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干,再谱新篇(精选8篇)
创新实干,再谱新篇 篇1
创新实干 再谱新篇
创新,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是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前人的创新带给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巨大改变。广告推陈出新,临近过年,给我感触最多的广告就是脑白金,大家一起看一下。
没有一个深层知识的积累和沉淀,就要求我们去创造一个新的东西,显然有点强人所难。相对于创造新的东西,更新和改变更适合我们,所以,我认为,目前阶段,创新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更新和改变。所谓推陈出新、气象万新、焕然一新,无不是诉说着一个“变”字。怎么变,如何变,最关键的就是要培养 我们的创造思维。简单的说,创新思维就是我们克服思维定势,创造具有新颖、独特事物的认识活动。之所以不能很 好的创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思维定式,因为我们头脑中已经存在一 些条条框框。打个比方,我们的思维跟水一样,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思维没有一定的方式。然而,一旦我们把水放进杯子里面,那么它的 形状便不能再变化了。同样,一旦我们给自己的头脑思维定了一些条 条框框,那么我们的思维便无法创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中解放出来,坚持用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努力克服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观念,以改革的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勇于创新,事业就会前进,怯于创新,发展就会停滞。
从创新的思维到付诸创新实践,到取得创新成果,这中间的过程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记得马云在演讲中曾经这样描述他的创业经历,他说,很多人晚上想得是心潮澎湃,到了第二天早上就一切照旧,从产生思路,到付诸行动,往往需要非常的勇气和决断力。创新也是一样,只有当我们把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付诸到实际的行为中,变成具体的工作思路,并推行下去,这些思路、意识才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才有可能产生出创新的成果。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话题——实干。
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深刻说明了“实干”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而在创新这一发展任务上,我们也同样面临着“实干”的考验。我们要推陈出新,要解决能力问题、态度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作风问题。一句话,创新,源于实干。“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想做一件事,总能找到方法,不想做一件事,总能找到理由。干成一件事,需要从多方面想办法,从多个角度找出路,而不干一件事,往往找出一条理由就够了。可以说,找理由比干成事容易得多。实干,要把小事办实。“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只有把大事、难事分解成一件件的小事来做,才能脚下起步,做成大事;只有把一件件小事办实、办好,才能积沙成塔,成就大事。作为一名干部,我们更应当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实践工作中去,恪尽职守,诚实守信,我们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对得起自己的神圣职责,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我们要争做攻坚解难的闯将,要敢想、敢说、敢干,要敢为天下先,不去抱残守缺,不去随波逐流。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分析问题有新视野,研究情况有新见解,部署工作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有新办法。
创新实干,再谱新篇 篇2
2011年联社所属工业企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4,670万元,比去年同期的80,438万元增长5%;完成工业销售值66,770万元,完成出口交货值19,141万元,同比增长11%;利润总额7,379万元,同比增长3.9%。物业租金收入4,748万元,同比增长了10.81%。
截止2011年底,厦门二轻集体企业联社拥有总资产约11亿元(其中工业部分约6亿元,物业部分约5亿),净资产近7亿元,行业涉及塑料、五金、光学电光源、电子电器、工艺美术、首饰、医院、制药、印刷包装、电镀、机械加工、贸易以及物业管理、安全检测评价服务等领域。近年来又成功拓展了金融、工业地产、高科技产业等投融资平台,在结合本地实际,找准目标,拓宽联社发展的空间和思路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联社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多年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凸显,持续稳定发展的压力不断加大。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丝毫没有停顿。为了扭转二轻联社各下属企业几十年来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布局的现状,我们积极寻找高新技术投资项目,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高附加值产业的方向转化。
1.佳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原是一家专业生产触摸屏高科技企业,该公司因投资扩展,资金上有困难。我们积极寻求合作,经过研究探讨和市场分析调研,最终做出投资3,000多万元的决定,同时联社对佳晶公司的内部管理及财务制度进行了细致的规范化调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佳晶光电已从原来的困难企业发展成为一家年利润超千万元的高科技型企业。
2.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为此,我们集中精力,组建了企业研发团队,并把企业打造成新技术新产品的孵化器。目前,LED照明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挑战。现阶段LED晶片技术主要控制在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手中。针对这一现状,联社指导星际公司将主要研发重点放在LED照明产品应用技术上。现已研发镂空放热技术,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该产品已申请了专利。截止2011年12月,我们在LED照明技术方面的研发专利已多达20多项,产品产值5亿元,利润5千多万元。联社下属耐德电器公司自主研发10多项适用于高速铁路和矿山开采电器绝缘部件的新型专利技术,打破了国外跨国大公司长期的技术垄断,目前产品已先后进入GE、ABB、高铁、西门子、库柏伊顿、施耐德等。同时,企业也成为产值过亿的高科技企业。
3.加大对技术改造资金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截止到2011年12月份联社对14家参控股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约1亿多元,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益。
二、努力挖掘多元投资渠道、推进自身滚动式发展
1.联社在拓宽投资渠道方面,近年来已经有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也取得许多良好的回报和收益。
——积极参与厦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为厦门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不断增资扩股,目前联社持有厦门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920万股,成为其三大股东之一。每年投资收益约1,400多万元。
