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日本的小学教育(精选15篇)
我看日本的小学教育 篇1
我看日本的小学教育
今年3--4月份,我在日本探亲期间,和孙女朝夕相处,得以有机会了解了日本小学教育的一些情况,增加了一些感性认识。现撰写此稿与各位朋友分享。
一、日本的小学生较少
近20年来,日本的经济一直很不景气,特别是国际金融风暴给日本带来了雪上加霜的恶劣影响和惨重损失。日本一些大型国企,如日本航空的破产;世界知名汽车企业,如丰田汽车的“召回门”;大型企业的“空洞化”日趋严重,许多产品从国内生产转移到国外生产,成本降低了,国内的员工也就不得不转行或下岗了,加之楼市泡沫的破灭;国民消费的紧缩,都给整个日本社会予巨大冲击,它给社会的老年化,带来更多的困难,也为日本家庭结构出现严重的“少子化”种下无穷的后患。经济不景气,百姓压缩开支,不敢多生孩子,已经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了,正因为如此,日本民主党执政后,在内阁专门设立了一个“少子部”,就是想解决日本社会的这一个难题。
我的孙女所在的鲛浜小学,是一所有着130年历史的老学校。儿子说,这所学校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创办的第一批小学。但今天,这所品川区立六年制小学,全校只有140名学生。孙女所在的二年级只有17个学生!校长认识全校的学生,跨年级的学生相互认识也更不是一件难事。
日本小学生奇少,鲛浜小学是个突出的例证。听说有的学校学生会多一些,但一个教学班也不过三十来人。学校的学生少,为学校的良好管理和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措施具体
日本的小学从新生入学开始,就把关心、尊重学生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今年四月一日是东京新学年的第一天,我看到孙女所在的鲛浜小学,校长与全体教师都在校门口和主要的通道上,等候、欢迎18位新生。新入学的学生在盛装的父母亲或是爷爷奶奶的陪同下,缓步进入学校。在学校的礼堂里,二年级的学生吹奏风琴,用欢快的乐曲欢迎自己未来的小伙伴。孙女告诉我,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上,他们二年级的学生,每个人都为新同学献词,虽然只有一句话,但要表达真切欢迎与祝贺的心情。在日本,小学新生的入学欢迎仪式,是日本人人生道路上的一件大事,许多成年人至今都还会保存那张入学仪式后校长、老师与家长、学生的合影。我想,新生入学年年有,但能把关心幼童,关心下一代的事情,一年一年地传承下去,把尊重人,以人为本的思想传承下去,让每一个人,从一踏上人生的旅程都感受到社会、学校的关怀,让他们身心获得健康,是多么重要的 啊!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离不开具体的措施。在日本,特别注重三件事:一是每学年一开始,学校就把本身体健康检查的项目、要求、时间以重要通知的形式告知家长并要求配合。今年一开学,学校要对二年级学生检查尿液与粪便,孙女把所需的尿液瓶、和纸袋带回来告知家长按要求搜集;二是学校每个月都会将每天午餐的菜谱告知家长,以保证学生食物的营养和便于家长的监督。儿子告诉我,东京的小学生都在学校吃午餐,每人每月交4000日元(约300元人民币);三是注重体育。日本小学有较完备的体育设施,以鲛浜小学为例,学校有200米跑道的操场、百米的竞赛跑道,一个小游泳池和室内的篮球体操馆。当然还有一块供各年级学生种植花草树木的土地,各年级自己种植植物,自己浇水管理。学生的体育活动是有具体要求、有标准的。孙女告诉我,一年级学生的体育项目中,有一条是跑完1000米。考核时,班上只有她自己跑完2000米,所以校长代表学校给她发了一张《完走赏》的奖状,她很得意。
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与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紧密相关的。在日本东京,每个学生的胸前都佩戴一个类似手机的“安全救急机”(这是我给命名的)。这部机子顶部有一个按键,一按下去,直通警察署,警察可在第一时间到达你的所在地。机上有一个专用的手机键,比如按一下,接通妈妈手机;按两下,接通爸爸手机,这样学生的安全有了很大的保障。为了防震,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棉质的类似帽子样的东西,每天上学都带着,以备地震时保护头部。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学校除了经常开展防震教育,组织各种防震活动,让学生知道灾难来临时,自己应该怎么逃生外,还要求家长明确告诉学校,灾难来了,联系不上你,该找谁?儿子说,在你确定后,在演习中,果真就这么办,一点不得搞假。这样编制的学生生命保护网就比较落实。比较严密。
在日本,所有通往学校的道路都有“通学路”的明显标志,让过往车辆小心行驶。在早上学生上学时间,有些路段还有车辆禁行的规定。有一些身佩绶带的老年志愿者,在孩子们上学的路口,自动值班,担任交通协理,认真维护交通秩序,这对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有着很重要作用。
三 鼓励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我在日本期间,看到华文报纸上刊登一名新移民写的文章。文章说,日本从幼儿园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微笑和感谢。我深有同感,因为我认为,微笑和感谢是对儿童、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备良好美德的基本构件。正因为这样,我们看到小学生高高兴兴地上学,有礼貌地待人,充满朝气的样子,能不为他们高兴吗?德育教育不用讲太多的大道理,也不用学会高喊政治口号,只要扎扎实实的教会他们,怎么做人,怎么去用微笑和感谢面对社会、面对人生,就足够了!日本的小学,基本上是上半天课,下午在校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课外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活动,如学习手工制作、学围棋、乐器及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我孙女喜欢手工制作小玩意,所以她放学时经常会带回一些用废牛奶盒、塑料绳、旧纸板等做的小东西,颇有成就感。她还喜欢下围棋、国际象棋,学校有一位老师负责教他们。在日期间,我亲眼看到她参加围棋比赛的情景。用下午时间学校的孩子们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玩呼啦圈、骑独轮车、打棒球、篮球、踢足球等。孙女的独轮车的骑技,也很是了得,可以不间断的围着操场转7圈!这些课外学习和活动,让孩子们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促进了身心健康,在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看出,日本的小学是在重视素质教育上下功夫的。正因为这样。小学生不必择校,都在离家最近的小学上学。我孙女从家3分钟就可到达学校。孩子自己可以上学,根本不需要家长接送。在日本小学的门口,看不到熙熙攘攘簇拥在校门口接送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看到的是背着大书包自己走路的小孩子。要说明的是,日本的小孩子用的书包都是牛皮的,挺重,远远看,背着好像很吃力。我曾问,为什么要用这么重的书包?不可以用布的或其它质地较轻的材料的吗?答曰:这个书包要用到小学毕业!
