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效果评估报告

2024-06-27

演练效果评估报告(精选12篇)

演练效果评估报告 篇1

应急演练效果评估报告

根据2013年安全工作管理目标,我厂于6月3日进行了事故应急演练,演练按照预定的方案即《济南微蓝服饰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2013年事故应急预案演习计划》和《2013年事故应急救援制度》进行有序、紧张,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这次事故应急演练活动,安排周密,全处干部职工重视,全体工作人员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认真负责,活动万无一失。

通过此次应急演练,为应急人员提供一次实战模拟,使应急人员熟悉必要应急操作,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应急逃生自救能力,为真正的事故应急行动提供经验保证。在这次演练中,每个演练者都获得再次学习和提高认识的目的,对于管理人员来说通过演练可以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并可以从中找出改进的措施,把预案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针对此次演练做如下全面总结:

一、领导高度重视,工作亲临布置

近年来,随着服装企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其规模日趋扩大而重大事故也不断地发生,时刻威胁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因此制定应急方案和应该采取的紧急措施和应急方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于文臣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实施这次应急救援演练。此项工作从演练策划、前期

准备、组织正式演练的各个阶段领导全面部署、安排周密、紧凑,整个工作实施全面控制。

演练领导副组长及成员,身先士卒对演练工作的全过程进行领导和指挥并参与演练方案的多次讨论和修订工作,而且还积极带头参加演练前的受训,为保证演练的时效性,各工作组长亲临现场根据实情考察,掌握模拟演练情况后对方案进行调整和部署。

总之,这次演练取得成功,完全得力于领导重视和支持及各工作组长的精心安排,从而体现我处各级领导搞好安全的信心和决心;确保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二、演练目的明确,预案策划周密

我厂从安全工作实际情况出发,经过认真研究确定本次演练的主要任务,其主要目的是验证应急预案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发现问题以便及时纠正、改进,使应急人员熟悉应急操作的整个程序,增强应急人员的熟练性和信心,通过演练所有人员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技能,了解所有危险的可能性及防范措施,使大家得到锻炼。一旦发生事故,懂得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如何去做等。从而提高全厂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确保应急行动高速有效地完成。

三、认真总结不足,持续改进提高

应急演练是在模拟事故的条件下实施的,是更加逼近实际的训练和检验训练效果的手段。也是检查应急准备周密程

度的重要方法及评价应急预案准确性的关键措施。因此综观演练全过程,我们确实发现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引以为戒,不断进行改进和提高。下面将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1.发生灾害时应急疏散的过程中,个别人对应急疏散方法还是不太熟悉,应用的不熟练;

2.根据预先制定演练的要求,演练时要事先告之演练范围内的人。提前向职工告之了演练日期,并没有告之具体时间和地点。但是由于演练时工作人员较早就位,大部分人员知道演练的情况,使演练的真实性打了些折扣。

3.应急演练的指挥过程中,联络通信方面的装备硬件不到位,造成各工作小组及指挥部之间联络不畅。

以上主要还是演练的组织实施中存在问题,从而使我们积累了演练的经验,为今后应急预案的实际操作提供了借鉴。

总之,这次应急预案的演练,按照事先周密策划的演练预案顺利完成,达到了此次应急演练的目的。从而证明我们制定的应急预案中,报警及人员应急疏散程序是可行的。通过应急演练,使职工熟悉了必须的应急操作,进一步增强了职工防范意识和应急逃生自救的能力。

我们的应急演练工作虽然结束了,但我们为应急预案开展的演练工作却刚刚起步。为了不断提高全厂职工安全意识

和应急救援能力,以便在事故的应急行动中,达到快速、有序、及时、有效,我们将经常性地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训练或演练工作,以提高全厂职工的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二○一三年六月五日

演练效果评估报告 篇2

1样本量的确定与采样方式

1.1采样数量的确定

按存栏量为4000~5000头/场, 置信度为95%, 预期病原感染率为5%, 以为发现疫病进行抽样的样本量估算公式计算, 采样数量为58~59头份, 确定总采样数量为60头份/场以上。

1.2采样方式

采用分层随机采样方式。将种猪群分为种公猪、后备母猪、1~3胎母猪、4~6胎母猪、7胎以上母猪;仔猪分为2周龄、4周龄……。除种公猪全部采样外, 其它均采5头份/阶段, 仔猪至少采自3窝以上。

2材料与方法

2.1待检样本

采自8个规模养猪场血清510头份。

2.2检测试剂

均购自河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均为Elisa试剂, 除口蹄疫试剂为北京世纪元亨产品外, 其它试剂均为进口试剂, 多为辉瑞、海博莱、IDEXX公司产品。操作按试剂说明书。

3评估结果

3.1猪瘟

3.1.1猪瘟病原检测结果共检测8个养猪场血清样本460头份, 7个场有阳性检出, 场阳性率为87.50%, 阳性50头份, 个体阳性率为10.87%, 阳性率最高场为28.33%;此次, 检测种猪190头份, 阳性32头份, 阳性率为16.84%, 仔猪及育肥猪270头份, 阳性18头份, 阳性率为6.67%。详细结果见表1。

3.1.2猪瘟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8个养猪场血清样本460头份, 合格440头份, 合格率为95.65%, 各场的合格率均在90%以上, 且平均值较高, 离散度较低, 免疫状况良好。有5个养猪场存在个别种猪免疫不合格现象, 可能种猪群存在野毒感染, 与病原学检测结果相符见表2。

3.2猪伪狂犬病

3.2.1猪伪狂犬病gE (感染) 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8个养猪场血清样本460头份, 检出阳性344头份, 阳性率为74.78%;8个场均为阳性场, 阳性率最高场为93.10%, 最低场为48.21%, 表明近期该病对养猪场的威胁相当严重。详细结果见表3。

3.2.2猪伪狂犬病gB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8个养猪场血清样本460头份, 合格450头份, 合格率为97.83%。详细结果见表4。

3.3口蹄疫

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共检测8个养猪场血清样本456头份, 合格392头份, 合格率为85.96%, 合格率最低场亦高于国家标准, 整体免疫状况良好。具体结果见表5。

3.4蓝耳病

共检测8个养猪场血清样本460头份, 合格406头份, 合格率为88.26%见表6。

4结果分析

4.1伪狂犬病对养殖业的危害日趋严重。自2007年, 我市开展该病净化以来, 该病一直控制的较好。但自2012下半年开始, 该病在一些养猪场陆续发病, 造成仔猪较高的死亡率。其发病特点有了新的变化, 一是免疫猪群仍然发病;二是猪的易感阶段增宽, 原该病对1月龄以内仔猪致死率高, 2月龄以上猪只多为隐性感染, 现2~3月龄仔猪发病, 死亡率可高达30%以上;三是易感动物增加, 除猪外, 犬、羊、牛、毛皮动物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往年, 2次以上强化免疫的猪场该病发病率较低。

4.2由于蓝耳病病毒易发生重组, 包括疫苗株间重组、疫苗与野毒重组、野毒与野毒间的重组。统计8个养猪场所使用的疫苗来自6个疫苗生产厂家, 个别养猪场种猪与仔猪分别使用2个厂家的疫苗, 使用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疫苗的仅3个场。有毒株重组与未免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两个方面的隐患。

从检测结果看, 种猪4次/年, 仔猪14、45日龄2次免疫的免疫程序较为合理;种猪3次/年, 仔猪13~32日龄1次免疫的猪场, 均有1~2次的感染高峰, 感染高峰一般在2~4周龄和6~12周龄。

4.3口蹄疫免疫状况较为理想。免疫抗体场合格率为100%, 个体合格率为85.96%, 免疫状况较为理想。

4.4猪瘟仍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猪瘟病原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病毒污染仍较为严重 (场阳性率7/8, 种猪群阳性率16.84%) , 一旦免疫失败或其它疫病应激就可能引发疫情, 种猪场的净化应为当务之急。

煤矿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篇3

普阳煤矿

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2016年

普阳煤矿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法》,防止火灾事故进一步扩大,完善我矿应急预案体系,增强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行;提高我矿应急队伍对井下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切实保障职工生命和公司财产的安全,我矿于2016年6月17日至6月19日上午11时分别进行了矿井顶板事故、火灾事故、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演练。

