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骆驼汉语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小骆驼汉语教学设计 篇1
篇一:小骆驼教学设计
湘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
第九课《小骆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小骆驼长途跋涉的经历树立学生敢于面对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3、在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愉快的参与表演。
【教学重点】
自由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感受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2、准确地把握小骆驼的心理变化,更好的表现歌曲情绪。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脚印谱
【教学过程】
一、走进沙漠
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它们是我们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下有着“沙漠之舟”称号的动物——“骆驼”,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骆驼》这首歌曲。(板书课题)
师: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去搜集关于骆驼的小资料,现在大家一 起来看看,小骆驼有什么特征。(课件出示骆驼的图片)
(1)骆驼有单峰驼与双峰驼之分;
(2)骆驼的睫毛很长,可以防风沙;
(3)骆驼的驼峰里储存了能量,可以让骆驼在沙漠里长途跋涉。师: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们在沙漠中开展我们的沙漠之旅,在开展沙漠之旅之前,老师想用歌声给同学们讲一个发生在沙漠中的故事。
(教师试唱)
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呀(生答骆驼),那小骆驼想要干什么呢?(生:要过大沙漠)。
二、沙漠中的脚印
师:同学们,小骆驼在沙漠中行走,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同学们仔细看这些脚印里都有些什么,(生:音符)是不是所有的音符都能发出声音呢?(休止符)休止符有很多种,同学们知道这是哪种休止符吗?
(让同学们思考,最后得出答案:八分休止符)(板书:八分休止符)
师:是的,这个长得又圆又胖的家伙就叫做八分休止符,我们在唱歌的时候遇到它该怎么办呢?(小嘴快闭上)那么同学们知道它的时值是多长吗?(停顿半拍)
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把这个带有八分休止符的旋律跟着老师唱一遍。(1)教师带唱两遍;
(2)请同学单独视唱;
(3)让我们用手来模仿小骆驼走走这串脚印吧!(同学们在桌上模仿着走,感受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师:正是有了这些快乐的小休止符的陪伴,小骆驼走进沙漠的时候就有了不同的心情,你们听!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第一部分)
师:是的,它的脚步多么轻盈,我们一起来唱唱,感受它的这份好心情吧!(1)教师领唱第一部分,学生跟唱;
(2)学生单独视唱;
(3)分组演唱。
三、沙漠中的风沙
师:小骆驼在沙漠里行走,走着走着,它遇到了困难,同学们看看它遇到了什么困难呢?(课件出示沙尘暴的图片)这下,小骆驼的行走变得更加地艰难了,同学们看看这两句表现小骆驼行走艰难的句子。
(1)同学们尝试自己演唱;
(2)教师引导学生唱;
(3)让学生边唱边模仿骆驼行走的样子。
师:小骆驼非常累也很疲惫,但他却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这是为什么呢?(出示课件)是的,因为前面有歌声,前面有青草。(教师教唱)
四、沙漠中的绿洲
师:小骆驼一直在行走,终于它看到了希望,同学们看看,它到了哪里呢?(出示绿洲的图片)我们是不是要为小骆驼庆祝呢?
(1)跟着老师打着拍子唱旋律;
(2)教师教唱歌词;
(3)学生自由练习;
(4)男女生分别演唱。
师:小骆驼高兴的走向绿洲,它脖子上挂着的驼铃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同学们认真听这驼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1)教师示范唱;
(2)学生跟着老师唱,(3)学生练习,唱出驼铃声由强到弱的感觉。
师:同学们故事讲到这里,大家应该都知道了,这个故事其实是(生答一首歌曲)。是的,这就是一首关于小骆驼的歌曲。
五、歌曲演唱
1、听音乐小声哼唱;
2、分角色演唱;
3、完整演唱;
4、边模仿边演唱;
5、用乐器(碰铃)配乐演唱。
六、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跟着小骆驼一起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沙漠之旅,通过今天的音乐课我们知道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应该不怕艰险,勇往直前,同时我也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美好的明天一定属于你们!
【板书设计】
小骆驼
(八分休止符的音符)
八分休止符 35 05 ▏32 10 ▏23 03 ▏ 16 50▏▏ 篇二:《小骆驼》教学设计
《小骆驼》教学设计
一、教学年级:三年级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40分钟)
三、教学目标:
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骆驼》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从中感受、认识八分休止符
3、能用伴奏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思路:
整首歌曲的学习,没有刻意的教唱过程,而是让学生在不断的音乐活动中,在自己的探索之中,不知不觉的把歌曲学会,并且能够自信有表情的背唱出歌曲。
五、教学重点:
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骆驼》
2、能用伴奏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
感受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六、教学用具:
课件、电子琴、双响筒、碰铃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一:音乐活动——节奏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做热身运动,比比谁的反应最快,看看大家能不能做到行口一致。跟着老师一起来做 xx xx | xx xx || xo xo | xx xo || xo xo | xx xo | xx xx || xo xo | xx xo | xx xx | x|| 踏空踏空 踏踏踏空 踏踏 踏踏踏
师:请出你们的左右手帮忙。
生(在腿上演示拍节奏)
师:细心的同学就会发现,我们走到红色脚印的时候,我们的手是没有拍出声音的,它是谁
呢?
生:„„ 【播放课件7:0 模样圆又胖,坐在小横杠,歌曲遇到它,小嘴快闭上】
师:我是八分休止符,遇到我时别出声。(边配上动作,让生巩固知识)
生:„„
师:那我们试着把八分休止符给拍出来,而不要念出来,把空字放在心里面念。生:(师生一起拍腿,嘴巴不念八分休止的地方)
师:我要请一个聪明的孩子上来给我们示范一下,其他同学拍自己的腿。
(生演示)
师:我们的小骆驼的步伐非常坚定地,你们听!(边拍边有节奏的朗诵第一句歌词)x o x o | x x x o | x x x x | x|| 一 小 小骆驼 要过大沙 漠
赶 路 不回头 一步一脚 窝
3、学唱歌曲:(利用听唱法让生学会歌曲)【课件10】 1>感受相同乐句
师:老师还想请同学们帮一个忙,找一找在歌曲当中有哪几句旋律是相同的?
生:„„
师:我们来唱一唱,老师唱一乐句,看同学们能不能把相同的乐句给唱出来?
