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课堂教学设计

2024-11-03

《桃花源记》课堂教学设计(共13篇)

《桃花源记》课堂教学设计 篇1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湖南省隆回县雨山镇中学:阳明

教材分析:《桃花源记》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七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以古代生活为专题,所选取的文章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展示古代文人的生活、思想、志趣。编者将其编排在这里,就是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而感悟古代文人生活与志趣,培养他们高深的情操,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园诗《归园田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更美,更理想。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处于由少年向青少年过渡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有待形成时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语言材料来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培养。与此同时,他们处于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他们充满激情,富有活力,但是在阅读中往往缺乏理性,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吃不透、抓不准,有一种“于我心有戚戚焉”但就是“心中有景道不出”,缺乏阅读的技巧,对阅读中的感受还是处于表面的浅层次和被动的接受,这就是初中学语文学习普遍存在的“瓶颈”。为此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思维的理性,突破阅读“瓶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课文思路,掌握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朗读课文,领悟文章的美。

3、情感目标:正确评价作者理想,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课前预习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平等交流法。

课时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一)、反馈

晋太元中(jìn)缘溪行(yuán)便舍船(shě)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shâ)(yǎn)阡陌(qiān mò)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遂与外人间隔(suì)(jiàn)...

(二)、导入新课。

投影显示学习过的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让学生读读并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二)、确定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旧知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议本课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自主探究课文。

3、合作互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探究:

第一步:读。完成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①读准每一个字音;②注意正确断句;③尽量读出感情。)

2、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并结合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

3、读给同桌听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4、推选学生代表配乐朗读,其它成员点评。

第二步:品。完成教学目标2。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

(①学生自读,结合导学案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教师巡视指导>;②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则举手问老师或用彩色笔标注预备在全班展示过程中质疑。)

2、全班同学一同展示收获或质疑。教师注意点拨。(学会用这些方式发言:①关于文章我有个疑问„„ ②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③我要分享我认为

写得最美的地方是„„因为这里„„)

第三步:动,互动节目“时空连线”,深化理解。完成教学目标3,结合预习案中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课前进行采访提纲设计,再在全班推荐的基础上以小主持人主持节目的方式全体互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第四步:论。完成教学目标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四)小结:让学生自由地对陶渊明的那种生活志趣进行点评。老师调控好课堂节奏就行。

(五)、拓展:

听本土音乐《梦回桃花坪》,说“我心中的桃花源。

(六)、检测。

1.《桃花源记》作者,(朝代)著名诗人。

2.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景色的句子是;

3、体现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

4、体现桃花源人幸福安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我在课程设计的时候,注重运用合作探究式及启发式教学,把学生推向“一线”,任凭他们自由自主地去发挥创造,鼓励他们大胆想像,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求异创新的良好学风。

《桃花源记》课堂教学设计 篇2

文本解读:

《桃花心木》是写一个种树人种树, “移植时像爱护婴孩一样小心, 移完后又像扔掉一样不去管它”, 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种树人的育苗方法和缘由引发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文章内容含蓄, 寓意深刻。《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所在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生感悟”。单元要求:让学生抓住重点句段, 联系生活实际, 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以“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在研读课文时, 要着重品析作者如何将“树”和“人”联系起来的写作方法, 掌握作者借事喻理和行文的精妙之处。

一、文章以“奇怪”引出种树之道

细读课文, 你会发现“奇怪”一词在文本中出现过三次。一是种树人浇水间隔和浇水的量“没有规律”, “有时三天, 有时五天, 有时十几天来一次”, “有时浇得多, 有时浇得少”;其次, 种树人浇水时间没有定数, “有时早上来, 有时下午来”;第三, 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 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这是明着写“奇怪”。作者初次看到桃花心木幼小的树苗时“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又看到种树人种桃花心木苗时“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这是暗写“奇怪”。“我”猜测的两个问句“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苗枯萎了呢?”“忙的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从容?”这也是“我”内心感到奇怪的真实反映。还有“到底是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苗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就枯萎吧?”这三个问句虽然字面上没有“奇怪”, 但是哪一句都是直指“奇怪”。这明着、暗着反反复复地写“奇怪”, 有力地印证了种树人的话:“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 每天都定时浇一定量的水, 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习性, 根就会浮生在地表, 无法深入地下, 一旦我停止浇水, 树苗会枯萎得更多。侥幸存活的树苗, 遇到狂风暴雨, 也是一吹就倒了。”同时, 说明了树在那漫漫的成长岁月中, 它只能在变幻莫测的自然界中, 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 这就是“万物竞天, 适者生存”的道理。这自然引发读者联想到树似人, 人如树。这是文章的主文脉之一。

二、文章以“不确定”引发育人之理

品读文本, 与“奇怪”相应的一个词就是“不确定”。“不确定”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 两次是种树人为“我”解疑时, 这两个“不确定”是对前面“奇怪”的解释和回答, 在“不确定”中桃花心木学会了“汲水生长”, “寻找水源, 拼命扎根”。后两个“不确定”是在阐明“我”从种树人的话中悟出道理, 这两个“不确定”则是一种对生活的审视和思考。它告诉人们, 独立自主的精神是人安身立命之本, 依赖别人的思想只会使人造成机械状态, 一旦失去依赖就会导致死亡。现代社会竞争愈来愈激烈, 人唯有如桃花心木一样, 独立自主、不依靠他人, 在不确定的生活环境中, 去经受考验, 才能生存, 才能成才。这是永恒的生命法则, 其中深刻含义是极值回味的。这是文章的另一个重要文脉。