一、演练的目的

通过预案演练,检验和暴露预案的缺陷;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之间的协调;增强职工应对突发事故救援的信心和应急意识;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提高各级预案之间的协调性;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的减轻生产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广大职工生命安全。

二、事故情况

我矿一采区中部循环车场掘进工作面发生局部“冒顶事故”,3名矿工“被困”,生命危急;一采区回风上山掘进工作面煤壁温度60℃,有害气体超限,煤层出现自然发火现象,发生火灾事故;一采区运输上山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爆炸事故。

三、应急演练过程

(一)顶板事故:

2016年6月17日11:00,矿调度室接到一采区中部循环车场紧急电话报告,一采区中部循环车场发生冒顶事故,有2人受伤,其中1人手指被划破流血,另1人小腿骨折。11:00,调度员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通过通讯联络系统要求一采区中部循环车场的现场跟班领导,马上组织事故现场抢险,并立即向总指挥汇报。

11:00,总指挥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普阳煤矿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1:00,调度员立即报公司救护大队长,请求支援。

11:00,调度员分别通知应急指挥部成员立即到调度室集合;集合完毕,总指挥下达事故抢险命令,各抢险救灾组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①现场跟班应急管理人员,根据指挥部下达的事故抢险命令,立即成立由现场跟班领导、班组长、安监员、有经验的老工人组成的现场救灾领导小组,组织现场抢险队伍进行救灾。

②现场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对手被划破流血伤员,先包扎止血,后由2人陪护到人车场乘车。对于另一小腿骨折伤员,按现场伤员急救方法固定好骨折小腿,然后用担架将伤员抬到人车场乘车。

11:01,调度员立即通知矿区医院,组织医疗救护人员前往副井口等待伤员。

11:02,立即通知运搬工区在2600m水平车场组织人车,接载受伤和陪护人员外出,同时准备运送救灾人员到2600m水平车场,做好提升人员准备。

①运搬工区接到事故抢险命令后,迅速组织救援人员10人,准备电机车2台、10节人车、平板车3辆,副井当班人员随时待命。人车立即开往2600m水平车场,接载受伤和陪护人员。

②安监科长立即带领事故抢险组人员下井,奔赴一采区中部循环车场事故地点,负责现场指挥抢险工作。

11:03,立即通知保卫科在大门站岗警戒,维持秩序。11:12,救护大队人员到矿井井口,安监科人员立即带领救护大队人员下井去井下应急救援指挥部集结待命。

11:25,冒顶事故现场伤员已救治包扎,现场对顶板进行了支护,顶板得到有效控制,组织伤员外出升井。

12:05,事故现场及受伤人员升井,医疗救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处理后,由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

12:05,各小组完成抢险任务后,总指挥下达演习结束命令,演习结束。

(二)火灾事故:

2016年6月18日11:00,矿调度室接到瓦检员的紧急电话报告:一采区回风上山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

11:02,调度室通知一采区回风上山工作面受威胁的18人,跟班队长立即切断工作面电源,带领受灾区域所有人员沿避灾路线撤至一采区运输上山→2600水平车场→副斜井→地面。

11:09,矿调度员用电话依次通知:矿值班矿长、安全矿长、通风区长、调度室主任。

11:17,分抢险救援小组成立,抢险救援总指挥矿总工指示启动《普阳煤矿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在井底候车硐室成立井下应急救援临时指挥部,通知通风区长、安全矿长下井协助灾区救援。通知矿井医疗卫生组人员做好伤员救治准备工作,保卫科长做好矿维持秩序工作,同时通知后勤保障组做好救援物资供应及善后协调工作。

11:22,调度员汇报:已在井底候车硐室成立井下应急救援临时指挥部,值班生产矿长任总指挥,成员安全矿长、通风区长、安监科长、调度室主任。11:29,一采区回风上山工作面人员在佩戴自救器的情况下18人由当班干部、瓦检员、安监员带领沿避灾路线全部撤至地面。

11:30,调度室抢险救援小组总指挥总工指示井下应急救援临时指挥部成员通风区长、安监科长等人在2710联络平巷巷口待命继续协助救护队清查受灾现场的后续救援工作。

11:44,井下救援临时指挥部向调度室汇报:井下人员全部撤离到地面。12:07,应急救援临时指挥部成员及救护队员汇报灾害已处理完毕,恢复正常生产。

12:20,演练结束,已向矿调度总指挥汇报。

(三)瓦斯爆炸事故:

2016年6月19日11:00,矿调度室接到瓦检员的紧急电话报告:一采区运输上山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11:00,调度室用通讯联络系统通知井下工作面所有人员按规定佩戴好自救器迅速迎着风流方向撤出。

11:01,矿调度员用电话依次通知:通知救护队、调度室主任。11:02,调度室询问:通风设施是否破坏,风门是否完好,有无逆流。派人到其他出口落实人员,并派人在出口站岗,防止人员误入,工人在电话旁随时汇报情况,派人通知就近地点施工人员立即展开互救。

11:03,立即通知全矿井停产撤人,除救护人员外其他人员全部升井,变电所切断瓦斯爆炸地区的所有电源。并派人在采区入口站岗,防止除救援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进入灾区。

11:04,落实行人井人车。

11:05,通知医务室,并由调度室协调通知矿领导及其他各部门迅速到调度室集合。

11:15,人员到位,立即按应急预案要求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总指挥矿总工指示启动《普阳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指挥长落实情况后,立即确定由各区队、科室及救护队医护人员组成。

井上下成立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技术专家组、通讯信息组、物资供应组、交通运输组、后勤保障组、财力保障组、警戒保卫组、善后处置组各司其职,迅速展开营救。

11:35,人员按照分工,迅速抵达事故现场,对一采区运输上山工作面被困人员进行救助,并组织其他作业地点人员迅速升井。地面考勤室应组织人员清点升井人数,及时掌握井下被困人员数量。

11:40,井底候车硐室成立井下临时指挥部,所有救护人员佩戴好安全防护装备及呼吸器,进入事故地点,落实事故情况,解救被困人员。并及时向地面救护中心汇报现场救援情况。

12:20,救护车和医护人员在井口待命,被困人员被救升井后医护人员及时进行救护。

14:30,演练结束后组织人员召开演练评价大会,对本次演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四、演练结果评估 本次演练的成功之处:

1、人员能按要求迅速准确到位、职责明确,并能够熟练操作。

现场物资准备充分,人员防护用品全部到位。整体组织协调能够满足要求,抢险组分工合理、高效,达到预期目标。

2、现场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事故情况,大致说明事故地点、人员、程度、需要何种救助,现场的救助及时,应急救援车辆赶到现场及时。

3、应急参演人员沉着冷静、反映迅速、措施得当、动作较为熟练,能够听从现场指挥。同时存在一些问题

(一)不足项

1、少数参演人员对应急救援预案还不够熟悉,演练时应用得不太熟练;

2、各归口责任分工还不太明细,个别参演人员没有进入演练状态;

3、下井人员统计清点时间过长,也稍显零乱。

4、现场参演人员对各归口汇报的内容不规范。

5、个别人员自救器使用不熟练,用时约2分钟。

6、由于地面到井下的距离远,地面应急救援人员赶到现场的时间、出井时间较长。

7、井下救灾物资较少,距离远。

8、我矿井下医疗救护室,配备的一些常用的医疗物资更换不及时,有部分已过期。

(二)整改项

1、各队组在应急处置上的协调、合作不够紧密。

2、应急预案学习贯彻不到位。

普阳煤矿通风区

触电应急演练总结评估报告 篇4

一、演习目的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和完善队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形成统一领导、反应及时、科学决策、处置有序的应急系统,全面提升队部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能力。通过对设定事故的应急演练,检验队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队伍抢险救灾实战能力,不断提高队部应急救援工作总体水平,切实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二、演习时间

2015年 5月 9 日10:00-10:30

三、演习总体评价

1、本次演习达到了计划的预期效果,提高了队部的应急能力;

2、本次演习组织完成较好,工作顺畅,内容和计划准确,现场秩序和救援行动有效、成功的完成;

3、整个演习行动流畅,场景较为逼真,应急人员动作迅速,救护人员专业到位;

4、演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待改进之处:

