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挑战(共12篇)
设计挑战 篇1
建筑设计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行业, 在工程建设领域实施国家产业政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主导作用。建筑设计是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与实施提供全过程技术和管理服务的行业, 在提高投资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和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是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建筑设计是把工程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是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的主要平台, 是带动相关装备制造、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等行业发展的先导, 是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灵魂。
建筑设计容易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是敏锐而又最具时代感的行业之一。近几年是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关键时期, 是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重要阶段, 中央对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视。2014年10月,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了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 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的要求。同样在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 明确要求提升我国建筑设计整体水平。方案和意见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集约、生态环保、传承创新的理念, 树立文化自信, 并鼓励建筑设计创作。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颁布以后, 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广西经济发展的步伐将不断向前迈进, 建筑业作为广西经济的重要支柱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与冲击。广西的建筑设计行业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在不断地成长,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竹筋混凝土”小楼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板房, 再到如今的高楼大厦, 建筑设计师一直以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尽量地为人们提供那个时代最好的居住、办公和生活环境。伴随着经济的腾飞, 全区建筑设计行业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2005年广西建筑设计营业收入合计为3.5亿元, 施工图设计完成投资金额约175亿元;2010年广西建筑设计营业收入合计为11.5亿元, 施工图设计完成投资金额约575亿元;而到了2014年广西建筑设计营业收入合计为18.6亿元, 施工图设计完成投资金额达到了约930亿元。建筑设计行业为广西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新时期下,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响应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政策规定, 更好配合广西“双核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保障广西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引导广西建筑设计行业迈步向前, 必须更详细、更深入地掌握广西建筑设计行业现状, 并认真研究引导和监管广西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方式和方法。
设计挑战 篇2
沙河小学六年级 目标:
1、了解霍金身患疾病之重,挑战命运的艰辛和执着。
2、体会并学习霍金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3、领悟作者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
1、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2、霍金的图片资料。教学重点
体会并学习霍金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古往今来,多少坚强的人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了人生美丽的篇章,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样一个人:他21岁时就被医生诊断为绝症,后来居然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板书课题:向命运挑战 生读,正音:注意“挑”这个多音字念第三声,齐读。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问题概括成:什么样的命运?怎么样向命运挑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现在请大家先快速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刚才我们就课题质疑了,现在,就请大家运用“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读书方法去深入学习探究,紧紧围绕着第一个问题来读:霍金遭遇了什么样的命运?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通常用什么方法?(生说)现在就尝试一下,请大家自由读,深入思考,并在书上划一划,做好批注。给大家4分钟时间。(学生读写,自由交流,师相机指导重点语句)
2、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了,让我们继续来研究:霍金怎么样向命运挑战?(学生读写自由交流,师相机指导重点语句)
3、霍金的科学研究取得成功了吗?你从哪里看出?(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4就是这样一个身患重疾,遭遇重大不幸的人,却取得了莫大的成功,霍金创造的奇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呢?(生说)
三、表达情感,拓展思维
(出示一组霍金的图片)霍金,这一个让我们敬佩,崇敬的人,怀着对生命无尽的热情,带着对科学不懈的追求,在2006年6月17日,距患病43年后,第三次访问了中国。当他来到人民大会堂报告厅时,现场观众全体起立欢迎这位轮椅上的伟人,热烈的掌声一次又一次地响起。
此时此刻,这一位伟人就在你的面前,但他和你却不能用语言交流,他只能在网上敲击文字和你聊天,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音乐)
四、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1、其实,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霍金外,还有很多这样身残志坚的伟大人物,请你用两三句话来介绍给大家。
2、这些身患残疾的人,他们能获得巨大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让我们全体起立,怀着对这些人的崇敬之情,齐读第一段吧!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向命运挑战。齐读,个别读。(读出坚定,读出奋争,读出顽强)
五、谈收获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这篇课文写法很有特点,你体会到文章运用了怎么样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读、议疾病不断向霍金进攻的段落,学习写法。文中还有这样的段落吗?找出来读一读。先概括后具体,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文章就会更加耐人寻味。
六、作业(选做题)
1、把今天所读的文章讲给别人听。
2、摘录文中值得你铭记的句子,抄下来,作为你的座右铭。
《挑战“两极”》教学设计 篇3
【教材依据】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挑战“两极”》。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这节课讲述二战中西欧诸国和日本的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的背景下,在二战后通过不同的发展道路,在两极格局下迅速崛起,成为当今世界“一超多强”政治格局中的两个重要“极点”的史实。当今世界的主流之一是发展,稳定、开放、联合、全球协作及科技是发展的动力所在,这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欧盟的建立和二战后日本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
(2)、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3)、正确理解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方法与途径
(1)归纳法、识图法直观地表现历史基础知识。
(2)依据中考要求,对于教材内外的资料进行多角度认识,结合历史事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与评价
(1)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识,教育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成为国家有用之人。
(2)社会制度不同并不意味着敌视和隔阂,我们应解放思想、相互交流,并把“发展”当做重心。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1)采用多媒体导演法和“三六二”教学法。
(2)结合时事政治、地理,通过多学科的渗透,进行课外延伸,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学科开卷考试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日本推动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的措施,欧盟的形成过程以及日本和西欧快速崛起的道路对中国的借鉴作用。
教学难点:新的力量中心的形成对世界格局影响。
二、教学准备
在准备本课的过程中运用教师用书、教材、网络资源以及其他相关教学资料,制作了教学设计、说课稿、课件、学案等教学资源,各种准备能够尽量很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
通过数据和图片(课件展示)的对比,西欧和日本与美国的国际关系发生了变化,由合作到抵抗,得出原因是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对“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形成挑战。
2、明确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3、检查自主学习(学案展示,直接检查)
4、合作探究
(1)多媒体展示材料和问题。
材料一 经过努力,从1947年开始,经济形势开始扭转,到40年代末,经济实现了恢复与调整。从50年代中期起,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70年代初,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 419亿日元,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80年代后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材料二 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正在一体化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在全球的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日本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向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方向努力。
——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日本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注:播放视频《日本的崛起》给予补充)
学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后展示讨论结果,师生共同总结:
特点: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原因:外部因素美国援助,内部因素有引起世界先进技术,政府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坚持“教育先行”战略重视培养人才,实行“贸易立国”战略,并在政策上保持一贯性和连续性,长期保持政局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世界格局的影响:政治上牵制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上资本主义世界由美国独霸变成欧盟、日本、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
(2)作为21世界的中学生,你认为日本和西欧快速崛起的道路对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
(1)、积极引进和发展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2)、保持政局的稳定和政策的连续性。
(3)、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完善管理制度。
(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学习西方先进经验。
(5)、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5、课堂检测(见学案)
6、本课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战后欧洲联合和日本崛起的过程。二战结束后,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然而西欧和日本经过二十多年的恢复,到70年代经济已经恢复,对当时的两极格局形成挑战。
7、布置作业
就西欧、日本崛起的主要因素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你该如何做,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四、板书设计
挑战“两极”
西欧——欧共体——欧盟
挑战“两极格局”→中国启示
日本——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
五、教后反思
《挑战“两极”》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以“三六二”新教学模式设计的,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首先,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1、结构较完整,能够环环相扣。从导课、展示学习目标、检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检测到小结各个环节都是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环环相扣,使的这节课结构完整,也提高了课堂效率。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新课改的要求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三六二”模式显著特点,本课设计了两处“合作探究”的环节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并播放了《日本崛起》的视频材料加深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轻松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学生谈收获和疑惑的过程中学生畅所欲言,有一个学生直接提出在这样的世界环境下中国会怎么样,为了鼓励学生我的答案直接就是“中国一定可以强大”,从而达到了情感与评价的学习目标还鼓励了学生,活跃了课堂气氛。
虽然本课是比较成功的一课,但仍有不足之处:1、运用教学语言个别不专业,出现方言和口语话,这对于现代的教学课堂不应该出现的。2、没能给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好的鼓励。作为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应该多给予鼓励,帮助树立自信心。
刍议课堂教学设计的“挑战性” 篇4
一、差异性
1. 对同一年级的孩子, 在相同的教学范围内, 可以实
施不同的教学内容, 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优等生学得好, 中等生学得懂, 落后生跟得上。例如, 在一年级学生的识字课堂上往往出现这样的学生, 他们对教材中的生字都能拼读, 在集中识字时却表现得不专心, 东张西望。作为老师, 最好的处理办法不妨这样,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设计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用这节课学过的字说一个短小的故事。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 学生的兴趣马上来了, 课堂中, 学生就会显得很活跃。以后的课堂上也会专心许多。
2. 在实施相同的教学内容时, 可以对层次高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例如, 三年级的作文《写一个熟悉的人》, 写作的要求是:写出熟悉的人的身材、长相, 穿什么样的衣服, 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一点, 孩子们都能通过观察来表述。可有的孩子语言能力发展得早, 三下五除二就能写完了。此时, 老师可以适当地向他们提出高一点的要求:能用简单的事来反映这个人的特点吗?有了跳起来摘果子的感觉, 那么作文能力发展早的学生很愿意向这个高水平的题目“挑战”。
二、可行性
教学内容的设计, 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则会形成老师问学生答的景象。课堂气氛似乎活跃, 实际上, 学生的大脑并没有真正动起来, 学生仍旧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没有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也不宜太深奥, 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长此以往, 孩子们得不到学习后的满足, 还会对学习失去信心。由此可见, 设计“挑战性”的教学内容必须遵循可行性, 让学生都能学懂, 但要真正学好, 又必须动一番脑筋。
例如, 教学《穷人》一文, 这篇文章的重点是要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 了解像渔夫和桑娜这样的穷人宁可自己受苦, 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课文番思考后, 可以这样设计:
第一步:初读课文, 提问:桑娜在见到西蒙死后, 心理是怎样想的?找出关键句子“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但是她觉得自己非这样做不可”。理解“非……不可……”的含义。
第二步:抓住“熬”字做文章。要学生体会“熬”含有哪些意思。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生:我觉得“熬”字也说明桑娜和渔夫在勤劳地度日。
生:“熬”字既说明了桑娜家穷, 又为桑娜矛盾的心理作铺垫。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 找出描写桑娜矛盾的内心活动的句子, 通过对桑娜心理变化的体会, 了解人物的品质。)
生:老师, 刚才的学习, 我觉得我能了解桑娜和渔夫善良美好的品质了。
第三步:发挥创造力, 续写《穷人》。
抓住“熬”字, 让学生在学习时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他们既觉得学习内容有“挑战性”, 又觉得这个“挑战”并不难, 只需要多读读课文, 动动脑筋就能够找到答案。因此, 整堂课老师只是在穿针引线, 而学生处于以自学、交流为主的气氛中, 主宰了自己的学习进程。给学生设计具有可行性的教学内容, 达到了尊重学生, 把课堂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的目的。
三、创新性
向命运挑战教学设计3 篇5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
1.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2.抄有相关内容的投影片。
3.霍金的图片资料。
4.其他一些身残志坚的人的图片,如张海迪、贝多芬、海伦、吴运铎、孙膑等人。
三、学习时间:1课时。
四、学习过程:
(一)音乐导入,揭题,复习学法。
1.大家来听段音乐,你熟悉这乐曲吗?(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片断)
2.知道这段音乐是谁的作品?
3.谁对贝多芬的情况了解的?(他双耳失去听力,却凭着超人的毅力,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中的后七部。)
4.其实,不仅仅是贝多芬的伟大成就令人感动,世界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伟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阅读课文。看老师写课题。板书。
5.指名读,正音。特别是“挑”念第三声。齐读。
6.复习学法:回想一下,我们在读书看报时,拿到一篇文章,要想读得更深入,收获更大,运用的方法是什么?生说,师随机板书:题——?文——?边读边想
(二)运用方法,自学课文。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样的方法(指黑板)来学习课文。大家边自学边在书上作简单的批注,待会儿把你的收获、感受跟大家交流。
2.生运用方法,自悟自得,师巡视检查学习情况,为等会儿的交流作准备。
(三)交流自学成果,体会情感。
1.现在请你把如何学习课文的,有些怎样的感受、疑问等跟大家交流。
交流要点;
2.可由题目提问,也可由内容提问。
3.可以谈自己感动的,也可以谈自己佩服的,还可提出疑问。
随机出示投影:“他对自己说:——一点辉煌。”进行练读。
随机出示投影:“他的身体——黑洞。”进行练读。
他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随机出示:一个人有了——精神。)
随机板书:霍金顽强地活着创造
(交流讨论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读为主线,充分让生去说,去感
悟。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从内容上谈感受,还应从形式上谈收获。)
4.出示多媒体课件(一组霍金的图片)。师介绍:去年8月,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霍金到中国来了,江泽民主席亲切接见了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他在浙江大学、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几场讲座。一时间,霍金热迅速席卷了中国大地,全国各大书店专门设立了霍金专柜,无论他走到哪里,总是被人群簇拥着。当他来到报告厅时,现场观众全体起立欢迎这位轮椅上的伟人,热烈的掌声一次又一次地响起。
5.此时此刻,你站在这样一位伟人面前,想说些什么吗?
