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挑战

2024-06-13

实践挑战(精选11篇)

实践挑战 篇1

0 引言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双语教学的开展,关于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整体构建便被提到了教育改革的日程上来。本人依据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对双语教学的概念与模式,机遇与挑战,以及问题与策略进行了探讨,尤其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及评估测试提出了相关看法与建议。

1 双语教学概念

双语教学来自于双语现象,是指个人或语言社区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例如,中国的少数民族不仅会本民族的语言还要学习各民族通用的汉语,ABC(美国/澳大利亚出生的中国人)在美国或澳大利亚使用中文和英文。双语现象(bilinguist),会产生双语者,也就导致了双语教育的流行。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学生实行的两种语言的教育。一个是学生的母语,另一个则通用语言(第二语言)或学生是学习的目标语(target language)。“朗文应用语言学”双语教育项目的解释:双语教学是实行双语教育的手段。所有的双语教育,都是以学习两种语言作为交流媒介的,通过学习这学科专业知识来达到掌握该语言的目的。此外,双语教学旨在提倡教授者与学习者的积极互动,而绝非仅仅是传统教学中单一消极被动听从教授者在课堂上自始至终用外语授课。双语教学是达到既能使用英语学会学科知识,又能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掌握该外语的目的。

2 双语教学模式

双语教育最初源于美国,并很快在世界各地的蔓延开来,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方式:第一,浸入式双语教育模式,即非在校学生在家使用的教学语言的传授,完全强调非母语第二语言教学。第二,保持性双语教学,即学生刚开始进入学校,可以用自己的本民族语,然后再逐步熟悉第二语言。第三,过渡性双语教育,这种教学方式相对来说就比较宽松了,是指学生进入学校后的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只是在后来逐步改变只使用第二语言教学,并不硬性要求他们。中国目前的语言环境,不像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其他双语国家,英语是官方语言的官方语言双语教育(维修双语教育)在适当的时间打开了学校科目的,在我国高校的国际学校和双语幼儿园,并逐步推广使用双语教学。

然而谈到双语教学,首先需要追述至沉浸式双语教育(immersoim bilingual education),其源于1965年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兰勃特(St.L,ambert)小学的法语浸入式教学。当时,一些说英语的中产阶级的家长劝说学区管理人员开办一个双语教育幼儿实验班,全班共26名儿童,其目的是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培养这些孩子成为掌握两种语言以及两种文化的人才。结果,这些孩子居然逐渐地学会了法语,通过七八年的学校教育,其法语水平和以法语为母语的学生相差无几并且同专门将法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相比,其法语水平远远超越后者。其教学规则是对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儿童而言的,使他们从入学开始就以法语作为语言媒介并始终浸入在法语的语言环境之中,使其熟练掌握英法两种语言。其次,香港的一些高校的实践对此也可以佐证。在香港高校中,大部分高校全部采用一种称为“浸入式”的“双语教学”模式。所谓浸入式双语教学是指用外语主要是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双语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的全部或部分时间内,被“浸泡”在英语环境中,教师只用英语面对学生,采用全英文教案、板书、教材等方式教授课程。

3 双语教学面临的机遇挑战

21世纪的中国呼吁倡导双语教学,然而真正实施双语教学,依然面临着诸多实际问题,只有新型的教学思想、教材、师资和评估,才能保证双语教学真正意义上有效实践。

3.1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提倡以师为本,注重输入(input)忽视输出(output);重视书面,忽略听说;重视知识,忽视能力;重视教材、课程、忽略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忽略以学生为本的人文主义教学即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而要真正实施双语教学,就必须抛去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英语听说读写的平衡应用能力,重视英语与学科的相互渗透理解。另外,要在专业学科教学中,确立英语作为媒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再者,双语教学不单纯是我教你学灌输式,而要以有效英语交际为实质,教师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积极地参与双语教学活动,以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的教学氛围。

3.2 改革教材

目前外语教材的编定基本上是以英语的语言结构和语言能力的测试为主旨,专业学科方向的双语教材少之甚少,而要真正实施双语教学,就必须依据目标学习者(target learners)的具体目的(specific needs)编制各学科的双语教材,既要求地道的英语,又要求科学的知识体系,既要编排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又要注重学科的思维性和新颖性。另外,我国中小学,高校课程教材的编定由国家安排,因此要真正实施双语教学,就必须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编制适合本校学生的学科英语教材,有利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的发展。双语教材的编写事关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的成败。具体而言,教材与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理论和实践有着直接的关联,是各种教学理念、途径、方法和手段的直接体现。可见在编写教材时,首先要重视知识信息,其次要重视语言信息,教材的内容要有一定的科学性、知识性以及趣味性。目前有关双语教学的教材种类繁多,但符合国际国内形势文化以及目标学习者(target learner)需求的高质量教材却极少。首先,课文的内容仍多以语言技能训练语法演练为主,对于目标学习者语言难易度的跳跃性太大,而学术英语相关知识含量又极少,致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信心没有兴趣甚者抗拒,导致产生放弃的念头。当然部分教材学术知识含量虽高,但理论目标过多,概念性定义抽象加之对专业术语往往没有系统的归类,为学生在查找资料或复习时设置了障碍不利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典型实例较少,启发性不够,导致枯燥、乏味,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一些教材由于缺乏用于巩固知识以及鼓励学习者创新的实践练习,目标学习者则不能充分理解教学目的或者忘记教学内容,使得教师更无法了解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具体情况,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部分已编写的习题里,与专业知识相关少之甚少,造成输入无以有效输出,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滋生学生学习的懒惰性。再次,教材修订周期较长,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秒钟都有新的信息产生而相对一成不变的课本内容可能会掩盖事物发展的真实情况,误导学生的识别能力。如果学生无法了解该学科的最新动态,就不知道自身学习的需求,也就无法将个人与真实世界的相关任务联系起来,那么他们学习的自主也就不可能提高。

3.3 改革课程设置

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分为非英语专业公共英语教学与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两个部分。公共外语教学是以语言讲解和训练为主,旨在训练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听说读写译方面的技能,培养他们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就双语教学的性质而言,公共英语并未包含如专业英语所传授的各种知识性和研究性的课程,而是以语言技巧类为主。其次,公共英语教学的课堂规模过大,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互动较少无法满足语言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比如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众多学生中只有思维活跃、性格开朗的学生才可能有机会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得到老师的认可或者暴露出自己的缺点从而得到自身的提高。然而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去表现,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热情势必减退,不利于学生自己专业学科及语言的提高,不利于整个班级学习氛围的增强,甚者阻碍教授者自身的学术提高。再者,在双语教学中,课时的过短与内容的过多成为公共外语教学中主要矛盾。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又或者考虑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在涉及专业术语或文化历史背景时,教师认为无法或无需深入,所授知识只是该领域常识的介绍,使学生无法感受到深层次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及拓展性而忽视该课程。此外,授课形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传统的知识讲授型教学模式以教授灌输为主,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一味的被动接受从而失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探索新知识的习惯,不利于他们知识面的扩展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3.4 加强师资建设

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位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即必须有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并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禁忌习俗、词语概念和体态语言等有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解,顺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做到语言得体,理解正确。进行双语教学最关键的是要有师资保证。目前来看,既懂学科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英语的教师太少了,具有双语教学意向的各个学校应该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教师。比如,在澳洲悉尼市中心有一所英语汉语的双语小学,该学校对于教师的要求十分严格,所有相关双语老师必须熟练精通汉语达到中国家长的满意,并且以英语为自己的母语(Language Australia,2000)。由此可见,双语教师的资格从某种程度上由教育机构决定认可(Foster,Valdman&Hartford,1982)。不仅教育部颁发的高教文件对双语教学提出要求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也将双语教学列为评价学校教学建设与改革的一项重要指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枢纽的作用,直接关系着双语教育的水平的好坏。因此教师的专业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多教师大多专攻语言文学,在跨学科知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要想提高双语教育的水平,还要在教师自身素质这方面作出积极的努力,最常见的是在理工科方面有着先天的不足,对双语教学而言双语教师至少要有外语和学科两门专业知识,但实际情况住往是要么教师懂外语而无法胜任学科知识,要么教师懂学科而外语水平又欠佳无法有效准确传达教授内容,致使外语和专业知识脱钩。然而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学校教师本人,都没有时间就某一学科进行充分的学习与研究。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有些教师是因为缺乏危机感,不想自我提高,得过且过,所以就无所谓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力,陷入了只懂英语而没有其他专业知识的尴尬境地。

社会对高校英语教师素质的要求必然会大大提高,但这种双语教学中的主要矛盾还将长期存在。实施双语教学应该有批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能熟练地运用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的师资队伍。因此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应作为重中之重并切实地给子政策支持和财力资助。双语教学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运用英文水平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学能力的培养,双语教学教师比一般母语教学的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因此学校应该将双语教学纳入到学校办学思想和学校战略发展的计划中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从政策和资金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学校应该积极支持与资助教师和学生在国外杂志发表文章,参加国际会议对于教学中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实施专项津贴并购买大量的教辅和外文资料方便教师与学生学习。鼓励教师深入研究双语教学模式并且创新双语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前提,选择合适的课程实行双语教学,充分调动双语教学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改革项立项中,学校可以将双语教学改革作为优先支持项目,不断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各种教学评估和奖励评选中,也将双语教学改革成果作为重要依据以促进双教学的积极开展。

3.5 创新评估机制

对双语教学的效果怎样评价十分重要。如果用传统的考试去衡量,双语教学就会面临困境。现在我们正在进行课程改革,教育的理念与评价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双语教学也应有相应的评价手段来保证。依据Collier,1998,大规模的评估方法应该使用于双语教学成果检测中(Collier,1998 cited in Baca&Cervantes,1998)。要进行双语教学,就必须改变旧有的评价手段、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和导向机制,鼓励学生向多元化发展,重视学生的文化、语言、知识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养,惟其这样,双语教学才能真正有效率实施。另外,对于学生日常学习的评价,必须把现行的结论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要特别重视学生提高能力的过程和发展的潜能。建立这样的发展性评价,学生在双语教学中所化出的努力与成果,才可能得到科学公正的反映,学生双语学习的积极性也才得到了坚持下去的又一种推动力。

4 双语教学意义

为了迎接国际化科技、信息化环境、全球化经济的到来,新世纪人才必须在语言、文化、知识、等各方面向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标准迈进,由此,学校在新世纪人才的培养上,必须顺应时代需求,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双语教学的提出与实施就是真正改变传统教育体系、确立新的科学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语言的习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促成的,鼓励外语教师学习专业知识成就复合型师资人才,强调加大投入,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语培训和进修,对于积极投身于双语教学的教师应予以优先安排外出培训进修,做到学以致用,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总之,由于国际交流和市场国际化发展潮流的不可逆反,随着全民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双语教学是提高我国本科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在未来精品课程中将有双语教学课程的一席之地。

相信不久以后,在我国的教育队伍中一定会涌现出一大批既懂专业知识又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的教师人才,合格的双语教学人才也会随之大量诞生,我国的双语教育事业会日臻完善,及时与国际化教育轨道相接轨。

参考文献

[1]Baca,L.M.&Cervantes,H.T.(1998).The bilingual special education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

[2]Foster,C.,Valdman,A.&Hartford,B.(1982).Issues in internationalbilingual education:the role of the vernacular.New York:Plenum Press.

[3]Language Australia.(2000).A description and exploratory evaluation ofprogram types in indigenous and community languages:final report.Melbourne:Language Australia.

[4]Richards,J.,J.Plait and H.Webber 1985.Longman Dictionary ofApplied Linguistics,Longman.

[5]贺利芳,张刚,周围.关于高等院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6]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育,2007,(1).

