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内经·素问》

2024-07-25

《皇帝内经·素问》(共5篇)

《皇帝内经·素问》 篇1

《皇帝内经·素问》第十六篇

黄帝问曰:诊要何如?

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

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

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

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

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故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甚者传气,间者环也。

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

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

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

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春刺夏分,脉乱气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

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咳嗽,病不愈,令人时惊,又且哭。

春刺冬分,邪气着藏,令人胀,病不愈,又且欲言语。

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解堕。

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无言,惕惕如人将捕之。

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气,时欲怒。

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

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卧,且又善梦。

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洒洒时寒。

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卧不能眠,眠而有见。

冬刺夏分,病不愈,气上发为诸痹。

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

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膈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

刺避五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膈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刺胸腹者,必以布憿着之,乃从单布上刺,刺之不愈复刺。

刺针必肃,刺肿摇针,经刺勿摇,此刺之道也。

帝曰: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

岐伯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厥阴终者,中热溢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

《皇帝内经·素问》 篇2

1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 审美创造性。[1]

Pym在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指出, 译者的社会环境, 译者本人, 其交互文化特性以及译者关注当下的意识对译作都有很大的影响。另外, Pym还指出, 译者很少受到关注。即使提出“文化转向”的Lefevere和Susan Bassnett (1990) 也只是提出而没有详细解释这一点, 没有指出译者背后的总的原因。因此Pym的著作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对译者的活动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李照国与Ilza Veith (以下简称李本和Veith本) 的译作在当时都得到各界的好评,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的译作差异性比较明显, 而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译者不同, 因为译者具有主体性特点。

2《黄帝内经》英译本中关于养生部分的对比

本文选取关于养生的部分例子作为研究对象, 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对比分析, 认为译本的不同源于不同的社会起因, 译者本身有异, 文化交互立场不同, 以及译者着眼于不同的现实。

2.1 社会起因

翻译应解释为什么译作会出现在那特定的社会时代和特定的地点。社会起因在无形之中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 使译者在翻译中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李照国和Veith在处理“二七而天癸至 (“天癸”是指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的一种物质) ”[2]时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李本用音译, 并在文后加注, “Tiangui (Tiangui (天癸) refers to the substa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genital function.) ”[3]而Veith直接译为“When she reaches her fourteen year she begins to menstruate and is able to become pregnant”[4]7, 丢失了部分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词汇信息。

当时, 李本作为《大中华文库》2之一, 目的在于系统、准确地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翻译成外文, 介绍给全世界, 因此读者是各领域各层次的。在这种大的背景之下, 李本就必须需要准确权威, 不能随意添加其他信息, 多采用“厚重翻译”。

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 现代医学在西方仍然保持着强大自足的状态。英译中医学及中医经典在英美医学文化体系中处于非常边缘的地位。[6]这些都影响着Veith的翻译策略——着重于译文在西方的“可接受性”, 因此Veith多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

2.2 关注译者

作为译者, 自身存在很大的差异。他们之前所从事的工作, 以及个人的能力等都会影响他们的翻译。

李照国是英语语言文学学士, 专门用途英语方向硕士而且是中医药学博士。他拥有系统的中医系统理论知识和扎实的英语翻译功底。

Veith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史研究所的一名医史学家, 会说中文, 但是她对古汉语并不十分精通, 也没有找到精通古汉语的人合作。

因此, 李照国与Veith两个独立的个体本身存在很大的差异, 其译作不足为奇也会有着比较大的差异。相比于李照国的译作, Veith的译作中出现较多的误译、漏译的现象。如她将“因于寒, 欲如运枢, 起居如惊, 神气乃浮”中将“欲如运枢”直译“one should act as though one were moving around a pivot.”[4]30但在脚注中她说明:枢可能是柩的误勘, 认为可以理解为冬天人们应当谨慎起居, 就像人们抬着灵柩一样要安静肃穆, [4]30这种说法没有依据, 是她的推测。

