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含义与表示练习题及答案

2024-07-17

的含义与表示练习题及答案(共8篇)

的含义与表示练习题及答案 篇1

数学必修1(苏教版)

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一位渔民非常喜欢数学,但他怎么也不明白集合的意义,于是他请教数学家:“尊敬的先生,请您告诉我,集合是什么?”集合是不定义的原始概念,数学家很难回答那位渔民,有一天,他来到渔民的船上,看到渔民撒下鱼网,轻轻一拉,许多鱼虾在网上跳动,数学家非常激动,高兴地告诉渔民:“这就是集合!”你能理解数学家的话吗?

基础巩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校爱好足球的同学组成一个集合

B.{1,2,3}是不大于3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C.集合{1,2,3,4,5}和{5,4,3,2,1}表示同一集合

D.数1,0,5,12,32,64, 14组成的集合有7个元素

答案:C

2.若集合A={-1,1},B={0,2},则集合{z|z=x+y,xA,yB}中的元素个数为()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答案:C

3.下列四个关系中,正确的是()

A.a{a,b} B.{a}{a,b}

C.a{a} D.a{a,b}

答案:A

4.集合M={(x,y)|xy0,xR,yR}是()

A.第一象限内的点集

B.第三象限内的点集

C.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D.第二、四象限内的点集

解析:集合M为点集且横、纵坐标异号,故是第二、四象限内的点集.

答案:D

5.若A={(2,-2),(2,2)},则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6.集合M中的元素都是正整数,且若aM,则6-aM,则所有满足条件的集合M共有()

A.6个 B.7个 C.8个 D.9个

解析:由题意可知,集合M中包含的元素可以是3,1和5,2和4中的一组,两组,三组,即M可为{3},{1,5},{2,4},{3,1,5},{3,2,4},{1,5,2,4},{3,1,5,2,4},共7个.

答案:B

7.下列集合中为空集的是()

A.{xN|x2 B.{xR|x2-1=0}

C.{xR|x2+x+1=0} D.{0}

答案:C

8.设集合A={2,1-a,a2-a+2},若4A,则a=()

A.-3或-1或2 B-3或-1

C.-3或2 D.-1或2

解析:当1-a=4时,a=-3,A={2,4,14};当a2-a+2=4时,得a=-1或2,当a=-1时,A={2,2,4},不满足互异性,当a=2时,A={2,4,-1}.a=-3或2.

答案:C

9.集合P={x|x=2k,kZ},Q={x|x=2k+1,kZ},M={x|x=4k+1,kZ},若aP,bQ,则有()

A.a+bP

B.a+bQ

C.a+bM

D.a+b不属于P、Q、M中任意一个

解析:∵aP,bQ,a=2k1,k1Z,b=2k2+1,k2Z,a+b=2(k1+k2)+1,k1,k2Z,a+bQ.

答案:B

10.由下列对象组成的.集体,其中为集合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不超过2的正整数;

②高一数学课本中的所有难题;

③中国的高山;

④平方后等于自身的实数;

⑤高一(2)班中考500分以上的学生.

答案:①④⑤

11.若a=n2+1,nN,A={x|x=k2-4k+5,kN},则a与A的关系是________.

解析:∵a=n2+1=(n+2)2-4(n+2)+5,且当nN时,n+2N.

答案:aA

12.集合A={x|xR且|x-2|5}中最小整数为_______.

解析:由|x-2|-5x-2-37,最小整数为-3.

答案:-3

13.一个集合M中元素m满足mN+,且8-mN+,则集合M的元素个数最多为________.

答案:7个

14.下列各组中的M、P表示同一集合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M={3,-1},P={(3,-1)};

②M={(3,1)},P={(1,3)};

③M={y|y=x2-1,xR},P={a|a=x2-1,xR};

④M={y|y=x2-1,xR},P={(x,y)|y=x2-1,xR}.

答案:③

能力提升

15.已知集合A={x|xR|(a2-1)x2+(a+1)x+1=0}中有且仅有一个元素,求a的值.

解析:(1)若a2-1=0,则a=1.当a=1时,x=-12,此时A=-12,符合题意;当a=-1时,A=,不符合题意.

(2)若a2-10,则=0,即(a+1)2-4(a2-1)=0a=53,此时A=-34,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1或53.

16.若集合A=a,ba,1又可表示为{a2,a+b,0},求a20xx+b20xx的值.

解析:由题知a0,故ba=0,b=0,a2=1,

a=1,

又a1,故a=-1.

a20xx+b20xx=(-1)20xx+0=1.

17.设正整数的集合A满足:“若xA,则10-xA”.

(1)试写出只有一个元素的集合A;

(2)试写出只有两个元素的集合A;

(3)这样的集合A至多有多少个元素?

解析:(1)令x=10-xx=5.故A={5}.

(2)若1A,则10-1=9A;反过来,若9A,则10-9=1A.因此1和9要么都在A中,要么都不在A中,它们总是成对地出现在A中.同理,2和8,3和7,4和6成对地出现在A中,故{1,9}或{2,8}或{3,7}或{4,6}为所求集合.

(3)A中至多有9个元素,A={1,9,2,8,3,7,4,6,5}.

18.若数集M满足条件:若aM,则1+a1-aM(a0,a1),则集合M中至少有几个元素?

解析:∵aM,1+a1-aM,1+1+a1-a1-1+a1-a=-1aM,

1-1a1+1a=a-1a+1M,1+a-1a+11-a-1a+1=aM.

∵a0且a1,a,1+a1-a,-1a,a-1a+1互不相等集合M中至少有4个元素.

谈集合的含义及表示 篇2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方程的所有实数根;

(3)不等式的所有解;

(4)所有的正方形;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4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它们都能组成集合吗?它们的元素分别是什么? 师生共同概括出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1.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仔细体会集合的含义,并根据上面提出的四个实例来回答以下问题:

在(1)中,你能说出这些数吗?4 是这个集合中的元素吗?11呢?15呢?

在(2)中,你能用图形语言描述这个集合吗?如图,点P是这个集合中的元素吗?点Q呢?

在(3)中,你能找到这个集合的元素吗?

通过上述三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当给定一个集合时,这个集合中的元素是否唯一确定呢?也就是说,能否确定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呢?

根据课本内容,我们可以得知集合元素具有以下三种性质: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不相同的。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先后顺序的。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可以交换位置。

2.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的方法。

(2)描述法:用确定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学生对二者的表示时有混淆,利用以下练习进一步强化。

(1)下列各组对象不能形成集合的是()

A、大于5的所有整数

B、高中数学的所有难题

C、被3整除的所有整数

D、函数y=x图像上所有的点

(2)若x∈R,则{3,x,x+3}中的元素x应满足什么条件?