——联社为了着力于创造有利于企业创业投资发展的环境,增加创业资本的流动性,推动企业对外投资的健康、良性发展,于2008年注册成立厦门华登创业投资公司,注册资本为5千万元。目前,公司整体运行良好,为联社对外投融资创建了广阔的平台。
2.在抓住自身成长的关键环节的同时,充分利用良好的政府政策环境,盘活集体资产。“二轻大厦”建设项目是联社利用老企业异地搬迁改造开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大厦项目占地面积7,5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9,630平方米,总楼层为地面27层,目前大厦已进入收尾阶段。为配合政府引进央企进厦门的政策,我们将“二轻大厦”1-4层约1.8万平方米售予中信银行。
联社适时地抓住机遇,利用政府扶持文化创意产业优惠政策,打造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对接的平台和基地,建成福建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同时也是厦门市政府规划建设2万多平方米的一个项目——龙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既避免该地块被拆迁,又确保了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配合二轻系统老企业的异地搬迁,在集美灌南工业区征地69,500平方米,投资4,390万元,建成“灌南二轻工业园”,工业厂房28,460平方米,顺利地为联社下属各企业搬迁改造,打造了一个经济跨跃的平台。同时投资4,278万元,建成30,000多平方米“汽车模具园”。
为盘活联社资产,促进厦门市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在厦门市经发局的牵头带动下,将联社下属第七塑料厂进行异地搬迁改造后,闲置用地约10,000多平方米厂房用地列入厦门市政府“三旧”改造计划项目,联社将在该地块投资兴建一座五星级酒店(华登国际大酒店)。
三、创新管理方式、不断完善管理体系
联社把加强管理摆在重要的位置,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益,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创新了富有特色的、有效的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
1.持续推进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上水平,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落到实处。联社每年定期对各下属企业实行经营责任指标考核,并对考核指标进行合理性调整,发挥考核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促进经营管理者向上发展的信心。
2.联社逐步健全对参、控股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继续推行财务垂直管理模式。通过对外招聘会计人员,委派到企业任财务主管,通过常规制度内审和主动聘请中介专业机构审计,使财务核算工作的质量得到了加强和提高,并积极协助完善下属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召开系统季度财务分析会议,分析各企业的资产状况、盈利情况、财务管理情况。
3.长期以来,联社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定期深入基层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工作。2011年联社系统企业没有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既保障职工群众的安全与健康,又确保企业稳步发展。
四、科学化管理物业工作
2011年联社物业租金收入4,748.33万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10.81%,增加463.06万元,再创历史新高,实现新的跨越。租金、管理费及水电费100%收取到位,未出现任何坏账和欠款。
1.为达到规范化管理,联社下属企业联安物业公司按照联社提出的要求进行认真对比审核和监控,保证合同金额与帐务处理相对应;租金收入与实际帐务相对应;银行到帐数与物业点实际数相对应,保证资金安全,杜绝管理疏忽,对每项工程维护及费用支出均进行多部门共同审核验收。
2.在核定二轻物业资质转正三级申报中,按照建设部规定的物业资质申请流程,开通电脑申报系统平台,建立信息数据库,做好物业管理企业的基本信息、数据的收集、录入、核对、上报等一系列工作。2011年9月份,厦门二轻物业顺利通过资格核准,正式核定为正三级资质。
五、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几年来联社陆续进行申报国家及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其中厦门惟艺漆线雕艺术有限公司作为首批国家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单位,筹建了“蔡氏漆线雕艺术馆”和“蔡氏漆线雕研究所”。现为“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及“版权保护重点企业”。
六、客观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
1.联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管理、归口办理”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了信访工作领导体系。多年来,耐心接待处理原二轻系统企业职工的上访,彻底解决多年来历史遗留的问题,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信访问题逐年大幅下降。
2.积极为系统老职工处理企业改制后历史遗留的问题,先后为改制后25名老企业职工因特殊工种办理退休。两节期间,为18名离休老干部及遗属发放慰问金和困难职工慰问金等计6.5万元。登门或到医院看望慰问困难病患党员和离退休老干部14名。
3.解决改制后企业的部分自管房的遗留问题,在不违反房改出售公有房政策规定的范围内,采取灵活政策。2011年联社将两家企业改制后遗留下来的自管房按照房改政策出售给该住户,有效地解决了房屋管理及租金收取到位的难题。
创新实干,再谱新篇 篇3
红塔的力量
面对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红塔集团充分认识到,必须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由“规模效益型”向“结构效益型”转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解决好思想观念存在的差距,树立危机感和紧迫感,与时俱进,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继续发扬红塔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传统精神和优良作风,以敢于打硬仗、善于打持久战的气魄和智慧攻坚克难,再创佳绩,显示出了红塔发展的力量。
2012:红塔集团再创佳绩
2012年无疑是红塔集团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红塔迈出了由“规模效益型”向“结构效益型”转变,实现新跨越的坚实步伐。
2012年9月,在云南省企业联合会和省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12云南百强企业排行榜”中,红塔集团以772.6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榜首,取得“七连冠”;在分类榜单中,红塔集团跻身“利润30强排行榜”和“资产总额30强排行榜”榜首。同月,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第11次发布的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红塔集团位列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第143位,位居烟草行业上榜企业第二名、云南上榜企业榜首。
另外一组数据对红塔发展取得的成效更具说服力:2012年1月至11月,红塔集团境内生产规模542.49万箱,同比增长1.88%。同期,红塔集团境内销售规模551.65万箱,同比增长6.08%;红塔集团境外生产13.67万箱,同比增长50.55%。红塔集团在产销量稳步增长基础上,经济效益明显增长,2012年1月至11月实现销售收入 565.45 亿元,同比增加 70.18 亿元,增长14.17%。省内合并实现税利 472.49 亿元,同比增加51.57亿元,增长12.25%。品牌提升,结构优化,红塔利税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红塔集团品牌效益的提升,关键在于重点品牌稳中有进。高端产品产销量明显提升,“玉溪”品牌继2011年突破100万箱大关后,持续保持較快增长势头。2012年1月至11月,“玉溪”品牌全国商业销售117.51 万箱,同比增加26.82 万箱,增长29.57%,位居行业一类卷烟销量第二位。“红塔山”品牌牢牢保持在300万箱以上的规模销量,继续为全国卷烟销量第二大品牌。
