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初一作文

2024-11-05

《告别》初一作文(共12篇)

《告别》初一作文 篇1

告别初一作文

告别初一作文1

人,这一生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童年了。在童年里,我们无忧无虑,没有烦恼,不知道什么是忧什么是愁,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孩提时代是多默美好啊!

自从上了初中后,我发现我变了,从一个无知的孩童变成了一名亭亭玉立的少女,我恍然大悟:我要和同年说再见了!

随着时间的穿梭,我的烦恼可想而知是越来越多了,作业堆积如山,学习任务加重,而且学习科目也越来越多了!

好怀恋童年啊,每天和同伴一起玩耍一起上学一起计划美好的未来那是多幺幸福啊。假如时光能倒流,我希望能再回到童年,守住那份美好的回忆!假如时光能倒流,我希望能徜徉在童年世界之中。但是,那终究是希望,是假如,是幻想,不可能成为现实。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童年啊!我只能对你说一声再见。但是,你将成为我永恒的回忆,最美好的回忆!我永远都不会将你忘记!

童年,再见!

告别初一作文2

“嗒嗒嗒……”钟表一分一秒的声音,在这极为安静的房间里显得突兀。极目望去,那是刚升初一时立下的誓言。回想起这一年的日子,我不禁失声哑笑。

初一是苦的。踏入初中的大门,就已然有一道残酷的考验摆在我的面前——军训。“站军姿半小时”“正步走”“跑步走”,一声声残酷的命令仿佛来自地狱修罗般正在判决着你的死刑。

初一是甜的。经过一个学年的折磨,我已身心憔悴,但又不得不承认付出不是白费的,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学习上或是体育,我都有了质的飞跃。这是从地狱升到天堂般的幸福,不亦美差乎?美差也!

清风徐来,把我从往事拉回到了现实。啊!初一你是何等的奇妙,这,又怎是一般人能体会的到呢?

告别初一作文3

最美好的童年时光,刻骨铭心。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串珍珠,每一颗珍珠都记录着我们微笑、幸福、成长的故事。童年是一段悠扬的音乐,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纯真、欢乐和爱。

现在我们站在童年和青春期的转折点。童年,一个熟悉的名词,早已释放。

13岁幻想,13岁守望,13岁逞能,13岁迷茫,13岁风雨,13岁阳光。都是我踏足的地方。13岁的梦想点燃14岁的希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微笑着面对风暴。

时间不回,记忆可以回。那些不快乐的人变得快乐。

告别初一作文4

生活,就像一部影集,装满了一个个自己的事,有喜怒哀乐,有苦与甜,而生活更是因为走了这些笑与泪,才变得多姿多彩,有滋有味。

今年我就要毕业了。

轻轻的走进校园,看着校园里的一切。看着我们挥洒汗水的运动场,想着我们上一次的运动会,仿佛在昨天,清晰的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每一个热血沸腾的运动员在《运动员进行曲》的激励下飞快的向前冲,他们拼搏着,也快乐着,那时候,我懂了,生活的意义在于拼搏。

来到了教室,看见我们学习的地方。课堂上,和老师积极的互动学习,下课了就和同学们一起玩耍,老师讲的每一个问题都积极思考,每一个知识点都记忆在脑海,每个人都非常认真。已经好久没有见到这种认真了,一起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那时候,我懂了,生活的意义在于珍惜。

生活中有许多开心或不开心,如意或不如意的事情,正因为有了这些,才是我们的生活影集中 留下难忘的岁月,留下每一瞬的美好。

告别初一作文5

告别童年意味着告别幼稚和成熟。童年放风筝慢慢飘向远方的天空;青春的旋律正一步步向我走来。

告别童年意味着告别幼稚和成熟。童年漂泊的小风帆,渐渐飘向远方的大海;青春的歌在微笑着向我招手。

告别童年意味着告别幼稚和成熟。童年天真孩子的声音,缓缓飞向远方的树林;青春的晨钟在我耳边敲响。

告诉

不要做孩子,意味着告别幼稚走向成熟。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快乐的太阳冉冉慢慢地落在西边的青山上,青春的身影一点一点地向我走来。

告别童年,迎接青春;告别童年,走向成功。

啊!告别童年,童年——再见!

告别初一作文6

一切仿佛停留在被思绪尘封的过往中,莫名的清香让思绪平息了喧哗,初一的生活转瞬即逝,只剩下留在心上的斑驳印迹。

一年的时光似乎是那么的贫乏无味,下课是无尽的问题,夜晚是无边的作业。但仔细品味,贫乏中也有快乐,无味中也有放逐。元旦一下午的载歌载舞,运动会上同学们矫健的身姿,歌咏赛、广播体操赛那短暂的欢乐和必胜的决心,以及和同学们一起去晋城一中寻觅未来的身影……这些情景似乎是上辈子的事,却又刚刚发生。

初一的时光一去不复返,马上便迎来初二,我仿佛就是坐在时间的坐标轴上看日新月异。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告别初一作文7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无知的我告别了初一,即将进入初二的学习生活。憧憬着未来又不禁回忆起了一年来的点点滴滴。

刚升入初一那会儿,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稚嫩的笑容,看着他们,我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也在这样的氛围中斗志昂扬起来。但初中紧张的生活曾让我迷失了自己,不知该如何融入这样的生活;甚至忘记过初衷,不过最后找回了它。

我曾认为时间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包括适应生活、交朋友、学习等等。虽然有些在生活中也被证实过,比如交朋友,经过两个学期与同学的交往,我也交到了不少朋友;适应生活,一年过去了,也逐渐适应了初中忙碌的生活。但有些只是妄想罢了——时间是最可怕的证人,升级考试——学习的内容、重点综合在一起,使我的问题通通显露出来。

懵懂的初一已经过去,我又该如何面对即将来临的初二呢?

告别初一作文8

告别是一件伤心的事。有些东西告别后可以再次相见,可有些东西告别后再也不能相见。比如:时间……

我叹息,我伤心。为什么快乐之后是痛苦?为什么初二是如此痛苦?很快我便得到答案:因为初二要参加中考生物。地理;因为初三要中考。

我叹息,我后悔。为什么要那么快过完快乐的初一?为什么初一之后是痛苦的初二?没有答案,快乐永远是那么短崭,快乐之后都是痛苦。

渐渐的,我发现初二并不如此令人头晕目眩,只要用心体会,也有一丝的快乐――这便是读书的`快乐。

虽然我没有了自由,我只能困在家里,但这里是知识的海洋,我在其中翱翔,品味读书的乐趣,享受知识的源泉,

我已被此陶醉,虽然我没有了初一的快乐,但我有了知识,我在知识的天空中飞翔。

啊,告别初一……

告别初一作文9

白驹过隙间,我就将告别初一,迈向崭新的初二生活。回望过去,依旧刻骨铭心。

刚进入校园时的我,傲气冲天,自认为小学六年来的方法定是万能。在第一次考试获得的成绩不尽如人意时仍执迷不悟,不求上进。“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日渐增大的学习压力就如同滔滔的江水,挥之不去,斩之不断,令我苦不堪言。看着我学习成绩的不断下降,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老师看到我的退步,心里比我还急,说:“你现在的压力都是方法不当和自身的骄傲造成的,方法不对就得改,骄傲过头得抑制,不然迟早要吃亏,你说对吧?”我点了点头。为了自己,我及时悬崖勒马。现在的我比起当时,已沉稳了不少。