(3)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表示下列集合。

①小于5的正奇数

②15以内的质数

③平面坐标系中第Ⅰ、Ⅲ象限点的集合

④到(1,1)的距离等于2的点的集合

3、集合的分类

①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②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③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学反思 篇3

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一、教学策略: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这节课作为高中的起始课,其特点是概念多,符号多。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知道数集及其专用符号,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对象。针对教学任务及其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对集合及其创始人康托做了一个介绍,接着介绍了集合在数学中的基础地位,让同学们感到学好这堂课的重要性(目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及课本知识让学生们举出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进而再举出数学中这样的例子(目的之一是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二是让同学们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对于集合中元素的特点这一教学难点的教学,我仍然采用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在例题的选取上我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多角度多层次的选择例题以使学生掌握本节知识。

二、教学中的不足

1、教学经验不足,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对教材的把握及处理能力还需要加强。

2、对学生要加强信心的培养,作为起始课,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非常重要。以免在第一节课就令学生产生害怕和抵触心理。

《集合含义与表示》高一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掌握集合的表示法,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教学重难点:

1、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

2、集合的表示法

教学过程:

一、集合的概念

实例引入:

⑴ 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⑵ 我国从1991~的内所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

⑶ 金星汽车厂生产的所有汽车;

⑷ 1月1日之前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

⑸ 所有的正方形;

⑹ 黄图盛中学20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全体。

结论: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也简称集。

二、集合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一般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按照习惯的由小到大的数轴顺序书写

练习:判断下列各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⑴ 2,3,4 ⑵ (2,3),(3,4) ⑶ 三角形

⑷ 2,4,6,8,… ⑸ 1,2,(1,2),{1,2}

⑹我国的小河流 ⑺方程x2+4=0的所有实数解

⑻好心的人 ⑼著名的数学家 ⑽方程x2+2x+1=0的解

三 、集合相等

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四、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属于”和“不属于”表示: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五、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除0的非负整数集,也称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练习:

(1)已知集合M={a,b,c}中的三个元素可构成某一三角形的三条边,那么此三角形一定不是( )

A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2)说出集合{1,2}与集合{x=1,y=2}的异同点?

六、集合的表示方式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的方法。(具体方法)

例 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3)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

例 2、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由大于10小于20的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x2―2=2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注意:(1)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2)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

七、小结

数据的表示训练试题及答案 篇5

1、要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应选择(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表格统计

2、下列关于统计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某部分的具体数量

B、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事物的变化情况

C、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D、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之和是1

3、根据下面的条形统计图分析,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

A、步行的人数最少,仅为90

B、步行的人数为50

C、坐公共汽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0%

D、步行与骑自行车的人数之和比坐公共汽车的人数要少

4、甲、乙两人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为了便于研究,把最后5次的训练成绩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下面的结论错误的是( )

A、乙的第二次成绩与第五次成绩相同

B、第三次测试中,甲的成绩与乙的成绩相同

C、第四次测试中,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多2分

D、5次测试中,甲的成绩都比乙的成绩高

5、百货商场服装部对7月份的某周销售衬衫情况作了如下统计: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销售量(件) 14 10 15 12 14 18 20

根据上表做出反映衬衫销售的条形图。

◆ 典例分析

例:某校七年级(3)班数学考试成绩如下表:

请解答以下各题:

(1)计算及格率及优秀(80及80以上)率;

(2)哪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其百分比是多少?

(3)根据上图的数据分优(80及以上)、良(60~79)、中(40~59)、差(40以下)分四部分制作扇形统计图;

(4)能否分成优分、及格、低分三部分制作扇形统计图?

解:(1)及格率75%,优秀率31.25%;

(2)70~79分的最多27.08%;

(3)如图:

(4)能。

评析:根据题中已知的统计表格来研究问题,是统计里常用的方法之一。本例利用统计表进行相关数据的计算以及制作扇形统计图,特别是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时,我们应该要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所需要的一些数据,如百分比,圆心角的度数等。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据可以转换成( )

A、扇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D、既不能表示成扇形统计图也不能表示成折线统计图

2、某校对初一的300名学生某次数学考试的成绩作了一次调查,将各范围的得分率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如图),则76~90分这一分数段的人数为( )

A、30 B、75 C、9 D、90

3、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观众可以参加场外打分,方式是打电话、发送短信、登录网站,电视台将观众支持的情况用条形统计图显示出来,从直条的高度,能直观地看出各位歌手受观众支持的情况;若用 ,则能显示各位歌手受观众支持的变化情况;若用 ,则能清楚地看到各位歌手受观众支持的比例;若用 ,则能准确地显示各位歌手受观众支持的人数。

4、下面是一个病人在生病期间护士帮他记录的体温,请在下图用折线图恰当地表示。

从自己画的统计图中读出信息,并填空:

(1)这位病人的体温最高是 ℃,最低是 ℃;

(2)在4月8日温度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为 ;

(3)从体温表中,猜测一下这位病人的病情是 (填恶化或好转)。

5、下图是小黄作的一周的零用钱开支的统计图(单位:元)

分析上图,试回答以下问题:

(1)周几小黄花的零用钱最少?是多少?他零用钱花得最多的一天用了多少?

(2)哪几天他花的零用钱是一样的?分别为多少?

(3)你能帮小黄算一算他一周平均每天花的零用钱吗?

6、学期结束前,学校想调查学生对七年级数学实验教材的意见,特向七年级400名学生作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

意见 非常喜欢 喜欢 有一点喜欢 不喜欢

人数 200 160 32 8

(1)计算出每一种意见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2)请选择恰当的统计图表示各种意见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比情况;

(3)从你画出的统计图表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7、如图所示两个统计图,左图反映了某市电子仪器厂一厂、二厂工业产值增长情况,右图反映了一厂、二厂各类人员人数情况。

(1)从图①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产值增长很快?

(2)从图②中可以看出,哪个厂的工人人数多些?哪个厂的技术人员多些?哪个厂总人数多些?

(3)结合两个图表所反映的两个厂的情况,你如果是该总厂的厂长,分析一下决定厂的产值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哪些?要做什么调整?

●体验中考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考题)要反映乌鲁木齐市一天内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频数分布直方图 D、折线统计图

2、(20广东广州中考题)如图是广州市某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一天中最高气温是24℃

B、这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为16℃

C、这一天中2时至1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升高

D、这一天中只有14时至2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降低

3、(年广东肇庆中考题)如图是参加国际教育评估的15个国家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的统计图,则平均成绩大于或等于60的国家个数是( )

A、4 B、8 C、10 D、12

4、(2009年福建福州中考题)以下统计图描述了九年级(1)班学生在为期一个月的读书月活动中,三个阶段(上旬、中旬、下旬)日人均阅读时间的情况:

(1)从以上统计图可知,九年级(1)班共有学生 人;

(2)图1中a的值是 ;

(3)从图1、2中判断,在这次读书月活动中,该班学生每日阅读时间 (填普遍增加了或普遍减少了

(4)通过这次读书月活动,如果该班学生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每日阅读习惯,参照以上统计图的变化趋势,至读书月活动结束时,该班学生日人均阅读时间在0.5~1小时的人数比活动开展初期增加了 人。

参考答案:

◆随堂检测

1、B 2、D 3、C 4、D

5、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C 2、D 3、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统计表

4、如图:(1)39.5 ,37;(2)1℃;(3)好转

5、(1)周三,1元,10元;

(2)周一与周五一样多,周六与周日一样多,分别为6元、10元;

(3)6元;

6、(1)每种意见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50%;40%;8%;2%;

(2)如图:

(3)绝大多数同学喜欢教材,点总人数的90%,不喜欢的人只占2%。

7、(1)一厂;(2)二厂工人多,一厂技术人员多,二厂总人数多;(3)决定厂的产值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技术。

●体验中考

审美化教学的含义及意义的答案 篇6

1、答:审美化教学,指将所有的教学因素(诸如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环境等)转化为审美对像,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成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活动,使整个教学成为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谐统一、静态和动态和谐统一的整体,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习负担,使师生双方都能充分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教学思想、理论和操作模式。

还有“审美化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它通过教师的立美、创美的教学活动,使相关学科知识由繁杂的原始状态变为闪烁智慧之光的智力形式或心智结构;使学生学习从通过被动的大量练习而求得某一结果的过程转变为运用这一结果去实现自身创造意志的自由历程。在学科教学中,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套近乎完美的教学策略系统的应用,不仅能实现教学静态和动态和谐统一以及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谐统一,而且能有效提升学科课堂教学的效益和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

1:简答四音节的成语是怎样形成的?

