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参赛感受

2024-08-07

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参赛感受(精选8篇)

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参赛感受 篇1

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首先感谢我们的主持人请出了我们今天的重量级嘉宾—“温医神鸡”,为什么称之为神鸡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这只被拔了毛的鸡已经保存了三年半的时间 第二 作为我们主打产品康福保存液的切身体验者 神鸡伴随着温医学子并帮助我们夺取了两项全国级的挑战杯奖项。因此我们我们的项目能在小挑中获奖,这只鸡功不可没。

说到小挑,我先简单介绍下它,小挑的全名为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近几年风靡全球的重要赛事,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的奥林匹克。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了中国最早的创业计划竞赛。1999年、2000年、2002年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和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分别承办了第一、第二、第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小挑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包括项目概述、项目背景展望、市场竞争分析、财务分析、公司管理介绍、风险预测等方面内容的创业计划书,最终通过书面评审、网络虚拟运营、秘密答辩的方式评出获奖者。

产品的灵感来源于我们05、06届的学长,他们经过几百个日夜的实验室研究发明出了我们现在的产品—康福保存液,这是一种生物标本保存液,主要应用于高校尸体标本的保存,产品非常优秀,荣获过第十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申请过国家发明专利,市场前景广阔,正是如此,我们几个主创成员才萌生了推广产品,组建公司的想法,当然了我们也拉来了06届的曾是产品发明人之一的郑特作为我们的队伍成员。

说实话 刚开始大家全凭一腔激情走到一起,没有想到以后的路怎么走。当我们走上这条路以后才发现其中的艰辛。”的确对于这次参赛的选手来说都没有任何经验,开始时没有人指导,真可谓是白手起家。最初为了做好这份创业计划书,参赛选手们白天去图书馆查资料、做笔记,上网搜索相关信息,有时还要去市场调研。晚上整理资料,编写计划书提纲,一点一点摸索,一点一点完善。经过了校级初赛、复赛、决赛,省级复赛、决赛,全国赛复赛层层选拔,最后终于进入全国赛决赛。在这段时间里,每经历一次比赛,他们都要对计划书动大手术制作全新的ppt参加答辩;每经历一次比赛,他们都要对项目进行认真总结,为下次的比赛做最全面的准备,同时也要做好回答评委老师们刁钻犀利的提问的准备。创业团队就这样一次次的在磨练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对于挑战杯,我想我们收获的不只是荣誉。

经过了长达一年的挑战杯竞赛的经历,我想有几个感悟必须是要跟大家分享下的。第一个:坚持是第一位。”挑战杯的战线拉得很长,省赛的还是在我们期末的时候举办的,对于医学生来说,大家可以想象下那个时候我们有多痛苦,一边要复习迎考,一边要准备挑战杯的比赛,我们只能尽量安排好各项工作不冲突,我们的成员多数都是校级、二级学院的各大学生组织的骨干成员怎么样协调好学生工作、挑战杯比赛以及学习成为了我们最头疼的问题。期间好几位队员经受不住压力表示要放弃,幸运的是,我们始终在坚持。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从失败教训中得到的收获远远大于成功的启示。

第二个:做好自己的事,清楚自己在干什么。我们的团队成员有十几位,必须要让各个成员都要发挥其所长。由于比赛的跨领域性,我们找到的队员的专业背景包括了法医学、预防医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科学、生物技术、医学检验等各个领域。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解决相应的问题,此外,我们还给予以成员公司内的职务,例如总经理 财务总监 市场总监 生产经理等,让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只有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第三个:要有效利用身边的有限资源。挑战杯比赛所要求的知识面非常的广,对于我们本科生来说知识面的相对狭窄、社会关系的薄弱都是牵制我们的主要问题,幸运的是,我们

遇上了几位超级棒的指导老师、团委老师及校方,是他们一次次不厌其烦的帮我们修改文本、寻找大公司的财务总监给我们解惑,举办了十多次的模拟答辩,邀请了社会上很多公司老总、技术专家给我们提问题解决问题,可能这不算是在我们在利用资源而是资源自己主动找上门来,但是同学们,千万不要随便抱怨自己身边无任何可用资源,只用你用心肯定有很多资源供你所用。

现在我们大学生都有着自己创业的梦想,当创业之心蠢蠢欲动的时候,你是否有让梦想成为现实的欲望呢?在梦想要历经千难万险,跋山涉水变成现实之前,面对着资金的短缺、实践经验的不足、老师同学的疑虑、创业与正常生活学习的冲突等众多问题,你还敢行动吗?