实践挑战 篇2

——读《教师的挑战》有感

林秋妹 东山二实小悦读共同体

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真真切切搞革命。

——题记

国庆七天长假里,在家陪同高三女儿复习考试,想着自己也要充充电,于是,我静静地读起日本佐藤学教授的《教师的挑战》。初读了《教师的挑战》序言和第一章后,掩卷沉思,打开了心灵里的一片感触。

初悟: 在学习中成长

在序言和第一章里:滨野老师的课堂是儿童富有个性的、同多样化的教科书的相遇与对话,是儿童相互倾听的关系;涩谷老师的课堂注重营造一种自然的学习氛围,她重视学生奇趣的发言并会串联起来凭借学生思考力来推进课堂;藤田老师为了构造儿童之间的相互倾听关系,桌椅按U字形排列,还决心把以往大声的说话声降低到“一半的音调”,展开缓慢而沉着的教学;小林老师则以边缘化儿童为中心展开“比例”课堂教学,坦然接受并创造性地帮助直言“不懂”的学生……此书聚焦了一位位一线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以现场白描的方式记录了老师们精彩的教学情景和学生多彩的学习生活。佐藤学用精妙的笔触把我们带到一个又一个课堂上,让我们从“教学事件”中去观察、去体会、去发现、去回味。

其中,让我感触良多的便是第一章“课堂的重建”中写到:在八木老师先前的课堂上,教师的言行明显粗糙,儿童的发言尽管活跃,但听下来还是一种对教师独白的应对,是一种思维浅薄的展开方式。但现在的课堂活动则是以“倾听”、“串联”、“反刍”为中心展开的教学变革,这就是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的实现历程。八木老师这种宁静的文化革命,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在五年级社会科《汽车工业》的教学观摩课上,八木老师把实物汽车零部件卸下来展示在孩子们面前,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分组探究,合作交流。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在观察实物零部件中掌握知识,在合作探究中懂得知识,在交流展示中学到知识,真正实现了 “实践出真知”.是的,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模式的重建的确能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寻求到真知。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像八木老师这样重建课堂教学模式的老师。我回想起好几年前后林小学的林金宝老师,他本来教初中的物理,后来改教了小学六年级的科学。他要求学校配备实验室器材,每一节课学完理论知识后总要带学生去实验室做实验。实验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个挑战,紧张又刺激。他让学生分组实验,合作探究,总结原理。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通过一议一试就能真正懂得实验原理。这样下来,孩子们还需为了考试下功夫背诵吗?那几年前何中心小学六年级毕业会考(除了考语数英还考思品、科学)每年考上一中的学生,后林小学总占一大半。直到现在就读高三的那几个后林小学的学生物理化学都学得顶呱呱,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还有今年我们学校任教五年级科学的林辉龙老师更是干劲十足,每一节科学课都精心准备,利用生动有趣的课件诱导学生,积极带动学生合作探究,课后在班级群里布置了探究性问题让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寻求实践后的真知,为学生以后学好物理化学夯实了基础。

读完这部分内容,我很庆幸得到佐藤学教授理论知识的滋养,在书中得到了八木老师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教学方式的指导。我将继续学习,用佐藤学教授的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从而使自己不断地成长。

再悟:在反思里提升

可悲的是我们当前的课堂,老师真正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的机会不多,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甚是少得可怜。还有,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上其实还存在很多“不懂”的学生。他们不敢直言自己的“不懂”,只好伪装自己,上课坐得直直的,人云亦云,有时还会点头微笑,一副我听懂了的样子。其实,他们都只停留在听一听,说一说,似懂非懂的状态,真正让他们举手回答时竟没几个,有时点名提问时竟杵着一字不出。这样久而久之,兴趣消退了,积极性下降了,成绩自然也提不上来。怎样改变这一现状呢?佐藤学教授指出:创造合作学习的教师往往把边缘化的儿童作为课堂沟通的中心来对待,在课堂上以“不懂”的儿童为中心,让“不懂”的儿童激活学习的原动力,最终活跃了课堂,让我们感受到课堂教学的律动。其实,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合作探究的空间、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课堂也只有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才能生成好的效果。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主题阅读交流课《回眸感动》时 ,我就有意识要调动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根据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设计如下:首先是课前预习,根据近阶段主题丛书的阅读设计了如下群文略读表

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例如,学困生只完成填写作者,摘抄好词,会读几句话;中等生完成简介主要内容,写出感动的句子并会谈体会;优秀生还要会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做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尽自己的能力完成作业,或是学习或是提高,学生课前做好了准备,在课堂上才会自信地展示自我;其次是课上合作交流,有了课前准备,小组合作交流更是有声有色,学生在组内交流,我来回走动,侧耳倾听,竟都能听到小组内每个学生的发言,或是简单到几个词,或是声情并茂的高声朗读,或是富有深度的感悟,或是面红耳赤的意见交锋等等。课堂乱而有序,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最后是小组展示,因为有了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彩排,学生上台展示就更是有模有样了,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平时从来一言不发的学困生小晶这会儿也跟着小组一起上台,不仅能一字不漏完全准确地读出感动的句子,还会说出自己的体会,虽然说得不够贴切,但这毕竟是他破天荒的举动,全班同学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小晶的,也是送给小组每一个组员的,他们都是好样的。我看到小晶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于是,借机再引导:“同样是这个感动的句子,你们还有不同的体会吗?”这时台下的同学们也都纷纷举手要来回答了。无疑,从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足以证明这节课对孩子们的影响,对老师们的触动有多大。从这之后,我继续采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总能在课堂上发现部分学困生积极主动参与,并大胆回答问题,虽然回答得不完整,有时甚至是答非所问,但在我看来比起先前的不会参与,不敢回答要好得多了。佐藤学教授指出“要进行以边缘化儿童为中心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尊严有深切体验和共鸣,首要的是教师要有对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期待与意志。”小林老师直面“不懂”的学生,不仅为那个“不懂”的学生打开了一扇自信的窗,还让更多不懂的学生激活学习的原动力,让整个课堂律动起来。我相信这将是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提升。

深悟:在课堂上飞跃

书中写到“涩谷老师认为,在儿童掌握学习技能之前,形成自然的学习氛围乃是一个先决条件,构筑‘相互倾听’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师生在课堂上合作探究,互相倾听,真真切切地思考、交流,才能创造新课堂。其实,“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也是记忆犹新的。”当学生学到“大自然的奥秘”为主题的单元作文时,我便会带上几个鸡蛋去上作文指导课,这是在证明一个科学原理“建筑上的薄壳结构”.我能猜到是孩子们喜欢的课.我也很自信孩子们一定会写得好。课伊始我就故搞神秘,铃声响过大踏步走进教室,提起三个鸡蛋,学生面对鸡蛋议论纷纷:有的猜是老师的早餐,有的猜是奖励我们的奖品,有的猜是上课的教具……课堂上炸开了锅,个个真想知道老师葫芦里到底卖了什么药?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做到了,孩子们来了兴致,我立即做了个手势让大家停下来,才告诉了真正的用意,孩子们一听更是跃跃欲试,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老师的引导示范很重要,我先介绍操作要领以及注意事项,接着开始示范。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再来描述老师的操作过程以及自己的感受,有学生说道:“只见林老师弓着马步,展开手心握紧鸡蛋使劲地捏,捏得面红耳赤了鸡蛋却还完好无损,是鸡蛋有神奇的魔力还是我们林老师瘦不拉几的根本没力气?”我猜透孩子们的心思了,于是就提议让班上大力水手上台来捏鸡蛋,大家拍手叫好。只见大力水手也是使出吃奶的力气还是成了鸡蛋的手下败将。大家更是疑惑了,有人站起来公然地挑战:如果让我来捏我一定把鸡蛋捏个稀巴烂,没听过“以卵击石———自不量力”吗?大家纷纷发出挑战,我就让其他学生轮流上来捏,可惜的是没有一个学生能战胜这小小的鸡蛋。我看大家一脸的茫然,最后才揭晓了秘密,原来这小小的鸡蛋所以有这么大的力气就是因为鸡蛋表面的曲面结构能够很好地分散所承受的压力,因此,即使鸡蛋壳很薄,但它却仍能很好的抵抗外界的冲击,例如机砖厂的烟囱、北京人民大会堂都是根据这一原理建成的。最后孩子们才恍然大悟,像是见到了稀世珍宝一样,紧缩的眉头舒展开了。这样通过“课前激趣——老师示范——个别展示——轮流演示——揭晓秘密”这一过程,在演示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指名学生大胆描述演示过程及感受(包括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人物描写方法),其余学生认真倾听,适时补充、订正,我随机板书关键词,然后再引导更多学生复述,这样反复地引导、交流,每个学生都在互相倾听,每个孩子都在倾听自己的心声,每个孩子又都在倾听生活的召唤,每个孩子又都在实现自身的飞跃。班上惧怕习作的学生也都能大胆地表达其所观察到的内容。作文就是“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的过程。学生已经在实验演示中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都说了个遍还怕写不出好作文吗?这时,你便会发现齐刷刷的笔尖摩擦声回荡在宁静的课堂中,让人心生自豪。

挑战性学习课程的提出与实践 篇3

摘要:本文在界定挑战性学习课程内涵的基础上,从理论依据、课程实施以及理论模型三个方面阐述了清华大学挑战性学习课程的主要特征,介绍了已取得的初步成效,并就该类课程的进一步提升提出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挑战性学习课程;体验式探索;支架式教学;挑战跨学科问题

课程挑战度不足,是我国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之一。2008年清华大学根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提出了“挑战性学习课程”(Challenge Based Learning,简称CBL)的课堂教学模式。该类课程力图通过有趣有价值的挑战性问题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通过高强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快速获取新知识并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沟通、合作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敢于善于挑战自我、主动学习,使学生在完成挑战性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进而增强作为拔尖学生的勇气、信心和能力。

2012年,清华大学教务部门正式支持教师开出首门“校级挑战性学习示范课”,2013年又支持开出了三门该类课程,由“985三期”经费支持。同时,一些院系也着手建设“院系级挑战性学习课程”,一些学生课外科技赛事与挑战性学习课程结合。我校在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提出的“课堂转型”方针引领下,将尽快遴选建设20门校级挑战性学习课程,力争使每个学生在校期间经历一次挑战性学习课程体验,经受素质、能力、求学三方面磨炼和提升。

一、问题的提出

1.CBL课程的历史追溯

清华大学挑战性学习课程的提出有其深厚的学理性渊源。早在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杜威即针对儿童教育,提出了“做中学”的理念。他认为,“做中学是比‘听中学更好的方法”;认为教学不应直截了当地注入知识,而应引导受教育者在活动中得到经验和知识。其启示是,只有通过富有成效的知识运用,才能使受教育者获得并牢固地掌握有价值的知识。此后,杜威的学生克伯屈依据“做中学”教育思想,引入了“设计教学法”,主张让儿童自己确定学习目的,设计实现目的的行动步骤并实践。杜威师徒早先的主张无疑与当今社会强调培养学生能力的思想是一致的。

20世纪6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在质疑“把传授已有知识当做科学教学本质”的传统观念基础上,提出了“探究式”教学法,即实验室探究、探究之探究、讨论之讨论。施瓦布的“探究学习”说,强调通过探究过程,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末,加拿大学者巴罗斯在McMaster大学医学院提出了“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的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在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多位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巴罗斯提出的PBL教学模式,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跨学科终身学习”是很有意义的。但此后一段时间,PBL在相关高校推行得并不顺畅。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能力欠缺和对有能力教师的激励措施不到位,以及有价值问题设置得过难或过易等,这就使得PBL教学模式在不少大学很难达到期望的效果。且针对顶尖大学的顶尖学生,设置的问题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学习目标和成果如何设定?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尚未得到很好的回答。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知名大学联合建立跨国合作研究组织,提出了现代工程教育的CDIO模式,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该模式以产品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存在的有机联系的学习工程技术。全球已有几十所大学加入了CDIO组织,按CDIO模式培养学生。

几乎与我校同期,2008年Apple公司在中学教育中提出了“挑战性学习(CBL)”理念,发起了合作项目“明天一今天的Apple课堂”(Apple Classrooms of Tomorrow—Today,简称ACOT2),并以ACOT2作为“倡导跨学科教与学,鼓励学生用新兴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载体。CBL倡导合作式学习,要求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交流并协同,合作解决挑战性难题,继而分享成功的经验与喜悦。CBL模式的关键,是设置有吸引力且学生跳一跳能解决的难题,进而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去解决这些难题。值得关注的是,Apple公司的ACOT2课堂模式,与我们提出并建设挑战性学习课程在理念和时间上高度暗合。前者针对中学教育,后者针对高等教育。

2.清华为何实施CBL教学模式?