生:„„
(师纠正生演唱,讲解乐句,引导生轻声演唱,并把有休止的地方唱准确)2>随乐跟唱歌曲
师:我们试着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歌曲。
生:„„
3>解决难点:
师:你们在唱这首歌曲的时候,觉得哪句最难唱呢?(引导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来唱歌)生:„„
师:你能不能再把这个难句再来唱一唱呢?
方案一:
a、第一乐句的学习: a>朗诵歌词
师:我们来朗诵这一句的歌词,不要忘记你们的手指动作哦!
师:我们发现小骆驼的步伐是非常坚定、干脆地,赶路不回头,一步一脚窝,所以我们唱的时候也不能拖泥带水的,用吸着唱的方法,不要一次把气都放出来,我们来试一试。b>师范唱,生跟唱
方案二:
b、第二、三乐句的学习:
师:小骆驼已经赶了很远的路,越走越(累)了,脚步也越走越(沉重),我们来听一听。师:在这么艰难的道路上是什么给小骆驼们前进的动力呢?
生:„„ 方案三:
c、第四乐句的学习
解决难点:(解决我认为生最难唱好的一句)
师:我们大家帮他一起来解决这个难点好吗?
师:你们还记得之前我们在唱这一句时的动作吗?看老师,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怎么唱的?(师范唱,并配上动作)
生:„„
【师讲解动作】
师: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生:„„
师:跟着琴声再来一遍。
(生演唱)
方案四:
d、第五乐句的学习:
师:小骆驼越走越远啦,我们听见的铃声也会越来越(弱、小),飘向了远方,我们一起来
找找这样的感觉。a>师范唱,生跟唱 4>表演唱
师:小骆驼对我们有要求了,如果想和它一起旅行,就要学会背唱歌曲,我们试着不看歌词,两个两个同学面对面,自信、有表情的把歌曲唱出来!
【播放歌曲伴奏】
生:„„(生在演唱时,师及时的点评)
三、教学过程三:表现
1、选择合适的伴奏音型【课件11】
师:小骆驼说在我们的旅途中只有歌声,太单调了些,老师这里带来了秘密武器,我们先来
认识它们。(师简单介绍乐器的演奏方法,让生感受乐器发声的频率)
师:你们听一听,哪一个乐器发出的声音长一些? 生:„„
师:我们来连一连,选出它们适合演奏的伴奏音型?
(连线)碰铃 | xx xx | 双响筒| x-| 【课件11】
2、分组为歌曲伴奏
师:为了庆祝小骆驼走过了大沙漠,让我们这些小歌手、小乐手也唱起来、奏起来吧!生:表演(师指导)
3、师生一起表演
4、师生共评
师:这么美妙的音乐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功劳,我相信小骆驼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四、课堂小结:【课件12】
师:在今后的成长中,大家也要向小骆驼一样,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八、教学反思:
《小骆驼》是音乐湘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九课的歌曲。这首歌曲以朴实、口语化的歌词,生动地描述了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定而乐观的小骆驼形象。全曲为2/4拍,六声羽调式和带扩充的一段体结构写成。曲中运用了 xo xo|xx xo|xx xx|x-|与x〃x|x-|的节奏和乐句完全重复的手法,表现了小骆驼面对沙漠跋涉的单调和艰难时坚强而乐观的性格。结束句的 xx ox|x-|节奏,表现出清脆的驼铃渐渐远去时,小骆驼穿越大沙漠后快乐而自豪的情感。
我首先在课前,带领学生做音乐活动——节奏练习,初步感受歌曲中最重要的节奏型,利用评价,形成一种竞争的环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播放了有关骆驼和沙漠的图片,让生感受到在沙漠中行走的感觉,通过律动感受八分休止符停顿的时值,并且认识了八分休止符。在学唱的过程中,由于歌曲比较简单,所以都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利用听唱法来学唱歌曲。时刻贯穿了八分休止符的学习。之后再解决学生唱得不是很好的乐句。在表现部分先让学生认识碰铃和双响筒,了解它们的演奏方法,感受它们发声的频率,选择适合的伴奏音型,之后再进行表演。在表演当中,每一位学生都是表演者,都扮演着小歌手、小乐手的角色,因此这样每一位学生都有事情可做,都参与到表演之中来了,就不会出现别人表演,自己却无事可做的现象了。这样的教学不但降低了知识的难度而且还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极大兴趣,就使整节课都在孩子们轻松愉快、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完成了学习任务。
课后,我的脚步也像这节课中那只走过了大沙漠的“小骆驼”,格外地轻松......因为在课前对环节和设计的思考,让我在课上收获了很多,而活跃的课堂效果更是让我意想不到。
九、教学简评
该堂课教学重难点、目标突出,能围绕着难点展开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如:通过舞蹈动作,解决八分休止符,通过寻找相同乐句,老师范唱一句,让学生自己自学唱出相同的乐句等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玩乐之中,学会了歌曲。教师的示范能声情并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在课堂节奏的把握上,要更加的明快。老师对学生歌唱技巧和音色的指导,还有待提高。篇三:《小骆驼》教学设计
《小骆驼》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下第四课《小骆驼》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八分音符,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2、能学会唱歌曲《小骆驼》。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小骆驼》伴奏
教学重难点:
1、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骆驼》
2、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一、走进沙漠的准备
1、听一听,动一动
师:请大家听着音乐和我一起动一动!
2、比一比,说一说
师:同学们,课前我让大家去搜集有关骆驼的资料,你们都准备好了吗?下面就请每一个大组派一位代表来给大家说一说。
师:大家搜集的资料真丰富。下面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骆驼生活的环境——沙漠。(课件展示沙漠)
师:沙漠虽然充满艰险,但也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沙漠探险呢?那就让我们加入“沙漠之旅”的队伍吧!
二、沙漠中的脚印
1、听一听、走一走
师:让我们学着小骆驼走路的摸样出发吧!(随《小骆驼》旋律集体模仿小骆驼在沙漠中行走。)
2、听一听,认一认
师: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沙漠。快听,这是什么声音?
(课件:播放由远而近的驼铃声。)学生自由回答。
师:原来是一只小骆驼正在向前走。它每走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课件:一串骆驼的脚印,每个脚印上都有音符)
师:看到这一串脚印,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自由提问)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脚印上的音符吧!(课件:根据脚印的顺序播放旋律,播到一个音符,这一个音符的脚印就变颜色,写有八分休止符的脚印变成红色。)师:小骆驼先迈出哪只脚?(左脚)那是不是每走一脚都有音乐声?(红色脚印没有声音)
师:你们知道这些红色脚印上的符号是谁吗?它可有话要对我们说。(课件:摸样圆又胖,坐着小横杠。歌中遇到我,小嘴快闭上。)
师:它的名字叫八分休止符,就像路上的红灯,遇到了歌声要停下来,不出声。师:这一串有音符的脚印到底是不是通往沙漠的路呢?让我来为大家探探路吧!