勇者无畏,为了梦想的实现,即使有再大的风险也会付出实际行动。在校的大学生,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创业计划作品无论成功与否,都已从中获得了知识与实践经验。还有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以勇敢者的行动实现创业的梦想。

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参赛感受 篇2

一、历届竞赛情况回顾[1,2]

中国创业计划竞赛最早于1998年在清华大学举行。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成功举行。从2000年开始,每2年举行一次,举办学校分别为2000年的上海交通大学,2002年的浙江大学,2004年的厦门大学,200年的山东大学,2008年的四川大学,2010年的吉林大学,2012年的同济大学,2014年的华中科技大学。具体情况见表1。

二、创业竞赛典型特点解析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发展至今,显现出一些较为突出的特点。综合上述九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举办情况,我们对其主要特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

(一)形成了举国体制、自上而下的竞赛实施格局

此特点的体现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创业竞赛的组织机构方面。首届和第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从2002年第三届“挑战杯”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开始,教育部成为竞赛主办单位之一,同时,地方政府作为承办单位也参与其中,并提供了一定的经费支持。这一变化表明国家已将其纳入到高校创新人才培育体系之中。可见,国家层面对此项赛事的高度重视。二是在创业竞赛的覆盖区域方面。纵观九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我们发现该项竞赛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首届和第二届赛事为主的起步发展阶段,参赛区域覆盖范围为大陆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阶段是以第三届和第四届赛事为主的拓展发展阶段,参赛区域覆盖范围拓展到了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且台湾的大学首次派队参加,香港和澳门的大学也应邀观摩竞赛;第三阶段则是从第五届赛事开始为深入发展阶段,参赛区域覆盖范围发展为中国内地以及港、澳、台地区的高校。 相比前两个阶段,区域覆盖范围及参赛高校更加广泛。这些情况较为客观地说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与实践以及自上而下的推进实施,“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高校学生积极参与的全国性赛事,已形成了举国体制、自上而下的竞赛实施格局。

注:带有“※”的届次表示竞赛逐年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和风险投资界的关注,并开始有部分参赛作品和项目获得了风险投资或企业资助。

(二)实现了由模拟创业向实战创业设计实施转变

此特点主要体现在创业竞赛环节上的设计变化,且这一变化主要集中在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竞赛环节的设计上。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2010年第七届吉林大学承办的创业竞赛开始,主办单位在项目计划书评审、公开答辩和秘密答辩三个原有环节基础上,新增了网络虚拟运营竞赛环节。 该环节要求参赛创业项目要在网络虚拟环境下完成企业模拟注册、创建、运营、管理等所有决策, 并与其余参赛团队模拟对抗实战,模拟运营环境的成绩将作为项目评审的重要参考依据;二是2012年第八届同济大学承办的创业竞赛首次将参赛团队分为“已注册公司”和“未注册公司”两个组别, 对于已注册公司的创业项目在评审时给予一定分数奖励。2014年第九届华中科技大学承办的创业竞赛将参赛团队分为“已创业”和“未创业”两个组别,并进行了专业分类申报。这些分组、分类环节的增加表明“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不再仅是评计划、看创意的“坐而论道”与“纸上谈兵”,而是赋予其新的内涵与意义,成为高校大学生模拟创业向实战创业转变的综合性实践教育平台。

(三)促进了优秀创业项目与风险投资的有效对接

随着“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推进与实施,其社会成效日趋凸显,社会影响不断扩大。首先,从2002年第三届竞赛开始,一些优秀创业项目获得了风险投资机构的关注。以第三届竞赛为例,部分参赛作品开赛前就吸引了部分风险投资,金额达上亿元,决赛后正式签约项目4件,金额达576 0万元。自此,优秀创业项目与风险投资机构的有效对接则成为此项赛事的重要亮点,此后每届都有成功获得风险投资的典型案例。这一情况表明风险投资机构的引入一方面在连接高校资源与社会资源上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另一方面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创业竞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地促进了优秀创业项目的成果转化与市场转化。其次,从2014年第九届竞赛开始, 竞赛采取“3+2”全新赛制。这一全新赛制的实施一方面促进了该项赛事的多元化与精细化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更多优秀创业项目的脱颖而出,大大增加了这些项目成果市场转化的机会,极大地实现了这些项目与风险投资的有效对接。

三、创业竞赛现存问题

从上述历届竞赛情况回顾、创业竞赛典型特点解析两方面,我们可知作为由国家多部委联合举办的国内顶级赛事,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推进产学研用以及创新国家建设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与作用。但在其实施与运行等环节过程中,与美国等国外高校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相比,我国的创业竞赛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有效解决与科学改进。

(一)创业竞赛功能定位不清

无论是国内高校还是国外高校创业竞赛都已成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及其开展创业实践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从高校、教师和学生三个主体进行考量认为,当前创业竞赛的实施操作与国家最初开展此项活动的初衷出现一些不相一致的方面,存在由于对其功能定位理解不清而呈现出功利化倾向。具体地说,一是从高校视角,已将诸如创业竞赛活动成绩的取得作为自身办学实力与水平的评价砝码,而忽视了它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与现实价值。于是,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高校直接选拔能够取得好成绩的项目直接参赛,而不组织相应的校园选拔活动, 创业竞赛的参与面相对很小。对待此问题,高校要有清晰与理性的认识,切记把握好其中“度”的问题;二是从教师视角,很多高校将指导学生获得创业竞赛成绩作为本学校教师职称晋升的一项硬性指标。当然高校出台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类大赛指导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也确实吸引了一大批教师参与其中,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存在有的教师为了能够取得比赛好成绩,却将自己科研项目中的一部分成果直接拿出来让学生参赛,虽然取得了好成绩,但学生参与面以及学生主体性发挥等方面都受到了影响;三是从学生视角,学生参与创业竞赛也不简单是学生一次创业体验活动,而是一项关乎学生个人前途命运的人生大事,由于一些高校将在比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作为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的一项指标或举措。这一情况就使得一些学生不是为了创业梦想而参加竞赛,不是为了锻炼自己而参加竞赛。这也导致了一些具有创业潜质的学生未得到进一步的激发,一些较好前景的创业项目最终处于被搁浅的状态。