清华大学实施的CBL教学模式,不同于前文所说PBL和CDIO模式,而是针对现阶段清华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和实施的。我校教育研究院2009年所做的“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一一与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比较”发现,清华本科教育总体上与美国同类大学相当,清华低年级学生在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等指标上的表现均优于美国同类大学的低年级学生,但生师互动程度落后于对方指标。在高年级阶段,清华学生在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以及生师互动三项主要指标上均落后于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学生。2010年的调查结果则略有差异,结果显示,无论高年级还是低年级清华学生在学业挑战度和生师互动水平两项指标上均落后于对方。

清华校友总会对毕业生调研发现,清华学生学习成效(outcomes)不足,主要表现在能力和素质方面,尤其是对一些知识的学习,学得轻松,但忘得也快。究其原因,课程缺少挑战度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学生易学易忘。这一调研也成为推动CBL教学模式实施的动因之一。师生互动与创造性地解决挑战性问题,是世界顶尖级大学的共同价值所在。2012年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曾经勉励清华优秀本科生代表团,希望他们“有勇气(To be bold)、有原创性(to be original),敢于挑战(to be challenging)”。这与我们实施CBL教学模式的想法也不谋而合。

二、清华大学CBL课程主要特征

1.挑战性学习课程(CBL)基本内涵

挑战(challenge)的主旨是激发自我、调动潜力、克服困难、享受成功的喜悦,即“痛并快乐着”。辞海中“挑战”则有激使对手出战之意。

清华大学挑战性课程的核心是挑战性问题。在内容上,以全球热点问题为切入,以跨学科知识的集成和综合应用为支撑,且触及学科前沿,即问题有趣、有难度、有挑战,足以吸引学生在形式上,师生皆在课内外高强度投入和协作,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充分感受和体验,激发潜能,激发学术志趣;目的是短期内培养学生思维创新、克服困难、探究并发现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既有知识综合运用或新知识创造,最终享受成功喜悦,并使团队协作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得以提升。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主导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学生及其团队则是实施主体。

2.挑战性学习课程的理论依据

首先是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在“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的“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的五条原则,也是挑战性课程的理论依据之一。他认为,教学要有一定难度,即要让学生通过努力来克服困难;以高难度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在掌握教材相关知识时产生特殊的心理活动。与之同时,普利斯里等人提出的支架式教学法(Scaffold)也有一定启发。普利斯里认为,课程学习过程中,可根据学生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此前的帮助。

另外,杜威提出的“做中学”原则,也对清华推出挑战性学习课程有一定启发。杜威一是提出了“做中学”原则。他认为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多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教学过程也该是“做”的过程。二是提出了“体验中学习”原则,认为在人们所做的与享受的事情之间,应用相关知识可将其贯穿起来。三是“做中发现”原则。认为“做事情”也可能是“发现世界的实验”,即做的过程中“发生了的事情”即变成了“发现”。

与之同时,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泰勒概括了课程编制的四步骤,一是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二是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成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三是如何组织学习经验才能使教学更有成效?四是评价学习活动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这些观点也对设计并推出挑战性学习课程起到了引导性作用。

3.挑战性学习课程的成果及其实现

我们把挑战性学习课程的学习成效界定为.一是激发学术志趣,通过精心设计的挑战性问题,引导师生互动,使学生对课程有“想学”的好奇心和冲动感,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进展的喜悦感,课程结束时获得的成就感。二是激发挑战的勇气和能力,利用课程内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完成知识的集成与运用,采用答辩或比赛等挑战性形式来评价学生。三是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挑战性问题的结果未知、方法未知,需要创造性地解决挑战性问题。四是终身学习能力,不仅是对已学会知识和工具的运用,通常还需要学生快速获取和运用新知识和新工具。五是沟通和合作能力,多学科交叉的团队协作是挑战性课程的一个共性。

为了使开设的挑战性示范课程帮助学生取得期望的学习成效,重点通过课程七方面要素来实现。一是内容:围绕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学科交叉,触及前沿。二是形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验、探索、主动式学习,学生沉浸其中。三是作业:课内与课外之比在1:5以上。四是讨论:激烈,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确有困难时老师帮助学生取得成功。五是考核:全程分布式,答辩,每个学生有口头表达机会。六是教学资源:各类文献、软件、网络资源、试验及实验,以及多手段的教学辅助设施。七是课堂规模:通常是小班授课。

4.挑战性学习课程的理论模型

(1)挑战性学习课程的模型之一

图1给出了挑战性学习课程的理论模型之一。自动化系赵千川老师开设的“线性系统控制”课程采用了该模型,该课程以清华校园的节能减排为挑战性问题,让学生自主发现校园中存在的节能减排问题,然后建立面向绿色校园的智能物联网。其特点是:一是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进行开放性的需求调研。二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设计方案。三是鼓励学生实施相关方案,在客户端、服务器端等实现基本闭环功能。实施结果是,学生实现了对FIT楼空调、灯光、百叶窗等的自动控制。

(2)挑战性学习课程的模型之二

图2给出挑战性学习课程的理论模型之二。美术学院付志勇老师开设的“创客实践——设计与科技互融”采用了该模型。该课程从“挑战征集”入手,问题导学、项目驱动,将课程实施分为媒体宣传、组建团队、创意推敲、开发原型、最终成果展示、回到现实等步骤。学生参加该课程,如同完成了一次“英雄之旅”。学生通过与其他学科同学合作,挑战自我,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激发了学术志趣。

三、初步成效

自2012年始清华大学陆续启动多门挑战性学习示范课程,有效提高了课程的兴趣度、挑战度和师生的互动性。

1.热点议题,吸引多学科学生参与

工业工程系顾学雍老师在工业工程系、钱学森班等开设了我校第一门挑战性学习示范课程“跨学科系统集成设计挑战(XLP导引课)”该课程以“极限学习工作流”为课程设计理念,通过分布式协作等实现师生的跨学科协作。所谓的极限学习工作流,即第一、第二课堂结合,围绕内容挖掘、项目选择、协同开发等环节,学生借助数字化平台,在清华整个生态圈内实现前述学习过程。课程实施中,建立了“任务方”和“挑战方”两类团队,要求学生在数天时间内解决一个跨学科复杂任务。课程参与者和组织者超越了院系、校园乃至国家边界,吸引了国内外、校内外志愿者和多学科学生参与。

2.体验式探索,学生沉浸其中

航院高云峰老师开设的“趣味力学实验”旨在使学生集成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分针穿玻璃”“轻功水上漂”“新式连弩”等趣味性设计与制作,让学生沉浸其中。

该课程是集自主性、开放性、研究性、技巧性、综合性、竞争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体验式探索课程。自主性,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介绍基本原理,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开放性,即所有问题和试验都没有固定答案;研究性,即所有的问题都要探索研究,有难度,需琢磨和设计;技巧性,即需要高度技巧才能完成;综合性,即需要多个学科的团队合作;竞争性,即团队内部要分工合作,团队之间要进行比赛;趣味性,即要讲究课程设计,用有趣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

3.团队协作,挑战跨学科问题

自动化系赵千川老师开设的“线性系统控制”,原本是一门经典的控制课,采用了挑战性课程设计,使该课程产生了颠覆性变化。在课程设计上,将全班分为6个团队,围绕“清华校园的节能减排”这一跨学科的挑战性问题,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通过团队协作,最终实现了对FIT楼空调、灯光、百叶窗等的节能减排控制。赵老师认为,对学生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培养,不在于老师教什么,而在于环境,让学生教学生;每个学生单打独斗解决不了问题,而必须靠团队协作。

4.支架式教学,教师起到照明灯作用

航院讲授“计算力学”的张雄老师认为,老师有志趣去培养学生,学生才会有志趣去学习。张老师至少提前一年备课,课程中安排大量的时间答疑。有的学生说自己占了一个学期的一半学习时间用来学习该课程,刚开始觉得大作业完不成,有点迷茫,而张老师Email的答疑速度,赶上用手机回复的速度,且能起到照明灯作用,引导其前进方向。该课程的最大成功在于学生团队合作和老师及时答疑,最后使学生实现“解决诸多实际问题”的目标。

四、问题与思考

1.如何遴选挑战性学习课程?

对课程遴选,有以下考虑:(1)课程属性、类型(已有、重组)及方式不限,重点是专业课;(2)学生的年级不限;(3)课程容量以20~30人为宜;(4)鼓励跨院系联合建设;(5)从有志趣的教师中择优选择。

2.如何衡量课程的挑战度?

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性部分主要以教师和学生的感受来衡量,定量部分则以学生与教师课内外投入的时间来衡量。定性部分的指标含:(1)学生学习更加用功以达到教师的课程要求(2)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能力有正向提高,如兴趣、好奇心、冲动感;挑战的勇气和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定量部分的指标含:(1)老师准备课程及答疑的时间;(2)学生在课外所花费的时间(预习、复习、相关文献或专业期刊查阅、项目/实验等)。

3.如何推广挑战性学习课程?

如何更好地推广挑战性学习课程,从学生角度看,首先需要减少学生的课程总数,使得学生有精力和时间参加挑战性课程,这需要优化我们的培养方案。从老师角度看,老师的投入很大,要使学生有兴趣与激情参与挑战,老师首先应有兴趣与激情,需要研究老师的激励方法。

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挑战 篇4

知识经济可以说是知识和信息发展的产物,是在其生产、使用和分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态,是工业经济发展和深化的产物,以人的创造性知识作为非常关键的生产要素,其基本特征如下:

(一)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

信息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知识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技术的开发和传播。信息技术的主体是信息的制造、加工、传播和利用,并且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信息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二)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

从全球的范围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归根结底是靠重视教育和培养人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很多国家提出新的强国方针,该方针以人才和知识作为先导,例如美国的“星球大战”和韩国的“头脑计划”等。

(三)知识经济是智能经济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很多高新技术被发明出来,其中计算机技术作为最典型的代表,发展最快,尤其是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对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机械设备都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经济非常重视人类智力的发展,并将智力作为资本,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掌握的知识以及受到社会的尊重是成正比的。

(四)知识经济是无形经济

无形经济是以处理无形经济资源为主的一种经济形态,它的出现和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百分比不断提高有重要联系。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热力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知识产权等各种无形资源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并成为人们分享财富的新途径,可见知识经济也就是无形经济。

(五)知识经济是创新经济

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大力创新,不仅要对技术、知识和管理进行创新,还要对科学和体制进行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非常显著的特征。

二、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挑战

(一)知识经济对会计基本假设的挑战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于传统的会计基本假设提出严峻挑战,当今企业的接线日益模糊,对其进行确切定义可以为“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对于持续经营假设可以认为“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从最初的建立到完成经营目标这一存续期间”;对于会计分期假设,知识经济对其产生的影响不大,但是对于那些临时性组织,也就是交易完成后就解散的,可以将交易日期当做报告期,与传统的会计分期不同,这样更简便;而对于货币计量假设,知识经济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再局限于货币,而是将货币和非货币计量进行结合,而且处于并重的地位。

(二)知识经济对会计报告体系的挑战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会计的报告体系受到冲击,会计报告内容范围、报告形式和传递方式将会朝着更加完善的趋势发展。为了适应当前发展的需求,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除了产品份额等充足的财务信息以外,还包括产品市场份额、顾员数量、新产品的开发和服务状况以及用户满意度等非财务信息。此外,企业当前面临的风险、机遇、威胁和挑战等一些重要信息也包含在内,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