转眼间,初二生活已经向我招起了手,而那塑造了我的初一永远是心底的珍宝。我定会彻底改正我的坏习惯,不负光阴,不负青春。

告别初一作文10

我们的童年无忧无虑,无拘无束。但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个童年,也会经历一个告别童年。

小时候那个和我们形影不离的毛绒公仔,已经被我们遗弃在那个黑暗的角落里,我们已经不屑一顾了。因为,当我们长大后,我们不能整天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而是要花更多的时间学习,学习更多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技能。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当我们摔跤的时候,我们会为父母哭泣。现在,我们不会含泪轻弹,把苦水吞进肚子里。因为,我们长大了,懂事了,不会因为一点点挫折就哭,会退缩。我们学会了坚强,敢于面对,敢于挑战。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路上可能会有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我们抛入悬崖底部。可能有虚幻的风景让我们眼花缭乱。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会有美好等着我们。

让我们把童年的每一点都变成历史,永远记录在你的心里,珍惜今天,让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告别初一作文11

是我走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当清寂的黎明,你在黑暗中向我伸出手臂,要抱你睡在床上的孩子时,我要说到;“孩子不在那里!”—妈妈,我走了。我要变成一股春风抚摸着你,当你浴时,我要把你吻了又吻;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在水中嬉戏时,我轻轻地抚摸着你的双脚,你察觉到了,却不知那就是你的孩子。电闪雷鸣之夜,当雨点滴滴答答的落在树叶上时,你会在床上听到我的微语;当电光随着摇曳的风儿一起闪进你的屋子,我便会伴着他一同闪进来了。

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的眼皮钻到你的睡梦中去。当你醒来吃惊的打量四周,我便如闪烁的萤火虫似的,烨烨地向暗中飞去了。

当开斋节,邻家的孩子们来屋里游玩时,我便要融化在那悠扬的笛声里,整日介在你的心头震荡。

亲爱的阿姨带来了节日礼物,问道:“我们的孩子在哪里,姊姊?”你将要柔声的告诉她:“他现在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生命里、在我的灵魂深处。”

告别初一作文12

不知不觉中,初一生活已经结束,回首这一年的点点滴滴,从刚开始的军训,到两个学期的学习生活,再到最后的期末考试,一幕幕都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烈日炎炎下,哨声吹响了我的初一生活,几天到军训过后就迎来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在这两个学期中,压力在不断的加大,但是无法避免,只得去不断地调整方法,化解压力。忙忙碌碌了好久,在期末考试中,成绩尽管不满意,但至少我清楚地认识了自己。不能用小学的学习方式继续下去,要及时调整方法。初一亏欠的还需要弥补,好的习惯也要及时养成。

初一生活留下了遗憾,但也是收获:好的成绩不仅需要学习的努力,更需要适合的方法,好的习惯和细心地实施。

《告别》初一作文 篇2

在一次高考阅卷中, 我就发现很多篇作文都是以“盈盈月光, 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晖, 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 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 我摘一束最灿的”开篇, 可见是“套子作文”教学下的产物。“套子作文”的流弊下, 内容也好、结构也好、文辞也好尽是“舶来之品”, 只是进行了简单“组装”, 了无新意。此等作文, 写者痛苦, 读者嚼蜡。

而从作文教学的角度来看, “套子作文”则是应试制度下简单思维的产物, 反映的是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对这种“纯粹应试, 简单投机”的教学行为的口诛笔伐并不鲜见, 作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人们呼唤着更多真诚而新鲜的作文。那么, 该如何跳出套子, 告别“无我”走向“有我”, 写出真诚而新鲜的作文呢?

一、开源头活水

这就是指我们要关注现实生活, 激活思想的“山泉”。总有学生抱怨生活枯燥乏味, 没有东西可写。其实, 生活枯燥与否在于内心, 若有心, 雨滴也可折射出五彩光华。所以, 只有养成感悟生活、思考现实问题的习惯, 才能激活思想的山泉、感情的溪流。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只要打开智慧的心眼, 读书看报, 关注社会, 思考人生, 就能获得丰富的作文素材, 就不会为无材料可写而发愁了。而且这种思想、这份感情是独一无二的, 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这样的作文, 何愁“无我”, 必是达到“有我”之境的个性文章。

例如, 2011年江苏省的一篇满分作文便是由生活到社会的联想开篇的, 以真诚的思考开拓了一片清新自然之境。节选如下: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 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 意境全出, 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显粗陋, 而自有一种粗犷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 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 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 他们也曾坐在这考场, 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 而他们现在, 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 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 抹平了棱角, 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丢弃在脑海尽头, 他们早忘却了身为高学历人才的骄傲, 沉寂了, 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 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 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 只剩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 但如果有一颗甘于平庸、甘于卑贱的心, 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二、品美酒三味

好的作文要材料丰富, 内容充实, 但是不是多积累些素材就可以了呢?我就见过有的学生拿着一些素材类的教辅资料下工夫, 背诵事例, 比如马云靠坚持成功、乔布斯靠创新成功等等。我认为这种积累方法指导下产生的作文只能是材料堆砌的“组装”作文, 生硬呆板。

其实, 材料积累不应唯多, 而应注重作文经典素材的深度积累。何为“经典素材”, 何为“深度积累”呢?经典素材是指那些影响面广, 内涵丰富, 人物形象或事件状貌丰满, 可提炼较多主题的材料。深度积累, 则是指要对材料进行精读, 全情投入, 把握更多细节, 正如品美酒三味, 将拥有更丰富的体验。比如, 我们阅读苹果前任CEO乔布斯的素材时, 不能停留在只知道他“创新成功”这些事, 还需要深入阅读, 了解他的家庭、成长、曾面临的危机、困境中的奋斗等等, 将一个典型人物读深、读透。这样一个素材既可用以谈成功, 也能用于谈成长、困境、追求等等多个主题。

另外, 学生的深入阅读还可以加深对人物的情感体验。当学生拿起笔想到乔布斯时, 已不再是机械地背诵素材, 而是带着对这个人的真实体验, 深入思考去写, 这样的作文, 细节必然丰富, 感情自然充沛, 言辞必然个性, 是真正达到“有我”之境的作文。

三、倡精耕细作

当我们读到“要成为强者, 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这样睿智的句子, 当我们读到“落日熔金, 暮云四合, 晚霞带着无尽的沉思, 落在了那片青冢, 云无语, 草也沉默;落在了那片空白, 让人忆起了你, 你用缕缕青丝熬成了白发沧桑, 用自己的明眸点染了那一方净土, 那一方空灵, 那一方空白, 那一道风景”这样诗情画意的句子, 我们又怎么能不为学生的深刻思想表达、独特的心灵体验而击节呢?