(1)急救人员接到通知后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没有确定触电者是否还处于过电状态下对伤者进行急救,可能造成急救人员在接触伤员后同时触电。

(2)急救人员应加强掌握急救技能,以避免在发生事故时用错误的急救方法进行施救。

消防应急预案演练总结评估报告 篇5

2015 年6月16日上午9:00至10:30,项目部对员工组织了一次全场范围内的消防知识培训和消防应急预案实战演练。整个演练共分为现场模拟火灾(逃生)疏散,灭火器实操演练与室外消火栓操作演练,整个演练及培训历时1.5小时,涉及所有员工。

安全部及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针对本次应急预案演练,做了充分的准备,为本次应急预案的演练,真正做到了计划在前保障到位。

第一项:演习实施方案的编制

第二项:演习实施方案的桌面演练

第三项:演习所需工具及材料准备

第四项:演习前员工培训

一、演习过程描述:

1.9:00(拉响警报铃)准点发布中级型火警,启动消防应急预案。

2.5分钟内各应急小组成员就位完毕;

3.19:17各部门主管及部门的义务消防员引导员工正确快速疏散至篮球 场空地设立位置;

4.19:20各部门负责人点名确定应有人数,全部到位;

5.9:22分 李静主任发表演习总结讲话,提出本次演习过程中的

不足;

6.9:30准时开始由消防应急义务消防队组长李喜刚对全体员工进行干粉灭火器及消防栓的正确使用现场实操指导讲解;

7.10:00响应员工自愿有序参加干粉灭火器及消防栓的使用练习;

本次消防应急预案演练,从发布火情到组织疏散成功共历时22分钟,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火情的扩大、保障了人身安全,避免了财产损失。真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 要冷静、沉着,每个员工应该做什么,如何正确报警,如何正确扑救,如何疏散,如何自救和逃生。

张文宝经理,魏国峰副经理十分重视本次防火消防综合演习,不但参加培 训讲座还亲自参加灭火器和消防栓的实战培训。

通过本次有关消防应急预案的综合演练,充分体现了项目部上下全体员工的精神面貌,加深了广大员工对消防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消防器材正确使用的实战技能,使员工清晰的认识到如何面对突发火灾的紧急情况,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实现了“科学、安全、有序、快速”应对火灾事故的目标,强化了员工在生活区、生产区火灾中应急逃生的方法,提高了各部门 管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处置能力,取得了预期的演练效果。全体员工认真对待,牺牲了休息时间,克服高温和劳累顺利完成演练。

二、演练不足之处分析

1.员工在逃生时不严肃,吵杂声大,不能体现紧张气氛,员工的逃生意识不强,对演练的重要性未充分理解,做不到严格重视。

2.生产区域员工在逃生时未能体现在发生火灾后的紧急,抢时,还慢慢的脱掉工作服及工作鞋后才被动离开,这是在发生火灾时的逃生的一个重大失误;

3.员工在有关消防器材及设施的实操培训中自身参与性不强,亲身参于体会各类消防器材及设施的使用练习,可掌握更加正确的操作方法,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的使用消防器材或设施,从面达到自救与解救,减少公司人员或公司财产的损失;

三、改进建议:

1.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各部门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醒与强调;

2.安全保卫部加强培训力度,重新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

四、本次消防综合演练总结

演练效果评估报告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照组:2010级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学生50人;实验组:2010级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学生50人。2组均为非临床专业二年级医学生, 已完成应急救护培训学习任务, 且性别、年龄、课程学习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单项操作考核方法, 实验组采用急救模拟演练考核方法。

1.2.1 单项操作考核方法

分别进行人工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5项操作, 最后计算总分。

1.2.2 急救模拟演练考核方法

(1) 物品准备。应急救护常需器材、心肺复苏模拟人、高级创伤模型、模拟伤员。 (2) 环境准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诸多元素进行有机整合, 利用多媒体实训室创设意外伤害、灾难事故等现场急救环境, 营造实际工作氛围[1]。 (3) 设计考核试题并编号。急救模拟演练试题: (1) 火灾现场:一人头顶右侧大出血;一人左前臂小面积轻度烧伤;一人心跳、呼吸停止, 急需心肺复苏。 (2) 交通事故现场:一人左前臂大出血;一人右前臂肢体离断伤;一人心跳、呼吸停止, 急需心肺复苏。 (3) 触电事故现场:一人右手掌部小面积轻度烧伤;一人左大腿中段闭合性骨折;一人心跳、呼吸停止, 急需心肺复苏等。 (4) 考核流程。随机抽签分组, 每组5人, 考前抽取考题, 准备3分钟 (包括人员分工和所需材料的准备) , 操作10分钟。 (5) 评分。考核结束后, 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评分, 逐一回放录像, 将点评与评分相结合, 在评分的同时指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1.3 效果评价方法

自行设计考核方法效果评价调查问卷, 了解2组学生对考核方法效果评价项目的认同度。调查内容包括营造抢救氛围, 考核急救意识;考核整体观念及良好行为能力;考核职业心理素质;考核理论知识的应用;考核团队协作能力;考核创造性思维能力;考核角色转换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对参考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1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 组学生对考核方法效果评价项目认同度比较见表1。调查发现, 急救模拟演练考核方法效果评价项目认同度都在80%以上;2组学生在考核方法效果评价项目认同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急救模拟演练考核方法优于传统单项操作考核方法, 能够较全面地检验学生的应急救护技能, 利于促进教与学。

[n (%) ]

3 讨论

考试是教学效果的直接反映, 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传统单项操作考核不能全面检验学生的应急救护技能。通过急救模拟演练, 创设意外伤害、灾难事故等现场, 能够较全面地检验学生的应急救护技能。

让学生置身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的逼真现场环境中, 并对其急救意识、心理素质、角色转换、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等进行全方位检验和考核, 要求学生能以沉着冷静的良好职业心理素质投入抢救配合工作中, 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操作, 开展紧张有序的应急救护工作。逼真的现场环境和考分压力使学生极易出现单项操作考核中不会出现的错误, 如忘记早期呼救和排除险情等。

急救模拟演练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急救整体意识和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考核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单项操作, 而且要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积极同伤员沟通交流, 给予其心理支持。

急救模拟演练中借助高级创伤模型模拟伤员反映伤情变化, 更能考核和反映学生的应急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 急救模拟演练以团队为单位进行, 要求学生分工明确、各尽其责, 相互配合、相互协作, 训练其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

评分与点评相结合。通过学生反思, 促使其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促进其应急救护技能的形成、保持和迁移。同时以考促学,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保证了教学效果。

考核改革不仅是考核方式的转换[2], 其实质是推动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为此, 我们要在今后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医学生应急救护技能, 使其成为合格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刚, 马丽杰, 李景辉.多媒体情景模拟在临床营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5) :33.

演练效果评估报告 篇7

为了切实做好公司雨季“三防”工作,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因雨季到来而引发重大灾害事故的快速抢险救灾反应能力,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保护人身安全、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及矿井的安全运行。根据长治公司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于2018年5月13日上午9:18分进行了雨季“三防”应急抢险演练。

一、演练预定目标

演练雷雨天气大面积停电后,机电应急处置能力;演练对假定事故发生后,抢险人员对主、副井口的封堵、排水能力,人员从井下紧急撤离的反应速度。

二、对本次演练评估

根据上级部门文件要求,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亲临实战部署。矿领导对这次雨季“三防”演练,从演练策划、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到模拟演练,都进行了具体安排、亲临现场指挥;各职能部门在接到通知后,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集合。通过本次演练,对我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在灾害来临时能否高效运作进行了验证,并认识到抢险救援物资、设备在灾害来临时的重要性。提高矿井在突发事故发生时,做到人心不慌乱、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有序进行、安全撤离,确保实现安全度汛。本次演练地面共参加88人,井下51人,合计:139人。

通过本次演练,雷雨天气大面积停电后,机电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增强,达到了预期演练目的;演练对假定事故发生后,抢险人员对主、副井口的封堵、排水能力得到了锻炼,人员从井下紧急撤离的反应速度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增强了职工的防灾、救灾能力和心理素质。

三、存在的不足

1、部分参演人员对演练方案掌握不全,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应急准备工作还存在漏洞现象。