(三)知识经济对《企业会计制度》的挑战

知识经济对21世纪初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造成重大冲击,因此只有不断完善才能更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完善后的《企业会计制度》应当能够兼顾统一性和行业管理、要更加关注会计要素的质量特征、还要兼顾国际潮流和中国特色,使其可操作性不断提高,更好适应当前的发展。

(四)知识经济对会计基本原则的挑战

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基本原则也带来巨大挑战,因此在今后一定要不断修正和完善会计基本原则。对于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在是指经济时代下很可能会低估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因此可以采取多重计量手段来满足未来会计的决策需要;对于收入确认原则,传统的只是营业收入或者收入实现的确认原则,但是这样的收益会影响使用者准确判断企业真实盈利的情况,因此今后收入的确认不仅要今后的收入确认原则还要包括资置存收益的确认;对于权责发生制原则,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利于反应企业本期的现金流量信息,而且反映的会计收益往往具有主观性,该原则不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消失,而是和现金收付制同时应用在当前的会计模式中。

三、知识经济对会计实践的挑战

知识经济对会计实践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对会计簿记方法上,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记账方法

知识经济时代下,传统的腐蚀记账法靠借贷平衡保证会计分录的准确性已经没有了义,今后的会计记账方法可以同时在设计的相关账户中登记,以后如果有需要还能够进行补充登记,并且登记的方向不只是局限在借贷这两个方向,对于输入的信息除了相关的货币信息,还应当包括非货币信息,从而更好满足决策者的需求。

(二)记账凭证

账表数据主要是从记账凭证中得来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提供事项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得到普及和广泛应用,加上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能够及时加工处理原始信息。因此,在当前的环境中原始凭证作为数据的唯一源泉,记账凭证仅仅是整理原始凭证的信息,而不是必须的阶段之一。

(三)账户

知识经济时代下,为了更好满足用户对会计信息的多样化需求,可以仅仅记录最小单位,也就是事项,而对于企业的日常核算,只出具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事项就可以。

参考文献

[1]潘一萍,梁其宇.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挑战[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实践挑战 篇5

伴随着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深入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基于电子书包应用的教学活动正得到越来越多一线教师的青睐。电子书包(electronic school-bag,e-schoolbag)不是简单地将书装进电脑,而是由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与最新技术构成的一种数字化的学习环境,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1]。

电子书包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终端产品,也是我国实行“校校通”工程的必备工具之一。从“电子书包”这个概念提出至今,国内外均对电子书包进行研究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果。早在1999年,新加坡就已经试点推行电子书包,随后马来西亚、法国、美国、韩国等国家相继推广电子书包项目,均取得较好的实践应用经验和成果。2009年,马来西亚登嘉楼州政府开始向州内324所小学的2.5万名五年级学生免费提供电子课本;2010年年初,美国加州已经进入电子书包的经验推广期;2011年,新加坡教育部、国家计算机局和两家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电子书包,并已经在中小学校大规模使用[2]。我国自2000年开始提出“电子书包”的概念,2001年,北京、上海等地在部分学校进行试点推广,其后香港、台湾等地相继推广。2011年,电子书包被列为“十二五”教育重点研究专项课题。

经过10多年的探索,各国对电子书包的理解可能各不相同,名称也各有差异,但方向和目标基本一致,都是为电子书包真正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做各种尝试与准备。从国内外有关的研究项目中可以看出,目前对电子书包的研究,都很关注电子书包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电子书包教学应用的优势

电子书包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很大的优势,它包含的教学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生动,可以突破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给学生更多体验机会,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利用电子书包丰富的学习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电子书包中各种互动手段和技术,可以增加民主气氛,使学生参与度更高,营造理想的教学氛围。电子书包通过媒介作用,实现更为便捷充分的“师生”对话。面向全体学生的技术平台提供了即时、动态的学习行为数据反馈,教师能够即时把握真实学情,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将电子书包融入教学过程,学生在多学科教师的共同引导下学习和使用技术,加快技术应用的普及和进程。技术为学生学习体验与创作提供了空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的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生存能力都得以发展[3]。

为了深入了解电子书包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本文以“电子书包”为关键词,抽取在互联网中公开发表的7个典型教学案例,涉及语文、数学、英语、化学、地理5个学科。案例信息和分析如表1所示。

以一个案例为一个分析单元,分别从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中抽取关键词进行编码归类,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表2所示编码结果。其中教师提供资料分为课前提供和课中提供,教师组织主题讨论分为课中讨论与课后讨论。

通过对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应用电子书包的教学过程通常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首先,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和任务,学生进行课前阅读并测试。课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出课程主题,对学生课前预习进行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内容讲解;之后,根据学科性质和教学内容,采用与学科相应的软件和平台进行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多以多媒体资源支持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为主,过程中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和反馈;学生完成学习活动后进行成果展示,通过网络讨论平台,采用学生自评或互评的形式进行评价。课后,教师提出研究主题,促进学生进一步自学并在讨论平台上进行讨论。

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电子书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任务情镜。教师利用数字化教学环境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创设趣味化的学习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目的,分阶段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程度,分层次提供各种多媒体学习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采用问题引导等方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布置多样的学习任务,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实现因材施教。

在小学二年级语文《含羞草》扩展阅读课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阅读材料,营造完整的学习情境,大大扩展了学生的阅读量;在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中,教师通过动画素材的展示,带领学生进入“认识时间”的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八年级英语“What should I do?”课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分层次的教学辅助材料,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总之,电子书包可以在提供数量众多的教学资源的同时,不断优化资源的质量,帮助教师营造适合的学习情镜,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2)促进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趣味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利用学习的平台,支持学生有效的合作与交流,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学习记录、小组成果展示与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内部的自我反思。

如高中一年级化学“研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一课,学生课前通过电子书包进行预习,完成课前测试;教师通过“日本核泄漏后抢盐**”和“验证口服液”两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并提出研究问题。学生自主结成研究组,教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研究课题,并在电子书包的学习的平台上提供一些学习所需资料。研究过程中,各个研究组利用电子书包的资源对实验用品展开研讨,进行“个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收集典型问题,各个研究组通过电子书包进行交流,确定实验方案后,小组成员动手进行实验。在本课中,教师利用电子书包提供学生思考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学习”。在教学反思中,教师认为:“学生要独立沉思、合作研究、交流反馈,最终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电子书包将“个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结合在一起,通过作业促进学生的“再学习”“再发现”“再锻炼”。

3)支持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电子书包支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实现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电子书包可以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形成学习档案。利用学习档案,学生可以进行自评,及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调整;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一对一辅导以及及时的反馈。利用学生交流平台,通过学生展示讨论,进行学生之间互评,增强学习效果。

《灰姑娘》是初中英语的拓展阅读,学生课前阅读预习材料,并完成录音作品。教师利用电子书包的听读和录音功能,在课堂上集体点评部分录音作业,对学生的朗读技巧做诊断性评价,提高学生练习朗读和做好录音作业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完成电子书包中的试卷并上传,教师就能在第一时间知道所有学生的答题情况。根据这些统计,教师能做出判断:哪些题目精讲,哪些题目略讲。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侧重点,发挥过程性评价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在小组汇报中,利用电子书包里的观察量表,可以实现小组互评。这个案例清楚地表明,电子书包可以实现教学评价主体、形式的多样性,利用教学评价有效增强教学效果。电子书包面对的挑战

经历了10多年的应用探索,电子书包已经展现了它在教学应用中的优势,但是现在仍旧面临一些技术和观念上的问题和挑战。首先,电子书包的使用,需要多方位的技术环境支撑。“校校通”和“班班通”项目的实施,让每个教室都能接入校园网,每间教室都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为电子书包的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随着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国内3G网络建设快速发展,基于3G、Wi-Fi、Wimax技术的“无线校园”“无线城市”也在建设中,使学习随时随地成为可能。但是,这也意味着目前电子书包的实施开展只能在硬件条件较好的发达地区,对于较贫穷的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发展速度,教育也相应比较滞后。

据统计,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上海的学生一共要使用213本教材,一共花费1750.36元人民币。如果再加上课外练习册、参考书、字典和词典等教辅书籍,花费又要增加很多,但总的来说,可以控制在4000元左右。从长远来看,电子书包可以节省教材成本,这可以促进电子书包的发展。但是,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款理想的电子书包终端设备,制约着电子书包的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电子书包肯定会对学生的心智和身体产生影响,由于电子书包对文字处理的便捷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大量的操作会变成复制与粘贴,许多需要记忆的东西会被忽略,大量的数字运算会被计算器代替,以至于出现离开电子书包就不知道如何学习、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长期使用电子书包,极大地弱化了他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文字的切身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对一些常用的字都不会写或者写不好。电子书包对学生的视力和身体有一定的影响,包括电子辐射和屏幕的明暗等因素,这点从大量的青少年近视和亚健康状态可以明显看出来。

展望与畅想

目前我国内地对电子书包的研究都是一些构想预测性的,实证研究较少,这也是导致对电子书包反对声音较多的一个原因。因此,要真正实现电子书包的成熟化和推广,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需要借鉴新加坡、台湾等发展较早的地区的经验。笔者认为,电子书包是未来的趋势,但是在迈向这一趋势之前,还有太多的困难障碍要克服,如数字资源开发问题、技术上的问题、电子产品对学生的副作用等,当这些困难被真正克服时,将会给教育带来新一轮的跨时代变革。

参考文献

实践挑战 篇6

2000年,上海石化党委联系基层实际,应用“船桥”理论,在基层党组织多年实践探索党建工作新路子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在上海石化开展了“党小组带班组、党员带群众、向先进水平挑战”(以下简称“两带一挑战”)的主题实践活动。如今,此项主题活动已开展八年,内容不断得到深化,形式更加多样,为基层党支部工作和活动的开展寻找到了一个好的途径和有效的载体,使党建工作更好地融入到企业中心工作,服务于员工,服务于企业发展。

一、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寻找载体体现双赢

“两带一挑战”活动是联系基层党建工作实际,对“船桥”理论的实践与应用。有了这一载体,为党建活动的开展创建了条件和办法,但到达彼岸还需“过好桥”和“划好船”,要使“两带一挑战”这个主题活动扎实有效地推进,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确定“带建”对象,要认认真真选项。

为体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个根本要求,“两带一挑战”活动要强调“带建”目标的互动性,并根据差距认真选项,以达到“双赢”目的。其中,“党小组带班组,党员带群众”,“带”和“被带”不是一种简单的授受和说教,而是一个两方面相互学习的过程。班组群众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党小组、党员自身的水平和能力也得到提升;向“先进水平挑战”,从小的方面来讲,不仅指挑战先进的产量质量、物耗能耗等技术经济指标,更是指党小组、班组对自己历史最好水平挑战,创造新的纪录。从大的方面来说,上海石化要放眼全球,努力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科技、职工素质等各个方面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确定“带建”对象上,一是将支部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二是将“带”与“被带”对象进行认真结对,也可以互相选择;三是党委、支部给双方创造条件,互相提出带建目标和措施,并采用书面协议形式加以确定。

据统计,上海石化目前有470多个党小组、5000多名党员,有60%以上的党小组及80%以上的党员积极参加了这项活动。随着主题实践活动的不断推进,对象的选定形式逐渐丰富,出现了支部与支部、部门与部门、科室和基层形成“双结对”的方式。他们中既有“党员带科研生产骨干”、“部门党员领导带新进大学生”,也有党员技术人员跨部门“带建”群众、“党小组带生产运转班组”、科室党小组和一线党小组结对等,这既扩大了“带建”活动的外延,也丰富了“带建”活动的内涵,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活力。“带建”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基层班组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也为党小组培养团队精神和提高党员自身素质提供了平台,使党组织和党员、党员和群众之间达到了良性互动状态,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制定“带建”措施,要扎扎实实到住。

