, 对电影片段、场景的非线性编辑, 直到最后, 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整合, 产生出一部完整电影。

音乐有时可以一个人完成, 也可以是一个乐团进行合奏。可是电影, 很难做到这一点, 它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 才可以完成它的使命, 因为如此, 导演不可能一个人完整的将自己的思想呈现出来。

三、两种艺术的教育

对于音乐艺术和电影艺术, 在对人的教育方面, 这两种艺术都有同样的教育结构, 分别是施教者, 受教者和教育媒介, 三个部分构成了一个稳定的教育链条。

1、施教者

施教者组织艺术教育活动, 是艺术教育中的主导因素。无论是对于音乐艺术还是电影艺术, 作为施教者, 都需要有对本专业相对深入的研究, 对众多内容的了解。另外, 施教者本身, 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较高的审美素质, 以及作为这一行业工作者的高水准的情感体验能力。其次, 对于教育媒介要有很好的掌握能力, 能够熟练的掌控媒介, 控制情感的表达。再次, 对于不同的受教者, 施教者要有适应的能力, 迅速的调整自己的状态, 找出更容易让受教者接受的方式方法, 更好的起到教育教导的作用。

2、受教者

受教者是指接受教育的对象。对于受教者来说, 同样存在着共同点, 二者都充斥着社会的各个角落, 受众的层次也都是层出不穷, 比如年龄的不同, 受教育程度的不同, 人的性格的不同, 都可能导致对同样的作品都可能产生相同或者不同的欣赏结果。除了先天对视觉和听觉的固有的机能, 或是对莫一方面天赋异禀。而且还要, 无论是欣赏音乐还是电影, 受教者需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 提高文化水平, 努力去积累审美和非审美的经验。

3、教育媒介

在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 有一条教育的纽带——教育媒介。艺术教育媒介, 是被用来实施艺术教育的艺术品。对于音乐艺术的作品, 其主要认识和审美主要是通过听觉, 电影是通过视觉和听觉, 对两种艺术作品的欣赏, 都需要受众的想象力。

但其中也具有不同点, 音乐, 通过听觉对人产生作用, 人们是仍需要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来对作品进行品味, 而电影却有不同, 电影是拍出来的, 有画面有声音, 对感情的表达有指向性, 生活里面有什么, 电影里面就有什么。

音乐艺术具有非具象性, 或者某种程度的抽象性。但是这不等于说音乐意象作为流动的线的形式根本没有空间性。

两种艺术作品的教育功能, 主要是对于审美的培养, 同时他们还具有非审美的教育功能, 对于人们的知识、道德等非审美方面的提高, 同样有着一定的功效。

四、电影和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电影, 有许多叙事的元素, 音乐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它可以解释剧情, 可以延伸画面, 塑造人物等等。

比如, 台湾著名电影人侯孝贤, 他的电影历来少有对白, 语言总是不被他喜欢, 但是音乐确实不可缺少的, 就像电影《最好的时光》里面《Rain and tears》就有着替代语言叙事的功能。每次音乐响起的时候, 总是感情发展上升和发展的时候, 音乐就像是感情的见证, 清楚的表达画面内和外人物的关系。这部电影里面, 有摇滚乐, 也有台湾民谣, 导演的刻意安排, 体现了现实社会, 体现了台湾六、七十年代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的互相融合。

1、声音营造空间感

电影的画面是二维空间, 在视觉上, 依靠构图和被摄对象之间的比例来创造三维空间。声音, 这第五维度的空间关系。如果可以有效利用, 能增加空间和画面的立体感。在电影片段《恋爱梦》里面, 桌球的撞击声, 就是利用的这个特点。

2、声音能拓展空间

银幕的大小, 决定了表达画面的大小, 但是声音的出现, 可以打破画面的封闭性, 拓展画外空间。

3、表现空间环境

声音的出现, 可以交待出影片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也可以使画面过度均匀。在电影片段《恋爱梦》中, 几首插曲的出现, 就能表现出, 影片故事所发生的时代。

五、结语

总之, 综上所述, 音乐艺术和电影艺术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艺术门类, 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样也有着不同一面。多接触, 多学习音乐艺术和电影艺术, 能够增进对人们这两种艺术的理解, 能够对个人的素质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齐易, 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图书馆目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2]贺志朴, 姜敏.艺术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 2004.

电影《港囧》中的梦想与现实 篇3

关键词:电影;《港囧》;梦想;现实

中图分类号:I20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141-02

电影《港囧》是导演徐峥继《人在囧途》、《泰囧》之后推出的第三部“囧片”,导演将此次囧途的故事发生地点选在香港。显而易见,香港这个独特的城市赋予了《港囧》特殊的魅力。在被英国殖民统治的156年间,香港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1997年,中国正式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中西方文化在此得到更好的交融,世界各地的人们也纷纷怀揣着梦想汇集于此,寻找着实现人生梦想的希望。电影《港囧》中的主人公徐来也带着他的梦想来到这里,开始了他内心分裂的治愈之旅。

