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学生写英语作文

2024-10-03

怎么教学生写英语作文(共7篇)

怎么教学生写英语作文 篇1

怎么教学生写作文

怎么教学生写作文

4、针对学生写作条理性不强的现象,指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结构仿写训练。

??如学校举行运动会,可引导学生按总分总的结构来写,先写运动会的场面,再具体写某一个激动人心的比赛,最后可总写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样有针对性的结构仿写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是极为有效的。

??另外,在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之外,还必须引导他们坚持下去,写日记贵在坚持。同时,我们老师也要认真对待学生的日记,不要简单地批阅、检查,要通过日记与学生真诚地交流,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写日记心得交流会,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切磋,鼓励学生积极投稿,让学生体会收获、成功的喜悦。只要我们的学生做个有心人,勤思多练,把自己的生活感受、内心情感,与日记倾诉,定会感受到日记给自己带来的无穷乐趣,再也不会为写日记而烦恼!

??一年多来,我班学生通过针对性的日记训练,习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出现了一批习作尖子,中差生的习作也出现了转机,当他们每每获悉这一喜讯时,新的日记内容又萌生了。总之,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总结,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薄弱环节,利用日记进行有针对性的片断训练,将会有效地提高学生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励导学生借助评价促激-情,调动积极性。

?? 评价是日记训练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写日记积极性的一个主要因素。评价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及时评价促热情。

??心理学告诉我们,反馈的时效性是反馈的`生命,反馈越迅速、越及时,也就越能有效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控。如果反馈的时间拖得越长,就会事过境迁,错过机会,其习作热情也会逐渐消退。因此学生的日记老师要当天批改,当天反馈(在课堂上的口头评改比教师在办公室的课后书面批改效果更佳),这样不仅能促发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还能激发学生完成下一篇日记的热情。例如我班的XXX同学初次在她的一篇题为《我为奶奶送阳光》的日记中写道:

??今天,我和小伙伴在公园里玩耍,金色的阳光洒满天地间,小草变的更绿了,各色的花儿争奇斗艳,花香使我陶醉,【我在这儿打断她的朗读从而评价说:诗一般的语言】我看到散步的老爷爷,老奶奶不时地从我们身旁经过,看到他们悠闲自在的样子,我突然想起了我最亲,最爱的奶奶(奶奶因为大腿骨骨折,一年多来卧床不起)。要是奶奶也能够享受阳光的照耀,那该多好呀!想着我便用我漂亮的花裙子把这明媚的阳光包起来。【我再次打断她的朗读说:语言自然流畅,字里行间表达对奶奶的关爱,这儿要是能把自己是如何包阳光的动作,心理活动写出来就更好了】我满心欢喜的兜着阳光快速地跑回家,神秘地对奶奶说:“奶奶,瞧我给您送什么来了?哈哈!我给您送阳光来了!”说着,我小心翼翼地展开裙子,【我插话道:小心翼翼准确,传神。】可是裙子里什么也没有,顿时我放声大哭。奶奶用她那热乎乎的手抚摸着我的头,说:“傻孩子,别哭了,你就是奶奶的小太阳啊!”我透过我模糊的双眼,看到奶奶笑得比阳光还要灿烂。【她交流结束了,我又让在座的其他同学当一次小评委,他们各抒己见,我沉浸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当中】

??第二天,我刚进班级,XXX同学挥动着手中的本子对我说:老师,我昨晚把昨天的日记重新修改了一下,我读给您听听。于是,她就兴味盎然地读了起来。修改后的日记是这样的:

??今天,我和小伙伴到公园里玩。微风吹拂着我的脸庞,阳光滋润着大地上的万物,在露珠上折射出千万道光束,草儿显得格外青翠,花儿显得格外芬芳,鸟儿显得格外欢乐……我沐浴在阳光下,也禁不住跟随风儿翩翩起舞……我看到散步的老爷爷,老奶奶不时地从我身旁经过,看到他们悠闲自在的样子,我突然想起了我最亲,最爱的奶奶(奶奶因为大腿骨骨折,一年多来卧床不起):奶奶一直呆在床上,整天晒不到太阳,一定很难受,要是奶奶也能够享受阳光的照耀,那该多好呀!我何不带些阳光给奶奶呢?可怎么带呢?有了,我计上心来。我轻轻地展开穿在身上的花裙子,对着七彩阳光,猛地一包,然后满心欢喜的兜着阳光快速地往家跑,生怕阳光从裙缝间溜走。“咚咚”地跑到奶奶身边神秘地说:“奶奶,瞧我给您送什么来了?”“哈哈!奶奶,您一定猜不着。看看,我给您送阳光来了!”说着,就小心翼翼地展开裙子,可是阳光不见了。“不,奶奶……”。奶奶用她那热乎乎的手抚摸着我的头,说:“傻孩子,奶奶已经晒到阳光了,你不就是咱家的小太阳吗?”我被奶奶逗乐了,坐到奶奶的床上,一边为奶奶捶背,一边背学过的《月亮湾》:“月亮湾,月亮湾……”奶奶幸福地笑了,笑得比阳光还要灿烂,仿佛年轻了几十岁。

??2、激励评价促激-情。

怎么教学生写英语作文 篇2

一、抓本质特点, 给学生减压。作文的本质特点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再现生活, 反映生活, 它是作者心灵的流露, 是生活的思考, 而不是矫揉造作。而有的教师过分强调作文的意境, 过分强调华丽的词句, 这个要求对小学生来说太高了。正因为教师这种过高的要求, 让学生感到作文太难了, 思想压力增大了, 未写先怵。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因此, 教师在帮助学生对作文概念的理解上必须讲清作文的本质特点, 使学生觉得作文原来并不神秘, 并不难, 而只是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通过一定的方法记录下来。

二、抓基本功, 让学生稳步发展。作文训练, 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 不但要懂得遣词造句, 而且要懂得分段、布局、谋篇、确定中心思想, 所以, 作文需要有一定的基本功。有的学生语文基础差, 基本功不扎实, 因此, 写起作文来难度很大。根据着一情况, 作文要从打牢学生的基本功入手。一是扎实抓好口头表达基本功, 由讲导写;二是指导学生写好短文。如写日记、看图短文等;三是对学生进行分段、布局、谋篇和确定中心思想的训练, 学生的作文基本功, 学生作文的难度也就大大降低了。

三、从实际出发, 不揠苗助长。小学生作文属于起步范畴, 属于习作、练笔性质。教师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不可拔高要求, 否则, 会挫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有揠苗助长之嫌, 学生对作文也会产生高不可攀的感觉。怎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呢?一是选作文题时从实际出发。作文题要直接明了、通俗易懂, 并要有新意, 不老套, 让学生一看就喜欢。二是讲评作文时从实际出发、讲评作文眼光不可过高, 把目光集中在少数几篇好作文上。要多讲评中下水平的作文, 甚至要多鼓励那些虽体裁不新颖。寓意不深刻, 但语句还算通顺、进步幅度大的作文。这样能让学生看到希望, 让学生感到自己也能写作文, 也会写作文。

四、开阔视野, 积累习作素材。既然作文是生活的再现, 那么, 作文中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阅历。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对社会的认识肤浅, 生活接触也窄, 作文的题材自然也有限。一部分学生感到作文难, 并不是他 (她) 不会写, 而是缺乏生活素材。由此可见, 要引导学生克服作文的畏难情绪, 解决学生的生活来源是必需条件之一。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事物、认识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处处皆是美。就看你能不能引导学生发现美、挖掘美。

指导学生作文, 除了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之外, 最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具体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功外练。所谓“内功”指写作基本功, 也就是语文综合知识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所谓“外练”, 指平时文化课课堂上随时随地加以训练。其内容大致有: (1) 从低年级起, 就要在语文、数学、常识等文化课上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 (2) 逐渐增加句子强度, 指导学生说一句漂亮 (加修饰成分) 的话 (3) 有目的让学生说一件简单的事, 如:家里事、邻里事、同学事、老师事、路上的事、新闻广播时的事等。

