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小学素材作文(通用15篇)
希望的小学素材作文 篇1
希望
希望是什么?回答众说纷纭,有人说:“希望是严寒对春天的向往。”有人说:“希望是失败者对成功的向往。”有人说:“希望是死对生的不懈追求。”
曾经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身患重症的病人在病房中一直看到一棵枯树,望着萧萧落木,它的身体状态也是每况愈下,直到最后,他便一卧不起。他颓丧地说道:“当树的叶子落光时,他也将受上帝的召唤。”一位画家知道了,便用画笔画出了一片青翠欲滴的叶子并挂在枝头。病人看到了绿色,看到了希望,并以坚强的意志奋斗着,于是乎,他痊愈出院了。
事实证明,只要你对一切充满希望,并以金石可镂的精神去奋斗,那你就不会有过不去的坎。组里也是一种磨练,幼鹰只有经过了风雨的洗礼才能使羽翼更加饱满,玫瑰只有经过风雨才可以更加光彩照人。俗话说得好: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夜晚到了,黎明还会远吗?只要,只要,你对未来充满憧憬,对未来充满希望。
希望
在困境中,是什么支撑着你走出险地?在病痛中,是什么指引着你恢复健康?在挫折中,是什么领导着你再振雄风?是希望,是希望,仍是希望!
鲁迅先生曾说过:“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是啊,人生活在世间,就不能没有希望,否则他便会像一艘失去方向的小船,在海上茫然不已,随波浮沉,而有了希望,则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有了奋勇拼搏的力量。希望是热情之母,它孕育着荣誉,孕育着力量,孕育着生命,它使濒临死亡的人看到生的曙光;它使屡遭挫折的人看到成功的朝阳;它使身处绝境的人看到力挽沧澜的可能。
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顽强地生活在世界,凭的是信念,凭的是毅力,更是凭着希望的力量!被称为“当代保尔”的张海迪身残志坚,扼紧命运的咽喉,靠的是恒心,靠的是自信,更靠着希望的力量!小时候被老师无情地骂作“蠢材”的爱因斯坦成为二十世纪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借的是勤奋,借的是认真,更借着希望的力量!
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途中,我们也许会遇到无数次挫折,无数次失败,无数次困难,但是,只要你不灰心,不失望,积极应对,凭借希望的力量战胜他们,克服他们,迎来的将是无数次欢乐,无数次喜悦,无数次成功,此时前程一片光明!
“永远没有什么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让我们铭记金斯莱的金玉良言吧,拄着希望这根坚韧无比的拐杖,勇敢地踏上那永恒之旅!
希望
当鱼肚白的天空升起一轮朝阳时,当群岚笼罩着大地时,一个新生命降临了,它是一个新的希望。
希望,支撑着人们走出困境。在沙漠中迷路时,一瓶水就是走出去的希望;在黑暗中摸索时,微弱的灯光就是希望;在大海上航行时,天边的彩虹就是暴风雨中的希望。
一滴露珠,虽然生命短暂,但对大地的执着没有改变,哪怕只是滚动几下。11岁的北川女孩李月,只用一条腿获得了观众的眼泪与一片热烈的掌声,是舞蹈梦支撑着她,折断翅膀也能继续飞翔。
雨果说过:“在梦中播下再多种子,也得不到一丝丰收的喜讯,在田野哪怕播下一粒种子,也会有收获的希望。”希望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坐在家里空想的人永远得不到成功,希望是给努力的人准备的。
带着幻想和希望飞向美丽的远方吧!
希望的小学素材作文 篇2
“积累”, 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从写作学来看, 积累指的是作者在生活实践中, 通过留心的观察和体验, 对于事实、事件、人物、图景以及感受、印象等的记忆记载, 这称为生活积累或素材积累, 是写作的“零件”。有直接生活素材的积累, 即作者亲自对事物的感受;也有间接资料的获取, 指通过阅读报刊、书籍或其他资料、文献而得到材料。从小学生学习过程来看, 积累更是一种能力素质的体现, 无论任何学科, 无论何种知识, 乃至学习技能与劳动技能, 都应该经过记忆记载, 保留及内化为自身所拥有的知识与技能。
“磨刀不误砍柴功”。我国古代文人历来都十分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问题。唐代散文大家韩愈, 他在《进学解》一书中说:文章材料“贪多务得, 细大不捐”, “兼收并蓄, 待用无遗”。就是说, 写文章前积累材料愈多愈好, 无论大小都不捐弃, 都要收集。这样, 在选用的时候就会感到没有遗漏, 没有残缺。宋代《诗人玉屑》的著者魏庆之也认为“凡作家须饱材料”。
如何扩大农村小学生的知识领域, 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我认为, 在农村小学生作文训练中, 应立足现实, 放眼未来, 循序渐进, 注意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积累:
1、生活积累是关键。一切材料都来自生活。农村既是一个大植物园, 又是一个天然的动物园。在这里, 动植物千姿百态, 种类繁多, 不可胜数。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 在春天的田野上, 夏天的花丛中, 秋天的果园里, 冬天的雪地上, 学生会看到许多美丽的画面, 会找到很多写作素材。农村学生在校学习之余, 在家参加了大量的生产劳动, 煮饭喂猪, 割草放牛羊, 插秧收粮食, 上树摘果子, 下田下河抓鱼虾等非常丰富的社会体验, 又给农村小学生作文提供了写作源泉。如我班一位学生在写《摸螺蛳》时写道:我把手伸进洞中, 触到一个又圆又扁的软软的东西, 那东西还弯弯曲曲的, 这不是水蛇是什么?我尖叫一声, 手好像触电般地缩回来, 身子像筛米一样颤抖起来, 嘴里结结巴巴地说:“有……蛇……”。如果没有生活体验, 想是想不出来的。
为学生开展第二课堂, 读书读报, 讲故事, 办板报, 诗歌朗诵, 文艺比赛, 智力竞赛等,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加见识, 增长知识, 积累素材, 写起作文来就会水到渠成。
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 慰问军烈属, 帮助五保老人, 访问老军人, 收集民间故事, 新社会的好人好事, 看望生病或有困难的同学, 对社会商品进行调查, 调查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变化, 调查社会生活中滥用汉字的行为等, 对这些材料创造性地加工整理, 农村学生作文素材将是无穷无尽的。
只有教给学生观察生活并且养成记载积累的好习惯, 才能真正解决从“内容入手”和写自身生活的问题, 才能真正形成头脑记忆中的材料库, 对写作能力、认识能力与思维能力的训练都有好处。简而言之, 作文材料的来源, 既要注意“丰富生活”, 更要注意指导让学生发现并通过记忆记载自己平常“丰富的生活”, 才能真正解决文源问题, 同时培养“积累”能力。
2、阅读积累是保障。著书立说, 需要吸取报刊书籍中的“材料”,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实际上, 文学创作也是非常需要作者广博知识, 也需要借用阅读中的积累。郭沫若就曾经说过:“作为一个近代的小说家和戏剧作家, 那差不多须得要具备一个百科全书似的头脑, 虽不必是整套的百科全书, 而是要你在百科中的某一科, 或某一科中的某一部门, 具备着专家的识见。”有的“材料”可以通过生活体验, 获得第一手材料。但是, 每个人不能事事直接体验。这样, 从前人总结发表在报刊、书籍中的文章中摄取“材料”, 就成了一条重要途径。通过阅读, 包括视听手段中可以得到好的词、句、段, 更可以获得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和认识上的深化。
小学生在学语言, 学表达, 因此, 不应该设置太多的障碍。要允许仿写, 不但用词句, 也用段, 同时还要指导他们用各种方法积累阅读视听中的语言材料。模仿就是创造。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 必然会丰富学生的表达仓库, 同时会激发其表达的创造能力。此外, 尤其要注意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化认识, 增强分析能力, 激发健康情感。这就需要对阅读理解与鉴赏的积累。如一位六年级小学生写《我的邻居》, 介绍了一位瞧不起工人的干部。结尾处写道:“为什么杨叔叔对局长对工人态度不同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 我发现屋角一杆坏了的秤, 才猛然明白, 在杨叔叔心的天平上, 局长和工人是不平衡的。”“我多想对全世界喊出这答案, 当看到蓝蓝的天, 白白的云, 我又紧紧捂住了自己的口, 不能让它污染了这美丽的环境。”这第二段话就出自学生的阅读积累, 但不仅仅只是“语言材料”了。它已经成了阅读中情感共鸣的认识能力的积累了。