在当今世界,教育首先要实现公平化,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学,受到国家规定的教育就很不错了,从这点上讲,日本的义务教育是做的不错的。当然,日本是发达的国家,皇室贵族、亿万富豪都会花高价将孩子送进贵族学校或私立小学、私立中学。不过,统观日本教育,特别是他们的小学教育,我觉得还是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愿我们的孩子也都能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的享受义务教育,健康快乐的成长。愿我们的孩子都成为有知识有文化、身心健康、文明礼貌、服务社会的劳动者、好公民
我看小学数学学科的“基础”价值 篇2
[关键词]图形几何 导引策略 思维困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59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作为“基础”的小学教育应该具有这样的特点:底面宽、底子实、后劲足。作为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之一的小学数学教学,自然也应该将“底面宽、底子实、后劲足”的内涵具体化、学科化。底面宽,就是数学学习的各方面内容(知识的、技能的、方法的、思想的、经验的、思维的、情感的、行为的、外在的、内隐的……)都有所触及,得到基本而又全面的培养;底子实,就是各方面的发展达到规定的要求,没有“软肋”,没有“短板”,没有“漏洞”,热情高,兴趣浓;后劲足,就是为更高年级的数学学习、为未来的生活奠定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维的基础。
换个角度看,这种具体化、学科化也可以看成是小学数学的教育目标。
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方面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是围绕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目标而展开的,应该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内涵和价值。张奠宙先生说,“数学教育,自然是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劣,自然应该以学生是否能学好‘数学’为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 “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等小学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的目标和重点,这些都十分突出地体现了向数学回归的改革方向。数学课要有数学的含金量,这是小学数学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数学思考和数学思维方面的基础。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育哲学》中提到,学好“数学”的关键则是“学会数学地思维”。不过,从数学教学或数学教育过程来看,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应更加强调“通过数学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即“将数学思维的学习与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用思维方法的分析去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只有通过深入地揭示隐藏在具体数学知识内容背后的思维方法,才能真正做到将数学“讲活”“讲懂”“讲透”。
数学情感和数学品格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在修订时特别强调,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需要做的是:“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學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这段话中的关键词有“兴趣”、“积极性”、“数学思考”、“创造性思维”、“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学习方法”。为什么不提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它们不重要?其实,这不是说“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重要,而是说它们还排不到“最需要”的位置上。那为什么说兴趣、积极性等又是“最需要”的呢?因为它们在学生数学学习中具有很强的“催化”“助力”作用,并能产生长效,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之路走得更长远,让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生命成长更加精彩。不过,这些“最需要”做的恰恰也是最难做的,因为它们不可能像显性的知识和技能那样可以直接“教”,而是需要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慢慢地去滋养、孕育、培植。
一、数学思考和数学思维贯穿在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的习得之中
数学知识往往以确定结论形式出现,这很容易形成一种错觉,那就是学习数学知识只要掌握那些确定的结论就行,比如,学习三角形,知道了“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是三角形”好像就学习了三角形;学习方程,知道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就叫学习了方程。实际上,任何数学知识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与演变的过程,是“一项人类的活动”(弗赖登塔尔)。在数学思考和数学思维的作用下,数学知识和技能才逐渐形成并以确定的结论“定型”。弗赖登塔尔认为,“让学生重复人类发现数学的过程是可能的”,这和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过程、关注过程性目标的达成是非常贴切的。对此,2002年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中就曾有这样的论述:这里的“过程”大体上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数学成分,并对这些成分做符号化处理,把一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②在数学范畴之内对已经符号化了的问题做进一步抽象化处理,从符号一直到尝试建立和使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发展更为完善、合理的数学概念框架。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通过这个过程学习和应用数学,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让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那些不那么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学生从中感受发现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因而,突出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过程中的数学思考与数学思维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样的数学课才会更具“数学味”。
“圆的认识”是一节经典课,就其知识点而言比较简单,就是认识圆,了解它的特征,知道圆心、半径、直径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但是,名师专家在演绎时却异彩纷呈。华应龙老师从“小明寻宝”的问题研究开始引出圆——宝物藏在距离他左脚3米的地方,宝物可能在哪呢?张齐华老师让学生从长方形、正方形、梯形、椭圆形、圆形等图片袋中“摸”圆,然后谈谈为什么不会把长方形当成圆摸出来,为什么不会把椭圆当成圆摸出来,从而揭示圆的特征。朱乐平老师则出示自己的自画像,从不够“圆”的脸怎样变化就能变成滚圆的脸开始,逐步进入圆的特征学习。三种设计,三种思路,三种精彩,共同之处都是淡化学生对固化的概念的记忆,强化了学生对圆形特征的认识,尤其是将这种认识置于一种现实的、富有挑战的、广阔的图形背景之中,着重的是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数学思考,发展批判性、逻辑性的思维。这种自我领悟、自我调试、自我修正、自我批判、自我建构的学习能力正是小学生需要努力奠定的基础。
二、数学情感和数学品格需要数学思考和数学思维来滋养和孕育
唤起兴趣、乐于学习是引导儿童学习数学的第一要务。石中英在《教育哲学导论》中提醒我们:“学习知识对于人类而言不仅意味着实际的用途,也意味着理智的欢乐,所以课程的目的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给予学习者一些实用的知识,而且也要能够给予他们一种理智的快乐—— 一种经过严肃认真的思考后豁然开朗的情感体验。这种理智的欢乐对于学习者的吸引力要超越任何外在的奖赏。尽管这种理智的欢乐超越任何实际的用途,但是它对于人类个体保持认真的积极性以及整个精神生活的健康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显而易见,没有这种理智上的欢乐,课程内容的学习就会变成一种有用但无趣的活动,变成一种不求甚解的机械记忆或练习,甚至变成一种沉重的负担,威胁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数学教学而言,数学情怀的滋养不能离开基本的数学教学活动而存在,相反,它是和最日常的数学学习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并在日复一日、一堂课又一堂课的点化、熏染的累积中凝聚。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打动”学生、吸引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是每一个数学老师的责任,小学数学需要打好这样的重要“基础”。
