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政治经济学》课程考核大纲

2024-10-26

专升本《政治经济学》课程考核大纲(共7篇)

专升本《政治经济学》课程考核大纲 篇1

专升本《政治经济学》课程考核大纲

一、参考教材

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5 月出版。

二、考试要求

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在揭示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一般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运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运行,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考试内容

第一篇 导 论

识记: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第二篇 商品与货币

第一节 商品

1、识记:商品;价值;商品的价值量;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用价值;劳动生产率

2、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第二节 货币

1、识记:货币;价值形式;价格;价值尺度

2、理解:货币的产生;货币流通量的决定;货币流通规律

3、运用:货币的本质及职能

第三节 价值规律

1、识记:价值规律

2、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表现形式

3、运用: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对社会经济的作用

第四节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1、识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市场机制;买方市场;卖方市场

2、理解:商品经济的产生 ;商品经济与经济的关系

3、运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1、识记:资本总公式;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2、理解: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3、运用:资本的总公式的其矛盾及其解决

1、识记:劳动过程;

2、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3、运用:

1、识记: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

2、理解:资本的本质;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

3、运用:剩余价值率表明了资本主义剥削程度

1、识记: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

2、理解: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3、运用: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1、识记: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市场机制及其作用

第二篇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形成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第三节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第四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第五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2、理解: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

3、运用: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关系

第四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1、识记: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2、理解: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资本积累的影响因素;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必然性

3、运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也是生产关系的扩大再生产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趋势

1、识记: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资本集中;相对人口过剩

2、理解: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

3、运用: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1、识记: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理解: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3、运用: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

第五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1、识记:产业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理解: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3、运用: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1、识记:资本周转;资本周转时间;固定资本;固定资本磨损;固定资本折旧;折旧费;折旧率;年剩余价值率

2、理解: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3、运用:资本总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1、识记:社会总产品;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外延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

2、理解: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3、运用:生产资料生产要优先增长

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识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

2、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

3、运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的特点

1、识记:利润;利润率;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

2、理解:决定和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剩余价值转化成利润;价值转化成生产价格

3、运用:生产价格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1、识记:商业利润;商业流通费用

2、理解:商业资本的形成;商业资本的作用

3、运用:商业利润的来源和产生的具体途径

1、识记:借贷资本;利息;利息率;银行利润;股份公司;股票;股票价格

2、理解:借贷资本的本质;利息的本质;银行利润的形成和来源;股票的价格决定

3、运用: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1、识记:资本主义地租;级差地租;绝对地租

2、理解: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源泉

3、运用:资本主义土地价格的决定 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和具体形式

第一节 利润和平均利润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源泉

第三篇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七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

1、识记:垄断;垄断利润;垄断价格;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2、理解: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运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与局限性

第八章 垄断资本全面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

1、识记: 国际卡特尔;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世界经济一体化

2、理解:经济全球化及主要表现形式;经济一体化及其主要组织形式;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3、运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识记:食利阶层;食利国;货币信用制度危机

2、理解: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实现其统治的形式;垄断资本主义的多种危机交织并存;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

第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1、识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的本质;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3、运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1、识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2、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含义、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3、运用:认识和把握混合所有制经济;分析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性质及地位和作用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1、识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资源配置;市场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理解: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作用;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3、运用: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1、识记: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

2、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3、运用:正确处理国家与国有企业的相互关系;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社会成员的个人收入分配

1、识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2、理解:我国现阶段非按劳分配形式;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3、运用:我国现阶段的几种非按劳分配形式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商业和金融

1、识记:生产要素市场;产权市场;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渠道;金融体系

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特征;商品流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运用:我国现阶段怎样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现阶段怎样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

1、识记:对外开放;自力更生外汇;外汇汇率;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

2、理解: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引进先进技术的必要性

3、运用:我国为何要实行和怎样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

1、识记: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均衡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2、理解:我国财政政策的经济职能;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及手段

3、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

1、识记: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2、理解: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差别

3、运用:社会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运的必然结果

四、试卷题型和分数结构

政治经济学考试时间为90分钟,在综合课考试满分150分值所占比例50%即75分,具体题型和分值如下:

1.单项选择题:10×2分=20 分 2.多项选择题:10×2分=20 分 3.简答题:3×8分=24分 4.论述题:1×11分=11 分

试题难易适中,其难易比例为:较容易题约40%,中等难度题约50%,较难题约10%。

专升本《国际贸易》考试大纲

一、参考教材

1.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五版。2.李晓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3.张纬.国际贸易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4.王启云.国际贸易[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二、考试要求

国际贸易以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活动为研究对象,在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一般原理基础上,阐述了贸易利益、贸易政策、贸易壁垒以及基本贸易实务等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掌握古典、新古典和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原理,深刻认识国际贸易对贸易参与国整体、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影响,把握国际贸易政策、贸易保护措施的制定与效应,全面了解国际贸易组织的基本运行机制、规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一般流程,并能基于一般原理分析各类国际贸易现象。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 导 论

1、识记:(1)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含义;(2)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定义;(3)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的定义;(4)对外贸易量的含义;(5)对外贸易差额的含义。

2、理解:(1)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2)国际贸易的分类;(3)影响外贸依存度的因素;(4)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的关系;(5)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

3、运用:(1)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计算;(2)联系实际列分析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异同。

第二章 国际贸易的利益

1、识记:(1)国际经济传递的概念;(2)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2、理解:(1)对外贸易在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2)国际贸易对企业的作用;(3)国际贸易与国民福利。

3、运用:分析对外贸易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第三章 国际分工

1、识记:(1)国际分工的概念;(2)垂直型分工和水平型分工的概念;(3)里昂惕夫之谜;(4)协议型国际分工;(5)产业内贸易理论;(6)超保护贸易理论;(7)需求相似理论。

2、理解:(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2)二战以来国际分工的特点;(3)国际分工发展的条件;(4)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5)要素禀赋理论的内容;(6)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7)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内容。

3、运用:分析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战略选择。

第四章 世界市场

1、识记:(1)世界市场的含义;(2)贸易条件的含义;(3)包销的含义;(4)寄售的含义;(5)补偿贸易的含义;(6)加工贸易的含义;(7)国际竞争力的含义。

2、理解:(1)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2)当代世界市场的特点;(3)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渠道类型;(4)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的发展阶段特点;(5)国家全球竞争战略。

第五章 世界市场的价格

1、识记:(1)国际价值的概念;(2)贸易条件的含义;(3)净贸易条件指数的概念;(4)出口购买力指数;(5)单项因素贸易条件;(6)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2、理解:(1)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2)世界市场价格的作用;(3)影响贸易条件变化的因素;(4)当代大类国家与地区的贸易条件。

3、运用:(1)贸易条件指数的计算;(2)分析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及其趋势。

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

1、识记:(1)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2)重商主义;(3)贸易自由化;(4)新贸易保护主义;(5)当代国际贸易政策的特点。

2、理解:(1)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2)二战后贸易政策的演变;(3)保护幼稚工业的理论与政策;(4)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影响;(5)贸易自由化的原因与影响。

3、运用:结合实际讨论中国应实行的对外贸易政策。

第七章 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

1、识记:(1)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的类型;(2)国际商品协定的类型。

2、理解:(1)最惠国待遇原则;(2)国民待遇原则。

第八章 国际贸易促进

1、识记:(1)出口促进的含义;(2)出口信贷的含义与种类;(3)出口信用保险的概念;(4)倾销与外汇倾销的概念;(5)出口管制的含义;(6)出口退税;(7)经济特区与保税区。