3、写作知识积累是基础。有了生活, 有了借鉴, 没有表达的方式也不行。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的积累指导。除了课堂授予之外, 教师要提炼归纳出一些作文常识, 同时, 这还必须从阅读中来。通过阅读美文, 既是语言材料积累, 更是写作技巧上的积累。
如何指导积累?这不能仅仅放在课外, 布置观察与阅读而撒手不管, “积累”的指导应在课内完成。首先, “积累”的习惯应该通过课堂点拨而逐日完成。每次作文前的“口语交际”, 我采用“文源说写点拨”, 只写题目不写作文, 以达到调动生活, 触发积累, 解决文源, 利于训练的目的。在课堂上, 学生充分倾吐积累, 同一个题目可在课内展示5——15个左右材料, 学生明白了积累的重要性, 同时也获得了积累的方法。其次, 课内要具体指导。如每个人准备好四个本——“观察积累本”、“阅读积累本”、“练笔本”、和平时愿意写的作文的“集本“。这是落实记忆记载的载体。第三, 教师一定要有强烈的指导积累的意识, 把指导积累自觉地放进课堂之中。
农村小学作文素材的选择 篇3
一、欣赏自然风光,谈家乡之美
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作文教学时应该让同学们走出教室,去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之绿,夏之泳,秋之游,冬之雪。如此多样的自然风光为我们农村小学作文素材注入了鲜活的内容。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特别是日记、周记中,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这里入手,以命题、半命题、给习作范围等形式将学生的眼光吸引到他们周围习以为常的景观上,指导他们写出一篇篇优美的好作文,如:《那座山》《我家的菜园》《门前的小溪流》《我爱家乡的……》《那一片……》……同时也引导学生在写人写事作文中渗透对周围景物的描写。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到家乡的山美水美,激起對家乡的热爱,从而更愿意用手中的笔来赞美家乡,造成写作上的良性循环。
二、体验传统节庆,感受民风民俗
虽然时代在进步,生活也日渐殷实,但一些古老的、传统的民风民俗在广大农村仍在延续,这也是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在素材方面的一大隐性优势,以此为素材创作的作文也别有一番吸引力。比如:过年时拜新年、吃年饭、闹秧歌、吃元宵,这些场面是农村孩子喜闻乐见的。如果将之作为作文的一类素材,也不失为写作教学中的一大亮点。
三、亲临劳动场景,分享收获的喜悦
相对于城里的孩子,农村的学生亲身经历的劳动场景会更多,也更有感触:田间的收割播种、地里的采摘、水中捞鱼、上树抓鸟雀……这样的劳动对孩子们来说如数家珍,而每一种场面都会让他们历历在目,印象深刻。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就应牢牢抓住这些让学生有话可写的题材,让孩子们有展示自己实践风采的舞台。
我们教师平时要经常引导孩子关注家庭中的劳动场景,并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家庭劳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孩子们就会有感而发,有情可表。
四、留心大家庭生活,品味亲情
农村的家庭一般过的是大家庭的生活,其间少不了磕磕碰碰,但同时也添了子孙满堂的喜庆和欢乐。于是婆媳、妯娌、祖孙、兄弟间的忧心事、趣事、苦事、喜事……又成了我们农村小学作文素材中的隐性优势了。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细细回味,反复琢磨,写出大家庭生活中特有的氛围和感受。
身在农村,工作在农村,我们在教学中难免会碰到比城镇教学更多的困难,要面对各种不利的因素,如:教学设施落后、拥有资料不足、学生基础薄弱、家长对教育够重视……可我们没有理由抱怨,也绝不能对自己的作文教学感到泄气。只要我们有心,就能找到契机,发现我们身边存在的、被我们平时所忽略的种种隐性优势,会让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展示出新的生命力。
希望的小学素材作文 篇4
从小,便有了梦,很多的,很美的。
现在,还是有梦,独一的,艰难的。
也许,我还没成功,梦还没有实现,但我却向理想的目标迈进了小小的一步。我知道,我之所以有了些许进步,是因为我的背后总是有着许许多多的人在支持我,扶持我,使我在前行中敢于摸寻,跌倒了,再扶起来,在跌跌撞撞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画室,一个温暖的地方,这里有我学不尽的知识,这里是我梦想的发源地。要做一名服装设计师,可不是那么简单啊!看着学长们走向中考、高考的艰难,扳着手指数着剩下的年月,给予我的时间不多了呀!快抓紧吧!没有几年就该轮到我了。
望着雪白的画纸,看着那看不出什么棱角的石膏和难度极高的范画,懒散的在那发呆。忽然,好像有什么东西捅了我一下,啊!是时间。一想到时间,一想到那极少的中高考录取名额,一想到那差得要命的分数,心里就充满恐惧,但我又不甘心放弃。
妈妈总是努力的工作,抽出几个月的工资来付我的学画费、文化课补习费、生活费等。还要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在遥远的成都,每隔一两天就要打来一个电话,嘘寒问暖。
爸爸总是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也许他的生活比我想象中的更辛苦吧,也许他要付出更多心血吧,但总是想把最好的东西给我。
学习总是痛苦而必需的。其实,我很想学好,也付出了许多,但总是没有理想中的分数。自身问题吧,没有努力够吧,认真学吧,再怎么不情愿,也别无选择。只能从现在开始吧!
目标,泛着点点光芒,似那小心呵护的易碎易失的“肥皂泡”,只能在疲倦时想想那无法代替的它,只能在它的引领中成长,只能在得到它的路途中克服无数困难,只能带着“实现了的梦想”面对应该感谢的人道一声:“谢谢!”
我希望一切都那么好,我想看见我的将来,此时,这种想法,并不天真。
我,只是想不要辜负我及一切关怀我,支持我的人的希望,为了它,无论有多么难,多么苦我都要勇往直前!
我的希望小学作文 篇5
我想象中的食物是这样的:如果你喜欢吃草莓 它可以把你喜欢的味道合二为一。如果是西瓜汁那也可以把你喜欢的味道合二为一,当然那工作不是我们人类干的事情了,而是机器人的“工作”了。机器人先确定哪些西瓜可以用来做西瓜汁哪些不可以,再把西瓜那绿油油的“外衣”切下来,再把西瓜籽挑出来,最后把那红通通的果肉放进榨机里就行了。
游乐园是怎样的?让我们来设计一下吧!北面是激流勇进,东面是碰碰车,东南面是过山车,东面是水上三轮车,西北面是高空飞翔,西南面是“我是跳跳娃”,西面是展览厅,南面是划船,这是我设计的游乐园。噢!差点忘了公共厕所,公共厕所在东南西北的正中间。
美丽的风景区也是梦想中的之一。它是长着八字形的山有八个角,取名叫“八角山”。八角山山清水秀美丽动人,夏天从山上流下来的溪水流进了池塘,那溪水是多么清凉、干净。当然每天还会有进进出出的游客来参观,有的带着相机、摄影机来拍照、摄影,一位游客夸赞说:“这湖水似千岛湖的湖水那样干净清爽。”又一位游客说:“这山间的鹅卵石可真是奇形怪状。瞧!那竹子上还刻着人生格言呢!”……
我的希望的小学作文 篇6
我是个脑袋里装满了怪想法的女孩子,从小就幻想自己能飞,像鸟儿一样在那蓝蓝的天空上飞啊飞啊!不间断,突然又发现自己不知怎样停下,多么可笑得的想法。
小时,我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快快长大,在欢歌笑语中,走过了天真浪漫的童年用快乐铺成的小路,在路的尽头,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而是一个少年了,在用快乐铺成的童年的路的尽头,我用泪水告别了这段天真浪漫的小路.这时的我希望回到童年,童年是天真的是纯洁的,欢乐的笑声已伴我走完了童年的路.回首过去,悔恨自己浪费了光阴,为什么不在童年时多玩会儿,多笑会儿,多傻会儿.现在的路是用考试的铺成的灰色的路,一天当中,考试就是大事,整天为考试而忙碌着,一刻不停.还有轻松的时候,喝着冰凉的果汁,看着漂亮的鲜花.啊,多好呀!现在的路是用悠闲铺成的绿色的路.原来现在的路是七色的,多姿多彩的。
我希望,我能回到过去,但我又希望自己能快快长大,这很矛盾,不是吗?其实,我挺喜欢小时候的,什么都不用干,每天只是玩,不用学习也没有烦恼.我也喜欢长大,长大了就能像大人一样了,那时便有了自由,不用别人管着了.但长大的烦恼也会随之而来。
希望的小学素材作文 篇7
一、用心触摸生活, 感受生活的气息
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合作的源泉。这一点得到中外大家的一致认同。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源泉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 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 对认真练习写作是有妨碍的。”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之源。要帮助学生积累更多更好的写作素材就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认真地去观察生活, 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要让学生学会用心来触摸生活。
