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环境(精选12篇)
挑战环境 篇1
美国企业担心随着中国监管环境的发展, 其运营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今年是中国美国商会 (A mCham-China) 开展《商务环境调查》 (Business Climate Survey) 的第十二年。调查综述了美国在华企业对商务环境的观点。参与调查的企业遍及中国, 包括大连、天津和武汉等商会设有办公室的城市。2010年的《商务环境调查》在历年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趋势性分析, 同时也阐述了最新美国在华企业的商务运营情况。
过去几年, 绝大多数中国美国商会会员企业对其在华整体业务发展前景抱有非常乐观的预期。而全球经济衰退使这种乐观预期面临着考验, 因为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市场, 企业均遭遇了需求下滑、收入减少的局面。但本年度的调查发现, 尽管面对这些困难, 美国企业仍然普遍看好其在华的中期发展前景。但有一些不利的发展趋势也较大地影响了会员对业务的预期。最明显的是美国企业担心随着中国监管环境的发展, 其运营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商务环境调查》结果显示, 法规解释缺乏一致性首次超过人才匮乏这一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首要问题, 成为美国在华企业面临的最严峻挑战。这表明了美国企业对中国政策法规及监管环境发展方面的担忧, 同时, 在全国范围内确保法律法规解释的一致性可能也是中国政府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调查结果同时显示, 美国企业对中国的保护主义措施以及市场准入障碍 (例如企业无法获得必要的经营许可进入中国市场并展开公平竞争) 有着越来越多的疑虑。尽管如此, 中国美国商会仍然抱有审慎乐观的态度, 相信中国政府会沿着成功的市场化改革道路继续前行。最后, 保护主义依然是中国美国商会会员企业所深切关注的问题。
多元化
外商独资企业仍然是美国在华企业最为普遍的法律组织架构, 紧随其后是代表处, 而合资企业仍然是一种倾向性的选择, 尤其是在汽车等对外资具有严格市场准入限制的行业。另外, 地区总部、控股公司和研发中心等其他类型的法律形式的出现, 也体现了外商规模逐步扩大, 复杂性日益提高的趋势。中国美国商会预计, 随着外资企业在中国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和进一步扩大其在中国的市场, 其多样性也将更多呈现。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也影响了企业对整体商务环境的预望。本年度调查结果显示, 美国在华企业的信心有所恢复, 乐观情绪重返2008年的水平, 然而同时, 尽管2010年调查中持“略微乐观”态度的企业较多, 但持“比较乐观”的比例则远低于2008年。表明企业仍然存在着一些担忧。
美国在华企业的五年期乐观度指标在2009年调查中出现大幅下跌后, 今年有所回升, 有91%的企业称对未来五年的发展前景持“略微乐观”或“乐观”态度。乐观情绪的上升表明企业认为中国已经稳步从衰退中走出来, 且非常看好中国的中期发展前景。表示“乐观”的企业达到2 0 0 8年以来的第二个新高。
和近年来的调查结果一样, 超过75%的企业表示2010年中国仍然是其全球投资计划的前三大首选目的地之一。本年度调查结果显示, 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投资首选国家的企业比例较上年显著上升, 从22%增长至28%。
尽管遭遇经济衰退, 但在过去四年间企业盈利状况仍然相对稳健。但“盈利丰厚”的企业比例呈缓慢、稳步下降趋势, 从2003年的1 6%下滑至最近的6%。和往年一样, 调查结果显示一家企业在华经营时间越长, 盈利能力也就越强。这反映了两方面的情况:一是无法盈利的企业更趋向于撤出中国市场, 二是美国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 得益于他们对中国市场和监管环境的日渐熟悉。
在反馈的企业中, 其运营收入增长的企业数量连续第三年出现下降。虽然自2009年中期开始全球营业收入水平逐步回升, 但在反馈中表示运营收入减少的企业比例却大幅上升 (3 1%的企业称营业收入“显著”或“略有”减少, 而上一年仅为13%) , 这表明, 在中国实现业务增收的企业比例总体而言有所下降。不过尽管有31%的美国在华企业称营收下降, 但这一比例仍远低于58%表示营收有所增长的企业比例。
2009年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利润率明显高于其全球运营利润率。近半数 (46%) 的反馈企业表示, 2009年其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利润率相对高于其全球运营利润率, 这一比例高于2008年的35%。这或许反映出2009年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市场的相对坚挺。和往年一样, 大多数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是为了寻求在中国的发展机遇。仅有12%的企业将为美国采购商品和服务列为其首要目的, 略低于表示企业首要目标是向中国市场出口商品与服务的比例 (14%) 。这一调查结果显然与所谓的主流观点有较大的出入, 即美国企业进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其产品制造外包给中国。本年度的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本土企业与美国在华企业的竞争明显增强。同时, 来自其他国家的外资企业的竞争也略有上升, 而来自进口产品方面的竞争基本上保持不变。
2010年计划将业务拓展至二三线城市的企业比例相对保持稳定。虽然全球金融危机迫使许多企业专注于现有业务的稳定发展方面, 但仍有28%的企业预计将在2010年拓展业务至两个或两个以上城市。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44%的企业表示2009年曾推迟或取消了在华投资。虽然许多企业在2009年暂停了投资与扩展计划, 但近80%的美国在华企业计划将在2010年增加其投资。
中国的监管环境成为本年度最严峻的业务挑战。这是企业首次将“法规解释相互矛盾”列为其首要挑战, 取代了“管理级人才匮乏”问题, 而这一问题自2008年以来一直居列为首要问题。企业对于获得必要的经营许可和国家保护主义方面的担忧也日益加剧, 而官僚主义和法规不明晰也是在华美国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企业在华面临的挑战中有七项与中国政府相关。
企业在华运营的挑战
近90%的美国在华企业表示知识产权对其业务有着重要意义, 其中有7 0%称知识产权“非常”或“至关”重要。尽管在过去十年间, 中国的知识产权执法有所改进, 但近来似踯躅不前, 有74%的美国企业表示知识产权执法“完全无效”或“无效”。
中国的自主创新政策, 即中国近来通过政府采购激励措施促进自主创新的行为, 已经引起了美国在华企业的关注。企业担心中国执行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歧视外资企业。尽管目前的政策仅针对某些行业且尚未实施, 但已有28%的反馈企业表示他们已因此而遭受业务损失。有超过40%的企业反馈, 一旦这些政策全面实施, 他们预期将受到不利影响。对于这些政策所涉及的美国高科技企业而言, 有57%的企业称他们预计会因这些政策而丧失业务。
2009年, 日益提高的劳动力成本以及如何聘请优秀员工和管理人员仍然是美国在华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人力资源问题。据企业反映, 其最大的人力资源问题是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 很大程度上造成他们难以解雇表现不佳的员工并因此导致“物资损失”。尽管劳动力成本渐增, 但今年有34%的企业表示中国并未因成本增加而丧失竞争优势, 而去年这一比例仅为16%。因此, 尽管企业称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 但中国的成本竞争力实际上却在逐年提高。
对中国及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是未来几年企业面临的首要风险。虽然只有少数企业将日益增加的劳动力成本列为其首要关注的问题 (仅有2%) , 但这同样也是一大风险。
挑战环境 篇2
近年来我国的周边环境逐渐恶化,领土、海洋争端不断凸显,周边国家政局动荡,恐怖势力蔓延,这些都促使我们必须加紧重视周边安全形势。
中国与日本的争端主要是东海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东海划界之争。2.东海海底油气资源。3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归属问题。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主要问题——南海问题:南海总面积达350万平方公里,其中散布有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其中的南沙群岛由于其显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引起了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南海周边国家的强烈兴趣,进而挑起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并发展成一个涉及多个国家且有国际势力插手的复杂问题。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有关国家对我国的南海岛礁及其附属海域的非法侵占早已是既成事实,我国的主权领土及其宝贵资源遭到了众多东盟小国的侵吞瓜分,南海问题可谓积重难返。同时由于这一海域在地理位置上占有特殊的重要性引起了美日两国的高度重视。由此而使南海问题更为复杂化与尖锐化。目前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主要对手是菲律宾与越南两国。越南占据着为数最多的南沙岛礁,菲律宾则态度蛮横且仰仗美国撑腰,不断带头对我国挑起事端。近期,菲律宾挑起的黄岩岛事件使问题更加紧张化。
中国和印度所存在的问题:中印之间主要是边境划界问题:印度与我国存在着领土争端,并坚持不合理的领土要求。两国边界全长1700公里,双方争议地区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不仅如此,近几年印度以“中国威胁”为幌子,渐渐实现军事安全战略从北方陆地向南方印度洋的倾斜,其触角已延伸到靠近南中国海的马六甲海峡附近。最近几年印度不断扩充其军事实力,不断进行核试验、与俄罗斯共用中亚军事基地、大规模购买先进武器,对我国虎视眈眈。
村镇银行面临的发展环境和挑战 篇3
感謝主办方的邀请,让我有机会来到美丽、现代、大气的鄂尔多斯和大家一起讨论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
我是第一次到鄂市来。在若干年前,关于这座城市、关于这座城市云集的豪车、关于这个城市的繁荣和一部分人的暴富、关于这个城市的房地产,我们听到了许多神话。如今,看到这个神话变成了现实,就相信奇迹,相信了创造神奇的力量。
后来,又听到了一些关于这座城市的住房空置率、关于鬼城、关于一些债务高筑老板自杀的传闻。如今,看到这座城市,就宁愿相信这些传说不是真的。这是一座崭新的城市,建筑物的设计现代而时尚,广场空旷而气派,马路宽阔而通畅,城市绿化立体而葱郁,天空湛蓝而高远,夜晚的灯光柔和而细腻,城市的管理有序而细致。只是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接触不到市民的生活。无论怎样,这个城市的故事一定很多,留给对此感兴趣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去考证和研究发掘吧。作为金融从业者,我们感兴趣的是在这个城市高速发展阶段,金融投入了多少?在这个喧嚣退去之后,金融被拴住了多少?损失了多少?真希望如果能有100万人迁入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夜晚的灯光会更加明亮。毕竟,鄂尔多斯全市存款2760亿,但贷款2817亿,多了2%。
村镇银行已经十岁了。第九届论坛的主题是“创新 融合 发展”。是的。经历过十年的我们也在深入思考如何创新、如何融合,以达到发展目标。
应该说,和十年前相比,村镇银行面对的发展环境、面对的挑战不可同日而语。深入分析和认识发展环境和挑战,才能更好地前行。
我们的挑战有哪些?
