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会学导论(共7篇)
政治社会学导论 篇1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社会工作的目的与“环境中的人”
目的是“提高各年龄层人们的社会功能”。通过怎么的努力达到上述目的呢?通过三方面的努力达到上述目的:(1)帮助案主解决具体问题,提高他们应对环境和发展自己的能力;(2)与各类组织、机构打交道,并改革这些系统使之更有效地满足案主的需要;(3)把人和环境联系起来,帮助案主获得资源、服务和机会。
可见,社会工作不仅关注个人行为,也关注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2、社会工作的过程与“环境中的人”
社会工作的基本步骤? 在社会工作过程中,正确理解人、问题或情境至关重要。总之,社会工作者首先必须透彻地理解人类行为的内、外影响因素,理解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缺乏和社会功能失调的原因和行为表现,然后,才能恰到好处地应用社会工作的技能和方法。学习目标
本章要求了解人类行为的一般特征,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掌握人在不同生命阶段中的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人在环境中分析视角在理解人的行为与社会环境动态关系中的应用。
本章重点与难点
领会和掌握人类行为、社会环境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儿童、青少年、成人、老年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
人类行为、社会环境及其关系
一、人类行为
(一)人类行为的涵义
社会工作通常界定:人类行为是由生理、价值、态度、感受、行动等内外因素合成的整体,以适应环境和满足需求。
(二)人类行为的基本特点
1、适应性。
2、复合性。
3、变化性。
4、多样性。
5、累积性。
(三)人类行为的种类
依先天或后天,分为「本能的或天赋的才能」、「适应行为」。
依行为的功能,分为「生理行为」、「精神行为」、「情绪行为」、「社会行为」。
依是否符合常模、社会规范,分为「正常行为」、「偏差行为」。
在社会工作中,最常见的划分是正常行为和非正常行为。
正常行为通常是指同时符合以下标准的行为:
第一,符合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规范,或与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行为相似或一致;第二,符合人类行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一般发展规律,而且发展良好;第三,行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是平衡的、和谐的。反之,如果不符合以上标准中的任何一条都算是非正常行为。
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指的是人类个体生息于其中的,由生物(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等多种因素交织而成的社会系统。
社会工作学者还将社会环境划分为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外生系统和宏观系统等四个层次:
微观系统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之有长期的和直接的接触的个人、群体、组织或机构,比如家庭、学校、朋友、邻居等等。微观系统是个人生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环境,对个人行为及其发展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中介系统是在个人所处的微观系统之间发挥联结和中介作用的系统。(家长会)
外生系统是个人与之没有或很少有直接的接触的和互动,但却可以直接影响个人生活的群体、组织或机构等。(教育部)
宏观系统是指能够对外生系统造成直接影响的制度、文化、意识形态或社会结构等。(减员增效、下岗分流)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查尔斯·扎斯特罗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人的生存环境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总是处于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情境中。
首先,在社会生态环境中,微观系统与中观系统相互作用。
其次,个人微观系统也会受到社会环境中与之互动的宏观系统的重大的影响。
微观系统内部的生物、心理、社会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二)个人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
1、个人必须适应环境,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学习社会环境所赞许的行为。
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例:孟母三迁)
3、个人会对社会环境有一定影响。(例:选举、革命)
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对等,相对而言,在许多情况下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得多。
(三)社会工作者要科学地分析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结构的角度----主要考察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契合程度。人类不断对个人和环境进行调整的根本目的,是使个体和环境之间达到最佳的契合。
2、发展的角度----主要考察个体的生长和发展过程及其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发展的角度衡量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好坏,关键是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培养了个体的自我规划能力。所谓自我规划能力,是指在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需要的同时,能够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明智的决定,并采取有效行动付诸实施的能力。
3、运行的角度----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两个过程即压力----应对/防卫、挑战----奋斗。杰美因和布鲁姆认为,个人与环境往往是以生活事件为中介而相互作用的。所谓生活事件,就是对个体和环境造成扰动的某种刺激。第二节
生命不同阶段行为与社会环境
一、儿童行为与社会环境
(一)儿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2、弗洛伊德的理论
3、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二)儿童阶段的特性
1、儿童的生物特性
2、儿童的心理和人格
(三)儿童问题及对策
1、儿童问题
当今,我国少年儿童在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性格和气质上的缺陷。
2、原因
家庭对儿童的影响表现在家庭形态变化和家庭教育不当等方面。
学校是向儿童提供学习知识、技术并且训练其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多元化是儿童所在社会环境的重要特征。
3、对策:儿童面临的不少问题和困境是其与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
微观机制
宏观原因
二、青少年行为与社会环境
(一)青少年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2、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
3、科尔伯格关于青少年发展的理论
(二)青少年阶段的特性
1、生长迅速,生理机能逐步加强;
2、身份与角色的混淆;
3、活动范围扩大,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扩大
(三)青少年问题及对策
1、青少年问题
表现形式很多:逃学、早恋、婚前性行为、适应不良等。
2、原因(1)社会控制理论(2)社会学习理论(3)拉力理论(4)认知发展理论
3、对策:(1)针对个人原因,一般可以采用微观的社会工作手法。
(2)针对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社会工作需要根据具体原因分析采用相应对策。
三、成人行为与社会环境
(一)成人发展理论对策
1、成人问题
1、斯通和邱尔奇的健全成人特性理论
2、荣格的分析理论等对成人行为的说明
(二)成人阶段的特性
1、成人期的生理状态曲线
2、成人的情感与事业成败
3、更年期综合症出现
(三)成人问题及对策 1.成人问题:(1)婚姻问题和就业问题(2)社会竞争与更年期问题
2、原因
3、对策:(1)要对成年人士面临的问题和需要的原因机制进行深入剖析。(2)提出若干备选工作方案。
(3)综合考虑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诸多因素,在备选方案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三、老人行为与社会环境
(一)老人发展理论
1、伯克莱的成长研究
2、卡明和亨利的老年撤退理论
(二)老人阶段的特性
1、生理特征
2、心理特性
3、老年人的角色改变
(三)老人问题及对策 :
1、老人问题 老龄化是当代的普遍社会现象。经济的、情感的、生理的。
2、老人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 第六章 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与知识体系的建构 学习目标:
1、了解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2、掌握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包括社会工作领域内的社会科学理论和实务理论。第一节
理论的含义及在社会工作中的意义
一、理论的含义
(一)理论的界定
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它从一个一般性水平较高的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类现象的存在与变化,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
包含几层含义:
1、理论是一种经得起时间、空间考验的、合乎逻辑的概念;
2、理论是由一群在逻辑上相互关联的概念所组成,用以解释一种或一系列的社会现象;
3、理论是一组可被验证,或已经被验证事实间关系的逻辑解释。
(二)理论的类型和功能
1、类型:一般分为描述性的理论、解释性的理论、预测性的理论和提供解决方案的理论;
就社会工作专业而言,理论的主要类型则通常分为外借理论(或主体理论)和实务理论(或助人模式)。
2、功能: 争论:(1)过分夸大了社会工作所处理对象的个性、特殊性、变异性,而忽略了更多的共性。(2)错误地认为“理论”必须是绝对正确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从而某些人、在传统社会工作中忽视甚至否认理论的指导作用。
二、理论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一)社会工作需要理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的理论及其应用是帮助社会工作者解决助人问题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的必然要素,它能有效地帮助工作者澄清社会问题和受助者个人的困境,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发展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技巧和策略。
(二)理论对社会工作实践的意义: 建立和发展社会工作的理论的目的在于:第一,发展出社会工作领域独有的概念,从而使它们能更精准地描述和分析助人实践中的“问题域”;第二,有助于弥补其他外借理论解释和分析功能的不足。
理论对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贡献: 第一,理论可以帮助专业人员认识不同的情境并分析经验的异同之处; 第二,理论可用来解释专业活动,从而使社会工作的知识和技术被验证和评估; 第三,理论本身可以反映出社会工作者在特定情况下的知识状况; 第四,理论的储备使专业人员对实践更具信心,并对其他的理论有自己的判断。
总而言之,社会工作是集知识、价值观和技巧三个要素为一体的专业,它们彼此之间是互相影响的,而三者都需要理论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工作者掌握必要的理论基础是十分有益的
社会工作行政
社会工作行政,是指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社会的福利保障组织对社会福利工作进行行政管理,实施社会政策,满足人民各类福利需求的活动。中心含义为制定、执行、实施社会政策、提高服务机构的工作效率及服务品质。
社会工作行政特征: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范围的有限性。
2.社会工作行政服务职能的非赢利性。3.社会工作行政服务手段的专业性。4.社会工作行政服务实施的层次性。
社会工作行政运作程序的环节
组织,计划,执行,评估。社会工作行政应遵循的原则 :
1)社会工作价值原则。2)整体性原则。3)专业责任的原则。4)法制原则。5)协调的原则。
6)行政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政治社会学导论 篇2
马克思指出, 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 作为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马克思认为, 消费是社会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环节, “生产创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分配依照社会规律把它们分配;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已经分配的东西再分配;最后, 在消费中, 产品脱离这种社会运动, 直接变为个人需要的对象和仆役, 被享受而满足个人需要。因而, 生产表现为起点, 消费表现为终点, 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
消费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消费价值观既受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与限制, 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
在资本主义社会, 对消费价值观进行操纵与导向的主角是资本主义企业及其代表机构。消费价值观服务于资本的逐利性, 资本主义扩张需要依赖于消费的不断增长, 因而出现了超前消费、“虚假需求”消费, 以及弗洛姆所说的普遍的“异化消费”。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目标, 客观上规定了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与基本要求。作为社会生产的终极目的, 和谐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必须有利于两个和谐发展, 有利于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 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增长。
二、社会和谐对消费价值观的要求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就是要保持社会稳定与社会公平正义。这样一方面保证社会资源及基础消费资源尽可能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合理地分配, 另一方面也要保证社会消费健康有序地进行, 从而推动社会生产顺利发展。
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明需求与精神文明需求, 扩大消费品的消费。对最终消费品的消费不是要无节制地消费, 而是要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提倡必要消费、反对枯竭型消费, 这是社会和谐对消费价值观的客观要求。
在基础消费方面, 应该提倡实行适度消费。因为人类个体之间实际的必要需求差异并不大, 亿万富豪与乞丐在每天所需要获取的卡路里、蛋白质总量方面基本是相同的;此外, 基础消费是对资源依存度较高的消费。如果人们在基础消费方面过度消费, 更多地占有一些实际并不必需的资源, 从而使真正需要的人群不能以合理的代价获得这些资源, 这样将不同程度地加大了社会的不公。提倡在基础消费方面适度消费, 就是要改变在资源占有方面的不公平现象。提倡适度消费, 就是要提倡以节俭为荣、浪费为耻, 反对对社会及消费者本人都不利的暴饮暴食、疯狂购物等毫无节制的消费习惯, 反对个人以占有大量闲置不用的住宅、交通工具、高级奢侈品为荣的消费观念, 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
社会和谐需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而基础消费方面的富足与平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提倡适度消费需要建立这样的消费理念:个人的富裕与成功不是依据个人占有物质财富特别是基本生活资料的多寡来区分, 而是通过精神财富和对社会贡献来区分的。
无止境地追求占有大量消费资源是社会生活物资短缺时代遗留下来的腐朽的消费观。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 统治阶级无不穷奢极欲, 据天下为己有, 大量地消耗以致浪费资源。如中国古代的“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就是人们过分浪费资源的真实写照。当今, 资本主义为了不断扩大市场空间, 将这种奢靡的消费习惯推广到更多的人, 但是仍然未能改变少数最富裕的人群占有世界绝大多数消费资源, 而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贫困者连基本温饱都难以满足的状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消灭阶级、消灭剥削, 首先就要从消费方面的不公平入手, 使全体人民获得基本的消费保障。
三、可持续发展对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要求
人类社会发展已经遭遇了资源瓶颈与环境瓶颈。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要建立与可持续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消费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盲目扩张造成“环境异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可持续增长的模式已经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人民的认同。
