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共12篇)
挑战杯 篇1
记得去年听过朱国荣老师的一堂课, 被朱老师大胆的课堂设计震撼, 被朱老师大气的教学风格征服。40分钟的课堂上, 每个学生都在朱老师的布局下挑战着思维, 挑战着自我。下课前, 朱老师让同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堂课的学习收获时, 有同学这样说:“这堂课上一开始我觉得自己是对的, 后来觉得他们更有道理。”“我知道了有的话正着说是对的, 倒过来说却会不对了。”……同学们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由此而生。这堂课上学生不只探索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给他们留下更深印象的是探索道路上的疑惑与坎坷, 而这种疑惑与坎坷却正是朱老师巧妙设下的教学环节而引发的, 老师既想看到学生在困难面前被激起挑战的欲望, 更想与学生分享挑战成功后的喜悦。而这堂课上我们都感受到了学生强烈的挑战欲望, 也分享到了这份成功的喜悦。
一、数学课堂呼唤思维挑战
数学课堂和数学学习的价值何在, 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方向何在, 有人说, 教学的本质不在于训练、强化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 而在于激发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我们的数学课堂需要营造数学思考的氛围, 创造思维挑战的条件。如果把学生学习数学比作一条没有终点的探索之路的话, 那么数学课堂应该是在通向那隐蔽的真理的曲折道路上指引学生前进的一盏明灯, 而数学教师正是点燃这盏明灯的人。每个学生都有寻求刺激、接受挑战的潜在的心理动机, 只不过有时候这种动机可能因为这样和那样的原因被掩盖了。如果一位数学教师能把情感体验真正当成了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那他一定有可能营造出激情洋溢的课堂。如果一位数学教师能把思维挑战作为数学素养之精髓, 那他一定会千方百计创造出精彩灵动的课堂。又想到朱老师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 他的设计和执教就很好地使学生接受了一次思维挑战。且看这一教学片段:
教师让学生给提供的材料上的平行四边形作高, 再让学生说说这些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指哪部分。 (学生先同桌说, 再发言)
问:“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进一步指导说:“我们可以先量一量, 根据量出的数据大胆地试一试, 看看怎样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生试做, 教师巡视。
试做情况反馈:
生1:5×7=35 (平方厘米) 。 (5厘米是斜边, 7厘米是底)
生2:3×7=21 (平方厘米) 。 (3厘米是高, 7厘米是底)
学生1发言:因为长×宽=长方形面积,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5×7。让与学生1解答相同的学生 (占大多数) 再发言, 他们这样解答理由也都是是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 (这些学生的表情显示很坚信自己的观点)
教师板书:长×宽=长方形面积
问:看到平行四边形你怎样会想到长方形的?
生:把平行四边形转一下就变成了长方形。
教师拿出教具让学生拉一拉, 看看平行四边形怎样变成长方形的。 (把教具固定在黑板上, 画出拉出的长方形)
问:就因为这样,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5×7=35 (平方厘米) , 你们同意吗?同桌讨论, 如果不同意说出为什么。 (这时, 许多同学对自己原来的想法产生了怀疑)
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图形的周长不变, 面积变了。
追问:你是怎样看出面积变了, 怎样变了?
生:把三角形1切下补到2的地方就能看出平行四边形面积比长方形面积小了。
师小结:这种方法不对, 你认为怎样可以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再看看第二种方法对不对?
…………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我们能清晰地观察到学生在朱老师的引领下经历了猜测尝试—自我怀疑—探究辨析—自我调整的学习过程, 完成了向原有的思维方式作出的挑战。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产生了思维的撞击, 迸发出了火花, 很可能成为学习生涯中一次难忘的经历。这难道不是我们追求的有效学习吗?
要使数学课堂实现思维挑战我们应该怎样做?
二、寻求超越, 发扬挑战精神
关注学生发展的好教师往往会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他们通过不断实践, 深入了解学生现状, 充分预设各个教学环节的生成情况来调节自己的教学行为。我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内容自以为十分熟悉了, 听过的公开课也有好几堂了, 印象中这种课不过是沿着“知识迁移—剪拼实验—公式推导—公式运用”的模式作些微小改进罢了, 即使是许多评优和展示活动的设计中也只能够看到局部的创新, 或能够看到某个环节的亮点, 然而像朱老师这样大胆的教学思路却是闻所未闻。这是一种对传统课堂的挑战, 需要教师具有十分熟悉教材熟识学生的底气, 自如把握课堂的霸气。而每位教师的发展何尝不需要挑战,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不就是经历了一次次的挑战才登上教坛顶峰的吗?每个人只有不断接受新的挑战, 不断挑战自我才能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超越, 这种超越只有自己才能最正切地体会到, 这时这种超越会变成教育的幸福。当一位数学老师真正走进了课堂 (不只是单纯的教室) 以后, 追寻数学教育思想, 让课堂成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 才可能真正过上丰富的、有意义的教育生活, 达到了这样的境界的老师才有可能挑战一切。
三、设计创新, 开拓挑战空间
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常常需要思考, 我们的课堂会为学生带来什么?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什么?概念、公式、法则……随着时间的流逝都会淡去, 只有刻骨铭心的经历才会影响以后的学习与工作。在获得难以磨灭的体验经历过程中, 惊奇、快乐、迷惑等情感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作为老师往往讲究明确教学目标, 尤其对知识与能力目标定位十分精准, 情感目标也会考虑到, 但会显得十分笼统, 许多课的情感目标往往十分相似。为了较顺利地达成知识与能力目标会小心翼翼地进行教学设计, 以便有效地控制意外。我所接触的教学设计大多像为学生学习而铺设的列车轨道, 精妙之处无非是沿途的风景。课堂上不乏精彩的问答, 细腻的层次和巧妙的衔接, 师生在阳光和煦和波澜不惊中到达彼岸。再以朱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 他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游乐场”, 让学生自行探索, 寻找出路。学生自然会经历磨难, 如本课教学中一开始出错的学生人数超过了三分之二, 只有三名学生正确算出了面积, 还有的学生疑惑不定, 这是真实的状况。朱老师敢于这样设计教学是充分估计了这种状况, 当大多数学生遇到困难时巧妙地为他们搭建了“桥梁”, 那就是可以拉动的平行四边形, 当学生超越困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已跃然脑海。教师给学生一个大空间, 再提供给学生一个小工具, 通过有效互动完成学习, 这就是具有思维挑战的有效课堂。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沿着盲目—迷惑—顿悟—愉悦的轨迹变换着, 起伏波动显得尤其明显, 只有像这样有深刻情感体验的课堂才能算有效课堂。
在漫长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实现主动发展就需要富有挑战精神, 不断尝试创造教学新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永远保持生机。
挑战杯 篇2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含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共三大类。参赛学生须在作品申报书封面相应作品类别中打“√”。论文及调查报告题目可以参考大赛邮箱上相关项目。
论文类参赛作品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调研报告参考题分类为:
一、哲学类
二、经济类
三、法律类
四、社会学类
五、教育类
六、管理类
七、科技类
2.各学院组织申报(3月1日——3月9日)
3月9日以前,向校团委报送已选定的学院参赛作品、《参赛作品汇总表》和《作品申报书》等文件。
3.书面复审和参展准备阶段(3月10日——3月23日)
(1)3月14日至3月19日,评审委员会对作品进行书面复审并评出终审决赛名单。
(2)3月20日至3月23日,各学院按组委会要求做好参评、参展的各项物资技术准备和组团、组队工作。4.终审、展览阶段(3月24日——3月31日)(1)3月23日前完成各学院作品布展工作
(2)3月24日邀请学校有关领导和学院领导、学生代表参加开幕式。(3)3月26日由评审委员会对作品进行终审,并由作者进行答辩或展示。(4)3月27日至3月31日为作品展览阶段。5.总结、表彰阶段(4月下旬)