2.3 交互文化

译者处于交互文化中, 这是由于译者具有迁移性特点所决定的, 他们可以在不同地方, 不同文化中进行移动。如图1所示。

译者不单属于目标语文化或源语文化, 更属于这两种文化的重叠或交汇的部分。[7]译者本身就处于两大文化的交叉部分, 译者的源文化以及他后来接触的另一文化一定都会对译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所产生的译作也应处于两大文化的交叉部分。

例如, 在翻译“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2]3中“醉以入房”时, 李的是“seek sexual pleasure after drinking.”[3]。Veith翻译为“enter the chamber (of love) in an in⁃toxicated condition.”[4]此句里, “入房”并不仅仅是进入卧室之类的, 更多指的是行房事, 纵情声色。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 李照国翻译为“seek sexual pleasure”, 十分直接, 这是由于他开放的西方与保守的东方两大文化交叉部分中。采取这样的翻译更多是为了关照西方的文化思维习惯。同样的, Veith作为一个西方人, 将其翻译成“enter the chamber (of love) ”, 也是为了关照传统的东方人思想。但是译者带有文化交互性, 李照国与Veith只顾及到了对方文化而忽略了自己本身的文化,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 还是有一些地方有待斟酌。

2.4 着眼当前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是让自己的译作有利于帮助解决影响我们当前实际的一些问题。

Pym指出翻译研究应当解决当前的问题, 而目前对中国来说, 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中国的话语权, 李照国先生在这方面无疑可以说是先驱。他有着崇高的使命感, 并亲自投身于《黄帝内经》的翻译中。为了尽可能地挣得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李照国先生在翻译《黄帝内经》时基本上都采取音译加注释的方法来处理中医文化负载词, 如“黄帝内经”“阴”“阳”“气”等词的翻译。

3 译者主体性对《黄帝内经》翻译的指导

译者不同的社会环境要求译作具有民族性, 译者本身的不同鼓励译作具有创造性, 交互文化的特点倡导译作具有和谐兼容性, 译者对当下的关注给到译作一定的规定性。因此这四大方面对于指导《黄帝内经》的英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民族性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医学体系,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一点在名词术语的翻译上应予以体现。其基本精神在于内涵上体现的是纯中医的思想。[7]比如说在翻译“黄帝”[2]23一词, 李本“Huangdi”[3], 而Veith翻译成“the Yellow Emperor”[4]

关于“黄帝”有两个传说:一种说法“黄帝”是一位君王, 例如《辞海》中说: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民族的共同祖先。姓姬, 号轩辕氏, 有熊氏, 少典之子。但近时有学者从历史学角度研究认为, 黄帝其人其事不可能是事实, 司马迁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存疑。研究发现黄帝不是人, 而是一种图腾, 是一种精神民族的寄托。另一种传说, 黄帝不是一个人, 而是一个伟大的氏族——黄帝族。[8]“黄帝”一词是在西方没有对应的词语, 因此翻译时应保持它原有的民族特性, 所以采用音译方法, 所以这里笔者认为参照李本更好。

3.2 创造性

因为译者主体具备主观能动性, 所以具有创造性特点。译者采取或进行翻译行径时, 面对的并非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客体, 而是与另一主体 (源文作者) 进行会话。[9]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也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

例3:以欲竭其, 以耗散其。[2]3

李本:[As a result]their Jingqi (Eseence-Qi) is exhausted and Zhenqi (Genuine-Qi) is wasted.[3]3

Veith本:Their passions exhausted their vital forces;their cravings dissipate their true (essence) .[4]5

“精”即“精气”, “真”即“真气”。译者在面对某些词语时, 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所以, 笔者认为在处理不含有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的时候, 应该鼓励译者的创造性。

3.3 和谐性

社会需要和谐, 翻译也是如此。基于《红楼梦》的译者杨宪益与他的夫人戴乃达 (Gladys Taylor) 通过中西合作, 造就了高质量的译文, 笔者认为《黄帝内经》翻译中, 译者也应和谐共处、共同合作, 将中西文化融为一体, 既方便西方读者的理解, 又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因此, 在翻译“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2]3中“醉以入房”时, 李本“seek sexual pleasure after drink⁃ing.”[3]3和Veith本“enter the chamber (of love) in an intoxicated condition.”[4]5都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 因为李照国与Veith都是处于两大文化的交叉部分, 因此笔者进行了相应的改译为“en⁃ter the chamber (for sexual pleasure) in an intoxicated condition.”3.4规定性

