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孩子的儿童睡前故事

2024-09-12

哄孩子的儿童睡前故事(精选14篇)

哄孩子的儿童睡前故事 篇1

【一个老铁匠】

在许多年以前。有一个叫做瓦鲁卡的老铁匠,有一次国王让人将他叫来,给了他许多铁块,说:“我要你给我打一个真正的人,可以走路,说话,有血,有脑子。”

“好的,我的陛下。”瓦鲁卡加回答说,向国王鞠躬,就回家去瓦鲁卡加把铁带回家,可是不知道怎样铸造一个真正的人,要知道世界上还没有一个铁匠能够这样做。

瓦鲁卡加向朋友们一个个征求意见。他可不能对国王说,他不执行他的命令,因为这样就会被当作**分子而处死的。但是没有一个朋友能给他想出主意来。

瓦鲁卡加惶惶不安地回家去。在路上他偶然碰到一个人,他曾经认识他,和他有过一段交情。这个人后来神经错乱了,现在孤单一人住在森林里。瓦鲁卡加不知道这一点,但一见面很快就明白了。

疯子有礼貌地跟铁匠打招呼,瓦鲁卡加也有礼貌地答礼。疯子问:

“你从哪里来?”

铁匠迟疑了一下,回答说:“我从山上来,去征求意见,我该怎么办。国王给我许多块铁,命令我铸造一个真正的人,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于是瓦鲁卡加的这位朋友给他提出这样的建议:“到国王那里去,对他说:‘如果你希望我铸造得又快又好,那就命令所有巴格达女人剪下自己的头发烧掉,以便收集一千包炭。此外,我还需要淬铁的水,所以请你下令叫巴格达女人哭出一百罐眼泪。’”

瓦鲁卡加谢谢他的建议,便径直走到国王跟前,把可怜的疯子对他说的话讲给国王听,他说:普通的木炭和河水不适宜于制造真正的人。

国王听完铁匠的话,立即下令巴格达女人剪下头发烧成炭,还要哭出一百罐眼泪。

但是把所有女人的头发烧了,还没有一包炭,而眼泪只有两三罐。国王看到他不可能收集到那么多的炭和水,便派人把瓦鲁卡加叫来,对他说:“停止工作吧,你制造不出人来,因为我没有足够的炭和水。”

瓦鲁卡加靠这个方法得救了,他感谢国王,并说:“我请你弄到那么多头发和眼泪,这就是要做超越你的力量的事;但是你,我的老爷,交给我的工作也超越了我的力量。从来没有一个铁匠能制造一个有血,有脑子,能走路,能说话的活人。”

国王笑了起来,说:“你是个聪明的,瓦鲁卡加!你说的完全正确。”

从这里得出一句俗语:“如果疯子给了你很好的建议,照他说的做不会后悔。”归根结蒂正是疯子给了瓦鲁卡加一个聪明的建议,而他的那些聪明的朋友什么也没有帮助他。

哄孩子的儿童睡前故事 篇2

华德福教育就是配合人的意识发展规律, 阶段性的针对意识来设置教学内容并让人的身体、灵魂和精神都得到发展, 让人成长为自己, 唤醒人对生活和自我的观察和判断, 找到自我的定位和人生的方向。同时华德福教育主张培养合作意识比培养竞争意识更加重要, 因此个人的发展要与周围的人、社会以及自然保持和谐。2001年7月, 德国人卢安克利用华德福教育友好协会东兰办事处, 自己把自己派到广西东兰县搞华德福教育实验, 曾赴英美学习华德福教育课程的吴蓓、黄晓星、张俐和李泽武等人也在北京和成都等地开始了华德福教育的实践。

华德福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的实验, 但是为了达到教育的统一性, 华德福教育需要家长可以认同并秉承华德福教育思想, 由此产生了华德福教育中关于家庭教育的思想。我暂且在这里称之为“华德福家庭教育”。

正如华德福学校教育重视美好环境的创设一样, 华德福家庭教育也强调家庭的氛围, 要为儿童创造一个美好、温暖和健康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创设需要父母付出发自真心的对孩子的爱。华德福家庭教育中的爱的教育就是要包容孩子, 承认孩子的个性, 提供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 引导孩子积极勇敢的面对生活。

另外, 华德福的家庭教育也同样提倡让孩子在节奏中茁壮成长。马丁·洛森说道:“节奏是有变化的重复, 它保证生命体的健康。”孩子从出生到长大的整个过程, 吃饭和睡觉是最重要的节奏, 形成的越早越好。关于给婴孩喂奶来说, 应该根据孩子个体的差异, 确定好规律的时间来喂奶, 而并不是根据婴孩的哭闹来决定。对于儿童节奏的培养还可以通过庆祝节日和家庭性质的户外活动。节日的周而复始、年年的轮回以及户外四季的变化、日夜的交替都是帮助孩子认识某些事物的永恒性, 体会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的重要方式。