一是竞争。金融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放宽之后,金融业的竞争就更加充分起来。
民营银行已经正式踏入银行业,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这几年异军突起,吸收了资金,吸引了客户,也吸收走了我们一部分业务。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也在悄悄地扩展。此外,供销社金融正在蓄势待发,他们的业务地域和资源对象,恐怕和村镇银行有比拼。
而大银行已经在转型发展中,把小微金融作为新的业务增长源,工商银行的小微金融广告已经做到了机场。所以,我们的对手多了。
二是利率、汇率市场化之后,大银行在定价权是主动的,作为小型金融机构,我们只能处于从属地位,这对我们的经营业绩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贷款资产和负债的定价,资产、负债的利率结构、期限结构、资产配置变化,都是新的管理重点。
三是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之中,过剩产能的调整,会影响到银行贷款的质量;另一方面,经济增速的减缓也会渐次影响到小微企业,这方面有一个滞后期,我们对客户的资信的评估应更加小心。
而同时,新型城镇化,会有一部分富裕些的农户选择到县城居住和创业。我们的客户从村镇银行流失了一部分。
所以大家看到,几大银行今年上半年年报中,员工已经在减少,工、农、中、建四大行共计减少了25260人,招商银行离职率超过10%,银行员工薪酬也在下降,民生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了1.36%,净利润增长了1.66%,是首家增速跌破2%的银行。
2013年,我在海南三亚说过“银行的好日子过去了”,有人也许把我当做说“狼来了”的坏孩子,我真不希望狼来。
四是央行的调控机制和手段正在变化,从机制上更关注市场、更注重市场的培育和完善,更重视市场的力量,更尊重市场的规律。汇率的报价机制在去年8月11日放开了,利率市场已开放,利率走廊的建设正在进行,常备借贷便利工具、中期借贷便利工具推出了,而且这种工具的使用对象都是地方金融机构。这是因为利率市场化后,地方金融在利率调整时,容易撞墙,央行有必要将他们拉回走廊内,以避免整个市场利率过大波动。
五是人民币走向了国际,人民币加入SDR,说明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肯定与重视,但对人民币稳定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压力。人民币走向国际市场后,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成为货币稳定的新因素。在开放的市场中,我们对离岸市场的变化会更重视。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的差价会产生投机,资本流动加速,进而货币会更波动。
坦率地说,我们习惯了管制状态下的货币稳定,对货币波动的心理准备如果不足,就难免会应对失策。
六是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要求我们关注一些国际市场的新变化,如欧洲央行零利率,实际上,欧洲货币市场去年已经负利率,瑞典央行已经连续6年的负利率。今年以来,德国、日本等国国债收益率也相继转为负值。负利率不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么?
七是科技的发展,对金融发展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区块链技术进入了金融将带来无法预计的变化。全球第一个区块链资产收益权转让,于9月7日在厦门国际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完成了。运用区块链技术,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信用证方式被替代了,英国巴克莱银行完成了第一笔贸易结算。
我们也知道,央行正在研究数字货币,数字货币一旦发行,不仅是货币发行机制的改变,货币乘数、调控方式、传导机制等等,也会发生新的变化。
八是谈到创新、融合,对于村镇银行,不能不谈到和主发起行的关系。主发起行当年是村镇银行的孵化器,然后是监护人。现在村镇银行壮大了,就要求更多的发展空间,比如,村镇银行资产多元化问题,也期待管理政策上的突破。
大数据环境下的存储挑战 篇4
大数据时代, 企业数据量和数据种类出现飞速增长。大数据时代, 全球应用数量从几年前的以十万为单位计算, 到了以百万为单位计算。10年前, IT从业人员只是以百万计算, 数据生成来源也比较单一, 但现在, IT服务使用者已经上升到十几亿的消费者, 数据生成来源更为丰富, 是名副其实的大数据时代。同时, IT资源的配置和管理要满足高度虚拟化或集群IT架构的需求。企业应用部署效率、业务稳定服务性能, 以及动态有效满足O LTP和O LA P性能要求, 直接决定着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求存储更灵活、更动态、性能更稳定, 以支撑大量用户对各种IT服务交付的能力。此外, 大数据时代还需要集中、统一和自动化管理的功能。
中桥2013年7月完成的中国大数据市场调查结果显示了, 中国市场针对大数据的需求所面临的典型的存储挑战, 就此我们看看此次EM C在米兰发布的技术是如何解决这些大数据存储挑战的。
(1) .业务关键型性能:就“存储是否能满足目前业务关键应用性能”的调查结果显示, 接受调查人员 (总计455名受访者) 中28.1%表示在未来12个月考虑部署新型存储。36.5%用户在未来12-24个月考虑部署新存储。大数据时代, 应用使用者的快速增加, 对存储并行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 生产应用虚拟化产生大量随机读取, 这就对传统IO Ps和时间延迟提出了挑战。
EM C米兰发布的M C x技术让用户可以通过多核并行处理方式, 经济地提高大数据时代存储对并行处理能力的需求。相对于通过增加控制器和磁盘形式提高存储IO Ps, 这种多核动态优化技术更为经济, 且不会增加管理强度和开支。此外, M C x结合灵活闪存技术, 可以满足大数据环境下不同应用对IO Ps或M B Ps的性能需求, 并降低时间延迟。
(2) 存储利用率:大数据时代数据量快速增加。如何通过存储容量优化, 降低存储容量和网络资源需求, 降低数据保护过程对生产环境的性能影响, 是控制大数据存储新增开支的关键。
EM C的V N X产品支持压缩和重复数据删除, 不仅降低存储容量需求。同时, 也降低数据传输过程中对网络资源的需求。
(3) 容量优化系统性能:为了提高存储资源利用率和业务连续性, 存储厂商近年纷纷推出各种企业级功能。为了降低存储管理强度, 中端以上存储具有多种工作负载性能监控、动态资源配置和自动化端对端管理功能。然而, 传统存储控制器处理能力有限, 启动这些企业级功能需要消耗存储控制器资源。用户往往要在存储资源优化和生产性能之间做取舍。
EM C米兰发布的M C x通过多核并行处理, 让控制器具有更强大的处理能力, 保证启用企业级功能不影响业务性能, 实现优化和高性能并举。此外, 通过控制信息和数据通道分流, 彻底解决了控制信息和数据流资源争用导致的性能问题。保证大数据时代, 在不同业务发展阶段下应用性能稳定性的需求。
(4) 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各种已有存储资源, 为大数据时代的业务发展提供高可扩展和业务连续性是关键。传统存储下, 不同厂商的存储之间无法实现快照、复制、备份和恢复, 由此带来数据保护的大量开支。同时, 带来存储资源浪费。
EM C的V i PR多种标准A PI, 可部署在V i PR支持的任何文件存储系统上, 这种支持多种平台的战略和开放的可扩展性能够充分为大数据环境的跨平台、资源灵活性和开源平台提供IT支撑。用户不仅可以在V i PR框架下支持第三方存储设备, 同时可以支撑开源技术。让用户可以利用服务器存储、直连存储、第三方网络存储, 甚至是标配磁盘技术, 满足大数据演进过程的存储需求。
未来我国环境保护的挑战及对策 篇5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期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深化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严峻复杂,环境管理的体制机制、管理方式和思路等转型需求更为迫切,妥善应对难度明显加大。认真分析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对制定未来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策略,指导环境保护,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动环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未来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大规模污染治理从“九五”淮河治污和“两控区”二氧化硫治理开始,历经多年持续治污,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确定的7项约束性指标中,除了NOx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之外,其他指标都已经于2014年提前完成。但是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根据美国耶鲁大学环境法律与政策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联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环境绩效指数(EPI)报告显示,中国GDP总量在世界排名由2006年第4名上升到目前第2名,而环境绩效指数从2006年的56分下降到2014年的43分,排名从第94名下降到2014年的第118名。环境绩效指数一直处于后排,最受公众关注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状况依然令人忧虑。
1.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
1.1空气污染 据《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145个城市空气质量不能达标,全国90%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估计约有6亿人口生活在有害于健康的空气中。根据美国耶鲁大学发布的2014年全球环境绩效指数(EPI)报告显示,我国空气质量(18.81分)、在参评的178个国家中排名176名,倒数第2位,其中PM2.5平均暴露水平(2.44分),倒数第1位,PM2.5超标率(0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PM2.5污染严重,个别城市灰霾天数达200天以上。中国科学院陈竺院士及我国环保专家王金南,于2013年在《柳叶刀》上发表《中国积极应对空气污染健康影响》中指出,全国每年由于空气污染造成30万~50万人过早死亡,空气污染造成的健康影响不可忽视。