(二)创业竞赛覆盖范围有限

有学者针对“创业大赛”主题,就“是否了解国家组织的各种创业大赛”“是否了解省市组织的各种创业大赛”和“是否了解学校组织的各种创业大赛”等问题对北京市部分高校进行调研数据分析显示:分别只有8%、6%和10%的学生表示“很了解”创业计划大赛,分别有34%、28%和36%的学生对创业计划大赛表示“一般了解”,分别有38%、 35%和31%的学生表示“听说过,不太了解”,分别有21%、30%和23%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即使是已经具有一定参赛经历的学生,也分别只有15%、13%和10%的学生表示“很了解”创业计划大赛[3]。我们采用同样的主题与同样的问题对吉林省部分高校进行调研,其数据分析显示:分别只有6%、4%和10%的学生表示“很了解”创业计划大赛,分别有32%、29%和39%的学生对创业计划大赛表示“一般了解”,分别有44%、45%和34%的学生表示“听说过,不太了解”,分别有18%、22% 和17%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即使是已经具有一定参赛经历的学生,也分别只有19%、12%和24% 的学生表示“很了解”创业计划大赛。

综合上述这些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高校大部分学生对于国家、省市、学校组织的创业大赛不了解,即使是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对其了解也是非常有限。由此可知,当前高校组织的创业大赛覆盖学生范围有限,还没有惠及大多数学生。

(三)创业竞赛实施成效欠佳

“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作为一项自上而下由国家多个部委联合牵头组织实施的竞赛项目,得到了各级政府、各类高校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但在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中,存在着竞赛规划与竞赛实施脱节的现象,使创业竞赛实施成效欠佳。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创业竞赛普及性较差。有学者针对“创业大赛”主题,就“是否参加过国家、省市和学校组织的各种创业大赛”等问题对北京市部分高校进行调研, 数据分析显示:有22%的学生回答“参加过”,有78%的学生回答“没有”[3]。我们采用同样的主题与同样的问题对吉林省部分高校进行调研,其数据分析显示:有16%的学生回答“参加过”,有84% 的学生回答“没有”。这两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当前高校有近80%以上的学生没有参加过此类大赛,可见创业竞赛普及性较差;二是创业项目社会转化低。通过对历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的梳理,我们发现:自其举办以来,吸引了一些风险投资机构的关注与参与,但现有的竞赛体制未能充分发挥包括风险投资机构和企业行业主管在内的社会资源的作用,创业项目与社会资源之间未能形成良性互动与彼此充分信任,造成了“学校热、社会冷”的局面。由此,大部分创业项目“纸上谈兵” 的结果,就是创业项目签约率低,创业项目社会转化率低,制约了创业竞赛孵化功能的发挥。

四、创业竞赛改进建议及举措

基于上述对历届竞赛情况回顾、竞赛典型特点解析、竞赛现存问题简述等内容的分析,我们认为要更加充分地发挥创业竞赛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推进其良性运行与优质发展,应在原有好的基础和传统上,进一步加强创业竞赛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及其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创新。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建设举措。

(一)进一步明确创业竞赛的功能定位,实现教育功能与实践功能的有效融合

正确理解和明确创业竞赛的核心功能与定位是办好此类赛事的根本与关键。“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宗旨明确指出:“作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载体,创业计划竞赛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方面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用。”[4]这一宗旨充分体现了创业计划竞赛的教育功能与实践功能的双重定位。对此学者们也有专门的研究。如有学者在论述MIT创业大赛对完善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启示内容时指出:“创业大赛要真正实现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融合。具体地说,理论上看, 创业大赛是实现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相统一的桥梁;然而在实践中,如果创业大赛的组织者本身没有创业经验或商业实践,竞赛程序的设计不能实现教育目的,理念的实现缺少资金赞助与人员支持, 创业大赛将与教育和实践的统一相去甚远。”[5]还有学者系统梳理了国外研究型大学创业计划大赛的主要特点认为:“从知识结构看,美国研究型大学创业大赛通过研讨会、训练营和导师制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结合。”“通过邀请创业企业家和创业教育研究专家开展的研讨会、 训练营,以及一对一导师的指导和帮助等形式,美国创业竞赛实现了知识基础与实际运用的结合,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统一。”[6]

明确创业竞赛这一核心功能定位后,我们认为要实现教育功能与实践功能的有效融合,就要从高校、教师和学生三个主体入手,转变他们的观念与误区就显示出了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具体地说,就是要转变三个主体现有对创业竞赛参与的功利化倾向,走出“唯成绩、为比赛而比赛”的认识误区: 一是高校作为创业竞赛组织机构,要改变将“创业竞赛”看作学校办学水平的比拼,成为学校追求社会声誉的一张名利双收的名片等认识误区,而是将这一典型载体作为学校教育教学革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与教育教学、专业教育相融合的一些体制机制的创新,采取丰富多彩的竞赛形式等有效举措来全面培养与锻炼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以高质量的人才输出作为学校真正实力的硬指标;二是教师作为创业竞赛过程中教书育人的重要主体,在创业竞赛参与或指导学生过程中, 要改变为追求个人职称晋升等功利化的目的性,才能在指导过程中更好地以身示范发挥教师的引领与带动作用以及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与主体性激发作用,做好学生的专业导师、知心朋友与人生导师; 三是学生作为创业竞赛参与的主体,也要改变参与创业竞赛是为了个人追求荣誉或成绩、获得保研资格与奖学金奖励等功利化的目的,而是将其作为个体职业发展过程中一次就业创业的人生体验与能力锻炼,才能实现个体的更大发展与超越。

