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服务的挑战与机遇(共12篇)
教育服务的挑战与机遇 篇1
二十世纪后半叶,人类开始进入数字时代,数字革命创造的网络奇迹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消费以及信息传播方式,深刻塑造了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思考和想象。知识经济崛起,以文化传播、科技创新为先导的创意产业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广告作为智力型产业的龙头老大,不仅是创意产业的推手,更是其主导产业之一。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内外同行的经验交流以及外资的并购整合,我国广告业的整体水平提高很快。
数字媒体的发展引发了营销领域的重大变革,而数字营销的进步反过来有助于进一步整合和挖掘数字媒体的潜力,开拓全新的媒体价值和平台价值。面对数字时代的传播变革,本土广告行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机遇与危机并存,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必不可少。这无疑对高校的广告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广告教育应该快速适应这样的转变,使培养人才的“质”与“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广告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广告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人才,也积累了相当多的教育经验。然而传统应试教育体系的巨大惯性使得广告教育的整体发展步履蹒跚,总体体现于以下三大矛盾。
1. 持续扩招与教学资源相对紧张之间的矛盾难以短期缓解。
2. 校企之间缺乏长效的沟通机制,相对封闭单一的课堂知识
体系与高速发展的复杂产业环境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常常导致所学非所用。
3. 具体教学环节的创新和整体教学理念滞后之间的矛盾,使
得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这样的教学手段改革多数停留在粗放模拟的状态,难以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现实情境。这些矛盾在面临数字时代的冲击时将显得更为突出。
二、广告教育快速适应环境变化和技术发展的途径
1. 教育理念全面升级,建立开放式学习型教育
以数字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加快了知识体系的传播与更新,而且使技术、创意、娱乐、消费、信息传播等领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广告学教育也应该从过去单向的知识传授,即课堂+作业+考试的模式,转变为一种能够打通各学科,更为灵活,同时更加注重自我教育的双向知识互动机制。例如开设综合性的项目实践课程,引进一些结合新媒体的真实项目或者科研课题,以学生团队为中心,由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建立配套的实践教学或研究机构,如成立工作室、研究中心等;加强课堂理论教学和工作室实践教学的联系与衔接,在课堂中引进生动的举证、案例教学或模拟公司教学,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求知欲,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2. 建立有效的知识更新机制
其一,加大科研奖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鼓励教师进行专业领域前瞻性的理论研究;其二,促进业界、学界乃至国际同行间的广告专业交流,通过各种讲座、比赛、研讨会、训练营、阶段性授课等多种形式,把业内最前沿的理念、知识和技术应用引入校园,及时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同时还能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于师资队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理论素养,而且要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通过各种横向课题、调研、进修等方式增强实践能力。其三,定期遴选教材,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进行优选或调整,开设部分特色课程,体现广告学专业交叉边缘学科特点,既有一定的理论延续性,又能吸收阶段性的行业动态。其四,根据课程体系的不足,有针对性的扩大课外阅读书目的范畴,尽可能利用网络、专业杂志以及国内外专业经典,让学生有机会掌握最新资讯。此外,广告产业本身的社会责任缺失也是部分因素,一方面学校不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培养出的学生不适应社会需要;另一方面企业对教育的局限缺乏了解,对毕业生常有很高的期待。最后导致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也招不到人,成为一种变相的资源浪费。根据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企业通过招收暑期实习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也为自己储备人才,而政府则会提供税收、医保、安保等方面的优惠支持企业的行为。在国内教育体制短期内不可能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参与不失为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
3. 培养以创意为核心的复合型广告人才
信息技术使媒体创新日新月异,各种网络媒体、移动媒体、自媒体及社会媒体的出现,不仅带来传播方式的变革,更带动了营销观念的变迁,从大众到分众,从单向到互动,采用整合的媒体理念,以及全新的创意技巧,让品牌直达受众。新媒体时代的创意将整合传播、娱乐、消费与技术的力量,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品牌愉悦。
因此,创意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营销利器,广告教育尤其应该以创意为核心,以品牌营销为基础,开展全方位的涉及市场、消费者、媒体、艺术乃至技术的复合型教育。
4. 建立高校间人才、资源共享模式
从历史来看,广告学的课程体系之所以还不够成熟,是由于各院校的资源、背景各不相同,因此广告教育的学科导向一直呈现多元并行的状态,其中以传媒导向、艺术导向以及经济导向为最多。这种多元化的办学特色对于探索适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广告教育之路不无益处,但也应该看到,多年的散兵作战,封闭办学,使各校不同程度存在资源不足、配置不合理或者资源浪费的情况,广告教育的质量也良莠不齐。因此,探索新的广告学办学模式,加强各办学实体之间的专业合作,更深入的共享人才、知识和资源,逐步提升中国整体广告教育实力。
综上,广告教育的问题涉及广泛,诸如教育方针政策、师资力量的培养,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广告理论研究、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建都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不可能一蹴而就。广告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全面调理,而不是一两味猛药。然而数字时代的影响无远弗届,建立一个创新的广告教育机制迫在眉睫,要达成这一目标,不仅仅需要教育界鼎力创新,还需要社会乃至企业界的共同参与与支持。
摘要:作为市场经济的先导产业,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 中国广告的整体水平一日千里。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新旧交替的媒体格局以及突破性的数字技术发展, 传统广告业的生存基础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广告可谓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创意时代, 势必要求广告教育抓住机遇, 实现理念与手段的双重突破, 以适应数字时代对创意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数字时代,创意产业,广告
参考文献
[1]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新媒体激变[M].中信出版社.2008
[2]舒永平.新媒体广告趋势下的广告教育革新[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8 (04)
[3]张发松.中国广告教育批判与泛广告教育[J].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09-14
教育服务的挑战与机遇 篇2
摘 要:伴随着最近几年来老龄化呈现逐步上升,以及老龄人口不断增长的趋势,基于此,使得养老服务人才在我国的需求也迅速增长起来。从现阶段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专业型养老服务人才还是十分的缺乏,同时这对养老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阻碍。随着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发布,而其中就关于如何系统安排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也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和规划,这对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还有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面对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以及我国政府的支持,应该如何才能够建设一批专业型的养老服务人才,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养老服务行业、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学校共同肩负起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牢牢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养老服务 人才培养 机遇 挑战
一、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1.高端人才缺口大
根据我国现阶段对养老服务的实际需求上来看,我国当前正面临着世界规模最大的养老服务需求。正是由于我国有大量的养老服务需求,因此这就需要众多的养老服务人员来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而这其中的养老服务就包括了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康复以及精神方面的慰藉等。根据《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年)》,其中对关于培养人才的要求来看,截止到“2020年,要培养600万养老护理人员、150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但是从实际人才供给的现状来看,现阶段我国大约有100万的养老服务人员,而这其中还包括的是各种类别的养老服务人员,同时在100万各类养老服务人员当中,初中以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就占到了2/3,只有30万左右的养老服务人员经过了正规的专业技能培训,大约有10万人左右养老服务人员获得了相关的只能技能资格证书;有5万人取得了职业资格的养老护理,而我国市场上在养老服务人员的需求上,远远超过了现阶段我国养老服务人员的供给,面对市场大约需求的1000万人,这让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完全打破;于此同时我国养老服务人员高端人才缺口大的原因,还和我国养老服务人才市场没有形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市场上缺乏高端养老服务人员的现象存在,大量的市场化在高端养老机构的经营上,正面临着“高管人员”或者是“职业经理人”严重缺乏的窘境。
2.缺乏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能力
?F阶段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大量的养老服务需求相对比,存在着非常严重滞后的情况,对于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当前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根本无法适应。这其中无法适应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开设相关专业院校,培养大规模专业人才。从当前养老服务专业下相关专业的开设实际情况来看,仅仅只有25所中等职业院校、32所高职院校,对于此专业的招生人数一年大约只有2500人,这和我国市场上1000万养老服务专业的需求量相比,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第二,缺乏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现阶段设有家政服务、社区康复、护理以及管理的院校,而这除了部分的中等职业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有开设,本科生还有研究生层次的院校,对于养老服务专业以及相关的管理专业,均未在院校内开设,严重缺乏专业的科研基地,和高层次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这对建设师资队伍、培养高层次的养老人才有着非常严重的制约。
3.缺乏行业吸引力
二、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
1.《意见》精神的指引,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指明方向
《意见》中“如何培养人才和就业政策”有了明确的提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关于如何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培养,还有有关养老服务就业存在的现状和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为养老服务人才更好的培养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在政策上也给予了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强的保障。其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不断的扩大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在《意见》中关于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中的要求,对于高等院校、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类,在增设有关养老服务专业的课程时,不管是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还是民政部门都要给予充分的支持,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规模扩大化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争取切实的培养出一批心理、社会工作、康复以及医学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在鼓励更多的对口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制定相对的优惠政策,让和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对口生服务更好的从事此行业。第二,对人才培养的形式进行创新。《意见》中提出,要将开放大学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同时在促进不断的教育上,可以开展远程学历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等;在建立养老基地上,可以通过借助院校和养老机构;不断的对老年护理人员加强在专业上的培训。第三,财务从业激励的鼓励措施。《意见》中强调,对于经过职业技能鉴定的从业人员,还有符合参加条件的养老护理职业培训者,均应该按照有关的规定,给予相应的补贴。
2.社会发展对培养养老服务人才的需要
在我国养老服务业的长期发展上,人才问题成了一直对其造成影响的一大因素。尤其是面向社会化以及市场化的运作养老机构,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有着非常迫切的要求。从未来的发展来看,根据《意见》中提出大的目标要求来看,截止到2020年为止,在整个服务行业中,养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会有着非常明显上升的趋势,在提供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上,大约一共有1000万个就业岗位,于此同时一批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了出来,一批基于养老服务产业的集群开始形成。这就一定在程度上表示着,将来在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就业上,有1000万名有了可靠的就业保障。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一些相对而言发展比较快的中高端养老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上,已经将参与和支持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作为了发展的目标之一,并积极的和有关高校开展了战略合作。
3.政策的支持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在政府的政策方面,我国实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和其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文件,对加快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于此同时为更好的培?B养老服务人才在政策上提供了充分的支持。从当前的实践层面上来看,现阶段通过民政部门还有教育部门等的联合制定下,就关于如何培养养老服务人才意见正式制定出《关于加快培养养老服务业专业人才的意见》。此意见主要围绕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如何践行教学改革、基地建设以及远程教育等等,将通过对招生规模的扩大化、加强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就业扶持奖励等,不断的加快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便能够更好的和养老服务业科学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4.行业吸引力增强
最近几年来,基于各级政府对养老服务人员的重视下,有一部分地方相继出台了关于如何对养老服务行业进行改善、激励和保障的等一系列政策,同时对于提高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这在社会和整个行业上,让养老服务业有了更大的吸引力,这让越来越多相关专业的学生,愿意投身于养老服务行业当中来。
三、解决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对策
1.加快高端人才的培养
