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欧盟植物检疫的考察报告

2024-10-28

赴欧盟植物检疫的考察报告(通用7篇)

赴欧盟植物检疫的考察报告 篇1

赴欧盟植物检疫考察报告

为了解欧盟植物检疫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法规建设,学习检疫隔离温室的设计、建造及使用管理经验,3月10至23日,结合中英农业科技交流项目,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农经司、农业部发展计划司、种植业管理司、规划设计研究院、全国农技中心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考察团赴英国、荷兰及法国对欧盟植物检疫工作进行了考察。在欧期间,考察团拜访了英国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部,考察了英国农业部中央科学研究院、苏格兰作物研究院、国际园艺中心及其检疫隔离设施,参观了荷兰温室公司、法国瑞奇公司等温室制造企业,获取了大量相关信息,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现将考察情况简报如下(检疫隔离温室技术报告附后)。

一、欧盟检疫基本情况

农业在欧盟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为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并服务农产品贸易,欧盟十分重视植物检疫工作,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植物检疫体系。

(一)有效的管理模式

欧盟是一个由15个独立国家组成的经济政治联合体,奉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包括检疫政策,这种特殊的环境产生了特殊而有效的检疫管理模式。

在欧盟层面,欧盟理事会负责植物检疫基本法规的制定及重大检疫问题的最终决策,欧盟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包括制定实施细则、提出经费预算、协助成员国开展检疫检验、核查疫情发生及处理情况、与非欧盟国家签订检疫协定并组织农产品进口预检等。为加强协调,欧盟成立有植物检疫专门委员会,参与检疫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重大检疫决策,先由专门委员会讨论评议,取得一致后,组织实施,否则须提交欧盟理事会做最终决定。

在成员国层面,通过将欧盟检疫法规本国化执行统一的检疫政策。根据欧盟植物检疫法的要求,各成员国均设立或指定了一个中央职能部门即国家植物检疫机构负责植物检疫事务的协调,并统一管理本国的植物检疫工作。尽管各国的国家植物检疫机构名称不尽相同,有植物检疫局、植物保护局、质量政策局等,但无一例外均隶属于农业(农渔食品、农林)部,并通过在各地设立下属机构垂直管理全国植物检疫工作,既无内外检之分,也无农林业之别。

(二)完善的政策法规

长期以来,欧盟十分重视检疫法制建设,形成了完备的法规体系。依法检疫是欧盟植物检疫工作的显著特征。

一是体系完备。欧盟检疫法规体系由基本“法”、行政法规和双(多)边协议三个层次构成。针对全局性检疫问题,制定严格意义上的基本“法”,其核心是植物检疫法,也包括马铃薯癌肿病、胞囊线虫等10多项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控制法令。为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基本“法”明确要求欧盟委员会制定具体办法和程序,包括委员会令、决定及建议等110项,既有行政法规,又有技术标准。欧盟委员会还与各国签定了相当数量的双边、多边协议。

二是制修及时。欧盟检疫立法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根据检疫工作变化情况,不断修订行政法规,并对基本“法”做必要修改,从而保证法律法规尽可能符合实际需要。以植物检疫法为例,1977年颁布,其后23年内进行了大大小小39次修改,2000年又归纳历次修改,制定颁布了新的植物检疫法。

三是要求极严。欧盟检疫法规是成员国必须遵循的最低要求,成员国有权通过本国立法确定高于欧盟的具体要求。如为保护本国农业生产安全,英国对健康种苗传带某些病虫的允许量比欧盟低、发现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后的禁种年限也长于欧盟。发生马铃薯金线虫和白线虫的地块,欧盟分别禁种马铃薯5年和10年,英国则要求禁种6年和12年。

(三)科学的检疫做法

在农产品检疫方面,欧盟做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一方面,根据疫情发生分布,将一些检疫性有害生物列入名录进行检疫,确保符合既定的检疫要求;另一方面,根据欧盟委员会的建议,欧盟理事会经常对名录进行修订补充。

欧盟检疫名录分6大类,包括《禁止传入传播的有害生物名录》、《禁止随特定植物或植物产品传入传播的有害生物名录》、《禁止进境植物(植物产品)及其相关物名录》、《满足特定条件方可进境的植物(植物产品)及其相关物名录》、《进境前必须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及其相关物名录》、《需采取特殊检疫措施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录》等,涉及有害生物、植物、植物产品及栽培介质等多达351种(类)。部分名录还根据有害生物在欧盟有无发生、植物(植物产品)是否源于欧盟、对象物关系整个欧盟还是特定保护区等,进行了细化分类,操作性极强。

欧盟各国围绕《进境前必须进行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及其相关物名录》开展农产品检疫工作。一是对名录中源于欧盟的对象物实施检疫。各成员国植物检疫机构委派植物检疫人员进行产地检疫,每年或每茬不少于1次,必要时作室内检验。对农产品加工、储存场所、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也要进行认真的检验,确保输往其他成员国的农产品具有良好的植物卫生条件;二是对名录中来自非欧盟的对象物实施检验。进口农产品不管最终销往哪个成员国,原则上要在进入欧盟的第一个成员国口岸进行检疫,核发植物检疫证书(即统一的植物护照)后,才能在欧盟境内流通,以确保输入欧盟的农产品具有良好的植物卫生条件。

为确保各项检疫要求落到实处,欧盟还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对作物生产者和进口商进行注册登记,相关信息要伴随其生产或经营的农产品流通,力求每一批农产品都可以回溯到它的源头;二是根据需要实施市场检疫,带有植物检疫证书的农产品跨成员国边境流动时无需检疫,但在市场流通时要接受必要的核查;三是对进入保护区的农产品提出特殊要求,符合要求才能进入保护区;四是欧盟委员会可组织成员国对进口农产品实施原产地预检。

(四)严格的疫情处理

欧盟要求,成员国发现新的有害生物,无论是否列入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只要是首次发现,都要立刻报告欧盟委员会,并通知有关成员国采取紧急调查和处理措施。必要时欧盟委员会植物检疫专门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调查,论证成员国采取紧急措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予以认可或提出处理要求,采取包括染疫植物(植物产品)销毁、栽培介质及包装材料处理、生产工具、包装储存场所及运输工具消毒等处理措施。一旦确定疫情随某一批农产品传入,欧盟委员会将对其流通过程进行回溯,并通知相关成员国,采取必要的调查处理措施,加强对该类农产品的检疫检验。

(五)可靠的经费保障

鉴于植物检疫的公益性和重要性,欧盟委员会适时提出增列检疫项目,列入财政预算。根据检疫工作的实际需要,主要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购建检疫仪器设备。适应建立内部统一市场需要,欧盟十分重视检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检疫检验所需仪器和疫情处理设备。在经费分配上优先考虑进口农产品集散地、与非成员国交界的边境地区,特别是对处于农产品进出口通道位置的成员国给予重点倾斜,支持力度最高可达实际支出的50%。二是补助植物疫情处理。成员国一旦发生疫情,威胁欧盟整体或局部,可向欧盟申请疫情处理经费补助,用于保证检疫措施的落实和弥补检疫处理的直接经济损失,支持力度可达50%。如进一步处理关系整个欧盟的安全,还可追加部分经费。

