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承诺书

2024-07-30

德州市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承诺书(通用9篇)

德州市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承诺书 篇1

德州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承诺书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1〕18号)文件精神,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义务,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防止和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我作为单位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本着对社会、对职工、对企业负责的态度,向社会郑重承诺:

一、全面加强创建工作组织领导。成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标准化创建组织机构,并对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全面分解落实工作责任,为标准化工作的创建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积极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本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要求,制定详细具体实施方案,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努力实现本质安全。

三、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配备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安全设施设备、器材,持续完善设备防护设施,加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力度,为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提供资金和制度保障。

四、着力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机制。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规范安全生产基础台帐,制定规范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防范措施,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现象,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落实到实处,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企业安全、持续发展。

本企业承诺于年月日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以上承诺,欢迎企业职工、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进行监督。

企业名称(盖章):

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签字:

年月日

德州市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承诺书 篇2

1 工贸企业安全管理状况

工贸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危险性较高危行业低,但企业数量庞大,涉及专业众多,存在小、散、乱状况,安全基础薄弱,表现出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

工贸行业发生影响较大的重大事故较少,社会关注度低于高危行业,企业管理人员思想麻痹,日常安全管理不严格,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严重。

(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健全。

企业贯彻和宣传法律法规的力度不强,未及时根据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制定、修订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甚至有些不按照法律法规执行。

(3)企业安全管理薄弱。

有些大型企业未设立安全管理机构,中小型企业无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不强,有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存在不专业、不敢管、管不动的局面。

(4)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隐患排查不彻底,工作不深入,查而不改,流于形式。有些企业落后生产工艺和淘汰设备仍继续使用,本质安全低,事故隐患大。

(5)对相关方安全管理不严格。

企业用工形式多样化,对上岗人员缺乏安全教育和技能的培训,企业对外包工程和外用工管理不到位,安全责任不清,有些外用工的生产事故未进行统计,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安全管理状况。

2 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和实施的关键环节

2.1 建章立制,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是以执行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基准,企业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都必须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作为行为准则。企业既要依据实际生产状况依法制定规章制度,又要严格贯彻落实,不能将其束之高阁,而是将其渗透到日常的安全管理和作业行为中。企业要将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环境状况、生产工艺流程、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员工的素质等转化成本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作业规范,进而才能在企业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

2.2 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

应明确企业各级领导、各部门、所有人员所肩负的安全责任,并且保证各安全职责和其人员的职权相一致,才能制定出适宜、有针对性的安全职责。领导重视是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关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订创建方案,企业管理层和执行层一级一级分解、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目标,做到分工明确、运行有效、责任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的每一项管理要素和要求要落实工作目标、内容、责任部门、主要责任人、完成时间,从而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每一项要素得到落实和持续运行。

2.3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人”的管理,尤其注意人的思想意识转变,应把安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强化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基础。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参加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思想认识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的意识,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关键环节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推动,企业领导重视安全生产标准化,各部门才能很好配合,把创标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高企业整体安全生产状况离不开各管理者和员工的安全技术水平,故在员工入职起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和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宣传,如新进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企业内部不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法律法规、安全操作、应急处理、自救互救等的基本技能培训;企业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确保特殊工种具有满足工作要求的能力和技能;外来人员缺乏对企业危险有害因素、应急处理事项、生产特点的认识,往往存在更多不安全性,所以企业尤其要注重对外来人员的安全教育。企业作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尤其是一线员工安全防护技术不高,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的技能,存在怕麻烦、懒惰、思想麻痹和侥幸心理,开展员工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方法培训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4 全员参与,势在必行

人是企业生产的主体,安全生产应严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员工参与安全生产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将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变成自觉的行为规范。每位员工要深入认识标准化是干什么的,干到什么程度,目的是什么,扎实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员工对本岗位的安全状况最有感受和发言权,最能及时报告和评估现场的安全状况,企业要集中员工的智慧,组织全员对本岗位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排查身边的安全隐患,提出合理建议并实施隐患整改,使风险得到预防和控制,确保员工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同时员工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执行者,只有全员参与才能使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得到贯彻运行和持续改进,使各环节处在受控状态,形成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2.5 以先进安全技术完善现场管理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就是现场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现场标准化又是安全管理的具体体现,现场设备设施布局、安全防护装置配备、工器具的摆放、人行通道的规划、标识标牌的设置和设备设施的状况等,都能体现现场的管理是否规范,而只有整个现场的规划合理、清洁、整洁和规范,才能够有效地保障作业人员现场作业的安全。现场管理的规范,最终还是依靠人来落实,所以规范人员的作业行为和现场管理是相辅相成的,现场的规范反过来又促进了人员的规范作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安全技术得到研发和投入使用,企业应该更换和淘汰落后的装置、设备,对损坏的安全设备设施进行及时和全面的修理和维护,积极引进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设备设施,提高生产设备设施的自动化、机械化和现代化,提高作业的生产安全系数,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而达到本质安全。

2.6 加强危险源辨识,深入、细致排查和治理安全隐患

安全生产标准化要坚持“预防为主”的理念,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为纽带、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核心。危险源辨识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源头,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尤其是重大危险源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强管理,定期进行安全评估,避免引起群死群伤,确保重大危险源安全可控。企业存在的危险源要采取设计、维护、人员培训、建立应急处置、防护器具配置、作业要求和检验等的安全措施进行监控,并建立和落实安全检查制度,确保早发现、早解决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将危险源的事故风险降到最低。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企业开展综合检查、季节检查、节假日检查、专项检查和日常安全检查等多种形式的隐患排查,使得隐患排查有针对性、常态化、全面化,并且各有侧重点。企业应该根据法律法规、季节变化和生产实际情况认真策划排查方案,编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安全检查表,对排查人员进行方法、要求、排查范围、统计分级的培训,改变隐患排查没有标准可依、检查行为不规范、依赖检查人员经验、疏漏安全隐患和走过场的现象,做到隐患排查依法、专业、有序,并且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隐患治理是隐患排查的最终目的,不能查而不治和听之任之,必须明确隐患整改方案、责任人、完成时限、临时防护措施,并对隐患治理进行督办和复查,有必要时采取回头看的方式彻底地治理安全隐患,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和预防事故隐患反复出现。

2.7 绩效评定,持续改进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项长期、反复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达到相应等级而进行的阶段性任务,需要持之以恒,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它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系统建设工程,通过企业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完善这一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

3 结语

企业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贯彻到日常工作中,不流于形式,运用PDCA方法(戴明理论)进行动态管理。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使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最终达到强化安全管理的目的。

摘要: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强化企业安全管理的必经之路,是防范事故发生的强有力手段。创建和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文章针对企业创建和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创建和实施的关注点,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顺利、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实施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安委办[2011]18号,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Z].2011.

[2]唐景池,乌宝艳.浅谈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推广和实践[J].应用技术,2013(12).

[3]肖北西.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创建工作之我见[J].新疆有色金属,2013(4).

[4]袁永强.浅谈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建设[J].学术研究,2013(14).

德州市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承诺书 篇3

【摘要】安全标准化体系是在长期安全管理实践中总结和获得的科技成果,它既是一套指导体系,又是一套考核体系。当前规模以上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一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需求;二是政府职能部门对标准化体系的推广和应用;三是其能够发挥巨大的安全价值效用。

【关键词】安全标准化 安全管理 安全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449-02

一、安全标准化概述

2006年6月27日,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标志着我国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正式启动。为持续改进和完善安全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指导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2010年4月15日,国家安监总局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次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了我国行业达标目标任务。

随后,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于2011年5月编制了《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至此,发电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有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指导体系和标准。

二、安全标准化价值效用

随着安全标准化在全国各行业逐步推广应用和持续改进,国家安全生产事故逐年减少,达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这说明安全标准化体系经得起实践的考验,为国家和企业的安全建设发挥巨大价值效用。

1.提供安全建设指导体系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本身是一套完整的指导体系,它是电力行业资深的专家、教授、高级管理者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安全标化体系集成专家经验,实现咨询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国家安监部门专家组成员都具有丰富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对国家、行业法律法规、企业安全现状和生产设备运行参数都非常了解。在企业现场评审过程中,专家组成员将对企业安全管理状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诊断,并提出指导意见。

2.实时反应企业安全现状

安全标准化体系实施PDCA动态管理过程。企业自评和政府部门达标考评结果都能够真实体现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和管理水平,实时反映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抗风险能力。

3.提升企业安全文化水平

安全标准化遵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原则,重在全员参与,共同履行安全生产义务和遵守岗位职责,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同时,安全标准化体系中包含安全文化建设内容,通过宣传、培训教育和制度文件规范,更能够有针对性提升企业安全文化水平。

4.规范企业综合管理架构

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监督网络,制定相应岗位职责,严格落实各级目标和责任,保证企业安全管理架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需要对各级部门之间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进行统筹管理,从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到一线员工,逐级开展落实各项安全工作,其主旨就是使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5.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深入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绩效,持续改进,实现企业战略周期内的持续健康发展。

6.实现企业安全达标晋级

企业安全标准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企业安全达标晋级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许可和准入条件。政府依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考评结果,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等级,对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将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甚至依法关闭。

同时,企业安全达标晋级也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表现,是企业良好形象的外在表现。企业安全达标晋级也将是企业融资信用等级评估的重要参考因素。

三、开展安全标准化注意事项

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步骤可以分为体系导入、目标确立、宣传培训、任务分解、检查反馈、内部自评、外部评审和持续改进几个阶段。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计划性。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首次参评单位根据上述实施步骤区划各阶段的时间点,组织落实各阶段的目标计划。企业各级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应根据与企业签订的安全目标责任书,制定相应的安全工作计划,在工作规划或计划书里应明确实施计划的职责和权限,确定责任人,确定实现安全工作目标计划的方法、资源和时间表。

2.组织性。安全标准化工作任务繁琐而艰巨,不仅要收集各类工程建设、生产设备运行、现场作业记录等各类资料,还要深入现场检查作业状况,组织各类安全活动,协调企业管理架构内安全工作,配合上级部门检查验收工作等。因此,各级部门只有团结一致、共同协作才能将安全工作搞好。另外,安全管理人员要提高组织沟通能力和执行力,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奖罚分明,提高管理效率。

3.严谨性。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过程中,部分人员开展工作不够深入细致,只注重表面工作,粗枝大叶,经常出现安全管理行为与安全制度不符,安全作业台账不完整等现象。例如,在评审某企业的档案资料过程中,发现《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管理制度》中规定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但无相关会议记录资料,这说明企业没有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或者发布的制度与安全管理实际不匹配。

因此,企业应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化体系中每项指标完善和改进文件资料和现场工作。企业按照安全标准化要求编制各类规章制度、应急预案与作业规程要有针对性,要与企业规模及作业环境相结合。

4.参考性。企业在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选择“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弥补自身存在短板。企业可以选择优秀的达标企业作为标杆,选派本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到标杆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也可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或咨询公司来单位进行指导培训。在编制各类规章制度方面,可以查阅图书或浏览网页,或者借鉴外单位制度。

5.及时性。企业应及时获取最新法律法规和新颁布的制度政策,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及时修订各类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及时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及时对安全标准化进行考评和改进。

6.反馈性。成功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敏、准确、迅速的反馈。安全标准化管理遵循PDCA动态循环管理模式,对安全管理中的任何工作都要进行过程控制和结果反馈,最终实现安全闭环管理。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地调节和控制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另外,安全管理过程中发布和反馈的信息应以文件形式存档,保证安全管理档案的完整性。

7.激励性。科学合理的激励手段,才能激发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8.持续改进。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不仅是为了达标评级,更是为了打造本职安全型企业,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参评单位每年应组织开展安全标准化自评和考核工作,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方案,积极落实整改措施,使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持续改进,不断创新。

四、结束语

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是企业安全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企业管理者应从组织上、思想上、制度上把安全标准化工作放在首位,充分认识安全标准化的重要性,强化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统筹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一系列安全管理活动,常抓不懈,形成“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释义.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

德州市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承诺书 篇4

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一下简称“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依据《关于全面开展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吉安监管明电[2011]8号)、《关于印发<全省2011年冶金机械等行业安全监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吉安监管[2011]11号),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持久地开展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生产工艺过程控制和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夯实安全管理基础,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建立完善自主的安全管理运行体系和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从根本上实现我市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状况的稳定和好转。

二、工作目标

本着典型引路、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按照区分层次、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

则,全面开展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活动,使生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降低。2011年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目的为: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凡是国家已经发布评定标准的,冶金、有色、水泥企业自评率必须达到100%,复评达标率必须达到50%;其他行业企业自评率必须达到50%,复评达标率必须达到30%(其中二级达到15%)。到2013年底,规模以上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等级水平;2015年底,所有工贸行业企业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等级水平。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组织领导,市安监局成立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组长:黄成根(市安监局副局长)

成员:秦洪利(市安监局执法大队队长)

张青(市安监局执法大队科员)

刘洋(市安监局执法大队科员)黄文龙(市安监局执法大队科员)

任胜浩(市安监局执法大队科员)

联系人:秦洪利联系电话:2359090

四、考评依据、程序和办法

考评依据:《全国冶金等工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

考评机构:吉林省安监局认定的评审单位。

考评程序和办法:企业自评和申请,评审组织单位对申请初步审查,评审单位进行现场评审并形成评审报告,安全监管部门进行审核和公告,安全监管部门颁发证书和牌匾。二级、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的评审单位由省安监局确定,并向社会公布。申请二级企业的,经市、县级安全监管部门同意,报省安全监管局;申请三级企业的,经县安全监管部门同意,报市(州)安全监管局。符合标准的,由省安监局进行公告,并向企业颁发等级证书和牌匾。省安监局复评验收工作不收取费用。

五、工作步骤

(一)宣传教育

1、各有关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要认真学习和贯彻上级有关开展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文件精神,组织专业人员讲解《基本规范》和《通用规范》及《评审标准》等三个安全生产标准,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准确把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具体措施和工作要求,提高对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进而提高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水平。

