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分析

2024-10-10

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分析(精选8篇)

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分析 篇1

公共建筑中中庭设计 的分析与总结

姓名:王光辉 学号:1001081027 班级:10建筑学

公共建筑中中庭设计的分析与总结

【摘要】从中庭的背景谈起,针对国内公共建筑(特别是商业建筑)中庭设计现状,指出了我国建筑师在学习国外成功案例时,应充分重视其中技术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并主要的总结了相关的公建中庭设计的方法和要点。【关键词】公共建筑 中庭 商业建筑 空间

对于公共建筑来说,中庭因具有良好的空气品质、环境品质更具有突出的公共性、平等性,所以备受人们的欢迎。近年来,中庭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公共建筑空间,在办公、科教、医疗等各类公共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 中庭空间产生的背景和发展

据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中藻井的形式便是现在中庭空间的雏形,在皇家建筑、佛教建筑中为了体现封建制度的集权性、体现威严、敬畏的至高无上的权利,使庭内空间高大。在近代建筑中,山西、安徽等商人民宅设计中,围合的2层庭院中也有出现。最为典型的中庭出现在福建地区的“围屋”居住建筑中,当地居民为了防御外族的入侵,建筑成圆形布置,中庭为族民日常生活的活动空间。在国外古罗马建筑中不覆顶的开敞庭院,才真正地把自然引入到了建筑室内空间。

人不能脱离自然而生存,越是发展到高级阶段越是需要自然的回归。因此,20世纪60-70年代,在城市高密度的居住条件下,人们开始对崇尚于机器美学而建造起来的钢筋水泥的建筑森林产生了厌倦,开始以一种返朴归真的心态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庭院空间。但是这无疑具有一定难度,为此,设计者们作了多种的尝试,尝试把庭院重新引入现代建筑中。

1967年,由约翰·波特曼设计的“中庭旅馆”(亚特兰大海亚特摄政旅馆)展现在世人面前,在美国甚至全球的建筑界立即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庭旋风”。现代中庭的使用和推广,一方面是由于这种方式满足了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群对亲近自然的渴望,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现代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随着建筑的发展趋势由水平伸展到垂直向上或是向下,垂直绿化系统随之产生。建筑庭院从原先的单一平面进入到了三维立体空间,即向垂直方向发展。通常意义上的庭院是二维的、平面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像空中庭园这样的在垂直系统 上发展的庭院形式已经屡见不鲜了。

传统庭院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有趣且赏心悦目的环境。而现代建筑庭院有时是作为一种新的功能元素应用于设计中,例如在生态建筑中,这类庭院突破了现代庭院以消遣、娱乐和增加建筑趣味为首要需求的局限,被赋予了生态和节能上的功能意义。庭院作为生态建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出现,在改善建筑内部环境,提高城市空间环境质量,以及建筑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中庭不仅是有趣的建筑空间,也是光和净化室内空气的载体;在附属于建筑的空中庭院中,一方面,绿色植物满足了人们希望能与自然界接触的愿望;另一方面,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生氧气,所以,它们的存在也 为使用者提供了舒适的环境与新鲜的空气。因此,功能 性也是现代庭院发展中所凸现的一种新的特征趋势。以 多向度的绿色使建筑充满自然的意趣,为在用地条件限 制下,尤其是在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创造自然生态的建 筑环境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在很多实际的方案中,设

计者都采用了建造空中庭院的方法在建筑中加入自然的

元素。建筑中存在很多凹入的空间,大大小小,从里面伸出茂密的植物,形成垂直向的绿色改善自然通风,补充自然采庭院体系。在一些建筑中,花卉植物从底层深凹的大平台一直螺旋上升攀长到屋顶,成为建筑造型的一种独特手法。

当今的中国社会,在某种意义上说,正在进入消费社会。同时,消费也不仅是物的消耗,人们更加关注的是价值和意义的建构与消耗。商业环境作为商业活动最为密切的发生地,其特征已不再是单一功能化的空间,而是与其他功能空间不断融合、交叉的复合型态。大型商业建筑中的中庭空间具有重要的空间意义,它同商业建筑的各个功能空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起着统摄全局的作用。中庭空间在大型商业建筑商业空间中的运用可以说是满足人们现代购物复合行为目的及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空间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目前,国内外中庭设计的相关书籍还较为匮乏。国外技术人员对中庭的研究涉及采光顶、自然通风、烟气控制等方面,并大多建立在模型及数值分析的基础上。国内的期刊、学位论文等文献中对于中庭的空间形式、物理环境、通风、防火、景观、和节能等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探讨研究。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将从波特曼“中庭旅馆”案例出发,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探讨公共建筑中庭的空间设计,尤其侧重在大型商业建筑中庭的空间设计。

二 波特曼“中庭旅馆”

在波特曼的中庭中,有三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玻 璃电梯、自动扶梯与旋转餐厅。波特曼追求者动态的空 间,在这个观点上,他深受另一位大师赖特的影响。于 是乎,他在他的中庭中改压抑的、封闭的电梯空间,为 发散的、透明的玻璃电梯。而自动扶梯与旋转餐厅,则 将整个中庭的静态空间打破:往来的人群,迷离的彩灯,华丽的喷泉,虚幻的倒影——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使 得整个中庭充满了动感。在这儿,人们或“以静观动” 或“以动观静”。他们在看风景,同时也是别人的风景。这种理念,与苏州园林的“步移景异”“处处皆风景,处处是山水”相当接近。

在波特曼看来,城市的发展,带来的是城市的拥挤 不堪,是公共空间的急剧减少。于是,波特曼从亚特兰 大海特亚摄政旅馆的中庭开始到底特律文艺复兴中心旅 馆的中庭,都一直致力与将中庭塑造层一个微观意义上 的城市生活舞台,一个新的公共空间。波特曼将一些室 外的活动带入室内,如散步逛街交谈喝咖啡等等。同时 又将大量室外缺少,但人们极为渴求的东西,如绿化植 物室内湖喷泉雕塑。在通过对光线的巧妙组合,结合为 一个具有“世外桃源”效果的中庭空间。

想必相当多的同学已经去过厦门的SM城市广场。那 儿也有一个巨大的中庭空间,也同样有自动扶梯与玻璃 电梯,同样有大量的装饰。但我到那儿并没有轻松与暇 逸的感觉,反而产生了逛街购物常有的疲劳感。仔细对 比一番,发现SM广场少了波特曼中庭的绿色植物,水流 与休闲区(比如咖啡座,冷饮座),却多了许多叛卖小吊饰或小电器的地摊式小店。以我个人认为,如果将这些小摊换成休闲桌椅,再加上一些植物,喷泉,雕塑,想必会更加舒适,更加接近城市广场的意味。当然,这仅代表我个人的想法。三 公共建筑中庭的形式及与商业建筑的结合

从波特曼“中庭旅馆”中,我们感受到现代中庭的定义极大的扩大了。我们从中也能发现中庭的形式与公共建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特别是商业建筑。因此,我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对商业中庭的设计方法与理念作总结与分析: 中庭的开敞形式及与商业建筑的结合