走一走,唱一唱
(1)教师用手指代替骆驼的左右脚在脚印谱上边走边唱。
(2)学生自由练习。
(3)跟琴齐唱脚印谱。
(4)出示歌曲第一乐句曲谱。
(5)学生边划拍边唱第一乐句曲谱。
三、沙漠中的风沙
1、听一听,说一说
师:小骆驼一直不停地往前走。这时沙漠中发生了变化,你们听!(课件:播放沙漠风暴的音响效果。)
师: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想象并回答。)
师:想一想,小骆驼遇到了风沙,是继续向前走还是退缩呢?(不怕困难,向前走。)
师:它的脚印会变得怎么样?(艰难、沉重)
2、学一学,走一走
师:谁来学一学骆驼艰难的步伐!(请学生模仿)
师:看看小骆驼是怎么走的?
(课件播放:2.1 | 2 — | 1.6 | 6 —)
走 啊走,走啊走
师:大家一起来走一走。(集体模仿小骆驼一边走一边唱。)
师:是什么使得小骆驼遇到了风暴还往前走呢?(学生回答)
师:因为前面有绿洲,有草儿有花儿,还有清清的水。
师:让我们来听听小骆驼的想法吧!
(课件播放:2 0 2 0 | 1 2 2 0 | 3 6 1 6 | 6 —)
前面 有青草,前面有水喝。前面 有歌声,前面有花朵。
师:想一想这时候小骆驼的脚步会变成怎样呢?(学生模仿,并说出原因,然后集体边走边唱。)
师:我们也应该学习小骆驼。让我们沿着它的脚印去迎接风沙吧!(集体演唱第二、三乐句,并配上不同的脚步。)
四、沙漠中的绿洲
1、看一看,听一听
师: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看,我们这是到了哪儿呀?
(课件:播放沙漠的绿洲的图片。)
师:原来我们和小骆驼一起,不怕困难,不怕艰辛,终于走出了大沙漠,来到了一片绿洲。
师:小骆驼高兴得边走边晃动着脑袋,脖子上的驼铃摇得叮当直响,你们听!(课件播放最后一个乐句。)
2、走一走,唱一唱
师:我们也来学着小骆驼高兴的神情摇一摇头吧。
小骆驼汉语教学设计 篇2
一、口语教学生活化——充分创设和利用学习语言的环境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它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因此, 我们要想方设法充分发挥“地利”的优势, 让外国学生在中国生活期间能说上一口较为流利的汉语。
首先, 一开学我就鼓励这些外国孩子要多交一些中国朋友。在家可与中国保姆们多交流, 在外买东西可主动询问营业员, 在社区可与一些中国小孩一起玩耍。到每个学期结束时, 学生都要谈一谈交朋友的经历和结果, 并拿一些照片和全班分享, 谁交的中国朋友越多, 谁就被评为“小小外交官”。促使这些留学生们广泛地接触社会, 接触自然, 在语言的源头学习语言, 运用语言。
其次, 充分利用主题教学的内容, 在课堂内创设多种语言环境 (包括静境和动境) 。静境是指在教室的墙上贴一些教学图片、字卡, 漂亮的作业与儿童诗歌, 让学生一看到这些熟悉而又精致的布置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中文脱口秀, 练说中文。动境主要是通过设计教学游戏和活动来实现的。有时要求学生根据主题把学过的词语和句式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展现自己的口语能力;有时要求学生即兴说话, 发表自己的想法。例如, 学生参观了上海博物馆、农贸市场、月饼工厂等地方后, 要求简单地讲述参观的过程或想法;有时适当地给学生看一点中文卡通片或儿童片;有时做一些形式上酷似体育运动的语言游戏。同时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力, 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问题, 我每天会请2位学生来自由谈话, 每人谈话的主题可根据自己的汉语口语水平和自己的兴趣来定, 每人谈话时间2—5分钟, 然后师生共同点评, 有的是语音语调上的点评, 有的是内容上的点评、有的是语法上的点评。
总而言之, 天地十分广阔, 活动丰富多彩, 口语教学富有成效。我深深体会到将这些学生置身于这样生活化的口语教学中, 确实能促进其语言发展。
口语教学生活化为什么能促进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发展呢?第一, 它提供了广泛的话题, 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且照顾到了学生的差异性。第二, 提高了说话的兴趣。由于话题来自生活, 而且丰富多彩, 学生熟悉它, 喜爱它, 会产生交谈的欲望, 从而努力寻找适当的词语和句式来表达。
二、口语表达品质化——采取适当的措施, 提高发音的准确率
口语是一个由诸多因素组合而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除了有表达的内容外, 还有表达的形式, 表达时的语音、语调、速度和节奏。只有这些众多的因素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才能保证学生有较高的口语质量。反之, 某个因素发展不够, 就会影响学生的口语质量。所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品质很重要。
所谓基本的听说品质, 这里指的首先是大胆表达, 态度大方, 声音响亮;其次是认真听, 边听边记忆, 听过后能复述的能力;最后是听别人说话时, 要边听边思考, 对别人说话的态度、语音、声调和内容开展初步的评论。所以我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 就要手从上述几方面训练, 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阶段, 建立值日生报告制。由全班学生轮流当语言值日生, 每天上课前向老师和全班说说当天的日期和天气情况。每天上课结束前也请一至两位学生自由谈谈各种话题。刚开始时, 只要求学生大胆表达, 态度大方, 声音响亮, 不限时间,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并给予打分。
第二阶段, 重点抓学生的语音语调。怎么行之有效地抓呢?