改革创新力促红塔大发展
了解红塔发展的轨迹可以发现,一直以来,红塔集团的发展,始终围绕省委省政府、国家局的发展方向、始终着眼于品牌的提升,走稳发展的步伐。
红塔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历史。面对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红塔集团充分认识到,必须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由“规模效益型”向“结构效益型”转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危机感和紧迫感,与时俱进,继续发扬红塔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传统精神和优良作风,以敢于打硬仗、善于打持久战的气魄和智慧攻坚克难,再创佳绩。
红塔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驱动是红塔集团不断发展、勇攀高峰的内生动力,是红塔精神、红塔文化的精髓。仅2012年,红塔集团组织申报专利61项,受理专利9项。目前,红塔集团拥有专利160项,红塔已成长为拥有自己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品牌。
牢固的思想基础,强大的创新意识,为红塔集团提结构、转方式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为红塔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红塔集团营销中心,朝气蓬勃的市场开拓者们的营销观念正在转变,已经从过去的公关营销、产品营销转变为大品牌营销、现代营销,集中打好“玉溪”品牌高端突破和“红塔山”结构提升“两大战役”;他们不断创新营销方式,针对高端突破和结构提升的重点任务,精心布局、创新模式、集中资源,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红塔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转变的同时,原料管理、技术创新、海外开拓等一系列基础性建设工作也开始悄然转变。不仅如此,红塔集团还紧抓行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云南“桥头堡”建设的机遇,以“重点突破板块核心市场、积极拓展周边重点市场、稳步推进外围一般市场”的战略,以“一国一策”的营销思维,持续推动国际市场份额持续增长。红塔集团还进一步加强境外实体企业管理,努力提升国际市场运作水平;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努力推进国际市场开拓实现新跨越。
以红塔之力展下一辉煌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红塔集团根据行业趋势超前变局,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品牌发展规划。
2012年,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面对当前烟草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按照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以实现“四个翻番、两个倍增”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总任务,红塔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握宏观经济发展形势,抓住行业“十二五”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以转方式为主要任务,加快推动集团发展方式由规模效益型向结构效益型转变,以突高端、提结构、拓低焦为重点,坚持“玉溪”品牌规模与结构提升并举的策略,着力提升“红塔山”品牌结构,以创新为驱动力,全面提升市场营销力、原料保障力和技术创新支撑力,下更大工夫强基础、调结构、增效益、促规范、提素质,奋力推动集团转型发展实现新跨越。
2012年,红塔人用一贯的超前意识和集体智慧,再一次聚焦品牌发展战略调整,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超前谋划,超前布局,才有了“中国企业500强烟草行业第二位、滇企百强榜首、两大品牌产销税利协调增长”等漂亮的成绩单。
这是红塔的力量,在风云变幻之中保持勇往直前。面对竞争,面对艰难,面对压力,红塔集团从未停止前进,从不惧怕困难,在一次次的挑战之中,以红塔人的勇气和坚韧,战胜一切困难,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从一个高点上眺望另一个高点。不骄傲,不满足,将一个个高峰征服,再向另一个高峰发起冲击。对于红塔集团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红塔的抉择
红塔集团紧跟行业改革步伐,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为主要任务,以突高端、提结构、拓低焦为重点,以创新为驱动力,强基础、调结构、增效益,果断提出品牌战略价位向一类烟聚焦的核心任务,明确“玉溪”“红塔山”两大品牌之间定位区隔、适度交叉、并行发展的全新品牌发展思路,谋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超越。
科学预判
近两年来,红塔集团围绕“卷烟上水平”战略任务和“532”“461”战略目标,加快推进速度,发展总体呈现“好、快、变”的特点。面对行业发展的新形势,下一轮竞争中如何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加快发展,进一步推进“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 深入发展?为此,红塔集团做出了三个科学的基本预判:
首先是行业“控制总量、稍紧平衡”的力度必然加大,产品产销总规模将受到限制;行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市场容量已基本饱和,增长空间有限,销量增长放缓,通过规模增量来增加效益已不可能。
其次是“532”“461”品牌战略预期实现的目标提前,在下一阶段,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烟草行业为实现包容性增长,各工业企业必然加快发展速度,区域性竞争将加剧,全国性品牌发展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再次是在卷烟产销总规模受限、市场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工商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结构提升。提结构将成为工商双方的共同动力,品牌发展将呈现“弱者变强,强者更强”的趋势,“更大对更大,更强对更强,更快对更快”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品牌结构也将面临巨大困难和更多挑战。
主动谋变
对行业发展形势的科学预判,红塔集团肩负的责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促使红塔集团超前谋划、主动求变。
一是“要变”。不能继续停留在原来的想法和思路上,更不能沉浸在过去所取得的成绩中,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思路,要保证集团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调整集团的发展方式。调整是核心、是关键,不调整就要走老路,就不可能持续发展,要以变应变,在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赢得未来竞争的主动权。
二是“要轉”。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卷烟产销总量受限、市场增长空间有限、市场变化加快、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紧紧抓住行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机遇期,在坚持红塔集团“5211”品牌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规模效益型”向“结构效益型”转变。
