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干实干

2024-05-17

苦干实干(共4篇)

苦干实干 篇1

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党组书记、主任章康华

一、2015年及“十二五”全省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2015年是“十二五”扶贫攻坚规划的收官之年, 省委、省政府把精准扶贫攻坚作为提高贫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第一民生工程”, 大力推进以罗霄山片区和贫困县为重点的扶贫开发, 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2015 年一年就召开了两次全省扶贫开发会议, 出台了《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等“1+5+23”政策框架, 实施了一系列扶贫重大工程, 为“十二五”完美收官写下浓彩重墨的一笔。

(一) 主要成效。一是贫困人口规模大幅下降。2015 年全省减贫72 万人, 贫困人口下降到200万。“十二五”全省贫困人口减少238 万人, 减少54%;贫困发生率由12.6% 降至5.7% 左右, 下降6.9个百分点。二是贫困群众收入稳步提高。2015 年25 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80 元, 增长12%,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 个百分点。“十二五”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 个百分点。三是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十二五”全省累计用于3400 个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专项资金达到近30 亿元, 同时较好地整合了新农村建设、村组公路建设、人畜安全饮水、农村危房改造、农网升级改造等项目和资金, 用于村庄整治建设之中, 五年完成了1.5 万个贫困村村民小组村庄整治建设任务, 这些贫困村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显著改善, 贫困村由3400 个调减到2900 个。五年来江西省整合各级资金, 投入300 多亿元, 帮助34.6 万贫困群众搬出深山区、地质灾害区、库区和农村重点污染区, 搬迁到城区、工业园区、乡镇和中心村。 四是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扶助贫困户子女参加职业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达20 多万人。不断扩大贫困家庭子女就读资助面, 提高奖助标准, 基本形成了“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

( 二) 经验做法。突出体现在做好了“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把扶贫开发融入全省发展大局, 高位推进。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三农”工作、民生工程的重点任务, 以及纳入全省战略布局的全局中谋划。按照全省“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 制订“十二五”扶贫和移民工作总体规划以及各方面工作的专项规划;根据“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 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理念, 出台《江西省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 》、《江西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产业扶贫规划》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扶贫开发工作, 听取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研究部署并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扶贫攻坚促进小康提速的意见》以及《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等, 加大投入, 支持产业、保障、安居三大扶贫攻坚战, 高位推进全省脱贫攻坚工程。

二是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根本实施方略, 帮扶到户。江西省早在2012 年便开始科学测定当年贫困人口在各县、乡、村的分布, 这项工作比国家部署要早一年。2013 年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 完成了25 个贫困县、3400 个贫困村、119 万贫困户和346 万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对当年贫困人口进行了重新调查核实和建档立卡, 全省贫困农户全面达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档案”。在此基础上, 以贫困问题为导向, 根据“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的要求, 在找准切入点、提高精准度、确保实效性上瞄准扶贫对象精准发力, 做到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 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三是坚持把机制创新作为推进工作主线, 转型发展。近年来突出推进工作制度改进, 主要是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改革, 加大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 建立了与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相适应的增长机制。加快资金拨付进度, 调整项目论证审批时间, 下放项目审批权限。强化了专项扶贫机制的创新, 积极实施易地移民搬迁, 探索“五个基本”搬迁扶贫新路径;加大产业扶贫工作力度, 创新“四位一体”产业扶贫到户新模式;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 推进“四个转变”转移培训新方式;统筹加强村庄整治建设, 实现“四个渠道”村庄整治新举措。这些探索创新, 在全国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四是坚持把五级联动作为重要组织保障, 合力攻坚。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全面加强了扶贫开发组织保障体系建设, 构建了完整的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扶贫攻坚组织架构, 有力推进全省精准扶贫攻坚深入开展。省级层面, 重点做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检查指导等工作, 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在全国首创“四个一”组合式扶贫, 由省领导带领有关省直部门和中央驻赣、省属大型企业定点扶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县, 省财政连续十年每年每县安排10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 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领导力度。据统计, 2012 年以来, 相关帮扶单位投入帮扶资金及物资折款达33.5 亿, 新增行业扶贫资金116.1 亿, 新增贷款42.4 亿。市县层面, 强化组建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 下设产业扶贫、设施扶贫、搬迁扶贫、智力扶贫、劳务扶贫、保障扶贫、结对扶贫等七个工作组, 确保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乡 (镇) 层面, 每个乡镇组建或强化了扶贫工作站。贫困村层面, 选派干部组成工作队驻村扶贫, 对贫困村选派一名“第一书记”, 制定一套帮扶方案。五级联动扶贫攻坚组织构架, 为我省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五是坚持把社会行业作为重要补充力量, 动员参与。创建了定点帮扶新机制, 开展了“党旗引领致富路, 携手共建新农村”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 “十二五”291 个省直单位参加帮扶工作, 共投入帮扶资金4.16 亿元。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实现了新发展, “十二五”各地组织30 多万名干部结对帮扶近70 万户贫困户。精心组织开展“扶贫日”活动, 搭建社会扶贫平台, 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形成扶贫开发多元投入机制。“十二五”以来, 共筹集社会各界扶贫捐赠资金及物质折款6.72 亿。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来到江西视察, 对江西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更高要求, 并对江西省把扶贫攻坚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 强化组织领导, 完善帮扶机制, 加大投入力度, 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 积极谋划和推进2016 年及“十三五”全省脱贫攻坚