6.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一读这段话。
(四)创设情境,模拟网上聊天。
1.同学们,我们虽然没能亲耳聆听霍金的讲座,也没能亲眼目睹他的风采,但我们可以上网跟他聊天,霍金每一秒的时间都是宝贵的。现在霍金(指图片)就在我们面前,你可以向他提出你最想问的问题,但每人最多不超过三个,先准备一下。
2.准备后指名提问,请学生(或师自己)当霍金,来相机解答。(大部分问题给生留下悬念,引发探索的兴趣。)
3.要解决这些疑问,我们还可以怎么办?(上网或看书。师推荐霍金的著作《霍金传》、《时间简史》。)
(五)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1.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霍金外,你还知道哪些类似于霍金这样身残志坚的伟大人物吗?
生说(尽量都由学生来说人物的情况),师随机出示几幅人物图片,如:张海迪、贝多芬、海伦.凯勒、吴运铎、孙膑等。
2.这些残疾的伟大人物,他们能获得巨大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让我们全体起立,怀着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之情,齐读第一段吧!(出示,齐读)这种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就是(指黑板)——霍金精神。让我们都来学习霍金精神,学习他顽强地(指课题)——向命运挑战。
3.赠送名言。(课件出示)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老师感受最深的就是这段话。老师把它摘录下来,送给大家,与同学们共勉。
(六)作业(选做题)
1.把今天所读的文章讲给别人听。
2.摘录文中值得你铭记的句子,抄下来,作为你的座右铭。
《向命运挑战》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首先,我来说说教材。《向命运挑战》讲述的是英国大科学家霍金向恶运挑战,最终成为科学巨人的故事。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记叙文,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好教材。同时也是一篇按新课标理念安排的美文,突出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深远影响。在教学中将注重学生个人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深切感悟,使学生在心灵的撞击与震撼中,真正领悟到人生的一些哲理。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文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网上获取、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3、教学重、难点
《向命运挑战》通篇具有浓浓的人文色彩,蕴含“理”的深意。根据新课标关于阅读的建议,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引导学生学习霍金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帮
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为:通过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品味霍金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打算用“以情激学” “以学定教” 的教学方法,辅之信息技术手段,以开放的操作方式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创新为灵魂、以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自主、合作地创新学习,不断发展能力,提高个人的语文素养。
三、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来说说本课的教学过程。在课前学生按照学案通读课文,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我安排了四大环节:引情入境,认识霍金的人生——自主感悟,了解霍金的事迹——合作探究,品味霍金的精神——延伸拓展,走进霍金似的人。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一环: 引情入境,认识霍金的人生
课一开始,动画展现的是身体严重残疾,做在轮椅的霍金,他伴随着低沉的音乐、老师深情的描述缓缓而来,音乐、动画和语言创设的情境效果,一下子激发了学生了解霍金、探究霍金、学习霍金的兴趣。这是引发学生进一步认识霍金的最佳切入点,于是,教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交流课前自主收集霍金资料的平台,并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让学生查看相关的网页资料,丰富的网页资源,向学生展现了霍金的生平、霍金的病情、霍金的成就,身体的重残与辉煌的成就,使学生 的思想一下子产生了巨大的振动,教师顺势激发学生的初次情感:同学们,此刻你想说什么?这一环节的设计由情入境,在学生认识霍金的基础上,激发了学生深入了解霍金的强烈感情。
(二)自主感悟,了解霍金的事迹
教学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在学生有强烈探究欲望的时候,老师或学生提出解决重点又能给学生留下具有广阔思维空间的问题。因此,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呢?让学生自由默读,边读边画出最能体现出霍金向命运挑战的句子或词语。然后,由学生根据以下四个提纲:“当病魔侵袭,危及生命的时候;当肌肉萎缩,行动艰难的时候;当病情加重,坐上轮椅的时候;当病情恶化,全身瘫痪的时候。”去理清文思:这些内容分别出现在什么自然段?这样不仅使学生自主地研读了语言文字,让霍金感人的事迹慢慢深入心理,逐渐激发出了孩子们对主人翁的钦佩之情,而且,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合作探究,品味霍金的精神
在学生们自主了解了霍金事迹的基础上,我给学生搭建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去内化文本内容,品味霍金精神的开放式平台。让学生的智慧火花不断闪现,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搭建网页学习的平台
这一环节,我把“(1)当病魔侵袭,危及生命的时候(2)当肌肉萎缩,行动艰难的时候(3)当病情加重,坐上轮椅的时候(4)当病情恶化,全身瘫痪的时候”四个内容的相关资料融会在网页之中,由四
人小组选择其一进行合作学习,他们上网搜索,互读——互议——再次互读,然后通过小组汇报中的细致地品读,深刻地体会霍金勇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网络现在资源,拓展信息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信息量大、且具有人文色彩的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霍金怎样向命运挑战的过程中掀起情感波澜,接受了一次向困难、命运挑战的精神洗礼。搭建真情演讲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学生在网页学习的平台中,个人的情感随着人物高尚的精神风格、不屈的意志品质已不断地升华,于是,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霍金先生,我想对你说┅┅” 的抒发个人情感的真情演讲平台,让学生诉我情,说我感,在赞美、崇敬、悟理的过程中,逐渐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延伸拓展、走进霍金似的人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霍金,品味了霍金的精神实质,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这个时候,教师只把课本当作文本,引导学生走进更多像霍金一样的人物,让学生的情感与思想再一次受到熏陶和感染。着重安排了两个拓展环节。一是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像霍金那样身残志坚的人的资料。二是查看网页中像贝多芬、海伦凯勒、田甜等“不向命运低头”的英雄人物事迹。
四、说板书
最后,我来说说板书设计。板书以霍金顽强地向命运挑战的曲折阶梯
为主要板块,阶梯的相应处板书了体现霍金精神的关键词,直观形象地再现了霍金向命运挑战的艰难历程。板书设计可谓匠心独运。
《向命运挑战》教学反思
《向命运挑战》是小学语文六年制第十一册的教材,又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霍金身患绝症,医生断定他只能再活两年半。年轻的霍金没有向命运屈服,靠着顽强的意志同病魔作斗争并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不仅使生命得到了延续(“一个两年半过去了,又几个两年半过去了„„”),而且成了伟大的科学家的事。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的,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课文结构紧凑,采用了“总--分--总”的写法。文中词句浅显易懂,运用一些具体的事例来反映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十分鲜明,特点突出。
作为一直带高年级的老师,我深知:略读课文旨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自身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积极地提出问题,同时还要组织好小组学习、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做到互相交流、共同探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自主的环境中理解课文。但由于本文所涉及的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文中主人公霍金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为此,在教学中难免犯难: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课文?
为了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我有意识地进行激趣导入,以一曲催人奋进的、给人以力量的《命运交响曲》引入课题,情境能唤起学生 的兴趣,引发学生的联想。这节课我做到了从学生的情感需要出发,利用音乐来渲染情境,把学生置身于想象的空间,给人以振奋,给人以力量,给人以超越。在音乐声中,我又出示贝多芬的名言:“我要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使学生仿佛看到了贝多芬那种坚强的意志,听到了他内心的呐喊,接着我用动情话语,让学生穿越时空,把目光投向引向“那位十八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让学生用心灵去体会“他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了大量的传世音乐作品”,这种声情并茂的感染力,怎能不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呢?让学生充分欣赏曲子,教师适当地解说,从而引入本文--《向命运挑战》。然后在齐读课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1)谁向命运挑战?2)是什么样的命运?3)是怎样挑战的?4)为什么要向命运挑战?之后让学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自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整个课堂上学生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大量反复阅读,先由略读,通读,到片断精读,然后我们一起探讨开头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始终围绕:霍金怎么面对命运挑战的?整个过程采用了讨论交流的方式,一个人谈不全面,他人来补充,大家谈不全面,教师点拨。在交流的过程当中,着重弄明白霍金不向命运低头,用坚强的意志挑战命运的精神。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事例,有关的语段,再反复读,仔细体会。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之后,我让学生带着霍金的这种精神再次深入课文,体会“霍金向命运的挑战,他创造的奇迹给了你什么启示?” 学生在整堂课的过程中,思维始终是活跃的,从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霍金创造的这些奇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学生小手如林,纷纷谈了自己的启示,„„
虽然,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情满而自溢,我紧紧地抓住这一时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你还了解到哪些人是身残志坚的?”这是一个具有人文性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感悟人生,体验生命的价值。但是,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除了感悟之外,我自己暗思,我也有一些失误。如,让学生说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霍金外,你还知道哪些类似于霍金这样身残志坚的人物时,学生说了许多这样的例子,但是我没有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以及身边人物去谈谈如何向命运挑战。其实,我校六(1)班杜春龙就是这样一位学生,小小年纪患上了缺少低巴因子,身体无论受到任何一点创伤都难以恢复,经常忍受病痛的折磨,经常由于病痛的折磨父母带其去上海北京等大医院去诊治,不能到到校上课,但他从来表现都是乐观的,学习是十分刻苦的,一旦到校第一个就是问老师一些自己在家不理解的问题,我每次都是耐心的给予讲解,每当体育课或者信息课堂我感受最深,只见他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和同学一起享受快乐时刻,而是默默地独自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看课外书,写作业。可以说身残志坚上无论是思想品质还是学习成绩都是顶呱呱的。我们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学习,不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呢?我经常告戒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处处留心皆学问”,但是这个时候我怎么没有引导我们身边最显而易见的例子予以说明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若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把学业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不单是教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教学是师生互动,积极交往的过程,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节课下来,从这些精彩的感悟中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相信学生,使他们有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有时候还真得敢于放弃某些学生可以自读自悟的内容,教学过程不必面面俱到,要相信学生;放弃教师为自己设置的“框框”,放弃“包办”有时候也是一种获得。再者,教师还需不断地具备有主持人的风范,在“导”字方面下苦功!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草船借箭》是语文第十册教材。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改写的。讲的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巧妙地取得了胜利。在事实面前,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才能,并自叹不如。课文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才能和广阔的胸怀。
这堂课,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写写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整个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诸葛亮同周瑜斗智,巧妙地取得胜利并不是教学的重点。学习这课的主要目的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让学生弄懂周瑜要诸葛亮造箭的真正用意是什么,而诸葛亮之所以乐意接受这一任务的原因又是什么,诸葛亮借箭为什么能成功,周瑜又为什么自叹不如,从而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真正搞清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精心设计三个步骤,其中,我较为满意的是第三个步骤,这个步骤我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观看《三国演义》中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并边看边思考:诸葛亮有胆有识体现在哪里?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讨论周瑜要诸葛亮造箭的真正目的是什么?①有的同学说周瑜假借议军事、公事,要诸葛亮答应在十天赶造十万支箭。②有的同学说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分明是要加害诸葛亮。③有的同学说:“我计算过了,十万支箭十天就要造完,一天就要造一万支,这是不可能的。”等等。同学们各抒己见,都说明了自己的看法,从而明白周瑜的用心是要加害诸葛亮。
更精彩的是当属创意表达,实现“文本”的拓展延伸。启发谈话,我设置了三个问题:第一,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说说当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有的同学说:“鲁肃会感到很害怕。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有的同学说:“鲁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我又说:“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于是,我又试着问:“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
第二,“老师觉得诸葛亮的话并没有说完。‘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的话写出来吗?”(学生练笔,写后组织全班交流)有的同学这样写: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箭一定会像下雨一样;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弩手朝我们射箭,这10万支箭我是借定了。看了同学们的杰作,我脱口而出:“你们真棒,你们真是诸葛亮的知音啊!”