说起徐来的梦想,我们应该将时间追溯到1990年开学时的那堂美术课。那时的徐来一头长发,充满了青春与朝气,他激情洋溢地向大家介绍着他最喜欢的画家梵高:“绘画是诗歌,是梦境,也是信仰。”他梦想着同梵高的画作《播种者》一样,成为艺术世界的播种者;他梦想着去阿尔勒开一间画廊,然后同爱人一起艺术创造,见证爱情。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好。但是随着大学毕业,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徐来不得不放弃自己成为画家的梦想。更为不幸的是,青涩的初恋也在此时离他而去——女主角杨伊去香港中文大学学习绘画。而徐来却选择却完全不同,娶了温柔体贴的老婆蔡波,然后到岳父的公司成为一名内衣设计师。人到中年的徐来似乎事业有成,家庭也很和睦,生活也就这样不紧不慢的继续着。然而他的内心却一直存有愿望。一次同家人的香港之行重新点燃了徐来寻梦的愿望,他渴望从现实重回梦想。

徐来此次的香港追梦之旅也由此开启。巧合是,蔡波的弟弟蔡拉拉——一位纪录片拍摄爱好者,梦想着成为一名纪录片导演,他在电影中作为一名客观的第三者记录了徐来从现实到梦想,最终又从梦想回到现实的全过程。“我不能干涉我被拍摄物体的客观性。”这是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名言,也是蔡拉拉在电影中反复重复的一句话,所以这也就预示着蔡拉拉在电影《港囧》中,同时也是在徐来追梦之旅中所处的一个较客观的位置。他用一个全知全能的视角在静观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他以一个客观的第三者身份不断地提示着徐来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梦想。徐来与蔡拉拉的关系就像是《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和桑丘的关系,出现在电影中的那个戴在徐来头上难以取下来的道具头盔完全就是堂吉诃德破洞头盔的再现。堂吉诃德热爱骑士文学入了迷,梦想成为游侠,锄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但是他完全失掉对现实的感觉而沉浸于漫无边际的幻想之中。他唯心地对待一切、处理一切,因此一路闯了许多祸,吃了许多亏,闹了许多笑话,然而一直执迷不悟。他把旋转的风车当作巨人,冲上去和它大战一场,弄得遍体鳞伤。他把羊群当作军队,冲上去厮杀,被牧童用石子打肿了脸,打落了牙齿。桑丘在游侠途中不断地提醒堂吉诃德所犯的错误,一再告诫他。但是堂吉诃德总是不相信桑丘,仍然去冒险,直到死前才有所悔悟。徐来在香港追寻梦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遭遇和意外仿佛就是堂吉诃德的真实写照。戴着头盔的徐来在繁华的香港街头横冲直撞,为了打开头盔误入一个风流场所,结果被人“追杀”,闹出一系列笑话。最后同小舅子蔡拉拉一起落魄地蹲在香港街头,尽显狼狈。尽管如此,徐来仍然固执地坚持着自己内心的那个愿望——只为去完成当年那个未完成的吻。蔡拉拉也如桑丘一般,不断地劝告徐来,阻止徐来,试图将他从梦想中拉回现实。正如《堂吉诃德》的结局一样,徐来也在梦想的最后突然醒悟,在内心分裂的痛苦边缘突然回到了现实。当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初恋情人杨伊面前,终于有机会去完成当年那个没有完成的吻时,他却停下了,他想起了温柔善良的蔡波。杨伊自然也看出了他的犹豫和矛盾,杨伊明白,两人离别20年后的再次相遇,只是为了弥补当年留在两人心中的那个小小的遗憾。“是时候同过去告别了”,在徐来内心极度分裂的时候,杨伊用一个拥抱为他们曾经怀念而遗憾的青春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梦想与现实的不断撕扯中,步入不惑之年的徐来终于看清了梦想与现实的差距。这一趟意外连连、困难重重的“囧港之旅”终于治愈了徐来分裂的内心,梦想终究只是梦想,总有醒来的时候,在激情过后,徐来还是安心地回到了现实生活中。

其实,电影的开始便预示了故事的结局。徐来最喜欢的画家是梵高,而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伟大艺术家。在谈他的创作时,梵高是这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梵高对艺术的伟大使命感使他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对现实的日常生活是抗拒的,他的艺术创作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强烈的情感。他抛弃再现,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在创作中完全将理性抛之脑后。在梵高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可以使他陶醉其中,用全部的身心去拥抱。从他的作品《播种者》中便能看到梵高对艺术的使命与激情。梵高也因此成为现代主义时期最伟大的表现主义画家。徐来对于梵高的喜爱可以说是他内心情感与梦想外化的表现。他的内心一直保持着激情,只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得不到满足。反观杨伊,她在美术课上介绍的画家是安迪·沃霍尔。准确的说,安迪·沃霍尔已经不能称之为一名“单纯”的画家,他是波普艺术的领袖人物,他还是电影制片人、作家、摇滚音乐创作者、出版商,同时还是纽约艺术界令人瞩目的大明星。安迪·沃霍尔的作品打破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将艺术与消费主义、商业主义、名人崇拜等与艺术无关的因素紧密相连,他的作品是消费社会、大众文化和消费媒介的产物。安迪·沃霍尔不再将艺术创作看做单纯的情感宣泄,他将艺术从理想状态中抽离出来,将它变为可以用机器批量生产的复制品。杨伊选择了安迪·沃霍尔,一方面是因为她对于安迪·沃霍尔的艺术表达方式的喜爱,但更重要的是预示了杨伊对于自己今后艺术创作与生活态度的选择。毕业20年后,杨伊在香港维多利亚广场举办自己的个人画展。身着一袭华美的长裙,面带精致妆容的杨伊从自己的巨幅画作中缓缓走来,这早已不是曾经的艺术家落魄邋遢的形象,杨伊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商业明星,这也是后现代典型艺术家的形象。再看看杨伊身后的巨幅画作,采用的是拼贴式的创作手法,拼贴法是后现代主义绘画经常采用的时空构建方法。杨伊完全秉承了安迪·沃霍尔的表现手法,走上了一条后现代主义的艺术道路。徐来是理想的,激情的;而杨伊却是现实的,冷静的。徐来在后来放弃了自己曾经的艺术理想,而杨伊却在自己的“现实”中坚持着对艺术的追求。对于艺术共同的激情使徐来和杨伊在各自青春中的某个时刻相交,但两人当初对艺术的不同追求以及对待艺术的态度仿佛早已在冥冥之中注定了他们遗憾的结局。徐来当初选择管理系的蔡波,也同样说明了他对未来生活的选择。徐来最初怀有的梦想,最后却被生活磨平变得现实了。杨伊一开始就坦诚自己的“现实”,但最后却在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其实,对于徐来而言,囧态百出的香港之行不仅仅是为了去完成当年那个未完成的吻,更重要的是去了却当年那个“成为艺术世界播种者”梦想的遗憾。