但是, 纵观大多数学生的作文, 有些语言表达能力差, 词不达意, 还有一些虽说篇章结构清晰, 事理情感也能流畅表达, 可就是缺少那么一股表现力、感染力。那么, 如何使作文的语言表达准确, 充满魅力呢?首先, 要加强经典文章的阅读, 用充满魅力的语言去引领学生的表达, 去刺激学生的语言神经, 鼓励学生仿写类似文章, 在模仿学习中逐渐磨炼个人的表达。其次, 要从修辞、句式、修饰语、音韵节奏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使学生体会汉语言特有的表现力。

以上两点是“智”的层面的训练, 这些技法型的训练是写出好的作文语言的前提, 但要写出充满个性魅力的作文, 还需“情”的投入。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若要写出具备“有我”之境的个性作文, 就一定要细心体会, 反复品味, 遵从内心的真情实感, 要赞美便是发自内心的赞美, 绝不矫情;要批判就是诚挚恳切的批判, 绝不虚伪。智与情有机结合在一起, 定能造就出真情飞扬、文采斐然的佳作。

当然, 要使作文的语言取得质的突破绝非朝夕之功, 这需要长时间的语言积累和文化积淀, 还需要笔耕不辍, 长期坚持训练, 而且要特别重视作文的修改, 改一遍不行就改两遍、三遍, 甚至四遍五遍, 拿出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 反复打磨, 精耕细作, 非如此, 难出佳作。

下面就是我的学生经过反复修改后的作文文段:

1.大宋将所有的惊艳与芳华都给了苏轼。

2.他孤身伫立在江岸, 安静地远眺江面上浮光跃金的风景。日影西斜, 和煦的微风轻轻地吹拂着他灰色的衣襟。他的心, 却不像江面那样宁静, 男儿的热血在心房中暗潮汹涌。

3.那一弦音韵, 无论是在山林中, 乡村里, 阁楼中, 还是庭院里, 始终回荡在耳畔, 随着那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 贯穿始终……

于是, 关闭嘈杂的音响, 关上刺眼的灯光, 远离空洞的浮华, 让那弦音回荡, 以心为音, 以情为韵, 让它吟与天南, 吟与海北, 响于百年, 响与千年。

这些文字之所以能带给我们强烈的感染力, 就是因为里面流淌着浓浓的情意, 蕴含着深切的情感体验, 是写作者全情投入的结果。

告别灰色周记 书写真情作文 篇3

首先要解决的是灰色周记问题。

1.多和学生谈心,尤其是在讲解课文时,潜移默化的灌输给学生积极的思想、培养他们乐观的精神。 如看到他们的周记中有因为学习的辛苦而牢骚满腹时,我会给他们讲他们的师哥师姐怎么学习的现状如何,让他们从师哥师姐的成长过程看到自己的将来;讲课时,每节课我都会找一些积极刻苦的人的事例或者鼓励性的名言故事等讲给他们听……

2.教给学生“换一种眼光看问题”的方法。我把书中描写秋雨的例子打了出来:“是谁在胆怯的敲打着紧闭的窗扉?啊!原来是你——久违了的秋雨滴。你这软心肠的小姑娘,又在为谁无声的哭泣?…… ”换一种角度:“秋雨无声无息,从朦胧的空中,从轻轻的风中,飘然而降,倒像一位温存的少女,笑着向你走来,带给你清凉,带给你舒适……”

正如一本书中所说:换一种眼光看,也就心平气和了。当然,这不仅为了一时的心平气和,这个转变的过程,实际是立场的转变,思想态度价值观的转变。

3.让每个同学开设一个专栏,专写“美好的人和事”。如我先给他们的专栏起名为《心中的美丽》,引导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

学生们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中的小事注意不到,即使老师说了但是不关系自己的事大多是漠不关心的,这就要求教师引导他们去关注他们周围的生活。

我先以活动为突破口打开学生思路。如:在上次参观完北京植物园后,我在全班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谁发现你身边值得表扬的同学了?同学们没有一个人举手。我启发到:是谁把地上的一张废纸拣起扔到了垃圾桶里?有几个同学说出了拣纸的这位同学的名字。是谁跑到很远去叫还没有归队的同学?是谁拾到了十块钱交公了?是谁上车时相互礼让?我提出了这么多问题,同学们也找出了值得表扬的同学。我还没有就此停住,我让他们从自己站队开始回忆,还有没有值得表扬的人。一会儿,学生又说了许多值得表扬的人:有同学、有老师、有司机、有工作人员、还有收废瓶的老人等等,此时,学生的思路已经打开了。还要启发学生平时生活中同样存在着许多“闪光点”,这更需要学生留心观察。如早上上学来,看到码车的同学汗如雨下你感动了吗?进门同学的一声问候你感到温暖了吗?上楼时有一张废纸被一个同学顺手拣起带走你写进周记了吗?……

经过了这样的引导和启发,用个一个月的时间,许多同学的笔下已经告别了灰色,又出现了七彩阳光。

其次,要解决真周记变成好作文的问题。

我主要是通过三节课完成任务的:第一节课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周记带到学校,回顾这几年的喜怒哀乐,同时找出最感动自己的十篇周记,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和同学分享。第二节课,把学生挑选出的后由我筛选修改成的作文及没修改的周记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找不同,并总结出几种方法,比如:牛同学的周记《忆奶奶》(一、二),是写他的奶奶去世那天和第二天他的悲痛心情的周记,改成优秀作文《追忆被我忽略的温情》,同学们听了都为其真情所感动。杜同学的周记《读<三国>,战失败》是写他最爱读的《三国》给他以勇气和动力,让他战胜失败的,写成优秀作文《读〈三国〉,品忽略》,学生看到这几篇文章后都很兴奋,都在积极地总结方法,不一会儿,方法就总结出来了:

告别初一作文 篇4

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的眼皮钻到你的睡梦中去。当你醒来吃惊的打量四周,我便如闪烁的萤火虫似的,烨烨地向暗中飞去了。

当开斋节,邻家的孩子们来屋里游玩时,我便要融化在那悠扬的笛声里,整日介在你的心头震荡。

告别童年-初一作文 篇5

记得有一次我出去玩,忽然晴朗的天下起了瓢泼大雨,把我浇成了个落汤鸡。回到家,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会下雨了?”妈妈被我这天真无邪的样子逗笑了。于是笑着说:“是为了让你们这些‘小树苗’快点长大呀!”“真的”,我问妈妈,“当然了”妈妈回答。我听了后很高兴,便想:“我都5岁了,才长这么矮,要是让水浇浇,肯定长得很高。”所以,我便跑到大街上蹦呀跳呀,让雨浇了个透心凉,结果不但没长高,还发了个高烧,一家人可急坏了。

还有一次,我看到奶奶种西红柿,西红柿又红又大,我的好奇心又被勾了起来,问:“奶奶,这西红柿怎么长的?”“是用种子种出来的”“种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吗?”“那当然,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种下去,来年就会有收获。”我听了,心想我种上炸鸡腿就可以长成炸鸡腿树,结许多炸鸡腿,到那时候我就有吃不完的炸鸡腿了。就这样,我学着奶奶给鸡腿施肥、浇水,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四个月……可是,连个鸡腿影都看不到,于是我奇怪吼:“奶奶,你骗我,你骗我!”“我怎么骗你了?”“我种的鸡腿树呢,为什么连个苗影都不长?”一家人听了哄堂大笑,而我瞪大了惊奇的眼睛。