第一,需要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本科和研究生层次未开设养老服务专业教育的情况,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提高大力的支持,争取建设成以高职教育、中高职以及本科和研究生层次衔接的培养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主要还是将高职教育作为养老服务专业作为主体。第二,着重加强对科学的研究。按照当前对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情况来看,重点深入对事业的发展、产业以及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进行调研,切实的为政府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为养老服务行业、企业还有学校相关的决策建议。第三,扩大并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的范围。针对此可以选择一批我国相对典型的高职院校,和有着较为发达的养老教育的国家的的机构进行合作,通过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或者是学生交换等一系列的培训,加强对养老人才培养的交流,积极的向有着丰富经验的国家学习,争取将我国的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提高为国际化的发展水平。
2.着力培养一线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第一,不断的扩大人才培养的规模。对于中职院校、高职院校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不断的加强和老年服务有关专业的开发力度,这其中主要包括了心理、社会工作以及康复等。在扩大招生的规模上,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对相关院校支持单独招生规模计划,以及相关专业点的增设等措施,实现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规模扩大的目的。第二,将养老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切实的提高。在人才质量的培养上,就需要政府部门、养老人才服务行业、企业还有学校强强联手,不断的加强对师资的培训、课程和教材的建设以及校企之间的合作的呢过的呢过,着重致力于对养老服务人才质量的培养。第三,致力于养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工作者队伍。
3.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
第一,不断的加强对职业培训的力度。在建立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上,可以通过对学校等的借助,真正的建立其一批具有示范性的培训基地,对远程教育,以及养老服务专业的继续教育进行大力的发展,要通过相关的职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真正的让养老服务人员的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还有职业化以及受教育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第二,加强鉴定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的认证,规范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实行必须持证上岗的制度。在鉴定职业资格的认定上,可以通过对人力资源、民政部门等的借助,对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进行权威性的鉴定,这其中主要包括的是对在校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有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人员,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在校学生以及相关从事人员的培训工作。
4.切实加强综合保障
第一,着重加强组织领导。在关于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上,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经过成立了有关的领导工作小组,主要负责的是对相关的政策进行专门的研究,在对养服务人才培养工作上,做好实时监督落实以及相关指导的工作等。通过和现阶段的实际紧密的结合,需要各级有关的政府部门和院校结构等,切实的将政策落实的工作做好,并且让政策真正的得以落到实处。第二,建立起专门的经费保障制度。要保证财政投入的稳定性,且对于财政的投入要真正的用在对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待遇,以及培训和教学改革等各个方面。于此同时针对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投入,要不断积极的拓宽渠道,争取建立起多元化的社会投入机制为主。第三,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针对养老服务类就业岗位存在的严重缺乏问题,要大力的对其进行开发,关于工资和福利待遇上,要让养老服务人员在这方面上有一个切实的保障,而针对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可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激励毕业生积极的就业,最大化的引导和扶持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选择和此专业对口的专业进行就业;第四,加大对评估机制的监督力度。第五,加强对舆论的宣传。在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上,通过对各级还有各类媒体的脊柱,对养老服务人才进行较为广泛的宣传,这将会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通过对社会舆论的积极引导,在全社会营造出有关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的良好环境,促进社会上更多的人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加以关注。
四、结语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日新月异的发展,还有家庭结构的迅速变化,在当前的社会上家庭养老已经无法和社会的需求很好的相适应了,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基于这种冲击下,家庭养老的主导地位最终会被社会养老所取代,但是从我国当前养老服务人才的现状来看,仍然是不容乐观,因此只有在面对老龄化的过程中,不断的加强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培养出一批复合型养老服务的人才。
参考文献
服务贸易:机遇与挑战同在 篇3
2013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近5400亿美元,同比增长14.7%,占对外贸易总额的11.5%,占世界服务进出口总额的6%,居世界第三位。今年1至5月,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服务进出口总额2376亿美元,同比增长14.5%。其中,服务出口941亿美元,同比增长15.9%;服务进口1435亿美元,同比增长13.6%;服务出口增速近年首次超过服务进口增速。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持续低迷,货物贸易增幅明显回落。服务贸易却发展势头良好,可能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增长点。故,我们必须把握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业加速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增强服务出口能力,加快形成外贸竞争新优势。
为什么要增强服务出口能力增强服务出口能力是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的重要着力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随着我国人才素质的提高和比较优势的动态调整,服务出口有望成为新的竞争优势,服务贸易将在培育新优势中发挥引领作用。
增强服务出口能力是推动外贸结构升级、打造经济升级版的必然要求
由于受到“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衰减,运曹成本和工资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以低成本取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国际竞争力受到较大冲击。当前,服务化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新方向和制造业盈利的新亮点。我国需求结构持续升级、高等教育群体逐年扩大、产业配套能力日益完备,为扩大服务出口奠定了基础。
增强服务出口能力是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延伸参与国际分工价值链条的有力支撑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由产业链条的整体竞争力决定,产品利润增值空间日益向价值链两端的服务环节转移。运输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等服务出口能力增强,将为货物贸易提供有力支撑,部分弥补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侵蚀,提高我国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全球价值链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服务贸易对外贸增值贡献显著,服务部门贡献了近一半的全球出口增值部分。
增强服务出口能力是提升文化影响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以经济和商业为依托的西方文化占据世界舞台。美国电影占据了国际影视行业的最高端;麦当劳、肯德基成就了风靡全球的美国快餐文化。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影响力和国家软实力仍亟待提升。服务贸易中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是打造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直接途径。服务出口能力的增强,不仅能够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培育中国服务品牌,而且能够把中国经济贸易总量优势和文化历史优势,转化为基于商业经济的国际文化影响力和国际规则话语权,向世界传播中国理念,树立积极正面的中国形象。
我国服务出口的现状及困难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位于美国和德国后,居世界第三位,出口居第五位。但我国服务贸易占全球的比例仅为货物贸易占比的一半左右、服务出口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尚处起步阶段,服务出口国际竞争力不足。
服务出口增速趋缓,逆差规模呈扩大趋势
2006-2013年,我国服务出口年均增长12.7%,低于进口年均增速5.8个百分点。金融危机后,服务出口受挫明显,2009年同比下降12.2%,在2010年高达32.4%的反弹,2011年、2012年服务出口增速分别下降至7%和4.5%。服务贸易逆差规模呈扩大趋势,2013年逆差额达到1185亿美元。对服务贸易逆差,需理性客观对待,如旅游的逆差反映了居民消费能力增强和消费水平提高,故而相对合理;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增长和逆差,反映了新的生产性服务要素需求上升,这也是近年来积极支持引进先进技术的成果,这部分逆差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也合理。
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快速增长。但总体占比不高
近年来,咨询、计算机和信息、金融、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6-2013年年均增速分别为26.5%、26.6%、53.6%、32.8%、23.3%。同期,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出口年均增速分别仅为8.7%、6.2%。但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占比总体偏低,2013年,上述行业服务出口占比分别为19.3%、7.3%、1.4%、1.9%和0.4%,而运输、旅游、建筑三类传统服务出口占比达47.5%。
我国服务出口总体竞争力不强
对反映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可以看出,2006-2012年我国服务出口比较优势指数在0.44-0.48之间(低于0.8表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近年来,我国服务出口总体竞争力处于弱势,旅游服务、运输服务、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仅有部分知识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出口竞争力有所增强。虽然我国是海运大国,但在国际海运市场却没有定价权和话语权,尚不能实现“国货国运”。
服务出口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弱
在服务贸易领域,缺乏类似货物贸易出口退税这样惠及大多领域的制度性安排,服务出口还存在不合理的双重征税现象。目前仅国际运输服务和向境外单位提供的研发服务、设计服务能够享受出口退税(零税率),其它已经“曹改增”的行业服务出口实行免税,但部分行业服务出口仍然需要缴纳营业税。
在财政资金支持方面,虽然对服务外包、文化出口和技术出口有一部分的财政资金支持,但上述行业在服务出口总额中占比较小,财政支持资金覆盖面有限,一些主要服务出口领域并未惠及。出口信保、出口信贷对服务出口的支持力度也远远低于货物出口。监管创新滞后,人员流动、通关等方面,便利化程度依然不足。
扩大服务出口的总体思路确立服务贸易的战略地位
将服务贸易确立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发挥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引领和驱动作用,积极扩大服务出口,围绕“中国服务、全球共享”这一目标,着力“扩规模、优结构、调平衡、促便利”,培育“中国服务”和“中国制造”双轮驱动的外贸发展格局,加快提升中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推动贸易强国目标的实现。
“以扩大开放为动力”是要以实施自贸区战略为契机,结合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服务业协议开放和自主开放并举策略,以开放促改革,以竞争促发展,聚合服务业开放动力与服务业改革的红利,增强服务业竞争效应和溢出效应,全面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以宏观规划为引领”是要加强服务贸易的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加强对重点服务出口领域的规划引导。
“以培育优势为核心”是要巩固传统行业的规模优势,增强新兴业态和高附加值服务的出口能力,挖掘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确立一批重点联系和培育的服务贸易龙头企业,积极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出口骨干企业。
“以优化政策为突破”是要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政策支持体系,从财政、税收、金融、外汇等角度出台促进政策,大力提高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
明确服务出口的重点方向
一是巩固传统服务出口行业的规模优势。以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为基础,扩大运输、商务旅游等服务出口,努力实现“国货国运”;把握新兴经济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再工业化”战略实施所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的契机,大力发展国际工程承包服务,推动建筑服务出口。
二是引导支持新兴服务领域出口。依托“中国制造”发展“中国服务”,扩大保险、通信、研发、设计等服务出口;抓住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所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法律、咨询、会计等“走出去”的相关服务。把握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推动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服务出口,扩大服务外包市场份额。
三是积极扩大特色服务出口。大力发展中国特色、具备独特优势的服务出口,加强国际合作,开发面向国际市场的文化创新产品,推动文化创意、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教育、体育、中医药、技术、餐饮和家政等服务出口。加快形成服务出口竞争新优势的具体举措
下一步,我们要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理顺服务贸易促进机制,完善服务贸易政策支持体系,积极扩大服务出口,加快培育新型国际竞争优势。
构建支持服务出口的促进体系
建立和完善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互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全国服务贸易协调促进机制。针对服务贸易涉及的部门众多、行业管理和贸易促进分属不同部门的现状,加强贸易主管部门同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作,促进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良性互动。加强服务贸易工作的部际协调,统筹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强宏观规划和指导、协调各部门出口政策、推进便利化和自由化等。针对各行业共性需求,推动出台支持服务贸易加快发展的政策文件;对运输、建筑、金融、会计等重点领域,联合发布推动服务出口的指导意见,发挥部门合力,形成推动服务出口的良好氛围。完善财政、税收、金融、贸易便利化等政策
加强对重点服务出口领域的规划引导,制定《重点服务出口领域指导目录》。发挥财政资金对服务出口的引导作用,支持人才培训、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和重点项目建设。结合“曹改增”改革范围的扩大,对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或免税。创新金融支持政策,针对服务贸易企业的特点,开发创新金融产品;推动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机制,简化理赔手续,加快理赔速度。积极推进服务贸易便利化,为服务贸易企业商务签证、出入境审批提供便利;鼓励和帮助企业获得进入国际市场所必需的资质认证.积极商签双边劳务合作协议,推动学位、培训、执业资格认证等国家间互认,为专业人才和专业服务“走出去”提供便利。
加强促进平台和示范载体建设
搭建服务贸易公共服务平台、贸易促进平台、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在双边合作机制框架内,同服务贸易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等周边国家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双边务实合作。积极培育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和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依托京交会官网,建设服务贸易交易撮合平台,搭建永不落幕的京交会。积极参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试验区和深圳前海等现代服务业创新示范区建设,在试验区和示范区探索服务贸易发展的新领域、新途径和新模式。
加快服务业有序开放
以中美投资协定谈判确立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为基础,有序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范围,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支持有实力的服务业企业“走出去”,积极推动能够有效带动国内服务出口、形成中国服务品牌效应的投资项目,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等。进一步夯实服务贸易的工作基础