二、训练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学们写作文, 首先要观察社会、观察生活。没有观察, 就没有什么可写, 即使写出文章, 也与实际不符。教师在讲看图学文的课文时, 要训练学生的观察方式指导观察顺序在指导学生观察中, 同时, 设计若干个问题, 让学生顺着题一一回答出来还可以再让学生把这几个问题的答案连成一段话, 进行由句到段的片段训练。

三、谋篇的构思。篇是文章的主体。词语、句子、段里组成文章的材料、有了材料, 老师再指导学生确定表达形式指导学生, 明确先叙述什么后叙述什么, 最后叙述什么, 一篇文章就可以组建成了

四、大量阅读课外书。学生大量阅读, 掌握谋篇的各个零件, 掌握了词汇、语句、修辞、叙述方式、谋篇等知识, 也就运用自如了

写作教学除了克服心理障碍和具体指导之外, 还应遵循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行。笔者以为可以采取三步走:

第一步, 培养兴趣, 让学生有的写。作文要早起步, 晚约束, “兴趣是第一位老师”, 确实, 学生尝到了写作的趣味, 甜味, 像刚学步一样走好了写话这一关, 话不在乎多, 长则七八句, 短则两三句, 只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引导学生学着去写观察到的事物, 用心写出自己想到的感觉, 学生会觉得想写, 有的写了, 这写作的大门就已经向学生打开了。以后, 写作教学就能一路好走。

第二步, 热爱生活, 让学生大胆写。名人就说过:生活即作文, 作文来源于生活。因而, 我很注重平时在学生面前快乐生活, 全身心地同学生一起寻找生活的滋味, 不论是“酸辣菜”, 还是“甜美汤”, 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最好的,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生活, 品尝生活, 热爱生活, 让学生大胆写。能大胆地写清楚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把生活中的场景写细写活就了不起了。教师要当好伯乐, 尽力发现每位学生, 每篇作品的“亮点”、“闪光处”, 大力表扬, 相信在教师欣赏的目光里, 每位学生都是千里马。

第三步:方法入手, 让学生小心写。我们知道, 有了方法, 能使一件事做得更轻松, 做得更完美。学会一些方法对小学生的启蒙学习非常重要。所以, 我要说, 在写作教学中遵循方法入手, 让学生从大胆写到小心写, 由“大胆文”过渡到写“小心文”, 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怎样教学生写作文 篇3

一、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资料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培养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平时要养成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的习惯,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积累资料。

(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总之,小学阶段要写好作文必须要加强积累,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

小学生写作文时普遍存在的畏惧心理,原因是小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周围事物,更不愿意去多写周围事物的缘故。很多值得一写的事物,往往是小学生平时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物。由于他们不去注意,也有的则认为是极平常的小事, 不值得一写。因而他们的头脑中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所以一碰到作文时,有的面临题目,无从下笔;有的学生则马虎应付,三言两语;有的干脆拿《小学生作文选》中的文章乱抄一通,造成文不对题;还有的怕被老师发觉是抄袭来的作品,则把他人的文章改头换尾,断章断句,随意舍去,使得一篇本来是通顺的文章成了有头无尾或脱节、重复、矛盾重重。往往使老师批改时大费心思,大费精力。 如何使小学生提高作文的兴趣呢?关键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实践。要使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习作,更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学生于生活中,对事物的感受、思维、评价;有较全面的了解,掌握大量的习作素材,提高写作的兴趣,就有待老师平时的多方面引导。在感受事物中指导小学生作文。在感受事物中指导小学生作文。小学生的作文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所谓作文,简单地说,不外是立意、选材、构思、起草等几方面。因为小学生谈的东西不多,加上平时对周围的事物少于观察存忆,头脑单纯。所以对辅导刚刚起步学习作文的小学生,指导作文时,教师可以不必把“中心思想” “选材” “组材”等抽象的名词点明,如不然, 会使小学生感到作文神秘莫测,高不可攀。