有关告别初一作文 篇6

我似乎该与什么告别,搭上青春尾巴的我总有些冲动,在一个个美好的夜晚大把大把地落泪。

母亲说,我们出去走走,或许你会与那冲动告别。点头,起身。

一阵晴雨,一卷荷风,清新的空气打磨尽了我的疲劳。树叶剪碎一地阳光,风中都夹杂着花香。

蓦然发现树上有一簇簇的粉红,抬头细瞧,是樱花。樱花开了呢,心中不觉有些欣喜。那樱花开得多灿烂,花朵小巧玲珑,五六朵聚集在一起,仿佛在窃窃私语。那花瓣似小姑娘的脸蛋,白里透粉,看上去晶莹剔透,给人玉琢冰雕之感,却又显得弱不禁风。

果不其然,一阵微风吹过,花朵随着微风摇摆起来,不少花瓣抓不住树枝纷纷掉落。花瓣在空中翩翩起舞,好似那花间嬉闹的蝴蝶,翩飞是生命结束的标志,它仿佛在舞动双手,对这个世界作最后的告别。

心中不免多了丝惆怅。明明是美好的春,却有了秋的凋零,提前衰落,都等不到人的欣赏,就与世界匆匆告别。我轻声叹了口气,想到了可笑的自己。

妈妈看出了什么,走到树下,和声细语道:“这花的一生是苦的,开出的却是甜花。它不为欣赏,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职责,然后与世界告别,难道不伟大吗?”

是啊,花开花落,繁华种.种,相互渲染,相互温暖。待到飒飒秋风袭来,春风拂过,生命又将轮回。人们终将与稚嫩的自己告别,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成长。

抬头,对上了母亲温柔的目光,瞬间明白了。那一刻我知道,懦弱、畏惧已与我告别,我也已然成长。

告别14岁 篇7

回想14岁的日子是那么的丰富多彩。曾为考试不满意而哭泣, 为在灾难中失去亲人的孩子而伤心, 为在万花丛中嬉戏的蜂蝶感到快乐。那时, 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

年华似水, 似水年华。这话很好。小的时候, 总埋怨为什么没有可回忆的事情, 而现在, 一回忆, 往事便如潮水一般涌入脑海, 使人时笑时哭、时喜时悲。14年, 一眨眼就流逝而过, 从刚出生时只有暖水瓶般高转眼间长成了1.6米多。告别14岁的时候, 我依依不舍;憧憬15岁的时候, 我又满怀希望。在14岁里, 我告别了亲爱的母校, 告别了朝夕相处的老师, 跨进了初中的大门。希望着, 盼望着, 同时又留恋着, 失望着。然而, 没有失败, 哪来成功的喜悦?没有艰辛苦涩, 哪来苦尽甘来的乐趣?酸甜苦辣才构成多姿多彩的五彩生活!告别我的14岁, 我伤心, 我快乐。

每个人都在长大, 向过去的一切告别。小学时, 我们告别了幼儿园里的玩具, 玩具变成了童话故事;中学时, 我们告别了小学的童话, 童话变成了名人名著。告别今天, 还有充满希望的明天。太阳东升西落, 虽然每天都在重复, 但每天都是那么灿烂, 所以, 我们要珍惜今天, 把握今天, 奋斗今天, 努力不让自己在今天留下遗憾。即使偶尔失败了, 又怎么样?从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来, 继续奋斗。

告别14岁, 我留恋, 但更多的是对15岁的憧憬, 我相信15岁的我还会是一个快乐的女孩。

《完美告别》 告别是新的开始 篇8

作者:艾米

定价:36.8元

类型:小说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如果说,《山楂树之恋》是理想与情怀的结晶,那么艾米的新作《完美告别》则抽离了这些浪漫的泡沫,更接地气。本书描绘了几位“糟糠之妻”的现实生活:一位是高学历的留美女博士戴明,她任劳任怨,老公却把她当空气;一位是艳丽泼辣的医院院长千金侯玉珊,她留美生子,看似家里家外事事掌握在手中,谁知老公暗度陈仓,把儿子偷偷带回国内,还玩失踪;一位是成熟睿智的IT部门主管谢远音,她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为老公出书劳心劳力,最后却被老公讽刺为俗人。3个女人因为婚姻危机团结在一起,组成“糟糠联盟”,不仅要和出轨的老公们斗智斗勇,还要争夺孩子的抚养权。曾经为错误的人停留的她们,最终告别了过去,开始了新的生活。

然而,生活永远比小说更为纷繁复杂。在生活中,构建幸福的婚姻家庭这一愿望的实现除了需要双方具有相同的家庭观念外,更多体现在保持忠诚、抵御外界诱惑上。世界那么大,不同的观念那么多,我们的三观常常受到猛烈的冲击。要做到拥有并维持成熟、坚定的家庭观,不因外界纷扰的变化而影响自己,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故事不會总照着我们的意愿去发展,有时,即使转身的姿态再完美,告别的决心再坚韧,亦无法全然不顾破碎的过去。但是艾佛列德-德索萨不是说过了吗:“去爱吧,就像不曾受过伤一样/跳舞吧,像没有人会欣赏一样/唱歌吧,像没有人会聆听一样/干活吧,像是不需要金钱一样/生活吧,就像今天是末日一样。”

告别童年作文500字初一 篇9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几个好朋友在学校打球,我们六个下了课急忙赶到这里,因为我们要打球比赛。我们分完组后就开始了发球。

我们3打3,我的队友开始是信心满满,后来就是有点失落,因为刚才,对面已经进了一个三分,我和队友说战术,就是对面的“犯规大王”——邵澳鑫。我一拿到球,就故意丢球,传给对面的队长,队长传给“犯规王”,我把球拍向出界,对面中计了,我真是一肚子坏水,三个人都跑过去,我抢到球,一转身,就投了个三分,但没进,篮板下有“篮下得分王”——胡诗宇,抢到篮板,一个跳投,进了!我们像中了五百亿似的。对面的“三分小王子”——唐子轩发球,他发给“抢断王”——白钰聪,白钰聪又传给唐子轩,他使出玩游戏的劲一个三分漂亮极了!可恶,比赛只剩三分钟了队友已经筋疲力竭现在是6比2,我方发球,我传给胡诗宇,胡诗宇传给王梓恒,王梓恒传给胡诗宇,但没进6比2,对方发球,被我抢到,一个三步上篮,球进了!

比赛结束!我们输了,虽然是输了球,但我想到了一个自我安慰的道理——失败是成功之母!

初一告别母校的话题作文 篇10

记得刚刚来到这个新集体时,我的紧张,现在却被渐渐淡化。刚来时的局促,现在班级就似家一样。而这正是因为可爱的同学,与可敬的老师对我的帮助!如今,我在新集体中有了挚友。因此这不仅使我想起了过去的时光!