天音学子首次闯进“挑战杯”决赛 篇3
在大学校园享有盛名的“挑战杯”是由团中央与全国学联联合举办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竞赛。该项比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的奥林匹克”。
而此次获得金奖的“京品剧场”是以动画flash为平台,将计算机、网络、动画相结合,用新颖的形式推动京剧事业的发展。以动画flash为主线,同时扩展它的衍生产品,比如手机彩铃、人物卡通形象“京灵”和“京逗”等来塑造项目的品牌形象。可以说“京品剧场”这个项目是音乐学院学生所具有的音乐艺术修养和所学的艺术管理这个专业完美结合的产物。
挑战杯 篇4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与基本价值取向的, 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目前我国高校中仍然存在某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教学上主要以“满堂灌”、“填鸭式”单向灌输知识为主, 缺乏双向交流互动、启发式的教学, 忽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而教学管理在这一工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作为高校管理核心的教学管理仍然把管理重点仅仅放在课堂内的教学活动中, 而忽视了课外科技活动为中心的创新能力培养对于教学管理的重要意义。基于以上情况, 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 就必须推进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管理体制, 为此, 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更新教学管理机制, 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培养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挑战杯”是一项科技创新活动, 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目标。“挑战杯”竞赛将其开展的过程与创新人才培养内容紧密衔接。如果能把教学管理改革和“挑战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二者有效的结合其来, 充分发挥高校教学管理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功能, 就将引起二者的积极互动和良性循环, 进而提升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指导“挑战杯”竞赛的经验, 浅谈“挑战杯”对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需求。
1 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统一于教学管理之中, 是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根本途经
深圳大学每年提供专项经费用于“挑战杯”, 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并将其纳入到教学管理的正常管理范畴, 校一级由校团委负责, 制定相关政策, 落实资助经费渠道, 组织审定学生申请的科研项目。院系作为二级管理部门征集学生的提案和研究意向, 并在院内进行初评、筛选, 以资助有发展可能的项目, 并提供指导教师和实验场所。最后由团委组织专家评审, 选择优秀成果并推举为省级参赛项目;同时, 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 用于奖励为指导学生参赛作品付出辛勤劳动的指导教师。
通过这一管理流程, 学校和学院的教学管理目的明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 也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 转变了教学观念, 由过去注重掌握专业知识转向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高校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刚进入大学校门的低年级学生同样需要接受系统的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意识的提升。如从本科一年级开始就开设由有经验的教师主持研讨课, 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通过开设研讨课程的学习模式,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了科研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在高年级学生的教育中, 为了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专心致志从事研究, 理论课程授课比低年级少很多, 开展“挑战杯”等以独立的科学研究为主, 让新生们依照自己的兴趣围绕主题查阅相关的富有见识的文献资料,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交流, 撰写学术论文和报告。
调查表明, 在各级各类创新活动中有所成绩的学生, 无一例外都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 而这种素质只能从多次的科研实践中产生, 在学校“挑战杯”获奖的同学中, 大部分从本科三年级起就参与到了导师的科研课题组, 他们表示, 不断的科研实践机会培养了创新意识和敏感的创造力, 是获得一系列创新成果的主要基础。根据这种情况, 教学管理者应采取相应的管理形式以适应各阶段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需要, 对不同的学生人群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 使他们在自我提高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的发展和进步。
3 改革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 建立本科生导师制
建立本科生导师制, 学院里大部分任课老师均为导师组成员。学生入学后, 每4~5个学生就分配给一名导师, 导师负责介绍本专业发展动态和科研情况, 培养学员科学的学习和思维方法, 解答学习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低年纪同学尽快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打牢扎实的基本功, 为大学阶段的专业课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有利于高年纪本科生参加一定的科学研究, 提高实践能力, 促进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施导师制后, 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和课题,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团结互助的精神
科研创新过程需要众多人员的团结互助, 携手前进, 共同进步。一个人单干不是一个学生科研工作者的风格。科研创新过程中困难在所难免, 一个人应付不来时, 团队成员可以协商, 可以共同解决。所以, 良好的科研协作精神与较强协调能力是一个优秀的科研人员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团队的团结互助精神应该在学生科研创新过程中充分的体现。因此, “挑战杯”科技活动鼓励学生以研究小组进行申报。
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中国青年, 更应具有创新精神, 更应具有创新的思维与嗅觉。此外,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它不仅需要学生自主意识的提高, 更需要全体师生高度重视和积极的配合。积极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前提。应当修订教学计划, 整个管理机制, 把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管理大系统之内。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学管理的一个基本部分, 不再依靠课外竞赛活动的牵引, 而成为一项贯穿于大学教育始终的长效机制, 并在不断的修正与发展中逐步完善。“挑战杯”实践证明, 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纳入教学管理机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管理方式。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开展情况的研究, 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当代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挑战杯,创新能力,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段成芳.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管理改革——以“挑战杯”为个案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农业大学, 2005.