1)中庭空间在建筑中的布置方式:中庭空间在建筑中有单向、双向、三向及四向等布置方式。

2)与商业建筑的结合

(1)四向中庭为封闭型中庭、围合式中庭,也是建筑设计中较为常见、较为典型的一种中庭布置方式。(2)连接式中庭也称为双向中庭。这种中庭形式是运用高架的玻璃采光和围护结构把两段或几段建筑相连接起来。(3)单向中庭及双向中庭作为过渡式空间。中庭的组合形式及与商业建筑的结合

1)公共建筑中多种中庭方式组合及其他方式:(1)水平组合;(2)竖向组合。2)从与商业建筑的结合

水平组合是多种中庭样式及垂直交通的相组合而成,从而达到多个视觉和感官中心,使建筑空间由多个不同形式的中庭组成,形成一个三维空间,达到步移景异、各有千秋,更具有灵动的生命力,因此,在大型商场中经常采用。中庭与周围空间的联系方式及与商业建筑的结合 1)中庭与周围空问的联系方式

(1)独立式中庭:沿中庭高度方向,用玻璃或其他建筑材料将中庭与四周建筑空间分开,这样中庭内的热环境不会对其他临界建筑空间产生影响。

(2)开放式中庭:普遍运用在建筑中,中庭直接与相邻的建筑空间相连通,中庭的热环境会对其他建筑空间产生直接的影响。2)中庭空间与商业建筑的结合

开放式中庭有着明显优势,在大型商业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把商业建筑的各个功能空问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起着统帅全局的作用,这也是中庭设计的重点和难点。(1)

气氛营造。在大型商业建筑中中庭空间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庭为商业空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瞬间,如同歌曲中达到高潮部分,同时也成为商业空间打造了特殊的商业氛围的场所。形成整个商业空间的景观中心:回廊、旋转楼梯、通透的景观电梯、商品的展示空间等处理方式也增添了繁荣的商业气氛。

(2)

交通组织。中庭多采用扶梯、景观电梯交通方式组成商业建筑的垂直交通枢纽空间。不同方向的人流在这里汇集,成为整个建筑的人流集散中心。(3)

多元化。中庭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休息、交往的场所。

(4)宽扩的场地,人流的聚集成为商场商家举办各类活动的重要场所,使中庭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空问。不仅招揽顾客同时提升了商业价值。(5)

环保、绿色、生态。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强调

节能减排的今天,生态建筑将会带来新的发展。中 庭空间在促进室内通风、改善自然采光、利用光合 作用、吸收太阳辐射等方面的生态效应也逐渐被人 们所认知,中庭在建筑空间的精彩演绎,也是生态

建筑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右图为德国盖尔森基兴日光能科技园,其利用南北

走向的中庭为建筑引入自然通风。应该注意到建筑 师在中庭进风口侧设置大片水面和绿化,其目的在 于保持该处较低的表面温度,从而保证经由该表面 吹入中庭内的空气温度较低,以获得良好的降温效 果。

(6)自然的回归。为了能实现都市中梦想,为了能身临其境,把自然景观搬到中庭内,来慰藉我们的情感。

四 商业建筑中庭的平面设计

中庭的平面形式可以分为:点状、线状、环状三大类。1)点状中庭在商业建筑的应用

点状中庭主要包括圆形、正多边形、矩形、不规则多边形等平面形式。

圆形和正多边形都具有静止、内敛的特征。这类中庭间往往位于整个建筑的核心位置,通常是设计师组织建筑空间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平面较为规整的酒店、商场、市政建筑中。矩形中庭是较为常见的形式,它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利于组织人流,同时增强人们对空间的识别性。

2)线状中庭在商业建筑的应用

线状中庭即长向中庭,其平面形式多为带形布置。线状中庭具有很强的方向性,通过空中过廊的连接从而创造一种巧妙充、丰富的空问形态。一般通过明亮的色彩、别具一格的采光顶棚处理、沿中庭内街不同立面风格的处理,营造出丰富、繁华的商业氛围。也常被建筑师当作平面构图中的轴线而成为组织建筑空间的重要手段之一。3)环状中庭与商业建筑的结合

环状中庭在商业建筑中并不常使用,只是在个别高层和底层局部使用。

五 结语

中庭是建筑内常用的一种空间类型,作为室内空间它具有封闭的空间形式与宜人的气候条件,但同时它又作为一种外向的城市空间,容纳了一定的城市活动,丰富了城市街道生活。在现代城市中心充斥超大体量建筑的情况下,中庭是对人的尺度的召唤,是对传统空间模式的一种复归,是城市空间向建筑室内空间的一种延伸。而那些还未被挖掘出的中庭应用理念,兴许就会由我们当中的某一位来发现。

【参考文献】 雷涛;《生态建筑中的中庭空间设计探讨》,摘自《建筑学报》;2004年 任相松,崔博;《浅析公共建筑中庭的空间设计》,摘自《城市设计》;2011年 3 谢浩,倪红.体现岭南建筑特色的中庭空间[J].城市,2008年

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分析 篇2

在进行公共建筑空间组合设计中, 需要对公共建筑空间的功能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 选择合理的结构选型, 建立紧凑的总体空间环境布局。公共建筑空间的组合是千变万化和多种多样的, 在进行组合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实际情况, 做到主次清晰, 层析分明, 条理有序。

1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原则

由于公共建筑的功能复杂性, 在进行空间组合时所要考虑的因素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 但总体要遵循以下五条基本原则。

1.1 功能分区合理

必须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联系特点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空间组合形式。功能分区是将建筑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 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加以划分与联系, 使分区明确又联系方便。

1.2 流线组织明确

流线组成为不同人流和货流, 组织方式有平面和立体。明确、尽量避免交叉和相互干扰。如某旅馆住宿客流、非住宿客流以及后勤服务人流要分开 (见图1) 。

1.3 空间布局紧凑

在对建筑各组成空间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和流线组织的前提下, 进行合理的设计, 使空间布局紧凑, 适当提高使用面积的比例。可采用的手法有:加大建筑进深, 增加进深可以使布局紧凑, 减少交通面积;增加层数;降低层高;在尽端布置大空间, 有利于节省走道, 布局紧凑。

1.4 结构选型合理

空间的组合应有利于结构的布置。常用的结构类型: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采用合理的结构类型,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类似的空间采用相同的结构形式, 大小空间尽量避免大空间上布置小空间。

1.5 设备布置合理

民用建筑中的设备主要包括上、下水, 采暖通风、空调以及电器照明。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充分考虑设备要求, 使建筑、结构、设备三方面相互协调;②合理安排设备用房的位置, 如锅炉房、水泵房、冷冻机房以及电梯机房、消防控制室等用房。

2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方式

2.1 以通道等交通空间联系使用空间的组合

这种空间组合的特点是各个房间的组成, 在功能要求上, 基本需要独立设置。所以各房间之间就需要有一定的交通联系方式, 如走道、过厅、门厅与之联系, 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整体, 通常称这种组合方式为“走道式”的建筑布局。越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布局形式, 特别是对于某些公共建筑类型来说尤为适用, 例如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医疗建筑等。这种布局方式通常有两种:①走廊在中间联系两侧的房间, 称为内廊式;②走廊位于一侧联系单面的房间, 又称为外廊式。内廊式主要优点为走道所占面积比较小, 较外廊式布局经济。主要缺点为房间朝向有一半基本不好;处理不当易形成黑走廊。外廊式主要优点为所有用房基本可得到良好的朝向、通风和采光。主要缺点为走廊过长、偏大的辅助面积、过小的建筑进深。

