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法

2024-10-26

欧盟法(共8篇)

欧盟法 篇1

内容 摘要:论文通过 中国 跨国 企业 首次遭遇欧盟反垄断调查案件,引发欧盟对企业合并的 法律 监管 问题 的探讨。围绕欧盟最新的企业合并条例,对欧盟委员会对企业合并的管辖权、实质审查标准、合并申报等程序问题、法律责任等作了 分析。期望为中国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服务。关键词:欧盟 反垄断 企业合并 今年3月13日,欧盟委员会对外宣布,正式对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集团)收购荷兰博格 工业 公司(以下简称博格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这是欧盟第一次对中国公司海外收购进行反垄断调查。资料显示,中集集团和博格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两家液态集装箱生产商。其中中集集团市场份额超过50%,公司2004年的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66亿元(33亿美元)。博格公司2004年的销售收入为2.358亿欧元。其下属的27家企业和分支机构遍布荷兰、比利时、丹麦、芬兰、德国、波兰和南非。今年2月,中集集团表示,将与博格的两控股股东合资成立一家新公司。新公司将全资收购博格公司。中集集团将获得新公司75%的股权。中集集团将通过在香港设立的一家子公司来完成上述交易。此次的并购案件,很 自然 地让人联想起联想并购ibm 的个人电脑、上汽收购英国的罗福汽车、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华为收购马克尼等并购案件。这些事件说明中国的企业已经有了强烈的国际化意图,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阶段的重大举措。我国《国民 经济 和 社会 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也指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通过跨国并购、参股、上市、重组、联合方式,培育和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1]。跨国并购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中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对跨国并购要有充分的准备,不但要了解当地的竞争对手,还要在海外并购之前充分 研究 当地的有关法律,这样才能增加胜算的把握。

一、欧盟委员会对企业合并案件的管辖权欧盟自20世纪50年代共同体开始建立就创立了保护竞争的法律制度,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充实,已经形成了比较庞大而完备的法律体系。在创建欧共体的基础性条约中并没有单独适用于企业合并行为的条文。直到1989年12月21日才通过了一个专门规范企业合并的第4064/89号条例。之后,理事会对该条例不断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目前,调整企业合并的法律是2004年发布的第139/2004号条例[2]和第802/2004号条例[3]。因为第802/2004号条例是有关在欧洲经济区(包括欧盟25国和冰岛、挪威、列支敦士登)内适用第139/2004号条例的法规,因此,调整企业合并的法律主要是第139/2004号条例。欧盟委员会是专门负责实施反垄断法的执法机构。委员会下设23个总局,竞争总局(dgiv,第四总局)具体负责竞争事务。竞争总局共有近四百名工作人员,其中近半数是专家,主要是律师和经济学家。根据合并控制条例,该条例仅适用于在欧共体[4]范围内具有 影响 的企业合并。这里的企业合并不仅仅包括我们通常所指的公司法意义上的合并,还包括一个企业通过购买股份或资产而取得一个或一个以上其他企业全部或部分控制权的合并。欧共体委员会只处理具有共同体意义的合并,那些不具有共同体影响的合并由各成员国竞争事务当局来处理。一个具有共同体影响的合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参与合并的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年销售额共同达到50亿欧元;并且参与合并的企业中至少有两个企业在共同体的年销售额达到2.5亿欧元;并且参与合并的各企业在共同体市场年销售额的2/3以上不是来自一个和同一个成员国。如果达不到以上的标准,符合下列条件的也视为具有共同体意义的合并:

1、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全球的年销售总额超过25亿欧元;

2、参与合并的企业至少在欧共体3个成员国的共同市场年销售额超过1亿欧元;

3、参与合并的企业中至少有2个企业各自在欧共体上述3个成员国的市场年销售额超过2500万欧元;

4、参与合并的企业中至少有2个企业各自在欧共体市场的年销售额超过了1亿欧元;

5、参与合并的各个企业在欧共体市场年销售额的2/3以上不是来自一个和同一个成员国。根据合并条例的规定,如果企业合并的营业总额未达到以上规定的最低限额,如果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也可以将合并移送给委员会来处理:一是虽不具有欧共体影响,但影响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并将实质性地影响欧共体内竞争的合并;二是在通知成员国的主管机关之前,对于不具有共同体影响,但至少可以按照3个成员国竞争法进行审查的合并,相关企业可以移送给委员会处理,此时的合并也被视为具有共同体影响,委员会享有专有管辖权。这种“一站式审查”(one-stop shop)是为了避免一个涉及多国的合并受多个成员国审查而造成法律的不确定性的情况。那么,根据以上的规定,对于涉及到第三国的企业合并是否欧盟委员会也拥有管辖权呢?合并控制条例并没有明确提到涉及第三国企业的合并问题。但通过分析委员会过去的实践[5],可以看出,在禁止或限制涉及第三国企业合并的问题上,欧共体委员会实际上继承了美国反垄断法上的“效果原则”,从而具有了域外管辖权。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竞争法域外适用的国家。它利用“效果原则”确立了反垄断法的域外管辖。所谓“效果原则”,是指只要限制竞争的行为在一国市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那么不管这种行为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就可以适用该国的反垄断法。这项原则是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作为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主要依据。欧盟一方面对美国的做法采取抵制和批评的态度,但另一方面却又仿效美国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竞争法适用于在欧共体市场以外发生的、影响欧共体成员间贸易的反竞争行为。委员会认为,根据“效果原则”,只要某种限制竞争的行为在欧盟领域内发生了可能影响成员国间贸易的后果,即使行为人在欧盟领域外且其行为在欧盟领域外作出,同样也可以适用其竞争法。

二、欧盟委员会对企业合并案件的审查标准—严重阻碍有效竞争有效竞争的目标模式是欧共体竞争政策的 理论 基础。这种模式的建立是为了建立有利于整体经济发展的市场结构。因此,在评价市场上的竞争是否是有效主要考察是否存在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在处理企业合并问题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一个合并是否会减少竞争。针对此次的中集集团并购博格公司案件,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称,目前,该行业内仅有一家规模较小的企业,而且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两者合并后将有新的企业及时介入市场,构成新的竞争格局。1.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欧盟委员会在审查是否构成严重阻碍有效竞争时将通过市场分析综合考察多种因素。企业合并条例是以维护竞争性的市场格局为导向的,并且通常情况下,对有效竞争的损害是来源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产生或加强,因此,委员会首先要考察合并是否会“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实际上,在第139/2004号条例之前的企业合并条例中,“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一直是判断一个企业合并是否与共同体市场相协调的实质审查标准,2004年的合并条例的修改才改这一标准为“严重地损害有效竞争”。这一新的标准实际上是和美国、英国等国家所使用的“实质性削弱竞争”标准具有同样的含义。使用这一新的标准主要是考虑到“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只是“严重地损害有效竞争”的其中一个原因,并没有涵盖企业合并产生的其它情况。这一新的标准把重点放在保护竞争上,而不仅仅在于维护市场结构。企业合并条例虽然并没有对“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这个概念作明确的界定,但通常委员会在确定相关产品市场和相关地域市场后会根据其他相关的因素对市场结构和市场影响力等作进一步的综合分析。其他因素包括市场份额、潜在的竞争者、更新换代产品、市场进入障碍等。其中,市场份额是评估合并是否会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的一个主要的因素。根据企业合并条例的规定,如果合并企业在共同体市场或其中相当一部分地域内的市场份额未超过25%,将被认为是不具有妨害有效竞争的后果,合并视为与共同体市场相协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市场份额一旦超过了25%,就要被视为与共同体市场不相协调,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果合并后企业的市场份额是25-40%,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也被认为不可能产生市场支配地位。在委员会的实践中,绝大多的市场支配地位产生于合并后企业的市场份额达到40-75%之间。如果超过70-75%,虽然不是绝对的推断,但这些企业一般都会被视为占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6]2.寡头垄断。根据合并条例,产生或增强市场支配地位只是损害有效竞争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但并不是评判严重阻碍有效竞争的唯一的因素。[7]在实践中,市场支配地位不仅可以由一个企业建立,而且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共同建立,后一种情况就是寡头垄断。在第139/2004号条例之前的欧共体合并法律中并没有明确地禁止寡头垄断。但在实践中,委员会是主张禁止寡头垄断的。[8]委员会认为,因为欧共体控制企业合并是为了维护共同体大市场的有效竞争,如果几个企业共同占据市场支配地位与一个企业占据市场支配地位的后果是一样的,即会严重地损害市场竞争,这个寡头垄断就应该被禁止。第139/2004号条例明确指出,鉴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合并可能具有的效果,维持该市场中的竞争显得更为必要。许多寡头垄断市场显示了适度的竞争,然而在某种环境下,合并方相互之间竞争所具有的限制作用的消除,以及对剩下的竞争者压力的减少,即使不存在寡头成员间进行协调的可能性,也可能导致对竞争的重大损害。因此,在评价一个合并是否会“严重阻碍有效竞争”时,除了要考虑合并是否会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时,还要考虑到寡头垄断的因素。考察欧共体合并控制的实践,与“市场支配地位”的因素相比,欧共体委员会对寡头垄断的审查显然占次要的地位。