1. 任何时候只要听到学生的发音或者语调有问题, 即所谓的洋腔洋调, 就马上纠正, 并要求学生正确地跟读数遍。
2. 不定时地录下学生的自由谈话内容, 然后放给他们自己听, 自己感觉并作比较。
3. 越学到后面他们碰到的多音字的机会也越多, 或者相近发音的字也越来越多, 因此在一个阶段学习后专门抽出一节课集中复习多音字和相近发音的字。
4. 通过学习拼音, 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语音语调。
三、思维模式汉语化——不必深谈传统的语法, 但求提高用词的准确性和句子的规范性
洋孩子在用中文表达时, 往往先处于英语或其他本国语言的思维过程, 然后把它翻译成中文, 因此, 语序的正确性往往是这些学生的最大问题。针对这一情况, 我尝试了以下三个方法, 效果不错。
1. 不求传统的语法课, 但求灵活的语言规范性练习。
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人, 一般在每堂课结束之前抽出本堂课内学生说错过的最典型的句子, 写在白板上, 师生共同讨论错在哪里。例如, 学生想表达这样一句话:“昨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商店买东西了。”然而, 他们根据英语的思维顺序, 说道:“我去商店买东西和妈妈昨天晚上。”所以, 我认为虽然不必向这些外国孩子讲正儿八经的传统中文语法, 但应联系他们的实际作一些相应的练习, 让他们领悟其中的规律, 对语言表达的规范化又积极的作用。包括:一句话中词序排列的练习;几句话中句序排列的练习;代词、关联词的练习;表示几种时态最常用的“了、过、正在、将、要”的用法, 并交待学生说一件事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2. 注意选词的准确性。
因为汉语里有较多的词具有一词多义的功能, 所以, 我在讲课时不但要求学生明白这个词在本课内的含义, 而且适当地补充解释一些这个字或词表达的其他含义。例如汉字“点”, 在课文中表示“几点钟”, 但是它还表示“点心”、“点蜡烛”等含义。
3. 用书面语言来影响口头语言。
当学生能用汉字和拼音来进行书面表达后, 我在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时, 就要求学生动笔写话, 即将口头说的内容记录下来, 这样用通过书面语言的影响, 进一步规范和改造了口头语言。
我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进, 形成了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对外汉语初级口语的教学方法, 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 我始终认为, 由于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中小学生, 其语言、文化和教育背景都不尽相同, 仅靠以往固有的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利用他们身处汉语源头的有利条件, 大胆地突破创新, 运用各种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吸引孩子主动参与, 以此提高他们的汉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思奇.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教学手段的心理学研究[D].
[2]阎晓天.“说”在基础外语教学中的地位[D].
小骆驼 篇3
小骆驼走出了大沙漠,又饿又渴。终于看见一条奔流的大江,小骆驼奔到江边去喝水,只见一条大鳄鱼出现在江面上。
“走开!不然我用尖利的牙齿咬啐你的脑袋。”鳄鱼大声叫喊。
小骆驼有礼貌地说:“我长途旅行又饿又渴,来到了江边,喝几口水不碍你什么。”
鳄鱼咬牙切齿地说:“这大江的水,就不准你喝!”
“你怎么这样不讲理?大江从东流到西,流长几千里,我只喝几口水,你何必发脾气。”小骆驼分辩说。
“我的尖牙齿就是理!”霸道的鳄鱼喘着粗气。
小骆驼不想吵架,无奈地走开了。江边一片绿,野花盛开,青草遍地。
小骆驼卧在草地上休息,低下头来吃青草,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
“你竟敢吃这里的青草!赶快离开,否则我就对你不客气!”一只小狐狸尖声叫叽叽。“你真不讲道理,江边的青草,又不属于你,你没有权力赶我走。”小骆驼争辩说。
“你不听警告,我就用尖牙齿咬你!”小狐狸叉着腰,瞪着眼,一副小无赖的神气。
小骆驼不想打架,摇摇头难过地走开了。
小骆驼来到一棵大树下乘凉,猫头鹰叫起来:“快走开!我住在这大树上,不准你在树阴下乘凉!”
“为什么?大树的阴凉又不属于你。”小骆驼争论说。
“我的话,就是法律!”描头鹰蛮不讲理。
小骆驼卧在大路旁叹气,眼泪汪汪的很委屈。大公鹿走来,问:“小骆驼,为什么哭泣?”
“鳄鱼不准我喝水,小狐狸不许我吃青草,猫头鹰不让我在树阴下乘凉。我孤零零地很悲伤。”
大公鹿说:“哎呀呀,小骆驼,你真傻。对不讲理的家伙忍让,只会助长他称霸,想办法制服他。”
大象说:“小骆驼,别叹气。对付不讲理的家伙,用的是智慧,要的是勇气。”
小骆驼站起身来往前走,只听老虎大声吼,走近一看,老虎止不住地打滚,四肢发抖,还叫:“我再也不敢欺侮你们了,快饶了我吧!”
奇怪,老虎向谁求饶呢?周围看不到他的仇敌。
一群小蚂蚁从老虎的耳朵里钻出来,一步一步爬到地面上,仰头挺胸一派英雄气慨。
“小蚂蚁,请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小骆驼求教说。
小蚂蚁笑嘻嘻地讲述了自己的遭遇:“老虎不许我们生活在这里,我们不屈服,就钻进他的耳朵里,狠狠地咬他,教他明白一个道理:弱者不可欺。”
“小蚂蚁,真了不起,战胜强暴,靠的是勇气,靠的是自己。”小骆驼自言自语。
小骆驼精神抖擞地来到江边,只见鳄鱼张开了大嘴巴,逼到小骆驼跟前,就在刹那间,小骆驼举起块尖利的大石头,丢进鳄鱼的口中……噢地声叫唤,鳄鱼逃走了,再也不敢露出江面。
小骆驼痛快地饮水,心里很舒畅。
小骆驼卧在岸边吃青草,小狐狸叉着腰叽叽叫,小骆驼猛踢一脚,小狐狸吓跑了。
“小骆驼,请你在树阴下乘凉l我愿意为你站岗。”猫头鹰大喊大叫,一副讨好的模样。
小骆驼续写 篇4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对它说:“小红马,我们的脚掌又大又厚不漂亮,但是我们的脚不会进沙子里。”小红马说:“你背上的两个肉疙瘩会有什么用处?”小骆驼说:我们的驼峰可以储存很多的食物供我们在沙漠中行走时食用。”小红马又对小骆驼说:“你们的两层睫毛有什么用处?”小骆驼说:“我们的睫毛,可以遮挡风沙”。它接着又说:“尽管他们有些丑,但他们有价值,我希望以后你不要以貌取人,看事物要看它的本质”。说着小骆驼一步一步自己独自迈入了茫茫的沙漠中,开始了自己漫长的旅行。小红马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好像明白了点什么似的。215
被小石头打败的骆驼 篇5
一头体格壮实的骆驼,在无边的.荒原中走着,一不小心脚被坚硬的石头划破了,血顺着脚往下流。
非洲的荒原上有成群的野兽猛禽,还有那把蚁巢筑得高高的红蚂蚁、黑蚂蚁,都忙着寻找食物。当带着血腥的骆驼走进荒野时,鬣狗扑向了它,大鹫也飞下来啄食它的身体。不一会儿,骆驼就被咬得鲜血淋漓。
骆驼东奔西窜,想甩掉鬣狗和大鹫,可它又撞到了几尺高的蚁巢。
几十万、几百万只蚂蚁立刻爬上它的身子,疼痛使它倒地乱滚。远方的蚂蚁闻到了血腥的味道,也浩浩荡荡地赶来,每一只都从骆驼身上咬去一点儿皮肉。可怜的骆驼无论怎样打滚也摆脱不掉成群的蚂蚁,一会儿,骆驼便没有力气了,一只只蚂蚁在骆驼身上撕咬着。两天过去了,非洲荒野里躺着一具完整的骆驼骸骨。
骆驼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块石头划破了脚,竟使它变成了一副骨架。
小骆驼和小红马作文 篇6
小红马瞪了一眼小骆驼说:“你快走开呀,丑家伙”。
“我才不丑呢哪!”小骆驼说。
小红马跺跺脚又说:“你不丑的话你那又大又厚的脚有用吗?”