2.2 以套穿的方法将主要空间按一定序列的组合

这种空间多要求有一定的连续性, 基本可归纳为五种形式:

2.2.1 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

这种布局形式具有流线紧凑、方向单一、简洁明确;流程不重复、不逆行、不交叉等优但也有流线不灵活、人多时易拥挤、不利单独使用某空间等缺点。主要用于展览性建筑。

2.2.2 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

向将空间围绕放射状的交通枢纽加以组合, 是这种布局的基本特点。优点是:流线简单、使用灵活, 各空间可独立使用。缺点是:流线不够明确、易造成交叉干扰、各空间内呈袋状流线, 易产生迂回拥挤的毛病。

2.2.3 串联兼走道的空间组合形式

这种形式优点在于能使各个主要空间单独串通, 又能通过走廊间接联系, 所以具备串联与放射组合空间的双重优点, 灵活适应性强。但处理不当易产生加大面积、增加造价、占地多等缺点。

2.2.4 放射兼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

这种布局的特点具有空间组合紧凑、适应性强, 兼备串联、放射与走道相联系的优点, 但是也易出现人流大时易拥挤与秩序混乱现象。

2.2.5 大空间分隔的组合形式

空间和人流活动皆组合在一个完整的、综合的大空间之中, 具有使用机动灵活、空间利用紧凑, 流线自由灵活的特点。

2.3 以大型空间作为主体穿插辅助空间的组合

这类建筑通常都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 作为活动的中心, 而在大空间的周围, 布置附属的空间, 并且它们之间有比较密切的联系。这种类型的建筑常见的为:体育馆、影剧院、车站、空港、大型综合展馆、大型商场。

2.4 高层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

高层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与多层的公共建筑相比, 是有较大差别的, 首先在交通组织上, 高层垂直交通系统的安排, 是整个布局的关键, 而在多层公共建筑中, 就不像高层建筑中这么突出。另外在结构体系上, 多层公共建筑主要考虑垂直受力系统, 而在高层建筑中, 除考虑垂直受力外, 更重要的是考虑水平风力及地震力的影响。高层公共建筑类型主要可分为:板式和塔式两种。

2.5 综合性的空间组合

某些公共建筑因功能比较复杂, 不可能只运用某一种单一空间组合形式来解决问题时, 常常采用多种空间组合形式, 一般称为综合式的布局方式。

3 案例分析

3.1 四川省博物馆

设计师从巴蜀文化中浓缩提炼艺术符号融入室内, 手法简约而不失文化个性品味, 兼有古朴典雅和大气内敛的大型公共文化建筑形象。且室内展示设计在色彩材质氛围上与展示内容紧密结合, 最大限度地烘托精美的文化展品, 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充分满足博物馆的安全、坚固、耐用、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利于文物保护并环抱节约的要求。大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展示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的风采。在突出功能文化特征的同时选用显色性高的光源进行照明设计, 塑造“新奇特”的氛围和光环境。采用多种手法及声音多媒体技术, 加强展示效果和宣传形式, 能更有效地突出宣传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在人流导向组织上力求简明便捷、视觉合适, 参观路线最短。方案从博大精深巴蜀历史文化中吸取精髓, 雍睿大气, 浓郁的人文历史氛围, 展现古朴典雅, 内敛而平和, 做到简洁而不失个性、标志性, 既能突出巴蜀文化特征, 又兼具新颖、独特现代优雅的特征, 使之既是四川省又是中国的文化殿堂, 将历史与未来, 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在一起。

3.2 国际花卉艺术馆

国际花卉艺术馆, 是世博园的主题馆, 总占地面积19148m2, 建筑面积4798m2, 由三个边长24m的正六边形组成。整个建筑的平面布局是由远古植物三叶草演变而来。隐喻建筑由大地中“破土”而出, 给人“源于自然、高于自然重又归于自然”的感受。其内部空间充盈而富于变化, 非常利于展示空间设计创作。该展馆展开了设计的主题———“凝固美丽”。通过对整个空间的设计和规划, 把现代声、光、电的技术与鲜花保鲜技术相结合, 通过恰当的空间展示, 把鲜花最美的姿态呈现给大家, 在这浪漫缤纷的花的海洋里, 我们尽情感受花之香, 花之美, 花之韵。同时也把展示、互动、消费三大功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进入大厅,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简约、时尚, 层次对比分明的异性logo屏风, 球形和叶片膜结构吊顶装饰的点缀, 表现含苞待放的生命初始阶段, 整个氛围显出雅致而神秘的色彩。在入口左侧放置花神树, 游客可自由上下此树, 体验感受人与自然的结合。通过人们对鲜花的感性认识, 引导人们开始一个情景消费的序曲。

走过神秘花园布入眼底是赫然开朗的3D影院厅, 利用科技的造物之美, 营造夺目的幻象空间。带有柔美自然曲线的天花, 犹如盛开的花朵, 经全息成像系统和鲜花的点缀, 让这“世间最唯美的精灵”永远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从感性上更提升人们的消费理念。花雨走廊依附于四个名花厅外围, 给人们展现花的相关历史文化, 如:12月花神及12星座与花的代表、花卉文化的诞生与发展等。花雨走廊环绕成围合状态, 仿佛环抱着整个展厅, 保护这“世间精灵”永不凋零。

展馆巧妙利用通道空间, 使游客在与大师们的亲密接触中自然过渡到多功能活动区。步入该区, 展现给人们的是壮丽夺目的中心旋转舞台, 以及延伸出的“花瓣”, 体现花卉生命的张力, 利用声、光、电系统、可活动花架和展板, 实现空间格局的任意变化。该区有配套齐全的会议展会活动设施 (如:更衣间、配套餐厅等) , 使该区域不仅有展示功能, 更具备多功能营销服务。在3号厅的中心是现代科技与时尚创意相结合, 游客在这里既能看到以花为素材做的各种工艺产品, 更能直接感受到花在现实生活中的可创造性 (如:鲜花书签、干花工艺品、香熏、玫瑰油等) , 让游客从理论上体会花的价值观, 从而再次升华游客消费欲望。经过旋转舞台, 映入眼帘的是优美的大花瓣造型17层台阶通道, 张开的花瓣, 犹如敞开的怀抱, 向人们发出热情的邀请。台阶两旁玻璃造型内, 穿插着各种艺术造型的花枝, 台阶两旁玻璃造型内, 穿插着各种艺术造型的花枝, 台阶中延伸的落地花球纱幔, 尽显轻盈柔曼, 富含诗意的花瓣位于顶部。中间以鲜艳的暗纹地毯铺设出星光大道, 给来此举行婚礼的新人们营造一份庄重与浪漫。

4 结语

公共建筑是供人们进行活动的主要场所, 不同的建筑性质对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求也是不同的。在公共建筑空间组合设计中, 要结合具体的设计条件, 进行综合的考虑, 全面的分析问题, 才能掌握好公共建筑设计的基础。

摘要: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公共建筑空间组合设计, 对公共建筑空间组合设计要按照基本原则进行, 对建筑公共空间的舒适感、立体感等进行全面的实现, 保证公共建筑空间资源最大化, 从而提升公共建筑空间的组合设计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公共建筑空间的组合设计相关内容。

关键词:公共,建筑,空间,组合,设计

参考文献

[1]金景春.分析公共建筑空间的组合设计[J].门窗, 2012 (04) :84~86.