曹培英老师说:“数学的每一个知识点几乎都有令人赞叹、激动的理由。或在知识本身,或在知识关联,或在知识应用,或在知识发现……只要我们去思考、去发掘都能找到,并以此打动学生。”当然,我们不必奢望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天才,将来成为数学大家,但是,我们应该努力让每个学生对数学都有这样一份感觉——领悟数学是怎么回事,知道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考对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知晓数学的逻辑力量、严谨之美,对数学充满着热爱和敬畏。
三、小學数学的基础性还充分体现在它的阶段性、发展性、个体性
小学阶段可以说是人生求学最长的阶段,历时5~6年。讨论这一阶段的基础性,难度是比较大的,最突出的就是不能过于机械化和绝对化。毕竟,从6、7岁懵懂的小孩到12、13岁的少年,无论是身体、行为方面还是在心理、思维方面都有很大的飞跃。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它的基础性还充分体现在它的阶段性、发展性、个体性。
所谓阶段性,从大的划分来看,小学相对于初中、高中、大学而言,是一个最初级阶段;从小的划分来看,小学有低段、中段、高段(或第一学段、第二学段)之分,每个阶段也都有它的独特性。这就使得同样是学图形,同样是学计算,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和特点。同样关注数学思考、培养数学思维、孕育数学情感,不同的年级应该有不同的表达,呈现出不同的姿态。那种不顾学生基础和实际硬是拔高要求、死拉硬拽的“超前”发展固然不可取,但是,一味地在浅层次徘徊、低水平发展也是应该摒弃的。
所谓发展性,就是教学要有一种“向未来”打开的无限可能。按照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在《人民教育》2013年第22期课改系列文章中观点,教学改革要“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要着力于培养学生“不教而教”、“转识成慧”,这是一种“带得走”能力。小学数学要能为学生未来更好地学习数学,更好地学习,甚至于更好地生活做好铺垫,埋下“种子”。如果今天的数学学习不能对学生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只能是一种“应景之作”。
所谓个体性,就是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表现出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是习惯上的,习性上的,还包括生理上的,情感上的。一百个人同唱一首歌,可能会唱出一百个水平,因为有人天生五音不全,有人天生就是“百灵鸟”。同样,在数学学习上,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有些学生思维有跳跃性,而有的学生总是显得很“木讷”,数感、符号意识、直观、抽象……好像和数学沾边的都不开窍,这都是很正常的。只要充分认识到儿童数学学习的具体差异,我们才会在课堂上努力寻找差异,并将差异转变为学习资源,进而在相互启迪、对话交流、共生发展中实现自身超越。
我看教育信息化 篇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信息化不断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教学方式也随着瞬息万变,教育的信息化已然逐步走进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加愿意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是先进的,它给课堂的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为教育者新的压力与挑战,如何驾驭好这一教育技术,这是对教育者的一个考验。因此,信息技术走进课堂给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对技术的理解与运用方面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
想着自己小时候的小学课堂,老师站在三尺讲台,拿着教科书,拎着小黑板,给我们上着不同的课,那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现在的课堂是多样化的,也是多彩的,这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了更多的知识与收获。那时候的课堂上小黑板就是课件,老师提前写好第二天上课时要用的材料,那时候我记得最高端的就是实物投影机了,老师们把自己写好的或是制作好的教学素材投影在那,这样的课堂已经是生动、活泼的了,我记得当我看到实物投影时是惊讶的。
现在,自己站在三尺讲台上,在互联网上搜索着自己所需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整合之后服务于自己的课堂,给学生展现着信息化的课堂,不仅是实物投影,还有电子白板,各种电子仪器的进入,给课堂带来了生机,也让我省事了不少,比方说最有效的是几何画板在几何教学中的应用。有些动点问题,动形问题,往往你煞费苦心花了半个小时自以为讲透了,但是学生还是茫茫然的。这时候采用几何画板,学生就会豁然开朗,此时无声胜有声。当然问题也是有的,比如教师过于注重课件的作用,而忽视了自身的解读与讲述,忽视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课堂上多媒体设备代替了教师,屏幕代替了黑板,课件成了为课堂的主宰。虽然文本内容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但一节课下来,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时间少了,思考的时间少了,对语言的运用也少了。
总之,我觉得教育信息化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需要我们好好衡量与把握,如何充分利用好信息化的教育材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让信息化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吸引力,让课堂效率不断提升。
我看小学计算机教学 篇4
我看小学计算机教学
育华小学 钟宏
我国自1983年开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至今已十多年,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发展的不平衡,只在某个时期、某些地区火红了一阵,紧接着出现了一个低谷时期,总体上仍然维持着BASIC的天下。总而言之,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十几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现择其主要的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于小学计算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目标
当前,我国小学计算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最大困惑莫过于目标不清。计算机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骄子,由于它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掀起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的孩子如再不学习计算机将很难立足于未来社会,国家也将因公民素质低下而处于贫困挨打的落后地位,所以,掌握计算机技术才算拿到通往21世纪的钥匙。
诚然,我们的学生确实应该学习计算机,但学什么,怎样学呢? 我们一贯主张吸收国外一切有用的经验,但别人的经验绝不能替代我阿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我们站在别人的肩上,其目的是要有所作为。计算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前无古人的事,世界各国都在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和民族特点,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研究和试验,水平也参差不齐,我们只有对别人的论点、主张进行深入的探求和思考,才能去粗取精,为我所用。
计算机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是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科学,但是并非所有先进和重要的科学技术,都必须在中、小学阶段设课教育(www.xfhtt
我看日本的小学教育 篇5
我认为《封神英雄榜》虽然演员们将角色演绎的出神入化。但,它原本的精华消失了,将原着改的面目全非。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大胆的“改革”,丝毫没有尊重先人的作品。
第一,姜子牙竟成了小叮当,给了哪吒混天绫乾坤圈,给了亚相锦囊,给了姬发黄钺。这真的是原着中的姜子牙吗?明明就是真人版的机器猫嘛。是不是为了收视率,什么都可以不在乎吗?
第二,商纣王,周文王那个时期,他们的服装,工业都并不是属于先进,属于青铜器时代,且服装并非华丽,可这部戏中的演员的穿着不符合那个时代,当时的商有那么发达吗?
第三,“诺”这个词是在春秋时期开始使用,商朝比春秋早一千多年,难道是穿越过去的?
