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挑战

2024-06-10

多元挑战(共8篇)

多元挑战 篇1

一、多元文化的提出

多元文化主义 (multiculturalism) 一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在美国, 在美国的学术界、教育界以及政治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随即迅速引起激烈争论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

二、多元文化的定义

关于多元文化的定义也有很多种不同的提法, 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为: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 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 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 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 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 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也可以说是不同文化融合与发展。

三、多元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谈到多元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就要谈到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3、教育具有传播-丰富文化的功能;4、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是文化传播与发展以及更新的载体, 而多元文化本身具有复杂性, 并且要通过教育传承下去, 教育要在文化的多元性及复杂性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传承下去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教育无法回避这一现实问题, 必须要应对多元文化的复杂性带来的挑战。所以说多元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是存在矛盾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四、教育如何应对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

1、担负起传递文化的责任。对文化的传承是教育的首要功能, 不管是本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 教育的功能就是把这些文化传给下一代。由于多元文化本身的复杂性及甚至会与本土文化形成冲突, 这时, 教育不能逃避, 而应该首先担负起传承文化的责任。

2、有选择性地吸收。多元文化既是多元就会有优有劣, 任何多元文化的形成必然有其优秀的一面, 那么什么样的文化才能称之为优秀文化呢?要么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吸收, 要么是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新生文化, 是人们乐于接受并愿意继承的文化。然而, 文化的形成往往并不都是优秀文化, 劣质文化往往会夹杂其中, 文化中的糟粕也会随着文化的传播而夹杂其中, 这时教育就要发挥其对文化的选择功能, 留其精华, 弃之糟粕。所以, 有选择性地吸收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教育应对多元文化挑战的第一关。

3、巧妙地融合。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新传播进来的文化可能会与固有的本土文化形成冲突甚至是冲击, 这时就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找到两种文化的契合点, 通过教育使两种文化在交融过程中加以融合, 多元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并加以深化。两种文化的融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尤其是当一种新的文化刚刚传入之时, 会受到一部分人的接受与推崇, 当然同时必然还会有一部分旧有文化支持者的反对, 这时就需要教育来传播新式文化的优点, 让这些反对者在理解中逐渐接受,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加入适当的本土文化, 以便两种文化能够巧妙融合, 使接收者能更好地理解新式文化, 能更快地接受新式文化, 以丰富他们的思想和加深他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4、进一步传播新的多元文化, 并使之发扬光大。新式文化的传入以及多元文化的形成并不是文化发展的终结点, 一种文化的形成还一定要加以进行再加工, 进一步丰富其内涵, 形成多元文化, 使之继续传播下去并能发扬光大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也是文化真正价值的体现, 对多元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同样离不开教育。所以, 多元文化需要教育, 多元文化的进一步丰富是离不开教育的, 从这意义上来说, 教育不应该在多元文化面前退缩, 而应该勇于面对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 应该在多元文化面前感到自豪, 有义务并且也要有意识地对多元文化进行传播并进一步丰富其内涵。

当然, 教育也绝不能在多元文化面前盲目乐观。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固有特点或者是根深蒂固的传统, 教育决不能轻易地对外来文化说“不”, 不能轻易否定外来文化。每接触到一种新的文化, 面对其复杂性及不适, 要先对其进行分析, 对其优秀部分首先要加以肯定和吸收, 对其自认为不优秀部分也不能全盘否定, 拒之门外, 而要先对其进行分析, 对你不重要并不代表对别人不重要, 所以在对其进行分析吸收的同时, 还要对其重要部分加以保留。

总之, 教育在多元文化面前要充分发挥其灵活性及其对文化的传播功能, 在面对多元文化带来挑战的同时, 也是丰富教育自身内涵的一次机遇, 所以要好好加以利用, 使教育进一步深化和丰富。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通讯、交通及传播媒体的便捷和发达, 各个国家之间、各个地区之间、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随之日益频繁和密切, 文化交流和文化冲突也随之日益显现, 同时, 文化在交流和冲突中也逐渐融合, 文化的更新转型日益加快, 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 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 随之也就出现了多元文化。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 教育同样也要担负起对多元文化的传承, 多元文化的出现及其复杂性自然而然地也就对教育提出了挑战, 有挑战就要有应对的策略, 教育究竟该如何应对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呢?首先, 教育应该有选择性地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并传播下去;同时, 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 当然要尽可能地弃其糟粕;其次, 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还要做好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最后, 把融合后的新文化通过教育等载体进行传播并发扬光大。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则扮演着选择和传播的重任, 如果选择不慎则会造成文化冲突, 如果传播不及时则不利于社会对多元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所以教育如何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日益显得重要并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关键词:教育,多元文化,挑战

参考文献

[1]《教育学》, 王道俊、王汉澜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白酒企业的多元化挑战 篇2

2011年9月19日,华润雪花出资2.7亿元取得茅台啤酒70%的股权,出任大股东,其余30%股权为贵州茅台集团所有。应该说,啤酒行业中“茅台”之名将很快被抹去。

一时间,业内、业外诞生一大批“茅台批评论者”,谈茅台啤酒、谈茅台干红、谈茅台保健酒、谈茅台白酒、谈茅台多元化等等,很有站着看热闹之嫌。茅台啤酒这10年,确实也是在一片批评声中走过来的。

顺应多元化浪潮,茅台做啤酒(一级)

评价茅台集团经营啤酒,不能仅仅站在现在的视角观察,还必须从行业发展、企业发展的角度深入剖析彼时的经营环境。

2000年时,我国的GDP不到10万亿;2010年,我国的GDP近40万亿人民币。相对应的,2000年,茅台白酒的销售额为11亿多,而到2010年,销售额已达到154亿。

应该说,十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茅台集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年前的茅台在企业实力、商界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方面都逊于现在。

2000年,中国白酒的主流营销模式还是大流通模式、广告模式,以小糊涂仙、口子窖为代表的盘中盘操作模式刚处于起步阶段。这个阶段,很多老名酒业绩下滑,10亿规模的白酒企业屈指可数。

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很多白酒企业尝试了多元化发展,如当时市场销售位居最前列的五粮液、古井贡、茅台等。可以说,多元化是当时白酒企业发展的一个浪潮。

茅台做啤酒,包括后来的干红,包括在白酒主业实施的品牌开发、包销等模式(多数酒厂曾采用),都是企业迫切需要快速发展、快速提升企业实力的表现。当时的白酒企业远没有现在自信,往往被扣“传统产业”、“落后产业”、“经营体制落后”的帽子。