[2]朱勇.浅析公共空间的建筑元素---玻璃[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1 (15) :93~95.

[3]蔡一暄, 杨学惠.科技新城公共空间设计---以烟台辛安河东为例[J].重庆建筑, 2011 (05) :77~78.

公共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篇3

摘要:本文根据工程实例对某公共建筑结构设计采用的多种解决方案,在不同部位能较好地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公共建筑;结构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单体建筑,总建筑面积1.4x104m2。建筑内部由剧场、会议商务、展厅等功能组合而成。由于建筑功能的多样化,出现跃层或层高不同、大跨度楼盖等平面及竖向均不规则的现象。主结构为框架结构,业主要求要以低成本及多种结构形式混合来达到建筑功能的要求。本项目的结构设计重点是如何通过调整结构布置和加强结构整体性能来满足复杂结构的抗震性能。工程抗震设防分类为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6度,抗震措施7度,框架的抗震等级二级,50a一遇的基本风压0.35 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风荷载体型系数1.3,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一C40,钢筋采用HRB400,钢材采用Q345B及1860级钢绞线。设计荷载均按现行荷载规范进行取值。

二、岩溶地区基础设计

考虑施工的方便及可靠性和结构的经济性,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场地处在石灰岩溶地区,部份岩面高出基础埋深的石灰岩,需进行凿除;部分基础位于岩层断面处,且落差较大,需加大受力面积并用混凝土填平至最高点方能做基础持力层;部分基坑经开挖较大深度后仍未发现持力层(如舞台后侧部分的基坑),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 ;设计采用换填毛石混凝土的方法处理该部份基础,严格控制相鄰基础的沉降差满足规范要求。设计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了基础的处理措施,但每个基础的埋深随岩石面变化、处理措施均有不同。持力层变化大,岩面破碎,从局部岩面出露,到岩面深7~10m,采用独立基础,现场逐一核准每一基础标高、尺寸,减少了桩基施工难度。

三、不规则平面、超长结构设计

结构长104.8 m,宽74 m,平面不规则,存在开大洞和楼板不连续的情况,楼面亦存在高差、错层。结构设计中通过调整结构布置、加强薄弱部位的连接及周边梁板的配筋,采用弹性板计算复核配筋等措施,保证结构平面的刚度和整体性能。

此外,由于建筑立面及功能需要,平面内不设置抗震缝和伸缩缝。但由于结面内设置了后浇带,并加强了构件配筋。结构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二层平面结构布置

四、大跨度混凝土楼盖设计

展厅、大型会议室的屋面为大跨度结构,展厅的跨度为17.4 m,梁高限制900 mm。为满足强度、变形要求,采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梁。梁截面尺寸400 x 900,跨高比约1 /20,预应力梁单向布置,梁间距为2.5 m。采用预应力梁的优点是施工简单、变形小。典型预应力梁施工图如图2所示。

图2 预应力梁

主体完工后预应力部分的实景如图3所示,整个楼盖呈现出一种结构之关,梁截面整齐划一,梁沿一个方向布置时纵向可走喷淋答,有效满足净高需要。

图3 20m跨度预应力梁展厅施工完成图

1~4层展厅、两边门厅部分框架跨度为14.2 m,柱距为8.2~12.6 m不等。经过对比分析,在此跨度以内可以不采用预应力,简单采用单向密肋梁楼盖予以实现。梁高为900mm,梁间距为2.1 m,在恒载和活载作用下梁的挠度不满足要求,要求施工时预先垂直向上起拱,最后计算发现梁配筋并不大,仅1.2%左右,在经济配筋率范围之内。密肋梁的布置如图4所示。

图4 密肋单向楼盖局部平面布置

五、钢结构屋盖设计

剧场屋盖横向跨度30m,长30m,舞台顶屋盖宽30m,进深20 m。从便于施工、经济竹省的角度来考虑,观众席及舞台屋盖采用钢管析架+支撑的钢结构屋盖体系,屋面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满足建筑隔音要求的同时也避免了高空支撑模板的困难。观众席钢屋架下安装悬挂面光桥,舞台钢屋盖下悬挂演出设备的钢构格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

采用钢桁架结构的优点是自重轻,设备管道等可以从桁架中间穿过,间接增加建筑空间。不占用建筑空间,在大跨度结构中经常使用。钢桁架和混凝土楼板及周边混凝土结构结合部分构造需考虑防水及建筑美观。

钢结构的图纸绘制应采用简明、清晰的表达方式以便于施工。钢构件的设计连接充分考虑减低施工难度。实际施工反映效果良好,钢结构施工安装没有施工难度,钢析架采用地面拼装完成,一次安装就位,高空作业的工作量很少。

剧场屋盖采用钢结构桁架(图5),为满足剧场的隔声要求采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剧场屋面离地面标高为19.4m,28.2m采用普通模板现浇楼面的方式,其高空模板施工代价过大,经比较采用不需要模板支撑的钢筋桁架楼承板,降低了施工难度并节省了高空支模成本。

图5 观众厅钢结构屋盖平面布置

钢筋桁架楼承板是将楼板中的钢筋在工厂采用设备加工成钢筋桁架,并将钢筋桁架与镀锌钢板在工厂焊接成一体的组合模板。该模板系统是将混凝土楼板中的钢筋与施工模板组合为一体,组成一个在施工阶段能够承受湿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载的承重构件。在使用阶段,钢筋桁架与混凝土共同工作,承受使用荷载。钢筋桁架楼承板上、下弦钢筋采用成盘供应的热轧带肋钢筋(HRB400)或冷轧带肋钢筋(CRB550级);腹杆采用成盘供应的冷轧光圆钢筋;底模采用镀锌钢板,厚度常用为0.5 mm,双面镀锌量不小于120 g /m2。钢桁架楼承板具有技术领先、施工快捷、抗震、防火、防腐性能好、质量稳定、安全可靠、板底平整、关观环保、选材经济、综合造价低、板型丰富等优点。本项目采用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如图6所示。

图6 钢筋桁架楼承板

六、计算分析

(一)SATWE弹性反应谱计算结果

结构计算软件卞要采用SATWE进行计算。在弹性阶段各项指标均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其中前三个周期为 ,X方向位移比为1.14,Y方向的位移比为1.22。从计算结果来看,虽然平面较为不规则,但可通过楼面加强,尽量调整竖向构件布置等方式,结构抗扭转性能较好。

(二)弹性时程分析结果

由于平面不规则,设计时采用了SATWE进行了小震作用下的弹性时程分析。根据抗震规范,加速度峰值取18 cm/S2,通过与反应谱方法进行比较,反应谱方法分析出结构X方向和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别为1 /3 174及1 /2 175,而弹性时程分析方法得出结果为1/3 033和1/2 066,结果比较接近。在基底剪力方面,反应谱方法分析时X方向和Y方向剪力分别为5003 kN和4163kN,而弹性时程分析方法得出结果分别为5820kN和4710kN,结果相近。