三、文章行文流畅, 谋篇精巧而隽永

行文时, 作者突出桃花心木的特点:“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树形优美, 高大而笔直”, 读者不禁生疑, 这么优美、高大的树是怎么长成的?接着以种树人“奇怪”的行为给读者留下悬念, 让种树人的举动时时牵动着读者的心, 使得文章引人入胜。更巧妙的是, 作者引出了种树人的一番感慨, 让读者顿开茅塞:种树人是想让“树木要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这一做法看似漫不经心, 实则心中有数;看似懒懒散散, 实则从从容容, 说明了只有让树木经受恶劣的生长环境考验, 才会克服树木成长过程的依赖性, 使读者深受启示。最后作者由桃花心木的生长联想到人的生存, 含蓄道出育人的道理:人要有独立自主的精神, 这是人安身之本。依赖别人只会使人造成机械状态, 一旦失去依赖就会导致死亡。文章结尾写了桃花心木已经长到屋顶高了, “是那么优雅自在, 充满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呼应了开头的“高大”“优美”的描述, 还点明了文章主题。整篇文章语言朴实, 恰如兄长在讲故事, 层层设疑, 引人遐想, 给人启迪。

教学设计:

一、引发质疑, 感知桃花心木

1.板书课题, 简介作者。你了解本文作者林清玄吗? (课件出示作者图片,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与作者相关的资料。)

2.感知交流, 对比引疑。 (课件出示桃花心木树苗和已成材的桃花心木, 让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桃花心木的资料。) 引疑:同学们, 你看到这两组图片, 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桃花心木仅及膝盖高的树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

3.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⑴读准以下词语, 了解词义:“膝盖插秧枯萎汲水莫名其妙语重心长”⑵把种树人培育树苗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 读一读, 再与身边的同学谈谈自己的疑惑与感受, 尝试着提几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预设: (1) 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 (2) 种树人为什么这样做? (3) “不确定”指什么? (4) 为什么种树的人不再来了, 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幼小的桃花心木树苗和成材的桃花心木, 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促使学生生疑, 再让学生带着疑惑去初读课文, 引发质疑。这样, 学生自然会生发出强烈的阅读期待, 为他们把握课文内容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聚焦“奇怪”, 感受种树艺术

1.质疑“奇怪”。默读课文第4~10自然段。思考:种树人的哪些行为让“我”感到奇怪?画出感到奇怪的有关语句。

2.学生交流与“奇怪”相关的语句。课件出示:“奇怪的是……越来越感到奇怪……更奇怪的是……” (明着写“奇怪”。)

3.再找找还有哪些句子写种树人与众不同的做法也让作者感到奇怪?在学生交流相关语句后, 课件出示:“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感觉就像插秧一样……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苗枯萎了呢?……忙的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从从容容?……到底是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苗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就枯萎吧?” (暗着写“奇怪”。)

4.理解“莫名其妙、从从容容”。

5.说一说:看到种树人有这样奇怪的举动, 你有什么疑问?

6.请带着疑惑, 轻声地朗读课文第4~10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种树人的种树行为让我感到奇怪”这一问题走进课文, 将学生的思路与作者的文路合二为一。让学生质疑, 创设“疑问”课堂环境, 以疑问激发学生深层次探究的兴趣, 以疑问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让学生在对话文本中, 真切感受到“奇怪”。

三、品味“不确定”, 感悟意蕴

1.种树人这样做有道理吗?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思考:“不确定”是什么意思?种树人为什么要将种树和种菜、种稻子相对比?种树和种菜、种稻子到底有什么不同?

2.种树人给了树苗这样一个不确定的生长环境, 它会怎样生长呢?假如给它一个确定的生长环境, 它又会怎样生长呢?

3.引导想象:在漫长悠远的成长历程中, 桃花心木树苗会遭遇些什么?必须面对些什么? (干旱、洪水、虫害……) 它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这些是树苗可以预知的吗?

4.出示课件 (隐去括号里的关联词) 。“ (如果) 我每天都来浇水, 每天都定时浇一定量的水, 树苗 (就) 会养成依赖的习性, 根 (就) 会浮生在地表, 无法深入地下, (一旦) 我停止浇水, 树苗 (就) 会枯萎得更多。侥幸存活的树苗, 遇到狂风暴雨, 也是 (一) 吹 (就) 倒了。”让学生读读句子, 然后出现关联词, 学生再读句子, 说说没有关联词和有关联词的两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5.请学生试着用其中的一个关联词说话。

设计意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中紧紧扣住树木生长的“不确定”, 在品词品句中把“种树”和“育人”建立起联系, 使“形”与“理”之间搭建了“情”的桥梁, 让学生充分体会种树人对比说法的妙处。

四、点燃心灯, 悟情明理

1.自由读课文。说说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 “我”有怎样的感受?

2.课件出示:“不只是树, 人也是一样,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 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 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 努力生长。”学生朗读理解:说一说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与前面的“不确定”有什么不同?

3.小组交流。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你能想到有哪些“不确定”的事吗?

4.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说说为什么“种树的人不再来, 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5.引发心语:我们人类和树木一样, 只有久经磨难, 才能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 只有学会生存和发展本领, 才能成为栋梁之材。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引导学生与文本, 与作者, 与老师对话的基础上,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由树及人, 从不同角度来理解感悟文本蕴含的人生哲理, 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理解中, 触动心灵, 理解课文, 突破教学难点。

五、拓展延伸, 因文得法

1.回顾课题, 小结写作方法。 (借物喻人。)

2.我们还学过哪些课文也是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回家后请上网搜索关于在逆境中成材的名言, 并抄在摘录本上。 (如:经一番挫折, 长一番见识;不经一番彻骨寒, 哪来梅花扑鼻香;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等等。)

4.上网搜索并阅读林清玄的作品《心田上的百合花》。

《桃花源记》课堂教学设计 篇3

知识与能力: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积累文言词汇,丰富文言文阅读素养。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诵读中理解、鉴赏,在互动中交流探讨,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生在新时代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想象丰富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1.平等交流法。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对话。

2.交流合作法。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

3.“时空连线”电视采访情景创设法。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心投入学习,让学生富有个性的火花不断闪现。

教学程序:

1.情景导入,营造氛围:多媒体播放有关《桃花源》的视频短片。

2.复习旧知:背诵全文,复习文言知识。

3.结构提纲:发现桃花源?邛进入桃花源?邛 访问桃花源 ?邛 离开桃花源?邛 再寻桃花源

4.穿越时空,连线采访:

采访对象一:武陵人

(1)桃花源里的环境如何?人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桃花源中的人告诉你,他们到这个地方的原因是什么?这与你生活的社会有什么不同?