在上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很多白酒企业尝试了多元化发展,如当时市场销售位居最前列的五粮液、古井贡、茅台等。可以说,多元化是当时白酒企业发展的一个浪潮。

茅台做啤酒的成功与失误(一级)

撇开成王败寇的逻辑,笔者认为茅台做对了3件事情:

1.做高端啤酒。这避免了与白酒品牌产生定位上的偏差,从而避免伤害母品牌。与此同时,通过运作高端啤酒,克服了啤酒行业通行的120公里销售半径约束,能够进行全国化运营;

2.追随茅台白酒品牌诉求走。这保证了品牌整体诉求上的一致,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对白酒品牌的干扰程度;

3.既看到了高端啤酒的市场机会,又能清醒认识到自身的组织和队伍不具备运作中低端啤酒的能力,也不能用茅台品牌操作中低端啤酒。

应该说,茅台运作啤酒更多的是基于市场机会、自身品牌知名度、自身的资本实力或者其他偶然因素进行决策,但它忽略了品牌基因在品类间转换这一决定性的问题。

对于高端酒水品牌而言,必定讲求血统的纯正与稀缺,必定讲求正统出身、系出名门、独一无二。白酒、啤酒、干红,完全是不同的品牌评价体系和消费习惯,每个品牌消费群的细分标准也不尽一致,各个品类中均有积淀多年的顶级品牌,同一酒水品牌要在不同品类实现品牌基因转换的可能性为零。

茅台啤酒运营10年后出售并不奇怪:其一,出售茅台啤酒不是件光彩的事件;其二,茅台啤酒在茅台集团产业规模中的比例微不足道;其三,茅台啤酒价高量少,市场面、市场深度有限,对茅台品牌的影响微乎其微。

可以说,茅台集团最终出让控股权是正确而明智的决定。

旧玩家与新玩家(一级)

然而,茅台啤酒走了,茅台干红又将何去何从?

近些年异军突起的洋河,也在近两年将白酒品牌延伸到了红酒领域。

白酒领先企业在获得高速发展后,往往从相关产业出发,实施产业链经营、供应链整合经营。这种思路本身并没有坏处,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企业家精神、企业自身的条件、创新商业模式以及后续的管控运营模式。

茅台干红不会成功,古井葡萄酒不成功,五粮液葡萄酒没有成功,洋河葡萄酒同样也不会成功。白酒品牌延伸至葡萄酒领域,充其量只能是个葡萄酒行业的配角。洋河葡萄酒对洋河集团的战略发展至多发挥“投石问路”作用。

传统白酒领军企业涉足葡萄酒行业、保健酒品类,大多还处于一个低层次的白酒品牌延伸阶段。

但华泽集团与传统白酒企业不一样。

华泽集团作为酒水品牌运营商,本身没有生产资源和品牌优势,但它非常早地就通过金六福整合五粮液优质的生产资源与品牌优势,快速完成资本积累,然后充当产业资本进行酒水各品类扩张,整合多家区域品牌、板块品牌,后来又积极整合业外资本、风险投资发展华致酒行。华泽集团在酒水产业链的运营上,早已超越了传统的白酒领军企业。

多元化趋势不可阻挡(一级)

应该说,“十一五”期间,随着老名酒复兴、消费升级,主要白酒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领军企业,积累了相当丰厚的剩余资本。

“十二五”期间,白酒行业总产值将较“十一五”末增长60%,行业产品结构与行业集中度将会大幅提升,优秀白酒企业的资本实力将会大为增强。

优秀的白酒企业,一方面必将强化酒水产业链整合,实施产业内多元化,同时,还将会拿出一大部分资金投资于白酒以外的产业,实施产业外多元化。

“十二五”期间,如何实施酒水产业链整合与产业外多元化,将是众多白酒企业的面临的两大课题。

中国的白酒企业,包括领军白酒企业,很多是在“十一五”期间“脱贫”、“暴富”,“十二五”期间还面临行业整合的残酷竞争,不仅缺乏产业整合经验,同时也缺乏足够的多元化经营经验,在产业协同、企业并购、投资模式、管控策略、企业治理结构、企业运营方面均面临严峻的考验。

论教育如何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 篇3

一、多元文化的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 中国人面前呈现着多种多样的文化, 如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同的文化之间也会出现对立与融合, 同时也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不同的文化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也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 其英文名为Multiculturalism, 其英文简写结合了Multiple和Culture, 意味着多样性的文化。因此, 要把握多元文化的内涵, 首先我们得先明确文化的含义。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写道, “人从人自身、从人们的相互关系以及自然中创造出的东西, 就是文化, 是文化特征的世界。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全部由语言和符号构成的世界, 也包括人在疏远自然中所‘体现’的世界。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生活空间中的生活秩序及其生命意义。在广义上, 文化是社会秩、自我说明以及它和其他社会、文化的关系的有机体。[1]”由此可知, 文化体现了一定地域的人的信仰、价值等, 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个人的行为表现出来。以此类推, 多元文化则体现了各国、各民族的人的信仰和价值, 并且通过他们的行为得以表现。

多元文化概念是针对传统的单一文化提出来的, 以往传统的单一文化局限在一定地域、社会、群体、阶层之间, 这样的文化具有单一性额的特点, 而多元文化虽然也是存在于一定地域、社会、群体、阶层之间, 但他们的文化具有同时存在、相互联系、各自独立等特点, 与传统的文化存在形式不同, 他们不仅在时间上具有同时性, 而且在空间上具有多样性。因此, 多元文化并不是单一的文化, 它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结合而成, 它不仅承认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性, 而且发现了文化间存在的共性, 各种文化不仅在空间上具有差异性, 而且在时间上具有同时性。

二、多元文化给教育带来的挑战

在关于多元文化是什么方面, 费孝通先生曾说,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相容, 人类大同”, 很多学者都把它当成是对多元文化最简短的陈述。费孝通先生的这句话说出了文化的在空间上的多样性, 在时间上的同时性, 以及文化之间的相容性。那么多元文化究竟给教育带来了什么样的挑战呢?首先我们得分析教育是什么。对于教育的定义, 可以有三种理解:一是广义的,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 都是教育;第二, 狭义的, 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 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第三, 更狭义的, 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2]以上定义都显示出了教育的共同特征:教育在本质上是影响人的思想的活动, 教育的对象主要人, 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与其他活动的质的规定性。

那么多元文化给教育带来的挑战我们可以从构成教育的因素进行分析, 主要是针对对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方面。在如今的多元化社会, 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在它给教育带来广阔的发展平台的同时, 也给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 教育的外部环境受到干扰