整改措施:对方案认真学习,在演练中提高实战意识,充分发挥所在岗位的职责。

2、在演练中部分职工从意识上不够严谨,精神不够集中,没有灾害突发时的紧张表现。

整改措施: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让每一个职工都高度重视演练工作,树立演练就是实战的思想。

3、演练后对工作现场的恢复工作仍有不足之处。

整改措施:贯彻到每个科队,演练后对现场处置工作一定要有头有尾,演练前后都按照质量标准要求动态达标,并且具备继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演练效果评估报告 篇8

关于2012年防灾救灾大演练的总结评估报告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四周年和第四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于2012年5月13日下午开展了以防灾救灾、抢险救援为主的综合实战应急演练,现将演练总结评估报告于后:

一、组织实施

此次演练由乡应急办组织实施,乡应急抢险队伍、桑树坝村地质灾害点农户、卫生院等五个单位参加演练,整个演练分为:灾情报告、召开灾情分析会、现场救援、群众安置、救援结束等五个过程,演练历时2小时,涉及人员125人。

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本次防灾救灾演练,做了充分的准备,专门制定了《紫溪乡防灾救灾大演练方案》,并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组织部署。成立了防灾救灾指挥部、灾害监测组、抢险救援小组、医疗救治小组、治安保卫组、后勤保障组、道路、电力抢修组、宣传报道组等8个小组,并明确职责,细化分工,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为使此次演练顺利进行,乡财政专门划拨了5000元作为演练经费,在现场解救器具、后勤补给等方面,准备齐全,资源充备,为本次应急预案的演练,真正做到了保障到位。准备的装备器材主要有:柴油发电机2台、应急帐篷23套、雨具50套、铁锹20把、应急货车2辆、编织袋30个、应急食物(方便面、水)等。

—1—

二、演练情况

演练于下午2:20正式开始,由桑树坝村地址灾害监测员模拟报告灾情,接到灾情报告后乡防灾救灾指挥部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同时,安排地质监测组到达现场与村监测员一起开展调查和跟踪监测,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医疗卫生组、治安保卫组等各工作组及车队在中心校操场集合待命,会议结束后各小组立即赶扑现场展开救援,在救援现场,每位参演人员完全按照现场救援指挥部的指挥进行,真正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个参演人员扮演什么角色,应该怎么做,如何撤离、疏散,如何自救和逃生等都秩序井然。下午4:00整,安置好全部受灾群众,发放完应急食物后,指挥部清理现场,4:30全部回到乡中心校操场,党委书记于克军同志宣布演练全部结束。

三、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此次演练中,全体参演人员积极参与,相互协调配合,做到人心不慌乱、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有序进行、安全撤离,实现了无任何重大事故和人员伤亡,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此次演练不仅检验了我乡应急队伍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而且提高了群众应急防范、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加深了干部责任感,提升了应急响应水平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主要反映在:

一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施训的演练理念。这次演练贯彻实施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应急处置原则,参演人员齐全,场景逼真,对促进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实现了预定目的。这次演练指导思想明确,组

织工作严密,准备工作充分,程序设置合理,安全保证可靠;三是过程公开透明。通过演练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锻炼了队伍;增强了所有人员的忧患意识,普及了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了指挥人员处置重大突发事故的能力,圆满完成了预定的任务。

从总体上看此次演练是比较成功的,但在一些细节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通过演练,我们的预案在具体细节上还不够明确细致,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未能完全发挥指导作用;二是群众意识还有待加强,在演练时,部分参演群众未按照预案设定的情况实施,在指挥长发号指令的时候很茫然,自我保护意识也还不强;三是部分参演人员对预案不熟悉,在演练过程中一些参演人员对个人在应急行动中的职责不清楚,秩序紊乱。

四、下步打算

通过此次演练,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干部的责任心增强了,下一步我们将:

1.加大值班力度,防范于未然;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自救能力;

3.加强应急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

4.保障应急物质经费,确保应急物资充沛,为突发事件提供物资保障。

教学效果评估模式研究 篇9

一、教学评估的核心础与设计进路

1.教学评估的核心。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对我国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的有关理论及其实践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它要求在学生评价的理念上, 确立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评价观;在学生评价的内容方而, 应注重学生评价内容的多样性与全面性, 即关注学生认知领域的智能、情绪智力 (EI) 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第三, 在评价的过程与方法上, 重视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这一理论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即由评估知识传授的效率为主转向评估学生多元能力培养的效果为重点。

2.教学评估的基本思路。 (1) 静态与动态方法相结合。总体思路是改变传统的过于依赖期末静态书面考试的评估方式, 更加重视过程性的动态考核。注重考查教学方式对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影响度。 (2) 知识、能力与态度相结合。以学生的学科思维与能力培养为评估重点, 兼顾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的考察, 同时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考察。 (3)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全面测评评估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塑造能力, 单一的分析工具是不够的, 需要多种分析手段相结合, 特别是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既需要书面考试等定量测试手段, 也需要通过观测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各种能力体征来进行必要的定性分析。

二、教学评估评估主体与内容

(一) 教学评估评估主体

此为关于教学效果评价主体的研究。据此划分有多种途径或方式, 如:教师自我评价、同事互相评价、行政领导评价、专家评价以及师生评价等。由于评价主体的角色差异, 其在评价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 每一种评价方式及其结果只是组成教学效果的一部分, 而不能等同于教学效果的全部。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 又是教学的主动参加者, 教学效果要在他们身上得到最终体现, 对教学模式的效果学生最有发言权, 由学生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就非常实际与必要, 是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不可缺少, 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但在某些情形下, 个别学生因个人成见造成其评价的客观性降低。

(二) 教学评估内容

(1) 核心能力评价。一般认为核心能力包括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等。 (1) 交流能力的呈现方式有:口头交流、书面交流、视觉交流等。考核方式有:口试、论文写作、实习日记等。学生的课堂即时参与、课外讨论及演讲等场合是测评该种能力的最佳场合。 (2) 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能够在思考的时候, 使思路更清晰, 更精确, 更具相关性和持续性, 鉴别和消除偏见、成见以及片面观点, 理性地证明所知, 并清楚在哪些领域无知的思维。评价方式有评论写作、报告等。各学科的论文写作及毕业论文写作最能反映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2) 学生团队能力评估。现代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不仅仅强调单个学生对传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回答老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所提出的问题, 而应该主动积极地通过提出问题、阐述问题、解决问题等过程来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而且, 要重视学生的团队能力及协作精神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评估中, 要更注意对团队合作能力、文献收集与整理能力、创造性思维等能力的培养。

(3) 教学终极结果评估。教学的终极效果需要实践来证明。最后一个层次的教学结果评估是评估教师的教学是否对学生将来的工作或者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这个层次的评估主体是参加工作的毕业生, 因为有了实践的经历, 思维相对成熟, 对以往的学习经历会有更为全面的理解和认知, 因而能对教学效果做出较为深刻的全方位的评定。可以通过跟踪调查毕业学生在毕业后的社会表现以及他们对自身所受教育的评价来评估教学模式的真实效果。

三、教学评估方法举要

1.档案袋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可以由学生依据教师基本要求, 进行有计划的收集与资料积累, 最后形成符合要求的档案袋;也可以由老师主动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另外档案袋评价法要重视动态的比较, 特别是把档案建立之初学生的表现与档案建立之末学生的表现加以比较, 从而考察学生在整体上是否有进步, 进而对教学模式的效果做出结论性意见。

2.课堂评估。课堂评估是一种以学科为基础, 组织教学的教师为确定学生在其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而持续进行小规模评估。课堂评估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为核心, 包括: (1) 评估学生对先前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 评估学生分析与批判性思维的技能; (3) 评估学生综合与创造性思维的技能; (4) 评估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 (5) 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

3.学生反应评估。学生反应评估以学生作为评估工作的中心, 课程进行中和结束前, 由学校统一进行。学生反应评估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但是问卷设计不宜复杂, 评估的角度针对学生对该种教学模式接受程度。另外问卷调查可以与学生座谈会的方式相结合, 这样可以详尽了解教师教学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学生反应评估的效果, 要改变现在流行的在学期中后期开展学生评教活动的做法, 根据过程性评估的思想, 将反应评估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 如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分钟信息反馈等方法。