第四,原着中姜子牙72岁出山,80岁才开始辅佐西周,而这部戏中,姜子牙则变成了小伙子。这难道有返老返童的药水吗?
总之这一版本彻彻底底的将经典神话改为言情偶像剧,特别想念曾经的版本。
现代教育我看行 篇6
在多数人眼中,教育的现状单一死板,认为现代的教育想把全部学生都训练成第一名而不容许有第二名、第三名的存在。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他们只看到了现代教育机器化、功利性的一面,而没想到现代教育的竞争性是有极重要的作用的。想把学生都训练成第一名,给学生以一定压力,让他们在竞争中学习,在你超我赶的氛围中进步。这样一来,竞争形使压力化为动力,让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不断涌现。这是竞争性现代教育的优越性所在。
现代教育所体现的竞争性给人以动力,让人有成材之心。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尽管现代教育要求每个人都成第一有些不现实,但这种“争第一”的思想却是可取的。对于一些人而言,他们由于天生的惰性,很难有上进心,如果没有外力的鞭策,他们可能会碌碌终身,终其一生只能平平淡淡地过下去。而现代教育制度正如一种警示,一种敲打,驱使着这些人将自我潜能挖掘出来,将个人能力最大化,由外力鞭策到内心真正有动力,有了成材之心,由此,他们将会有所突破,有所作为,成为真正有用之人。
這种现代教育带来的竞争性,更是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都需要改革创新,这就要求有人才的涌现。试想,这种每个人都想“争第一”的思想,不断推广到社会上就业人士都有了竞争之心,都想成为成功者,那么社会将会涌现出各种行业的精英,每个行业内都有适度地竞争,这样一来,你竞争而产生的动力将推动这个行业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由此来引领我们走向更好的生活,使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使国家更加富强更加和谐。
我看坦诚小学生演讲稿 篇7
1我看坦诚
我认为坦诚是一种道德与人格的高境界,有很深的奥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它要我们为人处世,不要夸夸其谈,应坦然.有诚意;与朋友交往,要以诚相待。一个人说话坦诚及诚恳,才会受到他人的喜欢和尊重,甚至还会获得成功!
就拿晏殊信誉的树立来说: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经过了这些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那么,不仅在历史故事有关于坦诚的故事,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呢!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做到坦诚可是一个难点呢!但我们还是要坚持去做的哦!
就拿我刚上小学时发生的事来说吧!记得那是一个酷热的夏天,校园里树上的知了不耐烦地叫着。下午,我们呆在教室里上数学课。每个同学都皱着眉,眼睛就要闭上了,可又立马眨眨眼睛,瞪大了眼睛,提醒自己别睡着了。我相信当时每个同学在这闷热的天气下都有点犯困,当然我也是一样的。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也讲得汗流满面。下课时,老师还有一而再再而三的问我们这节课有没有听懂,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要举手问。我见四周同学们都没有举手,我也只好含糊的回答了。可放学回到家后,我这才确认我今天的可果然没理解,回到家做的作业简直是一塌糊涂。妈妈看见我为了数学作业而苦恼得敲着脑袋,咬着笔尖思考这些数学题。妈妈只好帮我拨了数学老师的电话,在电话里老师耐心而细致的帮我解释了我那些不理解的题,并告诉我以后有不懂的就要问,老师有空可以帮助我,或者去问问其他同学也可以。
是啊,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虽然做为学生的我们并没有能力在社会上做一个百分百优秀的人,但是只要我们做好自己,为自己好好的.快乐的学习,让我们这一大束“祖国的花朵”成为争艳开放的花朵,而不是枯败无力的花儿。
2我看坦诚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看坦诚》。
坦诚,坦诚,即是坦率,真诚。拉罗什福科曾经说过:“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当你真心待人时,别人一定会以认真待你。我的一个朋友小岚,她常常帮助别人,记得有一次,班主任不在,正是下课,同学们都在教室里聊天,玩耍。忽然,门外传来一阵叫声:“不好了,不好了,有人打架了。”小岚一听,连忙冲了出去,只见小黄和小林厮打在一起,两人都面红耳赤,一副恶狠狠的样子,我们都不敢上前把他俩拉开,生怕他们会迁怒到我们身上。而这时,小岚毫不犹豫地拉开小林,没有一点害怕的样子,我们这才反应过来,把小黄也拉住了。可小林却不依,好像硬是要把小黄打得头破血流才罢休。小林使劲挣脱,小岚把他拉得更紧了,顾不上身上被小林所打的痛,说道:“小林,就算你打到他,一时解了气,那要是他出了什么事,你这一生就完了!”小林听了小岚的话,冷静了许多,慢慢安静下来,回到了教室。要知道,如果小岚在一旁袖手旁观的话,他们两个都会出事,如果小岚没有对小林说那一番话,小林一定会冲上去打小黄,那他们两个人都得不到好下场。共2页,当前第1页12
不仅仅是这一件事,小岚还经常在班级体活动上提意见,在有同学受伤时,她会带着同学找老师,同学们之间的矛盾她总能化解。正如莎士比亚说的:“老老实实做人最能打动人心。”小岚用她的一颗真心,换来了无数的友情。听了这个故事,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和小岚一样,对别人坦诚相待,让诚信永存。
3我看坦诚
在我的眼中,坦诚就是一股风。你对朋友坦诚,那么它就刮顺风,使你与朋友的心灵距离越拉越近。你用谎言欺骗朋友,那么他就吹逆风,使你的朋友离开了你的友情界限。
举一个生活中最经常遇到的事例。假如,周末你接到一个不太亲密的朋友的生日邀请,你并不想去,但拒绝了又怕对方生气,答应得模糊两可。时间过得很快,眼看快到朋友的生日了,你还是不想去,就找了理由告诉对方你不能去了。你想一想,这时对方会怎么看你?对方肯定看得出你不情愿去,一定会很生气。你倒不如当初就坦诚地告诉他:“我感到非常荣幸,但我不能去,因为那天我有事。”就不会有后来的尴尬。
有一次,上作文课。我写作文正写得灵感来了的时候,突然一阵猛烈的触碰使的胳膊肘一拐,手中的水笔在本子上留下了一条“流水线”。我用力的把笔放下,愤怒地看着我的同桌,我的同桌满脸歉意,一个劲地说着:“对不起在”。其实那道线也不长,可是因为同桌的成绩好,人缘也好,我嫉妒他,所以总想找机会报复。等同桌在写作业的时候,我使劲地碰了他一下,他也转过头来,诧异地望着我,那眼神分明在说:“你是故意的!”我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又继续写作文。过了一会儿,只听一声“嘶啦”响起,我瞄了同桌一眼,原来他把作文撕了,又重新抄了一遍。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了很久,决定向同桌道歉。想不到他原谅了我,我们又很快和好如初。
古人说得好,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与民族精神来一次暮然回首,原来那诚信竟在灯火阑珊处。可见坦诚是多么的重要啊!
