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本考察教育的启示

2024-06-14

赴日本考察教育的启示(精选4篇)

赴日本考察教育的启示 篇1

赴日本考察报告

公司名称:北京中兴实强陶瓷轴承有限公司 考察人员:总经理等4人 派赴国家:日本出国时间:报告日期:

2013年10月29日至2013年11月04日 2013年12月14日

目录

一、考察目的

二、考察人员

三、考察的主要内容

1)参观日本东京化工展览会

2)学习、观摩日本三和公司福知山磁力泵工厂

四、考察总结

1)机遇 2)挑战

五、附图

一、考察的目的

近年来,虽然全球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但是影响人类基本生活的能源、医药、食品、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势头始终不减!随着新兴科技的进步,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发展更加迅速。其中,亚洲地区,日本的化学工业一支独秀,在日本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石油冶炼、轻、重化工设备、制药机械、食品加工等行业,高性能、高效率、节能,尤其是对保护自然生态、绿色环保的化工流体机械设备的开发,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了解近邻日本的先进陶瓷轴承及其相关产品的未来市场需求,更好的借鉴和学习日本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进一步扩大我们陶瓷轴承产品的出口,让企业发展走向国际化,应日本Sanwa(三和)磁力泵公司的邀请,2013年10月29日至2013年11月04日在王征总经理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四人对日本进行了为期7天的参观、学习和访问。

二、参加考察人员(略)

三、考查的主要内容

1)、参观东京化工流体机械设备展览会,了解日本化工流 体机械设备的发展现状和水平。

2)、了解先进结构陶瓷材料及陶瓷轴承、陶瓷球阀、陶瓷 机械密封等产品,在日本市场的应用情况,用户群体,及市 场前景。

3)、了解日本磁力泵生产企业Sanwa 公司的磁力泵生产,工艺过程、组织和管理,学习日本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10月末的东京,气温相当于北京的9月,温暖和煦。2013年10月29日13:55,我们一行四人乘坐MU271 次航班从北京途径上海,历时5个半小时多的飞行,东京时间2013年10月29日22:00抵达日本东京成田国际机场。

办理了进关手续,走出海关,乘坐机场大巴,途经一个半小时车程,抵达东京品川王子酒店。

初入日本,我们眼中的一切,俨然德国一般,第一个感觉就是震撼,干净和宁静。从喧嚣的东京到繁华的大阪,再到清冷的福知山,沿途各种工厂密布,鳞次栉比,但是,映入眼帘中的却到处是青山绿水,宜人景色!城市中除了公园,见不到裸露的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城市和乡村之间几乎没有差别,狭窄的街道,清晰的斑马线,如雨 后的清晨般清新整洁。不论城市、乡村,大街、小巷,环境都十分的优雅,这种干净是一种全社会的,反映了人心的上 进,对完美的追求;大巴车上、地铁中、新干线、餐厅,公

共场所绝听不到大声喧哗、打手机,只有匆匆的身形和清脆的皮鞋声敲打着石阶,与国人的焦躁不安相比,更让人感觉 到日本人内心的宁静...。

日本在地理上,离我们很近,但是在内心的感觉上我们离日本却很远!

1)参观日本东京化工流体展览会

东京国际化工流体展览会(INCHEM TOKYO 2013),每两年一次在东京最大的展览中心TOKYO BIG SIGN 举行,也是目前日本最大、最专业的化工流体设备、装置、系统集成、检测仪器的汇集展。从展会上,我们了解到,几乎日本所有知名的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环保、能源企业都参加了该展会,以日本企业为主,国外的企业相对数量很少;中国的企业也组团参加了展会,但是规模不大,产品新意不多。

此次展会重点产品是围绕化工流体的生产、制程控制、在线检测、系统装备为主要对象,专门为石油、化工、医药、食品、冶金及核工业领域,解决有毒、有害、腐蚀性、易燃、易爆流体的输送、反应、循环、控制等场所,提供高效、节能、绿色、环保新产品,特点是:能够显著的提高生产设施 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维护成本,并能减少污染,保护 环境,造福人类生活。我们在这个展会中,遇到了几乎所有 的用户群体,找到了我们产品真正的卖点和服务市场。