(3)你为什么没有想过要在那里留下来?

(4)桃花源中人告诉过你,不要对外面的人说起这里。你是出于什么想法要把这件事告诉太守的?

(5)机动问题若干。

采访对象二:陶渊明

(1)你最欣赏自己这篇文章中的哪些片断?请为大家点评一下。

(2)你的开篇写得那么真实,比如时间、地点、年代、人物等等,为什么结尾却让桃花源神秘“隐形”了呢?这是哪一种写作方法?

(3)请问在那样一个黑暗残酷、到处充满剥削和压迫、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你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和现实反差极大的桃花源?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4)你描绘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吗?理由是什么?

(5)机动问题若干。

5.主题归纳: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6.写作特点:

虚实结合,脉络清晰,语言生动,想象丰富。

7.感悟现在:

结合实际,请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说说你现在的生活状况。

8.展望未来:

同学们,你们今天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生活,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那么,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喜欢的形式(语言、图画、诗歌等)加以描绘。

9.布置作业:

(1)以下列话题为中心,任选一题,展开想象,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文章。

题目一:我来到桃花源

题目二:今日桃花源

题目三: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2)推荐阅读《桃花源诗》,思考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4

修水二中

何建峰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2.板书《桃花源记》,齐读课题。《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

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生先说,师后补充)。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2.写作背景。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1)范读课文,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等)、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要求学生认真听清,仔细记。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朗读要求:①字音要读准。②句读要分明。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3)指名读,学生或老师进行点评。(4)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桃源意境。2.感知课文

(1)文章以 为线索,以 为顺序,从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

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访问——离开(或发现——进入——作客——辞别——再寻)(意思对即可)。

(2)请用简单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1.结合注释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质疑。2.重点掌握:

(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2)古今异义字词

鲜美 古:鲜艳美丽 今:(味道)新鲜 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指运输事业

妻子 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不管 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 如此 古:像这样 今:这样 延 古:请 今:延长.延伸(3)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4)一词多义

舍:舍弃 房子 乃:于是,就 竟然

具:都 详细地 志:作标记 所作的标记 遂:终于 于是,就 寻:寻找 随即,不久(5)同义词

具、悉、咸、皆:都 缘、扶:沿着 云、道:说 乃、遂:于是(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3.课文翻译,讲述桃源故事。

五、本课回顾,各说收获

这节课学到现在,相信大家都有收获,请你将本课所采摘的知识之果与大家分享吧!

六、布置作业,巩固迁移

1.查字典,弄清文中成语的意思。

2.用现代汉语把《桃花源记》改写成一个故事,或就其中的某个部分,加以想像,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3.练习背诵课文,能背多少是多少,尽自己最大努力。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线索:渔人的行踪 顺序:时间 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发现)舍船从口入,欣赏桃源景(进入)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访问)

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离开,再寻)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如作者、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线索、顺序、故事内容等方面。2.展示背诵成果,此时的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二、品读课文

第一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渔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学生大胆想像,尽情诉说。)

第二、三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写这个理想的社会有什么用意?

(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这个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

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5.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何“不复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当渔人要离开时,桃源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为世上的**黑暗、秦朝以后 的朝代变化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第四、五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1.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不矛盾,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2.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增强了表达效果。)3.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鉴赏写作特色、体悟主旨

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重点明确,详略分明。本文重点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达社会感想,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而对“忽逢桃花林”和归来得寻“遂迷”“未果”的传奇性开头、结尾,则写得清晰简略。2.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情节的曲折、跌宕。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⑥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⑦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3.你是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的?

(言之有理即可,如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2.亲历桃源:假如你亲身到了桃花源,请展开想像,描述一个特定情境,展现桃源之美。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所见:土地平旷……怡然自乐。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环境良好、生活安定)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5

《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教学构想】

本文文字较为简易,且故事性较强,可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对于难懂的字词,教师稍作点拨即可。同时,要加强诵读练习,积累文中的成语及有价值的词汇,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另外,要让学生多收集资料,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法。教学中不妨运用视听及多媒体技术,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篇6

【助读资料】: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陶渊明集》传世,主要散文有《归去来兮辞(并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3.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翻译课文一、二段。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重点难点】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吗?(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复习

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要求:①声音洪亮,读准字音。

②把握节奏,读出停顿之处。

③带有感情,读出韵律

三、自学

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了解课文一、二段大意。将自己的疑惑标注出来。

四、交流

接火车以句为单位翻译课文。

五、精讲

1、学生自学中的疑惑。

2.教师落实重要的字词释义。

3.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如:交通、鲜美。

六、精练

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为桃花源学一篇导游词。

【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是文言文教学中的名篇。文言文教学有着过分重视文言知识传授的倾向,同时,又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使本来意蕴丰厚的古代作品只剩下了字、词、句,这显然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肢解了作品,只见其“言”而不见其“文”。我用充满诗意的导语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文优美的意境,简明地作了一句文学常识介绍后便进入了课文的学习。

首先,我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自行朗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对课文对一、二段进行翻译。在交流过程中采用接火车的方式进行翻译,提高初三学生课堂参与率。最后,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为桃花源写导游词,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以下两方面值得我思考。

一、教学过程应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记得在第一次给学生上文言文课时,我就让学生讨论过为什么学习文言文,我理解其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渐染,提高人文素养。这样面对一篇文章,如果肢解开来读,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韵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可是在处理这篇古文时,我顾虑它是中考篇目,把它分解开来,却事与愿违,效果不尽如意。