三是“要提”。要把主要精力和工作的重点放在品牌结构的提升上来。全国卷烟消费调查研究结论显示,到2015年全国单条零售价格预计步入“130”时代,这种趋同性为集团提结构带来利好空间。
四是“要新”。加快创新步伐,首先是创新思维,才能创新工作,才能创新解决好发展进程中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在品牌由大做强时,要崇尚新颖,讲究品位,拒绝平庸;在产品包装设计等方面上要体现“新颖、独特”;要创新营销,从适应满足市场需要向创造引领市场需求转变。
战略调整
目前,从行业发展形势看,在市场容量趋于饱和的情况下,行业将更加突出发展质量,更加注重结构提升,一类烟将成为“品牌发展上水平”的焦点。红塔集团根据目前集团两大核心品牌“玉溪”“红塔山”的发展现状、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主动适应改革发展的变化,果断进行品牌发展思路的调整。
一是明确“聚焦一类、提升结构”的核心任务。
从消费市场未来几年的趋势来看,在中产阶级逐渐壮大、卷烟消费逐步回归理性,一类烟的主流消费价位会进一步向中高档水平集中,中等价位将更加大众化、主流化,市场容量增长潜力较大。根据这些对行业发展形势和市场趋势的研判,红塔集团明确了“集团品牌发展的重心应聚焦一类烟,把集团品牌战略价位选择重点放在中等及以上价位,争取在新一轮竞争中提前完成战略布局”的核心任务。
二是调整品牌组合,两大品牌“并行发展”。
“并行发展”是要突破以往集团对“玉溪”“红塔山”两大品牌“一高一中” 错位发展的格局。红塔集团要通过品牌风格定位区隔,让“玉溪”“红塔山”在中高档主力价位各有侧重,两大品牌适度交叉,并行发展,协同参与中高档主流消费价位市场的竞争。“玉溪”品牌发展重心由普一类向高端转变。“红塔山”品牌以“恢复价值、提升结构”为首要任务,产品布局的重点由三类向一类转变,通过产品线跳跃式拓展,带动结构、形象快速提升。
三是明确品牌定位,形成核心价值区隔。
“玉溪”“红塔山”采取“并行发展”模式后,红塔集团进一步梳理更新“玉溪”“红塔山”的品牌定位,改变以往大众认为的两个品牌同一风格的形象。调整后的“玉溪”品牌定位为“崇尚自然”,紧扣“人与自然”的主题,倡导“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品牌主张。“红塔山”品牌定位为“崇尚人文”,围绕“人与社会”的主题,倡导“以人为本、坚定进取”的品牌主张。
四是以品牌定位为纲领,构建全新产品框架。
“玉溪”品牌整体按照“崇尚自然”的品牌定位,以“向往自然、体验自然、回归自然、融入自然”不同层级形成产品阶梯,构建以“清香型”为主线的产品体系;“红塔山”整体按照“崇尚人文”的品牌定位,产品风格以“满足、醇和、精致”为基调,产品特色重点围绕工艺技术,形成“零添加、增香保润、减害降焦”等工艺技术支撑的产品体系。
红塔的升华
从1973年创牌时期的默默无闻,到2011年销量突破百万箱,位居行业高端卷烟销量第二位,“玉溪”品牌历经市场的磨砺成长为国内高端卷烟的典型代表,“玉溪”品牌的升华不断助推着红塔的升华。
玉溪,这个充满魅力的名字,与聂耳、抚仙湖、生态城市连在一起,也和红塔集团连在一起。举起“玉溪”,这是红塔集团品牌文化、品牌价值、品牌塑造的升华。
“玉溪”品牌的魅力
作为以地名为品牌名的“玉溪”,一直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而玉溪作为地名的美好意境,也传达给了“玉溪”品牌。
“玉溪”创牌于1973年,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中式卷烟清香型的典型代表,而“玉溪”独特的产品风格与玉溪烟叶有着重要联系。自1953年开始,玉溪烟草就让“烟以滇为天”的名声响遍全国,玉溪被誉为“云烟之乡”。
“玉溪”品牌创建的初衷,是“开发一种与‘红塔山’山水相映的甲一级特制香烟”。它的原料是从“红塔山”的原料中选取百分之十的烟叶,再斩头去尾,留下十分之一,百里挑一,精制而成,可谓 “优中选优”。但当年,更多的人以“红塔山”为贵,却不知道红塔精心打造的“玉溪”,红塔对“玉溪”品牌的研制和销售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市场反响依然收效甚微。
无巧不成书。1992年5月底的一天,两名来自北京的记者到了玉溪卷烟厂。说起“玉溪”卷烟,厂领导可谓痛心疾首,并说明了“玉溪”品牌的用料其实比“红塔山”更加考究……不久,《经济日报》登出一篇名为《痛心疾首说玉溪》的报道,一语道破了“玉溪”的品牌密码。
时间来到新的世纪。红塔集团诞生于玉溪这块土地,如今,又一次在玉溪的发展中发力、升华。
近十年来,玉溪以加快新型烟产业、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发展为动力,率先迈出了工业园区进山步伐,形成新型产业新格局。十年来,玉溪市经济社会发展旧貌变新颜,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六个同步倍增,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在生产总值中的含金量提升;红塔集团“玉溪”品牌继2011年突破100万箱大关后,至目前仍持续保持两位数字的较快增长势头。
玉溪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与红塔集团密不可分。红塔集团助推造就了中国一大生态美丽城市玉溪,也造就了中国消费者指尖上的一大品牌“玉溪”。从创牌时期的默默无闻到位居行业高端卷烟销量第二位,“玉溪”品牌的升华也不断助推着红塔的升华。
“玉溪”的文化
“玉溪”品牌除了独特的产品工艺和卓越的产品品质备受消费者青睐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获得消费者对“玉溪”品牌文化的认同。“上善若水”曾作为“玉溪”品牌理念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上善若水”是中国数千年文明厚积沉淀下来的哲学思想精髓,是大成者和大智慧者处世哲学的座右铭,它以水喻志,蕴涵着博大精深的智慧和谦良性格。
“崇尚自然”则是新时期“玉溪”品牌对水文化的又一次传承和创新。2012年,伴随着红塔集团品牌发展思路的调整,“玉溪”品牌确定了“崇尚自然”的文化定位,这既是对“玉溪”品牌水文化的一次成功对接,同时也是红塔集团审时度势、系统谋划,对“玉溪”品牌文化重新梳理和凝练的重大文化成果。
当人们为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生存压力等太多烦扰感到忧虑和彷徨时,“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已然成为当下人们内心深处最渴望实现的美好梦想。“玉溪”品牌此间举起“崇尚自然”的品牌大旗,可以说“玉溪”在传统的文化思辨和现代品牌哲学观中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这亦是红塔集团在品牌文化建设上所体现出来的智慧和远见。
“玉溪”的突破
高端卷烟品牌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引导力和号召力。正因为如此,高端品牌竞争尤为激烈。国家烟草专卖局姜成康局长曾深刻指出:“谁占领了高端,谁就拥有了未来。”
然而,高端品牌突破无疑是我省面临的一块“短板”。云南拥有世界最顶级的烟叶适种区、最优质的卷烟原料、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但是高端品牌的影响力、引导力还比较薄弱。
作为行业改革发展的一路领跑者,红塔集团敏锐地意识到,行业的变局,既给烟草产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也带来结构升级、高端突破的发展机遇。红塔集团紧跟行业改革步伐,将庄园经济模式、有机烟叶种植和烟叶GAP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指向性强、安全、循环的烟叶生产体系,开创了高端品牌建设的新路径,打造出中国第一座烟草庄园,第一包有机烟——“玉溪(庄园)”。
从“第一车间”到“玉溪(庄园)”,是红塔集团“卷烟上水平”的升华,是红塔集团品牌理念、品牌文化和品牌价值的全面提升。由此,“玉溪”品牌结构的适时提升,品牌价值的极力升华,品牌文化的深度挖掘,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运用,托起了“玉溪”腾飞的翅膀。
人们有理由相信,“玉溪”品牌在红塔集团品牌战略引导下,在“崇尚自然”的文化定位中,通过“向往自然、体验自然、回归自然、融入自然”不同层级形成未来的产品阶梯,构建以“清香型”为主线的产品体系,围绕原料優势形成“有机、生态、绿色”等产品组合,最终实现形象、结构、规模提升,为“玉溪”品牌的发展翻开崭新的历史篇章。
红塔的底蕴
红塔山的发展之路,是一条光荣的荆棘之路。它曾有过艰难的徘徊,经历过严酷的市场考验。然而,“十二五”发展之路上,我们看到“红塔山”在2011年就实现了突破300万箱的惊人业绩。2012年,红塔集团正昂首阔步地向前。在新的起点上,红塔品牌要在坚持发展目标不动摇的前提下,通过高端引领和结构提升,再塑形象,提升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全力推进品牌发展战略转型升级。
50载“炼”成的经典
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不是看它到达顶峰的高度,而是看它从顶峰跌落谷底的反弹力。曾经的考验和严峻,成就了中国烟草一流大企业;曾经的徘徊和挑战,成就了云南企业百强榜首;曾经的困难和艰辛,成就了今天中国烟草行业的排头兵——红塔集团。