答:1.成语绝大多数是四音节的,有一部分后来成为成语的词语,原来就是四音节的。如“一息尚存”,出自《朱子全书·论语》:”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一息尚存”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2.但大多数成语为四音节,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这同汉语语言片断双音节化有关相当关系。双音同双音结合,是现代汉语的一个主要节奏倾向,而绝大多数成语都用了这种节奏。各种长短不同的词语形成四音节的成语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1)选取原句中最能概括全句或全段意义的成分组成成语。如:

折冲尊俎 夫不出尊俎之间,而折冲与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晏子春秋·杂》上)

”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折冲”,折退敌方的战车,意谓击退敌人。”折冲尊俎”,意思是在会盟的席上制胜对方。后泛称外交谈判。

(2)用四字概括事情、故事、寓言等的主要内容。如: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战国策·楚策》)

(3)省略句中虚词而成。如:

投鼠忌器 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汉书·贾谊传》)(4)增加成分(多为虚词或重义成分)于原句而成。如:

短兵相接 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九歌·国殇》)

“接”前加”相”,“相”是虚词。

2: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有哪些表现?

答:语素在构成合成词中有不同的变异,这种变异很复杂,除了有意义上的变异、作用上的变异外,还有特殊的变异。

特殊变异指变异的各种特殊情况。这里列出特殊变异的两种最明显的表现:

1.语素义完全消失。这指的是某个语素原有的意义在它构成的一些词中完全没有表现,词义完全由另一语素表示,除了”国家”中之“家”、”忘记”中之“记”、”窗户”中之“户”、”消息”中之“消”以外,再如:

作别 分别。作成 成全。

打扫 扫除,清理。打猎 在野外捕捉鸟兽。

在上面这些词中,语素”作”“打”的意义完全消失。

2.语素义模糊。这指的是某些语素原有的意义在其构成的某些词中完全没有表现,但词义又并非完全由另一个语素表示,因此不能说这个语素完全没有意义,却又不能说词义减去另一语素的意义等于这个语素新获得之义。这里语素的意义是模糊的。除了”捣蛋”中之“蛋”、”斯文”中之“斯”、”高汤”中之“高”、”电池”中之“池”以外,再如:

淡竹 竹子的一种,茎高七到十几米,节与节之间的距离大。

反水 叛变。

打尖 旅途中休息下来吃点东西。

牲口 用来帮助人家做活的家畜,如牛、马、骡、驴等。

上面这些词中的”淡”、“水”、”尖”、“口”等在这里的意义是模糊的。

3: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同义词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新旧词并存可以构成同义词,如:文法——语法,日(出东方)——太阳(升起来了)。2.标准语和标准语吸收的方言词可以构成同义词,如:馒头——馍,玉米——棒子。

3.外来语词和本民族语词可以构成同义词,如:幽默——诙谐,海洛因——白面儿。

4.外来语言的意译词和音译词也可构成同义词,如:公尺——米,连衣裙——布拉吉。

5.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发展、思想的发展,语言的词语也在不断丰富发展。如:”地”原有“土地””田土”义,“地”现在单用,还可以表示这两个意义(如:他家地不多|他在家种地)。在语言发展中”地”又构成了“土地””田地”这样的词,这样,“地””土地”“田地”就构成了同义词。

这样,人们就可以用语言更细致、灵活完美地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感情。

4:举例说明成语和谚语有哪些区别。

成语是由谚语进化而来的,经过加工提炼,约定俗成,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谚语地域性比较强,例如有些农谚在黄河流域比较适合,而到其他地区并不适合。而成语在全国各地都可以通用。

1.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以形象为主体。2.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短语;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3.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口语的特点。

5:简答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关系

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关系:基本词汇派生的词,构成的新词,绝大多数属于一般词汇;一般词汇中的一些词可能进入基本词汇;基本词汇中的词可能退出基本词汇,成为一般词汇的成员。

6:简答同义词与反义词各有什么作用。

同义词的作用:

(1)增强语言的精确性

”他很喜欢孩子”中的“孩子”就不宜用”儿童”,因为二者适用于不同的文体。

(2)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呼山山应,唤水水和”的诗句中,”呼”与“唤”,”应”与“和”分别是同义词,在此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却使用了不同的词语,收到生动的效果。再如谚语”浪费好似河决口,节约犹如燕衔泥”中的“好似”与”犹如”。

反义词的作用:

(1)表示不同事物现象的对立

“浪费好似河决口,节约犹如燕衔泥”,借助”浪费”和“节约”一对反义词构成对偶中的反对格式,说明浪费之易与节约之难。

(2)表示同一事物现象在不同关系上的对立

”你是如此伟大,又是如此平凡”,“伟大””平凡”用于同一个人身上,并不矛盾,是从不同角度而言。

(3)帮助构成双音词、成语

如用“始终”表示整个事物的全过程。其他如”是非”“开关””早晚”。成语“朝三暮四””眼高手低”等。

7:简答成语的整体义表现为哪三种情况。

(1)成语的整体义是语素义直接相加。如:德才兼备 震撼人心

(2)成语的整体义同语素义的联系是人赋予的,约定俗成的。如:指鹿为马 狐假虎威

(3)比喻义是成语的意义。如:立竿见影 大海捞针

8:举例说明谚语有哪些主要类型

谚语的种类

(1)农谚.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2)气象谚.如: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3)讽颂谚.如: 乌鸦擦粉照样黑。强将手下无弱兵。

(4)规诫谚.如:问路不施礼;多走二十里。慢走跌不倒;小心错不了。

(5)风土谚.如: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6)生活常识谚.如: 二八月乱穿衣。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7)修辞谚.如:泼水容易收水难。草有茎,人有骨。困难九十九,难不住两只手。

10:惯用语有哪些特点? 惯用语是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惯用语大多具有贬义色彩。它们大都是三个字的动宾结构,也有少数是非动宾结构的,甚至多于三个字的。惯用语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它一般有以下特点:(1)人们一般比较熟知,比较大众化。(2)惯用语一般多在口语中运用,用起来自然、简明、生动、有趣。(3)惯用语比较短小。(4)惯用语是一种固定的词组,比如“吃大锅饭”、”半瓶子醋”、“背黑锅”、”穿小鞋”、“磨洋工”等等。(5)惯用

9、举例说明进入合成词的语素主要有哪些类型。

10.音位/ t t‘ n l /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可以形成一个聚合群。对 9.“失去生命”这一意义,汉语用“sǐ”表示,英语用“die”表示,那是因为不同民族对这一意义有不同理解的缘故。错客观题多选题 8.下列事实中,(ACE)是引起语言社会变异的因素 A:年龄的差异B:使用场合的差异C:行业的差异D:个人间的差异E:阶级的差异 7.一组同义词(AC)A:具有一致关系B:具有对立关系C:往往同中有异D:异中有同E:没有反义因素 6.属于意译词的是(CD)A:狮子伏特加B:玻璃 面包C:面包电话D:银行 水泥E:坦克 拖拉机客观题 单选题 5.“与”和“以”在韵母上的区别是(A)。A:唇形的圆与不圆B:舌位的前与后C:舌位的高与低D:舌面与舌尖 4.重庆人将“沙坪坝”的声母和韵母发成[sam pa],这种情况属于语流音变中的(C)A:异化B:弱化C:脱落D:清化 3.下列语言单位中,属于自由词组的是(B)。A:胸有成竹B:智力投资C:半斤八两D:守株待兔 2.随着语言的发展,印欧语系语言大多由“宾—动”型变成“动—宾”型,这是语法(B)A:词类的发展B:组合规则的发展C:聚合规则的发展D:语法范畴的消长 1.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是(A)。A:语素B:词C:词组D:句子