(三)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为了考察结构在大震阶段的表现,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了考察,所用软件为EPDA&PUSH,采用第一振型的楼层剪力分布模式作为侧推荷载模式,静力推覆结果如图7所示。罕遇地震性能控制点对应的x方向结构顶点位移为30.6 mm,此时基底剪力约为20 346 kN,约为小震时的4倍,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 /588远小于规范的1/100的限值。说明结构在罕遇地震下也能保证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

图7 静力弹塑性分析能力谱与需求谱

设计还分析了罕遇地震作用下塑性铰的发展情况。随着荷载一步一步增加,二层平面图中右上角楼板削弱比较严重的周边梁柱首先出现塑性铰,随后就是右侧柱子不断出现塑性铰直至完全屈服,而在此过程中左侧区域由于楼板比较连续,梁柱出现塑性铰的不明显。此结果进一步说明楼板对于结构抗震性能的贡献比较显著,结构设计时应尽量采取措施减小楼板开洞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

七、结束语

本公共建筑面积不大,但是如何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采用不同的技术以满足建筑功能和结构本身受力的需要是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设计中必须对平面和竖向进行优化,使得结构设计除了保证建筑本身的安全和抗震需要之外,能更好地为建筑功能服务。本工程设计过程在建筑的不同部位混合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设计思路可供同类建筑参考。

参考文献:

[1]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要点 篇4

第一章

总论

如何理解建筑?在文明社会建筑不仅是人们遮风避雨、抵御寒暑、防止虫兽侵害而建造的赖以栖身的场所,同时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载体 建筑的三要素:功能、艺术、技术;建筑的本质:空间

第二章

民用建筑概述

一、建筑的分类

㈠按使用功能分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 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㈡ 建筑根据高度和层数可分为低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 ⑴ 住宅建筑:1~3层为低层;4~6为多层;7~9为中高层;10层为高层 ⑵ 公共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⑶ 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⑷ 工业建筑(厂房):分为单层厂房、多层厂房、混合层数厂房 ㈢ 按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材料分

⑴钢筋混凝土建筑⑵块材砌筑结构⑶钢结构⑷木结构⑸其它结构建筑 ㈣ 按建筑的结构体系分

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现浇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

二、建筑分级

㈠ 建筑物的耐久年限等级 以主体结构确定的设计使用年限:

Ⅰ类 10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Ⅱ类 50年,普通建筑;

Ⅲ类 25年,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 Ⅳ类 15年

临时性建筑; ㈡ 建筑物的耐火分级

耐火极限:按照规定的火灾升温曲线,对建筑构件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性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三类:非燃烧体

难燃烧体

燃烧体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

三、中国基本建设程序 ⒈ 提出项目建议书 ⒉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⒊ 进行项目评估 ⒋ 编制设计文件 ⒌ 施工前准备工作 ⒍ 组织施工 ⒎ 交付使用

四、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㈠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熟悉设计任务书,搜集设计基础资料,设计前的调查研究 ㈡ 初步设计阶段

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主要方向的立面图、主要部位的剖面图、透视图或模型;工程概算书 ㈢ 技术设计阶段(扩初)㈣ 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

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各个方向上的立面图、剖面图、构造节点详图、工程预算书、计 算书

五、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㈠ 建筑设计的要求:功能要求、技术要求、经济要求、造型与空间要求、规划与环境要求 ㈡ 建筑设计的依据:

1、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2、家具设备的尺寸和所需要的空间(常用家具及设备的尺寸即布置情况)

3、自然与环境: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

我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五大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

风玫瑰图: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的百分数值,并按一定比例绘制,多用八个或十六个罗盘绘制。(会识图)

4、材料与施工技术

5、有关法律法规

建筑模数制:为了使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和组合件实现工业化大生产,使不同材料、不同形式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符合模数并具有较大的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建筑造价,我国制定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标准规定:三种模数:基本模数的数值为:100mm,其符号为M;扩大模数:3M、6M、12M、15M、30M、60M;分模数:1/10M、1/5M、1/2M(不同的适用范围注意在设计中的应用)基本模数主要应用于建筑物层高,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截面;扩大模数主要应用于建筑物的开间

或柱距、进深或跨度、层高、构配件截面尺寸和门窗洞口等处;分模数主要应用于缝隙、构造

节点及构配件截面等处

第三章

建筑的总体环境设计

一、如何理解建筑环境?

建筑环境可分为非物质环境:人类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经济环境等等 物质环境: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

二、建筑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的内容)

确定各建筑物的位置及其形状;布置道路网(广场、道路);布置建筑小品与绿化;竖向设计;保证建筑群的环境质量;考虑消防要求;考虑群体空间的艺术效果

三、室外空间与场地、绿化、建筑小品

㈠ 室外场地可分为① 集散场地② 活动场地③ 停车场地 ㈡ 环境绿化的功能及布置

1、功能: ①心理功能②生态功能③物理功能:划分空间、隐丑蔽乱、遮阳隔热、防御风袭、隔声减噪

2、布置: ①小游园绿化形式:规则式、自由式、混合式②庭院绿化:小园(天井)、庭园、庭院③屋顶绿化:整片式、周边式、自由式 ㈢ 建筑小品的种类及作用

种类:城市家具、种植容器、绿地灯具、污物贮筒、环境标志、围栏护柱、小桥汀步、亭廊、花架

作用:1、利用建筑小品强调主体建筑物 2、利用建筑小品满足环境功能的要求 3、利用建筑小品分隔与联系空间 4、利用建筑小品作为观赏对象

四、建筑群的环境质量

建筑朝向的影响因素:日照、通风及相邻道路的走向 建筑间距的影响因素:日照、通风和防火、防噪、通风等要求

日照间距的计算(日照间距系数)D=H0×L D—两幢建筑之间的间距HO—建筑物减去底层窗台的高度L—日照间距系数

通风间距:满足日照间距一般也满足通风间距

防火间距: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物为高层还是多层有关(关键数据6米、13米)

五、例举几种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方法(运用实例理解应用)

1、对称式组合2、轴线法:轴线对位和轴线旋转法

3、重复母题法

4、辐射式组合5、簇群式组合6、院落式组合7、简单形体的组合

六、公共建筑室外空间与环境处理的关系:利用与创造环境 第四章

建筑的功能关系与平面组合

一、民用建筑的平面组成(按使用性质分):主要使用部分、辅助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

二、使用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的确定

㈠ 房间的面积由房间内部活动特点、使用人数多少、家具设备的多少等因素决定的 ⑴ 家具或设备所占面积 ⑵ 人们在室内的使用活动面积 ⑶ 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㈡ 房间平面尺寸是指房间的面宽和进深,而面宽常常是由一个或多个开间组成

1、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的要求

2、满足视听要求

3、良好的天然采光

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

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三、房间的门窗设置

㈠ 门的宽度、数量和开启方式 ⑴门的宽度常用900mm左右

⑵住宅中的卫生间浴室的门700~800mm ⑶室内面积大、活动人数多的房间门的宽度及数量应增加 ⑷门大于1000mm时,通常采用双扇门,宽度为1200~1800mm左右

⑸一个大房间房间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20m2,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非高层建筑中,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外,房间位于走道尽端,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15.0m、其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m;等等(注意设计中的应用与整理)