2016 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也是脱贫攻坚的决战时期。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扶贫开发是最大“短板”, 打赢脱贫攻坚战, 意义重大, 任务艰巨。我们要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战略思想、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 以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具体要求, 谋划推进“十三五”脱贫攻坚, 为全省“提前翻番, 同步小康”作出更大贡献。2016 年及“十三五”脱贫攻坚措施, 我们提出的思路是“1234·10”。

第一, 紧紧咬定一个目标, 层层分解落实任务。江西省脱贫攻坚总体目标是:确保到2018 年提前两年实现200 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900 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和25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到2020 年, 进一步巩固发展精准脱贫攻坚成果, 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 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扶贫攻坚的样板区。为了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总体目标, 部署层层签订责任状, 分解落实任务, 层层传导压力, 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摘帽有序推进。2016 年到2018 年, 25 个贫困县按年度分别摘帽退出2 个、9 个、14 个;2900 个贫困村按年度分别脱贫退出500 个、1000 个、1400 个;200 万贫困人口按年度分别实现脱贫70 万、70 万、60 万, 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

第二, 正确处理两大关系, 统筹协调综合推进。一是正确处理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贫困人口脱贫是一个突出短板,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因此, 要强调始终把精准扶贫工作放在首位, 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推动发展的重大举措。有一些同志在观念上还存在把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放在解决贫困县发展水平上, 工作措施想的还是推进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高, 认为区域发展可以代替扶贫开发, 所以扶贫资金往往被整合到大的基础建设项目或者龙头企业发展中。从社会进程来看, 区域经济发展了, 贫困对象也有发展, 但如果不同时进行扶贫扶弱, 势必造成更大的发展差距。因此, 必须坚持把精准扶贫放在首位。当然, 单纯扶贫开发也不能代替区域发展, 那只能是低水平的扶贫, 所以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 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理念, 战略上坚持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 战术上坚持扶贫到村到户, 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区域发展是系统工程, 精准扶贫攻坚是细胞工程, 处理好系统和细胞的关系, 是新时期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二是正确处理开发扶贫和保障扶贫的关系。在我省建档立卡贫困户中, 开发性扶贫对象和保障性扶贫对象分别占建档立卡总人数的73.6% 和26.4%。因此, 要突出开发性扶贫和保障性兜底两轮驱动, 今年2 月19 日, 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制度衔接的实施方案》, 重点使建档立卡贫困户与最低生活保障人口在区域分布、对象识别方面实现基本一致。首先要做好比对工作, 一种情况是扶贫人口多于低保人口, 理论上此种情况低保人口应全部纲入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中, 但实际工作中可能由于识别标准不一样或认定方法不一样, 比如建档立卡按户识别, 而低保认定按人识别, 因而部分低保对象没有进入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对此要注明没有进入的原因。第二种情况是低保人口多于贫困人口, 即所谓“倒挂”, 那么贫困对象应该从低保对象中识别。经比对后, 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分别纳入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范围, 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十三五”期间, 江西省将加强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的统筹协调, 逐年提高农村低保标准, 年均增长14.4%, 到2020 年我省农村低保标准将高于同期全国扶贫标准40%。