“多亏我的脚又大又厚,不然我早就不在了。”
“那你的两层睫毛,有什么用哪”小红马懊恼的问。
“我的两层睫毛用处可大了!”小骆驼很骄傲的说“不管多大的风沙它都可以挡住。”
“那你的两个肉疙瘩一定没有用”说着小红马摸摸自己光滑的背。
“我的两个肉疙瘩用处呀,可是最大的。”小骆驼接着说:“它叫驼峰,它能储存养料,让我不挨饿。”
小红马说“我不信,你带我走一趟呀?”
“好。”小骆驼和小红马走进了沙漠。
小骆驼才走两步,就看见小红马陷到了沙子里,接着一阵风沙袭来,小红马的眼睛里像麻袋一样装了沙子。小红马赶紧说:“小骆驼,帮帮我,我相信你。”小骆驼把小红马弄出来经过了5个钟头。
《骆驼和羊》教学 篇7
《骆驼和羊》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骆驼和羊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 谁也不服谁, 因而争论不休, 最后找老牛评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全面看问题, 对自己不能只看长处, 对别人不能只看短处。教学时, 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续编故事, 通过故事延伸理解课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发挥想象的空间, 提供训练表达能力的平台。
教学目标:
1援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应当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 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
2援继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感兴趣的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懂得正确对待自己和正确对待别人”和理解老牛的话。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见过骆驼和羊吗?有的同学说见过, 有的同学说没有见过, 那么, 我们随着投影片看一看这是两个什么动物。 (出示两种动物的对比图, 让学生感受骆驼的“高”和羊的“矮”。)
揭示新课:骆驼和羊。
二、学习新课
1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各段讲什么?每幅图指哪几段?
生:有4个自然段。
生:指2、3、4自然段。
2援分组讨论。
(1) 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 (5句) 哪几句是骆驼和羊的对话? (2耀4句) 第一次对话讲的是什么? (骆驼说长得高好, 羊说长得矮好。)
(2) 为什么会这样说? (骆驼高, 就说长得高好;羊长得矮, 就说长得矮好。)
(3) 第二次对话讲的是什么? (骆驼和羊都说可以做一件事证明自己的说法对。)
(4)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要读出互不服气的语气。
3援出示第一幅图的投影片, 理解第2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
师:骆驼和羊来到了什么地方?
生:园子旁边。
师:他们在做什么?
生: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羊扒在墙上, 脖子伸得老长也吃不到树叶。
(联系骆驼长得高, 羊长得矮理解。)
4.运用前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1) 他们来到什么地方? (用横线标出)
(2) 画出骆驼和羊的动作的词。 (用“驻”标出)
(3) 画出骆驼和羊的神态的词。 (用“·”标出)
5援出示第三幅投影片, 理解第4自然段。
(1) 谈话:骆驼和羊都不肯认输, 他们怎么办? (找老牛评理, 理解“评理”这个词。) 大家小声读老牛说的话, 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 讨论:什么是“长处”?什么是“短处”? (“长处”可以理解为优点, 会做的事, 本领;“短处”可以理解为缺点、弱点, 不会做的事。)
为什么说“只看到自己的长处, 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 (可联系2、3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小结:通过骆驼和羊比高矮的故事, 说明只看到自己的长处, 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因此, 教育学生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 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 还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这样才能取长补短, 不断进步。
三、作业设计
续写故事: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样?
教学后记:
小红马和小骆驼续写 篇8
小红马和小骆驼来到了茫茫的沙漠,小骆驼队小红马说:“我们比一比谁跑得快怎么样!”“切”。小红马喷着响鼻想你说着,马上向前狂奔起来还一边说着“我可要一马当仙还没走到一半,小红码的脚就陷进了溜沙里小骆驼不慌不忙地走到了小红马的面前说:“这下你知道我又大又厚的脚长,有什么用处了吧!”小骆驼说着就把小红马拉出来了,小红马还不服气的说:“我只是不小心陷进去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紧接着一阵风沙吹过,小骆驼的眼睛和鼻子里一点没进沙子,而小红马嘴巴里,鼻子里全是沙子,让小红马不停的在打喷嚏,非常难受,小骆驼对小红马说:“我的睫毛可以挡风沙而你没有,这个功能吧!”
小骆驼又遇小红马续写 篇9
小红马又对它说:“你这个丑不拉几的东西,怎么又来了,赶快去整整容去吧。”
小骆驼自豪的说:“虽然我的脚掌又大又厚,很丑陋,但是吧,在沙漠里可以防止陷进沙子里呀!”因为小骆驼说完了这句话,所以让小红马有点相信了。但是呢,小红马还是在逞强,说:“那你的两层睫毛是干啥的?”
“我那个两层睫毛呀,它呀,可以在沙漠旅行里起的作用可大了--抵挡风沙。”
小红马又进一步相信了一点,便对小骆驼说:“那你那个骆驼峰有什么用呢?”
