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挑战

2024-09-04

教育挑战(共12篇)

教育挑战 篇1

[本书与编著者简介]

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教师教育。《教育的挑战》和《课程的逻辑》是姊妹篇,系钟启泉教授多年来论述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的论文自选集,展现了其学术思想之精粹,同时也可以使读者沿着钟启泉教授的研究历程感受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基础教育前进的步伐。《教育的挑战》按照主题分为“辨析素质教育”和“重塑教师形象”上下两编。

“面对教育的挑战,我们别无他途,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而真正的改革,总是观念与体制的同步变革。”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言,要攻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严峻课题,我们需要观念和制度的双重变革,而观念和制度不能套入“鸡”和“蛋”的隐喻之中,没有谁先谁后,两者是同步的。要迎接这场变革,我们需要重建我们的学习文化、教师文化和学校文化。

学习文化的重建

所谓发现和发掘学生的“潜能”,意味着学生学习经验的开放。知识是学生基于个体经验活动的产物,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境之中形成的。因此,学生是“活动式探究者”和“知识建构者”。学生在感悟“潜能”、经验“潜能”的过程之中进行独自的探究,就是基于自身的体验与活动的意义形成活动。所谓“意义”,无非就是经验的变革。这里强调基于学生自身的体验与活动,是要同基于教师的“现成知识的灌输”区别开来。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掌握有“社会”价值的知识、技术、行为方式,被视为“有意义学习”。学生的思考无论是训练这一直接方式还是诱导这一间接方式,把学生外部的某种“意义”灌输给学生,就以为是“学习”。但这不是发展智慧的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摘自《教育的挑战》,第308页

旧的学习观很大程度上和行为主义有关系,行为主义者把学习界定为“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连接”,对那些不可观察的内部过程,诸如“理解”“灵感”“思维”等都被他们含混地塞进“暗箱”。然而,195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召开的“信息科学研讨会”上,一群人撬开了这个“暗箱”,让“学习”和“认知”从行为主义狭隘的理解中伸展出来,将遮蔽的问题领域一一展现。在这群人中有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等,他们打开“暗箱”的力量来自于交叉学科的底气。这次会议开启了理解人类认知过程的新纪元,各个领域的学者开始合作共同研究,形成了一个新的领域“认知科学”,探索学习复杂的内部机理。

基于“认知科学”,我们对学习形成了以下几点新认识。第一,学习就是要建立一个“基于理解”的知识网络。正如诺贝尔获得者西蒙所言:“‘知识’的含义已从‘记忆和复述信息’转变到‘发现并利用信息’。”有效学习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在于是否能实现学习的迁移,而要实现学习迁移之关键在于构建一个结构化的知识网络,否则零碎的信息是无法进行知识提取、问题表征、推理换算的。单纯的死记硬背如同散乱的线团,不用“理解”这根银针就无法串织起一个个精美的图案。

第二,学习建构在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学习从来都不是“平地起楼”研究发现,即便是婴幼儿具有先天的学习机制,在生物学、物理性因果、数、语言等领域拥有知识掌握的优势能力,这些领域也被称为“特惠领域”。不仅如此,婴幼儿还具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先天的探索欲望,这些都是学习的准备条件和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在教授“新知识”前需要了解学生的“旧知识”。这里知识的含义是广泛的,不仅是指相关信息,还包括思维水平、经验背景、学习动机等。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旧知识都是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的,有些旧知识会影响新知识的学习,集中表现为学生生活中的朴素概念和科学理论之间的冲突。比如,幼儿有关“数的知识”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计数形成的,而这种已有知识不利于有理数的理解。

第三,学习是学习者自我控制的能动过程。如前所述,婴幼儿的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他们的学习由好奇心内发地驱动,不断生成问题,在成功或失败中提炼经验,这种对自我学习的监控也可称之为“元认知能力”。出色的学习者通常有很强的“元认知能力”,包括激发学习动机、形成问题表征、提取有效信息、比较新旧知识等。

我们通常认为,一个人的智力是天生的,不变的。然而认知科学的研究发现,脑是一种动力性变化的器官,良好的学习可以促使脑的神经科学结构和功能性结构发生变化,因此,我们的目的是培养能够终身学习的自立的学习者,这样的学习当然不能是被动的记忆,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

教师文化的重建

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更多的是“自我塑造”(self-made),而不是“被塑造”(be made)。课堂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功。我国宋代的“十牛图”,用十幅连环画表征了禅宗的修行和悟道的过程。图中的角色是牧童和牛。牧童开始找牛,不久发现牛,好生饲养牛,然后把牛牵回家,最后,牧童和牛都消失了,这里的牛表征的是原本的自我。“十牛图”本是为禅宗的修行者编制的入门书。但它不只是对禅宗的修行,同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富于启示力的。倘若依据埃里克森的人生周期展望图来思考人的成长,那么,醉心于寻求自我的青年期,相当于发现自我(牛)的时期。从教师成长阶段而言,“我的教学风格”的确立,也许就是发现了牛的阶段。单纯的经验积累并不意味着教师的顺利成长,那么,需要加入哪些因素才能推进教师的成长和成熟,是需要我们好好研究的。不过,可以相信的一点是,教师一旦洞察了教育工作的“不确定性”的特征,就一定能开辟创新教育的道路。

——摘自《教育的挑战》,第224页

今天我们的教师正在经历着由“技术熟练者”向“反思性实践家”的转型。有人提出,“反思性实践家”是不是对我们教师要求过高了。钟启泉教授指出,这种说法就把教师专业化的核心要素——“反思”和“实践”抽掉了,反映了在某些人心目中教师仍然是作为技术熟练者的“教书匠”,“匠”最核心的涵义是指依靠经验重复、简单机械地劳作,就像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无他,唯手熟尔”。应该说,课程改革为教师文化的重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教师不再是被动的执行者,而是被赋予参与课程开发权力的能动者。面对复杂的课堂情境,教师需要迸发临场的教育智慧,对课程作出自我的诠释,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布建属于自己的思想网络,树立自我的教育见解和教育风格。钟启泉教授提到的教师需要具备的四种心态,即4H——诚信(honesty)、谦卑(humility)、幽默(humor)、希望(hope),其中的谦卑是指教师要有一颗开放的心,不可否认的是,有些教师对理论有一种拒斥感,认为理论无用,经验才最可靠。让我们来看看经验到底是什么:今天我看到打雷、闪电,然后就下雨了,明天又是如此,于是我得出结论,下雨之前会有雷和电,但是仅停留在此。我不知道如何才能避免雷电,或者如何利用雷电造福于人,因为经验只关心“是什么”,而不关心“为什么”,更何况经验在很多情况下是错误的。应该说经验是有益的原材料,但需要我们反思整理,如果因为经验而骄傲自得,固步自封,那么经验就成了阻碍。

教师文化的重建需要更新我们的教师教育理念。如果将教师作为技术熟练者来培养,认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在于熟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专业知识,那么,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上述知识的培训。然而这样的培训往往让人觉得空乏无力,这就是因为没有击中教师专业的知识形态——实践性知识所致。“实践性知识”有几个特征,其一,它是依存于情境之中的经验性知识;其二,它是作为一种“案例知识”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其三,它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综合多学科的知识;其四,它作为一种隐性知识发挥作用;其五,它是一种拥有个性特征的“个体性知识”。所以,我们的教师培训应该更契合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形态。同样,我们也要防止另外一种倾向,认为只要多听几节课就可以了,那就忽视了实践性知识的“情境化”特征。教育情境最大的特点在于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对这些情境作出多种角度的阐释,促进我们对教学的理解,

学校文化的重建——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学校

学校不是官僚制机构,不是兵营,不是公司,更不是监狱。学校是“学习共同体”,是“学习型组织”。重建“学校”的概念是改善“课程管理”的先决条件。塞焦范尼把“学校”视为一个“学习的社区和道德领导的中心”,它有一组共同的规范,以及处事的方法,共同为学生的福利奋斗。我们不仅要改变对学校的观念,而且要改变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从权力的掌控转换成权力的共享;由未经分化的角色与责任转向多元且重叠的角色与责任;由平行的、分割的工作转向共享的问题解决、支持以及决策,这些共享的规范将引导学校形成革新的学校文化。