巨人梯。那时我和小Y都还只有十岁,一看见那高高的巨人梯,腿就微微的颤抖起来。眼看着走上巨人梯的同学都面露惧色,心中仿佛有着一只小兔在乱跳,因此更是不愿意上巨人梯!正在这时,站在我身后的小Y仿佛猜透了我的心思,轻声的安慰着我,并鼓励我不要害怕,“小C,放心不会有事的!加油!”此时我是怀着满满的勇气与友情,攀上了巨人梯!

《快乐你懂的》。我们去平窝乡时,老师要求表演一个节目。于是我便和小M、小L、小Z,一起合唱了这首能带给别人快乐的歌。到达目的地,我们轻舞着双手,迈着轻盈的步子,唱着歌儿。此时我脑海中,不断浮现着:在小Z家练习的情景;休息时一起吃冰激凌的情景;动作错了,小M严肃指导的情景;练习好了,大家一起坐在地上哈哈大笑的情景······想到这些,再看看身旁的他们,忽然觉得他们定会是我,一生的好友!因为他们也在生活中带给了我欢笑与温暖!

骨折事件。记得六年级上期时的那一次骨折,导致我近三个月不能写字。这时我的同桌小W,自告奋勇帮我写字、做笔记。一个人的写字速度,做两个人的份儿!并且为了安慰我,也在每天中午吃饭时,笑嘻嘻的用左手抓筷子,很乐观的对我说“小C,教我一下怎么用左手抓筷子嘛!我也想学一学你的‘特异功能’!”此时看着小W的笑脸,我突然觉得自己的心中流过一道暖流,突然觉得自己右手的骨折并没有把自己变得和别人不一样。于是我也高兴的笑着教小W。

六年,一个幸福的六年;六年,一个美好的六年;六年,一个享受童年友谊的六年······而现在我们即将告别母校,告别童年!走上新的旅程!但是走上新的旅途,我们并非两手空空,而是怀揣着友谊与母校对我们的祝福!

告别逝者 珍爱生命 篇11

但生活中,谁也难免去殡仪馆,向故去的长者、逝去的亲朋挚友告别。这人生的最后一面是必须见的,不然就会抱憾终生。

走进庄严肃穆的告别大厅,伴随着低缓沉重的哀乐,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就会溢满心头。望着静卧在花丛中的逝者,昔日那鲜活的面容、睿智的谈吐,如今已如过眼云烟不复存在。于是,眼中便有泪水要涌出。由逝者想到了生者,想到了自己,想到活着真好。为了真好地活着,的确应当放弃一些东西,同时也想到了善待生命的严肃命题。

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不管是高官庶民,不论是穷人富人,还是男人女人,在这个自然法则面前人人平等。区别只在于死的方式有异:老死,病死,暴死,战死,当然也有自毙的......有时死亡还有极大的不可预见性。前一天还与我在酒吧小酌的挚爱同窗,第二天就撒手人寰。听到噩耗,心中既惊愕又悲痛,真难以想象,一个活生生的人竟这般匆匆离去!于是,我走路就开始溜墙根,很担心意外事故或人为事故。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几十年的时光。人生在世,肩负着太多太多的责任:对社会,对事业,对家庭,对爱人,对朋友。所以,善待属于我们惟有一次的生命,是每人必须认真面对的命题。珍重健康,是善待生命的前提。一位在文学创作上颇有造诣的文友,先肝炎、肝硬化,后肝癌。他是摧残健康,扼杀生命的"典范"。文友是"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盲目追随者。每餐必饮,每饮必醉。酒量看高却没见创作上有多少长进。"救救我吧,哥们!"病床上的他不止一次用纤细的手拉住我苦苦哀求着,我却无力回天。

善待生命,除了珍重健康,尽可能地延长寿命之外,重要的是提高生存质量,丰富生命的内涵。生活中,有些人尽管生命短暂,但却被人们一生一世铭记于心中;有些人尽管高寿,人们却会说他空活百年。这就是对生存质量、生命价值的评价。生命是在充实、有意义中度过,还是在无所事事、浑浑噩噩中消耗,这是两种生存质量与价值的分水岭。

我每次从殡仪馆送葬回来,都要引发对生命意义的反思。感知生命之短暂,更知时间之宝贵。为了让此生无悔,我们须善待生命,善待他人和自己。

我喜欢与朋友聊天。聊天是一种心的约会,它让人与人的思想取得沟通,更让聊天者的友谊找到了一种加热、升温的途径。聊天还是工作之余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我的一位朋友说:人生就像爬山,聊天就是爬山中途在亭子里坐一坐,在旁边的小路上走一走,这话是深知聊天三昧的。

聊天有品位之分--

下品的聊天,内容不外乎别人夫妻的隐私、彼此收入的多少等等,这种聊法虽然也能让自己的心灵放松,但由于其太具物质性、世俗性,聊天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

中品的聊天是精神的,它更注重的是外界而非自身,关心别人胜于关心自己。聊天者常讨论国家大事,尽管他们也许甚至连一个科长也不是;他们常关心彼此的进步,集体和社会的发展。尽管他们很普通,对社会的未来施加不了多大影响。

上品的聊天是直接增进事业的。这种聊天要求参与双方的思想、才华、生活阅历大抵类似,彼此有相同的事业。通过交谈,我的经验可以为你所用,你的体会可以供我参考。这种聊天就像一所学校,它能够丰富你的知识,深刻你的思想,敏锐你的目光,把休息变成更有效率工作的准备。这种聊天可遇不可求,却是聊天的神来之笔。

聊天需要"聊德"。所谓"聊德",就是你与朋友聊天之后自觉遵守的道德。一个人与别人聊到痛快之处,有时难免夹带点个人的隐私、不成熟的看法等。如果有人"聊德"不佳,擅自将别人倾诉给他的事情外泄,可能会给对方带来某些麻烦。

有人说,最理想的聊天对象是陌生人。因为陌生人与你没有利害关系,不会把你不小心说出的东西捅出去。这话有几分道理,可是他忽视了一点,与陌生人聊天得到的快乐永远有限。因为陌生人是随机的,彼此思想、学识、性格的差异都可能限制聊天的深度和广度。真正的聊天快乐发生在熟人之间,尤其是知心朋友间。因为你了解他富有什么,他也知道你富有什么。一个合格的聊天者需要有这样一种本事:既要学会为对方的事守口如瓶,学会给对方创造宽松的聊天环境;还要会暗示对方注意"聊德",为双方营造一个"安全区"。

聊天是生命流逝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我们进行某种突破的一个积累过程。学会聊天,善待别人的真诚。我们才可能长久地拥有友谊的芳香,拥有生命最甜美的快乐。

人类食用含活菌食品的历史悠久。根据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生活习惯,先人从众多发酵食品如酸奶、酸菜、干酪、马奶酒中获得活菌营养源。早在本世纪初,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的梅契尼柯夫就提出了酸奶中的活性乳酸菌可以防止衰老的观点。