人的思想本身受到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教育环境其实就是影响教育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 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家庭、学校环境等。现如今的多元文化社会使得教育环境显得更加复杂。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人们能接触到的文化面更加广泛, 其世界观、价值观也随之多样化。这就使得教育者对教育环境的控制能力逐步的降低。比如, 在国内, 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主要给受教育者传授本土文化为主, 宣扬文化自觉, 但是很多受教育者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环境时, 逐步弱化了对本土文化的认识。这样的结果主要是由于教育的外部环境受到干扰造成的。

(二) 教育者的主导地位被弱化

教育本身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构成的活动。教育过程其实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但当今社会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各种文化意识形态扑面而来, 各种新思想新意识层出不穷, 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步受到挑战。一方面, 由于在当前的多元文化背景下, 人们面临着更多的价值选择, 受着各种纷繁复杂文化的影响, 另一方面, 教育内容的选择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多元文化树立了多元的价值观, 使教育者选择教育内容的难度增加[3]。这两点都造成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的削弱。

(三) 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受到冲击

当今社会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多元文化体现了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受教育者在享受着这场文化盛宴的时候, 这些文化也潜在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比如说一些腐朽的、落后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会逐步地侵蚀着受教育者的思想, 使受教育者逐步放弃自己的主流价值文化, 自己的思想品德逐步受到冲击。

三、教育如何应对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的策略

(一) 要树立起问题意识

面对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 现代教育要作出快速的回应, 树立起问题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 互联网技术的传播, 中国逐步和各个国家交错在一起, 各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受教育者的价值选择也充满了诱惑。面对这种现象, 作为现代教育主体的教育者们要树立起问题意识, 并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弄清楚如为什么我们的教育环境会受到干扰、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会被削弱、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会受到冲击等。

(二) 通过网络等方式宣扬主流文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使得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其中网络使整个社会的人联系地更加紧密。况且党和政府近年来指出要通过网络来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现代教育要懂得利用网络的优势, 宣扬社会的主流文化。学校和社会可以牢牢把握网络的优势, 在了解受教育者目前的思想动态基础上, 把握文化的主流, 宣扬自己的主流文化。比如说可以通过贴吧、论坛等方式发表一些关于宣扬主流价值文化的言论, 也可以在规范某些论坛、贴吧的运作, 在里面设置网络辅导员, 正面的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采取以上的措施是为了在不影响自己的主流文化的基础上, 对外来的文化借鉴吸收, 也可增加教育的影响力。

(三) 教育者可以适当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提高教育的科学性

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深入发展, 受教育者由于受自己的年龄、经历等的限制, 容易被某些文化的表象迷惑, 因此自己的思想可能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 教育者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比如说教育者可以不断地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 与受教育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以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来说, 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受教育者。在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教育者应该改变既有的传统教学方式, 提升自己教学的科学性, 在充分了解受教育者的基础上, 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坚持以人为本, 要始终照顾到受教育者的特点, 要注意培养受教育的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能力, 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在面对众多文化时, 有着自己的判断力。

(四) 教育者要确立明确的主动意识

多元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趋势, 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也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困境。比如教学内容的选择本身就是一定时期社会文化的反映, 教育自身也具有文化传承和选择的功能。一方面, 多元文化的出现丰富了受教育的思想, 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另一方面, 多元文化对广大的受教育者来说也极具诱惑性。因此面多纷繁复杂的多样文化, 教育者要树立明确的主动意识, 在不影响本国的教育目的地情况下, 对多元文化选择性地吸收, 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融入自己的教学内容中。教育者要明确自己的教育目的, 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懂得提升受教育文化自觉的能力, 不断增强他们对本国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以增强整个社会的民族自觉的能力。

教育者还要主动地去揭露文化现象背后的原因, 比如说为什么非主流文化会受到大家的追捧?是因为他们符合现代大众的心理吗?为什么本国的文化的影响, 相对外来文化来说, 在逐步地削弱?如何提升本国文化的吸引力等。

小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各国、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 各种文化间相互碰撞, 催生出如今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本身和文化就有一定的联系, 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也给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教育要不断地丰富自身、完善自身, 革新自身, 以适应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著.《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 1999, 1:11-12.

[2]全国十二所重点示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3.

多元挑战 篇4

这一系列乱象无不反映了当今印度多元统一社会所面临的双重冲击:受到民粹主义包装的、以“印度教特性”为旗号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对世俗主义原则的挑战;种姓社群政治下的社会碎片化。以上两种因素在印度立国之时就已然存在,但其并没有随着印度经济的增长而消弭;恰恰相反,印度教民族主义与种姓社群的分裂是在印度开始市场化改革、走上快速增长轨道的时期发展起来的。

“神牛十字军”:世俗主义受到挑战

印度多元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维系政治与文化多元的世俗主义原则正受到印度教民族主义与教派主义的严重冲击。这使得印度社会出现了从多元化向两极化转向的趋势。世俗主义即宗教与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的分离,建国初期印巴分治爆发的大规模流血冲突,以及圣雄甘地遭到印度教极端分子杀害的现实,都让民众倒向了反对宗教极端的一边,也让国大党坚定了新生的印度共和国走世俗主义道路的决心。1950年,印度制宪会议通过的宪法确立了“政教分离”与平等尊重所有宗教的原则。1976年,“世俗主义”被正式写入印度宪法的序言。“世俗主义”成为印度开国政治家们所留下的最宝贵遗产之一。

然而,随着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笔政治遗产却出现了被削弱乃至动摇的倾向。20世纪80年代,“印度教特性”运动蓬勃发展,其代理政党正是今日在印度执政的印度人民党(BJP)。“印度教特性”声称印度教教徒是一个同质的民族,主张复兴印度教传统价值观,并将之作为社会治理的准绳。它们要求非印度教民众必须接受印度教文化的“驯服”。只有在这种前提下,其才能享受与印度教教徒同等的社会、经济待遇。“印度教特性”的最终目的是构建一个以“印度教特性”为唯一基础的民族与国家。这种理念毫无疑问与世俗主义相悖,但却靠着标榜民族自豪感吸引了一批好斗的政治团体,也吸引了很大一部分对社会现状感到失望的中下层民众。