华德福提倡配合人的整体发展实行“全人”的教育, 七年为一个周期, 前三个周期是实施教育的重要时期。其中第一个阶段就是零到七岁, 这个阶段儿童主要是通过周围的一切影响他们的生命组织构成力来完成他们健全和平衡身体的发展。这阶段的儿童认为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 他们向往这些美好, 模仿这些美好。家长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行为和对儿童的正确引导, 身教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教育方式。家长应寓教于童话、故事、儿歌、绘画、游戏和必要的劳动之中, 不要过早的对儿童进行理性的学科教育, 过早的读、写会削弱他们有限的生命构成力, 会影响儿童整体的平衡发展。

二、华德福家庭教育中的儿童观

华德福教育认为教育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独立, 注重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保护孩子的天性, 让教育成为孩子的教育, 帮助孩子勇敢积极的面对生活的挑战和自己的成长。

华德福教育的儿童观是华德福家庭教育儿童观的基础, 但两者又有着不同。家庭教育中的儿童观更多的是以父母和长辈对儿童的血缘之爱为基础的, 不免有更多的感性因素, 包含着些许不理智的爱。所以介绍家庭教育中的儿童观首先应提到对儿童的爱。对儿童的爱的表现方式和表现爱的多少都体现着不同的儿童观。华德福提倡对儿童理智的爱, 家长不要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是我们把自己固有的想象投射到孩子身上, 而没有注意他们究竟是谁。感情用事的表现很多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有的长辈把儿童看作是讨人喜欢的天真无邪的宠物, 和孩子沟通的方式就是“逗孩子”, 还有的家长为了哄得孩子一时的不哭闹而空口许诺。这些行为都是不尊重孩子天性的表现, 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所以家长应该首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 理解孩子。

在华德福家庭教育的儿童观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首先是人, 然后孩子就是孩子。”

在中国有很多的家长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 只把他们当作一个只懂得冷饿的可爱宠物, 不认为他们拥有和成人一样的心。这些家长只知道孩子怕冷, 在他们穿短袖上衣的时候总是给孩子穿上长袖的衣衫, 却从没有体会到时时刻刻都在努力意识自己力量存在的孩子有着和大人可以相提并论的运动量。即使他们被抱着, 他们时时刻刻都是在运动着。他们的感觉和成人一样, 不只懂得冷, 还会热。家长从来没有像考虑自己的状况一样的考虑孩子们的状况, 他们并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 而只是当成一个很弱小的动物。

这样现象还表现在家长总是在孩子刚刚会走时怕孩子走不稳摔倒或被车撞到, 实施抱着他们, 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 从几个月大时就开始的这种身体的限制, 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就是造成孩子的逆反和胆小。

孩子首先是人, 他有着人们都有的感觉, 尊重孩子, 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平等的人。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拥有独立人格的人, 有着自己个性的人。

以上谈的是家长对孩子的错误保护和过度保护, 下面谈谈家长面对孩子时的简单粗暴。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只会说“行!”和“不行!”这也是错误的。现在家长们的工作压力大, 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 即使是陪孩子玩也没有足够的耐心。在面对孩子的游戏行为时只会用最简单的话语和最直接的语气来允许或制止孩子。这种和孩子缺乏沟通的表现会对以模仿为主认识世界的孩子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孩子有本能的想象力, 当我们和他们说话时, 他们的头脑中就会出现相应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画面。并不是普遍家长认为的那样, 和小孩子解释那么多么有必要。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他们根本就没有认识到小孩子的能力。家长们从来没有想过, 他们为了让孩子们赢在起跑线上, 对孩子进行胎教时胎儿都会对父母感应。出生后直接面对父母, 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孩子怎么会不理解父母的解释呢?

请把孩子就看成是有头脑的孩子。不要再用恐吓的语气来制止孩子的行为, 采用美好而平静的建议更易于孩子接受。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间接的提出对孩子的要求, 通过孩子爱模仿的特点, 给他提供可模仿的美好故事。这样也能培养孩子的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当孩子做错事时, 对孩子的批评更要具体和友好。要让孩子明白他哪里做错了, 或者他刚才的行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而不能用自己带着愤怒的语言去批评孩子, 否则, 重则说就是非本意的对孩子心理进行了严重的攻击。而且往往我们愤怒的原因并不是孩子犯错本身, 多半是为了我们自己的颜面而愤怒, 这样对我们的孩子就太不公平了。

我们对孩子说的话应真诚的反应出我们的想法, 并且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述。中国的父母很怕向孩子表达对孩子的爱, 而且缺乏对孩子的沟通。通常对孩子的爱隐藏在严厉的外表下, 中国的父母信奉“打是亲, 骂是爱”。往往出现家长以“为孩子好”为名义, 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所以家长更要学习尊重孩子, 和孩子进行和善的沟通, 多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 关心孩子的每一步成长。

摘要:《解放孩子的潜能》一书由英国马丁·洛森著, 被称为“华德福父母指南”。该书是对华德福家庭教育思想的全面介绍, 旨在指导并帮助父母了解和支持孩子。任何家庭教育实施的过程中, 家长都应首先明确对自己孩子的角色定位, 即家长对儿童的态度。“怎样对待儿童”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甚至是一切儿童教育活动进行的前提。所以了解华德福教育的儿童观是把握华德福教育的重中之重, 也是在中国提倡华德福教育的重要理由。本文试图通过对《解放孩子的潜能》及相关华德福教育著作的阅读与理解, 阐述华德福教育的儿童观。

关键词:节奏,理智的爱,尊重孩子

参考文献

[1]李丽娥.华德福与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09 (4) .