1.让学生认真观察身边的人与事、景与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最为熟悉, 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体会生活, 要认真观察人物的外貌特征、表情、动作、语言, 观察动物与植物的特征等, 只有深入生活, 贴近学生, 学生的写作才能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写作时才能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2.让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让作品反映时代脉搏。写作源于生活, 同时作品也反映生活。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 经济、科技、政治、国防等方方面面都时刻在发生着变化, 我们要将这些社会热点、国家大事在我们的作品中反映出来。如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失学儿童的关注、环境的污染等这些社会所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多渠道地收集信息, 让学生在课上展开讨论, 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非常高, 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独特见解。然后我再让学生以此为话题展开写作, 文章中洋溢着学生的情感, 表达着学生的爱与恨、喜与怒、乐与忧。
二、让学生充分阅读, 在阅读中汲取养分
阅读与写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对此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过:“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倾吐能否合于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 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 要有根, 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可见, 阅读是写作的重要基础, 只有多阅读、勤阅读, 才能汲取养分, 为我们的写作积累更多更好的素材。
(一) 充分利用好教材
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充分考虑到了小学各阶段学生的特点, 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语言优美、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意境深邃, 可以说篇篇是经典, 句句是佳句, 值得教师与学生细细品味, 这也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最佳资源。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好教材, 让学生认真阅读, 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
1. 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 达到熟读成诵。
朗读是将无声的文字用语言表述出来, 可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学生大声地读出来, 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2. 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学生阅读文本后, 如何让学生将语言进行内化, 真正形成自己的语言呢?我们可以让学生来复述课文内容, 既可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主动阅读, 同时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加入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讲出来。
3. 表演课本剧。
小学生有着较强的表演能力, 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 我大胆地将表演课本剧引入教学。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剧本, 再进行表演。设计剧本时, 学生要以原文为基础, 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的提取与运用能力。表演时又促进学生借助动作、语言、表情等来表现人物, 使学生对作者的用语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这样便于学生将其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材料, 从而在运用时信手拈来。
(二)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课内阅读的延伸与发展。因此让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非常重要。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增长知识,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同时又可以使学生从中吸取营养, 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要指导学生选好课外书。
课外书五花八门, 但并不是所有的都适合小学生进行阅读, 我们要帮助学生选择好课外书。如学习了朱自清的《匆匆》后, 让学生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背影》等, 学完《草船借箭》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等。同时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童话、人文等书籍, 让学生广泛涉猎, 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宽广。
2. 深入阅读做好读书笔记。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篇好的作品不只是材料的简单堆砌, 既要有形, 又要有神, 既要内容丰富, 还要感情真挚。感情是文章的灵魂, 只有融入作者情感的作品, 才能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才是一篇优秀的作品。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摘文中的经典语句、典型事例、名言妙语等, 更为重要的是品味文中的人文精神与情感, 要体会到文字深层所包含的追求自由、热爱祖国、乐观生活、热爱生命、忧国忧民的人文情怀, 要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使学生在道德与情感方面得以提升, 并且进行内化, 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实践证明:教材是学生语文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 课外阅读则是学生知识领域的扩展,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的学更有成效。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小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篇8
简单性原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的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并且容易被学生接受和掌握。
生活性原则是一种贴近生活,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思维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感受、学会积累与运用。