“印度教特性”不断上升最为典型的例证就是“杀牛禁令”的推行。其实在历史上,印度教社会对杀牛和食用牛肉问题并不严格,但在“印度教特性”运动的大力推动下,它还是成了一个社会禁忌。莫迪在古吉拉特邦执政时期就曾发布禁止牛肉交易的命令,屠牛者最多可被判入狱7年,罚款5万卢比。自BJP上台以来,马哈拉施特拉邦当局将屠牛禁令扩展至公牛和阉牛,哈里亚纳邦则就违反保护牛法例颁布了更加严厉的惩罚规定,以穆斯林居民为主的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也被最高法院强迫执行了一项禁牛肉令。在政府的引导下,整个社会的“不宽容”氛围加剧。在各种暴力事件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神牛十字军”(Cow Crusades)——那种将“护牛”视为“保卫信仰”而攻击非印度教群体和低种姓人群的行为。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印度北方邦一地就因为屠牛问题发生了330起社会冲突事件。2015年9月,北方邦一名穆斯林村民因为有传言称其杀死了一头小牛犊而被数百名村民用砖头砸死。

印度社会印度教民族主义兴起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持相关理念政治势力的壮大——当今的执政党BJP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传统上,BJP的主要支持者查特、亚达夫、阿西尔和拉吉普特等种姓都来自新中产阶级和地主阶层,其特点是一方面反对精英高等种姓,另一方面又歧视和打压低种姓。随着20世纪70年代低种姓政党的崛起,BJP不得不开始拉拢低种姓,打出“印度教徒是一家”的旗号。1998年在BJP首次赢得全国大选后,印度教原教旨主义开始借助官方途径向社会的各个层面渗透,例如在当时新编排教科书中加入印度教宗教内容,为了证明雅利安人“自古”就在次大陆而捏造“虚构之马”的事件等。莫迪政府还公开推行一系列和印度教相关的文化活动宣传,例如大规模推广瑜伽,将瑜伽列为中央政府公立学校的必修课程,大力推广印度教的宗教用语梵文教育等。2015年1月,印度共和国日前夕,在政府提供的一份以印度宪法序言为背景的广告中,竟然“遗漏”了其中的“世俗”一词。2月,BJP领袖拉维·山德卡·普拉萨德竟然公开提出要进行全国性辩论,决定是否把“世俗主义”和“社会主义”一起从宪法序言中拿掉。

以湿婆军和国民志愿团(RSS)为代表的极右团体则长期以来一直宣扬保守排外意识形态,部分言论甚至体现出反现代特征,例如称古代印度已经研发了飞机和高级外科手术,吹捧中古时代印度教政治军事领袖,贬低妇女和其他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等。RSS的高级领导人甚至还多次宣扬牛的粪便和尿具有独特的“医疗保健”功效。一些极右翼团体还试图为刺杀甘地的印度教极端右翼分子凶手古斯“正名”,称其为“殉教者”和“爱国者”。BJP对这一类印度教极端右翼势力缺乏约束力,因而也难以阻止他们袭击少数族群。印度教族群和少数族群之间的紧张氛围加剧,酿成了所谓“低度暴力”的社会氛围。

印度教右翼保守势力的兴起也引发了其他教派和少数群体的反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其他少数教派和群体的原教旨主义言论与行为也日益猖獗。各种极端主义行为出现了争锋相对的状况。随着冲突的加剧,许多原本持中立、理性或较温和观点的普通民众,也会主动或被迫选择更加激进和极端的方向,导致了原本多元共存、和平共处的印度社会越来越走向极端分裂的状态。

“恩庇政治”:社会碎片化加剧

在现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危害主要源自于它成为了特殊利益集团的基础。当种姓与政治利益和宗教利益相结合而成为“种姓协会”时,种姓政治必然成为印度社会被割裂、碎片化的最大决定性因素之一。

根据相关调查,目前印度农村中有高达51%的表列种姓——即低种姓、所谓“贱民”和部落民生活在贫困线下,城镇中生活在贫困线下的表列种姓占34%。这些贫困人口是社会边缘人群,缺乏基本权利的保障,缺少教育和就业机会。持续的不平等造成了种姓之间长期的社会裂痕与相互仇恨,构成了种姓政治的民意基础。在2009年的印度全国大选中,参加选举的政党有1000多个,其中全国性政党有6个,邦一级的政党有42个,其他则均为地方性族群政党。种姓因而成为“政治动员的无穷资源”。

nlc202309082306

印度的族群政治已经形成了新形态的庇护—依附关系。传统上,印度的农民依附于地主,下层种姓依附于上层种姓,前者用劳动力与服从交换后者给予的工作机会、土地或保护——即所谓的“义务交换”。随着印度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下层民众转而依附政治组织以及种姓政党、工会或地方性民族政党。这和西方的政治组织形态截然不同。例如,以孟买为基地的右翼组织湿婆军就是一个严厉的“父权”草根组织,其更类似“黑帮”或者“大佬”制度。这些政治组织又通过从政府获得公共资源来向其依附者施以恩惠,此即所谓“恩庇政治”。这种恩庇网络遍及印度社会,严重割裂、分化了社会群体之间的纽带。很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让位于了政治斗争;以公权力作为交换买卖的商品,也使得印度的公共治理长期效率低下;公共资源完全以族群为单位进行分配,其依据更多的是族群政治组织的活动能力和发言权大小,这些都加剧了印度社会的碎片化。

催化剂:快速的经济增长

印度大部分社会问题的根源——其多元性受到挑战,是与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步的。传统上,印度各个社群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流动的”,一个人的身份往往是多重的,但现在这种边界却有了固化的倾向:每个人被迫只能在多重身份中选择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大量研究显示,经济的繁荣增长并不必然或自动导致社会或政治问题的解决,甚至可能成为不稳定的根源。在印度,快速的经济增长带来的生产方式变化、产业变迁和城镇化削弱了阶级、种姓、家庭组织的纽带。社会变革使底层民众摆脱了传统的依附关系,但社会变迁又使得他们不管是否愿意都必须参与到政治中去。由于缺乏政治教育和公民意识,他们无法靠自身建立起集体认同,因而只能寻找新的代理人或依附相关组织。经济增长也意味着更多的经济竞争和政治竞争,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更容易寻求某种动员结构维护自身利益。于是,很多印度人只能依靠摇身变为种姓党派、“种姓协会”的政治组织。

经济增长也不一定意味着更多的平等。自1991年经济改革以来,在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导向的政策下,印度经济增长的主要受益者是新成长起来的城市中产阶层和工商阶层。由于印度并没有足够规模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和进行土地改革,大量底层民众和农民被经济增长的过程“抛弃了”。在族群政治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高度割裂:各地方主义或族群势力都把控着工会,确保职位不会被“外地人”和“其他人”抢走。难以被正式经济部门吸纳的大量失业、无业青年成为各种极端势力的冲锋队和打手。与此同时,印度政府主持的平权项目、补贴、公益和福利计划却在族群政治的背景下起到了强化族群身份边界的作用。在印度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获益及受损的人是如此的泾渭分明,这就使快速的经济增长进一步分化而不是统一了社会的共同利益。