——摘自《教育的挑战》,第91~92页

和“学习型组织”、“学习共同体”相对的学校概念是“工场型学校”。自产业革命以来,学校作为工业生产的一环,其职责是输送大批量生产守职、勤奋、忠实的劳动者,学校也沉迷于这种热火朝天的生产热情之中,成为一个效率至上的大工场。而在今天,信息化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创新成为经济的生长点。于是,再把学校当作一个巨型工场,把学生按事先的器具压模成型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了。今天,我们提出“让学校适应学生”,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本身须成为一个朝气蓬勃的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共同体,而不是一个封闭、僵化的工场,不是“上行下效”、“等级森严”的官僚机构,不是“一切服从指挥”、“步伐一致”的军队,更不能是“剥夺一切自由”、“令人压抑不畅”的监狱。“关怀”应成为学校文化的中心词。学校既不是强制性组织,也不是功利性组织,它是一个规范性组织,也就是说,校长不是依靠外在的权威来压制,而是靠他自身所体现出来的专业素养、人格魅力来调动和影响教师。而教师们则在校长营造的民主的环境和共同愿景中感受到一种内心升腾的力量,自觉地融入和参与学校的规范建设,这种组织特性同样适用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昨日的组织是机械组织,今日的组织是系统组织,而明日的组织是头脑组织”,机械也好,系统也好,它们共同的一点是重视整体的运作和协调,没有凸现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头脑组织意味着每个成员都是一个思考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具有自我修正、自我监督的能力。学习型组织就是能激发每个人主动行为的头脑组织,而非依靠“权威、制度、规则”使每个人都被动适应的机械组织和系统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可以参照沃特金斯和马席克的七个C,即持续不断(continuous)的学习,每个成员既懂得反躬自问,又明白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亲密合作(collaborative)的关系,彼此之间相互支持、良性互动;彼此联系(connected)的网络,内部人员交流通畅,有常规性、经常性的交往渠道和方式,同时保持组织与外部的接触和沟通;集体共享(collective)的观念,学会分享经验教训以及困苦、喜悦的情绪,增强团队的知识财富及凝聚力量;创新发展(creative)的精神,鼓励和保持个人及团队旺盛的创造能力;系统存取(captured and codified)的方法,用最新的科技力量支持团队建设和组织运转;建立能力(capacity building)的目标,组织旨在维系每个人持续的发展,努力发展每个人终生学习的能力。

因为学习型组织是由内部成员对话形成的组织,所以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三级管理”“一纲多本”的课程开发政策为学校的个性化、特色化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关键在于营造一种对话的氛围,不仅是指管理者和教师之间,也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对话能焕发出每一个人的独特性和主动性,教师和学生丰富的、具有个性的生活体验是支撑和产生学校文化的源泉。

有人批评这次课程改革的理念过于理想,引进西方的理论过多,未必适合中国的国情。钟启泉教授指出,国情是人造的,是可以改变的。“国情要适合真理,而不是真理要适合国情”,新课程的理念不是时髦品,而是逼近教育的实践本质。当然,对于理论我们需要审慎地加以辨别、发展和实践,也就是钟启泉教授所说的“国际视野,本土行动”,但如果将国情当作是保守封闭的盾牌和幌子,那么发展和进步就被“国情”阻挡在外了。

教育挑战 篇2

双语教育正在我国部分省市如火如荼地开展,并大有燎原之势。例如,我国最早开始推广双语教育实验之一的上海市教委已经明确提出“2010年让50万名中小学生受益于双语教学”的宏伟构想。客观而言,正如我国双语教育专家王斌华所言:“我国目前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其最直接、最主要的出发点是提高英语水平,培养双语人才,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双语教育的质量?除了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外,我们还必须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为语言深深地根植于文化土壤,不同民族按照各自的文化哲理心态影响着语言构造,又按照语言构造来理解世界,从而强化了本民族的文化哲理。文化哲理和语言构造之间显现出的这种水乳交融的关系,在语言的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反映,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

下文就从词汇、句法、语篇、语言特点、语言生成模式等方面对汉英语言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予以解析。

一、汉英语词差异——“内涵意义”的不同文化编码

词汇作为语言中的基本单位,往往最能反映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英国著名语言学家里奇在《语义学》中区别了词汇的七种意义,其中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最为重要。前者是指“可以观察到的‘外部世界’某一特定部分明确所指为基础”的意义,后者则指“词在说者或作者、听者或读者的脑海中所形成的感情和想法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意义”,就是俗称的“联想意义”。不同语言的概念意义可能相同,但是内涵意义由于富含文化编码,因此可能迥然不同。汉英词汇的内涵意义之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词汇空缺

甲种语言中有些词在乙种语言中找不到相对应或契合的词,这种现象称之为词汇空缺。

以称谓为例。称谓是特定文化的产物,不同社会的文化制度、文化风貌和文化心态,使称谓词包涵不同的语义。自古以来,中国就十分重视家庭伦常关系和亲属关系,因此亲属称谓不仅被赋予精确含义,而且数量繁多。从己身向上追溯到前五辈,向下推及至后五代,加上平辈,形成所谓九族,而且男性亲戚和女性亲戚不同,父系亲戚和母系亲戚有别,又有直系和旁系、近亲和远亲之分。譬如,汉语九族中有高祖、曾祖、曾孙、玄孙、元孙、云孙等称谓。而西方语言的亲属称谓一般只表示生育、同一和婚配三种关系,不表示长幼。厦门大学教授兼作家易中天在《今日说话丛书》中做的序就有这样一段话:“老外看咱们,也觉得很麻烦。又是伯母又是舅妈又是婶娘,七大姑八大姨的,搞那么复杂干什么?一个aunt不就都打发了?哈!他不知道,即便伯母、舅妈、婶娘,在咱们这儿,还分着亲伯母、堂伯母、表伯母,亲舅妈、表舅妈,亲婶娘、堂婶娘、表婶娘呢!如果加上干亲,则还有干伯母、干舅妈、干婶娘。分个姑姑姨姨的算什么!”

再如,“关系”一词,其汉语语义极为广泛,我们既可以说“拉关系,走后门”,也可以说“此人生活作风不正派,经常男女关系”等。然而,“关系”翻译成英语,往往只有对应的“relationship”一词,缺乏汉语中丰富的语义蕴涵。

红学专家周汝昌在文汇报上的一段文字栩栩如生地反映了西文翻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我此际为文春寒尚感‘料峭’,西文没有,怎么办?用‘气温计’数据表述吗?‘杨柳依依’,‘依依’怎么译外文?洋人看见柳树,发生‘依依’感吗?”

2.词义错位

词义错位是指两种语言表面上似乎有相对应的词,但实际上这些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引起的心理联结却不同。以“狗”为例。英美国家的绝大多数民众对于狗非常宠爱,反映在语言表达式中,就有“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的家伙);“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Be top dog.”(位居高位),“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He worked like a dog.”(他工作很勤奋)等用法。

而汉语中对狗的措词就不怎么友善,“狗急跳墙”、“狗仗人势”、“偷鸡摸狗”、“狐朋狗友”、“猪狗不如”、“不通”、“狗皮膏药”、“狗头军师”、“狗腿子”、“丧家狗”、“落水狗”、“狗党”、“挂羊头,卖狗肉”、“狗咬吕洞宾”、“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虎落平阳被犬欺”、“声色犬马”等等,不一而足。狗背负如此多的罪名,据说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说文·犬部》有对犬的解释:“羊为群,犬为独也。”段玉裁注释:“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独”字也正是以“犬”为其表义字。可能正是由于狗不合群的性格,触犯了中国人喜爱聚众的传统文化心态,因此对“狗”也毫不留情地“棒打落水狗”。

此外,宗教意义上的某些词语也会引起歧异。例如“sin”(罪)是基督教的核心概念之一。据《旧约·创始纪》载,人类自从亚当、夏娃吃了禁果之后就带有了原罪,耶稣降临到世间也是为了救赎罪人。据说,基督教在中国并不像西方那样兴旺,除了文化传统原因外,还在于对“罪”的理解存在着歧异。中国人对于承认“自己是罪人”这句话难以接受,认为自己不偷不抢,怎么都不能与“犯罪”沾边。其实,考究一下“sin”的词源,我们会发现,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没有瞄准靶心”。基督教所说的“犯罪”,其实就是没有听从上帝的话语,也即“偏离了靶心”。“偏离靶心”,人人在所难免。因此,西方基督教徒容易在上帝面前承认自己是“罪人”。