1.2水污染 据《201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423条主要河流、62座重点湖泊的968个地表水断面水质监测结果,Ⅰ、Ⅱ、Ⅲ、Ⅳ、Ⅴ、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3.4%、30.4%、29.3%、20.9%、6.8%、9.2%,Ⅴ、劣Ⅴ类水质占16%,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在4896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水质优良级、良好级、较好级、较差级、极差级的监测点分别占10.8%、25.9%、1.8%、45.4%、16.1%,全国地下水水质较差与极差级达到61.5%;全国近岸海域301个国控监测点中,一、二、三、四及劣四类海水分别占28.6%、38.2%、7.0%、7.6%、18.6%,全国近岸海域四类和劣四类海水点位比例占26.2%,25%以上的湖库出现富营养化。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水生态严重失衡、水质性缺水和水量性缺水问题并存。农村仍有约1亿人口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水污染仍是我国最严重的环境污染。
1.3土壤污染 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农用地64616.84万公顷,全国现有土壤侵蚀总面积294.91万平方千米,占普查范围总面积的31.12%。与“七五”全国土壤环境总体清洁的调查结果相比,40年来我国土壤环境呈现急剧恶化的趋势。全国受重金属污染耕地达3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土壤污染危及食品安全。
1.4生态系统功能和质量继续下降 2012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显示,目前中国的省份80%是“生态赤字”,只有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云南、海南是“ 生态盈余”。2013年全国2461个县生态环境质量为“优”和“良”的县域占国土面积的46.7%,“一般”的县域占23.0%,“较差”和“差”的县域占30.3%。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质量低下,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破坏,传统牧业区草地退化严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湿地消失、面积萎缩严重,湿地自然调节能力下降。
1.5突发环境事件频发 当前,我国环境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突发环境事件已经进入高发频发期。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天发生1-2起突发环境事件、2013年各级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污染犯罪案件706件,2014年是2180件,很多污染事故由生产事故引起,如8.12天津港爆炸这类事件对环境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突发环境事件频发,威胁着公众健康及社会的稳定。
2.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
2.1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了生态文明和依法治国的建设任务,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并作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认真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这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常态指明了方向。
2.2新的《环境保护法》全面实施,环境法治建设成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突破口,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与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正在形成,环境治理手段呈现“多样化”,环境治理模式出现“多元化”,环境管理能力实现现代化,这些改革举措将有利于环境保护,未来10年将是环境保护大有作为的10年。
2.3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至中高速,产业结构向服务业优化,预计2020年三产比重提高到52%左右,基本实现工业化。重工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将放缓,粗钢、铜、铝、铅、锌等主要产品产量将在“十三五”左右陆续达到峰值平台期,城镇化率增速趋稳,能源新增量减少,煤炭峰值或提前到来,环境压力高位舒缓。同时,生态管理体制机制厘清、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效。历经多年持续治污,环境保护有望迎来走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窗口期。
二.未来我国环境保护的对策
2.1推进国民经济绿色化建立绿色消费模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因此,改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国民经济绿色化是我国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把环境保护全面融入到国民经济绿色化增长进程,提高环境保护在新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实现国民经济绿色化,一是用绿色、低碳和循环的理念改造传统的产业,实施绿色版“制造中国2025”战略;二是通过政策扶持,发展一批提供良好环境质量和生态服务产品的产业,通过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带动重大工程建设,将节能降耗、低碳经济、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实现绿色经济化。三是建立绿色消费模式。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作用,开展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普及绿色经济知识、宣传环保法律政策,推动绿色消费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通过培育社会公众的节约环保理念,引导全社会建立可持续消费或绿色消费模式,实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绿色化。
2.2实现环境保护法治化环境供给市场化
一是严格实施《环境保护法》,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和“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监管体系,对污染物、污染源和污染介质实施统一监管;二是根据《环境保护法》,制定全国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明确国土空间的生态环境功能,划定并严守生态环境资源红线,确保生态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均衡有序,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红线管控制度;三是建立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督促地方政府严守环境质量红线。四是在推进环保产业进程中,要全面放开环境保护市场,推行环境供给市场化。广泛采用PPP模式和第三方治理和监测服务,政府重点制定规划标准和政策,为环境保护市场化创建制度和政策。严格实施“污染者付费原则(PPP)”、“使用者付费原则(UPP)”和“受益者补偿原则(BPP)”。五是发挥价格、税收、补贴等激励和导向作用,开通绿色金融和绿色资本市场渠道。加大国家创新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对节能环保产业支持力度,引导社会投资加大对节能环境产业领域的投入,同时探索形成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2.3多元治理信息公开公众参与
没有多元化的治理体系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就谈不上现代意义上的环境良治。一是多元治理:要从政府主导向社会共治、多方制衡转变,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政府、市场两手发力,倒逼与激励并重。首先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要在生态环保中起统领和决定性作用;其次,明确企事业单位对治污减排的主体责任。完善建立资源环境许可,特别是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实行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进行业性和区域性污染物总量控制。最后,发挥公众在环保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社会公众的环境监督功能。二是信息公开:环境信息公开是建立“阳光”环境监督执法体系最有效的手段。要建立政策法规、项目审批、案件处理、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环境管理的公布制度。推动企业污染物排放、环境治理、执法监测等信息的公开。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及环境责任终身制度,从环境伦理道德和法律层面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三是公众参与:通过法律拓展公众参与环保渠道,健全环境立法、环评、规划、重大项目等听证制度,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平等对话、协商解决的机制和平台。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公众对政府环境管理与企业环境行为进行监督,鼓励有奖举报并保护举报人利益。发挥社会组织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的积极作用,鼓励环保公益组织参与社会监督。
挑战环境 篇6
[关键词]美术出版;数字媒体;机遇;挑战
[作者简介]陈玲,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数字技术的革新,改变了媒体生态环境,也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作为传统媒体,美术出版也和其他出版一样,经受着数字化所导致的读者分流、市场份额递减等挑战。然而,美术出版自身的专业特性,决定了其在数字媒介环境下呈现出一些独有的优势。