睡前,给孩子讲个生动的故事 篇3

选择情节相对平淡的故事 高潮迭起的故事当然能引起孩子注意,但也容易使孩子过度兴奋,孩子会不易入睡。为了让孩子安静入梦,最好挑选有安定感、情节平静的故事,孩子在听的过程中慢慢安静下来,有助于他入眠。

讲故事前先“预习” 讲故事之前,最好先了解故事的主题和内容,如果自己先念一遍,掌握每一个角色的个性和故事情节,那么讲起来一定很自然生动。

带着感情讲故事 为孩子讲睡前故事,要用感情来表现气氛,而且要轻柔甜美。

声音要有变化 讲故事时适度变化一下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一定更加生动。讲到老狼了,可以压低声音,假装自己是条深沉的狼;念到小兔子说话了,捏起嗓子,表现小兔子的可爱;如果是妈妈的角色,尽量用自己平时说话的语气……还可以用不同的拟声发音来表现那些声音,比如火车的“呜呜”声,进站时候是怎么样的声音,出发的时候怎么表达,行进中又有所不同,让孩子能在听故事中,了解到这些变化,而不是呆板地念出字来。如果家长能够充分表现愉快、愤怒、失望、难过等情绪,睡前故事就会和动画片一样精彩。

征求孩子的意见 如果头天的故事还没讲完,孩子就睡着了,那么第二天晚上讲故事时,可以询问一下孩子,要不要继续没听完的。最好能够善始善终,不但能让孩子听完整故事,而且可以培养他对事情延续性的看法。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有疑问,建议在讲故事之前约定,是先提出疑问讲完故事再解答,还是提出来就解答。如果孩子愿意,可以在讲完故事之后解答,这样孩子可以带着疑问去听故事,等故事讲完,可能答案也出来了,以养成孩子自己思考的习惯。

足够的耐心 给孩子讲故事,是一件很需要耐心的事情。有时候孩子听完一个故事后有没完没了的问题,一定要耐心解答。不能觉得自己讲得那么辛苦,孩子还不肯睡,就数落孩子:“怎么给你讲那么久的故事你还不睡,我都累了,你咋就还不肯睡呢……”睡前故事其实也是一个亲子时间,而并不是催眠故事,珍惜每一个亲子时间,孩子的成长会更健康。

(姚海华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小学)

哄女孩子睡前故事 篇4

那时,在一个村子有一位老父亲,已经到六十岁了。他的儿子和孙儿商量好,把老人家装在筐子里,用杠子抬着慢慢地向山里走去。他们在路途中通过浓荫蔽天的大森林,有时不得不分开灌木丛前进,越走越到深山里去。

这时,六十岁的老父亲在一路上,从筐子里伸出手一个劲儿地、劈啪地掰析断路旁的树枝。孙儿见了憨直地问道:“爷爷,您是不是被扔在深山里以后,还打算回村子里去,所以沿途弄断树枝做个标记?”

爷爷回答说:“傻孩子,你说些什么呀?爷爷已经是被遗弃的人啦!根本设想要回村子。我折断这些树枝,全都是为了给你们作路标啊,为的是让你们在回村子的时候不至于迷路!”

儿子和孙子听了后,不由得热泪盈眶,停放下筐,抱着老人的脑袋,放声大哭,异口同声地哀求说:“爷爷,请您宽恕我们吧!”爷爷说:“不,不,没有什么,没有什么,把我抛弃,不是你们的过错。这是自古遗留下来的坏习俗。我一点也不埋怨你们。好啦,好啦,就把我扔在这里,你们回去吧!”

听了爷爷说的这一番话,儿子和孙子更是心如刀割,非常悲痛。他俩说:

“太对不起您老人家啦。我们怎能忍心把这么好心的爷爷扔在这个深山老涧里呢。我们情愿接受侯爷的任何惩罚,请您老人家和我们一起回村里去吧。”

哄孩子睡前经典童话小故事 篇5

一天,老鼠决定出门去旅行。他往背包里装满了旅途所需要的用品和粮食,急着去探险。

青蛙看见了,一定要跟着去。老鼠拗不过,只好带上了他。两个好朋友走向了外面的世界。

一开始,青蛙非常兴奋,他觉得一切都很新鲜。但走了一段路后,青蛙有点犹豫了,他一会儿嚷着要吃东西,一会儿又问:“外面的世界快到了吗?”