三、培养学生写好作文,还必须要说真话

俗语说:“文如其人”见到一篇好的文章,就如同见到了文章的作者,一睹作者的精神风采,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需要。要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作文习惯,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学校乃至全社会都要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其次生活本是作文的源泉。叶圣陶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 也就是说生活就好像一弘泉源,作文时取材于生活,内容来源于生活,我们的习作素材才会取之不尽,用之即有。写出来的文章就犹如潺潺溪水,有了生活的依靠,文章才会显得更加明朗,更加有味道,更加个性化,才会生生不息。

怎么教学生写英语作文 篇4

浅议小学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摘要

我把教师指导学生习作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作文教学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第二部分是大量的阅读和生动的生活实践和经验是作文的前提;第三部分是作文题目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生带入到题目设定的生活情境中去, 回归生活;第四部分是鼓励学生勤于动笔,参与修改,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第五部分是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

小学教师 指导 作文

前 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语文教学并没有把写作教学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一方面,与阅读教学相比,写作教学没有独立的教学时间,没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写作实际上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随意的点缀;另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有的甚至违背作文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大量进行“应试作文训练”,加上社会上一些劣质的作文辅导材料的错误导向,学生作文程式化、八股腔屡见不鲜,假话、空话、套话更是泛滥成灾,致使作文教学质量下降,学生作文能力弱化。

一 作文教学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程标准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作文教学而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质上是作文与做人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作文教学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而写”的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其次,在教学目标引导下,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怎样写、乐意写”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作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作文教学中“人文分离”的问题十分突出,作文已异化为应试的工具。于是,作文中说假话,虚张声势;说大话,不着边际;说空话,向壁虚造;说套话,人云亦云。例如,为了表现“战胜脆弱”的主题,不惜编造自己伤残或父母双亡的

故事,为了反映“助人为乐”的中心,雨中送伞,车上让座,扶盲人过马路纷纷登台亮相;为了抒发对老师的崇敬之情,随意杜撰老师带病上课晕倒在讲台上的感人场面。这样的作文,将会铸成学生人格的分裂。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人文分离走向人文合一呢?这就要求教师要牢固树立“为做人而作文”的教学理念,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认识偏差,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让学生先做健全的人,再写健康的文,使教作文与教做人得到文章是表达思想、表现感情的。思想和感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思想作为人的认识活动及其结果,既构成文章的内容,又指导着写作的方向,没有好的思想,自然写不好文章。但是,光有好的思想而没有表达这种思想的兴趣与强烈感情,同样写不出好文章。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源泉,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是没有兴趣,没有领略到作文的乐趣,因被动写作而没有情感的投入。语文教师在指导小学生写作时,要打破恐惧感。较好的办法是“寓教于乐”,而且要善于激起他们非说不可的感情。

二 大量的阅读和生动的生活实践和经验是作文的前提

阅读是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手段。我国古代就有 “能读千赋则善赋”之说,形象地道出了古人学习写作的经验,从而道出了教会学生阅读对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何等重要。

基于此种认识,我组织学生订阅了《小学生导读》、《少年博览》等,还组织学生从家中带来图书,在班级建立图书角,这样就有书可读,可以在读书中感悟生活,理解生活的内涵。我还组织学生定期把自己读到的优美文章介绍给全班同学。同学们在阅读中形成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学生作文的前提。

同时,我还注意指导学生留心生活、留心周围的一切。因为写作的源泉来自生活,任何文章都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在写作者头脑中主观、能动的反映。没有社会生活作基础,写作就失去了源头。让学生学会作文,一定要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学会观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获得写作的源泉。