三、欧盟委员会对企业合并监管的程序1.申报程序申报程序是企业合并行为发生法律效力的一个必经步骤,也是企业合并程序的第一步。根据合并条例第4条第1款的规定,企业应在签订合并合同、公布公开招标以及取得控制力之后尽快地对具有共同体影响的合并进行申报。在计划中的协议或投标将要产生具有共同体影响的合并时,如果相关企业要使委员会相信他们签订合并协议的意图是正当的,或有关企业已经制定了具体的合并计划,如签订了谅解备忘录或相关企业签名的意愿信等,或在公开招标的情况下,他们已经公开宣布了他们的招标意愿,企业也应当尽快进行申报,当然要符合具有共同体影响的合并的条件。如果没有事先的申报,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将受到罚款。在企业通报之前以及委员会宣布合并与共同体市场相协调之前,合并必须暂停。2.第一阶段审查第一阶段审查的目的是审查合并行为是否存在与共同体市场不相协调的嫌疑。如果能排除嫌疑,审查就到此结束,否则将正式立案调查。委员会在收到全面申报材料后,须在25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需要进一步审查的决定。如果委员会收到成员国提出的申请,请求将实质性影响成员国国内独立市场的合并移交给成员国主管机关处理的情况,或者相关企业为了使合并行为与共同体市场相协调,按照委员会提出的附加条件和义务作出了承诺,委员会可以将25个工作日延长到35个工作日。在第一阶段的审查中,委员会可以作出以下三种决定:(1)申报的合并不属于企业合并控制条例管辖的范围,也就是说委员会不具有管辖权;(2)申报的合并属于委员会管辖范围,但是不需要对合并进行进一步审查就可以认定合并与共同体市场相协调;(3)申报的合并属于委员会管辖范围,但委员会对合并是否与共同体市场相协调有着严重怀疑,需要对合并进行第二阶段的审查。3.第二阶段审查对于那些是否与同共体市场相协调存在怀疑的合并,委员会必须进行第二阶段的审查。这个阶段的审查期限是90个工作日。如果合并企业按照委员会在最终决定中提出的附加条件和义务作出了承诺,只要该承诺是立案调查之日起的55个工作日内作出的,可以将该期限延长到105个工作日。如果申报合并的企业在委员会启动第二阶段调查程序开始后的15个工作日内提出延长期限的请求,上述期限也可以延长到105个工作日。在此期间,委员会除了调查外,对合并进行深入和详细的分析,特别是分析合并对欧共体市场的影响。经过这一阶段的审查,委员会可以做出以下决定:(1)宣告企业合并与共同体市场相协调。如果委员会确认合并不会严重损害有效竞争,将宣告该合并与共同体市场相协调,从而允许申报的企业合并。通常,如果合并企业的市场份额低于25%,委员会都会宣布与共同体市场相协调。委员会也可以根据合并条例的第8条第2款,在批准合并时附加一些条件和义务,例如,要求申报的企业对合并计划作一些变更、限制申报企业在被控企业的股份、规定申报企业在未来的经营中不得从事一些特定的经营行为等。近些年来,委员会越来越频繁地依据第8条第2款有条件地批准合并。(2)禁止企业合并。

欧盟法 篇2

与传统轮胎不同, 绿色轮胎能够有效降低滚动阻力, 从而使得轿车的能耗下降5%~7%, 而卡车则能降低9%。因此, 从2012年11月1日起, 欧盟实施强行性轮胎标签法规, 按照该法规, 所有欧盟成员国销售的轮胎统一标签。未来在欧盟销售的轿车胎、轻卡车、卡车胎及公共汽车轮胎, 必须在标签上注明代表环保和安全性能的三项数值:滚动阻力、滚动噪音和湿抓着力的等级。其中, 轮胎滚动阻力要求分为七级;潮湿路面抓地力分为6个等级;道路噪声则分为3个等级。欧盟推出的轮胎标签法, 还制定了一套有关滚动阻力、湿路附着力和噪音的技术标准, 进而推动绿色轮胎的推广。

国内轮胎业内人士在出席于上海举行的产业发展论坛时一致认为, 作为全球汽车轮胎制造大国, 中国轮胎产业的“绿色化转向”将进一步提速。欧洲是中国轮胎的第二大海外出口市场。中国的汽车轮胎产量是全球的三分之一, 出口贸易约占50%的比重。欧盟推出的绿色轮胎“变革”, 虽然可能将全球绿色轮胎市场份额增长15%, 但极可能让中国轮胎出口增长再次变“绿”。欧盟此举, 表面上推行轮胎节能环保, 实际意在阻止海外轮胎企业出口至欧盟。业内人士指出, 尽管短期内欧盟轮胎标签法规定将影响部分中国轮胎出口, 但从长期看必须迎难而上。此外, 业内普遍预期将有越来越多国家推行轮胎标签法, 以适应节能减排需求。为此, 中国橡胶协会正在主导制定中国轮胎节能标签相关规定。一旦出台轮胎标签制度, 将促使轮胎企业更快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 并促进中国轮胎产业发展。随着对环境问题愈发关注, 中国政府更注重发展绿色经济。轮胎产业应尽早地建立主流的标签制度, 与国际标签法接轨。

发展绿色轮胎是必然趋势

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看, 轮胎也是一种污染源。由于滚动阻力的原因, 轮胎所造成的燃油消耗约占整个轿车燃油消耗量的20%, 在卡车中, 这一比例则提高到1/3。而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 目前全球汽车保有量8.3亿辆, 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18%。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则预计, 到2030年, 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翻一番。如此高的碳增排速度显然与国际上节能减排的趋势相悖。于是, 欧洲对汽车减排提出了新的要求。在“2007年1月关于能源和气候的方案”中, 欧洲委员会重申了其“致力于提高能源效率, 降低车辆二氧化碳排放”的决心。欧洲委员会强调“为通过采取全面、一致的措施, 实现到2012年达到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0克的目标, 并将拟定治理汽车二氧化碳排放的进一步措施”。在2008年中期, 欧洲委员会将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交法律议案的框架, 以最终实现这项目标。每公里120克的碳排放量目标意味着, 在接下来的4年中, 汽车制造商们必须对其所有型号的车辆进行改进, 以达到每公里降低20克二氧化碳排放的平均水平。

发展绿色轮胎极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近两年, 很多企业都先后宣布要进军绿色轮胎领域, 但如果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 这个概念泛滥后, 反而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外对于绿色轮胎的标准制定工作早已起步。这些法规通过给市场上销售的轮胎贴上类似冰箱能效标识的标签, 对轮胎的滚动阻力、燃油效率、湿滑路面牵引力、胎面磨耗等指标进行量化分级, 从而达到减少燃油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轮胎绿色化的目标。而我国在制定标准和规范方面刚刚开始, 与欧美等国家都有差距。因此, 推动绿色轮胎产业化就先要对绿色轮胎标准进行统一。这个标准应当既结合中国市场特点, 也要达到国际市场准入标准。绿色轮胎标准中包含两个概念:绿色制造和绿色轮胎。绿色制造不等于绿色轮胎。绿色轮胎的标准应当包括一些核心指标, 如滚动阻力, 湿滑性能、噪音等。只要标志了绿色轮胎的产品, 就必须在这些指标上符合统一的要求, 不能将绿色制造和绿色轮胎混为一谈。

近年来, 我国轮胎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轮胎企业数量、轮胎产量、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 形成了完备的轮胎工业体系。轮胎行业整体而言属于大而不强。从2012年年初开始, 天然橡胶价格不断升温, 期货价格从年初的每吨2.35万元左右升至现在的接近3万元/吨, 现货价格也从每吨2.65万元逼近3万元/吨。在原料价格、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 国内企业价格优势逐渐弱化。与此同时, 在国际上, 我国轮胎出口正受到各国贸易壁垒的阻击, 低成本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近期我国轮胎出口面临的轮胎标签法等技术壁垒日益增多。很多国家对轮胎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酝酿或已经实施轮胎标签法规。相比之下, 国内绿色轮胎的定义模糊、标准缺失、检测手段不足, 制约了我国轮胎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

随着多国先后推行轮胎标签法, 以及中国节能减排要求提高, 轮胎的高性能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按照“十二五”行业发展规划, 目前轮胎行业正在研究制定自身的技术标准, 以促进轮胎业逐渐向着高端转变。与此同时, 国内轮胎业界正在抓紧建设绿色轮胎产业园区, 培植轮胎绿色品牌。据了解, 目前我国轮胎的年产量约占世界轮胎总产量的1/4, 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轮胎制造国、出口国和消费国。但同时, 轮胎产业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 中低端产能扩充过快, 市场无序竞争加剧, 产业步入恶性循环。欧盟REACH及轮胎标签法规将倒逼我国尽快调整轮胎行业的产业结构, 实施低碳经济战略, 推动绿色轮胎产业化发展。“十二五”期间, 轮胎行业将以“低能耗、高环保、超安全”等为发展主线。绿色环保成为焦点, 不少企业争相发布新技术和新产品, 希望在轮胎绿色化产业大潮中占得先机。受国内汽车产销下滑等因素的影响, 国内轮胎企业将面临较大的销售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 只有产业升级才能推动国内轮胎产业持续发展。

实现绿色化发展, 轮胎企业必须在原材料等相关环节提高标准, 通过对原材料的严格把关, 生产出来的轮胎产品才可能具有低能耗、低噪音、高速、省油、环保等特点。另一方面要坚持走产品差异化的路子, 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点, 特别注重产品的技术升级, 以高科技为引领, 实现轮胎产品高、精、尖发展目标。目前, 全国轮胎行业已经到了兼并重组成企业整合的关键转型期, 绿色化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看, 轮胎产业向新兴经济体市场加速转移, 引发了全球轮胎产业的重组, 这不可避免影响国内轮胎产业的发展。轮胎企业之间虽然有竞争, 但应该依托政府和行业协会, 以绿色化发展理念为指导, 实现共赢。

发展绿色轮胎挑战与机遇并存

“绿色轮胎”产业化是行业目前和今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也是中国橡胶工业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轮胎企业、协会和政府都已将“绿色轮胎”产业化工作提到重要地位。中国轮胎工业协会牵头组织了绿色轮胎产品自律标准制定的工作, 该标准将参与欧盟的轮胎标签法和其他一系列法规对轮胎的性能指标进行标定, 相关的检测方法、设备和设施目前在积极完善和推进当中。中国轮胎行业从产品、原材料、工艺、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 在全方位地推动绿色轮胎的产业化进程, 争取“十二五”末实现有50%企业可以生产绿色轮胎, 其中又有50%的企业绿色轮胎产量超过普通子午轮胎产量的目标, 这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家关于“绿色轮胎”产业化的工作方案参考欧盟轮胎标签法和REACH法规, 结合国家节能降耗要求、力求制定出一部与国际接轨、符合国情的绿色轮胎产业化发展的轮胎法案。“绿色轮胎”法案的提出不仅对我国轮胎产业未来如何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同时也是我国对企业发展“绿色轮胎”的政策支持。