展会上,日本京瓷、日本三井、日本宇部、日本帝国、日本伏虎、日本富士金、日本日机装、日本易威奇、日本尼克尼、日本三和 …..等众多的磁力泵、屏蔽泵、氟塑料泵、计量泵企业、阀门制造企业和机械密封件制造企业,展出了采用氧化锆陶瓷的新型转子泵,碳化硅陶瓷硬密封球阀,碳化硅陶瓷磁力泵隔离罩等富有新意的产品。这些公司拥有一流的产品设计、工艺、加工制造水准,受众产品遍及全世界,需求旺盛,产品性能指标基本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由此可见,先进陶瓷材料及其制品,在日本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亟待我们去提高自身的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和企业知名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日本市场的需求。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而又工业发达的国家,对资源的渴望与合理、高效的利用尤为关注!近年来,由于先进陶瓷材料的生产技术、工艺装备日臻完善,冷等静压、气氛保护烧结(GPS)、热等静压(HIP)装备的普及,数控加工中心、注射成型工艺的采用,使得先进陶瓷材料的性能大幅提高,制造成本大幅降低,与各种金属材料之间的复合设计、组合设计,使陶瓷材料脱离了性脆、难加工的魔咒,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有着无比广阔的应用前景。

先进结构陶瓷 FINE CERAMIC,又称精细陶瓷,通常

指高性能、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总称,大体上分为:氮化物、碳化物和氧化物三大类。这些材料通常都具有:重量轻、硬 度高、耐磨损、不导磁、电绝缘、耐各种强酸、强碱、盐腐 蚀,线胀系数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这些陶瓷材料目前在 磁力泵、屏蔽泵、转子泵、马格泵、高压柱塞泵,各种流量计、机械密封环,各种阀门中的应用量日益扩大,从陶瓷轴、陶瓷球、陶瓷轴承、陶瓷轴套、陶瓷球阀、陶瓷阀板,陶瓷叶轮到陶瓷密封环等关键零部件,已经部分或全部取代了传统的金属不锈钢、钛合金材等材料,成为未来发展和应用中不可替代的主流产品。

常用的氮化硅、碳化硅、氧化锆、氧化铝等作为先进陶瓷材料的典型代表,过去的二十年间,在日本得到了长足的开发和利用,日本京瓷的注射陶瓷结构件、日本东芝的陶瓷球、日本三井的氮化硅通气转子、日本宇部的陶瓷粉体等产品质量、产业规模均居于全球领先。其中,日本京瓷更是以五十年不败的经营神话,屹立在日本的产业界!日本京瓷的老板,著名的企业家:稻盛和夫更被誉为“经营之神”。

整个参观过程中,感受最多的是日本产品的外观造型雅致,色彩选择细腻,加工制作精良,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极高。

2)学习、观摩日本三和公司福知山磁力泵生产工厂

参观具有75年历史的日本三和公司,观摩福知山磁力

泵生产工厂,学习磁力泵生产工艺过程和现场管理,看到了许多新东西,学到了许多经验;更看到了日本企业的长处和 优点,值得借鉴,值得反思。中国企业和日本相比,需要改变的更多是企业发展思路及理念的更新,价值观的改变,尤其是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规范:从走进车间机台开始,各作业场所,秩序井然。工装、工位器具、工量具、图纸、工艺文件,合理有序,摆放整齐;

管理:各种看板、规程、规章制度、管理规范车间密 布,全面实行5S管理、标准化作业;

质量:关键零部件几乎100%检验。

环保:操作现场,干净整洁,各种跑、冒、滴、漏,废水、废油一律回收处理,内部循环使用,严禁点滴对外排放,如发现企业违规,即刻收押法人,绝不手软。尽管各种机加:车、铣、刨、磨、镗、焊接工种齐全,但是几千平米 的车间内,无烟、无尘;车间地面、机台下面,无油,无水,令人刮目!