依据《外贸法》,加快研究制定《服务进出口管理条例》,规范服务贸易的经营资格、出口促进和统计等。完善与服务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制度,引导服务出口企业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探索建立与服务贸易特点相适应的口岸通关管理模式,开辟通关、结算的“绿色通道”。健全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发挥部门合力,完善和创新服务贸易统计方法,提高运行监测水平。
大数据时代大学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篇4
早在2011 年5 月,麦肯锡公司[1]发布的《大数据: 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报告中指出: 大数据的规模以及其存储容量正在迅速增长,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中,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成为可以与物质资料和人力资本并论的生产要素。正如马克思[2]所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大数据的演进与生产力的提高将产生直接的关系,大数据将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同时,用于大数据分析的关键技术包括云计算、数据仓库、Big Table等日趋成熟,使大数据的整合、处理、管理、分析成为可能。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时代元年”,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正式开始。进入2013 年,“大数据”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每个行业的经营模式、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等正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各行业带来了改革的契机。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3]在《大数据时代》中指出: “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大数据时代不仅仅包含着各种类型数量众多的数据,更重要的是代表了快速取得并有效利用有价值资料的能力。在大数据时代到来之前,由于定量研究是建立在假设和有限的抽样数据的基础上,使得定量研究复杂而缺乏准确性,大数据时代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它可以让纷繁复杂、单调枯燥的数据变成可以说话的信息,它的实质不仅在于大量的占有数据,更多的是提供了预测性和前瞻性的信息和知识。淘宝、京东等众多购物网站可以根据顾客的浏览历史数据判断出顾客的喜好和最近的需求; 沃尔玛等跨国连锁超市可以实现从啤酒、尿布、日用品等全系产品销售数据的分析,以此实现准确的物资仓储储备; 美国洛杉矶警局利用各类案件的大数据的分析来合理安排巡逻车和布置警力。这些无疑不是大数据预测性的体现。大数据的预测性帮助我们在特定的背景下提炼出数据潜在的规律,从而指导实践,提高效率。
2 大数据时代给大学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
麦肯锡公司发布的《大数据: 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报告中指出: 大数据的有效应用可以创造出巨大的潜在价值。运用在教育领域也势必通过多种方式创造价值,第一,在大学教育中,让原本互相分离的部门之间更加容易的获得相关的数据就可以使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教育回馈等实现并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随着大学创造并储存更多数字形式的教育数据,应能够通过对比实验,提供更具有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第三,利用大数据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细分,可以精确的制定更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第四,在大学教育中利用大数据可以提供算法研究进而形成成熟的分析方法,可以改善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实现教育决策的风险最小化。大数据在大学校园里是无处不在的,网络、计算机及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大学生的社交活动、在线学习,日常的信息管理等都成为大数据的主要来源。这些大数据在技术支持下将为教学本身提供数据驱动的检测,同时也给大学教育带来了深刻影响。首先,大数据时代的大学教育,学生的学习、老师的教学都发生在数字的环境中。大学教育所依赖的教学工具,电子教科书、数字化讲坛、甚至是大学本身都将是大数据获取的平台。在这个数字平台中,大学将收集以往无法收集或即使收集起来也没有反馈的数据,如大学生在线课堂的反馈、网络课程的中途退出、电子教科书上的标注、图书馆的借书记录等等都将被记录并进行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大数据有能力将数据的生成、处理分析、利用分隔开来分类利用。其次,大数据时代大学教育可以实现符合每名学生的个体需求,而不是为一组类似的学生定制的个性化学习。传统的大学教育系统是基于平均水平的设计的教学方案,那么一定会同时伤害位于正态分布曲线两侧的学生。大数据时代学生将在各自的多媒体学习平台进行学习、互动,老师给的教学回馈也将是具有针对性,真正实现维克托. 迈克. 舍恩伯格所说的: 实际上是“一个尺寸适合一个人”的方式。最后,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通过概率预测优化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等具体内容。在大学教育这个数字平台,将更全面的发挥“预测”这个大数据最重要的功能,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对学习内容、学习的方式和时间进行精准的安排设置,提高整体效率。
3大数据时代大学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
( 1) 单向度反馈向多向度反馈的变革。在传统大学教育中,反馈随处可见,课后作业、课堂参与、出勤率、论文及考试成绩等分数,都是学校及老师给学生及家长的反馈,但这种反馈几乎都是单向度的,即由教师和学校指向学生和家长。这些分数代表着学生在学校的学业表现,同时社会及用人单位也依赖这些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学习行为的指标。现行的教育反馈只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打分,然而校方却很少评价自身,更不会全面和系统的对自身的教学进行评估,也不会对采用的教科书、测验和课堂讲解等教学内容和手段是否对学习有益进行衡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在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大学将能够收集到过去无法获取的学习数据,并用于学习过程的处理。大数据还能使用新的方式组合数据,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提高学习理解和学业表现,同时将分享给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以改善教育系统,完成校方与学生的双向反馈。在传统大学教育中,学生在阅读教科书过程中,有的段落和篇章进行了反复阅读,那么是因为其讲述的内容丰富有趣,还是晦涩难懂,都无从可知。学生是否在特定的段落进行了标注及笔记,为什么这么做? 学生是否在中途就已经放弃了阅读? 如果是,放弃的位置是在哪里?这些问题传统方法无法给出准确答案。直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才找到可行方案。当教科书出现在电脑上,上述的信息不仅可以采集还有可以进行处理,可是实现学生、教师、出版商之间的反馈。在传统大学教育中,也有专门的审核委员会对大量教材进行审核,但委员会的评估工作往往存在局限性,他们可以对内容的精确程度进行检验,并与公认的教学标准进行比较,但是缺少了解教材是否对学生有效的实证方法。在大数据时代,教科书出版商通过分析电子书平台上的综合数据分析,清楚地分析教科书中的有效内容和无效内容,以此作为完善写作的基础。在过去,教科书信息的反馈是单向的,即从出版商到学校,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反馈是多项进行的,实现与校方、学生、教师、出版商的多项反馈。
( 2) 大学教育组织结构的变革。大数据时代大学的教学环节必然与大数据技术紧密相连,传统教育机构的组织管理机构势必作出调整与适应。
第一,大学教育将出现新的职业分工,大学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在教学中应用必须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完成。由一位对冲基金分析师创建的可汗学院,大数据成为了该学院运作的核心。截止2013 年年底,这个非盈利组织共有50 名员工,其中有10 人专门从事数据分析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因此,专业的数据管理人员,数据分析人员,数据开发应用技术人员必将成大学教育中的新成员。
第二,大学组织管理机构的重组。数据之所以在大学教育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数据能够迅速反映知识在各个环节传递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发生的状况,具有数据价值的时效性。校方的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数据、老师教授过程的数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数据都会第一时间被收集、分析、挖掘。
分析的结果也会实时呈现出来,如果还是通过传统的直线型或智能型的组织结构模式,很难在有效的时间内将数据分析结果快递下去。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信心的快速响应及传播的要求,扁平化的大学组织管理机构将成为大数据时代发展的趋势。
( 3) 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至今为止,大学的教学方式虽然进行了很大的改变,学生可以进行诸如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的学习,但从本质上看并没有什么不同。学生们接受相同内容的课程学习,使用同样的教材,做着同样的习题。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将给大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大数据时代的预测性和前瞻性,为大学教育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可行前提。在大学校园,能够借助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及分析。学生普遍使用的QQ、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站、图书馆、网络课程、在线教育平台等可以记录并分析学生的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家庭背景、考试成绩、学习过程等等。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帮助学校完成学生各自的思想教育,还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形成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大数据能够实现学习知识的扁平化,不需要把学科的知识按照专业、科目、年级进行严格划分,而是构建学科知识库,通过大数据来分析和预测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向每名学生提供合适的课程内容,恰当的课程进度,适宜的辅导教师及准确的课程形式。正如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同行》一书中举的案例[4]: 在可汗学院,教师通过控制面板取得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也在系统中发挥积极作用。学生每一次与系统的交互都被记录下来,这些是数据用于分析,并向教师、学生及家长提供学习情况的反馈。
( 4) 科学的教育决策方法。教育决策方法一定会紧跟大数据时代发展,利用大数据的科学方法分析决策活动,改变以往的依靠经验进行判断,采用大数据的新技术和方法进行决定,保证决策的精准性和可靠性。第一,大数据时代使决策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更加科学。现代决策理论创始人伯特. 西蒙认为在决策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信息,信息是合理决策的生命线。大数据的信息平台为信息的收集提供了基础,大数据的数据处理技术让信息变得更加有效。决策者可以根据收集和处理过的信息,及时掌握问题的本质,做出科学的决策,同时在其后的反馈中发现决策方案的偏差,做出调整,保证教育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第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方法。以往的教育决策往往是按照决策人的经历和主观判断做出的,而忽视问题的复杂性、环境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教育决策呈现出很多新特点和新问题,传统的定性分析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定量分析则可以弥补定性分析在微观上的弱点,对备选方案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可以提升备选方案的可比性,做出科学的判断。
4 大数据时代大学教育的面临的挑战
( 1) 大数据技术层面的挑战。大数据技术层面的挑战既包括计算机等硬件条件的制约,同时也包括大数据人才缺乏的挑战。2012 年10 月,美国教育部发布的《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的报告中指出[5]大数据在教育应用的技术挑战主要有3 个方面: 第一,大数据的应用基础是首先拥有大量的数据样本,那就会涉及到对海量数据的采集、分析、储存和整理的问题,包括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云计算的技术挑战; 第二,大数据在大学教育中应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大数据的核心环节,那必然要面对数据分析技术的挑战; 第三,数据兼容性的挑战,大学教育中的数据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不同数据在不同的存储系统中有着各自的编码和格式,造成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可能无法共享问题。人才短缺的挑战也不容忽视,麦肯锡公司预测美国到2018 年将缺乏数据分析人才14 万~ 19 万人,这些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固有的数学能力和专业知识,还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面对中国大学教育大数据的挖掘及使用较晚,能够驾驭大学教育大数据的数据工程师也必将成为稀缺人才,从而制约着大数据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
( 2) 大学生个人隐私及信息的挑战。在大学教育中,我们一方面享受大数据时代带给我们的便捷和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同时我们也在大数据的采集中为此付出了代价。每名学生在数字化的校园已经变得完成透明,课程内容、学习的进展,甚至于晚饭吃的什么都被一一记录下来,每个人似乎没有隐私可谈。虽然有一些国家和法律对已经颁布了一些隐私保护法,来防止对个人信息的全面采集和长期储存。这些法律通常都会要求数据的使用者公布数据采集的对象及用途,并且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后才可以使用。大数据的价值在于数据可以重复利用,但在搜集数据的初期通常不会考虑数据的下次利用。个人的教育信息是特别敏感的,它深入到每名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在教育中,可以允许通过个人数据改进学习资料、学习工具,学习方法等,但如果要使用这些数据来预测学生未来的能来,必须有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那么如何保护好每名学生的个人信息,让数据的使用机构为自己的滥用行为承担责任。在这个道路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清除很多的障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3) 理性对待概率预测。在大学教育中,大数据的预测将无处不在,它会以所有人为对象进行教育数据的全面收集,用于对未来的学习进行预测。比如斯坦福大学的吴恩达教授发现在一门机器学习的课程中,有超过一半的同学做错了“计算成本”的线性回归,但经统计分析在浏览过编号为830 的论坛文章的学生中,则有64% 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有学生再犯这个错误时,就不需要学生的自行判断而是依靠大数据的预测为驱动手段,系统将自动推送这篇文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在大数据时代诸如此类的概率预测比比皆是,那这些概率的预测是否会限制学生学习的自由选择,并最终影响到学习的效率的提高。就如上面的例子,如果没有大数据的预测和驱动,有些学生可能只需要将相关知识遗忘的部分进行简单的温习,而不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大篇幅的阅读。如何利用旧的个人数据进行预测,预测的结果也必须理性的看待。大学生作为每个个体,都要不断的成长、发展和变化,而收集到的数据却始终保持不变,这些数据只能显示在数据收集的那个时期学生一些学习状况,那么未来的预测是否也要加入这些数据的影响呢。也就要求数据分析人员积极谨慎地对待这些数据,客观的判断这些数据信息与现在的学生是否存在着关联的关系。正如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同行》一书中讲到: “全面教育数据带来的首个重大威胁,并不是信息发布的不当,而是束缚我们的过去,否定我们进步、成长和改变的能力。”
大数据时代大学教育面临以上3 个方面的挑战,还要面临一些其他挑战,其一,在大学教育中大数据意识及大数据观念淡薄,缺乏一些数据公开和数据共享方面的政策和制度,导致虽然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但对数据的保存、利用不够。其二,如何确定数据的可信性,在大学校园数据无处不在,社会的数据、通过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和网络空间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并不都是可信数据。大数据在大学教育中面临的挑战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涉及技术层面,有些涉及政策层面,还有些涉及大数据本身,面对这些挑战,教育者只有前瞻性地思考应对大数据时代大学教育的策略,才可以利用好大数据的潜在价值,推动大学教育的变革。
摘要:随着大数据元年的到来,大数据已经开始冲击着各行各业,并影响着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大数据时代将改善学习的核心要素,给大学教育带来深刻的影响。在大数据时代大学教育由单向度反馈转向多向度反馈,为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供必要的前提。同时大数据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还将面临技术层面、学生个人隐私及预测结果的正确运用等多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大学教育,机遇,挑战
参考文献
[1]麦肯锡公司.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M].赛迪译丛,2012:3.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10.