第三, 建立健全三大机制,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一是脱贫攻坚考核机制。中央已经出台了对省级党委和政府精准脱贫成效的考核办法, 我们也正在研究并出台对设区市党委和政府精准脱贫成效的考核办法。去年已经出台了对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 将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两部分内容进行整合, 考核总分值为300 分, 扶贫开发占60%, 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把主要精力和各类资源放在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上。今年3 月初省里正式启动对25 个贫困县2015 年脱贫攻坚实绩考核, 3 月底前将会出考核结果, 5月底前省委省政府将召开表彰会。今后对贫困县的考核, 将于当年11月份开始, 争取当年底完成对当年的考核, 数据考核依据为上年的11月份至当年的11 月份。对定点扶贫单位的考核, 国家也正在研究, 我们在适时也将根据国家部署研究制定。同时研究制定对省级23 个出台了行业扶贫实施意见的部门考核。二是精准脱贫退出机制。我们已经出台《关于建立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机制的意见》, 明确了退出的工作原则、退出标准、退出程序、退出后的扶持政策、退出规划的年度计划。贫困户的退出要以户为单位, 以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贫困标准, 吃穿不愁, 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作为主要衡量指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及五保标准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的地方, 凡纳入低保或五保的家庭, 其收入视为稳定超过国家贫困标准。贫困村的退出, 以贫困发生率和重度贫困村小组村庄整治建设完成率为主要衡量指标。原则上退出的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应低于4%, 重度贫困村小组村庄整治建设全部完成。贫困县的退出, 其贫困发生率应低于3%。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后至2020 年, 继续享受中央、省级扶贫开发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三是投入分配整合管理机制。江西省将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 到2020 年省财政将筹集专项扶贫资金200 亿元以上。省级每年安排的扶贫资金, 原则上按因素法分配, 由县级政府包干使用, 统筹用于扶贫工作, 自主确定扶贫项目。市县财政也要相应加大投入。增加金融投入, 鼓励和引导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建立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 加强扶贫资金监督检查、项目管理和绩效考评, 完善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 确保资金项目安全有效。

第四, 构建完善四大体系, 提供坚强有力保障。一是政策支撑体系。在已构建“1+5+23” ( 也就是:1 个纲领性文件, 即: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5 个配套文件和23 个行业实施工作方案) 构成脱贫攻坚政策体系,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 出台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部署的实施意见和具体实施办法, 建立完整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 通过打好政策“组合拳”, 有力支撑脱贫攻坚的实施。二是组织保障体系。进一步强化省市县乡村五村联动的组织保障体系, 重点加强乡镇扶贫工作站建设, 进一步配好配强贫困地区基层领导班子特别是村支部书记, 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三是信息网络体系。按照“准确、清楚、动态”的要求, 完善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监管系统, 实现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建立扶贫信息系统数据的部门对接和共享机制, 推进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 对扶贫指标数据的相关信息实现在网络平台上“一键搜索”, 使扶持对象一目了然。依托扶贫大数据平台, 提高实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精准度。充分运用扶贫信息数据系统, 把握减贫工作进程, 监管扶贫资金使用, 考核精准扶贫实效, 科学作出推进精准扶贫攻坚的工作决策。四是社会帮扶体系。对接好国家部委和央企在贫困县定点扶贫和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对口支援, 完善省级领导协调随同省直部门、国有企业开展驻县定点扶贫, 扎实开展各级部门定点扶持贫困村, 选派干部组成工作队驻村扶贫。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结对帮扶, 为每户贫困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鼓励政策, 发挥“10·17 扶贫日”引导作用, 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培育多元社会参与主体, 大力倡导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行动;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 搭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扶贫平台。

第五, 大力实施十大工程, 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围绕江西省产业脱贫攻坚战、保障脱贫攻坚战、安居脱贫攻坚战, 从增长收入、改善条件、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三个方面, 大力实施十大工程, 即;产业扶贫工程、就业扶贫工程、保障扶贫工程、搬迁移民扶贫工程、危旧房改造工程、村庄整治工程、基础设施完善工程、生态扶贫工程、健康扶贫工程、教育扶贫工程等。