在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中,要引进企业管理学的闭环的管理功能,强化和重视过程管理,改变过去只重开头和结果,轻视过程管理的观念,帮助大家树立“只有好的过程,才会有好的结果”的意识,在具体实践中,为使“带建”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也为达到带建所选定的目标,必须制定相应措施。如上海石化化工研究所党委近年来结合实际,制定了《化工研究所“两带一挑战”主题活动过程管理办法》。《办法》中明确了三个必须:即必须签订目标明确的“带建”协议书;必须建立“带建”活动手册;必须每月做一次“带建”活动检查,并写出简短评语,做到活动有内容、有要求、有记录;党委工作部每季度还结合“三基”(即基层建设、基础管理、基本功训练)工作检查,深入基层进行检查考评,并与每月的经济责任制检查考核挂钩,加强对活动的督导和过程控制;每年党委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召开一次“带建”活动交流推进会,及时总结经验,积极寻找“带建”活动新的切入点和融入点,使“带建”活动常带常新,保持活力,不断有序地向深度和广度推进。

近年来,随着“带建”措施的到位,实践活动逐渐显现出良好的效应,各基层党组织涌现出一批能热情带领群众、主动服务群众的优秀党员、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同时也形成了一批优秀的学习型班组、智能型班组。党委和各支部也将一些好的做法上升为长效机制。如党员与群众谈心活动,做到每月有两次以上,并通过党员活动手册清晰记录。“带建”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扩大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覆盖面,有效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活力和职工队伍的凝聚力。

(三)实现资源整合,要形成“带建”合力。

基层党组织的资源十分有限,唯有将有限的资源科学组合,形成合力,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实践中,必须注意拓宽人才培养“带建”渠道,加强资源整合,把“两带一挑战”活动与“职工素质工程”、“导师带徒”、“青年文明岗”、“职业道德示范岗”、“三守三人”(敬业守职做明白人、遵章守纪做老实人、明礼守信做文明人)等典型培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布置,分头运行”的管理模式。这样既可减轻基层部门的工作压力,又避免了多头重复的现象,同时也有利于管理部门与基层、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班组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党小组前沿阵地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在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的基础上,基层党组织的“带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企业形象和产品竞争力得到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高。化工研究所碳五装置党小组,开展了带教班组员工的技能对口辅导活动,采用口头讲、现场带、经常问、事后评等形式,班组员工操作技能迅速提高,碳五处理量屡创新高,并在2007年获得了上海市劳模集体的荣誉称号。科研党支部将“党员带群众”与“导师带徒”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思想上带,技术上帮的特点,使得新进厂大学生快速成长为生产技术骨干,有4名技术骨干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质检中心各支部虽然成立时间相对较短,但通过开展“强化三基管理”、“确保分析质量”、“精一岗会两岗”等与实际相结合的“带建”活动,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化工研究所通过“带建”和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相结合,有21名员工由中级工晋升为高级工、4名员工获得上海石化技术状元称号、13名员工获得上海石化技术能手称号、11名员工

获得上海石化操作明星称号,1名员工获中石化技能竞赛铜奖,每年还有多名员工和多个班组分别获得上海石化“学习型专业技术人员”、“三守三人”标兵和“学习型班组”、“智能型班组”、“优秀班组”等荣誉。活动持久有效的开展所带来的成效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通过多年的实践,“两带一挑战”主题活动愈发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究其原因,一是党组织建设重心下移,在生产、科研、经营第一线发挥组织和党员作用,突出一个“带”字;二是引领凝聚,完善自我,突出一个“建”字;三是挑战先进,超越自我,突出一个“实”字。就其效果来说:它体现了“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根本要求,为推动企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凝聚人心、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平台;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工作思路;拓宽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法;展示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双”服务(服务职工群众、服务企业发展)中的组织保证和良好的党员形象。

二、“两带一挑战”主题实践活动的启示

作为上海石化党建工作的特色之一,同时也是上海石化各级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有效抓手,“两带一挑战”活动多年来在实践中探索、在开展中总结经验,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如下启示:

(一)企业党组织要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建立新的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

企业生产离不开每位员工、每个班组的共同努力,充分调动班组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搞好班组建设,挖掘员工的工作潜能就是党建工作贴紧、靠前的重要一环。上海石化开展的“两带一挑战”活动,就是寻准了“船桥”载体,紧紧抓住党组织的细胞——党小组的优势来带动企业生产的细胞——班组的发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带动员工的生产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保持安全、经济、文明、持续的经营和生产,从而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

(二)党建活动要有新思路,创新活动形式,为党建工作提供丰富载体。

国有企业中的党建工作要创新,必须找准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两带一挑战”活动的最佳结合点便是党小组与班组。充分发挥党员在群众中的作用和党小组在班组中的作用,既有利于党建工作在最基层得到贯彻落实,又能为企业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起到促进和保证作用。

(三)针对各个部门的不同特点,给予基层党组织更多的活动空间,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如今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时代,职工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党组织过去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的方法已不足以满足职工思想变化的需要。要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关键是找准切入点。“两带一挑战”主题实践活动将着力点放在班组,班组的难点、重点便是其工作的切入点。实践中各基层党组织注意由单向式向双向式转变,由号召动员式向借助“船桥”载体转变,由单纯灌输向灵活引导转变,使“带建”活动有效地渗透到群众性的“两个文明”建设活动中,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工作。

(四)要切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新形势下,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是企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的助推器。要始终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提高党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两带一挑战”主题实践活动正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带建”活动的实践所带来的各项成效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三、关于进一步推进“带建”活动的几点

当前我们党内正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持续地开展好“两带一挑战”主题实践活动,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确定“带建”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方法,要进一步贴近实际,才能使“带建”活动落到实处。

党支部要以创新的精神,认真听取“带建”双方对象的意见和建议,要结合本部门、本对象的实际和特点,在“带建”活动内容、方式、时间等方面给予“带建”工作“自由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确实找准“带建”工作结合点。在实践中,党支部还要有的放矢地给予指导,这样“带建”活动的内容更容易得到落实,也更显得有活力。否则“带建"311作就会处在一厢情愿的被动位置,不利于发展和进步。

(二)“带建”要突出重点,要进一步增强针对性,确保“带建”质量的提高。

“带建”既要有一定的覆盖面,也要有一定的重点,这样才能达到“带建”效果。在确保“带建”对象的基础上,应当针对“带建”对象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不同的“带建”重点,并针对不同对象所担负的不同岗位、确定不同“带建”要求,增强“带建”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确保“带建”质量的提高。再则,目标的确立应符合实际,带建面也可宽一些。

(三)“带建”要以开放的姿态,要进一步与时俱进,才能把“带建”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企业的“带建”活动除围绕本单位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中心任务、阶段任务,与时俱进落实措施外,还要以开放的姿态,组织有关人员走出去,不断学习兄弟单位成功的经验,使“带建”活动充满活力。否则制定的措施和内容要么就显得死板教条,要么就有可能成为“空中阁楼”。为此“带建”活动一定要根据企业中心任务和阶段要求,及时修正内容和措施,才能将“带建”活动推向深入。

(四)要进一步加强“带建”过程的管理和指导,才能不断增强“带建”活动的生命力。

“带建”活动的内容、对象一旦确定,党支部一定要把其列入支部议事日程,要注重过程管理,加强指导,并对管理台帐进行定期检查与阅评,经常和“带建”双方加强沟通,强化过程管理,要与企业“三基”管理结合起来,使中途检查扎实有效,也使“带建”双方对象感觉到始终处在组织管理之中。在管理上,上级党组织的管理职能部门要帮助基层党组织建立相应的“带建”工作的评价激励机制,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实效、有促动,同时还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措施,做到常带常新,唯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和增强“带建"7-作新的水平和新的活力,才能不断丰富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内容。

实践挑战 篇7

生命教育在教育领域中是比较“年轻”的,直到20世纪下半叶, 西方国家才陆续提出了生命教育和主张“对生命有敬畏之心”的道德教育。1968年,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Walters) 最早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Education for Life),并将其视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我国近二十年的生命教育研究和实践看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生命、尊重生命[1],并试图理清生命与教育的关系[2],进而提出了生命教育的若干建议[3]。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导下,部分省市(如上海、辽宁、湖南)也进行了生命教育的实践,较好地推动了我国儿童生命教育的发展进程。但不可否认, 我们目前仍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留守儿童生命教育内涵、 内容、形式等的研究成果,更缺乏对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实践和实验研究,专业师资也异常短缺;加之传统文化“讳谈生死”,导致无法将西方的实践经验直接“拿来”,这些都使得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基本停留在空白阶段。

鉴于以上现实背景,本文着眼于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实践困境与挑战,对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基本构成和实施途径进行探讨。

一、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困境与挑战

1.留守儿童生命教育亟需操作性定义

我国目前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多集中在理论领域的探索,主要有生命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生命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等观点[4,5,6],在生命教育的实践取向上也存在伦理道德取向、安全健康取向、挫折教育取向、生死教育取向等争论[7,8,9,10]。因此,观点和取向的不统一导致了留守儿童生命教育操作性定义的缺乏,这就造成了在生命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用安全教育、道德教育和健康教育等代替生命教育的现象。

实际上,西方国家对生命教育内涵的实践性建构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以美国为例,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旨在使学生意识到自我生命内涵的多面性和丰富性,正确地体会与认识生命的可贵,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与目的。[11]再如,英国的生命教育以全人培养和全人关怀为核心内涵,关注学生的生活[12]。不难看出,西方的生命教育都是个体价值本位的,它以学生的需求和关心的事物为基础,将社会需求和个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了立体性、多样性和完整性的操作性内涵。因此,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也应从年龄、性别等因素出发,建构起立体、多样、完整、系统的留守儿童生命教育操作性定义。

2.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缺乏针对性内容

目前在生命教育实践中规定具体明确、体系结构完整的省市主要有上海、辽宁和湖南,它们分别出台了文件,将生命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的总体规划,实现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内容的具体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以上海为例,小学阶段的生命教育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但不可否认的是,鉴于这些文件缺乏针对性,因此往往不能发挥最大的有效性。不仅如此,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和监护,其安全、自尊建立等问题要比一般的孩子更为突出,特别是溺水、性侵害、药物误用或滥用等问题更为高发,因此,留守儿童生命教育对科学有效、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有更为迫切的需求。

3.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缺乏专业化师资

教师是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留守儿童处于不完整的家庭教育中,往往会比一般儿童更依赖和崇拜教师。因此,教师关于生命教育的专业知识与观念会极大地影响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效率与效果。在具体实施中,由于生命教育的内涵丰富、内容众多、 形式多样,教师不仅要具备生命情怀、学会生命关怀、发展生命智慧, 还要学会如何选择日常生活事件供学生讨论,在阅读中指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在传统文化视野、 生态文明视野下汲取智慧与精华; 不但要在显性课程(如自然、体育与健身、品德与社会等)中进行生命教育,而且要掌握在专题教育、 课外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 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遗憾的是,专业化师资的缺乏使得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效果和效率低下。

4.留守儿童生命教育中讳谈死亡教育

生和死是人生必然需要面对的问题,生和死本为一体两面,因此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也应当是密不可分的。但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中对死亡的避讳,孔子也曾说过 “不知生,焉知死”,于是,便有学者用“生死教育”代替了死亡教育的称谓[13]。即使是始于80年代的内地死亡教育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多为理论探索,对死亡教育的实证研究特别是实验研究少之又少[14]; 从研究视角来看也多从医学和健康角度出发,着重研究临终关怀或幼儿死亡教育[15]。也有学者对中外的死亡教育进行了差异比较[16]。 另外,留守儿童生命教育往往以确立理想、展望未来、充实自我等内容为主,而没有正面死亡、接受分离的相关内容[8,9,10]。可见,死亡教育在我国的留守儿童生命教育乃至于生命教育中是避讳的。

从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来看,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位死因,15~24年龄段青少年的死亡原因中自杀居于首位[17];青少年杀人、伤人、虐杀动物的新闻也时见报端。这说明避谈死亡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死亡意识淡漠,进而漠视自己、他人和动物的生命。因此,只有帮助留守儿童正确认识死亡,才能将生与死的“一体两面”补充完整,才能帮助其珍惜生命,进而使留守儿童的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达于完善,促进其生命质量提升及个人发展。