二、汉英句法之异——透视文化之别

除了汉英语词之间存在着差异以外,深深根植于农耕文化的汉语句法与讲究“本客两分”的英语句法之间也存在着众多差异。例如:

1.汉语中的句式排列是对现实的临摹,英语句式则浮动于现实之上

以英语句式“The ruler is inside the drawer of the table in the room.”为例。这句英语翻译成汉语成了“尺在房子内的桌子的抽屉里。”对这句话加以解构,能清晰地表明汉民族看待事理的思路。为了找尺,我们必须先进入房内,找到桌子,然后打开抽屉,最后才能找到尺。汉语的句式顺从自然和事物发展的时序,因而是一种事理逻辑。而英语中表达空间次序的方式与自然发展的时序相反,按照由小至大的顺序排列,是一种经过抽象之后的表达。

同理,在“他坐飞机到这儿”这个句子中,“坐”和“到”同为谓语,只分先后,不分主次,反映了汉语语法的线形次序与经验结构同构。此句翻译成英语成了“He came here by air”,谓语动词只有“came”一词,而“来的方式”用“by”为标志予以强调,因此英语的表达法已经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整。

2.汉语句式看重等级序列,英语句式凸现个体

汉语的语序往往是从大至小,如地理名称从“国家—城市—具体方位”,而英语的语序恰好相反。如:“他1952年6月12号生于中国上海。”翻译成英语是“He was born in shanghai,China on 12th of July,1952.”

3.汉语句式倾向内省,英语句式责任外托

有专家称,汉语与英语的语序排列方式不同反映了截然相反的世界观。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大环境,逐步走近小环境,最后才确定自己的位置。汉语的这种语序特征反映了“内省”式的世界观;而西方则习惯于让自然适应个人,是以自我为中心定位的。具体表现在语序上,即首先确定主位,以此向外扩延,是一种“外探式”的世界认知观。如“她嫁错了人。”“错”归咎于主体的“她”。而翻译成英语就成了“She has married a wrong guy.”“错的”是作为客体的“家伙”。再如,“我忘了他的名字”,翻译成英语成了“His name slips my mind”,似乎他的名字不好记,从我脑海里逃之夭夭。对于“我无话可说,我最喜欢的队输了”这句话的英译是“Words fail me!My favorite team lost the game.”似乎是言语违背了我,使我变得无话可说。因此,内省式的中国人倾向于“自责”,而西方人则习惯责任“外托”。

三、中英语篇分析——“直线型”与“螺旋型”的对话

美国学者卡普兰在《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思维类型》一文,分析和比较了600份外籍学生用英语写的作文,从他们文章内部的衔接方式、话题的组合方式等途径发现,典型的英语文章的组织架构,显示“直线型”思维方式,即每一段落以主题句开头,后接例证句,最后收尾;或先有例证句,最后结

束于主题句。而那些母语是东方语言(包括汉语)的学生,他们的典型作文方式却显示“螺旋型”的思维方式,即不直接论证段落主题,而是“迂回”地从各种外围角度间接论证主题。这种语篇的论理方式有点像我们的散文习作,讲究形散而神不散,点到为止,意犹未尽。

有关“直线型”和“螺旋型”的思维对比还表现在汉英两种文化对待时间的态度上。意大利文物保护专家米其勒在考察了中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后,发现中西方对于“时间”的观念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他认为,西方人的时间观是线形的,时间在西方人的眼里起源于一个固定的点。因此,西方人的文物保护工作是要尽量保存文物的历史真实面貌,力求做到修复后的作品不仅可以恢复原状,而且必须能看得出碎片的纹路,以使人们能从修复件看到原作者的技艺和手法。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回溯那个文物发生的时间原点。这种回溯力求历史之真,其思维方式是直线的。

而中国人的时间观却是循环的。中国历史上每一位新皇帝登基,都要重新开始纪年,给人一种“改朝换代而江山依旧”的感觉。这种循环的时间观在文物的保护上则不求原始之真而求历史弥新,重新开始,于是用现代化的手段翻修和重建就成了保护古迹的重要手段。此外,东西方民族的交际策略也反映了“直线型”和“螺旋型”的思维方式。英语国家的人们互相谈论,像是在打排球,一个人开球(引发观点)后,其他的人顺着球(围绕着主题),有能力的接球或传球(阐发观点),或是扣球(驳斥观点),却很少有看着球落地不回应的(保持沉默);东方民族恰相反,他们的发言更像是在玩保龄球。一人开球后,其他成员靠立在一边,静默地看其表演。球打中了(同意其观点),鼓掌表示祝贺;球没有打中(反对其观点),也鼓掌表示鼓励。接着,第二个人开始打球,其余的人则又成了观众。

四、“弹性”与“刚性”——汉英语言结构特点解析

打开新牛津英语词典,你会被英语单词数量的浩瀚繁多所折倒。光英语单词一项就超过350万词条,其中单列的科技词汇就达52000个。相形之下,汉语字词的数量简直少得可怜。据统计,现代汉语有 44300多个常用词条,却只用屈指可数的3730多个字组成。即使是洋洋大观的《十三经》,包括大批目前已经被淘汰的生僻字,也不过6544个字,这个用字量只相当于莎士比亚全集的三分之一。面对天文数字般的英语词汇,屈指可数的汉字却要表达几乎相当的语义,虽然困难,但同时也造就了汉语词汇、句法的超强弹性功用。

例如,汉语中的语词能够像积木一样灵活搭配。比如,以“飘”、“顶”、“红”、“旗”、“峰”这五个字组句,我们最多能有10种组词法。“顶峰飘红旗,红旗顶峰飘,红旗飘顶峰、顶峰红旗飘,旗飘红峰顶、峰顶飘红旗、峰顶红旗飘,红峰顶飘旗、红旗峰顶飘,旗飘红顶峰”。

不仅语词,汉语的句法排列亦非常灵活,并允许语法缺位。如汉语句式“我有个儿子,非常听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每一分段都暗换主语,但意思相当明显。同样一句话有几种英语的译法,但无论哪一种都讲究形态完整,句法严谨,显现出一定的刚性。如“I have a son and he is very obedient.He does everything as I ask him to.”此句翻译的特点是主语明晰。还有从句的译法,如“I have a son,who is very obedient and does everything as asked.”,这种主从结构使得英语的句法结构森严,犹如城堡的构架,底座(主句)四平八稳,根基牢固,上层建筑(从句)标志明显(引导词如 who等)。

五、“法治”和“人治”——东西方语言的文化生成模式浅析

任何语言都由其言语形式,如汉语的方块字,英语的字母体系等等。语言以形式传达意义,在意义对形式的依赖方式和程度上,中西文化选择了迥然有异的路径。

西方人长于向外探求,以“法治”的精神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中国人则把一切都还原于“心”,倾向于表现主体意识,因此是一种“人治”的语言。这种不同的精神文化反映在语言结构上便是:英语形态丰满,讲究形式,形式控制意义;汉语讲究意义,意义控制形式,崇尚“得意忘形”。的确,为了还原现实的客观性,英语采用“以形定意”的建构方略,即语言要表达的各种意义与关系大都有形式上的标志。如系动词“am”,它所承接的主语必然是“I”,而汉语中的“是”,却无法确定其主语究竟是“你”,“我”,还是“他们”。此外,英语的动词具有丰富的诸如数、体、人称、时、式、语态的形态变化,而汉语的动词既没有这些形态变化,也无固定位置的标记,例如,“饭吃了”和“吃了饭”同义,“花开了”和“开了花”同义。

由于汉语缺乏形式标记,更多依靠人的主观感觉来判断语义,因此属于“高语境”语言,更需要“人”的解读。季羡林就认为:西方印欧语系的语言形态变化异常复杂,只看一个词儿,就能判定它的含义;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必须把它放在一个词组中或句子中,它的含义才能判定,使用惯了这种语言的中国人,特别是汉族,在潜意识里就习惯于普遍联系,习惯于整体观念。