4.价值增值法。价值增值评价法 (value-added, 又译作附加值评价) 是一种评价学生在校期间发生变化情况的方法。其实施程序是:在学生入学时有一个前测, 大学学习中间阶段有中测, 毕业时有后测, 然后将中测与前测、后测分别进行比较时, 发现学生有一个“增值”, 所谓的价值增值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业后与学生初入大学时之间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5.比较法。将学生分为实验班与普通班, 实验班使用教学模式, 而普通班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四年的整体表现为依据来比较不同教学模式的优劣。当然, 这种方法可能会遭到部分学生及家长的反对, 另外还会遇到教师工作量加大的问题, 因此推行起来有一定难度。一种替代的方法是学科比较, 即有些学科采用教学模式, 有些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来评估两种模式的优劣, 当然因为学科差异也会影响这种评估方法的科学性。

6.毕业生追踪调查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要确定调查的目的;其次, 确定谁来实施这次调查;第三, 确定调查方式, 毕业生追踪调查通常采用邮寄问卷、电话采访、面对面的访谈等方式进行;第四, 根据调查目的编制调查问卷, 或者是采访提要;第五, 开展毕业生追踪调查, 发放问卷或者访谈;第六, 回收调查问卷, 分析调查结果, 写出调查报告。

摘要:教学效果的评估的理论基础是多元智能理论;其基本设计进路为静态与动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成效为评估中心。评估主体及评估手段是多元的, 各有一定的优劣势, 都有特定的适用场域。

关键词:教学,评估,能力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 (沈致隆译) [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2]粟郁.浅谈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估[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 (6) .

[3]王灿明.美国高校的学生评价及其启示[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3) .

健康教育效果评估报告 篇10

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健康教育的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 , 以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标的,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与过程。20 年我社区加强健康教育规范化管理和能力建设、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大力开展群众性健康知识普及,提高广大群众健康知识水平。年,我街道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以提高公民健康素养为核心,加强健康教育规范化管理和能力建设、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大力开展群众性健康知识普及,提高广大群众健康知识水平。XX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迎合上级要求,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加大动员和宣传力度,建立起“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制和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探索和创新工作模式,以项目带工作,以科研促工作,提高街道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整体质量和水平。积极开展和探索工矿企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试点工作,逐步推进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XX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上级下发的各种文件,通过配有电视机、录象机、微机、投影机、照相机等专门设立健康教育室,并拨有专项教育经费,使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持久深入地开展。实现全民皆知,形成共识;通过多种渠道多方式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促进社区居民健康的职责,结合季节气候各种卫生日,利用社区诊断调查,就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对辖内居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健康讲座、免费义诊咨询、发放宣传资料、这里宣传栏、健康教育资料架、定期播放宣传录像等。

(一)社区概况:2013年XXX社区居民有XXX人,65岁以上老年人6536人,老年人口比率较大,妇女和儿童也很多,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健康教育这项工作,这对社区内的居民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根据我中心20 年的社区需求评估报告,我社区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肿瘤 ;主要传染病有传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肝炎、肺结核。我街主要传染病在前五位的主要有水痘、手足口病、梅毒、肺结核、丙肝。传染病发病年龄多在0-10岁以及20-30岁这个阶段。

(三)针对我社区的需求报告评估,20 我中心共举办了 次健康教育讲座,其中涉及四类重点人群,内容包括健康教育项目服务包中服务内容中的6项,且涉及中医内容的健康教育 次,参加总人数 人,远远超过辖内总人数的 %。

(四)XX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常住居民(包括户籍居民及居住满6个月以上的流动居民),年龄在18~69岁之间,将所辖居委按顺序编号后,按随机号码法抽取5个居委,每个居委等量分配样本量,以小区随机拦截法(或预约入户法)抽取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同时兼顾性别比例和老、中、青年龄比例均衡。获得现状统计分析资料,得出XX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 年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本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 %、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 %、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 %。

(五)改进措施、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意识 通过义诊咨询、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和健康教育处方、成立病友联谊会、家庭访视等多种健康教育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社区常见慢非传疾病的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如普及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疾病防治知识;强化社区居民对食盐过多危害性的认识;饮食、运动在糖尿病、高血压预防和治疗中作用认识;吸烟、酗酒对身体危害的认识等等,改变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减少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意识。

2、不断深入,增强居民身体素质 进一步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居民庭院、家庭。具体可从发放限盐勺、限油壶、饮水杯、计步器、腹围尺等与社区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方面着手。通过持续不断、深入细致的努力,逐步改变居民在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的不良习惯,尤其是通过提倡清淡饮食及食用足量新鲜疏菜、水果等健康饮食,改变部分广州居民饮食过于油腻及食用腌制、油炸食物的习惯;鼓励和提倡科学有效的健身锻炼,不断增强居民的身体素质。

3、立足重点,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把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作为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全科医生作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的作用。通过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扩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居民中的影响,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居民中的可信度,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满意度,真正实现社区居民“小病在社区,防病到社区,康复回社区”的目标。

综上所述,XX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 年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显著,完成了上级下发的指标,应对自己中心的社区需求评估报告及年初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也一一完成。我社区平时的慢病宣传及健康教育工作到位,居民掌握率比较满意,从评估结果中看到近年来的收获,但是还要继续努力提高辖区居民健康素养,日常常见病的自我护理比较贫瘠,在下一的健康教育工作中,我社区将会加重日常常见病的宣传教育,以及健康素养里面的健康常识,提高我街道辖内居民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掌握,使他们的自我保健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推进我社区健教工作的稳步向前。今后我们会认真探讨健康教育工作。在完成每年的计划同时做到保质保量,做到不断创新,在接下来的20 年,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小组讲继续努力,结合20 年的经验,促进居民健康。

安全生产目标效果评估总结报告 篇11

为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公司专门成立了以总经理的“安全标准化自评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标准化的落实、监察及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学习了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深刻理解和掌握了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落实和评价,对公司部门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等工作按照标准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自评,现将2012年第一季度各部门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效果评估总结如下:

行政人事部:各项指标均符合安全目标要求,组织领导了公司相关活动的顺利展开,积极配合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工作的准备工作。

生产技术部:各项指标均符合安全目标要求,对化验室等重点单位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效果良好。

机械动力部:各项指标均符合安全目标要求,正在组织相关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特种作业培训,计划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安全检测,杜绝安全隐患。对公司相关文件正在积极整理,配合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工作的准备工作。

熟料生产部:各项指标均符合安全目标要求,结合生产实际,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强化日常的安全检查和监管,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安全标准化的整改工作正在进行,希望能加快进度,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整改工作。

水泥生产部:各项指标均符合安全目标要求,能够按规定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积极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力,坚决执行“反三违、严管理”和“四不伤害”的原则。

财务部:能积极配合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对员工进行了各项安全培训教育,效果良好。同时健全四个保障体系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各项目标指标工作均顺利展开,为实现全年安全目标与指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供应部:对所属员工进行各项安全培训教育,员工学习掌握情况良好,同时对现场各项安全整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各项安全指标均达到目标要求,希望再接再厉,实现全年的安全目标。

项目部:各项指标均符合目标要求,对公司不符合安全标准化场所进行整改,对承包方资质进行整理。

光电对抗效果评估方法研究 篇12

关键词:光电对抗,效果评估,试验方法,评估准则

光电对抗效果评估是选择光电对抗方式, 调整对抗参量, 研制与鉴定装备, 以及发展光电对抗技术和军用光电技术所必须探讨的问题。因此, 光电对抗效果评估成为近年来光电对抗领域的研究热点[1]。

光电对抗包括光电侦察、光电干扰、反光电侦察和抗光电干扰四大方面。干扰与抗干扰、侦察与反侦察是对立统一矛盾的两个方面, 所以, 干扰与抗干扰效果、侦察与反侦察效果的评估应该是统一的。关于统一性, 以干扰与抗干扰效果评估为例进行分析。光电干扰效果是指在光电干扰作用下, 对被干扰对象产生的破坏、损伤效应, 是光电干扰设备综合战术性能最直观的体现。干扰效果评估是对实施光电干扰后所产生效果的定性或定量评价, 对于改进干扰技术有重要意义。因此, 各国都十分重视干扰效果评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光电对抗干扰效果评估是针对光电制导系统或光电侦测设备在光电干扰环境下, 性能水平的下降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的一整套评估准则、指标体系和操作方法。有关光电武器装备抗干扰性能评估准则和方法的研究, 直接影响到对光电系统抗干扰性能的综合评价, 而且对于光电对抗双方选择合适的干扰、抗干扰样式, 以及对于干扰系统和光电系统的设计, 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某次试验结果来说, 干扰效果好, 则说明抗干扰效果差;反之, 抗干扰效果好, 则说明干扰效果差。类似地, 侦察与反侦察效果的评估也是统一的。因此, 对抗效果的评估可以归结到干扰效果和侦察效果的评估上。