“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呢?”在老鼠的坚持下,他们继续前行。

晚上,躺在露天的草地上,青蛙似乎总能听到狮子或老虎的声音,怎么也睡不着;白天,他们翻山越岭,跋涉前行。

青蛙在荒山上倒下了,老鼠只好背着他继续走。

青蛙不停地说:“小猪说不定正在烤蛋糕。不知道小鸭和野兔在做什么?”最后他坐在草地上再也不肯走了,哭丧着脸对老鼠说自己生病了。

老鼠说,他只是患了思乡病,一回家就会好的。于是这对好朋友决定回家了。

青蛙不再需要人背了,他跑在前头,朝家的方向飞奔,他只想早一点回到小猪、小鸭和野免的身边。

几个小时后,好朋友们又相聚一堂。

青蛙兴奋地告诉大家:“外面的世界太美了!”他大声地讲着好多惊险的事,狮子呀老虎呀……当然还有一路的美景。

哄孩子的儿童睡前故事 篇6

乌鸦的`窝就在湖那边的橡树上,眼看就要到了。小虾又急又怕,便想法解救自己。他灵机一动,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妈妈,您飞得真快呀,连雄鹰也比不上您哩!”乌鸦没有上当,只用鼻子“嗯”了一声,不曾把嘴张开。

小虾又说:“亲爱的乌鸦妈妈,您真美丽呀,连凤凰也比不上您哩!”乌鸦依然没有上当,又用鼻子“嗯”了一声,不曾把嘴张开。

小虾又说:“亲爱的乌鸦妈妈,您的歌喉真漂亮,连夜莺也比不上您哩!”乌鸦还是没有上当,仍用鼻子“嗯”了一声,不曾把嘴张开。

小虾毫不灰心,突然大声嚷道:“您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不对劲,您笨得出奇哪!”乌鸦一听,气得哇哇大叫:“你小子说什么?”

哄孩子,成职业 篇7

在病床前,迪克兰先模仿了几种动物,大猩猩尤其受欢迎,他扯着脸做鬼脸,上蹿下跳。后来又变了几个魔术,虽然有些蹩脚,但小波希仍然发出声声惊叹,接着重头戏来了,他穿上小丑服和波希玩扔球,男孩兴奋得脸都红了,最后到波希该吃药的时间,他在他的“幽默先生”迪克兰的帮助下毫无困难地吃下药,并插上点滴,听着故事安静地睡去。

对波希的父母来说,迪克兰是比医生还重要的人物,在他没出现以前,小波希的治疗几乎陷入了停顿,他不吃药不让打针,脾气暴躁。波希的父亲给迪克兰打去了电话,事情慢慢有了好转。“他非常有耐心,总会让我儿子笑出来。”波希的父亲说。波希的母亲也认为迪克兰对他们帮助很大,“他懂得如何做才会和孩子们成为朋友”。

别误会,迪克兰并不是什么儿童心理学家,而是一位专业的“孩子情绪调节师”,他专门“对付”那些不吃药,不配合治疗的孩子们,通过表演逗他们开心,和他们交谈,用比较温和的方式让孩子们继续接受治疗。

神奇的情绪调节师

迪克兰从事这一独特的行业,源于一次特殊的契机。当时他还在上大学,一天他去医院看望生病的朋友,邻病房的是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哇哇大哭拒绝吃药。迪克兰很擅于和小孩打交道,他朝小女孩做了几个滑稽的动作,小女孩居然不哭了,迪克兰和她聊了会儿天,知道小女孩爱看《海绵宝宝》,他就学着海绵宝宝的声音说:“你如果把药吃了,我就给你表演更好看的。”小女孩真的乖乖把药吃了。事后孩子的母亲提出希望迪克兰每天能陪小女孩两个小时,直到她出院。最后迪克兰得到了800美元的报酬。他从没想过哄哄孩子就能赚到钱,而且效率还很高。

在美国,“孩子情绪调节师”并不是一个具有明确执业资格证的行业,即使他们的工作真的很有效果。据统计,美国目前大约有2万人在从事这一职业,梅里尔·赛尔辛格也是其中的一位。她的工作是负责逗乐或逗哭那些供广告商或刊物编辑拍照或摄像的婴儿。她笑着解释说,她工作就是成为“房间里最有趣的人”。做鬼脸、转着圈跑动、总是做出“傻里傻气”的样子就是她整天的工作内容。

中国的李平是赛尔辛格的一位同行,但她可能要更专业一些,她受聘于一家专业儿童摄影工作室,专为来此拍照的宝宝服务,通过各种引导,让宝宝能摆出最佳拍照姿势。在做宝宝情绪调节师之前,李平曾做过商业摄影师的工作室经理,也曾做过摄影师助理,因此她对摄影技术还是有所了解的:“我知道应该让宝宝往哪里看才能获得恰到好处的光线效果。