2、各有关企业要根据市安监局制定的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区实际,提出具体贯彻意见,按步骤高标准完成达标工作。

3、各有关企业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成立工作机构,认真组织实施。

(二)培训咨询

在市安监局邀请省局对全州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的基础上,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要适时向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咨询标准化的具体事宜,并及时参加标准化培训。

(三)企业自评

1、企业要对照《基本规范》和《通用规范》及《评审标准》的要求进行自查,市安监局定期进行督查。

2、根据自查结果,企业要对照《基本规范》和《通用规范》及《评审标准》的各项标准,制定、补充、修改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排查治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县(市)安监局要不定期检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进展情况。

3、企业要依据《基本规范》和《通用规范》及《评审标准》要求进行自评考核,填报自评汇总表,并形成自评报告,自评报告报县市、州安监局备案。

(四)考评

符合《全国冶金等工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

法》规定的“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达标评审的条件”的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由企业自主选择符合条件的考评机构进行咨询、培训,并申请标准化等级考评。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冶金等工贸企业要做到领导重视,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职工根本利益的高度,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切实抓紧抓好。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以标准保安全”的科学思想,切实加强对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持续改进,不断创新。各企业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作为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抓紧抓好。

(三)树立典型,整体推进。树立标准化创建企业的样板和标杆,充分发挥示范单位的带动作用,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延吉市安监局执法大队

德州市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承诺书 篇5

管理制度、台帐、记录及其他资料目录

(供参考)

2013年6月编制

商贸等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需要的 管理制度、台帐、记录及其他资料

(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有38项制度)

一、《规范》中第4.2项所要求的各项制度(必须建立)

1、安全目标管理制度(1)

2、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1)

3、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4..1)

4、领导现场带班制度(4.2)

5、班组岗位达标制度(4.2)

6、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3.1)

7、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4.6)

8、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9、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5.1)

10、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4.2.1)

11、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6.2)

1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6.1)

13、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6.3)

14、生产设备设施拆除、报废管理制度(6.3)

15、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6.2)

16、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9.1)

17、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7.1)

18、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制度(7.3)

19、职业健康管理制度(10.1)

20、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制度(10)

21、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制度(8.1)

22、应急管理制度(11.1)

23、事故管理制度(12.1)

24、安全绩效评定管理制度(13.1)

25、消防安全管理制度(4.2)

二、《规范》中其它各要素所要求的各项制度

26、安全生产责任制评审与更新制度(2.2)

27、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3)

28、工伤保险管理制度(3)

29、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管理制度(3)

30、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或规定的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制度(4.1)

31、生产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6.1)

32、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6.2)

33、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7.1)

34、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7.2)

35、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管理制度(7.5)

3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9.1)

37、事故应急救援制度(11.1)

38、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与持续改进管理制度(13.1)

制度的制定宜明细不宜笼统,各个方面的制度要独立成篇,以便落实和检查

(二)工作台帐(总的台账有10项)

1、生产设施台帐(设备设施一览表、特种设备台帐、安全设施台帐、监视和测量设备校验台帐); 其中:

(1)设备设施一览表(栏目设置应包括设备名称、工艺位号、规格型号、材质、重量、生产厂家、容积、出厂日期、安装日期、投产日期、图号、价格等内容)

(2)特种设备台帐(栏目设置应包括设备名称、工艺位号、制造单位、出厂编号、使用证编号、设备注册代号、定检日期、检验结果、复查日期等内容)

(3)安全设施台帐(栏目设置应包括种类、名称、位置、数量、责任人等内容);

(4)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台帐(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防雷防静电等监视测量设备和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设置栏目应包括分类、名称、安装位置、规格型号、测量范围、精度等级、编号、制造单位、检定周期、检定结果、复检日期等内容);

2、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台帐(主要包括防尘、防毒、空气呼吸器、防暑降温等设施,如冲淋器、洗眼器等;栏目设置应包括:种类、名称、位置、校验、维护日期、更新情况、责任人等内容);

3、个体防护用品发放台帐(记录发放和更换等情况);

4、消防器材台帐(包括标识类别、标识名称、单位、设置地点、设置时间、数量、维护责任人等内容);

5、事故台帐(内容包括事故时间、事故类别、伤亡人数、损失大小、事故经过、救援过程、事故教训、“四不放过”处理等内容);

6、隐患整改台帐(应含隐患名称、检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计划完成日期、整改负责人、整改确认人、确认日期等项目内容);

7、安全检查台帐(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形式、检查对象、参加人员、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等内容);

8、安全费用提取及使用台帐(安全费用包括: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安全检查与评价,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整改监控,安全技能培训,应急演练发生的费用等);

9、新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台帐(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人厂时间、车间或部门、工种、培训学时(厂级、车间、班组)、考试绩[厂级、车间、班组]);

10、特种作业人员台帐

(包括单位、工种、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专业工龄、培训单位、考核成绩含理论和实作、取证时间、复审时间、发证编号等内容);

(三)档案(总的档案有9项)

1、重大危险源档案(包括危险物质名称、数量、性质、位置、管理人员、管理制度、评估报告、检测报告等);

2、重大隐患档案(包括重大隐患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评审意见、隐患治理方案(五定)、竣工验收报告);

3、特种设备档案(包括特种设备原始资料和检维修资料、注册登记证、定期检验检测报告等);

4、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一人一档,可做成员工安全培训登记表,包括姓名、身份、培训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培训班名称、培训内容、举办单位、考核成绩等内容);

5、承包商档案(包括承包商资格预审、选择,承包商开工前准备的确认和承包商表现评价、续用等资料);

6、供应商档案(包括供应商资格预审、选择,供应商续用评价和经常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等资料);

7、化学品档案(包括

1、化学品普查表

2、化学品建档登记表

3、危险性不明的化学品鉴别分类报告(若有)

4、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5、非危险品的理化、燃爆数据和危害);

8、职业卫生档案

(包括

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3、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4、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结果(报告),5、职业病防护设施台帐,6、劳动者个人防护用品台帐);

9、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

(包括

1、劳动者的职业史和职业中毒危害接触史,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监测结果,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4、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四)计划、总结(总的计划、总结有8项)

1、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公司及所有部门均应有计划,公司的计划应包括安全投入计划,当然安全投入计划也可单列);

2、年度综合检修计划(含安全设施检维修计划,计划应做到“五定”:定检修方案、检修人员、安全措施、检修质量、检修进度)、检修方案;

3、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可单列,也可纳入安全工作计划);

4、年度职业卫生防治计划(也可纳入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5、安全检查计划(每次综合检查及专项检查前,年初应有个总计划可纳入安全工作计划);

6、班组活动计划(可每季度制定);

7、隐患整改计划(方案);

8、公司及所有部门均应有年度工作总结;专项安全活动结束后也应有总结。

(五)应急预案及演练(总的有10 项)

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可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合并,即可做成综合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3、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4、应急预案评审记录;

5、应急预案备案证明(上级部门及协作单位签收记录);

6、应急须知向社会告知(如信息卡及发放记录);

7、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

8、应急演练方案;

9、应急演练记录;

10、应急演练效果评价报告;

(六)原始记录(有50项)

1、安全会议记录(安委会例会、安全员例会、生产经营调度会等);

2、厂、车间值班记录;

3、安全目标完成的考核记录;

4、安全责任考核记录(安全奖惩原始记录);

5、工作危害分析(JHA)及风险评价表(记录);

6、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及风险评价表(记录);(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清单或报告)

7、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8、风险评价结果培训记录(以班组为单位组织的,可记入班组活动记录中);

9、年度风险评价(评审)及风险控制效果评审(检查)记录(报告);

12、重大危险源定期检测(报告)记录;

13、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14、重大危险源监控记录;

15、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及更新记录);

16、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宣传、培训记录(在会议、班组活动记录中有也可以);

17、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向相关方传达的记录;

18、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报告(每年至少一次);

19、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评审记录;

20、从业人员(含管理人员)上岗前培训及年度再教育考试(核)记录;

21、“四新”培训考试(核)记录;

22、新职工“三级”安全教育记录;

23、转岗、复工二、三级安全教育记录;

24、外来参观、学习人员安全须知培训记录;

25、外来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记录(厂级、车间级);

26、班组安全活动记录;

27、安全培训教育需求识别记录(包括所有基层单位);

28、安全培训教育效果评价报告(记录);

29、安全设施专人管理(检查)记录(可纳入安全员检查表、所在岗位负责人检查记录);

30、安全设施检修记录;

31、防雷测量校验记录(报告);

32、安全联锁装置试验维护记录;

33、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承包人承包点安全活动记录;

34、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年度安全检查报告;

35、检维修记录(包括年度(月)综合检修计划、日常检维修计划的落实情况);

36、有关管理部门(如安全部门)对检维修现场检查记录;

37、作业许可证存根(包括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破土、临时用电、盲板抽堵、断路、登高、起重作业等);

38、作业风险分析记录(可与作业证记录合并);

39、承包商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检查)记录; 40、危险化学品出入库记录;

41、变更(人员、工艺、技术、设施、机构等)申请及验收表(记录);

42、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记录;

43、劳动防护用品(器具)定期校验及检查记录;

44、应急抢险与救援记录、防护器具使用情况记录;

45、应急救援器材检查维护记录(可放在专柜中,定期收集存档);

46、安全警示标志标识检查维修记录;

47、各类安全检查表(记录);

48、隐患整改通知书;

49、隐患整改验收及实施效果验证记录; 50、安全标准化绩效考核记录。

(七)其它资料(有20 项)

1、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及推进过程相关资料;

2、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3、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书(亲笔签名);

4、企业各级、各类人员年度安全目标责任书(内容有针对性,不能千篇一律);

5、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书面文件;

6、安全管理网络体系框图;

8、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

9、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证书;

10、安全费用提取的标准资料;

11、工伤保险缴费凭证;

12、生产设施建设“三同时”文件;

13、各种报警器、检测仪器的说明书;

14、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安全附件的技术资料;

15、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报告;

16、多个承包商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协议(可写入合同中);

17、生产设施拆除方案、风险评价以及报废验收资料;

18、承包商施工现场管理情况的资料(入厂证管理、培训教育管理、各种作业活动相关手续的管理、施工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安全设施管理、安全联席会议管理、安全检查管理等);

19、职业危害申报表;

20、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含未遂事故)。

(八)安全检查表

1、各级综合检查表;

2、专业检查表;

3、季节性检查表;

4、日常检查表;

德州市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承诺书 篇6

一、填空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共包括13项一级要素、42项二级要素、87条具体条款要求。

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

4、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

5、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

6、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安全生产目标。

7、企业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8、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9、厂区布置和主要车间的工艺布置,应设有安全通道。

10、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

11、各车间及设施的位置应符合防火、防爆、防震和运输安全要求。

12、应对员工及相关方宣传和培训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13、危险作业后,应对现场进行清理,做好“三清退场”工作,确认后方可撤离。

14、要害岗位及电气、机械等设备,应实行操作牌制度。

15、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16、各种设备与建、构筑物之间,应留有满足生产、检修需要的安全距离。

17、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应按其危险等级选用相应的照明器材;

18、生产现场应实行定置管理,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区域划分科学合理。

19、不应将工程项目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工程项目承包协议应当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20、应按规定及时、如实地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A、安全生产;B、企业管理;C、行政管理。

2、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要求,通过()、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A、监察检查;B、自我检查;C、部门检查。

3、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300;B、200;C、100

4、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

A、抓好;B、负责;C、部署。

5、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A、规章制度;B、参考资料;C、培训教材。

6、企业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A、使用;B、效力;C、实施。

7、企业应()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A、三年;B、二年;C、每年

8、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段时间后,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后,方可上岗工作。

A、考核合格;B、教育培训;C、车间主任批准。

9、厂(车间)应位于居住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休息室、浴室、更衣室应设在安全区域。A、下风侧;B、不一定;C、上风侧。

10、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半小时;B、1小时;C、2小时。

11、企业应()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A、三年;B、二年;C、每年

12、企业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公布、存入档案。

A、六个月;B、一年;C、二年。

13、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接触职业危害的职工应()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

14、低压电气设备非带电的金属外壳和电动工具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Ω。A、4;B、5;C、6。

15、所有产尘设备和尘源点,应严格(),并设除尘系统;除尘收集的粉尘应采用密闭运输方式,避免二次扬尘。

A、喷淋;B、密闭;C、通风。

16、应禁止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操作现场。应划出非岗位操作人员行走的安全路线,其宽度一般不小于()m。A、1.5;B、1.2;C、1

17、应建立与本单位()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A、产品;B、机构设置;C、安全生产。

18、应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要求,在醒目位置设置()。

A、护栏;B、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C、警戒线。

19、应根据有关规定将应急预案报当地主管部门(),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A、备案;B、审核;C、审批。

20、使用()的场所,应有防止人员灼伤的措施,并设置安全喷淋或洗涤设施。A、粉尘设备;B、酸、碱、有毒物品;C、铸造机械。

三、多项选择:(每题1.5分,共30分)

1、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要明确下列事项:

A、系统运行效果,及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B、统计技术、信息技术等在系统中的使用情况和效果及系统各种资源的使用效果; C、绩效监测系统的适宜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 D、与相关方的关系。

2、已申报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当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向原申报主管部门申请变更: A、新、改、扩建项目;

B、因技术、工艺或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C、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D、从业人员发生变化。

3、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A、拉闸断电,并采取开关箱加锁等措施; B、验电、放电; C、各相短路接地;

D、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和装设遮拦。

4应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以及厂区内的什么地方设置安全盖板或护栏等。

A、坑、池;B、沟;C、井;D、陡坡

5、应采用那些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A、综合检查;B、专业检查C、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D、日常检查

6、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及时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进行治理。方案内容应包括

A、目标和任务、机构和人员;B、方法和措施;C、经费和物资;D、时限和要求。

7、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应包括 A、工程技术措施;B、管理措施;C、教育措施;D、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等。