“我那个驼峰可以在沙漠旅行中防止我饿。”小骆驼果断地答道。
“我可不信。”
“哼,不信的话,我带你去沙漠走一次。”
到沙漠的时候,小红马还没走几步呢,就陷进沙子里了,过了一小会儿,小红马就口干舌燥了,而小骆驼呢,还是挺拔如初。
过了一个钟头,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地刮了过来,小骆驼说:“我只要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就可以了,而你不行。”因小红马已经特别累了,说不出话了,只好学小骆驼的办。风沙过去了,小红马眼里进了一大堆沙子,而小骆驼的眼睛一点沙子都没进。
小骆驼汉语教学设计 篇10
●行稳方能致远——起点的选择
“教育是慢的艺术”, 进行教学变革更应遵行这一真理。我们在总结和反思了301 (原201班) 数学学科一年来的实践之后, 还分别在四年级和五年级各选择一个班级教室和电脑房开展课堂实践, 形成了“实验班+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多角度的研究方式, 以测试在不同环境下“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 实践学科也从原来单一的数学学科转变为以数学学科为引领, 语文、英语、科学、综合实践等多学科并行推进。
●突破方能创新——模式的转变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 能充分利用网络功能, 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 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在数字化学习中得到发展。我校对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这样的设想并付诸实践之中:即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 课堂教学应该是建立在预习性作业基础上的, 通过学生对新知识相关内容的自主搜集、获取来完成自主学习, 而课堂上的知识传授通过预习来实现, 课堂成为一个展示过程, 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激励的过程, 最后通过巩固、提高、延伸性的作业布置来对学生进行检测。
●有米方能为炊——资源的使用
实施“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过程中, 学习资源平台的使用举足轻重。我们课题组教师在实践过程中, 不仅要熟练使用这些平台, 而且要将这些平台取长补短合理分配使用, 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1.分发材料+提交成果+互动演示——以极域电子教室为例
教师利用极域电子教室将布置的作业分发给单个、部分或者全体学生, 在课堂上作为探究性学习的材料。学生接收到材料后, 完成作业并及时提交。无论是学生共性的还是个性的问题, 我们都可以用“演示”的功能将学生的作业进行演示, 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示和讲解, 这样增加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感。
2.课前预习+课上探究+当堂检测——以Eclass电子教室为例
通过课前预习作业的布置、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起点有了比较准确的把握, 在教学设计的引入环节中以学生前测中的认知冲突为切入点, 设计小组探究的问题, 通过同伴协作、教师指导来解决认知的矛盾, 最后在全班交流中, 将新知进行提炼、小结。在此基础上, 通过Eclass的即时反馈功能, 对学生的新知掌握情况进行检测, 重点分析错题学生的错误原因, 提高学习质量。
3.游戏激趣+分层练习+自主学习——以“一起学习乐园”为例
“一起学习乐园”是一个以游戏为载体的学习平台, 它会自动分析学生学习的历史, 每次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新的学习内容, 不会漏过, 也不会大量重复, 真正的个性化教学, 从而获得现实成就感。
●改变方能发展——师生的挑战
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环境下, 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从知识的传授专向于方法的指导与引领, 变知识点为知识树, 更多地去思考怎样将现行教材转变成“一对一”条件下的教材, 预习性、拓展性和提高性的作业如何设计。而学生在问题探究, 知识获取方面能够做到自主学习, 并通过学习共同体, 与同学相互激励, 相互促进。
小红马与小骆驼的故事续写作文 篇11
风和日丽的一天,小骆驼又来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走过去得意的对它说:“你的背上还是有两个难看的疙瘩,脚掌又大又厚,怎么没有改变一下自己?”小骆驼哼了一声,生气地说:“虽然我很丑,但我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它独特的作用。譬如,我的肉疙瘩可以贮存丰富的养料,眼睫毛可以挡住风沙,大脚掌可以防止陷进沙子里。”小红马吃了一惊,疑惑地问:“真有你说的那么神奇吗?”小骆驼说:“当然,你愿意跟我去沙漠里走一趟吗?”小红马说:“好啊,我正想看看你是不是在吹牛。”
说完,小红马跟着小骆驼走进了一片沙漠。小红马小心翼翼地赱着,生怕马蹄陷进沙里,突然刮起一阵大风,迎面吹来了漫天的细沙,小红马眼睛里进了细沙,痛得直流眼泪,而小骆驼却安然无恙,继续大步地向前走去。
找骆驼.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学会围绕课题、同学的回答和课文内容的省略处提出问题,并通过反复读课文,与学习伙伴讨论,解决问题。
2.通过比较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走失”“详细”“不紧不慢”“指点”等词语的意思;学习用“是不是”提问;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
3.读懂故事,懂得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这样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教学重点】
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
2.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有这些特点的。【课前准备】
1.制作幻灯片课件:(1)课题,配背景;(2)“学习提示”上的两个问题。
2.橡皮泥两团。
【教学流程】
一、课前游戏
师:老师这里有两团橡皮泥。请甲同学来按左边这团橡皮泥,请你轻轻按。请乙同学来按右边这团橡皮泥,请你用力按。
(甲、乙两名学生分别轻轻、有力地按压橡皮泥)
师:请同学们猜猜,刚才他们各按了一个手指印,那么左右两团橡皮泥上的指印是不是一样深?为什么?
(生答:不一样深)
师:如果要让左右两边的指印一样深,该怎么做?
(生回答)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看来,今天的课一定能上得很好!
二、谈话揭题,整体感知,明确学习要点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六课《找骆驼》。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该怎样学?
(一)初读课文
师:这是一则读后会让人变得更聪明的故事。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读完一遍之后请站起来读第二遍,读到第三遍的时候请用手势表示一下。
(通过手势,让学生的学习进程外显化,一方面能起到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同时也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节教学活动,一举两得)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预设教师点拨,教师一边引导一边板书)
(二)明确学习要点
师:为了帮助我们学习,编书的叔叔、阿姨在课文前面作了提示,谁来读一读?
(生读提示)
师:学习提示让我们思考什么问题?
(问题一:骆驼有什么特点?问题二:老人是怎么知道这些特点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来研究课文。
三、根据学习提示,练读课文对话,解决问题一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读一读老人和商人谈骆驼特点的对话,边读边想: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请标上记号。
(生自读并标注)
师:老人说出了走失骆驼的几个特点?
(生答:三个)
师:商人听到老人说出骆驼的特点后,心情如何?(生答:心里高兴)从哪儿看出他心里高兴?
师:现在老师来扮演老人,谁来扮演商人?(指名某学生扮演)我们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指导加上动作)
师:再读对话,你们发现老人的发问有什么特点没有?