(0060)《新文学思潮与流派》作业22009-05-24 23:11第四次客观题 单选题

1.在诗歌创作中具有农民的“忧郁”和“漂泊的情愫”的诗人是:A

A:艾 青B:田 间C:袁水拍D:田 汉

2.两个口号的文学论争中的两个口号是指:C A:“国防文学”和“革命文学”

B:“国防文学”和“抗日救亡文学”

C:“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D:“抗日救亡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3.主张“为人生”文学的文学社团是:D

A:创造社B:沉钟社C:未名社D:文学研究会

4.在晚清就倡导白话文运动的主要人物是:D A:陈独秀B:梁启超C:黄遵宪D:裘廷梁

5.诗人戴望舒前后诗风的变化是:D

A:从现实主义转向现代主义B:从现实主义转向唯美主义C:从古典主义转向现代主义D:从现代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6.属于“革命文学”作家蒋光慈的作品是:A

A:《短裤党》B:《二月》C:《孩儿塔》D:《为奴隶的母亲》

7.“汉园三诗人”是指:D

A:何其芳、李广田、丰子恺B:何其芳、丰子恺、卞之琳

C:李广田、卞之琳、丰子恺D: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

8.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小说创作中社会剖析派的作家有:C

A:茅盾、沙汀、艾芜、废名等

B:萧军、吴组缃、端木蕻良、穆时英等

C:茅盾、沙汀、艾芜、吴组缃等D: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李辉英等

9.茅盾小说《蚀》三部曲包括:C

A:《春蚕》、《秋收》、《残冬》B:《春蚕》、《林家铺子》、《腐蚀》

C:《幻灭》、《动摇》、《追求》D:《幻灭》、《动摇》、《腐蚀》

10.冰心小说创作发展的三个阶段是:B

A:从《超人》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斯人独憔悴》等宣扬“爱”的哲学

B:从《斯人独憔悴》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超人》等宣扬“爱”的哲学

C:从《分》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斯人独憔悴》等宣扬“爱”的哲学的

D:从《超人》等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到《分》等宣扬“爱”的哲学的小说到

一、名词解释:

1、语文: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教学: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过程或活动。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双边统一活动。其本质是为了促进学生高速发展。

3、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阅读者凭借文字符号来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形式的一种心智活动。主要由认读、理解、鉴赏能力以及阅读技巧的运用能力等构成。

4、白描: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鲁迅曾说:“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5、语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指在语文教学中力图促进学生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具有鲜明的学科规范性、范围普遍性、阶段预期性和实施可行性。是整个语文教学系统的灵魂和统帅。

6、教学模式:是指反映特定教学理论逻辑轮廓的、为保持某种教学的相对稳定而设计的、具体的教学活动程序或结构。

7、作文:指把自己的认识和生活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操作活动,主要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能力。

8、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9、审美化教学:指将所有的教学因素(诸如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环境等)转化为审美对像,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成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活动,使整个教学成为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谐统一、静态和动态和谐统一的整体,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习负担,使师生双方都能充分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教学思想、理论和操作模式。

10、素质教育的要义 :促进全体学生全面的主动的发展。

11、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一般而言,语文教科书由“知识系统、选文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这四大要素构成。

12、语文教学内容:指需要学生掌握和体验的有关概念、原理、事实、策略、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构成语文教学的骨架和血肉。

13、语文课程:指为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和落实语文教学内容而由相关部门设置的语文教学进程,是语文教学的时空保证。

14、语文教学策略:指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运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操作。

15、语文教学评价:指语文教师及有关人员以语文教学目标为根据,对语文教学效果进行衡量的过程。

二、简答题:

1、中学生听话能力由哪些要素构成?

答:辨音释义能力;记忆整合能力;理解语义能力;评判话语的能力。

2、《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设计了哪些选修课程?

答:设计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选修课程系列。

3、语文基础知识由哪些部分构成?

答: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汉语知识、以及文章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等构成。

4、《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提倡怎样的语文教育理念?

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5、语文教材的选文可分为哪些类型?

答:语文教材选文可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类型.在使用“文选型”教科书时可根据不同的选文类型进行不同的课堂教学操作.

6、语文教学三大原则及各自的含义?

答:即“授之以语”,突出语言文学的学科原则,这是从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建立的语文教学原则。它强调3点:语文教学内容不能缺席;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指语言文学方面的学科知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语文味”。“授之以欲”,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原则,这是从语文教学目标的角度建立的语文教学原则。这里的“欲”包含着学生的“求知欲望”、“成长需要”,以及“社会要求”等一切与语文教学有关的愿望。只有实现这些愿望,语文教学才是有效的,才符合语文教学的发展原则。“授之以渔”,建构学习方式的长效原则,这是从语文教学方法的角度建立的语文教学原则。这个原则强调:教学中不得简单教给学生现成结论,而应重视教给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教师教给的方法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是当前学习的需要;语文学习方法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同时更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7、作文教学“三法”训练模式的基本含义?答:即诱导想法、强化章法、丰富手法的教学模式。

8、经典的基本含义?

答:经典是指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作品,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

9、概念学习包含哪些内容?答:包含概念界定、概念间关系的确立、概念的分类操作等。

10、课堂教学口语表达有哪些基本技能?

答:.语流要清晰、平稳、流畅;恰当使用语音的力度、幅度、速度和间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或暗示某种教学意图.;课堂听辨时要:带着探求目的,仔细地边整理边听辩学生的发言,并通过追问有针对性地将课堂教学推向深入。

三、论述题:

1、如何正确理解语文教学内容?

答题要点:语文教学内容指由符合语文教育目标要求的一系列比较规范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组成的用以构成语文课程的文化知识体系。语文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强调知识或技能的获得;语文教学内容服务于语文教学目标。

2、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答题要点:指出语文母语特征,并分析语文在思维和交际等方面的基础地位;陈述语文学科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性质。

3、谈谈你自己对语文课堂教学操作的体会。

答题要点:指出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归纳出基本要领,阐述独特的感受。

4、谈谈你对阅读能力的理解。

答题要点:阅读能力主要由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以及阅读技巧等要素构成。并对各项阅读能力进行必要的阐释。

5、为什么说母语习得过程不能代替语文学习过程?

答题要点:母语习得过程不能代替语文学习过程,通过对母语学习的“规范、拓展、升华”,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

6、比较语文课堂教学基础资源、现成资源、生成资源。

答题要点: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由基础资源、现成资源、生成资源构成。基础资源指语文教科书以及课外读本等经教育部门批准提供给学生和教师的必读材料;现成资源指围绕语文教材而出版的其他材料以及有利于理解语文教学内容的任何材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像以及网络资源等。生成资源指语文课堂上出现的有利于理解教学内容的各种现象,它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现场感、生动感等特点。

7、分析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情况。

答题要点:要素系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教学评价等;过程系统:各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推进过程;状态系统:各教学要素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现场情况。

8、分析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区别。

答题要点: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程序和结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具体手段。不同的教学模式可以用同样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在同样的教学模式中使用。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考虑教学模式的特点,最好能使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之间能相互呼应,彼此协调。

9、分析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体现。

答题要点:真实的语文课堂是有真情、有真话的课堂;充实的语文课堂是有内容、有收获的课堂;人文的语文课堂是有文采、有文化的课堂。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学习和生活,不压抑、不虚假、不枯燥,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体现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

10、语文课堂上教学主体有哪些特点?