在课间,有时我与学生一同游戏,让学生注意观察同学们的表现,注意体会自己的心情:有时和学生一起,在学校的曲桥上走走,在湖心的亭子上坐坐,让学生感受那份自然、宁静、惬意。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操场边上大树的干、枝、叶的特点,让他们拍拍树干,说一说手上的感觉,说一说听到的声音,学生觉得十

分有趣,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认识生活、认识事物的能力。同时我力争让学生的认识语言化,这既是对学生思想、认识的整理过程也是提升的过程。接着,我让学生把观察和描写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写一个片段,写的过程又促进了他们观察、思维的深入,培养学生一种“穿透”生活、“钻探”生活的本领,去发现生活的真谛、生活的美。如:一次我和同学们欣赏了学校的湖心亭之后,有位学生就写出了这样生动的文字:这亭子建在湖的中心,亭子的北边有曲桥与岸相连。夏天里,我时常看到有三三两两的同学漫步在曲桥上,有时兴奋地指点着水,有时兴奋地指点着岸边的垂柳,那份惬意就别提了。

三 作文题目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生带入到题目设定的生活情境中去,回归生活

学生的经历和生活情景对于学生更具有主导性作用。只有学生熟悉生活、跟踪生活、深入生活,才能获得写作的源泉。因此我设计的作文训练题目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一看到题目,就会不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这样学生作文的激情有了,同时内容也有了。作起文来也就容易多了,甚至可能是一种需求。如:春节后开学,我让学生写一写《我家过除夕》、《元宵节的晚上》等,并且我提前指导:下午放学后,你是不是已经向往着元宵节,你的心是不是已经沉浸在元宵节之中了?你走在路上,在大街上看到什么样的景象?回到家,你的父母做的什么饭?还做了哪些准备,搞了哪些活动?再后来,天黑下来了,又发生了什么事?„„,这样通过给学生提示,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体会。

有些时候,我放开手,让学生白拟题目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这样学生写起来就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当然也写得更好。

做命题作文时,我时常让全班学生针对题目发表议论,回忆生活,谈论感受,把他们带入到题目设定的具体生活环境中去。如有一次写作文《我的爸爸》、《我的妈妈》。如果直接让学生写,许多学生的生活经验处于沉睡状态而难以被唤醒,这样学生的经验就是存在也并不能为他利用。甚至会有学生说,这个题目有什么写头,没有意思透了。我当然不责怪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爸爸、妈妈。“谁愿意说一说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让大家认识认识他(她)。”“你的爸爸是那么有趣的一个人,你却不愿意介绍给大家多么可惜。”教师这些具有启发性、鼓动性的话,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时候一定会有学生勇敢地站出来,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一位学生的介绍也一定会启发其他同学的回忆,唤起他们与爸爸、妈妈朝夕相处的情景,慢慢地就会有许多学生愿意说。在大家的相互激励相互启发下,写起来也就有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但每当作文课时,不少学生觉得难。难,难在哪里?依我看,主要难在“为无米之炊”。“米”从哪里来?作文的材料仓库怎样才能充实起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也就是说,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入手。生活就像作海洋。的确,海洋宽广,内容丰富。生活亦如此。世间万物,诸人诸事,纷繁浩瀚。海洋中有取之不尽的宝藏,生活是写作的用之不竭的源泉,只要你肯付出辛勤去取,它会毫无保留地做出贡献。

我们要带领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进社会的大课堂,把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天下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提倡写生活的真实。只有生活真实,感情真挚,文章才会感人,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并不永是寻常,生活的节奏有时会是大起大落的。如果我们不留心,对它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就大脑平平,什么也没留下。要细心地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时机。观察的过程是打开写作的材料仓库的大门,不断向生活索取材料,不断积累的过程。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地,主动地,有意识地去采撷生活中的浪花,让它们将自己的写作材料仓库充实起来。这样,写作文时,所需的材料就可以随心所欲,信手拈来。