所谓“规定性”指的是对英译的中医名词术语的内涵加以规定, 使其不能另有解释。[7]这样有利于中医名词术语的规范化, 为中医争取一定的话语权。

例5:阳化, 阴成形。[2]

李本:Yang transforms Qi while Yin constitutes form.[3]56

Veith本:Yang causes evaporation and Yin gives shape to things.[4]60

中医的“气”的意义十分广泛, 其基本概念是指人体内活力很强, 运行不息极精微的物质,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7]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国际标准化传统医学词汇》 (2007) 将“气”译为Qi。而Veith混淆了“气”与“气化”两个概念。因此。此类词的翻译应按照已经有规定的这样翻译法进行。

4 结语

通过对比分析李照国与Ilza Veith的译文, 笔者发现两个译本有着明显的差异, 而这些差异很大程度上受到译者主体性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社会原因、译者本身、交互文化和关注当下。因此, 笔者认为在翻译《黄帝内经》这样中医古籍时, 应注意:首先, 处理中医特有词汇时, 应采用音译外加注释的处理方法来保持中国传统文化而且也有助于提高中国话语权, 这一点可以学习李照国先生翻译《黄帝内经》的做法;其次, 译者在考虑目标语文化的同时, 也应保持自身的文化, 寻求和谐共处的方式使之共存。最后, 译者翻译时也应考虑当前实际问题, 使译作跟上时代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查明建, 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 2003 (1) :19-24.

[2]姚春鹏.黄帝内经[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3]李照国.黄帝内经:素问 (汉英对照) [M].北京:大中华文库, 2005.

[4]Ilza Veith.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M].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49.

[5]兰凤莉.论译者主体性对《黄帝内经素问》英译的影响[J].中华医史杂志, 2005 (2) :74-77.

[6]Anthony Pym.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2007:xii.

[7]李照国.论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原则[J].上海科技翻译, 1996 (3) :31-33.

[8]王庆其.黄帝内经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2.

内经素问:痹论 篇3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它是中医学理论与防治疾病技术的渊源。

痹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问曰:痹之安生?

【翻译】黄帝问道:痹病是怎样产生的?

【原文】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由风、寒、湿三种邪气杂合伤人而形成痹病。其中风邪偏胜的叫行痹,寒邪偏胜的叫痛痹,诗协偏胜的叫着痹。

【原文】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翻译】黄帝问道:痹病又可分为五种,为什么?

【原文】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翻译】岐伯说:在冬天得病称为骨痹;在春天得病的称为筋痹;在夏天得病的称为脉痹;在长夏得病的称为肌痹;在秋天得病的称为皮痹。

【原文】帝曰:内舍五藏六府,何气使然?

【翻译】黄帝问道:痹病的冰鞋又有内侵而累及五脏六腑的,是什么道理?

【原文】岐伯曰: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翻译】岐伯说:五脏都有与其相合的组织器官,若病邪久留不除,就会内犯于相合的内脏。所以,骨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内舍于心;肌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内舍于脾;皮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内舍于肺。总之,这些痹证是各脏在所主季节里重复感受了风、寒、湿气所造成的。

【原文】凡痹之客五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支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翻译】凡痹病侵入到五脏,症状各有不同:肺痹的症状是烦闷胀满,喘逆呕吐,心痹的症状是血脉不通畅,烦躁则心悸,突然气逆上壅而喘息,咽干,易暖气,厥阴上逆则引起恐惧。肝痹的症状是夜眠多惊,饮水多而小便频数,疼痛循肝经由上而下牵引少腹如怀孕之状。肾痹的`症状是腹部易作胀,骨萎而足不能行,行步时臀部着地,脊柱曲屈畸行,高耸过头。脾痹的症状是四肢倦怠无力,咳嗽,呕吐清水,上腹部痞塞不通。肠痹的症状是频频饮水而小便困难,腹中肠鸣,时而发生完谷不化的泄泻。膀胱痹的症状是少腹膀胱部位按之疼痛,如同灌了热水似的,小便涩滞不爽,上部鼻流青涕。