叙事性原则是一种符合小学生的智力水平而采取的思维方法。通过这一方法,帮助学生在叙事中学会思考,学会运用自己积累的作文素材。
一、积累什么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积累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旧知识是新知识停泊的锚桩”。
所以,学生若想突破不会作文的两大硬伤,首先要做的就是积累——字词句段篇、生活素材与思想。字词句段篇的积累可以解决表达困难、语言贫乏的问题,生活素材的积累可以去除言之无物的毛病,思想的积累则能使作文立意深刻、神思隽永。
二、怎么积累与运用
依循简单性原则、生活性原则,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一)课内阅读与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紧密结合
学生不会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很多老师认为是学生的阅读量太少,认为现在的学生不愿意静下心来阅读。据笔者观察发现,虽然有部分学生确实如此,但绝大部分学生其实是很愿意去阅读的,可惜的是没有时间,各科的功课压力都很大。因此,笔者认为:何不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来帮助学生积累和运用写作材料呢?
1.以朗读训练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朗读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朗读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而且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达到发展学生语言的目的。学生通过朗读,可以纠正发音,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掌握停顿和语气,从而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这种训练实质上也是一种口头作文训练。通过多读、熟读,文章的语言就会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无论词语、句子,还是表达方式,都会进入到学生自己的语言储备。从而,实现积累写作材料的目的。
2.以复述训练帮助学生积累和运用作文素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复述的要求是:把读物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不仅是加强学生理解课文的一种手段,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训练方式。复述训练要求学生正确、规范地改变书面语的词句,或者改变表述方式和顺序。因此,在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语言材料的运用及再积累。
3.以仿写训练帮助学生运用作文素材
学生积累了好材料,却不一定能写出好作文,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不会谋篇布局。那么谋篇布局的方法从何而来?只能从阅读中来。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极好范文。因此,笔者就有意识地把作文教学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以模仿为桥梁,片断训练为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范文,仿其神,仿其意,仿其路,仿其格,仿其法,以读导写,以读仿写,做到读写结合。从而帮助小学生学会运用作文素材。
(二)课外阅读以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为价值取向
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智力越是低下的学生,越应当多为他们打开一些认识周围世界的窗口,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窗口就是书。
因此,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就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步的尝试。
1.课外阅读的选择性
法国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所学到的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所学到的知识要有用处。”他的话说明了读书要有用、有选择性。选择书籍是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步,它起着净化小学生心灵、培养小学生品德的作用。因此,笔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就尤其注意了以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为其价值取向。
通过大量地阅读课外优秀读物,品味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领略不同的朝代、不同地域、不同社会背景下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在阅读时,除了要求学生向作者学习怎样观察、认识自然社会外,更重要的是向作者学习怎样运用语言来表达,做好语言的积累工作。
2.课外阅读的指导性
据宜兴外国语学校高年级语文组做的一份课外阅读调查报告显示,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却是一知半解。
在对学生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小报的辅导中,笔者主要做了如下尝试:①指导学生学会摘录,写摘录笔记。教会学生在理解、品析的基础上,摘录课外书里的精彩语句、语段,提高鉴赏能力,加强阅读积累。②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写提纲笔记。教会学生首先对阅读材料认真分析,再对其思想内容、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归纳概括,培养化繁为简的能力。③指导学生学会批注,写心得笔记。教会学生将阅读时大脑中闪现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随时记录下来,形成点滴体会,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内化运用。
3.作文素材的积累性
作文素材的积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读、熟读、广记是最为有效的积累办法。只有通过广泛阅读、大量积累,才能在日后写作中发挥作用。笔者在教学中,一直努力把这一积累工作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力求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
(三)学生生活对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高度关注
对生活的观察和心灵体验的不足会直接导致学生作文材料的干涩。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写观察日记。看到什么人,听到什么新鲜事及内心体会到的情感都可以记录下来,可长可短。日积月累,一本好的观察日记,就是一座素材宝库,文学素养也就在其间不知不觉地得到了训练与提高,精神世界亦随之成长、丰富。
所以,训练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和积累对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笔者在进行这方面内容的探究时,不仅积极争取了家长的配合,请家长在家里多带孩子参观一些场所或者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另外,就是经常地在课堂上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体悟、积累。如,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让学生练习口语交际、学会说恰当的话,从而提高他们对作文材料的积累与运用的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所谓“留心处处皆学问”,留心处处皆材料。
(四)有效练笔实现作文素材在运用中的再积累