(生答:都用到了同一个词语──“是不是”,这个问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师:老人说的骆驼的特点具体、全面,然而又说骆驼去哪儿了他也不知道,难怪商人会忿忿地指责老人。请大家读一读商人说的话。
四、根据学习提示,细读老人的话,解决问题二
师: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吧?现在我们该研究什么了?问题二的答案在课文的哪部分?
师:好,我们来读老人说的那段话。这段话该怎么读?什么叫“不紧不慢”?
(指导朗读)
师:老人看见了什么?(生画下相关内容)
师:老人看见了这些现象,他又知道了什么?(生用另一种符号画下相关内容)
师:我想要知道你们画得对不对,该怎么办?请男同学读“看见”的内容,女同学读“知道”的内容。
(男生、女生分别读课文)
师:下面我们学习运用“是不是”发问。商人以为老人把骆驼藏起来了,所以忿忿不平。当老人不紧不慢地说出原因之后,他才恍然大悟。现在,老师要请你们来做一回聪明的商人。当你听到老人说出骆驼的特点后,能不能用上“是不是”来问一问老人?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示范:请问,您是不是看见了,所以知道)
师:同学们会问吗?自己试着问一问老人。
(生自由练习)
师:谁能够连起来问一问?
(同桌互相说,然后群体表演,扮演老人的学生也要表现得越听越高兴,为商人的聪明感到高兴)
五、深入理解,解读推理过程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有个问题。看见了路上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怎么就能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儿跛呢?老人当时是怎么想的呢?(请学生结合课前的游戏回答)能不能反过来说,要是骆驼的左脚是不跛的,那么──
(生答:两只脚印应该一样深浅)
师:很好。谁能来讲一讲老人看见路的左边有蜜、右边有米,心里又是怎样想的?
师:老人看见树叶上骆驼留下的牙印,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齿,你们能不能画一画,缺了一颗牙的骆驼留下的牙印应该是怎样的?
(生试画—投影展示—进行比较判断)
师:对,老人在树叶上看到的就是这样的牙印,所以他想:要是这骆驼──谁能接下去说?
(师指名学生回答)
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
六、自由质疑,理解寓意
师:课文中的老人请商人顺着脚印去找。读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问问题:为什么要顺着脚印去找?)
师:是啊,为什么要让商人顺着骆驼脚印去找呢?我们来讨论讨论。
(师生共同讨论)
师:在老人的指点下,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同学们觉得故事中的老人是怎样的一位老人?
七、回顾全文,积累语言
师:故事很有趣,读了课文大家肯定受到很多启发。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全文。同学们喜欢怎样读,齐读还是分角色读?大家要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的哪些词语或写法给自己留下的印象特别深。
(生读课文并交流)
师:相信这些好词好句会随同《找骆驼》这个故事,一直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板书设计】
找骆驼
看见 脚印右深左浅 左脚跛
又看见 路边有密和米 驮着密和
还看见 树叶上的牙印 缺了颗牙齿
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教学探索 篇13
一理论教学探索
“教学活动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从根本上来说,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1]因此,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的授课教师更应认清培养任务,对授课方式做出新的探索。
1借助多媒体设备高效教学
现代汉语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如果课堂上单凭教师的口头讲授,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多种效果融合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因此,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达到更为良好的课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语音”这一章讲授语音的属性时,我们需要学生了解,由于其发音器官状况的不同或发音方法的改变,人在发音时会形成不同的音色。因此有的人音色粗重,有的人音色尖细;有的人音色沙哑,有的人音色清脆。这部分知识并不难,但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效果势必不好。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音频媒介,向学生播放他们熟悉且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语音特色的广告,比如“七匹狼”男装的广告是“与狼共舞,尽显英雄本色”,粗重的男音透出一种稳健的风格,非常适合男装类产品的品牌表现;而“强生”婴儿产品的广告词“从第一次到每一次”细柔的女声流露出浓浓的母爱与温存,是非常适合母婴用品的语音音色。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不同音色的声音在实际言语交际中的运用,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
再比如,“文字”这一章的知识在现代汉语课程体系中是重在了解、鉴赏的内容。我们在讲“汉字的形体演变”的时候,如果只是向学生讲述“甲金篆隶草楷行”,哪一个时期产生了哪种字体,各种字体有哪些特点,课堂气氛往往会死板、沉闷。但如果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或动画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可以把以往静态的课堂教学形式动态化,把抽象的教材形象化,使学生的多种感知器官共同参与认识活动,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2选取适切有趣语例生动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现代汉语课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选取有趣的、贴近生活的语例,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共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语法时,我们常说“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而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而这“结构规则”到底是指什么呢?这对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我们可以选取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进行讲解。“语音”、“词汇”和“语法”之间的关系就像我们下象棋一样,如果光有棋盘、棋子,还是不能游戏,还需要有对弈双方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在这里,语言和词汇就像是象棋中的棋盘、棋子,而语法就相当于游戏规则。听到这里,学生都会对这部分的内容产生很直观的印象。
3注重与其它语言学科之间的联系
现代汉语是一门基础的、工具性学科,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步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语言学类课程。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特别注重本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学科关系异常紧密。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绪论》中说:“在语言学各个部门中,汉语史首先要和现代汉语取得密切联系。因为汉语史主要是建立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的基础上的。”
例如,古今汉语都有名词作状语的情况。现代汉语能充当状语的名词,一般是表示时间或处所的名词。如:今天我休息。咱们北京见。但在古汉语里,除了表示时、地的名词可以作状语外,普通名词也经常直接作状语。如: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马中锡《中山狼传》)
通过古今汉语的对比,不但有助于学生对现代汉语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从历时的角度使学生认识到汉语的发展演变。
其次,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应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积淀,这就要求现代汉语教师在讲课中也应有意识地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授“汉字起源”的学说时,其中一个重要的学术观点就是“结绳说”,认为汉字是在先民结绳记事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师可以从这个知识点引发开去,向学生介绍“结”这个文化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知道,从原始社会至今,“结”一直作为一个文化意象深深存在于中国人心中。在汉语中,许多具有向心性聚合的要事几乎都用“结”字作喻,如结义、结拜、结盟、团结等等;“结”是事物的开始,有始就有终,于是便有了“结果”、“结局”、“结束”;在古典文学中,“结”一直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人类的情感有多么丰富多彩,“结”就有多么千变万化,像“同心结”、“结发夫妻”等等,都是从“结”中引申出来的。
这样的引申不但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有助于学生相关知识的积累,为今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践教学探索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其整个专业培养目标中占据着很大比重。但由于学时安排、教师精力以及学校硬件等条件的影响,许多学校都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现象。
1结合讲授知识设置实践环节
教师可以定期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开展与本课程相关的活动,如语言规范化知识竞赛、社会用字用语调查、地方方言调查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授“绪论”部分方言知识的时候,由于大学班级里,学生来自五湖四海、遍布于各个方言区,因此授课教师可以把实践环节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结合书本及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分析自己的家乡话在语音、词汇及语法等方面与普通话的差异,并把思考所得的结论与其他同学交流,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解“词汇”一章“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校园流行新词的使用情况,阐述词汇的发展变化。通过分小组调查、提交调查报告的方式,得出学习结论。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把现代汉语课从单一、枯燥、抽象中解脱出来,把学生从被动听讲拉到主动参与中来,从而使现代汉语课更丰富、更鲜活、更具体,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听课状态,使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
2结合本科毕业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展示,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综合考查。
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可以将讲授知识与指导论文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不但可以为毕业论文的写作积累素材,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布置调查报告及小论文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感兴趣的语言现象,考察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尝试用相关的语言理论进行解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认真点拨,有针对性地布置阅读书目,指导学生形成书面材料。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随着语言知识学习的深入,不断深化完善自己的论文,为今后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合本专业实习
一直以来,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实习都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在一些内陆城市,留学生数量有限。如何解决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实习问题,一直是本专业教师不断努力解决的难题。而像英、美等接收留学生较多的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
为了促进留学生尽快融入当地社会,英、美等国会让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学生都“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和学习。笔者认为,若本学校有在读的外国留学生,可以将他们带入本科生的现代汉语课堂,让留学生与本土学生一同学习、交流,促进不同文化的交融,加强互相之间的了解和联系。在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的同时,更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习机会。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应紧密结合对外汉语专业特色,在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开拓创新。教师在课堂上应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选取鲜活的语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改进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7.