节能环保在日本已经是深入人心,街道上跑的车辆,有近70%的是小型、轻便车,面包车,遇红灯等待时会自动熄 火,绿灯时又重新自动点火,尽可能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 污染。

通过与众多的日本企业客户几年的交流和生意往来,实践证明,先进陶瓷材料及其产品,在日本具有非常大的开发 潜力,日本企业对新兴材料产品的开发应用十分的渴望,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非常之高!只要坚持长久、不断地创新、开发,保证高品质的产品质量,就会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和市 场订单。

四、考察结语

1)机遇

我们目前所生产的氮化硅、无压烧结碳化硅、氧化锆、氧化铝等陶瓷材料与日本京瓷的陶瓷材料产品范围近乎一样。但是,由于我们起步晚,底子薄,资金匮乏,装备落后,没有任何成熟经验得以借鉴,更加上国人对新兴先进陶瓷材料及产品认识的偏差,企业发展相对缓慢。

从2003年开始,我们以滚雪球的方式,自强不息的发 展,历经十年时间的实践经验累积,在技术装备、生产工艺、产品标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创新和开发工作,取得了诸多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陶瓷 轴承生产体系,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开发的高精密全陶瓷球轴承、陶瓷球、陶瓷圆柱、圆锥滚子轴承;碳化硅滑动轴承、轴套、推力盘组件;碳化硅硬密封陶瓷球阀、长寿命高压泵碳化硅陶瓷柱塞,氮化硅陶瓷升液管、通气转子,机械密封环等,四种材料,十大类,七百多种产品,远销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英国、日本、美国、韩国和台湾 等国家和地区。

我们的陶瓷轴承、陶瓷球阀、陶瓷球等产品,通过日本众多用户的使用证明,质量是优良的,性价比是较高的,完全可以为日本市场所接受。其中,先后向日本三和、日本富士金、日本光洋、日本NSK、日本松下、日立、富士电机等企业提供了高品质的产品。

我们批量生产的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轴承产品,经过日本三和公司所做的第三方产品对比检测后确认,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和材料性能,均高于我们的竞争对手(FINE CERAMIC);

我们提供给日本富士金公司的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球阀产品,经过日方检验,达到了“ 完全零泄漏”,性价比十分优良;

我们的大规格尺寸47.625毫米,G5级高精度氮化硅陶 瓷球,获得了日本第三大轴承公司,光洋(KOYO)公司的高度质量认可,经过日本大阪工业制作研究所检测,表面粗 糙度达到了G3以上的水平。

通过与日本企业的往来和产品销售,使我们对自己的产品质量和企业管理定位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也给我

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日本企业同台竞争。

2)挑战 通过七天的考察,学习、观摩和交流,使我们对日本的企业、产品、社会和人文环境有了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日本员工对自己产品的质量坚守意识、企业品牌忠诚度、企业信誉十分重视,理念上与中国企业差距甚远。对产品品质的要求——零缺陷!始终如一的精神,与国内企业的凭感觉、差不多,看似接近,实则差距天壤之别!

日本人的稳健、敬业、执着,与国人的焦虑、浮夸、短 视形成了鲜明的比照,是值得我们深思入髓的东西。面对眼前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感到有必要做更进一步的扩大市场宣传和产品推广力度,尤其是像日本、德国和美国这些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强资讯联络,和企业文化的交流。

日本人只能听得懂强者的语言,只会向强者低头!要学习日本企业,首先要从精神层面走进日本人的内心世界,搞企业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要潜心学习,踏踏实实修好内功,把基础和根基打牢,视产品为企业的生命!树立品质高于一切的理念,我们也深知,要做到这一切真的很难。

赴日本考察教育的启示 篇2

关键词:甘肃;苹果;产业;发展;启示

2011年9月山西省果业总站组团赴甘肃考察苹果产业发展,先后在平凉市泾川县窑店镇坳心村、飞云乡七冢坳“双千亩”果园、飞云乡元朝村标准化果园;庄浪县万泉镇北川标准园、万泉镇整流域山地沙田苹果生产基地;静宁县李店河流域6667hm2绿色果品出口创汇基地、治平马川农业规范认证基地及天水市麦积区花牛村元帅系苹果出口基地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甘肃苹果产业规模之大、管理水平之高、发展势头之强、经济效益之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作者的一些感受介绍如下,希望能对山西省的苹果发展有所帮助。