[3]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270.
[4]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与大数据同行[M].赵中建.张燕南,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1.
教育服务的挑战与机遇 篇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一个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时代要求和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正在逐步得以确立。与过去相比,这个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教学、评价、管理、课程开发等方面都有不少创新之处,问题,它将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作为一名教学校长,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呢?
一、机遇
1、国家重视,政策支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明晰,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的制定,为我国未来二十年的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上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充分体现了国家通过立法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对教育的重视。、国家经济发展,对教育投入的逐渐增长。教育不仅肩负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各类专门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使命,而且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随着国力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教育给予了高度关注,多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始终把教育摆在公共财政的突出位置予以重点保障,持续不断地加大教育投入。随着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有力支持,相信我国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即将来临。、教育成就未来,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接受并践之以行,民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需要经济发展予以强有力的支撑,国力强盛,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也就相应增大。民众日益富裕,步入小康后,人民对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教育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关注,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教育消费日趋增长,占家庭消费支出非常大的份额。据2011《中国家庭教育消费报告》显示,被调查家庭每月用于教育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44%。教育消费支出迅速增长反映了中国家庭对教育的重视
二、面临挑战:
1、城乡教育资源、教学质量及教师待遇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教育均衡任重而道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强,大量的人口涌进城区,给城乡教育带来沉重的压力,一方面,城区在未做好教育规划与布局之际,进城上学的学生急剧增加,出现师资紧缺,校舍紧张,大班额等现象,于是,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通过各种方式从乡村学校选调优秀骨干教师,也不得不把本应用于城乡均衡发展的教育经费侧重于投入到城区学校的改建和扩建上。另一方面,乡村学校生源大量减少,优秀骨干青年教师不断流向城区,这无异于釜底抽薪,优秀教师的流失进一步加剧学生的流失。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优先的经费投入,优越的城市环境,优厚的福利待遇,攀比心理和“要求上好学”的优秀生源的输入,使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在进一步扩大,城乡教育越均越不平衡了。、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师资配备不到位,体美音等艺术专业教师紧缺。“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的这一现象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青春的事业,可由那些并不青春的教师来勉强维持,对学生的发展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农村小学英语、信息技术和音、体、美学科普遍缺少专任教师,要开足开齐上好课程难度极大。、留守儿童增多,给学校安全管理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沉重压力。我国城乡有45万多所中小学校、9万个左右农村教学点,有12万多所幼儿园,有2亿1千万中小学生和2200万在园儿童,其中近80%在农村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中隔代抚养的情况越来越普遍,09年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已达5800多万。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出门在外,小孩长期缺少父母的亲情关怀,爷爷奶奶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直接有效的沟通和教育,使得家庭教育近乎空白,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卫生及心理发展等状况令人担忧,同时也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4、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影响了教育教学设备的添置与更新,从而进一步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强盛,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在逐年提高,但从我国整体的教育投入的方向来看,主要的资金都用在发展高等教育上,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比例不大,重视不够,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失衡。世界多数国家教育经费支出一般呈现出宝塔型结构,即在分配教育经费时,优先满足初、中等教育发展的资金需求,在此基础上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但我国目前则恰恰相反,将本来有限的教育经费大量投资在高等教育领域,使得中国高教投资比重偏高,不仅高于发展中国家,而且高于发达国家,造成教育经费错置、基础教育薄弱,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这种失衡的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也与各类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目标极不适应,严重阻碍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基本格局是以地方负担为主,中央和省级只提供少量的补助。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的县乡政府财力原本就较为薄弱,却负担着绝大部分义务教育经费。这使我国的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了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处境越来越困难。处于中部地区的江西,经济发展水平全国排名靠后,所以,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偏低,当地政府能提供的用于教育的财力十分有限,欠帐较多,导致农村中小学老化的教学设备因资金短缺而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在教学硬件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上,就和城市学校差了一大截,教学质量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5、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踟蹰前行,举步维艰。在人才评价标准和人才选拔方式尚未发生根本改变的今天,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仍然是围绕着“分数”在运转,虽然素质教育已提了多年,并且很多学校也曾努力尝试过,但很多学校和教师迫于上级的“唯分论”考核及家长要求高分的主张不敢大张旗鼓地开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虽“千呼万唤始出来”却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下,仍羞涩地“犹抱琵琶半遮面”。
6、家长自身素质不高与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太高这一现象形成强烈反差,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责难和怨言越来越多。很多家长观念阵旧,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教育改变命运的认识也非常的深刻,但是,他们认为家庭只提供衣食住行,满足孩子的温饱,而教书育人就完全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他们分不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他们不懂得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他们把小孩在学习,生活、品行、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全推给学校和教师,孩子出现了问题不是去反思和总结,而是一味地去指责和埋怨学校和教师。
那么作为小学校长我们将如何应对呢?
(一)加强班子建设
做一名好校长,心中要谋事,永远憧憬着未来;眼中要见事,永远注视着发展;双手要干事,永远把握着现在;脚下要追事,永远超越着时代。
1、用自身的儒雅魅力影响教师。首先要重修养,胸中藏正气。校长要修政治素养,多一点敏锐目光,多一点理性态度,多一点辩证思维,多一点知识储备;要修人格涵养,做到既能举止端庄、文明典雅、神态从容,又能表情丰富、言语得体、幽默风趣;要修情趣教养,我们不怕没经验,就怕不勤奋。其次要善学习,腹中有才气。校长不仅要学,更要先学、多学、深学、博学,学习的覆盖面要宽,学习的切入点要准,学习的集成度要高;不仅要向书本学,向他人学,向实践学,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站得更高,思谋更远,才能赢得教师的尊重和追随。第三要会思考,脑中聚灵气。会谋事能成就大业,会理事能获得敬重,会干事能取信于民。(校长要研究新情况、分析新形势、提出新对策,着眼创新愿思考,养成习惯勤思考,掌握方法会思考,因为有时工作的成败只在于一个观念的转变。)第四是勤实践,手中用力气。要抓落实,抓督查,抓推进,抓效果,不能无果而终,更不能不了了之。(要诚心服务用真劲,提高效率用巧劲,严谨细致用实劲,确保“工作筹备零遗漏,工作开展零失误,工作总结零遗憾”。)
2、用纯真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校长的人格力量是引领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概括起来是四句话:一是“无欲则刚”。校长应是一个好人,一个能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要大事不独裁,小事不缠身,难事不推诿,好事不伸手,会经营学校,会经营人心,会经营质量,会经营品牌。二是“有容乃大”。校长要与人为善,厚德载物,宽容得众,宽厚生辉。要以身作则,不要只会批评;要解决问题,不要制造麻烦。三是“大爱无疆”。校长要心系学校,情系教师。当校长的,要把所有的教职员工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看待,要热爱你的集体,热爱你的同事;要把与同志们共事当作一种缘分,当作一种至高的乐趣;要善于为教职工排忧解难,为教职工谋福利、求实惠。四是“永葆激情”。一个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校长,必定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校长。校长要有干事的冲动,要有成功的渴望,要不断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对认准的事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去拼搏。校长的激情可以感染教师,教师的激情可以感染学生,校长、教师、学生的激情融汇在一起,校园才能充满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学校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3、用学校的愿景目标鼓舞教师。一是用心谋划发展愿景。校长要用心去谋划制定学校的发展蓝图,不只是把学校做大,更重要的是把学校做强做优。二是用心经营学校。校长管理学校,不是让师生去服从自己,而是让自己和师生都服从于一个共同的愿景。做一任校长,要经常思考三个问题:我为学校发展做了什么?我比前任校长强在哪里?我给后任校长留点什么?这应是校长追求的理想境界。三是用心培育学校团队。校长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校的团队精神,向愿景目标挺进。一个团队像一片树林,每一棵树为了阳光和雨露都奋力向上而成为栋梁。校长对教师要有“放心”的诚意、“放权”的胆略、“放手”的措施,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为愿景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
4、用科学的发展眼光激励教师。校长如果没有强烈的发展意识,那么学校必然死水一潭,没有生机和活力。常言讲得好:“把困难踩在脚下,它就是你成功的助推剂;把困难压在心头,它就是你失败的导火索”,“人生是一杯水,你往里面添加奋斗,就会品出甘甜;你往里面添加懈怠,只会品到苦涩。”在发展中遇到困难、遇到问题不可怕,这些困难和问题正是我们发展的机遇。校长要善于发现小问题,理清大思路,解决新问题,引领学校向更高一层发展。
5、用强烈的忧患意识警示自己。每一位校长都要时刻保持“安易忘危,安能生危,安外有危”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真正做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同志们经常回头看一看:自己的脚印有多少留在了师生之中、留在了履职尽责的征程之中?自己的脚印有多少留在了娱乐休闲场所、饭店和咖啡屋?书架上的书有多少认真阅读过,有多少记入了自己的笔记?是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6、加强宣传,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党和政府出台的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政策无疑是好的,但是在实际执行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原来红艳丰韵的好政策从上到下不停地缩水和瘦身,最后落实到基层时已是脸色苍白,瘦骨嶙峋了。所以,作为最基层的教育管理者,校长
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待政策的到来,要及时地去学习、了解、宣传政策,去主动关注教育的发展动态,去主动要求和推动有关部门落实政策,用好用足政策,促进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7、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全面客观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新标准。虽然现行的教师评价涉及到了德能勤绩等方方面面,但其核心却仍然是与教师切身利益相联系的业绩评价,学生考试成绩事关教师的考核,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由于受到教育评估机制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的共同影响,使得部分教师只重视教学业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要求,教育主管部门以考试成绩为重要依据来评估学校,学校和家长也以考试成绩来评估教师,只要所带班级的学生成绩考得好,“分数论成败”,只要业绩突出,便“一俊遮百丑”,业绩优秀便可以成为邀功请赏的骄人的资本,便可以抹杀一切的缺陷和不足,虽然教学质量是衡量一个学校或教师优劣的重要依据,但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如果评价体系不能很好地体现教育目的,就会容易使人误入歧途,偏离方向,因此,积极构建具有导向,激励、监督、反馈作用的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尤为重要。
8、密切家校联系,加强交流与沟通,发挥家校社联动共管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通过电话、短信,家访,制作家校联系单,开好家长会,或构建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沟通,形成互信共识密切合作的良好关系,并且,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与村居社区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取得它们对学校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策群力,形成合力,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课程改革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但在于新课程本身,更重要的是让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改变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模式。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传统的认识已不再实用,取而代之的是多维、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它应包括(1)有效训练学生的理解力;(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不断改变学生的价值观。对此教师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有价值、有新意的教学素材,而不是拘泥于原有的参考材料。