徐来的放弃,杨伊的坚持,这是现实与梦想的对照。可以说,这是徐来和杨伊的转变,同样也是这个时代的转变。徐来和杨伊作为1990年入学的大学生,他们处在一个风云变幻、狂飙突进的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大刀阔斧地进行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一切以市场为导向,消费者在市场经济中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商品意识逐步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国在迅速建立市场体系的同时,也逐步融入到全球体系中。在经济全球化席浪潮中,当代中国文学艺术与消费社会、大众文化、市场需求相互交织、紧密相连。徐峥这次在《港囧》中使用了大量的粤语老歌作为电影中的插曲和背景音乐,从谭咏麟到张国荣、陈百强,从张学友到Beyond再到陈小春,这些都是90年代风靡香港乃至内地的流行歌手。其实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内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但是它在港台并没有停下脚步,在改革开放后,流行音乐又辗转回到了中国内地。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在港台发展兴盛的流行音乐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流行音乐、歌手、制作人、唱片公司开始大量涌入大陆市场,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着。流行音乐不再被视为底层音乐、低级音乐,因为此时此刻我们已经完全陷入一种无深度、平面化、肤浅化、碎片化的大众文化之中。这时的文化没有了等级划分,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由的选择。这是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明显过渡、也是后现代主义取缔现代主义的突出表现。

如果说现代主义艺术是徐来心目中的追求,那同样也是导演徐峥乃至这一代人的追求。80年代的文化是现代主义的文化,它是非物质性的、非功利性的,具有个体性和自律性。梵高便是现代主义的代表画家,他的作品与现实生活相割裂,更不会与市场经济、消费社会发生任何关系。所以徐来在他的影响下才梦想着成为艺术世界的播种者。90年代的之后当代文化步入了后现主义时期,文化成为一种(工业)产业,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成为了这个时代最突出的象征。文化产业的趋利性使其不惜牺牲过去精英文化的深度和本真文化的批判性,使其逐渐丧失了抒情、治愈和教化的社会功能与作用。正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提到的:“文化领域是意义的领域。它通过艺术与仪式,以想象的表达方式诠释世界的意义。”在后现代的消费社会中,文化这种“诠释世界的意义”被消弭了。

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遗憾是徐来梦想与现实的交叉点,现代主义文化的逝去以及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繁荣是整部影片对关当今文化的梦想与现实的真实反映。徐来“囧态”百出的香港之行已经结束,而我们对于今后文化的发展之路还需要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赵丽风.大众文化语境下流行音乐的演变[J].百家评论,2013,(6).

中学生的港囧观后感 篇4

从影片前期口碑来看,从业内到观众就一句话:不好笑。

从《港囧》现有剧情看,就是一部传统错摸喜剧,而之类高度剧情化的喜剧,最依赖的显然是演员表演,也就是说,情节好不好笑,要看演员能不能把它演好笑。

实事求是的说,《泰囧》最大的笑点和看点,依次来自王宝强、黄渤、人妖姐姐和范爷,大家都看到了,上述强援这次一个都没有。

不能说徐峥不是好演员,也不是包贝尔不够分量,而是以现在的能量,是撑不起一部现象级大片的。

当然,好笑并不是衡量影片卖座的唯一标准,可是《泰囧》毕竟是部喜剧片,一部不好笑的喜剧用什么证明自己是喜剧呢。当然有人说,《心花怒放》也不够好笑,照样热卖,可是《心花怒放》没有遇到下面的问题。

二、更倒霉的是,还遇到神一样的“对手”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失利电影大多有个“神”一样的对手做映衬。

在厮杀激励的国庆档期,本就底气不足的《港囧》在《鬼吹灯之九层妖塔》和《夏洛特烦恼》这两部年底票房冠军种子选手和年度超级黑马的包围中,介么好的运气只能让人说一句:请多保重。

照理说,国庆期间观众是有看喜剧的刚需的,可是这样的刚需被口碑更赞的《夏洛特烦恼》满足了,观众也有看大片的需求,那么请看《鬼吹灯之九层妖塔》。等等,好像还有一部徐峥的喜剧叫什么来着?