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社会变迁还使得许多人的经济地位与其社会地位相分离。“传统的现代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例如通过现代化交通长途朝圣,获得从前被婆罗门阶级垄断的宗教知识,通过电视、报纸和收音机了解教义等。在印度,很多前低种姓出现了“梵化”现象,即模仿和学习传统上高种姓生活方式的社会行为,包括改变职业、习俗、宗教习惯和饮食习惯等。例如,传统的低种姓亚达夫声称自己是黑天神的后代,而帕蒂达种姓则改姓以“攀附”刹帝利身份。这些梵化的低种姓在学习高种姓行为的同时,却又将高种姓视作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竞争对手,这导致了梵化群体对其他社群的对立乃至敌视。传统价值观的传播也使得今日印度的新兴中产阶级成为印度教右翼民族主义的社会基础。

现任的莫迪政府更多地将精力集中于经济增长,而对多元化社会所面临的挑战束手无策,有时甚至火上浇油。尽管BJP为了扩大执政基础,已经转变成了一个有发展主义色彩的、更具包容性的执政党,但其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仍带有明显的教派主义色彩。可以说,BJP承诺给选民的“增长与发展”,其附赠品必然是“神牛十字军”。BJP的“同盟者”,如全印学生联合会与“猴神团”这样的组织极端和好斗的性质也没有改变。BJP没有能力约束它们的行为,甚至在很多场合还向它们屈膝投降。作为BJP社会基础的新兴中产阶级也日益成为“印度教特性”思想的支持者。莫迪政府受困于自身的矛盾和局限,想对目前印度多元化社会面临的挑战有所作为,是比较困难的;它若指望靠经济增长解决一切社会问题,也是不切实际的。莫迪打出的“印度制造”,最后“制造”出的会不会一个更加极化和碎片化的印度社会,这是值得警惕和思考的。

(作者系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副教授)

多元挑战 篇5

1多元文化发展给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的机遇

文化是思想形成的重要条件, 多元文化对于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深刻影响, 多元文化具有塑造精神、提升文化品位的功能。多样性的文化在促进文化、社会和人本身发展中具有多重意义:

一是对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意义。多元文化是和谐文化得以发展的源头活水, 离开了多元文化, 先进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一讲多元文化就是消极文化甚至是落后文化。对于多元文化, 要挖掘其中积极的成分和因素, 限制其不良的因素的影响, 可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二是对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我们既要强调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和规范作用, 也要重视多元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多元文化创设了社会发展的大舞台, 丰富了社会生活的实际内容, 涵养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使社会变得更加充实和文明, 也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意义和价值。

三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进步意义。多元文化造就了全新的环境, 有利于学生学会选择人生的目标和现实路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学生, 已经将市场竞争意识变为自身思想中的一部分, 敢于接受新事物、追求新需要、迎接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根据社会要求与学生需求, 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多元文化发展给学生德育教育带来的挑战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复杂的, 工作内容和过程也是复杂的。教育者要把教育内容传输给学生, 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鉴别形成认识, 相信并接受教育者的观点这一过程变得异常复杂, 这给学生德育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是多元文化导致社会多元价值观, 文化的复杂性带来了多样化的价值, 使学生无所适从, 缺乏分析、判断和选择的统一标准, 从而引起学生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混乱和错位。文化的多元性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 也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背景。文化正在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 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旧的价值体系被逐步解体, 他们不再拘束于旧的观念和体制, 崇尚个性自由, 关注个人价值的显现。在这个日益物化的社会, 人类面临的不仅是生存的问题, 还有自我欲望膨胀与自我控制约束的问题。

二是多元文化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多种价值标准, 增加了价值选择和价值比较的机会, 也使学生们失去了明确的文化权威和价值评判标准。学生在校内接受着高层次的教育, 但是当他们走出校门后发现, 有时知识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了, 毕业就等于失业的社会现实让他们对知识和社会产生了不信任, 相反, 许多人靠出名、靠关系甚至靠美色却可以宝马香车、衣食无忧。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思想的复杂化, 特别是国外享乐、拜金思想的涌入和浸染使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新的特点, 加上当今中国国情下的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剧, 更让不少人不甘寂寞, 通过种种途径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通过各种方式奋斗不止、出人头地成为个人意识觉醒的表现。在工作价值上, 学生更关注自我发展空间和个人事业的成就, 对物质需求的渴望已经为自我价值的显现所替代, 这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尤其要注意, 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德育内容的复杂化。德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 现代多样化的文化氛围带来了德育语言的主宰性缺失, 多种途径的价值传播影响着学生的道德, 给德育带来了内容选择上的困惑。借助网络的便利、匿名性, 社会消除了信息传播的等级和障碍, 无论谁都可以触摸电脑, 指点网络, 德育也从神圣的殿堂里走了出来, 谁都可以在较少限定的情况下撰写、发行自己的即兴之作。作为进入信息时代第一梯队的青年学生, 网络和信息快捷传播成为他们用文学抒写人生、表现独特价值观的有力助推。[1]庞杂的道德影响因素给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内容上的挑战, 许多德育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德育的需求。随着多样化文化的兴起, 背景的复杂性要求思想道德教育也要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单一性的活动、满堂灌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就会受到质疑甚至不感兴趣。

从学生成长过程看, 德育过程“既是一个内化的过程, 又是一个道德形成的过程”。[2]作为一门“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规律和教育的一般规律。实际生活中, 部分学校德育之所以一味地强调德育的超越性, 忽视其适应性, 强调社会的利益, 忽视个体的正当利益, 是因为我们一贯提倡的“公而忘私”、“大公无私”、“舍生取义”等忽视了学生本我需求, 生硬地将自我价值屈从于社会价值, 丧失了个体存在的基本满足理由, 因而得不到接受与认同。在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要把学生的自我价值需要与实现社会价值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如果学生自我需求得不到满足, 便没有积极实现社会价值的动力, 个体的生存得不到保障, 个体的社会性需要便丧失了存在的基础。多元文化并存, 使学生价值取向的选择空间非常广阔, 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参差不齐, 相互差别不断扩大, 认识问题的起点、角度和标准也多种多样, 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改革与创新。

德育工作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面临着时代发展的巨大挑战, 对学生的空头说教和脱离实际的教化已经丧失了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德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与学生身心发展相脱节, 大、中、小学的德育存在着严重的交叉重复和错位现象。特别是内容的陈旧以及与学生思想实际脱节使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不愿接受;多年来, 在德育方法上过多采用单一灌输的方法, 即把革命战争年代的思想教育素材和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的内容硬性灌输给学生, 让学生在枯燥和无味中咀嚼着一些过时的论调, 不仅不会起到教化和榜样示范的作用, 相反还会形成学生对目前德育教育的逆反心理, 不利于他们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兴东, 胡泳.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J].现代传播, 2003 (6) .