(二)进一步完善创业竞赛的运行机制,不断扩大创业竞赛的覆盖面与影响力

创业计划竞赛自在中国实施至今,都是坚持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自下而上的组织运行模式。十余年的实践与探索证明,这一运行模式确实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锻炼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为此,为更加科学高效地运行创业竞赛,实现创业竞赛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业成果项目的有效转化,不断扩大创业竞赛的覆盖面与影响力,我们认为,在坚持原有自下而上的组织运行模式基础上,还要重点在机制方面做出三方面的努力:一是要转变高校、教师和学生三个主体现有对创业竞赛开展目的与意义的狭隘认识以及一些功利化倾向,不断创新竞赛方式。对此有学者以国外15所著名高校的创业竞赛为例,从竞赛的目标定位、运行时间和程序设计、覆盖范围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系统归纳,认为:国外高校创业竞赛的组织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虽然各有不同但却可以相互弥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创业需求[6]。 基于此,创业竞赛各级实施主体要在原有开展竞赛环节的基础上,通过论坛讲座、参观考察、技能培训、网上模拟等多种形式,扩大创业竞赛的覆盖范围,提升创业竞赛的普及程度,在高校、教师和学生群体中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氛围;二是要充分借鉴国外高校创业计划大赛的成功经验, 扩大创业竞赛参与主体的范围。除高校、教师和学生参与外,还要突出企业行业、社会资本、风险投资等机构在创业竞赛的重要作用,汇聚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融入竞赛的组织评选、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中,切实地把创业竞赛办成一项集教育功能、实践功能与社会功能于一体的学生活动; 三是加强学生创业竞赛项目的跟踪指导与多方多维辅导。在创业竞赛整个运行过程中,要组建一支由专家学者、企业高管、创业人士、政府人员等构成的全程性、多方多维的咨询服务团队,在帮助学生科学理性评估项目、认清行情和规避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等方面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与有效保障。

(三)进一步改进创业竞赛的评价机制,促进创业竞赛健康有序科学理性发展

当前,关于创业竞赛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我们仅以“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为例,一些学者对其评价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科学指导与学习借鉴。如有学者从数理分析视角对“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的评审方式进行了细致分析,尤其是细致研究了评价方案中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科学论证。具体地说,研究者将设计的创业计划竞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借助专家评价信息以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各项目进行了综合评定,并配以算例来说明该评价的过程和结果[7]。还有一些参与创业竞赛的评审者从评审原则视角指出“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的评审方案不应局限于一纸策划书的评审方式,还应考虑到创业项目的创新性、操作性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等指标。

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参赛感受 篇3

前 言

创业计划大赛是80年代在美国高校兴起的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的活动,1983年在德州大学举办了首届商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大赛不仅催生了闻名世界的“硅谷”,而且在大学的创业中诞生了Netscape , Excite , Yahoo等高科技公司。创业计划大赛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竞赛团队,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包括企业概述、业务与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与退出策略、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内容的创业计划书。

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了中国最早的创业计划竞赛。1999年、2000年、2002年、2004年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厦大分别承办了第一、二、三、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讯飞、中华行知网、澳视等一批学生公司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实际运行阶段并逐步走向成熟。

我校1999年在小范围内举行竞赛,1件作品参加了第一届全国竞赛。2000年,我校全面开展此项活动,同时积极组队参加全国和福建省的竞赛,在省赛中获得两银一铜和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2002年的省第二届竞赛中,有2件作品进入全国比赛,并有1件作品获全国赛铜奖。2004年在参加福建省第三届竞赛中,共获得三银四铜和优秀组织奖的成绩;刘文桂等同学的《闽北互动型休闲度假村》在第四届全国大赛中获得铜奖。2006年更是推荐了15件作品参加省赛,相信他们将在福建省第四届竞赛中以优异成绩进入国赛。为引导和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同时也为了便于组织者、参赛者了解我校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竞赛章程、赛程安排和参赛作品写作方法等,我们编写了这本《参赛指南》,仅供大家参考。

参赛要求

一、参赛对象

大赛的参赛者必须是在校全日制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生,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至少由三名同学组成(建议不超过十人);允许跨校组队,但本校人数不得低于本队参赛人数的三分之二,且团队负责人必须由在校的福建农林大学学生担任。

二、作品要求

参赛项目可以是一项发明创造、技术专利,也可以是一项可能研发实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

具体来源有:①参赛小组成员参与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或课外制作;②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此种情况下,参赛小组须向组委会提交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以引用其产权);③可能研发实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