创新实干,再谱新篇 篇4
西安市总工会十三届五次全委会工作报告解读
《劳动者报》(2012年02月29日 02版)
核心提示
2012年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总十五届六次执委会、市十二次党代会和省总十二届六次全委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扎实深入开展“双千双万”活动,着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着力增强维权帮扶实效,着力推动落实“两个普遍”,着力提高工会工作科学化水平,全面完成市工会十三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建功立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亮点1 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展示了新作为
大力开展“争创工人先锋号、当好世园东道主”立功竞赛活动,为成功举办一届有创意、很精彩、令人难忘的西安世园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五项工程”,涌现出大批省市立功竞赛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优秀成果。
全市四个重点赛区1.4万家企事业机关单位、3.4万个一线班组科室的54万名职工投入“争创工人先锋号、当好世园东道主”立功竞赛活动活动;47万名职工共提出经济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55万条,被采纳11万条,实现经济效益4.6亿元;职工技术革新3.6万项,实现经济效益2.9亿元;150名职工被评聘为西安市职业技能带头人。亮点2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取得了新成效 中小企业、非公企业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及协商质量不断提高;企业劳动关系更加和谐,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明显加强,职工队伍中的不稳定因素减少,“农民工人文关怀系列活动”深入人心,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1.1%,集体合同签订率达84.6%,工资集体协商签订率达77.7%;帮助困难职工和农民工追讨欠薪、社保费用和工伤待遇等256万元,共计投入农民工人文关怀救助资金358万元,受益农民工达3.8万人次;新发展农民工会员2.9 万人,及时上报维稳信息23条,化解各类劳资矛盾纠纷55件;职工来信来访办结率达99%,上级交办办结率达100%。亮点3 帮扶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实现了新突破
全面加强各级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规范化建设,基本实现了对建档困难职工的全覆盖;通过举办大型免费招聘洽谈会,大力发展就业培训,帮助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以及大中专毕业生实现了就业;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通过及时慰问、结对帮扶、定期救助、职工互助保障、社会助学、组织志愿者上门服务等形式,把帮扶解困工作落到了实处。
全年帮扶资金达到900万元,市、区县两级帮扶专项资金突破1300万元,基本实现了对39700名建档困难职工的全覆盖;组织用工单位近500家,提供岗位11500个,有21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及大中专毕业生入场求职,8900人达成用工意向;市、区县两级工会共完成就业培训6100 人,实现就业9500人;筹集送温暖资金1544.1万元,慰问困难企业1441户,困难职工32196人,其中市总工会本级筹集资金388万元,较上年增长13%;市总工会援助中心共计为2177名困难职工发放补助金共250.7万元,对全市600名特困职工、农民工实施了定期救助;全市4112名党政干部和工会干部与4301名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为3251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319.6万元;四类互助保障活动新增会员3.1万人,有效会员人数达到 17.5万人,全年共计赔付4889人次,计473万元。亮点4 工会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取得了新提升
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超额完成省总下达的目标任务,涌现出了一批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和样板工会;区县工会工作进一步加强,碑林区职业化工会主席试点、新城区标准化社会工会创建、莲湖区工资集体协商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市500余名工会干部深入基层60天,实现新增法人企业工会6427个,新增法人企业工会会员81091人;为街道(乡镇)工会下拨45万元专项工作经费;评选表彰了23家西安市“六好”街道(乡镇)工会,13个街道(乡镇)工会被评为省级百家示范乡镇(街道)工会;区县工会2项成果荣获“全省单项工作创新奖”;3家单位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和“双爱双评”先进企业。亮点5 工会干部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新提高
以创建 “模范职工之家”为主要载体,全力推进各级工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工会基层组织和干部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水平显著提高;机关作风明显转变;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市总工会领导班子充分发挥了坚强领导、总揽全局的核心作用。
全市工会共形成优秀创新成果49项;市总工会组织中心组学习8次,召开党组会9次,主席办公会11次,研究议题104个。参加各类培训的工会干部达到2万人。任务一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今后五年西安发展最鲜明的特征、最主要的任务。全市工会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一目标来谋划、来展开、来检验,形成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利用各种阵地和平台,通过多种形式,使广大工会干部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领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和目标要求,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固树立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工作标准和精神状态,不断开创西安工会工作新局面。任务二
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建立健全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领导协调机制,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府部门和工会组织共同推动的工作格局。要广泛开展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加强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加强工会网站、报刊等媒体建设,发展工会文化产业,深入开展向职工、农民工送文化活动;要继续深化高技能人才服务基层活动,着力打造我市职工高技能人才高地;要以“创造主力军新业绩、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主题,大力开展立功竞赛、劳动竞赛、技能竞赛;弘扬劳模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环境。任务三