英语的“法治”与汉语的“人治”可以从文化的生成模式上寻根问源。例如,西方民族的先民们所生活的地方,自然环境相对严峻。古希腊的土地十分贫瘠,既不适合渔猎,也不宜大规模的畜牧。山河零碎,海洋环绕,外部世界与人之间有了距离。距离产生想象,促发了古希腊哲人客观观察自然,以求真知的精神。同时,严峻的地理环境迫使希腊人把生活方式集中在跨海经商、外掠殖民上。这样的生活客观上需要抽象的思维更胜于具形思维。因此,从古希腊开始,西方民族就注重形式逻辑、抽象思维,力求从独立于自我的自然界中剥离出纯形式的观念。这样的文化心态促使西方语言具有丰满的外形结构、曲折的变化,讲究修辞的知性分析及形式逻辑等。

汉语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中国文化的舞台是十分广袤的大河平原,其间散布小片森林及辽阔的草原,气候温和,但土地不肥,大河时常泛滥。同时,中国的地理特点也具隔绝性。高山、大海、沙漠把中华文明包围在农牧民族之中。这样的环境形成了中国独具一格的文化生存形态,即家国同构制度下的小农农耕文化。因此,中国文化呈现出诸如“天人合一”、“克己复礼”“等级森严”、“内探自省”、“主观领悟”等等的文化样态。与此相适应,中国的语言文字注重主观感悟,以神统形。

综上所述,中西方民族在语言文化方面存在着众多差异,这给我们的双语教学带来了挑战。但是,差异需要认识和超越。当我们的双语教育不断地记录、描述、辨析这些差异时,我们同时也在超越不同语言文化造成的藩篱。我们不妨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刘润清为《跨文化交际丛书》所做序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语:

“世界上缺少的正是‘双语人’和‘双文化人’、‘多语人’和‘多文化人’。我们这些‘双语人’也许比外国人更外国人,比中国人更中国人。这是因为我们同时具有两种文化的智慧和眼光。我们看外国文化,比一个单语的本族人理解更深;我们看中国文化,比一位不懂外语的同胞看得更透。”

参考文献:

[1]王斌华著.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

[2]Geoffrey Leech.(1981).Semantics.London:Penguin Books.

[3]刘志基著.零距离看远距离.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3—6.

[4]周汝昌.思量中西文化.文汇报.1999年5月30日.

[6]胡文仲、高一虹合著.外语教学与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109.

[7]申小龙著.汉语与中国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09—382.

向传统教育发出“挑战宣言” 篇3

[关键词] 传统教育 兴趣 过程 反思

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采用倒叙的方式记述了发生在印度帝国工程大学(ICE)中的故事。该片用一个“另类”学生所做的另类事件开头,以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思想碰撞为主题,描述了帝国工程大学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其教育方式。电影一开始,展示了一系列让人忍俊不禁的镜头。在帝国工程大学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新生报到之日,必须以穿内裤的形式对大二学长致以诚挚的敬意。这似乎已成传统,大家虽有异议,但也并未见到谁“揭竿而起”的。但事情总是往往就是这样具有戏剧性。有一天,一个大一的新生竟通过运用八年级所学的物理常识——盐水是最好的导体——给大二的学长以一个血的教训。在接下来的教务长的开学训话中,又是这个大一新生向教务长提出了一个让其为之纠结的问题;这个大一新生在上课时不照搬书本知识,挑战“权威”,多次被老师赶出教室;当大家都在浴室中为洗澡的人太多而发愁之际,他却在任何可以找到水的地方,如浇花的水管等,随时享用淋浴。这个“另类”学生——兰彻(音译。下同)——的一系列做法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笑。

该剧还通过帝国工程大学的学习生活揭示了不同的主题思想。

一、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在剧中,拉秋(音译。下同)和法尔汉(音译。下同)代表了同一类型下的两种不同形态的人。拉秋身负家庭重任。父亲长期瘫痪在床,姐姐囿于家庭贫困拿不出嫁妆,而不能出嫁。因此,选择工程师这一职业,对他而言,更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但事与愿违,越是害怕失去,越是易于失去。虽然拉秋常常求神拜佛,手上戴满圣戒,但是他的成绩始终很不理想,甚至濒临无法毕业的困境。

法尔汉的情况有些许不同。他是传统观念影响下的牺牲品。他一出生,他的命运就被父母安排好了。遵从传统观念,男孩儿最好的去向莫过于做个工程师了。因此,他的爱好——野生动物摄影——只能作为偷偷摸摸的不务正业之道。加之,他的家庭条件也是比较一般,父母的一系列“关爱”无疑成了加重他心理负担的砝码。家里唯一的空调安在法尔汉的房间里,只为他的学习环境好一些;家里的存款给他了电脑,作为未来工程师的毕业礼物。这些“软压力”让法尔汉无法向他父母启齿,说出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但现实情况却是,他对工程学不感兴趣,工程学自然也不青睐他,以至法尔汉每次考试都是位列末位,实属痛苦之至。所幸,在兰彻的帮助下,法尔汉最终走出了这一怪圈,找寻到了自己的真正所爱,最终在野生动物摄影方面颇有建树。

当然,相比较而言,拉秋和法尔汉是幸运得多了,其实,在传统思想的束缚下,有多少生命又是已然成了牺牲品。剧中刻画了一个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病毒”。他是该校的教务长,对学生的要求严苛。此人是传统教育思想的忠实践行者,秉承男孩子只有学习工程专业才是人生的正途,在学校里他这样要求他的学生,在家里他这样要求他的儿子。此外,在教育中,他坚持认为,学习只能争第一,第二都是无用的等理论。但事实却是残酷的。他的儿子酷爱文学,却被逼无奈选择了工程学专业,由于实在无法忍受,而选择了自杀。“病毒”深深陷入痛苦之中,却一直没有意识到,原来自己竟是杀死儿子的“帮凶”,更意识不到,他坚定维护的传统思想才是杀死儿子的元凶。

在剧中最有说服力的人物是兰彻。他对工程学的热爱可谓是到了痴迷的程度,但是他又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让兴趣成为学习的主导,引领自己的学习生活。正如他所说:“知道我为什么总是能考第一吗?因为我喜欢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激情所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人们的学习热情。

二、人生的乐趣在于享受过程

剧中有个人物外号叫“消音器”。这是个反面人物。他的所作所为让人觉得很不耻。如为了自己能考取更好的成绩,他在考试前将X级画报塞在别的同学的宿舍门缝中,以吸引别的同学的注意力,减少他们的复习时间;看到别的同学倒霉,他幸灾乐祸;看到别人不如他,就异常得意。他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是仅以金钱、地位等为准则,这也是他学习的主要动力。应该说,“消音器”是深受帝国工程大学教务长“病毒”影响的一个标准的“好学生”,坚信生活就是竞争过程,注重竞争意识,做事只争第一,绝不做第二等。但是,让他大失所望的是,虽然他在学习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思,他却一直难于达到理想目标。考试名次总还是“屈居第二”;本以为身居全球化公司的一位副总裁,已是相当荣耀的事,但没有想到他的“假想敌”兰彻却早已是一名闻名于世、并有着四百多项发明的科学家了。兰彻有句话很是具有启发意义。他说:“不要追求成功。做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成功就会追求你。”

“消音器”的这一遭遇让我们不禁想到我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的《世说新语》“任诞”卷中的“雪夜访戴”的故事。故事中写道:“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1]751通过这则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子猷认为人生的旨趣在于过程,而并非单纯的目的趋导。从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理解到这一点,感受到生活的过程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满足。看来人们在这一点的看法上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

三、对传统教育的反思

该剧中除了提到上面两种思想外,还集中表现了印度传统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对人们的影响。

传统教育对学生的压制除了体现在人们对性别的分工(男孩学习工程,女孩当医生)外,还体现在这一系统的思想约束、学习的压力等对学生的残害。剧中有个情节尤其让人看了之后久久无法平复。帝国工程大学有个大四的学生叫杰伊(音译。下同)。他的毕业设计由于错过了上交时间,加之其毕业设计也让“病毒”觉得有些不满,所以“病毒”将其毕业设计判为死刑,并令他无法毕业。这让杰伊觉得非常绝望,他无法想象自己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后的感受,因而最后选择了自杀。在杰伊的葬礼上,兰彻提出了一个让“病毒”为之暴怒的问题。他说:“所有人都认为杰伊是死于自杀,那过去四年的精神上的压力呢?”