二、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实施愿景

1.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基本构成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 《纲要》),结合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可将留守儿童生命教育分解为尊严教育、生死教育和安全教育。

(1)尊严教育:悦纳自我

自我悦纳一般是指个体能正确评价自己、接受自己,并在此基础上使自我得到良好的发展。留守儿童生命教育中的尊严教育就是为了让留守儿童在悦纳自我的基础上,关心他人,喜欢自然界的事物。第一,应让留守儿童喜欢自己, 接受自我的性别,了解自己的独特性,从优点与缺点两方面找出真实的自我,并接纳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努力改进和完善自己,发展潜能,从而建立自尊与自信。第二,在自尊与自信的基础上乐于和同学交往,懂得关心同学和家人,尊敬、理解和感恩父母。第三,认识和亲近大自然,爱护环境, 珍惜自然资源。

(2)生死教育:充实自我

生死教育主要是让留守儿童了解生与死的意义,从而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活得自信、自尊、充实,最终加强留守儿童的生命保障力度,提高生存质量。 借鉴台湾和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 可将生死教育分解为以下内容:第一,帮助留守儿童认识生命,知道死亡的意义,明白器官移植手术与安乐死的争议,进而欣赏生命的丰富,了解生命的可贵;第二,协助留守儿童掌握如何珍惜生命与尊重生命的方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第三,引导留守儿童用爱心经营生命及思考生命的方向,明白“善良”和“良心”是人的特质,培养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和自省的方法;第四,引导留守儿童接受痛苦、困难、死亡与分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协助留守儿童用积极的态度和方法去面对痛苦、困难、死亡与分离等带来的失落、彷徨等负面情绪。

(3)安全教育:保护自我

根据《纲要》,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主要包括食品卫生安全、校园暴力、消防安全、自然灾害安全、交通安全、校舍安全、心理安全、网络安全、文体安全等。针对留守儿童相对缺乏监护人约束的特殊性,应在以上基础上着重帮助留守儿童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形成安全意识,提高保护自我的能力。第一,学会面对意外情况与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特别是掌握溺水、 交通意外等意外预防和处理措施, 了解安全用电、用火、用水、用气等的办法;第二,注意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形成较好的卫生习惯,拒绝烟、酒、色情和毒品的诱惑,科学使用网络,避免网络成瘾;第三,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性侵害,学会辨别坏人的方法, 学会应对敲诈、恐吓等突发事件的方法。

2.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般认为,中小学生命教育应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与环节,利用校园文化,在课内课外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进而拓展留守儿童生命教育;最后,还应营造和谐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进而促进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质量与效果的提高。

(1)在学校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

首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课程。就国内而言,目前还没有省市有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小学的自然、体育与健身、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初中的生命科学、科学、 思想品德、社会、体育与健身、历史等学科,高中的生命科学、思想政治、社会、体育与健身、历史等学科中。由于留守儿童生命教育需要特别强调尊严、生死和安全教育,如果也将之割裂开来散落在各个学科中,将不能凸显针对性,还会影响教育效果。因此,需要在小学教育中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课程,以尊严、生死和安全教育为主线,挖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中显性和隐性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地培养留守儿童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的态度和意识。

其次,推行具有整合性的综合课程体系。在这里,英国的成功先例可供借鉴。从2008年8月起,英国建立了以促进学生灵性、道德、 社会与文化发展为主轴的公民教育综合课程(即生命教育综合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12]因此,鉴于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可将自然、体育、社会、科学、 历史、生命科学等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组成全面、科学、系统的生命教育综合课程体系。

最后,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拓展生命教育。校园文化对于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还应充分利用学校各项专题教育、班团队活动、节日和纪念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从留守儿童的兴趣、经验、传统文化、社会热点问题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关注留守儿童的年龄、性别差异,拓展生命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提高生命教育的有效性和整体性。

(2)在社会环境中加强生命教育

实践挑战 篇8

一、专业摄影记者所面临的挑战

虽然专业摄影记者受过专业的培训并持有记者证, 还有专门的媒体来发表他们所拍摄的新闻, 但是受到人力及能力等方面的限制, 他们还是受到一些业余摄影师及自有摄影师的挑战。

1. 自由摄影师及公共监控系统的普及

随着数码相机及手机摄影功能的不断发展、DV拍摄及公共空间监视系统的安装, 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摄影者, 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对事物进行拍摄, 记录下这些具有报道价值的图片或影像, 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发布, 以此实现传播效果。虽然一些媒体正在努力提高专业摄影记者的专业能力, 扩充摄影团队的力量, 但始终很难对无处不在的自由摄影师或公共监控系统进行超越。

2. 硬性任务的限制

自由摄影师、摄影业余爱好者、公共监控系统等装置, 不受具体任务、目标等压力的限制, 他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去发掘自己感兴趣的题材, 并进行深入访问和拍摄, 这样可以使拍摄图片更具深度和自由度。而职业摄影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摄影工作时受到很多硬性规定或考核任务的影响, 会为了完成任务而被迫工作, 难以真正将新闻报道做好、做深。

3. 功利因素的限制

自由摄影师、摄影业余爱好者、公共监控系统等, 在图片拍摄过程中不容易受到其他功利因素的影响, 可以更加客观、公平、公正地将新闻事实呈现在观众面前, 而职业摄影师由于受到功利因素的影响, 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会稍加斟酌。

二、媒体职业图片编辑所面临的挑战

1. 传统的图片编辑工作

传统媒体的图片编辑在对摄影图片进行选择时, 可以很清楚地查看照片最初的底片, 他们的选择是除了摄影记者取景以外最快速最直接的选择, 他们可以在全面了解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基础上, 进行更加准确的选择, 在碰到困难时, 也可以寻求摄影师的帮助, 让他们对所产生的问题进行解释, 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要求他们进行下一步的补充采访。

2. 数字化时代中的图片编辑工作

数字化的发展, 使摄影记者可以通过数码照相机的即拍即显功能及删除功能对所拍摄的图片进行选择, 保证将最优质的图片递交给图片编辑人员。在利用电脑设备传递图片时, 还可以借助一些图片编辑软件对图片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剪裁, 这样一来, 最终呈现在图片编辑面前的影像都是经过多次选择之后留下的图片, 图片编辑人员把关者这一身份已经逐渐被现场摄影人员所取代。正如闵大洪所指出的, 进入数字化时代后, 新闻报道人员只愿向图片编辑人员提供自己愿意看到的图片, 而传递到编辑手中的已经是信息部分缺失的图片。所以, 数字时代的图片编辑人员将会面对更加复杂的局面。

数字技术及图片处理软件可以轻松实现图片的修改和调整, 因此图像编辑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真假辨别能力, 能够很快识别出经过数字化造假的图片, 在接收图片时提高警惕性, 防止错误的发生。由于图片社或商业图片库中所提取的图片, 是图片库编辑人员选择和处理过的, 如果媒体质疑商家所提供的新闻报道, 也只能利用图片或图片库进行查阅, 这样一来操作环节更加复杂, 很容易让工作人员形成将就的心理, 从而影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质量。

三、报刊等传统平面媒体所面临的挑战

目前, 大多数报刊还是采取自行管理摄影记者及图片编辑人员的模式, 来保障新闻摄影报道的真实性及独家性, 但是传统媒体对于图片社区及图片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随着我国图片社区和图片库建设工作的不断健全, 将来传统媒体对于图片社区及图片库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 再加上图片社区及图片库可以利用市场销售手段来提高摄影记者的经济效益, 报刊转职记者的生存条件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对报刊等平面媒体所造成挑战性的主要对象便是网络传播。网络媒体具有无限的储存空间, 突破了传统平面媒体版面空间的限制, 除此之外, 网络媒体还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并更新新闻报道, 突破了传统平面媒体在时间方面的限制, 网络媒体还可以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整合, 提高新闻报道的广泛性。从信息呈现形态的角度来分析, 网络媒体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合为一体, 具有丰富的信息载体及信息表现方式, 甚至还能够借助计算机设备及网络信息技术来生成3D画面或全景图片, 通过对新闻信息的全貌整合及重组, 将各种新闻呈现方式进行转换, 以此来实现最好的传播效果及传播价值。

摘要:本文围绕专业摄影记者所面临的挑战、媒体职业图片编辑所面临的挑战、报刊等传统平面媒体所面临的挑战三大方面展开讨论, 对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实践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方式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摄影记者

参考文献

[1]姚宏.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探究[J].新闻天地 (下半月刊) .2010.11.28

[2]范久红.数字时代新闻摄影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科教文汇 (中旬刊) .2008.06.20

[3]延婧.数码时代新闻摄影观念的变革[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25

实践挑战 篇9

关键词:面向实践,教育,走向

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立足于真实、丰富、多元的生活。何谓生活?叶澜老师说:“课堂是一种生活,怎样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活力,是我们的研究重点。”教育离不开生活,意味着教育离不开实践。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脱离实际、追寻意识领域的空中楼阁,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当下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于是,“面向实践”的教育呼声成为当下热点,因此,拟从四个新走向探讨其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从哲学层面、人性层面、方法层面以及理论层面出发,试图寻求传统与现代的新的落脚平衡点。

一、由“理论哲学”走向“实践哲学”

面向实践的教育研究者认为,教育应该以实践为取向,以“实践哲学”为理论基础,试图谋求实践者的“教育智慧”、“教师实践性知识”和“实践智慧”,让教育理论具备实践性,能够更好地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推动教育发展进程。“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哲学就是教育最一般方面的理论。’并且在其学术自传《从绝对主义到实验主义》中再次强调:‘任何有理性的人都能想到,哲学研究可能集中在作为人类最高利益的教育上。’”同样,“对教育者而言,哲学应该是一种专业的工具”。由此可见,哲学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其对教育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教育观倾向于理论哲学,其核心概念是“理论”。纵观哲学发展史,理论哲学在最初一直占据着西方学术的主导地位,哲学思维的变革从最初的一元论到后期的二元论,直到今天的多元论思维。其中,在二元论阶段,人们开始关注理念与现实、思维和存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二元论的教学哲学思维直接影响了教学理论实践性的呈现方式,即为知识的方式和技术的方式。”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作为教育活动实施的一个基本途径,其实践性品格的凸显昭示了教育实践哲学的兴起。亚里士多德曾经对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区别作了这样的概括:“理论的思考以真理为目的,实践的思考以行为为目的。”对于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之间,孰重孰轻,亚里士多德表现出的是两难回应。直到现代,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哲学就属于实践哲学。可见,实践哲学的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

其具体表现有:其一,学习的“主体性原则”代替了教科书的“客体性原则”。正如杜威所说,“教育科学的最终现实性,不在书本上,不在实验室中,也不在讲授教育科学的教室中,而是在那些从事指导教育活动的人们的心中。”我们熟悉的教育,多指学校教育的进行。真正的实践主义哲学应该注意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教育者简单的知识理论灌输。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自身的意愿以及能力都会大大地影响到学习的成效。只有学习者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才能够保证教学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否则,一切就会成为教育者的自导自演,不具备任何的价值意义。其二,回归现实生活,关注具体问题。“实践哲学是研究实践的理论,但实践的基础性与优先性决定了实践哲学作为理论不是为知而知,而是为行而知,它必须扎根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而不能自以为是地凌驾于实践,把实践当作实践哲学之间应用的过程。”面向生活,面向实践,面向现实中的人,是教育的指向。试想,如果我们学到的只是悬置空中的理论,脱离了实践的土壤,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可言?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具体的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教育情境选择相应有效的理论作指导。不能够简单地用现成的教育理论套用到既有的教育事实中去,更不能够单纯地用教育事实去装点教育理论。其三,理论哲学走向实践哲学是对立统一的过程。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立或者是抛弃。“实践哲学不仅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而且要求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理论,用事实说话,使理论更加有生命力”我们反对“一刀切”的割裂,实践与理论是密不可分的。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指导着实践更好地发展。