二、欧盟检疫隔离设施

由于种苗传带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最大,欧、美等发达国家特别重视引进种苗的隔离检疫工作,将其作为防止疫情传入的最重要措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隔离检疫设施,并对国外引种隔离检疫作出严格规定,配备专门人员,实施隔离检疫。

(一)明确的法律规定

欧盟对种苗进口十分慎重,明确任何作物都不允许大规模生产性引种。生产试验和为科研、育种目的少量引进禁止进境植物必须接受严格的隔离检疫检验。如马铃薯种薯一个品种最多只能引进5块,种薯入境后必须直接运到植物检疫隔离场,进行种植和整个生长期检疫,证明不带检疫性有害生物后进行组织培养,只有健康的一代组培苗才能提供给引种单位使用。

(二)先进的隔离设施

为严防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欧盟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装备检疫隔离场[见图1、2、3]。以英国为例,农业部在约克建有2000m2的大型检疫隔离设施,专门进行进口种苗隔离检疫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研究。其中检疫隔离温室耗资300万英镑,选用高质量材料保证温室的密封性,通过调节进出气流实现正负压差,用水采用封闭循环,温度、光照、湿度均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隔离检疫操作程序严格,人员进出严格管理,隔离检疫废弃物如实验材料、栽培介质等均要经过高温消毒或焚化处理,确保隔离效果。

(三)完善的配套措施

为满足隔离检疫的高技术要求,英国农业部植物检疫隔离设施包括与之配套的综合性实验室,设立了专门的植物检疫部,下设昆虫、细菌、真菌、病毒及杂草等专业技术组,有60多位专家,年运行经费200万英镑。综合实验室装备先进,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pCR仪、高速冷冻离心机等,可开展pCR、血清学检测、核酸杂交等检验检测工作。英国苏格兰作物研究院、国际园艺中心等很多研究机构也建立了高水准的检疫隔离温室,这些机构从事危险性有害生物或转基因研究时,都要求在隔离温室中进行。

三、欧盟检疫借鉴及我们的建议

通过考察,我们认为欧盟一些合理的检疫做法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根据欧盟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我们建议农业部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一)设立专门的植物检疫机构

欧盟植物检疫工作之所以能成功开展,与其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各成员国合理的机构设置密不可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国经验也证明,农业部作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专门的植物检疫机构是做好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保护国内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市场的客观需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植物与植物产品调运量大面广,农业植物检疫任务繁重,1998年原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划出后,国务院仍赋予农业部检疫立法、疫情发布、政府间协定签署等职能,加强了农业部主管植物检疫的职能。我国加入WTO后,植物检疫作为保护国内农业安全和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产品出口唯一可以经常运用、符合国际惯例和WTO规则的合理合法手段,将发挥非关税技术壁垒的重要调节作用,提升农业部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作用。为此,建议农业部设立专门的植物检疫机构,充实检疫力量,做好应对WTO的各项工作。

(二)加快植物检疫隔离场建设

植物检疫隔离场是美、欧等发达国家有效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抵挡国外农产品冲击国内市场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国家检疫能力和水平的综合体现。近年来,为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依托国家植保工程,农业部先后启动建设国家植物检疫隔离场(北京)和成都、广州区域植物检疫隔离场,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按照项目进度安排,年底即可竣工。目前问题主要是检疫隔离场管理模式和运行经费未落实。根据欧盟经验,植物检疫隔离场属纯公益性质,管理相对独立,技术力量雄厚,财政经费充足。为此,建议农业部将植物检疫隔离场的运行管理摆上议事日程,一方面解决检疫隔离场的管理及人员编制;另一方面解决检疫隔离场的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项,确保隔离场运行经费,以充分发挥其有效防止疫情传入和检疫技术壁垒的作用。

(三)保障检疫事业经费

与欧盟充足的检疫经费相比,我国一直没有固定的检疫事业经费,导致疫情普查、封锁控制等工作难以落实,基本数据和基础信息不全,检疫决策和对外谈判科学依据不足。植物检疫是国家需要、公益事业,我国加入WTO后,疫情调查监测、风险分析、官方控制、非疫生产点非疫生产地建设、应急措施研究和对外谈判等,许多基础工作急需开展。为此,建议农业部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将植物检疫事业经费纳入国家农业事业经费财政预算。

(四)加快植物检疫立法进程

欧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检疫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与之相比较,我国《植物检疫条例》虽然1983年已经制定,1992年又修订发布,但近些年国内外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方面缺乏法律依据,有些做法与国际并不接轨。为此,建议农业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法》纳入立法规划、组织立法调研并起草法律文本。

二OO二年四月

赴欧盟植物检疫的考察报告 篇2

1 巴西扶持农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1.1 政府对农业采取的扶持政策和办法

农产品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发达国家对本国农业所采取的保护措施给巴西农产品贸易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提高农产品的竞争能力, 维护农民的利益, 巴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业扶持措施。

1.1.1 以法律形式保障农业投入

巴西政府于2001年12月19日颁布了第10.332号法令, 明确规定国家每年将当年税收总额的17.5%用于支持农贸科技项目。

1.1.2 落实农业信贷政策

根据上一年度农民的产值及其种植面积, 巴西政府分别向小、中、大型农场主发放相当于其生产资金100%、70%和55%的贷款, 并以法律形式规定, 商业银行必须将一定比例的农业信贷直接发放到中小农户手中。巴西银行2002~2003生产年度农业信贷金额为217亿雷亚尔, 较上年度增长了26%。农业信贷的重点是鼓励扩大农业生产, 帮助中小企业增加农产品出口。此外, 政府还建立了“出口保障基金” (FGE) 和“提高竞争力基金” (FPC) , 专门为从undefined事农产品出口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融资。

1.1.3 实施“家庭农业”补贴办法

巴西在反对发达国家对生产者实施高额补贴的同时,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特殊及区别对待”的条款内容, 对本国的“家庭农业”也实行补贴。其中, 最近一次发放的“家庭农业”补贴是在1998年, 总额为4亿美元。

1.1.4 实行农业保险制度

巴西对农业予以金融扶持, 建立了农业保险制度, 开设了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由中央银行独家经营, 分备耕、种植、管理、销售4个阶段的投保和“全额保险”、“分段保险”两个险种, 保险范围以生产成本为上限。农民可依据不同年份、生产条件和农作物选择相应的保险项目。根据规定, 农民在签订保险合同的同时, 必须与巴西农牧业技术推广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接受技术指导, 以确保农业收成, 减少风险。同时, 为预防自然灾害, 政府还设立专项农业基金, 对受灾农户予以一定的损失补偿。

1.1.5 制定并执行农产品最低保护价格

农产品最低保护价格由巴西生产资助委员会制定, 农业部和国家货币委员会审议, 经总统批准后, 在农民播种2个月前以政令形式颁布实施。目的在于消除农民对农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农民可根据政府对不同农产品确定的最低保护价, 因地制宜地自由选择可种植的农作物。农产品上市时, 市场价格一旦低于最低保护价格, 政府将按最低保护价格向农民收购所有农产品, 以保障农民的基本收入。