[2]宋伟.“内化”是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环节[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5) .

[3]曹永国.道德教育之“落在实处”的后果及其检测[J].教育学报, 2008 (3) .

多元挑战 篇6

多元文化即在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中所有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多元文化自20世纪20年代出现后, 在现代理论、后现代理论的推动下, 其内涵不断扩大, 到目前已意指人类群体之间价值规范、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多元文化是一国文化多元性的客观事实, 是当今各国业已存在的文化现实。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是教育者把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政治主张、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 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传递给受教育者, 使之成为受教育者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的教育活动。具体来说, 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多元文化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产生的挑战

多元文化给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

第一, 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对象的影响。多元文化使社会价值观、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多样化, 致使有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有些大学生奉行“金钱至上”的原则, 只顾追求感官享受, 不思进取, 缺乏创造, 生活缺乏目标;还有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 特别是个别大学生盲从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大学生思想观念所受到的这些冲击, 增加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 给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挑战。

第二, 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挑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阶级性。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要弘扬主旋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多元文化的存在特别是西方社会思潮的涌入, 削弱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感召力。而西方的政治理念、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却受到了部分大学生的欢迎和拥护。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影响力的弱化给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挑战。

第三, 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挑战。各高校在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中过多的强调教师的权威, 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课堂大多是“一个老师, 一张嘴”式“满堂灌”教学形式。不区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搞“一刀切”。在讲授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时, 过于突出正面教育, 忽视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的结合。受多元文化影响,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日趋多元化, 他们更多的要求民主参与和平等对话, 不再无条件地听从老师单方面正能量的灌输, 这对传统的“教师权威”、方法单一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

第四, 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网络载体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各种新兴网络媒体不断涌现, 大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越来越多的依赖网络, 但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还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尤其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假借互联网向我国输出西方文化和价值观, 一些腐朽的、反动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通过新兴网络媒体在影响着当下的大学生。由此可见, 多元文化对以网络为代表的理想信念教育新阵地发出了挑战。

三、应对多元文化挑战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多元文化给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面对挑战, 各高校根据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进行了积极应对。

第一、科学鉴别各种社会思潮, 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各种社会思潮。针对多元文化给大学生思想观念带来的冲击, 各高校应摒弃“堵”、“封杀”的做法, 而采取“疏导”和“价值观辨析”的方法, 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价值主张进行客观的辨析, 在辨析过程中各高校应“因势利导”, 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使大学生自愿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言行。

第二、挖掘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课程资源, 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内容。面对多元文化对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提出的挑战, 各高校应尝试从社会生活中寻找课程资源, 把大学生自身的成长经验当成课程资源, 善于利用网络课程和学术资源, 教育者自身的专业成长等方面来挖掘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资源, 丰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吸引力。

第三、注重发挥实践育人功能, 创新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理想信念教育不能仅靠“课堂内”的理论教育, 这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反而会使受教育者产生反感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除了要做好“课堂内”的事情外, 应把更多的功夫用在“课堂外”, 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注重节日等象征性符号和大学生自发组织的礼仪庆典、娱乐休闲及其他活动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

第四, 提升校园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抢占网络理想信念教育新阵地。网络既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 同时也沦为了各种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反复争夺的阵地。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利用网络不断冲击当下的主流意识, 各高校一要积极关注校园网络舆论, 提升网络舆论研判能力, 及时掌握分析大学生的网络思想动态。二要掌握校园网络舆论的话语权, 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根据大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主动发布权威性的正面引导信息, 坚决抵制不良思潮的传播, 使网络成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载体、新平台。

参考文献

[1]韩家炳.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辨析——以美国为例.史林, 2006 (5) .

[2]倪海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临的问题与思考.沈阳干部学刊, 2007 (2) , 9 (1) .

多元挑战 篇7

(一)利润增长方式单一,政策性风险逐渐释放

1. 稳增长的宏观政策降低银行增长规模

在面对新常态经济转型中,国家的调控政策不再一味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是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作为政策调控的着力点。这对于主要依靠经济规模增长的银行业来讲,无疑增加了政策性风险。同时,未来经济增速放缓,部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将导致银行所面临的违约风险加大。

2. 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净息差盈利模式受到挑战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利率将由政府定价转而向市场定价转换,随着利率水平上升,全社会融资成本加大,以存贷款利差作为主要盈利模式的传统银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首先,利率市场化导致存、贷款利差缩小,主营利润空间压缩;其次,存、贷款利率上升,导致存款经营成本上升、贷款违约风险提高;第三,市场利率波动频繁,导致银行更容易出现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流动性风险增大。

(二)收入结构一体化,流动性风险集中暴露

过去的几十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钢铁、煤炭、化工等重工业投资来拉动需求,在促使这些行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在新常态结构转型下,银行业最新的授信政策发生了转换,对于“高投资”“高能耗”“高污染”“产能过剩”等“三高一剩”行业将严格控制和压缩。而在经济高速增长期,银行业正是因为对这些行业的信贷投入赚取了客观的利润,经济转型下,“三高一剩”行业必然面临更大的信用风险敞口。

(三)业务创新驱动不足,风险管控有待提升

随着余额宝、P2P网贷等的迅速兴起,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渗透也在逐渐增强。移动端逐渐扩充传统金融业务,第三方支付逐渐替代传统支付方式,互联网金融以其成本低、影响大、便捷化的理念迅速占领了市场,也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同时也倒逼着银行加速转型,利用现有的资本、品牌、客户基础、管理基础的较高优势,逐渐开发金融创新,向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领域渗透。与此同时,风险管控水平能与多元化的业务和经营结构并驾齐驱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思路和挑战。

二、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经营风险的影响

(一)指标选取及模型设定

为了考察银行收入多元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根据所选的变量,构建了以下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其中i=1,t=1,N为样本中银行的数目,T为时间跨度;RISK为银行风险测量指标,包括值(破产风险)、收入波动性和经过调整的银行绩效(夏普比率,即RAROA和RAROE);DIV为收入多元化指标;FCNII为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与非利息收入之比;INII为投资收益与非利息收入之比;ENII为汇兑收益与非利息收入之比;LNA表示银行的规模;LOAN表示银行的贷款规模;EQUITY为财务杠杆;ε为随机误差项。