绿色消费是上世纪90年代在欧州首先发展起来的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理念。它强调一部分人的消费不能以损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 强调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指出, 绿色消费是指“提供服务, 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 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 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绿色消费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获得、使用、消耗或享用各种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行为或过程。它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 更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现代消费哲学和消费观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汲取一切人类进步的思想和观念, 所以, 绿色消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消费的消费价值观一方面要求减少消费对资源环境的依存度, 另一方面要求消费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和谐社会的消费价值观就是要使人们自觉地选择绿色产品与绿色消费行为, 排斥与反对破环生态平衡、过度剥夺自然资源、造成不可恢复的环境损害的一切消费品与消费方式, 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跨越式发展对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要求
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 由于资源与环境的制约, 中国不可能亦步亦趋地按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模式发展, 而必须寻找对环境资源依存度较低的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跨越式发展。1992年中国国家计委就指出:“中国只能根据自己的国情, 逐步形成一套低消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 使人们生活以一种积极、合理的消费模式步人小康社会”。
中国经济增长呼唤着新的消费价值观。在满足基本消费需求的基础上, 着力培养新的消费热点, 是推动经济走向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文化消费、符号消费、虚拟消费、以感性消费为主要特征的非理性消费是世界消费观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份, 也是对资源环境依存度较低的消费模式。当然, 这里有机遇也有挑战。
中国具有发展文化消费得天独厚的条件。五千多年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对世界充满了魅力;世界各国文化在这里聚集、碰撞, 不断产生出新的火花。我们不仅要积极发展国内文化消费市场, 还要推动中国文化消费走向世界, 引领世界文化消费的潮流。中国人有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也有能力走在世界文化消费产业的前列。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需要培养国民的文化消费观与文化市场, 保护知识产权与知识创新, 培植民族文化产业, 才能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广泛汲取及相互融合。这些, 都仰赖于构建良好的文化消费观。
符号消费长期被冠以奢侈品消费与非理性消费的恶名。而符号消费中凝聚了优异品质、良好设计与企业文化的品牌消费, 凝聚了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概念消费, 是消费品市场中最活跃、最具恒久吸引力的。不分青红皂白地反对符号消费, 无异于将孩子与洗澡水一齐倒掉。由于具有附加值高、环境依存度低的特点, 以品牌消费与概念消费为特征的符号消费正是中国应该大力培养与发展的消费模式。要培养一大批具有优秀品质与文化内涵的中国名牌走向世界市场;要不断创新消费概念, 推动高新科技产品走向市场。品牌消费、概念消费与知识经济相结合, 将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国经济跨越式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虚拟消费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飞速增长。虽然网络电子游戏等有使青少年沉迷成瘾的不足之处, 但网络经济、虚拟产品、虚拟社区具有低环境依存度、高附加值、低运营成本的特征, 不但推动者现实经济的发展, 也日益成为一种高速增长的经济体系。中国不应当盲目地反对虚拟消费, 而应该注重虚拟消费的合理内核, 积极发展虚拟经济。虚拟消费是全球范围内世界各国科技与文化实力较量的场所, 是高投入、高产出、高增长的经济模式, 中国的跨越式增长离不开虚拟经济。
世界消费正在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以感性消费为特征的非理性消费正以其动态的、多变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迅速冲击着传统消费市场。美国学者卡尼曼 (Daniel Kahneman) 认为恰恰是人的非理性消费行为, 会影响到客观的市场, 卡尼曼对行为经济学的研究, 为他赢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非理性消费对现实经济存在着大量的机会与挑战。不应该对非理性消费持一概否定的态度, 而应该区别对待。对于超出个人能力, 无益于消费者自身、环境与社会的非理性消费应当予以控制与摒弃;而有益于经济与社会发展, 有利于科学文化事业进步, 有益于创新及个性发展, 有益于人民生活改善的非理性消费, 则应该大力提倡。
和谐社会的消费价值观, 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的社会思想体系。和谐社会消费价值观的构建, 需要政府、企业与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需要与政策建设、制度建设与宣传教育同时进行。构建和谐社会的消费价值观, 应当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始终保持一致, 要从两个和谐与中国国情出发, 在基础消费方面提倡适度消费, 在消费模式方面倡导绿色消费, 并鼓励文化消费、个性化消费、虚拟消费等非理性消费观的建立与发展, 在不断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基础上, 推动中国经济与社会实现可持续地、健康地、跨越式地增长。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2][美]赫伯特·马尔塞斯: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3][美]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88
[4]刘佳刚刘乐山: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与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 2006, (1) :85~88
[5]国家计委, 中国21世纪议程[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2年出版
政治社会学导论 篇3
作者首先谈到关于发展研究要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要认识世界上较贫穷的国家为什么处于目前的状况,就必须了解它们在全球性社会经济关系体系中的位置,即了解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微妙关系。作者认为,采用三个世界的提法,容易造成一种印象,似乎世界上各个部分是相互分割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经济贸易、体育比赛、超级大国的对抗、旅游等等现象,都反映出地球上各个地区的人们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用“第三世界”这个概念,是想说明世界上有一大批相对贫困的社会,但如果认为这些社会的贫困与第一世界的相对富足毫无关系,那就错了。
第二,不能忽视不同社会在经济与文化上的特殊性。工业化是各国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但它对各个国家在经济和文化上的影响并不相同。特别是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基础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必须考虑到一个社会本身的特点对其发展的影响。
第三,各种发展理论往往带有片面性。这种片面观点导致了不顾人民对一种新型文化与新经济模式的反应。而文化与经济是决定人们生活的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第四,要从历史上、从动态上去考虑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变迁。帝国主义的所作所为却是历史上已记录在案的事实;昔日的强国衰落,旧的国际经济体系崩溃和新经济体系确立,也是有目共睹的现象。这一切告诉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其他某些原因,今天的强国可能变成明天的弱国。
第五,要考察发展计划的政治特征,即研究各种社会变迁理论如何影响政府的发展决策。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都在实行发展工农业的国家计划,这些计划通常受到国际援助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影响,它们提供资金、技术和制订计划的方法。于是,同时也就受到它的“施主”们对发展问题的观点的左右。作者认为,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计划的贯彻执行永远不会是一个单纯的本国政府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如何“当好家”的问题,还遇到物质资源的出让和政策使谁受益等政治决策问题。