全力推动落实“两个普遍” 全年建立工会组织净增4785家以上,建会率达到80.1%以上;工会会员净增56096人以上,企业职工入会率达到93.1%以上;女职工组织覆盖率达到98%以上。落实工资集体协商三年规划,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年底实现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80%、世界500强企业建制率达到90%的工作目标。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和职代会建制率达到90%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和职代会建制率达到75%以上。任务四
切实提升维权帮扶工作水平
工会要积极参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的制定工作,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劳动就业、工资收入、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理直气壮地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继续完善工会帮扶工作体系,形成集困难帮扶、劳动争议调解、法律援助及农民工维权服务于一体的长效帮扶机制。全年就业培训6000人,帮助解决就业8000人。继续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的“四送”活动和女职工“关爱行动”,发展职工互助保障事业,开展农民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险试点工作,把维权帮扶做得更实更好。任务五
深入开展 “双千双万”活动
根据全总“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安排,结合我市实际,市总工会决定在全市工会开展“派千名干部、进千家企业、访万户家庭、帮万名职工”活动。通过面对面地与职工交流,心贴心地与职工群众交友,实打实地为职工和企业服务,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两个普遍”、加强维权帮扶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努力实现职工队伍状况在一线掌握、工会维权帮扶在一线实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一线推进、工会工作任务在一线落实、创先争优活动在一线开展,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把职工群众凝聚到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各项任务中来。努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创新实干,再谱新篇 篇5
——2010年云阳镇村镇办工作回顾和2011年工作任务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克难奋进、再创佳绩的一年。一年来,在云阳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住建局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我们云阳镇村镇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咬定目标,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力作为,实现了云阳镇建设事业的新跨越。
一、2010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0年,云阳镇以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为突破口,以“三新”工程为抓手,着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我们完成城建投入10亿元,完成拆迁面积20万平方米,其中由我镇牵头实施的中心村3个,完成投资5亿元,投资量、拆迁量和建设工程量再创历史新高,城南新城建设渐入佳境。
1.把“三新”工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助推器。以造城的理念,将南部新城打造成宜居、宜业的城市副中心,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三新”工程建设。
汤甲中心村规划占地310亩,目前一期、二期规划总建筑面积7.5万㎡,总投资1亿元。该中心村于2007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中心村一期工程4.5万平方米交付,汤甲150户居民已经入住,无论从房屋质量还是小区环境都受到入住户的一致好评。中心村二期工程共9幢楼,总面积3.5万㎡,目前已主体竣工。三期226亩建设已完成规划,目前总体规划图已制作完毕,建筑施工图也已完成,27万平方米已完成立项规划,即将开工建设。
石城中心村规划占地81亩,规划总建筑面积8.5万㎡,总投资1.1亿元。该中心村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一期工程1~22栋住宅楼已全面开工建设,主体已全部完工,目前完成投资1亿元,累计建成面积8.4万㎡,即将交付使用。
迈村中心村规划占地18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8万㎡,总投资2.8亿元。其中40幢多层住宅约12万㎡作为一期工程先行开工建设,该中心村2010年4月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主体竣工面积5万㎡,正在进行装饰装修。
2.把拆迁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火车头”。积极推进高新区内汤甲、迈村、九房、城南片区及“万顷良田”片区拆迁工作,全面落实阳光拆迁。
2010年,我们积极配合市政府重点工程,全力做好镇拆迁中心工作。目前122省道拓宽拆迁、迈村村的705户15万平方米拆迁、高新区8个自然村380户11万㎡拆迁工作已全面展开;新241省道汤甲、大圣段41户,1.6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已基本结束;万顷良田工程拆迁30万平方米即将启动。全镇已完成拆迁总户数800户,已完成拆迁总面积20万㎡。
在拆迁工作中我们都尽全力积极配合,调查摸底,对有证房和无证房认真核对,提供第一手资料。我们事先对拟拆迁范围的总户数、人口和房屋面积进行调查摸底,提供依据。对无证房的界定,本着尊重事实、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不带个人感情进行界定。因涉及到每户的切身利益,我们在整个拆迁过程中,与国土分局、拆迁办和行政村共同界定无证房、违章房800余户,无一例因界定有误差而引起上访。
3.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年共投入建设资金3800万元,迁移高压杆线7条,新增可利用土地1600余亩。签订了1.3亿元的道路BT合同,南三环西延,庆丰路及滨河路招标程序已完成。4.民生工程和城乡统筹事业协调推进。按照生态市创建要求,全面清理卫生死角,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在全市首创了主要道路、村庄、河塘保洁、治安巡逻“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今年起全面推开。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向村镇覆盖,区域供水新增受益人口5万人。农村改厕、改水工作、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到80%,建成升级卫生村2个。
5.严格审核合法办理房产发证。去年以来,我们共办理房产过户450余份,面积为4.5万平方米,列全市之首,为企业办理“一书两证”21份。老城区周围的六个行政村农居民建房,所有要求新建、翻建的申请户一律停办;对确属无房户的,引导申请户进入集中安置点和进行预安置。
我们以创建“三优一满意”基层站所为目标,以民主评议活动为契机,持续全面推进村镇办的工作。强化宣传,使“集中居住,规范审批”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与各行政村、国土分局对申请户进行联合调查、联合踏勘、联合公示,完善农居民建房管理程序;强化奖惩,建立干部责任追究机制。年终获得市政府颁发的规划工作先进镇和规划实施先进集体。
6.建筑市场质安并重。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我镇工程发包率、招标率、公开招标率一直保持在100%。工程质量和安全是我们关注和工作的重点,针对历年来本镇在工程安全与质量上所发生的伤亡事故,我镇积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安全质量达标工作,加强危险源点监控,安全生产各项指标做到可控。我们办公室直接与建设局执法大队和监管处、质监办等单位进行对接,定期或不定期的去各单位巡查,建立在建工程档案。今年8月份,我们在全镇范围内对20余处在建工程进行拉网式的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努力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由于工作到位,2010年,全镇未发生一起伤亡事故,确保了全镇在建工程的安全质量。