我看妈妈炒鸡蛋小学生作文 篇8
香喷喷的炒鸡蛋是我平时最喜欢吃的一道菜,但我以前却从没仔细看妈妈是怎么炒成的。
今天晚上,妈妈又要炒鸡蛋了,我想看个明白。只见妈妈从冰箱里拿出五个大鸡蛋,一一在碗沿上一磕,鸡蛋壳裂了一道口子。她轻轻的用两手一扳,蛋清和蛋黄就掉进了碗里。接着,妈妈往碗里舀了一点盐、味精,又往里倒了一点酒,再把切好的`葱花放进碗里,就用筷子把蛋搅拌起来。厨房里响起有节奏的“嗒嗒”声,就像音乐会上的打击乐一样。
鸡蛋搅拌好后,妈妈点好天然气,往锅里倒上油,她边倒油边对我说:“炒鸡蛋一定要多放油,这样炒出的鸡蛋才更好吃。”不一会儿,锅里的油热了,她把搅拌好的鸡蛋往锅里轻轻倒了下去。鸡蛋像花朵一样。
我看日本的小学教育 篇9
第一,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教师队伍是党的教师队伍,要在党的领導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我们的教育事业是党的教育事业,要在党的领导下,促进人的自由、充分、全面发展。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人生的起步教育,坚持这一点不能动摇。
第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教师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只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起来,才能谈得上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人民教师的精神支柱。教育者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使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使小学教师先受到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于以往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更要强调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等。因为市场经济更容易使人进入各种非先进社会意识的泥潭。
第三,高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三面旗帜。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集体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的,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所以,不能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价值观对立起来。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因为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所以,这三面旗帜必须高高飘扬,这三个主义必须成为小学教师的道德修养必修课。
第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纪念八路军战士张思德同志,毛泽东在延安写下《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作为小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人民教育是人民办起来的,人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的。少年儿童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只有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对人民教育有感情,对少年儿童有责任心,才能真正地去呵护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应成为小学教师的根本宗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教师不仅仅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更进一步说,就整个国家而言,人民教师是为全体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这是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
我看《人民的名义》 篇10
最近让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看得我和老伴恨不得一个晚上全部看完,就想知道那些道貌岸然、满口马列主义的伪君子最后的下场如何。明明知道这是戏剧,可就是觉得怎么那么真实,就好像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的人和事一样,真是奇怪,解放30多年来的电视剧,演员都那么漂亮、背景那么鲜艳,我怎么看头就知道尾、看完就忘记,第二天就将电视剧的名字忘得一干二净呢?可《人民的名义》,看完电视第二天就非要再看一遍网络上的重播,更奇怪的是从不看电视的儿子、儿媳也在追着看,还问我们看了没有。为啥呢?
令我们振奋的是:上层建筑的思想开始有点开窍了,老百姓可以看到较真实的事情、可以听到一直被禁闭的声音。领导们开始正视现实了......这真是开天辟地的大喜事呀,我真想举杯高呼:我们的国家有希望了!我们赶上末班车了!
这部戏所以让我感动,是因为剧本写得好,演员演得好。不做作,很真实。就连被人诟病的诗人儿子郑乾,我都觉得现实生活中就是有这样的油嘴滑舌、自作聪明、善钻空子,打擦边球。眼高手低、一事无成的人啊。小皮球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孩子啊。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可大人就是不理解,逼得孩子没有童真。很想玩自己喜欢的运动,不愿意写作业,这是对我们的教育体制的控诉啊,所以现在的孩子然然变成了与他们年龄不相仿的“小大人”,讲的是成年人的话,玩的是手机、上的是各种补习班,比大人还会做生意、赚钱......很欣赏导演、编剧的慧眼珍睛,一号人物选中了陆毅,这是个一身正气、英俊潇洒、人见人爱、而且最难得的是在演艺界没有绯闻、非常正面的青年演员。反贪局长一角非他莫属啊。更可喜的是他没有像以往电视剧中正面角色要求一定要高大全,完美无瑕。而他也有正常人得意忘形的时候,吹着口哨、拎着衣服、嘚嘚瑟瑟的模样,很真实啊。但我不明白的是一个局长和主任的家为啥连个洗衣机都没有呀,导演可能是让两口子对话时边搓衣服边对话更方便吧。这可不能令人信服哇......难道一个拖地一个擦玻璃就不能对话了吗......再说,电视剧一开始就框住了人的心,侯勇将一个小官巨贪演绎的活灵活现,哇!满墙都是钱,太可拍了。然而,我们太相信了,因为实践中就有这样的事情啊,大老虎,小苍蝇比比皆是......该剧更令人感动的是,全部演员的薪酬远远不及一个小鲜肉的报酬,这可是应该大赞而特赞的模范榜样啊。看看如今的青年演员只讲排场和整过容的脸蛋,不讲艺德、不求演技.....算啦,不说他们,浪费我的脑细胞。看看《人民的名义》里的石老及其老伴,我们这一代的老年人就是这样想的、烦的、忧的、恨的......石老演的很到位,很自然、很真实。
我看鲁迅的药 篇11
对于鲁迅,总有种既陌生而又熟悉的感觉。第一次结识他源自课本,随着课堂上老师一次次滔滔不绝的描述越来越熟悉。然而他的文章读完后总让人有说不出来的感觉。“也许是我们未经历那个时代、也许是我们思考的不够。那些作品对于我竟有些生涩难懂。”那时的我想。
再一次捧起他的书,深深感受到了他的呐喊。了解一个人才能更好的了解他的作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成为他作品最好的概括。
《药》主要描写华老栓为了患痨病的儿子花尽积蓄去买“馒头”,而“馒头”独特的来历--那正是革命者夏瑜,用鲜血浇灌的人血馒头。以及由此在店里展开的一系列对话。
“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初读这篇文章时便被这一幕震撼到了。那到底是多么荒唐的一个故事,竟有人会傻傻相信沾有鲜血的馒头能治病。看着文章上描写的周围人群随意附和,不知不觉竟有些痛恨、厌恶起来。慢慢的了解下去,一遍遍仔细阅读,看到了另一个革命者不屈的故事,那是与底层不幸愚昧者截然相反的一种人,一种新的人生态度。他们在抗争,却得不到谅解与尊重;他们只会大声谈喧哗,却完全不明白自己才是最大的愚蠢者。
瞧,无知的人们!那个迷信、落后、没有同情心的老头。当夏瑜处决,他根本不想知道是谁,而是一心落在馒头上,他把孩子生的希