二、巩固练习题不要新而不实。

《桃花源记》课堂教学设计 篇7

一、课件的设计

多媒体课件设计是开发的基础, 开发是根据课件设计的内容把抽象的东西用具体的实物展现出来, 课件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课件的质量, 也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在《桃花源记》课件中, 前期的设计主要从教学内容设计、页面设计和交互设计三个方面进行。

1. 教学内容设计

《桃花源记》是八年级人教版上册的课文, 根据学习者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为学习者设计了丰富的知识, 有感情的课文朗诵和形象生动的视频, 难度适中的习题和开阔思维的拓展学习资源。

根据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多媒体课件分为背景介绍、课文讲解、练习研讨、知识拓展四个模块。

在背景介绍模块下, 设置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图片欣赏和动画观看四个二级模块;课文讲解模块是多媒体课件的核心, 设置了课标解读、配乐朗诵、课文讲授、结构分析、参考译文和诗文赏析六个模块;练习研讨模块是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价, 在该模块下设置了字词考查、讨论思考、典型案例三个模块;知识拓展模块设置了推荐资源、古诗体裁、知识应用三个模块。

2. 页面设计

《桃花源记》这篇课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剥削、人人自得其乐的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理想社会。根据作者描述的画面和课文内容, 页面设计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 这样可以让学习者看到主页时就能联想到学习的内容, 可以牢牢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页面主要包括主页、导航页和课程页面。主页中, 随着悠扬的笛声, 一片一片的桃花飘然而落, 然后一幅土黄色的卷轴慢慢展开, 出现了一幅农人在桃花源中辛勤劳作的图片 (如图1所示) 。然后用动画呈现课文题目, 采用按笔画顺序书写题目。土黄色的卷轴给人一种浓厚的历史文化感, 展开的卷轴意味着开卷有益。

导航页给学习者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使学习者明确学习内容。导航页中的导航按钮在页面的左端依次排开, 页面的中间是一幅有桃花盛开的山水画 (如图2所示) 。导航页采用的是暖色系的黄色和粉红色, 颜色搭配和谐, 给人温暖明亮的感觉。当鼠标放在导航页的按钮上, 会出现该按钮下的学习模块内容, 当鼠标点击按钮时, 会进入一级模块进行学习。这样的设置可以让学习者明确一级模块下的学习内容,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基础进行选择性学习。

课程页面是呈现学习内容的页面。课程页面的背景色采用很淡很淡的土黄色, 页面的边框用到了淡棕色四方连续, 具有我国的古典风格, 土黄色和棕色是最不容易分散学习者注意力的颜色, 这两种颜色恰到好处地与首页和导航页的颜色统一起来。为了给学习者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课程页面简单却不单调, 每一个模块下的二级学习页面均有所不同, 但是整体基本一致, 减轻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

3. 交互设计

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的重要特性, 多媒体课件交互一般包括人机交互和师生交互。基于Flash开发的多媒体课件不能向精品课程网站中那样设置QQ交流和BBS讨论区, 这里的交互设计仅仅指人机交互的设计。

课件中的导航按钮清晰美观, 按钮位置符合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按钮的点击区域设置合理, 鼠标点击按钮后就可以进入相应的页面, 不会出现按钮点击后没有课件没有反应的情况。

交互性在习题测试方面表现比较充分。习题测试可以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明确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在习题测试中, 古今异义中设置了输入文本, 让学习者输入自己的答案, 学习者完成后可以单击按钮查看参考答案;在词类活用中使用了选择题的格式, 让学习者选出词类活用的一项, 计算机会根据学习者选择的答案进行判断然后评分, 最后给出评分等级, 等级过低系统会给出提示和鼓励, 如果等级较高系统用动态文本显示“你真棒!”。

二、课件的开发

课件的开发是依照设计进行, 课件开发的流程如图3所示。

1. 处理素材

对收集的素材进行加工处理。Photoshop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图片处理和设计软件, 在Photoshop中对收集到的图片进行裁切使之符合页面大小, 调整图片的色相饱和度使之与背景色和谐统一;制作合适按钮, 如控制背景音乐的按钮是一个乐符, 在Photoshop中用自定义形状工具画出“∮”, 保存成png的格式, 然后导入到Flash中作为按钮元件。

多媒体课件的主页和按钮中添加的音频是需要从乐曲中截取的, 此时需要用音频编辑软件Audition截取符合背景的音乐, 然后调整音量的高低。

2. 整合资源

把收集和制作的各种图片、文本、按钮音频和视频整合起来, 构成完成的教学课件。整合资源的过程中参考Mayer的多媒体设计原则, 根据聚焦要义原则没有放太多与学习内容无关的图片和动画, 这样可以维持学习者的注意力;根据空间邻近原则, 把图片和相关的学习内容放在一起, 加深学习者的印象;双向通道原则是指通过动画和解说进行学习比通过动画和屏幕文本学习的效果要好, 因此, 课件中放置《桃花源记》的视频, 视频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现了课文的内容, 把难学的古文转化成易理解的故事。

3. 实现功能

在Flash中把各个模块的内容做成单独的影片剪辑, 并为影片剪辑的实例命名。然后在页面适当的位置放上按钮、文本和动画等内容, 页面布局完成后再利用按钮、影片剪辑和帧上的脚本实现功能。

(1) 导航页把鼠标放在一级模块显示二级模块功能代码, 以背景介绍按钮上的脚本为例。

(2) 播放背景音乐

(3) 选择题代码

(4) 对选择题评分

(5) 全屏显示

fscommand (″fullscreen″, ″true″) ;

(6) 退出课件

三、Flash课件的优势

Flash多媒体课件把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和动画融合在一起, 实现听觉和视觉、静止和运动的集合, 表现力比较强。《桃花源记》多媒体课件,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不仅可以欣赏画面, 观看动画, 还可以聆听饱含深情的课文朗诵, 从朗诵中学习古文的断句, 感受古文的韵律美。

实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Flash多媒体课件给学习者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刺激, 多媒体课件可以把学习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呈现, 学习者学习知识后可以马上进行评测, 过程性的评价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Flash多媒体课件还可以被PPT和Authorware所调用, 文件量比较小, 还可以打包成.exe文件, 即使电脑上没有安装Flash软件也可以播放, 方便学习者的学习。

四、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基于Flash的《桃花源记》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开发的流程, 在开发过程利用软件工程的思想, 分部进行, 修改贯穿整个开发过程。课件的界面清晰美观, 颜色和字体搭配和谐, 教学内容丰富。希望通过多媒体教学, 提高学习者对古文的学习兴趣, 让学习者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

[1]孙晓红.物理教学中Flash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 2004, (03) .