1对甘肃苹果发展的几点认识

1.1甘肃发展苹果思路清晰、速度快

甘肃的各级政府从上到下对果业发展都颇为重视,把发展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的重中之重。按照“扩规模、促管理、提质量、增效益、拓市场、创品牌”的基本思路做大、做强、做优果品产业。全省做法是“确定一个产业、出台一个办法、整合一批资金、落实一个单位”。甘肃省省政府出台了《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2011年扶持资金由原来每年的5000万元增加到了1亿元;启动实施了“1000万亩优质林果工程”,整合扶持资金1.285亿元,全年用于苹果产业发展资金达2.85亿元。产业政策出炉,发展资金到位,有效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相关企业及广大果农的积极性,有力地保障了苹果产业发展。

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目前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发展格局。近两年发展速度惊人,各级政府全力打造果业这一富民产业,以大规模建设大产业,实行集约化经营,实现苹果适宜区全覆盖。泾川县每年以3334~6667hm2的速度递增,整村、整乡、整区域地发展苹果产业,2~3年实现适宜区全覆盖。静宁县按照持续发展南部、规模发展中部、适度发展北部的方针,抓住机遇,瞄准市场,扩量、提质、增效、创牌,把果品产业打造成静宁的标志性产业,把静宁建成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目前甘肃省苹果面积27万hm2,位居全国第2位。

1.2甘肃苹果管理水平高,技术落实到位

甘肃苹果产业在上规模的同时,还突出质量管理。甘肃果业能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产业效益的关系,准确把握面积增长与提高质量的内涵,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重视果园基础条件改善,把果园机械化、简约化、标准化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把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优质”上。

考察区苹果的管理水平高,不只体现在我们参观考察的示范园树形整齐,树势强健,配套的技术措施到位,基础设施建设好;还体现在沿途经过的果园也是整齐划一,在发展面积规模化的同时,实现了管理规模化,达到整体果业的高水平。考察区的果园管理能抓住主要矛盾,贯彻一整套的技术措施,我们参观考察的果品产业区,基本上都属于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0mm左右,为解决果园缺水这一主要问题,他们推广了覆黑地膜、覆沙保墒等措施。覆盖黑地膜不仅可以保水、保肥、抑制杂草生长,还可以提高产量。据了解,覆盖黑地膜是当地果园推广的基本技术,树形改良、测土配方、保肥节水、病虫害综合防治、铺反光膜、单果管理等提质增效技术也做到了全面落实。在强化基础管理的同时,注重标准化建设,按照统一规程建设“国家绿色食品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良好农业规范(GAP)苹果示范基地”,并取得有关部门认证,此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果品质量提高,得益于技术服务体系的健全,甘肃省培训果农在精管理、细服务上大做文章。泾川县每村都配备了农民技术员,每个技术员县财:政每年补助3000元,全县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补助农民技术员,切实把各项技术落实到园到户。村技术员广泛发动,精心组织,深入田间地头,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从苗圃育苗抓安全质量,到幼园管理抓拉枝造形,盛果期果园抓投入抓管理。注重将典型引领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不懈的抓点示范,集成技术、资金、力量,创建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高标准、高水平且有引领作用的标准果园。在建好标准园的基础上,建设一大批苹果产业“万亩乡”、“千亩村”,全力打造面积大、标准高的示范村、示范乡、示范县。

1.3甘肃苹果经济效益高,产业链条完善

我们考察的这几个县、区,管理水平高,果品质量好,产量高,大部分果园667m2产量3000~4000kg,收益2~3万元。质量优势体现价格优势,考察区像泾川、静宁、天水等地苹果平均价格在7.4元/kg左右,我们参观的庄浪县万泉镇北川标准化果园果品卖到9元/kg。在一定程度上,甘肃果品的收购价格引领着全国果品的价格走势,连续多年都是全国苹果产地收购价最高的省份。