[2]赵金华, 等.基于“挑战杯”平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10) .
挑战杯大赛 篇5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承办高校所在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
为了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深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培养广大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精选一批好的创业计划项目,积极筹备参加2012年第五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根据安徽科技学院第十二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总体安排,经研究,校团委决定举办安徽科技学院第五届创业计划竞赛暨第五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选拔赛。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赛事主题挑战青春 创新未来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共青团安徽科技学院委员会承办单位: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三、参赛单位安徽科技学院各二级学院
四、参赛资格与形式我校全日制在校的本科生均可参赛。竞赛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赛,鼓励由不同专业学生共同组成结构合理的创业团队,作品归属负责人所在学院所有。参赛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筹划组织优势互补的参赛团队,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新颖的服务理念和模式,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完成一份具体、完整、深入的商业计划书。创业计划应描述就一个公司的创业机会阐述创立公司、把握这一机会的进程,说明所需要的资源,分析风险和预期回报,并提出行动建议。创业计划应聚焦于特定的策略、目标、计划和行动,做到立意深刻,表述清晰。参赛者所提出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可以是竞赛者参与的发明创造或经授权的发明创造,也可以是一项可能实现开发的新颖的服务模式。为了使广大参赛者能够尽快地选定项目,积极投入到分析研究中,所需项目可从以下渠道获得:
1、我校历年来举办的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的参赛作品;
2、导师或其他教师的研究课题与成果;
3、校外经授权可以利用的科技成果、专利或新产品;
4、学生自行开发的技术或产品;
5、学生自己提出的比较新颖的服务创意等。
五、赛程安排大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阶段进行。大赛在初赛的基础上选出一定数量的项目参加复赛,对参加复赛项目提出进一步完善的要求;通过复赛选出一定数量的项目参加决赛,通过决赛评出优秀项目参加全省和全国“挑战杯”竞赛。通过三阶段竞赛,使活动成为一个连续和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一阶段:初赛(11月5日至11月30日)
1、各二级学院应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本次竞赛,让广大师生了解本次竞赛的有关情况,充分发挥同学们的创造力,寻找志趣相投、优势互补的同学组成参赛团队。
2、每个团队由3-7人组成(一般以5人为宜)。团队成员分为负责人(队长)和队员两类,具体数目由各团队申报时协商解决。
3、各参赛团队须填写《作品申报书》和《创业计划竞赛报名表》,并附一份5至10页的商业计划大纲。
4、各参赛项目应在团队负责人所在学院进行申报,由各学院组织人员进行初赛并成立专家评审组对申报项目进行初选。
5、各学院于11月30日前将遴选出的作品(不得多于6份),包括作品申报书、申报材料(电子纸质各一份),以及作品汇总表送理学院团总支。联系人:张炎(6734692,***)第二阶段:复赛(12月1日至12月7日)
1、进入复赛的各参赛团队,需根据各二级学院的专家评语与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商业计划书。
2、进入复赛的每份商业计划书,应不少于20页,正文小四宋体,表格五号仿宋体,用A4纸打印。
3、理学院团总支将组织专家于12月7日前举行复赛书面评审,评出16份作品进入决赛。每份作品均将给出评审团评语与指导意见,反馈到各参赛团队。第三阶段:决赛(12月8日至12月20日)
1、进入决赛的项目,需根据评审团评语与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商业计划书,推动商业计划走向市场。
2、在12月17日前提交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商业计划书,不少于25页,正文小四宋体,表格五号仿宋体,用A4纸打印,一式五份。
3、12月20举行终审决赛,通过书面评审和现场答辩的方式,评出各类奖项。各参赛作品演示用PPT的图片要进行适当的压缩处理,原则上每个作品的PPT大小不能超过30M,12月17日前由各学院统一交至理学院团总支办公室。
4、根据决赛结果,挑选优秀作品参加第五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对入选省级竞赛的作品进行指导,继续完善提高参赛作品,做好省级竞赛参赛准备。理学院团总支负责本次赛事活动的日常事务,详情请浏览校团委网页。
六、评奖与奖励
1、依据大赛规定,对进入终审决赛的作品将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0名,分别奖励获奖团队400元、200元和100元,并对荣获二等奖及以上的创业团队负责人及指导老师,分别授予安徽科技学院“挑战杯之星”称号和“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
2、代表学校参加第五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获得银奖及以上奖次的团队和指导教师将根据实际获奖情况分别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3、根据各学院获奖情况,本次比赛将评出4个优秀组织奖,分别奖励600元。优秀组织奖以二级学院为单位,依据各学院获奖作品累计得分评定:一等奖50分,二等奖35分,三等奖15分。对于代表学校参加第五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获银奖及以上奖次的作品所属学院,将按照学校相关文件另行给予奖励。
七、有关要求希望各学院高度重视本次竞赛,认真组织,积极实施,并成立由学院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竞赛工作组,结合学院的专业优势制定活动的推进方案,并动员优秀专业教师加强对参赛学生的指导;要依托各级学生组织,在全校范围内对竞赛进行广泛宣传,为竞赛的有效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积极的导向;要以竞赛的举办为契机,扎实做好创业知识的普及工作,为我校学生创业活动蓬勃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挑战杯 篇6
这次竞赛以“同圆中国梦想,共创多彩人生”为主题,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全国600余所职业学校组织学生参赛。复赛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份的894件参赛作品,最终确定349件作品入围决赛。
作品共分为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生产工艺革新与工作流程优化、社会调研论文4大组别,涵盖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工业设计、服务创意与工作流程、社会调研论文和创业计划8个类别。
大赛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据悉,“挑战杯”竞赛开展25年来,已累计吸引了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生投身校园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域的“奥林匹克”。此次大赛是“挑战杯”竞赛首次在职业学校中的拓展。
挑战杯 篇7
(一) 高校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提升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指出, 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于, 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 是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
(二) 高校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育人的社会责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教育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更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也明确提出了高校育人的重要使命是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 并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现阶段,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育人的重中之重。