五、成果转化

为推动参赛作品的市场化、商业化,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参与竞赛活动,使学生的创业计划竞赛作品得到资金的支持,使技术与成果的转化成为可能,决赛阶段将举办相应展示活动。转化方式为:(1)直接为参赛的创业计划注入资金,使其市场化运作;(2)直接购买参赛团队的创业计划。以上转化工作将事先征得参赛团队的认可。

参赛指导

(一)组队

一个优势互补、紧密合作的优秀团队是参赛和创业成功的基本保证。有意参赛,而苦于找不到合作伙伴的同学,或者缺少某方面专业人才的小组均可以通过挑战者科技协会的组队沙龙找到满意的合作伙伴。组队分两阶段;初赛前组队沙龙,供大家自由组队;初赛后组队,让大家进行人员调整,未通过预赛的团队成员可选择进入其他团队。此外,还可以自己在校内发布招聘广告完成组队进行参赛。

(二)项目寻求

大赛鼓励参赛者不断创新,用自己的发明和创意参赛。鼓励更多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生的优秀科技项目转化为生产力。本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精神,也鼓励大家在院系科研部门寻求实验室项目参赛。

(三)收获

1、创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参赛者在创作计划的过程之中,通过大赛提供的系统培训,以及学习、交流,全面地接受创业者所应具备知识和技能体系培训。

2、创业的合作伙伴

参赛者通过比赛,可以结识未来创业的合作伙伴。参赛组的成员将最有可能在将来形成创业合作关系,开创成功事业。

3、创业的商业关系网络

参赛者通过比赛,可以结识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若对作品表示了浓厚兴趣,将对具有实际运作价值的作品,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参赛者可以向风险投资家充分展现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的巨大市场前景,为进一步创业赢得资金。参赛者还将结识商界和法律界人士,为将来创业建立良好的商业网络。

4、创业的良好媒体关系

投入实际运作项目的参赛小组将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获得向社会推荐自己和产品整体形象的难得机会,为未来创业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

5、团队精神

参赛者在加入一个充满智慧和活力的团队时,与团队伙伴携手接受挑战。参赛者将体验到前进中相互激励的力量以及分享成功的喜悦。在这一过程中,参赛者会感受团队精神的力量。

6、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赛者通过参加竞赛,可以获得对产品或服务从构想变为现实的全局把握。在完成商业计划的过程中,培养沟通能力、说服能力、组织能力。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增强创业的勇气、信心和能力。

创业计划竞赛不同阶段对作品的要求

(一)初赛阶段

初赛时提交一份初赛作品,应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力求简洁,且相关数据科学、真实准确,对于一个非技术背景的人士都应清晰易懂,且应有独立的封面。理想篇幅:A4纸3-4张。

一、基本部分

(一)概要

一个非常简练的计划及商业模型的摘要,介绍你的商业项目。

1、机会

(1)创业机会描述

瞄准清晰的市场需求、瞄准具体的目标消费群。简要叙述你的公司处于什么样的行业、市场、专向补充区域。市场的特征是什么?你的分析与市场调查机构和投资分析有什么不同。分析是否有新生市场?你将如何发展这个新生市场。

(2)产品或服务概述

在这里用简洁的方式,描述你的产品或服务;注意不要透露你的核心技术,主要介绍你的技术、产品的功能、应用领域、市场前景等。使用类比,给出例子,解释怎样满足顾客的需求。(3)市场总的竞争描述

阐述根据产品、价格、市场份额、地区、营销方式、管理手段、特征以及依财务力量划分的重要竞争者。如竞争者是谁,他们的产品是什么?你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如何保持这些优势?请在这里研究进入前的细分市场的主要障碍及竞争对手模仿你的障碍。

2、策略

(1)策略+目标市场=创业模型(2)如何进行营利

(3)如何把产品送到顾客手中(4)如何确定顾客

3、管理团队

(1)策略的营利潜力、营利能力、预期收入、回收策略等。(2)描述管理队伍,包括成员的分工和互补,公司的组织构

架和领导层,创业顾问以及主要的投资人和持股情况。(3)相关的行动计划。

二、可选部分:产品或服务的命名 命名时应考虑的因素:用语直观、时髦,暗示创业模型,有说服力,能吸引

顾客的注意力。

三、注意

1、以顾客为中心描述这一讨论的框架

例如:您的产品或服务是一个正在出现的发展潮流的一部分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

特定的大型应用;

这个风险事业是一种解决方案;

对顾客需求的特殊之处;

初步的成功。

2、使用图表来说明概念,清晰简洁的书面材料,直截了当。

(二)复赛阶段

复赛时提交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一份好的创业计划(包括附录在内)篇幅一般为20-40页长。创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明确你的顾客群

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清晰的市场,并与潜在的顾客交谈。例如:谁会买荧光雪橇 美国有2.5亿人

目标:滑雪爱好者,比方说30%的人滑雪,即为7500万人;

细化目标:追逐潮流的一部分滑雪爱好者,8%,即600万;其中50%的人每年购买一个,为300万; 价格: 500美元/双;

估计市场容量:15亿美元。

二、说明谁会购买产品或服务

销售方式,即如何获得利润,如何把产品送到顾客手中;

价格;

A、销售方式的选择

顾客:销售渠道?

创业用户:决策者?

制造业者:是使用还是转手还是买卖?

分销商:谁作为你和顾客的桥梁?