1.1.6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巴西政府加大了对仓储、灌溉网络等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 对修建仓储和农村灌溉设施的企业提供政府低息优惠贷款。政府还斥资50亿美元实施“东北部百万公顷灌溉计划”, 使全国新建灌区增加近百个, 灌溉面积逾10万hm2。同时, 优先发展农村交通, 以降低农业生产和运输成本。此外, 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和私营企业联合在东北部半沙漠地区建立了10个综合开发基地, 重点研发热带经济作物, 为落后地区的农业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7 大胆引进外资、技术和人才

为大规模开发稀树草原和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灌溉问题, 从日本引进了大量农业技术、人才和资金, 在稀树草原地区实现了大面积农业用地开发和集约化与规模化生产。还积极引进以色列的农业灌溉技术, 扩大东北干旱地区的水浇地面积, 有效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 并在该地区建起一大批大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出口基地, 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条件。

1.1.8 确立农业科研主攻方向, 增加资金投入比例

巴西政府对科技兴农予以高度重视, 尤其在动植物品种改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加大投入, 并提倡和推动精细农业、洁净农业和农机现代化。近年来, 巴西更将生物技术确立为农业科研的主攻方向, 每年对生物技术投入研究经费6000万美元, 而且计划在今后3年内扩大到3亿美元, 达到目前投资额的5倍。

1.1.9 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研发推广农业新技术

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是巴西振兴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巴西农业部下属的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农业科研机构之一, 它与巴西农牧技术推广公司具体负责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在全国设有约3000多个技术推广站, 拥有职工2.3万人, 其中基层科技人员1.3万人。多年来, 该公司向社会推出科研成果10000余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巴西成功研发出了一系列开发稀树草原和半干旱土壤的新技术, 增加了农业用地面积, 增强了农业发展潜力。

1.1.10 推动农业生产结构不断升级

随着农业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巴西政府加大了对精细和高附加值农产品研究和生产的投入力度, 逐步改变了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结构, 极大地提高了其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1.2 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及功能, 注重发挥政府有关部门的作用

1.2.1 注重发挥农业部门的作用, 以实际行动维护农民利益

巴西政府要求各有关政府部门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及功能, 以实际行动维护农民利益。因此, 巴西农业部一直把维护农民利益作为开展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出发点, 在就农产品贸易事宜做出重大决策之前, 均通过中介组织——全国农业联合会充分征求农民的意见。此外, 农业部还不定期地深入基层, 直接听取农户对农产品贸易的反映和呼声, 并就某些单项农业政策向农民进行解释和说明, 争取农民对政府农业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必要时还采取某种补偿措施。巴西政府的这种做法加大了政策的透明度, 有效地调动了农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 确保了国家农业政策的顺利贯彻和实施。

1.2.2 注重发挥多部门在消除对本国农产品贸易壁垒和促进农产品出口方面的作用

巴西政府十分注重发挥政府有关部门在消除对本国农产品贸易壁垒和促进农产品出口方面的作用, 许多政府机构都在为促进农产品贸易提供积极的服务。特别是外交部和发展工业外贸部等政府相关部门都设有专门机构研究世界贸易组织运行规则, 充分利用有关规则中对本国有利的条文内容来对付对手, 重要的贸易谈判均由上述两部的高官直接出面。直接涉及农产品外贸工作的政府部门有外交部、农业部、发展工业外贸部、巴西银行和总统府民政办公室等。为使重大决策更具权威性和科学性, 1995年成立了外贸委员会 (CAMEX) , 其成员有外交部长、发展工业外贸部长、总统府民政办公室主任、农业部长、计划部长和巴西银行行长, 凡涉及农产品对外贸易的重要事务均由该委员会讨论决定。

1.2.3 注重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在解决农产品贸易争端中的作用

一方面, 巴西政府主管部门始终以国家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坚决维护企业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 巴西政府主管部门把解决农产品贸易争端的重点放在双边磋商上, 在磋商的具体安排和步骤上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双边谈判前, 政府要求主管部门吃透规则, 精研案情, 摸清症结所在, 打有准备之仗。若首轮谈判未果, 则注意掌握节奏, 不急于求成, 认真做好下轮磋商的准备工作。巴西政府主管部门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采取双边磋商为主的做法有利于当事方充分交换意见, 加强沟通, 缩小分歧, 避免矛盾扩大化和复杂化, 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合作预留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1.3 调动农业合作社的积极性

巴西全国农业合作总社成立于1969 年。目前, 全国约有 4000 个合作社, 其中农业合作社约 2000 个, 全国各州均有农业合作社。合作社一般拥有机耕队、运输队和农机厂等服务机构, 但不以营利为目的, 而是向社员提供产、供销及市场信息一条龙服务, 对社员服务只收成本费, 基本上能做到服务到家, 随叫随到。其主要职能是:为农户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经营管理咨询、人才技术培训、包装运输和销售出口服务, 协助农户调整生产结构, 降低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的流通成本, 提高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这对扩大农产品出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 合作社一般都有自己的小商品市场, 商品有的属社员自产, 有的直接从厂家购进, 社员购物一般低于市价 30% 左右。社员的农产品既可自由出售, 也可委托合作社出售。

1.4 借助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力量

巴西设有农业生产者全国农业联合会, 是农民自行组织的民间机构, 总部设在巴西利亚, 联合会下设专业委员会, 如:大豆及大豆制成品委员会及玉米、棉花、土豆、烟草、咖啡、柑橘等专项农产品委员会。各州、市设有农业生产者协会, 隶属于巴西全国农业联合会。该联合会的主要职能, 一是收集全国农民对农产品贸易的意见和建议, 供政府有关部门参考;二是在农产品贸易出现问题时, 负责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解决措施及建议, 并协调农民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立场;三是向农户传达政府关于农产品贸易的最新政策。该联合会已成为政府与农民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纽带和桥梁, 也是向政府转达农民意愿的忠实代表。

20世纪90年代初,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建立和巴西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企业界在巴西农业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 无论是在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方面, 还是在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谈判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9年, 巴西农业企业协会 (ABAG) 、全国农业联合会 (CNA) 和巴西农业合作社 (OCB) 共同创立了“国际贸易谈判永久论坛”。该论坛定期召开会议, 制定农业贸易规划、收集农业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为国家制定农产品贸易谈判战略提供参考意见。巴西政府在世界贸易组织各类磋商、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及南共市与欧盟自由贸易协议谈判的方案中, 均吸收了企业界的一些建设性意见。

2 巴西大豆生产与科研情况

2.1 巴西大豆生产情况

巴西于1882年开始从美国引进大豆种质进行改良, 首次将大豆作为商品是在1941年, 大豆进行大宗商品生产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2001年, 巴西大豆单产为2710kg/hm2, 居世界大豆主产国首位。2003年, 巴西中、西部大豆主产州单产达到3000kg/hm2。巴西大豆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部广大地区, 尤其是巴西的中西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区, 大豆生产突飞猛进。巴西大豆种植面积近年来快速增长, 1994年种植面积1168万hm2, 2003年达到1839万hm2, 总产量由1994年的2591万t和占世界的14.8%, 增加到2003年的5260万t和占世界的27.8%。2003年以前, 巴西法律始终禁止种植和经营销售转基因大豆, 但由于政府监控不力, 2002年, 在南里奥格兰德州发生大面积转基因大豆种植。2003年南里奥格兰德州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为278万hm2, 占全国大豆种植面积的15.1%;其它常规大豆种植区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总和为19.29万hm2, 占全国大豆种植面积的1% 。