(三) 创新能力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 就需要先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 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形势和需求;大学生要为未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那么就应该为大学生的不断提升自我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否则, 很难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 甚至终究会被社会所淘汰。
二、高校创新教育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依然存在弊端
(一) 机械传授知识, 忽视创新思维培育
我国多数地方高校在本科教学实践中, 重知识填鸭式的教授, 而忽视创新思维培育, 比较常见的现象是, 很多高校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普遍还是倾向给学生集体式传递知识, 并以这种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然而, 这种机械传授知识的模式对创新人才的孵化和培育的作用不明显, 更难以促进和培养大学生形成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 创新能力培育机制作用不突出
尽管不少高校均设计了一些的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但这些模式都存在着共同性的弊端, 即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对创新人才的成功孵化培育作用不稳定。这导致高校创新教育活动中, 系统化、制度性和规范化地培育和产生创新人才是有很大的难度。因此, 我们需要突破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并构建科学的创新能力培育机制。
(三) 创新能力的培养同质化严重, 缺乏个性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模糊性和同质化倾向, 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种阻碍和弊端。因此, 高校应当完善现行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 逐步提升创新教育的有效措施, 大力创造一个适合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个性化环境和氛围, 结合科学有效的培养方式方法, 不断推进创新人才的培育工作。
三、基于“挑战杯”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简称“大挑战杯”竞赛, 是国内著名大学和新闻单位联合发起的, 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承办单位所在省 (市) 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一项具有示范性、导向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很多高校均以“挑战杯”为平台, 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 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从而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又可称商业计划竞赛。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团队, 推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 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 完成一份完整、具体、可行的创业计划。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经是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参与素质教育的新载体, 成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形式。它在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 培养复合型、创造型人才, 使大学校园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同时在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方面也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一) 基于大挑战杯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1. 以大挑战杯为依托, 搭建创新平台。
目前, 很多的高校均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些高校甚至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实践创新基地、创新团队工作室以及开放式实验室等平台。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 根据自身办学特点, 学校鼓励各院系积极开展校内竞赛, 而挑战杯等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由团委, 学生处、工程技术中心等单位参与并负责, 相关教学单位承办或协办, 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在校园内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学校还专门委派专业指导教师或教授博士, 为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的学生提供项目指导, 督促学生不断的成长。
2. 实施本科生全程项目导师制, 构建创新团队。
个别化的因材施教是导师制的本质。我们依照实施对象和时间两个维度, 可以将本科生项目导师制划分为:低年级班级项目导师制及高年级小组项目导师制;全程班级项目导师制;全程小组项目导师制。
导师制的作用主要体现两个方面:首先, 本科生可以在与导师的合作中, 与导师进行共同探讨、研究和调查, 并分享导师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隐性研究知识, 撰写学术论文, 为掌握科学研究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其次, 指导导师可以在项目合作中, 获取到很多的研究创意素材。比如本科生往往具有较为活跃的思维, 甚至较多“天马行空”的想法, 导师可以有针对性了解, 团队中的本科生的思维动向和研究偏好。进而师生相互启发, 实现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3. 开展启发式教学, 培育创新思维。
启发式教学是“在教育者的启发诱导下, 受教育者可以主动获取知识, 训练智能, 陶冶个性, 形成健全人格的过程”。这种启发式教学往往采取以学生为主体, 设计实验教学和实验过程, 启发学生以提出问题的模式, 循序渐进的探索和研究项目课题, 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这种启发式教学模式可以突破现有的思维局限, 促使学生逐渐形成创新性思维的格局。
4. 借助科研项目培育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支撑平台, 对于本科生而言, 科研项目是较为可行和有效的借助平台。参与的本科生可先从校级 (院级) 本科科研项目着手探索, 这类项目, 相对而言, 起步门槛较低, 实施难度较小。初涉科研创新活动的本科生, 可以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研究, 并逐步掌握一些创新观念、基本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同时为进入下一个阶段即创新人才培养的孵化阶段, 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要注重科研项目之间的延续和常态化, 这有助于创新思维的不断开发和创新能力的系统培育, 也可引导本科生逐步形成系统的研究思维和创新意识。
5. 实施本科生精英教育训练计划, 培育创新人格。