作为小众出版,美术出版历来较少受到相关研究学者的关注,更少有人结合时代特性分析美术出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纵观近年与出版相关的学术研究不难发现,在众多出版门类中,与美术出版相关的文献资料所占比重远远低于文学、科技期刊等其他出版类型。从搜索的文献资料看,普遍存在研究时间久远、数据过时等情况,多数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当下遭受数字技术冲击最大的文学类图书当中。本文从美术出版定义出发,结合美术出版自身的特性和时代特性,研究美术出版在新时期的出路。
一、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的美术出版
1. 艺术与美术出版
在中文描述中,艺术与美术常常划上等号,让人困惑。艺术的英文art源自拉丁语ars,大义为“技巧”,其衍生含义几乎包括了所有与人生密切相关的创造性学问。美术(Fine Art)一般是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通称,按照目的可分为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类。艺术是广泛的概念,美术仅是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因此,艺术出版较之美术出版,其外延更广、内涵更深。赖永祥在《中文图书分类法》中,将艺术分为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戏剧与电影八个小类[1]。从学域的涵容度来说,上述八类艺术门类的知识,都足以单独成立对应的学系。然而,传统的美术定义着重于绘画层面,美术出版的范围也局限于画册、技法、理论、宣传画等内容。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传统出版的生态环境开始发生变化,美术出版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扩大,从时间、空间、形式上衍生出各种类型的美术艺术。随着“大美术”口号的提出,美术类图书的选题出现跨学科现象,不同领域的知识得以用艺术的形式呈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丰富了美术出版的视阈。
2. 数字媒体环境下的美术出版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字化阅读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也开始发生改变。作为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出版等纸质媒体正在部分地被互联网取代。有学者指出:到2018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报纸都将放弃印刷版本; 到2020年,90%的书籍、杂志、报纸等都将以电子出版物形式出版发行[2]。数字出版冲击了以纸质文本为主要介质的传统出版,但分析可知,大众阅读、教育出版等板块受数字出版冲击较大,而少儿和艺术板块受数字出版的冲击力度较小[3]。
笔者在对2008~2013年美术类图书题材的开卷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尽管该类图书选题范围仍较固定,但较之前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如书法字帖、美术技法类图书不再局限于中国汉字,英语书法字帖应市场需求而出现;美术出版社为打开高端市场而推出高仿书画产品,这是图书题材丰富的表征。此外,《熊出没》等美术图书向电视、电影的进军,则是出版社延伸产品线的积极之举。
从20世纪50年代单一的美术技法、美术画册到如今艺术收藏、艺术生活等细分板块,美术出版的视野更加广阔,产品也更趋多元。在数字媒体环境下,美术出版不仅品种大幅增加,题材、类型也更加丰富,为美术图书出版领域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
二、全媒体时代美术出版的机遇
数字出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若传统出版通过自身业态革新去积极适应数字出版的特点,也必将在市场中通过检验,获得一线生机。美术出版受众面虽小,却在新的介质特征下,发挥其自身优势,抓住时代机遇,更新现有的内容和形式,有效规避了部分市场风险,适应网、屏、幕时代。
1. 视觉化效应带来的读图时代
数字出版凭借多媒体特性、高互动性等优势受到大众青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纸质出版物就要消亡。在笔者看来,纸质书籍不会被电子书完全取代,而是会与电子书协调发展。这一趋势主要体现在纸质书从“读”向“看”发展这一转变上。这种“看”既是内容上的看,也是形式上的看。根据媒介生态学的观点,一个时代主流媒体的变化并不只是设备的变化,而是伴随着人类经验空间再整合、再构造的系统性变化[4]。从纸质书籍中的铅字到充斥于电子书、智能手机上的比特信息,数字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地位、心理、认知和思考方式已然发生了改变。这一改变首先体现在大众的阅读内容和阅读习惯上。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下,受众倾向于阅读内容轻松、形式丰富的图书,重视内容上的娱乐性、消遣性以及形式上的艺术性。相对于文字的编码与解码,图片以其直观易读得到大众的认可。
美术属于直观形象的艺术,其表达思想的方式是以图形或图像的形式展现,主要通过视觉传达情感。美术出版所特有的画面感、原作感、尺幅感,使之具有其他出版门类所没有的优势。此外,传统美术图书专业性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图片所包含的意义比一般文字更有冲击力,也更具艺术性,能进一步满足受众追“图”的需求,提升受众的文化艺术素养及审美水平。
2. 图书功能的多元化
图书从诞生之初就是传递作者思想、表达作者情感的一种媒介。大众购买图书的目的就是阅读,吸取图书中的营养,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升内涵。然而,数字出版时代,图书的功能开始剑走偏锋。特别是美术类图书,其功能不再囿于技法教授,而开始注重图书作为艺术品的装饰功能。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购买力的增长,艺术市场的持续升温,人们关心艺术市场、了解艺术作品的兴趣逐渐增强,艺术品收藏者、有实力的艺术爱好者等都成为高端艺术图书的潜在购买者。品质好的高端艺术图书具有研究、收藏、把玩、赠送等多项功能,同时也能彰显藏书者的身份。因此,对专业的美术出版社而言,图书功能的多元化是大可利用的时代特点,在做好内容的同时,要注重对图书外观与内容等方面的多功能开发。
nlc202309041707
3. 大众审美水平的提升
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受众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注重对美的事物的追求。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使“地球村”成为可能。受众在网络前自由地吸收别人的思想,也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受众的审美心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对美的事物的量的关注上,而且体现在对美的事物的质的要求上。人们的审美意识增强,审美需求增加,对美术类图书的出版是一大机遇。美术出版社是传递美、创造美的机构,在大众审美水平迅速提升的当下,其出版的图书不仅内容精美,而且图书的装帧形式也必须极富美感,增加其艺术性。
4. 宣传渠道增多,小众出版物也可走大众宣传路线
数字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带来更广的受众面以及更多的交流渠道。过去的美术出版主要通过新华文轩等实体书店铺货销售。如今,移动通信、社交媒体的兴起,给传统美术出版社带来发展的契机。通过微博、微信、门户网站等宣传方式,点对点地向受众推送新书信息,不仅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而且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播,提高了购买量。
三、数字转型期美术出版面临的挑战
虽然美术出版社在数字媒体环境下做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但就目前美术出版的现状而言,美术出版在数字转型方面仍存在较多难题。
1. 技术支撑薄弱,数字化转型难度大
美术出版在数字化浪潮中积极革新业态,在数字化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然因其是传统媒体,在数字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数字化转型中的技术劣势。在比特信息传输的社会,是否占领技术的制高点决定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转型期能否获得市场的掌控权。这种技术既包括终端技术,又包括内容平台的打造。美术出版社转型的首要问题就是内容的传输问题。由于受制于宽带技术,大批量高清精美的图片不能流畅地传递,影响受众的阅读感官。因此,解决以图为主的内容传输是美术出版构建数字化内容平台的当务之急。
未来是平台与终端的时代,因此,除了进一步强化内容生产,构建内容平台,终端技术的研发也必不可少。目前,移动终端基本已经由国内的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网络运营商垄断,亚马逊的Kindle和日本的bamboo也强势进入中国市场。但是,电子终端阅读器仍未解决像数较低、图片清晰度不高等技术难题。数字化的美术图书的图片效果远不如印刷图片那般清晰,色彩还原真实。此时,刚刚转企改制的美术出版社仍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极度缺乏等问题,数字转型难度加大。
2. 小众化出版,选题同质且资源浪费
美术出版从属于一个相对小众的出版市场,即便某一家出版社在某一领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其规模也不大,选题种类也较局限。而且随着近年各种图书订货会、图书博览会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出版社之间的交流学习机会更多,美术出版业内圈子更小,所以内容同质化现象十分嚴重。在数字媒体时代,内容是最核心的资源。将内容资源应用到不同的载体和终端上,即可呈现出不同的样式,资源将得到最大利用。这一过程不仅为出版社创造了财富,而且能将选题资源品牌化。由于思想观念僵化,对数字媒体认识不够深入,美术出版在数字转型道路上仍不能物尽其用。这就造成了选题资源的浪费,这是文化产业意识缺乏的表现,不利于美术出版的可持续化发展。
3. 版权机制不成熟,版权保护难度大
数字化时代,美术出版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延展,《著作权法》中的版权保护条款已经不能适应更趋复杂的美术出版,美术出版的版权保护是美术出版在数字化转型中遭遇的巨大挑战。数字媒体日益发展的当下,美术出版社在出版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版权纠纷。特别是转企改制后的出版社,自费书数量逐年递增,图书内容的版权难以把控。在具有海量信息的网络上,粘贴加复制就能做成几百页的图书,编辑难以监控,这就给美术出版埋下了版权隐患。而且,出版社将自身的资源数字化后,必然要在网络空间进行传输,网络技术使得侵权者范围和数量倍增,侵权行为变得难以控制。
四、全媒体时代美术出版新路径
1. 营销方式多样化,突破单一的书店模式