作文素材的积累只是思考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作文训练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如果词汇不是活跃在儿童心灵里,而只是一味背诵、接受别人的思想,却不去创造自己的思想,不用词汇把这些思想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变得对词汇缺乏领会力。所以,要让积累的知识“活起来”,就要引导学生在日常习作训练时有意识借助积累的知识来深入思考,借助合适的语言去自由表达,进行真诚的创作。只有这样,积累的字词句段篇、生活素材及思想材料等才会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相反,如果不将它们运用于写作,那么这些知识将毫无用处,只会永远被尘封在笔记本上或被岁月蒸发殆尽,所以,指导学生进行大量而有效的练笔,可以实现作文素材在运用中的再积累。
满怀希望的钢笔小学作文 篇9
在我的记忆里,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就像天上的繁星一样,数也数不清,有许多事情表达了父母对我的爱,我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最能表达爸爸对我的爱——爸爸给我买了一枝“英雄牌”钢笔。
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爸爸说:“今天,我带你去买一枝新钢笔!”我连忙说:“我有那么多钢笔了,不用再买了吧!”其实我当时心里非常高兴也想买一些文具,可他对我说:“都要开学了,如果不准备点学习工具,怎么能行呀?”我说不过爸爸,只好跟他去了。到了晨光文具店,文具店里整齐地陈列着五花八门的学习用品。我们精心挑选了一枝精致的英雄牌钢笔,另外还买了些其他文具。回到家里,爸爸微笑着对我说:“我希望你能用这支钢笔写出一手漂亮的字;能用这支钢笔把作业完成的.最好;能用这支钢笔在期末取得一个好成绩!”我看着爸爸慈祥而充满期待的目光,我十分自信地说:“我一定好好学习,在期末拿一个好成绩!”
到了报名那天,我把东西收拾好后,爸爸和我一起去报名了,在路上爸爸叮嘱我:“希望你这学期能上课认真的听讲,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坚持锻炼身体,开开心心的度过这个重要的学期,期末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我知道只要我好好学习,爸爸什么礼物都可以给我买的。我听了爸爸的话,信心百倍、兴致勃勃地到教室里报名。
我的希望小学作文450字 篇10
人人有希望,姐姐的希望是要找个可靠的伴侣,过着恩爱甜蜜的生活;妈妈的希望是想把普通话学好,不会遗笑大方;我的希望则很多。有人的希望会实现,那他就有彩色的人生;有人的希望到死还不会实现,注定遗憾终生。
妈妈的希望就是能学普通话。妈妈是美国人,虽然在中国也有好一阵子了,不过还是有着怪怪的腔调,我念小一时,妈妈也跟着我念小一的汉语课本,一字一字的念,就好像小婴儿牙牙学语的样子,所以我必须把汉语学得很好,回家之后才能教妈妈,看着妈妈孜孜不倦读着汉语课本时,心中很受感动。白天和爸爸一起工作,妈妈晚上还那么认真的读书,我怎么能不受感动呢?我小一时,妈妈也是小一生,我读小二时,妈妈也是小二生,现在我五年级了,妈妈当然也是五年级的学生。妈妈的希望就是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没有怪怪的腔调,要入境随俗。我知道认真的妈妈,有成功的那一天的。
我希望我将来能成为一个知名的画家,随手拿起画笔,便能挥洒出栩栩如生的画来,当然我现在画画能力仍有待加强,不过我会好好的学习。班上的潘意婷是个小画 家,是我学习的对象,她的画非常的美,我对她的画画功力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简直快要拜她为师学艺呢!每次我都会欣赏她的`画很久,认为那些是画得很好的部份,就偷偷的学习,以后就成为我的功夫。
我还有个希望,就是想当法官。法官要大公无私,不为任何因素所左右。当然法官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走的,我必须要好好的读书,成绩相当优秀,大学考上法律系,而且还通过法官的国家考试才能成为一个令人敬仰的法官。
小学生作文教学要注重素材的积累 篇11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素材积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42-01
一直以来,作文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学生写作的启蒙阶段,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写作能力的发展。在小学阶段制约学生写作的一个最大的瓶颈就是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词语匮乏等,究其原因是作文素材积累不够,无料可写,无话可说。因此,加强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由此可见,没有丰富素材源泉的作文,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笔者认为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必须首先指导他们大量积累素材,让学生“腹中有物、心中有法、情有所感”,而后下笔撰作。
一、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积累写作素材
提起写日记,小学生都会兴奋地说“我会写日记”,“我天天写日记呢”,或者“我养成了一个写日记的好习惯”等等,也就是说小学生对“写日记”并不陌生。其实,会写日记并不意味着学生都坚持写日记,小学生只有坚持写日记,才能够积累大量写作内容,久而久之,写作素材也会增多。实际上,积累写作素材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坚持写日记,它能记录小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例如,在学校,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像学习、文体、课余兴趣等,其具体表现形式有伙伴与伙伴之间的嬉笑玩耍;在自己的家里,小学生也可以通过生活、家务、看望亲朋好等不同形式获得现实生活体验。另外,小学生们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每天都发生着不同的的事情,甚至在学校与回家的路上也会见到各种各样的事件,如农民的耕种;偶尔会遇到天阴十雨而感受不到温暖的阳光等等,此类的东西都可以写进日记里,这些都是小学生很好的写作素材。
二、引导学生从日常交际中积累作文素材
小学生除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外,还有很多时间要参加社会交往活动,与人交往。在交往中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听力、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写好作文所必备的基本功,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渠道,谈话可以包括同学、朋友之间的讨论,师生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的谈心,还包括在街谈巷议中的议论、故事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谈话,挖掘谈话中隐含的深层次的东西,成为可利用的素材。如一个学生在一篇作文中这样开头“今天,我听说三年级班一个学生家里很困难,他们全班同学都给他捐了钱呢!……”由此引发出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的主题,很有说服力。而这些无不是从交往见闻中得来,经过积累,提炼而成为他们写作的极好材料。因此,在交往见闻中注意锻炼自己,培养自己观察生活的能力,将为我们的作文获得宝贵的素材。
三、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积累素材