[2]李运林, 徐福荫编著.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桃花源记》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 篇8

【关键词】《桃花源记》;研究;综述;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开创了我国历史上饮酒诗文、田园诗文的先河,现存诗歌一百二十多首,散文六篇,辞赋两篇。其中《桃花源记》是他的经典名篇,不仅收录在《古文观止》,同时收录在现行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上三个语文教材版本皆是目前在我国广泛使用的教材,由此可见,《桃花源记》一文在我国语文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于《桃花源记》的研究十分广泛。各界学者对于此篇文章有着不同的界说,影响较大的有体裁争议、桃花源真实性与寄托乌托邦理想的争议、陶渊明隐逸思想倾向的研究、桃花源人与渔者在诚信上的价值研究。另外,研究最多的是当前我国中学教师在《桃花源记》教学设计上的推陈出新。下面就谈谈这篇古文的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

一、研究综述

(一)体裁争议

《桃花源记》在体裁上的争议主要是它的文体到底是小说还是散文的争议。我国古代学者对于“小说”与“散文”不作区分,笼统地用“古文”或“文”来加以概括。另外,鲁迅将《桃花源记》认作杂传类作品。因此,《桃花源记》长期以来被归入“游记类散文”或“传记类散文”。[1]然而近代以来,对于文体争议越来越多。早在1995年萧东海就曾提出《桃花源记》体裁是小说,而非散文。2011年杨秋荣详细指出,《桃花源记》是魏晋时期最伟大的志怪小说,并以陶渊明对神异鬼怪之书的浓厚兴趣进行佐证。

(二)真实性与乌托邦理想的争议

彭伊立等人曾就桃花源的真实性进行探讨,分析东晋时代背景下太守、武陵渔、刘子骥都是当时的真实人物,并推断出该地是酉水流域“武陵蛮”生活的地区。[2]反对者认为,桃花源实则是隐逸精神乌托邦,如黄文凯《桃花源记》并诗阐明政治影射和隐逸精神乌托邦的建构。陶渊明渴望“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之境。[3]

(三)隐逸思想倾向研究

数据库最早记录的关于陶渊明隐逸文化思想研究的是2001年邓安生从儒道两家论述陶渊明隐逸文化的根源,隐逸文化哺育了陶渊明,他认为隐居躬耕生活的经验和人生况味,是陶渊明借助想象希冀改变社会现实,陶渊明个性解放而隐的隐居使他存其身而保其真。另外在黄文凯的论文中也以隐逸精神为主线论述《桃花源记》并诗。[4]

(四)诚信价值研究

桃源人曾请渔人保密,然而渔人离开桃花源之后,背信弃义,透漏出世俗的丑态,急着向太守邀功请赏,这里陶渊明对渔人是批判的。这类研究代表作者姚永玲认为,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诚信教育对当下学生的影响。[5]

(五)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上大同小异,多是一线教师对《桃花源记》的教学思考以及设想。如劳少丽的教学设计从教材分析开始,列出教学目标是熟读成诵、体会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列出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这些老师的教学法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诵读法,该方法的确能加深学生的体验感悟。教学过程大体是诵读、翻译、复述、品位研读以及拓展延伸。

二、教学建议

(一)划清文体

对于目前中学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对于《桃花源记》的文体划分是有差异的,或者避而不谈的。这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该文的认知。建议学者能就文体体裁达成一致,避免教学中存在的空白区,我个人主张《桃花源记》是散文,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抨击,对人心不古的鞭挞。

(二)诚信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学习过程中应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6]就目前网上公布的课堂实录而言,教师对渔人背信弃义行为并没有提及或提及甚少,如金陵中学某老师的教学实录,完全可以用桃源人“设酒杀鸡作食”和“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与渔人“诣太守,说如此”的行径作对比,更进一步显现出桃源人的淳朴、渔人的世俗险恶心理,从而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三)问题设置

问题设计应注重启发性,结合学生阶段性心理认知结构设计问题,避免无效问题。这里举出在精读课文阶段,我设计的三个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学生读过课文可总结出是以渔人的行踪作为线索。2.渔人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这里可以让学生思考桃花源的发现过程,即:“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从而知道桃花源是意外发现,桃花源的真实性扑朔迷离。3.桃花源里是什么样的景象呢(桃源人与桃源景)?启发学生从两方面思考、回答,并能结合时代背景思考,桃花源和现实的强烈对比,揭示出作者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现实社会的厌恶,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参考文献

[1]杨秋荣.《桃花源记》:魏晋时期最伟大的玄怪小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4).

[2]彭伊立.《桃花源记》并非虚构[J].民族论坛,1994(4).

[3][4]黄文凯.隐逸精神乌托邦:桃花源,重读《桃花源记》并序诗[J].河池学院学报,2009(2).