答题要点:强调教学主体的开发能力,教学主体的目标指向更加丰富,教学主体的对话交流呈多元状态。

四、案例分析题(举例):

案例: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时是这样导入的: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同学们眼中的秋天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我们来看一下古人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诗文名句参考:

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

同学们现在是否已经沉醉在这无边的秋意中了呢?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鲜明的个性,选择了独特视角,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创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答题要点:对案例有简要说明,根据语文新课程改革理念以及本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条理的分析,300字左右。

五、教学设计题(举例):

请阅读下文,完成以下2个小题:

1、对该文本文进行简要分析。(200字左右)

答题要点:对文本主旨,思想,语言,手法等进行简要归纳,并有自己感想。

2、根据文本和要求,从下面三个小题中任选一个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1)设计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2)设计本文的教学程序和系列提问。

(3)设计本文的板书(可以是板书系列。)

我选择()题,我选定的教学对象是(年级)学生。

答题要点:根据本课程对教案设计的基本方法来设计;同时在教案设计中体现自己的教学创意。

附:泪珠与珍珠

(琦君[台湾])

我读高一时的英文课本,是奥尔珂德的《小妇人》,读到其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记得国文老师还特别解说:“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性的,而良 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聪明的作者,却拿抽象的良心,来比拟具象的青山,真是妙极了。经老师一点醒,我们就尽量在诗词中找具象与抽象对比的例子,觉得非常有趣,也觉得在作文的描写方面,多了一层领悟。

不知愁的少女,总是写泪与愁的诗。看到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诗句:“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大家都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老师说:“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巧妙,却不及杜甫的四句诗,既写实,却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莫自使泪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总无情。’”

他又问我们:“眼泪是滚滚而下的,怎么会横流呢?”我抢先地回答:“因为老人的脸上布满皱纹,所以泪水就沿着皱纹横流起来„„”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也颔首微笑说:“你懂得就好。但多少人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呢?”

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恐怕更伤心的是家园荒芜,庐墓难寻,乡邻们一个个尘满面,鬓如霜。那才要叹“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

说起“眼枯”,一半也是老年人的生理现象,一向自诩“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外子,现在也得向眼科医生那儿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真是可悲。

记得儿子幼年时,我常常要为他的冥顽不灵气而掉眼泪,儿子还奇怪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呀?”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她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孩子傻楞楞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那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

想想自己幼年时的淘气捣蛋,有何尝不是母亲眼中催泪的沙子呢?

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洗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记得有两句诗说:“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想象得真美。然而我还记得阿拉伯诗人所编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蛎体内,变成一粒珍珠。”其实是牡蛎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包围起来,反而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多么艰苦!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

最近听一位画家介绍岭南画派的一张名画,是一尊流泪的观音,坐在深山岩石上。他解说因慈悲的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所以她一直流着眼泪。

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呕血与黑便练习题及答案 篇7

一、名词解释 1.呕血 2.黑便

二、是非题

1.呕血(hematemesismelena)是指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的现象。()2.柏油样便因血红蛋白在肠道与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由于黑粪附有黏液而发亮,类似柏油,又称柏油样便。()

三、简答题

1.引起呕血的原因?

2.呕血的颜色与那些因素有关? 3.如何估算上消化道出血量?

四、单选题

1.呕血最常见的原因:

A食管炎

B消化性溃疡

C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D胆道结石

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呕血时应排除口腔、鼻咽部出血或咯血

B判断黑粪时,应排除因食用过多肉类、动物肝脏、动物血以及服用铁剂、铋剂、炭粉等所致的黑粪 C粪便隐血实验阳性者提示:每天出血量大于5ml D黑粪提示出血量在50~70ml以上

E呕血达250~300ml以上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呕血:呕血(hematemesismelena)是指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的现象

3.黑便:柏油样便因血红蛋白在肠道与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由于黑粪附有黏液而发亮,类似柏油,又称柏油样便。

二、是非题 1.(√)2.(√)

三、简答题

(一).引起呕血的原因?

1.消化系统疾病①食管疾病:食管炎、管癌、食管异物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服用非甾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和应激性急性胃、十二指肠黏膜损害,胃癌;③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2.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胆道结石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胰腺炎合并脓肿或囊肿等。

3.全身性疾病①血液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②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急性重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等;③其他:尿毒症、呼吸功能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二)呕血的颜色与那些因素有关?

呕血的颜色与出血量及血液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有关。出血量多、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出血位于食管则颜色鲜红或混有凝血块,或为暗红色;出血量少、在胃内停留时间长时,血红蛋白经胃酸作用形成酸化正铁血红蛋白,呕吐物呈棕褐色或咖啡渣样。呕血的同时因部分血液经肠道排出体外,可形成黑粪。

(三)如何估算上消化道出血量?

确定是否为呕血与黑粪判断呕血时应排除口腔、鼻咽部出血或咯血。判断黑粪时,应排除因食用过多肉类、动物肝脏、动物血以及服用铁剂、铋剂、炭粉等所致的黑粪。评估出血量呕血与黑粪的持续时间、次数、量、颜色及性状变化,以此可粗略判断出血量。粪便隐血实验阳性者提示:每天出血量大于5ml;黑粪提示出血量在50~70ml以上;呕血达250~300ml。

五、单选题

1.呕血最常见的原因:(B)

A食管炎

B消化性溃疡

C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D胆道结石

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E)A呕血时应排除口腔、鼻咽部出血或咯血

B判断黑粪时,应排除因食用过多肉类、动物肝脏、动物血以及服用铁剂、铋剂、炭粉等所致的黑粪 C粪便隐血实验阳性者提示:每天出血量大于5ml D黑粪提示出血量在50~70ml以上

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习题及答案 篇8

1.请简述媒体、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的含义。

答:(1)媒体是指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实体,亦可以看做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

(2)教学媒体指在教与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一般媒体发展为教学媒体需要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用于储存与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二是用于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3)现代教学媒体是相对于过去的传统教学媒体而言,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批新型教学媒体,具有现代化特征。它的优越性在于:一是教学信息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能实现学习资源大规模共享;二是不仅能传递语言文字和静止图像,还能传送活动图像,准确直观地传送高质量的教学信息;三是能记录、储存、再现、加工处理教学信息。

2.请简述教育史上四次教学技术革命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并对开发、应用现代教学媒体引发的第四次教学技术革命进行阐述和展望。答:(1)第一次革命:语言的产生,促进了人类思维与记忆能力的发展,使人们可以把自己学会的东西有效地传授给他人。这个传授过程最初在家庭成员中进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推荐部落中有经验和威望的年长者来教育下一代,直到产生了在语言教学媒体阶段专职教师出现的教育方式。

语言在教学中的特性:简单性;快捷性;通俗性;反馈性。局限是抽象,需要手势表情等辅助;传播距离短,难以保存。(2)第二次革命:随着文明的进步,逐渐出现了文字、纸张,文字媒体可以将信息长久储存并广泛流传,成为与语言同等重要的教育工具。

(3)第三次革命: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信息可以大量复制、储存并广泛流传。学生的知识信息来源不仅来自教师,也来自教科书,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教科书统一教学,并由此产生了班级授课制。教科书产生的优点:对学生的培养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学生可以借助教科书,按自身水平有效学习;

局限是:采用文字符号去描述,过于抽象,一般需借助其他直观教具。(4)第四次革命:19世纪以来,科技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媒体,如如无线电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这些媒体的发展大大增进了人类的信息传播能力和传播效率,它引进教育领域的结果,使得教育方式和规模又产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革。