作者还着重从社会学角度论述了如何研究发展问题。他指出,从社会学角度看,重要的是考察人们对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机遇和生活动力的理解,了解人们对于表面的“发展机会”的看法。此外,还必须认识一个社会中与消费市场的扩大和技术引进有关的社会潜效果,看一看这样的“发展”对已有的文明和传统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也许,在某些情况下,物质繁荣程度的提高并不使文化模式发生显著变化。但也有这样的情况:若不最终地全面变革文化价值与规范,物质上的繁荣就可能受到限制。
世界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考察这种不平衡在多大程度上是各个集团维护他们在国内外利益的结果,这个问题是所谓“依附”和“不发达”理论的核心,它不同于占统治地位的现代化理论,并对后者持强烈的批评态度。
为了说明全球性的不平等状况,“依附”理论的代表者提出,仍然需要用马克思和韦伯多年以前提出的阶级与权力模型对集团、阶级及其利益进行了鉴别;但是,马克思和韦伯的模型最初是为说明在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的不平等状况而设计的,因而在分析今天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情形时应略加修改。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集团冲突主要发生在受雇的工人和工厂主及其他企业之间,各个集团利用他们各自的资源(或是劳动,或是资本)去获得自己的利益,这种利益是可能发生冲突的。然而,对各种社会集团和他们赖以维护自己利益的资源进行划分,毕竟比对劳动与资本的划分要复杂得多。广为存在的文化资源也可被用来增加经济上的生活机遇。特权、民族、家庭和其他借以划分阶层的因素,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平等类型都有重要影响。
西欧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与教育发展、人口增长、移民与城市化过程并行的,在政治上是典型的国家主权的不断扩大。工业化与国际贸易也从这几个方面影响着第三世界。作者还专门阐述了经济增长与政治发展的关系,探讨了关于资本主义国家权力与政治的一般理论是否适用于解释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稳定问题,并对不发达国家的国家干预与军事干预的特殊形式进行了分析。
在谈到教育对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性时,作者指出,许多不发达国家目前都在力求提高人们的一般文化水平和就业者的职业技能。因为政府能够用于教育的投资很少而不得不接受国际机构的“援助”,其实,为这种“援助”付出的代价是十分高昂的。某些较为激进的学者认为,“援助”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令人乐观,“援助”带来的问题甚至比原来的问题更严重;资本主义的“援助”就是第三世界贫困的根源。各派学者之间对此争议很大。最后,书中介绍了最近几年来人们热衷于寻求的所谓“替代发展战略”,主要是限制给环境与社会带来损害的工业化增长速度,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方针去满足社会的需求,,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同时保护环境。作者指出,类似的观点早已有之。但是它对各国的工业化方针和政治发展计划却影响甚微。人们都越来越多地听到这样的呼声:应当反对为了利润而生产那些有害的产品,应转而去生产那些更有益于社会及环境的产品。这种批评仍是对盈利动机,即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近来,这股批判力量与生态学者在政治上联合起来,成为欧洲政治竞选中一股越来越令人注目的势力。该书还在探讨了各种发展道路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政策有何意义之后,提出了工业化发展道路在第三世界国家是否可以通行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 篇4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2301101
2.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
3.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4.课程简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是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设置的专业必修课,是该专业所有课程的绪论。通过本课程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新生系统的、理性的、全面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培养方案、能力结构、就业岗位等知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专业认知,坚定专业思想,为学好本专业打好思想基础。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新生系统的、理性的、全面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培养方案、能力结构、就业岗位等知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专业认知,坚定专业思想,为学好本专业打好思想基础。
2.与相关课程衔接:后续课程:思政专业各门专业课程 3.学时:总学时16,周课时2 4.开课学期:第1学期
5.教学方法:专题讲座:具体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6.考核方式:课程论文(主要说明开卷或闭卷、笔试或论文等其它考试类型、成绩组成等)
7.教材:无 8.教学参考资料:
1.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7。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罗国杰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8。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产生过程,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专业形成过程、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分工等知识,感知安康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情况,为学好本专业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确立。教学难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内涵解读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由来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确立
3.安康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情况简介 第二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要求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毕业要求,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将来工作的岗位及能力要求,明确该专业的知识、能力、情感及价值观要求,为学好本专业做好铺垫工作。
教学重点:思政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教学难点:思政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要求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思政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2.思政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要求 3.思政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要求
第三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分析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模块结构: 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教师专业教育。掌握各课程模块的内涵、功能、比例,明确各模块的课程群及实践课程要求,为学好本专业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专业教育课程结构分析 教学难点:专业教育课程结构分析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分析 2.专业教育课程结构分析 3.教师专业教育课程结构分析
第四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途径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专业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核心能力的凝炼过程。明确“一般专业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提前准备这两种能力。
教学重点: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专业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核心能力 教学难点: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专业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核心能力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专业能力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核心能力