望完全寄托在了人血馒头上。那多么愚昧,最后换来的是孩子的去世。茶店内还生存着各样无知麻木的人们: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康大树、一个二十多岁的人。他们无不用言语、行动反映着当时国民的劣根性。最可笑的是花白胡子,他喜欢奉承讨好人,逢人就说吉祥话,喜欢打听新鲜事,好奇心使他放下了尊严。年纪如此之大还要喊华老栓大叔,看着他们滑稽可笑的“表演”有些许同情。
看,夏瑜的悲哀!他为祖国奋斗却被族人告发;在狱中宣传革命却遭来毒打;在刑场上,是众人的冷眼旁观;在店内,被人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牺牲时鲜血被当“药”吃;就连母亲都为他羞愧,不愿当人面上坟。种种的不解,陪伴他的只有坟顶一圈红白的花。千千万万革命者的无奈悲剧。
我想那不仅仅是麻木人们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不幸。那是对无知者深深地讽刺。文章的最后:只剩下两位失去爱子的母亲,在周围死寂一般的坟场上,无限的伤痛。
药是最苦最良的药。它苦的令人无可奈何、哑口无言,它苦的让人由希望到绝望;药是文中沾有革命者鲜血的馒头,是治愈痨病的偏方;药是精神食粮,能唤醒沉睡中的人们、拯救他们的灵魂、医治他们的精神。
鲁迅用他那独特的笔触语言,带我看到了另一个真实的社会。他用他的一支笔,将当时整个社会浓缩到简短的文字中,字里行间投射出残酷的现实生活,发人深省。
汉语111班30号
日本的“清扫教育” 篇12
访谈结束时,我向校长表示感谢。校长忙说:“不用谢。刚才隔壁有些嘈杂,学生们正在打扫我的办公室,不好意思。”
“是他们碰坏了您房间里的什么东西吗?”我好奇地问了一句。
“没有,刚刚来办公室打扫的,是我们学校的值日生。”校长解释道,“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清扫教育’,每天午饭后都要抽15分钟的时间进行全校的大扫除,每个班级都排值日表,不仅要打扫自己的教室,还要打扫老师和校长的办公室、操场和洗手间。”
中国的中小学每天有值日生打扫教室,校园会被规划为多个包干区分到每个班级。把教室和包干区打扫干净,为的是得到学校的卫生流动红旗,这是很多班主任教育中国学生打扫教室的理由。而日本的学生居然连洗手间和办公室都要清扫,是不是学校太会使用“免费劳动力”了呢?
“为什么连洗手间都要让学生们打扫呢?家长们不会有意见吗?”我忍不住问道。
校长笑了笑,说:“日本的‘清扫教育’背后有一个理念,就是要让学校里所有的活动都带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而我们让学生自己打扫学校,甚至是厕所,是有深刻的教育内涵的。”
是什么教育内涵呢?我正想问时,校长看了看手表说:“不好意思,我马上要去上课了,只能跟您聊到这里了。”
走出校长办公室,“清扫教育”的内涵久久盘旋在我的脑海。在后续的行程中,我通过考察和查阅资料,终于对日本“清扫教育”的来源和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
“清扫教育”的起源和社会基础
日本“清扫教育”有两个起源,剑道和佛教。
日本文化中有很多的“道”,比如茶道、花道、剑道、柔道,都非常强调练习场所的清洁。其中对清扫最为重视的,是剑道。剑道认为,做好一般人觉得麻烦的事,就能打败自己的怠慢之心,锻炼心性,进一步体会人生,才能有所成就。
“清扫教育”的第二个起源是佛教。僧侣的修行首先是做让身体出汗的工作,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庭院和房间的打扫;其次是坐禅,诵读经书;第三才是学习。因此,在僧侣的世界里,打扫要比学习更重要。看起来跟人格教育没有关系的“扫除”,被看作是磨练身心的重要修行方式。
剑道教育是武士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日本的平民教育源自日本寺庙里的“寺子屋”。因此,这两个历史渊源让日本的学校继承了清扫的传统。在现代教育中,又对清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日本喜爱清洁的传统文化也给学生家长支持“清扫教育”带来了基础。日本有一个专门关于清扫的非营利组织“使日本变美协会”(事务局位于东京都世田谷区),该协会从1993年自日本岐阜县起步以来,至今已有10万人以上会员,还建立了像“从扫除中学习”等这样的支部,其支部组织遍布了日本及123个国家,甚至扩展到了中国台湾、巴西等地区。
“清扫教育”的相关制度和课程开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于1947年颁布《基本教育法》,开始实施9年义务教育。战败后的日本百废待兴,学校不可能利用国民的税金来雇佣专门的保洁人员打扫学校,因此,由学生打扫教室并作为教育内容的制度存续至今。对日本学校教育起纲领性作用的《学习指导要领》把“清扫教育”也作为重要一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自己所处的地方,能够知道整理和清扫的办法”。
日本的学校将“清扫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加以开发,而日本清扫用具最大的企业得斯清公司不仅开发了课程,还推出了讲座、工作坊、讲评等培训活动,向教师和学生讲授清扫的知识,其课程内容还被东京都品川区应用到了新教师培训中。
比如富山市市立大广田小学针对“清扫教育”要培养的意志力、创造力和社会性,相对应地开发了四个阶段的课程。准备阶段,教会学生扫帚、抹布、簸箕等清扫工具的使用方法,还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清扫知识,比如哪些地方用湿抹布擦更好,有电器插口的地方一定要用干抹布擦防止触电。用扫帚时要把垃圾从一个方向扫到另一个方向,左右晃动是扫不干净的。第二阶段,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鼓励学生把承诺的清扫任务坚持做完。第三阶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寻找别人没发现的、需要打扫的地方,并思考如何用最好方法将其打扫干净。第四个阶段,培养学生的社会性,通过清扫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相合作的能力。
除了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这已经成为日本教师的共识。因此,日本教师在讲授清扫课程时,一般都是由学生们来讨论工作分配和工作方法,很少有教师会直接指派任务。
在教育的目标上,也因成长阶段而不同。比如小学低年级着重培养学生养成想清扫、喜欢清扫的意识,教会他们抹布和扫帚等基本清扫工具的使用方法。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时候,让学生们合作完成扫除,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初中阶段,则通过小组讨论来分配清扫任务、安排清扫的步骤、思考扫除的方法,并通过事后讨论来进行改善。
“清扫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日本学校的清扫教育,简单来讲,有以下几个目的和意义。
第一,清洁学校环境,营造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人舒心和清新,可以更加投入学习。这是“清扫教育”浅层次的教育目的。
第二,学习物品整理,统筹学习生活。在打扫过程中,势必要让学生整理自己的物品。学会物品的分类整理,并学会如何有效安排学习和生活。日本的部分学校,为了让学生学会整理,开发了专门的校本课程,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们学会哪些东西应该放在哪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三,培养耐劳精神,锻炼坚强性格。日本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甘愿吃苦的精神,有些学校下雪天还会让孩子们赤膊到操场上做操。而艰苦的清扫活动,也是日常教育中非常重视的,在冬天用冷水擦洗地板,夏天顶着太阳打扫操场。
第四,熟记凡事彻底,习惯万事完美。日本学校让学生打扫厕所,最想教育孩子们的是“彻底”二字。既然打扫了,就要把学校里的角角落落都打扫到,那么每个人天天都要使用的厕所,也是必须打扫的。通过清扫厕所和教师启发,学生们熟记了凡事都要彻底完成,并且习惯了万事都要完美的原则。因此,在日本制作的显示屏,成品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在东亚部分国家,成品率只能达到50%。