标签法的实施对于轮胎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提高了产品的技术门槛, 增加了生产成本;机遇是有助于轮胎生产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 加快企业转变发展模式。国内轮胎企业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的重心主要放在了扩大产能、提高产量上, 并没有在技术层面上下功夫, 导致很多轮胎的配方数十年都没有改进, 这也直接导致了国内轮胎产业的整体滞后。按照国际标准, 目前国内生产的80%的轮胎都属于低档轮胎, 尽管价格很低, 但无论是从环保节能还是使用寿命看, 都难以满足需求。考虑到欧盟是我国轮胎的最大出口市场, 如果不按照“标签法”的规定进行升级, 轮胎企业或难以走出国门。标签法的推行将促使轮胎企业转变生产观念, 大力投入新技术、新配方的研发, 生产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目前来看, 标签法已经在产业升级方面起到了一定成效, 最新的数据显示, 已经有80%的轮胎生产企业能够达到标签法第一阶段的标准, 部分大型企业生产的产品甚至可以达到第二阶段的要求。据介绍, 欧盟轮胎“标签法”共分3个阶段施行, 环保要求逐级趋严。考虑到轮胎的高能耗, 不仅是欧盟,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或者将要出台类似的法规, 以提升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轮胎企业, 如何完成第二阶段将是未来几年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需要轮胎产业及其上下游同心协力, 克服难关。据了解, 作为轮胎上游的橡胶产业也在积极谋划革新。

绿色轮胎产业化是行业目前和今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也是中国橡胶工业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推进“绿色轮胎”产业化需多手抓:一是行业协会和企业要加快导入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环境标准和安全标准,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要积极参与、了解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改情况, 例如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欧盟轮胎标签法等;协会和企业要加快速度, 制定与国际接轨、符合国情的“绿色轮胎”自律标准和实施措施。通过树立先进的技术门槛和准入门槛, 促进产品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的不断提升。二是要推动“绿色轮胎”产业化, 需要橡胶原材料和橡胶装备产业做出有力的支持。例如需要高品质的天然橡胶、合成胶, 高强度、超过强度的钢帘线, “绿色”环保助剂、炭黑和高分散炭黑, 以及检测设备等。三是要抓紧建设轮胎试验场。这是提升国内轮胎品牌形象、国际竞争力、实现由大变强的重要手段。中橡协和企业要抓紧研究确定轮胎试验场的经营模式, 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在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 通过相关部门认证, 符合轮胎检测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 国内外市场需求特点明显, 一面是走弱, 一面是刚性需求稳健,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产品“绿色保证”和技术门槛的提升, 对中国橡胶轮胎行业和企业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国内相关方面应该有应对措施;一是要以应对欧盟“标签法”为契机, 建立中国轮胎的高端产品形象。以创新求发展已基本上成为行业共识, 这就要进一步加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 用于培育人才, 建设创新基础设施, 强化信息技术在工艺管理、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完成安全、节能产品的“绿色转身”, 取信于用户, 取信于市场, 赢得新的市场竞争力。二是要转变发展方式, 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要做大做强企业, 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调整产品结构, 优化存量, 提高质量。三是要高度关注橡胶等主要原材料市场的变化情况。目前中国国产天然橡胶的年产量只有70万吨左右, 75%依赖进口, 而进口关税率高达20%, 成为制约橡胶轮胎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近几年, 天然橡胶价格波动很大, 对用胶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也很大。近年来,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打压中国产品, 产业安全预警和贸易摩擦必须引起全行业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临时禁令的德国法与欧盟法实践 篇3

欧洲法院认为,如果法院在作出临时禁令裁定之前没有听取双方陈诉的,不能得到承认。原因在于,被申请人尚未获得任何机会进行抗辩。这关系到临时措施程序中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权利义务关系的权衡。 中国企业临战:知识产权临时禁令在德国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军欧洲市场,近十年来可谓声势浩大。随着欧洲媒体对“中国式拿来主义”的妖魔化宣传,欧洲本土厂商早已厉兵秣马,严阵以待。如果说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知识产权是欧洲竞争者指向中国企业软肋的第一把利剑,那么临时禁令就是这把剑“快、准、狠”的剑锋。以德国为例,慕尼黑一个中级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每年受案一千多例,其中就有六百例以上涉及临时禁令,可见临时禁令在德知识产权维权和救济中运用之普遍。 从专利、实用新型、半导体设计到商标、外观设计,及至软件著作权,一经专利商标局审查通过、登记授权,权利人及其授权的使用者即可对竞争者操起“临时禁令”这一维权武器。实践中的例子是:中国展商在参加德国展会的第一天往往就可能收到一大叠德文撰写的法院文件,还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殊不知知识产权的攻防战役已经悄无声息地拉开帷幕——典型的例子是:德国某公司,在展会之前就早早从主办方网站上打探同行参展厂商的背景,并从其网站上下载“侵权商品”的相关资料,同时委托律师作准备。同行展商还在布置展台,德国公司或其委托的律师就到站台上检查是否有侵权产品的展出,同时取证,包括拍照、拿取产品宣传册,并撰写临时禁令申请书递交法院。由于临时禁令本身“快、准、狠”的特点,申请人只需要对法院证明侵权行为“很有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Glaubhaftmachung),申请事由紧急迫切,法院可以无须听证,立刻审判并当庭签发临时禁令的裁定。申请人持禁令立刻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一旦法院的强制执行人将禁令送达展位,禁令的内容就开始生效。由于裁定的送达在德国境内完成,禁令的文字无需翻译。如果申请人是业内的领军人物而被诉的侵权行为又具有相似性或曾多次涉诉,那么临时禁令的申请就更加程式化,从权利人提出申请到送达对方最快仅需4-6小时。如此种种,禁令相对人的被动处境可想而知,如果不及时寻求法律支持奋起反击,就会被竞争对手紧紧钳制住而损失惨重。 最常见的是停止侵权临时禁令(Unterlassung),依照具体的禁令内容,禁令一经送达,相对人就必须立即停止涉嫌侵权产品的生产、供应、使用或将涉嫌侵权产品引入市场,或者为了以上目的占有或使用涉嫌侵权产品。禁令效力覆盖德国境内。以展会纠纷为例,参展商必须立即将涉嫌侵权产品从展台上取下,连登有涉嫌侵权产品的网页和产品目录也都不得展出。倘若涉嫌侵权的是商标或外观设计,强制执行人甚至可以根据要求没收展品,清空展台。如果拒不执行,权利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施行罚款。德国对于违反临时禁令明文规定的行为,罚款的最高额度可达二十五万欧元,甚至施以短期监禁,后果不可谓不严重。 即使临时禁令相对人选择暂时按兵不动,费用问题也是一个大包袱。相对人一般会收到一封账单,由法院审理费和申请人律师费两部分组成。费用额度和侵权标的价值挂钩。实践中德国法院常常将争议标的设定在一万欧元,而申请人按惯例也会至少委托一位法律律师外加一位专利律师,这样算下来至少就是三四千欧元的账单。如果权利人因为临时禁令程序的费用同时申请法院扣留相对人的财产,执行人甚至可以扣留展台上所有的物品,包括非侵权产品。收到临时禁令展商的狼狈程度,可想而知。 不过,迄今为止德国临时禁令的内容范围还没有扩展到损害赔偿权。也就是说,如果权利人要提出损害赔偿,还必须在临时禁令程序之外再提出一般的侵权之诉。至于权利人的知情权(Auskunftsrecht)能不能申请强制执行,这一点在知识产权执行欧盟指令(RL2004/28/EG)颁布并转化为德国法之后,已经有了定论。答案是:可以。新专利法,新实用新型法,新商标法和新著作权法都明文规定:在明显存在侵权行为(offensichtliche Rechtsverletzung)时,权利人可以申请法院签发临时禁令,要求侵权人必须提供其供应商、分销商的名字和地址。这样下来,对禁令相对人的打击将是其整个产业链条的“一锅端”。 临时禁令:应对是关键 临时禁令送达之后,等待和漠视都不是明智的选择。该如何冷静处理,下面就这个问题作一介绍。 首先,检查临时禁令送达之前,是否收到过对方律师的警告函(Mahnung)。通常对方在正式开始禁令程序之前,都会先送达警告函。如果没有警告函而直接执行临时禁令的,禁令相对人又愿意接受禁令的,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免除上述禁令费用包括对方律师费用的承担。 其次,“自我保护函”(Schutzschrift)是实践中发展出来受到法庭认可的一项机制。临时禁令之所以令人措手不及,绝大部分是因为它在“紧急情况下”无须听证即可签发。禁令相对人在受到禁令牵制之前,可能完全没有机会在法庭上为自己辩解,让法官可以公平权衡双方利益来做出判断。这种单方面启动(ex parte)的禁令程序,将效率远远置于公平这一司法价值之上。而“自我保护函”则是一剂“临时禁令单方性”的疫苗。例如,来德厂商可以事先在营业地或参展地的管辖法院预留这样一份函件,阐明自己产品没有侵犯任何人的智慧财产权。这样,如果当地的竞争对手申请临时禁令时,法官就会参考“自我保护函”里阐述的事实和理由,公平考虑双方的诉求。而且禁令申请人对此还一无所知。这种法律手段,通常在厂商或其自子公司、合作伙伴和德国竞争对手在其他国家曾经或正在涉诉,对德国当地潜在的诉讼风险有所预知的情形。 第三,如何彻底甩掉禁令的钳制而重新在市场上如鱼得水,这是个问题。要知道,临时禁令的申请理由在于,侵权行为可能造成特殊的损失,不采取措施将会使权利人的损失无法恢复。相对的,如果要彻底否决临时禁令的效力,就要证明对方的专利权、商标权无效(下文再简介专利无效之诉和专利侵权之诉)——例如没有新颖性,或者证明“侵权行为的紧迫性”并不存在,又或者证明自己“根本没有侵权”。说起来容易,但这在德国的司法实践中却涉及复杂的庭审程序网罗。最简单的,禁令相对人可以在同一法院提出“异议”(Widerspruch),这个救济程序没有期限限制。德国法院收到异议后,大多会尽快组织口审,届时双方可以提出任何事实及理由,展开所有可能的攻防手段。如果口审败诉,还可以再向上一级法院上诉。第二,禁令相对人可以选择向法院提交申请,逼对方起诉。如果在法定时间内没有起诉——这在程式化临时禁令的场合比较多见——临时禁令就自动失效。这种情况因为有的竞争者抱着“收买路钱”的心态滥用临时禁令,其实他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或信心赢取官司。 如果启动正式的知识产权诉讼,临时禁令的程序就被正式的诉讼所吸收。下文以专利为例介绍德国两种基本的诉讼种类:专利无效之诉和专利侵权之诉。 专利无效之诉和专利侵权之诉 针对德国专利或欧洲专利的德国部分,任何人都可以提起专利无效之诉。一审由慕尼黑的联邦专利法院管辖,争议问题将适用德国《专利法》。联邦专利法院有六个审判庭专门处理专利无效之诉。每个审判庭由五位法官组成,其中两位是法律法官,他们没有技术背景,是常任法官。另外三位法官是有工科背景、受过技术训练的,他们在任法官之前往往担任专利审查官,是根据涉诉专利所在的技术领域临时抽调来审判庭的。慕尼黑联邦专利法院每年处理250到300件专利无效诉讼,其中百分之七十五的诉讼以胜诉告终:要么涉诉专利被取消,要么专利的保护范围被缩小。不服一审判决的当事人可以向联邦最高法院(BGH)提起上诉,二审审判庭由五位法律法官组成,没有专利法官,他们另外也负责审理专利侵权案件的上诉。专利无效之诉的上诉率略低于50%。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联邦最高法院对于一审中专利被判无效的更倾向于推翻原判,而对一审中专利被判维持的,则倾向于维持原判。 原告申请宣告专利无效的理由通常有如下可能:(1)缺乏新颖性、创造性和商业用途。(2)发明并不成立。(3)专利文件公开不彻底。(4)未经许可将专利保护课题扩展到原初申请范围之外。(5)违法地撤回发明(该理由只能由受害方提出)。 庭审由法官依职权进行,也就是说,原告没有负担要积极主动地推动诉讼进行,专利法官会依职权审查涉诉专利的有效性。但起诉和应诉的事实与理由如何陈述和表达,则是定成败要见律师真功夫的地方。 一般情况下,专利律师和法律律师都有资格代理专利无效之诉,但如果和专利无效和专利侵权之诉平行交叉进行,那就很有必要聘请至少一位法律律师来协调两组诉讼。 改革前,专利无效之诉一审可长达两年之久。2009年10月1日之后,审期被大大缩短。诉讼费用包括律师费和庭审费,皆由被诉方来承担。举例来讲,如果涉诉标的价值50万到500万,那么专利无效之诉一审的费用风险则介于4万到24万之间。 与专利无效之诉相反,在德国,专利侵权诉讼由被告住所地、营业地或侵权行为发生地的普通中级法院负责管辖。德国共有12个法院受理专利侵权之诉,其中慕尼黑、汉堡、杜塞尔多夫、法兰克福等几个大都市的中级法院最受关注。审期大概在6到15个月之间。如果证据涉及鉴定,审期可能延长至9到12个月。费用上,涉诉标的价值50万到500万欧元的,费用风险从7.5万到23万欧元不等,也都由败诉方承担。 如果两组诉讼同时进行,原则上,负责审理专利无效之诉的联邦专利法院对技术问题和专利有效范围的判断,并不当然约束审理专利侵权之诉的普通法院。但如果后者的判断的确仰仗于前者的定性,实践中普通法院的法官会暂时休庭,等到专利法院的定论形成后再作判决。 欧盟成员国对临时禁令及相关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知识产权相关判决和裁定的承认和执行,是司法程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欧盟是由不同的主权国家组成的,一国法院的判决和裁定,如要在另一个成员国的国土上执行,就必须先被该国法院所承认。对于驻军欧洲市场的中国厂商而言,在欧盟两个以上的成员国有分部或子公司的情形,并不少见。这一点对于他们而言,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目前,这一套规则由欧盟所谓的《布鲁塞尔一号规则》统一规定,这套规则对欧盟境内各成员国之间知识产权裁判的承认和执行提供了很多简化的程序,以期更进一步促进欧盟司法一体化进程。 布鲁塞尔规则引进的这套执行系统不仅仅限于正式诉讼程序的终身判决,而是也同样适用于法院其他的裁定,当然包括临时禁令。不过值得指出的是,欧洲法院认为,如果法院在作出临时禁令裁定之前没有听取双方陈诉的,不能得到承认。原因在于,被申请人尚未获得任何机会进行抗辩。这关系到临时措施程序中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权利义务关系的权衡。