第五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及考核方式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集中性
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活动项目安排内容,掌握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外活动项目安排的目标要求和组织与考核方式,为学好本专业理论课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教学难点:课外活动项目的实施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2.课外活动项目安排
第六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方法介绍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常用学习方法和个性化学习方法。理论讲授与学生经验介绍相结合,为学好本专业奠定感性基础。
教学重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方法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个性化学习方法(高年级优秀生学习方法介绍)。第七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业岗位分析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将来就业面向的三大岗位群:教师岗位群、公务员岗位群、法律事务岗位群各自岗位的性质、特点和能力要求,指导学生预先进行职业规划,为学好本专业奠定实践基础。
教学重点:教师岗位群;公务员岗位群 教学难点:教师岗位群;公务员岗位群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教师岗位群 2.公务员岗位群 3.法律事务岗位群
第八讲 课堂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谈专业感知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了解学生进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的真实原因、今后的打算。课堂讨论后教师对学生专业思想状况进行引导,坚定专业信心,为学好本专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教学重点:对思政专业的新认识 教学难点:对四年学习的打算和规划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对思政专业的初始认识 2.对思政专业的新认识 3.对四年学习的打算和规划
执笔人:罗春霞
政治社会学导论 篇5
正义:让敬畏和正义成为城市的秩序原则和友谊的连接纽带。正义是国家内部人员之间的纽带
分配正义、补偿正义、交换正义
亚里士多德 普遍的和一般的正义与特殊正义 划分成了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永恒遗产的一部分 1分配意味着分割,可被分割的东西才能被分配和指派a:b=c:da+c:b+d=a:b 2某人不当地侵害了另一个人的利益,作为其结果的损失必须得到补偿。A+c,B-c 3必须处理公平交易的问题,它决定契约下的交易是否公平
拉斐尔评价 保守型,维护权利和参禅的现存秩序,或者当任何违背出现时使之得以恢复分配的正义在于修正现状,可称为弥补的正义。修正基础1分配同等的东西2按照个人价值分配3按照个人的工作分配4按照个人的劳动贡献分配5按需分配6按照个人的地位分配7按照个人的法定权利分配
正义是一个类似平等对待的东西,即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没根据差异的不同程度分别的对待 自然正义只是纠正的正义、交换的正义或分配的正义之标准的道德上最恰当的。实证的正义是法律所承认和允许的内容。
政治哲学里 正义理论典型的成为分配正义理论
罗尔斯的契约理论的诺齐克的权利理论
罗尔斯:1每个人对最广泛的整个基本平等自由体系调节拥有平等的权利该体系与对所有人相似的自由体系是相容的(平等自由的原则)2调整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使得他们A有助于最劣势地位的人获得最大的利益(差别原则)b让公职和职位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向所以人开放(公平机会原则);
第一条优先规则(自由权优先):正义原则应按词汇序列来安排,因此自由权只有为了自由权本身才能受到限制。这里有两种情况。(1)不太广泛的自由权应能使人人享有的自由权总体系得到加强;(2)不太平等的自由权必须是具有较少自由权的那些人能够接受的。
第二条优先规则(正义优先于效率和福利):正义的第二个原则在词汇序列上优先于效率原则和最大限度提高利益总量的原则;而公平机会优先于差别原则。这里有两种情况:(1)机会的不平等必须扩大具有较少机会的那些人的机会;(2)过高的储蓄率在总体上能减轻为此而受苦的人的负担。
与康德 1:“正当优于善”2理性和道德之间存在一种不可分割的连结 洛齐克 1未提出罗尔斯所说的任何一种复杂的概念布局2大胆提出完全不同类型的正义理论 历史的和非模式的 罗尔斯目标状态的正当获得原则:我拥有我的身体和身体的种种能力,我能逐渐拥有种种外在的物体。我可以这样做的条件是在占有过程中我并没有恶化其他人处境;正当转让原则:我可以交换我所拥有的财物,这是以非强迫性的送礼、交换或馈赠方式进行;纠正原则:当获得或转让没满足前面条件,必须适用复原或赔偿形式的补救措施
1只考虑了强迫的非自愿的分配2不能担保人们在过去充分和正确地应用了纠正原则3忽视获得和转让的背景4正当获得观点存在问题5该主张没有一个普遍的、基于权利的道德理论作为依据
柏拉图的正义理论灵魂中的正义:个人的正义是指正确地管理头脑中的三个“部分”或要素——理性、情感和欲望。凭借协调得当的情感的帮助,理性应该控制住欲望。城邦中的正义:在城邦里,一个受理性支配的团体统治者大批受欲望驱使的公民,协助统治的人(主要是军事和行政类型的人)是些受到良好规则的人。
很难以柏拉图所尝试的方法去合理地划分心智,而将划分的结果直接运用至一个社会阶层的理论会更加困难;政治哲学立场的亮点,引入社会正义的思想,即关于群体之间的正义
休谟《人性论》对正义的敬重是一种认为的,而非自然的德性。自然德性是人类拥有的道德上善的天性,它不问任何具体的社会环境。人为的德性是道德上为善的有关意图和行为的方式,该方式取决于一个制度性或风俗习惯的背景
失去了私有财产的制度,正义的德性便不复存在。正义是一种人为的德性,因为它依赖于一个特定的社会制度,即私有财产制度
穆德《功利主义》清楚地将正义和权利联系在一起。功利主义在形式上是结果论的。万事万物的正确或错误完全能够根据其结果的得失来界定,看其是否体现和促进了内在有益失态的发生。功利主义的检验往往是最大限度的检验。根据功利主义的描述,道德礼仪的路线直接从行动经由后果奔向了内在有益事态的最大化
不正义产生于权利遭到侵害之时1存在一条与人们利益相关的规则2已知对该规则的违反,引起人们对惩罚的需要3人们要求社会或政府保护个人免受这样的伤害4对这一保护主张的实现,是最大程度的满足了功利的要求。在具体情况下,也许需要超越正义的规则,以获得不相称的利益或者避免不相称的伤害
一)它没有揭示自由和权利的要求与社会福利的增长欲望之间的原则区别,它没有肯定正义的优先原则,正义否认使一些人享受较大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政治交易和社会利益不能成为妨碍基本权利的理由;
(二)它假定一个人类社团的调节原则只是个人选择原则的扩大是不足取的,这里没有把人们将一致赞同的原则视为正义的基础,其原则内容无法成为调节全体人的宏观标准;
(三)它是一种目的论的理论,用最大量地增加善来解释正当的理论,而真正的正义原则是事先设定的,不能从结果来看正义与否;
(四)它认为任何欲望的满足本身都具有价值,而没有区别这些欲望的性质
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正义就是社会中各个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得其所
社会问题研究导论重点 篇6
社会问题是指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不协调和各种矛盾、冲突、从而危及广大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需要依靠社会群体力量解决的社会现象。
判断社会现象为社会问题的环节:1利益受损人群的强烈不满和呼吁。2社会敏感集团及社会上某些有识之士的呼唤。3社会舆论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宣扬和推动。4公众普遍的认识和接受。5社会权力集团的认可与支持9
社会问题的类型:1二分法:显性的、隐性的。墨顿与尼轼特:偏差行为(犯罪、青少年犯罪、精神病、吸毒、自杀、娼妓)社会解组(世界人口危机、种族关系、家庭解组、社区解组、都市交通问题)2三分法:袁华音a社会制度失当性题或制度性社会问题(婚姻家庭、就业、老人、消费者权益、教育、医疗保健)b社会关系失调性问题或关系性社会问题(人口、贫困、环境污染、交通、住房)c行为失范性问题或个人性社会问题(犯罪、色情、卖淫、贩毒、吸毒、赌博、走私、贪污渎职)3四分法孙本文:a家庭问题b人口问题c农村问题d劳资问题。当代学者:a结构性社会问题b变迁性社会问题c越轨性社会问题d道德性社会问题5五分法兰迪士:a个人调试的失败b社会结构的缺憾c个人对适应的失败d政治与经济问题e社会政策与制度的失调
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功能学派: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社会系统中的某一部分不能正常的发挥它的社会功能。1社会病态论:将社会比作一个生物有机体,认为社会问题的发生是由于社会中的某些人或群体不能保持健康状态,不能保持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关系。
2文化堕距论:认为社会变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变化速度不一致,当文化各部分之间出现较大差距或者错位的时候就形成了文化堕距
3社会失范论: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的时候,旧的行为规范受到人们的怀疑或不适用了,而新的规范又没有建立起来或没有被人们广泛的接受,这样,人们便失去了行为准则。