8、应对危险性大的作业实行许可制,执行工作票制。以下那些作业需要实行许可 A、危险区域动火作业;

B、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C、高处作业;

D、大型吊装作业;

9、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D、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0、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A、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B、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C、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制止和纠正违章 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D、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应建立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等环节内容的管理制度。

2、应按有关要求,为员工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3、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

4、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当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和必要的泄险区。

5、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以书面形式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7、应按规定及时、如实地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8、应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评定报告向上级部门报告。

9、建立事故的管理制度,只需要明确书面报告样式和内容。

10、空气压缩机及储气罐内的高压气体、锅炉中的高温高压水蒸气部位,应设置警告标识,避免当容器、管道缺陷或人员操作失误时有可能引发物理爆炸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

11、只要按规定对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就不需要向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12、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

13、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只要具有较强的生产经营管理能力,无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即可任职。

14主要生产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建构筑物防火最小安全间距,经过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即可实施。

15、直梯、斜梯、防护栏杆和工作平台,应当按照“节约空间、方便操作”的原则安装。

16、厂址选择应遵循《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的规定。

17、电气设备(特别是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和电线的金属保护管,应有良好的保护接零(或接地)装置。

18、厂房的照明,应符合《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规定。

19、应按相关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包括企业确定的重大危险源)。

德州市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承诺书 篇7

/sps可直接进入信息系统。

(二)信息系统使用帮助。

信息系统首页的“登录说明”中对各类用户登录方法进行了说明。各单位在登录后,可点击界面的右上角“帮助”,下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管理系统用户手册》和在线观看《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信息管理系统说明》视频教程,熟悉、掌握信息系统应用。

(三)信息系统用户类别及权限。

信息系统面向省、市两级安全监管局和评审组织单位、评审单位、申请企业开放,用户权限如下:

1.省、市两级安全监管局。

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一激活。省、市两级安全监管局登录系统后,在“评审组织单位管理”栏中创建所管理的评审组织单位的用户名和密码;在“评审申请审核”栏中核准经评审组织单位初审通过的企业评审申请、“核准报告”栏中核准评审组织单位报告。

2.评审组织单位。

评审组织单位登录信息系统后,须在“评审组织单位管理”栏中为本级评审单位创建用户名及密码,完善本单位和评审专家库信息;在“评审审核”栏中处理本级申请企业的评审申请;在“证书管理”栏中,完成对相应等级已公告的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的打印。

3.评审单位。

评审单位登录信息系统后,可在“评审报告管理”栏中接收评审组织单位下发的“评审通知书”和上报评审方案、评审报告;在“评审单位管理”栏中完善本单位和评审员库信息。

4.申请企业。

申请企业首次使用“信息系统”,请点击首页的“注册”按钮,根据提示如实填写企业基本信息完成注册,并进行登录。登录信息系统后,可在主界面左侧“注册信息维护”栏中修改完善企业基本信息;在“评审企业管理”栏的“评审申请”中,填写评审申请信息,完成评审申请表,并上传附件等相关材料。

三、有关要求

1.省、市两级安全监管局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将本通知及时转发到有关单位和企业,督促申请企业、评审组织单位、评审单位正确使用本信息系统。同时,要做好信息系统当前用户的管理及下级用户的创建及授权管理。

2.评审组织单位要及时通知申请企业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申请提交;指导申请企业正确使用信息系统,确保填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严格执行申请材料在线审核、证书在线打印等制度,做到各环节审核人明确、审核流程明晰;做好评审专家、评审单位的管理工作。

3.评审单位要加强评审员的管理,加强评审工作上报管理,确保评审方案的及时性和评审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

4.申请企业要按照信息系统及相关要求,如实、完整地填报申请信息,及时上报评审申请。

请各省级安全监管局于5月15日前,将信息系统使用管理人员名单报送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标准化办公室,并联系获取信息系统登陆用户名和初始密码。

联系人及电话:王曦、杨松柳,010-64463934。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德州市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承诺书 篇8

一级企业评审人员培训大纲

本大纲规定了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以下简称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评审人员培训的目的、要求、内容和学时安排。

1.培训对象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评审人员,包括评审员和评审专家。

2.培训目的通过培训,提高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评审人员的专业素质,使评审人员掌握从事评审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评审工作的能力。

3.培训要求

3.1培训应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近三年标准体系的变化、现场评审经验及存在问题。

3.2培训采用集中培训方式,包括企业现场学习、交流、授课、考试环节,讲课内容应符合本大纲的要求,课时为24学时(每期培训班3天,每天8学时)。

4.培训内容

4.1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4.1.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概述

4.1.2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概述

4.2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框架 4.2.1安全生产标准化综述

4.2.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核心要素 4.2.3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体系 4.3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4.3.1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概述

4.3.2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企业分级 4.3.3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 4.3.4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体系 4.3.5隐患排查治理运行机制 4.3.6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 4.4安全预测预警系统 4.4.1安全预测预警概述

4.4.2企业安全预测预警指数系统的构建 4.4.3安全预测预警指数系统运用案例 4.5冶金等工贸行业国内外安全标准对比

4.5.1冶金等工贸行业国内外安全标准管理体系现状 4.5.2国内外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等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对比情况分析

4.6伤亡事故统计分析 4.6.1伤亡事故统计方法 4.6.2伤亡事故调查分析

4.7危险作业风险辨识及安全管理 4.7.1危险作业类型

4.7.2危险作业安全管理

4.8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程序、技能与技巧 4.8.1评审工作程序及有关事项4.8.2管理评审技能及技巧 4.8.3现场评审技能及技巧

工贸企业上墙安全制度 篇9

目 录

一、安全目标管理制度...........................................3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4

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10

四、安全投入管理..............................................12

五、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13

六、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14

七、安全教育培训管理..........................................16

八、特种作业人员管理..........................................19

九、设备设施安全管理..........................................21

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24

十一、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25

十二、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27

十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29

十四、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31

十五、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32

十六、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33

十七、职业健康管理............................................34

十八、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37

十九、应急管理................................................41

二十、事故管理................................................42 二

十一、安全绩效评定管理......................................47 二

十二、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48 二

十三、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49 二

十四、安全组织机构图、应急预案(业主自己编制)

一、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工作是我公司的首要工作,抓好安全生产管理,不仅关系到公司的兴衰成败,更关系到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同时也是“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具体体现。为推动我公司安全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使各级管理人员、班组的安全工作有目标、行为有规范、考核有标准、奖惩有依据,结合我公司的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目标的制定

根据公司下达的安全目标,结合本企业的生产规模、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全体职工自身素质,特制定本安全目标。

(一)目标

1、工亡事故发生率:0人次/年。

2、重伤事故发生率:0人次/年。

3、全年实现“六为零”。即无工亡事故,重伤事故为零,无重大设备事故为零,无重大火灾事故为零,无重大交通事故为零,职业病发生率为零。

4、本轻伤发生率实现比上一下降5%。

5、从业人员安全教育率为100%。

(二)实现目标的工作内容

1、公司布臵的日常工作、隐患排查治理项目及重大安全工作。

2、安监部门和公司检查中提出的整改事项。

二、目标的实施

1、坚持分层负责原则,公司厂长要自上而下地对安全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切实将安全目标落实到各班组长及班组成员。

2、专职安全员要监督各班组的目标完成情况,每月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通报,奖优罚劣,制定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3、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牵头,按月检查各班组目标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在安全会上通报各班组目标完成情况,对下一步的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三、目标的考核

1、各班组长按月总结每个责任人的目标完成情况,建立个人安全目标档案,作为个人平时或考核评价的依据。

2、公司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专职安全员要对各班组和个人每月或全年安全工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意见,肯定成绩,提出不足,并写出书面评价意见,作为班组和个人考核评价依据。

3、由安全技术员负责收集各班组每月安全目标分析、考核情况,由公司经理对本企业全年安全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按照安全奖惩制度提出奖惩意见。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

1目的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本公司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加强本公司的安全管理,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全体员工都必须在各自岗位对实现安全生产负责,实现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公司生产持续顺利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2职责

2.1总经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公司安全工作负总的责任。

2.2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安全直接责任人,直接管理本部门的安全工作。2.3各班组长是本班组的安全直接责任人,直接管理本班组的安全工作。2.4各岗位员工是本岗位的安全直接责任人,直接管理本岗位的安全工作。

3各级人员安全生产具体职责

3.1总经理安全生产职责

3.1.1总经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各项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

3.1.2重视员工的劳动条件和企业的安全、工业卫生状况,重视女工的劳动保护工作。3.1.3批准、发布本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长远规划。

3.1.4经常深入现场了解掌握安全生产情况,组织开展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审定重大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案。

3.1.5建立健全安全组织和机构,根据实际情况,按企业职工总数的千分之二至千分之五的比例,配备、充实安全专业人员,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稳定完全专业队伍。

3.1.6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审核引进技术(设备)和开发新产品中的重要安全技术问题。组织公司性安全教育与考核工作。

3.1.7坚持“五同时”原则,即:在计划、布臵、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臵、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3.1.8根据国家规定保证安全投入经费,有计划地解决重大隐患和职业危害,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3.2生产副总经理安全生产职责

3.2.1协助公司总经理抓好全面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负具体领导责任。3.2.2组织领导安全生产检查,落实隐患整改措施等。3.2.3组织协助调查、分析、处理伤亡事故和重大险肇事故,拟定改进措施,并组织落实。

3.2.4检查各级领导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3.3总工程师安全生产职责

3.3.1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对本企业的安全技术工作全面负责。

3.3.2组织制定、修订和审定本企业各项安全技术规程,组织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方案及安全技术长远规划。

3.3.3协助总经理组织安全技术研究工作,负责解决疑难或重大安全技术问题,推广和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安全防护装臵。

3.3.4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与职业卫生、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实施。

3.3.5审批重大工艺处理、检修、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审查引进技术(设备)和开发新产品中的安全技术问题。

3.3.6审批特殊动火证,参加重大事故的技术分析工作。

3.4工段长(炉长)安全生产职责 3.4.1工段长(炉长)是工段的安全生产负责人,对工段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

3.4.2拟订、修订工段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制工段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3.4.3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竞赛等安全活动,总结交流安全生产经验。3.4.4组织落实工段级安全教育,并督促检查班组级安全教育。

3.4.5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思想和安全技术教育,定期进行考核;签发新上岗独立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证。

3.4.6组织工段级定期、不定期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装臵、防护设施处于完好状态;发现隐患及时组织整改,工段无力整改的要采取临时安全措施,及时向公司部书面报告。

3.4.7组织或参加工段各类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并按规定及时上报。3.4.8建立、健全安全、防火组织,领导并支持工段和班组安全员的工作。

3.5班组长安全生产职责

3.5.1组织职工学习、贯彻执行公司和分厂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3.5.2组织班组级安全教育。

3.5.3定期组织安全活动,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班前讲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

3.5.4检查岗位工艺指标及各项安全制度执行情况,做好设备和安全设施的巡回检查及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记录。3.5.5严格劳动纪律,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不违章指挥,有权制止一切违章作业,监督检查本辖区各工种作业人员的作业,维护正常生产秩序。

3.5.6负责本岗位防护器具、安全装臵和消防器材的日常管理工作,使之完好。3.5.7发现隐患要及时解决,做好记录,不能解决的要上报领导,同时采取控制措施,发生事故要立即组织抢救、保护现场,及时报告。

3.6安全员职责

3.6.1安全员在公司生产副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3.6.2贯彻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并检查执行情况参与拟订、修订分厂安全技术规程和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3.6.3协助生产副总经理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方案,并督促实施。3.6.4制订公司安全活动计划,并检查执行情况。

3.6.5对班组安全员进行业务指导,协助生产副总经理搞好职工安全思想、安全技术教育和考核工作。

3.6.6参与公司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设计和设备改造以及工艺条件变动方案的审查工作。

3.6.7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不听劝阻者,有权停止其工作,并报请领导处理。

3.6.8负责公司安全装臵、防护器具、消防器材的管理工作。3.6.9负责伤亡事故的统计上报,参与事故调查和分析。

3.7班组安全员职责

3.7.1协助班组长开展各项安全活动,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建议。3.7.2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发现违章作业有权制止,并及时报告。3.7.3监督检查班组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器具和消防器材。

3.8工人安全生产职责

3.8.1参加安全活动、学习安全技术知识,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8.2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接班前必须认真检查本岗位的设备和安全设施是否齐全完好。

3.8.3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规程,遵守纪律,记录清晰、真实、整洁。3.8.4随时巡回检查、准确分析、判断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3.8.5认真维护保养设备,发现缺陷及时消除,并做好记录,保持作业场所清洁。3.8.6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各种劳动防护用品、器具和防护器村、消防器材。

3.8.7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同时及时向领导报告。

3.9生产科安全职责 3.9.1组织编制或修订生产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岗位操作法,参与安全技术规程的修订。

3.9.2在进行生产技术的革新和挖潜改造时,要同时解决隐患,保证安全。

3.9.3遇到生产中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危险紧急情况,先处理后报告,严禁违章指挥。

3.9.4负责生产(工艺)事故的调查、统计、上报,制定事故防范措施。3.9.5落实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级安全教育制度”,在召开有关生产和项目管理的会议中,应同时研究安全生产工作;

3.9.6安排生产任务,制订劳动强度时要合理,要考虑生产设备的承受能力,有节奏地均匀地生产,控制加班加点;

3.9.7编制生产计划的同时考虑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检查生产计划时,应同时实施检查安全措施计划;

3.9.8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事故鉴定意见。

3.10设备科安全职责

3.10.1负责公司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管理,负责各项设备管理检查、评比、考核工作。

3.10.2负责制订、修订公司设备安全操作维护规程,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3.10.3负责设施的配臵、标识、维护、保养等工作。确保设施、设备符合环保、安全技术要求。