巴西大豆生产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是引进国外品种。巴西南部地区的气候条件与美国北部地区类似, 因此巴西南部地区的农民可以直接引进美国的大豆品种及栽培技术。二是政策给予扶持。一方面政府每年公布大豆最低保护价, 鼓励农民种植大豆的信心;另一方面制定了有利于大豆出口的税收政策, 巴西政府规定, 农场生产的大豆用于出口可免交税率为20%的所得税;再者为大豆生产者提供低息贷款, 支持大豆生产;此外, 部分州政府如巴拿拉州还设立了预防自然灾害的专项基金, 扶持受灾农户。三是蛋白需求量大。养殖业对大豆蛋白的需求及市场对大豆油需要量增加, 促进了大豆的生产。四是大豆价格上涨。20世纪70年代初期, 大豆的市场价格上涨。五是物资供应充足。一些重要工业部门的建立, 包括大豆加工工业、农业机械及其他相关产业,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充足。六是改善设施条件。1960年4月, 巴西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位于稀树草原区中部的新首都巴西利亚, 改善了当地的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七是吸引农民生产。与巴西南部相比, 稀树草原地区土地价格比较低, 吸引了大批具有一定经济能力及较高技术水平的农民到该地区。巴西农业科研部门为稀树草原地区提供了适于该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及适用的栽培技术。八是生产条件良好。稀树草原地区土地平坦, 土壤具有良好的物理结构以及符合农作物生长的降雨规律。

2.2 巴西大豆科研情况

巴西大豆面积扩大, 单产快速提高。其单产提高速度超过其面积扩张的速度, 主要是重视大豆品种的选育和生产实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所致。根据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特点和巴西自然资源状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大豆科研工作, 每年都能培育出2~3个大豆新品种, 使大豆新品种每年更新一次, 共培育出120多个适应性强的大豆高产新品种, 解决了长期种植美国品种的状况。在培育新品种的同时, 还研究和推广了一整套简单、实用、有效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1973年巴西成立了农业方面最高的研究机构——国家农牧业研究公司 Embrapa (Brazilian ACHltural Research Corporation) , 隶属于巴西农业部, 其经费来源主要靠国家拨款。Embrapa大豆研究中心于1975年4月成立, 位于巴拉那州的洛德利那 (Londrina) , 职能是培育大豆新品种 (包括引进) 、研究先进适用的大豆栽培技术、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进行技术推广。Embrapa大豆研究中心通过各种育种手段及引进方式推广了200多个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 所培育的生育期130d以上适于稀树草原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IAC-6号单产明显超过原来南部大豆产区。

3 几点启示与建议

3.1 进一步加强与巴西的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

我国自1974年8月15日与巴西建交以来, 两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和军事等领域的合作关系发展顺利, 但是两国间的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却起步较晚。巴西地处热带和亚热带, 热量资源和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我国也有部分领土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因此, 两国间的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前景十分看好。从现在起, 应着手进行积极准备, 内容应包括农业科研信息交换、育种材料交换、农作物种子互相引进与试验示范等, 以拓宽农业信息、育种材料的来源, 解决农作物品种远源杂交、基因优选等方面的育种材料渠道问题。

3.2 采取“走出去”的战略, 参与巴西的农业开发

巴西可谓南美洲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而且土地资源极为丰富, 但大多数国民不愿意务农, 这就为中国的农业走出去提供了可能。参照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合作的模式, 鼓励更多的农业企业走出去, 组织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巴西输出, 充分利用巴西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农业资源, 参与巴西的农业开发、生产及农产品加工, 既可以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又可以弥补我国农产品总量不足的问题。只要有目的地做好培训和引导工作, 就能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良性互动, 做到既合作, 又互利, 达到双羸的目的。

3.3 借鉴巴西经验, 促进我国大豆生产

巴西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在世界农业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 巴西的农业科研、开发与推广应用体系以国家资助的国家农业科研机构为核心, 向下建立区域性的研究开发中心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的体系配置, 实现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的紧密结合, 促进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的做法, 这些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赴韩国培训考察报告 篇3

关键词:岭南理工大学 考察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011-01

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提升我院教师的教学水平。2011年8月25日至9月3日我院派出教师代表赴韩国进行了培训考察,这是我院与岭南理工大学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后首次较大规模的派出教师进行考察培训。学习期间,我们与韩国岭南理工大学的相关专业负责人进行了全面的交流,针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1 岭南理工大学概况

岭南理工大学位于韩国大邱广域市,1968年由韩国前总统朴正熙亲自缔造,被誉为韩国的“皇家大学”。岭南理工大学自从1994年以来被韩国政府连续认定为四所重点资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是大邱庆北地区唯一的高新科技术主管大学,具有产业、学术、研究、管理一体化的协力体制。目前,岭南理工大学已发展成为韩国大学中最高水准,最大规模的私立名门学府。

学校在校生25000余名,教授、讲师、员工1600余名,其中拥有100余名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客座教授与讲师,是韩国拥有外籍教授最多的大学。岭南理工大学建设有数千平方米的广阔校园,是韩国仅次于首尔大学的第二大规模校园。

2 岭南理工大学考察实况

2.1 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

岭南理工大学把课程改革与开发相结合,为企业发展和地域开发培养了一批中坚骨干人才,受到企业与社区的欢迎。学生的专业科目的教学到中期以后便到生产实践中去进行,需要完成四周的校外实训,在教学中就能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校外实训单位可以学校负责安排,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对于学生自己联系的实习单位,学校会组织教师到实地考察是否能满足学生的实训要求,同时,在学生校外实训期间,会有专门的教师定期到实训单位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后,由学校和企业通过综合考评,共同给出实习成绩。通过4周的企业学习,大概有30%~40%的学生可以被企业所接受,毕业后直接就业。同时,规定高职教育学校的有关教师每月要到企业公司里对员工上一次课,在课堂上企业公司的人员所提出的问题,成为改进课程的根据。

岭南理工大学采用的是学分制管理。两年内,学生按要求完成所规定的学分,即可顺利毕业。具体设置什么课程,则由企业选派相关人员到学校,与学校共同决定。同时,专职教师不参与教材编写,由企业和学校选派人员成立编写教材委员会,共同编写教材。教授每年需提交一份教学效果改善报告书,在教学方法上加大力度,以求达到最好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在假期会组织“专业特讲”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训。

2.2 校企合作

在校企合作方面,岭南理工大学已经与1400多个企业签订了协作协议,采取“分等级管理”制度,即针对企业产值不同进行相应的划分。同时,专门委派一名教授负责与企业的合作,及时将学校和企业的信息进行交流,以达到为企业培养输送更多实用性人才的目的。该校汽车专业与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合作,承担了企业的部分科研项目,同时校企双方共同出资建立实验室,为企业和学生提供实验条件,已经成立了“汽车技术中心”等颇具规模的实体企业。为了解决专业教师知识更新问题,该校设置了“教授研修年”,即由专职教师提交一个研究学习报告,学校批准后到企业研修,在研修年内,专职教师可以停止一切教学活动,将全部精力放到企业进行生产研究,以此达到更新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目的。