4差异交往论:认为一个人是否会成为越轨行为者,取决于他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冲突学派:认为社会问题是不同利益群体相互冲突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1价值冲突论:富勒、迈尔斯认为,社会问题是一种被相当多的人认为是偏离于他们所持有的价值观念的社会状况。不同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人们对同一问题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立场、态度,因而在采取某种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会引起人们无休止的冲突。2群体冲突论:社会是由不同的利益群体构成的,各个群体为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与其他群体发生冲突。
3阶级冲突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阶级是最主要的社会群体,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是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生物社会论:试图从生物和人类的生理方面来解释社会问题的原因
1体质论:隆布罗索、格卢克2染色体论:
标签论:贝克,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构,是社会问题的主观方面而不是客观方面,社会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问题,是因为受到大众或社会控制机构的注意,而社会反应只有在宣称的行为或状况被确认之后才可能发生。
中国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自然环境的变化,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状况是人口规模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基本限制因素之一。a自然灾害b对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
2人口增速及其素质低下的影响
3我国目前正处于特定的市场经济转型期,即非传统的计划经济,又非成熟的现代市场经济,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经济过渡时期。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制度缺陷,是社会问题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不合理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4我国处于政治体制改革中,新旧体制间的真空或结合部的断层,成为某些社会问题,特别是干部腐败、经济犯罪得以滋生蔓延的便利条件a权力的监督,约束机制严重滞后b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涵待改革c基层政权建设薄弱
5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变迁,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往往发生变化,外来文化的引进和渗透,可能导致本土文化的重大改革。
人口数量问题:人口数量问题是指人口数量过多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的社会问题 人口素质问题: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质三个方面
人口结构问题:人口结构包括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分布结构。我国的人口结构最突出的是人口老龄化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
人口老龄化问题:影响:降低生产性人口比例,加大消费性人口比重,增大劳动力成本,降低储蓄率,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关键:1经济能否继续稳定和健康地增长,2能否建立起社会化的养老保障体系。
人口性别比失调:影响:会对将来的婚姻和家庭形成严重的冲击,进而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关键:逐渐改变人们对男孩的性别偏好,消除性别不平等,提高妇女地位,其次,由于限制生育的人口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放大了性别偏好的影响,放松人口的数量控制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性别比失衡问题。
新人口问题:流动人口问题: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人口管理和计划生育工作,环境问题:指由于自然或人类额活动所导致的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1由于自然力引发的环境问题2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分为生态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于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水体污染: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中国环境问题的成因:1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2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3难以抵制的市场诱惑,使资源遭受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4工业技术总体水平低产生的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5经济发展存在“政策失效”问题
对策:1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a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b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从传统发展观转到科学发展观c推动循环经济,鼓励环保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2加强立法,规范环境保护机制3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建立环保公众参与机制 就业问题:
1摩擦性失业:指劳动者在正常的流动的间隙中所发生的失业。2结构性失业:因经济结构变化而发生的失业3寻找性失业:指人们本来可以找到工作,但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而暂时不就业所发生的失业。介于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之间。4需求不足性失业:也称为周期性失业,即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而带来的失业。
当一个社会的失业率达到或接近一定程度(7/100—城镇失业承受能力大小)当社会普遍感到就业困难的时候,就业就成为一个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国家安全、百姓生活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即就业问题。
措施:近期: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以期通过经济的发展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这是环境社会就业压力的根本性措施。
2积极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调控失业率
3针对我国主要是结构性失业问题,对失业职工开展再就业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在全国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
4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拓宽就业渠道
5发展较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6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把就业和再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7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改善协调推进,扩大就业容量
坚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就业
建立和完善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政
府法律制度为基础的市场就业机制
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使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合理安排社会保障与就业,对困难群众实行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援助。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
腐败防治措施:坚持改革传统政治体制,建立对全力监督和制约的科学机制,以防治权力的滥用和失控