(二)随机效应模型建立

1. 回归结果

注:1.括号内表示t值2.*、**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上显著。

2. Z的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由统计结果可以得到模型为:

从模型拟合的整体情况分析,R2=0.901,F统计量145.6988,拟合高度显著:

(1)DIV的t值(1.035)小于2,商业银行的风险与收入多元化关系并不显著。从DIV的系数值我们看到为正数(0.336208),这表明它们之间还是呈现正相关的关系,非利息收入和利息收入之间形成的收入多元化还是很有可能增加银行的破产风险的。

(2)ENII的t统计量(-1.141058)小于2,汇兑收益与银行风险关系不显著。

RAROA、RAROE的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来看,收入多元化与银行风险的关系仍然不显著,而且系数依旧为正数。这与之前的结论不谋而合,基本一致。

三、研究结论的现实分析

此处的面板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我国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对银行风险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从现实层面考虑,得到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一)利息收入业务和非利息收入项目之间相关性比较高,缺乏深度和创新

根据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可知:投资项目之间的协方差越小,分散风险的能力越强。我们将银行资产视为有净利息收入的资产和产生非利息收入的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只要他们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或为负数,则多元化的投资组合能够分散银行风险。但通过对16家银行进行收入波动性分解(结果见表2)中,我们了解到二者还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

另一方面,各大行对非利息业务的定位还不是很清晰,许多非利息业务的定价收费没有统一的标准,非利息业务依旧处于为了发展巩固利息业务服务的地位,而不是单独地作为一个盈利的板块来经营的,这也就决定了二者的相关性。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现阶段的中国银行业发展非利息业务项目有广度,但是缺乏深度,没有很大的创新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具有一定的风险分散效应

通过对收入波动性进行分解,我们发现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波动性下降了。收入波动性的下降是利息净收入和多样化收益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资产组合理论,我们发现在2010~2013年期间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收入之间的协方差为负值,有良好的风险分散效果。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的风险分散效应逐渐显现。

四、政策建议

(一)明晰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定位,巩固发展传统型非利息业务

高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所掀起的互联网金融风暴席卷了金融领域,革新了人们生活方式。以支付方式为例,我国银行现阶段的支付方式以电子支付方式为主,如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网上支付、第三方支付、受托支付等。新兴的支付方式在现今的银行支付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此背景之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顺应形势的发展,不断推出符合现实需求的新兴支付工具,扩大服务范围和水平,切实提高支付结算效率,增加支付结算的盈利。

(二)推进非利息收入业务创新,加速银行转型

新常态下,存款稀缺、经营成本增加,将促使我们改变存款作为唯一负债来源的经营理念,建立“大资金”运营体系,构建资产管理利润中心,将资产管理作为战略重点业务,将以存款为主的指标体系,转变为以大资金、大负债为主的指标体系。在当前“大资管”的机遇下,努力发展对公理财、资产管理、同业存单、金融债等业务,提高后台资金管理部门的交易能力,在有效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基础上,提升收益水平。

新常态的金融经济下,市场化加剧将导致低风险、收益稳定的项目逐渐减少,随着国家预算治理的不断规范,高信用的国企项目也逐渐风险显现,这就要求银行在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同时,做到内部风险控制与外部风险治理双管齐下,一方面,提高风险甄别能力、风险收益能力,将内部风险防患于未然、将外部风险获得更多匹配收益。另一方面,也要求银行业从业者转变风险意识,借助“大风险”管理体系、大后台不良资产及时清理、大数据风险自动批量识别,从而合理经营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游.中国社会老龄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创新的机遇——借鉴美国经验[J].现代经济探讨,2014(6).

[2]宫香润.从商业银行角度探索非利息收入的利弊[J].商,2013(7).

[3]李浩然,马晓娇.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经营绩效的研究综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10).

[4]李俊成.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财务与金融,2014(1).

[5]李仁杰.新常态下银行的经营转型[J].中国金融,2014(20).

多元挑战 篇8

1.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主体与客体的变化带来的挑战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处于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在迅速地变化发展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也必然处在一个复杂变化的环境中。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主体与客体在变化的环境中给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里所说的主体指的是德育工作中受教育的人,在民族院校,主体指的是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客体指的是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

(1) 多元文化的发展导致德育主体的变化使德育工作变得复杂。在德育工作中人是道德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道德活动的根本依据。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借助道德文化这个媒介进行交往而实现的道德意识自我构建的过程。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外来的西方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价值选择等。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下,受教育者大部分关心个人利益、个人奋斗和个人发展,受教育者本身变得自立、自强和对自己负责任。学生的家庭条件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使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变得越发严重,这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2) 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德育工作的客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民族院校中,少数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文化价值观盲目地崇拜,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漠视,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多样化的德育价值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衡量德育价值的标准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人们的自主意识将越来越强,尤其是在校的青年学生,这是民族地区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面对的现实。如何在多元化背景下制定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德育工作目标和内容,是当前民族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2.网络文化对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挑战

多元文化背景下日益发达的网络文化对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进入21世纪以后,网络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多领域的重要媒体,信息传播的方式绝大部分来自网络,网络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这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知识视野,同时也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媒介和教育手段,有利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但是,网络同时又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民族院校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1) 网络文化的发展使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丰富性、交互性和高效性的特点,传统的德育工作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课堂的授课,媒体通过报刊、广播、影视等方式来进行的。这些传统的德育工作方式主要特点是可控性,通过书本的规定,将德育工作的内容限定。目前,民族院校的学生以传统德育工作途径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少,因此,如何借助网络平台积极开拓新的德育工作方式是民族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

(2) 网络文化的发展使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面临严峻挑战。尽管网络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但是网络也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发动和平演变提供了渠道。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在政治、文化上进行殖民扩张和精神污染,他们大肆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传播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等。目的是为了削弱我国优良的文化道德传统。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将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这就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内部环境给民族院校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

多元文化的发展民族院校内部环境的挑战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 民族院校的教育改革本身就给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高校改革实施学分制以后,班级功能弱化,原有的德育工作模式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学生群体逐渐趋向小型化、分散化,班主任制度的班级化被弱化。现有的德育工作方式主要是以思想品德课上的传授,实行学分制以后,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者来说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2) 学生后勤社会化、学生管理公寓化也向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过去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形成了“宿舍—餐厅—教室”三点一线,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的是网络、社团、公寓这三大公共环境。学生接触外界的文化的方式非常广泛,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者如何充分利用这三大公共环境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学校内部环境还包括德育课程的设置,德育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在德育工作中是最严峻的挑战。如今的德育课程不能充分地反映民族院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德育课程设置比较固定化,课程内容缺少多样性。在部分实行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地区,仅仅是把民族语言教材翻译过来,根本没有结合实际去解释说明。德育课程的设置是适应全国范围内的学生,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有其特殊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地区大量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需要我们在德育工作中作出解答和解释,少数民族青年自身发展也面临众多问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今天,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德育课程设置如何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如何更具有针对性,也是德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4.少数民族地区多元价值观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文化多元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日趋深入,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