在做好课堂素材积累之余,我们也要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做好素材的积累,通过一些课外活动来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描绘技巧。课外活动可以说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课外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已学知识的运用,还可以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让他们体会更多的学习机会。例如通过学校或者班级举办的一个运动会,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素材的积累:学生既可以写运动会的概况,也可以写运动会的比赛项目,还可以写比赛项目中的一些案例,也可以写这些案例中的某一个场景、某一个人物等等,同时也可以发表一些自己对某些案例的一些看法,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写通过运动会自己学会了什么、领悟到了什么等等。这些都是课外活动的素材,只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就能够有效的提升他们素材积累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某个问题在班上举办一次辩论会,让大家根据学习的知识以及自己知道的道理进行辩论,通过辩论交锋,让他们的认知、见解得以最好的表达,同时在辩论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也能够很好的得以锻炼,同时对于事物的看法、态度也会更加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素材积累也能够很好的实现。
四、在课外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的阅读,对提高写作水平大有帮助。学生要更好的表情达意,就必须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要想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仅靠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叶圣陶曾说:“科内教材有定量,虽足使儿童感兴趣,尚不能厌足,唯有取兴味相类的书籍供给儿童,使他们有取之不尽的乐趣。”因而必须让学生高度重视课外阅读。只有“胸藏万汇凭吞吐”,才能“笔力千钧任歙张”。我们首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情节生动,符合他们口味,并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籍,如《格林童话》、《鲁滨逊漂流记》等,让他们快活地邀游于书海,在生动曲折的情节和朴实的语言中找到乐趣。此外,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自己喜欢的动画影视节目,如《西游记》、《魔豆传奇》等,以达到开阔视野、陶冶心灵、启迪思想的作用。
在加强学生阅读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摘文中的经典语句、典型事例、名言妙语等,更为重要的是品味文中的人文精神与情感,实践证明:教材是学生语文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学生知识领域的扩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学更有成效。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此多地获取写作素材的角度与方向,可让学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让学生大脑这个“仓库”里有充足的“米”,有各种各样的“米”,就会彻底避免学生作文出现千篇一律寡淡无味的状况。留心世界内外,便会材源滚滚。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有心人,文章就会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冯成江.勤阅读 善思考 搞好写作素材的积累《河北教育》2004(07).
让小学生作文素材丰富而不竭 篇12
一、观察生活, 捕捉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启发我们去解决作文的素材问题。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 有多种多样的活动, 如学习、文体、课余兴趣各种形式活动;在家里, 有生活、家务等;社会上, 正逢盛世, 气象万千, 繁荣的市场经济, 奇异的家乡变化等, 都是充满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 必须借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 接触自然, 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 用耳朵听取大众语言, 听取生活中种种声响, 用心去感受生活脉膊。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 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 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智能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 意志的内控力弱。我们要根据儿童“情绪性”的特点, 先指导定向观察,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创造性表达的欲望。
例如要学生作文《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在习作前, 可组织学生春游, 到实地欣赏春天的景观。
春游前, 提出观察要求:注意观察山上的山水草木、游人、飞鸟等特点, 并把自己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记下来, 为描写春天的美景作好准备。观察时, 教师给予导向观察指导。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 仔细观察成为自身的需要, 这也激发了学生观察动机和写作的欲望。学生就写出了一篇篇描写细致、富有真实感的作文。教师在学生作文成功之处, 写下醒目赞语, 当众宣读, 表示赞赏, 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深厚兴趣, 促进他们乐写不疲的内驱力。在此基础上, 再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 随机观察, 随时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有趣的事物。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 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会不断地增强, 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 作文便会“文思泉涌”, 得心应手。
二、学好语文, 积累素材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 文质兼美, 典范性强, 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如教《翠鸟》一文,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既从静态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又从颜色———形体等描写入手, 使学生认识到作者抓住翠鸟羽毛鲜艳及形体玲珑这两个特点, 细致观察, 才能写得具体形象, 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教《雨》一文,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用多种感官去观察雨前———雨中———雨后的雨景特点, 有目的地认识事物, 然后由表及里地认识, 由此及彼地联想。由雨水联想到农作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以表达人们喜悦的心情, 使学生认识到作者这样善于分析联想, 做到移情入物, 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 才能感人。如教《狼牙山五壮士》、《飞夺泸定桥》、《我的战友邱少云》、《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就是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特点来描写, 表现刻画人物, 反映人物个性、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等。总之,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 并积累词汇、积累素材,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外阅读、扩充素材