美术出版传统的销售渠道为书店。受新媒体的冲击,美术出版要从传统出版的桎梏中走出,必须改变宣传形式,让更多的图书信息、活动信息为大众所知晓。如通过建立出版社官网,展示重点图书、获奖图书的信息,推荐新书,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了解出版社的新书动态。此外,艺术沙龙、产品推介会等活动也是推广新产品常用的渠道之一。利用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开展画展等艺术活动,参加图博会、版贸会等也是数字媒体时代所有出版社必须利用的营销渠道。这些渠道是图书产品走向受众的一种方式,也是提高企业知晓度的一种手段,更是新形势下美术出版生存的必备技能。
2. 重视读者需求,作者、读者去精英化
由于美术出版属于小众出版,内容比较专业,因此在读者数量和市场份额上不及大众出版。然而,回顾、整理近年各美术出版社的产品类型可以看出,作为艺术出版的一个门类,美术出版也开始改变单一的精品路线,尝试走下精品艺术的神坛,走向市场,走向大众。去精英化现象不仅体现在美术出版社在内容上“亲民”的自主选择,还体现在图书作者的去精英化、出版环境的去精英化。过去著书的作者大都是权威、大师、名人等在文化上有话语权的精英,随着出版环境的变化,追求解放个性的后现代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每个人都有发表和表达的权利和愿望,出版社应给予作者更多的选择。
3. 建立艺术数据库,实行战略化内容管理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海量信息给大众带来便利,也带来搜索时间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术出版社要转变身份,从内容生产者向内容生产和管理者转变。首先,出版社利用所拥有的内容资源优势,搭建可提供精准信息搜索功能的专业平台,以条目为单位,对相关作品的内容、作者、已版图书信息等详细数据内容进行碎片式的整理、标记、优化,最终形成能为出版社选题创新、专业市场需求服务的数据库。艺术主题数据库的建立,为出版社寻找到新的生存空间,实现向具有排他性的内容资源提供者的转变。美术出版社可采取企业跨界协作的方式建立数据库。比如与印刷公司合作,对美术社提供的画作、书法等作品进行高保真扫描、内容数据的修复保存等工作。通过这样的横向深度合作共谋转型发展,发挥传统出版社的资源优势,联合合作方的相关科技技术,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合力打造新的数据库平台。
4. 延伸产业链,走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界限已经被打破,美术出版社不应囿于传统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而应采取遍地开花的经营方式。在具有一定规模和产品质量优势的艺术类图书出版领域中,四川美术出版社图书文化产品具有较好的品牌影响和较高的出版效率,市场空间广阔并存在较强的市场发展潜力。为了实现文化产品的市场效益,同时进一步提升专业产品的品牌效应,首先要重新开设对外的读者服务窗口,有针对性地让目标消费者“接触”产品。同时,在保证已有图书类别的出书效率和出版效率的前提下,围绕特色优质图书产品,挖掘自身长期积累的各类特色图书出版资源,进行产品链的延伸,设立艺术类衍生品研发推广中心,借助传统图书的营销势头,搭载受众对本社图书产品的信赖度,实现衍生文化产品的销售。
数字时代不是狼,它给传统出版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在数字化过程中,传统出版必须要应时而发,主动出击,在数字化浪潮下重塑自身形象,做足内容,扩大渠道,延伸产业链,积极应对新的时代走向。
[1]赖永祥.中文图书分类法[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2]李松.关于传统美术出版业拓展之路的思考[J].中国出版,2013(21).
[3][韩]李正春. 数字时代出版与阅读环境变化的诊断与预测 [J] .陈腾跃译,现代出版,2011(3).
[4]亚历山大·马克西莫维奇·申嘉年科.多媒体竞争时代的课题及对策[A].坡州北城国际出版论坛2006:通过革新和合并创新实现的出版复兴[C].2006.
为学生提供充满挑战的学习环境 篇7
接待我们的是学校的副校长L, 他向我们介绍了这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特色, “这是一所以提高在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教学水准而创办的一所学校, 学校努力为学生在数学、科学、技术领域提供一个充满挑战的学习环境, 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促进道德行为上的创新文化和保护人类的共同利益。”怎样来实现这样的目标呢?通过深入考察, 我们了解到丰富的高水平的课程、专业的项目实验研究、个性多元的助学措施, 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探索创新的条件与平台。
一、丰富的高水平课程
教师Alex有着深厚的学科专业背景, 他以物理学科为例, 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课程及教学安排。
“学生首先要学习《物理学介绍》入门课程, 然后会学习机械学、光学、计算机的物理基础、现代物理学、量子物理学、A P物理学课程等。学校有一个现代物理光学实验室, 可供学生在这里做研究。”
“这里的学生也会走出校园跟外面的大学教授、研究者、公司进行一些研究和合作。学生一周有两天可以出去交流, 半天在学校, 半天在校外。很多学生在周末或假期会在校外做研究。研究的项目, 有的是长期与学校有合作的, 也有一些是学生自己找的。像这样的研究会持续8个月左右的时间。”
经我们的进一步咨询, 得知TJ H S ST为学生提供多门高水平的课程, 并有着严格的升学和毕业要求。比如要求所有学生毕业前完成AP数学AB或者是AP数学BC的课程;要求11年级的学生完成计算机语言JAVA的学习;要求12年级的学生必须参加为期一年的实验室研究项目。为支持学生的研究, 学校设有13个专业研究实验室供学生选择使用, 这些实验室有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能源系统、自动化与机器人、微电子学、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神经科学、化学分析、海洋学与地球物理、通讯系统、光学与现代物理、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与工程材料和计算机系统。
二、专业的项目实验研究
TJ H SST十分重视学生在科学与技术上面的发展, 探索新课程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勘探和开发, 并结合科学与计算机科学及技术课程内容, 与企业、工业科学和学术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的一些安排, 旨在加强学术课程同时, 学生能在国家最先进的技术环境中获得独立研究和实践的机会。据副校长L的介绍, “学生不管在校内还是在校外, 都是在做项目研究, 学校13个实验室, 虽然主题不一样, 但都是与科学和技术有关的。进入12年级后, 学生要选择一个实验室做研究, 同时可以和大学的教授或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和研究。”
“如果学生要去校外做研究, 需经过申请和面试, 学校有专人负责联系校内与校外的合作, 为学生到外面的研究交流搭建桥梁;学校建议学生跟外界建立合作关系, 这样他们可以学到学校内学不到的东西。”
TJ HSST重视培养学生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实验室能力, 从项目规划、试验、解决问题、设计、建模、制造、测试、评估到文档和演示文稿, 学生熟知一整套科技开发与研究的过程。
在TJ HSST, 9年级学生开始学习技术课程的调查与生物学和英语课程整合的“技术教育”课程。通过积极的、面向项目的教学方式, 向学生们介绍工程设计过程, 提供学生可借鉴的内容和基本技能要求, 为以后科技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10年级和11年级, 所有的学生要参加科学和技术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与探索, 根据高级研究项目的需要, 学生选择具体的课程。12年级时, 所有的学生都将完成一项有意义的科学或工程研究项目, 无论是在科学和技术研究实验室、商业机构、政府或大学的研究实验室。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工作, 鼓励使用实验室内各种仪器设施、设备和资源, 有机会还可以继续为学生提供专业人员的科学和技术界专业指导实验室或工地的研究。
三、个性多元的助学措施
个性多元的助学措施是TJHSST的又一教育特色。导师计划、过程教学法、班组教学制、等级评价等措施有效地保障了各年级学生的学术能力与水平。副校长L向我们重点介绍了等级评价制。“学校有一系列严格的升学与毕业要求, 每一个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习什么课程, 达到什么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 教师会按照相应标准对学生进行等级评价。”
比如说新生等级是I B E T (Integrated Biology, English a nd Tech nology) , 即综合生物学、英语和技术。学生在第一年的时候, 有一个IBET的课程, IBET计划是三个学科教学目标的结合, 有三个辅导教师, 生物、英语和技术教师。在每个学科研究计划中, 教师会使用过程教学法来帮助学生建立各个学科及目标之间的联系, 学生学会收集数据, 进行实地考察, 进行文献搜索, 写科学报告, 并且准备出版物和演讲, 还要经过较长时期与私人或政府机构的项目合作。
比如说, 二年级等级有人文与社会学, 即世界历史地理和英语10。二年级学生升学的要求是完成英语10及世界历史地理II。在这个从事班组教学的交叉学科课程中, 学生研究在欧洲、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经济、社会、政治、科学、技术和艺术发展之间的关系。除了历史和文学的内容, 地理的研究是这门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研究过程中, 强调人文程序的必要技能, 强调过程信息, 强调交流与他人合作, 并特别重视学生的英语阅读, 重视研究中学生口语、听力、阅读的过程。完成后, 学生们参加世界历史和地理II的课程终结测试, 每门课程都将颁给独立的成绩。
再比如, 有一个等级是人文化学, 即化学10、英语10、世界历史, 主要是结合人文化学, 让教师和学生来发现纷繁世界的更广泛的含义。化学结合历史、地理、文学和艺术, 能产生许多拯救生命的好方法, 但也可能会产生危及生命的过程和结果。英语教师会教学生科学类的阅读, 英语教学包括文学、语法写作、研究和描述, 在学习中他们做很多小组合作的活动等。评价是由教师来设计, 一个是英语, 一个是社会学, 可以有两个教师同时打分。这样的等级还有很多。夏天, 教师们会在一起做计划, 包括他们在课堂中做哪些评价。
不巧的是, 我们来考察的这一周, 正是他们进行考试、做测验的时期, 没有更多的机会深入课堂听课、跟踪、座谈。尽管只是一些零散的信息, 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这所学校在教育与课程方面的独特之处:富有挑战的学习环境,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让学生在挑战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缘于此, TJHSST的毕业生成绩非常优秀。我想, 我也坚信, 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 它的价值一定不仅仅体现在学业成绩上, 还会有很多很多。