儿童心理学顾问

也许在别人看来这些“宝宝情绪调节师”的工作很简单,无非是跑跑跳跳,做个鬼脸之类,然而实际做起来却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首先几乎所有的情绪调节师都有教育经历或精通儿童心理学,迪克兰大学选修的儿童心理学,赛尔辛格过去是研究社会人类学的。她父母都是做研究的心理学家。有时候,她还会打电话给她的母亲——一位儿童成长方面的专家——征求意见。李平曾担任过幼儿教师,她认为:“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表情丰富,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要会引导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找到他们的兴奋点。”如果不能精确掌握儿童的心理,估计工作很难获得成功。

其次他们还要时时保持与孩子的最新资讯和爱好同步,并不是每个成人都能忍受长时间看动画片、儿童电视栏目和大量漫画书等孩子的爱好。另外,他们还需要拥有非常好的体力。赛尔辛格这位极度开朗的48岁女士称,这份工作不论在体力还是精神上都是极大的消耗。她过去当过舞蹈演员、冲浪运动员、游泳运动员和瑜伽师,这些都对她的工作很有帮助。她说:“我整天马不停蹄,为了让孩子们开怀大笑,我不停地跑、跳、舞蹈或一屁股跌坐在地上。”甚至有时候,他们还要跪上一整天,因为幼儿的身高较低,站着或半蹲着不利于与孩子沟通,而跪着则容易让他们放松戒备心,情绪也就好起来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宝宝情绪调节师”需要非常有耐心和爱心。曾经有妈妈问赛尔辛格:“你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耐心,能让我的孩子做到这一点?”赛尔辛格认为喜爱运动这一点让她极具耐心。她发现冲浪其实和逗小孩有许多类似之处:“如果你懂得享受冲浪,最小的浪花也能令你完成最棒的冲浪动作。而如果你足够耐心,最害羞或最野的小孩也能让你拍出最好的照片。”“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不是我的孩子”她开玩笑的称,“我见到了孩子们最棒的一面——又乖又爱笑。之后他们就回家了。我不用24小时的面对他们,所以我能用最好的面孔对待他们。”

需求还在增加

但是即使有着这样或那样繁琐的要求,“孩子情绪调节师”的职业需求在持续不断的增加,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它的职业前景也在发展。这是因为现在的在职妈妈和爸爸很少能抽出时间来陪伴他们的孩子,尤其是孩子可能需要长时间疾病治疗的时候,迪克兰和其同行更多时候需要扮演的是保姆和亲人的角色。

另外的需求来自于商品市场的扩大。有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婴儿耐用品的销售额就达到了27亿美元。这一市场的规模预计从2011年到2016年将增长15%,增至31亿美元。随着婴儿用品市场的不断增长,这些婴儿中的“漂亮宝贝”正用他们肥嘟嘟的肩膀背负起重重的商业担子。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副教授帕蒂·威廉姆斯表示,对广告商来说,婴儿具有强大的情感力量。他们会立刻激发人们的共鸣和情感投入,特别是在那些爸爸妈妈当中。婴儿的形象具有一种情感上的影响力,能够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

而这时候就轮到情绪调节师们上场了,他们要缓和婴儿带来的压力(这些宝贝出场费很贵的)。要是宝宝们需要安静的拍摄环境。他们需要周围的人们不能太过紧张。孩子就像海绵一样。如果大人们躁动不安,他们也会如此。并且最终会哭起来。为了让大人们平静下来,赛尔辛格往往会将婴儿带离片场安静一会。而每当需要宝宝啼哭时,她会把玩具从宝宝手里抢走,或者让父母与孩子玩一会儿就离开。

虽然这些调节师们多少都逃不开商业的模式,但有时候他们更愿意相信他们确实让孩子们学到了什么,李平说:“有时候年幼点的宝宝是在我试图让他们站起来时,在镜头前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而年长些的孩子则能够从这一过程中认识到,只要他们真的去做某件事他们就能做到。而且这是他们凭自己的努力做到的事,这会令他们感觉很棒。这也许是“情绪调节师”最大的成就了。

儿童睡前故事文字孩子们喜欢的 篇8

“猴爷爷再见””“小熊猫再见“”小熊猫告别了猴爷爷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忽然,它看见长颈鹿阿姨正在下流喝水。小熊猫走过去说道:“长颈鹿阿姨,您早!”