第五,获得社会能力,成为合格公民。通过清扫教育,日本的孩子不仅获得了如何将自己身边的环境打扫干净的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会社会参与的能力,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日本学校里“清扫教育”的目的,不止以上几种。但这些目的,都指向一个共同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一个“全人”,一个既会学习,又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合格公民。
我看《爱心树》的感受 篇13
又过了几年,孩子又来了,孩子说:“我要到远方去航行,但我没有船,你能给我一艘船吗?”大树说:“很抱歉,我没有船,但是你把我的树干全砍掉吧!这样你就有船了。”孩子把大树身上的树干全都砍了下来,大树很快乐!
又过了几年,那个孩子又来了,大树说:“我已经没有东西可给你了,但是我还想给你点什么。”孩子说:“我需要一个板凳来休息,你能给我一个板凳吗?”大树说:“你坐到我身上来吧!”大树尽量把肚子挺高,孩子坐了下来,大树很快乐!
日本小学数学教材的改革 篇14
日本小学数学教材的改革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小学数学的水平是比较高的,40年代受军国主义的影响,基础知识有所削弱,程度曾有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战败,制订了新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1947年重新拟订了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由于这个大纲比美国高,后接受美国教育使节团的专家意见,于1948年修改了大纲,减少了内容。乘除数是小数、分数的乘除法、比例、三角形和圆的面积等移到初中教学,教学时数也有减少,在教科书中按生活单元来编排教学内容。结果不仅降低了数学的程度,而且学生不能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在这之后,社会和教育界纷纷对基础学力的下降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为了适应日本经济和科技的发展,1958年提出了“充实基础学力、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的改革方针,修订了教学大纲,增加小学数学教学时数,提高小学数学的水平。在小学学完算术和简单的图形的知识,把乘除数是小数、分数的乘除法、百分率、比例等重新放在小学来教学。与此同时,还加强数量关系的教学,重视培养数学的思考方法。1968年对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是在国际上开展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高潮下进行的。一方面对传统的算术内容做了一些精选,如精简一些繁难的大数目计算,另一方面增加近代、现代的数概念,如介绍集合的用语和符号,等式的性质,负数概念,概率的初步认识等;加强了函数思想,并增加了一些几何知识,如图形的全等和相似,对称,平移,正多边形,棱柱,棱锥,空间的直线、平面的平行和垂直等。由于增加新内容较多,删减一些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给教学造成一定困难,受到教育界及社会的批评。如全国教育研究所联盟大会有一个报告就指出,“大多数教师感到有一半以上的孩子不能接受课业。”1977年文部省对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进行了如下修订:1.删减内容,其中有负数概念,验证运算的成立,柱体体积,旋转体,等式的性质,概率等;2.部
从三年级移到四年级,体积的概念、全等图形从四年级移到五年级,对称、图形的包含关系以及频率分布等从五年级移到六年级;3.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如加强20以内加减法和乘法表的练习,一、二年级每周各增加了1课时(高年级课时数稍有减少);4.不出集合用语和符号,也不作为正式内容教学,改为渗透集合思想,体现现代化方向不变;对一般数学用语和符号也适当作了精简。1990年文部省对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又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主要是为了适应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社会的变化,进一步使学生养成用数学理论处理日常事物的能力和态度。具体的修改有以下几方面:1.删减少数内容,如四则运算的可能性,用数表示发生不确定事件的程度,用图象表示反比例的特征等;2.增加一些内容,如被除数、除数同乘、除以一个数商不变的性质,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棱柱、棱锥的体积和表面积,圆柱、圆锥的体积;3.加强一些内容,如估算,几何图形的组成要素,图形间的关系。此外还强调通过操作、实验等活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意义的理解,为了减轻计算负担,五年级开始使用电子计算器。
我看银莲的诗 篇15
关键词:银莲;诗歌;个人感怀
一
在泸州的一次文学活动中,我初识银莲。她高高的个子,说话平和,仪态大方,待人接物很得体。她从事商业管理工作,却是一位执著的诗人,诗龄也已有十多年了。以诗会友,在泸州的那一片荔枝林中,我们谈诗论文,好一派“雅好斯文”的图景。这种文学氛围我是久违了。
我从事诗歌创作和评论已有多年。时有身心疲惫、自我否定之惑。早年爱诗﹑写诗﹑与诗人交流,为诗兴奋。如今依然关注着诗歌,却是心气平和、意绪冲淡。一般文人相聚,谈些别的话题,从不高谈阔论文学,更是羞于“好为人师”。什么讲学、授课之类,是很少参与的。而这次却一反常态,这是受到了基层作家的感染。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四川诗歌在全国颇具影响,地位突出。而泸州诗群在川内也令人注目。当时的银莲,似不在其中。尔后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价值中枢偏移,文学的地位并不乐观。而银莲身在商海,却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始终笔耕不辍,这是十分难得的。泸州诗群至今风气尚在,银莲更以其勤奋活跃其间。当人们终于认识到应该以人为本,来全面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时候,文学创作的再度活跃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来认识文学的复兴,在文学复兴的认识中来阅读银莲的诗,就感到特别有意思。
二
过去在我们的眼里,诗人大多是很了不起的。一般都是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集于一身,至少也是热心关注社会政治的人。“愤怒出诗人”,“国家不幸诗家幸”,似乎界定了诗人的重要社会地位。“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大约也是诗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因为在封建时代,知识分子除了“学而优则仕”外,别无他途。既然最终目标是要做官的,着眼政治就是必然的关切。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缘志”与“缘情”就形成了中国诗歌的主流传统。什么“诗者,志之所之也”,什么“兴观群怨”,什么“发乎情,止乎礼义”,什么“照烛三才,辉丽万有,灵只待之以致飨,曲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一部中国文学史,大抵形成了一部诗的历史。除了以诗进言,以诗进身,以诗避祸这些封建时代特有的实用功利需求之外,应该说,关切天下兴亡,忧患国计民生,同情人们苦难,渴求社会变革与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宝贵财富,是特别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
但是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位诗人都成为忧国忧民之士,不能将诗歌艺术框定在深沉厚重,大悲大恸的主流特色之中。当改革开放日渐深入,中国人民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身心愉悦放松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不面对一个话题:闲适出不出诗和诗人?“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不是古已有之吗?