高效益无疑来源于高质量、高产出,但与完善的链条也是密不可分的。贮藏、加工、信息服务、合作化经营、品牌建设等环节畅通,确保了甘肃苹果好果子卖到了好价钱。2010年甘肃全省的果品贮藏能力达到150万t,占到果品产量的50%。全省有7家大型苹果浓缩汁加工企业,年果汁生产能力达15万t,原料处理能力80万t以上。品牌创建方面甘肃省主打“花牛苹果”、“平凉金果”两大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上市,靠品牌占领国际、国内市场,靠品牌赢得消费者喜爱,靠品牌带动产业发展。

2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2.1必须坚定不移发展果业

甘肃考察区与临汾市地理条件极为相似,同属黄土高原地貌,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境内山川、丘陵、沟垣齐全,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平均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无工业污染,农业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我们的干部和果农也要抓住这天然的优势,大力发展苹果,这是我们实现“十二五”末全市农民收入翻番的科学之举。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地把果业作为一项骨干产业来培育,全力加快产业富民进程。

2.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我们要充分借鉴甘肃省发展果业的经验,发挥优势,顺势而为,全力加快临汾市果业建设步伐。一要充分发挥地理优势,把好产业放在好地方,向优势区集中发展。二要大力推广树形改造、增施有机肥、生物覆盖、单果管理等技术,认真借鉴考察区覆沙、覆膜、生物覆盖等节水保墒的好经验、好做法,立足水保措施,积极推广果园旱作栽培技术,进一步发挥山区果业的优势,解决果园干旱缺水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靠科学技术支撑产业健康发展。三要坚持典型带动、效益驱动,把培养典型作为推动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一批果业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用身边的典型引领果业发展,实现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战略目标。

2.3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一是要优化布局,扩张规模。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以建设“一村一品”为重点,推动果业面积迅速扩张。二是要健全体系,优化服务。要尽快建立和健全技术服务体系、苗木繁育体系、贮藏加工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建成产前、产中、产后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促进果业健康发展。三是要扶持龙头,延伸链条。要积极扶持建立一批与果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提高产业效益和附加值。四是要加强营销,打造品牌。要充分借助尧庙华门、洪洞大槐树、吉县壶口、乡宁云丘山等人文旅游资源,发挥“壶口”苹果、“隰州”梨等品牌的龙头优势,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以品牌赢得市场。

2.4必须坚持强有力的行政推动

任何一项产业发展都离不开行政强有力的推动。甘肃省果业发展到全国领先行列,行政推动是其获得成功的宝贵经验之一。我市果业健康快速发展,“十二五”的果业规划目标完成需要全市上下把果业摆到突出的位置来抓,要切实强化行政推动各项措施,出台政策、整合资金、全民动员,共同致力于果业这项富民产业,推动果业又好又快发展。

(收稿日期:2012-02-28)

赴新加坡培训考察的启示 篇3

新加坡五所学院有五种特色,各有优点,我国与新加坡的国情不同,我校与五所院校开设专业有很大区别,不能完全照搬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很多做法,但是他们的一些理念和成功经验对我们职业教育却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校园文化方面

校园文化方面的建设,是我校的强项,在社团建设,素质教育方面我们探索了几年,应该说还是有声有色,但是比起南洋理工学院那种亲商理念,学校标识无处不在,无界化组织的理念建立,教职工的献身与敬业精神,教师的群体协作精神,视自我提升为己任、愿意学习和分享知识与经验的精神等方面还需要好好学习。我们需要打造出具有我们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品牌,让每个学生、教职员工以重庆电专为荣,在社会上开拓人才市场。