四 鼓励学生勤于动笔,参与修改,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古谚日:“读十篇不如做一篇。”我让学生在读书中形成认识的同时,也注重让学生勤写多练,方可熟能生巧。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学生抄写了作文交给教师,教师批改后再发给学生,学生能读一读,体会体会教师的用心就不错了,这样做学生所能收到的效益是微乎其微的。

我通常采取的做法是这样的:我把学生的作文批改完以后,挑选出优秀和问题突出的习作,让学生在班级里读,大家评议。学生听过以后都纷纷发表意见,谈自己的看法,指出作文何处可以作何修改。这是我们作文课最生动、活跃的时候,同学们都争执得面红耳赤。我一次又一次感到,学生中存在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有着异想天开的奇思妙想,充满了天真的智慧,关键是教师如何放手点拨、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作文进行品评,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哪些地方写得不够好,为什么?都清清楚楚了。我再让学牛重写,学生的这次重写决不是小的修修补补,而是大刀阔斧,甚至是另起炉灶。学生通过品评、修改和重写,不论是对所写内容的休会还是对作文形式方而的认识都深刻很多,作文

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因此,我们在让学生勤动手、勤动笔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开动脑筋,多思、多想、多悟。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苏轼说:“熟读深思子自知。”只有边读、边写、边思考、边琢磨,才能领悟到写作规律的真谛,将写作的方法技巧化为己有,达到心领神会、融会贯通的地步,进入写作领域中自然、娴熟和无技巧的最高境界。

良好的作文习惯是学生具有作文能力的标志。叶圣陶先生说:“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儿就能够从无到有的,看看小孩子养成走路跟说话的能力多麻烦,阅读跟写作不会比走路跟说话容易,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地历练,历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作文能力是一种“心智技能”,它包括感知、记忆、想像和思维,以思维为主要成份。它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必须经过训练才可能逐渐形成。因此经常训练养成习惯就成了形成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下列几个方面的写作习惯:①善于获取和积累材料的习惯;②认真构思,不列提纲不写作的习惯;③正确使用词句和标点符号的习惯;④认真书写的习惯;⑤一气呵成然后不断修改的习惯。

人的行为习惯总是在一定的行为过程中逐步养成的。要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要勤写。新生一入校,就要让他们每周写一篇课外练笔,要求写生活中的三个“最”——最熟悉的,最有兴趣的,最想说的人和事。在方法上,练笔完全写“放胆文”。所谓“放胆”,即在题材、体裁、表达形式、篇幅长短各方面都不限制,放手让学生随便写,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练笔内容包罗万象,小至身边琐事的微观世界,大至国家宇宙的宏观世界,皆可涉及笔端。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学会“透视”生活,从头绪纷繁、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选取“镜头”,抓住生活的本质,用辩证的眼光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内在美,褒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从而帮助学生选取题材,提炼题材,同时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这样,学生作文写得多了,原先作文时的那种心理紧张程度逐渐降低,焦虑感逐渐消失,疲劳感也相对减少了,这个时候写的习惯就初步形成了。

五 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作文的内在动力,是一种长效的兴奋剂,它可以促进学生观察力、思考力、想像力、联想力的发展,增强情感体验,提高作文水平。学生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最大成功。

要学生对作文有兴趣,学生首先要玩得有趣。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健康发展身心的主要方式;玩不仅是学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的形式,也不仅能增加

作文的素材,还是认识自己和周围事物的主要渠道之一,更是他们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和伙伴的场所,发挥潜能,陶冶情操,增进学识,锻炼能力,发挥创造的学校。

要学生对作文有兴趣,教师课要上得有趣,作文内容要有趣,要让学生写他们感兴趣的作文。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玩玩吹鸡毛,打气球,贴鼻子的游戏;做做烧不破的手帕,纸桥载重的实验等。唤起学生写作的“需要”。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巧设情境,创造条件,淡化“指令式”作文的痕迹,而将作文定位在“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上,以不断引发写作的冲动和表达的欲望。