三、“徐布斯”这个梗,肯定一点也不好笑

没有人怀疑,《港囧》是一部极度互联网的电影。

从先导预告片通过互联网首发,到定档发布会的网络直播介入,互联网贯穿并主宰所有影片话题的逐步传播与发酵。最后网络售票介入线下实体院线,网络院线的出现直接将影片送达用户。

可是光线忘记了一件事情,互联网只是工具。

互联网本身是不会创造票房的,电影才能创造票房。互联网能做的,只是聚合平台,对于电影营销来说,任何手段和工具都只是在做一件事——聚集人气。可是当电影本身有问题的时候,互联网就从聚合人气变成了散人气。

因为在互联网上,任何好笑的梗都是放大的。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如果一个人在街上摔倒,满大街的人都在笑,你即使觉得不好笑,也可能忍不住笑起来;反之,如果大家都不笑,即使你觉得好笑也会忍住。

《泰囧》是前一种。《港囧》是后一种。

四、虐哭宣传太low

能把一部喜剧电影男主角当场虐哭的发布会,也只有《港囧》了。

7月27日《港囧》第二场发布会,包贝尔作为男主角正式亮相。片方特意收集网友吐槽内容,并让包贝尔自己现场朗读。结果读到第9条,包贝尔当场洒泪,“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选我,就是一个大馅饼掉到我脸上。”

有媒体评论,“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宣传效果出来了”。这个笑话很好笑。

问题是:《港囧》需要这样的宣传吗?电影宣传的目的说到底跟卖白菜没什么不同:一是我这里有一堆白菜要卖,二是我这白菜比别家都好,你赶紧买我家的。《港囧》应该做的是后一种,可是他们把重点放在了前一种,于是囧掉了。

如果虐哭包贝尔真的是片方宣传方法的话,那么也用错了方向,因为他们选择的是前一种。

最大的问题是:让所有网友都知道所有网友都不喜欢男二号,这样真的好吗?这个点子是谁想出来的?卧底吗?

五、《港囧》已经失去了它的观众

最后我要说的是,《港囧》其实已经失去了自己的观众。

光线影业今年以来的电影运一直都不大好,观众看到赵薇很容易想起同样大制作的喜剧《横冲直转好莱坞》,看到包贝尔不是想起电影哪里好笑,而是他在发布会上的眼泪,看到徐峥想起的是他在各大互联网发布会上的发言,仿佛看到某一位互联网大佬。

最大的问题还是那句:看过电影预告片和花絮的观众多数粉转黑,这对一部电影来说实在不能再糟糕了。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碎片化口碑传播几乎改写了中国电影的版图,《老男孩》《分手大师》《泰囧》这些小成本喜剧是怎样赢的,《太平轮》、《一步之遥》等大片就是怎么输的,当《泰囧》还是一部站在观众一边的高口碑小片的时候,观众已经用脚为它投过票。

但当《港囧》以喜剧大片——它曾经的挑战者形象归来的时候,观众还会选择它吗?

观看《长征》电影的个人观后感 篇5

这个星期,老师让我们写关于观看长征的故事。 一开始我不喜欢看,但是爬雪山,越过草地,离我的生活太远,根本不能产生共鸣。 可是,可是老师让我看了也没办法,过了几分钟,我也渐渐地爱上了,真的爱上了,感动了。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创作的壮丽史诗,是举世闻名的东方神话,是中国人民心中无尽精神力量的源泉。 现在70年过去了,但是红军的英勇事迹,战士们的英雄事迹可以哭泣,长征宏伟的历史画卷,都还让我们的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今天,吴老师组织我们去看电影《我的长征》 ,随着银幕上的一幕幕动人画面,我的心灵感到了强烈的震撼,精神得到了高尚的洗礼! 影片讲述了王瑞回到长征之地的故事,回忆起他在红军的童年时光,讲述了一个感人的长征故事。

两万五千英里的长征,在多少生与死之间,有多少困难和障碍! 在子弹雨中,红军战士紧随其后; 在暴雨中,红军战士涉过山河; 在芦丁桥上; 红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 恶劣的自然环境,激烈的枪炮声,献出他们所爱的人,酷刑和饥饿... 并没有使这些红军战士撤退和逃跑,而是磨练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的战斗精神,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选择了不回头,选择了牺牲生命和忘记死亡,选择了枪手,最终红军赢得了长征的胜利!

在长途跋涉中,烟雾弥漫,血肉模糊,然后天真的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也不知不觉地接受着熏陶。 青年红军王瑞家族的四个成员都参加了长征,湘江之战,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在穿越彝区时失去了他的妹妹,他的妹夫在泸定桥之战中死去,新的彝族战友达尔,在泸定县城的大火中丧生。 连长从悬崖上摔下来救了他。 艰难困苦刺痛着年轻人的心灵,这是什么样的撕心裂肺的痛? 什么样的难忘经历?