nlc202309030759

欧盟农业政策 篇4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Common Agriculture Policy)是在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欧共体的两大支柱之一(另一支柱为关税同盟)。它由一整套规则和机制所组成,是欧盟最重要的共同政策之一,主要目的是用来规范欧盟内部农产品的生产、贸易和加工。共同农业政策的最大特点是:对内实行价格支持,对外实行贸易保护。

建立:早在1956年进行的欧共体谈判中,法国就坚决主张农产品也应该包含在关税同盟中。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关税同盟所带来的自由贸易效益可使德国制造商获益,建立CAP对法国农民也有同样的效果。法国、意大利、荷兰是CAP的积极支持者。CAP 最早由《罗马条约》提出,1960 年欧委会正式提出建立共同农业政策的方案,1962年欧共体六国通过了《建立农产品统一市场折衷协议》,这个协议成为CAP的最初框架。

共同农业政策的目标 :

1、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tipped, and we seem increasingly dependent on work for our sense of self.我并不认为这种社区概念的变

2、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民合理的生活水平。

3、稳定农产品市场,保证供应的可靠性。

4、保护生态环境和动物生存环境,保证食品安全。

5、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共同农业政策的原则

欧共体为了协调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制定了三条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

一、共同体市场统一原则,即逐步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实现共同体内部成员国之间商品、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流通;协调成员国之间防疫和兽医等条例;制定共同的经营法则和竞争法则等。

二、共同体优先原则,即实行进口征税、出口补贴的双重体制。当产品进口价格低于共同内部价格,实行进口征税;当产品出口价格低于共同内部价格,实行价格补贴,控制从共同体外部进口,避免受到世界市场波动的影响。

三、价格和预算统一原则,即制定统一的农产品价格和财政预算,由各成员国交纳一定的费用建立农业指导金和保证基金,用以进行补贴和支持欧盟的农业发展。

共同农业政策的运行机制

1、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共同农业政策运行机制的核心。共同农业政策的价格机制有三部分组成:目标价格、干预价格和门槛价格。目标价格是价格机制的中心,是根据一种农产品在共同体内部最供不应求的地区所形成的市场价格而确定的,是农民有望在公开市场上得到的价格。干预价格也叫保护价格或保证价格,是低于目标价格的共同体农产品的最低保证价格。一旦共用体内的市场价格降到目标价格以下某一点时,共同体就用干预价格收购农产品,以维持市场价格的稳定。门槛价格是对欧共体之外的国家设立的,是第三国农产品进入欧共体的最低进口价。门槛价格的目的在于为了保证欧共体进口农产品的价格能与欧共体的目标价格一致。门槛价格与进口农产品的到岸价格之差作为关税收入(差价关税:共同农业政策的过渡措施,已于1968年停止征收)。

2、货币补偿金机制由于欧共体成立之初没有统一的货币,当各国货币汇率出现频繁波动时,会对共同价格体系的稳定造成很大威胁,为了维持农产品的共同价格,1969年,欧共体又创立了货币补偿金制度,对货币升值国的出口和进口农产品分别按其货币升值幅度提供补贴或征税,对货币贬值国则按价值幅度对其出口进行征税,进口给予补贴。

3、欧洲农业指导与保证基金 分为两个部分:用于农产品市场管理的保证部分和用于农业结构改革的指导部分。保证部分主要开支项目为:为支持农产品出口而发放的出口补贴;农产品市场的干预费用;因货币汇率波动引起的货币补偿金。指导部分主要用于欧共体在农业结构政策范围内采取的各项措施、理事会决定的特别开支及改进生产设施和农产品销售工程。

4、共同市场组织(COM)是共同农业政策的主要机制,因不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条件而变化。有以下四种类型: 1)、按照生产要素对生产者提供的直接资助。涉及的农产品主要有谷物、油菜籽、蛋白质作物、绵羊肉和牛肉。2)、根据生产水平的一定比例提供资助,主要涉及橄榄油、烟草、棉花、某些被处理过的水果和蔬菜,还包括葡萄酒。3)、对成本主要由消费者承担的产品提供支持,主要涉及奶制品和糖类。4)、允许市场自身调节供求波动而只有极少的干预,主要涉及水果蔬菜、高档葡萄酒、猪肉、家禽等。

CAP实施的意义

CAP实施以来,不仅对促进欧洲农业发展、稳定农产品市场,也对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迅速提高了成员国的农产品质量,保证了农产品市场的供给。1983年,欧共体成为世界第三大小麦出口国,同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糖料供给国和奶制品的主要供给国。到1984年,欧共体成为世界第二大牛肉净出口国。

2、CAP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和出口补贴极大地刺激了各成员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居优势的成员国竭力发展农业生产,取得较多的价格支持费用。农业居劣势的成员竭力采取措施发展农业生产,以减少从其他成员国进口农产品,不仅节省外汇支出,也增加了其农产品在共同体市场上的竞争力。