9、精益求精,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胡锦涛总书记在第23个教师节的讲话中强调:“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 可见教育在经济和社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教师的作用日益增强,教师的质量受到普遍关注。只有教师的教育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数学教师必须专业化。
教育服务的挑战与机遇 篇6
【关键词】法学教育;教育理念;挑战和机遇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提高了其对法学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扩大了各高校的招生规模,吸引了大批的高中毕业生投入法学专业。经过三十余载的发展,国内法学教育已经取得了十足的发展,但是仍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些新老问题好似一座座大山,严重阻碍了法学教育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教育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高校鲜有法学专业,而从改革开放至今,国内已经大量的高校都设立了法学专业,这些高校在30多年的时间里,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法学人才,而正是因为这些人才不断的勤奋工作,才促成了当前法学学术加速发展的局面。
二、当下法学高等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一)双“量”的矛盾
这里面的双“量”具体指的是数量与质量。随着在1977年我国对高考进行了恢复,为了弥补之前的过失,为人才提供一条发展之路,我国的各个高校对高考考生降低了标准,放宽了政策,尤其是法学专业,更是面向社会广泛招生,以至于在学生的数量提高的同时,整体素质与专业知识水平却极具下降,会导致了目前的法学课堂上出现了许多“滥竽充数”之辈,有些学生虽然进行的是法学的教育,但是并不具备一个法学专业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二)教育观念
就目前的法学教育而言,我国的法学理念的基础来源于前苏联,虽然在后续的发展中有所增加与完善,但是还是不能够完全的适应本国大学生,而且由于网络的普及,信息的共享化,法学教育受到的冲击与干扰越来越大,尤其是来自于欧美的文化思想,都对大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造成了极大影响。
(三)教育与职业
目前只有极少数的法学毕业生能够从事法律工作,法律工作要求极为严格,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作为基础,但是法学生并不是所有的都能在大学期间学习到可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专业知识,其原因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学习能力不够,过于懒散的学习方式不适合法学的学习;二是因为目前的教育书本化太过严重,尤其是在大学,没有高考的压力,再加上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不高,都造成了教师的授课热情不足,最终也就导致了虽为法学生却无法胜任法学工作的局面。
三、新时代背景下,法学教育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高校法学院的成就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直观的表现出来,即学术成就和毕业生的质量,而通常情况下,这两方面是成正比的。如何能在变化如此迅速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经济之下,培养出优秀的法学专业人才,成为了众多高校的一道难题。
从毕业生的角度来看,目前法学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具体体现为毕业生的素质还不够高。社会所需要的是尖端型人才,从目前的行业形势来看,经济方面的法律人才最为紧缺。如在国家对经济问题立法,却鲜有法学专业人士参与其中。
从法律学术成就的角度来看,法学法学产出的质量和数量明显不足。这暗示了国内高校和法学专业的学术方面的转型仍然不足,对于法学研究的深度不够,并且相关的奖励机制不健全等。现有的法学学者严重缺乏创新精神,并对身边发生的典型法律问题不够敏感。这将严重影响法学的发展,进而影响到中国法治社会的和谐稳定。
尽管目前中国法学教育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但是只要能够适时的调整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理念,就可以轻易的扭转这一被动的局面。首先仍有源源不断的毕业生涌入法学院校,可以为法学注入新活力,也为法学学士观点的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环境之下,对法学教育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的,而改革的重点内容则是要改变当前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教育理念。只有完成了改变教育理念的这一重要任务,才能实现国内法学教育的再次全面发展,进而培养出大量的优秀法律专业人才,而这些人才将来会成为社会的栋梁支柱,为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伟.从法学通识教育到法学实践教育的转向——兼论法学教学方法的变革[J].法治研究,2015,01:107-112.
[2]汤文平.我国当前民法发展战略探索——法学实证主义的当代使命[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04:82-102.
教育服务的挑战与机遇 篇7
关键词:军体教学,改革,机遇,挑战
现代训练理论日新月异,在竞技体育和国字号体育队伍训练中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高校,特别是军队的高校应该第一步接受最新的技术和理念,但军队院校相对封闭,走出去,引进来与地方高校还存在差距,再加上部分制定军队院校军体教学训练工作的同志,对新事物接受慢,因此,现在军队院校教学训练理论与理念总是滞后地方与基层部队。现在,军队院校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 如何改变当前面临不利因素,完成院校培养目标,胜任“能打仗,打胜仗”的责任使命,对于我们军校体育教研室工作者来说,就是打好军队院校功能转型的第一仗;打好第二次教学评价的第二仗;打好《军队院校军事共同科目教学基本要求》的颁布学习和执行新的《军人体能标准》训练内容的第三仗。
1军校军体教学面临的挑战
当前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政治与经济的发展状况都会影响到军校体育的改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我军转型改革深入,军校体育教育也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只有通过良好的改革,才能迎接各种新的挑战。军校体育的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正确分析军校教育改革的背景,并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应军校体育发展需要的改革之路,是各高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1 . 1军体教员的去留的挑战
军校军体教学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军体教员姓“军”问题——去留问题。国家体制改革中要求最高就是人员精简,军队也出台相应的方案,首先是军队院校的数量;就要我们军体教员有如下的思考与自问,我能为部队做什么,怎么做,结果怎么样,我胜任吗,是去还是留。这不是别人决定的,首先教员自己有清醒认识。
1 . 2军体教学随院校功能转的挑战
军队院校按培养目标不同可分为教育两类:任职教育和学历教育,主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培养模式对军队院校进行的改革。因为培养目标的不同,军体教学内容和任务也不同,如何让培养目标更贴近实战需要是军体教学的主要内容。基础教学内容和要求是全军统一实施,按培养目标的不同,设置特色军体训练内容与专业相一致的教学改革是最大的担当和挑战,教学先行和快速适应是最大的障碍。
1 . 3军体教员专业特色与目标功能统一的挑战
我军70多所军队院校,大多数由原来的学历教育改成任职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改变,具体教学时数与内容也改变了。作为军体教学的执行者和体育文化传播者的军体教员能否适应这一功能转变,我们的专业还能跟上吗,能与学校转型一致吗,军队专门出台继续教育这一新的措施,但军体教员的继续教育内容和要求基本没有。对《军队院校军事共同科目教学基本要求》和新的《军人体能标准》内容全面深入学习的问题,精确把握每一个细节,并能理解应用。军体教员如能快速适应并跟上时代步伐,反之,必将被改革淘汰,也将被时代抛弃。
2军校体育教育改革挑战中存在的机遇
机遇是自己创造并发现的。首先要发现军体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能及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去解决问题,这就是机遇。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军院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改革与转型的顺利进行, 特别是体育训练理论方面严重滞后。所以,对于军校教育改革而言,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从而加快军校体育教育改革与转型的创新,提高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与军校功能目标合一。
2 . 1军校体育教学训练与部队训练脱节
姓军为战。现代战争怎么打就怎么训练,全军上下已统一思想,但军人体能作为战争储备力量并没有被提到应有的高度和引起重视,特别是现在军校人员和部队形成两个标准。都是军人,有不一样的标准,因此,在军校学员教学训练与部队战士训练存在脱节的现象,形成军校学员到基层部队不能适应和胜任,这与军校上层设置有相关性,必须改革现有不足之处。军校学员在校学习对军体训练有两个目标,一是自己进行锻炼,为完成遂行任务奠定身体基础要求;二是学习身体训练方法和预防运动训练伤。
2 . 2现代体育训练理论缺乏
现代体育训练理论发展日新月异,体育训练理论对军事体育训练也有同曲异工的效果。军校教员缺乏部队基层实践与再培训提高经历。基本理论的缺失是阻碍当前我国军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具体的改革工作中,缺乏良好的思想指导,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系统、有效的思想体系,严重阻碍了改革水平的提高。在改革中,如果仅仅是靠引进那些概念化的东西来完成,是远远达不到实际效果的。在理论知识的缺乏中,没有正确指导思想的改革只能是盲目地进行。
2 . 3军校体育教学理念与内容落后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对青少年教育和养成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如吃苦精神不够、毅志力不强、身体运动能力差等现象。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和军校教学内容和标准,军体教员如何进行教学思考与自身转型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他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可能还是比较传统的,没有进行必须的创新。在实际教学中,军校体育教师们往往只会注重学员的体育技能教学,而对学员心理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教学,还显得很不足,不注重学员现代特征阳光、勇敢、活泼等,不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军校体育教学有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强制实施等特点。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训练的方式来开展,锻炼学员的身体,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
3抓住军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机遇
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率先改革,抓住当前军队院校改革的有利时机,对教育的改革与转型进行分析与研究,是提升教员自身能力现水平,提高军校体育教学质量与效果。为了推动我军校院体育的改革与转型,应该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
3 . 1建立现代体育训练理论指导体系
为了提高军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水平,就必选坚持理论创新、专业特色与遂行任务的终极目标一致的原则,建立现代体育训练理论指导体系。对于军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体系来说,它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而不应该是盲目的、随意的、无用的。在理论创新过程中,要从现代战争特点上来把握军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对于那些传统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进行筛选,在继承的基础上再来推陈出新。运用现代体育训练理论结合部队实际,有效地去指导实践。通过对理论体系的不断创新,逐渐掌握学员身体训练的发展规律,为体育教育的改革提供有力的保障。
3 . 2提高军校体育教师的教育水平
军体教员是军体文化的执行者与传播者,军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军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转型过程中,军校体育教师在学员体育思想与体育认知的培养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提高教员教育水平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自学;其次是军队强制的继续教育;再次是教学交流与研讨。
3 . 3提高军体教学的科研水平
体育教员科研是军队院校军体教员自身严重不足。军体教员利用改革机遇提高科研水平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自我积极投入;二是横向联系联合申请;三是利用现有各种平台由小至大从实践做起。从学会做体育科研方法入手,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学会—掌握—精通的过程是用实践来检验的,军体教员必须通过这一过程,才能提高科研水平。
4结语
教育服务的挑战与机遇 篇8
社会性别理论概述
1.社会性别理论的内涵
社会性别理论的诞生可溯源至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第二次浪潮中,它在明确男女两性生物学差异的前提下,提出社会性别差异是导致男女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并揭露出男性中心主义的父权制是导致人类历史上女性饱受歧视的社会文化根源。[1]该理论不光是性别政治学反对男权的“理论武器”,也是女性主义理论得以滋生的“催化剂”。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为社会性别与妇女研究创设了良好的社会图景,我国妇女运动开始呈现出如火如荼发展之势,源自西方的社会性别理论一引入中国,就引起了巨大反响,并得到广泛传播。
2.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1993年,天津举办了“妇女与发展”研讨会,在会上,与会者第一次介绍了社会性别理论;1995年,北京召开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这是社会性别理论进一步传播的重要时机,国人开始接受“社会性别意识(Gender Consciousness)”这一概念。之后,我国政府提出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更是促进了社会性别理论的广泛传播与推广。[2]有了社会性别理论的指引,我国从事女性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开始以社会性别概念研究女性问题,重新反思妇女受压迫和导致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可以说,社会性别理论的出现为我国妇女研究提供了新的“武器”,为业内人士开启了新的视野。
社会性别理论视域下高校性别教育的现状分析
1.性别教育的非学术主流化
新时期,各级学校进行性别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从目前来看,性别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还处于学术边缘。具体表现在:高校教师、管理人员等普遍缺乏对社会性别的敏感意识;在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团活动等方面还没有将社会性别内容纳入教育常规。这就削弱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力度。
2.性别平等教育缺失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女性是父权制社会的受害者,女性的不独立、附属地位不是因为女性缺乏自立自强自尊自爱,而是父权制社会通过文化、社会制度等限制女性的发展。社会性别理论认为“个人的就是政治的”(Personal is political)。父权制是一种以男尊女卑的意识形态确立和置女性于次等位置的性别关系秩序,所以社会性别理论要求将女性看作发展的主体,认为女性不是男性的附属品,而是要独立发展自己,勇敢面对人生的挫折,实现与男性平等的地位。[3]但从目前来看,仍有很多女大学生受到传统性别意识的影响,努力压制自己,不主动主导自己的命运。这说明高校在性别教育方面,如何关注女性声音,改变传统观念,为女性发展开拓更多的空间方面还存在不足。
3.性别教育缺乏评估机制
“社会性别”在中国的旅行时间不长,理论的本土化需要一个过程。一些高校在推动性别平等教育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但教育的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教育对象在实现从传统的性别依附角色向新型的性别平等关系转化中是否遇到了新的困惑等,还缺乏及时的评估与反馈。性别教育评估机制的建立有助于避免理论在本土化应用中的“走样”,对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开展针对性的性别平等教育活动有重要意义。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性别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首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音频于一体,声图并茂、动静结合,可以为高校性别教育提供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借助微媒体为学生展现各种教学资料,改变以往单向性的课堂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微媒体的互动性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机会,实现“教学相长”的良好境界。在微时代,学生有了更多自由学习的空间,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性别困惑,进而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再次,微媒体的匿名性可以提升高校性别教育的适用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可以让交流双方隐蔽自己的年龄、性别与身份,脱离现实中社会角色的约束。这就有利于两性打破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在一个平等的关系里相互交流,女性因此可以抛开传统角色的束缚,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以便推动性别平等进入高等教育的主流化进程。