科研实验室:有吸引力吗?说明为什么? B、为你的产品或服务定价

对于顾客的经济价值;

与本产品竞争的同类产品的价格;

决策者,预算:成本+利润=价格;

从顾客出发,他们能接受的价格下限。

三、展示大的潜力 使用类比的方法说明这是一种产品还是一桩生意?这次风险事业的潜力是大还是小?举例说明潜力大的特点。

例如: 3-5年之内的收益达2千万至1亿美元;

每个员工收益达15万至30万美元以上;

退出策略是5年内上市发行股票(IPO);

税前利润达20%以上;

收益和员工年增长率100%-200%;

五年内偿清投资的50%-100%;

市场年增长率达20%以上;

用户在半年内收回产品投资。

四、描述产品或服务

五、分析你的竞争对手

弄清竞争对手和替代产品;

执行总结------1

1.公司简介1

2.市场概述1

3.投资与财务---------------------------3

4.组织与人力资源--------------------4

5.公司战略规划-------------------------5

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参赛感受 篇4

以及计划书提纲

1.项目概述

1.1.公司简介

1.2.市场概貌

1.3.营销策略

1.4.生产运营

1.5.管理计划

1.6.财务预测

1.7.创新亮点

1.8.团队优势

2.产品开发

2.1.产品整体概念

2.2.产品领先程度(产品项目市场地位)

2.3.市场开发策略(产品生命周期营销策略)

2.4.市场接受程度(新产品采用与扩散)

3.市场调研

3.1.市场容量预测

3.3.市场变化趋势

3.3.市场细分格局

3.4.市场竞争格局

3.5.目标市场选择

3.6.市场份额预测

4.行业竞争

4.1.行业竞争格局

4.2.行业战略集团

4.3.主要竞争对手

4.4.公司商业目的4.5.公司市场定位

4.6.公司竞争战略

5.营销组合5.1.产品组合5.2.价格组合5.3.渠道组合5.4.促销组合6.生产运营

6.1.生产能力规划

6.2.原料供应保障

6.3.生产设施布置

6.4.生产作业流程

7.组织管理

7.1.创业团队成员

7.2.公司治理结构

7.3.公司组织结构

8.财务预测

8.1.偿债能力预测(资产负债表:前两年财务月报,后三年财务年报)

8.2.盈利能力预测(利润表:前两年财务月报,后三年财务年报)

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参赛感受 篇5

由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的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于2010年结束,我校取得了全国金奖1件、铜奖1件的好成绩。在今年十月举行的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共获得全国一等奖1件,三等奖二件的好成绩。为鼓励我校同学积极参与创业竞赛,增强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学术氛围,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备战明年的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经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从通知之日起开始征集参赛作品,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一、申报对象

我校在读本专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二、时间安排

1.作品申报截止时间:2011年11月23日晚20:00 2.校内评审立项时间:2011年12月

3.作品完成时间:2011年12月——2012年3月 4.校内决赛时间:2012年3月 5.重庆市决赛时间:2012年5月 6.全国决赛时间:2012年9月

三、申报说明

1.本届竞赛为创业计划竞赛。创业项目可包括产品(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类;生物医药类;化工技术、环境科学类;电子信息类;材料类;机械能源类)和服务咨询类,项目要有较好的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较好的市场前景等。

2.创业团队成员一般为4—6人,成员知识结构要合理,应包括产品技术研发或创意研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多专业领域学生。

3.指导教师在所在学院和学生社区团委协助下,由团队负责联系确定,一般为1—3人,确定的指导教师要有较为充足的指导时间并具备相关领域专业知识。4.参加今年第十二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优秀作品和获奖作品在修改为创业计划书后也可申报。

5.申报作品经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专家小组初审确定资助项目,资助资金从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中划拨。资助分两期进行,前期资助金额为500—2000元,后期视作品参赛成绩追加资助金额。

6.作品申报书可从校园网和校团委网站上下载,团队负责人按照要求据实填报。

7.申报时上交作品申报书和创业计划书各五份(创业计划书2000字左右)。

四、我校教师指导的作品获奖,按照交大〔2009〕155号文件的规定,按获奖等级可冲抵相应岗位业绩积分,并可获得相应的工作量酬金。学生获奖按照《学生手册》中的相关规定予以奖励,并在学校评优评先和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中综合考虑。

五、校团委将在近期相继在各个社区举行往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获奖作品巡展,并适时邀请有关专家举办“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活动的讲座,指导广大同学申报创业计划作品。

六、请有意申报的同学,在规定时间11月23日(周三晚19:00—19:30)内将创业计划书和作品申报书(纸质档和电子档)交至学生菁园小区团委办公室(9栋移动营业厅二楼),由分团委统一报送校团委。

联系人:邱雨薇 电话:***

附件: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品申报书

点此下载附件

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参赛感受 篇6

信息来源:工商管理系 发布时间:2011-11-0

1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帮助同学们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念,在艰苦创业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报效祖国的理想,在全校营造一个良好创新氛围,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同时为2012年“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做好作品的选拔、推荐,学院决定举办第六届科技文化节暨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本次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由工商管理系承办,创业者协会协办。现将竞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全体在校学生

二、参加人员:由学生自主组成(组队时最好由不同专业、学科的学生参与形成优势互补、学科交叉的竞赛小组),每班最多报4组(按负责人所在班级计),每组3~5人。

三、竞赛安排:

宣传、报名阶段:10月28-11月5日。凡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学生均可自由组队报名参赛。

初赛阶段:11月6日—11月20日。参赛队提交创业计划书提纲。

复赛阶段:11月21日~12月15日,各通过初赛的小组提交完整的创业计划书,期间学院组织相关专家和教师开展创业讲座和培训,对复赛作品及其小组成员组织面试等工作,并于15日确定并公布进入决赛的前10名小组名单

决赛阶段:12月16~1月5日,对进入决赛的小组安排指导教师,完善创业计划书,指导答辩等工作,并在择时组织决赛。

四、参与项目

1、项目要求:应结合自身的实际,选择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参赛项目可操作性强,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或潜力。

2、参赛内容,学生自己的或参与的科技发明创造、个人创业或服务;学校提供的教师科研单位进行的,有学生实际参与的科研项目、产品或服务项的设计等。

五、竞赛奖励方法

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六名。

六、竞赛要求

各小组需提供A4纸打印的创业计划书1份和电子文稿

各小组提交的创业计划须为未公开发表过的作品,作品涉及抄袭、借用等侵权行为均由作者本人承担一切后果。

七、报名方式:

书面报名:工商管理系系部办公室卢毅大老师8726302

5工商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冯方友老师87263026

电子报名:fsptec@163.com

八、组织机构

本次活动由工商管理系主办,创业者协会协办,项目负责人为冯方友老师。

联系电话:工商管理系物流教研室冯方友老师87263026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附件1:报名表

.doc

附件2:创业计划书写作

.doc

附件3:创业计划竞赛不同阶段对作品的要求

.doc

附件4:创业计划书的写作框架与评审要点

.doc

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参赛感受 篇7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包括企业概述、业务与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与退出策略、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内容的企业计划书,最终通过书面评审和陈述答辩的方式评出获奖者。

2003年我校举办首届校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来,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比赛均取得优秀成绩。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业、实践成才的热情,努力营造浓厚的大学生创业氛围,精选一批优秀的创业项目,积极备战明年举办的全省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现将安徽工业大学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一)成立竞赛组委会,组委会由主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校领导担任组长,校团委、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科研处、教务处、学生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研究生学院、承办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和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校团委,负责协调、指导竞赛正常展开。本届竞赛由经济学院承办,具体负责竞赛有关工作。

(二)由科研处负责聘请各个相关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负责申报项目的评审及参赛项目的学术指导。负责决赛阶段的作品评审、评奖和指导。

(三)成立竞赛咨询专家委员会,由在“挑战杯”国赛获奖指导教师和参赛成员为成员,负责提供赛事咨询。

(三)各学院创新教育活动指导小组负责本院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领导和指导。负责作品的征集、汇总、审核、初评、推荐和指导工作。

二、参赛对象与参赛项目

(一)参赛对象:

全日制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赛,参赛者根据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组成一个优势互补的竞赛团队。一个团队由3—7人组成,可以由来自相同学院也可以由来自不同学院的各个专业同学组成。团队成员分为核心成员(含第一作者,但不超过3人)和伙伴成员两类,具体数目由各团队自行协商申报。各团队须有1-2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指导老师和推荐者。

(二)参赛项目来源

参赛作品为创业计划书。参赛者所提出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可以是竞赛者参与的发明创造,也可以是一项可能实现开发的概念产品或服务。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方向,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和服务完成一份具体、完整、深入的创业计划。创业计划应描述公司的创业机会,阐述创立公司、把握这一机会的进程,说明所需要的资源,分析风险和预期回报,并提出行动建议。创业计划应聚焦于特定的策略、目标、计划和行动,对于一个非技术背景下有兴趣的人士应清晰易懂。为了使广大参与者能够尽快地选定项目,积极投入到分析研究中,所需要项目可以从以下渠道获得:

1.校科研处和各学院提供的我校科技产品及项目资料;

2.我校历年来举办的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的参赛作品;

3.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SRTP)成果和学科竞赛参赛作品;

4.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5.指导教师或其他老师的研究课题;

6.校内外经授权可利用的科技成果、专利或新产品;

7.同学们自己开发的技术或产品,以及服务创意等。

三、竞赛程序及进程安排

整个活动应成为一个持续、且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各学院选出一定数量的项目参加学校决赛,学校评出一定数量的优秀项目参加省级竞赛。

1.宣传发动阶段:组织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专题报告会和经验交流会。校、院学生会、科技协会和有关创业课程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宣传本次竞赛,让全校师生了解本次竞赛有关情况。鼓励同学充分发挥创造力,寻找志趣相投、优势互补的同学组成竞赛小组和团队。(2013年5月下旬-6月上旬)

2.项目计划申报阶段:各参赛小组应在团队第一作者所在学院进行申报,由各院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初选,将项目计划大纲报竞赛工作办公室。参赛小组需要提交一份项目商业计划大纲(电子版)。(2013年6月下旬)

3.项目初审及重点支持阶段:对提交上来的参赛项目,由专家委员会聘请相关专家进行初审,确定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其中,重点项目推荐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社会实践项目重点扶持。(2013年7月上旬)