高校精英教育是大学育人课题的热点, 精英培训计划可以概括为, 第一, 以全程专业导师制为管理模式。借力于各类各级科研项目, 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师生合作研究等教学培养理念, 注重培养勤奋刻苦学习精神和坚忍不拔品格, 好奇心、自信心, 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 并提高他们发现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事实与材料中, 提炼自己的学术思想观点。第二, 因材施教、教研结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 自身兴趣、就业取向, 将学生的可塑性和教育的针对性有机结合起来, 不断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二) 基于创业计划大赛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1. 突破旧有的思维局限, 培育创造性思维。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局限性, 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创新能力和将来事业的发展。我们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就必须有意识引导鼓励大学生在本科学习中改变思维模式, 学会独立自主、主动求新求变的思维方式;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式, 敢于向权威和传统思维挑战;培养自己“不破不立”的大胆思维, 能够在传统思维中求新求变, 形成创造性思维, 努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 组织开展创业创新实践活动, 培养创新意识。
依托“网络模拟创业”、“创业计划大赛”等实践平台, 引导学生做好项目推进的各项工作, 比如立项、申报、实地调查调研、查阅文献、数据收集、撰写报告等系列的创新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3. 拓展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强化动手实践及创新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已学过的知识, 将理论课内容进一步延伸, 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敢于走向社会, 了解社会, 适应社会, 促进大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与社会经验。同时, 高校还应该大力推进实习实践基地等平台的建设。如教学实验基地, 科研实践基地, 社区援助基地, 勤工助学基地, 国防教育基地等, 把实践基地作为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四、结语
挑战杯 篇8
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竞争。然而, 人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是需要不断培养才能获得的能力。“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挑战杯”竞赛是大学生科技成果的大展示, 更是造就优秀科技后备人才的良好土壤, 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以“挑战杯”大赛为平台, 加快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辽宁工业大学在参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辽宁工业大学非常重视“挑战杯”竞赛活动。在学校党政的统一领导下, 组成了由校主管领导牵头, 团委、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等部门共同参加的组织协调机构, 加强对学校参与竞赛工作的领导。学校建立了与辽宁省竞赛相衔接的校级“挑战杯”竞赛机制。历届参赛情况见下表。
上表显示, 我校在第七届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是近些年来成绩最好的一届, 排名第二, 并且获得了优秀组织奖。第八届排名12。从获奖名次上来看, 辽宁工业大学在历届“挑战杯”竞赛中没有作品获得辽宁省特等奖。近年来获得优秀奖的作品占获奖作品的29%。三等奖的作品占所获奖作品的49%, 二等奖作品占所获奖作品的14%, 一等奖作品占所获奖作品的8%。虽然近年来“挑战杯”大赛的举办规模越来越大, 参赛范围越来越广, 而辽宁工业大学所取得的成绩并不理想。本文力求全面反映真实情况, 调查和访谈的对象是已毕业参与过竞赛的学生及在校师生。共发放问卷1000份, 其中, 有效问卷960份, 问卷有效率为100%, 采用SPSS l6.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学生参赛热情高, 但参与度低
96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33%的同学是参与过“挑战杯”大赛的, 有67%的同学尚未参与过“挑战杯”大赛。在整理问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反映, 尤其是低年级的同学, 很想参加“挑战杯”, 但其专业知识储备有限, 知识面的相对狭窄导致选题内容不当、作品内容不充实。部分同学的选题仅局限于本专业甚至是课本中已有明确结论的课题, 视野不开阔, 找不到正确的选题方法。总之, 虽然我校学生对“挑战杯”参赛热情高, 但其知识面狭窄, 导致参与度低。
2. 信息传递不畅, 获取信息途径狭窄
30%的同学是通过网络咨询来联系产品的, 还有16.3%的同学是通过其他方式来联系产品的。从对“挑战杯”的了解途径来看, 有45%的同学通过学校的宣传了解“挑战杯”, 有28.8%的同学通过教师推荐或者通过同学来了解“挑战杯”, 还有26.2%的学生根本不知道“挑战杯”大赛。
3. 团队组建困难, 不能形成优势互补
在“挑战杯”的大学生团队中, 由于大学生个体特殊的性格特征, 挑战杯团队组建面临着许多问题, 参与“挑战杯”的同学大多数都是通过找自己的同班同学来组建团队的, 有58.3%的同学认为团队间的默契是最重要的, 这样很难形成专业优势上的互补, 而且也很容易造成视野上的狭隘。
4. 指导教师缺乏经验, 指导能力缺乏
参加过“挑战杯”的317名学生中, 有6.1%的同学表示没有得到指导教师的指导, 有36.3%的学生有1~2次的指导, 有46.3%的同学得到3~4次的指导, 仅有11.3%的同学表示有4次以上的指导。在参与调查的50名老师中有90%都认为是在专业知识上的指导, 有8%的老师认为是给予了一定的参赛经验, 只有2%的老师给予学生大量的参赛信息和资料。教师在指导学生参赛时, 大多数老师没有参赛经验, 只是专业知识的指导, 并不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参赛信息和资料等。
三以“挑战杯”为平台加快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1. 多渠道、全方位地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学校电台广播、橱窗、板报等以不同形式让学生了解“挑战杯”竞赛的时间、宗旨和目的, 明确“挑战杯”大赛对于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2. 课内教学与“挑战杯”竞赛相辅相成
“挑战杯”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通过参与“挑战杯”大赛, 能够使学生提高查阅文献材料的能力、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的能力和报告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有意识地把与“挑战杯”竞赛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结合实践的形式讲授出来, 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 加快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和学生团队建设, 加快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选拔和培养一批责任心强、专业能力强的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教师要在题目的选取、内容的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关键环节进行指导。加强学生团队建设, 把不同学科、不同特长的学生组合到一起, 优势互补, 另外要充分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凝聚智慧形成合力。
4. 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为“挑战杯”大赛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学校通过设立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基金, 为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二要提供充足的实验场地。三要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对参加“挑战杯”竞赛活动获奖的学生, 在奖学金的评定等方面予以倾斜。在教师奖励机制上, 对获奖的指导教师应发放工作量补贴或奖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以参加“挑战杯”竞赛活动为契机, 坚持育人宗旨, 培养科学精神, 突出创新理念, 发挥服务功能, 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 推动学生科研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 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提升其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使“挑战杯”竞赛活动真正成为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平台, 培养出更多的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丁三青、王希鹏、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 (1)