二、由“公共人”假设走向“比较利益人”假设

面向实践的教育者提出,实践教育下的人性假设定位应立足于“比较利益人”的基础之上。“比较利益人是一种能普遍描绘人性的形象,它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利益需求和主观能动性。”对此,有学者提出质疑,因为从利益分析角度来探讨教育问题并不符合教育学研究的传统伦理色彩,教育者应该扮演公共的身份,自始至终都应该是以无私著称的传道授业者。但教育要面向实践,就意味着必须要参与到实践中去。实践的主体是人,人性是不可避免的,加上社会实践诸多现实问题,人不可能脱离存在,单纯地追求理想化的境界。“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等三种属性出发研究人性,人的行为动机一定是多元、复杂、动态的,既有利己的成分,又有利他的成分;既追求个人利益,也追求共同利益。”在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所以,从实践出发,由传统的人性假设转向“比较利益人”假设有其合理之处。

具体表现在:其一,“教育学研究者对教育实践的改进措施必然要以“建议”的形式出现,而不能直接地强制教育实践者接纳。”这是因为在比较利益人的范畴下,人的行为是根据自身利益而进行的相关判断。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够逼迫教育者去更改自己的初始意愿,迫使他违背自身利益。教育活动中充满了复杂性,即便教育学的研究者对教育有新的看法和主张时,也要依据教育实践者的具体情境来判断其应用是否具备合理性。其二,切实维护教育者经济利益。例如对教师而言,我们既要为其提供必要的薪资报酬,又要监督他们的工作能力和道德操守,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现今国家一直在坚持不断地改善教师的待遇,尤其是提高了乡村教师的生活待遇,不少特困地区落实了乡村教师的生活补助政策,这一部分也是因为基于比较利益的观点。其三,权衡自我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考虑到人性中自利与他利的共存。这是因为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教师并非独立的个体,必须要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不可避免地要和公众利益以及他人利益产生一定的联系。教师与他人、社会并不总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用‘比较利益人’假设来分析绝大多数人,其决策行为必然要基于对多种利益的权衡,并不是只追求自我利益,或者完全追求共同利益。”[10]需要特意指出的是,教师不仅仅是一项职业,更承担了教育者的身份,教师要尽可能地维护学生利益,做到和谐发展的状态。当然在现实情境下,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我们更倾向于教师能够具备一定的“奉献”精神。

三、由“硬教育”走向“生命教育”

面向实践的教育者更多地实现了从硬教育到生命教育的转变。硬教育指的是“灌”的方式,讲究高效,采用的是一种“围栏式”的教育。这种教育并没有把学生当作行为意识的主体,而是当成了能够工作学习的机器,更多地选择了强制的手段迫使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严格来说,硬教育所对应的应该是软教育,即“润”的教育,采用“璞”的过程,更加贴近生活,手段更为温和。但因为硬教育、软教育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所以,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是需要二者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当下,生命教育理念的提出,恰恰改变了单一的硬教育,更好地融合了软教育,以“生命·实践”为主题的教育学,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从根本上说,教育问题是实践问题。而“‘生命·实践’教育学是基于实践,高于实践,且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教育改革实践土壤中生长出的新芽,是以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领衔、由华东师范大学及相关院校众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创生的中国本土教育学派。”退一步而言,它不仅仅会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尊重生命,而且会促使学生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

其具体表现是:其一,弘扬以善为根本追求的“德性”实践观。“德性”即“美德”,大多指的是一种比较稳定和持久的履行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个人秉性和品格。当前已经有不少学者提出要提倡有德性的教学。如果我们只注重教育的科学与技术,注重教育培养的速度与成效,但是忽略了实践品性的“德性”,或许最后培养出的人,是不利于自身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这就彻底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所以,有德性的教学,指的不单单是教学过程中教育者的行为要具备德性,更多的是要培养出有德性的人。需要补充的是,“不能肯定什么样的学校德育是最有效的,但可以肯定与学生生活脱离的学校德育是有害的。”所以,德性的教育离不开实践。其二,构建社会意义上的生命实践。生命是融入社会之中的,教育离不开生命,自然更离不开社会生活。教育工作者需要将学生放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学会读社会的“无字书”,而不能总是被关在教室里为了分数成绩而死抠教材,这一点不仅是实践教育与应试教育有所不同的,更是尊重生命、体验生命和完善生命的路径之一。其三,实现终极关怀,倡导以人为本。叶澜老师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是一种艺术活动,是关乎于人的艺术。但是,传统教育观大多采用的硬教育方法,通俗地来讲,就是将学生当成了不具备生命意识的机器,将教育对象演变成了生产对象,形成了大批量的“工厂加工”模式。“但教育对象与生产对象不同:第一,他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的素质不同;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他具有主观能动性。”硬教育的手段属于强制性的,一定程度上无法较好地顾全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导致了压力大思想负担过重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严重者甚至让学生无法忍受“棍棒”下的教育,选择了放弃生命。故而,关注生命是教育观念必要性的变革。

四、由教育理论的“普适性”走向“个性化”

面向实践的教育者坚持教育理论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实践的复杂性,加上教育问题的主观性,使得教育学研究是一种极富个性的活动。不同于自然科学可以寻求到一种统一的标准衡量,教育学并没有办法得到普适的理论作为指导。所谓“教育理论的普适性,作为一种思想,指的是研究者对待理论的一种态度或认识,是理论研究者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教育理论,作为一种客观证实的理论或绝对“真理”,并超越于社会、时代与个体的限制,认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有效、有用,并要求它人普遍接受的态度或观念。”它是传统教育活动中的典型表现,例如研究者的霸权行为,“德高望重”的教育者提出的理论,即便无法应用于实践,依旧会得到一定时间的认可。而在面向实践的要求下,教育理论是个性化的,或许是永远无法得到统一的,所以我们不可能建立一种普遍有效的教育学。

其具体表现在:其一,重视个体知识及教育经验。“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当年曾为了一个学生与自己的物理教师关系紧张难以相处,而深入课堂观察整整一个星期。后来,他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说:’我发现了一个关于教育的新定义———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能使学生把好的方面表现给你看。’显然,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的定义是完全个人化的,不具有普适性,但并不影响他阐述这个事件的意义,对其他教师也是一次生动的教育。”教师的个人知识和教育经验大多是来自于实践的,是在实践中发展、完善、成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最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的。换句话说,教学理论的本质就是实践性,所以,教师的个体经验知识不容轻视。其二,注重行动中反思。“行动中反思是一种知识,它揭示了教师的实践活动。例如,一位教师在学期中间改变了教学策略,这是因为他认为原先的教学看上去没有起到效果,这里体现的就是教师的行动中反思。”教师的教学情境不尽相同,只有进行相应的教学反思,才能更好更快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与完善。当然,“反思的实质不是思想内省和思辨操练,而是根植于教育实践并面向教育实践的教育批判和教育建构。”其三,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要从教育信念、教师知识、教师能力等多个方面入手,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得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并得以丰富。只有如此,教师才有足够的教育智慧去应对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专业最终是关于实践的,实践领域是专业工作的场所,关于知识的主张必须最终通过实践价值的测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实践,同样,教师的专业化也对教育实践产生很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面向实践的教育观的新走向,对传统教育观提出了一定挑战,但并不能够涵盖二者所有的不同之处。不可否认,传统教育学中有不少的精华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借鉴。无论是理论还是教育方法等多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取性。所以,最好的方式并不是将两者完全绝对地对立分离,而是能够让实践教育与传统教育观有机结合,共同寻求一个可以平衡的新的落脚点,从而促使教育得以持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美.Howard A.Ozmon;Samuel M.Craver;石中英,邓敏娜等译.教育的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9):4.

[2]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66.

[3]丁立群.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孰为第一哲学[J].哲学研究,2012,(1):78~84.

[4]王玉樑.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07~113.

[5]陈庆云,曾军荣,鄞益奋.比较利益人:公共管理研究的一种人性假设——兼评“经济人”假设的适用性[J].探索与争鸣,2005,(6):40~45.

[6]杜时忠.人文教育与制度德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174.

[7]顾明远.杂草集:顾明远教育随笔(一)[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96~97.

[8]马维娜.局外生存——相遇在学校场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257.

实践挑战 篇10

(一) 高校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提升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指出, 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于, 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 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 是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

(二) 高校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育人的社会责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教育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更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也明确提出了高校育人的重要使命是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 并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现阶段,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育人的重中之重。

(三) 创新能力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 就需要先具备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 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形势和需求;大学生要为未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那么就应该为大学生的不断提升自我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否则, 很难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 甚至终究会被社会所淘汰。

二、高校创新教育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依然存在弊端

(一) 机械传授知识, 忽视创新思维培育

我国多数地方高校在本科教学实践中, 重知识填鸭式的教授, 而忽视创新思维培育, 比较常见的现象是, 很多高校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普遍还是倾向给学生集体式传递知识, 并以这种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然而, 这种机械传授知识的模式对创新人才的孵化和培育的作用不明显, 更难以促进和培养大学生形成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 创新能力培育机制作用不突出

尽管不少高校均设计了一些的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但这些模式都存在着共同性的弊端, 即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对创新人才的成功孵化培育作用不稳定。这导致高校创新教育活动中, 系统化、制度性和规范化地培育和产生创新人才是有很大的难度。因此, 我们需要突破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并构建科学的创新能力培育机制。

(三) 创新能力的培养同质化严重, 缺乏个性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模糊性和同质化倾向, 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种阻碍和弊端。因此, 高校应当完善现行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 逐步提升创新教育的有效措施, 大力创造一个适合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个性化环境和氛围, 结合科学有效的培养方式方法, 不断推进创新人才的培育工作。

三、基于“挑战杯”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简称“大挑战杯”竞赛, 是国内著名大学和新闻单位联合发起的, 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承办单位所在省 (市) 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一项具有示范性、导向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很多高校均以“挑战杯”为平台, 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 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从而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又可称商业计划竞赛。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团队, 推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 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 完成一份完整、具体、可行的创业计划。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经是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参与素质教育的新载体, 成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形式。它在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 培养复合型、创造型人才, 使大学校园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同时在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方面也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一) 基于大挑战杯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1. 以大挑战杯为依托, 搭建创新平台。

目前, 很多的高校均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些高校甚至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实践创新基地、创新团队工作室以及开放式实验室等平台。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 根据自身办学特点, 学校鼓励各院系积极开展校内竞赛, 而挑战杯等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由团委, 学生处、工程技术中心等单位参与并负责, 相关教学单位承办或协办, 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在校园内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学校还专门委派专业指导教师或教授博士, 为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的学生提供项目指导, 督促学生不断的成长。

2. 实施本科生全程项目导师制, 构建创新团队。

个别化的因材施教是导师制的本质。我们依照实施对象和时间两个维度, 可以将本科生项目导师制划分为:低年级班级项目导师制及高年级小组项目导师制;全程班级项目导师制;全程小组项目导师制。

导师制的作用主要体现两个方面:首先, 本科生可以在与导师的合作中, 与导师进行共同探讨、研究和调查, 并分享导师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隐性研究知识, 撰写学术论文, 为掌握科学研究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其次, 指导导师可以在项目合作中, 获取到很多的研究创意素材。比如本科生往往具有较为活跃的思维, 甚至较多“天马行空”的想法, 导师可以有针对性了解, 团队中的本科生的思维动向和研究偏好。进而师生相互启发, 实现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3. 开展启发式教学, 培育创新思维。

启发式教学是“在教育者的启发诱导下, 受教育者可以主动获取知识, 训练智能, 陶冶个性, 形成健全人格的过程”。这种启发式教学往往采取以学生为主体, 设计实验教学和实验过程, 启发学生以提出问题的模式, 循序渐进的探索和研究项目课题, 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这种启发式教学模式可以突破现有的思维局限, 促使学生逐渐形成创新性思维的格局。