第三,在写诸葛亮和周瑜、鲁肃的对话时,都简单地写“诸葛亮说”,而只在“去借箭时”是“笑”着对鲁肃说的,请你联系课文,想想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
生:诸葛亮在笑周瑜,笑他妒忌自已的才干,笑他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却落空。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生:这是一种自信的笑,一种胜利的笑!
生:诸葛亮在笑曹操,笑他胆小如鼠、生性多疑、这是一种嘲讽的笑、一种鄙视的笑。
生:诸葛亮在笑鲁肃,笑鲁肃宽厚仁慈、忠心为人,这是一种幽默的笑、宽厚的笑。
师:同学们,诸葛亮这一“笑”,“笑”出了他的本事,更“笑”出了他超人的智慧,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那么,周瑜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请你把想到的写下来。
生:我觉得周瑜的智商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
生: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
生:诸葛亮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掌握天文、地理的能力都要胜过周瑜。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小学语文的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因此,本文的教学设计,我力争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重视探究性阅读过程的指导,并抓住几个主要问题,适时、适度地巧问妙点,引导学生感悟隐藏其中的深刻内涵,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透彻,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准确,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进行了较好的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
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文章分了四段。并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知道了“草船偌箭”的起因是周瑜妒诸葛亮,用10天造十万枝箭的命令来设计暗算诸葛亮,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天就造十万枝箭。
2.第一段中哪句话点出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
(全文第一句。)指名回答。师:课文开头就点明了原因,齐读此句。
3.课文二—四段中也有一处直接写出了诸葛亮有才干,快速默读二—四段,找出这句话。(全文末尾一句。)
二、整体进入学习二—四段
1.全文末尾这句话与开头处的句子什么关系?指名2人对读。(首尾呼应。)
师生配合(师首句,生尾句)读,体会首尾呼应。
2.板:神机妙算
如何解释?
出示: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诸葛亮到底是怎样神机妙算的呢?
3.默读课文二-四段,找找突出描写诸葛亮神机妙算。胸有成竹,料事如神的句子,用“—”划下。
交流出示小黑板:
(1)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枝箭。
(2)不能让周都督知道,否则我的计划就完了。
(3)鲁肃„„回来见了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4)第一天„„第二天„„,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诺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5)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6)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夭亮了就回去。
三、学习
1.默读小黑板上第②句,用“如果„„就„„”的句子来表达句子的意思。
2.诸葛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假设?
(1)指名读第三节。
(2)口头完成填空。
因为诸葛亮知道周瑜妒忌他有才干会从中阻挠,所以诸葛亮要鲁肃不要告诉周瑜这件事。
两人一组讨论填空、交流。齐读。
板:知周瑜心
3.诸葛亮要鲁肃办什么事?指名读句:“希望你能借„„船的两边。”
(1)比较句子。
希望你能借船的两边。
希望你借给我一些船,“每只船上要有军士与许多草把子。
两句句子有什么区别?用哪句好?为什么?
第一句用了具体数字,写出了诸葛亮对船的具体要求。用第一句好,表现了诸葛壳对计划早已成竹在胸。
(2)齐读此句。
师:这排的一千多个草把子的船就是“草船借箭”中的——(生)“草船”。
四、学习“知鲁肃”
1.诸葛亮要鲁肃别把这事告诉周瑜,结果怎样?
齐读小黑板上第③句。
2.理解这句句子。
(1)“显然”是什么意思?(出示小黑板:事实与所说或所科的相符。)
(2)“事实”是什么?“所说或所料”又是谁所料的什么?用上“果然”有什么作用?(事实是鲁肃没向周瑜提借船的事,所料是诸葛让鲁肃不要提此事。)
问:相符吗?(相符)用上“果然”表现事实与诸葛亮所预料完全相符。
(3)齐读句子体会。
3.师介绍:鲁肃是东吴的一员大将,他为人忠实、守信,正因为诸葛亮知道鲁肃的为人,所以才料到他不会把此事告诉周瑜。用上“果然”一词也表现了诸葛亮——板:知鲁肃人
4.到现在,借箭的计划已有条不紊地准备就绪。齐读第二段体会。
五、学习“识天象”
1.师:(指小黑板上①④句)诸葛亮曾担保三天管保有十万枝箭,可第一天没有动静,第二天仍不见动静,直到(引读)——
2.指名读6-7节,说说诸葛亮为什么选在第三天四更时候出发?
板:四更时候(这时候江上大雾弥漫。)
(1)板:大雾弥漫
(2)这时候江上大多弥漫到了什么程度?(引)——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3.有了这样的大雾会有什么结果呢?与借箭又有什么关系?
出示:因为江上大雾弥漫,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所以„„
先默读6、7节,然后四人一组讨论用多种方法来补充完整句子。
所以选择第三天四更出发。
所以把船靠近曹军水寨。
所以叫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所以曹军才不派兵出来。
4.显然,大雾弥漫这一气候的变化正是借箭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也是诸葛亮选择第三天四更时分出发的原因。
(1)诸葛亮是什么时候决定这一时间出发的?(三天前立军令状时。)为什么?
(2)早在三天前,诸葛亮就预测到三天后有一场漫天大雾,这要归功于他识天象,了解天气变化情况。
板:识天象
(3)齐读小黑板上第①、④句,体会诸葛亮识天象的神机妙算。
5.正因为江上大雾弥漫,诸葛亮在天还没亮时,把船靠近曹军水寨,并怎样布船?引读书中有关句子。(船头超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
(1)看示意图1。(显示出船头朝西,船尾朝东。)
这样布船的目的是什么?(准备受箭)
(2)引读,可这样布船,船队离曹太近了,鲁肃不禁吃惊他说:(引)“„„”,可诸葛亮却笑着说:(引)“„„”。
六、学习“知曹操”
1.这是诸葛亮的预料,事实又是怎样的呢?引读——(曹操在营寨里„„箭好像下雨一样。)
2.“虚实”是指什么?
“虚”与“实”是一对反义词,“虚实”表示内部的实际情况。
文中指哪一方面看不清哪一方的虚实?
用“~~~”划出诸葛亮一方的内部实际情况。
“20只船„„排在船上的两边。”(第四节)
3.这样少的兵士,船上又没有什么武器,曹操丝毫不用害怕,可他为什么不敢派兵?口头完成填空。
出示:
曹操之所以不敢轻易出动,是因为(江上大雾弥漫,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别人还也许有派兵的可能,而曹操是绝不会派兵的,因为曹操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
4.现在你们看事实与诸葛亮的预料又一一相符,这就可用上刚才我们学的一个词?(果然)请根据这一内容用“果然”造句。
5.诸葛亮能预料得如此之准,就是因为他知道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
板:知曹操性
6.这时曹操是怎么做的,诸葛亮又是怎么做的?
指名一人读曹操的句子,大家齐读诸葛亮的句子,配合读第8节。
7.看示意图2: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师:这时诸葛亮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是为什么?(一边受满了箭,让另一边再来受箭。)
这不禁使我们想到诸葛亮向鲁肃借草船时说:“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
现在你能说说这个“妙”,妙在何处吗?
排在两边的草把,更利于多受些箭,用青布幔子遮着,让敌人看不
清虚实„„
六、学习“晓地利”
1.过渡:当曹军一万多个弓弩手,一齐朝草船上射箭,箭好像下雨一般时,诸葛亮和鲁肃正在船中饮酒取乐。因为诸葛亮这样说——(引)小黑板上第6 句。
2.天亮了,诸葛亮的船队是怎么回去的呢?默读第9节,找出一个词来概括。板:顺风顺水
3.第三次出示图片投影1。
(1)根据“顺风顺水”这个词再次默读第9节,想想水往哪个方向流,当时的风向又是怎样的?(请学生在示意图上用箭头表示。)→
(2)师介绍:长江江水正是由西向东流,正是趁着顺风顺水的时刻,二十条船像飞一样放回二十多里,曹操追也来不及了。
(3)诸葛亮能利用顺风顺水的条件是巧合吗?
这表现了诸葛亮知晓地理的优势,并能利用它。
板:晓地利
4.齐读第9节。
八、学习第四段
1.学习了借箭经过,我们看到诸葛亮他知周瑜心、知鲁肃人,知曹操性,可算是知人心;他预料四更时刻大雾弥漫,应称是识天象;他更会利用顺风顺水应赞为晓地利,从这三方面看,诸葛亮其无傀为“神机妙算”,难怪周瑜最后也自叹不如。
2.齐读第四段。
九、复习复述
你能不能以“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为中心句把二—四段进行简要复述?四人一组讨论准备。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他知人心、识天象、晓地利,按事物的规律办事,他的神机妙算也就表现于此。
板书:
周瑜心
知人心 鲁肃人
神机妙算
曹操性
识天象 四更时候大雾弥漫
晓地利 顺风顺水
《草船借箭》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二册第
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通过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一件事。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故事是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以此迫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的周瑜的算计,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智过人。
二、说目标
依据《新课标》对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及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我根据三个维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
1.理解课文,使学生领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是能力的培养)
2.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这是过程与方法的培养)
3.从故事中具体的人和事中得到启示,体会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这是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三、说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说学法、教法
学法:以读为主,采用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的形式使学生形成能力。
教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五、说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重点探究草船借箭的经过,也就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表现在哪些方面?讨论解疑,弄清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下面我着重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本课时,我安排了三大环节:
联系旧知,复习导入;合作交流,理解课文;总结升华,课外延伸。现在我具体说说各环节的实施:
(一)联系旧知,复习导入
上课伊始,我用提问的方式直接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草船借箭》。(出示课件题目)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起因和结果截然不同,是诸葛亮的什么(板书:神机妙算)使周瑜自叹不如的呢?这样的导入,引起了同学们强烈的探究欲望,激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为“渴望学”,从而为学习下文打下了基础。
(二)合作交流,理解课文
因为在上节的学习和刚才的导入,同学们都知道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使周瑜自叹不如的,我并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作为教学主线,组织教学。此时我让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的6~9自然段,读完后再小组合作,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开阔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他们在读中思考,读中领会,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生在思考、探究、交流中才会对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同学
们很快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关材料,有的同学说:我觉的这个句子能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如“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时,我给他投去了赞许的眼神,示意他接着说,“为什么你认为这就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呢?”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有时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位同学信心十足的说:“诸葛亮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而且预测准确,正因为大雾漫天,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的妙计才得以实施。”接着,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碰巧遇上大雾天气呢?我请同学们结合上文说一说,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观的渗透。诸葛亮不是神,不是能掐会算,而是凭着对事物的观察,进行推理预测。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其实是价值观的培养。我让同学们试着读,比赛读,全班齐读这几句话,因为文章的内容是由语言表情达意的,其意境是读出来的,学生能在读中悟情,悟义,悟理,在反复的朗读,体会到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当同学们说到“诸葛亮把船一字排开,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时,教师及时充当质疑者,以谦逊的口气说:“诸葛亮怎么敢这样呢?他不担心曹操向他进攻吗?他应该有自己的原因吧?”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提出这个问题,犹如向学生的心海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他们就会更主动,更细致地研读语言文字,深入理解诸葛亮这样安排的巧妙之处。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已经有了充分的理解。
接着,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那诸葛亮到底算得准不准呢?
此时,我并没有让学生急于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带着学生一起去江边看看(播放课文第8自然段课件)。然后再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是怎样写的?同学们通过看画面,读课文,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真正体会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三)总结升华,课外延伸
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他们已经有了“不吐不快”的欲望,此时,我让同学们自己总结,从而使他们对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他们还说出了很多词语来形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最后,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当周瑜知道诸葛亮借箭的全过程时,周瑜以后还会妒忌诸葛亮吗?那周瑜以后又会怎样做?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看法,本意是进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适时的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从小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没有发挥“导”的功能,学生想象出周瑜会变得如何如何好,结果违背了历史,老师此时稍加引导,会起到明显的效果。
六、说效果
设计服务贸易的机遇与挑战 篇6
《设计》杂志就分会设立的意义、目的及版块安排等方面的问题采访了设计创新服务贸易分会的策展人兰翠芹女士。
DESIGN vs.兰翠芹
DESIGN:相较于上届服务贸易大会,本届大会有哪些不同或者突破?