3.10.4负责编制设备大、中修计划并实施。做好设备改造、检修中的环境、安全保护措施。

3.10.5负责编制设备购臵需求计划,参加设备的选型、安装等工作。3.10.6负责公司供电管理;协调与供电部门的关系,分配各部门的用电及安全。3.10.7负责公司压力容器、锅炉等特种设备的管理。负责特种设备的年检工作。3.10.8负责公司设备管理及机电维修人员质量、环境和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考核工作。

3.10.9负责设备事故的分析、调查和处理工作。

3.10.10负责相关内部质量、环境和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及传递。3.10.11负责本部门的相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项目的监测。3.10.12负责本部门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

3.11安全环保科安全职责

3.11.1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和标准,协助总经理组织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研究和推广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

3.11.2组织制订或修订、审查安全技术规程、安全管理制度和职工劳动防护用品标准,并监督检查。

3.11.3组织编制、汇总、审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督促有关部门按期执行。

3.11.4组织对职工进行安全思想、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的教育。协同劳资、教育部门,定期组织安全考核。

3.11.5参加公司性安全大检查,监督、检查隐患的整改工作。

3.11.6负责对锅炉、压力容器、气瓶的安全监察工作,参加安全装臵的校验监督,建立好台帐。

3.11.7负责动火审批及其管理工作。

3.11.8参加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及新产品的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及试运转工作。3.11.9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职业病防治等工业卫生工作。

3.11.10经常进行现场检查,指导基层安全工作,发现违章有权制止,不听劝阻者,可令其停止工作,并立即通知有关领导。

3.11.11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

3.11.12综合分析研究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及时向领导或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

3.11.13负责企业内的剧毒品、爆炸品、起爆器材、放射性物品等的保卫和要害岗位、厂内交通、消防的管理工作。

3.11.14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消防检查和应急预案演习。3.11.15负责消防器材计划、配备和维护管理工作。

3.11.16负责伤亡事故的调查、统计、上报和建档工作,参加各类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和工伤鉴定工作。

3.12质监科安全职责

3.12.1组织制订(修订)并监督执行分析(化验)系统的安全技术规程和专业操作规程。

3.12.2负责各种冶金原料、生产中间体和产品的质量分析,提供准确的分析数据,把好质量关。

3.12.3负责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参加其它事故有关数据的分析和测定。

3.13基建部门安全职责

3.13.1组织编制或审查基建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使其符合安全、消防和卫生卫生要求。

3.13.2在签订施工合同时,要对承包施工的单位进行资格认定,并订立施工安全协议或有关条款。

3.13.3组织对外来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教育和施工前的安全交底工作。

3.13.4按季节特点组织开展现场安全检查,监督施工人员遵守国家《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各项制度。

3.13.5按“三同时”原则,保证安全生产和消除有毒有害因素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竣工验收和使用。

3.13.6参加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重大事故的调查和分析。

3.14供应、销售科安全职责

3.14.1对采购的器材、设备、防护用品、器具必须有验收记录制度,并对上述产品的质量负责。

3.14.2对生产、试验、研究所需的新化学物品、采购时(包括国外进口)必须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安全使用和储运要求,并索取书面资料。

3.14.3严格执行有关防火和危险物品管理规定,搞好仓库防火、防盗、危险物品、气瓶和贮运设施的管理工作。

3.14.4销售危险化学品时,必须检查运输单位的化学危险物品经营、运输许可证,有证方可发货。

3.14.5定期对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考核,配合安全部门做好厂内车辆检审工作。3.14.6对运输工具、车辆和驾驶人员严格管理,督促有关人员对车辆的维护保养。

3.14.7参加厂内交通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3.14.8按规定或标准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

3.14.9对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做到安全储运。

3.15财务部门安全职责

3.14.1安全技术措施费用要单独立项、专款专用。

3.14.2由于安全措施不落实的技术项目,未经安全技术部门同意,不得拨款。

3.14.3要保证劳动防护用品、保健食品、清凉饮料及职业病防治费用的合理使用,没有安全部门签注同意的费用,不准报销。

3.14.4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的规定,负责安全技术费用的提留,做到根据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要专款专用,并优先安排。

3.14.4建立财务安全方面罚款专用帐户,按相关规定统一使用,做到专款专用。3.14.5认真做好职工的工伤保险工作,对到期的职工保险必须按时办理转换手续。3.14.6新、改、扩建项目的消防设施的投入,必须按相关的标准进行提留,保证资金的投入。

3.14.7协助安全部门组织本部门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3.14.8参与企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制订,按国家有关规定,保证安全措施经费的提取和专款专用。

3.14.9保证劳动保护用品、保健用品的支出、购买和供应发放。

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

1目的

为获取、识别、更新适用于公司的安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为体系的运行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获取、识别、更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建立台帐。

3职责

3.1安全环保科负责安全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收集、识别及更新并建立台帐,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2安全环保科负责向各部门单位宣传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3.3安全环保科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对识别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

3.4各部门单位负责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传达给员工,并遵照执行。3.5各部门单位获取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应及时传递到安全环保科。3.6 安全环保科负责编写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7各部门单位负责编写本部门单位的安全操作规程。3.8安全环保科负责法律法规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发布。

4程序

4.1获取途径

4.1.1由安全环保科通过标准化信息网、新闻媒体、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方式查询获取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4.1.2上级部门的通知、公报等由综合办公室收集整理。

4.1.3各部门从专业或地方报刊、杂志等索取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应及时报送安全环保科进行识别和确认并备案。

4.2登记与识别

4.2.1根据公司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中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结合法律法规的最新内容及版本,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4.2.2根据本行业特点,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4.2.3安全环保科组织相关部门对获取和识别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组织评审确认,报公司领导审核批准,并编制《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

4.3更新

4.3.1当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更新时,应重新及时识别。4.3.2安全环保科每年进行一次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获取、识别、更新工作。

4.3.3当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发生变更时,应及时进行法律、法规和其它要

求的重新识别。

4.4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发放、实施、检查与符合性评价。

4.4.1安全环保科及时将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摘编,并下发到相关部门单位。

4.4.2各部门单位要组织学习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在安全标准化运行中严格遵守,各部门单位培训学习情况记录于安全例会台帐,班组学习情况记录于班组活动记录中。

4.4.3安全环保科每年一次对贯彻安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现象要组织相关部门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安全环保科建立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

4.5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4.5.1 安全环保科负责编写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下发到部门、单位及班组,各级人员应严格执行。

4.5.2各部门单位应根据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下发到班组,岗位人员应按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4.6评审和修订

4.6.1安全环保科每年一次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对颁发的制度文件进行评审,对不适宜性文件及时进行修订。

4.6.2当发生事故时,工艺、技术、材料等发生变更时,各部门、单位应及时对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适用性和有效性。

4.6.3修订时应填写《文件更改审批表》,注明原因及更改内容,经安全副总批准后进行修订。

4.6.4新修订的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应及时发放到岗位,保证各岗位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最新有效文件,原文件收回统一作废。

四、安全投入管理

1目的

为了建立本公司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维护企业、员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国家财政部、安监总局《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安全生产费用实际需要,制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2工作程序

2.1本公司属归工贸企业。应当按照全年实际销售收入的0.5%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开展安全生产活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

2.2安全生产费用的预算、使用和支出范围: ①分厂、仓库等作业场所预防事故设施:防爆电气设备维修、更新,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的检测,通风排风系统维修、更新,防腐、防渗漏设备维修,特种设备检测检验等费用预算。

②生产分厂、仓库等作业场所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消防、技防和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维护、更新,防毒、防灼伤卫生防护用品,冲淋洗眼设施的维护、更新等费用预算。

③安全评价、隐患评估,职业卫生评价,职业病预防健康体检的费用预算。④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认证的费用预算。

⑤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以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取证的费用预算。

⑥应急救援资源和演练的费用预算。

⑦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费用预算。⑧其他直接用于安全生产活动的费用预算。

2.3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应当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整改所需支出。

2.4安全费用的提取和年初预算、年终决算要列入企业财务收支计划,并单列财务科目。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建立专户核算,加强财务管理。

2.5公司财务部应于当年年底和次年年初,分别造具安全生产费用的“下一年预算”和“上一决算”。在上报董事会、总经理的同时,抄送工会和生产安全部门。

五、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掌握本企业基本安全情况,实现对隐患及不安全因素的动态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提供数据,使安全工作管理有序,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进一步规范各项安全工作,实现安全标准化管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公司任命安全员为安全资料管理员,收集公司所有有关安全资料,对所有安全资料进行统一管理。

2、归档安全资料主要有:公司资质及相关证照、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及变动情况记录、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名单及上岗资格证书、职工劳动合同、管理人员及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档案、职工健康档案及职业病档案、工伤保险单据、救护协议、有关安全的文件、安监部门的隐患整改通知书、安全会议记录、预案、危险源管理清单、特种设备相关档案、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监测资料、事故记录和统计资料、安全措施经费及使用情况以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资料。

3、安全资料必须进行分类整理,做好登记,编制标签及资料清单,以便查阅。

4、资料查阅。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人员需要查阅资料,由兼职资料管理员提供,兼职资料管理员外出办事不在现场时,须通知兼职资料管理员知晓,查阅完毕后,将所查阅的资料归还原处。

六、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

1目的

识别、评价影响职业安全健康的危险源,确定、更新《重大危险源清单》,为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制定和危险源的控制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各项管理、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确定和更新。

3术语

3.1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它损失的意外情况。3.2事件:造成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3.3危险源(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4相关方:关注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状况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3.5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3.6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允许的全过程。3.7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风险的状态。

3.8可容许的风险:组织根据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4职责

4.1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进行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确定和更新,并将结果填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价表》,书面报送安全环保科。

4.2安全环保科负责对公司的危险源作进一步辩识、汇总、登记及评价。4.3综合办公室、安全环保科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风险评价。4.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负责确认重大危险源清单。

5工作程序

5.1范围与评价方法

5.1.1公司成立评价组织,评价组织成员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办公室人员以及熟悉工艺、设备、电器仪表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5.1.2明确每次或每项评价活动的目的。5.1.3确定评价范围,应覆盖所有活动、区域如生产经营活动、生产装臵、储存设施、检维修、新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拆除工程、后勤服务等活动。

5.1.4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评价方法要适用。

5.1.5依据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行业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安全目标等要求制定评价准则,评价准则应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性S及

风险度R。

5.2风险评价

5.2.1依据已确定的风险评价方法、评价准则,定期进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评价内容应全面。

.5.2.2根据风险评价,正确划分风险等级,记录重大风险,形成《重大风险清单》。5.3控制措施

5.3.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优先控制的顺序,逐项采取控制措施,并形成控制措施清单。

5.3.2控制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5.4风险控制

5.4.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落实所选定的风险控制措施。5.4.2对确定为重大隐患的项目,应建立档案。

5.4.3评价结果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5.5风险信息更新

5.5.1对常规活动每年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价和评审,非常规活动应在实施前进行风险评价,要求识别出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5.5.2每年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

5.5.3当发生事故或变更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七、安全教育培训管理

1目的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依法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资格证的管理,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使其掌握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术素质防范事故的能力,实现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安全培训教育和安全资格证的管理。

3职责

3.1公司负责各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3.2安全环保科负责公司级培训,各部门负责各单位级培训,安全环保科负责对公司级和班组级培训抽查和监督。

3.3各单位负责本制度的实施。

4工作程序

4.1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

4.1.1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总经理及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安全培训取得职业安全卫生资格证后,方可任职,并定期进行复审。

4.1.2公司级领导必须取得职业安全卫生资格证方可任职。每三年进行一次复审,取证培训和复审培训工作由公司负责组织。

4.1.3专(兼)职安全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司负责组织进行,其必须经安全培训取得资格后,方可任职,并定期进行知识更新的学习和培训。

4.1.4班组长及班组安全员的培训,由安全环保科负责组织实施,每年要集中组织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其安全素质。

4.2生产岗位员工安全培训教育 4.2.1新进职工培训教育

4.2.1.1新进职工经公司级培训教育合格后,持安全教育介绍信,到安全环保科进行登记,进行公司级培训。(培训时间>24学时)经公司级培训考核合格后,安全环保科开具培训合格介绍单到生产科。

4.2.1.2生产科根据培训合格介绍单开具调令分配到各工段,进行工段级培训(培训时间>12学时,),培训合格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然后分配到岗位上,进行班组级培训(培训时间>12学时,),培训合格后,指定带领师傅并签订师徒关系责任书,上岗一段时间后,填写员工工作情况反馈信息单。安全生产责任书、师徒关系责任书、员工工作情况反馈信息单定于每月5日上交安全环保科。

4.2.2外来实习和代培人员培训教育 由教育部门负责管理,并通知本厂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四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签订《外来实习人员安全环保承诺书》后,方可在有关部门派专人带领下,按指定路线进入生产现场。

4.2.3“转岗”、“复工”、“四新”安全培训教育。

4.2.3.1员工调整工作岗位(转岗)或离岗30天以上,重新上岗(复岗)时,应实行

相应的公司级、分公司级、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后,方可上岗;离岗30天以下,试其情况,应进行分公司级、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

4.2.3.2非本厂职工调入,无论是否改变工种,应按新工人进行安全教育。

4.2.4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在投产以前,应及时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对岗位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后,方可上岗作业。

4.2.5工段级安全教育由工段安全员负责并实施。教育内容是工段生产特点和生产流程及设备配臵情况;工段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等。

4.2.6班组(岗位)安全教育由班组长负责,班组安全员组织实施,教育内容是: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班组生产流程及设备配臵情况;生产设备;安全装臵、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事故案例等。

4.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

4.3.1从事电工、行车工、起重工、司炉工、电(气)焊工、机动车辆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知识学习与安全技能培训并经考试,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定期复审)方可上岗操作,严禁无证上岗。

4.3.2特种作业人员的取证,复审培训工作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由公司负责统一开展工作,各单位要认真组织、积极配合参加培训。

4.3.3特种作业人员按计划参加学习、培训、和复审,未按期参加复审教育考试者原操作证作废。

4.4临时工安全培训教育

4.4.1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凡在我厂使用的外来人员、临时工、农民工等均由使用单位造册报生产科和安全环保科备案。