接下来的论证过程虽然是充满了喜剧效果,但又让人无法笑得出来。当兰彻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子虚乌有、现编的单词后,所有的学生,甚至包括“病毒”在内,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闷头开始查找所谓的标准答案,并因为未果而感到失望、无助。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下,人们看重的更多的是分数,却忽视了该如何学习的重要问题。其实我们何尝不存在同样的问题呢?还记得,那条流行于校园的一句“歌谣”吗?“分儿,分儿,分儿,学生的命根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我们在学习中,看重书本,却忽视了书本以外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学习中,追求标准答案,却忽视了生活这个大千话题。正如帝国工程大学一样,分数成了主宰学生命运的一切。成绩按照分数高低排序后公布在墙,照相时按照分数高低定位置,老师以分数高低作为“好学生”、“坏学生”的衡量标准……除此之外的东西都被分数的“光环”给遮盖住了。

正如兰彻所说:“这里是大学,不是压力工厂……就算是马戏团的狮子,在皮鞭的威慑下也能学会坐在凳子上,但你会称这只狮子是受过“良好训练”还是“良好教育”呢?”这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是一部主题相对多样的作品,它具有多要素综合的特征。作品中有让人为之动容的情节、有让人忍俊不禁的欢笑场景、还有一些让人无法不深思的细节。当然它在为我们带来了欢笑的同时,更多的是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朱碧莲、沈海波译注.《世说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5月第1版.

作者简介

教育挑战 篇4

第二个挑战是如何提高学校的斗志, 尤其是那些总处于合格线上的学校。在今年参与督导的所有学校中, 有14%的学校在最近两次督导中都被评为合格, 并且没有继续改善的能力。过去被评为合格的40所学校中, 22所仍然是合格等级, 有两所学校的等级还有所下降。16所学校在3次督导后, 仍在合格线上徘徊。社会关怀和儿童护理机构方面也存在类似挑战。这些机构应该认识到改变的紧迫性。这类处于合格线上的机构最需要我们在后面推一把。

第三个挑战是改善教学质量。每一个教育机构的核心都是良好的教学水平, 这就要求领导者对改善教学给予持续的关注, 促进教师教学实践水准的提高。但是, 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在今年的督导中, 教学水平处于“合格”等级的占大多数, 只有3%的中学和4%的小学的教学质量被评为“优秀”。处于“合格”等级的教学水平不能使学生在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取得长足进步。我们的新学校督导框架将会更多关注这一问题。

第四个挑战是确保最有需要的学生和学习者得到最好的服务。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心理脆弱的学生或需要人照顾的学生要取得更大的进步, 需要的是最好的服务。但是, 今年为最贫困学生服务的1/5学校与为富裕学生服务的1/5学校相比, 前者更多被评为“不合格”。为富裕学生提供服务的71%的学校被评为“良好”或“优秀”, 而只有48%为最贫困孩子服务的学校达到这两个等级。

中国教育的最大挑战是体制改革 篇5

张志勇 国家督学,民进山东省委副主委,山东省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

今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4%的实现对中国教育发展而言分量很重,但是在即将到来的后4%时代,中国教育该如何发展才能更有后劲,走上更加科学的轨道,进而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宏愿,无疑更令人期待与思索。日前,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接受记者采访,他认为必须认真筹划并加快实施教育体制改革,中国教育才能实现创新发展,取得新的突破。科学发展呼唤教育体制改革

记者: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一直被视为保障教育健康发展的核心指标之一,从目前来看,这一指标已编入国家预算,并将确保在本年度实现,请问,对此您作何感想?

张志勇:温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本年度实现4%,可以说,这事关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能否真正得到落实。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加加速了教育的发展,确保了国家教育在3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义务教育实现普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学前教育正在加快发展,等等。我们在推动教育发展、扩大教育机会、加快普及各级各类教育上所取得的成就,怎么说都不过分。

记者:令人欣慰之余并不乏清醒的声音,那就是在教育投入逐年增大,教育财政保障日趋完善的当下及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办有质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应选在哪?

张志勇:不少人对教育的发展持乐观态度,感觉4%的指标落实了,中国教育发展就能进入快车道,其实远远不是这样。没有钱办不好教育,有了钱不改革体制和机制,同样办不好教育。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如果不加快改革体制问题,中国的教育很难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应当认清,当代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要举办有质量保障的教育,不仅仅是有学上就可以了;二是要满足每个人对教育质量的不同诉求。针对这样的新趋势,需要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如果说,过去的教育发展是外延式扩张,现在要转向内涵式发展。

如今,大家都说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重视孩子品德的养成,但如果我们评价局长、校长和老师时,还是只看考试、分数和升学率,那么,教育局长、校长和教师就无法安心办教育。具体到老师,也就不会用心去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管孩子的个别问题、重视孩子的品德养成、培育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等等。

因此,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体制改革问题,如果不突破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是不可能的。要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决策、执行与监督相协调领导体制

记者:体制改革历来都是改革的深水区,体制改革首先要解决由谁领导、如何领导的问题,对于这一核心问题,您有怎样的思考和切实的建议?

张志勇:加快教育领导体制改革非常重要!我建议建立决策、执行与监督相协调的国家教育领导体制。

首先,建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委员会,把各个与教育职能有关的部委吸收进来,这样就可以跳出部门利益格局的局限。在组织形式上可以设立一个办公室,组织和协调日常事务,主要的决策依靠专家。

我国已经成立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在此基础上我认为应成立两个委员会,一个是教育拨款委员会,如何作预算,如何实现科学拨款,钱怎么花好,怎么监督,由拨款委员会来做。一个是国家考试委员会,负责大中小学的考试制度设计和改革,由他们进行科学、长期的决策和论证。

其次,要优化中间层,即重组国家教育部的内部机构设置,整合存在职能交叉的司局,适当减少管理高等教育的司局,新建教育职能管理缺位的司局。

再次,重点加强监督体制,加强国家教育督导团建设。应委任正部级领导担任国家教育督导团总督学,督导团下设办公室,负责教育督导的日常组织与协调工作。同时,分别建立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公共教育政策督导司,负责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的监督和执行。

实现事权和财权的有机统一

记者:更多的钱意味着必须办更好的事,事实上,不少属于教育的钱在分配和使用上并没有实现效益最佳。问题可能又要回到机制上,请问公共教育财政保障机制该如何健全,才能确保国家的教育钱花得更实效?

张志勇:最关键的是,财政、教育、审计部门围绕教育财政经费的责任与权利边界要清晰,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必须加快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我建议,财政部门的责任应是千方百计地保障教育经费的预算额度,而不是直接分钱,要逐步减少项目预算;教育部门的责任是要强化部门预算,把财政部门争取到的教育经费花好、花到位;财政、审计部门要携手加大对教育经费预算的监督和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杜绝浪费。

同时,应加快教育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关于教育公共服务财政体制的建立,大家比较关注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化学校建设等,其实,这是最基本的教育公共服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比如教师培训、教育科研、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教师职称评审、中小学教辅材料、中小学教师日常教学需要的课程资源、中小学学生的课外辅导和实践活动,等等,所需费用应逐步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由国家财政予以保障。

譬如,广受诟病的有偿家教泛滥问题,怎么解决?我想可以探索通过推进公共服务来逐步解决,至少不断压缩有偿家教市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可以县区或学校为单位,建立课外学习辅导公共服务平台,在寒暑假、节假日请优秀教师值班,给学生以指导。所需费用,包括平台开发、运行管理、技术服务和教师补助等,由国家财政提供经费保障。地方教育政绩要看一揽子指标

记者: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同样是事关国家教育发展的核心命题,但近20年来,素质教育仍然没能实现全面落地。说到这里,不能不提教育政绩观的话题,请问,在教育体制改革当中,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应如何构建?