人们对营养源的认识和分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深化。微生态食品被称为第八营养源。它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活菌,也包含由其产生的对人体有益的代谢产物。

婴儿从诞生起就经口腔、鼻、皮肤等部位,从母体或自然界接触到各类菌群,许多菌群在体内定居繁殖,相当一部分菌群将陪伴人一生。健康人体具有使肠道内菌群保持平衡的能力。但衰老、疾病、滥用抗生素以及某些外界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体内菌群失调。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营养不良的状况,需要补充新的营养源--微生态食品。这主要包括乳酸菌和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对人体的发育、健康、免疫力及防止机体衰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双歧杆菌是由蒂瑟尔于1889年从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中分离发现的。近百年的研究证明,双歧杆菌是人类肠道内的优势菌群。人体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疾病、衰老等原因,体内双歧杆菌在数量上和总菌占有率上均逐渐下降。因此,有人将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作为评价人体健康与否的指标之一。新生儿肠道中双歧杆菌占细菌总数的92%,其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至老年临终前完全消失。接受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的婴儿的差别之一,就是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差异很大。

同其它营养成分一样,双歧杆菌在人生长发育过程中也随时被消耗。因健康人有自我调节能力,可使其重新达到平衡;但当人进入中、老年,其自我调节能力减弱,就需要外源性补充。目前流行的方式是在食品或饮料中添加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低聚糖,食入后,能刺激肠道内原有的双歧杆菌生长繁殖。这比服用双歧杆菌制剂经济方便。

凡可使糖类发酵产生乳酸的细菌,都是乳酸菌。乳酸菌包括乳杆菌、嗜乳链球菌、酵母等。人肠道中可检出的有乳杆菌属的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短乳杆菌等。它们和双歧杆菌一起控制着人体生态菌群的平衡。乳酸菌的数量比大肠杆菌多千万倍,沿着肠管驻扎于肠黏膜,筑成了一条"万里长城"。

☆乳酸菌☆

一个乳酸菌就是一个士兵,亿万大军严阵以待,不断清除有毒物质,抵御外来致病菌的入侵: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拮抗作用;可预防抗生素类药物的副作用;尤其对老人和婴儿,可抑制病原菌和腐败菌的生长,防止便秘、下痢和胃肠功能障碍等。乳酸菌产酸,促使肠壁蠕动、帮助消化、排尽粪渣,杀灭病原菌,在肠道内合成维生素、氨基酸,提高人体对钙离子等营养素的吸收。乳酸菌群具有抗感染、除毒素、协助营养摄取的独特功能,能有效地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消除致病原,大大地减少亚硝胺类和腐败细菌毒素对癌的诱发性,同时可激活免疫反应,增强人体免疫力。

乳酸菌自古就被广泛用于乳制品、肉食加工、酿造、腌制食物和面包制造。目前在各类乳制品中应用最多。

老百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营养保健知识,并用简练、生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以"民间俗语"形式流传于世。这些俗语,便于记忆,易于上口,颇具科学哲理,易懂易普及。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没力量。"

这句话道明了饮食营养的重要性,说明饮食是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临床观察还发现,在习惯于不吃早饭的人当中,胆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所以,奉劝诸位每日定时定量进餐。

●"常吃杂粮,身板健壮。"

这是很有道理的。营养学家认为,单靠一种主食,不管它的质量多高,吃得量多大,营养都是不全面的。因此,主食应该多样化。中国老百姓很早就晓得这个道理,民间常吃的"腊八粥"便是1例。因为大米中缺乏赖氨酸,而豆类赖氨酸的含量却较高,混合煮粥,取长补短,比单吃任何一种主食,营养都全面。

●"素经常,酒少量。"

经常、过量地进荤食者,高血压、冠心病、脑出血、胆石症、糖尿病等发病率显著增高。但是,"一味吃素"也不行,因为荤食含有的优质动物蛋白,素食比不上。所以是"素经常",而不是一点荤不吃。饮酒也是这样,过量饮烈性酒的危害众所周知,但少量饮酒对身体也有补益。特别是啤酒,含氨基酸较多,绝大部分营养成分能被人体所吸收,故有"液体面包"之美称。葡萄酒也有比较丰富的营养,每次喝2~3两,也有益于健康。

●"药补不如食补。"

这是因为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补药所含的滋补成分,食物中大多也有。另外,任何补药所含营养成分都不全面,也许还有副作用。所以,能食补的就不要药补;必须药补的,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补,千万不要滥用补药。

●"臭鱼烂虾,得病冤家。"

常见的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季,大多因吃了被细菌污染的臭鱼烂虾所致。这句话告诫人们要注意饮食卫生,一定不要吃变质、腐败的食品。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这话生动地阐明了营养、运动与健康长寿的关系。也就是说,只注意饮食营养,而不注意运动,同样达不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古今中外的长寿老人,无不好动。例如,埃及的拉姆勒"老人村",村里最老的老人活到130多岁。他们除了喝茶和不挑食以外,坚持每天走相当长的一段路。我国广西巴马县"长寿之乡"的寿星们,始终坚持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

法国人虽然与英美人的饮食习惯相仿,脂肪和热量的摄入较高,但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却很低,冠心病的死亡率仅是英美人的三分之一。究其原因,有关专家普遍认为,是法国人通过喝葡萄酒摄入的白藜芦醇发挥了重要作用。

白藜芦醇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葡萄及其制品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在藜芦、虎杖、桑葚、花生、凤梨等70多种植物中也含有,而葡萄皮中的含量最高,达到50~100微克/克。白藜芦醇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微生物和抗粥样硬化作用,对神经、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对休克有治疗效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刘兆平博士对白藜芦醇的雌激素样作用作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动物实验研究。他指出:当体内雌激素缺乏时(妇女绝经后),白藜芦醇会表现出雌激素样作用;当体内雌激素过量时(乳腺癌患者),它又会表现出抗雌激素样作用。美国和日本学者也分别发现,白藜芦醇对绝经女性健康、骨质疏松、神经退行性疾病有保护与修复作用。

大量动物和人体实验表明,白藜芦醇属安全物质。大鼠每公斤体重每日口服20毫克,连服28天,血液成分及组织切片未见异常。成人每天口服1.4克,连服28天,无任何不良反应。美国推荐的白藜芦醇有效剂量为成人每天4毫克,相当于几百毫升葡萄酒的含量。目前国内外已有相关保健产品和膳食补充剂面市。

斗转星移,不知不觉间又到了年底。您瞧美食家老K又忙碌开了。若问忙什么?嘿!每年这个时候,医学院的这些"小馋猫"们就要"宰"老K一次。这些年轻人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谁让您是我们的导师呢?谁让您是大名鼎鼎的美食家呢?谁让您有一位做大厨的好儿子呢?所以您得请我们。

其实,这些弟子们并非冲着一顿饭,最主要的还是可以在聚餐中获得很多医学以外的见闻。诸如,当前市场上什么样的吃食最流行,什么菜最上座,以及各种食品原料知识、饮食趣闻、礼仪等等。每当这一天,老K忙着待客应酬;小K在厨房里操练。随着一声吆喝:"瞧着,别蹭一身油!"小K端着一盘"葱姜炒蟹"摆上桌来。