单从课本里学到知识、积累素材还是不够的, 我们要引导学生除了认真学习课文外, 还要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 扩大知识面, 充实写作材料。“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这意思是说书读多了, 自己的知识就会丰富起来, 写起文章就会得心应手。书是前人的经验、智慧的结晶。在不同的作者笔下, 同一事物千差万别, 绚丽多彩。每个作者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方法, 自己的风格和语言。那些动人的画面, 精采的描绘, 形象的比喻等优美词句、语段、表达方法都是作文基本功。我们要引导学生将外物转化为内物, 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以使作文增色生辉。
四、动笔勤写, 用好素材
学生素材丰富了, 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 提高写作水平。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它能促使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做生活的有心人, 并习惯于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 做到专心致志, 开动脑筋。学生能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写作素材也就丰富, 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到那时, 无论写人或记事的记叙文, 都会有血有肉, 生动具体。因此要求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 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 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 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坚持写日记又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 还可以开设让学生发表文章的园地,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 在练中用好素材, 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素材, 提高写作水平。
沙漠中的希望小学生作文 篇13
在一片沙漠里,太阳,晒得地面火辣辣的烫,看不到一点生命的迹象,而一个小小的土丘上却有一株嫩绿嫩绿的小草,她是那么充满生命力,在这个沙漠里给人希望……
夜,来了,整个沙漠慢慢凉爽起来。月亮看到了正在努力扎根汲取水分的小草轻蔑的说:“小东西,别在费力气了,留下一些力气等死吧!哈哈~”小草并没又说话,只是用那双充满希望的.眼睛望着月亮离去。
早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照在小草带着露水的身上,太阳说:“孩子别在费力气了,在这个沙漠上没有任何生命能活下来,可怜的孩子……”“不!我相信总有一天这里会因为我变成绿洲的。”太阳只好无奈的摇摇头走了。一如既往,小草继续的努力扎根汲取水分和营养……但是经过岁月的折磨小草没有以前的生命力了。
夜,又来了,月亮有嘲笑小草:“熬不住了吧!你不可能活下去!”小草还是用那双充满希望的眼睛目送月亮离去。
经过无数次月亮与太阳的轮换,这片小丘上长满了嫩绿的充满生命力的小草,看起来那么生机勃勃,充满希望。月亮出来了他羞愧的说:“真是对不住,以前的话这么刺伤你,不过真是奇迹,你竟然能在这片沙漠里繁衍。”小草只是微微一笑说:“我倒要感谢你,是你的话,让我更有向上的拼搏的精神……”
希望的小学素材作文 篇14
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教材上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而得出的,其中的立意、构思、语言结构的组织对学生写作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从写作角度来引导学生赏析阅读,但教材不可能包含所有的知识,课堂教学是有限的,但知识却是无限的,尤其语文这门学科,大量地阅览,灵活善变、推陈出新的指导不仅是对语文老师的迫切要求,更是提高学生丰富素材、立意构思的有效途径。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地选择相关的文章,不仅能对学生有很好的熏陶、影响,并且通过鉴赏、点评、启发学生构思,激活学生处理材料的思维,帮助学生完成更多作文素材的积累。例如,在教学《台阶》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我选择了《父亲的挑担》这篇文章作为教学扩展,这篇文章与《台阶》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这两篇文章都塑造了一位中国农村农民父亲的典型形象,在引导学生对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谈谈自己读完文章的感想。由于文章写的是农村生活,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期望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平凡的素材、真实的感情一下子就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自己的那位平日里一脸严肃、要求严格、老实木讷的父亲不正是这位父亲吗?学生们心中纷纷涌现出一股暖流,亲情一下子就涌现了出来,“我想到了父亲那双结满老茧的手”“我想到父亲脸上日益增多的皱纹”“我想到父亲充满期待的眼神”等,学生触类旁通、畅所欲言、激情澎湃,亲情话题作文不再一成不变,学生们都有了他们独特的角度发现,在平凡中饱含深情,他们的一篇篇佳作催人泪下。另外,我将平日里自己积累的素材打印出来,收集整理了往届学生优秀的文章推荐给学生,一样的生活环境,相似的经历,相同的认识感悟层面,学生们更容易借鉴学习。
二、坚持严抽查,适时巧点评
我要求学生每日都必须摘抄好词好句,在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随机请两三位学生进行朗读,从而起到了检查、督促的作用,并且更多地起到了评价的作用,每当一名同学阅读完自己摘抄的好词好句之后,我都会用一两句简单精练的话对他阅读的内容进行点评。例如:有一位学生摘抄得很具体,但阅读起来却缺乏感情,我在肯定他摘抄内容的同时,点出了他的不足,这样不但充分肯定了他摘抄的内容,激发了他继续阅读摘抄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他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能更加富有情感地把自己摘抄的好词好句分享给别人。另外,为可以更好地检验学生摘抄情况,使得整个过程更加高效,我将学生分成了六个小组,在阅读前我先出示手势,出示几就是让几组来读,看谁先站起来,如果是同小组的同学一起站起来,就需要他们互相谦让,这样做不仅让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更加集中,还让整个阅读环节变得更加有趣。例如,在一次课前朗读中,我让第四小组起来阅读,但第四小组却同时有三名同学站了起来,他们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没有要谦让的意思,其中一名女学生着急地说:“你们俩坐下,让我读一次吧!”可是另外两位同学不肯相让,这时我制止了他们的争论,让一位不经常读的女学生来读,当她读完满意地坐下后,我对她微微地点了点头,她看到后更加开心了,我想她一定会更加认真地上这堂课。
三、巧眼看世界,生活有心人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充分说明了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源泉,方可表达真情实感。在日常教学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用心观察,深入生活,感悟生活,要对接触到的人和事有浓厚的兴趣,学会观察,从中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写作的基础是细致入微的观察,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写得生动形象。培养观察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要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每天身边发生的事情多种多样,可是许多人都没有留心观察,甚至是熟视无睹,不以为然,结果写出的作文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题材老套,没有真情实感,就像一写《我的爸爸》便是“我半夜生病了,爸爸不辞辛劳地背我上医院”,题材太旧、千篇一律,没有真情实感。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思考,一定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好作文。例如,我们班级里的亮亮同学的母亲在他小的时候因病去世,平时作文写得并不好,感觉写好一篇作文很困难。可是有一次在打扫卫生区的时候,他扫到一半便偷偷回到教室,当他发现我向他走来的时候,已做好了被批评的准备,但我却没有批评他,而是伸手拂去了他打扫时粘在头上的蜘蛛网,在事后的一次作文课上,他写出了《爱在弹指间》的优秀作文,作文中饱含真情实感,我给了这篇作文很高的评价,并在课堂上重点表扬了亮亮。又如,在一次课堂上,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给爸爸——”作为父亲节的礼物献给爸爸,并要求学生必须亲自做这件事,再写出来。结果大多数学生写的作文都生动形象,饱含真情实感,连平日里那些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的学生也不觉得无话可说了。