三、当前需要着力把握的几项重点工作

关于精准脱贫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论, 是对我们党的共同富裕理论的发展和延伸, 开创了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境界, 开辟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新路径。江西省明确提前两年到2018年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现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要实现精准脱贫目标, 首先必须打牢建档立卡工作基础, 我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在全省范围内完成了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脱贫攻坚就是要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工作。但是建档立卡是一个动态的、不断修订的过程, 按照“第一年打基础, 第二年回头看, 第三年规范运行”的要求, 需要对信息定期核查, 对遗漏的、返贫的、新致贫的要纳入, 对造假的、脱贫的要退出, 不仅要摸清楚贫困人口数量, 还要搞明白贫困程度和致贫原因, 做到信息准确、不错不漏、能进能出。前两年通过“回头看”清理不合格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4 万, 2015 年底到现在通过再次 “回头看” 核查, 全省共退出贫困人口27.31 万人, 新进符合条件人口19.56 万人, 可见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建档立卡是各项扶贫举措能够精准的基础和前提, 务必要精益求精。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基础上, 我们还要明确脱贫的标准。现在有个倾向, 就是简单以农户家庭收入多少来衡量是否脱贫。判断是不是贫困户, 收入是个重要指标, 是对贫困状况的综合判断, 但其最核心的还是“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三保障”既考虑了基本生存需要, 也兼顾了长远发展需求, 是农户跳出“贫困陷阱”的度量衡, 也是实现小康的基准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 紧紧扣住“两不愁、三保障”这个标准, 问题就会更聚焦, 思路就会更清晰, 措施就会更具体, 从而打破惯性思维, 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坚持扶贫到户, 按照“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的要求, 瞄准贫困户, 一家一户摸情况, 逐村逐户搞帮扶, 把扶贫政策、措施、资金、项目落实好。落实好针对贫困人口的特惠性政策, 提高扶贫的政策、措施、资金、项目的瞄准度。通过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进而完成贫困村退出和贫困县摘帽的任务。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出台的《关于建立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机制的意见》, 对精准脱贫退出机制作了明确要求。3 月中旬, 根据部署, 由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牵头组织大专院校等相关专家和民主人士组成核查评估组, 对当年退出的贫困户和贫困县进行第三方评估, 以增强公信力和诚信度。

关于扶贫资金整合问题。扶贫资金整合提了很多年, 但这个“老大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最近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对此已经作了研究, 很快将出台支持贫困县整合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 试点的目标是形成“多个渠道引水, 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 激发贫困县内生动力, 支持贫困县以摘帽销号为目标, 以减贫成效为导向, 以扶贫规划为引领, 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 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基本原则是:渠道不变、充分授权, 县抓落实、权责匹配, 精准发力、注重实效。就是说对纳入整合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 仍按规范的渠道下达, 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完全下放到贫困县, 贫困县作为实施主体, 根据本地脱贫攻坚规划, 统筹整合使用, 并承担资金安全规范使用的具体责任。试点统筹整合资金的范围是各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中央层面主要包括: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林业补助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农村综合改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农业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用于一般公路建设项目资金中涉及农村公路部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扶贫资金、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生猪 (牛羊) 调出大县奖励资金 (省级统筹部分) 、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 (对农民的直接补助除外) 等24 项之多, 还有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的资金, 也要结合脱贫攻坚任务和贫困人口变化情况, 完善资金安排使用。纪检监察和审计等部门表态将积极支持整合, 谁不整合重点审计谁, 谁违规插手干预资金整合就处理谁, 解决“整不动”等问题。试点要求各省、市也要参照上述资金范围, 明确本级财政安排的涉农资金中贫困县可统筹整合使用的资金范围。