7.查治违章建筑,维护建房秩序情况。年初党委、政府对各村的考核办法中明确了各村的违章建筑由村级一把手总负责,并实行问责制,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各村发现违章建筑能在第一时间内与我们执法大队联系,并积极参与执法。我们执法大队每天都制定巡查路线,对云阳镇执法区域进行严格执法,若发现大范围的违章行为即与城管局执法大队配合执法。
在执法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加大对节假日的巡查执法力度,对重点的区域、拟拆迁范围进行重点巡查、重点管理,发现违章,立即拆除。做到早发现,早制止。2010年,全镇共查处违章建筑189户,拆除违章面积14200㎡,其中与市执法大队规模在100人以上的联合执法达18次,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违章建筑。
2011年工作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将以争创生态城市为抓手,进一步转变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方式,加快我镇基础设施,优化村庄环境、改善居住条件,要在提升中心城区形象的同时,重点推进 “三新”建设,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
全年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完成高新区和“万顷良田”内的村庄拆迁,力争全年完成拆迁30万平方米;加快推进汤甲、迈村等已开工农民集中区建设,力争全年完成建成面积不低于50万平方米。围绕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四项工作:
1、对农居民建房审批工作严格把关,积极引导农居民进入集中安置区,以减少建房矛盾。
2、加快中心村建设和安置房建设步伐。本镇安置房建设规划是:现全镇农村常住人口4.5万,按每人40平方米安置房计算,供需建180万平方米安置房,我们在迈村、汤甲、九房、石城、城北、横塘六个村建设农民集中区,按每年建50万平方米建设计算,需在4年内全面完成。
3、认真配合2011年大拆大建工作和房屋界定工作,强化拆迁管理督导机制,推进平安拆迁和规范化管理工作,确保30万㎡的拆迁任务合理合法界定。
4、加大对在建工程的管理力度,与住建局质监站、建管处和执法大队密切配合,建立切实可行和规范的管理机制,确保全镇范围内无安全质量事故。
同时,围绕改善民生,推进跨越发展,努力办好5件实事。
1、扎实推进区域供水进村入户工程
2、横塘片区污水管网建设。
3、扩建横塘幼儿园和丹凤幼儿园。
4、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5、启动省级农业园区“物流中心、展示中心、管理中心”和丹金农贸市场建设。
同志们,新年新气象、新目标、新任务、新作为、新发展。实现2011年建设事业的目标,是全系统干部职工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同心同德,团结拼搏,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去争取新的业绩,新的成果,新的成效,为推动整个丹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创新实干,再谱新篇 篇6
开业仪式现场, 廊坊中建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瑞堂致欢迎辞,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中建股份副总裁刘锦章、中建二局总经理程贵堂、廊坊市副市长顾强以及客户代表中建正和董事长史洪泉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来自中建总公司、中建二局、廊坊市政府的有关领导、全国各地的企业及客户代表、新闻媒体和廊坊中建机械的全体员工一起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建筑机械化》杂志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王瑞堂总经理在向记者介绍公司概况时表示, 廊坊中建机械有限公司是由中建二局按照“专业化”发展战略, 以国内久负盛名的重庆中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中建二局洛阳机械有限公司和唐山中建二局建筑机械有限公司为基础, 集中优质资源, 投资整合建成的全资国有企业, 公司下设廊坊、重庆、洛阳、深圳四个生产基地。此次投产的廊坊生产基地将作为中建机械的核心研发、制造基地和管理、运营中心全面开展工作。中建机械廊坊基地位于廊坊市龙河高新产业开发区内, 占地面积763亩, 厂房及流水线由国内著名的机械设计院设计, 吸收了国内外现代化工厂的成功设计理念。目前公司产品主要以建筑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和专用车为主, 共十大系列近百个品种。其中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粉粒物料运输车等产品均有20年以上的生产历史。
再谱双拥共建新篇章 篇7
齐抓共管
双拥创建实现常态化
双拥工作是巩固军民团结、凝聚军民合力的有效载体。近年来,长安区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放在重要位置,以落实“强军优属办好九件实事”为抓手,围绕“中国梦”、“强军梦”把双拥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成立了以区级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长安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针对驻军部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行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办,分管领导具体解决,区级相关部门和街道共同落实。并将双拥创建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街道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年初下达任务,年终量化打分评比,做到双拥工作年初有计划、议事有日程、落实有措施、检查有档案、经费有保障,在全区形成人人都重视、事事有人抓的良好工作局面,为双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坚持以爱国拥军、爱民奉献为价值取向,以提高广大军民双拥和国防意识为主线,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活动,先后在城乡主要路段设立大型双拥宣传标志牌,在城区三个大型广场和主要路口设立固定宣传栏和户外大型双拥宣传显示屏,驻军的街道区域设置永久性双拥共建宣传标语,在区内各大医院设立现役军人和残疾退役人员就诊服务标志牌,有力推动双拥工作深入人心;充分利用区內媒体及时报道拥军拥属、爱心献功臣和好军嫂等先进事迹,广泛宣传驻军拥政爱民、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典型事例;组织举办双拥知识竞赛、国防教育直通车、双拥座谈会和专题报告等主题活动,向全区广大军民宣传双拥知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扩大双拥工作影响。
心系官兵
为部队建设办实事解难题
想驻军所想,急驻军所急,解驻军所难,全心全意为驻军部队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是长安区各级部门开展双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安区一方面坚持走访慰问驻军制,每年春节和“八一”建军节期间,区级四大班子领导集中走访慰问驻军官兵,先后给13个驻军单位赠送了图书、电脑、冰柜、洗衣机以及健身器材等慰问品;不定期组织13个驻军单位参观长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激发驻区部队服务长安发展的积极性;主动联系市、区专业文艺团体开展“文化进军营”活动,活跃广大驻区官兵业余文化生活,增进与驻区部队和武警官兵的深厚感情。另一方面着力解决驻军部队实际困难,针对驻军家属安置、就业及子女就学问题,按照能安置的尽量安置,能照顾的尽量照顾的原则,五年来,全区为现役军人家属工作调动、安排就业21人,协调驻军子女到重点学校就学56人,帮助驻军解决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困难32件。2012年,驻军某部向区委、区政府报告,请求协调减免城区驻地热力并网费用后,区上主要领导十分重视,先后两次减免相关费用98万元,帮助该部队解决了实际困难。此外,发放各项优抚资金近亿元,帮助重点优抚对象解决生活、医疗、住房等方面困难,为重点优抚对象办理医疗优待证,为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发放临时困难补助;积极做好军转干部和退伍士兵安置工作,对军官做到全接收、全安置,按照“好兵优分”和志愿兵战士优先分配的原则,圆满完成士兵安置任务,连续6年被市上评为“退伍军人安置工作先进区”。