(二)专业及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方面

借助南洋理工的成功经验,在一些合适的专业采用项目驱动法进行课程设置。以学生就业为出发点,社会的需求为导向,立足于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重点地建设我们现有的专业群及核心课程群,并根据企业岗位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学科整合,为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就业提供准备。各个专业要有与企业应用相适应的项目,变理论灌输式教学为项目引导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式接收为主动式学习,最终通过项目来开发学生的潜能。不能一概的以为项目一定就是开发,可以是维护、使用与检修项目,项目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理论的教学。在开发课程过程中,要主动走向社会,聘请企业、行业的专门人士参与,特别要注意进行人才需求、专业调研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将用人单位的需求和职业教育的职业特点体现在课程设计中,并且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不断考察市场变化,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在开发课程过程中,要遴选优质师资参与课程开发和建设,以保证课程质量。开发的课程要体现本校的个性、特色与风格。

借鉴双轨制,开展专业与课程建设。

(三)综合科技教学模式的开发方面

综合科技教学模式下的学期综合项目的内容一要实、二要新、三要具有适当的综合性。即内容要紧密联系实际,具有真实性、实用性,内容要反映当今企业的实际技术水平或将来的发展趋势,要将多元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新的综合项目开发中,教师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了解专业发展方

向,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设计出综合性的实践项目。要合理设计综合项目的组织形式,在明确内容和具体目标后,要合理安排时间、地点、教学形式,将完整的企业工作过程引进课堂。项目在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重点和培养目标,因此要科学地安排教学场所,采取最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和辅导方法,要严格遵循企业的程序和规程来规范训练。这样,既能保证所开发项目的组织形式更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借鉴“教学工厂”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

南洋理工学院通过创新,将“学校的教学”和“工厂的需求”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现代工厂的生产经营环境浓缩并模拟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在校内建起技术先进、设备超前、环境真实的“教学工厂”,通过项目管理使师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未来工作岗位所必须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又具有企业真实环境所需要的实践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管理能力。通过让学生“现在学的”和“毕业后企业用的”、“自己今后要做的”基本保持一致,使人才培养工作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其理念,加强校企联合,加强硬件建设,结合自己的校情来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的改革工作中,我们要以真实的职业环境和活动为核心,坚持实用性和前瞻性的原则,尽可能地将专业课和实验实训课合为一体,请企业人员共同参与开发出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学校自身办学条件的校本课程,按照完成岗位任务的需要安排教学的知识模块和结构,并不断把生产经营、管理、建设与服务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很实在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条件允许时,采用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出不同的项目,既是工作任务也是一个课程单元、一个研究课题,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主动地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教师在旁给予咨询指导,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教学或共同研究,个别问题给予辅导。在课时分配与安排上,灵活地安排学生进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和顶岗实习,理论与实践交替穿插,让学生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变“要学生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素养,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应用技能。在条件不允许时,可以模拟企业环境与岗位工作环境,使教学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基本相同,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训练、仿真模拟器实训后,再进行真机操作训练,最后到真实的企业岗位上顶岗实习。

(五)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南洋理工学院依靠任人唯贤,重视能力,待遇与能力挂钩的管理模式,建设了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抓住了学院生存发展的命脉。我校应当好好学习,提高老师钻研业务的积极性,让教学员工有积极进取,以校为家的依托感。