2、理解:(1)国家可以采取的出口促进的相关政策与措施;(2)倾销对一国市场的影响及对倾销行为的抵制。

3、运用:中国可以采取的促进出口的政策与措施。

第九章 关税

1、识记:(1)关税的含义;(2)进口附加税;(3)反倾销税;(4)反补贴税;(5)海关税则;(6)有效保护度;(7)关税减让;(8)从量税、从价税和混合税。

2、理解:(1)关税的作用;(2)关税的分类;(3)关税有效保护理论的政策意义;(4)关税减让谈判的基础与原则。

3、运用:关税有效保护率的计算。

第十章 非关税壁垒

1、识记:(1)非关税壁垒的含义;(2)绝对配额;(3)关税配额;(4)进口许可证;(5)外汇管制;(6)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7)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8)“自动”出口配额制。

2、理解:(1)非关税壁垒的特点与作用作用;(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与发展趋

势;(3)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与形式;(4)进口配额制的影响。

3、运用:讨论中国应对非关税壁垒的策略。

第十一章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1、识记:(1)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2)国民待遇原则;(3)最惠国待遇原则;(4)《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5)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2、理解:(1)知识产权的特点;(2)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形成与发展;(3)当代世界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因;(4)知识产权保护的特点与手段。

3、运用:结合实际分析中国应当采取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与措施。

第十二章 国际服务贸易

1、识记:(1)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2)国际服务贸易的类别;(3)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概念;(4)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含义。

2、理解:(1)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2)当代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3)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4)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种类;(5)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原因;(6)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表现;(7)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效应。

3、运用:结合实际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

第十三章 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

1、识记:(1)国际投资的概念和种类;(2)国际投资的特点;(3)跨国公司的概念;(4)对外直接投资自由化;(5)垄断优势理论;(6)内部化理论;(7)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理解:(1)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2)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与应考虑的因素;(3)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4)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影响;(5)战略联盟理论的背景与内容。

3、运用:分析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

第十四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1、识记:(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2)关税同盟;(3)贸易创造效果;(4)贸易转移效果;(5)大市场理论的含义;(6)欧洲联盟;(7)亚太经合组织;(8)北美自由贸易区。

2、理解:(1)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原因;(2)二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3)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4)关税同盟的效果。

3、运用:讨论中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中的战略选择。

第十五章 世界贸易组织

1、识记:(1)WTO的基础;(2)关贸总协定;(3)WTO的基本原则;(4)WTO的作用。

2、理解:(1)WTO的基本原则;(2)WTO在世界经济贸易协调中的地位与作用;(3)多哈回合谈判的目标与面临的困难;(4)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与作用;(5)WTO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的作用。

3、运用:讨论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四、试卷题型和分数结构

《国际贸易》考试时间为90分钟,在综合课考试满分150分值所占比例50%即75分,具体题型和分值如下:

1.单项选择题:20×1分=20 分(含部分实务题)2.多选题:10×2分 =20分 3.简答题:3×8分=24分 4.论述题:1×11分=11 分

试题难易适中,其难易比例为:较容易题约35%,中等难度题约50%,较难题约15%。

专升本《政治经济学》课程考核大纲 篇2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教学环节,综合素质,课程考核体系

一、《经济学》课程性质与考核特点

1.《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程, 属于社会科学课程。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基础理论课程, 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 是最重要的统帅性专业基础理论课。目前, 我院的所有财经类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作为财经类的学生都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进而能够认识、探讨和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把握经济运作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为财经各专业基本理论课程和业务技能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课程性质来看, 《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的考核很难像自然科学课程那样通过精确的计算、严密的推导或实际操作技能的高低等来判断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社会科学的“软科学”属性, 既不能通过客观的计算答案或直观的技能标准评判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 也很难通过一次笔试来评定学生理论基础的扎实程度和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 因而大大增加了衡量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的难度。《经济学》的基础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课程考核。

2.《经济学》课程考核的特点分析。

《经济学》作为财经类专业理论课程, 对经济问题进行的是整体性、框架性的原理阐述, 很多现实中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经济学》寻找研究问题的入门钥匙。因此, 对这门课程的考核, 既需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又需要评判学生灵活运用基本原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 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始终需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思辨、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之相适应, 考核点的确定不仅在于对原理的掌握和运用方面, 还需要注重三个要点:以人为本, 强化对学生在素质培养和理论修养方面的力度。能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获取, 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 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与创新精神。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 即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给教师一定的教学自主权, 以突出所教对象的专业特性并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前沿性和研讨性;给学生从头开始就有充分展示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和思考探讨的机会, 以增强学习的兴趣。

基于上述考虑, 我们认为, 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需要运用考试与考评相结合的复合考核模式, 注重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状况与掌握程度,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 才能相对准确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 促进教与学的创新。

二、《经济学》课程现行考核模式的局限性与改革必要性

1. 现行考核模式的局限性和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检验, 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衡量。过去在《经济学》课程的考核上, 普遍存在着考核方式单一, 缺乏规范性的考核制度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以期末笔试考卷作为唯一的考核手段和评价尺度, 不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 最多是将平时上课的考勤记录纳入考核成绩当中, 具体做法主要有:旷课、迟到、早退扣若干分;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很低, 教师考前任意给学生划定考试范围的现象比较普遍, 学生互相复印笔记和所圈重点题的答案, 突击背上一两周就可以过关, 有的学生存在投机心理, 借助于考场“赌一把”———舞弊, 甚至取得好成绩。而那些平时用功学习,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比较扎实的同学, 在考试成绩上与平时不努力的学生的成绩拉不开距离, 甚至在考试时由于突发因素 (如生病等) 而导致成绩不理想, 在评奖、评优、就业时的优势并不明显;不同教师出的期末考卷在题型、题量、考核知识点及其分布、考题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差异较大, 容易出现“人情分”, 考试结果难以客观真实地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风和教风。

2. 新的高等教育教学环境要求有新的教学考核方法。

进入21世纪以来, 高等教育与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突出表现为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 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不断拓宽, 大学课堂和教师传递知识和信息的主渠道优势明显削弱, 学生对教师素质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财经类专业统帅课程的《经济学》, 依靠传统的“一本书、老师讲、学生记、期末考”的教学与考核模式, 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的主动性, 又不能使每个学生通过完整的学习过程全面深入地掌握经济学原理及其发展动态, 更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思辨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性的人文素养。因此, 需要通过多元化和复合式的考核方式, 对课程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考核。

三、建立“复合式—全程性—多元化”考核体系的设计

复合式:是指平时考评与期末考试相结合、量化指标与非量化指标相结合、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专业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 使用多种考核方法综合评定课程学习成绩的考核模式, 区别于以往通过一次期末笔试定成绩的单一考核模式。

全程性:是指将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结合启发式教学方式, 在教学进程中进行连续性的考核。除期末考试外, 经过每一章或每一单元教学过程中布置的作业、测验、讨论、调研和贯穿全过程的学风考评, 既督促每个学生通过完整的学习过程全面深入地掌握经济学的内涵与外延, 又能够给学生从头开始就有充分展示学习状况、心得体会和思考探讨的机会, 避免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弊端, 增强考核的合理性、公平性和真实性。