小学生作文素材积累初探 篇15
关键词 素材积累 阅读 背诵 练笔
积累:就是为了将来发展的需要,逐渐聚集起有用的资源,使之慢慢增长、完善(《辞海》)。小学生学习语文,先是对阅读和字的学习,再是对词的学习,然后是句、段、篇的学习,其实,这些都是为今后的写作进行积累。作文是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言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老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常常发现很多学生要么是没有东西可写,要么是有了内容而表情达意却不够准确、流畅、生动,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他们没有丰富的作文素材积累和语言经验。积累得多的孩子往往作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优美、结构合理,构思也巧妙。而积累得少的孩子写的作文往往内容简单,表达苍白无力,更无精彩之说。作文要有素材,素材来自积累。学生心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文材料,作文时就会有人可写,有事可叙,有景可摹,有情可抒,其心理上的惧怕也就变为喜欢了。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积累作文材料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建议。
一、课外阅读,积累习作素材
为了写《资本论》,马克思先后阅读了一千五百多种书,留下了一百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欧洲所有国家的语言,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指导学生多读各位大师、大家的作品,自然能学到他们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就能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实际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从阅读课外书籍中积累素材,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自觉阅读,随时摘录,坚持写读书笔记。同时指导学生按内容分成写景、写人、写物、记事等将材料分类。习作素材的积累应该是阅读、理解、背诵、记忆有機地结合。最好的积累方法就是用心地阅读。而阅读的对象绝不仅仅局限于作文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博览群书,各种文章都看。要求学生在每次看书的时候做到:①一边读一边划。划出自己认为最好的词句,划出自己最欣赏的地方,划出最有趣最吸引自己的地方。②一边读一边记。将好的词句、段落摘抄在积累本上。当学生某篇作文无事可写、无从下笔的时候,就可以找来平时积累的相关资料为参考,可以让其模仿,但不能照抄原文和积累本。这种方法很适合于作文功底较差的孩子,一是可以帮助他们写完作文,另外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自己写作文的好习惯。最重要的是在完成作文时,之前积累的东西已经内化成了自己的东西。下次再遇到相关题材作文题目时就能随时调出“记忆”里存储的材料了。
二、指导背诵,积累习作素材
著名作家梁衡先生说:“大量阅读还不够,语文学习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背书。要背下来,才能将众多的资源转化成自身的营养。”他总结的读写心得是:“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手写千万言。”总的指导思想是:“先厚积,先输入;后薄发,后输出。”老师要要求学生熟读甚至背诵课本中优美语句、精彩片断、优秀篇章,让学生从中得到较多的语言储备,这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果读而不背,写作时就会感到词语贫乏,词不达意。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的最佳记忆时期,教师首先应对学生加强背诵指导,强化记忆,帮助他们积累终生受用的素材。其次,对于优秀篇目,可以让学生整篇背诵,或选择其中片断背诵。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吟诵、品味、内化。再次,指导学生养成摘录课文中优美词句的习惯,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时间长了,学生能熟悉各种各样的句式、段式、篇章结构方法,了解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写作时想用到某些段式结构方法、句式,视野也就宽了。
三、留心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生活是小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是学生奠定作文根基的基础。小学生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需要教师走进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接触他们的世界,用心捕捉。教学中,让学生运用教材中课堂上学到的观察方法,留心自己的身边事情,观察生活、自然、社会,从中捕捉和积累作文素材,提高观察分析事物、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吸取写作内容的养分。其次,在家长的配合下,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每次活动都要有一定的主题,活动前要有充分准备,活动中要细心指导学生留心生活,活动后要认真帮助学生回顾总结。还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报刊、书籍、网络、影视等积累素材,以扩大学生的见闻,丰富学生的生活。任何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会表达得更加真切感人。只有用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随时随地做个有心人,才能获取写作的灵感,积累习作的素材。
四、及时练笔,运用习作素材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经验也比较少,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们对生活毫无感觉,留心课堂、家庭和社会的一切动向,将有关的或重要的内容记下来,这或许是作文的好素材。积累其实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平时看电视、听别人说话都可以吸收到不少好的词汇、句子和写作素材。要教会学生将这些素材记在心中,及时地记录下来。最重要的是,在不停地积累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及时地复习。隔一段时间就翻看一下以前记录的内容,以达到巩固的效果。
【希望的小学素材作文】推荐阅读:
小学作文素材希望的名人名言08-27
小学冬天的希望作文:冬日里的希望11-19
明天的希望小学作文07-12
石榴的希望小学作文10-17
扬起希望的风帆小学作文10-21
新年新希望的小学作文12-25
给希望小学同学的一封信作文07-14
小记者希望小学之行优秀作文09-03
齐心协力种下希望小学作文10-22
小学生五年级作文我希望600字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