2.挑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微媒体亦是如此,微时代给高校性别教育提供良好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一定挑战,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微时代可能会强化性别刻板成见。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并不是一个全新空间。在微时代,如果我们退几步观察正发生的事情,会发现微媒体表达的新内容寥寥无几。而现实中存在的女性形象被扭曲、女性声音缺失等现象依旧在微媒体空间中蔓延。这种情况会在无形中强化大学生对性别的社会期待,直接影响他们对性别的认知。其次,微媒体可能成为性别歧视的新阵地。微媒体具有与生俱来的技术优势,人们在微媒体平台中讨论性别问题,可能会引发更激烈的争论,进而影响人们的思想判断。微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可能会被不良分子利用,给女性带来更大的伤害。
微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性别教育的对策
1.借助微媒体丰富性别教学实践
如今,我国已有数十所高校开设了社会性别导论、社会发展与性别、女性学等有关性别教育的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摒弃传统性别偏见,为女性主义的弘扬开辟新的阵地。然而,高校目前的性别教育模式依旧存在弊端,“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屡见不鲜,教学手段缺乏创新。鉴于此,高校性别教育应该转变教学思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入微媒体,使性别教育过程鲜活起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高校可以创建专门的性别教育网站,有机整合有关性别教育的丰富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在微博、微信平台中宣传性别平等理念,和学生一起探讨性别问题。在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中,及时了解他们的性别困难,并给予有效指导。
2.提高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学术界认为男性与女性在使用网络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女性对网络使用处于低层次,她们媒介素养的缺失导致她们在微时代处于不利地位。[4]鉴于此,高校要想顺利开展性别教育,需要积极地为女大学生创造条件,提升她们的媒介素养,使她们适应微时代新的技术准则,在微媒体条件下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高校要进一步研究性别媒介素养,以相关教学院系为载体,开设跨学科的性别媒介素养课程,为高校学生系统讲解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性别理论等学科知识,帮助大学生提升信息筛选能力和应用能力,使他们在接触微媒体时摒除性别歧视,倡导先进的社会性别观。
3.培养教师的性别意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性别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学生的性别期待,进而影响对学生指导的性别差异。如果教师出现性别意识偏差,会直接阻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价值理念。所以高校要大力培养教师的性别意识,要主动发现性别教育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为学生构筑两性平等的良好环境。高校也要加强对教师的监督,使他们对学生正确的性别行为持积极态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总之,在微时代加强性别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高校性别教育工作者要提升自身素质,主动借助微媒体加强性别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这是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需要。
摘要:“微时代”是一个隐含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传播方式等多种形态的新网络空间。微时代的来临,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也给高校性别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认清“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性别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是高校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性别教育,机遇,挑战
参考文献
[1]金亚红:《基于社会性别平等维度的师范教育》,《丽水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2]林妙姗:《性别平等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域》,《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3]赵书勤主编《女性文化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261页。
教育服务的挑战与机遇 篇9
一、新时期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 国家方针政策提供更多支持与保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继续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 要求各级政府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 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兴办教育, 并力求办好一批高水平的民办学校。国家还致力于改善过去民办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 《纲要》提出, 要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 建立和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的社会保险制度, 并主张对一切歧视民办高校政策予以清理和纠正, 对发展民办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学校和个人予以奖励和表彰。资金来源不足一直是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纲要》特别指出, 要健全国家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事业的扶持政策, 要求各级政府通过委托民办学校承担有关的教育和培训任务, 借此为民办学校拨付相应的教育经费。
(二) 择业观向现实主义发展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人们的择业观深受“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传统观念的束缚, 学个“体面”的专业、找个“体面”的工作是导致研究性、理论型公办高校生源趋之若鹜和民办高校模仿公办高校办学的重要原因。但是, 这种择业观在现代社会受到了严重冲击, 人们的择业观开始向实用主义转变。随着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战略的转型,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将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民办高校培养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性、职业型的蓝领人才将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加稳定的工作保障, “一技在手, 吃穿不愁”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所认同。
(三) 传统学生观、人才观受到冲击
长期以来, 人们习惯于把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称为差生, 认为民办高校招收的三表学生即是三流差生, 这是一个充满了贬义和歧视色彩的称谓。罗丹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现代教育心理科学研究也已明确指出, 人的智力是多元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智力优势, 然后因势利导、长善救失。学习成绩好, 只能证明这个人有很好的言语/数理智力和很认真的学习态度, 但这些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唯一因素。有些人虽然学习成绩差, 但身上存在其他的闪光点, 比如, 品德优秀、乐于人际交往、动手能力强, 等等, 这些也是支撑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关键素质。教师应该辩证地看待学生, 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长处。学生观直接决定了人才观, 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 人才也必将是多面的, 一个人在社会上发挥了他的长处, 他就是人才。《纲要》也提出, 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 尊重个人选择, 鼓励个性发展, 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四) 师资建设迎来新契机
前几年, 高等教育大众化急速推进过程中, 公办高校大幅扩招导致了师资短缺的局面, 优秀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基于众多考量, 纷纷流向了公办高校, 导致民办高校门前冷清。如今, 公办高校的教师储备已趋于饱和状态, 这给民办高校引进优秀师资带了新契机。《纲要》也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一定的保障机制, “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建立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
二、新时期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 公益性被弱化
在我国, 民办高校是一个自筹经费、自负盈亏的自主办学机构, 其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高校私营业主的投资和学生缴纳的学费。这种资金来源的单一化和私人化, 导致部分民办高校在不同程度上放弃了对教育公益性使命的持守。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公益性被弱化有两个主要表现:首先, 虚假的招生宣传。为了扩大招生规模, 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很多民办高校向社会发出了各种虚假的招生宣传, 任意夸大学校的办学实力。这种不诚信行为无异于自掘坟墓, 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的社会声誉, 动摇了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基础。其次, 教育质量难以保障。民办高校任意扩大招生规模, 甚至无限降低入学门槛, 很多民办高校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抓生源、抓资金”上, 未能有效落实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 没有真正做到“以质量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 从而使民办高校难以走出“资金短缺→扩张规模→生源质量下降→教育差→招生困难→资金更加短缺”的恶性循环的困境。
依赖学费收入求生存并非就是民办高校的宿命。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以下措施来持守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首先, 积极与企业联姻。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 与有实力的企业联姻是个不错的选择。泉州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的学费标准与公办学校大体相当, 甚至还略低一些, 学院集中精力抓教育教学, 建校短短8年时间, 不但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就业率也一直在90%以上。该校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有效地与实力企业联姻, 如与德国博世力士乐公司共同出资800多万元, 购买先进设备, 建立培训中心等等。其次, 完善制度建设。为保障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 完善制度建设、依靠政策法规来监管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是势在必行的。黑龙江东方学院已经建立的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就是一个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办事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学院在没有任何财政投入和其他注资的情况下, 完全依靠正常的学费滚动积累, 已经取得了数项殊荣。
(二) 办学定位模糊
国家鼓励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 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过高等教育多样化来顺利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 使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结构走向合理化, 职业教育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但是, 民办高校为了尽快“融入”社会, 走上了追随公办普通高校的发展之路。我国自古有“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 公众对应用性、职业型人才没有形成新的科学认识, 再加上民办高校招收“三表”学生, 又收费偏高, 公众对民办高等教育存有歧视心理。民办高校为自己“正名”必然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 所以, 民办高校主动淡化“民办”应有的色彩, 以迎合公众的心理认同, 模仿甚至照搬公办高校的办学模式。要推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首先要正视的就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同质化问题。
民办高校要扭转同质化倾向, 关键要科学合理地定位, 注意扬长避短, 形成自身的特色。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是高校定位的核心, 从社会需求、自身地位以及生源特点的实际情况来看, 民办高校应定位于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与公办高校开展“异轨竞争”。黑龙江东方学院主动适应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宗旨。在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上, 走补位竞争、错位发展的路线, 有效避免了公办院校的强项, 探索出了一条“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如, 在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之后, 学院设置了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专业, 2005年第一届学生尚未毕业就已经被厂家抢聘一空。
(三) 师资队伍不完善
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 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质量, 一个学校要站得住, 教师一定要出色。”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民办高校因资金紧张, 没有自己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主要依靠聘请公办高校教师来维持教育教学的开展。民办高校要办出特色, 要真正走出同质化的误区, 不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师资队伍, 只能是一句空话。公办高校的教学偏重于研究性、理论型, 由研究性、理论型向应用性、职业型转变, 是需要经过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训的。而且, 公办高校长期面对的是“一表”、“二表”学生, 而“三表”生源在特质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教师不仅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学生观, 还要懂得适恰的教育教学方法。由此可见, 民办高校建设一支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又一关键因素。
从当前来看, 民办高校在培育师资队伍过程中, 应该注意抓好如下两个方面:首先, 深入学习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技能方法的落后影响的是局部, 教育观念的落后影响的则是整体。先进的教育观念, 包括先进的教育目标观、学生观、人才观等。民办高校要紧密围绕应用性、职业型的人才培养方向确定教育目标;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三表”生源, 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及不足之处, 注意扬长避短, 因材施教地实施教育教学;要改变传统“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的人才观, 牢固树立“一个人发现、发展、发挥了长处就是人才”等新教育观念。其次, 培养双师型教师。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目前已经探索出了诸多行之有效的路径, 有院校与基地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校本培训模式、自我生成模式等。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培育工作进展缓慢, 主要来自于办学定位不清、资金短缺等方面的原因, 随着这些问题的澄清与解决, 民办高校自然会把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赵奇.构建民办高校“四位一体”法人治理结构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18) .