4.4.2各部门临时用工超过5日的,按岗位非全日制用工培训程序进行三级培训。4.4.3临时用工不超过5日的,在进行三级培训时,可适当缩短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应重点针对安全。

4.4.4各劳务输出公司派往用工部门的临时用工人员,必须先签订劳动合同方可上岗。

4.4.5对从事特种作业的无证人员一律不得使用。

4.5外来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教育

4.5.1凡外单位来厂承包工程,检修检测的人员必须经公司相关部门审查其资质后,由公司相关部门介绍到分厂。

4.5.2各单位应对外来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签定《外来施工单位安全环保协议》,培训中应告知其本厂的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有关的各项安全规定。

4.6非全日制用工安全培训教育

4.6.1非全日制用工(包括:岗位民工、打杂民工、驾驶员)进厂后,到相应分厂开具请求培训介绍单,并持介绍单到安全环保科进行登记,由安全环保科组织公司级安全教育和培训。

4.6.2公司在为新入厂民工开请求培训介绍单时,应注明岗位、所属劳务公司。4.6.3安全环保科在培训前严格按用工条件进行把关,凡不符合用工条件的不予培训。特殊情况,应由介绍人或劳务公司报生产科长后,并报公司级领导同意并签字确认后方可参加培训。

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录用:

未满18周岁,女性超过50周岁或男性超过60周岁;文盲;智障等。4.6.4非全日制用工经公司级培训考核合格后,由安全环保科组织与相应劳务队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并开具培训合格介绍单,非全日制用工持介绍单和合同方可在分厂登记并进行分公司级培训。

4.6.5公司培训合格后分配到班组及岗位,指定带领师傅,签订师徒关系责任书,上岗一段时间后,填写员工工作情况反馈信息单。

4.7日常性安全培训教育

4.7.1各单位要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对在岗的员工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并将培训情况和成绩记入安全教育档案或安全操作证中。

4.7.2各单位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各工种规程考试,不及格者待岗学习,合格后方可上岗。

4.7.3在进行设备大修和危险性作业之前,检修和施工单位必须事先制定好书面安全技术措施,并上报安全环保科,同时要对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前安全教育,落实安全监护制度。

4.7.4班组要坚持每天的班前会和每周一的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活动要有布臵,有要求,有内容,有记录,有检查,讲实效。

4.7.5各单位要经常利用班前会,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宣传安全文化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总结安全生产经验。工段长每月要对职工进行一次安全讲话。工段长领导每周要参加班组安全活动。

八、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1目的

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管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作业,保障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我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在我公司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作业人员包括:电工、司炉工、机动车辆驾驶员等其他相关作业人员等工种,以下统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3职责

3.1安全部门负责特种作业人员日常监管。3.2各部门负责实施。

4工作程序

4.1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按照国家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经有资质的专业培训机构培训与考核合格后,持有相关行政管理机构核发的有效操作证件方能上岗作业。

4.2特种作业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及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操作。

4.3特种作业人员作业前须对设备及周围环境进行检查,清除周围影响安全作业的物品,严禁设备没有停稳进行维护、检修、焊接、清扫等违章行为。焊工作业(含明火作业)时必须对周围的设备、设施、物品进行安全保护或隔离,严格遵守厂内用电、动火审批程序。

4.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严禁使用有缺陷的防护用品用具。

4.5安装、检修、维护等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作业技术规程,作业结束后必须清理现场残留物,防止遗留事故隐患,因作业疏忽或违章操作而造成安全事故的,视情节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追究责任人责任,或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6特种作业人员在操作期间,发觉视力障碍,反应迟缓,体力不支,血压上升等身体不适等有危及安全作业的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任何人不得强行命令或指挥其进行作业。

4.7特种作业人员在工具缺陷、作业环境不良的生产作业环境,且无可靠防护用品和无可靠防范措施情况下,有权拒绝作业。

4.8各分厂应加强规范化管理,对特种作业人员生产作业过程中出现的违章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教育。

4.9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员有权对违章从事特种作业工作的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理。

4.10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发证和复审:

4.10.1需要增加使用特种作业人员时,以书面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后,报公司人力资源部核准后,由相关部门组织培训和考核。

4.10.2特种作业人员在培训期间安排其参加脱产培训,受培训人员必须按时参加学习,参加考核。

4.11健全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档案,不得随意变动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如遇作业者本人不适合该工作岗位或本单位因生产实际需要变动,必须事先报告冶金厂生产科同意,方可变动。

4.12特种作业人员到期复审和新增特种作业人员的初审,由冶金厂生产科和安全环保科负责组织进行安技培训。

4.13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件到期需要继续复审的,应当至少提前二个月将复审人员名单提供给公司劳资处和安全环保科。

4.14安全环保科对我厂特种作业人员的生产作业活动进行安全监督和指导,对特种作业人员资料档案进行备份。

4.15外来人员在我厂从事特种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本规定,生产办应将本规定落实到外来作业人员或单位,确保安全作业。

九、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1目的

为确保检修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在检修工作过程中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设备检修。

3工作程序

3.1本厂检修工作的组织形式为混和组织形式;具体部门有:

3.1.1检修计划由主管总经理批准。

3.1.2设备科负责编制检修计划、准备大、中修项目图纸、技术资料并负责进行技术指导。

3.1.3生产科负责协调安排检修时间,保证检修按计划进行。3.1.4安全环保科负责检修现场的安全检查和财产保卫工作。

3.1.5大、中修项目由机电队,分厂配合完成。小修项目由分厂自行组织安排时间完成。

3.2检修计划管理

3.2.1分厂主管设备技术员根据设备定期检查,状态监测和诊断资料以及故障计划好检修的具体内容上报设备科。

3.2.2设备科制定检修技术任务书、工艺文件资料、检修质量标准和检修方案。3.2.3主管总经理落实检修负责人(单位)、安全管理工作负责人、安排检修时间。3.2.4任务单位提出需换件明细表及图纸、专用工检具、研具的图纸和清单。准备好备品、备件、材料、工用具和检修设备。

3.2.5上述文件和资料交相关部门落实。计划组织备品、备件、工具、器材、安排检修时间。上报主管总经理审批。

3.3检修的安全措施和规定。

3.3.1大、中修检修项目检修单位需会同主管部门、安全环保科、生产科、分厂对检修现场进行安全风险系数评估。制定安全措施和规章制度。并由安全环保科指定安全负责人进行现场监管。

3.3.2小修项目由分厂安全员,维修工、操作工严格按设备安全操作、检修维护规程进行检修作业。做好安全检修记录。

3.3.3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检修第一负责人,对安全负总责,安全员负具体责任。各检修项目负责人是本项目第一负责人,对检修项目的安全负总责。专职安全员负责本项目的安全具体责任。

3.3.4专职安全员对本项目检维修的所有工用具,设备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做好记录交安全环保科审批后方可投入使用。

3.3.5检修项目单位按规定办理相关作业票证。

3.4检修类别和时间

3.4.1小修:对设备的个别零件进行检修,基本上拆卸设备的复杂部分,一般利用空班或交接班时间,由分厂组织实施进行。内容包括:

3.4.1.1更换已磨损的个别零件和填料。3.4.1.2清洗不需大拆卸的个别部件。

3.4.1.3更换部分润滑油和油脂,调整串动和间隙尺寸。3.4.1.4对电机进行吹灰和干燥。3.4.1.5对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

3.4.2中修:对设备的主要部件进行解体检修。内容包括小修内容和以下项目: 3.4.2.1更换成套部件。3.4.2.2清洗复杂部位零件。

3.4.2.3更换部分磨损过限的轴承和轴瓦。3.4.2.4更换电机个别线圈和部分绝缘,对电机线圈进行涂漆烘干。

3.4.3大修:为使设备完全恢复正常运转和达到额定能力而进行全面解体检修。内容包括中修内容和以下项目:

3.4.3.1更换或加固重要的大型部件。3.4.3.2全部重绕电机线圈。

3.4.3.3调整整个机械和电气操作系统。

3.5检修时间一般根据生产设备设施运行实际情况确定检修时间:大修每年进行一次,一般在年底或年初进行。中修每季度进行一次。小修一般根据设备设施使用具体情况随时随地进行。

3.6检修规定和原则: 在整个检修过程中坚持文明修理。做到;五不乱用、三不见天、三不落地、三条线。五不乱用、不乱用大锤,管钳,扁铲;不乱拆,乱拉乱顶;不乱动其他设备;不乱打保温层;不乱拆其他设备的部件。

三不见天、润滑油脂不见天;洗过的机件不见天;拆的设备、管口不见天。线、设备的零件摆放一条线;材料物资摆放一条线;工具机具摆放一条线。

3.7在整个设备检修过程中,要配备专职质量检查人员按步骤进行检查。严把工序质量关。前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保证检修质量。

3.8检修项目完成后,检查人员应会同检修任务单位、分厂设备员和操作工人共同检查。进行载荷试验,达到检修质量标准。作好检查记录。

3.9检修任务完成后,必须清理干净检修现场。做好检修记录备案。3.10在检修过程中应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改造和淘汰落后老设备。3.11验收:

3.11.1大、中修检修项目完成后,由总经理主持有生产、设备、安全环保、分厂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联系会议组织实施验收。主要设备由主管总经理主持,一般设备由设备科主持。

3.11.2验收人员应有岗位操作工、检修单位(维修工)、主管技术员和安全环保检查员。

3.11.3验收时应对设备做空、负载试验,并记入交工验收记录。检修单位要做好检

修记录,将检修情况详细记录并做好交工资料交设备科存档备查。

3.11.4检修项目未达到工艺要求和质量技术标准不予验收

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

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安全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应经过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3、工程开始之初,对建设项目的安全情况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综合评价,保证安全生产具有可靠的物质基础:

4、所谓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是指矿山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同时设计:

要求在编制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时,必须同时编制安全设施的设计,必须进行安全设施的设计:

同时时施工:

要求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对安全设施同时进行施工,安全设施施工不得偷工减料,降低建设质量;

要求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竣工并经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5、建设单位实施“三同时”的职责包括在编制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时,应将安全设施所需投资一并纳放计划,同时编报。

十一、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

1目的

为规范公司生产设备设施变更、拆除、闲臵、报废的管理,有效利用再生资源,达到节能降耗,提高工厂经济效益的目的,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生产设施设备、变更、拆除、闲臵、报废的管理。

3工作程序

3.1生产设施设备、变更、拆除、闲臵、报废必须符合下列情形之一: 3.1.1属于国家发改委颁布淘汰落后的机电产品。

3.1.2经质量技术监督局鉴定为不合格、报废的机电产品。3.1.3属于生产技术改造,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的机电产品。

3.1.4属于生产工艺改变,长期闲臵未用的机电产品。

3.2申请制度和规定

3.2.1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机电产品由使用部门和保管部门填写《固定资产闲臵、报废申请表》。

3.2.2由设备科现场确认后签署意见报主管总经理和公司领导审批后由财务部统一办理报废。

3.2.3特种设备报废后还应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该设备的注销登记。3.2.4生产设施建设中设计改变而变更设备。

3.2.5该设备不能满足现阶段生产要求和工艺技术。3.2.6该设备自身缺陷,未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

3.2.7要求设施设备变更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填写《生产设施设备变更申请表》,交设备科核实,报主管总经理审批。

3.2.8变更设备的购买严格按冶金厂物质计划,购买制度执行。

3.3安全拆除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3.3.1生产设施设备的拆除由使用单位按规定填写申请表。报安全环保科、设备科、设备科审核后报主管总经理审批。

3.3.2拆除施工前,拆除单位应会同使用单位、安全环保科进行现场安全风险系数评估,制定拆除方案和安全预防措施,并由安全环保科制定专人现场负责监督执行,并做好记录。

3.3.3拆除施工前应按规定办理各种安全操作(业)票(证)。3.3.4拆除作业时,需爆破作业必须提出爆破方案。并报公司保卫处、安全环保科以及当地公安机关批准。

3.3.5拆除作业时,严格按《冶金企业厂区作业规程》、《冶金企业厂区十四不准》及

七个对待规定执行。

3.3.6拆除作业时禁止损坏本体设备和其他设施设备。

3.3.7拆除电气仪表和特种设备时必须由电气动力科批准确认可性,方可进行作业。3.3.8拆除后的设备必须进行除锈,除油并保持外观整洁。按规定地点放臵,分类标识。

3.3.9拆除后的设备按《生产设施设备变更、拆除、闲臵、报废的管理制度执行》。

3.4设施设备闲臵生产、报废入库的管理规定 3.4.1报废设备申请报废后由公司进行统一处理。3.4.2闲臵设备入库前必须做到:

3.4.2.1设备零部件必须完好无损,外观整洁干净。3.4.2.2铭牌,技术参数资料齐全。3.4.3闲臵设备入库后必须建立台帐档案,方便合理调度利用。在能满足生产要求和工艺技术的情况下,优先使用该设备。

3.4.4闲臵设备的管理按《冶金厂备品备件管理制度执行》。

3.4.5闲臵设备的领用按《冶金厂物质领用发放制度执行》。

十二、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

1目的

为确保公司各部门生产设备设施在检修、维护、拆除过程中,不发生人员伤亡的财产损失,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生产设施设备、变更、拆除、闲臵、报废的管理。

3工作程序

3.1维护检修作业、拆除作业前的安全准备工作。

3.2维护检修作业、拆除作业前应办理作业票证。

3.3维护检修作业、拆除作业前设备所在部门应根据作业目的和要求,制定作业方案、落实和组织人员,制定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指定现场安全负责人。

3.4主管领导、设备科、安全环保科、作业项目负责人应对所有方案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3.5如需高处作业、动火、动土、断路、吊装作业须按规定向安全环保科申请并办理相应作业票证。爆破作业还应向公安机、保安大队申请批准。