关于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驻村工作队相当于村级扶贫办, 是推进脱贫工作的重要力量, 必须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 把扶贫资源精准地用到贫困村和贫困户。目前全省省、市、县共有3792 个部门单位, 10656 名干部定点帮扶2900个贫困村, 确定30 万结对帮扶责任人。要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在摸清情况、资金监管、政策宣传、培训考核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各地要明确驻村帮扶的主要任务:一是做好贫困识别建档立卡工作;二是编制好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三是组织贫困人口劳务输出;四是落实好脱贫攻坚各项到村到户政策;五是保证扶贫资金使用公平公正。需要说明的是, 贫困户对驻村帮扶的满意度已纳入中央对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的考核作为指标之一, 我们也将对此纳入对设区市党委和政府工作脱贫攻坚的考核作为指标之一, 请各地要高度重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 加强培训、指导和协调。

关于产业扶贫问题。充分发挥省级财政产业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资金使用上重点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从扶贫产业业态角度看, 有种、养、加等特色产业, 电商扶贫和旅游扶贫等服务业, 以及光伏扶贫产业;从经营方式角度看, 有自营生产型、资产收益型、自营生产和资产收益结合型;从组织模式角度看, 有“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五定”产业扶贫模式。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 主要扶持发展自营生产型或结合型产业发展, 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 主要是资产收益型。今后随着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退出, 将加大对资产收益型的投入。扶贫产业组织形式上, 支持贫困地区建立“选准一项优势主导产业、设立一笔贷款风险金、组建一个合作组织、落实一种帮扶机制”的“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新模式, 对暂时不具备条件的贫困村继续推行“五定”的产业发展模式。现在还有电商扶贫, 今年在贫困村组织推进900 个农村E邮等电商扶贫, 各地要高度重视。

对于旅游扶贫, 因其投入大、局限性强等特殊性, 不宜过多扶贫资金投入。特别是, 随着县级整合资金力度的加大, 不能以扶贫的名义, 整合扶贫资金投入到旅游扶贫中。对于产业扶贫, 我们将于4 月中下旬召开现场会, 专题部署推进这项工程。

关于健康扶贫工程。从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的致贫原因分析, 因病因残致贫最为突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 患长期慢性病、患大病和残疾人占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31.4 %。同时, 因病因残致贫又往往与其它致贫原因交织叠加。因此, 无论是预防新增贫困人口, 还是减少已有贫困人口, 实施精准扶贫都要把医疗救助保障问题摆在突出位置,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正在转发赣州市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 就是鼓励各地采取切实措施缓解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减轻贫困人口的就医负担。近期将研究出台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意见, 参照赣州做法, 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设大病商业附加保险。

关于村庄整治工程。重点抓好“十三五”2900 个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 将省级贫困村中的重度贫困村组全部纳入省级新农村建设点。省级贫困村以外的重度贫困村组, 各市县要自筹资金, 在2018 年底前完成全面整治工作, 2900 个贫困村全面消灭“满目疮痍”村组。

关于教育扶贫工程。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 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办学质量。对农村贫困家庭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把“雨露计划”实施范围扩大到贫困大学生。健全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政策体系, 保证贫困家庭孩子上得起学, 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 阻断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

关于搬迁移民扶贫工程。一是要积极稳妥地处理好搬迁的范围与搬迁对象的关系, 在搬迁的定位上, 要把自然村或居住点的整体搬迁放在首位, 再把搬迁地的所有居住人口全部纳入搬迁的范围, 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作为搬迁重点扶持的对象, 努力做到应搬尽搬, 做不到整体搬迁的, 优先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确保他们搬得起, 搬得出, 能脱贫。二是以前搬迁和今后搬迁移民的关系, 由于前后补助标准相差较大, 已搬迁的群众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影响。三是扶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同步搬迁人口的关系, 新的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同步搬迁人口差距较大, 给搬迁工作的组织实施带来了新挑战, 搬迁工作的矛盾也将发生转变。在过去, 搬迁的补助标准不高、差别不大, 是困难群众不想搬, 不敢搬, 搬不起, 而条件较好的群众希望搬, 主动要搬。而现在是, 同步搬迁人口补助标准相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补助标准偏低, 他们可能会有攀比思想, 产生抵触情绪, 搬迁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 搬迁的组织实施难度会增大。因此, 各地要在做好政策宣传解释的同时, 采取奖励性和组合式补偿的政策和措施。