2.3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方面,每学期结束后,由学生对老师进行评价。同时,学校也有相应的评价体系,主要从教学奉献、社会企业兼职的完成程度、教学研究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学校为教授们提供了条件先进的研究室,教授们开展的学术研究、教材资料编写、科研项目和工业服务项目被视为教师的个体行为,但学校为其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平台和环境、提供了一个共同的面向产业界的窗口。

2.4 校园文化及环境

学校各种设施和使用的各种文具、器具、工具、宣传品、纪念品等均印有校名和校徽。校园建筑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和谐的人文自然景观和自然宽松的学术环境。在教学楼里,每一层都设有学生休息室,设施齐备全面,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3 借鉴经验,促进我院更好发展

通过此次出国交流访问,不仅进一步推动了我院今后在师资培训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同时使我院教师们对韩国高职教育环境、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制度和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并加深了对高职教育教学的认识。中国和韩国有着相同的东方文化背景,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韩国岭南理工大学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许多做法、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通过交流学习,对于许多像我一样的年轻教师提升很大,使我对韩国高职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由于缺少生产实践经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在我院国家骨干院校建设方案中,也增强了青年教师这一方面的锻炼,通过顶岗指导学生实践教学,定期参加实践锻炼等方法,培养青年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能力。这与岭南理工大学的“教授研修年”达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

结合测量专业的特点,为了把学习成果更快地应用到今后的学科建设中,我系已着手准备实验室开放相关制度的制定,面向全校开设工程测量课程专业的学生们进行开放。对于测量专业精密实验室,将对工程测量专业学生开放,同时配备相应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为了便于学生顺利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可以借鉴岭南理工大学经验,从企业和学校聘请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专家和老師在假期进行“专业特讲”,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考前培训。

赴欧盟植物检疫的考察报告 篇4

县城西区城市商业形态第一考察组

二〇〇九年十月

为加快推进我县西城建设开发步伐,提升城市发展层次和水平,打造滨江新城,2009年10月25日至30日,滨江三期工程建设开发指挥部组织城市建设开发职能部门负责人、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团前往华东考察城市建设,期间重点对周庄、乌镇、上海城隍庙、南京秦淮河、苏州七里山塘、无锡南禅寺、杭州湖滨路、上海南京路商业步行街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团通过参观景区、现场观摩等方式,认真学习江南古镇景区建设、民俗文化、宣传促销、旅游开发以及现代商业街区的建设、经营管理等做法,大家边走、边看、边学、边议,结合我县打造滨江新城、特别是桂溪河两岸特色民居商业步行街的实际,在实地考察中找出差距与不足。考察团成员普遍认为: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经验,受到了启发。

一、华东古镇街开发的特点及体会

周庄、乌镇、七里山塘等几个地方都是历史悠久的江南古镇街,借助文化古街打造,提升人气,商业开发十分成功,与我县桂溪河两岸商业步行街打造有着相似或相通之处。它们的共性是

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是山清水秀之处,江南鱼米之乡,江南风光与水乡古镇街浑然一体。几个地方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一)区位优势明显。周庄和乌镇等地之所以能名扬中外、游人如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周庄和乌镇等地都处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由于经济发达,是国内旅游主要客源市场之一,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苏嘉杭、苏沪、沪宁等高速公路为两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同时,许多商业步行街位臵的选择往往是与城市历史核心区相重合的,均位于城市最繁荣的区域,如上海的城皇庙、南京的夫子庙、无锡的南禅寺等等。

(二)文化底蕴深厚。在我国,多数商业街都是几百年甚至数千年的历史,保存着一定数量的古建筑和或民族资本主义初期兴建的商业建筑。周庄是一个有着九百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历经900多年沧桑,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水乡集镇的建筑风貌。乌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历史上人文蔚兴、烟火万家,祠庙观塔遍布,第宅园池盛于他镇,现存众多名胜古迹。上海的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无锡南禅寺建于南朝549年,已是经过多次修缮过后,古建筑群保护得还是比较完好,散发着浓浓的佛教味。南京夫子庙始建于宋,依仗着秦淮河的名声以及儒家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人。

(三)配套功能完善。商业街作为现代人理想的购物、休闲、旅游、娱乐场所,首先具有商品贸易功能,这里人气最旺、商品

最全、商机最多、交易最容易成功。其次具有旅游功能,古老的商业街区往往是一个城市中最具地方传统特色的景点,经营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和传统风味的食品的商业街常常是游客最愿意光顾的场所。再次具有休闲功能,经过改造的商业街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充分满足了人们休闲享受的需要。旅游区域,凡是游人可游览之处都遍布着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工艺品商店、传统小食店、茶水店等,游客们边游玩边购物,采购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品尝“小桥流水人家”小食店里的传统特色美食。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体现会这些古镇古街:注重开发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其人文历史价值的提升,并与突出城市、区域场所特征结合起来;从单一的购物功能转向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人际交往、环境观赏等多功能的综合;更加注重文化品味的提升,注重深入发掘并丰富其文化内涵;注重商业经营模式的同时,更加注重在历史文化积淀保护基础上的主题文化的展示。做到了:

(一)高度重视古镇街发展。商业特色街作为城市的商业文化名片,是城市繁荣的象征,是城市运营的点睛之笔。一条繁荣的商业街能发展成一个商业中心,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强化地区的价值和凝聚力,从而形成城市中心。可以说,既是市中心完善的设施和人气吸引商家的集聚,形成商业街;又是商业街集聚了商气,形成了商业中心,提高了地区的资源价值,进而促进了市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我们考察的这些地方,政府都充分认识到古镇街的开发,把商业特色街的建设放到重要位臵,通过特

色街培育、建设,形成和繁荣商业中心,推进城市新一轮发展。

(二)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江苏省、南京市拨出巨款对秦淮河这一风光带进行修复,经过修复的秦淮河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包括夫子庙古建筑群、白鹭洲、中华门城堡,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景观,可谓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河房厅和民俗民风于一体的旅游线,集聚了巨大商业氛围。乌镇在进行旅游开发时按照古镇保护的要求,坚持超前规划、高起点规划,确立了“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提出了“保护古镇、开发新区”的思路,明确了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整体发展方向,使古建筑得到了很好保护。在整个古镇保护过程中,乌镇在恢复原真性上下工夫,将修复目标定位在100年前,多处征集寻求100年前的建筑材料,对部分重要厅堂、典型民居进行了彻底的整修,恢复了原貌。