[5]姚永玲.浅谈《桃花源记》中的诚信教育[J].文理导航,2015(2).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桃花源记》课程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通过多种诵读的形式,个性化解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

2、在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品味赏析文章语言,同时将个人审美情感融入其中,充分的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

3、培养学生研读文章的能力,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同时形成自我的情感体验──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通过诵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品味文章语言,发挥想象,运用现代散文语言进行文学再创作。

3、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结合个人生活体验,达成情感共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贴近生活,导入课文

1、引导学生谈论我所向往的理想生活。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渊明,并且来学习他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记》。感受他的向往和追求。

3、介绍陶渊明及时代背景,了解他所选择的生活,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2、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此处提出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朱熹语)

3、设计问题:桃花源吸引你的是什么呢?从文中找出答案。

明确:

1段 自然风景美,

2段 乡村生活美,

3段 人民情感美,

4段 社会环境美,

4、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读──展示读──竞赛读──齐读),让学生读出文字的美感,读出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自己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2、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

3、集体逐段朗读,开火车翻译,贯通文意。

4、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分组讨论:

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第二部分(第2、3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第三部分(第4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5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四、布置作业

1、初步背诵课文。

2、抄写并识记字词、对译课文2、3两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 说出文中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2、据此线索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

二、合作探究

1、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文中描写桃花源村民生活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思考一下,下列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明确: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种种的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得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4、乃不只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乃字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推想一下,渔人对桃源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明确:乃是竟然的意思。表现出桃源人对外面改朝换代的时世感到吃惊。渔人向桃源人介绍了自秦朝以来的历史。桃源人因世间社会**和百姓生活痛苦而叹惋。

5、文章最后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目的是什么?

明确: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6、我们应当怎样评价文章所表现的社会理想?

明确:作者虚构了这样一个故事,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幻想。

7、归纳源自本文的成语: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 与世隔绝 无人问津

三、品味研读、主题探究

1、大家相信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在东晋年间存在吗?(让学生从文章中找线索来考证)

2、作者写《桃花源记》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陶渊明因生活在战乱频繁的环境里,因而构想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拓展延伸

假如陶渊明来到大家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总结: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五、布置作业

1、摘抄成语。

2、背诵并默写全文在家庭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1段 自然风景美

2段 乡村生活美

3段 人民情感美

桃花源记 教案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

2培养对文章的分析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3.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及对黑暗现实的。

二.教学重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心。

三.教学难点: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具体什么意思?(学生查词典解释:比喻理想中的安定而环境优美的世界;另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生活的地方。)这个成语出自于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整体感知:

1.简介本文作者与社会背景:

作者: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又世称靖节先生,著名诗人。诗风清新质朴,为古典诗开辟了田园诗的新境地。诗歌代表作《归园田居》、《饮酒》等,散文《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

社会背景: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文章的写作顺序。

学生活动:给课文的七幅图画排好顺序并配以解说(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用文章中的句子。)

3.按照渔人进出桃花源,分三部分:

发现--进入(见、闻、历)--离开后寻找

(三)重点分析:

1.思考:桃花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用几个简洁的词语概括它在你心目中的整体印象?

美丽(美):A.外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内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幸福(乐):A.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B.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C.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神秘(奇):A.桃林奇: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B.山洞奇: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C.人们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结局奇: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2.想像:第3节中“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会告诉桃花源中

的人哪些事情?“皆叹惋”又是为何?

(朝代更迭,世事变迁,生活艰难……;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3.讨论:像桃花源这样的人间仙境在当时存在吗?作者写它有何意义?

明确:不存在(“世外”,现实中没有),作者写它是为了与现实生活能形成鲜明对比

桃花源(理想)现实

①“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战乱频频,“烽火连三月”

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百姓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国破家亡

③“往来种作,怡然自乐”-饱受战火磨难,度日如年,生活在痛苦之中

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明写桃花源,暗在讽刺现实,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把握中心:

中心思想: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五)拓展迁移:

1.谈谈你对渔人的看法,渔人是个怎样的人?

(贪婪、不守信用的人……)

2.桃花源也代表了劳动人民渴望和平安宁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古代的劳动人民是多么盼望有这样一方净土并长期住下去啊。同学们,我们再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

(六)作业:

1.有人说陶渊明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桃花心木》教学片段及评析 篇11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课文主要讲乡下老家有一个种树人,他每次给桃花心木浇水隔的时间不同,浇的水量也不同。他天天散步,偶尔喝茶,更奇怪的是,有几株树苗有时会莫名其妙地枯萎,需要补种。“我”问了他,才知道,他在模仿下雨,让树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在土地里扎根。这让“我”明白了人在生活中也要有一颗自主的心。

师:你说清了“人”,也点明了“理”,如果能把事情说得简洁点就更好了。谁再来说说?(学生自主练说,指名说)

生:种桃花心木的人给树苗浇水没有规律,桃花心木却能长得跟屋顶等高。

师:你围绕着题目回答,只用了短短的一句话就简明扼要地概括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妙!

生:我还想说清楚课文所讲的道理:课文主要讲老家有一个奇怪的种树人,他不按常规给树苗浇水,桃花心木却能长得与屋顶一样高大,告诉我们只有在不确定中经受考验的人,才能长大成才。

师:很好!你抓住文章的要点(人、事、理)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精彩!我们还可以怎样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呢?(学生自由讨论、概括)

师:种树人种树的方式,让你感受到——

生:我感到非常奇怪,而且愈来愈奇怪。

师:(板书:奇怪)的确,他的种树方式非同一般,让人难以理解。

生:我忍不住问了种桃花心木的人。

师:(板书:询问)听了他的话后,你怎样?

生:我非常感动,觉得做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能独立自主地成长。

师:(板书:感动)谁能用上“奇怪、询问、感动”,再来简要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乡下老家一位高大的种树苗的人,没有规律地种植桃花心木。我奇怪地询问他,他说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让树木学会自己生长。他的回答使我非常感动,让我明白了做人也一样,要在不确定中独立自主地成长。

师:我们顺着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故事的情节,提炼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点评】教师坚持从整体入手,强化概括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落实了第三学段的目标要求。张老师在学生充分初读的基础上,一步步引导学生自主运用简洁的语言和不同的方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相机诱导,让学生豁然开朗;积极评价,促学生主动参与;扎实训练,使学生获得发展。特别是张老师巧妙地以提炼思路的方式,去枝强干,引领学生解读课文,纵向地、深度地、整体地把握了文本。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体会写法、练习表达,有效地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教学片段二】

师:种树苗的人哪些做法让你觉得非常“奇怪”?请大家默读课文,画画有关的词句,写写体会。(学生默读批注)

师:现在我们交流,“奇怪”在哪里,为什么觉得“奇怪”?