[2]程伟民.论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2).
[3]汪国胜.关于现代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1).
《找骆驼》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学会围绕课题、同学的回答和课文内容的省略处提出问题,并通过反复读课文,与学习伙伴讨论,解决问题。
2.通过比较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走失”“详细”“不紧不慢”“指点”等词语的意思;学习用“是不是”提问;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
3.读懂故事,懂得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这样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教学重点:
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2.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教学难点:
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有这些特点的。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整体感知,明确学习要点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六课《找骆驼》。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该怎样学?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
师:这是一则读后会让人变得更聪明的故事。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读完一遍之后请站起来读第二遍,读到第三遍的时候请用手势表示一下。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明确学习要点
师:为了帮助我们学习,编书的叔叔、阿姨在课文前面作了提示,谁来读一读?(生读提示)
师:学习提示让我们思考什么问题?
(问题一:骆驼有什么特点?问题二:老人是怎么知道这些特点的?)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来研究课文。
三、根据学习提示,练读课文对话,解决问题一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读一读老人和商人谈骆驼特点的对话,边读边想: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请标上记号。
(生自读并标注)
师:老人说出了走失骆驼的几个特点?(生答:三个)
师:商人听到老人说出骆驼的特点后,心情如何?(生答:心里高兴)从哪儿看出他心里高兴? 师:现在老师来扮演老人,谁来扮演商人?(指名某学生扮演)我们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指导加上动作)
师:再读对话,你们发现老人的发问有什么特点没有?
(生答:都用到了同一个词语──“是不是”,这个问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师:老人说的骆驼的特点具体、全面,然而又说骆驼去哪儿了他也不知道,难怪商人会忿忿地指责老人。请大家读一读商人说的话。
四、根据学习提示,细读老人的话,解决问题二
师: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吧?现在我们该研究什么了?问题二的答案在课文的哪部分? 师:好,我们来读老人说的那段话。这段话该怎么读?什么叫“不紧不慢”?(指导朗读)
师:老人看见了什么?(生画下相关内容)
师:老人看见了这些现象,他又知道了什么?(生用另一种符号画下相关内容)
师:我想要知道你们画得对不对,该怎么办?请男同学读“看见”的内容,女同学读“知道”的内容。
(男生、女生分别读课文)
师:下面我们学习运用“是不是”发问。商人以为老人把骆驼藏起来了,所以忿忿不平。当老人不紧不慢地说出原因之后,他才恍然大悟。现在,老师要请你们来做一回聪明的商人。当你听到老人说出骆驼的特点后,能不能用上“是不是”来问一问老人?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示范:请问,您是不是看见了,所以知道)师:同学们会问吗?自己试着问一问老人。(生自由练习)师:谁能够连起来问一问?
(同桌互相说,然后群体表演,扮演老人的学生也要表现得越听越高兴,为商人的聪明感到高兴)
五、深入理解,解读推理过程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有个问题。看见了路上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怎么就能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儿跛呢?老人当时是怎么想的呢?(请学生结合课前的游戏回答)能不能反过来说,要是骆驼的左脚是不跛的,那么──
(生答:两只脚印应该一样深浅)
师:很好。谁能来讲一讲老人看见路的左边有蜜、右边有米,心里又是怎样想的?
师:老人看见树叶上骆驼留下的牙印,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齿,你们能不能画一画,缺了一颗牙的骆驼留下的牙印应该是怎样的?(生试画—投影展示—进行比较判断)
师:对,老人在树叶上看到的就是这样的牙印,所以他想:要是这骆驼──谁能接下去说?(师指名学生回答)
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
六、自由质疑,理解寓意
师:课文中的老人请商人顺着脚印去找。读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问问题:为什么要顺着脚印去找?)
师:是啊,为什么要让商人顺着骆驼脚印去找呢?我们来讨论讨论。(师生共同讨论)
师:在老人的指点下,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同学们觉得故事中的老人是怎样的一位老人?
七、回顾全文,积累语言
师:故事很有趣,读了课文大家肯定受到很多启发。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全文。同学们喜欢怎样读,齐读还是分角色读?大家要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的哪些词语或写法给自己留下的印象特别深。
【小骆驼汉语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小骆驼教案05-17
三年级音乐下册《小骆驼》教案08-26
找骆驼.教学设计06-27
《找骆驼》教案设计10-05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08-16
赵宁《骆驼祥子》阅读指导课教学简案05-28
骆驼寻宝记(语文版七年级教案设计)11-07
《骆驼祥子》07-06
哭泣的骆驼05-19
骆驼的命运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