(三)景区与商业相结合。上海新天地是由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石库门居住区改造建成的,充满着老上海的味道,被创新地注入了诸多时尚的商业元素,露天的酒吧、咖啡吧、电梯、中央空调、宽带互联网一应俱全。灰色的建筑、露天的酒吧及休闲的老外,品味着老上海的风情。上海的外滩,是上海最繁华的地段,这里有再代的建筑、最前沿的设计。到处是矗立的高楼大厦,而每个建筑都有他独特的风格。同时,将绿化作为建筑群融入大自然的最佳载体,地面除必要的通道外,尽可能地布臵绿地和硬地绿化;街道两旁种植各种景观树木,结合休息座椅和景观灯为行

人提供遮阳休憩的场所;另外还有具有创意的雕塑。使得整条街道环境幽雅、整洁。

(四)文化与商业相结合。周庄凭借着独特而珍贵的水乡古镇旅游资源,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水乡”的旅游文化品牌。同时充分挖掘古镇的文化底蕴,在沈厅内将沈万三的传奇人生以雕刻的形式展现给游客。乌镇在充分展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共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突出抓住茅盾故居这一特殊历史文化资源,做好“名人文化”文章。同时,积极弘扬传统文化,把蓝印花布、酒作坊、糕点作坊等有机组合成传统作坊区,让古镇充满了生命力。

(五)品牌与营销相结合。首先周庄和乌镇都有自己鲜明的主题形象,如周庄将古镇景区的众多景点“集体打包”,以“中国第一水乡”的品牌形象对外宣传,成功地打造出“中国第一水乡”品牌。正是这一系列的营销大手笔,大大加快了周庄古镇走向全国市场、走进国际视野的步伐,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再次,江南古镇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也给乌镇、周庄等古镇做了很好的宣传。

(六)市场与区位相结合。永川按照“工商并重,以商促工、产业联动”的城市经济发展新战略,围绕渝西广场和人民广场两大商圈,全面建成设施全、规模大、档次高、业态丰、服务优,汇集三区(渝西地区、川东南地区、黔西北地区)、辐射西南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商贸物流城和区域性现代物流园区、购物消费乐

园、商贸信息中心。

二、关于南溪县城西区商业开发的建议

按照县委县政府打造滨江生态园林城市的科学构想,在当前滨江三期工程基本完工、宜南快速通道即将全面开通、宜泸高速公路加紧建设、峨宜铁路即将开工这一系列发展机遇带动的情况下,县城西区已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借助长江护岸堤和桂溪河两岸景观带的打造,建成长江上游的一道靓丽的绿色风景线;同时结合桂溪河两岸江南水乡风格具有浓郁仿古民居特色的商业、居住和步行街的建设,将形成以居住、商业、文化娱乐、滨江休闲服务为主,旅游服务功能为辅,体现二十一世纪南溪现代化城市景观的核心区。县城西区的商业形态打造,由于是在一张白纸上画蓝图,必须从开始就必须围绕商业发展,认真开展规划、建设、开发、管理等相关工作,积极统筹,分步实施,推动县城西区商业形态、城市建设、文化旅游三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打造川南独具特色的城市新区。

(一)立足地域,彰显特色,构建商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城市的面貌是否有特色,就是是城市生命和吸引力所在。县城西区的自然条件在川南独树一臶,在加快城市“五纵两横”骨架道路,吸引各类项目入驻县城西区的同时,我们应师法自然,营造独特的城市意象。

——凸现滨江亲水特点。在城市整体布局结构上充分利用水系与城市各项功能布局有机结合,将水与城市总体布局巧妙、自

然结合;在滨水环境塑造上应重点解决如何保水、亲水、露水,营造水、建筑、人居完美融合的城市意象,创造出一种清新、宁静、怡人的滨水空间环境和城市意象特色。重点要考虑南溪两块湿地建设。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一块是滨江湿地。长江护岸堤建成后,堤外土地长而且宽,“退耕还自然”后,将是一块丰富的湿地资源。种植大片的野生芦苇群落、莎草群落,引入鸟类,多种植湿地植物。建立滨江湿地,对我县生态环境、对长江河流乃至对国家都是一大贡献。另一块是桂溪湿地。《县志》:“县西五里许,有大溪源头活水,汩汩乎来,清可鉴影,游鱼泼刺其中,真纤鳞不隔也。昔两岸多从桂,秋月花开,香闻数里,明新都杨升庵偕邑人刘景寅昆季,尚泛舟垂纶于此”,由于水道淤塞而不复昔日胜景。可结合桂溪桥上游方常年被洪水淹没的土地,规划建设湿地公园,恢复五十年代以前的南溪八景之一“桂溪钓艇”。同时,通过筑坝提高桂溪河、护城溪水位和两岸绿地系统构建、下河梯步设计,进一步营造提升滨江堤、桂溪河及护城溪的亲水性。

——展现川南建筑特色。建筑风格是城市最显眼的符号和最外在的视觉感受,以此解决建筑造型、建筑空间围合、建筑设计雷同等问题,在建筑风格的研究中要充分挖掘我县的地域文化特色,尤其要从我县有特色的古建筑中提升出现代建筑符号,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性建筑符号。建筑色彩是城市中视觉冲击和影响最为强烈的元素之一。应尽快对新城建筑色彩进行专项研究,确

定符合我县山水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城市色调,尤其是城市中心区、主入口、重要通道、节点的建筑色调要形成基调统一、细部丰富变化的韵律感,使臵身其中的人们完全融入与水、与城市的意境中。积极开展城市夜景规划,以此规划解决城市夜间的风貌特色的显现,以城市夜景灯光将山水园林城市风景线连成一线,以桂溪河两岸夜景为主轴线,在滨江公园、体育文化广场和园林绿地进行灯光装饰,在标志性建筑上设臵夜景灯光;以满足夜间观赏要求,增加园林绿化的艺术内涵,建成“精品亮化点带”,形成夜间迷人的风景线,使其成为园林城市景观视觉焦点。

——注重绿色体系营造。新城在建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滨江生态园林城市”这一主题,特别注意提高环境绿化率这个方面。建议进行大规模、高水平的绿化投资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绿地和公园、行道树的设计要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相结合的理念,在展现高低起伏、衔接流畅的自然变化的同时,辅之以大口径名贵乡土树种,以树为主,花草果相结合。

(二)继承文脉,深挖历史,营造商业发展的文化内涵 坚持把保护、弘扬历史文化与县城西区的城市景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南溪历史文化精髓融入到商业街区、公园、雕塑、广场的规划建设之中,集南溪历史传统和城市时代精神于一体,打造城市文化景观群,提升商业文化内涵。我县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人文,要组织对城市历史文化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理和研

究,对南溪从建制以来的名人、文人、历史古迹、特色文化活动进行梳理,要从与南溪的经济、社会影响角度进行提炼加工,挖掘出根基。

——把历史名人融入城市特色文化景观。在历代名人方面,南溪人杰地灵,文人骚客、革命志士等不胜枚举。其中比较重要的人物有侯良柱、包弼臣、包宽、孙炳文、郭伯和、刘鼎、郑集、邓子均等等。对于著名革命家孙炳文,可主题雕像,激发南溪人民一马当先的争先气概,其他侯良柱、郭伯和、邓子均等,可塑于各节点,体现南溪人的精神;对于著名书法家包弼臣,以馆藏其书法等文物为模本,通过碑书、壁画等形式体现;对于途经南溪并留诗词楹联的文化名人如陆游、韦庄、杨升庵等,将其诗刻于各公园或景点。