“太阳已到头顶上啦,你还问早哪!”……”长颈鹿阿姨说着,咯咯咯、咯咯咯地笑了起来。她笑得太厉害啦,一口水呛着了鼻子,喷了小熊猫满脸水花。这事要放在过去呀,小熊猫非跟她吵一架不可,现在它却说:“没关系,不要紧的。”长颈鹿阿姨见小熊猫挺懂礼貌,心里很喜欢它,便让小熊猫搂着它的长脖子,亲自把小熊猫送过了河。

过河后,小熊猫刚走了几步,草丛中蹦出只小白兔拦住了它的去路。小白兔眨眨红眼睛,很严肃地批评它:“刚才长颈鹿阿姨把你送过河,你怎么也不说声‘谢谢’!”“‘谢谢!’我真还不知道有这么个词儿呢“”小熊猫很难为情。小白兔原谅了它。

小熊猫说:“兔姐姐,你教育了我,谢谢您。”小白兔回答道:

“别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

小熊猫终于来到了大象公公的家。真不巧,大象公公正在睡午觉。小熊猫已经是个懂事的孩子了,它不愿吵醒大象公公,就坐在门前的台阶上等着。

突然,屋里传来说话声音。其中一个说:“吱吱,今天的机会真不错。”另一个说:“喳喳,动手吧!”

小熊猫从门缝往里一望,哟!原来是两只老鼠。

老鼠们又说话了。“吱吱,趁它还在睡觉,拿泥把它的鼻孔糊住吧”准能把它憋死。”“喳喳,你真是个笨蛋!我倒有个高明的主意,过来听着……”

“一二———冲!”两只老鼠突然大喊一声,同时向大象的鼻孔扑去,吱吱钻进了左边,喳喳钻进了右边,大象公公惊醒了,憋得脸红脖子粗……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小熊猫飞快地跑进来。它一手揪住一条老鼠尾巴,把吱吱、喳喳两只老鼠拽了出来。老鼠被摔死在地板上,大象公公得救了。它感谢小熊猫,小熊猫说:“别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

后来,大象公公知道了小熊猫的来意,便和蔼地说:“小熊猫,你真是个好孩子,文明和礼貌,一路上你已经都学会了。”

儿童睡前故事篇6:青蛙搬家

在一条大湖的旁边,住着一只青蛙。它和住在岸上的两只大雁到湖里游水,在岸边游戏,它们在一起生活得很快活。

很久不下雨了,湖水慢慢地干涸[hé]了。没有水可不行啊!大雁想搬个家,搬到有水的地方去住。

青蛙说:“我的好邻居,我可舍不得离开你们啊(你们走了,我可怎么办呢?”

大雁也发愁了,它们说:“哎呀,我们也舍不得离开你呀咱们一起搬个家,还在一起游水,一起游戏,该有多好啊!可是我们有翅膀,会飞。你呢,只会蹦蹦跳跳,跟不上我们呀!”

青蛙挺聪明,想了一想,想出个好办法来。它说:“我去找一根小木棍来,大雁哥哥咬着这一头,大雁嫂嫂咬着那一头,我呢,就咬着小棍子中间,你们一起飞,不就把我也带着跑了吗)”

“好办法,好办法!”大雁听了,乐得嘎[gā]嘎地叫。

青蛙蹦蹦跳跳,不一会儿就找了根小木棍来,大雁哥哥咬住这一头,大雁嫂嫂咬着那一头,青蛙咬着小棍子中间。两只大雁一齐飞起来,就把青蛙带着飞走了。

大雁飞呀,飞呀,飞过一个村子,村子里的人们看见了,就一齐喊起来:

“你们看啊,大雁带着青蛙飞,大雁真聪明,想是个好办法!”

哄女生的睡前故事 篇9

一天,班上来了一位叫乐乐的小老虎。乐乐虎长得也很可爱,大家也很喜欢他。

看着大家喜欢乐乐虎跟喜欢自己一样多,棒棒虎不高兴了。

“喂,你敢来跟我比试比试吗?”棒棒虎晃动着手里的大木棒说。

“不用这样吧?”乐乐虎笑眯眯地说。

“我说比就比!”棒棒虎拉开架势。

“哗!”小动物们一下子围了过来,看两只小老虎如何打架。

棒棒虎手举着木棒,狠狠地朝乐乐虎头上打去。乐乐虎左躲右闪,趁棒棒虎一不小心,夺过棒棒虎手里的棒棒。

“哈哈!乐乐虎赢了!”大家一下子欢呼起来。

棒棒虎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谁说的?我们在玩儿呢,棒棒虎在教我怎么躲闪。”说着,乐乐虎把棒棒还给了棒棒虎。

棒棒虎愣住了,他没想到乐乐虎会这样说。

说来也奇怪,从那以后,他们成了最最要好的朋友。

你是不是也喜欢拿手机哄孩子 篇10

父母让孩子迷上了智能手机?