【原文】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诸痹不巳,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翻译】五脏精气,安静则精神内守,躁动则易于耗散。若饮食过量,肠胃就要受损。致痹之邪引起呼吸喘促,是痹发生在肺;致痹之邪引起忧伤思虑,是痹发生在心;致痹之痹引起遗尿,是痹发生在肾;致痹之邪引起疲乏衰竭,是痹发生在肝;致痹之邪引起肌肉瘦削,是痹发生在脾。总之,各种痹病日久不愈,病变就会进一步向内深入。其中风邪偏胜的容易痊愈。

【原文】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翻译】黄帝问道:患了痹病后,有的死亡,有的疼痛经久不愈,有的容易痊愈,这是什么缘故?

【原文】岐伯曰:其入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翻译】岐伯说:痹邪内犯到五脏则死,痹邪稽留在筋骨间的则痛久难愈,痹邪停留在皮肤间的容易痊愈。

【原文】帝曰:其客于六府者何也?

【翻译】黄帝问道:痹邪侵犯六腑是何原因?

【原文】岐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六府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翻译】岐伯说:这也是以饮食不节、起居失度为导致腹痹的根本原因。六腑也各有俞穴,风寒湿邪在外侵及它的俞穴,而内有饮食所伤的病理基础与之相应,于是病邪就循着俞穴如里,留滞在相应的腑。

【原文】帝曰:以针治之奈何?

【翻译】黄帝问道:怎样用针刺治疗呢?

【原文】岐伯曰:五藏有俞,六府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翻译】岐伯说:五脏各有输穴可取,六腑各有合穴可取,循着经脉所行的部位,各有发病的征兆可察,根据病邪所在的部位,取相应的输穴或合穴进行针刺,病就可以痊愈了。

【原文】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

【翻译】黄帝问道:营卫之气亦能使人发生痹病吗?

【原文】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翻译】岐伯说:营是水谷所化生的精气,它平和协调地运行于五脏,散布于六腑,然后汇入脉中,所以营卫气循着经脉上下运行,起到连贯五脏,联络六腑的作用。胃是水谷所化生的悍气,它流动迅疾而滑利,不能进入脉中,所以循行于皮肤肌肉之间,熏蒸于肓膜之间,敷布于胸腹之内。若营卫之气的循行逆乱,就会生病,只要营卫之气顺从调和了,病就会痊愈。总的来说,营卫之气若不于风寒湿邪相合,则不会引起痹病。

【原文】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

【翻译】黄帝说:讲得好!痹病,有的疼痛,有的不痛,有的麻木不仁,有的表现为寒,有的表现为热,有的皮肤干燥,有的皮肤湿润,这是什么缘故?

【原文】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翻译】岐伯说:痛是寒气偏多,有寒所以才痛。不痛而麻木不仁的,系患病日久,病邪深入,营卫之气运行涩滞,致使经络中气血空虚,所以不痛;皮肤得不到营养,所以麻木不仁。表现为寒象的,是由于机体阳气不足,阴气偏盛,阴气助长寒邪之势,所以表现为寒象。表现为热象的,是由于机体阳气偏盛,阴气不足,偏胜的阳气与偏胜的风邪相结合而乘阴分,所以出现热象。多汗而皮肤湿润的,是由于感受邪湿太甚,加之机体阳气不足,阴气偏盛,湿邪与偏盛的阴气相结合,所以汗出而皮肤湿润。

【原文】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

【翻译】黄帝问道:痹病而不甚疼痛是什么缘故?

【原文】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翻译】岐伯说:痹发生在骨则身重;发生在脉则血凝涩而不畅;发生在筋则曲屈不能伸;发生在肌肉则麻木不仁;发生在皮肤则寒冷。如果有这五种情况,就不甚疼痛。凡痹病一类疾患,遇寒则筋脉拘急,遇热则筋脉弛缓。

【原文】帝曰:善。

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 篇4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

标本病传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问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

【翻译】黄帝问道:疾病有标和本的分别,刺法有逆和从的不同,是怎么回事?