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渡干预,使经济租金降低到最小限度。建立健全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农问题表现: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
2农民负担沉重
3农村贫困人口多,返贫现象严重存在4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生产处于简单再生产状态,农业失去发展能力
农民素质低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
干群关系紧张,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农村剩余劳动力庞大,失业问题严重
原因
人地关系的紧张是三农问题严重存在的客观原因
实行工业倾斜的战略选择是三农问题形成的根源
城乡二元体制加剧了三农问题的形成和发展
措施:
1实行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
改变工业倾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加快城镇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途径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从长远来解决农民问题
2减轻农民负担,实行税费改革
3完善落实农民的土地经营权
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内涵
要建立集体土地价格评估体系和土地流转中介市场
政治社会学导论 篇7
体会,论述远程教育在当今社会的继 续教育、终身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前提的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的智力,特别是人的创新能力将成为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将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的发展快慢。科教兴国,基础在教育,关键是人才。因此对人的知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要普遍接受高等教育。随着技术发展的加快,一次教育已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为了完成这样的任务,现代远程教育就应运而生了,它可能在下一世纪成为终身教育的基本手段。许多国家的教育实践证明:远程教育可以实现大规模培养人才的梦想,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减少学习时间和成本,消除人们在学习时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远程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大批已参加工作的成人或因为某种原因失去教育机会的成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的群体,在远程教育实施过程中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他们具有丰富的社会和实践经验;有较强烈的求知欲望;有较明确的学习目的及稳定的专业方向,这个群体接受教育成功与否,对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网络技术对远程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直接表现为提供给学习者大量便捷的机会,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网络课程可以按学习者的思维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则由教师和学习者共同评价。使传统的教学由单向转为双向,实现了远程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由大众化教育趋向个性化教育。远程教育教学环境的完善,以及高质、高效、满足个人需要的网络课程设计和素材库的建设,无疑对现代教育体系发展至为重要。
新学期开始了,回顾这短短的几个月的学习生活,我禁不住感触万分,也对网络教育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是2006年秋季的学生。原来我学的专业不是会计。尽管自觉以前学习不错,但由于走上了工作岗位并且离开了学校太久,看着繁多的书本仍感到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而且又刚刚跳槽到外地工作。因此很担心会影响学习的进度,心里也是焦急万分,萌生了退学的念头。不过,令自己感到欣慰的是,江南大学的老师和工作人员给了我很大的关心和鼓励,他们的耐心和热情感动了我,劝服了我继续安心读书。学习过程中,校内的工作人员不时地打来电话询问我的学习情况,在这短暂的两个月的学习时间里,我对学习知识有了更深理解。以前在学校学习期间,学习的目标就是考试、就是分数,完全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被动地学习。而远程网络教育为我开辟了新的天地,学习计划小、学习方式、学习时间等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使“让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感觉到老师和学生在空间上“教”与“学”的分离外,其他皆如身临课堂,使我随时随地都可以拥有最优秀的老师的讲解和辅导。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资源,我还购买了笔记本电脑,学习起来更方便了,真正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网络的普及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知识面。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江南大学,更满意我们江南大学的老师和工作人员为我提供的优质而充满了人情味的服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对远程教育的学习感触最深的是“五个到位”。
一、网络学习到位。
网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课件是各科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经验制作的网络化学习资源,包含视频、音频、动画、文字等资料,学生可以进行网上听课、网上作业、网上辅导答疑、交流讨论等教学环节;等于把大学课堂“搬到”了自己身边,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听名师授课,完成自己的大学生涯。
二、跟踪服务到位。
不管是远程网络教育学院还是学校的老师对我们学生都高度负责,辅导老师定期对我们进行电话沟通,征求对学科的认识,倾听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到了你有问题我来答,你有困难我来帮,你有疑问我来解,实现了全天候、全方位的服务,有力促进了我的学习。
三、疑难解答到位。
我们可以在网上的虚拟教室中,接收实时互动的课堂教学,包括在线讨论和答疑辅导。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随时“举手”提出自己的问题。网上提问的界面类似于聊天室,你只要把日常问题输入,就可以得到即时回复,另外还可以通过BBS、E-mail等多种形式与老师和同学讨论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同时,学校还会定期组织“教师值机答疑”,学生们可以和知名的教授、专家进行交流,再不像以前一堂课也问不了几个问题,单单靠自学解决问题了。
四、信息交流到位。
网络可以说是一所快速发展的大舞台,网络教育学院更借助先进的通讯设备——卫星,这使我们这些学生可以随心所欲与教师之间实现信息交流,进行讲授、提问、答疑和讨论,从而达到了你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与教师交流,无论他们在哪里。试验、绘图、声音、影像以及大量的资料图书„„学生们在网上都可以很容易的索取。
五、教学管理到位
远程教育采取有利措施,严格规范招生制度,认真组织实施教学环节:考试、考核每一步都一丝不苟。学校还对每个网络学员的学习过程和考试成绩等做完整的系统跟踪记录、贮存,教学和学习服务系统可基于个人资料,有针对性地提出学习建议等。
现代远程教育的的学习环境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和技巧的总和;这样一来给我们在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中提供了许多方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树立牢固 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念
新技术革命带来了崭新的学习环境,不但知识的增长速度惊人,知识的更新周期更是大大的缩短。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已成为21世纪学习与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须。因此,我们可以树立终身学习的新观念;要赶上发展地区就必须不停的学习新教育教学方法,更新自己,适应现实的社会;对于我们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来说,更应具有内在的自发的学习动机。
2、要制定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计划
现代远程教育要求每一个学习学员,在入学时都应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即对自己所修读的全部课程做一个总体的规划。学习学员首先,要进行自我分析,分析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以及以往的学习经验等,找出自己的长处、短处,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制定最佳的学习计划。其次,要科学运筹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能与工作时间相摩擦,无法开展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者在家里、单位、休闲场所都可以自主学习。