兰翠芹:设计创新服务贸易分会的展览面积和举办规模基于上届大会有很大突破,各项活动和招展工作都按照国际策展标准展开,具备国际性和时代性。
DESIGN:对于此次大会特别设立的设计创新服务贸易分会来说,这个分会的成立基于怎样的背景?
兰翠芹: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面临的三大重点是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设计作为支撑制造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已经作为着力发展的新兴服务业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已经完成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跨越,工业生产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服务业占比只有40%(世界平均水平是69%,发达国家是77%)。在一些产品中,即便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仍然不能形成自主品牌在国际上立足,这在汽车、机械以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很普遍。许多大企业对设计缺乏专门的资金投入,更缺乏自己的设计师队伍。这也是我国制造业一直没有走出引进-模仿-生产-再引进-再模仿的怪圈的原因。
我们要借助第三届中国服务贸易博览会召开的契机,借助全球服务贸易的平台,引进资源,促进设计行业的服务能力提升,并进一步提升家电企业的设计创新水平和设计品牌价值。
DESIGN:能简单介绍一下此次分会举办的意义吗?
兰翠芹:本次活动将聚焦中国设计创新。产品设计、生态设计、工程设计、色彩与材料设计、UI交互设计、创意设计、品牌设计为策展主体。这次大会为中国和国际优秀设计师、设计机构和企业提供专业的国际交流、展示、贸易合作平台。大会立足服务于产品设计、艺术设计等领域相关单位、企业和品牌,促进中国设计与国际设计的交流对接。
DESIGN:会有哪些资源参与这次分会?
兰翠芹:国内外设计机构、国内外行业协会、专业研究机构企业、国内外专家资源组织等。
DESIGN:这次公会直播色值得关注?
兰翠芹:本次策展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国际性:与国际设计资源零距离对话
本次活动将组织国际、国内设计资源和中国企业更加紧密接触,致力于搭建企业与国际设计界最直接的对话平台,促进设计服务贸易达成。从第三届起,组织国际设计机构资源、国际设计协会资源、国际化企业、国际媒体等资源进驻展会,这会给中国设计带来更大范围的学习交流空间,并为国内企业和设计师、设计机构创造了学习和合作的机会。
超值性:关注并推进展会设计贸易定单量
本次活动将邀请更多业内专家和资源参与企业需求对接,我们会提前把企业的需求了解清楚,定向寻找熟悉家电行业设计业务模式的设计机构,促使展会上可以高质量、高效率地达成贸易合作。
在这次展会上会邀请企业和设计机构的设计专家做论坛嘉宾,让更多的企业和设计师参与到论坛研讨中,设计机构和企业创造紧密的对话平台。为了保障成功,将从多渠道组织增大专业观众比重,提高现场签约签单率,让设计创新服务贸易分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促进设计贸易发展的展会。
权威性:趋势发布,引导潮流
本次活动集结国内外专业的设计机构,我们将以设计趋势发布的形式给权威设计研究机构提供平台,组织CMF趋势发布、UI趋势发布、设计趋势发布、消费者需求趋势发布、中国设计文化策略发布等。此次设计趋势由国际专业机构研究发布,具备权威性和公信力,给中国设计界和企业提供信息数据服务,引导设计创新的发展方向。
专业性:展示中国优秀设计及设计资源
这次大会特别规划了大面积的设计成果展示展区,让此次大会的看点提升,吸引专业观众的亮点也增多。这不但是对参展企业的品牌宣传,也是对中国产品设计的整体实力的展示。这个分会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
前瞻性:生态设计作为设计创新的必然朝流,将在本次活动中进行专题研讨。
从家电到家居生活,生态、绿色、低碳、环保、健康、节能等等都将成为未来设计的主题和发展方向。本次活动将以家电生态设计为切入点,特别是在洗衣机生态设计标准的发布和实施的背景下,邀请行业专家、企业高层和领先的设计公司一起,认真探索生态设计的发展之路。
DESIGN:能具体介绍一下此次分会的构成版块吗?
论岭南本土化设计的挑战与机遇 篇7
岭南传统村落建筑是岭南地区本土化设计的最早起源,其本土化设计主要通过建筑的适应性体现:传统村落及民居体现建筑的自然适应性,宗庙祠堂体现建筑的社会适应性,岭南建筑的装饰装修等体现建筑的人文适应性[1]。岭南地区传统建筑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是岭南地区集体祖先的智慧与劳动结晶,是在西方建筑文化未正式侵入时的带乡土性质的本土化设计。其代表性作品包括农村地区的客家“土楼”、“围龙屋”等传统民居(图1、2);以“竹筒屋”为主要形式的“广州西关大屋”,“佛山东华里”等传统城市民居(图3、4);以及以广州“陈家祠”为代表的大型祠堂建筑(图5)。
近代岭南建筑的本土化设计在政治经济等历史背景下遭遇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政治经济的对外开放迫使文化的对外开放,岭南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岭南特有的建筑文化品格——兼容并蓄[2]。近代中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经历了从被动融合到主动融合的发展过程。1927年以前,近代岭南殖民建筑和许多居住建筑一般是由国外建筑师设计,国内工程师施工并采用本地材料,由于设计主导权在外国人手中,所以是一种被动的本土化设计时期。二十世纪初期,在广东开平、恩平、台山一代修建的“碉楼”就是采用外国设计图纸、进口钢筋水泥材料修建的一种特殊的民间居住建筑(图6)。同时期在广州、江门、汕头、湛江、海口等地修建的一批“骑楼”式的城市居住建筑,是欧洲城市街道建筑与广东“竹筒屋”平面结合的建筑形式(图7)。1927年以后,一批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岭南建筑师,如林克明、杨锡宗、胡德元等,成为了近代岭南建筑本土化设计的主导力量,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西方建筑设计转变为主动探索岭南文化与西方先进技术和材料的本土化设计道路[3]。这一时期代表性作品包括旧岭南大学的爪哇堂、广州市府合署、中山纪念堂、中山大学文学院、法学院等(图8、9、10)。这个时期的作品明显的传递了“现代建筑功能平面,西方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设计思想,是岭南现代建筑本土化设计的早期阶段。建筑造型以“形似”为主。
建国后,岭南建筑正式在1957年用“敢为天下先”的岭南精神文化确立其在中国建筑界的称号和学术地位,并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师及其作品,其中包括矿泉别墅、广州友谊剧院、白云宾馆、白天鹅宾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等。这一时期的本土化设计经历了以建筑技术创新为基础的本土化设计到以探索岭南建筑的文化精神和理论为基础的本土化设计,使岭南本土化设计实现了由“形似”到“神似”的突破,并最终达到“形神相通,表里如一”的境界[4]。
岭南庭园是构成岭南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岭南建筑创造了与气候环境相协调的、反映岭南人文特色的建筑外部空间。岭南庭园本土化设计最早出现于传统民居中,主要用于调节气候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精神追求。岭南庭园大四大名园如顺德大良镇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和佛山的“梁园”是岭南庭院的代表(图11~14)。建国后出现了岭南庭园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本土化设计思潮,被称为“庭院复兴”[5],在继承传统岭南庭院特征的同时,大胆运用现代材料和技术,使岭南庭园本土化设计由低层走向高层,并使岭南庭园的意境通过本土化设计得以继承与发扬。早期的泮溪酒家、白云山双溪别墅等设计中,庭院设计就与建筑紧密结合。开放改革之后,岭南庭院得到长足的发展。白天鹅宾馆以“故乡水”为主题的室内庭院打动了多少海外侨胞的思乡之情(图15)。番禺的“宝墨园”,中山的“詹园”是新一代岭南庭院的代表(图16、17)。中山歧江公园则是在全国首次以工业文明和野花野草为主题的现代岭南公园(图18)。在人居环境领域,以广州“星河湾”为代表的住区景观环境,把中国居住环境质量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对全国的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岭南本土化设计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与外来文化冲击并融合的过程、一个把先进技术本土化的过程、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它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体系,体现岭南人独有的开拓创新精神。
2.岭南本土化设计面临的挑战
2.1 本土化与国际化
自近代开始,在政治上原有封闭状况被打破、经济上远落后于西方的背景下,岭南传统建筑就开始遭遇西方殖民化的冲击,这种冲击是国际化向本土化发起的首次挑战,自此以后,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角力从未停止,并在不同时期内展现各自的优势。
鸦片战争后,中国建筑经历了首次的“国际化”,代表性作品包括慈禧的“畅观楼”、李鸿章的上海“丁香花园”、康有为的青岛故居等[6]。建国后从50年代到80年代,国内在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中对本土化设计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出现了50年代中期的“穿西装,戴瓜皮帽”的民族建筑形式,以及北京九十年的“大屋顶”事件。前苏联、美国、欧洲的古典和现代的建筑风格不断影响着中国建筑师的创作思维。而正是这一时期,岭南地区涌现了一批优秀建筑师探索岭南本土化设计,并确立了岭南建筑在全国建筑界的地位。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完善,特别是住宅市场化机制,对我国建筑设计带来新一轮的“国际化”冲击,出现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建筑设计思潮,如一系列的“欧陆风”住宅、“白宫”政府大楼等、银行等等。众多国际建筑设计大师也瞄准了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涌现了国家大剧院、CCTV大楼、鸟巢、水立方等一批新一代的“洋建筑”,标志着中国建筑的第二次“国际化”冲击。
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思想以模式化的语言、产业化的速度,影响着全世界,改变了世界建筑的基本形式和城市的面貌,形成了国际化的风格和标准。国际化形式的普及,对民族和地域的建筑风格和创作手法产生强烈的冲击。这种国际化与民族化、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矛盾引起了人们对是坚持现代主义的国际式的风格还是发扬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这一问题的重新思考。
在国外,在八十年就有专家学者提出“批判的地域主义”设计思想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例如1998普利策建筑奖获得者,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伦佐·皮亚诺在南太平洋岛Magenta海湾设计的芝贝欧文化中心(1991)就是将现代建筑技术与当地传统材料、地域符号巧妙结合的成功案例(图19)。
在国内,1983年普利策建筑奖获得者,美籍华人设计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1985)和苏州博物馆(2008),对中国传统江南园林建筑形式与现代技术材料的结合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图20、21)。国际著名设计公司SOM,在上海金茂大厦、北京新保利大厦设计中,对中国传统形式的提炼进行了积极地探索,表达了设计师对中国地域文化的尊重(图22、23)。
在广东,尽管现代建筑形式风格占据了城市主导地位,但岭南建筑师从未停止对本土化设计的探索。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严迅奇设计)以“首饰盒、象牙球”为设计灵感;在现代展览技术与民间收藏概念之间建立了联系(图24)。在住宅设计方面,中山清华坊(林学明、齐胜利等设计)通过对传统民居院落的重新定义,简洁的设计语言探索岭南新中式民居之路。广州大一山庄“盈水阁”(赵红红设计)通过对地形环境的改造利用,吸收东方人居精华,探索亚热带气候环境中居住的适应性(图25)。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何镜堂院士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中重新捍卫与诠释了中国的新本土化设计,引领中国建筑设计的本土化进程。
2.2 本土化与现代化
现代化代表的是先进的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具体到建筑设计主要指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但在现实设计中容易把“现代化”与“现代主义化”混淆,认为只有在形式与空间上走现代主义路线才能实现建筑设计的“现代化”。这是一种狭义的对现代化的理解,忽视了建筑应有的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功能,甚至把现代化与本土化对立起来,认为本土化代表传统落后的生产力与生产方式。而岭南建筑本土化设计的成功之路证明了本土化与现代化并不矛盾,正如陆元鼎教授所提的“传统建筑现代化”,“即要按今天的需要,用现代创作的目的和要求,用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传统的技术、手法、符号、规律、理念进行改造。”[7]
“本土化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特殊地区的悠久的文化和历史,植根于特殊地区的地理、地形和气候,有赖于特定地区的材料和营建方式。
建于广州南昆山的“十字水生态度假村”由国际8名设计师,花费6年的时间,在原始次生林的山谷,两条溪水的交汇处,营造了一个不同设计观念的度假村。设计师采用当地鹅卵石、砖瓦竹木材料,运用夯土墙等建造技术和建筑语汇,建造了一个原生态的五星级的度假酒店(图26)。阿根廷竹子艺术大师设计的竹桥和长廊(图27)将竹子材料的结构特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创造出全新的视觉效果。据说这样的竹桥全球只有三座。在对自然、环境、地方文化充分保护和尊重的理念指导下,十字水生态度假村宜获得“绿色环球21可持续设计达标评估”认证和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2006年规划荣誉奖。