4. 借助科研项目培育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支撑平台, 对于本科生而言, 科研项目是较为可行和有效的借助平台。参与的本科生可先从校级 (院级) 本科科研项目着手探索, 这类项目, 相对而言, 起步门槛较低, 实施难度较小。初涉科研创新活动的本科生, 可以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研究, 并逐步掌握一些创新观念、基本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同时为进入下一个阶段即创新人才培养的孵化阶段, 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要注重科研项目之间的延续和常态化, 这有助于创新思维的不断开发和创新能力的系统培育, 也可引导本科生逐步形成系统的研究思维和创新意识。

5. 实施本科生精英教育训练计划, 培育创新人格。

高校精英教育是大学育人课题的热点, 精英培训计划可以概括为, 第一, 以全程专业导师制为管理模式。借力于各类各级科研项目, 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师生合作研究等教学培养理念, 注重培养勤奋刻苦学习精神和坚忍不拔品格, 好奇心、自信心, 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 并提高他们发现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事实与材料中, 提炼自己的学术思想观点。第二, 因材施教、教研结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 自身兴趣、就业取向, 将学生的可塑性和教育的针对性有机结合起来, 不断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二) 基于创业计划大赛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1. 突破旧有的思维局限, 培育创造性思维。

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局限性, 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创新能力和将来事业的发展。我们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就必须有意识引导鼓励大学生在本科学习中改变思维模式, 学会独立自主、主动求新求变的思维方式;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式, 敢于向权威和传统思维挑战;培养自己“不破不立”的大胆思维, 能够在传统思维中求新求变, 形成创造性思维, 努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 组织开展创业创新实践活动, 培养创新意识。

依托“网络模拟创业”、“创业计划大赛”等实践平台, 引导学生做好项目推进的各项工作, 比如立项、申报、实地调查调研、查阅文献、数据收集、撰写报告等系列的创新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3. 拓展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强化动手实践及创新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已学过的知识, 将理论课内容进一步延伸, 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敢于走向社会, 了解社会, 适应社会, 促进大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与社会经验。同时, 高校还应该大力推进实习实践基地等平台的建设。如教学实验基地, 科研实践基地, 社区援助基地, 勤工助学基地, 国防教育基地等, 把实践基地作为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四、结语

实践挑战 篇11

关键词:汽车制造业,JIS物流,实践挑战

1 JIS物流管理技术

JIS物流管理模式,其英文的全称为“just-in-sequence”,一般译为(准时化顺序供应),或简称为按序供应。准确地分析,JIS其实就是JIT准时供货的一种更为高级而极端的物流供应作业状态。是运用在制造业,特别是离散型制造业中的一种高效率的生产和组装产品的新型物流管理技术。

JIS这种管理技术不但指向了制造过程本身,也对相关的物流作业提出了完全有别于传统模式的要求,即在真正需要装配某种零件的时候,这种零件才出现在生产线边,并且零件个数有限,仅满足一个有限时段的物料需求[1]。生产线每个工位旁边等待的零部件备货要与生产线上当时生产组装的产品型号、规格相一致(达到对应物料、时间、空间完全匹配),即几乎没有零件的“线边库存”。

2 JIS物流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

汽车制造企业特别是乘用车生产企业,因其车型多批量少的市场特点,同时为了节约利用厂房空间,保证生产平整化和均衡化,大部分的总装车间都采用混线生产模式,即同一条生产线同时生产多种车型,或者同一款车型的不同配置车型。这就给汽车生产物流带来了新的课题,生产线每个工位旁边等待的零部件备货要与生产线上当时生产的车型相一致,必然要求生产物流相应地实行精准供应,倒逼生产物流控制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即时按序供货JIS就应运产生[2]。

在JIS生产方式下,物料通常进行排序并随后配送到生产现场的。来源包括供应商的工厂、供应商的仓库(VMI仓库)、汽车制造企业厂内的物料仓库等。这几类不同的物料来源,在精益管理前提下,通过对“JIS物料”库存的管理,上线排序的操作以及在生产现场必要的“缓冲存放区域”以及最后一步的对生产线的配送等环环相扣的动作,实现最小库存水平下的精准快速物料供给模式。图1(例)是某汽车制造企业排序生产过程中的物料供给(JIS)简要模式:

JIS物流技术在很多企业运用之后,被证明为一种有效的提高生产、物流、采购供应效率的手段,并且体现在库存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以及生产现场管理的便利程度大大提升。见图2(例)。

值得关注的是,包括一些比较先进的汽车制造企业在内,JIS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了多种挑战。一种有效的管理技术,需要系统性的执行解决方案才能够得以真正发挥作用。

3 汽车制造业供应物流中JIS物流实践面临的主要挑战

本文以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供应物流为例,结合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参与零部件供应商物流管理的角度,分析探讨汽车制造业供应物流过程中JIS物流管理实践面临的挑战。

具体分析第三方物流公司介入JIS的情况,可以参看上图1中的“区域分配中心”(RDC)。现在区域分配中心在很多企业已经被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进行专业管理了。有些甚至就是在生产布局规划期由3PL服务商准备仓库资源,为企业量身定做RDC(常译为区域分拨中心或配送中心,也称“排序库”、“排序中心”、“VMI库”等)。

在有第三方物流介入的排序生产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三个合作主体,其一是汽车制造企业自身,它在某个生产区域推行排序供料和排序生产;其二是生产企业的物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企业),其供应的物流基本符合本文前面所讲到的几个特征,比较适合进行排序供货和排序生产;其三是承担了仓储管理、排序包装、生产现场配送管理等职责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非但有仓库、搬运设备、存储设备等硬件资源,而且具备训练有素的操作运营团队,更需要一个运转良好的信息系统作为信息流管理的手段[3]。

由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在物料排序上线的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节点作用,因此,本文从第三方物流的角度,分析一下在JIS模式下三个合作主体所共同面对的或各自面对的物流管理挑战。

3.1 挑战一:排序信息(JIS call)的发布

排序信息的发布是由生产企业完成的。这种排序信息一般会通过网上的形式发布。在传统模式下,EDI中有标准的报文格式,在JIS运用较为广泛的汽车整车装配领域,这种报文格式被命名JIS call,即排序信号。

因此,第一个挑战就是关于排序信号和生产计划的发布是否可以有效的指导实际的物流操作。其一是生产企业的信息发布是否及时、准确;其二是信息发布仅仅是给物料供应商的,还是同时发布给物流服务供应商的。当然,排序信号一定是首先发给物料供应商,但是生产计划是否也兼顾到第三方物流就不一定能够得到必要的重视了。而生产计划对于第三方服务商而言,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生产计划,第三方物流可以提前配置资源,对排序工作进行支持,也可以根据生产计划,了解到物料供应商的库存情况是否符合未来的排序需求,是否应该提醒物料供应商注意不正常的库存状态,如库存过高或库存过低。

3.2 挑战二:供应商补货信息的发布

物料供应商在排序管理的模式下,经常会以VMI的形式来自主管理库存,保证符合客户未来的生产计划的需求,既不能造成客户的生产停线待料,也要保证VMI(排序)中心库存不至太高,优化控制库存成本。在JIS模式下,库存量首先要保证客户生产的顺畅连续,同时关系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成本,避免库存过高造成的“溢库”情况。如果以往没有明确约定溢库成本责任划分的情况下,就可能造成物流服务方和物料供应商之间的经济纠纷,还可能影响长期合作关系。

因此,合适补货、补货的品种和数量、现有库存对生产计划的满足周期等等信息,都是需要在物料供应商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之间充分沟通和分享的。如果这种信息不能得到有效沟通,那么库存管理可能会出现失控。

3.3 挑战三:产品质量责任的划分

在排序管理过程中,由于介入的合作主体有三个,另外如运输商、包装和器具提供商等参与方更多,这个合作方和参与方对于整个物流过程中的库存和物料质量管理都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粗略的看,JIS过程中的物料库存管理范围划分有这样几个阶段:供应商现场库存、运输过程中库存、VMI排序中心内部库存、配送到生产现场过程中的运输在途库存、生产现场的缓冲区域库存以及生产线边库存(后面就涉及到了生产操作人员取用物料的节点,库存管理不再主要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负责。

如此多的库存管理环节,每个环节还会出现不同的库存状体,如良好物料、可疑物料、质量缺陷物料、回收物料、清线物料等,这就让库存管理变得更加复杂。而过程中复杂的搬运、存放、改换包装、运输等作业活动,对于物料库存的质量影响因素众多,风险点众多。所以,如果在签订JIS合作协议的时候,没有对后续的物料质量管理责任进行详细的定义,就可能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从而导致参与方都不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也不利于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

3.4 挑战四:资产管理责权利的清晰界定

在JIS模式下,由于有仓库、包装器具、运输搬运器具等很多资产形式。

由于商业角度的考虑,经常会出现不同的资产由不同的合作方进行直接投资的情况。例如仓库和库内固定设施、搬运工具等由第三方物流投资;物料的运输包装、排序上线包装器具等由物料供应商负责投资;也有部分器具由生产企业(客户)直接投资的。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下,现场操作的诸多环节由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负责,但是资产的所有权又多样化。如果责任定义不清的话,任何资产损坏都可能要由第三方服务商来承担,这就会变成不现实和不公平的一种状态。

3.5 挑战五:产品质量检验的责任确定

JIS模式要求高质量的产品供应,这不但是JIS的要求,也是精益生产模式的基本要求。因为非常强调消除一切可以消除的浪费,包括由于质量原因需要纠正缺陷而产生的时间、机器效率、人力资源和物流成本等方面的浪费,所以能够拥有JIS供应资格的物料供应商,应该是免检供应商。

免检供应商不但要保证产品本身无缺陷,不用经过检验就可以直接被客户的生产环节所使用,更要保证物流过程中的所有操作都可以信赖,从而不对产品本身造成外来的质量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客户、物料供应、物流服务商(各种类型、各个环节)都肩负了一定的责任,通过流程、规则等形成一种合作机制,保证JIS的实现。从这个逻辑出发,每个参与者都有相应的责任:

(1)客户。

a)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并进行产品的必要认证;

b)制定包装规范,并审批各环节的包装;

c)审核物料供应商的物流模式,并审核其使用的物流服务商;

d)建立免检管理流程,包括风险应急机制;

e)不定期进行产品质量检验。

(2)物料供应商。

a)完善和确保产品出厂前的质量;

b)使用合格的运输商,保证运输过程对产品质量无明显影响;

c)使用合格的JIS中心服务商,认证其操作体系;

d)培训物流服务商,特别是JIS中心服务商,使其具备产品、包装等全面的知识;

e)与物流服务商、客户等明确质量判断方法、责任和后续处理流程;

f)存放必要的安全库存,以备出现质量问题时可以应急。

(3)物流服务商。

a)规范业务流程,推行作业标准化;

b)与直接客户和间接客户签订详细的SOP,明确职责和标准;

c)在接受委托的情况下,掌握质量检验和应急处理的方法;

d)逐步与合作方形成供应链上的更紧密伙伴关系,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包括检验、处理甚至部分的预组装等工作;

e)做好信息沟通工作,在物流环节中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通知相关合作方,联合确定后续工作内容;

f)积累经验,为客户提供产品质量方面的经验教训和相关数据,充实客户的FMEA数据库。

以上分析的五个挑战,只是在JIS模式下的生产物流管理过程中的部分思考,还需结合实践进行优化和探索。

结语:一种新的有效的管理模式,需要系统性的执行解决方案才能够得以真正发挥作用。在任何一次有益的管理方法实践过程中,都需要不断意识到潜在的风险与挑战,主动发现和规避管理瓶颈与陷阱,真正从成本、效率和质量三个方面体现出管理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刘胜梅.汽车制造企业JIS生产物流系统的一种设计方案[J].福建农机,2013,(3):52-53.

[2]韦小贝.从JIT到JIS柔性生产催生柔性物流[N].现代物流报.2014-03-21(A03).

【实践挑战】推荐阅读:

思维挑战05-14

绿色挑战05-16

挑战环境06-09

多元挑战06-10

专业挑战06-18

挑战困难08-05

挑战成功08-21

挑战对策08-24

挑战应对08-24

挑战创新09-03

上一篇:内地电影下一篇:文明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