远景:一是学习资源非常丰富。二是学习方式多种多样。2.请简述几种教学媒体分类法,并对这些分类法进行分析。答:(1)按媒体发展先后分类;(2)按媒体印刷与否分类;(3)按使用媒体的感知器官分类;(4)按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5)按媒体的使用方式分类;(6)按媒体呈现的形态分类。

模块二

1.信息的本质含义是什么?信息是如何产生的?它有哪些形态? 答:(1)信息的本质含义是,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2)信息产生于物质相互作用:信息体自己的内在结构与运动状态产生变化,在信息体上留下了信源物存在方式的痕迹就是信息;(3)信息的形态包括:自然信息;机器信息;人类感知信息;人类思维信息。

2.教学媒体通过符号去贮存和呈现教学信息,如何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

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要求,结合教学媒体的五种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使所选择的媒体的特性符合对象和环境的要求。

(1)根据媒体的呈现能力选择。不同的媒体呈现事物的空间、时间、运动、颜色等特征的能力各不相同,需要分析教学对象特点并结合教学环境来选择。

(2)根据媒体的重现力选择。各类媒体存储信息、重现信息能力不同。

(3)根据媒体传送能力选择。根据教学环境,是在教室内传播信息还是远程大范围传播来选择不同媒体。

(4)根据媒体可控性选择。如个别化学习环境,就需要选择简易操作的媒体,如广播电影一般难以控制。

(5)根据媒体参与性选择。根据教学活动要求的参与程度选择不同媒体。行为参与和感情参与。

3.教学媒体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答:(1)教学媒体影响教师。教学媒体影响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角色转变,也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2)教学媒体影响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大范围影响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3)教学媒体影响教学方法。一定的教学媒体决定了一定的教学方法,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不同的教学媒体来辅助教学(学生同样,学习方式);

(4)教学媒体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利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可以组织多种多样形式的教学活动,如个别化学习,远程教学。4.如何取长补短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优化教学?

答:(1)对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应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结构、逻辑联系、重点和难点及其教学意义;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习惯、个性特点;认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能力;熟悉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教室的环境条件。

(2)充分认识各种教学媒体的特征、功能及其发挥积极作用的主客观条件。在此基础上再综合考虑,为达到教学的最优化选用合适的教学媒体。

模块三

1.请简要说明教学媒体编制的教学原则。

答:(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教学媒体的内容和技术手法都要科学、符合实际,充分利用媒体包含的思想品德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两者有机结合。(2)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编制教学媒体要重视基础理论的表达,善于在直观形象基础上提高到抽象理论层次;同时要善于联系学生实际和现实生活的实际,并能正确指导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3)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原则。教学媒体中的直观形象要用语言文字图解等进行抽象概括,掌握完整的知识和抽象思维能力。(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既要按照大纲要求,又要结合学生的一般情况,使教材能符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收能力;同时应编制一些大纲外的材料供不同程度学生自我提高。

(5)启发性原则。选用的素材要能引起学习兴趣,编制的材料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6)循序渐进原则。系统课程的教学媒体要符合学科逻辑体系,保证连贯性和系统性;同时内容的呈现要有适合的节奏与速度。(7)巩固性原则。教学媒体要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理解透彻;教学媒体中可提出视听后的作业以巩固知识训练技能。2.简述你对所学几种教育理论的认识。答:

(一)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1)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要把教学目标设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二)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1)学习一门学科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基本结构;(2)任何学科都能用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3)要学的好,必须采用发现法。

(三)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1)把教学看作一个系统来考察;

(2)教学效果取决于诸要素的合力,应对教学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全面评价;

(3)教学最优化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四)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学习室刺激与反应的联结,S-R;

(2)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到成功的过程,学习步子要小,认识事物要从部分到整体;(3)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

(2)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受到尊重,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

(3)人际关系是学习的重要条件,它在学与教活动中创造了“接受”的氛围。

(六)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再组织,S-AT-R;(2)学习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3)学习是凭智力与理解,而非盲目尝试,认识事物首先要认识它的整体。

(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帮助,借助于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2)教师是意义建构的指导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3.注意的功能有哪些?在教学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1)选择功能。选择有意义、符合要求的和当前活动相一致的有关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其他刺激并抑制对他们的反应;作用:通过适合的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2)保持功能。使注意对象的印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直到达到目的为止;作用:使学生的注意力维持在教学内容上。

(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和目标进行。作用:通过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配合,激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

3.在编制影视教学媒体时应用的无意注意的规律是什么?举例说明。答:(1)控制拍摄对象不同的刺激强度。使学生对拍摄对象的本质引起充分注意,可以采用特写、鲜艳色彩、强光、特殊音效的方式加强刺激;

(2)利用动作性引起刺激。如利用镜头推跟、闪烁的指示标识等引起无意注意;

(3)选择拍摄材料的新异性;

(4)选择的内容与呈现的方法满足学生需要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等。5.教学媒体传播过程中有哪些要素?请举例说明。

答:(1)信源,即信息的来源。如课程教学媒体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

(2)编码,包括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信源编码将信息转化为符号,信道编码再将符号转化为信号;

(3)信道,即信息传送的通道。如电视信号的传送通道有闭路电视系统和开路电视系统;

(4)译码,包括信道译码和信宿译码。如看电视,信号转化为声音图像符号,学生看到听到后转化为信息意义;(5)信宿,即信息的接受者。如看电视的学生;

(6)反馈。信宿获取信息后产生思想行为上的反应,并以一定的方式反馈给信源,如看电视教材后有不懂的,请教编导老师;(7)干扰。影响信息传播的一切干扰因素,如电视机故障造成了接受的图像不清等。

模块四 1.请简述教学媒体利用的基本原则。

答:(1)发展性原则。选用教学媒体时应考虑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发挥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同时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了解各种媒体的内在规律和正确使用方法;

(2)综合性原则。选用教学媒体时,要避免单一,应综合多样,互相补充使用,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整体功能;

(3)经济性原则。应考虑教学媒体的投资效益,尽量降低成本,少花钱,多办事,选用那些能达到所期望教学目标的最便宜的媒体。(4)教学最优化原则。这是选用教学媒体的根本原则和要求。应把选用教学媒体的过程放在整体的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教学的各种因素,协调教学媒体与教学的其他方面的关系,使教学媒体的功效服从整体教学设计,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2.请列举媒体使用的教学策略,并举例说明。

答:(1)辅助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多媒体优化组合配合教师讲授;

(2)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习模式。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采用发现和探索式的学习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自主学习。利用教学媒体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可将教学媒体作为认知工具;

(4)协作学习。利用网络,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同步或异步、同地或异地进行协作学习交流;

(5)利用媒体进行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实践教学。如语言实验室、微格教学实践;

(6)利用媒体实施远程教学;

(7)研究性学习。在教师指导下,选取自然、社会、生活中的专题进行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8)综合学习。不受学科束缚,通过调查、实践、体验、协作、演讲等各种方式进行学习扩展;

(9)创新学习。推陈出新,自己提出新问题、新想法、新结论、创造新事物的学习。

3.请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学媒体,利用这些媒体来配合讲授“教学媒体编制的原则与原理”的教学内容。答:一.教学媒体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教育性。编制的教学媒体,对于向学生传播某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必须注意:(1)要有明确的目标;(2)要根据教学大纲,围绕重点、难点;(3)适合学生接受水平。

(二)科学性。编制的教学媒体,要具有高度的科学性,能正确反映科学基础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必须注意:(1)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选用的材料、例证和逻辑推理,都必须是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3)各种实际操作必须准确、规范;(4)所表现的图像、声音、色彩都要符合科学的要求。