小孩子迷上智能手机的原因,好玩又有趣。

华丽的屏幕、欢乐的声音、有趣的触屏、动画片和游戏一下子把孩子吸引了,频繁地使用智能手机,让当初照看孩子时为了图省事,给孩子玩手机的妈妈们开始担心起来了。最新的一个研究数据说明了问题,对1000名0~5岁幼儿父母的调查结果显示,幼儿的智能手机使用率为80.4%。3岁就开始玩手机的达到32.5%,给孩子看智能手机的主要原因是“让孩子老实一会儿”的最多,占52.9%。这个数据充分地显示“80后”父母陪伴孩子的心理状态,值得深思。

智能手机影响孩子的头脑、情绪、行为掌握

那么,父母给孩子玩智能手机的理由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育儿疲惫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休息一下,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一部智能手机会让孩子乖乖地坐在那,父母不用去哄孩子。

妨碍大脑发育 2岁以内的孩子大脑发育迅速。此时,智能手机使用频繁,会引起左脑发育不均衡。在这段时期,虽然大脑已经渐渐发育成熟,但大脑功能还不健全,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也不强, 在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后,会带来负面情绪的影响,引起焦虑、不安、注意力缺乏等。

容易导致睡眠障碍 可能大家都知道,孩子频繁使用智能手机会引起视力下降。但更可怕的是会引起睡眠问题。孩子睡觉前看手机,过于明亮的画面会影响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 导致睡眠障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健康机构,做出了一项调查,手机光线与日常灯光对孩子睡眠的影响,十位孩子分别进入两个房间,一个房间的孩子们在看电视后睡觉,用了28分钟内睡着;而另一个房间玩智能手机后的孩子,普遍在39分钟之后睡着,当然我们不建议孩子在睡觉前看电视。

阻碍身体发育 已经对智能手机玩得非常熟练的孩子,对肢体运动表现出消极的态度。这样会引起身体发育推迟、运动功能低下,影响身高增长。另外,对手指的影响也很大,手部总是保持一个动作,没有锻炼到手指的灵活性,长期会影响手指的发育。孩子为了看手机,头部总会不自觉前倾接近屏幕,脖子或腰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引起脊椎变形、脊椎侧弯等综合症,也可能引起颈椎疾病的早期症状。孩子们只有通过各种运动,才能刺激骨骼发育,促进身体成长。

正确管孩子 逐渐引导孩子不玩手机

当家长知道这些危害后,在孩子使用手机后,家长立即抢走,孩子会表现出反抗情绪。2岁前,智能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不要直接接触。

满3岁以后,可以适当使用智能手机,一次10分钟,每日3次以内。

已经使用智能手机频率较高的孩子,家长应引导在使用时间上逐渐减少,缓解并降低孩子反抗心理,家长在孩子面前也应该尽量不使用手机。使用智能手机的內容也应该限制,防止孩子上瘾,避免连续观看视频和反复玩一个游戏。孩子独自一人使用手机时,父母要提问孩子看的什么视频或玩的什么游戏,提高互动性,刺激孩子的右脑发育。

客观地说,智能手机虽然有很多的弊端, 但在教育和空间模拟方面优势也很多。合理辅助地使用手机,为孩子的学习助力,为他们创造一个愉快的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

(摘自《珠海特区报》2016年8月17日)

哄女生睡觉的睡前故事 篇11

可是每天睡觉的时候,小猪嘟嘟总是打呼噜,“呼呼~呼呼~”震天响。

渐渐地,小熊憨憨受不了了,它生气的对小猪嘟嘟说:“嘟嘟!你的呼噜声真讨厌!”

小猪嘟嘟听了,非常难过,它说:“我也控制不住呀!”

它试了好多办法,把自己的嘴巴戴上口罩,可呼噜声还是冲破口罩传出来,它把头捂在被子里,可睡到半夜,还是不知不觉把头伸出了被窝。

它睡到了地上,可地上太凉,它感冒了。这些办法都不行。

这一天,它收拾了自己的行李,离开了家,它想:“要是不和小熊憨憨住在一起,那就一定不会打扰到它啦!”

小猪嘟嘟走了以后,小熊憨憨终于清净了,没有呼噜声,它想:“我一定能睡个好觉的!”

这一晚,它躺在床上,可奇怪的是,它却怎么也睡不着,总觉得少了一样什么东西,心里空落落的。

原来是没有了小猪嘟嘟的呼噜声,它已经习惯了这声音,可突然没有了,听不见了,它当然会感觉很失落。

第二天,它顶着大大的黑眼圈,来找小猪嘟嘟,不好意思的对它说:“嘟嘟!是我错了不该那么说你让你难过,你原谅我,和我一起生活好吗?我想,我已经不能没有你了,更不能没有你的呼噜声!”

睡前故事哄女友睡觉 篇12

小田鼠赶紧钻进被子里,还用手捂住耳朵。

妈妈说:“不怕,不怕!这是雷公公在告诉大家,要下雨了,没回家的小动物快快回家。”

太阳落山了——天黑了!小兔子好害怕。爸爸说:“不怕,不怕!这是太阳公公在告诉大家,今天就要过去了,宝宝要睡觉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下雪了——好冷啊!小猫咪坐在火炉前还是冷,他觉得冬天好可怕。小狗捧着个大雪球来了:“不怕,不怕!运动运动就不冷了。走,堆雪人去。”

阿嚏——生病了!小猴子看着护士阿姨手里的针筒,哇地哭了。护士阿姨说:“不怕,不怕!打了针,病很快就会好,有可以喝小伙伴一起玩了。”