生:“奇怪”有两点,一是他浇水相隔的天数没规律,二是他浇水的量也不一定。

师:你读得细心,讲述也很清楚。能用一句话说吗?

生:“奇怪”的是他浇水相隔的天数和浇水的量都没有规律。

生:“奇怪”的是高个子浇水相隔的天数、浇水的量都不一定。

师:你们真的读进去了!这样的浇水,为什么你觉得“奇怪”呢?

生:我家种了不少花草,我们每天都浇水,一般浇上一两壶。而他……

师:你联系了生活实际,在比较中阅读。请读出你们的“奇怪”来。

(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师:还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奇怪”的?为什么?我们分小组读读议议。(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回参与)

师:高个子浇水,散步、喝茶,补种都让你们觉得非常“奇怪”,这几处“奇怪”一样吗?

生:这三件事都很“奇怪”,但程度是不一样的,分别为:“奇怪的是”“越来越奇怪”“更奇怪”,由浅入深,“奇怪”感在渐渐强烈。

师:我们怎样读出“奇怪”渐强的感觉呢?(引读:教师读三个“奇怪”。学生读第4~7自然段)

【点评】“情者文之径”,文章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文章的内核。该教学环节,张老师紧扣“奇怪”这一语言情感的触点,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立足品词析句、入境动情,强化语言的内化,追求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心”的参与,“情”的共鸣。如自主学习:画画有关的词句,写写自己的体会;合作学习:分组读读议议,交流学习体会;探究学习:为什么你会觉得很“奇怪”呢?这几处“奇怪”一样吗?学生通过“浇水”与“浇水”的横向比较,“奇怪”与“奇怪”的纵向比较,从内容到形式,形象到情感,具体到抽象,求取了对文本深度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学生读出的、感受到的已不只是语言文字。而是生动的生活场景、真切的情感体验。

(本课教学实录由李林钟根据录音整理;教学片段由殷光黎节选)

《桃花源记》主题再探 篇12

但是, 如果细细品味, 《桃花源记》不仅仅反映了这些思想, 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另外一面——在黑暗中未能寻求出救国救民之路的迷惘。

《桃花源记》虽然与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 都是描写一个世外仙界, 但陶渊明展现给我们的不是升仙, 也不是得道, 没有长生不老的神话, 只是平平淡淡的生活, 平平淡淡的人。“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往来种作”、“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他们是一群避难的人, 他们过着和平、宁静、幸福的生活, 这些都是他们用劳动换来的。

文中写一个武陵渔人发现这个地方, 回来报告给太守。按照先前的记号去寻找, 但未能找到, 高士刘子骥也“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于是桃花源就成了一个“后遂无问津者”谜。

在这里, 有几点疑问:为什么是渔人这一个普通人发现了桃花源, 而不是其他人?他为什么要回来报告给太守?他希望太守做什么?为什么找不到标记了?高士为什么也找不到呢?既然“欣然规往”, 怎么会“未果”呢?陶渊明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样一个和平、宁静、幸福的地方他为什么不让人们找到, 让人们从此过上快乐的生活呢?

实际上陶渊明想告诉我们, 像桃花源一样美好的地方是存在的, 只是它不存在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中, 它存在于普通百姓的心中。无论这个人是谁, 他的社会地位如何低下 (如书中的渔人) , 他的心中都有这个美好的愿望, 都渴望过上那样的生活。只是谁能带他们找到这个地方, 也就是带他们实现这个愿望、这个梦想呢?

渔人把希望寄托在太守身上, 太守是统治阶级的代表, 他不能也不可能代表人民的利益, 他去找桃花源只是为了占有, 因而尽管渔人做下了种种的记号, 他仍不能找到桃花源。

高士刘子骥也不能找到, 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 高士也只是在表面上比统治阶级做得好一点, 实质没有变, 所以他们也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 加之力量较弱, 也就更不能找到桃花源了。

陶渊明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也不能做到, 他看到了社会的腐朽, 却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 “徒设在昔心, 良晨讵可待” (《读山海经》) , 空有一腔热血却不能改变现状。那么, 谁能带领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如桃花源中的人一样的幸福生活呢?

其实, 在这篇短短的文章中, 陶渊明不仅设想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的和平社会, 而且在思考一个问题, 那就是:谁能带领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 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 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 , 更能证明这一思想的存在。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篇13

【教材分析】

本文文字较为简易,且故事性较强,可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对于难懂的字词,教师稍作点拨即可。同时,要加强诵读练习,积累文中的成语及有价值的词汇,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另外,要让学生多收集资料,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法。教学中不妨运用视听及多媒体技术,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4、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难点:理解陶渊明笔下的这个扑朔迷离的桃源胜景的目的,正确评价“桃源式”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吗?(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检查预习

1. 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归纳总结。)多媒体显示:

作者简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谥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2.请同桌检查对方注音、解词等预习情况。

豁然开朗(huò)屋舍俨然(yǎn)阡陌交通(qiān mò)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刘子骥(jì)诣太守(yì)

三、诵读和复述

1.课件展示[显示课题],配乐朗读。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

(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据此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可以按照逢桃花源、访桃花源、寻桃花源的顺序来复述。)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四、疏通词句

1、请学生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如下)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

悉:全。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云: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如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

(教师可适当给学生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多媒体显示:(1)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今义:不管(连词)缘

古义:沿

(缘溪行)今义:缘故,缘分

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今义:延长、延伸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寻:寻找

(寻向所志)

不久

(寻病终)志:做标记(处处志之)

标记(寻向所志)向:以前(寻向所志)

对着(眈眈相向)(3)成语: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无人问津 不足为外人道(4)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5).同义词

具、悉、咸、皆:都 云、道:说

乃、遂:于是

缘、扶:沿着

3、请学生找出难译的语句讨论作答。

(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4、学生合作完成全文通译(老师分任务到小组,再由小组上自由分配任务到个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找出文言句式的省略现象

五、布置作业 1.初步背诵全文。2.积累文言词汇。

3.摘录一些谈理想的名人名言。第二课时

一、导入

[展示课件图片欣赏](祖国风景名胜)欣赏完这一幅幅优美的图片,无不让人心生向往。

[展示课件]有一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

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今天让我们一起再访桃花源。

二、指名配乐朗读

(积极引导,充分评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勤读诗文的好习惯。)听了这位同学的精彩朗读,更增添了我们对桃花源的无比向往之情,也许同学们还有更多问题需要解决呢!