3、统一对外的农产品进口关税壁垒保护了内部农产品市场,使得内部的农产品贸易迅速发展,贸易大幅增长。自二战到20世纪60年代初,西欧一直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的农产品出口市场。1958年,欧共体中的一些国家共进口谷物1180万吨,其中只有8%是从成员国购买的。从1961年到1974年,内部农产品贸易额从34亿美元剧增到204亿美元,增长了近7倍。CAP为欧洲经济一体化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问题:共同农业政策在实施额发挥作用的同时,自身隐藏着的一些弊端和不足并由此带来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1、CAP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和农业生产补贴,导致农业产出增长超过市场对农产品的吸收能力。在1973—1988年间,欧共体的农业产量年均增长2%,而内部消费年均增长只有0.5%。1984—1985年度,欧共体主要农畜产品过剩严重,在过剩消费能力中小麦为24%,大麦为20%,糖料为34%,奶粉及奶制品达到242%。

2、巨大开支给成员国造成严重的财政负担,加大了普通消费者的负担。1980年,欧共体农业政策开支占总支出比例的73%。

3、增加了大农户的收入,却不能增加小农户的收入。由于共同农业政策补贴和产量挂钩,大量的补贴被大农场主享受,大量的中小家庭农场则获益不多。

4、成员国内部利益分配不均。如德国虽然承担了总体预算的29.2%,却只能从欧共体得到14.8%的回报。

5、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和出口补贴,影响了世界农产品价格和其他农产品出口国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加剧了欧共体同其贸易伙伴尤其是美国在农产品出口领域的摩擦和纠纷。

二、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进程CAP自产生以来,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

1、20世纪60年代重组农业结构的改革CAP 建立的最初目的主要是应对战后食品供应的短缺,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以及农产品产量。为此,当时的欧洲委员会于1968 年公布了以欧委会副主席曼斯霍尔特命名的《欧洲共同农业政策改革备忘录》即“曼斯霍尔特计划”,并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鼓励兼并小农场以形成大农场,实现农业的大规模生产;让老年生产者退出生产等。由于改革过于激进,给大量家庭农场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许多措施最终未能付诸于实践。

2、20世纪70年代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改革1972 年CAP 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加快实现欧洲农业的现代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推进农业职业培训,鼓励青年从事农业生产,让年老农民提前退休以更新农业生产的劳动力。1975 年又推行了“贫困地区计划”,向生产条件较恶劣的地区如山区农民提供补贴。此后,欧洲一些农产品生产部门已经出现了生产过剩的现象。为保证农民收入水平,政府对农产品实行价格

支持,从而又产生了财政预算负担过重的问题,这些都成为下一阶段CAP 改革的重点。

3、20世纪80年代解决农产品过剩及预算制度的改革为了解决生产过剩问题,欧洲委员会于1985 年颁布了《共同农业政策展望》绿皮书,分析了CAP 的未来发展路径,提出了削减生产的新方法,其实在这之前政府就已经开始针对过剩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如1979 年建立“共同责任税”,要求奶制品部门生产严重过剩的农民必须支付罚金;1981 年规定食糖生产者应该承担全部出口费用;1984 年为控制牛奶产量建立了牛奶生产配额制等。为了解决财政预算问题,1988 年欧洲理事会通过了一个一揽子改革措施,其中就包括“农业开支指导”原则。通过限定欧共体农业支出的最高额度,规定主要农产品的最高产量以获得补贴支付等措施,CAP 预算支出在总预算中所占的比例开始下降。如1985 年,这一比重为75%,到80 年代末下降到了65%的水平。

总结:综观90年代以前CAP的改革,从最初的“曼斯霍尔特计划”到80年代末的一揽子改革措施,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农产品过剩以及削减CAP预算开支,但这些改革方案涉及的内容有限,取得的成效也不甚明显。

4、1992年的麦克萨里改革背景:20世纪的80年代,严重的农产品过剩问题依然存在,农业开支一直居高不下。即将到来的90年代CAP还将面临诸如新成员国的加入、协调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的立场等问题,因此,CAP的改革又一次提上日程。1992年,当时负责农业问题的欧盟委员会委员麦克萨里提出了一项基础性的改革措施,并于1992年5月21日由欧洲理事会通过。主要内容包括:1)降低支持价格水平、控制生产。它包括:粮食和牛肉的价格3 年内降到接近国际市场的水平(例如,谷类价格降低29 %,牛肉价格降低15 %);实施耕地面积削减计划,冻结15 %的谷物耕种面积。2)收入支持,对农场主进行直接补贴。它包括:对那些冻结了耕种面积的农业生产者,根据种植面积给予补贴。3)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它包括:通过建立基金,鼓励保护环境;对55 岁以上农业生产者实行提前退休制度,以便安置青年;扶持山区和条件差的地区发展农业等。

此次的CAP改革是第一次由外部力量推动的共同农业政策改革,是一次较为系统的改革。欧盟在解决农产品过剩和财政负担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次改革使共同农业政策从价格支持转向直接补贴,不再单纯依靠价格来支持农民收入,缓和了欧共体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冲突。

5、《欧盟2000议程》

背景:20世纪90年代末期,WTO提出了新一轮农产品贸易谈判要求,来自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压力也在增大。欧盟东扩后,中东欧国家农业比重较高,届时欧盟的CAP预算负担将更加不堪重负。在此形势下,1999年欧盟通过了《欧盟2000年议程》,决定对农业政策进行更为彻底的改革。

改革措施:(1)确定将2000年—2006年的农业预算支出保持在420亿欧元的水平。(2)降低价格支持,鼓励竞争。(3)保证农民的生活水平,通过提高直接收入补偿农民因降低价格支持遭受的损失。(4)注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5)建立新的农村发展计划,以支付酬金或创建农场贷款利息补贴的方法支持青年农民创建农场、提供培训、提前退休,鼓励农业环境保护。《2000年议程》是CAP最为全面的一次改革。这次改革几乎涵盖了CAP所有的功能,包括经济、环境、农村发展等,既促进欧盟农业经济朝着贸易自由化方向发展,又为新成员的加入创造了有利局面。

6、2003年改革新方案 这次的改革其实是对《2000年议程》的一个中期考察, 但却是有史以来最深刻的一次改革,主要措施即采取与产量脱钩的农场单一支付。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CAP 向农民进行补贴的方式,从而满足了WTO关于农业补贴的规定,使农业生产及贸易更趋向于市场化;为了给农村发展政策提供资金,这次的改革还减少了向大农场支付的直接补贴;

7、2007年CAP“健康检查”CAP“健康检查“就是继续采用2003 年改革所采取的措施,基于2003 年改革以来总结的经验,使CAP 能更好的适应一个拥有27 个成员国的欧盟所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其关心的主要问题有:怎样才能使直接补贴机制更有效率,更简单化;怎样使那些一开始为一个仅拥有6 个成员国的共同体所设置的市场支持工具适应当前情况;怎样面对来自环境变化、生物燃料、水资源管理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新挑战。

8、2008 年欧盟农业补贴政策改革2008 年7 月2 日永久性结束自1992 年开始实行的休耕政策,目的在于应对食品价格飙升。11 月20 日,欧盟成员国就农业补贴等共同农业政策问题达成妥协。此次改革最重要的内容即是不再依产量多少来决定农户领取的补贴数额,并综合考虑环保、动物福利和食品安全等因素。虽然在2003 年的改革中欧盟就已经提出了农业补贴与产量脱钩,但当时的改革并不彻底,这次达成的妥协意味着欧盟在农业补贴上的政策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将有利于欧盟农业生产更好的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此次改革节约下来的本来用于补贴的资金将被用于支持落后地区的发展与环境保护。

9、2011年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2011年10月12日欧委会公布了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的法律草案,草案包括直接支付、单一共同市场组织、农村发展和监督管理等四大要素。草案要求自2019年始,所有成员国将在国家或区域一级实施统一标准的直接支付。

总的来说,CAP到目前为止的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率,稳定了农产品市场,保障了农产品的正常供给,使农业从业人口的收入免受世界市场的波动,使欧盟的农业政策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

三、共同农业政策对欧盟的影响及未来展望

1.共同农业政策对欧盟的影响

四十多年来,由于CAP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而倍受欧洲内外的广泛关注。首先,共同农业政策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强劲驱动力。战后初期,西欧被美国作为与社会主义阵营抗衡的主力军。美国借助《马歇尔条约》、《布鲁塞尔条约》积极推动欧洲国家在各方面的联合。而此时西欧各国的农业生产规模小,产量低,农业收入水平也低,很多西欧国家的食品供应严重不足。因此,保障食品安全、确保国内食品的供应是当时西欧各国在磋商联合议题时必须优先考虑的目标。出于现实的政治、经济考虑,欧共体首先在农业部门确立了共同政策。罗马条约第38条很清楚的阐明了共同市场必须包括农业和农产品贸易。鉴于当时欧共体各创始国的国内政策中没有把农业部门纳入市场经济,罗马条约还特别强调了共同市场在建立的同时应该考虑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e Policy),对别的经济部门却没有提及共同政策的制定。CAP最早由《罗马条约》提出,1960年6月30日欧委会又正式提出了建立共同农业政策的方案,并于1962年起逐步予以实施。正如委员会首任主席哈尔斯坦所说,共同体对共同农业政策目标的权衡实际上是一个政治决定。而CAP日后一些重要改革的直接动因也是出于维系、推动欧洲一体化的需要。从CAP的发展历程来看,欧洲共同体的诞生催生了共同农业政策,而共同农业政策也推动了欧洲一体化不断发展的进程。

第二,欧共体的其他政策曾长期受到共同农业政策的制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共同体内部剩余农产品的增加,大量的资金不得不用于补贴向国外销售的农产品,共同农业政策的开支逐年攀升,预算费用急剧增加,共同农业政策支出在共同体总预算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欧共体整个财政预算都受到了共同农业政策的牵制,成员国之间由于共同体预算的增加所导致的利益和负担的分配都和共同农业政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协调彼此之间的利益分歧,也往往需要在共同农业政策中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第三,共同农业政策导致的利益转移是各成员国关注的焦点。最显著的例子是20世纪后期的关于货币补偿数量体系(Monetary Compensatory Amounts)的争议。由于德国是一个主要的工业品出口国,需要从一个自由的贸易体系中获得机会,而德国长期以来在CAP中一直扮演净出资国的角色。以1999年为例,德国在EAGGF(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中的出资是100亿欧元,消费却只占了57亿欧元,净出资43亿欧元。所以,德国希望削减CAP开支,是这一体系的坚决拥护者;而其他国家如丹麦、西班牙、希腊、法国、爱尔兰、葡萄牙等国由于从CAP中的获利大于支出,是净受益国,所以都不愿意实施该体系。因此形成利益对立的两派。共同体各成员国在共同农业政策实施中的资源分配与利益得失还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其他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