⑹人流大量集中的公共活动空间,门的总宽度按每100人650mm宽计算,并应设置双扇的外开门。

㈡平面中门的位置:考虑室内交通路线的简捷和安全疏散的要求;空间充分利用,有利于家具的摆放;组织有效地穿堂风 ㈢ 窗的大小和位置

大小的确定:采光面积比,窗口透光部分的面积和房间地面面积的比

四、辅助房间的设计:卫生间的常见设计形式与基本数据

五、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㈠交通联系部分可分为水平交通联系:走廊、过道;垂直交通联系:楼梯、坡道、电梯、扶梯等;交通联系的枢纽:门厅、过厅

㈡基本数据:百人疏散指标650mm/100人;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㈢置一部楼梯的条件:二层或三层的建筑(医院、疗养院、托儿所、幼儿园除外)符合下表要求,可设一个疏散楼梯。

九层及九层以下,建筑面积不超过500m²的塔式住宅,可设一个楼梯。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 m²、且每层人数不超过30人的单元式宿舍,可设一个楼梯。㈣门厅设计:门厅过厅是建筑主要出入口和交通枢纽处的重要空间,它除了起到内外空间的过渡及交通联系外,往往还兼有其它的功能。①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②确定合理的面积③组织好门厅及过厅内的流线④突出建筑物的个性特征

六、建筑的功能关系(理论的实践应用)

公共建筑设计中,处理功能关系的核心问题是

1、功能分区

2、人流组织

3、空间组成 在进行建筑平面布置时,最常用功能关系图和人流分析图来分析和确定空间关系

㈠ 功能分区原则:

1、处理好主与辅的关系

2、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

3、处理好“闹”与“静”或“动”与“静”的分区关系

4、处理好“清”与“污”的分区关系 ㈡ 交通流线的类型及要求:

类型可分为:

1、公共人流交通线

2、内部工作流线

3、辅助供应交通流线

要求:

1、不同性质的流线应明确分开,避免互相干扰

2、流线的组织应符合使用程序,简洁、明确、通畅、不迂回

3、流线的灵活性

4、流线的组织与出入口设置必须与室外道路密切相关

七、几种典型的建筑平面组合方式及应用

1. 通道式(走廊式)可分为内廊式、外廊式、连廊式等

特点:使用空间与交通联系空间分隔明确,房间之间的干扰;各部分之间联系方便;走廊的长短随连接房间的多少而变,平面组合比较灵活;

适用:各个房间既要相对独立又要保持适当联系的各类建筑,如办公楼、教学楼、科研楼、医院、疗养院、旅馆、宿舍等

2.穿套式:串联式和放射式,把各个房间直接衔接在一起,相互穿通,把使用面积和交通联系面积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组合方式称为套间式组合。特点:房间之间相互联系简捷,面积利用率高。适用:展览馆、商店等

3、大厅式:以体量巨大的主体空间为中心,其他附属或辅助空间,环绕着它的周围布置。特点:主体空间突出,主从空间突出,主从关系明确,房间之间相互联系紧密 适用:电影院、剧院、体育馆等

4、单元式:以楼梯间或电梯间等垂直交通联系空间来联系各个房间,构成一个独立单元;或者建筑平面中联系密切的使用房间成组出现,并形成各自独立的单元。特点:平面集中、紧凑、单元之间互不干扰,易于保持安静 适用:住宅、幼儿园等

5、庭院式:房间沿周边布置,中间形成庭院,庭院面积大小不等,可以作为绿化、活动或交通场地。有三合院、四合院;可设一个院或多个院

特点:使用上安静,冬季可防沙,防风,室内外空间融合,各部分联系可通过庭院调节,还可以与其他形式结合使用,范围广泛

适用:居住建筑,文化馆、纪念馆、医院、办公楼以及旅馆等多种形式

第五章

建筑空间设计

一、单一空间的形式处理应从那几方面入手 ㈠空间的尺度与体量 ㈡空间的形状与比例 ㈢空间围透关系的处理 ㈣内部空间的分隔处理

㈤界面(天花、地面、墙面)的处理(色彩、质感、形式等方面)

二、多空间组合的处理手法(掌握)

㈠ 空间的对比与变化:1.高大与低矮之间2.开敞与封闭之间3.不同形状之间4.不同方向之间

㈡ 空间的重复与再现:与对比相对立的--韵律和节奏感 ㈢ 空间的衔接与过渡 ㈣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借景、流动空间

㈤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1、用特殊墙体(曲线墙体等)进行引导

2、用特殊形式的楼梯或踏步进行引导

3、通过天花地面的处理进行引导

4、利用空间的灵活分隔,暗示另外空间的存在,隔而不断

㈥空间程序(序列)的组织:空间序列组织指的是运用对比、重复等手法将个别的、独立的空间组成一个有序、有变化、统一完整的空间

三、外部空间的形成(理解)

1、外部空间与建筑体形的密切关系

2、外部空间的形成是由建筑围合空间与空间围合建筑两者及两者之间的复杂形式构成的

3、外部空间的封闭程度不单取决于围合的形式,同时还取决于建筑物高度与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四、外部空间处理手法

外部空间的对比与变化;外部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外部空间的程序组织;外部空间的视觉分析

人眼观赏规律 H——27°~45°(局部、细部)2H——18°~27°(整体)

3H——<18°(整体及环境)双眼水平视区:120゜

最佳水平视区:60゜

第六章

建筑造型设计

一、建筑形体与建筑空间的依存关系

二、建筑造型设计包括建筑的体型、立面和细部处理三方面设计内容

三、建筑造型的艺术特征

1、建筑造型应反映建筑的个性特征

2、建筑造型应有利于结构、施工技术的特点

3、建筑造型要适应于基地环境和群体布局的要求

4、建筑造型应符合建筑美学原则

5、建筑造型应与一定的经济条件相适应

四、建筑造型美学原则 多样统一——根本原则

建筑构图形式美规律:统一与变化、韵律与节奏、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比例与尺度 统一:以简单的形体求统一;主从分明,以陪衬求统一;以协调求统一

均衡:主要是研究建筑物各部分前后左右的轻重关系。在建筑构图中,均衡与力学的杠杆原理是有联系的。

稳定:是指建筑整体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一般说来上面小,下面大,由底部向上逐层缩小的手法易获得稳定感。对比:建筑各部分之间的显著差异,表现在量、形、方向、虚实、简繁疏密、色彩质感、光影明暗等方面

微差:不显著的差异

韵律:形式美学上的韵律是指当形式要素如造型、色彩、材质、光线等等以某种规律出现刚给人们视觉和心理上产生的节奏感觉。韵律本身具有条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的特征。连续韵律:以一种或者是几种符号元素进行重复

渐变韵律:连续重复的符号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逐渐变化,大小、高低、色彩等 交错韵律:有组织的进行重复、交错和穿插

起伏韵律:变化要素在保持连续的状态下时起时伏

尺度: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与人体之间在度量上的制约关系,用以表示建筑物正确的尺寸或者表现所追求的尺寸效果。三种:

1、自然尺度

2、夸张尺度

3、亲切尺度

比例:一个整体中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建筑空间中,就是空间在长、宽、高三个角度之间的关系。所谓推敲比例,就指通过反复斟酌而寻求三者之间的最佳关系。整体形式中的一切有关数量的条件,如长短、大小、高矮、粗细、厚薄、轻重等,在搭配得当的原则下,既能产生良好的比例效果。