“本土化设计”一词,强调一种能动的创造过程,对传统和地域原有的精神内涵、思想方法、形式逻辑等进行再升华和再创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所持的态度既非全面接受,又非全盘否定,而是坚持批判继承的态度去处理民族与国际、地域与世界的关系。
2.3 本土化与城市化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农业用地向非农用地转化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农业大国,大量人口与土地都集中在农业上,所以农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由于农业发展在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由自然决定,所以在传统建筑文化与设计中无不体现对自然的崇拜、“天人合一”思想和对风水的追求等。
开放改革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首先在农村引进工业,农村呈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景象,完全模仿西方工业化早期的发展模式,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这种模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带来很大的冲击,具体表现在建筑上是粗制滥造的现代主义风格、污染的空气和水体、传统文脉的缺失和本土化设计的缺位等。珠江三角洲的传统农村景观正在迅速的消失,取而代之是低俗的现代工业景观。
在我国还在为提高城市化水平而努力时,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并进入到优化城市环境的阶段,提出可持续发展、环保、生态、低碳等概念。在发达国家,村镇比大中城市大的环境更优美更清洁更宜居。
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富裕起来的农民才发现在几千年前祖先已告诉我们自然环境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2003年,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陆元鼎教授主持修复的广州从化太平镇钱岗村陆氏宗祠(图28)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一等奖。同时获得二等奖的有周庄等江南水乡六镇保护。联合国之所以把一等奖授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祠堂,就是希望通过这个项目鼓励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在迅速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尊重。
所以我国城市化经历了一个对本土化否定再否定的过程,城市化与本土化不是矛盾与对立的。在城市化的大环境下,也许本土化设计不一定要带有泥土的气息,但它必须是对当时当地的一种文化的阐述。
3.岭南本土化设计的发展机遇
3.1 中华文化的崛起对本土化设计的推动
本土化设计意识的产生依靠地区社会和政治上的自主意识,并将这种意识与建筑专业知识联系起来。本土化设计思想的出现有赖于一种强烈的对自主性认同的追求,一种强烈的对个性的认同,一种对文化、伦理和政治独立的渴望。
实现本土化设计首先要解决信心问题,如果设计师对本土的文化、经济乃至政治缺乏自信时,难以做出好的本土化设计,没有好的本土化设计作品又导致对本土化设计的否定,所以对本土文化缺乏信心将造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本土化设计的发展。经济落后是造成对本土文化信心不足的原因之一。岭南地区由于经济较发达发展较快,人民生活相对富饶,促使对其自身文化的自信,所以岭南本土化设计能在全国有较多成功的作品。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大国地位的崛起,中国人开始逐渐恢复对中华文化的信心,为本土化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在未来,本土化设计将有更广阔的平台,为中华文化的复兴与传播作出贡献。
3.2 生态节能技术对本土化设计的推动
生态节能技术对岭南本土化设计的推动主要体现在自然适应性方面,从传统的天井、冷巷、骑楼到现在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等,无论是“低技派”还是“高技派”,无不体现岭南建筑顺应自然与环境相协调的设计理念,传统工艺材料与现代技术材料都为本土化设计做出重大贡献,它们都强调在建筑创作中应重视当地气候条件、材料、地域资源和社会文化,因地制宜,降低能耗等[8]。发展地域性生态建筑、节能建筑已成为全球的共同目标,生态技术的发展为本土化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实现“高技术”与“本土化”的融合。
作为中国南方建筑教育基地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岭南气候环境下的建筑设计研究。当时研究的重点是建筑材料、构造的隔热通风问题。1992年,为迎接1994年的全国第一批建筑教育评估,当时的建筑系的领导班子在筹备会议中明确提出建筑系发展要突出“亚热带特色”问题,并写入会议纪要。之后,在突出亚热带地区还是岭南地区特色,研究亚热带地区问题与研究国内其他地区问题的矛盾以及突出技术研究与地域文化研究的问题一直有不同观点,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建筑学院在亚热带地区建筑技术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2005年获准建设“亚热带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建设,成为全国高校唯一的建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建筑院校只有占领学术研究领域的制高点,突出特色,才能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3.3 走向全方位的本土化设计
按照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的发展规划,未来30年内中国的城市化仍将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我们提倡的“本土化设计”不仅仅是建筑设计,而应走向全方位的设计,包括城市规划的本土化,景观环境的本土化,室内设计的本土化和其他设计领域的本土化。
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面对“千城一面”的规划模式,我们需要绿色、低碳、宜居、富有岭南特色的城市空间本土化设计。在建筑设计领域,通过对遮阳、通风、节能、环保技术的研究和构造形式的研究,一个体现地方气候环境的和现代建筑技术的新的岭南建筑形式将会产生,我们将不再拘泥于对传统建筑形式的抄袭和模仿。在景观设计方面,对地方植物的研究和利用,对地方气候环境下景观设计的量化研究将提高外部空间环境的舒适度。在室内设计方面,具有岭南传统文化元素的室内空间形式得到不同年龄层的欣赏,我们相信,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技术先进的岭南本土化设计潮流将傲立于中国设计之林。
参考文献
[1]、[3]唐孝祥.近代岭南建筑文化初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60-64.
[2]唐孝祥.试论岭南建筑及其人文品格[J].新建筑,2001(6):63-65.
[4]唐孝祥,郭谦.岭南建筑的技术个性与创作哲理[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34-37.
[5]陈安.建筑与庭院——岭南庭院复兴及其历程研究[J].广东园林,2003,增刊:26-30.
[6]吴焕加.现代化、国际化、本土化[J].建筑学报,2005(1):10-13.
[7]陆元鼎.建筑创作与地域文化的传承[J].华中建筑,2010(1):1-3.
浅谈家居设计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篇8
1) 业主参与设计的可能性与积极性越来越大。
随着家居设计行业越来越热, 相关信息产业的附着力越来越强, 导致家居设计行业不论是设计信息或是装饰产品市场的透明度越来越高。家居设计的传统专业化设计优势趋向弱化。从这个角度看来, 家居设计“平民化”程度即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业主的设计信息资源越来越宽泛, 导致专业设计面临着非专业设计、装饰要求的挑战。
2) 软装饰市场逐渐成熟。
“轻装修、重装饰”的概念近年来逐渐成为家居设计的主流观念。其构建平台逐渐完善, 随着信息资源市场开放程度的日益加强, 业主的设计及装饰装潢要求已经不再停留于硬装 (家居装修中的墙体、涂料、吊顶、水电铺设等) 、家居色彩基调、外赋材质纹理这些最直观的基础层面, 不再仅仅停留于一个空间内六个基本面的造型, 更扩展到上述家居装潢中硬装之外, 其它可以移动的、易于更换的饰物, 如窗帘、沙发、靠垫、壁挂、地毯、床上用品、灯具等以及装饰工艺品、家居植物等对家居空间的二度陈设与布置, 即软装饰层面。
3) diy市场的影响。
随着城市居住人群的迁移频繁度的上升, 二口之家, 三口之家的市场比重越来越显著。对家居设计的层面也相应有了新的要求, 即快捷、灵活、新颖, 从而保持家居环境的新鲜感与节奏。而瑞典的宜家卖场则正把握了此类市场的脉动。据有可更换性强, 可搭配性强, 装饰性强, 自主设计性强。加上完善的样板间的示范, 即使没有设计经验也能完成家居的装饰。因为产品的设计含量完全可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正对应diy的理念。
从以上几点看, 业主信息市场发生最大变化的是设计及装饰理念的变迁, 虽然还没有形成非常完善的理念体系, 但对于专业设计者来说, 也是现今设计行业面临的较大挑战, 即传统设计行业的绝对优势不复存在。专业设计理念被日益扩展的信息平台、成熟壮大的装饰市场资源造成冲击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综合平台分庭抗礼的局面。对应以上内容, 笔者梳理出一些解决方法:
1) 强调设计的功能性, 整体与局部的协调, 处理好设计与装饰的过渡。
虽然业主的设计自主信息在不断进步, 但我们也应看到, 大部分业主的自主设计是以实用、舒适、按照自我喜好为原则。虽然在各种搭配上显示出灵活多样的风格, 但也容易失之杂乱, 难以形成统一风格。因此设计师尤其要利用本体优势, 把握新设施、新材料的信息变化, 利用工装设计与家装设计的互通性, 创造特征性、专业性更强的设计内容。
2) 根据功能性要求, 满足空间日益灵活的设计方案。
家居设计的功能布局基本上是根据建筑原空间来实施的, 虽然一般的空间布局基本可以满足日常所需, 但是作为设计师应考虑到使用者不断变化的生活需求。尤其是从住居的扩容性考虑。特别是几个年龄层一同居住的需要, 就要从生活习惯、作息时间、活动空间等各方面进行合理布局, 从而发挥家居空间排布的最佳功能性效果。这也是设计师本身更专业、更合理的优势体现。
3) 信息比对的专业指导。
设计定位准确 (直观效果层面, 不同价格区间的比对等) 。虽然材料等装饰市场的信息量越来越庞大, 信息度越来越透明, 业主能接触到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但同时也造成了信息的庞杂与交错。非专业人员一般只能从价位进行选择, 从而影响整体的装饰效果。这就需要专业指导与有效选择, 专注设计服务的核心:设计优化生活。并控制好设计后期调配, 从功能、色彩、体块进行设计辅助。
由此看来, 家居设计行业所面对的挑战和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但这也恰恰是家居设计行业所面对的一个良好契机:调整设计理念, 设定新的服务核心;追求更灵活有效, 因人而异, 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
摘要:随着房地产市场环境的变迁, 设计资讯的普及, 业主居住理念的更新, 家居设计相关领域的信息交流不断深化, 设计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日趋复杂。本文尝试结合行业因素、业主要求、设计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为家居设计面临的诸多问题厘清思路、梳理方法。
关键词:家居设计,设计多元化,设计思考
参考文献
[1]陈健.论发展中的室内文化体系[J].同济大学学报, 2007.
[2]王玲.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原则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山西建筑[J], 2007.
设计挑战 篇9
虽然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它的确是我们分析一些以往不容易触及到的设计问题时的有效工具,实证主义的兴起也对设计学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触动。借助于实证主义的研究,我们有可能突破以往设计理论研究的本体论层面,即突破设计作品研究的单一视角,而是把客户、消费者、媒体等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对整个设计运动的过程加以分析。相对于传统的人文—艺术学式的设计理论研究,把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引入到设计领域,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我们在设计生产各个环节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缩小设计研究与设计实践之间的鸿沟,进而提升设计教育的品质。对于设计研究领域而言,实证方法的引入将会是一场拉动学术转型的范式革命。
一、设计作为艺术:一场误会
如果按照国家学科目录的专业颁布时间计算,“艺术设计”这门学科建立(1998)至今的十年时间,对于这样一门至今无法在学术话语场中获得普遍认可的“小学”而言,建构一个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基本上是空中楼阁——尽管《设计学概论》一类的著作(或教材)已出版的较多,但在笔者看来,热衷于此道者不是缺乏真正的理论思维能力,就是没有勇气和毅力去在史料和考证上花大功夫作专题研究。这样的“理论研究”大多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所以称之为“设计概论”而非“设计理论”是恰如其分的。如果能够称得上是“设计理论”的话,那么除了“从其他学科的理论中借鉴”这条必经之路外,几乎令人无法想象。但问题在于,“借鉴什么,如何借鉴”?