[2]姜朝晖, 钟秉林.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22) .
[3]邓宗琦等.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2) .
教育服务的挑战与机遇 篇10
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 面临的挑战
1. 新媒体时代条件下, 多元文化的盛行极易造成价值相对主义的产生, 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心力”。
多元文化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不可避免的次生物。网络信息的包罗万象与良莠不齐为各种价值观的生存与传播提供了较好的环境与平台。近年来, 在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倡行同时, 普世价值、宪政民主等错误思潮的迅速传播就是很好的例证。由于每种价值观都有一种自在的逻辑, 都有貌似“合理与正确”的特征, 对于思想政治素养能力不够的某些大学生来说, 不但难加以区别和分析, 反而更容易被诱导。久而久之, 结果致使许多人认为“一切皆有道理”, 即认为价值观不应该是一种特定、具有社会属性与文化特质的表达, 而应是呈现百花齐放、各自言之成理的多元面貌。反映在大学生的思想表达上, 那就是“这是我的想法, 那是你的想法, 我们想法不同, 也不能强迫对方接受”[1]。反映在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上, 那就是随意“质疑”。某些大学生这种思想状态的形成和发展, 直接影响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但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潮流不可逆转, 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也不容回避, 所以需要我们在新媒体的背景下予以思考和解决。
2. 新媒体时代条件下, 网络词汇的不断创造与迅速流行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氛围, 也影响着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接受。
新媒体时代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网络词汇的层出不穷与快速流行。“高富帅”、“白富美”、“蚁族”、“屌丝”, 等等, 这些词汇在网络条件下不仅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 更形成了一种身份的认同。相对于这种词汇, 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就显得过于凝重, 同时也难于同大学生形成一种身份上的认同, 这就大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更重要的是, 随着网络词汇的创造与流行, 以“调侃”为核心的网络社会文化在青少年中广泛形成。而“调侃”的背后凸显的是, 广大青少年正在远离自身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 世俗化、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取代了过去有思想深度的文化形式, 不需要反思、不需要追问、不需要价值和意义, 仅仅是消费形式本身。这种文化消费的氛围也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3. 新媒体条件下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 直接冲击着大学生价值的认同, 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但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的图谋并没有改变。当前, “以世界人民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制造话语工具, 抢夺话语权, 借机植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是当今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基本手段”[2]。但不管西方话语工具的内容如何变化, 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都是其迅速传播的主要途径。大学生作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思潮的关注者, 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 这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二) 面临的“机遇”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虽然存在诸多挑战, 但也同时存在实施教育的良好“机遇”,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利用新媒体时代的沟通工具, 更好地融入学生群体,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难的问题在于“入心”。加之当代大学生独立性与个性化思想的增强, 思想政教育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外化于大学生的行为, 就变得更加困难。但在新媒体时代条件下, 利用大学生常态化的沟通工具, 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默化。新媒体时代, 微博、微信、客户端是大学生沟通世界的主要渠道。利用这些渠道, 有助于实现两方面的效果:一是有助于真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 真正实现思想的交流与碰撞。首先, 微博、微信等不仅是大学生常用的沟通手段, 更是大学生表达情感的重要场所和方式。用这些媒介进行沟通, 不但可以使大学生感觉亲近与轻松, 而且更易于流露真情实感, 易于产生真正的思想交流。其次, 这些方式都为虚拟媒介, 避免了师生间面对面可能的尴尬和拘束, 更便利于交流。二是容易消除师生间的身份隔阂, 形成身份认同, 便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的实践。当教师加入到学生的微信圈或QQ好友时, 在虚拟世界中, 师生间的这种传统身份的隔阂就会逐渐被淡化, 有助于形成师生间亦师亦友的良性关系。同时, 这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由课堂扩充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 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网络“群居”现象, 也为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遇。
网络“群居”中思想政治教育有两方面的机遇:一是通过总结、分析学生的群体交流的信息, 获取学生思想的真实“数据”, 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依据。新媒体时代下, 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诸如QQ群、微信群、网络社区等是采集学生思想活动“数据”的重要场所。通过这些数据的实时分析、长期积累、规律找寻, 不仅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 而且可以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决某些典型个体问题提供重要依据。二是网络“群居”生活, 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影响与引导大学生的思想。网络生活中, 意见领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其他成员的思想易造成重要影响。因此, 两课教师如果能抓住机会, 融入大学生的网络“群居”生活, 并且发挥自己理论素养和知识储备的积极作用, 充当意见领袖, 引领大学生的思考与探索, 就掌握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 将非常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
二、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1.确立坚定立场, 寸土不让的阵地意识。
新媒体时代条件下, 随着大学生获取信息便捷度的提高以及信息量的增加, 某些大学生的随意质疑也随之加剧。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两课教学的开展增加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 广大两课教师更应该有阵地意识, 坚定立场, 寸土不让, 更自信地传播主流意识, 发出党的声音。要坚决避免, 为了单纯地迎合某些学生的思想, 而宣传不当, 一定要当好党的意识形态的守门人。
2.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讲求方式方法,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课堂, 也是主要阵地。鉴于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重点抓住以下方面:第一, 抓住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 结合课程理论, 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新媒体时代条件下, 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较高, 同时, 大学生的思想又容易被完善而严密的理论所征服。因此, 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契机, 经过严密的理论逻辑和论证, 有助于剔除不良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 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实践。第二, 注重“对话”式教学, 避免强硬灌输, 实现以理服人。新媒体条件下, 随着信息储备的极速扩大, 大学生由此形成的重要的思想特质之一就是“质疑与争论”。所以, 两课教学要改变单纯的灌输, 注重课堂内外的“对话”, [3]通过学生间的、教师与学生间的思想碰撞, 实现思想的真正交锋与交流, 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第三, 重视实践教学, 广泛利用网络和新式交流工具。实践教学是两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切合当下当学生思想特点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广泛利用网络和新式交流工具进行的虚拟实践教学, 更有利于与大学生形成身份认同, 以及价值认同。有人说, “80后”是电视的一代, “90后”是互联网的一代, “00后”是移动互联的一代。青年大学生喜好上网、读屏、看视频, 网络的力量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 两课教师应该越要重视及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3.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
新媒体时代条件下, 大学生获得信息途径多、信息量大, 思维活跃。“他们对理论知识的需求、对社会就业的需求、对人际交往的需求、对爱与被爱的需求是丰富的、广泛的、切实的。”[4]由于缺乏具体的社会实践经历以及受网络中某些不正确思想的影响, 大学生这些方面的需求如果一旦受挫, 极易产生负面影响, 产生否定一切的主流意识的倾向。因此, 包括两课教师在内的思政工作者必须利用各种媒介, 随时并深入了解青年大学生需求, 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并注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 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入手, 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大学生切身利益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默化, 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接地气、有底气。
参考文献
[1]江宜桦.价值相对主义的时代[J/OL].http://www.21cc om.net, 2012-06-07.
[2]李艳艳.警惕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新型话语工具[J].红旗文稿, 2014 (13) .
[3]吴岳军.论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师生关系及其教师角色[J].教师教育研究, 2010 (2) .
教育服务的挑战与机遇 篇11
【关键词】 新医改 社区卫生服务 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 R 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312-01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1.1 调查对象:市第一人民医院、东方医院集团总院、市中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站)的门诊及住院病人200名。
1.2 调查方法:对被调查的对象讲明调查的目的:只做为研究,对所涉及的个人资料保密,采取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相结合,以访谈式为主、自填式为辅的方式进行调查,当场收回问卷,对不配合的被访者排除。共發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 ,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100%。
2 结果
2.1 调查患者一般情况:200名患者中男性73人(36.5%),女性127人(63.5%);小于40岁48人(24%),41岁至60岁76人(38%),大于60岁76人(38%);初中以下文化93人(46.5%),高中及中专65人(32.5%),大专以上42人(21%);干部56人(28%),工人44人(22%),教师8人(4%),其他92人(46%);月收入少于2000元28人(14%),2000至3000元104人(52%),多于3000元69人(34%)。
2.2 患者的就医意向
新医改实施前无论大病、小病,病人选择医院主要考虑的是技术、方便、费用、对自己病情的估计和服务态度等问题; 新医改实施后看小病主要考虑方便和费用问题, 看大病首先考虑技术问题,其次才是费用。
被调查的200名患者中小病人数把方便放在第一位,人数81(40.5%),而在大病人数中技术问题在第一位,人数170人(85%),另外就是费用、病情估计、服务态度、其他了 。
2.3 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及态度
我们了解居民不愿去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因主要是对其不了解,认为其技术水平低、不信任及费用问题等。病人认为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为:技术水平低、医务人员素质差、设备不能满足需求、业务用房少、宣传不够、不了解。
3 讨论
3.1 新医改给社区卫生服务带来的机遇
3.1.1 新医改的目标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方向一致。新医改的总目标是“努力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需求”。新医改实施后必然会吸引更多的患者到服务中心诊疗,社区卫生服务必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3.1.2 新医改后医疗费用个人支付比例降低影响求医行为。新医改使个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及住院也可以报销及减免,并且报销比例大,经济、方便。因此,新医改后医疗费用负担形式的变化将促使人们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
3.1.3 医改的受益人数众多。因新增部分人文化程度底、经济及社会保障薄弱,他们更愿意接受健康咨询及就医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六位一体”服务更适合他们。
3.1.4 我国老龄人口化的到来会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六位一体”快速发展。社区中退休职工、老年人比例较大,受年龄影响,其发病率高, 慢性病多,社区卫生服务的亲情化、人性化服务,使老年人有可能更多地接受和利用社区卫生服务。
3.1.5 医学及治疗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使预防变为抵御疾病的重要策略,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预防、保健为主的服务尤为重要。调查表明,高收入者、老年人更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的家庭访视、健康咨询、就医指导及电话应诊服务等。
3.1.6 政策强有力的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是医药卫生四大体系的重要交汇点,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双重网底,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有利于夯实城市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
3.2 医改给社区卫生服务带来的挑战
3.2.1 病人的社区卫生服务知识贫乏。调查显示,大部分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不了解,调查对象中从未听说过社区卫生服务的达17%,听说过,但不清楚的达43%;这两项加起来占60% ,表明绝大部分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缺乏根本认识。说明病人的社区卫生服务知识较少,社区卫生服务未能引起市民足够的重视。
3.2.2 病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不信任。由于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开展不久,加之一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由基层医疗机构经过结构功能双重改造而来,难以在短时间内规范化。部分经过转制而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社区卫生服务办成了搬家的门诊部,影响了功能的发展,原有机构的服务形象在老百姓心中难以抹去。
3.2.3 社区卫生服务的技术。调查时,病人反应最强烈的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技术问题。不少病人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断不准,“大病治不好、小病治不了”,社区卫生服务只起保健作用。
3.2.4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还未完全适应这种新的服务模式,部分人员观念未转变,不能从整体健康的模式去面向病人。另一方面,许多医务人员不愿意去福利待遇不如大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的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不礼貌。病人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差,责任心也差。
3.2.5 社区卫生投入不足。虽然国家各部门都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但由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的特殊原因,导致社区卫生的投入经费仍然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致使社区卫生服务的房屋建设、设备更新、人才培养都满足不了社区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
3.3 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措施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在于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要求,促进城市卫生体制改革, 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促进新型医患关系的建立。基于此,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应采取如下措施:(1)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知识的普及力度。(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管理。(3)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4)搞活运行及分配机制。(5)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
教育服务的挑战与机遇 篇12
也有人说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幕课) 来了, 未来只需要保留几所知名的大学, 每个大学只需要几个教学名师即可。这是真的吗?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 我们会不会失业, MOOC真的会完全替代教师吗?本文将从MOOC的历史与发展现状、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教师应对策略几方面阐述。
一、MOOC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MOOC即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 有时也写为MOOCs, 中文称作“幕课”, 这一名字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焦建利根据英文“MOOC”音译过来的[3]。MOOC雏形的出现, 目前国内外专家比较认同的说法出现在2007年, 这一年美国学者David Wiley面向全世界具有研究生水平的学习者开发了一门开放的在线课程《Introduction to Open Education》 (开放教育导论) , 受到了普遍欢迎, 来自全世界的学习者也为这门课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和内容。同年, 加拿大Regina大学Alec Couros博士开设了一门Social Media&Open Education, 邀请世界各地的特邀专家参与了该课程的教学。而真正意义上的MOOC的出现在2008年, 标志是加拿大Stephen Downes和George Siemens开设的Connectivism&Connective Knowledge。2011年, 斯坦福大学Sebastian Thrun与Peter Norvig开设了《人工智能导论》这门免费MOOC课程, 吸引了160 000多人注册学习, 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 之后Udacity、Coursera及edx相继出现, 并席卷全世界, 因此人们把2012年称为MOOC元年[4]。目前MOOC已经风靡全球, 各大知名院校都纷纷加大投入建设了自己的MOOC教育平台或者加入上述三大MOOC阵营[5]。MOOC历史虽然短暂, 但它的孕育却有着较长的历史, 1962年, 美国Douglas Engelbart提出一项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改变“破碎的教育系统”的方式应用于学习过程当中;而中国的远程教育从六七十年代针对成人的函授教育开始, 到80年代出现了的广播电视教育, 如中央电视大学, 再到90年代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的现代远程教育, 也具有MOOC的一些特征。由此可见MOOC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是一个长期积淀的结果。
二、MOOC的结构与特征
MOOC是一门课, 这门课的制作非常昂贵, 一门出色的MOOC需要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学生以及软件、互联网等科技公司的共同参与, 费用动辄数万美元;这门课面向全世界的所有学习者的, 不论肤色人种, 不分高低贵贱, 不管你之前有没有基础, 不论你从事什么工作。而且这门课大多时候是免费的, 与进入大学校园学习一门课相比便宜很多。要想学习这门课, 只需要一台电脑、一根网线, 在MOOC学习网站注册一个账户即可。学习这门课你可以选择要学分, 也可以选择旁听, 你可以“半途而废”, 也可以从一而终, 可以参加定期的在线讨论、在线考试、期末考试 (有人监考或在线测试) , 通过考试拿到的学分还可以获得不少国际知名院校或社会团体的承认[6], 甚至可以获得国际一流学府、机构的文凭, 这些可以作为你进入一些国际大公司的考核依据[7]。所以, MOOC不仅仅是一门课, 还是一种教育体系, 甚至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学府, 何时入学, 学期多长, 时间自己掌握, 学什么自己把握, 学多少自己选择, 拿什么文凭也是自己决定。这样的“高校”对于那些没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的学生或者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另有想法的学生来说, 简直就像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这就是MOOC的魅力!