多元化:是指课程分值结构多元化、考核方法多元化和考核内容的多元化。

1. 课程分值结构多元化。

课程分值由基础分值和加减分值构成, 基础分值包括平时成绩40—50分, 期末考试成绩60—50分;加分分值包括发表论文 (学院学报开辟学生专栏, 作为学生交流的窗口, 论文的形式多样化, 可以是学习心得、调研报告等) , 根据情况的不同可以加5~10分;减分分值主要是学风 (如旷课、迟到早退、抄袭、剽窃等) , 除按学校有关学生违纪违规条例规定的处罚外, 扣减5~10分。

2. 考核方法多元化。

包括平时考评方法多样化和期末考试题型多样化。 (1) 平时考评方式主要有课后作业、讨论发言、测验与考试等。课后作业包括写小论文、思考问答题、调查报告等形式;讨论发言包括课堂讨论时学生之间问答、有组织自由讨论、分组或分班讨论、课堂主题讨论发言与提问等形式;测验与考试包括书面答题、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等形式。对平时作业、课程论文、讨论和学习态度的评分标准也应尽量通过分解小项进行量化处理, 努力提高考评结果的真实性、公平性和合理性。 (2) 期末考试题型和组卷的多样化。期末考试题型的多元化是指每套试卷至少要设计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简答、材料分析、计算7种标准化题型, 合理确定主观性和客观性试题的比重, 注重试题的认知层次和难易程度的协调搭配。组卷的多样化是指期末笔试命题分为统一命题和机动命题两部分:统一命题是指本学期所有开课的班级考试的共同部分, 从教研室建立的题库中随机抽取, 主要用以考核各专业和班级统一界定的基础性必要教学内容的教学状况, 分值占卷面分值60%~50%;机动命题由任课教师根据各专业特点选择的自主性教学内容相机命题, 考题应能考察不同的教学重点内容与所教班级专业领域的特点及其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方面的情况, 分值一般占卷面的40%~50%。

3. 考核内容的多元化。

考核内容既包括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又涵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与思辨能力, 还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状况与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 突出综合性特点, 结合多样化的考评方式和规范化的考评指标进行考核。一般来说通过笔试、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教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讨论和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与思辨能力;通过实录提问、发言、出勤等情况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风与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

设置“复合式—全程性—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和考核方法, 能够实现以下目标:使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有机结合起来, 在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 促进学生课外的自主性学习;在检验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 考察学生对所学原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在考核本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 追求“以点带面”的效果, 增强学生对相关课程学习的主动性, 从对金融领域问题研究拓展到对经济学其他相关领域问题的研究;在考评学生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业、讨论发言、分组辩论、社会调查实践等, 有利于开发、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和公关能力等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晓端.当代西方有效教学研究的系统考察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05 (8)

[2].高向东.高等学校应构建创新考试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5)

[3].何李来, 邵景进.STAD合作学习简介:目标模式、实施及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 2005 (1)

[4].黄秋明, 肖珍教.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现状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0)

专升本《政治经济学》课程考核大纲 篇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 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学说、学术,更是学养,应把马克思主义的丰富理论知识变成理论境界,从而内化为基本综合素质,内化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2]。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意识形态的特点,要求任课教师必须严谨认真的讲授理论,固定的上课的学时和考试形式又限制了教师去丰富讲授的内容,多数情况下只能按部就班授课。同时,深奥的理论,使课程讲授缺少趣味性,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不但影响课程实际教学效果,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实现的目的渐行渐远。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部分恰好成为了课堂讲授的有力补充,改进实践部分的考核方法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现状

(一)思政课理论部分考核实际情况

目前我校实施的思政课课程成绩构成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共同构成。平时成绩占总分的70%,期末考试成绩30%。统一闭卷的期末考试形式存在的缺点还在于:一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均开设在一年级,同时采用统一闭卷考试,增加了学生考试复习的压力。二是,统一标准考试,这种考试考核方式与中宣部、教育部提出的“重点考查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要求显然是相悖的,不符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宗旨,也不能解决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的历时性与考评过程的即时性之间存在的矛盾【3】三是,表面上看,统考的目的是要加强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实际上反而会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反感。四是,统一标准的考试,强制缩小了学生的差异性。像广告学院艺术、表演专业、管理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课水平不高,他们对思想政治课闭卷考试的方式很不适应,不及格率,甚至作弊现象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高。

五是命题内容中客观题占60%,主观题占40%。这种客观题占据大半江山的形式与我们思政课课程教学目的是相悖的。

(二)思政课实践部分考核现状

我校目前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执行情况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三门课程总学时分别为40学时,其中课内讲授32学时,另有8学时的实践部分,即32+8模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内为48学时,实践为16学时,即48+16模式。实际执行中实践部分的考核情况并不能对理论教学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甚至是理论与实践根本就是两层皮。真正的问题在于愿意为此支付时间去研究问题的学生太少,大部分学生都会从互联网上下载相关的文章,随意拷贝和抄袭别人的论文和实践报告,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报告不出教室就能完成。教师在评价学生论文时,因为工作量较大,也会出现批阅不认真,马虎评价的现象。甚至在不同任课教师提交的优秀论文中重复出现同一篇论文的尴尬情况。这完全背离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目的和宗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的新方法

(一)不同课程应实施不同的考核方式

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实行开卷考试。

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培养他们的遵纪守法意识。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把外在的约束内化为自觉,变他律为自律。因此相比其他三门课程表现出实践性强的特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概述,培养和教育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去分析历史,研究历史问题。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因此,这两门课程考试形式应以开卷为主,可将成绩构成确定7/3开(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试占30%)。

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两门课程实行闭卷考试。

这两门课程理论性较强。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理论性较强,尤其是哲学原理较深奥,但它是人们确立世界观、人生观的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其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理论成果,与现今校园里的90后所生活时代吻合。他们亲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因此学生更容易理论联系实际。

这两门课程适合通过考试这种形式强化学生对它的理解。成绩构成应实现5/5开,即平时和期末成绩各占50%。

(二)增加实践部分在成绩构成中的权重,突出过程管理与及时教学反馈的重要关系

一是把课内实践环节与平时理论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任课教师应围绕授课专题布置和安排学生实践,完成和提交报告;二是将实践报告的成绩计入平时考核中,并在平时成绩中提高实践报告的权重;三是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真实践、真报告,教师做到真批阅,客观评价。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另一方面使教师能及时获得学生学习的反馈,及时完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围绕专题教学模式,考试命题内容要具有灵活性、开放性

在专题教学模式下,各个主讲教师必须将专题中的核心内容重点讲,重点难点通过开展课外讲座辅导讲。试题考核的内容则主要围绕这些核心知识展开,实现主要知识点来源于教材,但是又不拘泥于教材,具有一定得灵活性和实践性。以重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目标。

结语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还需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如何顺利实现中央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三进”( 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如何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使思想政治课真正成为受学生们喜爱,对他们有所启发、终生受益的课程,还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和研究新方法和新形式。

参考文献:

[1]杨泽宇、李维昌.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模式及其改革问题解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2).

[2]宋连胜.建设具有创新精神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7(10).