(三)技术性。编制教学媒体,要图像清晰、声音清楚、色彩逼真、声画同步,要保证良好的质量。

必须注意:(1)设备要处于良好的状态;(2)制作人员要掌握有关技术。

(四)艺术性。编制的教学媒体,要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必须注意:(1)内容要反映真善美的事物;(2)构图要匀称,变换要连贯合理;(3)光线色彩要适度,使观者感到舒适;(4)音乐和语言要适当,使听者愉悦,从而收到教育效果。

(五)经济性。(1)要有周密的计划;(2)要考虑经济效益,以最小代价,得到最大收获。

二.教学媒体编制要依据传播效果原理

(一)共同经验原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要建立在共同经验上,教学媒体的设计要重复考虑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水平;

(二)抽象层次原理。教学媒体的素材要在学生能明白的抽象范围选取,知识能抽象出要点,再用具体事支持;

(三)重复作用原理。将概念在不同场合重复呈现,用不同方式去呈现;

(四)信息来源原理。教学媒体编制中的信息来源应是有权威的、真实可靠的;

(五)最小代价律原理。低成本,高效益地编制教学媒体。4.请选择一种教学媒体利用的选择程序,并简述用该程序选择媒体的过程步骤。答:表格式程序。(1)分析目标(2)目标分类(3)列出教学活动(4)选择刺激种类(5)列出备选媒体(6)理论上选择的最佳媒体(7)最终的媒体选择(8)总结媒体选择的基本原理(9)媒体制作者的知识水平

模块五

1.用光学投影设备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哪些障碍,应该如何排除?平时应该怎样对他们进行保养和维护? 答:

2.结合自己制作幻灯片以及与同伴进行作品分享的经历谈谈:一个好幻灯片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题材典型,所选内容为重难点问题,符合大纲要求;(2)结构合理,内容层次分明,符合教学原则和认知过程;(3)语言流畅生动,能结合画面,简明扼要说明问题;(4)格式规范,图解清晰,配音准确合理;(5)符合艺术性原则;

(6)符合经济性原则。(本题可参考教学媒体编制的基本原则和原理)3.用电声媒体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哪些障碍,应该如何排除?平时应该怎样对他们进行保养和维护? 答:

4.结合自己使用音频教材进行学习的经历谈谈:一个好的音频教材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在内容和结构组织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所选的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是适合录音手段表现的;

(2)声音能够满足重现教学需要的真实、规范,便于模仿训练;(3)能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4)设计新颖独特,信息量比文字材料有所扩充,便于培养创新思维;

(5)解说准确清楚、口语化、优美动听,声效真实形象,音乐自然流畅;三种声音比例适当协调;

(6)符合经济性的原则。(本题可参考教学媒体编制的基本原则和原理)

模块六

1.简述彩色电视的制式。

答:根据色度学的三基色原理,各种彩色光几乎都能分解为红、绿、蓝三基色光。在彩色电视系统的发送端,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把三基色信号转换成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这些编码方式叫做彩色电视制式。三种彩色电视制式和13种黑白电视制式组合,形成了各国家地区不同的彩色电视制式。

2.摄像人员用什么方法操作摄像机才能达到摄像要领的要求? 答:(1)画面要平。可使用三脚架,同时借助寻像器横边和地平线平行;

(2)摄像要准。起落画幅要各预留5秒以上时间,变焦“赶前不赶后”;(3)画面要稳。固定镜头要三脚架,摇镜头最好用轨道车,肩扛式要两脚分开站稳,呼吸均匀,扭转腰部来摇,拍摄运动物体用广角镜头。

(4)摄速要匀。尽量采用电动变焦,拍摄前调整好三脚架转动部分的阻尼。

3.摄影构图和摄像构图有什么不同?

答:摄影构图是动态构图,摄影是静态构图。动态构图要根据被摄物运动和摄像机运动的特点去组织画面,镜头运动画面构图可以不完整,但要有目的。动态构图更注意运动的方向、速度、节奏、对象及范围等因素的变化。4.如何确定图像编辑点? 答:选择图像编辑入点与出点,要使镜头组接流畅、自然,既符合运动与心理规律,又避免编辑点视觉间断感。(1)主体动作编辑点(2)镜头运动编辑点(3)穿插镜头编辑点(4)人物情绪编辑点

5.简述虚拟演播室系统的主要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答:虚拟演播室系统是一套由计算机主机与软件、现场摄像机、摄像机跟踪器、图形图像发生器以及A/D转换器、视音频切换台、延时器、色度键控器构成的电视特技制作系统。

(1)蓝室(现场所有布景为蓝色,作为将来抠像的基准色);(2)虚拟演播室专用摄像机(配有运动检测和识别系统,即跟踪器,用来获取运动参数);

(3)计算机主机与图形图像发生器(处理传来的运动数据,计算出虚拟三维场景的运动)。

原理:在虚拟演播室中,演员在一间蓝室进行现场表演,摄像机采集前景视频信号,摄像机上的跟踪系统实时提供摄像机移动的信息,这些数据被送至一个图形计算机,三维计算机图形发生器实时产生一个逼真的虚拟背景环境,以蓝色屏幕为背景拍摄的摄像机图像,经延时后与玄子计算机的虚拟背景以相同时码进行工作,并通过色度键控器“联合”在一起,实时产生一个组合的特技图像。6.应从哪些方面建立电视教材的评价标准? 答:本题可参考教学媒体编制的基本原则(1)教育性:

观点正确,思想性强; 选题恰当,适合教学对象需要;

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深入浅出,易于接受; 注重启发,促进思维,培养能力;(2)科学性:

符合科学原理,表述准确,属于规范; 内容真实,逻辑正确,层次清楚; 场景设置、素材选取、操作示范符合规定;(3)技术性:

画面清晰,色彩真实,文字醒目,对比适中; 声音清晰,音量、音乐适当,音乐音响和谐; 声画同步,组合顺畅,画面无扭曲、抖动现象;(4)艺术性:

创意新颖,构思巧妙,节奏合理;

技巧、特技选用恰当,画面生动,声音和谐;(5)效益型:

投资合理,效益好,经济适用; 作品生命周期长,发挥作用大。

模块七 1.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从那几个方面来评价?请列出你的评审标准,并说明原因。答:

(1)教学性要求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2)技术性要求

程序运行 信息呈现 用户界面(3)文档资料要求

或者:(1)教育性(2)科学性(3)技术性(4)艺术性(5)使用性(6)经济性

2.设计网络课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根据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不同,网络课件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请举例说明。答:(1)交互性原则。要有良好的交互性,及时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作出相应的反馈;

(2)界面直观友好原则。界面要美观,符合学习者的视觉心理,操作简单,提示信息详细准确恰当;

(3)培养创新能力原则。应采取多种策略体现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引导学习者积极思考;

(4)科学性原则。内容要符合科学性,编排要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认知结构;

(5)协作性原则。应提供协作学习工作的工具盒网络空间;(6)教学设计原则。应重视教学设计。类型:

(1)课堂演示型;(2)自主学习型;(3)协作学习型;(4)模拟再现型;(5)测验评价型;(6)趣味游戏型;(7)综合型。

3.校园网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有哪些?请简要说明。答:

(1)教育管理系统:

行政事务管理 教学管理 教研管理 后勤管理 信息查询 一卡通(2)教与学应用系统

学习系统 教学资料库 教学演示系统 网上备课系统 题库管理系统 考试与评价系统(3)通信服务系统

学校主页、师生主页、电子函件、电子公告等(4)远程服务系统

视频会议、远程教育、学生自查询(5)网络管理系统

系统维护、数据维护、数据备份、系统监控、网络安全 4.因特网的服务功能有哪些?请举例说明。答:

(1)电子邮件。利用计算机网络交换的电子媒体信件;

(2)文件传输服务。通过FTP,可以在因特网上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互传文件,而不管这两台计算机的硬件及操作系统平台是否相同;

(3)远程登录。用户从本地计算机登录进入远程主机,使用远程主机的计算机资源。

(4)信息浏览服务。利用WWW服务和HTTP协议,用户可以使用WEB浏览器从世界任何地方调来所需的文本、图像、影视和声音;

(5)公告牌BBS服务。BBS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

(6)网络电话。通过因特网传输交互语音,费用要比普通电话低得多。

(7)可视电话和视频会议系统。利用因特网视频通信技术使身处异地的不同学生或教师“聚集”在同一个虚拟教师中。

(8)其他功能,如USENET新闻讨论组、GOPHER信息系统、聊天室、联网游戏等等。

5.多媒体数据库在教育中有哪些应用?请举例说明。

答:多媒体数据库是为了实现对多媒体数据的存储、存取、检索和管理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数据库技术。简单地说,多媒体数据库是按一定方式组织在一起的可以共享的相关多媒体数据的集合。(1)视频点播。VOD,Video on Demand(2)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如媒体素材、课件、试题、案例和网络课程(3)数字图书馆。利用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将传统的图书馆数字化。

(4)远程教学与培训。基于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的教学资源制作与管理系统

(5)多媒体信息系统,是专门机构专门收集、制作与发布的、面向社会提供的专业性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为专业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6.请简述“移动学习”的内涵和外延。

答:移动学习是移动通信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其内涵是依托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及移动通信设备等实现交互式、非线性、个性化的教育传播。主要特点有:

(1)当前的移动学习主要是依托移动通信设备和专用电子操作系统、软件等;

(2)移动学习强调教学过程的个性化、多样化信息服务;(3)其优势首先在于突破传统教学情境下时间、空间的固定化,可为学习者提供灵活的即时学习。外延:

(1)基于问题的学习;(2)协作学习;(3)自主学习;(4)非正式学习。

7.请列出三种新型媒体,并举例说明它们在教育应用上具有哪些特征。答:

一、播客,是一种向互联网发布视音频媒体文件的平台,是数字广播技术一种新的媒体形态,被称为“有声博客”。

(1)生动性。在符号形态上比博客等文字信息更为直观、形象、生动;

(2)个性化。节目内容个性化、传播形式个性化;

(3)简易性和高效性。低技术门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下载观看教学节目。

二、门户网站,可以被理解为网络用户进入互联网的入口和导引。

(1)庞大的信息“网阵”。门户网站界面有很强的导航性;(2)强大的搜索引擎。方便学习者快捷准确地获取相关资讯;(3)与社会动态的高结合度和内容的时效性。符合学习者的需求。

三、交互式电子白板,是集成了电子感应白板、鼠标笔、计算机和投影仪等组件,集教学培训和记录媒体为一身的新型媒体。其核心载体是电子感应白板硬件设备和电子白板操作系统。(1)交互性。电子白板与计算机之间的实时操作和信息传输;以及提供的课堂投票等功能实现学生的直接参与;(2)实时记录性。可将教师的各种操作演示实时记录保存,方便学生观看和教师自我评价,节省学生抄录板书的时间;(3)管理便利性。可以对存储其中的信息进行快捷的调用、编辑和管理;无粉尘、低消耗无污染。

模块八

1.请简述多媒体综合教室的教学功能。

答:多媒体综合教室首先用于播放多种现代教育媒体,并具有以下功能:

(1)展示实物投影;(2)播放幻灯投影教材;(3)广播与录放音;(4)电视广播与录像重播;

(5)多媒体教学软件使用与浏览网上资源。(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和学生认知工具;开展新型教学模式试验;扩大教学规模)

2.请简述语言实验室的含义及其教学功能。

答:语言实验室是主要用于语言教学和训练的专用教室,由教师控制台和学生座位厢两部分组成。教学功能:(1)控制与显示,保证整个教与学过程有序地进行;(2)呼叫与通话;(3)播放与示范;(4)跟读与录音;(5)监视与录音;(6)遥控与复制;(7)评价与分析。

3.请简述微型教学系统的使用和教学功能。

答:微格教学是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的实践系统。它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视听技术,通过反馈评价,以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技能为目的,对教师教学技能进行系统训练的方法。特征如下:

(1)由少数学习者(5-10人)组成“微型课堂”,以真实的学生或受训者的同学充当“模拟教师”和“模拟学生”,使课堂微型化;

(2)把教师教学技能分解为若干个环节,学习者根据训练目标,选择一小段“微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写教案;(3)被训练者利用5-10分钟的时间进行一段“微型课程”教学实践,从中训练某一两项教学技能;

(4)在进行“微型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视听设备系统将时间过程记录下来;

(5)通过视频系统重播已记录的内容,进行反馈评价和分析,可以自我评价,也可以他人评价。教学功能:

(1)用于分组训练;(2)用于交互学习;(3)用于示范教学;(4)用于讲评教学。

4.请简述视频会议网络系统的含义及教学功能,并列举几种常见的视频会议网络系统。

答:视频会议网络系统就是通过终端与网络使身处异地的与会者可以就同一议题参与讨论,相互之间不仅可以听到发言者的声音,而且还可以看到发言者的图像及背景,同时还可以交流有关该议题的数据、文字、图表等信息。

教学功能:可以实现远程可视化交互式教学,即在不同地点的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同一时间,进行双向的、实时同步的可视化信息传递与交流。如,V2 Conference,腾商网络会议室,Cooco多媒体通信系统,视高协同视频会议系统等。5.请简述视频点播系统的教学应用,并列举几种常见的视频点播系统。答:

(1)课堂教学。将传统教学录像带经数字化压缩后放到视频视频服务器中,教师可在于互联网或校园网相连的多媒体教室中,通过客户端统一的点播界面,自由点播这些课件,也可自制多媒体课件作为点播节目源;

(2)自主学习。可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与互联网或校园网相连的地方、任何年级的学生,点播视频服务器上的适合自己学习需求的教学课件,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3)广播教学。利用视频广播系统实时广播课堂教学实况,在与校园网相连的电脑终端上都可以进行收看;

(4)远程教学。VOD节目通过广域网络,实现跨地区的远程教学;

(5)电子图书馆。视频点播系统中配置光盘塔、光盘库或虚拟光碟,便可成为网上电子阅览室。

6.请简述人工智能和智能教学系统的含义及其教学功能。答:智能教学系统(Intelligence Tutorial System)是以学生为中心、计算机为交互媒介,利用计算机模拟教学专家的思维过程,形成开放式的人机交互系统。教学功能:

(1)交互主动式教学。关于概念和过程性知识的学,以双向会话和测试方式向学习者提问,鼓励学习者进行推理,然后修正学习者的概念;

(2)教练教学。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提供引导,让学生参加一些游戏之类的活动来学习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把任务完成得更好;

(3)诊断教学。通过辨识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概念来指导学生学习;

(4)微环境模拟。提供一个有限模拟环境,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分析、综合等推理过程,发现未知的规律。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教学功能:

(1)教育方面的专家系统。诊断学习问题、帮助研究者们选择和采用最为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处理数据等;

(2)专家系统著作工具。学习者利用著作工具来生成专家系统,以提高其问题解决技能,刺激其深入研究;

(3)教学模式识别。教学信息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

(4)计算机教学系统中的模式识别。智能答疑软件、语声识别等。

7.请简述虚拟现实系统的教育应用。答:

上一篇:默然想念,寂静欢喜作文300字下一篇:广播站工作总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