简单说,“借鉴”不见得只是“拿来”别的学科现成的理论成果,只不过是拿设计作品来印证,或者干脆替换成“设计”的名字。这样的“借鉴”,与抄袭并无实质的不同,因此仅靠这些,无法实现“与学术界对话”的目标。“借鉴”更重要的是思路与方法——对于如何结构一门学科的参考与思路上的启发,例如“广告社会学”、“法律与文学”(这是美国法学界研究的一个前沿)这样一些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学科领域,而(相对地)不是哲学或者文学理论。因为后者的理论听起来很玄,但实质上对于设计界读者的蒙蔽作用,要远比其对于学科建设的贡献来得更猛烈些。设计分支学科的建设,无论是论题的提出、体系的构建,还是研究的逻辑,都离不开对于其他“成熟”学科的吸取,而不能纯粹是“白手起家”,这样也才有资格谈“超越”的问题。设计理论“借鉴”的难度,就更加深了一层。
首先,我们会想到一级学科的艺术学,以及该门类下其他与设计艺术学并列的分支学科(尤其是美术)。的确,从现在出版的大量《设计概论》教材来看,这种“借鉴”做得最多,模仿得也最像。现在大量的《设计概论》著作,几乎就是套用了《艺术概论》、《美术概论》的模版。这样一来,就省去了许多查找原始文献的“硬功夫”。不过,倘若我们再往前翻一翻,找到18、19世纪德国古典美学奠定的研究体系,确切地说,就是黑格尔的《美学》第一卷,却会另有一个惊人的发现:我们国家1980年代以来大量的《美学概论》、《文学概论》、《艺术概论》,竟然都是“渊源有自”。尽管把研究对象进行了等量代换,又补充了大量的资料,但其根本的理论框架都是“拿来”的,由《设计概论》来进行“模仿的模仿”,其结果怎么说也是“影子的影子”、“跟真理隔了三层”。因而,无论它们的面貌多么像“理论”,实际上缺乏的正是自家的“理论思维”。
从学术源流上来说,这与中国开始自觉地向现代设计理论转型的老一辈工艺美术史论家的学术背景有密切的关系,他们所开创的学术范式深刻地影响到了1978年以来的中国设计艺术研究领域的大批研究者(当然也包括笔者本人)。[3]人们在这样一个旧的研究范式中创造了很多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在学术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但对于设计研究来说,仅仅从艺术的角度看设计,是很不够的、有缺陷的。可以作出这样的论断:今天我们将设计学放在美术学里,或者说放在专业目录的美术学、艺术学下面,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设计教育诞生于美术学院、作为“美术学”、“艺术学”下的子门类,只是特殊背景下的产物,并不能代表设计学的全部意义以及全部价值。
进入到21世纪以来,这种传统的学术范式越来越显示出较为明显的时代烙印。一方面,这种范式的主流是停留在对于设计作品的解说层面,而随着创意产业和设计产业的蓬勃发展,面对设计学科日益凸现的交叉学科的特点和复杂的产业链,这种思辨的范式在很多时候失去了解释力。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社会科学研究软件使得我们的研究手段前所未有地丰富起来。统计学的研究成果,以及SPSS、SAS、Stata等软件的开发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丰富,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整个学术的进展。在现实中,设计创作与美术创作之间的差别,要大大超过设计实践与市场营销之间的差别。其实,设计这门学科身上的社会科学色彩要远远超过其人文学科的底蕴。
社会科学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需要“文史哲”,但恐怕更重要的还是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逻辑。法学家苏力指出:“即使掌握更多的文史哲知识有助于社会科学研究,但这需要研究者支付的代价可能是对本学科前沿或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了解。基于机会成本,一个学者则总是必须有所取舍。我们无法事先确认,人文学科的底蕴对社会科学的研究是否是最需要的,是否是成本收益最好的。”[4]这句话的表述比较拗口,但作者的立场很明确,即社会科学中的独特问题,只能由社会科学自己来解决。除此以外,当代学术发展中人文与社会科学“汇流”的景象,也是建立在人文学者(如福柯、哈耶克、哈贝马斯等人)对于社会科学最新进展的熟知的基础上。这与设计理论界的情况有所不同:设计理论界的研究者往往容易在社会科学类学科自主性方面建设尚不坚实的情况下,片面地提出人文底蕴方面的要求,这一点也是薄弱的,但远不是最根本的。
我不是一概反对把美学、哲学类课程当作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但那注定只能是建立在首先保证社会科学类“理论”(相对于设计专业的艺术创作实践)课程的基础上的奢侈品。即便承认人文底蕴对于设计艺术学研究的重要性,我们也无法回避设计研究中市场、营销、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论研究,单靠强调“文史哲”是于事无补的。必须承认,出于设计自身“亲民”的特点,文史哲背景的学者很容易对“设计”的文化或哲学问题发言,这种“夸夸其谈”,很多时候对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没有真正的帮助。事实上,当前设计界亟需、最欠缺的研究,不是设计文化学抑或设计哲学,恰恰是这些社会科学方面的东西。在这方面,最急需的人才也并非基于文史哲(甚至传统的美术史论)的训练背景,而是更需要与设计产业、设计决策和设计实务紧密结合的社科型研究人才。
倘若有人会以“学科属性的不同”来固守设计研究的“艺术”底线(如同80年代中很多人用“工艺美术”来拒绝“设计”这个概念一样),或者从本土化的角度出发,坚持“源自西方”的社会统计学方法不应用于对“中国设计”的研究的话,就可以看出旧的研究范式还有很强硬的“内核”和“保护带”(拉卡托斯语)。[5]但是,只要我们承认设计是一个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就不应该排斥从其他不同学科角度对设计的探索。前辈学者对于设计理论研究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坦率说,根据笔者的判断,中国设计艺术学研究从兴起到如今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还没有出现过任何实至名归的“泰斗”或者一成不变的“家法”,值得后人作为一种毋庸置疑的“信仰”去信守和坚持。更重要的是,与其说“设计”是一门“学科”,不如说它是一个“问题”。一门成熟的学科有自己相对成形的研究方法,但对于一个开放的、新兴的“问题”,则需要各种方法、各种角度来对它进行研究和试探。
二、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设计研究
启蒙时代以来,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都在经历着一场研究范式的更新。在哲学中,“哲学”本身就起源于meta-physics(形而上学,或译为“元物理学”);很多古典哲学家,从亚里斯多德到康德都是自然科学家。晚近以来,量子力学不仅冲击了科学界,也冲击到了整个人文学科领域,20世纪还有一支影响很大的现代哲学流派——科学哲学,代表人物库恩、波普,就是从科学史的研究历程来反思哲学问题。其实整个现代哲学,无论是以现象学为代表的欧洲哲学还是以逻辑实证主义为特色的英美哲学都与数学密不可分,胡塞尔本人就是数学博士。而他的导师布伦塔诺则是一位心理学家,更不用说英美的逻辑实证主义了。其他领域中的进展也多涉及到数学。社会研究方法中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方差分析、详析模式、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都涉及到数学原理。[6]数学家思维方式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是很多艺术学式的设计理论研究者所欠缺的。
在这里,笔者要提到章利国先生的《现代设计社会学》一书。[7]在设计研究领域,单纯以“填补空白”为目标写一本学术著作很容易,但几乎毫无意义,尤其是在国内设计理论研究停留在“设计概论”层面的研究格局之时,设计理论研究中简直有太多这样的“空白”。甚至此前的大陆设计研究界几乎连以“设计社会学”为标题的论文都极为罕见。然而直接以一门学科的名称作为专著的标题,这样做在笔者看来是得失参半。其利在发凡起例,有足够的空间提出新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其弊是易流于空疏,为了追求“平稳”而淹没了论者独到而细微的“问题意识”。事实上,这样的标题太像“面”状的教材而非“点”状的专题研究,而一门学科的教材恰恰是在该理论领域具备了一定的学术积累之后,才结合众多此前的研究成果加以写就的。因此,不论是就作者的学术背景还是全书的研究方法而言,都还过多地局限在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中,而没有重视调查、数据、分析、实证的严格的社会科学方法。
最近一段时间,美术学界似乎在重演80年代的“方法论”热,但其实很多只是一些研究心得,还谈不上“研究方法”,很多美术史“方法”并不属于实证研究范式,这种哲学式的、思辨的、玄思的“研究方法”仍然属于人文学科内部的研究范式,应用另一套评价标准进行分析,但并不是设计研究中最急需的。历史学方法也不能同于设计学方法,但其实历史学界在新史学兴起之后出现的“计量史学”等新方法,也体现出定量研究的趋势,而在经济学、社会统计学中的时间序列分析、“事件史”(Analyze of event histories)等研究方法,也通过更加精致和复杂的回归模型,在传统的偏重于静态分析的量化研究中引入了时间的维度。这些变化在美术史研究中基本没有体现。
真正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近年来美术学界已经出现了一些自发的“实证研究”,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成果就是吕胜中主持的《中国家庭审美观念调查》,这突出反映了一部分美术学者突破传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的愿望和努力。[8]很多美术学研究者对于运用统计学的“定量研究”退避三舍,却会感觉到“定性研究”,特别是实地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看起来非常容易“上手”。但其实,定性研究方法在今天也已经成为一种操作性很强的技术,其规程很容易被未经专业训练者所忽略。实证研究需要一套可以重复、具有较高信度的操作规程,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训练,这些模仿性的研究很多都只是在表面上模仿社会研究方法,而其中存在很多的问题。
比如抽样调查。抽样是定量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这里面都有严格操作规程的方法。在过去还没有“机顶盒”的时代,若想要调查北京收视率,北京市有上千万电视观众,只需要抽300至500户的样本就可以推断大概情况。但是这300至500户怎样抽就是一个最值得关心的大问题。至少就需要相关机构提供全体用户的资料,然后用随机数表进行科学的抽样,否则对于统计没有什么意义。没有学习过这些方法很容易把“非概率抽样”当作是“随机抽样”。有的学生作“市场调查”,就是到食堂门口,发给熟人几份问卷。这样的数据有什么意义可想而知。根据这种“抽样调查”所得出的数据去进行统计,是毫无效度可言的。
至于对定性研究的误解就更多了。在设计研究领域还有一种流行的误解:很多人认为,“美术学”的研究方法就是“定性”的研究方法,其实它既不是定性的研究,也不是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也是一套需要加以严格训练才能够习得的研究技术和工具。如焦点小组(Focus Group),也就是俗称的小组访问。小组访问就属于一种定性的研究方法。它虽然不要求随机概率抽样,看起来也很容易操作,但也形成了一套很专业化的运作方式。在市场研究中,并不是找几个人坐在一起谈话讨论就可以叫做“焦点小组”。首先,需要一个非常有经验的主持人去引导谈话的方式和内容,这对于收集定性信息来说是再重要不过的了;其次,在某些特殊的定性研究(如市场研究)中,焦点小组常常还需要在一个有单面镜的房间里面进行,以便研究者和甲方随时根据谈话内容进行监控和互动。
目前这些工作有市场调查公司在做,但现在这一块与设计人员之间的脱节和隔阂很大。由于市场调查的话语权并没有掌握在设计师手里,换言之,设计师对于市场调查和基本统计学知识的缺失,常常造成设计师被统计数字蒙蔽,影响到设计的创作和营销效果。设计师并不需要取代市场调查公司的业务,但一种基本的沟通确是必要的。当我们通过教育和学习慢慢了解一些市场调查和统计的常识后,就会发现一个简单的数据背后,有可能隐藏着非常大的问题,对于同样数据的不同分析或解读,完全可以对于同一个事实作出截然相反的阐释。
应该看到,在设计学的实证研究方面,台湾的设计学界已经走在了大陆的前面,虽然相比较社会学界仍然还处在一种模仿的状态,而且也具有很大的缺陷(本文不展开讨论),但是已经出现了研究方法的自觉。2006年,台湾出版了华语世界中的第一本《设计研究方法》的研究所硕士班(相当于大陆的硕士研究生)教材,由多人合作向设计学界介绍了个案研究、历史研究、文本分析、焦点小组、扎根理论、德菲法等定性研究方法(台湾称之为质化研究)和内容分析(该书将之归于质化研究)、实验法、抽样设计、问卷法等等定量研究方法(台湾称之谓量化研究)。[9]这本教材虽然介绍得比较简略,而且也只是一种粗浅的尝试,所举的例子也以其他学科为主,相对一般的社会研究方法,结合设计领域所谈的并不太多,但是这种在设计领域的引介是值得肯定的。
三、实证研究方法对于设计教育的挑战