专升本《政治经济学》课程考核大纲 篇4

综合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综合课程考试内容包括政治理论课、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三门课程。综合课程总分为150分,每门课程50分,即各占三分之一。

(一)大学语文考试内容(50分)

1、文学、文体常识

文学常识: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字号)、生活年代、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创作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名篇的作者、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以及篇中的名言警句;著名作品集的成书年代、主要内容与艺术成就;中国文学史上重要流派的主要成员、创作特征、艺术成就与影响。

文体常识:诗、词、赋、戏曲、小说,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它应用类文体的概念与主要特征。

2、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常用汉字的读音,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识别并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借代、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通感等)。

3、文言文阅读理解

侧重考查考生对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以及句意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文言实词:把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特别是古今意 1

义的不同、词类的活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

文言虚词:把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如“之、其、而、以、于、乎、者、乃、则、为、所、易、则、何、诸、焉”等,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文言句式:辨识文言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省略句。

句意: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侧重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和表述,具有综合性特点。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附】古代文学作品篇目: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庄子《逍遥游》、《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战国策·唐且不辱使命》、屈原《渔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魏其武安侯列传》、王粲《登楼赋》、李密《陈情表》、江淹《别赋》、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韩愈《答李翊书》、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欧阳修《朋党论》、欧阳修《醉翁亭记》、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苏轼《前赤壁赋》、归有光《项脊轩志》、宗臣《报刘一丈书》、张岱《西湖七月半》、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曹雪芹《红楼梦·宝玉挨打》、方苞《狱中杂记》、梁启超《论毅力》,《诗经·蒹葭》、《楚辞·湘夫人》、《陌上桑》(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曹操《短歌行》其一(“对酒当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王维《山居秋暝》、李白《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蜀相》、李商

隐《锦瑟》、孟郊《游子吟》、杜牧《江南春》、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陆游《书愤》、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4、现代文阅读理解

考查范围: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及其它文学类文本。文本材料不限于教材和所附篇目。

考查内容:把握文本材料所属文体类别,归纳内容要点并概括主旨,把握结构特点和行文思路,分析主要写作特色,识别所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语境中的作用,理解、把握关键性词、句的含义和在结构、表达上的作用。

【附】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作品篇目: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郁达夫《故都的秋》、梁实秋《谈时间》、鲁迅《伤逝》、朱光潜《选择与安排》、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余秋雨《道士塔》、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培根《论学问》、梭罗《湖光水色》、爱因斯坦《我的信仰》、R.卡逊《大自然在反抗》、东山魁夷《听泉》、霍金《我们的宇宙图像》。

5、应用文写作

考查考生对常用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包括:求职信、演讲稿、活动海报、计划、总结、会议通知、会议记录等。

(二)政治理论课考试内容(50分)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7)“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3)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和运行;

(5)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6)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7)刑法的基本原则、刑罚和犯罪;

(8)诉讼法的概念、种类和原则。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内容(50分)

1、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计算机工作原理。

2、操作系统

(1)Windows 文件及文件管理、磁盘管理;(2)Windows 环境设置、系统管理。

3、Word 文字处理软件

(1)文字处理的基本概念:文字处理基本功能和文字处理基本方法;(2)文档的基本操作;(3)表格操作;(4)版面设计与页面设置。

4、Excel电子表格

(1)电子表格基本概念;(2)工作表的使用;(3)公式与函数;(4)数据排序;(5)图表的使用。

5、多媒体技术

(1)多媒体硬件组成;(2)多媒体关键技术。

6、网络基础及Internet

(1)网络的基本知识;IE的使用;电子邮件的使用(2)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7、信息安全

(1)网络安全;常用软件;(3)计算机病毒基本知识:计算机病毒的分类、症状和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防治。

二、考试形式和时间

专升本《政治经济学》课程考核大纲 篇5

兵王军考教育部队考军校考试说明

大专生考军校考试科目:大学语文、科学知识综合(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军政基础综合(军事知识、政工基本知识)和大学英语。

大专生考军校考试时间:大学语文、科学知识综合、军政基础综合均为150分钟,大学英语为120分钟。

大专生考军校试卷分数:总分为600分,其中大学语文满分为150分,科学知识综合满分为150分(高等数学50分、物理25分、化学25分、历史25分、地理25分),军政基础综合满分为200分(军事知识120分、政工基本知识80分),大学英语满分为100分。

考试内容以本大纲划定的范围为准,不指定参考书目。兵王军考教育旗下军考神器助您金榜题名!登陆兵王军考教育官网可试用军考神器。

大专生考军校考试内容

根据《关于做好2012大专毕业生士兵专升本招生考试工作的通知》(参训〔2012〕68号)要求,确定考试内容。

一、大学语文(junxiaowang)

(一)考试范围与要求

能准确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掌握常用文体写作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等的用法,识别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等修辞格。作家作品知识要求掌握中外作家的名号、国别、时代及代表作,了解其思想倾向、文学主张、艺术成就、所属流派(社团)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掌握议论文的组成要素、论证方法,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掌握诗、词、曲、赋的基本概念和文体特点;掌握小说的组成要素和戏剧的分类。理解对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等的要求。

考试篇目:《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秋水》(节选)、《大同》、《谏逐客书》、《陈情表》、《五代史伶官传序》、《答司马谏议书》、《论毅力》、《灯下漫笔》、《谈时间》、《论快乐》、《选择与安排》、《论学问》、《郑伯克段于鄢》、《冯谖客孟尝君》、《李将军列传》(节选)、《张中丞传后叙》、《种树郭橐驼传》、《报刘一丈书》、《马伶传》、《往事》(一之十四)、《背影》、《故都的秋》、《香市》、《爱尔克的灯光》、《箱子岩》、《氓》、《国殇》、《陌上桑》、《短歌行》(其一)、《饮酒》(其五)、《从军行》(其四)、《山居秋暝》、《行路难》(其一)、《蜀相》、《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陵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炉中煤》、《发现》、《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门槛》、《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声声慢》(寻寻觅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天净沙•秋思》、《前赤壁赋》、《宝玉挨打》、《**》、《断魂枪》、《米龙老爹》、《苦恼》、《麦琪的礼物》、《长亭送别》、《日出》(节选)。

(二)试卷结构

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占10%);主观题(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诗词阅读、文学常识与诗文名句填空、语言运用、作文,占90%)。具体参考兵王军考教育考前预测卷

二、高等数学

(一)考试范围与要求

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深刻理解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及复合函数、隐函数的求导法则。

理解原函数的概念,会求一元函数的不定积分和定积分;会求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和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能运用一元函数微分和积分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曲线的凹凸性,会求函数的极值和最值,会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

(二)试卷结构

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占40%);主观题(填空题、计算题、证明题,占60%)。具体参考兵王军考教育考前预测卷

三、物理

(一)考试范围与要求

理解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理解用图像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公式;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理解重力、摩擦力,会相关的计算;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能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分力;理解牛顿定律;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理解平抛运动规律,会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运动合成与分解;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理解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理解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理解功、功率;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理解动能的概念和动能定理;知道机械能的概念,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理解描述气体状态的三个参量(温度、体积、压强)的意义;知道理想气体,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知道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知道分子运动论的内容;理解布朗运动;做功、热传递;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

知道元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理解电场强度、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知道电场的叠加原理,知道电场线、匀强电场等概念;知道静电感应,理解静电平衡,知道静电屏蔽;理解电势差、电势的概念;知道电势能、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改变的关系;理解等势面、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理解电容器电容;知道电场能的概念;理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规律;理解电流的概念;理解电阻定律和电阻率;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理解闭合电路中能量的转化;理解电功、电功率;知道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理解电流表改装的原理。

(二)试卷结构

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占60%);主观题(填空题,占40%)。具体参考兵王军考教育考前预测卷