张志勇:一个地方政府到底应该履行哪些法定职能,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要非常清楚,不能仅仅看升学率这一指标。建议中央出台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让全社会都知道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要看升学率,更要看一系列指标。比如,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可用财力的比例、教师的工资水平、学校公用经费的标准、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学校达到国家办学标准的状况、义务教育的辍学率、依法履行教育职能的状况,等等,这些考核指标应广而告之,方便人民群众客观监督。让懂教育的人管教育办教育

记者:钱学森之问困扰着我们整个民族,同样也考问着教育,毕竟,一流创新拔尖人才的出现离不开教育。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必须解决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请问,今后,我们提倡由什么样的人来办教育?

张志勇:教育改革和发展也要靠人才,必须实施“教育人才强教战略”。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实施教育家办学,加快推进教育局长、学校校长的专业化,让懂教育的人管教育、办教育。

如果一个教育局长、一个校长不懂政治的话,教育就失去了方向;如果不懂经济和社会的话,就不知道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果不懂教育的话,他就不尊重教育规律,不敬畏教育科学,教育就不可能健康发展。

一个教育局长不仅应该具备党政干部任用条例中所规定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还必须具备教育的专业素养。要保证这支队伍是专业化的,中央就必须尽快出台地方教育局长任职资格专业标准,实施教育局长任职资格制度。

要完善并严格执行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严禁“先上岗、后买票”。要加快实施“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机制。要将地方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防止按照党政干部管理,优秀教育人才不到法定退休年龄就要退出教育管理岗位,否则,将导致我国非常难得的优秀专业教育人才的极大浪费。评价制度应实现顶层突破

记者: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同样是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的重点改革内容,请问,对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您有哪些思考?

张志勇:政府如何评价学校、评价教师的工作,都涉及政府教育工作的价值取向,涉及到依据什么标准选拔高一级学校合格新生,这一切反过来又会极大地作用于学校发展。当前,全社会特别关注高考改革,国家层面应该加快高考改革顶层制度的设计,加快高考改革的步伐。建议高考改革要特别关注4个问题,一是要规范政府、考试机构、高等学校在招生考试方面的职能,把高校推向高考改革的主战场,把高校招生自主权还给高校;二是要改革我国重点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把自主招生放在国家统一考试之后进行;三是在国家自主招生改革中要对农村学子实施弱势补偿政策;四是要加快实施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职高专试行注册入学制度的试点。

此外,我呼吁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必须唤醒公民社会的力量。在这方面,可以把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作为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突破口。要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协同,必须有一个协同合作的平台。近些年,山东省大力推进家长委员会建设,这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一部分,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支持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改革,自身素质也得到不断提高。

挫折教育让兴趣课堂充满挑战 篇6

【关键词】幼儿园 挫折教育 兴趣课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1]早在很多年前我国的很多学者就已经提出了“挫折教育”这一观点,很多幼儿园进行了各种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在变,教育环境在变,教育理念在变,施教者在变,受教者更是在变。怎样让老观点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依然放光彩,使得经典的挫折教育在兴趣课堂中发挥作用并更好的实施,本文中笔者将就这个问题展开浅析。

一、再析挫折教育

所谓“挫折”是指挫败、受阻挠、失意、失利的意思。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的情绪反应。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因人而异。挫折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挫折,专指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的时候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广义的挫折,泛指一切能够引起人们紧张,造成疲劳过度和心理变化的刺激性事件。

幼儿挫折教育是挫折教育的一个分支,它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让幼儿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充分感受和体验挫折是挫折教育的基础,目的在于情感的培养。正确认识和理解挫折是挫折教育的关键,目的在于认知的发展。孩子思维还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幼儿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挫折能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而对于挫折的理解,需要成人的启发,让幼儿逐步认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在通过强化,形成记忆条件性反射,当幼儿再遇到相似的挫折情境时,便会不自觉地采用有效的方法来克服困难。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反应方式,幼儿应付挫折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正确认识和理解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帮助幼儿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教给幼儿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是挫折教育的归宿。

二、兴趣课堂的定义

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以需要为基础。需要有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兴趣基于精神需要(如对科学、文化知识等)。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兴趣又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有情感,因而不会对它有兴趣。反之,认识越深刻,情感越炽烈,兴趣也就会越浓厚。

兴趣课堂指以受教者的兴趣为出发点及落脚点而设计组织的新型课堂模式。培养幼儿的兴趣是引导幼儿学习动机中的最积极、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因素。幼儿的思维还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幼儿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更能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因此幼儿往往对生活中易见的事物更感兴趣,对于这方面的学习内容也就更容易接受。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是枯燥的,没有营养的;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必然会扼杀幼儿探求真理的欲望。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教学内容及方法,准备教学用具,组织课堂教学,才能让幼儿真正的融入到教学之中。

三、幼儿挫折教育升华幼儿园兴趣课堂

兴趣课堂的出發点和落脚点都是以幼儿的兴趣为中心的,很多人认为,在兴趣课堂中,孩子的兴趣即课堂的全部。其实不然,完美的兴趣课堂依然需要很多优秀教学理念的铺垫与支持。只有在各种已有的优秀教学理念与兴趣课堂进行有机整合后,我们的课堂模式才能真正的达到与时俱进。就幼儿挫折教育于幼儿园兴趣课堂的作用而言,其作用便不可小觑。

(一)挫折教育能有效促进兴趣课堂中幼儿的社会化进程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挫折承受力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尺度。挫折教育可使幼儿园兴趣课堂的受教者不仅仅停留在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然后简单的得到答案这个层面上,而是产生去挑战,敢于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从而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寻得真理。以兴趣为出发点,再加上挫折教育的引导,对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必然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挫折教育有利于兴趣课堂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从小受长辈的宠爱,生活条件优越,成长道路一帆风顺,加上新旧教育观念冲突调整阶段下教育方法的试验摸索的弊端,使很多孩子的心理变得异常脆弱,经不起任何风浪。教育从小做起。对幼儿的教育可以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所以在新型的兴趣课堂教育模式下,依然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十分必要的。

幼儿的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性格、气质等方面,这些所谓的非智力因素都是决定孩子们是否成才的重要条件。兴趣课堂中以兴趣出发点,关注幼儿的兴趣。但大多数幼儿往往很容易放弃对他来说很难办到的事,从而失去兴趣。这时,挫折教育便可存在于引导幼儿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

四、幼儿挫折教育在兴趣课堂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幼儿挫折教育作为经典的教学理论,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已在全国各级各类幼儿园中都经过重重的探索研究,效果卓著。但新的教学形势下,又不免有些出现了新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许多教师对幼儿挫折教育重视不够

作为多年前提出的教学理论,挫折教育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很多教师不再重视幼儿园日常教育过程中的挫折教育,转而研究当今比较热门的教研项目。同时有一部分教师认为挫折教育是没有必要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挫折,可以无师自通,自己解决。也有一部分教师是由于害怕心理,不敢开展挫折教育,害怕孩子遭受挫折后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或者怕孩子在进行挫折教育情景中受伤而无法向家长交代。甚至一些教师不知道进行挫折教育从哪里入手。各种原因,使他们逐渐放弃了挫折教育的实施。

(二)兴趣课堂研究的大环境中,施教者教研精力跟不上

教育国际化:机遇还是挑战? 篇7

全球化是一个事实, 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 它都在或明或暗地影响着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汹涌而来的教育国际化浪潮中, 基础教育何去何从,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同时, 也催生出很多疑问, 诸如国际化“是什么”, “是不是向英美、西欧教育看齐”、“国际化要去中国化吗”“国际化仅仅是发达地区和名优学校的特权吗”……这些问题不考虑清楚, 基础教育国际化就永远只能是“低头走路”。本期我们一起关注教育国际化, 与专家学者共同解读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

逃离城市教育是挑战,更是无奈 篇8

远离城市的喧嚣繁华, 逃离升学和考试的压力。近日, 武汉7对父母放弃城市的优质教育, 在乡下找了一所废弃的小学, 自己教孩子诵经读典、练习书法。7对家长坦言, 此举实属无奈, 只因对现行的教育体制失去信心, 不得已只好去摸索一条能够保护孩子们天性的教育之路。 (据《新华网》报道)