三、时空连线。[多媒体显示] [各位同学,我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今天我把远离我们1400多年曾到访桃源的渔人和桃源村里人请到了我们的课堂,现在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上台,也许我们有许多的问题等着他们来解答,现在请大家开怀畅“问”吧!] 众人为采访者,另指名二人为受访者(村里人,渔人).将课文内容展现出来。(准备好渔人、村长的服装、道具及回答同学们的问题的答案)学前预设:

(1)渔人你是怎么进入桃花源的?桃花源的景色怎么样?里面的人生活习惯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2)村里人你好,你们桃花源里有最高统治者吗?你们村民之间会有邻里不和打架斗殴偷窃的情况发生吗?你们为什么热情接待了渔人,又不让他告诉别的人?„„

好,感谢两位先生为我们作耐心细致的解答。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利用刚学过的口语交际“访谈”,让学生分别担任采访者和受访者(村里人,渔人),通过一问一答,来熟悉课文内容,这样避免了单调繁琐的串讲课文。]

四、概括桃花源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多媒体显示](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点击课件显示:美丽、神秘、幸福 1.桃花源美在何处?请以“这里

美,你看

。”为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例:这里屋舍美,你看房屋整整齐齐。)学前预设:

(1)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2)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3)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总结: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2.桃花源神秘在何处?(1)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2)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3)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3.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 ①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②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③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总结:桃花源幸福表现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检查了上节课翻译落实的情况,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从整体上把握了全文内容。)

五、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主题

1.桃花源美在风景秀丽,美在民风淳朴,美在生活幸福,美在平等自由。不过,请同学们想—想,在东晋时代,这么美的地方真的存在吗?

2.有人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本环节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他们去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学情预估: 问题一:

1.桃花源美在风景秀丽,美在民风淳朴,美在生活幸福,美在平等自由。不过,请同学们想—想,在东晋时代,这么美的地方真的存在吗?

生l:我认为不可能存在。因为当时政治黑暗,兵祸连绵,民不聊生,是个十分黑暗的社会,“桃花源”是由于作者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厌倦而虚构出的如仙境般的地方,它反映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2:我认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社会动荡不安,官僚阶级贪污腐败,人民受着压迫,不会有这样的地方存在。并且后来渔人因失约而找不到桃花源的情节也暗示了这一点。

生3:我认为有可能存在,即使现在还有人迹罕至的地方,何况在一千年之前呢? 生4:我认为有可能存在,因为东晋虽然是个纷乱之世,不过,在这战乱频发的乱世之中,人们向往和平,肯定会有人带领心地善良的人,来到这与世无争的桃源绝境。冥冥之中,命运只让热爱这美丽且愿意保护这美丽地方的人来到这儿,享受美好生活。问题二:

2、有人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生l:我认为陶渊明写《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表现。在当时黑暗的社会,有人就心甘情愿地沉沦下去,有人则努力地去争取美好的生活,而陶渊明正是这后一种人的一个代表。他的《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大家都努力争取美好的生活。

生2:我认为陶渊明创造这样一个桃花源,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渔人、太守和刘子骥最终都未找到桃花源的情节,暗示了桃花源的可望不可即,也体现了他的消极心态。

生3:我认为陶渊明是消极逃避现实的。因为在这乱世之中,作者的心已疲倦,厌烦了这混乱之世。想找到那样一个世外桃源,躲入桃源之中。

生4:我认为陶渊明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要不然他不会将桃花源写得那么美好,宛若仙境。这说明他心中还是向往美好生活的。

六、全文总结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仍,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好,安贫乐道。他憧憬着那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民风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种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七、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不必去追求陶渊明笔下那可望不可即的桃花源,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涌现了许多不是桃花源却胜似桃花源的人间仙境,不信请看:

[展示课件图片欣赏:祖国风景名胜图片]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当关注社会,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创造更多更美的桃源。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完成课后思考练习。

2.写作练习:《我心中的桃花源》(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桃源故事:捕鱼忘路——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桃源之美:美、乐、奇

桃源情结:虚构的故事

理想的社会

情感的寄托 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为传世佳作,我非常喜欢作者描绘的如真似幻的美好社会。对于这篇古文学习,我认为朗读是首要的,更是必要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有道理的。那么这篇课文究竟能给同学们哪些知识和能力呢?我认为,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学习:

一、继续巩固同学们课外通过查资料预习的方式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对文章的总体感知能力。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大意。结合课文注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通过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对课文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这时能发现问题,那就是学有所获的表现。

三、对古文知识点的识与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习文言文,必须进行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而这篇课文的文言知识点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古今异义词;其二,一词多义;其三,文言句式中的省略句式,在本文表现突出,要在翻译时根据意译的方式适当补出来。我认为通过对全文的背诵,是对文言知识点识记的最好方法。

教学中我是以学生朗读与自学为主,教师点拔为辅,“学、问、讲、练、创”为教学理论支撑。在教学中我先带着学生疏通文中的字词句,再借助幻灯片把桃花源记的美景与文字结合起来,利用刚学过的口语交际“访谈”,让学生分别担任采访者和受访者(村里人,渔人),通过一问一答,来熟悉课文内容,这样避免了单调繁琐的串讲课文。从而 引导学生去探讨本文的思想内容和主旨,活跃了课堂气氛。

上一篇:临汾家长联合会章程下一篇:深圳世界之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