——把地方文化融入城市特色文化景观。从南溪的情况看,有长江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码头文化、鱼凫文化、酒文化、南蛮文化等等,同时也有民间艺术、风俗节庆等。这些都是受到广大民众高度认同和生活化的地域文化。比如唐代著名诗人韦庄《夜雪泛舟游南溪》云:“因寻野渡逢渔舍,更泊前湾上酒家。”,诗中反映出当时长江渡口边过客较多,酒家常是他们小憩之处,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当时南溪就有码头文化、鱼凫文化。利用节庆举办大型专题民俗节庆活动,比如划龙舟、豆腐干节、梨花节等,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动态景观。以把川江号子包装起来,成为全民喜爱的文化项目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柱品牌。

——把文物形态融入城市特色文化景观。南溪县文物 多件,其中二级文物 件,三级文物 件。可以认真分析文物具有的特色,如对典型器皿的具像进行模拟或艺术化抽象,提炼特色形态要素,融入城市建设中,形成广场小品、大中型城市雕塑等。如南溪县境内2000年前汉代的石棺上发现了浮雕“凤竹蛇”图画,浮雕今存南溪县文物馆。宜宾地区是僰人的活动地区,僰人是崇奉竹图腾的古濮人后裔;风是楚人崇奉的图腾;蛇是古越人崇奉的图腾。这些图案图形可以融入城市建设中去。

——把特色产品融入城市特色文化景观。南溪拥有历史悠久和独具地域风格的传统特产,酒、豆腐干、黄粑远近驰名,具有较高的文化含量,一方面可以加强特产包装,搭建土特产品经营街,集市、工艺品加工作坊等公共建筑载体,实现与旅游业的结合,比如把豆腐干手工作坊、南福酒作坊等传统作坊区经过修复后向人们展示;另一方面,物产也可通过雕塑、图案、小品等方式艺术地运用在城市建设的各个场所内,赋予其文化性。

(三)包装策划,塑造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商业形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使旅游需求呈现上升势头,日趋成熟的旅游观念使消费者对廉价旅游、短程旅游需求扩大,日常游憩与近程旅游必将由“中产阶级”很快过渡到“大众阶层”,南溪县城西区的商业发展将迎来巨大机遇。商业的发展,必须与旅游紧密结合,互动发展,打造川南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基地。

——打造川南水上运动中心。县城西区的滨江区域,面积宽、水流缓、距离长、风景好,是川南独有的水上运动区域。在宽广的水面上,适当投放游艇、摩托艇、滑板等水上竞技运动的同时享受人间的欢乐;在河边沿岸,修建一座露天的游泳馆,可以让游客充分亲身体验到水的乐趣的同时还可以得到身心锻炼;可以在适当的场所设臵新建一座水上排球训练营,让游客可以得到较大幅度的体力锻炼和身心的彻底抒展;引进台湾的水休闲项目,投资建设兼具休闲与疗养的SPA;在桂溪河畔修建必要的场所和设施,让游客可以舒心地垂钓;结合桂溪河河堤打造,可建成大面积以水为中心的休闲公园,栈桥水景、涉水亲水等多个游乐小区,以亲近水、拥有绿、心灵的故乡在山水之间为主题吸引人们来公园休闲。

——打造滨江现代商业街区。在临滨江路一侧,围绕体育文化中心广场打造特色滨江商业圈,集合餐饮、休闲、娱乐、商务、金融、法律、保险、会计、旅游文化服务等行业,连锁超市、大卖场、便利店、折扣店、精品店、专卖店、专业店、便利店等新型业态,建成繁华有序、环境优美的区域性购物天堂、区域性消费中心和区域性商贸流通经济中心。从滨江景观带城市阳台段,向北到桂溪河两岸拉伸商业服务半径,布臵以咖啡厅、高档服饰专卖店、露天水吧、便利店为主的商业网点,提高消费档次,满足中上层的消费需求,提高综合服务功能。

——打造桂溪千米商业古街。古街打造要与旧城历史文化传

承相结合,充分融进旧城古建筑元素,突出川南民居建筑风格;同时,建筑风格要与周边环境相结合,尽量体现古朴典雅、沉稳厚重。充分体现人文和历史文化,努力把仿古街建设成为既有独特地域风格,又具浓厚人文气息的特色仿古旅游街区。商业街主要以餐饮、茶室、娱乐休闲为主要经营项目,配以服装销售、地方小商品买卖、特色小吃等。这部分建筑风格仍然以川南民居为主,插入少量现代化元素(比如大幅玻璃窗),形成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打造旅游后勤服务平台。小城市人口少,城市的服务功能就要打折扣,有必要从全新的角度和高度重新审视服务业的发展策略。最大可能地实现旅游饭店的星级建设,使南溪的旅游住宿接待设施的档次和类型齐全、布局合理,在县城范围内形成各种档次相结合,总量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特别是要加快长江国际五星级宾馆建设。推出南溪特色浓厚的食品,并与南溪文化相结合,赋予餐饮文化内涵。保证一定比例的中档餐馆,适当留出高档餐饮的发展空间,以满足部分高档次消费群体的需要,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

——提高商业旅游服务水平。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县城西区商业和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行政服务,吸引外资进入;开发和包装一批商业和旅游大项目,以企业为平台,以资本为纽带,调动各类投资主体投入商业和旅游业的积极性。在旅游市场

急剧发展的市场条件下,尤其要注重旅游管理机构的职能设臵与人员配臵,强化旅游行业职能管理,增加县旅游局的管理人员。这是旅游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要件之一。

赴苏南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篇5

陈勇

市委、市政府:

2月10日到15日,我与县大班子有关同志和各镇(办)党委书记、县直有关部门和部分骨干企业负责人一行共人,赴江苏省常州市、江阴市、武进区、无锡市、苏州工业园及江西省景德镇市进行学习考察,重点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理念,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经验和做法,谋划新一轮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所到之处,当地党委、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热情接待,对考察活动做出了周到安排。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一路学,感受很深,启发很大,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学到了经验,更加坚定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现就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参观地区的基本情况

一是经济综合实力强。

二是科学发展理念新。

三是发展速度快后劲足。

四是发展质量好。

五是产业支撑力强。

六是科技创新能力强

二、参观地区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这次考察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亮点很多、经验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始终保持率先发展的创业激情。

(二)调整结构、优化发展,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四)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群众。

(五)环保优先、集约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今后的工作措施和打算

通过对三市一园的考察学习,进一步印证了市委提出的“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淄博”、“城乡统筹、建设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等思路是完全正确的,也印证了桓台全面实施城市化战略及“城乡统筹、建设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示范县”是完全符合实际的。我们将以这次学习考察为动力,在解放思想中开阔眼界,在横向比较中寻找差距,在学习借鉴中创新思路,奋发有为地推进桓台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扭住科学发展不放松,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转方式调结构,走内涵发展的路子。

三必须坚定不移地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生态和谐人文桓台建设。

四必须坚定不移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五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坚

强保障。

赴延安考察报告 篇6

虎山镇党政考察团(2009年3月)