哎呀哎呀——好累呀!小熊自个儿走了好长一段路,累的呼哧呼哧直喘大气。爷爷奶奶说:“不怕,不怕!宝宝的腿脚越走越有劲儿,越走越结实。”

为什么——为什么做不好?小刺猬想用积木做一个城堡,可是,怎么也做不好。小刺猬想了想:“不怕,不怕!我一定会做出一个最高最大最漂亮的城堡……”

哄小孩的睡前小故事精选 篇13

就在大家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一只大个子蚂蚁扛来了一根树枝并把它横放在了河面上。

眼看着大个子蚂蚁平安地过到了河的那一边蚂蚁们如梦初醒大声地喊着“好呀!有了这桥我们就不会挨饿了呀!快过桥呀!”它们一窝蜂地朝桥上涌了过去。

大个子蚂蚁在河对岸着急地大声喊:“别着急,一个一个地跟着过,这桥又窄又滑,一次过多了会出事的!”

蚂蚁们谁也没理会大个子的话,仍然争先恐后地往前涌,不一会儿果真有几只蚂蚁被挤进了河里。

“这是干的啥事呀?明知道有危险为什么不把桥搭好呢?”

“不搭桥说不定没事,可现在都弄出惨剧来了,这不是有意谋杀吗?”

“对,我看大个子就是想风头,不然它有那么好的心为大伙辛辛苦苦地搭座桥?一定要报告国王,治这小子的罪!”退回到桥头的蚂蚁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大声叫喊着,发泄着对大个子的不满。

大个子在对岸伤心极了,它擦了擦眼泪头也不回地走了。

哄宝宝的睡前童话小故事 篇14

春天的时候,爱梦想的树冒出一树小小的、圆形的叶子,每一枚叶子里都藏着一个小小梦想。

一只长颈鹿从树下走过,懒洋洋地咬下一片叶子。

长颈鹿嚼着叶子走开的时候一点也不知道,他带走了一个蓝色的梦想。

这只长颈鹿回到家里,他的太太发现他有点不对劲。

“你怎么了?”长颈鹿太太问。

“亲爱的,你觉得,”长颈鹿的眼睛闪闪发亮,“我们可不可以做一点比嚼嚼叶子,到处溜达更有意思的事,比如,去航海,周游世界?”

长颈鹿太太看上去吓得不轻。其实,就连长颈鹿自己也被脱口而出的话吓了一跳。要知道,长颈鹿和太太一直都过着规规矩矩的、和别的长颈鹿一样的生活呀。

“我大概病了,脑袋热热的,胸口也热热的`。我先去睡了。”长颈鹿说。

可第二天一早,长颈鹿就离开了家,给太太留了张简单的字条:我走了。我在冬天到来之前回来。”

夏天,爱梦想的树开出一树小小的淡紫色花朵。每一朵小花里都藏着一个小小梦想。

有朵小花被风吹落到草地上。一只正在吃草的小羊好奇地把它吃到肚子里。他一点也不知道,他带走了一个淡紫色的梦想。

从这一天起,当别的小羊都慢吞吞的啃着青草的时候,这只小羊却用它硬硬的小蹄子着迷地敲打着地面。它敲啊敲,敲出各种各样的节奏。

一天一天地,它的敲打声变得越来越美妙。有一次一个大胡子音乐家听了小羊的敲打声,高兴地对他说:“加油哦,你也会成为一个音乐家的,也许我可以在哪个乐团帮你找一个小鼓手的位置呢。”

“那正是我的梦想呀。”小羊抬起头,快乐地回答……

秋天,爱梦想的树结出一树小小的金色果子。每一颗果子里都藏着一个小小梦想。

有一只小松鼠摘下一颗果子,小心地尝了尝。

“味道很不错呀。”小松鼠说着,把整颗的果子都吃了下去,它一点也不知道,它带走了一个金色的梦想。

刚吃完果子,这只小松鼠的心里就冒出了一个很了不起的想法。它连蹦带跳地跑去找森林里最老最有智慧的松鼠老爷爷:

“松鼠老爷爷,一只小松鼠怎么样才可以飞起来?”

“这个嘛,”松鼠老爷爷想了一会儿,“你知道,我们松鼠很擅长跳跃,其实呢,如果你跳得够高,那就和飞的感觉有点像。我记得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如果一只小松鼠飞得足够高,高到能摸到星星,那么它就会长出一双漂亮的翅膀来……哎!小松鼠,那只是个传说呀!”

可是小松鼠已经走远了,它迫不及待地想要练习跳跃,它相信,有一天,它一定可以够到星星。

有一天,两只小鸟落在爱梦想的树上,叽叽喳喳聊起了各种新鲜事,什么周游世界的长颈鹿啦,当上鼓手的小羊啦,长出翅膀的小松鼠啦,还有好多好多……

爱梦想的树静静地听着。

上一篇:工伤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统计制度下一篇:五年级下册找次品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