光电对抗效果评估方法包括试验方法和评估准则。对每一类光电武器装备可以采用相似的对抗效果评估方法。文中在阐述光电对抗效果评估方法的基础上, 具体给出了针对不同光电对抗系统的效果评估准则, 并探讨了实际应用光电对抗效果评估方法时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1 光电对抗效果试验方法

光电对抗效果试验方法包括两大类:实弹打靶试验方法和仿真试验方法。实弹打靶试验方法无疑是评估对抗效果最准确、最可信的方法。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投入战场使用, 从战场上取回数据, 给出对抗效果评估结果。但战场环境往往难于得到, 因此, 只能采用实弹打靶试验方法, 它需要将被保护目标和对抗系统置于模拟战场环境, 通过发射实弹进行试验, 并根据试验数据, 给出对抗效果评估结果。这种方法虽然真实, 但费用昂贵, 适用于装备定型试验[2]。所谓仿真试验, 就是对光电武器装备、光电对抗装备、被保护的目标、战场环境进行仿真模拟, 逼真地再现战场上双方对抗的过程和结果。根据需要, 仿真试验可以做多次, 甚至可以做上千次、上万次, 来检测与评估光电武器装备与光电对抗装备的对抗效果, 作为改进光电武器装备及其对抗系统的依据。文中主要论述仿真试验方法。仿真试验方法分为全实物仿真、半实物仿真和计算机仿真等几种类型[3]。

(1) 全实物仿真是指参加试验的装备 (包括试验装备和被试装备) 都是物理存在的、实际的装备, 试验环境是模拟战场环境。全实物仿真分为动态测试和静态测试两种。动态测试法把导弹的飞行和目标的机动过程用某种经济可行的方法来代替, 但仍然能体现出或基本体现出实弹攻击过程。可通过对导弹进行改装, 除去战斗部, 加装记录设备来获得大量的试验数据, 可把它们作为科研过程中的一项试验, 为设备研制提供参考。静态测试法把导弹和目标的机动过程忽略, 只对导弹的寻的器进行测试, 并依据评估准则给出对抗效果评估结果。

全实物仿真的突出特点是逼真, 它是对光电对抗装备进行检测与评估试验最有效、往往也是最后的试验方式。全实物仿真试验通常在外场进行, 其中静态测试也可在实验室内完成。外场试验一般由试验装备、被试装备、指挥控制与数据处理中心以及数据通信网络组成。参加试验的装备可以是某一种光电武器, 被试的光电对抗装备可能是一个干扰装备, 也可能是一个侦察告警和干扰的综合系统, 被保卫的目标可能是一架飞机, 也可能是一艘军舰等。为了评估光电对抗效果, 必须建立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以及评估软件系统。在外场试验中, 整个系统的指挥控制由指挥控制中心通过数据通信网络进行。

全实物仿真在使用中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 比如: (1) 难以逼真地模拟战场上密集的电磁环境; (2) 这种试验做一次不容易, 既费时又花钱, 不能作为经常性的试验手段; (3) 外场试验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

(2) 半实物仿真的被试装备是实际装备, 部分试验装备、试验环境由模拟产生。半实物仿真的特点是参加试验的被检测装备是实际装备, 而检测设备和检测环境大部分是用仿真技术模拟生成的。例如, 对一个光电干扰装备干扰效果的检测与评估, 用导引头模拟器来接收光电干扰装备的干扰信号, 检测与评估干扰效果。

用半实物仿真方式检测与评估光电对抗的效果, 需建立半实物的光电对抗效果评估系统, 通常由光电对抗装备、光电制导武器导引头模拟器、被保卫目标、计算机中心、各种仿真模拟数学模型、评估软件等组成。

半实物仿真试验可以作为外场试验的完善与补充, 特别是光电对抗装备研制过程中的大量试验工作, 都可利用半实物仿真完成, 但其鉴定试验仍然需要以全实物仿真进行。由于半实物仿真仍旧需要制造若干样机硬件, 故在场景生成、试验模式、评估手段等方面会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

(3) 计算机仿真的试验环境、参试装备的性能和工作机理都是由各种数学模型和数据表示, 整个试验过程由计算机软件控制, 并通过计算得到试验结果。计算机仿真包括:全过程仿真和寻的器仿真两种。全过程仿真是指在建立导弹、目标、干扰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在计算机上对导弹的整个攻击过程 (包括目标的机动过程) 进行仿真, 并根据各种状态下多次仿真的结果, 按一定准则给出对抗效果评估结果。寻的器仿真是在寻的器的层次给出对抗效果评估结果。从理论上说, 它就是对实物静态测试整个过程的仿真。

计算机仿真的核心是建立各种数学模型。对于光电制导武器, 就要建立某种型号的光电制导武器的运动模型、控制模型、空气动力学模型;对光电对抗装备, 就要建立相应的光电对抗装备的数学模型, 包括侦察模型、干扰模型;对被保护目标, 就要建立被保护目标红外辐射模型。如果是运动目标, 还要建立被保护目标的运动模型;另外还要建立所处环境条件的数学模型, 包括战场环境模型和气象环境模型。在进行系统对抗效果仿真时, 根据作战假定, 将这些模型集成在一起, 组成双方的交战模型, 输入作战双方的有关数据, 按照预定的软件, 运行仿真系统, 得出光电对抗效果[4,5,6,7]。

计算机仿真的突出优点为: (1) 经济、安全可靠、试验周期短; (2) 适合试验条件不确定时的性能评估。由于光电对抗装备试验中有较多不确定条件, 试验过程和武器应用过程实际上存在许多随机性。对于某些光电对抗装备系统, 直接试验几乎是不允许甚至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仿真数据可以用来检验所选用的假设。因此, 基于计算机仿真的光电对抗效果试验方法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并获得应用。其主要难点是如何在全实物仿真、半实物仿真以及丰富的实验和作战经验的基础上, 建立逼真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和仿真演示评估系统。

美国空军、陆军和海军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并发展了自己完整、先进的仿真系统, 如位于德克萨斯州福特沃思的空军电子战评估系统 (AFEWES) 、亚拉巴马州红石兵工厂的陆军导弹指挥部先进仿真中心 (ASC) 的半实物仿真系统以及加州中国湖的海军仿真实验室 (SIMLAB) 。俄罗斯、法国、英国等国也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光电对抗仿真试验系统。

2 光电对抗效果评估准则

光电对抗效果的评估可以归结到干扰效果和侦察效果的评估上, 故从干扰效果和侦察效果两个角度来讨论评估准则。

2.1 干扰效果评估准则

干扰效果指的是在干扰作用下对被干扰对象产生的破坏、损伤效应, 而不是干扰设备本身的性能指标之一[8]。但应该说明, 在未知干扰对象时, 也可以单纯从干扰设备本身性能指标角度来衡量干扰效果好坏, 比如:烟幕的质量消光系数, 诱饵剂的辐射强度, 激光抑制干扰信号的随机性等, 这些性能参数越好, 表明其干扰效果越好。文中重点讨论已知干扰对象时的干扰效果评估问题。基本思想是从被干扰对象的角度出发, 以干扰前后被干扰对象与干扰效应相关的关键性能的变化为依据评估干扰效果。被干扰对象接受干扰后所产生的影响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被干扰对象因受到干扰使其系统的信息流发生恶化, 例如:信噪比下降、虚假信号产生、信息中断等。