关于扶贫宣传调研和信息报送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 需要打好舆论战、宣传战和信息战。宣传工作既能造声势, 又能鼓干劲, 还能推典型。要全面宣传江西省扶贫事业取得的重大成效, 用信心凝聚力量,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深入宣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的方针政策, 要生动报道各地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探索和实践, 通过鲜活典型的示范引领带动, 促进脱贫攻坚不断深入。

今年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开局之年, 开局决定全局, 起步务必扎实, 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 咬定目标、苦干实干,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共享发展要求, 根据全省“提前翻番, 同步小康”战略部署,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确保让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如期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苦干实干 篇2

工作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在人的一生中,如果你从二十岁开始工作,到六十岁退休,那么有四十年的时间在工作,如果把我们的人均寿命提高到八十岁,那工作就耗费了人生命的一半时间。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工作仅仅当作是为了挣钱的一个代名词。如果你只是为了挣钱而工作,那你很容易走极端化,你会很容易厌倦这种生活,具体表现在:工作不认真、不积极,更不可能主动去做一件事;过分在乎自己的工资,容易跟别人攀比,当自己的工资低于别人或工资跟工作量不成正比时,你就会动摇。或者当该企业工资结构出现调整,尤其是这种金融危机经济动荡的情况下,那么那些员工就会失去理智。所以我提倡:我们的生活不仅仅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要把工作融入生活,立足于现有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岗位,以厂为家,快乐生活每一天!

大胆参与市场竞争。这不仅仅体现在企事业领导人,在我们员工之间也应该有所体现。国富了民强!工厂是我们员工赖以生存的第二个家园,以厂为家是我们的工作宗旨。只有工厂富裕了,我们的第二家园才可能富裕,员工才能得到实惠,经济收入才能稳步提高。而我们员工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倡勤俭节约。一个企业的生产能力主要体现在品质跟效益,所以在生产中要严把质量关,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这样才能真正意义的参与市场竞争。苦干实干精神的宗旨是:每一个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应该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最后,让我们共同携手“以真诚之心对待朋友,以热情之心对待同事,以务实之心对待工作,以进取之心对待事业,以淡然之心对待生活,以关注之心对待健康”。

苦干实干 篇3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 这次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召开的第一个中央工作会议, 体现了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 明确到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帽,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 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 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指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37 年来的努力, 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使7 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 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这个成就, 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 也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习近平强调, 我们要清醒认识到,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截至去年底, 全国仍有7000 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 到2020 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 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 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 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习近平指出, 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 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 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 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 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 (自治区、直辖市) 负总责、市 (地) 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

习近平强调, 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 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 立足当地资源, 实现就地脱贫。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 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要实施易地搬迁, 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 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 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扩大政策实施范围, 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治贫先治愚, 扶贫先扶智, 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 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 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由社会保障来兜底, 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 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要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要对贫困人口倾斜。要高度重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

习近平指出, 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要设定时间表, 实现有序退出, 既要防止拖延病, 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 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要实行严格评估, 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实行逐户销号, 做到脱贫到人, 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 要群众认账。

习近平强调, 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 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定信心、勇于担当, 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 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顽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 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要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 加强督察问责。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 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 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

习近平指出, 扶贫开发投入力度, 要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相匹配。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央基建投资用于扶贫的资金等, 增长幅度要体现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的要求。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 要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省级财政、对口扶贫的东部地区要相应增加扶贫资金投入。要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 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步伐。要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 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 对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要从严惩处。

习近平强调,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 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 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在充分肯定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 更要清醒看到扶贫开发任务仍然艰巨繁重, 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拿出硬办法, 确保实现脱贫目标, 决不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落伍掉队。要着力增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能力, 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确定的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生态工程要向这些地区倾斜, 适当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制定和实施贫困村通动力电规划, 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覆盖贫困村, 逐步对25 度以上该退的陡坡耕地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政策, 更多让当地和群众受益。要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脱贫的辐射带动作用, 让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及其家属落户, 国家扶持“三农”的政策、资金和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 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十三五”期间对1000 万左右贫困人口开展易地扶贫搬迁, 确保搬迁对象有业可就、稳定脱贫。要以精准帮扶促进贫困地区民生改善, 通过输出劳务、发展产业、加强培训、推动创业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 找到适合自己的脱贫致富门路。加强教育扶贫, 对贫困家庭的高中学生, 要全部免除学杂费, 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推进大病医疗保险全覆盖, 提高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 加强传染病、地方病等防治。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危房改造。把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