也许他是能感觉到的人。 现在我们整晚玩网络游戏,上课迟到,比较和炫耀,等等。 是的,也许我们这样很开心,但这只是物质层面上的,问问你自己我们学到了多少,内疚吧。 也许我们年轻的时候会迷失,会迷失,就像红军不知道要去哪里一样,但请不要轻易放弃,只有目标容易找到,“学习的痛苦是短暂的,不学习的痛苦是终身的。” 当我们最需要知识的时候,也许我们应该保持沉默,为未来的胜利做好准备,但是请不要怀疑自己的价值,走哪条路,跟随,跟随党,用党的先进思想不断武装自己,承担我们的使命,承担中华民族的铁佛复兴。 当然,我们不必流血牺牲,但我们必须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去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承和发扬长征的精神,以完成我们的使命。

长征的精神鼓励我们努力学习,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老一辈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努力工作和无私奉献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现在我们生活在他们为我们创造的和平之中,我们为什么不努力学习呢?

观看《鹬》电影的个人观后感 篇6

鹬栖于水边,常食贝类。一只小鹬鸟在巢中本能地等待母亲喂养,而母亲却鼓励它自己来。小鹬只好离开了安乐窝外出觅食,结果一直以来怕水的它又被潮水淹没,惊恐万状下突然发现了更多更大的贝壳都在水下。自此,这只小鹬得到了一个捕食新技能,令母亲欣喜不已。

这个短小的视频能斩获奥斯卡奖,制作精美只是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是它有着丰富的内涵。那只可爱的小鹬鸟正象征着少年儿童,对未知事物有些恐惧,也会随着旁人避开一些东西。之后我们会渐渐的发现,许多陌生的事物徒有让人望而生畏的表面,用力撕掉伪装后你会发现,本质上,它是个含有源源不断力量的大宝库。

“能克服困难的人,可使困难化为良机。”丘吉尔的这句名言精炼地告诉我们,直面困难代表着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更是一种智慧。因为人生路上,困难与挫折不计其数,对于那些战胜者们来说,这除了是胜利,还是收获的来源。这些收获能充实我们的经历,坚韧我们的内心,增强我们的自信,给予我们继续走下去的能量。敢于直面的人自然而然地可以享有收获,这是懦夫们可望而不可及的。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视频同样告诉我们,创新思维与直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往往会对生活中的一些习以为常的麻烦不予留意,并时常抱怨自身的缺憾,只有极少数人把这些转换为创新的契机,使整个世界受益。在那只鹬鸟之前,鸟群中谁会注意到涨退了千百年的“恐怖”潮水之下隐藏着如此多的宝贝?自那以后,那只小鹬学会养活自己的同时,还造福了整个族群。当然了,要是退缩的话,这些新鲜的事理永远不会被发现。这也同样说明,直面困难能给我们带来用之不竭的财富。

总之,生而为人,自然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你回避它,你就永远原地踏步,无法上进;你直面它,你就能获得进步,积蓄成长的力量。这样,你的人生就会饱满而充盈,在世界上留下属于你那浓墨重彩的一笔。到了那时,无论你多平凡,都总能问心无愧。

《港囧》电影的个人观后感 篇7

看完这部影片, 不得不惊讶浪潮成长之迅速, 是什么让一群处于叛逆时期的高中生们甘愿逆来顺受, 情愿受支配, 并且如此步调一致、乐此不彼呢?形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下面, 我们将运用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

马克斯·韦伯说:“社会学是一门科学, 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 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1“行动”包括所有被行动着的个人赋予主观意义之一切行为。鉴于行动者 (们) 赋予行动以主观意义, 因此行动前必须考虑他人的行为, 行动中也要受这种考虑的支配, 就此而言, 行动是社会性的。2很明显, 韦伯认为人的个体行为不仅具有个人性也具有社会性, 所以他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研究个体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 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 除了应对社会现象作合乎规律的因果分析外, 还必须深入地探寻导致特定社会现象出现的个人行动动机, 理解现象背后隐藏着的属人的“意义”。纵观影片, 可以将浪潮蓬勃发展的现象背后的个人动机归结为:人们对于尊严、归属感的追求, 以及希望个人价值得到实现的心理愿望。

一、尊严

多数人渴望拥有别人的掌声与赞美, 每个人都想活的有地位和尊严, 男主角赖纳同样也是, 他渴望得到妻子的仰视与同事的认同。他以为有着硕士文凭的妻子认为他是一个半吊子教育家, 他这样解释半吊子教育家:“成人自考, 体育学和政治学学位, 一文不值是不是?”不难想象, 在他的妻子和同事面前, 他是自卑的。而浪潮无疑建立并满足了他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在浪潮中, 他是受人尊敬与敬仰的文格尔先生, 是一个策划者与领导者, 享有极大的权力。甚至, 蒂姆要主动给他做保镖, 追随左右, 为他保驾护航。从浪潮中获得的优越感与支配感使他也有点得意并找到了自尊。所以, 他不听妻子的劝告, 依然沉浸在自我陶醉中, 继续他的操控与支配行为。

蒂姆, 也是一个自卑的人, 而且性格懦弱、孤独寂寞, 由于软弱而被同学们嘲讽为“软脚虾”。蒂姆经常受到同学们的欺负与鄙视, 而且她的父母也不能给予他想要的爱与关怀, 所以, 他对现实感到无比的失望。但是浪潮的出现, 似乎使他获得了重生, 他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自信勇敢, 甚至去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不顾生命危险爬到高高的建筑物上涂鸦浪潮的标志。这令人瞠目结舌的现象背后, 正是他自卑心理的体现, 他狂热的行动正是他对于获得自尊心与自信心的渴望。正如霍克海默说到:“人们越是软弱和深感失望, 他们就越是狂热地支持暴行。”蒂姆是影片中最彻底的失败者与孤独者, 是最软弱与无助的, 所以当浪潮让他重新看到希望后, 他会比任何人更坚决更疯狂地支持浪潮的任何运动, 所以他能有别人不敢问为的行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归属感