学校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教育的对象是社会、企业和学生,教育质量的好坏是与教师素质息息相关的,所以,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非常重视人力资源,要求全体职员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培训,掌握一套可灵活使用和具有使用价值的技能来应付未来新的挑战。这种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院学习和借鉴。我校专业教师大都直接从院校分配来校任教,缺乏实践经验、缺少实践技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加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从企业引入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先对这部分兼职教师开展一系列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专业及课程设计开发等方面的培训,然后这部分教师再为学院专业教师开展企业管理、生产过程、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实现聘任教师与专任教师的共同提高。二是抽出一定比例的教师不承担理论教学任务而专门搞科研项目开发或到企业做兼职,可以以一年或两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轮换调整。三是先解决教师参加项目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再全面展开项目式教学,以项目实施代替专业教学。教师参加项目可以通过专业教师在校内边教学边搞项目的方法来进行,专业教师除了做好学院分配的工作外,应该在本专业实际项目的研究、开发和产品制作上深入研究,并具体参加一个项目的实施。我们学院也曾经就专业教师搞项目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和鼓励,但这项工作基本上是属于号召性质的,教师干不干、干的好与坏都没有评价和考核标准。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这样一个好的政策基本上形同虚设。为了确实通过搞项目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建议学院考虑制定一个明确的参加项目的量化标准,即规定一个专业教师在一个学内至少应该完成的项目数量或是项目资金额。项目可以由教师根据专业发展自行研究提出,也可以由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会同学术委员会提出若干个项目选题供教师选做,最后由相关部门批准后实施。项目经费由学院负责,项目成果归学院所有。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项目的进度检查和指标完成情况,在结题时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项目验收并作出明确结论,并作为专业教师考核的一项指标。四是利用现有的师资资源,采取像南洋理工学院那样的互相分享心得,提升自身素质。如SOLID(分享、组织学习、交流和对话),组织教师互相分享商业信息、管理经验和最新的知识等;AES(经验积累和分享),职员把工作经验详细记录,供大家分享;AAR(事后检讨),在重要典礼、活动过后,进行分析和检讨,从中学习经验;RRS(阅读、反映和分享),管理人员阅读新的书籍后,与同事分享阅读心得。

(六)学生企业实习,实行全员参与管理制度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学生企业实习的管理方面采取全员参与的政策。学院的每一名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与企业建立联系,参与学生的企业实习的联系和管理工作。教工定期到企业中了解学生在企业中实习的情况,负责与企业沟通学生的需要,同时,也可以把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带回学校。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也可以解决教师不足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七)建立“来源于企业,用于企业”的理念,发展平等的校企合作关系 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南洋理工学院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培养人才、进行社会服务,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进行教学和科研。学院的教师在承接企业的工业项目时组织学生共同参与,既是教师又是项目经理,既可以完成学院的教学任务也可以完成企业的项目任务,师生双方均能得到锻炼和能力提升,校企双方均可获得较高的效益。在这种良性循环下,校企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学校成为了企业的人才库和技术中心,让企业信赖、依赖,自然能获得企业的大力支持和资金、设备的投入;企业的项目与需求,成为学院科研的资源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也鞭策着学院不断发展前进。我国高职院校在履行高校三大职能方面明显落后。我们往往抱怨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实训、不愿意赞助设备与资金等,希望国家能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促进。事实上,我们首先应该从自身进行反省,看看我们高职院校为企业作出了怎样的贡献,看看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否快速地为企业创造效益、我们的科研是否能为企业所用、我们的技术开发与服务是否能对企业发展有所促进。企业只有深切地感受到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科技水平和社会服务的不可或缺与不可替代性,才会愿意与我们合作,才能积极主动地向你提供资金投入和设备支持。我们也应象南洋理工学院一样,将“为企业服务”作为自己的使命,深刻地认识“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办学道路”的内涵,根据自身资源与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主动融入企业的产业价值链,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能力,竭诚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发展平等的校企合作关系,其最基本的条件是我们的师资具有强大的项目开发能力,能够完成企业对产品的要求。

个人由于非常认同刘《中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策略与特色及其启示》的观点,本文中做了大量引用,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赴日本考察教育的启示 篇4

上午,在中关村管委会的精心安排下,大家先后参观了中关村科技园的生命科学园、国际孵化园和西区。听取了中关村管委会有关情况的介绍。中关村科技园成立于1988年,是全国最大科技智力资源密集区。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园区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结构合理的高科技格局,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超过30%,从业人员近50万人,其中大学本科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超过50%。

在听取园区领导关于园区基本情况的介绍后,大家来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实地参观国家生物芯片北京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园以生物领域重大产业化项目为依托,是集科学研究、企业孵化、国际交流和人员培训为一体的国家级生物产业化创新基地。驻区企业追踪国际前沿,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

随后,大家来到中关村国际孵化园。该园发挥企业、政府、高校和社会的资源优势,创造条件为园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的解决方案,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国际MBA教育。正在开发建设中的中关村科技园西区是现代化的商贸中心,园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一篇: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系下一篇:gps动态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