五、建筑体形与立面设计

第七章

建筑技术经济问题的分析

一、建筑与结构

现代建筑的结构体系可分为平面结构体系和空间结构体系两大类。㈠平面结构体系

1.承重墙(柱)结构2.框架结构 3.桁架结构 4.拱形结构 5.刚架结构 ㈡空间结构体系

1.网架结构 2.悬索结构 3.折板结构 4.壳体结构 5.充气结构 6.张拉膜结构

二、承重墙结构的几种形式及各自的优缺点

一般的民用建筑中,承重墙(柱)结构为常用的结构形式。

承重墙(柱)结构具体分为: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外墙内柱混合承重。横墙承重:刚性较好,抗震能力好,整体性好;纵墙不承重,开窗造型较自由,亦可有凹凸变化。空间划分差,不灵活;省楼板,但墙多。适用于宿舍、住宅等居住建筑;

纵墙承重:空间划分灵活,适应功能要求;受正向风荷易变形,纵墙承重,开窗受影响,造型受限制,费板省墙,刚度小。适用于使用上空间要求较大,隔墙位置可能变化的房间,如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医院等公共建筑; 纵横墙承重:纵横墙同时承重,房间安排较为灵活,房屋刚性也相对较好,楼板方向不同,施工比较麻烦;

外墙内柱承重:空间灵活;刚性差,沉降不均匀;适用于教学楼、医院、商店、旅馆等公共建筑。

三、需要掌握的建筑经济技术指标

1、红线:有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之分,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公用设施)用地与建筑用地之间的分界线。建筑红线是指建筑用地相互间的用地分界线,或与道路红线共同的分界线。

2、建筑控制线:是指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比红线范围略小,用以标识可建建筑区域与范围的界线。建筑控制线与红线之间的用地,可用来布置道路、绿化、管线、停车场及构筑物等。

3、容积率:是指建筑基地(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容积率为一无量纲常数,没有单位。

4、建筑面积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的建设用地上建成的建筑面积数量,单位m²/hm²。建筑面积密度(m²/hm²)=总建筑面积(m²)/总用地面积(hm²)。

5、建筑覆盖率:指建设用地(基地)内,所有建筑基底面积之和占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单位:%。建筑覆盖率表达了基地内建筑直接占用土地面积的比例,所以又称建筑密度。

6、建筑高度: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局部突出屋顶的嘹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7、绿化覆盖率(绿化率):绿化覆盖率是指基地内所有乔灌木及多年生草本植物覆盖土地面积(重叠部分不重复计)的总和,占基地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单位%。一般不包括屋顶绿化。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面积(m²)/用地面积(m²)×100%。

8、如何理解有效面积、建筑面积、结构面积与使用面积四者与建筑设计经济性之间的关系? 面积系数: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其中有效面积为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使用面积为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结构面积为建筑面积中结构所占面积;建筑面积为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从上述面积系数分析中可看出在满足使用要求和结构选型合理的情况下,有效面积越大,结构面积越小,越显得经济,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性公共建筑通常以使用面积系数控制经济指标。

9、楼层的层高:是指上下相邻的两层楼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分析 篇5

建筑2011级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作业

作业要求:

题目:关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深度透析

研究对象:城市公共文化类建筑、城市文化型开敞空间

研究内容:通过对所选择研究对象在:

① 城市区位;

② 城市交通、可达性;

③ 同类型空间的城市格局;

④ 用地现况与特征,空间规模;

⑤ 功能构成及组织,面积指标,空间形态及特征,建筑形式,细部构造;

⑥ 使用状况(包括使用人群、使用时间、使用问题);

⑦ 外部空间(尺度、要素、组织方式、序列等)

⑧ 结论(结合以上内容的客观评价)

需结合以上内容进行信息采集、深度调研观察与记录;进而对资料系统整

理分析,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析评价,强调作业的完整性、客观性。

要求:图文并茂,既要有文字的分析与论述,同时配有调研图片与图解分析;部分调

研资料需进行数据整理统计,字数不少于4000字。

规格:A4规格,页数自定,手写手绘、电脑制作均可。

完成时间:2013年12月8日周日,班长或学委收齐后,联系交予老师。

评分标准:

1.评分按百分制。

2.按时交作业,迟交作业每一天扣5分。

3.作业评定标准:

 内容完整:30%

 调研资料统计:30%

 图文并茂内容条理清晰:20%

 文字通顺:10%

 作业整洁10%

注:平时成绩根据考勤状况和平时作业情况给定,即满分100分,迟到一次减2分,旷课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博物馆调研报告 篇6

目录

温州博物馆.................................................................................................2

一、博物馆的概况..................................................................................2

二、总体环境布局..................................................................................2

三、造型艺术...........................................................................................3

四、功能分区与空间组合......................................................................4 对比:宁波博物馆....................................................................................6

五、博物馆的概况....................................................................................7

六、造型艺术.............................................................................................7

七、建筑材料.............................................................................................8

八、个人看法及感悟................................................................................9

摘要:博物馆是记录人类文明进程、珍藏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场所,也是一个国家、城市、地区文明的象征和文化素质的重要体现。故其在满足人们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该满足人们精神感受上的要求。

温州博物馆

一、博物馆的概况

温州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一所综合性地方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原址在江心屿。2004年1月12日,新馆在世纪广场西侧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总投资1.6亿元,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展区总面积12000平方米。设历史馆、书画馆、陶瓷馆、自然馆、工艺馆、临展馆、王维新铜版画馆七个专题陈列。

二、总体环境布局

博物馆具体位置位于市府路旁,空间上与世纪广场、温州大剧院、温州科技馆等公共建筑相邻。相对来说处在交通干道旁,场地较为空旷。出口处有空旷的广场以及绿化。一般来说处在室外环境空间中的建筑,特别是公共建筑建筑,常需位于明显而又主要的部位。当形成一定格局后,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室外空间环境。温州博物馆应该是是整个温州市标志性和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应选择上面应该在靠近干道的场地,但是在我在调研的过程中却他并不在起眼的地方,远离市区,周围的环境也不是那么繁华,附近也没有明显的指示牌,说明了它的位置不够显眼,整体位置较为偏僻。从大学城乘坐公交车大约需花费40多分钟,而且公交车数量并不多,交通并不方便,前去参观的人大多都是开着私家车。

三、造型艺术

博物馆外立面高低错落,有别于一般的高层建筑,方方正正规整的外形。承重材料主要还是钢筋混凝土,同时博物馆休息场所的外墙采用了玻璃幕墙作为围护结构,大部分外墙装饰铺贴的是米白色的花岗岩,略显单调,厚重。正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架空出一条外廊,但却没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鲜有人经过,大多数人都是直接从外面的广场直接进入博物馆内部。门面不算突出,入馆前有一高大的台阶,使人由衷产生一种崇高感。

四、功能分区与空间组合

“Form follows function”建筑的功能决定了它的形式。而它的形式有对功能有反作用。建筑对于人类真真的价值不是建筑的实体本身,而是由其所为何的空间。

建筑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其使用功能的要求,其次才是精神层面上的需求。而博物馆的功能主要就是让公众以现在为立足点,认识、重温、反思过去,加强市民对自己地方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将珍贵的文化遗产延续至将来。博物馆有历史馆、书画馆、陶瓷馆、自然馆、工艺馆、临展馆、王维新铜版画馆七个馆,底层设有门厅、咨询台、5个主馆、1个休息室以及2个厕所,而二层只设有2个主馆以及2个厕所、1个休息室。分区明确,关系紧凑。,通过上部桁架结构为大厅架空出的空间,显得空间非常大,人显得特别渺小。