四、化学

(一)考试范围与要求

了解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了解常用化学用语;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

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了解溶液pH的定义、测定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其同分异构现象;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了解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及其重要应用。

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了解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毒品的危害;了解水污染的危害、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了解大气主要污染物、“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二)试卷结构

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占60%);主观题(填空题,占40%)。具体参考兵王军考教育考前预测卷

五、历史

(一)考试范围与要求(兵王军考教育)

了解1840年以来列强的侵华史实和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了解侵华日军的罪行和中国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的作用与局限性;了解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意义;了解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胜利的伟大意义;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理解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理解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理解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了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认识其为什么能成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理论构架;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认识我国对台的方针;了解社会主义建设起步的背景;了解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的转移;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了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的成就;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了解“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了解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等,理解它在处理国际关系上的作用和意义;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二)试卷结构

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占60%);主观题(填空题,占40%)。具体参考兵王军考教育考前预测卷

六、地理(兵王军考教育)

(一)考试范围与要求

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太阳系及其成员;熟悉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熟悉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海拔和相对高度。了解地壳和地壳运动。了解天气、气候、气温的概念;熟悉地球上水的分布和循环。了解陆地上的自然带。

熟悉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地形特征和分布、气候特征、河流和湖泊;了解我国的铁路、公路和主要水运港口。了解我国的地域差异和地理分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防治、资源的跨地区调配以及西部开发的意义。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基本情况。

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水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森林资源的特点和保护、我国的主要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的意义;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和分布、能源的利用、粮食生产和粮食问题解决的途径、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了解世界人口分布、我国人口结构;了解世界三大宗教;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二)试卷结构

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占60%);主观题(填空题,占40%)。具体参考兵王军考教育考前预测卷

七、军事知识

(一)考试范围与要求

了解军事思想,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世界主要大国军事思想,包括代表著作、思想家及其主要观点等;了解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主要是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以及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习近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等内容;了解军事历史知识,主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及著名军事家、战例、理论著作等;了解二次世界大战基本情况以及冷战期间世界各热点地区发生的重大局部战争和事件;了解冷战后世界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主要是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基本情况与作战特点,以及近期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军情等;了解军事高技术知识,主要是军事高技术的基本种类、特点、应用及其对作战行动的主要影响等;了解军兵种知识,主要是我军军兵种基本结构情况及武器装备的种类、性能与基本运用方式等;了解军事地形学知识,主要是对地形图的初步识别与基本运用;了解其他军事常识,包括三大条令及军队基层管理知识。

(二)试卷结构

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占67%);主观题(材料分析题,占33%)。具体参考兵王军考教育考前预测卷

八、政工基本知识(兵王军考教育)

(一)考试范围与要求

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了解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等基本概念,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现实问题;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征,掌握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以及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学会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了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准确掌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深刻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深刻理解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准确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和掌握习主席关于强军目标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了解当代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对外政策,掌握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了解和掌握商品、货币和价格的基本概念及其原理;掌握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内容、财政的作用及其税收的特征;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掌握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新阶段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深刻理解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掌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深刻理解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掌握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了解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的时事政治;深刻理解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掌握中国共产党和我国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二)试卷结构

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占25%);主观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占75%)。

九、大学英语

(一)考试范围与要求(兵王军考教育)

词汇部分参照公共英语(二级)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常用英语词汇、词组、词缀,即3500个英语常用单词和300个词组以及一定数量的词缀。

掌握名词、动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冠词介词和介词短语等积极词汇;灵活运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过去将来时、以及这四者的进行时、完成时和完成进行时;掌握主从复合句;非谓语动词;被动语态;主谓一致;并列复合句;省略;倒装;强调;虚拟语气。

掌握略读和寻读技巧,读懂难度适中的英语文章,题材包括经济、社会、政法、历史、管理、人物传记、地理、日常生活、科技常识等,体裁包括论述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理解汉语句子的词汇含义、句法结构和语言现象并翻译成英语。

在30分钟内完成120词左右的论述文,要求文字切合主题,意义连贯,标点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等。

(二)试卷结构

客观题(快速阅读、选择填空、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占75%),主观题(翻译、书面写作,占25%)。具体参考兵王军考教育考前预测卷

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篇6

导 论

一、政治带给人们的思考

政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政治是人类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人们组织安排集体生活的核心机制。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无非在于:(1)权力本位或官本位;(2)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3)“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二、政治学给我们提供了什么知识

亚里士多德认为,所谓知识,就是关于“善”的学问。“善”可以分成多种:有个人之善,家庭和村落之善,还有集体(城邦或国家)之善。研究个人之善的学问是伦理学;研究家庭或村落之善的是经济学;而研究集体或国家之善的是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专门著有《政治学》,认为政治学是人类最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国家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根据他的观点,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社会(群体)生活。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人类社会生活如何组织和安排才算不失为公平合理,即所谓“正义”?这就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

政治学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政治分析原理和政治操作原理。政治分析原理告诉我们政治生活分析的方法,掌握这种方法能使我们知道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是如何构成的。政治操作原理涉及政治制度的设置和政治技术和技能方面的知识,它告诉我们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应该如何建立和如何维持。

政治学为三种人提供帮助:

(1)政治从业人员:社会需要职业政治家。这样的政治家具有现代的政治理念,开放的胸襟和不断接受新知的能力,有引导国家不断进步的使命感和抱负,有长远的发展战略和有效的实施策略,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领导大众的智慧。这样的政治家需要了解政治分析的原理,更需要掌握政治操作的原理;他不仅需要明白什么是“政治正义”,而且还需要懂得如何实现“政治正义”。

(2)政治学从业人员:社会也需要专业的政治学家。这样的政治学家能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阐释和发展政治理念,推动关于政治的知识的进步,引导全社会深化政治认知,并能就实际的政策提供分析研究的成果。

(3)普通公民:社会还需要培养理性的成熟的公民。这样的公民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处的政治生活情景,理智地参与现实政治生活,不受偏激情绪的左右,不被偏狭意见所蛊惑,面对强者不猥琐,面对弱者不欺凌。

三、关于政治学原理

1.课程概述:

“政治学原理”是有关什么是政治以及如何认识现实政治生活的政治学入门课程。该课程在系统介绍政治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讲授分析政治体系的基本方法和概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政治分析的基本能力。

2.课程目的:

“政治学原理”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知识:(1)政治操作原理;(2)政治分析原理。本课程的重点是政治分析原理,目的在于使选修该课程的同学明白如何认识和分析政治生活,进而掌握政治操作的一般原理。

3.课程受益估计:

通过学习“政治学原理”,学生可以获得的主要收获是:

(1)了解政治学的基本内容和知识;

(2)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政治分析的一般方法;

在政治思维的一般训练中,培养政治分析的能力。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一、政治的含义

(一)一般的解释:

1.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如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正”,就是儒家的道德规范,治者的思想行为符合这些规范,则天下当治。而在古希腊,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而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这些都是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的体现。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但是,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这样的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是中国的“天”还是西方的“上帝”,人们都凭借对它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性,从而定义政治。在中国的殷周时期就盛行着“君权神授”的思想。《诗经》曰:“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就是讲文王奉天承运,因而统治天下。及至汉朝,董仲舒创造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鼓吹“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使神权政治观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无独有偶,在西方的中世纪也有鼓吹神权政治的人,其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他认为,尘世的一切都是神的安排,而“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没有权并不是出于神的”。此外,近代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论也不外乎是神权政治理论在近代的一个变种罢了,仍然是将“政治”的本质归结于一种超社会、超自然的力量。