我们要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增加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一部分怕写作文的同学,一是怕写不出,二是怕写不好,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因素,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实施分类作文、分类指导、分类要求、分类批改的办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要灵活运用评价机制,以鼓励为主,以找习作中的“闪光点”为主,及时反馈,使每一次讲评都成为激发写作热情,激励追求成功的“加油站”。取消不及格分,作文实在不行的暂不打分。还应想方设法为学生建立更大的读者群,读者可以是同学、父母、当地社团的朋友,甚至外地的学生。还可指导学生利用电脑交流写作心得。这样,学生自己的习作被老师、同学、父母、笔友等读者阅读、欣赏时,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写作在不断进步。最好能创办不同层次的习作校刊、班刊、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习作收集起来,编个人作品专集,记录下自己成长的脚印,使学生在自我价值的肯定中激发写作的兴趣,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二、轻指导、重讲评

作文指导课的时间在十五到二十分钟以内为佳。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应淡化学生的作文意识,不宜在写法上给学生过多的限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拓宽作文的思路。

1.淡化作文意识,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给他们太多限制,作文的中心意思怎样定,该选什么材,甚至于写几段,每一段写什么等,这样的圈圈一划,就像给学生穿上了“紧身衣”,到写的时候难以伸展拳脚。还有的教师,一到写作文就给学生制造紧张的空气,给作文批上神秘的外衣。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们说话时还对答如流,一到写作文时就不知道写什么,作文的畏难情绪严重。

2.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小学生年龄小,观察事物少,了解社会少,生活体验少。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选材单一。他们不善于捕捉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在作文指导课中,只要有一个同学说出一件事,其他同学也照葫芦画瓢,“随风跑”。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呢?首先在作文指导之前,要精心备好课,熟悉学生的生活,心中装有方方面面的不同材料,这样在作文指导课中,才

能因势利导。如在指导《我熟悉的一个人》时,我引导学生,可以从家里、学校里、上学放学路上、外出游玩的地方等不同地点去考虑;可以从亲人、亲戚、朋友、邻居、小伙伴、同学、老师等不同的关系去考虑;可以从接触的时间长远去考虑;还可以从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品质特点等去考虑,是写一个爱国的人,还是写一个热心社区工作的人等。这样,在作文指导课中,这些提示如同“自助餐”摆在学生的面前,任其挑选,学生的写作思路自然就宽了,就不会为写什么而发愁了。

回答者: 洪文兵-二级2011-06-27 20:00 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后面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语文老师教学生写歌词 篇5

上周五下午三点,重庆市育才中学的语文公开课上,30岁男老师贺薛毅当着高一(3)班同学写歌词,而且还变身民谣歌手,把语文课“唱”出来。

看《我是歌手》获灵感

上上周五前,贺薛毅正看《我是歌手》,想起班上不少学生都喜欢看这个节目,就想到能不能把让大家都喜欢的元素注入到语文课里。

贺薛毅给班上音乐最好的同学邹渲哲打了个电话,得到支持和鼓励。挂电话后,贺薛毅就开始琢磨怎么把语文课“唱”出来。

语文老师变身民谣歌手

这堂课的高潮部分当属贺薛毅献上自己第一支单曲的时刻,贺老师穿着休闲装,举着话筒,歌声回荡在礼堂。吉他高手邹渲哲抱着吉他弹奏。

班上的不少女生听了非常感动,甚至流下了眼泪。女生唐婷婷说,曲子中不少场景都是班上曾经发生过的,听曲子的时候回想起了那些场景,很感动。

贺薛毅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他们考虑将单曲录制下来刻成光碟留作纪念,也作为自己“内部发行”的一张单曲。

歌词创造三步法

第一步,分析经典校园民谣歌词。歌词用了什么创作手法,描摹意象、瞬间定格、叙事等,分析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第二步骤,找出校园内的美好事物。比如撒着阳光的窗帘、梵高的星空、承载梦想的纸飞机等。