【原文】岐伯对曰: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翻译】岐伯回答说:大凡针刺的准则,必须辨别其阴阳属性,联系其前后关系,恰当地运用逆治和从治,灵活地处理治疗中的标本先后关系。所以说有的病在标就治标,有的病在本就治本,有的病在本却治标,有的病在标却治本。在治疗上,有治标而缓解的,有治本而见效的,有逆治而痊愈的,有从治而成功的。所以懂得了逆治和从治的原则,便能进行真确的治疗而不必疑虑;知道了标本之间的轻重缓急,治疗时就能万举万当;如果不知标本,那就是盲目行事了。

【原文】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与本,易而勿及。治反为逆,治得为从。

【翻译】关于阴阳、逆从、标本的道理,看起来很小,而应用的价值却很大,所以谈一个阴阳标本逆从的道理,就可以知道许多疾病的利害关系;由少可以推多,执简可以驭繁,所以一句话可以概括许多事物的道理。从浅显入手可以推知深微,观察目前的现象可以了解它的过去和未来。不过,讲标本的道理是容易的,可运用起来就比较难了。迎着病邪而泻的.方法就是“逆”治,顺应经气而补的方法就是“从”治。

【原文】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气,有同气。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翻译】先患某病而后发生气血逆适的,先治其本;先气血逆乱而后生病的,先治其本。先有寒而后生病的,先治其本;先有病而后生寒的,先治其本。先有热而后生病的,先治其本;先有热而后生中满腹胀的,先治其标。先有某病而后发生泄泻的,先治其本;先有泄泻而后发生疾病的,先治其本。必须先把泄泻调治好,然后再治其他病。先患某病而后发生中满腹胀的,先治其标;先患中满腹胀而后出现烦心的,先治其本。人体疾病过程中有邪气和正气的相互作用,凡是出现了大小便不利的,先通利大小便以治其标;大小便通利则治其本病。疾病发作表现为有余,就用“本而标之”的治法,即先祛邪以治其本,后调理气血、恢复生理功能以治其标;疾病发作表现为正气不足,就用“标而本之”的治法,即先祛以治其本,后调理气血、恢复生理功能以治其标;疾病发作表现为正气不足,就用“标而本之”的治法,即先固护正气防止虚脱以治其标,后祛除邪气以治其本。总之,必须谨慎地观察疾病的轻重深浅和缓解期与发作期中标本缓急的不同,用心调理;凡病轻的,缓解期的,可以标本同治;凡病重的,或发作期,应当采用专一的治本或指标的方法。另外,如果先有大小便不利而后并发其他疾病的,应当先治其本病。

【原文】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翻译】大凡疾病的传变,心病先发心痛,过一日病传于肺而咳嗽;再过三日病传入肝而胁肋胀痛;再过五日病传入脾而大便闭塞不通、身体疼痛沉重;再过三日不愈,就要死亡:冬天死于半夜,夏天死于中午。

【原文】肺病喘咳,三日而胁支满痛,一日身重体痛,五日而胀,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翻译】肺病先发喘咳,三日不好则病传于肝,则胁肋胀满疼痛;再过一日病邪传脾,则身体沉重疼痛;再过五日病邪传胃,则发生腹胀。再过十日不愈,就要死亡;冬天死于日落之时,夏天死于日出之时。

【原文】肝病头目眩胁支满,三日体重身痛,五日而胀,三日腰脊少腹痛胫,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翻译】肝病则先头疼目眩,胁肋胀满,三日后病传于脾而身体沉重疼痛;再过五日病穿于胃,产生腹胀;再过三日病传于肾,产生腰脊少腹疼痛,,腿胫发酸;再过三日不愈,就要死亡;冬天死于日落之时,夏天死于吃早饭的时候。