其实现代人的生活层面更为丰富和宽阔,真正百花齐放的春天已经到来。不仅“诗无达诂”,而且“诗无定格”。写心性,抒感怀,言为心声,词为意达,莫不可以为诗。以这样的认识,我们对当代诗歌就应当抱定一种更为宽容、更为平和的心态。与其把诗看成少数自恋“精英”的高端制作,不如把诗看成群众文化中极为活跃、极为朴实、极为普通的文化现象。
三
正是以这样的心态,我很有兴味地读了银莲的作品。银莲的作品大多抒写个人感怀,没有太多的社会重负,没有什么“微言大义”。她的诗,短小、清新、富于哲理,不少诗句形象生动,明显见出古典文学的修养。在精神指向上,她追求唯美,追求浮华喧嚣中难得的冰清玉洁。如写荔枝“红红的眼/被相思点燃”,“多情的土地/生长纯朴善良/褪去浮华/荔枝以冰清玉洁/诠释完美”《荔枝红了》。[1]传统吗?确实是够传统的了。如果不是在资本压抑之下的感怀,这种以“冰清玉洁”来“诠释完美”的理念,就肯定是很落后的了。“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一片冰心在玉壶”。古人不是早有这样的美学理念了吗?问题就在于:这是否定的否定。是在21世纪初期中国商品经济如火如荼的时代的产物,这就须另眼相看了。
银莲的诗在情与理的结合上,独步风景,试图写出自己对人生的哲理感悟,见出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语言功底。如“穿过绿色封面/走进你的神奇/每一行脚步都是惊叹号/见证巧夺天工的魔力”(《都江堰》)。[2]“故人在异乡的风景里/枝繁叶茂”(《故人》)。[3]“花开的时节选择离去/收藏是永远的美丽”(《记忆》)。[4]
银莲的诗也不全是温柔敦厚、纤巧细腻的。她还有《听海》这样的作品:“扑面而来/拥着你蓝色的心跳/激情的鼓点/乱了脚步”,“掬一捧记忆的浪花/岁月沉淀的酸辛/长成珠贝”,“贴近你波涛起伏的胸膛/感受你的博大”……[5]如果诗人调色板上的色彩不足,那她画出的风景的色调当然就不会丰富。这首诗透露出的某种气息,显示了银莲情感素质中的另一面,值得重视。
银莲的诗其实也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她对社会人生的关注有时是以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的。《山里的孩子》具有代表性:
比小鸟起得更早/一条泥路/盖满深深浅浅的脚窝//山里的孩子/把生活背在肩上/
童话写满艰辛//书包是魔方/装满孩子的梦想//好几里山路/在日历上走来走去/要走
多少年/才能走出这一片天[6]
人物的勾画简约而生动,一种爱心充满其间。这类诗在银莲的创作中是珍贵的。此外,像《草堂听雨》,还有些历史文化意味。在《油纸伞飘过古镇长街》中,她写道:“进士牌坊/牵着一条老街/青石板路紧赶几步/就走进了明代”,“一条小河养大了/王朝闻和凌子风/养大了中国现代美学和电影”。这是在尧坝古镇的书怀,这类诗,也是有文化意味的。
除了在形象创造上有自己的特色外,银莲诗歌在短小明快的节奏中体现出音乐感,读来上口。她几无长篇大制,也没有冗赘的句子,与现在一些诗的“玩”家的语言是有区别的。
当然,银莲的诗题材还不够广泛,触及的社会生活内容还不够宽阔,思想的深度和艺术表现的手法还有待丰富。她所追求的文化意蕴还有待强化。她的诗散珠碎玉较多而完璧较少,这是需要通过艺术构思的成熟来解决的。这些都有待她在今后的创作中思考。
愿银莲在她的诗——这一片承载她“所有的欢乐和忧伤”的“心灵天空”下自由行走,边走边唱。让读到她的诗的人感受到一种纯朴、一种美丽、一种亲和、一种执著的家园感和对文化精神的坚守。
注释:
[1] 见《星星》诗刊2005年第12期。
[2][3][4] 见银莲《时光的河流》,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第13页、第18页。
[5] 见《大众阅读报》2010年4月2日第2版。
【我看日本的小学教育】推荐阅读:
日本小学的写作课08-24
日本小学的环境教育12-23
日本小学教育07-17
日本景点旅游心得小学10-24
日本中小学教育启示11-30
日本的礼仪教育07-25
日本的道德教育07-14
日本战后的爱国教育09-26
战后日本的素质教育05-20
赴日本考察教育的启示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