我一个漂亮的小女生写人作文 篇6

我,一个漂亮的小女生。长着一双会说话的水灵灵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又浓又黑的眉毛,小巧的鼻子,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

我,一个小书迷。书是我最好的朋友,只要有空闲时间,我就请书柜里的书出来。我的书很多,如《典故》、《草房子》、《根鸟》等。

我,一个爱弹钢琴的女孩。每当看到那庞然大物在音乐家灵巧双手的敲击下,流泻出一段段行云流水般优美动人的乐曲时,我便不由得痴了,就会梦想自己将来也能坐在大幕轻开的台上走向钢琴。自从有了它,我的世界便多了一份色彩,那曼妙的音符伴我度过金色童年,走向辉煌的人生。

我,一个热爱美术的女孩。我并没有特意学画画,但每当我心情不好时,我就会拿起画笔,用色彩宣泄出来,我的心情舒畅了许多。我的美术作品还在网上、市里都获奖了呢!

教学生写作文两点有效的做法 篇7

关键词:作文教学;提供素材;下水文

一、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素材,补充必要的知识

小学生年纪小,社会阅历有限。在指导他们写作时,有一些题目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些素材,为他们补充一些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科学知识等,这样学生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例如:在一次指导学生写《家乡的变化》的作文,我首先演示课件《美丽的丰宁》,这样学生自然就被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随后我出示了学生搜集的画面一:昔日的家乡:颠簸土路,车辆经过,尘土飞扬;简陋的平房,烟囱浓烟,冲向天空;孩子们玩耍一身土泥。画面二:今天——笔直光滑的柏油马路,直达各个村庄;一排排、一幢幢高楼,整齐划一地坐落在城市的中央;老人、小孩眉开眼笑在自己的游乐场所(场地)健身、玩耍。滨河公园、九龙山公园、民族文化广场上,市民悠闲地散步、跳舞、打太极,看镜头,作对比,细观察,作描述,认真想,大胆说。这样,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能很快抓住“事物”的特点,“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又能学会“从整体到部分”“由外到内”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有话会说”,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率。

二、教师和学生一起写作文

在我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我时常会回忆的往事,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和学生一起写作文。一提起作文,很多学生都怕,一怕动笔,二怕动脑。让老师们也感到头痛。我在作文教学中,采用了和学生一起写作文的办法,效果还不错。以前的作文课,我先给学生进行指导,然后,再给学生读一些优秀作文,接下来留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写作,争取一节课完成本次的习作。然而,一次和学生一起写作文的经历,改变了这种套路。

记得2010年秋季,当时我教四年级,有一次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以《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为题目的作文。看到学生在座位上动笔写作文,我也动心了,萌生了和学生一起写作文的想法。于是,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同学们,很快就受到了他们的欢迎。很多同学还摆出要和我比一比的架势,这让我更坚定了决心。说写就写,于是我伏在课桌上,和学生一起,投入到写作中。我和学生写的是一个作文题,我一边写,一边观察同学们。没想到这次同学们个个专心,教室里很静,只听见写字的声音。也许同学们真想和我一比高低。我也不甘示弱,写起来更认真了。我拿出了书法功夫,整整齐齐地写好每一个字。我在心里想:我一定要展示一下自己写作的才能,给学生树立榜样。时间很快过去了,一节课结束了,同学们把作文本交了上来,没想到平时写作文最慢的王××,最不喜欢写作文的刘××竟然当堂写完了今天布置的自作。还有最爱偷懒,写得很短的郝××竟然这次也写了300多字。该轮到我展示了,我打开自己的作文,学生围拢上来,他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有的说;“哇,老师的字写得这么漂亮!”这时班长提议说,请老师把自己写的作文读一读,好吗?这时,同学们静静地等待,教室里出奇的静。我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有感情地读起了自己的习作,同学们都在专心地听,习作读完了,教室里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赶忙谦虚地说:“谢谢同学们的鼓励!”

上一篇:近效期商品管理制度下一篇: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的文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