在影片中, 丹尼斯曾经说过一段颇有道理的话:“当今的人想叛逆, 却找不到叛逆的方向。所谓的价值观都不存在了, 人人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 我们这一代人缺少的, 是一个可以将我们团结在一起的目标。”而无疑浪潮将他们团结了起来, 大家从中找到了目标, 也寻觅到了集体归属感。

当一个人缺乏某种东西或者情感时, 就容易被这种东西或者情感所左右而失去判断力。对于家庭不完整的马尔科来说, 家、集体对于他来说是情感的寄托地, 他可以从中寻找到温暖与安全。所以, 当卡罗问马尔科, 你为什么穿白衬衫时, 马尔科的回答是:“因为它 (白衬衫) 意味着集体, 你要清楚, 你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而我没有。”对于集体的情感依赖, 也使马尔科曾经一度狂热而迷失了自我。人不喜欢孤独, 更接受不了被孤立, 所以, 渴望得到情感依偎与集体归属感的心理动机是促使他们加入浪潮并拥护浪潮的运动的又一大因素。

三、价值实现

任何人都想展示自己最有能力的一面, 展示自己的力量与价值。而浪潮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让其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有用武之地, 浪潮的成长壮大是他们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有力证明。卡西制作了网页并放到了网站上, 对浪潮进行了网络宣传;锡南设计绘制了浪潮的标志;凯文复印了标志;利萨等人做贴纸、明信片、帽子;邦贝创造了问候手势等等。总之, 浪潮的发展凝结着他们的汗水与创造力, 更体现着他们的价值。价值的实现给他们带来自豪感的同时也使他们在思想上更加维护与行动上更加拥护浪潮。

综上, 我认为浪潮中的尊严、平等、集体归属感以及价值实现等是学生们平时在生活中难以享受到的, 所以对于有缺失的人来说就想加入浪潮, 通过浪潮这一平台实现自己想要的。浪潮不负众望, 不仅填补了学生们的心灵空缺, 修复了心理创伤, 而且还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所以, 他们会更加疯狂地投入这场运动。可以看出, 社会行动中凝结着个人行动的动机, 是个人愿望的体现。

注释

11.马克斯·韦伯著, 《韦伯作品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顾中华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 第3页。

电影《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 篇8

电影《一个人的课堂》观后感

感觉自己最近泪点真是有些低,明明只是刚开始,也就交代下背景,是一个贫瘠的农村,然后有个很穷的小孩子的.父亲因为一场意外而离开人世,小孩子很难受地哭了下」我都要有些忍不住,所以恰恰也就是这种片子,最让我受不了。这个小孩子名为明明。和他一起拍小学毕业照的是宋文化宋老师,没错,这一届,只有明明一个毕业生。可以看得出来,明明很乖,很孝顺,而且,他很珍惜学习的机会,当全村最后一个老师都要离开时,他都多么渴望那个老师能不走,他多么渴望他能继续教他。对啊,出生在这样一个农村的他,受到教育,是多难。就在这贫瘠的农村里,有一个很可爱的老师,我是说可爱,不是可爱,不过,他也挺可爱的。他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的老师,教书三十六年,可以说,他的整个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但这样的一个底层老师,他也很无助,但他负责很负责非常负责太负责了,为他的学生负责,为他的事业负责,为国家教育负责,他真的尽了责。所以,他才能完成一个人的课堂,才能完成一个不在教室里的课堂。他值得被称为那个“最可爱的人”。值得庆幸的是,一个尽责的老师教了一个珍惜学习的学生。其它的不多说了吧,就记在小本子上好了。结束时,她问“这部电影的主旨是什么”或许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原因,给我的感觉就是,高潮来了,也就结束了。「然后眼角那滚带着浓烈情绪的、闪闪发亮的液体止也止不住地溢出,脸上稀里哗啦满脸糊的、情绪没稳定神也没回」地一句“……不知道”现在好了。我想,大概要把握好、珍惜好学习机会吧,至少从中我获得了。所以我也值得庆幸,让还在读书的我能看到这部片子。善待他们,善待留守儿童,能遇到这样的老师,真好。

印度电影雄狮的个人观后感 篇9

一个印度小男孩儿跟哥哥出去打工,走失后历尽波折,被送去收容站,逃出后又差一点被拐卖。

因为记不住自己家乡的名字,男孩儿进了收容所。最后被澳洲的一位对夫妇收养,享受到无尽的关爱和良好的教育。

学成后仍对家乡的妈妈和哥哥念念不忘,一次回印度的游学,让他对回家产生了强烈的渴望。历经波折走失25年后终于通过Google地图搜索,找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乡。

回家的路是那么长,又是那么短,循着记忆中的小路,找到破旧的小房子。他说出原委,经过当地人指点终于见到了坚守在原地不肯搬走的妈妈和妹妹25年,恍如隔世,终于,他又回到了妈妈的怀抱。

遗憾的是,哥哥在他走失的当天被火车撞死,他走过当年和哥哥一起玩耍过的地方,哥哥似乎还如影相随……

命运是个很奇怪的东西。

如果他当时没有走失,也不会经历这么多磨难,或许只是在偏僻的小山村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过着“平静”的日子。