【原文】脾病身痛体重,一日而胀,二日少腹腰脊痛胫酸,三日背(月呂)筋痛,小便闭,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翻译】脾病则先身体沉重疼痛,一日后病邪传入于胃,发生腹胀;再过二日病邪传于肾,发生少腹腰椎疼痛,腿胫发酸;再过三日病邪入膀胱,发生背脊筋骨疼痛,小便不通;再过十日不愈,就要死亡;冬天死于申时之后,夏天死于寅时之后。

【原文】肾病少腹腰脊痛,(骨行)酸,三日背(月呂)筋痛,小便闭;三日腹胀;三日两胁支痛,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翻译】肾病则先少腹腰脊疼痛,腿胫发酸,三日病邪后病邪传入膀胱,发生背脊筋骨疼痛,小便不通;再过三日病邪传入于胃,产生腹胀;再过三日病邪传于肝,发生两胁胀痛;再过三日不愈,就要死亡:冬天死于天亮,夏天死于黄昏。

【原文】胃病胀满,五日少腹腰脊痛,(骨行)酸;三日背(月呂)筋痛,小便闭;五日身体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后,夏日昳。

【翻译】胃病则心腹部胀满,五日后病邪传于肾,发生少腹腰脊疼痛,腿胫发酸;再过三日病邪传入膀胱,发生背脊筋骨疼痛,小便不通;再过五日病邪传于脾,则身体沉重;再过六日不愈就要死亡:冬天死于半夜之后,夏天死于午后。

【原文】膀胱病小便闭,五日少腹胀,腰脊痛,(骨行)酸;一日腹胀;一日身体痛;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

【翻译】膀胱发病则先小便不通,五日后病邪传于肾,发生少腹胀满,腰脊疼痛腿胫发酸;再过一日病邪传入于胃,发生腹胀;再过一日病邪传于脾,发生身体疼痛;再过二日不愈,就要死亡;冬天死于半夜后,夏天死于下午。

【原文】诸病以次是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间一藏止,及至三四藏者,乃可刺也。

皇帝内经的健康知识 篇5

我在给学生讲痹病的时候,我特别强调这句话“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这个阴气指的就是五臟之气,因为五臟属阴,所以我希望大家把这句话记住。

“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这是我们养生的关键,一定要有个“静”字,有了这个“静”之后,五臟才能藏神。神、魂、魄、意、志才能在五臟心、肝、脾、肺、肾里面藏得好好的。一旦这个人躁动,不安静了,这个神就不能在五臟里面藏住了,就会往外跑了。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对不对?有一半的道理。生命既在于运动也在于静止。陈立夫老先生曾经说过:“养身以动,养心以静。”我们身体动一动很好,只要不过头的运动总是好的。但是我们这个心一定要静,心不能过于运动。

我们大家学中医都很用功,你可能会问:“我学中医会不会用心太过而伤了自己的神啊?”我觉得我们在座的各位应该不会有这个问题。我们只有用功不够的问题,用心太过的.可能性比较小。就是说在正事上,比如学习,尤其是学传统文化经典上,大家用心太过,目前来看这样的人还没看到。大家都还属于不太用功。但是在人世间的七情六欲上,尤其是在各种邪门外道,我们好多人都是用心太过,患得患失,自己的一点利益,包括人情往来,用心太过,大家都想占便宜,不想吃亏。大家不相信吃亏是福,这些老话都没有人讲了,大家都是削尖脑袋,一天到晚往上钻,其实也不见得能钻得上去。

所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有时不计较一些事,不去想它,而小人老是嘀咕来、嘀咕去,把自己的内臟都伤了,结果好事还不找他,这就是没福气。君子有涵养,情绪非常平稳,绝不患得患失,内心非常宁静,他的精、气、神很充足,所以福气也大,然后好事都找他。所以世间的事,不是你想争,就能争来的。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多学学传统文化。

现在七情内伤这种病是非常多的,大夫在用针治病过程中,一定要观察病人的神态,大概就知道他的神、魂、魄、意、志还剩多少了。如果这五臟全都伤了,你再怎么会治病,你也很难治了。

上一篇: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论文下一篇:专科医规范化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