注释
1 SAT (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 , 是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学习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
挑战环境 篇8
电信市场准入制度亟须重估和调整
当前我国电信市场准入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基于电信业务分类的许可证管理制度, 其核心是对电信网络设施采取较为严格的准入标准, 以保证监管部门对网络设施有较强的管控能力。这一市场准入管制理念以传统电信业的监管为主要目标,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面临多方面问题。
导致监管范围不足传统电信业中, 网络设施运营与业务提供紧密捆绑, 因而监管机构依靠市场准入制度实现对网络设施的有效管控后, 对业务的监管能力自然形成。然而,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大量与网络运营处于松耦合状态的新业务, 这些业务超出了现有市场准入制度的管理范围, 也超出了监管机构的管制范围。“3Q大战”中所表现出的监管缺位, 即是这一问题的突出表现。
导致行业恶性竞争和创新不足目前对于基础电信市场向更多市场主体或资本主体开放的问题考虑不足。在这种情况下, 三家基础运营商的国资背景导致企业经营行为区别于市场机制下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为完成考核目标, 往往采取更激进的竞争手段, 如割光缆、营销上的恶意攻击等。此外, 基础电信企业对网络设施的垄断, 还导致其挤压增值企业,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行业的业务创新能力。
未能有效激励网络设施建设效率在缺少新主体、新资本进入的情况下, 当前我国宽带网络建设情况并不理想。在接入质量方面, 我国宽带网络的接入速率与欧、美、日、韩等国和地区相比, 仍有很大差距。
面临较大的通信安全挑战“重设施轻业务”的管理模式导致监管部门缺乏保障业务安全的必要机制和手段, 面对IDC这种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却又无法有效监管其设施的业务, 只能采取停发许可证的方式确保通信安全。此外, 互联网环境下大量长尾应用和用户自创内容带来潜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 这些业务游离于市场准入制度的管制范畴, 带来诸多安全隐患。
面临技术、业务和产业深度融合的挑战伴随通信网络和技术渗透至国民经济各领域, 成为所有行业的“基础设施”, 通信业务正在快速向其他行业领域拓展, 产业链与竞争主体日益复杂。当前市场准入制度作为整个监管制度的基础, 无法清晰界定各行业间的管制边界, 导致包括“三网融合”在内的各种融合业务在监管责权上存在模糊不清等问题, 部门间协调难度和成本大幅上升, 严重制约了融合业务的发展。
未来市场准入制度应解决好四大问题
近年来, 各国电信市场准入制度不断作出调整, 市场准入制度不断放松, 为行业发展注入更强动力。美国和欧盟已经全面放开基础电信领域, 取消许可制度, 将准入监管主要限定在频率等稀缺资源的使用上。韩国虽然在基础电信领域仍然沿用许可证管理制度, 但增值电信服务基本放开, 采用备案制管理。在融合业务准入方面, 各国根据本国现有监管体制, 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做法。如欧盟将广电业务纳入统一授权框架, 不再进行准入管制。美国参照有线电视业务准入方式进行融合业务管理。韩国则针对融合业务制定了专门的准入管理机制。
针对当前电信市场准入制度与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 未来市场准入制度调整应旨在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业务服务创新和恶性竞争问题, 即通过准入制度调整, 在业务市场进一步引入竞争, 并保证市场主体的资本结构更加多元化, 公司治理更加合理。二是新技术新业务管理机制和管理能力问题, 在扩大市场准入管理边界的同时, 有效界定与其他部委的管制职责划分。三是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和投资效率问题, 即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引入更多资本参与, 加快网络覆盖与升级。四是通信安全问题。在通过准入制度调整确保融合环境下通信安全的同时, 也要考虑改变当前依靠国有运营商实现通信安全的机制。
考虑到制度调整过快可能对行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可分三个阶段推进我国电信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
第一阶段的调整重点是解决融合业务监管缺位和监管边界模糊的问题。具体方式是实现网业分离的市场准入制度, 将电信业务分为建设、设施运营、平台运营和业务四个层次, 通过对设施和平台的有效监管, 达到保障通信安全、促进行业发展的目的。此举将设施、平台和业务分离, 在多部门进行融合业务监管时, 也更易划清彼此的管制范围。
第二阶段的重点是促进网络设施建设以及各类业务的发展与创新。具体方式是降低特定领域的市场准入门槛。如可以考虑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通信网络建设领域, 以促进宽带网络部署与升级。此外, 在实现网业分离监管的前提下, 还可以考虑向民营和外资开放部分基础业务市场, 甚至开放转售市场等。但在设施运营和平台运营领域, 则应采取相对谨慎的做法。
第三个阶段将考虑在区域市场层面进一步为行业发展注入动力, 探讨在基础电信业务领域开放区域市场准入的可行性。
挑战环境 篇9
一、正确认识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
对待网络, 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 我们不能否认网络社会对中学德育的积极影响, 网络文化的健康良性发展, 对中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我们更不能漠视、忽视网络社会对中学生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网络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功利性, 但同时又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已经成为全球意识形态领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渗透侵略的工具。
二、采取措施, 防患于未然
俗话说, “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面对网络对中学生德育造成如此严重的冲击和挑战, 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对策。
1. 正确认识网络, 从观念上改变。
中学生在上网时产生的道德偏差,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对此问题的关注不够, 一是习惯了以群体教育为基本模式的德育, 对学生以个体形式进入网络世界的新情况感到茫然;二是绝大多数学校、教师在向学生普及计算机知识教育时, 仅仅只注意了防范学生网上“涉黄”, 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网络时代社会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 忽视了对中学生网络道德品质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为此, 我们必须加强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法制观念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使我们的广大青少年具备进入网络社会必需的“有准备的头脑”, 使人们未来的每一个“网民”既能用真善美的标准去识别、选择上网信息, 又能以真善美的内容来影响网络社会里的其他成员。
2. 立足于行动, 从行动上跟上时代的步伐。
班主任应建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加强文化教育, 以优化中学生网上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促进中学生利用现代学习技术和手段, 自觉学习中国及世界优秀文化;加强政治教育;提高中学生网络化生存条件下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分辩能力;加强道德教育, 克服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和防止发生网上失范现象;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法制观念与守法水平, 以调整、矫正学生网上行为。
3. 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 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
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责任人, 应利用自身角色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如举行知识讲座的形式, 进行科学教育, 教育、培养学生的现代科学意识、科学思维和科学良心, 认识信息技术、网络文化是科学发展的成果, 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要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使用、享受网络资源, 要利用它来造福人类;举办辩论赛的形式进行哲理教育, 如设置题目: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中学生搜集了大量的活生生的材料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去分析, 用“一分为二”和“主流与支流”的观点去分析电子网络的价值, 使学生认识到电子网络主流是好的, 能大大加快新信息、新技术的传播, 使我们更快更好地获得丰富的知识, 开阔视野, 培养创新能力, 但电子网络源头众多, 存在文化“垃圾”, 会给缺乏免疫力的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 上网必须自觉筑就牢固的道德防线, 以做到趋利避害。
挑战环境 篇10