第四,共同农业政策为成员国的经济结构变迁及欧盟的扩大奠定了稳定的基础。欧共体成立以来,经济一体化的规模不断扩大,其表现之

一是成员国不断增加。长时间以来,尤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共同农业政策变革的动力和压力是来自于新成员国的不断加入,而共同农业政策也为候选国进入欧盟提供了必要的缓冲。例如,为了帮助十个中东欧国家平稳过渡到2004年,欧盟根据《2000议程》的框架,制定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特别援助计划(SAPARD,Special Accession Program for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并于2000年开始实施。在这份计划中,为候选国在过渡期制定了年度预算,用于结构和农村发展项目,包括对农业的投资、农村加工业和营销业的发展、鼓励农村经济多样化、改善和控制动植物的健康等。现在欧盟的农业已成为一个资本集约化的部门,农业生产活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1960-1990年间,欧共体成员国的农业、渔业部门劳动力减少了2/3。到2004年欧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这种以“无震荡”方式在欧洲实现的社会变革在相当程度上归功于共同农业政策。共同农业政策为成员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及社会变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五,共同农业政策倍受世界关注。由于欧盟在世界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共同农业政策实施的出口补贴导致了严重扭曲世界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的结果,遭到所有主要农业出口国家对共同农业政策的抱怨,常常引发欧盟与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大国的贸易冲突,欧盟与美国及凯恩斯集团在农产品贸易问题上也纠纷不断。多年的事实表明,共同农业政策的调整、变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欧盟对外贸易政策的走向,同时,共同农业政策长期以来的改革也受到外部世界的高度关注。2003年6月欧盟农业部长最终达成的共同农业政策改革方案中,提出了要废除过去某些传统的农业补贴的做法,世界贸易组织立即对此作出反应,表示欢迎。

2.未来的挑战

共同农业政策作为欧洲——体化的基石,在促进欧共体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进入21世纪后的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及欧盟内部环境也使共同农业政策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从全球范围看,农业政策与环境问题、竞争政策、贸易政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它们都将置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调控之下。当前,CAP改革的外部压力主要来源于WTO谈判所达成的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欧盟在1994年结束的乌拉圭回合的农业协议中,做出了若干承诺,其中的一些部分是现在正在或才开始逐步实施。如何协调各成员国的步伐,以及协调在新一轮世界农产品贸易谈判中的立场,是共同农业政策无法回避的问题。从欧盟内部存在的问题来看,有一些将是影响共同农业政策演变的重要决定因素。一个是环境问题。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欧盟的农业发生了巨变,但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土质的严重下降,过度的使用土地降低了土地的生产能力;地下水被农业生产使用的化学物质污染,由于农业生产周围环境的变化导致一些自然物种的消失以及生物多样化的减少等等。所以,如何使欧盟的农业发展和环境相协调,维持现有的环境以及保护现有的自然遗产,在共同农业政策中纳入对环境有利的规章制度,是未来一段时间急需解决的问题。

另一问题是由欧盟再次东扩引出的新老成员国的利益协调。2003年1月欧盟提出CAP改革方案。6月,农业部长会议经过多次讨论,对该方案最终达成了一致。这个方案突出了三个优先,即把农业生产的质量放在优先地位;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先地位;把农业食品安全放在优先地位。此次欧盟农业改革步骤将在2005年起分阶段推进。但是具体实施起来会有不少困难。2004年5月起,东欧十国已成为欧盟的新成员,从最初的六个创始国到2004年的25个成员国,欧盟的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次东扩是欧盟的第5次扩大,对欧盟来

讲意义非凡,欧盟成员国从15国增加为25国,领土面积扩大23%,总人口增加7500万,达到4.5亿。但是,此次加入欧盟的新成员国中多数国家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也较低。欧盟的农业人口和农村面积因此而扩大,农村的发展、农产品的供给以及农民的收入将会受到影响。从预算的角度来看,欧盟东扩对现有成员国将产生两个方面的直接影响:一方面,现有成员国的平均收入水平将下降10%-15%;另一方面,对新成员国的净预算转移每年约为50-100亿欧元。从目前来看,农业对于中东欧国家而言要比原欧盟成员国重要得多,这些新成员国将会对农业补贴提出各种要求。在欧盟扩大的初期,相比老成员国,新成员国获得的利益或许会更多些。欧盟原成员国的农民及农业利益集团很可能会因为农业补贴这个“蛋糕”被瓜分而产生抵触情绪,而将中东欧国家统一到欧盟现在的价格水平也是一笔不小开支。对于CAP来讲,面对2004年以后的欧盟,不仅仅是考虑人口、耕种面积的几何增加,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成员国之间在市场、体制和利益方面的整合协调,使共同农业政策的规则更加有效地运作。新的历史条件下欧盟共同农业政策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预示着它的未来改革之路将如它曾经历过的那样风风雨雨伴征程。

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

(一)可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环保食品,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

(二)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有利恢复生态平衡。

(三)有利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加外汇收入

(四)有利于增加农村就业、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中国生态农业”与西方那种完全回归自然、摒弃现代投入的“生态农业”主张完全不同。它强调的是继承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废弃物质循环利用;规避常规现代农业的弊病(单一连作,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品, 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等);通过用系统学和生态学规律指导农业和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如推行立体种植, 病虫害生物防治), 改善其功能;以及推进农户庭院经济等。

无机农业(inorganic agriculture):又称石油农业,高能农业。主要靠输入农业以外的无机能量和无机物质,以推动农业生产中物质能量循环的速度,来提高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其特点是:以石油、煤等作为能源和原料,大量生产和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及机电动力。无机农业对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作用。但如果使用化肥、农药过量,忽视有机肥料,会使生产成本上升,并易造成土壤,大气、水源和农产品的污染,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坏,危害人畜健康,并对水土保持、土壤结构、土壤肥力等造成不良后果,所以一些学者强调,无机农业要与有机农业相结合。

集约农业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是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同粗放农业相对应,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来增加农业品产量的农业,称“集约农业”。

评欧盟经济若干问题 篇5

欧盟经济正处在大变革中。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变革中,欧盟已经取得重要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今后一、二十年,将是欧盟社会经济发生巨变的时期。变革中的欧洲经济需要正确的评估。本文试图在这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讨论。

一、欧盟经济发展态势

从短期看,进入21世纪后,由于受美国经济衰退等影响,2002年欧盟经济估计只增1%不到。但从一个较长时期看,欧洲维持上世纪90年代平均2%左右的增长速度,问题并不大。今后十年,欧洲经济增长速度超过美国的可能性不大,但美欧经济增长速度差距将缩小。

欧盟经济增长速度不如美国,但发展比较平稳。通胀率一般低于2%。财政赤字占预算的比重控制在3%以内。内债占GDP比重低于“马约”规定的60%。投资收益率一般在3-4%。今后,在个别年份,上述个别指标可能会突破。欧盟东扩后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可能性更会增大。但今后十年,欧盟经济大致会维持平稳的增长。21世纪,欧洲是世界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关于统一市场建设

迄今为止,欧盟在统一市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进展。欧盟基本上建成了统一的内部市场。1999年1月1日欧元问世和2002年2月欧元进入流通领域,使一体化进程得到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欧盟统一市场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欧盟统一市场至今并未全面形成。

1958年欧共体成立后,在一个很长时期中,它的主要精力放在关税同盟的建设和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上。到20世纪80年代中,欧共体在这两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它仍然是12个独立存在的、分割的.市场。

1985年6月,欧共体通过了《完成内部市场》的白皮书,制定了1992年底完成统一内部市场的计划。同年12月,欧洲理事会又拟定《统一欧洲文件》,把1992年完成建设统一市场目标,以修改和补充罗马条约的形式写进了罗马条约,使统一市场的建设获得了法律上和组织上的保证。欧共体还制定286项立法,通过立法形式来消除阻碍货物、人员、劳务、资本在12国间自由流通的各种非关税壁垒。截止1992年底,这些立法已有95%获得通过,其中85%已转为成员国的立法。(注:伍贻康、周建平主编:《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比较》,1994年经济科学出版社,第106页。)在这种情况下,欧共体宣布1993年1月1日建成统一的内部市场,基本上拆除了阻碍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自由流通的非关税壁垒。随着欧共体发展成欧盟,特别是统一货币欧元的问世和正式进入流通领域,标志着欧盟在建设统一的内部市场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

但是,欧盟全面的统一市场并未建立。

其一,欧委会2001年4月17日发表专门报告,对15个成员国按统一市场目标改革市场机制的情况进行了评估:在可量化的36个项目中,仅有20项,即占55%的项目能在2001年6月前按预计的时间完成。(注:转引自裘元伦:《欧元的前景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2001-2002年世界经济年鉴》。)另据欧盟有关机构统计,在欧盟1339条“统一市场规则”中,目前只有70%被所有成员国按规则作了转化,尚有30%未成为成员国国内立法。即使已经转化为国内立法的,真正实行和贯彻也还需要时间。

其二,根据2000年3月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做出的承诺,欧盟要到20才在成员国之间开放电信和电力市场,在这两个领域实行统一的规则和法规。

其三,里斯本首脑会议还规定,20建成统一的金融和资本市场,在这之前先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委员会”,而目前在欧盟内部有40多家金融监管机构。(注:郑秉文主编:《2001-2002年欧洲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51页。)它们各自为政,使统一的金融市场难以形成。

其四,目前欧盟内部还没有统一的劳动市场,各国的养老金等制度并不统一。劳工要能充分自由流动必须无论到哪国工作,都能与

欧盟的废旧电器回收报告 篇6

付晓文

摘要:: 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使得废旧家电成为新的城市污染源;但是从另一种角度看, 废旧 家电又是一 种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欧盟已经制定 实施了 关于废 旧家电 回收处 理的法规,芬 兰和德国等国家已成功开发了先进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技术, 并且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