[2]李保红.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教文汇, 2010 (14)
[3]林文卿.基于科技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科技与管理, 2010 (2)
挑战杯 篇9
1 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过程中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和误区
1.1 自信心不足。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 “挑战杯”竞赛并不陌生, 有学者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学生对此项活动是否知道、知道多少、怎样看待”的问题调查, 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知道此项竞赛。在对表示知道的学生做进一步调查时, 发现部分学生想参加, 但不知道怎么参加, 还有的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2]。也有相关学者谈到, 虽然在校学生对“挑战杯”竞赛了解的人数不断增加, 但参与此项活动的人数和学校现有在校生人数相比还远远不足, 且能参加省赛国赛的人数少之又少[3]。
就笔者参加竞赛的过程和身边同学的一些想法来看, 不能正确看待“挑战杯”竞赛的学生仍然很多, 大多数学生仍将其视为一种“高不可攀”的活动, 有些学生尤其是新生和低年级学生认为自己专业能力还远远不够, 对此类竞赛退而避之。高年级和毕业班学生因面临考研、找工作等压力, 对此项竞赛活动“有心无力”。通过了解周围的同学发现有一种普遍心理, 作为普通本科院校的一名学生, 考虑到自己实力很难与全国各知名高校选手竞争, 即使参加了经过几轮角逐也被击败, 还不如抽时间培养自己的其他能力。这种自信心不足的心理在普通本科学校普遍存在, 成为其参加此项竞赛的很大阻碍。
1.2 不能树立正确的对待比赛的态度。
普通本科与重点高校相比, 教学水平相对较弱, 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差异。虽然“挑战杯”竞赛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但是在地方普通高校, 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仍较差[4]。就河南工业大学历年参加此项竞赛情况来看, 很多参加此项竞赛的学生因前期好感积极参加, 慢慢好感消失而选择放弃。此外, 有学者指出在校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过程中, 存在“热情高, 能够坚持研究深入的少;参与者被动的多, 主动的少等”问题[5]。笔者在参赛前期的过程中接触到很多类似的情况, 在学校前期培训会准备时参与人数较多, 到正式比赛参赛时人却越来越少, 有的是因为时间太长坚持不了, 有的就是所说的“兴奋劲”一过, 便放弃了。笔者团队刚开始组建的时候有六七人, 但到后来真正投入到参加比赛的, 只剩三人。
1.3 学术思想觉悟不高。
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与重点高校学生相比学术思想觉悟相差较大, 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良好的学习环境, 浓厚的学术氛围, 不仅为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的发挥”[6], 可见学术思想对于学生能力提高及其学术氛围构建的重要性。普通本科院校在校生自学能力偏低, 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少, 对于名人讲座或者有意的活动关注的相对较少, 使得学生的视野不够宽泛, 求知欲偏低,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河南工业大学在校学生来说, 很多学生课余花费在宿舍上网或者穿梭于校园中的一些娱乐场地, 图书馆的在馆学生数量不多, 自习室也只在快考试前期人员数增多。
2 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2.1 学生的基本素质偏低。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特别在河南地区尤为明显, 这使得普通本科院校与国内知名高校相比, 招收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偏低。从1999年至今, 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已有十余年了, 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年) 》中指出:到2020年, 高校在校生人数将达到3 300万人。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各高校生源的整体质量正不断下降, 这种状况在地方普通高校尤为明显。如河南工业大学许多专业在河南省或其他省份均以本科二批来招生。这使得普通本科院校在校生参加“挑战杯”竞赛存在相对的弱势, 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弥补自己的知识水平、求知能力、认知与见识的不足。
2.2 课题的选择来源少。
课题选择的好坏决定着科研的成败, 是参加此项活动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选题在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许多学科领域较为复杂, 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在人力、物力和时间条件都有限的情况下, 只有正确选题, 才能真正发挥科研的功用。对刚刚涉入研究领域的大学生而言, 科研选题绝不马虎, 须认真慎重地对待。从历年的“挑战杯”竞赛中很容易看出重点院校的参赛作品数量和获奖作品数量远远多于普通本科院校。普通本学校科研水平较低、科研项目相对较少、师资相对较弱、实验设施相对不完善, 在某些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选题范围, 特别对于参加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的学生, 对相关作品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有的学生因不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与此项竞赛失之交臂。也有的为参加此项竞赛随便选个自己不太感兴趣的课题, 以至于后期坚持不住, 选择放弃。另外, 由于一些实验设备的不完善,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进一步研究。笔者在参加比赛过程中, 遇到很多团队由于实验设备的问题, 只能局限于理论的研究, 不能深入的实践, 而被淘汰出局。
2.3 科研能力相对较弱。
普通本科学校教学体制仍在完善, 缺乏对学生科研训练的活动或者开展相关活动较晚、较不成熟。很多重点高校, 平时加强重视对学生科研的训练, 并举办与“挑战杯”竞赛相似的科技活动或者创业活动, 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冯如杯”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北京科技大学“摇篮杯”及北京理工大学“世纪杯”等等。普通本科地方院校缺乏这方面的训练, 以河南工业大学在校学生为例, 学校组织开展的科研训练活动和科研指导讲座较少, 学生对科研活动的兴趣不高, 使得学生接触到相关科研问题和科技创新问题的机会相对较少, 平时缺乏相关科研的锻炼, 有很大的盲目性, 不知道如何把握, 不知道如何培养自己的科研素质, 这对于后期参加此项竞赛有很大的劣势。笔者在参加“挑战杯”竞赛之前从未接触过如实验设备的操作、科技论文撰写、软件分析数据等相关科研的训练, 接触科研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 以至于后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 后来在撰写论文时, 存在很多错误, 对科研论文的规范不太了解, 导致走了很多弯路, 费了很多时间。
“挑战杯”作为在校大学生主要课外竞赛活动之一, 对于培养大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促进作用。但普通本科院校在校学生, 在参加竞赛过程中, 仍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和误区, 及其自身基本素质偏低、课题来源少, 科研能力弱等值得注意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合理解决, 对于“挑战杯”竞赛的进一步开展和促进学生创新教育方面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挑战杯”组委会“.挑战杯”简介[EB/OL].http://www.tiaozhanbeiorg/jianjie.aspx, 2005-3-12/2005-6-29.
[2]唐立华, 张仲风.大学生“挑战杯”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4, 14 (1) :45-46.
[3]郭美玲.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及对策研究[J].青年探索, 2005 (5) :43-44.
[4]杜慧玲, 周艳军, 周立岱“.挑战杯”竞赛中暴露的问题及教学改革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 2011 (6) :14-17.
[5]李清泉, 郑吉峰.创业计划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 12 (32) :137-139.