幸运的是,她被这一对澳洲夫妇收养,给了他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这一下改写了他的命运。

幸运的是,这个孩子历经25年人对家乡的亲人念念不忘。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养父母,充满感恩之情。他不想把自己找生母的事告诉养父母,怕这个想法伤害了他们。而养母知道了真情以后,非常宽容大度的支持他的想法。

影片的最后,男孩的两个母亲在印度相见,热情亲吻,拥抱。

从某些方面看,男孩儿是不幸的,从小经历骨肉分离,颠沛流离几乎被人拐卖。

而之于千千万万个走失儿童来说,他又是非常幸运的,遇到了深爱孩子澳洲夫妇,而且最后拥有了两个爱他的妈妈。

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然后又送了他一份大礼。

所以当我们遭受苦难的时候,不要自怨自艾,勇敢的面对生活,活出自己,或许生活也会给你一份惊喜!

永远敬畏生命,

小门神电影的个人观后感精选 篇10

郁垒故事的大致脉络:出走——解除封印——发现年真正的面目是自己。

出走

救下雨儿后,郁垒把手里剑送给了雨儿,“我什么都丢下了,天也没塌。”神界和人间疏远太久,以至于竟然把“和人讲话会有不测发生”这样子的胡话当真。疏远久了,对人不了解了,只能通过这样子的妄言来处理神和人的关系。不过,谁不是呢?多年未见的朋友,再会面,不也都是小心翼翼的嘛?

解除封印

前两个封印特效吸人眼球,有意思的是最后一个封印。这里埋了最后揭开年的真面目的伏笔。庙里的凡人感慨,竟然连神仙也不知道自己来的地方。一切的源头又回到了他和神荼身上。最后的封印正是他和神荼的雕像。门神的使命便是封印年,守护人间安宁。可是,现在门神自己却要一意孤行去揭开它。不是天大的讽刺?不过,郁垒说的对,承平已久的人间,只有在乱世才知道他们门神的重要性,所以为了再一次让他找回往日的荣耀,务必要放出年这只怪兽。听起来似曾相识对不读?乱世出英雄嘛。乱世才有英雄的用武之地。

年的真面目

《港囧》电影的个人观后感 篇11

前几天看了所谓“新派战争片”《夜袭》,其实就是讲阳明堡战斗的。关于这部片子,那种非要在一群男人里面加一个女人,还搞出点小暧昧的把戏我就不多说了,单说阳明堡战斗本身,如果跟另外几部片子里的阳明堡相比,就很有意思。

阳明堡战斗其实不是很大规模,炸了二十多架飞机,杀了一百来鬼子,不过算是八路在那八年里能拿的上台面的几次战斗了,于是只要跟八路有关的片子很少不涉及的。今年跟这个有关的除了《夜袭》外,还有电视剧《八路军》、电视剧《陈赓大将》。

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由这三部片子搞出来的从元帅到大将到上将的军功抢夺战。

电视剧《八路军》里,129师师长刘伯承发现了阳明堡机场,决定打,于是向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报告,朱德同意打,然后打了。

电视剧《陈赓大将》里,129师386旅旅长陈赓先生发现了阳明堡机场,决定打,于是向他的师长刘伯承先生报告,刘同意打,然后打了。

以上两个吹毛求疵起来还算合理,可以是769团团长陈锡联发现机场报告386旅旅长陈赓,然后陈赓报告刘伯承,刘伯承报告朱德。

但是《夜袭》这个片子里,完全颠覆了。作为旅长的陈庚先生完全没有被提及,他手下的团长陈锡联直接向师长刘伯承负责。然后,陈团长的电台坏了,好巧啊,这样陈团长就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他自己决定打了阳明堡,而上面的旅长、师长、总司令根本不知情。

电影《战狼2》的个人观后感精选 篇12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于谦饰演的小老板前一刻还得意的宣告自己已不是中国人了,下一刻在生命受到威胁时,本能的把自己加回了中国人的队伍,因为中国人的身份能够保命,中国大使馆,中国军人永远会在最关键的时候接你回家。

“一朝是战狼,终身是战狼,脱下军装,职责犹在”,这就是中国军人,冲上去被打死很容易,但是背负着使命和内疚继续活下去很难。而战狼做到了,战友爱人牺牲,他没有沉沦,而是选择做孤胆英雄,找到凶手,血债血偿,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没能让他放弃活下去,放弃战斗,因为他是战狼,他有想要和必须保护的人!

当总部传来可以攻打雇佣兵滥杀中国同胞的消息时,海军舰长饱含满腔愤怒与憎恨喊出那句:“开火”!又震颤了多少人的心。杀我国人者,皆我天敌!

当恶势力头目将要杀死冷锋时说,中国是劣势民族,你们要习惯他时,冷锋怒而反杀之,说了一句台词震彻云霄:“那他妈是以前”。是啊,曾经中国是一条睡龙,被欺负被凌辱被侵略,连年的战火,百姓生灵涂炭。而如今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我们觉醒了,我们站起来了,我们强大了,我们自豪了!