实证研究方法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设计理论研究,它对于我们的设计教育也形成了重要的挑战,特别是在设计基础教育中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教员(笔者2003至2006年曾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本科生开设《造型基础》课程),笔者就常常听到学生对于设计专业教学方法与课程设置的质疑。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问题,从笔者做学生起就产生疑问、至今还未解决的并不为少,例如:设计系到底学了什么东西(如何量化?),学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如何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怎样才能用科学的证据说服客户,等等。以基础教育为例,过去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以包豪斯特别是康定斯基的理论作为“构成”的原理或依据。康定斯基常常根据个人(也许的确超越其他人)的眼光或者审美,对于某一图形、某一颜色或者某种形态做出“美”或者“不美”的判断,事实上这也是自从荷加斯以来所开辟的审美经验的传统表述模式。在构成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这些康定斯基的感受当作公理来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只能照单接受,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审美有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问题在于,康定斯基的很多研究方法是感性的,按照实证的标准来看甚至是武断的——因为它们是非常个人化、不可重复的,没有“信度”的。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技术、实验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个人计算机、眼动仪、脑电仪、核磁共振等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出现和普及,也使得我们通过一种科学的(可重复、量化)方式对视觉传播和审美的规律进行检测和研究成为可能。今天,我们的设计教学再也不能停留在包豪斯时代的感性的审美熏陶,而应该补充很实在的东西。不仅仅是基础教育,专业阶段的教育同样需要这样一种范式的革新。设计专业教育不能不讲数据、方法,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眼光”比较高、审美能力比较强,对于操作方面的知识几乎是零。学生在与市场打交道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自身所受的教育所没有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的问题,而倘若我们完全无视操作层面上的东西,无论怎么强调“艺术”的独特性,这种教育体系注定也会受到质疑。
还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为例。作为一个长期从事设计实践工作的研究者,笔者和很多种类型的客户打过交道。印象特别深的是,很多客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认为是专家,要求设计师只需要做一个电脑操作员来实践已经想好了的“创意”。以给某出版社做书籍封面设计的一次经验为例。坦率地说,笔者提供的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方案,但是并没有被甲方所接受。当时的感觉是,自己作为一个学了七年设计的人,居然没有一个科学的方式去回应他们的判断,或者对其选择进行比较科学的决断。假若我们只是说,你看这个创意多好,这个形式多好。这些词语大家都会,可是没有一种实证的方式去说服对方。但当笔者在和顾客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每一个人对设计都有自己的一套头头是道的设计观,甚至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那个时候笔者居然没有一种足够有说服力的论据去反驳他们的审美,由于缺乏必要的调查和数据,我们根本没法用其他的方式,比如科学的语言去论证结论,没法用更多的数据证明某个方案的价值或不合理性。这时候,唯一能说的常常是:“你不懂艺术”,或者是“你品味太差”,进而将这样的甲方判定为“顽劣客户”而中止合作。
这也不仅仅是一个个案,而是整个设计行业、设计专业遇到的问题。相对而言,美术学的研究更多的靠一种随意、一种感官的解释,美其名曰“艺术感觉”,但这是无法在课堂上清楚地传达给学生的。无论学了多少年的设计,有可能都只能用感性的语言,用艺术家之间互相能够沟通的方式去提案、交流。这样,作为设计专业的核心价值、科学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很值得怀疑。究其原因,我们过去的人文式设计教育关心的是作为个体的“个性”和“个人”的审美经验,而设计作品一旦进入到市场批量流通,就必须把思想的单位从一个个“个人”转化成“一类人”或者“一个群体”,这是我们在缺乏科学的工具的情况下很难自动转换过来的。而社会研究方法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关心的是“群体”而不是“个体”(我国晚清时期,曾一度把“Sociology”译为“群学”)。社会研究方法不接受以个案作出的通则式论述(哪怕是康定斯基)。这听起来似乎很不“道德”,但从我们设计教育的目的来看,无论是要“为人民服务”还是旨在“开通民智、对大众进行审美教育”,都的确需要这样可以重复检验的、可进行操作化的科学依据。
在美术院校,有时我们也会自发地介绍一些实证研究方法,但这种介绍是有限的、滞后的。比如“市场调查”这门课程,对于一个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于一次完整的平面设计来说,市场调查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平面设计作为一个系统,包括市场调研、效果测定等完整的环节,其方法来源于其他学科,学习一些必要的市场调查技术,必要的社会学、经济学研究方法,甚至一些定量数据统计的方法同样重要。但由于缺乏师资,我们常常想当然地对“市场调查”做出一种简单化的处理。例如,或许会设计问卷,却不懂得怎样抽样、怎样统计。但是,如果抽样有很大的误差,那么所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很可能对于设计决策产生误导;而假若不懂统计学中的“正态分布”、“t检验”、“自由度”、“显著性水平”这些常识,我们也常常容易被数据蒙蔽了眼睛。
然而,像这样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设计教育中,无论是专科、大学还是研究生教育都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据笔者所知,在这些方面,就连罗德岛设计学院、耶鲁大学艺术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这些世界顶尖的设计院校,也面临和我们国内的设计教育类似的挑战,大大滞后于社会科学特别是市场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曾经任教于耶鲁大学艺术学院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教授就曾表示,中央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并不比耶鲁艺术学院差。而笔者也的确感觉到,耶鲁大学来央美客座的教授所讲授的内容和思想,实际上已经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专业十年前就已经实验过的一些东西。按照这样的现实来看,我们设计教育的参照系,并不应该是国外的设计教育,而是整个学术界的其他学科,比如广告学、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等。
但问题在于,目前设计理论教育与设计实践教育在高校中往往是脱节的:实践课程的教员多缺乏理论修养;而理论教员多缺乏实践经验,常常是“纸上谈兵”。加上条块分割的“教研室”制度,使得大家“跑马圈地”、“老死不相往来”。所以,理论教员开设的课程,基本上都是脱离设计实践的设计哲学、设计美学之类的“玄思”,要么就是在谈论具体设计作品时难以落地的“符号学”、“文化学”。至于与设计实践非常贴近的调查、统计类的课程,比如市场调查、统计学、设计效果评估等等,处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灰色地带”,常常是理论教员不懂,实践教员讲不清楚,调查公司的专业人员又容易游离于设计特性之外。我们的设计学院中也上题为“设计方法论”的课程,然而很多学校教的就是论文写作,而没有教过任何作实证研究的方法,更遑论对其他的相关学科成熟的研究方法的介绍进行设计探索。然而理想地看,社会学科领域中的社会调研方法(设计调研方法)、社会统计学(设计统计学)、SPSS应用等等,理应建设成为未来设计专业的本科必修课,如果这些只是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进行补充、学习的话,笔者认为这是设计教育的失职。
行文至此,必须提到笔者对于实证主义范式的设计研究的褒扬和推动,并不自然意味着对于此前那种人文主义理论立场的、艺术学式设计研究范式的摒弃或者排斥。应该看到,旧的研究范式还并没有到完全被“证伪”的时候,[10]笔者相信沿着这条路径走下去的人们也依然有可能取得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更何况,“设计”毕竟是一个复杂但却完整的统一体,各种不同范式的设计研究,不应该是互相矛盾,而是互相补益的。所谓“新”、“旧”本身也并不包含一种价值判断,这就如同《圣经》的“旧约”和“新约”的关系那样。试想,对于“旧约”中的以色列救赎历史和《以赛亚书》的弥赛亚观缺乏基本的了解,无论如何也难以理解“新约”中的耶稣基督为何被钉在十字架上;同样,一个对于设计作品毫无审美判断或者实务经验的统计高手或者心理学专家,也是不太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研究者的。只是本文更想强调的是,在国内设计理论研究囿于某种特定的“范式”或者不自觉的“学派”之时,提倡方法论意识,从方法的角度进行创新,可能对于丰富眼下的设计理论研究和设计教育的格局来说是更值得提倡的。相对于那种旧的研究范式而言,目前在实证研究方面我们的基础性的工作和学术讨论并不是太多了,而是还远远不够。
但是问题在于,由于学科分类的禁锢,很多学习设计的人是从艺术背景中转行过来的。中国目前设计研究的格局,也基本上是尹定邦、张道一、王受之这一代学者在80年代前后确定下来的。这几位学者尽管具体观点有所不同,或中或西,甚至不乏尖锐的对立,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是文史背景(很多是美术学院系统)出身,其学术训练体现在人文学科(特别是美术学)内部。此外,国内设计理论研究的学者,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从美术史、工艺美术史、艺术理论和美学等人文学科转行过来的。对这样背景的学者,希望他们转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式的实证研究方法并不现实,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但是,上一辈学者做不到的事情,有可能由年轻一代的学者来实现,如果青年一代设计研究者有这样一种认识,很有可能改变未来设计理论的研究格局。只有这样,设计研究才有可能产生质的变化与发展。我们有理由对于这些研究进行鼓励,逐渐明确设计学研究自觉的方法论意识,推动未来10年或20年间设计研究方法的一次关键的转型。
近年来,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北美、欧洲、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艺术设计研究领域,而随着具有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术背景的学者加入,中国大陆地区的设计领域也悄然开始出现了一些初步的实证研究。尽管自知国内设计学界(包括笔者本人)在实证研究方法方面的成果短时间之内还无法和传播学、广告学等先期引入此方法的学科相提并论,更遑论与社会学、经济学等更加成熟的学科相比较;就方法而言,掌握了方法本身也并不直接等同于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意识到这种潜在的学术范式对于当下设计研究在未来的十几年间有可能形成的挑战,从而把它推介给同行和后来者一起共同努力,或许未尝不是一种突破学科瓶颈的一条路径,一种“虽不能至”但却让人“心向往之”的设计学科未来建设的方向。□
参考文献
[2][英]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祝帅《中国文化与中国设计十讲》,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版。
[4]苏力《社会科学与人文底蕴》,载作者《也许正在发生——转型的中国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英]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6][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7]此书收入尹定邦主编《设计学丛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8]吕胜中《中国家庭审美观念调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管倖生等《设计研究方法》,台北:全华图书公司2006年版。
设计挑战 篇10
场地现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就现状保留较好的这类场地进行讨论。通过设计师现场勘察, 从场地存在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 发掘场地潜在的机遇,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造性设计;同时, 通过现场勘察, 发现场地现状的挑战, 运用设计手段, 积极解决场地存在的挑战, 从而把场地不利因素控制到最少。正如美国赫勃特·西蒙 (Herbert Simon) 关于“设计”曾有精彩的定义[2], 尤其是他将“设计”视作一个积极的动词:“所谓设计就是试图找到一个能够改善现状的途径”。本文以长沙某公园景观设计为例, 试图找到能改善现状的途径。
1 场地认知
1.1 场地概况
本案位于长沙某安置区内, 为中国特色的城乡结合部区域, 该项目占地面积3.5hm2, 长约500m, 宽约80m。公园内有高压电力塔穿过, 项目范围内北侧和部分东侧高出周边道路约4~5m, 西边全线为高5m以上的挡墙。另外, 项目因多年搁置未建, 多处被周边居民利用作为菜地。