江苏省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 介于东经116°18′~121°57′, 北纬30°45′~35°20′之间。下辖1个副省级城市和12个地级市, 人均GDP、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 (DLI) 均居全国各省第一, 也是我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国土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1.06%, 人均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是最少的, 常住人口达7919.98万人, 占全国5.85%, 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 地区生产总值为5.4万亿元, 占全国10.40%, 全省拥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其中建材、粘土等34种单矿储量位居全国前十位, 铌钽矿、方解石、泥灰石、凹凸棒石粘土、二氧化碳气等8种矿产保有储量列全国第一位, 连云港市东海县被称为“中国水晶之都”。
然而, 随着江苏省高强度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耕地面积有所减少, 建筑用地面积有所增加, 2011年全省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6.4, 虽然处于良好状态, 但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全省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总体趋势是由南向北变差, 在苏南是由西向东变差, 在苏北是由东向西变差, 全省污染最为严重的是以无锡为中心的苏锡常污染区和以徐州和南京为中心的区域。
2 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
2.1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一致
从江苏省各地市生态环境及当年经济发展状况来看, 呈现出经济发展靠前的城市生态环境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步调没有保持一致性, 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任然存在。如南京近年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经济实力突飞猛进, 生态环境状况却没有得到改善, 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综合水平居于全省末位。
2.2 生态环境治理的重大科技有待切实解决
在一些生态环境治理重大技术方面缺少技术支撑而无法根治, 例如水和植被问题, 这二者也是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 这两者在数量、质量和分布格局上的变化都会引起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到目前为止, 对于水、植被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所导致的如风沙灾害、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以及生物多样性受损等成因还缺乏适于规模化治理的技术集成, 缺乏以生态经济带动生态环境治理的科技支撑。
2.3 监管体制不完善
生态环境的治理需要依靠法律和制度来保障, 江苏省先后出台了《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 (试行) 》、《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条例和规范性文件, 但许多范围和领域还是处于法律、制度建设不完善的现状, 资源与环境的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责权利没有厘清, 环境执法机制和机构尚需进一步完善。
3 治理生态环境对策
3.1 经济发展应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最基本的是需要实现生产制造的绿色化、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和环境污染的最小化, 确保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此, 要大力推广低碳技术, 发展低碳经济, 推广生态农业, 在全省各个领域大力推广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 合理推进节能减排工程, 从源头改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 淘汰落后产能。
3.2 依靠科技治理生态环境问题
长期以来无论是企业还是各级政府在科技投入, 治理生态环境方面还是有待加强, 更多的精力放在了GDP的增长和企业的利润追逐上从而导致了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受到破坏。因此, 需要在决策、管理、生产等各个环节更多的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转变, 加大治理生态环境重大科技问题的科研攻关, 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最新科技成果, 鼓励和引导企业、公众应用节能新技术和新工艺, 以及新设备和新材料, 有条件的地区或企业还可以通过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3.3 完善制度保障, 加强环境监测
一直以来, 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行为不规范造成的, 而要规范行为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完善各项制度, 建立有效的法律约束和监测机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做好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和环保意识, 提升环境监测的执法水平和力度, 切实做好环境监测工作。
4 结语
江苏省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环保优先方针, 并把环境指标纳入了考核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化和科学发展的核心, 2011年关停了区域内小化工企业696家, 关停小火电机组125.3万千瓦。环境建设和城乡面貌乃至人居环境持续得到改善。未来仍需要做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 重点要从环境科技成果投入和研发, 完善制度建设, 提升环保意识方面做足工作。
摘要:通过江苏生态环境现状水平的分析, 指出了该省生态环境治理领域面临的挑战, 并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治理
参考文献
[1]潘慧玲.江苏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江南大学, 2012.
挑战环境 篇11
一、学生成长面临的网络挑战
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德育工作提来了许多挑战。
1.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网络环境是开放的、复杂的,各色有用、无用甚至有害的信息充斥网络。而作为学生,他们的身体和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对这些信息的辨别和选择能力弱,好奇心重,抵制诱惑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网络的传播也使道德价值趋于多元化,影响到学生的价值判断,给学生正确的道德选择带来了困难。
2.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网络的神奇功能很容易让学生沉迷,尤其网络游戏对学生更有着无穷吸引力,极易使他们患上“网络综合症”,变得精神颓废,性格孤僻,沉迷网络世界,不愿与同龄人、同学交流,不愿与家长沟通。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信心,不能正确处理网络与生活、学习之间的关系,不能正视困难,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逃课。这些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由于连续长时间上网,吃饭、作息不规律,很容易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3.弱化了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网络技术的发达混淆了人们对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区别,它在改变人们认知结构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网络文章的免费下载、剪贴、复制、拷贝,使许多学生在碰到一些难题时,直接上网找答案,而不是自己认真思考和解答。长此以往,会导致思维惰性,不利于他们学习的进步与发展。
4.不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性发展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网络中的人们往往伪装自己的真实身份,用虚拟角色扮演另外一个自己。这样,他们就抛弃了现实当中的道德约束,变得无所顾忌,把网络当成自己情绪的发泄工具。比如用虚拟身份进行QQ聊天,进行诈骗;在各大论坛发表一些过激言论,抨击社会的不公。如果学生习惯了这种虚拟的网络交流,习惯了自己的虚拟角色,沉浸在网络的世界里,就很容易对现实的情感产生冷漠,封闭自己而不与现实中的人进行交流,交往意识日渐淡薄,缺少朋友,这对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网络曾报道这样一则新闻,一个14岁的男孩,因为母亲阻止其持续上网,竟残忍地将母亲杀害,随后直接去网吧连续上网三天,直到被警察找到。一个本该天真无邪的少年,竟然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这除了让人震撼,更让人痛心。发生这样的悲剧,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反思。
二、网络环境下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网络时代,向学校德育提出了诸多挑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种挑战,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此,笔者建议如下:
1.净化网络环境,还学生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