(1) 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引起道德迷失现象。多元文化必然带来多元的价值体系。目前在民族院校的不少学生中存在着道德虚无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现象,还有少部分学生身上出现极端个人主义、过分注重个人利益、个人奋斗和个人发展,不顾及整体利益,强调自我,无视校规校纪,法制观念淡漠化等等,这种因价值观冲突而导致的道德迷失现象是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2) 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民族院校的学生的理想和信念淡漠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直接导致了许多大学生缺乏青年人应有的政治热情,其行为方式的混乱感、局外感、冷漠感表现的尤为严重。进入21世纪以来,民族院校中存在着各种热的现象,如社团热、考证热、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无一不表现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淡漠化。从表面上看,这些所谓的各种热是具有一定的确定性,大学生在这些“热”中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是,这些“热”的背后是理想和信念的迷失,是大学生心理上对理想和信念的一种不知所措的、短暂的、非理想的选择和冲动的表现。所以,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要解决学生理想和信念淡漠化的问题。

(3) 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使民族院校的学生的人文精神失落。人文精神是指人类的自我关怀,其实是对人之为人的思考,包括对生命价值、意义的追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所讨论的人生的意义、理想、信念和道德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多元文化的渗透,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所追求的是财富效应,关心信息技术的便捷、物质的丰富和生活的享受,而忽略了其中的精神追求,人文精神中的人的真、善、美的追求和崇拜。在20世纪后期的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崇拜的对象多为英雄人物、科学家等,比如雷锋、保尔、李四光、陈景润、华罗庚等。进入21世纪以后,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大多崇拜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等世界著名的实业家为主,以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人文精神的失落,导致民族院校大学生对生活理想和职业的理想层次上出现了不切实际的理想化特征,在物质与精神层面上会变现出道德的滑坡、亲情隐退和人与人的信任危机现象。对于多元价值观所带来的人文精神失落,是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改进思路

面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德育工作者要敢于面对多元文化给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不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迷失了德育的方向,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探索适合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1.改进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理念和内容

(1) 改进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理念不同于传统的德育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所以,德育工作要促进受教者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才是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核心,突出人的发展,使人的幸福、自由、尊严、人的价值等和教育要紧密联系起来,要求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怀。德育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要重视人的情感因素,无论是人的思想认识,还是人的理想信念和伦理规范都应该融入人的情感。教育手段多么先进也不能取代面对面的教育工作;现代传媒技术多么发达也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完善的制度也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重视以人为核心的德育工作理念,关心人的情感作用,让人的思想实现充分的沟通、传递、感染、分享。这样的工作理念不仅是生命需要的最重要标志,而且是人的情感本身得到发展提升和人的思想品质、精神成长的根本保证。

(2) 改进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内容是一个历史性的话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我们要勇于超越传统德育的界限,包容和承认外来文化,德育工作者不仅要从某一个文化体系或文化传统出发提炼其德育工作经验,而且要与传统德育工作内容进行对比,制定出符合国情的德育工作内容。德育工作的内容只有融入学生生活,使理论与实践能够相结合,学生对德育的理解才能更直观,学生的德育素质、道德修养才能更加被体现出来,才能使学生们在平日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中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德育工作的内容要增加科技知识含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可以为德育工作提供帮助,有效地增强德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德育工作更富有时代气息,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

2.改进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方式

(1)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外来文化,培养他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自主选择的能力和自我修养的能力,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对话意识,提高学生表达、对话、协商能力,帮助学生在一种民主、开放的氛围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在德育工作中要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师生间互动不但能够唤起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形成一种互相促进的课堂气氛,更能充分体现德育课程以学生为核心的理念。但是,目前的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过程往往处于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无法从完善自己的道德感的角度去学习和体验,这是现阶段民族院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师生间的角色互换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学生自己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资料,精心准备一堂课,作为老师来传授。传授之后,由任课教师给予评分和指导,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德育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3) 要加强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授课。要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展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开展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贯彻德育课堂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在德育工作中受到时间等客观条件限制,所以德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及时地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出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解决和帮助。网络课堂的德育教育方式对德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首先,要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知识储备,网络课堂不仅仅是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德育工作者要面向各个专业的学生,就不仅要对德育知识的储备,而且还要掌握各个专业以及各专业的学生的特点,掌握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给学生作出正确的解答。其次,要建设高质量的德育网站,及时更新德育内容,增强网站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网站的德育内容要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们易于接受。再次,要重视德育教育的软件开发,充分满足民族院校学生们的需求,其内容和形式要满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爱好。最后,要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德育工作者在进行德育工作的同时,自身就应当起到楷模的作用,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的生活,乃至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楷模,要做到为人师表,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有利于德育效果的实现。

3.充分开发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资源

民族院校的德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要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发挥民族院校的教师、职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德育德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资源利益的最大化。

(1) 加强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促进民族院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者要主动挖掘校园内的德育资源,利用海报、校园广播、社团等资源宣传一切正确的、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逐渐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公共秩序。

(2) 重视民族院校德育工作者队伍的开发与创新。建立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德育工作团队,是创新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要做到这一点,民族院校要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团队。要提倡勇于学习、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不断提高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团队的整体素质。在做好发展民族院校教师队伍的同时,还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建设好大学生骨干队伍。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为民族院校的德育工作提供辅助力量。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的发展, 多元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任何社会、国家在发展的状态下都不可能是独立的个体, 都会受到来自世界各国的非主流文化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 我们应当接受多元文化这个现实, 承认多元文化的合理性。多样性是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德育工作最突出的特征, 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德育工作要坚持兼容并蓄的方式发展, 多元文化的共存与融合是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德育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多元文化,少数民族,高校,德育

参考文献

[1]张道理, 刘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7) .

[2]雷云.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探析[J].教学与管理, 2006, (10) .

[3]刘敏.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应对[J].教学与管理, 2008, (8) .

【多元挑战】推荐阅读:

思维挑战05-14

绿色挑战05-16

挑战环境06-09

实践挑战06-13

专业挑战06-18

挑战困难08-05

挑战成功08-21

挑战对策08-24

挑战应对08-24

挑战创新09-03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下一篇:热电锅炉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