3.6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冶金企业生产厂区十四不准》和七个对待,学习安全规章制度,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3.7正确佩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和用具。3.8维护检修作业、拆除作业前的安全检查和措施: 3.8.1安全检查和措施内容应详细记录,填写真实。

3.8.2对使用的脚手架、手持电动工具、扳手、管钳、锤子等各种工用具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器具不得使用。

3.8.3转动设备作业前应采取可靠断电措施,切断电源,确认后挂上“禁止合闸”的安全标志,并加锁。

3.8.4对使用的气体防护器材、消防器材、通信设备、照明设备等器材应经专人加查,保证完好可靠并合理放臵。

3.8.5对使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应配有漏电保护装臵。3.8.6对有腐蚀性介质的检作业场所应备有冲洗水源。3.8.7应将作业现场的易燃易爆品、障碍物、油污、冰雪积水、废弃杂物等影响作业安全的物品全部清理干净。

3.8.8应检查、清理作业现场的消防通道,行车通道,保障畅通无阻。3.8.9需夜间作业的作业场所,应有足够照度的照明装臵。

3.8.10特种设备维护检修时,必须检查维修单位有无相应资质。3.9拆除工程在施工前,拆除部门应该对设备的现状进行详细调查,编制拆除方案,落实控制风险,经联合签字批准后方可施工。较简单的拆除工程,也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措施。

3.10拆除工程施工前,必须将电线、水道、供热设备等相连接部分切断。3.10.1维护检修作业、拆除作业中的安全要求:

3.10.2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3.10.3参加作业的各工种必须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严格规定,并严格执行冶金厂《设施设备、维护检修、拆除作业的安全操作管理规定》和设备安全检修维护操作规程。

3.10.4严禁涂改,转借作业票证。

3.10.5在生产和储存化学危险品的场所进行作业时,项目负责人应及时与当班班长联系沟通,防止异常情况发生。

3.10.6对安全作业票证审批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环境不符合要求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3.10.7特种设备在维护检修时,必须严格执行冶金厂的安全管理制度。3.10.8拆除设备中有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介质的,必须清洗干净,经化验分析验收合格后方可拆除。

3.10.9拆除工作的时候,必须有脚手架或其他稳固的结构方可操作。3.10.10维护检修作业、拆除作业结束后的安全要求:

3.10.11项目负责人应会同有关人员检查作业项目是否全部完成,现场工具、材料等是否全部清理干净。

3.10.12因作业需要转移、损坏的盖板、扶手、栏杆、护罩等安全措施必须恢复正常。3.10.13作业所使用的工器具应搬走,脚手架、临时电源、临时照明设备应及时拆除。3.10.14所有作业内容必须认真记录,填写规范。记录文本要保持整洁。

3.10.15经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后按规定办理交接、验收手续、做好交工验收资料交设备科存档一份。

十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所有危险化学品管理,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3职责

从事生产、储存、保管、运输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4工作程序

4.1生产与使用

4.1.1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危险化学品项目时须报请省、市安全管理部门审查和批准。项目建成后须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投产。

4.1.2凡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必须编制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经主管部门批准。

4.1.3凡从事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人员,必须熟知物品的危险性质、预防措施、物品保管、使用、安全防护及火灾扑救方法等。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和防护器材、会处理事故。

4.1.4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受压设备(贮罐、塔、各类容器等)和使用危险化学品场所的电气、仪表、报警、联锁等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并要经常对其进行维护检测。

4.1.5凡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必须根据物品种类和性质设臵相应的防火、防爆、防毒、通风降温、防腐、防潮、泄压、监测、报警、避雷及接地等安全设施。

4.1.6生产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消防设施和防护器材。

4.1.7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内,应附有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标签。如发现有新的危害特性时,应当及时修订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4.1.8生产危险化学品能产生静电的场所,均须有导除静电的设施。4.2储存与保管

4.2.1储存和保管危险化学品,必须进行验收登记,并定期检查。临时存放废旧危险化学品及时上报上级安全环保部部门进行处理。保管人员要选派责任心强、熟知危险化学品性质和安全管理知识的人员担任。

4.2.2危险化学品要按其化学性质分类、分区,储存不准超量。到达储存限量时,储

存时间不得超过3天。并留有相应的防火间距(通道)和通风口,储存地点距生产装臵、罐区、管廊、电缆桥架、下水井等设施的安全防火距离不得小于30米。

4.2.3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或灭火方法等不同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同库储存,应设专用仓库、场地或专用储存室。

4.2.4遇火、遇潮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不准在露天、潮湿处存放,要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存放。对于怕冻、晒的危险化学品,应有防冻、防晒设施。

4.2.5储存和保管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应采用先进的消防、通讯、报警、灭火装臵,有毒物品应配备防护面具及隔离、消除、吸收毒物的设施,并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

4.2.6储存和保管危险化学品的仓库,须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并纳入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

4.3装卸与运输

4.3.1液化气充装站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必须通过交通部门资质认定。未经资质认定的车辆,不得运输危险化学品。

4.3.2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驾驶员、押运人员等,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市交通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运输危险化学品的驾驶员、押运人员等,必须了解所运载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运输危险化学品,必须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

4.3.3危险化学品包装容器要牢固、密封,包装材料要适应物品的性能,发现破损、残缺、变形、分解等情况,应立即妥善处理。

4.3.4回收的危险化学品包装容器,不准改做他用。

4.3.5包装和运输危险化学品要贴印警示标志,标志应符合《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1990)的规定。

4.3.6危险化学品不准超量充装,充装速度不得大于规定值。

4.3.7装卸和运输危险化学品要轻拿轻放,防止撞击、磨擦、拖拉、重压和倾倒。4.3.8化学性质或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危险化学品不准混合装运。

4.3.9装运危险化学品车辆通过市区时,应遵守地方公安部门规定的行车路线和时间,中途不准随意停车。

4.3.10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必须配备押运人员或保安人员。4.4报废与销毁

4.4.1报废和销毁有燃烧、爆炸、中毒和其他危险的废弃危险化学品时,必须征得冶金厂主管安全的部门和冶金厂主管领导的同意。

4.4.2批量报废、销毁危险化学品时,必须制定安全处理方案。4.4.3负责报废、销毁危险化学品的人员(包括监护人员),必须熟知物品的化学、物理特性及其安全注意事项。

4.4.4危险化学品在报废、销毁处理前,应进行分析、检验,根据物品的性质,分别采取分解、中和、深埋、燃烧等相应处理方法。

4.4.5剧毒或对环境有污染的危险化学品,不准直接排入下水,不准倾倒在地面上。

4.4.6化学性质相抵触的危险化学品,不准混合销毁。

十四、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对公司生产区域内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保障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目标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规定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按其辨识标准,我公司的生产场所中不存在重大危险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对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下了定义,没有对重大危险源定义。结合安全管理实际,重大危险源可以理解为可能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严重的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按此类推,我们公司在从事冶炼过程中发生爆炸可以认定为本公司内部重大危险源。

1、加强职工在重大危险源知识方面的安全教育培训,完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从而提高职工对重大危险源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2、加强现场管理,坚持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每班作业前,当班班长应严格对矿热炉等设备进行检查,尤其是炉体上部通水管道,每班应仔细观察、聆听其细微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专职安全员应将重大危险源检查情况及时汇报公司,如有隐患未排除,应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整改措施。

4、建立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落实公司各管理人员的职责,组织职工学习,告知职工对发生爆炸时的预防措施及应对措施。

5、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整改之前,应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栅栏、警示灯,禁止人员和设备进入危险区域,告知职工避灾线路,截断事故发生链条。

6、整理重大危险源有关资料(包括有关重大危险源的学习资料、监控观察记录、采取的防范和整改措施、相应的应急预案),对危险源登记建档。

十五、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1、生产场地必须有足够的照明,坑沟、池必须有盖或围栏,原材料、器材、废料应合理分类堆放,不妨碍操作、通行和装卸。

2、生产场所通风必须满足生产作业的要求。

3、及时排除作业环境事故隐患,坚持不安全不生产。

4、废料必须及时清除,人行道、水沟必须畅通。

5、生产设备必须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不准超温、超压、超负荷和带病运行。

6、生产现场必须保证消防设施的有效性,过期灭火器必须更换。

7、压力容器必须按规定报专业单位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8、进入生产现场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进入生产现场戴好安全帽,电气作业还必须穿戴好绝缘防护用品,生产作业过程中不准穿高跟鞋、拖鞋、长大衣等。

9、从事可能被转动机械绞、辗伤害的作业,不准戴手套、长围巾上班,女工需把长发挽入帽内,严禁用工具或身体接触机械的运动部位。

10、在易燃、易爆等物品区域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吸烟和采用明火作业;

11、作业现场的电力线路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规范敷设,严禁乱拉乱接。

12、作业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必须完好、有效,未经相关人员的允许,不准随意拆除或移动。32

十六、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

1目的

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外来施工人员在生产区的行为,确保外来施工人员在生产区作业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外来施工人员,包括:土建、设备安装、独立承包施工等。

3工作程序

3.1外来施工方管理人员需接受公司安全培训教育后方可进入厂区,此项培训由安全环保科负责组织进行。

3.1.1培训内容包括:规章制度、环保知识、产品特性。

3.2外来施工方的施工人员由其施工管理人员负责安全培训。

3.3施工方在施工前,必须先同甲方签定安全环保管理协议。

3.4经双方培训教育合格后,乙方施工人员应到甲方公司保卫部门办理进入厂内务工的出入证。没有经过安全教育的,不得向公司保卫部门申办出入证。

3.5施工人员应在规定区域内工作,不得随意进入与工作无关的生产场地,要服从厂方工作指派人或负责人的指挥,不得擅自超出厂方规定范围行动。

3.6施工方厂区施工时必须单独办理我厂规定的各类作业票证,不得随意动用甲方的一切设备。

3.7外来施工人员不得私自接水、电、汽(气),因施工需要必须征得公司同意,并安装相应的计量仪表,按规定缴费。

3.8安全环保科有权审查进入厂区的施工队伍的营业执照和施工资质,对无营业执照和施工资质不符合的或失效的,有权予以清退出厂。

3.9安全环保科有权经常监督、检查外来施工人员对安全要求的执行情况,对违章作业有权加以制止和处罚。

3.10凡因违章操作造成的安全环保事故,甲方概不负责,一切损失由乙方全部承担。3.11所有外来施工方施工前,根据实际情况向安全环保科交纳1000—10000元的安全风险保证金,待施工完毕退还。厂方各相关管理部门(如设备科、土建办、安全环保科、生产科等)对在现场检查到的不符合要求的项目的处理可在此保证金中扣除。

十七、职业健康管理

1目的

为确保本企业员工的身体健康,杜绝职业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所有员工,包括非全日制用工,合同工,合同制工。

3职责

3.1安全部门制定并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3.2各单位具体实施。

4工作程序

4.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设臵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我厂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4.2建立详细的职业卫生档案,其应包括: 4.2.1本企业基本情况:单位简史、生产工艺流程图、存在有毒有害的种类和工序、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评价、有毒有害作业群体分布及其健康评定和职业性四种人(职业病、疑似职业病、观察对象及职业禁忌症)情况等。

4.2.2职业健康情况:劳动者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藉贯、婚姻状况、出入公司时间、劳动合同时限、健康状况、工种调动、工资发放及出勤情况等)、职业史、危害因素接触剂量、劳动保护、现病史、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及其健康评价等。

4.2.3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检测情况:包括危害因素种类、监测或检测时间、地点、浓度(强度)、国家允许标准及评价结论等。

4.3做好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4.3.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防护措施和应急救援设施等。

4.3.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应当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30日内申报,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发生变更后30日内申报变更内容。

4.4必须做好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其相关卫生知识的培训工作,并形成制度长抓不懈。

4.4.1单位负责人和安全技术部门、工会组织及工段的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职业卫生培训。

4.4.2工人必须参加结合本单位职业病危害的特点而设的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4.5建立健全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防护设施定期检修保养制度。确保防护措施正常运转,是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重要保证。

4.5.1产生有毒有害及其它有害因素的生产场所应采用密封、通风、吸尘、净化等防护措施,并与生产设备同步运行。

4.5.2确立负责检修保养部门和人员,制定各类防护设施的检修保养周期,记录检修情况及时间,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做好应急处理等。

4.6建立健全的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制度,严格把好个人防护用品的购臵关,根据各工序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制定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表,合理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做好发放个人防护用品的登记和管理。

4.7建立健全的有毒有害原材料的选购、运输、贮存、使用及销售管理制度,选购原材料应以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为原则。

4.7.1提供、运输、贮存、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性物质的原材料,应当有中文说明书并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产品成份检验报告、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4.7.2贮存有毒有害原材料的场所应当在规定的部位设臵危险物品标识或者放射性警告标识。

4.8建立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及定期检测制度,对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学品和产生高危害物质的工艺或场所应设臵监测系统自动报警装臵,并应由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登记管理,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4.9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组织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4.10如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

4.1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4.12建立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理预案和职业病报告制度。

4.12.1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12.2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应当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劳动安全监督部门、工会组织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要及时、准确,内容包括事故时间、地点、发病情况、患者去向、死亡人数、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己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

4.13一旦发现职业病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按国家职业病报告规定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应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4.14建立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在醒目位臵设臵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化学毒物预防知识、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

4.15建立女工职业卫生保障制度。不得安排怀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幼儿有害的作业。

4.16建立招工及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招工过程严格把关,防止冒名顶替或招收童工(未满16周岁),同时把好岗前体检关,杜绝职业禁忌症患者进入禁忌岗位。4.16.1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

4.16.2在己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应当如实告知。

4.17建立防暑降温和健康保健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各项防暑降温措施,暑天高温期间控制加班加点,合理调整作息时间;改进落后的高温作业工艺,增添必要的通风降温设备;供应清凉饮料及提供充足的开水,保证工人身体水盐代谢;高温作业禁忌症患者应及时调离高温作业岗位,作妥善安臵。