(2) 被干扰对象技术指标的恶化, 如跟踪精度、跟踪角速度、速度等指标下降。

(3) 被干扰对象战术性能的恶化, 如脱靶量增加、命中率降低等。

因此, 干扰效果评估准则可以定义为在评估干扰效果时, 所选择的评估指标和所确定的干扰效果等级划分。评估指标是指在评估中需要检测的被干扰对象与干扰效应有关的关键性能。干扰效果等级划分则是指根据上述评估指标量值大小对被干扰对象战术性能或总体功能的影响程度, 确定出与干扰无效、有效或1级、2级、3级等量化等级对应的评估指标阈值。由此可见, 干扰效果评估准则是进行干扰效果评估所必需的依据, 在确定了干扰效果评估准则后, 通过检测实施干扰后被干扰对象评估指标的量值并与阈值相比较, 便可以确定干扰是否有效以及干扰效果的等级[9]。

在评估准则中, 关键是选取合适的评估指标, 然后就可以通过试验方法进行干扰效果评估试验, 根据评估指标阈值来确定干扰效果等级。常见的光电干扰效果评估指标包括[10]:搜索参数类指标、制导精度类指标、跟踪精度类指标、图像特征类指标和压制系数指标。

(1) 搜索参数类指标

适用于从光电成像制导系统的搜索、截获性能角度评估干扰效果。如果光电成像系统在预定的区域中未能发现目标, 即启动搜索功能, 直到截获目标, 从而转入对目标的跟踪。在这个阶段, 干扰效果的评估应该以发现概率、截获概率、虚警概率、捕捉灵敏度以及跟踪目标和跟踪干扰的转换频率等指标来衡量。

(2) 制导精度类指标

适用于从光电成像制导系统的命中目标性能角度评估干扰效果。制导武器弹着点的脱靶量和制导精度是反映其战术性能的关键指标, 对制导武器的干扰直接影响到其脱靶量和制导精度, 所以评估指标可以选择为脱靶量或制导精度。通过检测制导武器受干扰后, 其脱靶量或制导精度的变化情况来评估干扰效果[11]。

理论分析和大量试验结果证实, 在正常情况下, 制导武器的制导误差服从正态分布。因此, 以3S0为界限判定实施干扰时制导误差是否超出正常制导精度允许范围, 其中S0为未实施光电干扰时制导武器的制导精度。令实施干扰后脱靶量大小为δr, 则当δr3S0时, 本次干扰无效;当δr>3S0时, 本次干扰有效。

如何求未实施光电干扰时制导武器的制导精度S0?设靶平面上目标的位置矢量为r0, 制导武器弹着点的位置矢量为ri (i=1, 2, ⋯, n) , n为有效试验次数, 于是第i次试验的脱靶量矢量为Δr=r-r0, 平均脱靶量矢量则为Δrˉ=rˉ-r0, 其中, 为平均弹着点的位置矢量。平均脱靶量即为制导误差的系统误差。对于系统误差, 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加以消除或修正, 这时有Δr=0即有rˉ=r0。制导误差的随机误差通常用标准差表示, 利用Bessel公式, 可得标准差为

在系统误差已消除或修正的情况下, 即可利用式 (1) 计算制导精度。

如果无法获知光电制导武器无干扰时的制导精度, 以实施干扰后的脱靶量相对于制导武器对被保护目标的杀伤半径的大小为依据, 来评定干扰效果。设杀伤半径为Rd, 则当δrRd时, 本次干扰无效;当δr>Rd时, 本次干扰有效。

(3) 跟踪精度类指标

适用于从光电成像制导或跟踪系统的跟踪性能角度评估干扰效果。导引头截获目标后转入对目标的自动跟踪状态, 并连续测量目标的运动参数, 控制导弹飞向目标。在跟踪阶段, 对光电成像制导或跟踪系统的干扰效果主要表现在使系统跟踪误差增大, 跟踪精度下降, 导致目标跟踪不稳定或丢失目标等。这个阶段一般可以通过监测干扰前后以及干扰过程中导引头的导引信号, 根据跟踪误差、跟踪精度和跟踪能力的变化情况来评估干扰效果。

从跟踪性能角度评估时, 由于检测的是跟踪脱靶量 (不同于制导武器最终在遭遇区弹着点的脱靶量) , 所以还应该考虑到一种有效干扰情况, 即当干扰较强时, 导引头的跟踪处理系统可能会提取不出有效的跟踪脱靶量, 或者导引头受到干扰损伤时 (例如被激光致盲) , 完全不能输出跟踪脱靶量, 显然这是一种比脱靶量超差更为严重的干扰效果。

设未实施干扰时, 光电成像制导或跟踪系统的正常跟踪精度为σ0 (标准差) , 实施干扰后系统输出的脱靶量大小为θ, 则当θ3σ0时, 干扰无效;当θ>3σ0, 或不能输出有效脱靶量, 或系统不能稳定跟踪而丢失目标时, 干扰有效。

(4) 图像特征类指标

光电成像装备的核心是目标探测、识别和跟踪, 而探测、识别和跟踪的性能依赖于图像目标特征的强弱。当释放干扰时, 图像目标的特征肯定会受到影响, 所以, 可以基于各种图像目标特征的变化来评估干扰效果。

(1) 图像对比度和相关度特征[12,13]。通过干扰前后对比度和相关度特征的变化来评估干扰效果。

(2) 信噪比或作用距离特征。根据导引头的信噪比或作用距离进行评价, 施放干扰后, 导引头的信噪比越大, 作用距离越近, 则干扰效果越好[14]。

以红外导引头为例进行说明。信噪比用来表征红外导引头系统的探测能力, 信噪比大于某个数值时, 导引头才能可靠地探测和跟踪目标[15]。信噪比的定义为

式中, S N为信噪比;NEFD为噪声等效通量密度;ET为目标在导引头光学系统口径上的光谱辐射度;ET=ET (λ) dλ为在Δλ波段范围内目标的总辐射照度。

对于点源目标而言, 它在导引头光学孔径上产生的光谱辐射照度ET为

式中, Ta为大气光谱透过率;R为目标至红外探测器的距离;I为目标红外辐射强度, 当红外辐射通过烟幕气溶胶时, 被烟幕气溶胶所散射和吸收而消弱, 其规律符合Lambet-Beer定律, 即

式中, I为通过烟幕后的辐射强度;I0为通过烟幕前的辐射强度;C为烟幕浓度;S为红外辐射通过浓度C的光程;MC为消光系数。

从式 (2) ~式 (4) 可看出, 当烟幕的浓度增大时会使得红外导引头系统的信噪比减小。当烟幕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 导引头的信噪比小于系统工作的最低灵敏度时, 导引头将不能正常工作, 从而捕捉不到目标。

(3) 图像分形特征。目前, 分形理论在图像处理领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该类算法的主要物理依据是人造目标和自然场景之间在表面粗糙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人造目标通常表现为表面纹理简单、几何形状较规则等, 在分形模型中表现为分形维数较低, 分形模型拟合误差较大;而自然场景目标则具有较复杂的表面纹理, 且形状轮廓大多杂乱无章, 反应在数学模型上就是分形维数较高, 分形模型拟合误差较小。在烟幕施放过程中, 由于烟幕的干扰遮蔽, 且随着遮蔽程度的加强, 目标区的灰度特征逐渐接近于自然物体的灰度特征, 从而与分形模型相吻合, 反映在数学模型中, 则是分形拟合误差减小或分形维数增加。因此通过分形拟合误差或分形维数的变化[16,17,18,19], 可以反映出烟幕对目标热像的干扰程度。

(5) 压制系数指标

压制系数是干扰信号品质的功率特征, 它表示被干扰设备产生指定的信息损失时, 在其输入端的通频带内产生所需的最小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的功率比。干扰信号使对方光电装备产生信息损失的表现是:对有用信号的遮蔽、使模拟产生误差、中断信息进入等。压制系数小, 干扰效果好;压制系数大, 干扰效果差。

2.2 侦察效果评估准则

侦察效果评估和干扰效果评估的思路一样, 主要是通过侦察设备的关键性能指标的变化来衡量。侦察效果评估准则指的是在评估侦察效果时, 所选择的评估指标和所确定的侦察效果等级划分。侦察效果等级划分是指根据评估指标量值大小对侦察设备战术性能或总体功能的影响程度, 确定出与侦察效果等级对应的评估指标阈值。在确定了侦察效果评估准则后, 通过检测实施干扰后侦察设备评估指标的量值并与阈值相比较, 便可确定侦察效果的等级。