葱姜炒蟹

主料:肉蟹500克。

调料:蒜泥2.5克、姜末2.5克、葱末2.5克、精盐5克、味精1克、白糖2克、胡椒粉0.1克、绍酒10克、水淀粉5克、鸡汤100克,色拉油500克、香油0.5克。

制作工艺:活蟹冲洗干净,先把蟹螯掰下,并用刀背拍裂,剁掉爪尖,再把蟹身剁成四块。炒锅上火注入油烧至六成热,先放入蟹螯,再下蟹身过油,炸到七成熟后,倒入漏勺控油。炒锅再上火,立即放入蒜、姜、葱、蟹螯、蟹身炒匀,烹入绍酒、鸡汤、精盐、白糖、味精、胡椒粉,烧约一分钟,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香油和熟油,翻匀装盘(再码成蟹形)即可。

注意:在宰杀时,注意千万不要让蟹螯夹着手。

老K评语:此菜是潮州地区传统风味名菜之一。原名"香汁炒蟹"。味极鲜美,造型美观,油亮鲜香,引人食欲。清代文人食家袁枚认为"蟹宜独食,不宜搭配他物",并讲:"以现剥现炒之蟹为佳。"蟹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钾等。另外,蟹肉中含有十余种游离氨基酸。蟹味鲜美,但脾胃虚寒、外邪未清者不宜食蟹。蟹肉性寒,味咸,具有清热散血、养筋益气、通经络、解毒、抗结核等功效。

据说,美国人对孩子的教育颇有独到之处。当他们的孩子开始蹒跚走路的时候,一种特殊的教育就开始了:"这是什么?"一对夫妇认真地对孩子说。他们手中拿着一张崭新的美元。孩子自然不知父母手中拿的是什么。美国夫妇继续说了下去,"这是美元。美国人的钱,但它不仅是美国的,也是全世界的,因为只有美元才在世界上得到最广泛地流通。这是美国人的骄傲!"可以想象,这样的教育如果长期伴随孩子的成长,并一再强化,会在孩子的心中播种下我要努力奋斗,将来为父母、为国家增光的理想。

日本人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与美国人有雷同之处。当日本的孩子开始洞察这个世界时,一些孩子的父母则指着一条狭长的海上岛屿对孩子说:"看,这是什么?""这是日本的地图。"孩子回答。父母继续说,"回答得正确。可是,这块国土上却资源匮乏,缺少矿产,缺少可耕用的土地,缺少石油,缺少一望无际的森林。但它却要养活一亿多的人口。我们如果不奋斗,不努力创造财富,不和世界各国进行商贸往来,那么,我们该如何生存呢?"这样的启蒙教育也许会在孩子的心中植下一颗"种子":"只有奋斗,才能生存!"

那么我国的父母应不应该学习美、日两国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呢?有人开了一个玩笑,形容我国的有些父母的做法。他们会指着一块版图对孩子说:"看,这是什么?""这是我国的地图。哇,好大呀!"孩子欢快地回答。那么父母该怎样回答呢?说来甚是可笑,有的父母竟这样回答:"看,我们的国土是多么幅员辽阔,物产是多么丰富,够你们吃几辈子的!"这样的教育显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为坐吃山空。即便有土地,也要勤奋地耕种,才能长出粮食;即便有矿产也要百炼才能成金;即便有棉絮,也要纺织才能成衣;即便我们有广阔的国土,如若不国富民强,也难保我们的家园。

古人曰:治国先齐家。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树立了远大的抱负,将来要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或者要使自己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那么他必须从青少年开始,就吃苦耐劳,努力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先使自己成为有本事的人,先使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呈现一片光明,那么这样的人才能担当起为国为民挑大梁的使命。我国历史上"凿壁借光"的故事,"岳母刺字"的故事,"卧薪尝胆"的故事,大都能喻出人要成才,人要完成伟大的抱负,则必须劳其筋骨,筑其大志,才能做出一番了不起的事业来。

也许我们讲述的几个故事已是时代久远。但回眸现今,人的志气,人的劳作,仍是成就大事的基础。如今年的高考,北京郊区某村的一户人家同时出了两个"女状元",一个考上了北京大学,一个考上了清华大学,真让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馋涎欲滴"。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愁吃,不愁喝,学习条件优越,却"金榜无名"?看看"女状元"的家境,就可明白八九。她们虽然双双考上名牌大学,父母却无力支付学费,要靠政府和社会福利部门及好心人的救助,才能圆其学子梦。这样的家境,使两位"女状元"在未圆梦之前,就明白了父母的艰辛和不易。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她们每天学习至深夜,第二天天刚放亮,就起身耕读,多少年如一日,那么只要肯登攀,世上还有难事么?当然,世上并非只有贫困之家才出才子,小康之家,富裕之家的孩子同样出有出息的人物。我们只是说,无论家境贫富,都应跟孩子讲讲此文开章中的那段"美元"的故事;那段"狭长岛屿"的故事,少讲我们的"地大物博,可以吃上几辈子"的故事,或许是对孩子的最大鼓励,最大关爱,那么其家其国也就有了希望,正应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深秋时节,秋高气爽,正是到郊外烧烤野炊的好季节。我们夫妻俩经过一番准备,邀弟妹一道带上孩子去郊外烧烤。

清晨,我们来到郊外的玫瑰湖公园烧烤场,绿茵茵的草地还沾满了露珠,初升的太阳暖洋洋地把光线投射在含苞欲放的玫瑰花蕾上,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祥和。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早早离窝的小鸟,尽情地玩耍嘻戏。

我们把东西安顿好,就坐在烧烤炉灶旁沐浴清晨的旭阳。

"妈妈,怎么还不生火?"儿子跑得满头大汗,按着妈妈的肩膀焦急地说:"快生火吧!我肚子都饿瘪了。"

妻子刚要动手,我连忙暗地里拉了她一把,向她挤了挤眼,妻子马上心领神会,停了下来。我把儿子拉到身边,说:"孩子,你今年几岁了?"儿子把小手腕一甩,亮出小巴掌:"五岁啦!"我抚摸着孩子的小脑袋,说:"是长大了,要烧烤,就自己动手,会生火吗?"儿子瞧着那用水泥砌成的四四方方的烧烤炉灶,摇头说:"它又不是家里的煤气炉,这个,我不会!"我耐心地向儿子讲述爸爸五岁时的"光荣历史",诠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道理,最后说:"今天的火,就由你们几个小孩来生,这是火柴,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说完,我便和妻子及弟妹使了使眼神,一起离开炉灶。妻子担心地说:"真的让他们几个自己生火?行吗?搞成火灾咋办?"我指着烧烤炉灶说:"这是公园专设的烧烤场,凳子、炉灶、地板全是水泥砌的,周围环境也没有易燃物品,放心吧,这里正是让孩子大显身手的好地方!"妻子还是不放心,坐在炉灶不远处的草地上,凝神观望着。

几个孩子说干就干,你去找干柴草,他去拿木炭,另一个干脆擦燃火柴,想把火点起来,他们喊着叫着,也真够热闹的。忽然,只见烧烤炉灶上烟雾弥漫,火苗头一会儿窜起,接着又跳动了几下熄灭了。孩子的嘻闹声夹着被烟熏的咳嗽声,演出了童真无邪的一幕。

"你快看!孩子在干什么?都乱套了!"妻子说。原来,此刻儿子正趴在地上,用小嘴巴往炉灶"送风",火燎烟熏,儿子坐在地下用手直揉眼睛,小脸蛋上留下了一道道黑痕。我知道,妻子有点心痛了:孩子这么小,在家里什么也没干过,今天要他自己去生火,无疑等于让他去造"原子弹"一般。妻子小声地对我说:"算了,游戏到此为止,你快去帮他们。"我没有动窝,静静地瞧了一会儿说:"别担心!今天非让他们自己解决难题不可。孩子嘛,老宠着护着,不行!得让他们经受一点磨砺才行!"