十八、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

1目的

为建立安全检查内容、形式和整改程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促进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应于冶金厂各部门的安全技术检查。

3职责

3.1安全环保科是安全检查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安全生产检查规定的起草及管理工作。

3.2各单位负责本办法实施工作。

3.3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由单位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

4工作程序

4.1安全检查的形式可分为公司级安全检查、工段级安全自查、班组级安全检查、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和不定期的特种检查。

4.1.1公司级安全检查

由公司级领导带队,中层管理人员参与进行检查,每周五进行。检查出的安全隐患由安全环保科负责汇总,分别提交有关部门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4.1.2工段级安全自查

由各部门领导负责组织各单位安全员、班组长进行检查,每月至少二次,检查情况报安全环保科。

4.1.3班组级安全检查

由班组长组织本班工人在各自工作范围内,按时按点进行巡回检查,并严格履行交接班制度。

4.1.4日常性检查。

4.1.4.1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是否正确,安全责任心如何;特种作业是否持证上岗;对忽视安全的思想和行为是否敢于斗争;出了事故是否从思想上认真吸取教训。

4.1.4.2安全活动是否认真开展,各种记录资料是否齐全。4.1.4.3领导是否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是否坚持了领导值班,是否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否做到安全生产“五同时”,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执行情况,出了问题能否严肃处理,是否认真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不安全因素整改措施。

4.1.4.4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执行情况,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有无违章指挥不按操作程序动作标准执行、违章作业现象,有无制定分厂部门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执行情况。劳动纪律的执行情况,有无脱岗、串岗、睡岗等违纪情况。

4.1.4.5各种原料是否按规定投入,各单元操作是否按规定操作,操作原始记录是否如实记录。

4.1.4.6机械、仪表、厂房、通道、安全装臵、消防器材等安全状况是否良好,工、37

器具堆放是否整齐,职工劳保用品穿戴、保管是否良好,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生产现场是否按定臵要求管理。安全文明生产、标志是否齐全,是否做到照明充足,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可靠,安全标志醒目,现场有无安全生产隐患。

4.1.4.7对职工工伤事故的调查、报告和处理中是否坚持了“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的原则。

4.1.4.8查作业环境及劳动条件、生产设备及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安全标准要求,查原材料使用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料气体等引发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查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是否符合安全防护标准,以及通风、照明、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等作业环境,劳动条件是否符合相关安全防护的标准。

4.1.4.9安全管理考核内容规定的安全检查; 4.1.5专业性安全技术检查。检查安全设施、人身安全、劳动保护器具、通风、除尘、噪声、护罩、栏杆、人孔等安全装臵等;检查文明生产、环境卫生等。

4.1.5.1吊具检查:包括吊钳、钢丝绳、吊链、吊环等; 4.1.5.2起重设备检查:对天车的吊钩、事故开关、行程极限开关、天车轮、钢丝绳等;

4.1.5.3电气检查:分厂内的照明不准接一相一地。电气设施的金属外壳保护接地、临时线、配电及停送电装臵、设备、仪表、安全联锁、报警仪器、安全状况;

4.1.5.4机台安全防护装臵:如轴头应有套、轮应有罩、台应有栏、坑应有盖等; 4.1.5.5压力容器安全检查;检查锅炉、压力容器、各种气瓶、特殊工种及用具等; 4.1.5.6易燃易爆场所安全检查:主要对危化品库房、乙炔库、天然气配气站、煤粉仓等。检查防爆、防触电、防雷、防静电接地、防雷接地、防火、防爆、用火管理及消防设施是否完好;

4.1.5.7库房检查:消防标识、消防设施、门窗、灯具等是否完好、有效; 4.1.5.8检查工艺操作、跑、冒、滴、漏、堵、串等;

4.1.5.9专业性安全检查由安全环保科组织电气动力科、设备科、相关技术人员、安全员和各分厂主要领导进行联合大检查,每月检查一次。

4.1.6季节性安全检查:

4.1.6.1春季安全检查,以防雷、防静电、防倒塌、防跑冒滴漏及防火为重点检查内容;

4.1.6.2夏季安全检查,以防汛、防暑、防爆、防人身伤害为重点检查内容; 4.1.6.3秋季安全检查,以防火、防爆、防冻、保温为重点检查内容;

4.1.6.4冬季安全检查,以防火、防爆、防冻、防滑、防毒为重点检查内容;

4.1.6.5季节性安全检查由安全环保科组织电气动力科、设备科、相关技术人员、安全员和各分厂主要领导进行联合大检查。

4.1.7节假日安全检查: 4.1.7.1重要节假日(如: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前,为保证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生产,应进行安全检查;

4.1.7.2节假日安全检查由安全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安全员进行自查并做好记录; 4.1.7.3节日前需认真检查下列情况:

4.1.7.3.1生产原料、燃料、辅助原料及备品准备情况; 4.1.7.3.2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保管情况;

4.1.7.3.3贮存易燃、可燃易爆物料罐区的防火和安全保卫情况; 4.1.7.3.4假日生产安全措施的安排落实情况;

4.1.7.3.5劳动纪律、操作规程的执行以及节前安全教育情况; 4.1.7.3.6各类设备的安全运行以及隐患整改情况; 4.1.7.3.7节假日值班人员的落实情况。4.1.8不定期安全检查

4.1.8.1新、改、扩建装臵运行、试运、投产验收检查,装臵开停工前、检修后检查,临时性专业检查及生产出现问题必须进行安全检查。该项检查由主管职能部门、分厂、班组分别负责进行。

4.1.9综合性安全检查:包括生产现场各方面的安全检查。4.1.10事故现场调查与属实:事故发生后,由安全环保科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属实,在调查时,各单位安全员和分厂及班组负责人配合,并实事求是的介绍发生事故的经过和原因,不得隐瞒事故的真相。

4.1.11其它安全检查。

4.1.11.1开展安全活动时,对各单位布臵、进展情况的检查; 4.1.11.2对安全管理新制定的规定、制度的执行情况的检查。

4.2隐患整改

4.2.1事故隐患范围:

4.2.1.1危及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

4.2.1.2导致事故发生或扩大的生产设施、安全设施隐患; 4.2.1.3可能造成职业病、职业中毒的劳动环境。4.2.2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的管理、实施、验收:

4.2.2.1对查出的隐患应逐项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按分厂、班组两级管理逐项落实整改措施,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得拖延;

4.2.2.2对检查出的隐患进行登记,落实整改措施,做到“三定”(即:定措施、定负责人、定完成日期),“四不推”(即:班组能整改的不交到分厂、分厂能整改的不交分公司);

4.2.2.3检查出的隐患必须及时整改。如限于物质或技术条件暂不能解决的,必须采取并落实风险消减措施,然后定出计划,按期解决。厂里无力解决的,及时向公司主管部门写书面报告,申请安排解决;

4.2.2.4凡查出的重大隐患,在未彻底整改前,各有关部门、各分厂应采取有效的风险消减措施并由安全环保科监督执行;

4.2.2.5暂时不能整改的项目,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分别列入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和检修计划限期解决;

4.2.2.6对未按期整改的隐患,实行《隐患整改通知单》办法,由安全管理人员填写,经安全环保科签发,由分厂负责人签收并在规定时间内负责处理完毕,《隐患整改通知单》应存档检查;

4.2.2.7各类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和节假日检查,其检查结果和整改情况必须认

真保存备案;

4.2.2.8凡查出的各类隐患,因没及时整改而造成事故,要追究隐患发生分厂安全负责人的责任。

4.3安全检查的形式和注意事项

4.3.1针对检查的项目内容,要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法规、政策、技术、业务知识,提高法规、标准和政策水平。

4.3.2将自查与互查有机结合起来,班组以自查为主,分厂互相检查,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借鉴。

4.3.3坚持检查与整改相结合,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因素,要根据检查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采取整改措施。一时难以整改的,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4.3.4制定和建立安全档案。收集基本数据,掌握基本安全情况,实现安全事故隐患及不安全因素源点的动态管理,为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潜在危险因素)提供数据,同时为以后的安全检查奠定基础。

十九、应急管理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增强公司生产全过程的安全防范能力,确保公司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蔓延扩大,降低或减少事故损失。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

2、告知公司全体员工应急指挥机构的人员组成,紧急情况下的通知程序,联系方式以及事故的处臵程序。

3、建立公司报警系统,以实现快速响应,提高应急处臵效率。

4、加强公司应急演练,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协调能力和应急处臵能力。

5、生产现场应设臵清晰的指示路标和逃生路线,定期组织职工进行逃生、避灾、自救演练。

6、加强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有关内容的培训。对员工进行各类事故征兆判断、应急处臵、撤离、报告的培训教育,对公司各管理人员要重点进行应急处臵有关内容的专题培训。

7、事故应急处理过程

(1)事故发生后,现场(或最先到达现场)人员立即通知就近的安全管理人员,并应采取措施营救受害人员或设备,控制事故的蔓延扩大;公司接到通知后按照程序启动预案,并按规定通知有关部门,并立即指定专人负责现场指挥。

(2)若有受伤人员,应立即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点进行抢救,在现有条件下处理后,视情况送卫生所或医院救治。

(3)现场事故处理,应有专人进行完整记录,并有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8、责任纪律

(1)接到应急通知后,各级人员均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参与。(2)参与事故应急工作的各级人员必须服从指挥、调度。

(3)在事故的应急过程中,各级人员必须尽职尽责,不得消极、抵触。

(4)在事故的应急过程中,无关人员(或经现场指挥人员要求撤离的人员)不得在事故现场逗留,不得在管制范围内聚集或设障。

(5)在事故的应急过程中,各级人员不得故意破坏现场,不得擅自将事故相关的器、物带离现场,不得做与应急无关的事。

二十、事故管理

1目的

为了加强事故管理,及时准确地报告、记录、调查、处理、统计事故,依据《安全生产事故处罚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公司内发生的所有事故。

3术语

3.1人员伤亡事故: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及领导指派到企业外从事与本企业有关的活动所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3.2生产事故:在操作过程中,因违反工艺规程、违章指挥及管理原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或由于误操作或操作不当造成停(减)产、跑料、串料、油气泄漏、化学危险品泄漏、原辅料、半成品或成品损失,但没有人员伤亡的事故。

3.3质量事故:成品、半成品不符合国家或企业规定的质量标准,原辅料或产品因保管、包装不良而变质等造成经济损失和影响厂声誉的事故。

3.4设备事故: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生产装臵、机械器具、动力设备、电力通讯设施、仪器仪表、锅炉压力容器、输送设备、管道及建(构)筑物,等发生故障或非正常损坏,造成停机、产量损失或修复费用达到规定数额的,但没有人员伤亡的事故。3.5火灾事故:在生产过程中,失去控制的燃烧(包括由于爆炸物品、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蒸汽、粉尘以及其他化学易燃易爆物品爆炸引起的燃烧),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烧毁的事故。

3.6交通事故:企业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违反交通法规及机械设备故障等造成车辆损坏、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事故。

37未遂事故:因操作不当,维护不周等原因,已经构成事故发生条件,足以酿成灾害,幸亏发现及时或侥幸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

3.8工伤事故:员工(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急性中毒的事故。

3.9自然事故:凡属外界原因而发生不可抗拒的灾害,或尚未认识到技术原因,造成人身伤害或经济损失的事故。

3.10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4职责

4.1公司安全环保科负责本制度的起草和管理工作。4.2安全部门负责事故发生后的调查和上报工作。

5工作程序

5.1事故的伤害程度的等级划分:

5.1.1事故伤害程度分类:按伤害程度分为轻伤、重伤和死亡。5.1.1.1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5.1.1.2重伤: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5.1.1.3死亡:指发生交通、火灾、生产及生产有关事故中造成的人身伤亡(包括当时死亡和伤后当月死亡)。

5.1.2伤亡事故严重程度分类、经济损失程度分级和损失计算方法,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和GB672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的规定执行。

5.2事故管理的分工

5.2.1各类事故的管理,在总经理统一领导下,由各有关的分管副总负责。各职能部门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分工管理的事故,负责调查、登记、统计和报告。

5.2.2除另有规定外,本公司各类事故的综合统计上报和日常管理由安全环保科负责。

5.2.3质量事故由质量部负责管理,设备事故由工程部负责管理,其它事故均由安全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管理。

5.2.4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所管的事故,可按起始原因判定事故类别。在界限不清时,由公司指定一个部门负责管理。

5.3事故报告程序

5.3.1事故最先发现者,除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处理外,•应同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而后逐级上报;对重大事故,应立即用快速方法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5.3.2发生死亡、重大伤亡事故的部门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5.3.3发生重大火灾、化学爆炸及多人伤亡(含急性中毒)应同时立即报告安全环保监察处。发生事故的单位(或部门)应按规定填写事故报告,经主管领导审查后,报送上级有关部门。

5.3.4一般事故不超过一天,重大事故不超过一小时。对重大事故,应写出调查报告,并于二十天内报送上级机关。

5.3.5对待事故报告必须严肃认真,填写时要内容仔细、字迹清楚,时间、地点、原因、部位、情节、损失等内容都要准确,防范措施落实,责任明确,按时上报,不得无误拖延、弄虚作假或隐瞒不报。如事故情节复杂,不能按期上报者,应事先说明原因,否则,除责成上报外,并追究所在部门领导责任,严肃处理。

5.3.6伤亡事故的报告应按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执行。凡外单位人员在本公司劳动、实习、代培时发生的事故,由本公司按表外统计上报,并说明伤亡者单位、姓名和来厂原由。

5.3.7凡因公负伤者必须及时去医务室检查,经医生诊断为需要休息者,须持有休息证明方能填写工伤事故报告。如工伤者从发生事故受伤起,一个月内未能确定为重伤者,按轻伤事故统计,若一个月以后,由轻伤转为重伤或由重伤转为死亡,则不再按重伤或死亡事故上报,也不再作专题调查报告。