从当前孩子们的书包来看, “自由”、“天性”显然都离他们远去。这几位家长的选择, 无非是把孩子们在学校缺失的东西重新找回来。他们所提倡的教育理念, 恰恰是当前学校教育所缺失的;所采取的方式, 也恰恰代表了当今许多家长和社会的无奈。

越来越多的有异于学校常规教育的方式出现, 是对以应试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提出挑战, 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忽略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 造成了对孩子童心和人格的压抑。这就要求我国在即将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中, 在保障所有孩子都能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应作出相应调整, 构建更多元化、更符合孩子发展的教育模式, 莫让这种无奈的挑战再发生。

如何迎接21世纪对教育的挑战 篇9

⒈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能较好地满足21世纪对教育的需求

自80年代以来,为了迎接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种种挑战,国内外的学者作了许多探索,从CAI、ICAI、卫星电视、多媒体到教育网络,努力运用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与教学过程,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美国杨百翰大学用于一对一强化训练的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系统,目前已能做到:对于一般的大学生,不论任何语种均能在一个月内达到能听能说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率。这说明,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全有可能在同样时间内甚至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大、更好的教学效果,即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但是,如何在更大的范围内 (不是在一个教学系统或一个学校范围内,而是在全社会的范围内) ,在更为理想的教学环境下 (比如在图文、音像并茂的多媒体环境下) 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全适应21世纪的需求,这就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需要有更强大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从而建构出更为完善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

⒉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的教育体制

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的教育体制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扩展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全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工作与学习完全融为一体,上班工作、下班学习的界线被打破,每个人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或娱乐,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毕生都可以享用的终身教育;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每一个人,不管贫富贵贱都有可能得到每个学科第一流老师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请教,都可以借阅世界上最著名图书馆的藏书甚至拷贝下来,都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到最新的信息和资料……。在基于信息高速公路 (即Internet的未来发展,也称第二代的Internet) 的教育网络即多媒体教育网络中,所有这些都可以在瞬息之间完成,你所需要的老师、专家、资料和信息,都是远在天边,但又近在眼前。世界上的每一个公民,不管其家庭出身、地位、财富如何,都可以享受到这种高质量的教育,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教育。

⒊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的教学模式

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环境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 (通过各种协作式教学策略的运用而实现) ,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所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学习者可以在家里或是在办公室学习 (通过计算机终端) ,也可以在旅途中学习 (通过便携式多功能微机) 。

⒋基于Internet的协作式教学系统的实现

在Internet上的所有应用系统都是基于“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因而实现协作式教学系统也要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由于WWW浏览器操作简单、方便,又是基于图形用户界面,所以它在Internet上非常流行,利用WWW浏览实现学习系统客户端是最佳的选择。由于目前主流浏览器均能运行Java程序,而Java语言有良好的“客户/服务器”支持性,故用Java语言实现此类系统是最理想的。该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是学习者与协作式教学系统的界面,而服务器则负责管理和协调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与协作。

数字时代广告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篇10

数字媒体的发展引发了营销领域的重大变革,而数字营销的进步反过来有助于进一步整合和挖掘数字媒体的潜力,开拓全新的媒体价值和平台价值。面对数字时代的传播变革,本土广告行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机遇与危机并存,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必不可少。这无疑对高校的广告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广告教育应该快速适应这样的转变,使培养人才的“质”与“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广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广告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人才,也积累了相当多的教育经验。然而传统应试教育体系的巨大惯性使得广告教育的整体发展步履蹒跚,总体体现于以下三大矛盾。

1. 持续扩招与教学资源相对紧张之间的矛盾难以短期缓解。

2. 校企之间缺乏长效的沟通机制,相对封闭单一的课堂知识

体系与高速发展的复杂产业环境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常常导致所学非所用。

3. 具体教学环节的创新和整体教学理念滞后之间的矛盾,使

得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这样的教学手段改革多数停留在粗放模拟的状态,难以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现实情境。这些矛盾在面临数字时代的冲击时将显得更为突出。

二、广告教育快速适应环境变化和技术发展的途径

1. 教育理念全面升级,建立开放式学习型教育

以数字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加快了知识体系的传播与更新,而且使技术、创意、娱乐、消费、信息传播等领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广告学教育也应该从过去单向的知识传授,即课堂+作业+考试的模式,转变为一种能够打通各学科,更为灵活,同时更加注重自我教育的双向知识互动机制。例如开设综合性的项目实践课程,引进一些结合新媒体的真实项目或者科研课题,以学生团队为中心,由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建立配套的实践教学或研究机构,如成立工作室、研究中心等;加强课堂理论教学和工作室实践教学的联系与衔接,在课堂中引进生动的举证、案例教学或模拟公司教学,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求知欲,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2. 建立有效的知识更新机制

其一,加大科研奖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鼓励教师进行专业领域前瞻性的理论研究;其二,促进业界、学界乃至国际同行间的广告专业交流,通过各种讲座、比赛、研讨会、训练营、阶段性授课等多种形式,把业内最前沿的理念、知识和技术应用引入校园,及时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同时还能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于师资队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理论素养,而且要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通过各种横向课题、调研、进修等方式增强实践能力。其三,定期遴选教材,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进行优选或调整,开设部分特色课程,体现广告学专业交叉边缘学科特点,既有一定的理论延续性,又能吸收阶段性的行业动态。其四,根据课程体系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扩大课外阅读书目的范畴,尽可能利用网络、专业杂志以及国内外专业经典,让学生有机会掌握最新资讯。此外,广告产业本身的社会责任缺失也是部分因素,一方面学校不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培养出的学生不适应社会需要;另一方面企业对教育的局限缺乏了解,对毕业生常有很高的期待。最后导致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也招不到人,成为一种变相的资源浪费。根据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企业通过招收暑期实习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也为自己储备人才,而政府则会提供税收、医保、安保等方面的优惠支持企业的行为。在国内教育体制短期内不可能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参与不失为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

3. 培养以创意为核心的复合型广告人才

信息技术使媒体创新日新月异,各种网络媒体、移动媒体、自媒体及社会媒体的出现,不仅带来传播方式的变革,更带动了营销观念的变迁,从大众到分众,从单向到互动,采用整合的媒体理念,以及全新的创意技巧,让品牌直达受众。新媒体时代的创意将整合传播、娱乐、消费与技术的力量,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品牌愉悦。

因此,创意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营销利器,广告教育尤其应该以创意为核心,以品牌营销为基础,开展全方位的涉及市场、消费者、媒体、艺术乃至技术的复合型教育。

4. 建立高校间人才、资源共享模式

从历史来看,广告学的课程体系之所以还不够成熟,是由于各院校的资源、背景各不相同,因此广告教育的学科导向一直呈现多元并行的状态,其中以传媒导向、艺术导向以及经济导向为最多。这种多元化的办学特色对于探索适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广告教育之路不无益处,但也应该看到,多年的散兵作战,封闭办学,使各校不同程度存在资源不足、配置不合理或者资源浪费的情况,广告教育的质量也良莠不齐。因此,探索新的广告学办学模式,加强各办学实体之间的专业合作,更深入的共享人才、知识和资源,逐步提升中国整体广告教育实力。

综上,广告教育的问题涉及广泛,诸如教育方针政策、师资力量的培养,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广告理论研究、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建都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不可能一蹴而就。广告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全面调理,而不是一两味猛药。然而数字时代的影响无远弗届,建立一个创新的广告教育机制迫在眉睫,要达成这一目标,不仅仅需要教育界鼎力创新,还需要社会乃至企业界的共同参与与支持。

摘要:作为市场经济的先导产业,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 中国广告的整体水平一日千里。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新旧交替的媒体格局以及突破性的数字技术发展, 传统广告业的生存基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广告可谓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创意时代, 势必要求广告教育抓住机遇, 实现理念与手段的双重突破, 以适应数字时代对创意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数字时代,创意产业,广告

参考文献

[1]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新媒体激变[M].中信出版社.2008

[2]舒永平.新媒体广告趋势下的广告教育革新[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8 (04)

搞好素质教育 迎接WTO挑战 篇11

1999年6月13日,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工作召开,会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指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材和知识基础”。发展知识经济必须提高人才素质,这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我国普通中学所实行的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综合分析能力,已不能适应入世后的激烈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全面推进基础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跨世纪高素质人才,应对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