李克强强调, 要拿出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脱贫攻坚, 加大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较大幅度增加专项扶贫资金规模, 设立扶贫再贷款并实行比支农再贷款更优惠的利率, 通过税收优惠、贴息支持、财政奖补及过桥贷款、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机制,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 引导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管理等各种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 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扶贫脱贫的强大合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在总结讲话中表示, 全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确保扶贫工作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真抓实干、形成工作合力。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 着力解决关键问题, 与时俱进创新扶贫方式, 真正围绕群众脱贫出实招, 不搞形式主义的扶贫, 不建形象工程的样板。要完善机制, 调动各方特别是贫困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会议期间, 中西部22 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江西、广西、贵州、西藏、甘肃、新疆等6个省区的负责同志作大会发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国务委员等出席会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有关专门委员会、部分中管企业、军队和武警部队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苦干实干谋发展 一心为民办实事 篇4

郝家桥镇王家嘴村创先争优事迹材料

王家嘴村是一个回汉群众聚居的老灌区村,全村共有16个自然村764户3076人,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66%。近几年来,村党支部立足本村实际,围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使王家嘴村形成了以设施农业、草编业、建筑业和废旧金属收购加工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攀升,从2006年人均不足2000元到如今人均达到5800多元。

“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农民才能信任你、支持你、跟着你”,这是王家村党支部一人班人的共同认识。王家嘴村人多地少,如何才能使农民尽快富起来,这是摆在村支部一班人面前的首要问题。在通过深入调研后,村支部形成了共识,要不受人多地少矛盾的制约,实现快速发展,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是在提高土地效益上下功夫,一是在发展二三产业上找出路。王家嘴村群众有种菜的传统,但收益却一直不高。村党支部经过认真分析后,得出结论:大田菜上市是正是菜市饱和期,价格自然低,只有发展反季节菜,才能提高收益。有了这样的认识,村党支部果断决定发展以二代日光温棚为的设施农业。路是想对,可群众不接受,为了让群众看到效益,村党支部首先号召干部和党员发展,还组织群众多次到青铜峡、玉泉营、银川等地参观学习日光温棚蔬菜种植技术。当年的发展就有了成效,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积极性一下就高了,在短短2年时间里,全村日光温棚就发展到了6000多间,年创收200多万元。本村的土地不够,尝到甜头的群众自发在吴忠东塔乡、红寺堡开发区等地 承包了500多亩土地发展日光温棚,户均又增收2万元以上。2008年,村党支部又积极争取自治区农牧厅资金支持,率先在王家嘴新建了第5代高效日光节能温棚技术示范项目200亩。为了使这一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在村党支部的指导下,成立了王家嘴村蔬菜种植合作社,合作社不仅负责指导群众病虫害防治,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还在工商部门注册了蔬菜商标,统一为群众销售蔬菜,保证了群众的利益。村党支部认识到一条腿走路,始终是走不快。为了加快群众致富步伐,村党支部带领群众立足本村实,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王家嘴汉族群众有草苇编的习惯和技术,村党支部就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多方协调,成立了草编园区和协会,鼓励支持大户带小户发展草编产业。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草编来迅猛发展,从1个园区发展到3个专业园区,从业人员达到500多人,年产值达到1560多万元,成为群众又一增收支柱产业。郝家桥镇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废旧金属收购加工集散地,王家嘴村也有一些人从事旧金属收购,但规模和效益一直都不大。为了加快这一产业发展,村党支部把这些从业人员组织起来,成立一个专业协会。没有地方、资金,村党支部就想方设法给解决,在村党支部的努力下,王家嘴旧金属收购从无序盲目发展到规划化、正规化发展,成为引领全镇旧金属收购加工产业的排头兵。如今的王家嘴给外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产业多、老板多、富户多。村党支部让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群众更加支持村上的工作,村上要建学校,一些老板和大户主动带头捐款捐物,村上修路修渠,群众更是积极支持。今年市上统一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面对人多宅基地少群众住房困难和历史遗留等突出问题和矛盾,在拆迁 和整治中许多农户受到损失,但没有一户拦挡,群众都自发参与到村上的整治活动中来,全村过去乱占乱建现象从根本上得到治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不仅要让群众物质上富起起来,更要让群众精神富起来”。富起来的农民开始沾染一些黄、毒、赌丑恶陋习。为了在全村弘扬社会主义良好风气,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村党支部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建立了农民文化书屋、棋牌室、体育活动室,配备了设施,免费向群众开放。村党支部还以大户为主在全村建立了3家文化大户,为大户配备了功放、音箱、电脑和书籍,吸引周围群众经常参与活动。2008年在村上的支持下,王家嘴农民秧歌社活队和农民罗鼓队又成立了,平时群众聚在一起自娱自乐,逢年过节还参加市乡组织的活动,为各个单位活动演出,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同时还增加了经济效益。党支部通过一系列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使全村崇尚科学、健康、文明风气蔚然成风。