挑战杯 篇10
关键词:挑战杯,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 是新时期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和重要环节, 是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手段, 也是深入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有效载体。
一、许昌学院“挑战杯”竞赛取得的成绩
许昌学院非常重视“挑战杯”竞赛活动, 在学校党政的统一领导下, 组成了由校主管领导牵头, 团委、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等部门共同参加的组织协调机构, 加强对学校竞赛工作的领导。学校建立了与全国和河南省竞赛相衔接的校级“挑战杯”竞赛机制。截至目前, 学校共举办了六届“挑战杯”竞赛。自参加河南省第三届“挑战杯”竞赛以来, 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特别是在河南省第九届“挑战杯”竞赛中, 学校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6项, 并荣获优秀组织奖和“最具投资创意奖”。在全国第十二届“挑战杯”竞赛中, 学校获得三等奖1项, 并荣获优秀组织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大学生对科学的热情与所掌握知识有限之间的矛盾
正如有关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大学生一方面崇尚科学, 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关注科技发展的意识不够, 表现出主体意识不强、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等消极状态。例如:在选题问题上, 有些学生不知如何选题, 选题或太大或太小, 或者没有能够把握科技发展前沿, 缺乏前瞻性。
2. 指导教师重视程度和指导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大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兴趣很高, 但是有些想法不成熟, 或者是比较粗浅, 或者是理论没有联系实际。大学生思维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需要教师给予指导。但是, 从参赛的作品情况来看, 不少作品的指导教师并非在本学科有深入研究和造诣的专家、学者, 而是本院系的团总支书记或副书记。不可否认, 有些团总支书记或副书记在本学科专业造诣颇深, 但总的来说, 团学工作任务繁重, 很难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作品进行精雕细刻。
3. 经费不足, 科研活动场地有限
充足的经费保障是一个项目能够顺利深入开展的强有力的后盾。相对于省内外知名高校几十万、数百万的“挑战杯”竞赛专项经费, 许昌学院没有“挑战杯”竞赛专项经费。在这种情况下, 文科类项目由于投入相对较少, 受到的影响不大;工科类项目由于需要购买零部件等, 投入较大, 受到的影响就较大。所以, 学校选送参加河南省“挑战杯”竞赛的工科类作品多是一些分量比较轻、投入比较少的科技制作类和小发明创造类作品。此外, 实验室等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科技制作和科研活动的场所有限。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尤其是工科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4. 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学校制定了鼓励创新的相关制度, 如《许昌学院本科生创新学分评定与管理方法》《许昌学院综合奖学金及单项奖学金实施细则》等, 对“挑战杯”竞赛等科技竞赛活动授予创新学分, 在奖学金的评定上也体现了向创新能力方面的倾斜, 专门设立了科技创新单项奖。尽管如此, 在组织协调机制、教师指导机制、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 仍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思考与对策
从某种意义上讲, “挑战杯”竞赛活动是检验一所学校学生素质、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但是, 我们必须了解“挑战杯”竞赛的宗旨和目的, 防止“功利化”倾向。为进一步深化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 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
“挑战杯”竞赛项目从选题、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结果分析、论文写作到参加竞赛, 需要的时间很长, 因此要早组织、早准备, 加大宣传力度, 发动广大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积极申报课题,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 科学组织协调, 各级领导齐抓共管
在这方面, 我们可以借鉴洛阳理工学院的成功经验, 该校获得全国第七届“挑战杯”竞赛二等奖和全国第八届“挑战杯”竞赛三等奖。洛阳理工学院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挑战杯”竞赛活动, 成立了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和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为主任的“大学生科技制作委员会”;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组成的“大学生科技制作作品评比委员会”, 各系主任、教务处处长、科研外事处处长、学生处处长、团委书记等担任委员会委员, 同时聘请一名经验丰富、热心大学生科技制作工作的退休教授专门负责此项工作。
3. 教学相扶与教学相长, 积极引导推动教学改革
教师对学生科技活动中各环节进行指导和把关是促进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学会处理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 摆正第一课堂和科技实践的主次关系, 在科技实践创造活动中做到学习和实践两者兼顾, 而科技制作对于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科研活动是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平台, 通过参与科研活动, 能够使学生提高查阅文献材料的能力、运用严谨的统计分析方法的能力和科研论文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独立地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 促进学生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学校可将教师的指导工作量计入教学工作量, 以此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4. 加强“两个队伍”建设, 注重梯队培养, 培养团队精神和科学精神
“两个队伍”建设包括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科技活动骨干队伍建设。要有效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和质量, 就必须加强指导力度选拔和培养一批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为课外科研提供技术支持。要鼓励有关专业教师开设专门课程, 系统地对学生传授有关发明创造的知识和方法, 培养发明创造的技巧和能力。教师要在诸如确定选题、创新性、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关键环节进行指导。学生团队要集思广益、团结协作, 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凝聚智慧形成合力。
5.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为学术科技活动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积极制定配套政策, 加大组织发动、正确引导、表彰奖励力度, 力争促进“挑战杯”竞赛成果的生产转化。一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通过设立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基金、学校提供资金支持以及争取社会赞助等, 为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二要完善设施保障机制, 提供充足的实验场地, 各种基础课实验室以及各种实验仪器设备应为“挑战杯”竞赛项目开放。三要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对参加“挑战杯”竞赛活动获奖的学生, 在推荐免试研究生、评定奖学金等方面予以倾斜。在教师奖励机制上, 对获奖的指导教师应发放工作量补贴或奖金。对没有获奖的教师和学生也应给予奖励, 以激励更多的师生积极参与。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今后, 许昌学院将以参加“挑战杯”竞赛活动为契机, 坚持育人宗旨, 培养科学精神, 突出创新理念, 发挥服务功能, 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 推动学生科研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 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提升其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使“挑战杯”竞赛活动真正成为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平台, 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小龙等.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 2005, (12) .