3.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他们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当属韩非。韩非就曾直言不讳地指出,政治就是用权,“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现代西方诸多思想家,诸如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人就是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的。例如,马克斯·韦伯就认为,“‘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和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4.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看法被称之为管理政治观。在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曾从这一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 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政治学家吴恩裕先生也说:“政治乃是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治理。”在西方,也有许多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来探讨和阐述政治涵义。例如,美国政治学家G.庞顿和P.吉尔就认为:“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的集体生活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英国政治学家麦肯齐亦指出:“目前在英国最通用的定义是奥克肖特的定义,即政治是‘参加一个社会的全面的管理’的进程。”这一政治观把握了政治公共性和管理性特点,具有容易同政治实践相吻合的特点,容易从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但是,它忽视了政治还有统治性的一面。

5.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由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并且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这一政治观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方式以及标志,但是,它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亦具有片面性。

上述看法都具有一些片面性和局限性,一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人们的社会关系有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种族等各个方面。而政治则是这种关系的一个方面。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此外,政治还包括非对抗阶级之间的关系。在剥削阶级消灭以后的社会主义时期,政治关系主要是人民内部不同群体、阶层、民族等方面的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无论是政治的本质、内容、形态还是方式,从根本上说,都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政治以其特定的社会作用,体现着社会经济关系,体现着特定社会的各种经济利益和要求。这里的含义可以理解为:首先,这里的经济是指特定经济关系,包含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生产过程中的支配被支配关系和生产成果的分配关系;其次,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在其本质、内容、形态和方式等方面,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体现着经济关系的要求。第三,政治以围绕特定权力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于经济关系起着反作用。在强调经济基础对于社会政治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马克思主义也认为,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基础是具有反作用的,政治的进程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基础的方方面面。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治权力是社会生活的强大的统治性和支配性力量,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国家是政治权力的组织体现,因此,国家政权即构成国家组织的政治权力,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围绕着政治权力展开进行的政治活动就表现为围绕国家政权展开进行的政治活动,一切政治现象都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通过国家政权就可以得到集中而充分的反映、实现和保证,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 问题,根本问题”。而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国家和国家政权,就其内容来讲,是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是从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中产生、居于社会之上以保持社会秩序的一种特殊力量。因此,认为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实际上是指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马克思主义认为,尽管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政治现象可能是错综复杂的,甚至是带有很大主观色彩的,但在实际上,政治现象和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矛盾运动,其产生、发展、变化乃至消失,都遵循着特定的规律,都有着其客观内容,人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深刻认识政治的本质,把握其发展规律,才能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运筹自如,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政治活动过程中,政治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这就要求人们从实际出发,具体地现实地把握政治,在把握政治生活规律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其方法和尺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又是一种艺术。政治的艺术性,表现在政治活动必须在把握政治的规律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其方法和尺度。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含义的论述,我们可以把政治定义为: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运用政治权力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活动。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科学地阐明了政治的原因、本质和基本特征,为我们准确确定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指南和方法。

本书认为: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是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因此,政治关系涵盖阶级、民族、社会集团、阶层等之间的关系,涵盖了对立阶级之间、非对立的阶级之间和特定阶级内部的关系;(2)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3)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二、政治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

对政治学研究的实质性内容是什么具有代表性的看法大约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认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或者“国家活动”,将“政治学”定义为研究国家及其活动的规律的学问;

(2)认为政治学研究对象是“社会公共权力”,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权力的获得和运用的科学;

(3)认为政治学研究的对象是公共事务,政治学就是对管理众人之事的研究;

(4)认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政治关系,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这是一个涵盖最为广泛的定义。

我们认为,既然政治本质上是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那么,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三、政治学的知识体系

政治学研究内容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即政治哲学研究和政治科学研究。政治哲学研究主要运用先验的哲学思辨的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以这些价值为标准,对现实政治做出评价,并试图探寻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它以人类追求的政治价值如民主、自由、正义、平等等观念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

政治科学研究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和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

四、政治学研究途径

1.权力研究途径,可以说,所有的政治活动都是围绕权力而展开的。权力被认为是政治的根本问题。所以通过研究权力来研究政治,是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

2.制度研究途径

3.政策过程研究途径

4.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5.政治意识形态研究途径

6.国际关系研究途径

7.政治行为研究途径

五、政治学研究方法

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精髓,也是政治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原则。

(2)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分析途径和基本角度。马克思主义分析政治现象的基本途径和角度包括历史的、经济的、阶级的和利益的角度,在此基础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历史研究方法、经济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和利益分析方法。

a.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方法的特点是把政治现象和政治事物放到特定的历史范围和背景中去考察和研究;同时,从历史的因果联系中去把握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b.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要求从社会经济关系的角度去把握政治现象的本质、方式和方向,同时,确认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巨大反作用,即从物质生活方式中寻求社会政治生活的原因;

c.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创举,他把阶级看作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由生产资料关系基础上决定的其他经济关系的人格承担者,是社会群体意义上的经济关系。

d.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方法从利益角度分析政治关系的动因、内容、功能、范围,分析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社会阶级、社会群体、社会团体乃至个人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并由此解释政治现象。它是马克思主义其他政治分析角度的深化。

2.政治学研究的其他方法

(1)政治哲学研究方法。

(2)历史研究方法。

(3)机构研究方法和制度研究方法。

3.西方现代政治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1)经济学研究方法;(2)社会学研究方法;(3)心理研究方法;(4)政治系统分析法;(5)政治沟通分析方法。

4.目前关于微观的政治科学研究技术的技术手段主要有:(1)调查研究方法与技术;(2)实验方法与技术;(3)模拟方法与技术;

(4)数学、统计学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与技术;(5)因素分析方法;

(6)信息处理方法与技术。第二章 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过程

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治国之道”而展开。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这些学说,不仅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后世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把中国政治学说从论证统治的合法性为主要内容推进到了以阐述如何进行统治为主要内容。

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时,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董仲舒改造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方面揉合各家学说的观点,另一方面再次把它与神的意志相结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开始使得儒家政治学说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及至宋朝,经过程朱理学的完善,儒家政治学说更加臻于精巧和成熟,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思想。

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儒家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它为以皇权为核心的帝国权威和政治结构提供正当性论说。在儒家思想的主导下,政治研究的核心不是选择何种政体来组建国家,而是在君主统治下如何治理国家。因此,中国古代政治研究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有关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即所谓的“治国之道”,其中心内容是如何处理君臣、君民关系以维护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

1949年人民民主政权在中国大陆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一直成为中国政治研究和政治实践的主导内容。1978年以前,中国基本上实施“民众主义”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政治革命、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民主专政、“反帝反修”等理论成为那个时代政治研究和政治实践的主题;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精英主义”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而改革开放、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党政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一系列完善政治制度的相关问题成为政治研究的主要课题。

二、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社会伦理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进入20世纪,中国政治学科才逐步建立起来。在100年的历史中,中国政治学经历了建立——取消——恢复的曲折过程。