关于MOOC的特征, De Waard[8]等人认为MOOC有4个共同的特征, 即内部的多样性、内部信息的冗余性、学员之间的互动和分散控制, 前两者是指对于学生来说, 学习材料都在互联网上, 学什么、不学什么需要自己鉴别与选择, 而同时选择同一门课的学生又千差万别。后两者是指学生大多时候只能靠自己与自己的“同班同学”相互讨论、相互学习, 很少有机会直接与教师沟通, 而这样的学习模式也决定了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来自于学生之间的讨论或者学生自己的体会, 即课程的提供者无法确保每位学生都正确地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Kop, Fournier, and Hill把MOOC的特征总结为课程资料的聚集性 (aggregation) 、再混合性 (remixing) 、再利用 (repurposing) 和正向输送 (feeding forward)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从浩瀚的知识海洋里搜集整理各种各样的信息并加工成为服务于自己的观点的内容, 然后把它发到论坛里跟大家讨论以验证其正确性, 最后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再与论坛里的、全世界的后来者分享。而国内通常更笼统地将MOOC的特征概括为:大规模 (Massive) ———庞大的学生数量及众多的教师参与;开放 (Open) ———对任何人开放的教育资源;在线 (Online) ———网上进行的学习活动;课程 (Courses) ———扎根于大学传统的课程, 而呈现形式、组织形式又有着很大的不同。综上所述, MOOC的特征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在线学习与在线反馈为主要方式的、大规模的开放式课程。
三、MOOC教育体系与传统高等教育及远程教育的对比
在入学方面, 古今中外的传统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入学考试的环节, 我国的远程教育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学历要求, 而MOOC却是大门洞开, 不设任何门槛。在教学活动的组织方面, 传统的大学教育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后练、老师评, 还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毕业前还有毕业设计。MOOC是每周一次到两次的在线视频教学, 随堂测试, 每周都有的论坛, 另外还有留言板, 一段课程之后有个测试, 测试通过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在一个学期内, 进度快慢全由自己把握, 最后可以参加在线测评或者有人监考的考试, 以保证考试的可信、公平与公正, 也是为了学生所取得的学分能够被社会更广泛地接受与认可。在这方面, 中国的现代远程教育与MOOC有许多类似之处, 但在课程安排、服务对象的覆盖范围、教学的灵活性以及互动性方面有较大差距。在最后的评价方面, 传统教育是发一张文凭, 而不同的文凭往往意味着不同的水平和能力, 甚至是不同的工作和薪水。在MOOC体系里, 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哈佛、MIT的学分和文凭, 当然也可以选择不要学分和文凭, 免费旁听。MOOC的吸引力由此可见一斑, 随着社会对MOOC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MOOC对传统的高等教育的冲击可想而知, 或许会极大地削弱未来高校的教学职能, 高校变成了考场和机房, 高校老师变成了答疑者或讨论参与者。当然, 高校其他的职能, 如创新驱动科技进步等, 受到的影响较小。
当然, MOOC也有其天生的不足之处, 老师的评分都是机器自动评分, 所以题目的设置只能尽可能的客观, 且要求答案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 因此更多地只能出选择题, 这就意味着学生没有太多的机会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层层剖析、展开回答[9], 学生的复杂逻辑与思维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10];缺少学生和老师、学生与学生的直接互动或者互动不足, 学生难以获得集体的社交体验, 更缺少面对面地深入沟通, 教师和学生无法建立深层次的联系, 难以严格把握学生的成长历程, 使得那些优秀的学生难以脱颖而出[11], 而对于那些自制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 由于MOOC需要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因此他们的学习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这也是MOOC辍学率非常高的原因之一[12]。
四、高校老师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Udacity、Coursera及edx就像三座大山, 已经巍然矗立于我们面前, 这三个平台的课程全部针对高等教育, 并且像真正的大学一样, 有一套自己的学习和管理系统。以Coursera为例, 这家公司原本已和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全球33所学府合作, 而2013年2月, 公司再宣布有另外29所大学加入他们的阵容。在Udacity的课堂中, 非常重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Udacity的创办者Sebastian Thrun解释说:“我们认为寓教于练比寓教于听更重要”, 这种形式类似于“翻转课堂”。他还认为, 传统大学的学位已经过时, Udacity将会提供一种全新的终身教育模式, 而这更适合时代的市场需求。2012被称为MOOC元年, 斯坦福大学校长称之为“一场数字海啸”, 有可能将传统大学教育全部“冲走”。由此可见高校教师一下子成了被革命的对象, 未来何去何从, 需要每个高校教师认真、反复的思考。
面临MOOC的挑战, 高校教师自己要拓宽思路, 转变观念, 加强学习, 学习新的数字化技术手段, 学习MOOC有益的教育教学方法, 改善学生学习的环境, 在教学内容的深化与选择上要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在内容的呈现上要突出视频、动画等综合的感官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恰当把握“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围绕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重新优化教学流程, 加强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 重视学生的问题并及时反馈, 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正确引导学生顺利渡过人生的这一重要阶段。另外, 适时开展在线教育, 制作自己的“微课”, 实时在线回答学生的问题, 这必将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形成互补, 也有利于教师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 冲在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线。
机遇与挑战并存, 只要我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开放的姿态去学习新知识、新方法, 融会贯通, 提高自己的适应性, 总能找到一条新的途径更好地履行自己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
五、高等教育与MOOC的发展趋势
短期内MOOC不可能颠覆传统高等教育。首先, 要想在有限的一段时间内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还需要有一种“相观而善”的氛围, 相对单调的环境, 实时面对面的沟通、讨论, 这种环境只有现代大学校园才具备。其次, 高等教育的宗旨是“教书育人”, 教书和育人缺一不可, 我们常说的“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正是高校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这些都是MOOC的教学方式难以实现的。最后, 目前高校的老师都还在“生产”着新知识, 绝大多数高校都承担着国家、企业委托的各种课题, 高校的老师也始终奋斗在人类科技发展的最前沿, 承担着推动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的职责。而MOOC本身也是科技进步的成果之一, 它的成长与壮大离不开高校教师的辛勤劳作。
MOOC将来必将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 首先就是高等教育的组织形式、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当今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 学生即使在自己的家中也可以跟地球任何角落上的学生一起同堂上课、同步学习,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更先进的知识内容, 更优秀的教学名师的课, 只需要动动鼠标即可。而且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加速发展, 随着社会对MOOC的学分认可程度越来越高, MOOC引起的高等教育变革或许比想象的更加迅猛和激烈。未来的高等学府或许更多的是承担培训与考核的职能以及创造性、创新性较强的一些科研工作。
高等教育本身也在不断的变革中发展与进步, 它会不断地吸纳各种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来完善自己。因此它必定会吸收MOOC的成就而更上一层楼,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MOOC本身也需要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来充实其教学内容并改进其教学方法。因此, MOOC与高等教育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相伴而生、相互促进, 共同服务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六、总结
MOOC以其开放、便捷、优质及价格低廉等优势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 但因为其新知识的来源以及技术手段的更新、授课方式的改进都离不开高等教育机构, 而且传统高等教育本身也具有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情感熏陶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等不可替代的优势, 因此, MOOC不可能在短期内取代传统的高等教育。MOOC与高等教育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相互促进、相伴成长, 共同服务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对于高校教师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只要教师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开放的姿态去学习新知识、新方法, 融会贯通, 提高自己的适应性, 加强与学生的即时互动及情感交流, 总能找到一条新的途径更好地履行自己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
摘要:MOOC浪潮席卷全球, 必将对传统的高等教育及教师带来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准确地把握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脉搏, 认清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是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课题。作者认为, MOOC会分担高校大部分的教学职能, 会引起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 但不可能短期内取而代之;高校教师只要能改变观念, 加强自身学习与建设, 强化科学研究, 生产新知识的角色, 围绕学生学好知识、提高素质及增进能力的目的, 立足于课堂, 加强与学生的即时互动与情感交流, 就会获得新的机遇, 会将教书育人的职责履行得更好。
【教育服务的挑战与机遇】推荐阅读:
职业教育的机遇与困境05-24
教育机遇与发展并存10-08
战略机遇期的高等教育10-25
书法教育的时代挑战08-03
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08-02
药学服务与患者教育09-18
农民教育培训机遇10-04
人文教育与医疗服务06-13
教育挑战09-04
把握机遇发展素质教育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