关键词:废旧电器、欧盟、回收、产业化、废物处理。

The status of the recycling of waste electrical appliance in European Union

fuxiaowen

Abstract: The waste home appliances have become new urban polluter because of the replacing of home appliances;On the other hand , they are recyclable resources.The recycling regulations of waste home applianc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European Union.The advanced recyclingtechnologies of waste home appliance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some countries such as Finland and Germany, further more, they have Entered the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

Key words: waste home appliances;European Union;recycle industrialization;waste treatment 引言: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废弃电子电器产品的数量也呈几何级数增长。电子废物污染问题,已经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甚至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大量电子废物的产生以及不合理的处理处置方式,不但污染了环境,还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1、废旧电器回收的利用价值

电器所用的资源具有明显的可再生性,是可经历开发、生产、利用废弃物、再生成同级或次级材料的闭路循环资源[1]

[1]徐滨士,刘世参,李仁涵,等.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基本途经及发展前景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4(2):1~6.废旧电器具有垃圾和商品的双重属性,也具有潜在环境污染性和可再生使用资源性的双重特性[2],其再生利用既可消除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也可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开辟城市二次资源。欧盟是电器生产和消费很高的地区,废旧电器可再生资源丰富,其回收再生利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1]

[2]沈镭.资源的循环特征与循环经济政策[J].资源科学,2005,27(1):32~38.2、废旧电器的处理政策

欧盟先从法律法规上对废旧电器的处理做出相应的要求。欧盟从环境保护入手,以技术和经济为切入点,以环保法规的广泛性、技术标准的强制性和成员国内企业保护的有效性为原则,出台了WEEE指令(《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RoHS指令(《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EUP指令(《耗能产品生态设计要求指令》)、MACs指令和REACE法规等形成了一系列技术性贸易措施和壁垒,以技术进步、标准、认证过滤进口产品,保护国内市场,转移环保责任与风险[5] 按照有关规定,自2006年开始,电器生产商和大型零售商要承担电器的回收责任。需回收 的电器包括烤面包机、电冰箱、洗衣机、个人电脑、电视机和电子玩具等。自2007年起,各 汽车生产 商负责废旧汽车的回收利 用。

[5]Boks C, Nilsson J, Masui K, et al.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Product End-of-Life Scenarios and Legislation for Consumer Electronics [C].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onics and the Environment, 1998: 19-24.3、废旧电器的的产业化

在具体的实施方面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措施,在废旧电器的产业化方面,一家名为“生态电子公司”的电子垃圾处理工厂已于 2001 年 2 月在芬兰北部的电子城奥鲁市正式建成并投入生产.该工厂采用类似矿山冶炼的生产工艺, 把废旧手机和个人电脑以及家用电器进行

粉碎和分类处理, 然后对材料重新回收利用.生态电子公司声称每年可以处理电子垃圾 1 500 ~ 20 00t , 而且由于建有良好的环保处理系统, 工厂将不会给地下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

[ 10] 张松.欧洲电子垃圾无害化处理法[ N ].文 汇报(第 19 87 4号), 20 02-3-2 5(4)

此外, 德国也建成了年处理废电冰箱 10 万台、废电视机 5 0 万台、其它电器制品 150 0 t 的废家电再利用工厂[ 13] 张友良, 田晖, 仲顺和.开展中国废家电回收利用和资源化软科学研究, 构筑可持续发展社会[ J].冶金环境保护,199 9(5): 12 9-130

瑞典的SR-AB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回收公司之一,一直致力于实施和开发电子废弃物的机械处理技术和设备。法国在波尔多建立了年处理1500多吨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公司,在政府的大力协助下,拟再建二至三座同样的电子废弃物处理厂。

4、废弃物的处理技术

欧盟在废旧电器的处理技术方面也是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德国的US-BM公司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用物理分离方法对军队的电子废弃物进行简单处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德国、瑞典、瑞士等国就对电子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致力于手工拆卸和金属富集工艺技术的开发。其基本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废旧电子产品的拆解、粉碎、分选(便于玻璃、钢铁、有色金属和塑料再利用)和危险废弃物处理,主要采用物理粉碎、物理分离和物理分选,不采用化学处理技术,没有燃烧工艺,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处理工厂的技术水平比较高,基本上都是靠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械设备和系统,处理过程中不产生废水,针对处理中产生的少数废气设置有专门的废气处理系统,确保达到环保的排放标准。目前,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均采用与此类似的技术和工艺。吕祥,国内外电子废弃物处理技术现状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一),湖北武汉,中国科协年会,2007:34-355、结束语

欧盟法 篇7

关键词:基本的免税法,营改增,增值税率,可抵扣率

一、基本免税法的基本内容

欧盟国家的基本免税法将金融业务分为核心业务、附属业务和出口业务三类,分别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对信贷、存款、汇兑、保险等金融业核心业务不征收增值税,同时其进项税额也不能抵扣。对融资租赁、财务顾问、保管等附属业务选择按照17%的标准税率征收增值税,同时允许其对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对出口型金融业务实行零税率。

对信贷、存款、汇兑、保险等金融业核心业务不征收增值税是基于其业务性质的考虑,主要是由于信贷、存款等这些业务的增值额隐藏于金融服务的价差中(隐性业务),最后收到的收入除利息外,还包含通货膨胀和违约风险,税法上的增值额不能通过价差直接算出,尤其是贷款业务不是逐笔计算贷款利息收入,而是按照总额汇总计入,无法根据受益对象进行分摊。另外,企业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其进项税额的确定也是一个国际性难题。

各国对主要金融业务免征增值税,除了理论上和操作上对金融服务增值额的确认都存在困难,还出于对减少资本流动的阻碍方面的考虑。

我国目前对金融业的营改增实行的征收办法是,将税率从5%逐步下调到3%(与目前的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相同)。对金融业征收3%的增值税,当然也不允许其对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对于金融服务出口实行免税政策,对金融创新也给予税收优惠。这种方案解决了我国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带来的税收问题,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也不大,在征管上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其缺点是改革不够彻底。

采用简易计税法的金融服务业,实施“营改增”后不同之处仅在于可以为其他企业开出能够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本身仍不能抵扣进项税额,总体来说和原来的营业税计税方法没有太大差别。仅仅是降低了税率,重复征收的现实问题依然没有解决,金融服务业还是面临着双重税负问题。

二、基本免税法的缺陷

1.增值税抵扣链条断裂。

增值税抵扣链条是环环相扣的,把生产销售环节联系起来,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抵扣链条。如果增值税抵扣链条中断,上游环节所有增值税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额不能顺利地结转到下一个环节继续抵扣,这种税负就无法顺利进行,从而影响到下一环节的增值税税负和销售价格。

以A、B、C三个企业发生的业务为例:A企业是给B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用货物的企业;B银行向A企业购货后,向C企业提供贷款;C企业是向B银行借款的企业。

假设案例中所有纳税人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A纳税人销售金融服务给B银行,不含税价格a;B提供贷款或销售金银给C,不含税价格为b;贷款企业将金银或金融服务卖给D,不含税价格为c。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银行和贷款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如表1所示:

如果对中间企业B即银行免税,根据增值税纳税人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在免税法下,B企业购进进项为(a×0.17),不能抵免,银行要获取(b-a)的毛利,销售价格应制定为(b+0.17a);在征收增值税的情况下,银行的对外销售价格为1.17b。由此可见,增值税免税政策有利于减轻B的负担,征税和不征税的差额为[0.17×(b-a)]。

贷款方C要实现(c-b)的毛利,含税销售价格为1.17c;对B免征增值税后,购进价格成本为b+0.17a,不含税销售价格为(c+0.17a),销项税额为(0.17c+0.028 9a)。若c不是最终消费者,继续对外提供服务,最终销售价格=c+0.17a+0.17c+0.028 9a=1.17c+0.198 9a,1.17c+0.198 9a>1.17c,增加的销售价格为0.198 9a。由此可见,对中间环节免税有利于减轻中间环节的税收负担,但下游企业不得不承担流失的税额,实际上造成了重复征税和税负转嫁。

2.企业内部税负不公。

营改增试点中建议金融业实行简易征收办法。简易征收率为3%,且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简易征收不分显性和隐性业务,统一对待,忽视了创造价值和不创造价值的业务,创造价值多的业务和创造价值少的业务适用同样的税率,对创造价值少的业务造成了巨大的税收负担。

三、金融业显性业务和隐形业务的划分

对业务的划分通常有应税、免税、零税率和非应税项目。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具体的划分是根据银行业务的性质,即显性业务和隐形业务来的。

所谓显性业务是直接收费形式的业务,包括了营业收入增加值的项目,其增加值是能够直接计算出来的。如以直接收费形式的收入、银行业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介业务收入、证券业的手续费净收入、保荐业务净收入、财务顾问服务净收入、投资咨询服务净收入等以净收费形式的业务收入。

隐性业务是不能直接一次性计算的业务,金融服务的价值不能直接确定,金融服务的价值包含了通货膨胀和违约风险,无法反映每一笔业务的增加值,其增加值受到利息、时间价值、未来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隐性收入通过买卖价差来反映,银行业的贷款收入及投资收入、担保收入、银行卡收入、证券业的各类管理业务净收入及投资收入、证券承销业务收入、利息收入、银行业的保费收入。

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无法计入显性业务或隐性业务,企业进行金融资产投资,支付佣金及手续费等交易费用在业务发生时预先支付,这部分可以看作显性收入;在进行金融资产投资过程中公允价值会发生收益或损益,这部分受到金融市场的影响,无法直接测算,因而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无法直接归类为显性收入或隐性收入。