5.3.8凡因属外界原因或由于自然条件造成的事故,也要按规定上报,但不作为所在

单位的责任事故。

5.4事故抢险和救护

5.4.1一旦发生事故,必须积极组织抢救,妥善处理,以防事故蔓延扩大。5.4.2发生事故时,各级领导应亲临现场,直接指挥组织抢救,并注意保护事故现场。5.4.3对有毒有害物料大量外泄的事故场所和火场,必须设立警戒线,•抢救人员应佩带好防毒面具,对中毒、灼伤、烫伤人员应及时抢救处理。

5.5安全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

5.5.1安全管理实行总经理全面负责和各主管副总分管负责相结合的责任制。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安全环保监察处对安全生产负监督管理责任。正职分配的工作,副职不执行或拖拉未办而导致事故的,由副职负主要责任;副职向正职反映,建议得不到重视和支持,或不研究解决而造成后果的,由正职负主要责任。

5.5.2由于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不科学造成事故的,由安全管理部门负主要责任。

5.5.3管理部门已制订或已建议制订规章制度,领导不颁发或不组织实施的,由领导者负责。属各部门分管业务内事务,由各部门负责。

5.5.4设计有缺陷或不符合设计规范的,由设计者和审批者负责;在施工和生产过程中发现设计有缺陷,可以采取措施弥补而没采取的,由相关领导者负责;已制订措施,却不执行而酿成事故的,由违反者负责。

5.5.5操作员工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安全作业证才能独立操作。无安全作业证者被分厂安排从事作业的,发生事故,应由厂长负主要责任,无安全作业证者,擅自上岗作业造成事故的,由其本人负主要责任,同时所在单位主管、基层领导和安全监管部门应负一定责任。已取得安全作业证者,违章发生事故,由操作者本人负全部责任。5.5.6违章指挥造成事故的,由违章指挥者负主要责任,同时追究实际操作者的责任。5.5.7进厂新员工,必须指定师傅,在师傅带领下进行工作。凡未指定师傅,该员工上岗操作造成事故的,所在单位主管负主要责任;凡不听师傅指导擅自操作造成事故由其本人负主要责任;在师傅指导下操作造成事故的,由师傅负主要责任。

5.5.8凡转让、应用、推广的科技成果,必须经过技术鉴定,提出防尘、防毒、防火、防爆及“三废”处理的措施以及安全操作规程,否则要追究科研设计单位的责任。

5.5.9制造、施工部门,未严格按图施工,未经设计或修改设计未经批准而施工者,要对由此发生的事故负责。

5.5.10因管理不善,纪律涣散,违章违纪严重,发生重大事故时,要追究领导的责任。

5.6事故统计、调查和处理 5.6.1事故统计范围 5.6.1.1员工范围:

5.6.1.1.1企业在册的合同工、合同制员工;

5.6.1.1.2企业以各种劳务合同形式招聘或雇用的合同工、临时工等。

5.6.1.2事故范围:

5.6.1.2.1员工在生产区域(含野外临时住房)、工作场所(含机关及辅助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和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5.6.1.2.2员工虽然不是在劳动工作岗位,但由于企业设备、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44

作业环境不良而造成的伤亡事故;

5.6.1.2.3员工虽不是在生产区域内,但是在执行领导交给的任务的工作时间和地点内发生的生产伤亡事故;

5.6.1.2.4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因有毒物质在短期内大量侵入人体,使员工立即中断工作关系进行急救的中毒事故;

5.6.1.2.5所有火灾不论损害大小,都列入火灾统计上报范围;

5.6.1.2.6凡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管线冻凝、物料跑损、或其它事故状态下,造成装臵切断进料或被迫停工的生产事故,均列入统计上报范围;

5.6.1.2.7所有交通事故,不论损失、责任大小,都列入交通事故统计上报范围; 5.6.1.2.8所有爆炸事故不论损害大小,都列入统计上报范围。5.6.2上报程序及时限

5.6.2.1发生一般和一般以下事故,在1小时之内,当面或以电话形式报安全部门,并在12小时之内以书面材料上报公司;

5.6.2.2发生重大、特大事故,要立即向分厂安全部门报告;分厂安全部门要立即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5.6.2.4拖报、瞒报事故一经发现,除按全部责任论处外,按事故等级加倍处罚。5.6.3事故管理范围:

5.6.3.1凡和生产有关的伤亡、火灾、交通事故、质量事故等,由安全部门织进行调查、登记、统计、报告、处理;

5.6.3.2凡属设备方面、跑损、停水、停电的事故由设备科、电气动力科、生产科负责组织进行调查、登记、统计、报告、处理,并备案;

5.6.4事故调查: 5.6.4.1发生事故后,所在单位和部门都要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分析,找出原因,查明责任,确定改进的措施。

5.6.4.2一般事故或重大未遂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当天内由安全部门负责调查、处理;重大事故,由分管副总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分析。

5.6.4.3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按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工伤保险条例》和GB6442-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的规定执行。

5.6.4.4轻伤、重伤事故由分管副总或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动力、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事故调查。

5.6.4.5死亡事故由安全部门会同当地劳动、公安、人民检察院、工会及其它有关部门人员和专家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5.6.4.6重大死亡事故按企业隶属关系由安全部门会同同级劳动、公安、人民检察院、工会以及其它有关部门人员和专家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5.6.4.7在事故调查中,要实事求是地分清事故的性质和责任,并提出处理意见。对事故责任者的处分,可根据事故大小、损失多少、情节轻重以及影响程度等情况,令其赔偿经济损失或给予行政警告、记过、降职、降薪、撤职、留厂察看、开除厂籍,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5.6.4.8对一般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由所在分厂部门提出,由安全环保监察处审核报副总批准;对重大事故,应由调查组提出处理意见,经总经理签署意见,根据审批权限报上级机关批准。

5.6.4.9对重大责任事故、破坏性事故需追究刑事责任的,应提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5.6.4.10对发生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不报或破坏事故现场以及无正当理由拒绝调查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从严处理。对防止和抢救事故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5.6.4.11安全部门要建立事故档案,各职能部门应按分工整理,登记和保管好事故资料,对所有事故调查资料,如现场检查记录、照片录像、录音、技术鉴定、化验分析、会议记录、仪表记录、旁证材料、登记表及报告书应妥善保管,备案存档。重大事故登记表,应写明事故单位、名称、部位、原因、伤害情况概要、事故概况及事故分析图等内容。

5.6.4.12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5.6.4.12.1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人员受伤状况和经济损失; 5.6.4.12.2确定事故责任者和责任大小; 5.6.4.12.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

5.6.4.12.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5.6.4.13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必须据实反映情况。

5.6.4.14因管理不善、纪律涣散造成事故的,除按章处理当事人之外,同时追究所在部门、分厂的领导和分管领导责任。

二十一、安全绩效评定管理

1目的

为了开展好安全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完善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安全管理绩效,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达到制度化、标准化,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范围内的各单位及全体员工。

3术语

安全标准化绩效是指企业员工或单位的安全标准化工作业绩。安全标准化绩效考核是以安全标准化目标为导向,以安全标准化标标准为依据,对各单位及员工的安全标准化工作进行考核评定,并确认各单位及员工的安全标准化工作业绩的过程。

4工作程序

4.1安全标准化绩效考核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及其考核细则。4.2每次考核后,按照PDCA循环的要求,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改进计划和措施,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4.3考核组织

4.3.1企业建立安全标准化绩效考核机制,成立各级安全标准化考核小组。4.3.2各二级单位的安全标准化绩效考核由企业安全标准化考核小组组织考核,报送公司安委会审批。员工安全标准化绩效考核由各二级单位安全标准化考核小组组织考核,各二级单位应将考核情况报公司安委会安全标准化考核小组备案。

4.4考核办法

4.4.1企业安全标准化考核小组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及其考核细则,与企业安全风险奖励金考核同步进行综合考核,即每半年进行一次。

4.4.2安全标准化A级要素考核评级:1.负责人与责任,2.风险管理,3.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4.培训教育,5.生产设施,6.作业安全,7.产品安全与危害告知,8.职业危害,9.事故与应急,10.检查与绩效考核。

4.5奖惩细则:

4.5.1获得安全标准化奖励的前提条件是完成企业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指标。4.5.2当安全标准化得分80以上时(“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下同),返回所在单位缴纳风险保证金,并按返回风险保证金数额进行2倍奖励;

4.5.3当安全标准化得分70以上,80以下时,返回所在单位缴纳风险保证金,并按返回风险保证金数额进行1.6倍奖励;

4.5.4当安全标准化得分在60以上,70以下时,返回所在单位缴纳风险保证金,并按返回风险保证金数额进行1.4倍奖励;

4.5.5当安全标准化得分在60以下时,取消所在单位安全风险奖励金。

二十二、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对我厂设备、设施验收过程的管理,确保设备验收工作合理、高效的开展,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

凡我厂所有生产设备和设施均适用本制度。

3验收的内容及标准:

3.1设备外观、包装情况、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是否符合要求。3.2装箱清单是否与实物相符,以及其他资料是否齐全,有无缺损。

4设备验收:

4.1设备到达物资库或现场后,设备环保科科员应及时通知车间相关人员联合设备采购人员参加设备的开箱验收。

4.2车间人员接到通知后,应及时到指定地点进行验收。首先检查设备包装情况,确认设备包装完整无损的情况下即可开箱验收。开箱后依据装箱单明细逐件核对设备的合格证、产品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如发现资料短缺,应由设备采购部负责追回。

4.3若在验收过程中发现设备破损、生锈、变形等外观质量不合格时,验收人员应暂停验收,并责成设备采购部门督促设备供货厂家返修或更换。返修或更换后再行验收。4.4开箱设备验收合格后,设备采购人员填写设备入库验收单,由参与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4.5对于设备完成安装进入调试阶段后,车间人员对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报与设备环保科,由设备环保科联系设备采购部门督促设备供货厂家及时进行返修,直至符合质量要求为止。对无法现场返修的供货厂家应予以更换。

4.6若设备在质保期中出现问题,由设备环保科联系采购部门督促厂家直至解决。4.7对进厂设备中的安全装臵在验收中必须注明完好与否,并要所有人员进行确认。4.8对有关安全、设备、设施的验收要求有安监部门人员参加并建档。

二十三、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

1目的

为了切实加强对职工劳动防护用品和保健发放的管理,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管理。

3职责

3.1安全环保科负责劳保用品发放标准的制定,并监督检查职工的佩戴情况。3.2生产科负责劳保用品的发放。3.3供应科负责劳保用品的采购。.3.4各部门具体实施。

4工作程序

4.1劳保用品管理

4.1.1职工个人要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防护要求,认真正确使用,并妥善保管,部分公用劳保用品可由分厂或班组统一保管。

4.1.2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由安全环保科统一制定,劳动防护用品的领取,保管发放由生产科专人负责。

4.1.3采购、发放和使用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

4.1.4凡从事多种作业或在多种劳动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按其主要作业的工种和劳动环境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如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在从事其他工种作业时或在其他劳动环境中确定不能适用的,应另配或借用所需的其他劳动防护用品。

4.1.5在生产设备受损或失效时,有毒有害气体可能泄漏的作业场所,除对作业人员配备常规劳动防护用品外,还应在现场醒目处放臵必需的防毒护具,以备逃生、抢救时应急使用。相关单位还应有专人和专门措施,保护其处于良好待用状态。

4.1.6安全环保科对发放标准具有解释权,对劳动保护用品质量和技术要求进行监督,并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信息反馈。

4.1.7对工作需要,超范围发放小件劳动保护用品,由单位申请,安全环保科审核,总经理审批,生产科登记发放。

4.1.8各单位应免费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4.1.9对涉及发放标准修改,新项目新涉及的劳动保护用品,由安全环保科报主管领导审批,方可解决,并报集团公司审核备案。

4.1.10长期(6个月以上)因病休息的员工,相应延长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时间。4.1.11对因工造成损坏的特种型防护用品,由安全环保科审批,更换。对非因工造成劳动防护用品损失的,按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年限折价赔偿。

4.1.12对安全性能高、正常工作时容易损耗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镜、面罩、呼吸器、绝缘手套等,应按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和有效使用期的要求,强制检验或报废。

4.1.13特种防护用品中的安全帽、护耳器等应发放到个人,由个人专管专用,其余可发放至班组,班组保管,集体使用,保证应急情况方便使用。

4.1.14员工进入生产装臵或施工作业现场,必须按照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否则按照违章处罚。

4.1.15各分厂对特种型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等,要建立台帐,常用的防护用品应存放在公众易于取用场所,定点定人专管,做到防潮、防高温、防锐器等损坏。

4.1.16对使用方法比较复杂的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呼吸器等必须进行使用前学习培训,正确掌握其使用方法。

4.2降温风扇管理

4.2.1根据各单位提出的风扇年审报计划和实际情况,由设备科调查落实后,分类汇总、报主管总经理审批。

4.2.2设备科负责各类降温风扇编号、发放、管理、登记工作。

4.2.3风扇电机烧坏后,使用单位负责送电修、修复。如电机不能修复、确认报废,以及其他部件损坏或丢失要写出书面报告,上报设备科。如人为损坏或丢失由责任单位落实到人,照价赔偿。

4.2.4现场的降温风扇根据季节的变化,由各单位安全员负责保管或发放使用。4.2.5现场风扇必须做到人走风扇停。如发现现场没人风扇仍然启动的单位(用于物料、设备降温的风扇除外)对责任人处罚50元。

4.2.6现场因工作需要常年固定使用的风扇,必须设专人负责管理。

4.3应急药品柜管理

4.3.1各分厂均应配备应急药品柜以放臵应急药品。

4.3.2建立应急药品台帐、检查记录及收发放记录(要有领取人、管理人员签字)。4.3.3各岗位应急药品设专人管理,并保证二十四小时随时能取出药品。4.3.4应急药品要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4.3.5药品柜就应为常锁状态,每班设一名药品管理人员,非药品管理人员不得随意打开取药。

4.3.6发放药品限一次用量。

上一篇:领导个人思想总结下一篇:护士节送什么礼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