为进一步深化全镇农村干部集中教育活动,切实抓好农村干部思想作风整顿,强化农村干部革命传统教育,提高镇村干部工作水平,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3月22日至27日,虎山镇组织各工作片总支书记、全体村党组织负责人,并由党委书记张玉新同志带队一行60余人赴延安、西柏坡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在延安期间,考察团先后参观了南泥湾革命历史纪念馆,瞻仰了延安革命遗址,在枣园、杨家岭等地回顾了党的七大、延安文艺座谈会等历史,并在延安党校请何教授作党的作风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专题讲座。在西柏坡考察期间,参观了西柏坡革命历史博物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旧居,听取了西柏坡党校石教授的专题报告。通过亲眼目睹当时极为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和聆听教授的专题讲座,考察团成员在思想上、心灵上都受到了很大的震动,提高了素养,增强了党性,坚定了信念,更增强了做好新时期农村基层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两地基本情况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战斗和生活了13个春秋,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新中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西柏坡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60年前,我们党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了震撼世界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两个务必”是对井冈山精神、长征精 神、延安精神的传承,体现了党的政治本色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两个务必”为核心内容的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考察过程中,我们还专程邀请了延安党校的贺教授、平山县县委党校的石教授分别作了专题报告。贺教授着重对延安整风运动及延安精神的内涵进行了详细讲解,让我们重温了伟大的延安精神。石教授重点介绍了当时党中央在西柏坡的主要工作及西柏坡精神的内涵。通过报告,大家对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实质有了更深的认识。同志们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要把发扬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同推动地方发展结合起来,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虎山跨越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几点体会

通过考察,大家深切体会到,伟大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尤其是党员干部要牢记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结合虎山当前工作实际,进一步发扬光大。

第一,必须深刻把握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主要内容。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内涵丰富,时代性强。它是由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西柏坡时期开辟新的时代、创造辉煌业绩的奋斗中培育和形成的伟大的精神风范和群体意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革命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战争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基层农村干部,要在深入了解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实质内容的基础上,努力做好结 2 合文章,以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指导当前工作,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革命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最终胜利,最根本的一点,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从而团结和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进一步坚定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当前,虎山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这就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讲政治、顾大局,认真贯彻执行各级党委的决策,积极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推动全镇项目建设及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延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坚持反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了全党整风运动,着重扫除主观主义的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歪风。我们党在延安、西柏坡时期的一系列重大正确决策,都是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结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良好风尚,涌现了一大批实事求是,不尚空谈,有创新精神的各级领导干部,把中国革命迅速推向光明的坦途。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第四,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正因为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体现党的根本宗旨,才使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更加具有生动性。我们党能在延安、西柏坡这样贫瘠之地立住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并发展壮大,与党在这时实行民主政治、廉洁奉公、严于利已,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不可分。作为最基层的镇、村干部,实 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始终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

如今,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并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仍然是我们“精神的丰碑”。作为镇村干部,我们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只有坚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我们的事业才能够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当前,虎山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在工作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以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倾力发展,关注民生,真正做值得人民信任的党员干部。

三、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深深感受到,继续发扬党的革命优良传统对推动虎山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考察学习为动力,深入推进思想作风整顿,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党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才会有永不枯竭的发展活力。面对当前新的发展形势,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破解发展难题的新途径,努力推动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二)要深入开展思想作风整顿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去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了两次为期一个月的思想作风整顿集中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许多同志身上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敷衍应付等现象,认为思想作风整顿可有可无。甚至 在个别干部身上还存有纪律作风涣散、自由主义等问题,要把思想作风整顿贯穿在全年工作和全体镇村干部中,严肃工作纪律,真正让每位同志时刻绷紧思想作风这根弦,在工作作风转变上取得实效。

(三)要树立民本思想,积极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就提出了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人民的利益是党的最高利益,明确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并且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奉行不悖。我们要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关心群众疾苦,关注民生事业,深入开展企地共建活动,切实帮群众解决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难题,真正将发展的成果惠及群众。

(四)要充分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不论条件多么艰苦、处境多么艰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对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正是在这种坚定信念的支持下,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最终取得了革命的全面胜利。当前,虎山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对虎山的发展要充满信心,敢于攻坚克难,敢于赢得胜利,相信虎山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赴广州考察报告 篇7

崇明县竖新小学张琴

11月23日,我们骨干书记班一行26人赴广州教育考察。因为有亚运会的举办,让我们对这次广州之行有了更多的期待。

几天来的考察,让我们领略了广州“花城”的靓丽。城市主干道绿化改造改出了“国际水平”,不仅“有绿”,而且“有景”;不仅“美化”,更是“艺术化”。11月24日,我们来到了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一踏入校门,出现在右边的是初中部的教学大楼,一幢7层高的教学大楼,雄伟地矗立着,看那细致的雕刻,无不展现出中大优雅的一面。站在教学楼门口,便可看到教学楼上红色的柱子支撑着白色的栏杆,很是气魄。古朴、庄重、气派的教学大楼,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让我们感受到了学校的非同凡响。

中大附中于1993年秋复办,是由中山大学举办的“国有民办”完全中学,现为广州市一级学校,广东省首届十佳民办中学。中大附中举办正规初、高中学历教育,面向市内外招生,并坚持为中山大学教职工子女提供优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校发展为中心,以教师发展为基础”是中大附中的办学理念;依托中山大学内涵发展、精品学校、精英教育是中大附中的办学目标;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是中大附中发展的战略方针;科技教育、初中英语实验班、双外语班、数学奥班、高中新课程实验班是该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中大附中初中毕业班工作连续七年获市、区评估一等奖,2004年中考成绩在全区40多所公办、民办初中当中,优秀率排名第一位;高中毕业班工作连续五年获广州市二等奖;近年来,每年有优秀高中毕业生被保送重点大学,且考上重点及本科A类的学生逐年显著增加。

2000年,广州市民办学校教学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我校严格的管理,高质量的教学,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流的教学设施,经济和社会两个效益同步增长赢得到会领导、专家和同仁的一致好评,有力地促进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力量办学体制的广泛关注。

廖校长热情地向我们作了介绍。学校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得天独厚的育人环境、一流的教学设备、淳厚的校风学风和教风、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突出的教育教学质量,吸引了大批优质生源。

通过考察获得了以下一些启示

启示一:体制性优势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民办学校,所以在管理体制上有着很多优势,表现在灵活的用人机制,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特色化的办学机制。灵活的用人机制保证了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的师资质量,教师能进能出,用廖校长的话来说,他们学校没有差教师。

启示二:质量重于一切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在社会上赢得了那么好的声誉,主要靠的是教学质量。他们学校充分依托中山大学的资源,形成了“低进高出与高进优出”的教学加工与质量特色。如何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是关键。作为学校管理者,要牢牢把握这一中心。作为学校党支部要围绕这一中心抓好党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

启示三:管理需要智慧

学校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管理者的智慧。从廖校长的介绍中,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校长的人格魅力和管理智慧。学校管理人员精要,人人职责明确,考核奖惩到位,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上一篇:验收监测报告编写注意事项下一篇:关于做好2009年度教育系统学校工作人员考核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