1.2 场地周边居民概况
场地东侧为某安置小区;西侧为长沙某职业技术学校, 有4~5m高墙围合。北侧为菜市场, 服务周边几个小区。从现场来看, 场地主要使用人群为安置小区的居民。从现场调研来看, 安置小区的“居民”实为农民。
2 场地发掘
2.1 发掘场地现状存在的机遇与挑战的方法
从平面和空间结构的整体方面, 分析场地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从景观设计要素方面, 分析场地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从服务对象类型方面, 分析场地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从地域文化方面, 分析场地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2.2 处理场地现状存在的机遇与挑战的原则
面对场地潜在的机遇:结合功能需求激活潜在的机遇, 同时进行创造性设计。面对场地存在的挑战:运用最有效的设计手段解决问题, 尽可能转危为机。
3 机遇
3.1 机遇一:场地肌理
3.1.1 场地现状。
从现场地形地貌来看, 这里原为农耕台地, 农民种植蔬菜的自留地。农耕台地成为场地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如图1所示, 场地现状。
3.1.2 设计对策。
保留场地原有肌理, 重新梳理地形。具体做法:场地原有的肌理基本保留, 场地高差比较的大的地方设置挡土墙加固, 用当地石材砌筑, 并用毛竹片装饰, 呈横纹条状分布;场地高差小的地方, 夯实原有的田埂。农耕台地成为本设计最大的特色之一, 并以此为基础, 进行之后一系列的创造性设计。如图2所示, 设计后场地肌理。
3.2 机遇二:农耕记忆
好的设计不是设计师说了算, 而是看场地的使用人群是否喜欢。如何吸引他们使用, 进而喜欢使用, 将成为设计成败的关键之一。现场勘察和访谈安置小区的居民, 发现他们实为农民, 设计投其所好, 根据他们的需求, 设计场地属于他们情感的作品。
3.2.1 设计对策。
塑造一组再现农耕生活中美好时光的雕塑。相比城里人, 农村小孩都没机会上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或兴趣班。恰恰这种“放羊式”管理给每一个农民一个美好快乐的孩提时代, 比如下河抓螃蟹、父子踩水车、姐弟采蘑菇、晒谷场等生活场景, 留下了一系列美好回忆。敏锐地抓住这些精彩的瞬间, 设计出一组再现农耕生活中美好时光的雕塑。
3.3 机遇三:地域文化
3.3.1 设计对策。
提炼湖湘文化的符号。通过湖湘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竹简进行一系列创新设计。采用新材料、新工艺, 把竹简符号运用到不同尺度的设施, 如入口标识, 标识牌, 灯具等设施。如图3所示, 竹简系列效果图。
3.3.2 设计对策。
提炼当地生活方式。根据当地的气候等自然条件, 设计出适合当地生活方式的亭台等设施, 如长沙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气候等, 设计时扬长避短, 避雨———坡屋顶;避热———挡西晒、通东南风———西侧遮蔽, 东南侧敞开;避寒———挡北风, 这与东南敞开矛盾, 这时得结合两者, 设计可以转动的格栅于北侧, 这样层层推敲, 设计出来的作品自然就独树一帜。
4 挑战
4.1 挑战一:场地东侧与北侧可达性差且存在安全隐患
4.1.1 场地现状。
场地北侧和东侧高出路面4~5m, 可达性差, 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地形超出土壤自然安息角, 容易发生土方塌方等自然灾害。
4.1.2 设计对策。
分层加固, 局部拓宽。具体做法:整理场地北侧多余杂乱的土方, 设置入口广场;同时结合台地地形, 设计2种不同体验的园路———散花谷和登山步道。东侧分层加固, 挡土墙用当地石材砌筑, 并用毛竹片装饰, 呈横纹条状分布。如图4所示, 设计后场地东北角效果图。
4.2 挑战二:场地西侧围墙存在安全隐患和视觉不佳等问题
4.2.1 场地现状。
场地西侧围墙高4~5m以上, 围墙基础不牢, 存在安全隐患;围墙砌筑材料杂乱, 砌筑方式也混杂, 因此视觉不佳。
4.2.2 设计对策。
种植成片毛竹屏之。具体做法:通常做法为加固和美化装饰, 但牵涉到围墙产权问题及其经济问题, 可采用避开危险, 屏蔽不雅的方法。根据测算围墙倒塌时破坏范围, 推算安全距离, 期间种植大量当地毛竹。既能避开危险, 又能观赏竹景。
5 结语
本文从场地现状的机遇与挑战的角度进行分析, 尝试从场地现状本身去挖掘潜在的机遇, 并积极解决场地存在的挑战,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机遇———挑战分析法。理论上可以解决场地现状的问题, 同时也能挖掘出场地的特色。
摘要:本文通过对场地现状存在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 探讨对景观设计的启示。设计师现场勘察时, 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发掘?发掘之后, 又该如何处理?笔者经过多年的设计实践工作,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机遇——挑战分析法。
关键词:场地现状,机遇,挑战,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 朱育帆.文化传承与“三置论”——尊重传统面向未来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论, 中国园林, 2007 (11)
[2](美) 卡尔·斯坦尼兹文, 黄国平译.论生态规划原理的教育[J].中国园林, 2003 (10)
设计挑战 篇11
三星设计的历史可以追诉到40年前,1971年三星的两名设计师开始了设计之路,1996年三星建立了新的设计文化,奠定了三星在很多领域的地位。
从初期的两名设计师到现在发展成为了已经超过一千名设计师的团队,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用户体验,从心理学到战略,都让我们能快速应对各种市场变化。除了在首尔的总部,三星在上海、东京、伦敦、旧金山等地拥有自己的设计研究所。三星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与世界顶尖的培养机会,通过全球化项目三星已经成功资助了450名精锐设计师。并培养了具备全球视野的设计人才,并与全球顶尖设计师合作,将概念变成产品。
DP:三星电子为何以“Make it meaningful”作为全新的设计理念?
作为一个Lifestyle的品牌,不仅仅是提供漂亮的产品和有趣的体验,三星进入了一个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时期,创造有意义的价值是我们品牌的核心,这会让我们的设计进入到新的时代。Make It Meaningful,创造超越产品本身的全方位生活价值就是我们新的设计方向,无论从外观到用户体验到服务设计,让我们的产品在生活中不断地给人们带来有意义的价值。Make It Meaningful,不是单纯的一句设计口号,它包含三个元素,第一个元素是“Smart”,是指如何使我们的产品更加简单、直观,让它平易近人,给用户更多的自由度和可能性。第二个元素是“Harmony”,三星产品与服务需要与用户,环境和谐共存。最后一个元素是“Nature”,其实现在人们不太关注产品本身的价值,更加关注品牌的价值,作为一个引领生活方式的品牌,我们一直在不懈地努力。
DP:F8000电视采用全新的底座设计,请问设计灵感来自于哪里呢?
F8000是三星高端产品中需求量最高的,在技术方面是最领先的,在设计的革新上也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产品。三星在设计电视产品时,并不仅仅是设计一个新的外观,而是考虑到如何能够引导电视的进化和升级。未来电视将向更轻便、更轻薄的方向进化、升级。在F8000产品设计的时候,我们的想法就是尽量减少底座,把底座设计的更加低调,强调画面的漂浮感,这也是F8000的设计特点。另外F8000除了轻薄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三星的Logo变小了。
DP:在三星S9的背后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设计呢?
85英寸的S9是三星目前画面最大的电视。开始设计之初,考虑最多的问题就是用户应该怎样在家里摆放这么大的一台电视产品。如果只是放在一般的电视柜上观看的话,它除了画面大以外就没有其他的特色了。所以我们就做出了新的设计,将这个画面先放在一个四方形的框里,然后再将画面放一个平面上。最后就是怎样体现出它的音响效果,所以我们就设计出了利用电视的边框来设置音响,这样就匹配了它的新结构。我们带着这种设计的努力,把85寸的电视设计成为一种全新风格的产品,它不仅拥有大的画面,而且有优秀的画质和音质。
设计挑战 篇12
1 3D打印技术对传统艺术设计行业的影响
广告是传统艺术设计行业的代表, 灯箱牌匾、标牌雕刻等都将会是3D打印应用的主要市场。拿广告字体设计为例, 传统广告字主要以雕刻切割或是激光切割对于整块板材进行加工来实现, 对于笔画间隙或是余料会作为废品处理, 利用率并不充分, 而3D打印是需要什么字型就打印什么字形, 内部还可以空心填充, 对于材料的利用是100%的。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很多工种如:实景模型、空间展示、雕塑小品、装饰构件, 等等, 3D打印时间短、损耗小, 操作简单, 成本低廉, 是取代手工操作的优秀的应用工具。
在家居装饰设计领域, 许多零部件都是定制或是独有的, 这样就为3D打印留有创作发挥的广阔空间, 大到整体家具, 小到零部件配饰。动漫产品方面, 3D打印让很多虚拟的动漫形象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只要有动漫模型就能打印出实体来, 而且动漫的衍生品也不再是设计师手中的作品, 只要自己喜欢, 将动漫元素提炼出来, 打印手机外壳、动漫摆件等都不是难事。只要家长喜欢, 小孩子的玩具完全可以用环保材料 (PLA) 打印出来, 既健康环保, 又可以提高亲子互动效果, 寓教于乐。在服装设计领域, 3D打印技术已经应用于制鞋厂定制鞋模, 皮具厂定制卡具, 服装配件生产, 等等。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领域, 自己可以设计、改良生活中的工业产品, 一台一套的改变会使生活充满乐趣。
2 3D打印应用技术对传统艺术设计行业的颠覆
3 D打印技术发展到今天, 虽然说很多领域凸显其优势, 但是由于材料、设备等方面的限制, 还有很多艺术效果很难实现, 例如, 雕塑设计, 虽然整体打印可以实现, 但是镶嵌、表面工艺处理、二次雕刻加工, 等等, 还很难用一台3D打印机一次性打印成型。
相对于工业造型设计, 3D打印可用的材料还不是很丰富, 主要以塑料及相关材料为主, 金属材料也并不多样。所以工业产品的材料范围在3D打印领域中的运用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
陶瓷及琉璃制品是一个传承很多中华文化的传统设计行当。传统工艺是从坯料制备、制模、成型、上釉等等百余道工序才能完成, 现在运用3D打印技术取代, 利用数据直接制造成型进行烧制, 产品现代味过浓, 缺少了许多传统工艺的风骨和岁月留殇的灵韵。
在色彩的丰富变化上, 3D打印还有很多地方有待提高。要么颜色饱和度不够, 要么打印出来的产品过于生硬。例如美国的Pro Jet X60, 虽然产品颜色丰富, 但是饱和度不够, 打印出来的产品给人的感觉像塑料产品一样。由于原材料是石膏粉末黏结成型, 成品硬度不够, 因而打印出来的产品刚性程度很差, 每次提取打印完成品就像一次考古发掘, 需要极其小心, 并需后期加固处理才能应用。
现在的多色树脂材质3D打印机已经上市, 例如Stratasys公司的Objet500 Connex3彩色多材料3D打印机, 优点为:打印精度高;模型强度相对于石膏基材的彩色打印机要高很多;提取模型相对简单。缺点为:材料成本较高;由于采用光敏技术, 对操作人员的身体有伤害。
3 3D打印技术的发展对传统艺术设计行业的挑战
如果说3D打印技术运用还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 就认为传统的艺术设计不会迎来挑战, 也过于片面。例如:环境艺术设计领域, 无论从景观小品, 还是到大的建筑构件, 3D打印技术的运用会大大冲击传统行当的很多岗位。传统的工业基础加工行业、注塑加工、模具铸造岗位面临竞争。
广告及展示相关行业, 有些产品加工可能是颠覆性的, 因为小批量、个性化、操作可控就是3D打印核心竞争力之一, 与广告市场个性化需求相吻合。但是一些3D打印耗材价格较高, 如能降低成本, 不久的将来, 我们一定会看到越来越多的3D打印产品走进我们的生活。
传统的艺术设计行业, 有着短至十几年, 长到上千年的沉淀和积累。随着3D打印技术的进步, 对于很多传统工种或将提高、或将取代, 这是时代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趋势。
数字化的时代早已到来, 影响我们生产生活的绝不仅仅是3D打印技术本身, 而是更加精准、高效的生活方式, 设计行业的发展也会紧随科技进步而提升, 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日新月异。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3D打印技术在生活领域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 传统的艺术设计领域也伴随3D打印技术的进步, 有了新的发展。本文介绍了3D打印技术对传统艺术设计行业的影响, 并对3D打印应用技术对传统艺术设计行业的颠覆和3D打印技术的发展对传统艺术设计行业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3D打印技术,艺术设计,传统艺术
参考文献
【设计挑战】推荐阅读:
汽车设计挑战赛01-02
读《孩子:挑战》有感:孩子,是挑战吗?01-17
挑战机遇,挑战压力—人事教育处长竞职演讲12-04
小学生关于挑战的作文:挑战哥哥的分数10-20
挑战杯参赛项目分析——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09-23
制度挑战10-20
思维挑战05-14
绿色挑战05-16
挑战环境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