一、搞好素质教育,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应对加入WTO后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在西方国家的崛起,显示出创新在高新技术中的关键地位。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中学基础教育阶段,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释出来,改变学生的思维惰性,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激励,为学生的思考、探索、创造和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抛弃“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读死书”“死读书”的泥沼,在知识的海洋自由搏击。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化学实验中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将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在实验室中的探究实验;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而且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改变学生“要我学习”的现状,形成“我要学习”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挑战的创新思维品质和创新气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把学生培养成勇于进取、敢于创新的人才,在21世纪的中国接受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

二、抓住入世机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搞好基础素质教育。

在全球化的态势下,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更趋激烈,在这种新形式下,江泽民主席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那一个方面的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是具有基础性地位”,而作为普通高中教育来说,是基础之中的基础。

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今年各省、市、自治区全面实行了3+X科目设置方案。X综合考题的引入改变了中学教学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让中学教学在高二甚至高一就分科的现象成为泡影,击中了当前中学教学中的最大硬伤,使学生有机会掌握多学科知识,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或迈进大学打下更扎实的基础。“3+X”促进普通中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的疏理和融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完成由“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转变,促使中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各级各地普通高中办学观念也得到了相应调整。我校为应对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入手,改变过去同科教师共同办公的方式,采取同年级教师共同办公,为同年级不同科目的教师进行交流创造了条件,便于教师了解其它学科知识,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讲解涉及到的其它学科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同时实现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的相互渗透,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论教育如何应对多元文化的挑战 篇12

一、多元文化的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 中国人面前呈现着多种多样的文化, 如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同的文化之间也会出现对立与融合, 同时也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不同的文化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 也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 其英文名为Multiculturalism, 其英文简写结合了Multiple和Culture, 意味着多样性的文化。因此, 要把握多元文化的内涵, 首先我们得先明确文化的含义。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写道, “人从人自身、从人们的相互关系以及自然中创造出的东西, 就是文化, 是文化特征的世界。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全部由语言和符号构成的世界, 也包括人在疏远自然中所‘体现’的世界。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生活空间中的生活秩序及其生命意义。在广义上, 文化是社会秩、自我说明以及它和其他社会、文化的关系的有机体。[1]”由此可知, 文化体现了一定地域的人的信仰、价值等, 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个人的行为表现出来。以此类推, 多元文化则体现了各国、各民族的人的信仰和价值, 并且通过他们的行为得以表现。

多元文化概念是针对传统的单一文化提出来的, 以往传统的单一文化局限在一定地域、社会、群体、阶层之间, 这样的文化具有单一性额的特点, 而多元文化虽然也是存在于一定地域、社会、群体、阶层之间, 但他们的文化具有同时存在、相互联系、各自独立等特点, 与传统的文化存在形式不同, 他们不仅在时间上具有同时性, 而且在空间上具有多样性。因此, 多元文化并不是单一的文化, 它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结合而成, 它不仅承认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性, 而且发现了文化间存在的共性, 各种文化不仅在空间上具有差异性, 而且在时间上具有同时性。

二、多元文化给教育带来的挑战

在关于多元文化是什么方面, 费孝通先生曾说,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相容, 人类大同”, 很多学者都把它当成是对多元文化最简短的陈述。费孝通先生的这句话说出了文化的在空间上的多样性, 在时间上的同时性, 以及文化之间的相容性。那么多元文化究竟给教育带来了什么样的挑战呢?首先我们得分析教育是什么。对于教育的定义, 可以有三种理解:一是广义的,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 都是教育;第二, 狭义的, 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 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第三, 更狭义的, 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2]以上定义都显示出了教育的共同特征:教育在本质上是影响人的思想的活动, 教育的对象主要人, 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与其他活动的质的规定性。

那么多元文化给教育带来的挑战我们可以从构成教育的因素进行分析, 主要是针对对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方面。在如今的多元化社会, 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在它给教育带来广阔的发展平台的同时, 也给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 教育的外部环境受到干扰

人的思想本身受到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教育环境其实就是影响教育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 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家庭、学校环境等。现如今的多元文化社会使得教育环境显得更加复杂。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人们能接触到的文化面更加广泛, 其世界观、价值观也随之多样化。这就使得教育者对教育环境的控制能力逐步的降低。比如, 在国内, 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主要给受教育者传授本土文化为主, 宣扬文化自觉, 但是很多受教育者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环境时, 逐步弱化了对本土文化的认识。这样的结果主要是由于教育的外部环境受到干扰造成的。

(二) 教育者的主导地位被弱化

教育本身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构成的活动。教育过程其实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但当今社会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各种文化意识形态扑面而来, 各种新思想新意识层出不穷, 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步受到挑战。一方面, 由于在当前的多元文化背景下, 人们面临着更多的价值选择, 受着各种纷繁复杂文化的影响, 另一方面, 教育内容的选择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多元文化树立了多元的价值观, 使教育者选择教育内容的难度增加[3]。这两点都造成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的削弱。

(三) 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受到冲击

当今社会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多元文化体现了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受教育者在享受着这场文化盛宴的时候, 这些文化也潜在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比如说一些腐朽的、落后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会逐步地侵蚀着受教育者的思想, 使受教育者逐步放弃自己的主流价值文化, 自己的思想品德逐步受到冲击。

三、教育如何应对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的策略

(一) 要树立起问题意识

面对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 现代教育要作出快速的回应, 树立起问题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 互联网技术的传播, 中国逐步和各个国家交错在一起, 各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受教育者的价值选择也充满了诱惑。面对这种现象, 作为现代教育主体的教育者们要树立起问题意识, 并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弄清楚如为什么我们的教育环境会受到干扰、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会被削弱、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会受到冲击等。

(二) 通过网络等方式宣扬主流文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使得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其中网络使整个社会的人联系地更加紧密。况且党和政府近年来指出要通过网络来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现代教育要懂得利用网络的优势, 宣扬社会的主流文化。学校和社会可以牢牢把握网络的优势, 在了解受教育者目前的思想动态基础上, 把握文化的主流, 宣扬自己的主流文化。比如说可以通过贴吧、论坛等方式发表一些关于宣扬主流价值文化的言论, 也可以在规范某些论坛、贴吧的运作, 在里面设置网络辅导员, 正面的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采取以上的措施是为了在不影响自己的主流文化的基础上, 对外来的文化借鉴吸收, 也可增加教育的影响力。

(三) 教育者可以适当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提高教育的科学性

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深入发展, 受教育者由于受自己的年龄、经历等的限制, 容易被某些文化的表象迷惑, 因此自己的思想可能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 教育者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比如说教育者可以不断地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 与受教育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以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来说, 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受教育者。在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教育者应该改变既有的传统教学方式, 提升自己教学的科学性, 在充分了解受教育者的基础上, 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坚持以人为本, 要始终照顾到受教育者的特点, 要注意培养受教育的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能力, 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在面对众多文化时, 有着自己的判断力。

(四) 教育者要确立明确的主动意识

多元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趋势, 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也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困境。比如教学内容的选择本身就是一定时期社会文化的反映, 教育自身也具有文化传承和选择的功能。一方面, 多元文化的出现丰富了受教育的思想, 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另一方面, 多元文化对广大的受教育者来说也极具诱惑性。因此面多纷繁复杂的多样文化, 教育者要树立明确的主动意识, 在不影响本国的教育目的地情况下, 对多元文化选择性地吸收, 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融入自己的教学内容中。教育者要明确自己的教育目的, 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懂得提升受教育文化自觉的能力, 不断增强他们对本国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以增强整个社会的民族自觉的能力。

教育者还要主动地去揭露文化现象背后的原因, 比如说为什么非主流文化会受到大家的追捧?是因为他们符合现代大众的心理吗?为什么本国的文化的影响, 相对外来文化来说, 在逐步地削弱?如何提升本国文化的吸引力等。

小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各国、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 各种文化间相互碰撞, 催生出如今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本身和文化就有一定的联系, 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也给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教育要不断地丰富自身、完善自身, 革新自身, 以适应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著.《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 1999, 1:11-12.

[2]全国十二所重点示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3.

上一篇:房屋砼结构下一篇:保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