首先,要充分利用适合中小学生浏览的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网站,过滤网上色情、暴力、邪教等不良讯息,使学生拥有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占领网络育人阵地。如中国少年雏鹰网、东方广电台、中国少年信息服务网等。特别是要重点建设好学校网络生活的桥头堡——校园网,并以此为落脚点和切入点,本着“主动出击,把握导向”的原则,了解并尊重当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特征,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提升网络素质为核心,组织、引导青少年文明而有效地使用互联网。
其次,要强化网上文明行为规范。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遵守网络道德,遵守网络规范,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另一方面,对于随意和网友会面、随意收发电子邮件而造成人身或信息危害的事件要做详细剖析,帮助学生防微杜渐,以免重蹈覆辙。
再次,要利用家访、家长会或家长学校等途径渠道传授安全上网经验,确保学生健康安全上网。引导家长制定明晰的家庭上网规则,学会用不同工具、保护软件和访问权限选项来保证孩子健康正确上网。
最后,要提高学生分析鉴别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鉴别能力是学校德育的关键,为此,学校教育应把提高学生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最迫切的目标,着力培养和形成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道德评判力以及道德自制力,使他们在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里免于成为“迷途的羔羊”。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德育队伍的主体,在网络时代的大环境下,应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一方面应肩负对学生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的重任;另一方面要学习利用网络,通过与学生的网上交流,倾听学生心声,解决学生成长中遭遇的烦恼与问题。
3.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德育活动
网络不应是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而应成为德育的有力手段。传统的德育活动载体往往是班级组织的班团队会,学校的各种大型的文体活动、庆典活动以及综合性的汇报展示活动,这当然有它不可取代的德育功能。但这些活动往往无法保证全体学生的参与,大多数学生成为被动的观众,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得到真正的体现。而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活动可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真正体现参与面广、操作性强和互动性高的活动特点。如教师可以结合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地道战》《小兵张嘎》《洪湖赤卫队》等抗战影片、电视片,带他们重温抗战历史,感受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以及坚强不息、前赴后继的抗战精神,教育他们不忘国耻,热爱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新中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4.构建社会、学校、家长总动员的一体模式
传统的家庭、学校、社会相互协作的德育网络由于受时间、空间和人员等条件制约,往往不能及时畅快地沟通,难以收到好的效果。而互联网络的快捷性、共享性等特点,使真正的开放式德育立体网络的建立成为可能。
(1)建立网络家长学校
建立网络家长学校,把学校的教育教学安排、学校发展情况等上传其中,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动态;也可把学生的表现、成绩、个性特长、获奖情况等通过电子邮件或短信告知家长,及时沟通相关信息;还可把学生中共同存在的问题、教育管理的建议提供给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让他们及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家长也可通过学校网站把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或有益的建议即时向学校反馈,同时,学校网络平台也给学生家长提供了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依托学校网站,师生可共同建立班级网站,班主任可以在网站公告栏里,提出阶段性的班级目标、班级近况、发布相关信息等。而学生也可以设计自己的网络页面,展示自己的个性、才华。
(2)建立网络德育基地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网络德育基地比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基地更具现实性和可行性,德育工作更为个性化,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更强。目前,在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一些网络德育基地已建立起来。如血铸中华:http://www.china1840-1949.net.cn;民族魂: http://www.chinaspirit.net.cn;“九一八”网:http://www.china918.org/等,都是很有特色且极具震撼力的优秀网站。除此之外,学校也可根据自身特色、德育资源和优势,建立本校的网络德育基地,让青少年学生在建设和“参观”过程中亲身体验并接受教育。
(作者单位:深圳市水库小学 广东深圳 518000)
挑战环境 篇12
1 网络环境中信息组织面临的挑战
得益于网络的分散化力量, 我们参与到网络中的每个人都将有可能成为一名“图书馆员”, 并将共同迎接信息组织的挑战。信息组织是如此困难, 当我们在发布和组织信息时, 高度重视信息组织的挑战就显得格外重要。
无论是过去传统的信息组织工作, 还是现在或将来网络环境中的信息组织工作, 面临的共同挑战首先是语言的模糊性。信息组织离不开分类系统, 分类系统的基础是语言, 而语言本身是具有模糊性的。国内外研究学者研究发现, 人们对同一字词的理解方式不止一种, 比如美国学者考伦次在1992年的研究中发现, 对每个对象或概念的表达方法平均有25.6种之多。正是语言的模糊性, 使得分类系统的基础并不稳定。传统上, 专业的编目员、标引员、分类员在组织信息时的核心工作就是对信息体进行主题分析。而主题分析的第一步就是对信息体进行概念分析, 通过概念分析确定一个文献单元的知识内容和含义, 然后将分析出的主题概念转换成分类法或主题词表中的概念体系。而恰恰在概念分析时, 组织字词和短语, 必须考虑它们的模糊性, 这是非常真实且具体的挑战。在人人都可能成为编目员、分类员、标引员的网络环境中, 语言的模糊性挑战将更加明显。
2 网络环境中信息组织系统的构建
组织结构在网站设计中扮演着无形且重要的角色。我们日常阅读的书籍是线性结构的;地图有空间结构, 地图上的东西会根据彼此之间实际的相邻关系确定其位置;而网络环境中常见的是等级式、数据库模式、超文本等几种主要的组织结构, 也可能是多种组织结构的组合体。通常, 信息结构会定义用户浏览信息的主要方式。
设计良好的自上而下的等级式系统是优良信息架构的基础。等级式系统中互斥的分支, 以及上下从属关系简单明了, 而且能让人们以有意义的方式了解世界。在等级式系统中, 用户可以根据网站结构发展自己的心智模型, 并了解自己在此结构中的位置, 给信息用户提供一种自在的情境体验。只是为了发挥等级结构的最佳效果, 必须要适度平衡等级的宽度和深度。
数据库模式特别是常见的关系数据库模式, 在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主要适合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检索。但网站这样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非结构化信息的存取。典型地, 元数据把关系数据库的结构与威力, 运用到异质性、非结构化的网络环境中, 使得系统能把信息检索、信息浏览与数据库查询即数据检索结合起来, 为Web信息环境提供一种综合的、高效的信息存取手段。
超文本结构是高度非线性化的信息结构。在超文本系统中, 内容数据对象以链接彼此相连接。超文本链接非常灵活, 能给信息用户提供情境式的信息导航。但用户无法在这种网站上建立一种心智模型, 导致用户在高度超文本化的网站上浏览时可能容易“迷路”。因此, 超文本组织结构通常用于弥补等级模式或数据库模式的不足。
等级式、数据库模式、超文本模式等组织结构模式都有其优点, 同时也有其缺点。大型网络或企业网络通常要同时用到这几种组织结构类型。常见情况是, 网站最顶端的、伞状的架构都是等级式架构。同时, 结合数据库模式将结构化且同质的信息集合作为其子网站内容, 并在内容条目之间缺乏结构而且具有创造性关系时, 则可通过作者提供的超文本, 或者信息用户贡献的大众标签来解决。这样的多种组织结构一同运作, 建立起一个凝聚性组织系统, 在某一网站内为信息用户提供多种方式和途径获取相同的信息, 增强了用户的信息体验, 能让用户即时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3 信息组织的群体努力
信息组织是如此重要。但目前依靠传统的图书馆员等专业人员, 人工对网络资源进行信息组织, 恐怕是个永远难以完成的任务:一是网络时代信息累积量的绝对值, 甚至每秒钟新增信息的数量, 已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二是信息组织专业人员数量有限, 从成本考虑也不能大幅增加需要专门培养和专业培训的信息组织人员;三是传统信息组织的理论、工具与方法还未能及时变革以跟上网络信息环境的急剧发展和变化, 未能适应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特点, 以满足网络信息环境中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利用要求。
信息专家、计算机专家、研究机构等也要通力合作, 充分发挥网络的交流优势、计算机的强大计算与处理能力、专家的专业智慧和创造能力, 结合传统信息组织的工具和方法, 发展网络信息环境下信息、知识的组织理论、方法与工具, 早日实现海量数字资源的自动组织, 使全球网络真正成为一个智慧的语义网络, 让信息用户随时随地能够获取自己想要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
[1]Peter Morville&Louis Rosenfeld (美) 著, 陈建勋译.Web信息架构:设计大型网站[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8
【挑战环境】推荐阅读:
我们国家环境法面临很严峻的挑战06-18
制冷空调行业发展环境 机遇与挑战并存12-06
挑战机遇,挑战压力—人事教育处长竞职演讲12-04
小学生关于挑战的作文:挑战哥哥的分数10-20
挑战杯参赛项目分析——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09-23
制度挑战10-20
思维挑战05-14
绿色挑战05-16
多元挑战06-10
实践挑战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