评估侦察效果可以有不同的指标, 比如:目标鉴别等级 (发现、识别和认清) 、目标鉴别概率 (目标鉴别总是存在一定的鉴别概率, 比如;发现概率和识别概率等, 鉴别达到某一等级, 是在一定概率条件下的, 在Johnson准则中, 与鉴别等级相应的鉴别概率为50%) 、作用距离 (在同一鉴别概率, 对目标的鉴别等级达到相同鉴别等级时的作用距离来衡量侦察性能) 等。

2.3 评估准则具体应用

(1) 目力光学侦察对抗效果评估

(1) 目力光学侦察的侦察性能评估

目力光学侦察是人眼直接或借助于光电观瞄设备间接发现和识别目标的侦察手段, 通过计算对目标的发现和识别概率, 可以定量分析目力光学侦察效果。所以, 目力光学侦察的效果评估可以采用发现概率和识别概率作为评估指标。

(2) 烟幕对目力光学侦察的反侦察效果评估

为了对抗目力光学侦察, 通常采用烟幕遮蔽方式。基本原理是改变观察者与目标之间的光学传输性质, 从而改变目标与背景亮度对比, 继而影响侦察的发现和识别概率[21]。所以, 烟幕的反侦察效果评估可以采用目力光学侦察设备的发现概率和识别概率作为评估指标。

(2) 红外系统对抗效果评估

(1) 红外系统的工作性能评估

工作在红外波段的光电设备或光电武器称为红外系统。目前红外系统在军事上广泛用于侦察与导弹制导, 如红外夜视系统, 红外点源寻的制导和亚成像、成像制导等。

红外系统的工作过程为目标辐射红外能量, 经大气衰减后进入光学接收器, 光学接收器汇聚由目标产生的部分辐射, 并传送给将辐射转变成电信号的探测器, 在辐射到达探测器之前, 需通过光学调制器, 在此对与目标方向有关的信息或有助于从不需要的背景细节中反分出目标的信息进行编码。从探测器来的电信号, 经过放大处理, 从而取出经过编码的目标信息。最后利用此信息去自动控制某些过程, 或者把信息显示出来供观察人员判读。通常采用作用距离、探测概率、制导精度和跟踪精度等作为评估指标来衡量红外系统的工作性能。

(2) 对红外系统的干扰效果评估

对红外系统的干扰方法包括无源干扰和有源干扰两大类。无源干扰主要包括红外隐身和烟幕干扰。红外隐身是指采取一些措施, 改变红外辐射源辐射的红外信号特征, 如降低温度、减少辐射、限制辐射角、屏蔽辐射源、改变其热特性等。烟幕的干扰原理是利用红外通过微粒时产生的吸收和散射特性阻止红外探测器对目标红外辐射的探测。有源干扰主要包括红外干扰机和红外干扰弹。红外干扰机可发出经过调制的精确编码的红外脉冲串, 使红外导引头产生干扰信号并与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相叠加, 致使制导系统内产生错误的制导信号, 使导弹受欺骗而产生脱靶。红外干扰弹能够诱骗按比例导引规律跟踪的红外导引头, 使导弹攻击时偏向红外诱饵, 从而有效地保护目标本身。通常采用作用距离、探测概率、制导精度和跟踪精度等作为评估指标来衡量干扰效果, 当然, 通过其他过程类指标 (比如:压制系数、图像特征等) , 也可以一定程度地评估干扰效果。

(a) 红外隐身对红外系统的干扰效果评估

红外隐身通过降低红外系统接收的信噪比, 让信号淹没在噪声中, 实现降低目标探测概率的目的。所以, 采用探测概率作为评估指标来衡量红外隐身对红外系统的干扰效果。

(b) 烟幕对红外系统的干扰效果评估

烟幕能够有效地遮蔽目标与红外系统的光路, 造成系统迷盲。所以, 可分别采用探测概率和基于分形拟合误差的图像特征作为评估指标来衡量烟幕对探测系统和跟踪系统的干扰效果[20]。

(c) 有源干扰对红外系统的干扰效果评估

通常以压制系数作为评估指标来衡量红外干扰机和红外干扰弹的欺骗干扰效果。

(3) 激光系统对抗效果评估

(1) 激光系统的工作性能评估

通常采用作用距离和探测概率作为评估指标来衡量激光系统的工作性能。

(2) 强激光干扰对激光系统的干扰效果评估

强激光干扰是用高能激光直射敌方的激光接收系统, 使其里面的光学系统或探测元件等过载饱和甚至烧毁, 既使达不到烧毁的程度, 也能淹没其接收的目标信号。通常采用探测概率作为评估指标来衡量强激光干扰的干扰效果。

总之, 从目力光学侦察对抗、红外系统对抗和激光系统对抗三个方面, 对评估准则进行了具体应用。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 光电对抗双方 (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抗干扰) 的对抗效果评估准则是一致的, 仅从干扰效果和侦察效果两个角度讨论得出的评估准则是有效的。

3 光电对抗效果评估方法

采用某种光电对抗效果试验方法, 外加合适的光电对抗效果评估准则, 就构成了完整的光电对抗效果评估方法, 从而实现对特定光电武器装备及其对抗系统的对抗效果评估。在具体评估时, 可能还需要处理如下情况:

(1) 相同试验方法和多样本情况

光电干扰设备对光电武器装备的干扰, 是一个高度动态的过程, 在这一动态过程中, 影响干扰效果的因素非常复杂, 所以干扰效果有很大随机性。因此在实用中重要的不是某一次干扰效果如何, 而是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有多大把握对特定目标实现有效干扰, 即对干扰设备主要关心的是其干扰概率, 通称干扰成功率。为此在评定光电干扰设备对光电武器装备的干扰效果时, 必须考核干扰成功率。干扰成功率定义为

式中, n为总干扰次数;ne为有效干扰次数。

干扰成功率越高, 则说明光电干扰设备在规定使用条件下, 对特定光电武器装备的干扰效果越好, 也即干扰能力越强。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根据评估需要, 依据干扰成功率的大小将干扰效果划分为若干等级。

在多样本情况下, 也可以采用相空间统计法进行干扰效果评估。相空间统计法是一种多样本统计法, 只要有足够数量的样本, 就可得到置信度高的评估结果。

(2) 相同试验方法和少量样本情况

由于通过实弹发射检验干扰效果只能进行少量次试验, 因而试验数据少, 一般不足以提供统计分析所需的试验数据量, 不能统计得到干扰成功率或采用相空间统计法。这时可采用时间统计法。对同一型号同一批生产的导弹, 其脱靶量分布可以认为是相同的。因此可以把导弹跟踪目标的过程看作是具有普遍性的平稳随机过程, 可用时间统计代替相空间统计, 也就是通过延长导弹跟踪时间来代替多枚导弹的试验。

(3) 多种试验方法情况

如前所述, 试验方法有多种, 包括:实弹打靶试验、外场飞行试验、外场地面试验、半实物仿真试验和计算机仿真试验等。综合考虑各种试验方法的特点, 从提高试验结果的置信度出发, 并考虑到试验组织实施的可行性、经济性。可以认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仿真试验技术的逐步成熟, 对制导武器的干扰和抗干扰试验应该以仿真试验为主, 同时结合少量的外场实弹试验、模拟飞行试验和地面试验, 通过对仿真和外场试验结果的综合比对分析, 最终对干扰和抗干扰效果做出可靠评估。比如:可采用层次分析法, 充分利用导引头研制过程中各阶段的实验数据, 综合评估红外导引头抗干扰性能[21]。

4 结束语

系统论述了光电对抗效果评估的相关问题, 包括光电对抗效果评估、光电对抗效果评估方法、光电对抗效果试验方法和光电对抗效果评估准则等, 对完善光电对抗效果评估的理论和规范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光电对抗装备的性能优劣决定了该装备在战争中的有效性。而光电对抗装备的作战适应性与有效性, 只有在逼真的光电对抗环境中才能检验, 最终只有在战场上经受考验。但在和平时期, 或在新的光电对抗装备投入使用之前, 只能通过仿真的方式来进行光电对抗效果评估, 从而检验光电对抗装备的性能。可见, 在光电对抗效果试验方法中, 仿真试验方法举足轻重。

上一篇:关于我院医保费用超标的说明下一篇:鉴定报告编写格式与内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