鱼水情深
合力共建双拥模范区
创新实干,再谱新篇 篇8
系统需求准确定位
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由“一个网络、一个平台、三个系统”组成,具有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信息服务四大功能。一个网络,是指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依托四川省电子政务外网构建,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覆盖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一个平台主要是指依托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实现对政府部门行政审批的全程、实时监控和管理;三个系统,主要包括行政审批业务通用软件系统(同时也是政务服务业务通用软件)、行政审批电子监察软件系统(含绩效评估系统)和行政效能视频监控系统。从系统运行方面要求,将行政监察工作前移,使行政审批监察由静态向动态转变,达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把行政审批监察与改善行政管理结合起来,加大源头防治腐败力度;强化行政责任,推进依法行政;把行政监察范围从审批扩展到对重大资金投资项目、产权交易等行政活动的监督,认真处理效能投诉,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行政监察的工作内容。
功能性能科学设计
行政审批业务通用软件是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处理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软件。该软件覆盖政务服务的各个工作流程和审批环节,部署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对开展行政审批的全过程实施信息化管理,涵盖了咨询、申请、受理、审批办结和通知取件等行政审批全过程,可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反馈”全程信息化,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提供绩效评估依据具有重要作用。
行政效能电子监察软件系统建立在行政审批业务通用软件基础上,用于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过程和状态进行全程监控。该软件系统将自动从行政审批业务通用软件系统提取数据,通过对行政审批事项咨询、申请、办理、审批等各环节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统计和数据对比分析,量化行政机关行政效能,达到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的目的。各级监察部门可以向下查询到每个行政审批项目的全部审批信息,可以监控本级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情况,省级监察系统不仅可以监控省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情况,还可以直接监控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情况。监控终端软件可以部署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或监察部门的监控室,也可以在领导同志办公室的计算机上直接调用。本系统展示方式可以是数据报表形式,也可以是地图预警界面。
行政效能视频监控系统是相对独立于行政审批业务通用软件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软件系统之外的视频监控系统。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政务服务大厅安装摄像头,通过电子政务外网的视频处理设备进行实时的图象监控,达到对省、市、县三级的行政审批行为集中和分级视频监控。
应用成效多点突破
四川省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通过开发、升级、完善和积极的技术创新,在应用成效上取得了多项突破。
一是实现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逐环节、逐岗位自动生成问责功能。按照省法制办给每个行政审批事项规定的流程,为流程中的每个环节设置执行人和相应的时限,在具体办理中可以提示、预警,若整体事项办理超时可以自动生成问责单,并能准确定位哪个环节超时。此功能的实现,极大地促进了行政审批全流程化管理,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二是实现了三级联网审批功能。充分发挥全省统一软件的优势,选择省、市、县三级需要共同审批的事项,做到三级联网协同审批,一个窗口提交,一个窗口领取结果。为公民和法人办事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充分体现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三是融合和接入了全省重大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系统。由于灾后恢复重建四川近来重大投资项目较多,通过与全省重大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系统的融合,实现省发改委、省经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省环保厅等单位的并联审批,提高了重大投资项目办事速度,达到了对项目办理的有效监管。
四是实现行政审批系统和部门业务专网数据共享,利用数据交换技术,通过与省建设厅、省卫生厅等单位业务专网的对接,实现行政审批数据自动同步共享,一次录入,多系统共享使用。
五是实现了网上预审功能。通过互联网,公众足不出户就能通过互联网向相关单位提交申请材料并完成预审核工作,既方便了群众,也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
六是加强了行政管理功能,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管理人员通过统一的平台就能与各窗口单位互动,提升了管理效率。
七是实现了行政审批事项并联审批功能。通过软件中的办件流程配置,能够满足政务服务中心两个以上部门协同审批,极大提高了审批效率,缩短了审批时间。
八是实现了电子监察全方位展示功能。通过电子监察对全省各级行政审批办理情况的监管是整个项目的核心,电子监察功能可以深入到县级政务服务中心的一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监控,同时能分级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为能在软件中以各种形式展现监察的各类数据,软件功能上不仅有常规的统计界面,而且还新增了数十种监察指标的统计页面,并且可以通过全省地图、任意时间、趋势分析图等方式进行展示。
行政效能提质提速
四川省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成运行以来,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监察部门使用良好,现覆盖全省21个市(州)、153个县(区)及9000多个部门,有力推进了行政效能建设工作。仅2009年,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按时办结率达 99.99%,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承诺件承诺提速44.3%,办理提速92.1%,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共问责212人,问责单位130个。
【创新实干,再谱新篇】推荐阅读:
实干05-12
苦干实干05-17
实干型07-01
实干打造10-06
实干之星12-30
真抓实干01-09
绿化实干的青春06-02
演讲稿实干12-31
读《实干成就梦想》有感06-11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心得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