三、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

首先,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

其次,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八目”,这大体上说是对中国政治学理论的最好概括。中国政治学强调正确认识世界,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远大政治理想,小到个人修身养性,中到家庭/单位治理,大到地区和国家发展,治国之道包含天人合一、圣贤政治、等级秩序、家庭伦理、忠孝观念、重民爱民等广泛内容。三纲五常,被视为维持一个等级尊卑关系的稳定和睦的统治秩序的基本原则。因此,中国传统的政治学理论其实就是一个有关华夏文明建设的宏大理论。在这个宏大理论中,“家”的特征明显,且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统治者被设定为一个“大家长”,这个家长要在道德上为全国臣民做出表率;家长要爱臣民,臣民要尊重和服从家长统治。这与以“国”为特征和单位的西方政治学说也形成明显对照。在那里,存在着角色和利益不同的人;不同的利益所在,要求权力的互相制约;在这种利益和权力结构中,君主并不被看成是自然的家长,而是行政管理者。

最后,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

(1)君权神授说:解释权力来源与权力监督的最终力量。

(2)圣贤政治观:一种古代的精英政治理论——君主是圣人,大臣是贤才,民众是愚民。

(3)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用家庭伦理观念来规范社会政治秩序,君主是大家长。

(4)重民养民教民思想:从防民的角度出发,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服从统治。在如何对待臣民的问题上,道家明确提出愚民主张,儒家则强调教民,教民服从,热爱君主,热爱大家庭,热爱等级秩序。中国传统的愚民和教化政策由此而来。

(5)德刑兼重:儒家重德,法家重刑,统治者兼而用之。依照孔子的说法,乃“宽猛相济”。

(6)法、术、势统治术:这是法家的思想,是统治者的必修课。

(7)重农抑商思想:中国的思想家认为太富有的人容易为非作歹,商人易于致富,所以要抑制。证之西方历史,正是如此,商人发展成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斗争。相比之下,中国的思想家聪明绝顶。重农抑商政策使得老百姓中间产生不了强大的力量来同政府相抗衡,消除了来自经济力量的威胁。

(8)天朝大国理想:在中国人的国际政治观念中,中国是世界中心,中华文明是世界之归依。

(9)忠孝观念,三纲五常:主张统治教化从小做起,使人接受服从观念,尊卑观念,习以为常,觉得天经地义。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中,追求奇装异服不被允许,追求个性化也得不到认同,发明“奇技淫巧”更要受到惩罚。

(10)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的尊卑观念:春秋大义,名分制度。每个人在制度结构中有一个恰当的位置,不能有非分之想。

(11)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这表现在以上各个方面的原则之中,也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之中。清朝的制度可为这些原则的最佳表现,体现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思想统治、行政监察、民族政策等方面。

(12)“汤武革命,应天顺人”:上述各项理论和原则足以保证国家统治的长治久安,但“变故”也是常有的。社会出现重大变数,改朝换代之后,一切都可以重来。

四、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1.古希腊/罗马时代:被称为“古典政治学时代”

2.中世纪时代:被称为“神学政治学时代”

3.现代时期:被称为“理性主义”政治学时代

4.当代时期:被视为“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

五、西方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

西方政治研究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其研究方法的改变和研究内容的变迁等方面。依照历史的观点,从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政治研究大体经历三个时期,即“传统学术”时期、“社会科学”时期和“激进批评”时期。

六、行为主义革命及其影响

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其主要特点体现在;其一,主张以政治行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其二,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弃定性研究;其三,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政治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该是经验性和描述性的;其四,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得到公正的结论;其五,吸收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多个层次的研究,构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大大拓宽了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形成了诸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等大量边缘学科;其六,规定自己的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的“应然”,而在于政治的“实然”,因此,在政治现实性上,它表现为从技术角度看,怎样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而不是阐明统治为何是合理的。

七、政治研究的科学化及其局限性

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将遇到以下三个难题:

(1)数据问题:科学研究需要有精确的数据和可观察的实验。但是,无论如何,人类不像可以送入实验室的蝌蚪,也不像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究竟如何获得关于人类行为的“经验性”数据仍然是一个问题。没有准确的数据,我们怎么开展科学研究来验证我们的假说?在那些无法获取实证数据的领域,也许我们只能采用非科学的手段。因此,科学研究在政治领域的适应性只能被限定在很小的范围。

(2)隐性价值问题:严格地说,科学研究是一种客观的研究。但是,政治研究模式和理论要实现完全的客观是非常困难的。在政治领域中,事实和价值掺杂在一起几乎无法分开。因为政治学理论本身就建立在人性、人类社会以及国家角色等假说和信念的基础之上,这些假说本身就隐含着一定的价值。以科学自我标榜的行为主义学说、理性选择理论和系统理论本身就存在着保守主义的价值“偏见”;女权主义政治理论也正是建立在有关性别的性质和意义的假说之上。除数据统计分析之外,政治科学研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摆脱隐性价值,因而,其科学的真实含义难免受到置疑。

(3)价值中立问题:行为主义政治学以倡导“价值中立”而著称。所谓“价值中立”,就是强调政治研究应当实现价值祛除,主张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像自然科学研究那样,在研究过程中排除任何个人或社会的价值取向,对社会政治问题进行纯粹客观的研究和分析。然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家可以实现客观中立的研究。而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学几乎就不可能。政治与我们生活的社会相关。家庭背景、社会阅历、经济地位、个人同情心等等,使我们每个人都有了关于政治和周围世界的一系列认知和预想。这也就是说,在政治领域,绝对公正客观和科学中立的研究几乎不可能。实际上,相比较而言,“对获取可靠知识构成最大威胁的也许还不是来自于这些‘偏见’,而是来自于在鼓吹所谓‘政治中立’的时候根本不承认‘偏见’的存在”。

八、政治研究的理论成果

1.理想主义方案: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一般认为人性善,追求公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如果有人昧了“良心”,那主要是由于环境不善,或者一时糊涂,跟着别人没有学好。所以,通过改善环境或强化教育,人总会“弃暗投明”,返璞归真。在此基础上,对公共权力也多持肯定性倾向,认为政治权力代表公意,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如果偶尔出现“恶政”或“暴政”,那一定是当政者个人品德出了问题,需要整顿,需要思想教育,加强领导人廉洁自律,以提高其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基于上述认识,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保证选拔最优秀、最可靠、最完美的“德才兼备”者当政。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专升本《政治经济学》课程考核大纲 篇7

每门课程都具备特定的功能,课程考核理应与功能相匹配。《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工程技术与经济互相交叉的应用性课程,着重培养懂经济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制定各种工程技术方案,而且能分析方案的经济效果;不仅扎实掌握相关理论和方法,而且灵活应用于实践。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经济平台课程,其教学与考核体系必须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相适应。目前,虽然也有一些关于《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但均就课程论课程,忽略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宏观指导。实际上,每门课程都是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一颗“螺丝钉”,都应该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相当多的课程教学与考核就书本论书本,课程功能弱化,课程考核与课程功能严重不匹配。

(一)现行课程考核体系。

根据对同行的相关调查,目前《工程经济学》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及权重体系如表一。

出勤情况主要看学生迟到、早退和旷课情况,通常靠点名完成。点名次数因教师不同而有差异,48个学时通常会有5—10此点名;课堂表现包括课堂讨论、课堂笔记等;平时作业主要是课本章后作业;期末书面考试通常是闭卷,主要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计算题等。《工程经济学》课程现行考核存在诸多缺陷,具体表现为:课程考核方式、考核权重结构、成绩评定标准等不合理。