孩子们围着炉子团团转,竟然把我们带去垫屁股的报纸全烧了,可还是没把炉火生着。儿子嘟着小嘴巴,眼角闪着泪花,来到我的身边,说:"爸爸,这火我们总是生不了,您快去帮忙好不好?爸爸,求您了。"说完,就把我往炉灶的方向拉去。我和孩子们围坐在灶旁,看着这乱七八糟的"战场"和孩子们未能取胜的沮丧模样,我并没有立即把"战场残局"接过来,而是耐心给孩子们讲述我们的远古祖先是如何"钻木取火",如何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创造人类的文明社会。孩子们听完后,陷入了沉思默想之中......

儿子拉了拉小伙伴的衣服,悄悄地商量一下,又继续"战斗"了。我坐在他们的旁边,教他们首先把炉灶底的灰烬扒干净,让炉灶通风;然后把引火的木柴架好点燃,有条不紊地放上木炭。

"妈妈,快来看!快来看!"儿子一边用衣袖擦着脸上的"黑道道",一边兴高采烈地喊着:"火点着了!"

洋洋出生二十多天了。小家伙爱吃奶,哭起来声音洪亮,长得白白胖胖。但不知为什么,每次吃奶后不久,都会有少量奶液从洋洋嘴角流出。虽然每次流出的量不多,但近日次数却渐渐多了起来。洋洋妈实在不放心,便将孩子抱到医院门诊就医。

在儿童医院门诊,像洋洋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这种症状医学上称为溢奶,就是平时大家常说的"漾奶"。

小婴儿溢奶与她们消化道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小婴儿的胃呈水平横位,容量较小,胃的上口(贲门)松弛,而下口(幽门)较紧,胃蠕动功能旺盛,神经调节功能不完善。因而,吃的奶液容易通过胃的上口,向食道返流,从口中溢出。绝大多数情况下,小婴儿溢奶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喂养方法欠妥,如喂奶不定时;人工喂养奶头孔过大,以致吃奶时吞入过多空气;或喂奶后过多地搬动孩子等等,都可使婴儿溢奶加剧。

溢奶多见于出生后半个月的婴儿,起初一天1~2次,慢慢地次数越来越多。一般在生后1~2个月症状最严重。随着孩子身体的各个系统及胃肠发育趋于完善,到第三个月症状开始减轻,第四个月便自然好转。

多数情况下,溢奶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没有大的影响,只有个别婴儿可因溢奶发生营养不良。溢奶虽然不是病,但是,如果护理不当,溢奶较多,突然呛入气管,可因婴儿呛咳反射不全引起窒息,严重威胁婴儿生命。奶液也可被婴儿吸入下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这种由脂类物质引起的肺炎,往往迁延难愈;奶液流入耳咽管,可诱发细菌感染,引起中耳炎。

因而,对于容易溢奶的婴儿,必须加强护理,改进喂养方法。换尿布宜在喂奶前进行,避免婴儿吃奶后因换尿布大声哭闹。喂牛奶的奶头不宜扎得过大,防止婴儿吞入较多空气。平时不要让婴儿吸空奶瓶或吸吮手指。喂奶时,不应让婴儿平躺,应抬高其头部及上身,并适当控制奶量及速度,一般让婴儿吃15~20分钟即可。喂奶后将婴儿上身直立起来,脸靠在母亲肩膀上,轻轻抚拍后背,直至婴儿打嗝,将胃内空气排出,再将婴儿轻轻放下。放下时可取右侧卧位,头部稍稍抬高,尽量减少搬动。若婴儿溢奶太多,会引起饥饿,应提前给婴儿吃奶。但要注意,不可喂的太饱,太饱又可引起溢奶。

婴儿发生溢奶时,应将其抱起或使其头歪向一侧,以免奶液吸入气道。被奶液污染的衣物应及时更换,防止不洁衣物磨擦皮肤,诱发皮炎。

经过调理,大部分婴儿溢奶的次数和量都会减少。少数婴儿无明显效果,但只要婴儿健康,食欲、精神好,溢奶量不多,大便正常,就不必介意,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溢奶会自然消失。

告别恐惧 篇12

张虹,常山职业中专幼师班的一个女学生,性格较开朗,喜欢和男生一起玩。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姐姐,还有一个双胞胎哥哥。哥哥受重男轻女的妈妈的宠爱,经常打她骂她,而妈妈总帮着哥哥。她受欺负后不敢告诉爸爸,因为告诉爸爸后,哥哥会更狠地打她。有一次,哥哥用棉被蒙她的头,差点把她闷死。这在她心里留下了阴影。

小学四年级,她开始住校。有一次在寝室里,老师给她们讲了个恐怖的鬼故事,加上寝室条件不是很好,只有一盏光线很微弱的灯,结果那天晚上她就做了个噩梦,被吓醒了。又有一次,晚上回家的路上,经过坟墓,她看见了人们说的“鬼火”。从此,她再也不敢一个人走夜路了,哪怕很短的一段路。偶尔听到鬼故事,白天人多的时候还好,一到晚上她就开始害怕,有时一整晚睡不着。

总之,她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很害怕,怕鬼,也怕小偷,或者怕有其他人闯进来。开学了,寝室一熄灯,她就害怕;一个人走在路上,她也害怕。害怕心理已经影响到她的正常生活。

二、辅导策略

第一步:从认知上改变她对鬼半信半疑的看法。解释“鬼火”的真正来源,帮助她树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鬼的科学观念。

第二步:采用放松训练方法。教她练习渐进式肌肉松弛法、腹式呼吸(深呼吸),让她在开始害怕的时候多运用这些方法。

第三步:运用自我暗示法。反复暗示自己,如“我不怕”“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鬼”等。

第四步:害怕的时候转移注意力。如打开电视机看电视、看书、听音乐,甚至可以和同学打电话等,但内容不要涉及鬼。

第五步:系统脱敏法。和她一起建立恐惧刺激的等级,再进行具体操作。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张虹终于成功地告别了心中的恐惧,高二时还竞选上了班长,负责班里的一些事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天晚自习下课后,她检查完所有的门窗,再关上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三、案例反思

上一篇:数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下一篇:团委可以开展哪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