(一)应税项目:融资租赁、金融经纪业务、存贷款业务以及其他金融业务

1. 融资租赁业务。

银行与企业签订合同,根据合同规定的内容从企业租入设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8号以及融资租赁企业的性质,如果承租方(生产企业B)直接从生产企业A购进固定资产,增值税就视同一般的自我采购进行处理,其进项增值税就可以抵扣而无须转出,且允许追溯调整。但融资租赁公司不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也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直接购买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获得抵扣。融资租赁的特点体现为直接收费,能够直接反映业务的增加值,其增加值可以直接测算。在利润表中反映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2. 金融经纪业务。

主要体现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在向客户提供服务时,手续费能够直接确认,在利润表中反映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3. 其他金融业务。

根据金融业征收依据,包括外汇、有价证券、期货等金融商品买卖业务,在营改增之前,金融业营业税是按照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增值税)。建议营改增后,通过买卖差价直接反映经营活动的增加值,用增值额乘以税率来计算增值税。在利润表中反映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二)免税项目

金融商品转让和保险业务及外汇转贷业务等,它们应为免税项目。

1. 金融商品转让。

主要是转让外汇、有价证券和非货物期货的所有权的行为。目的并非是获得收益,金融商品买入价原则上按加权平均价计算,金融证券的收益受到收益率、期限等因素的影响,其增加值隐含在通货膨胀、违约等因素中,无法通过价差直接确定。

2. 外汇转贷业务。

它是指金融企业直接向境外借入外汇资金,然后再贷给国内企业或其他单位、个人,对于免税项目在现行增值税制下不能获得进项税额抵扣。应税项目和免税项目的依据主要取决于收费形式,收费形式是直接收费还是间接收费,以及增值额是否直接反映金融产品的增加值。

3. 存贷款业务。

存贷款业务不能计算每一笔服务的增加值,只能汇总计算,因而存贷业务不能直接反映金融服务的增加值,而且借贷业务利润在扣除成本后的增值额才是真正的利润。在利润表中反映为贷款及利息收入。

(三)零税率

零税率主要适用于出口金融业务,出口金融带动的出国留学、境外旅游、海外移民等出国活动的金融配套需求。

四、基本免税法下平衡增值税率及可抵扣率的推算

表中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通2012年上市银行的年报”,通过选取14家上市银行的2012年末营业收入,得到部分数据。其中,显性业务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其他业务收入,隐性业务收入=营业收入-显性业务收入。由此可以得到数据如表2、表3所示:

单位:亿元

单位:亿元

以银行营业收入占所有14家银行营业收入的比重为权数,计算银行业显性业务占比的平均值,同理计算隐性业务占比的平均值。根据银行的显性收入和隐性收入表,计算整个行业显性收入的平均水平=(27.67%+11.62%+…+16.64%)÷14=17.92%。同理得整个行业隐性收入的平均水平为82.08%。

营业收入总额=3 661+398+…+397=25 767(亿元);可抵扣项目成本总额=295+28.2+…+14.2=1 271(亿元);营业费用总额=1 559+197.6+…+187.9=1 022(亿元)。

1.设营改增后银行增值税率为x,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根据基本的免税法的原则,对显性收费的金融业务征税,对隐性收费的金融业务免税,免税的业务不能抵扣,实际上成为银行显性业务的实际税负。据此,分别计算出显性业务和隐性业务的实际税负:显性业务应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隐性业务应纳的增值税=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银行日常生产经营购入的固定资产、电子设备、办公用品,符合抵扣条件的,按相应税率抵扣,大部分为17%的抵扣率。由于银行购进固定资产是汇总计入,无法区分每一笔业务的可抵扣项目成本,故进项税额抵扣不区分显性业务和隐性业务。

根据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显性业务和隐性业务应承担的增值税额以及增值税总额,计算过程如下:

营改增前应纳的营业税额=25 767×5.5%(5.5%为营业税金及附加)。令税改前后的总体税负相等,可以得到平衡点增值税税率,列出下式:

计算得到税负平衡点的增值税税率x为6%。

2.若营改增后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总收入为25 767亿元,总的进项成本为1 271亿元,营业费用总额为10 224亿元。

“营改增”后所得税和增值税之和=[收入总额/(1+x)-营业费用总额]×25%+增值税总额,则:

“营改增”前税负总额=(收入总额-营业费用总额-营业税总额)×25%+营业税总额=(25 767-10 224-25 767×5.5%)×25%+25 767×5.5%=4 948.638 75

令税改前后的总体税负相等,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

可得:x=6.07%

总结:①考虑所得税后,在实行欧盟基本免税法的条件下,营改增后的增值税税率为6.07%,即在营改增后,采用欧盟的基本免税法,当增值税税率小于6.07%时,增值税的税收负担小于营业税的税收负担。②在没有考虑所得税、实行基本免税法的条件下,营改增后的增值税率为6%,可以减轻银行的税收负担。

采用欧盟基本的免税法下,隐性业务免税,造成增值税抵扣链条断裂,下游企业承担了银行的双重税负,按照新加坡按一定比例抵扣的做法,隐性业务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抵扣,从而维护了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现在的重点是计算可抵扣率。

3.任高飞(2013)在《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中提到无差别平衡点抵扣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计算营改增后金融业的增值税率,即:无差别平衡点抵扣率=1-营业税税率×(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

根据测算出来的基本免税法下的增值税税率6%,可以计算出无差别平衡点抵扣率。

11.67%即为新加坡模式下,隐性业务的应纳增值税抵扣比率。

欧盟基本免税法的模式下,应纳增值税的公式如下:

新加坡按比例抵扣法下,应纳增值税的公式如下:

4.以中国银行2012年的年报的利润表为例,分别采用营改增前的计税方法、欧盟基本的免税法、新加坡比例抵扣法三种方法,对中国银行的收入及税收负担进行测算。其中显性收入包括:手续费和佣金收入752亿元,其他业务收入261亿元(证券业务手续费、保荐、财务顾问收入);隐性收入包括:汇兑收入-35.3亿元,贷款利息收入2 570亿元。如表4所示:

金额单位:亿元

计算说明:

(1)显性收入和隐性收入的测算。在实行欧盟基本的免税法之后,营业收入=3 661/(1+6%)=3 453.77(亿元);手续费及佣金收入752亿元,其他业务收入261亿元。在实行欧盟基本的免税法和新加坡按比例抵扣法的条件下,手续费及佣金收入=752/(1+6%)=709.43(亿元),其他业务收入=261/(1+6%)=246.23(亿元)。

在没有实行欧盟基本的免税法之前,汇兑收益为-35.3亿元,贷款利息收入为2 570亿元。在实行欧盟基本的免税法和新加坡按比例抵扣法的条件下汇兑收益=-35.3/(1+6%)=-33.3(亿元),贷款利息收入=2 570/(1+6%)=2 424.53(亿元)。

(2)流转税负测算。在没有实行欧盟基本的免税法之前,营业税金及附加229亿元。实行基本免税法后,营业税金及附加为0,

,即应交增值税总额=137.460 1+30.960 1=168.42(亿元)。与营改增前相比,税负降低16.36%,减轻了银行的税收负担。

采用新加坡按比例抵扣法下,显性业务应交增值税=137.460 1亿元,隐性业务应交增值税=3 453.77×6%×(1-11.67%)=183.042 9(亿元),应交增值税总额=137.460 1+183.042 9=320.5(亿元)。与营改增前相比,税负增加59.17%,维护了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

(3)所得税负的测算。在没有实行欧盟基本的免税法之前,营业收入为3 661亿元,营业支出为1 787亿元,所得税费用=(3 661-1 787)×(1-25%)=468.5(亿元)。

实行基本的免税法和新加坡按比例抵扣法之后,营业收入为3 453.77亿元,营业支出为1 585.64亿元,所得税费用=(3 453.77-1 585.64)×25%=478.75(亿元)。

(4)税金合计的测算。在没有实行欧盟基本的免税法之前,税负总额=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201.36+468.5=669.86(亿元)。

实行基本免税法后,税负总额=增值税+所得税=168.42+478.75=647.17(亿元)。

在新加坡按比例抵扣法下,税负总额=增值税+所得税=320.5+478.75=799.25(亿元)。

五、前景展望

欧盟法 篇8

在欧盟的诸多领域中,知识产权法一直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促进欧盟创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七年时间里,人们做出许多努力,以对欧盟商标制度和共同体商标局进行改革。2015年12月,官方杂志公布了欧盟商标改革一揽子立法计划,成为多年改革努力的标志性成果。

该一揽子立法计划包括:通过一个新的欧盟商标指令,协调欧盟成员国商标法之间的差异;制定一系列欧盟商标条例修正案,以便欧盟商标和欧盟知识产权局适用。该系列修正案将自2016年3月23日起生效。

在诸多重要变化中,有一个变化具有特殊意义,它就是:根据修正后的条例,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OHIM)将更名为更加名符其实的欧盟知识产权局。

本着同样的透明度和一致性精神,自1996年以来即由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管理的共同体商标局,也将于同日更名为欧盟商标局,所有共同体商标将自动转变为欧盟商标;用户无需采取任何行动,更名也不会影响商标的保护范围。

根据新改革方案和修订的条例,商标程序上也有所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商标应交纳之官方费用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

(1)对于商标申请费和续展费,实行每类一费制度;

(2)为降低用户负担,全面下调商标申请费和续展费。

此外,在修订的条例中,还对商标领域的现行做法进行了编纂。自IP Translator一案以后,这些做法逐渐形成,并且足够清晰与准确,以便识别商标保护的商品和服务。新条例协调了这一做法,为商标所有人提供了六个月的过渡期间,以便其根据申请商标时的初始意图,通过提交一份特别声明的方式,对商标说明书进行调整。

在商标异议和商标撤销方面,一个值得一提的变化是,对于指定欧盟注册的商标,异议期限的开始日期将由现行的自商标公开之日起六个月,调整为商标公开之日起一个月内。异议期限仍然为三个月。

条例的大部分修改将自2016年3月起生效,其他的重要修改将自2017年起生效。后者包括:创建共同体认证商标,允许成立认证机构或组织,以便人们凭借这一认证体系,用商标标记与认证要求相符的商品或服务。

上一篇:三好学生发言稿下一篇:新泉乡党员队伍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