3、特别注重自主学习
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发挥学习者主体作用,不断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意识,不断摆脱原有的依赖性被动性,使学习者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着眼于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不断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
通过这几个月来的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网络教育以其无与伦比的优势为我们广大在职人员提供了继续深造、获取知识和高等学历教育的绝佳机会!综合所述,只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够事半功倍。网络教育远程学习,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制定好学习计划。结合远程学院的培训计划、课程设置、自身学习特点、学习时间、经济情况及身体状况等制定完整的学习计划,以后就按照学习安排表进行学习。
2、坚持网下学习。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有意识地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巩固所学知识。如首先要学会使用计算机,把老师讲的内容到机器上去实践,才能加深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对于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要寻找相关书籍补充知识;或寻求老师的帮助。
3、综合使用网上资料。培训管理、课程信息、考试信息、答疑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学习参考资料,了解、掌握这些信息,可以使学习更有针对性,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经常上网浏览、综合使用这些信息。
4、经常进行学习交流。学习交流方式很多:课程论坛、学员讨论区、E-mail、QQ群、电话等等。应每天上网登录远程教育网站浏览一次。了解最新的信息或寻找问题的答案,不但能帮助别的学员还可以巩固自己所学的东西。要定期与课程辅导老师、各地学习中心的老师通过电话、E-mail等方式联系,咨询有关问题,汇报学习情况。无上网条件的学员可利用电话、信件等其他方式取得联系。
现代远程教育主要是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卫星数字网为远程教育技术平台,实时和非实时交互进行网上学习、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网上信息发布、网上提交作业、成绩沟通及E-mail通迅等,可以在网上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能充分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化的要求,给受教育者以更大的自主权,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去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接受。在远程教育中,受教育者对个人的学习进度负责,受教育者的学习以自主的学习为主,学校更多的是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服务。同时远程教育覆盖面广、传播手段灵活多样,教育资源和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为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这也充分体现了其具有灵活性。
2、具有开放性特点:远程教育采取“宽进严出”的方针,在保证基本教育质量的基础上,要照顾不同职业背景和工作时间的在职人员的实际,提供可供选择的教育服务,为尽可能多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人提供尽可能多的受教育的机会,尤其要优化组合各种教育资源为受教育者服务。
3、社会资源共享性:通过远程教育可以集中优势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聆听名师的指导、感受专家教授的风范,而且网上学习打破了时空限制。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最经典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它是一种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学习方法呈现多样性。首先,个别辅导。这种方法可通过基于internet以及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的密切通信来实现。个别指导可以在师生之间通过电子邮件异步非实时地实现,也可以通过internet上的在线交谈方式实时实现。
其次,讨论学习。WWW是近年来在internet上发展最快的服务。学习者可以在internet的平台上实现BBS服务,通过标准的浏览器来进行BBS讨论。通常学员可通过内嵌在Web页面中的表单输入讨论信息,然后由浏览器启动CGI程序并处理这些信息。讨论学习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使学员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有效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再次,协作学习。协作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相比,有利于促进学员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在基于Internet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协作模式有四种:竞争、协同、伙伴与角色扮演。竞争:是指两个或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景,通过Internet进行竞争性学习,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协同:是指多个学习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者是进行分工合作。伙伴:同伴学习系统可以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他并不是孤独的,而是有一位伙伴可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当一方有问题时,他可以随时与另一方讨论。角色扮演: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对某个问题给别人作了详细讲解之后,自己对该问题往往会有新的体会与理解。
通过远程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其当今社会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有着如下众多不可比拟的优势: 1.在远程进行教育沟通,教师和学生有相互表达,接收能力。2.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可以在教育网络上学习课程。3.无须长途跋涉,节约各项费用。
4.教育网络含有浩瀚的资料、信息和课程资源。
5.教师和管理人员可将课程及相关资料等输入网络,供需要学习相关课程的学生查询。
6.丰富、扩大教师和学生知识面,并且使教师和学生在新的高度了解所教、所学课程。
7.教学方式由原来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这是一种更加开放、灵活、被普遍采用的新的教学形式。现代远程教育将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提高教师和学生整体素质。
8.受教育的人扩展到全社会。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大趋势。具体表现在:
(1)、发展远程开放教育已越来越多地成为政府行为,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把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作为重要的战略决策,制定专门的计划,并组织实施。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都制定了相应政策,使远程教育手段在小学、中学乃至大学中得以利用。
(2)、远程开放教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大学继续在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上发挥作用,并将成为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3)、远程开放教育也变成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知识管理结构。在一些企业里也出现了虚拟大学,这可能是21世纪世界一流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
(4)、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本身还将大发展。正是网络远程教育,使世界上的每一个公民,不管其家庭出身、地位、财富如何,都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机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