对于主角冷锋还有退伍老连长,更深刻的展示了中国军人的担当与英勇无畏。他们从不放弃,哪怕以一敌百,哪怕就要死亡,他们想的依旧是保护群众,奋战到底。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句血性的话说出了中国千千万万军人的心声。当兵一定会愧对父母,愧对亲人,却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国家,无愧于自己!“妇女儿童上飞机,男的跟我走”,这一句话喊出了这个男人的担当,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战士,我们最可爱的人。

他们即将穿过战火区,冷锋把国旗穿过手臂高高挥舞时,那一刻我流泪了,那一刻对身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无比的骄傲自豪,我的祖国如此强大,强大到可以保护每一个国人侨胞的性命。

《港囧》电影的个人观后感 篇13

爱,是个很不容易说清楚的。关于这一点,我想很多人都有体会。知道但说不清楚,这还容易理解。有些人们甚至对爱是什么缺乏感受缺乏体会,这是更大的麻烦。

另外,出于各种原因,日常生活中,人们体会到的爱往往都是掺杂了其它各种情绪、思想信念、期待愿望的。有时候,比如控制、担忧等很多非爱的因素掺杂期间而不自知。也就是说,我们经验到的爱往往掺了假,是有水分的,不是那么纯净的。

爱,本来是很简单的。但,实际情况是,爱变得复杂起来,把很多人搞晕了,像歌词中唱的“你到底爱不爱我……你到底爱不爱我?”

我在日常生活和咨询工作中,也常常遇到类似的问题:怎么才能和人们说清楚什么是爱?怎么才能让人们相信世界上是有纯净的爱的?怎么才能和人们说清楚纯净的爱是什么样的?

现在,这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现在,这些问题都可以回答了,因为电影《雄狮》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以后,我遇到类似的问题,遇到有人说“纯净的爱是存在的吗?”“那你说,纯净的爱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时,我就可以推荐人们说,去看看电影《雄狮》吧,看过之后你就都会明白的。

我很喜欢那个小男孩,萨罗。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像我一样都喜欢他。那么,这个小男孩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

是靠他的妈妈,靠他妈妈非常纯净的爱。从电影中可以看到,萨罗他们家是多么的辛苦,经济条件多么困难,但这些是不影响他们之间的爱的。更直接的说,爱与不爱,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等等这些外在因素是没有太多关联的。

我们怎么知道他们之间是有的?我们怎么知道他们之间的爱是纯洁干净毫不掺假的?

从人们相互之间的眼神里,从人们日常生活相处过程中许许多多的细节中,从人们各自的感受和对对方的感受中。

一个妈妈带着三个孩子。经济条件很差。其中的艰难是无法言说的。但妈妈没有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累赘。她没有表达丝毫的怨言,因为她心里根本就没有,所以根本无所谓表达。她,必需要工作,要搬石头来维持生活,抚养孩子。大孩子要帮忙照顾小孩子。

因为从妈妈那里得到的爱是纯净的,所以,古杜对弟弟萨罗的爱也是纯净的。他带着弟弟一起玩,一起去偷煤块,他在火车上抱着弟弟充满爱意的抚慰着他。电影中,我还在想,是他带着弟弟出去的,但现在弟弟走丢了,回去他该怎么和妈妈交代呢?尽管,开始的时候他就预计到弟弟还太小不适合带他出去,但在弟弟的坚持下他还是带他出去了。我知道,古杜他是不会推卸责任的。但,现在的情况是,弟弟丟了,妈妈看不到自己的小儿子了,我非常担忧他怎么回去和妈妈交代呢?我没有想到的是,他对弟弟的爱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不用回去和妈妈交代了,出于爱,他自己无法和自己交代,出于爱,弟弟丟了,他也不想活了,或者顾不上自己的死活了,所以,才会被火车撞死。我们可以想象,在萨罗走丢的那一夜,他进行了怎样疯狂的寻找!

只有普通的生活,只有琐碎的小事,没有重大的事件(除了萨罗走丢,古杜去世),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爱在人们之间相互的传递。母亲慈爱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孩子,孩子努力帮助妈妈抱石头,妈妈给了孩子真挚的发自内心的赞赏,有了好吃的,孩子和妈妈一起分享,妈妈去水边喊自己的孩子,孩子受伤后疯狂的往家里跑,因为他知道妈妈会疼爱他,……

萨罗是幸运的。我们不知道他交了怎样的好运,竟然遇到这样好的妈妈。在他走丢之后,他竟然可以再次遇到一对有纯净之爱的养父母。想想,这是他应得的。也是他选择的结果。他也遇到过伪装的爱,很快的,他就识别出来,然后,努力逃脱了。试想,如果他遇到的养父母缺爱爱意的话,他照旧会借机逃脱的,直到他遇到纯净的爱之后方会安定下来。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经验过真爱,知道真爱是怎样的。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的心灵是纯净的,没有很多的自我欺骗。

其实,爱与不爱是很清楚的。我们每个人都心知肚明。了解爱与不爱,是心灵的本能。这种本能经由亿万年的积累沉淀传递而来,怎么可能在某个个人那里烟消云散?可以说,爱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细胞里基因里,那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也是生命本质的东西,没有爱,我们谁也活不了。我们之所以常常搞不清楚,自己到底爱与不爱,对方爱与不爱,是因为我们内心有太多的迷障,是因为我们幼年太缺少纯净之爱的经验,是因为我们太容易受到理性的权衡算计,是因为我们受到许多未觉察的看起来很正常其实很荒诞的信念的死束缚,是因为我们太习惯自欺欺人……

上一篇:市少工委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下一篇:与雪的成语有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