[2]唐立华等.大学生“挑战杯”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4, (1) .
[3]张延利.以“挑战杯”为平台, 拓展学生培养新途径[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23) .
挑战杯 篇11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和全国学联在原有大学生“挑战杯”系列竞赛基础上,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自今年起共同组织开展“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首届大赛决赛将于今年7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
大赛以“同圆中国梦想,共创多彩人生”为主题,以提升增强职业学校学生创新理念、创效意识和就业创业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的社会氛围为导向,着力将大赛打造成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促进学校、企业、社会进行人才培养、项目孵化、资源整合的综合平台,逐步构建职业学校开展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和特色阵地,为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大赛设中职组和高职组两类参赛组别。中职组设创意设计竞赛、创业计划竞赛;高职组在中职组基础上增设生产工艺革新与工作流程优化竞赛、社会调研论文竞赛。据悉,大赛主体赛事将分省级预赛和全国复赛、决赛3个阶段进行。4月至5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大赛要求组织省级预赛或作品遴选。6月,举行全国复赛,全国评委会将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选出若干参赛项目进入决赛。7月,举行全国决赛,全国评委会和组委会将通过集中答辩和现场展示、问辩等方式评出作品奖、单项奖、优秀组织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奖项。
挑战杯 篇12
“鹰眼” (Hawk-Eye) 的正式名称是“即时回放系统”, 是一套十分精密系统。它由8个或者10个高速摄像头、四台电脑和大屏幕组成。首先, 借助电脑的计算把比赛场地内的立体空间分隔成以毫米计算的测量单位;然后, 利用高速摄像头从不同角度同时捕捉网球飞行轨迹的基本数据;再通过电脑计算, 将这些数据生成三维图像;最后利用即时成像技术, 由大屏幕清晰地呈现出网球的运动路线及落点。从数据采集到结果演示, 这个过程所耗用的时间, 不超过10秒钟。
2 诞生和应用历史
同各种新技术的开发一样, “鹰眼”自然也经历了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1997年, 发明者英国人保罗·霍金斯 (Paul Hawkins) 从英国达拉谟大学毕业, 开始寻找创业机会。2000年霍金斯从网球比赛的争议球上得到启发, 计划借助影像捕捉技术解决比赛中的类似问题。2001年, 霍金斯着手开始准备工作。随后经过约2年时间的反复实验, 他终于完成这套系统的开发和测试。2003年开始, 鹰眼作为电视转播的辅助手段, 在网球比赛的四大满贯、大师杯和大师系列赛这样的高级别赛事中, 为电视观众和网球解说员服务。2006年3月20日美国迈阿密网球公开赛上, 鹰眼正式被应用于比赛中。由于大部分的网球比赛都是在室外场地上进行的, 自然条件下的风速、温度都会影响计算机的测算结果。另外高速摄像头的设置也经过了反复的实验, 才最后敲定。2006年8月, 美网率先在大满贯赛事中启用鹰眼, 次年澳网、温网以及有能力的其他级别比赛也紧随其后, 并使用至今。 (只有在土场地进行的比赛一直没有使用鹰眼, 是因为球落到松软的红土上, 留下的印迹清晰可辨) 。
3 鹰眼技术的规则
(1) 鹰眼的使用根据比赛组委会的安排而定。组委会有权安装和使用鹰眼, 也有权不使用。
(2) 组委会使用鹰眼辅助裁判, 须在赛前公示。
(3) 具体使用鹰眼辅助判罚的规则: (1) 挑战次数的规定。2008年4月起, 每一盘比赛当中, 每位球员有3次机会挑战鹰眼, 若进入到抢七局, 可增加一次。如果球员挑战成功, 那么还将保留原有的挑战机会;如果失败, 则要被减去一次机会。 (2008年之前每盘2次, 若进入到抢七局, 可增加一次。) (2) 挑战时机。当形成死球后, 球员质疑裁判的判罚时立即挑战;或是在双方回合当中, 球员质疑裁判的某一判罚时, 需立刻停止击球并挑战。 (3) 挑战后的判罚。情况一:本方球员的球被叫出界, 本方球员质疑并挑战。如果鹰眼回放球是出界, 则判罚本方球员丢掉这分;如果鹰眼回放球是界内, 若是裁判判定对方球员有能力回击此球, 则这一分判罚重赛, 若是裁判判定对方球员不能回击此球, 则判罚本方球员得到这分。情况二:本方球员的球被叫好球, 对方球员质疑并挑战。如果鹰眼回放球是出界, 则判罚本方球员丢掉这分;如果鹰眼回放球是界内, 相当于视作对方球员放弃本次击球, 判罚本方球员得到这分。 (以上情况针对抽击球的判罚, 对发球的挑战则再需应用发球判定规则) 。 (4) 裁判有权决定何时使用鹰眼回放, 如果认为判罚清楚而球员有拖延时间的嫌疑则可以拒绝。 (5) 如果鹰眼出现了故障, 那么裁判最初的判罚有效。 (6) 裁判根据鹰眼回放所做的判罚就是最终的决定不得再进行申诉。
4 鹰眼的问题和争议
(1) 鹰眼技术的缺陷和争议。
首先, 在判断时鹰眼把球的打滑和弹性形变考虑在内, 达到2~3毫米以上的精确度, 从而使得鹰眼的正确率达到99.9%。但这已经极高的正确率仍存在质疑, 因为网球在击打过程中, 球毛会被打松, 此时网球就不是鹰眼所预计的“规则”的球体, 而2~3毫米的精确度被打折扣。当然还有面对争议球时, 鹰眼还会出现故障不能回放, 或是回放系统的落点有些不统一, 大家会非常失望、无奈和开始质疑鹰眼本身。
(2) 鹰眼规则的不完善。
(1) 鹰眼与球员。
从各项赛事的鹰眼挑战次数, 就可以看出球员如今对鹰眼使用的高频率, 甚至是有些依赖。但球员在使用鹰眼的时候却存在一些灰色地带。
目前的鹰眼规则要求球员在对判罚质疑时, 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是否挑战的决定, 但多长的挑战时间才合适目前还没有明确的限制, 通常情况是几秒钟, 但是往往不是这样。我们常常会看到球员在走上前查看了球的落点痕迹之后许久才做出决定, 或是咨询司线、主裁的意见, 甚至会与自己的教练组进行眼神上的交流之后再做出决定。而球员向教练寻求意见的行为这是违反规则的, 是否挑战这个决定应该有球员独立做出。
其次, 目前球员合理的利用规则或者说利用规则的漏洞是无可厚非的。鹰眼在比赛中的使用开始变成一种“艺术”, 成为保护自己和影响他人的手段。如球员体力不支时, 利用提出挑战, 拖延时间使自己得到休息。或是对手状态很好时, 仍对好球提出挑战, 以打乱对手的节奏, 甚至影响对手的情绪。
(2) 鹰眼与裁判。
鹰眼对网球裁判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对他们产生一种无形的挑战。一方面鹰眼对裁判判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尽量减少自己出差错的机会, 以保证裁判和比赛的权威。另一方面鹰眼使得裁判工作量加大, 最主要的是体现是在对鹰眼的控制上。例如何时决定使用鹰眼回放, 而避免球员有意拖延时间;鹰眼挑战时, 准确合理的判断一方球员是否能够继续做出有效回球, 而判断得分或是重赛等。这些也增大了球员与裁判发生争议和矛盾的可能。
5 结论
鹰眼系统的引入使网球运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无论对球员、裁判还是电视观众, 这项新技术都为网球注入了新的元素。鹰眼为比赛的带来了更多的公平和准确的判罚, 还提供了一系列以前无法得到的数据, 以及给观看比赛提供全新的视角, 甚是是让网球具有新的吸引力和更加流行。但鹰眼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无法避免的。最大的矛盾是来自球员和裁判, 鹰眼规则让他们处在了新的不确定和争议当中, 从而质疑它自身和对网球运动的作用。但是与前期的争议不同, 鹰眼已经成为网球运动的一部分, 要想其更加完善, 那就应该扩充它的内涵并且始终使用它。
参考文献
[1]黄道名.论鹰眼系统对网球运动竞赛发展的影响[J].竞技论坛, 2008.
[2]摩卡.鹰眼:睁开的第三只眼[J].TENN IS, 2006 (5) .
[3]国际网球联合会IT F官方网址:www.itftenn is.com.
[4]陈述.鹰眼百态[J].TENNIS, 2008 (5) .
[5]邰峰.对网球比赛中“鹰眼”技术运用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