(二)现行考核体系的缺陷。

1. 课程考核方式没有产生应有的激励和引导功能。

激励和引导是课程考核的重要功能之一。当前的课程考核体系存在诸多漏洞,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助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期末书面考试重点考查工程经济分析等基本理论知识,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通过这门应用性课程,学生应懂得运用工程经济分析方法进行实践是应具备的重要专业素养,但显然无法通过期末的一次书面考试来实现。除了专业素质外,一门课程还应该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方面有所裨益,但在当前的教学与考核中往往不能很好体现,表现为:计算机和外语知识只通过计算机和外语课程获取,没有和《工程经济学》课程有效结合;诚信、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是职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但是,不少学生对待平时作业却敷衍了事、相互抄袭,出勤不出力,学习态度较差,因而通过本课程所能够培养的协作和学习能力便无从谈起。

2. 课程考核的科学性不够,表现为考核权重结构不合理、平时成绩考核随意性大。

期末书面考试一般占到总成绩的70%—80%,重点考查工程经济分析等基本理论知识点,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不同考核方式所占权重目前和其功能不配比。表现为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考核,往往只能关注到课堂表现较好的学生及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不能覆盖绝大多数学生;而对学生作业、笔记质量的考核,只能以作业、笔记完成时的状态为准,对其形成过程不能实施有益监督,或存在互相抄袭现象,致使评价结果产生偏差。平时作业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不仅如此,由于缺乏客观标准,打分主观性强,平时成绩反倒成了降低不及格率的重要手段。

二、《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课程考核应当与课程功能定位相适应。

每一门课程在整个培养方案中都要承担一定的功能。并且课程的合理功能与目标还应该是多元的,是一个系列,相辅相成。要较好地实现其系列功能,除了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外,课程考核自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要求课程的每一个功能都有一种或多种考核方式与其相互对应。另外,除了考核方式外,还需根据课程各个功能的重要性,合理确定不同考核方式占总成绩的比重,即考核方式权重依据其所能承担的功能来确定,这样会比较科学。把课程考核方式、考核权重与课程功能定位相适应,有助于增强课程考核的引导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最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注意课程考核的客观性、过程性、反馈性。

客观性要求课程考核时尽量减少主观随意性。《工程经济学》试卷考试一般能够做到相对客观,但平时成绩如课程论文、课程设计、课堂表现等主观性往往强,需要注意。否则,平时考核可能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或者成为调节学生成绩的手段。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靠期末一次考试简单确定。从管理学原理看,加强过程控制是重要的,而且平时多次考核与及时反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三、《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体系设计

(一)课程功能合理定位与目标设计。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影响和决定着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与目标进一步影响和决定着课程的考核方式。

按照建设部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工程管理专业应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加强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相关的管理、经济理论和方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综合运用上述四个方面的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阅读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仔细分析这一培养目标可以发现,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只是其中一部分,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工程师基本训练,使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和初步科研能力、运用文献和计算机能力等。要实现以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不开各门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支撑。《工程经济学》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及重要的经济平台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自然必须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使得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并具备灵活运用工程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工程技术方案进行经济分析和论证的能力。进一步,可以把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和功能分解为:(1)掌握扎实的工程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2)工程经济分析实践能力;(3)工程经济外语文献阅读能力;(4)应用计算机解决工程经济问题的能力;(5)对工程经济分析的创新和初步科研能力;(6)一定的职业素养(自主学习能力、敬业精神与团队合作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

(二)基于课程功能的课程考核改革。

通过前文分析,得到了《工程经济学》6种主要的课程功能。要发挥这些功能就需要有对应的考核方式和合理的考核权重。图1是基于课程功能的课程考核体系图,该图体现了课程考核方式与课程功能的对应关系。目前,《工程经济学》课程较为常用和可行的考核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试卷考试。

试卷考试方式对应的课程功能是“对工程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的掌握和理解”,这一功能是基础。考试具备一定的客观性,但问题是试卷考试通常在期末,只有一次。学生考完后课程就结束了,不能做到有效的过程控制。有人主张增加一次期中考试,但这耗时耗力,可行性不大。另外,学生做错了的题是其未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做到有效反馈和及时纠正。因此,试卷考试需要增加反馈环节。虽然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必要基础,但是,由于试卷考试功能单一,其他考试方式,如章后习题、课程设计等也有助于发挥这一功能,因此当前试卷考试占70%~80%的权重就显得过大,建议为50%~60%。

2. 章后习题。

一般的《工程经济学》教材每章都配有大量的章后习题。学生动手做适量的、典型的习题对于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点至关重要。此外,通过章后习题还有助于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学生是认真还是敷衍了事?是自己独立完成还是涉嫌抄袭?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专业的热爱程度。因此,在制定章后习题的考评标准时,这两方面需要同时兼顾,并事先通告学生。为了加强课程教学的过程控制和及时反馈性,章后习题除了课外做外,课堂做也是一种有效方式。每章完了以后,根据课时多寡,布置适量典型章后习题,在课堂上做完马上交,教师批改后择时对作业进行点评。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抄袭作业,又可督促其认真听讲,关键是还能加强过程控制和及时反馈。章后习题权重建议为10%左右。

3.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自行设计作业并完成,基本上是一人一题,大家不可以重复,不可以抄袭,需要运用计算机软件完成。设计的项目不受限制,可以是商业项目,如在某处开设一家餐馆或服装店的财务评价,也可以是工业及其他项目。课程设计的作用最为综合,对应功能也非常多。较好地完成课程设计,就会促使学生首先积极掌握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其次,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交流与合作能力、敬业精神、责任感等。鉴于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其权重应该在15%~20%。

4. 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有助于培养其运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的能力。课程论文的基本要求是:选题可以非常广泛,既可以是关于工程经济评价指标、方法、参数等方面的思考与改进,又可以是项目市场调查与预测方面的,还可以是其他和工程经济有关的选题。每人一题,不可抄袭。论文必须查阅至少一篇外文文献,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外语文献阅读能力。课程论文权重5%~10%比较合理。

5. 课堂表现。

课堂表现考核方式形式比较多,如课堂发言、课堂笔记、出勤、分组讨论等。对课堂表现的考核有助于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积极思考。但是,该种考核方式主观性较强,有些方式如课堂发言对大班不适用。因此,如何寻找可行有效的方式是关键。在课时允许时,“课堂习题”可以作为一种积极的尝试。在课堂上,在讲完某些重要知识点后,布置一道典型习题,做完后马上交,成绩计入课堂表现。这对学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关于如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的问题,需要广泛探索,需要多种方式配合。课堂表现权重建议为5%~10%。

四、结语

课程考核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现行某些不合时宜的课程考核体系需要及时改革。本文基于对《工程经济学》课程功能的合理分解与界定,探讨了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及权重的确定,这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其他课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和渐进过程,课程考核改革还需要有其他改革,如教学、学风等改革的相互配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摘要:本文基于《工程经济学》的课程属性及其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功能定位, 分析了现行课程考核体系的缺陷, 结合该课程各主要功能的重要程度及不同考核方式对这些功能的实现程度, 对现行课程考核体系, 包括考核方式与考核权重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经济学》,课程考核,改革原则,体系设计

参考文献

[1]王珏.《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 2012, (03) .

[2]李洁, 姜艳然.基于市场需求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分析[J].林业经济, 2012, (12) .

[3]张晓森, 石斌, 邹瑜.论高校课程考核改革与人才培养[J].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 , 2011, (22) .

上一篇:有关于写一滴水的作文800字下一篇:村委会三年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