4.项目进展情况检查阶段:为跟踪申报项目进展情况,进一步了解重点支持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执行现状,采用学院检查和专家委员会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帮助项目更有效率的推进。(2013年9月下旬)

5.项目调研及创业计划书撰写、提交阶段:经竞赛工作办公室审核同意后,参赛团队应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认真进行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创业计划竞赛参赛指南》(另行编发)编制一份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有实施可能的创业计划书。下学期开学初,每参赛小组提交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电子版)。(2013年10月下旬)

6.大赛评审及评奖阶段:经书面评审,评定出进入现场决赛的作品。现场决赛答辩以风险投资审核的方式进行,每个参赛小组用6分钟阐述自己的创业计划,剩余6分钟,由评委提问,参赛队回答,评委当场为个小组的现场说服力打分。根据决赛结果,大赛评委会专家评定出全部参赛作品的奖项和确定参加省赛的作品。(2013年11 月下旬)

7.项目加工及培训阶段:根据竞赛结果,挑选数件优秀作品参加省级竞赛。入选项目可进入校大学生创业工作站进行研究。

组委会将邀请我校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教授、省内外知名企业家、风险投资界人士、优秀创业家,对所有参赛者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

8.竞赛成果转化阶段:马鞍山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通过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工作站渠道全程参与本届竞赛,负责择优促进参赛项目入孵马鞍山市大学生创业园,并落实入孵项目在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免交房屋使用费、小额担保贷款、青年创业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协助入孵企业争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和马鞍山市孵化资金项目支持。

本次竞赛的相关信息请浏览校团委网页。

四、奖励与表彰

1.本次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设立金、银、铜奖和成功参赛奖。根据学校有关政策给予项目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物质和精神奖励。根据《安徽工业大学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及《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教育学分认定办法》规定,给予参赛选手以素质拓展学分和创新学分的认定。科技竞赛优胜奖励按《学生手册》规定执行。

2.对指导教师工作量按学校相关政策执行,教学科研奖励、教学效果的认按《安徽工业大学教学成果(项目)奖励办法》(安工大【2013】44号)。“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列为学校科技竞赛项目A类。

3.本次竞赛计各院团体总分,并按总分进行排序,评出3-5个优秀组织奖。团体总分计算如下:获金奖、银奖、铜奖、成功参赛奖的作品分别得到100、70、40、10分。

五、几点要求:

1.竞赛组委会成员单位要大力配合、共同协调,保证本次竞赛顺利举行,校团委和经济学院要认真组织和实施,落实比赛的各项具体事宜。

2.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广泛动员学生、教师积极参与竞赛活动,形成竞赛的群众性基础。落实必要的场地和经费,特别是要给每支参赛队伍配

备指导教师,切实关心、支持大学生的参赛;各学院要成立专家评审组,对学院选送的作品进行初评,将优秀作品报学校参赛。

3.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对学生会、科协及各类学术型、研究型、创新创业型社团学术科技活动的指导,认真组织,积极实施,广泛动员全校青年学生积极参与,以确保此次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圆满成功。

附:

1、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组委会、评审专家委员会、咨

2、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评审规则

3、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品申报书

询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

校团委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中心科研处

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参赛感受 篇8

组织单位、获奖作品和优秀指导教师的决定

2012-10-16 22:22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教育,培养和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大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和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高素质青年人才,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学生联合会于2012年4月至6月联合举办了第十届“”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本届“挑战杯”竞赛共有66所高校的近2万名大学生组成3000多支创业团队参加了校级比赛,400件作品进入省级复赛,123件作品参加了终审决赛。经省竞赛评审委员会预审、终审,省竞赛指导委员会审定,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学生联合会决定,授予河南理工大学本届竞赛“”,授予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9所高校本届竞赛“优胜杯”,授予河南中医学院等22所高校本届竞赛“优秀组织奖”,授予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等17所高校本届竞赛“高职高专参与奖”,授予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德行丰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4支创业团队本届竞赛“公开答辩最佳团队”,对河南科技大学的《洛海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24件作品颁发本届竞赛特等奖,对河南师范大学的《新科聚能责任有限公司》等57件作品颁发本届竞赛金奖,对河南工业大学的《河南希冉生物—特种变性淀粉有限公司》等77件作品颁发本届竞赛银奖,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旺德福老年玩具有限责任公司》等136件作品颁发本届竞赛铜奖,授予周口师范学院的张倩、余玲玲、陈昊明、吕凤明等20个创业团队本届竞赛“虚拟运营专项竞赛奖”,授予„„等„„名同志“优秀指导教师”,现予以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高校和个人,认真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我省青年学生创业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和提高贡献力量。希望全省高校积极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创新素质、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引导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促进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推动我省“挑战杯”竞赛活动的深化和提高。希望广大高校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以崭新的创业理念、丰富的创业知识、高超的创业技能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

1、第十届“”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杯”获奖名单

2、第十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胜杯”获奖名单

3、第十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组织奖”名单

4、第十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高职高专参与奖”名单

5、第十届“”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公开答辩最佳团队名单

6、第十届“”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奖作品名单

7、第十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网络虚拟运营专项竞赛奖”名单

8、第十届“”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名单

共青团河南省委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河南省学生联合会

上一篇:关于公司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下一篇:五年级暑假作文:游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