“自身硬才能理直壮面对群众、面对工作和矛盾”。村党支部认识到打铁还须自身硬,要更好地带领群众、服务群众必须不断加强支部自身建设。村党支部首先从制度建设上着手,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工作机制,村里大小事务,从不搞一人说了算、干部说了算,遇事都要与群众商量。多年来,村里的民主议政日、一事一议和民主理财等制度成了沟通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通过大家民主决议定了的事,全部能够顺利实施,群众对干部也更加信任和支持。“村干部要清白干事,必须要民主管理。”村党支部是这样向群众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于群众关心事,村党支部都要全面的征求群众意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也更加制度化、规范化,村民大会、户代表会、村民议事小组、理财小组机构健全,工作到位,充分发挥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每季度按期公布全村政务、事务、财务情况,坚持每年专项审计村级财务收支账目。多年来全村无一起因群众对村上财务、村务管理不满意而上访一事件。

为了让干部要更地服务于群众,村党支部一方面加强对干部学历再教育,5名村干部有3名得到大专文凭,另一方面强化对村干部服务新形势下农村工作能力培养,全面实行分工负责和责任制,每个干部年初都要向群众承诺一年的工作,每季度向群众述职一次,接受群众的评议,促进干部工作。村党支部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当务之急,把群众的冷暖记在心上,村干部经常奔波在田间地头,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2007年,村党支部抢抓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有利时机,多方筹集资金2万多元,解决了八个自然村淌水难的问题。2009年,又自筹资金107万元,争取交通部门资金71.68万元,带领全村群众迎难而上,完成了16个自然村16公里柏油路建设,彻底结束了群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难的问题。对村里低保户党支部更是时刻牵挂在心,共发起爱心结对5次,资助人数64人,资助资金3万多元,全村共帮困结对80对。11队村民朱学成因病去逝,妻子李春梅不幸因车祸死亡,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三个孩子身上,为了三个孤儿生活有着落,村党支部多方为孩子争取生活抚养费5.8万元,又帮助建起了新房,解决了孩子的衣食住行问题。10队80多岁五保户杨月英,又聋又哑,常人无法与她交流,村党支部不仅每月一号按时将她的生活补 贴送到老人手中,还安排干部定期为老人打扫卫生,照顾老人起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村党支部认识到发挥好党员的作用,才能使支部更有活力。针对近年来全村党员年龄老化、结构失衡、发展不足的现状,支部把群众和党员公认的懂经营、善管理、致富能力强、有经济头脑的优秀青年作为发展对象,进行重点培养,突出经济能人、高素质青年、非党村干部三个重点,从而优化了党员结构,破解了本村党员年龄老化、思想僵化、能力弱化等结构失衡的难题。为了把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积极开展各种培训,通过培训、引导等方式,提高党员致富的本领,使其尽快成为经济能人。目前,全村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劳动能力的党员均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其中28名党员已成为致富能手。党员自己富了不算富,支部还要求每名党员都要联系一定户数的群众,帮助他们共同致富。草编党员大户杨立军在发展草编业上懂技术,会经营,而且很有市场意识。为了发挥他的优势,带领更多的群众一起致富,村党支部把他培养成为后务干部,由他牵头成立了草编专业合作社,使全村的草编业很快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上一篇:模糊综合评估下一篇:群众文化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