不同的博物馆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亮点,鲜明的形象,令人一想起某个主题,便会联想到某所博物馆,而这也是温州博物馆所缺乏的。

博物馆内部一大厅为中心,采用放射的空间组合,各个展览馆围绕大厅布置。为满足参观路线的要求,各个展览馆内部采用了串联的空间组合。使参观者路线不重复,不逆行,不交叉。但这种布局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确定,如活动路线不够

灵活,当参观人数过多时容易产生拥挤的现象,不利于单独开放某个展厅等。从总体上看,整的博物馆采用的是放射兼串联的空间组合方式。陈列空间围绕交通枢纽布置,观众既可以从枢纽空间通往各个陈列室,又可沿着走道或过厅直接穿行至各个陈列厅。公共建筑的主要入口部分,是空间组合的咽喉要道,既是人流汇集的场所,也常是空间环境设计的重点。温州博物馆的出入口都集中在同一个大门人流大时常出现拥挤与混乱现象。

对比:宁波博物馆

五、博物馆概况

宁波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工程总投资2.5亿元,建筑主体3层。主体建筑长144米,宽65米,高24米,主体三层、局部五层,采用主体二层以下集中布局、三层分散布局的独特方式。

六、造型艺术

现代博物馆在强调功能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审美性,因为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特殊意义上的“展品”。

整座建筑依照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被设计成一座人工山体。建筑的下半段是一个简单的长方形,随着山体的上升,上半段开列为类似山体的形状。人们从中间一个扁平的,跨度30米的穿洞进入到馆内部。内观整个结构,包括三道有大阶梯的山谷,两道在室内,一道在室外,四个洞,分布在入口、门厅和室外“山谷的峭壁”边侧,四个坑状院落,两个在中心,两个在幽深之处。建筑的北翼浸在人工开掘的水池中,郁郁葱葱的芦苇覆盖整个河堤。水流漫过中段入口处的石坝,最终渗入大片的鹅卵石滩中。建筑的中部隐藏着一片开阔的平台,透过四个形状不同的裂口,人们可以在此远眺城市、稻田和远方的山脉,给来访者以一种恬静而深邃的文化感受。

七、建筑材料

宁波历史博物馆外立面的大部分都是用周围拆迁工地上搜集来的“瓦爿墙”建造而成。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明清以来的旧物。而斜壁采用的则是特殊模板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墙,用毛竹做成特殊模板,宁波博物馆外墙面“瓦爿墙”和“竹条模板混凝土”的使用,使建筑在表达地域文化和特殊意蕴的同时,获得更佳的节能效果。

八、个人看法及感悟

宁波博物馆给人印象最深的要数它的建筑材料的使用,以及其造型特点,而他背后反映的是建筑师王澍对建筑更高层面上的追求------精神

公共建筑空间的组合设计 篇7

公共空间在建筑设计与使用过程中, 要形成独有的建筑文化风格, 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以此来构建多角度多方面的空间组合建筑的整体性。

1 简述公共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构成要素及基本功能

1.1 公共空间的设计概念

在进行施工建筑时, 在全面考虑综合因素的基础上, 要严格控制公共建筑空间的组合设计, 就要根据自身建筑需要的客观情况做好定位, 例如具备品位、舒适、时尚, 含有许多资讯等元素。譬如在酒店建筑公共空间的设置上, 就是要提供旅客休闲娱乐的空间场所, 以及餐饮消遣等一些公共活动的地方, 公共空间的设计主要从商务酒店的进口、出口、休息空间、茶座、会议厅、接待厅、娱乐空间、健身设备及空间等多方面来考虑, 把握这样基本的要素, 这也是构建公共空间设计的基础。

1.2 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

在公共建筑空间要素构成中, 为了能够充分展示出公共空间的组合设计魅力就需要根据建筑实际需求进行。而公共建筑中的建筑要素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以及电器照明等[2]。除此之外, 还要基本具备有接待空间、娱乐休闲空间、会议空间等要素构成, 主要包括一些具体的空间设计点, 譬如入口空间、走廊空间等一些基本的空间组成, 具体的位置运用上就是包括卫生间、安全通道等多方面的空间组成要素。

2 概述公共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自然和谐的空间美感

度假酒店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 主要是为了突出舒适、美感等和谐的自然空间应用。而从美感出发就需要重视对材料的选用, 是否能够在大方得体的基础上对人体无害等因素出发。

2.2 以人为本的总体把握

在进行公共空间设计时, 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为客户创造一个安心入住的环境。就需要在以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前提下, 适当融入个性化的设计特点等, 这样能够让人感受到公共空间的多样化、美感性和人文性等综合因素的统一。

3 细述公共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必要要素及附属要素

3.1 空间设计与主题文化的品位运用

现代度假酒店公共空间主要包括酒店入口、大堂、中庭、楼梯、电梯走廊、屋顶花园等诸多要素, 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 构建一个整体的节能设计理念, 形成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依据所在的环境包括构图、尺寸、色彩、照明、形式等, 譬如在照明等的应用上, 在要装修的地面、墙面、柱子以及天花板, 在选择适当造型的同时, 考虑节能设计, 尤其是在照明的运用上, 可以融入艺术的特色, 做到明暗相间、强弱有别, 紧密有致, 层次鲜明, 让每一个灯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充分使用一些节能性强、美感感受强、欣赏力度强的照明设施, 让设计从大堂一直延伸到客房, 渗透到整体公共空间的每一个细节, 凸显出独有的艺术和文化魅力。入住上海度假酒店尽享高贵与享受。独具匠心的自助餐厅汇聚了传统的典雅和现代的豪华, 佳肴美食荟萃精华, 为各方人士营造完美体验, 可容纳130人同时就餐, 是商务会谈、朋友聚会的理想之地。二层的休闲吧集咖啡、茶艺为一体, 时尚典雅, 浪漫温馨。三楼的会议室、接待室, 是举办会议进行商务洽谈的理想场所。商务中心、商品部等服务设施, 为各界商务人士提供全面快捷周到的服务。酒店大堂宽敞明快, 设有商务中心、贵宾休息区。四楼设有会议室、接待室, 可接待大中型会议。

3.2 公共空间的构成及功能分区

公共建筑的空间依据使用性质大概可以分为: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空间、交通枢纽空间。主要使用部分, 所占面积相对较大, 造型别异;次要使用部分, 所占面积相对较小;交通联系空间是公共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具有联系、协调和服务的作用, 在公共空间设计过程中应该以交通联系空间为根本, 对主次空间进行合理有序的排列和组合, 在设计过程中体现丰富多彩的交通联系空间。而交通联系公共空间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即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其中水平交通与各部分交通空间相互联系, 并且有比较好的通风和光照;垂直交通空间, 主要有楼梯、电梯、坡道形式, 具体设计时应该根据消防需要和功能需要而定, 应与交通枢纽接近, 布置均匀。

3.3 塑造公共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局部亮点

公共建筑空间包括能够进行餐饮聚会、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公共空间, 因此在设计上就要突出公共空间的某个布置上的一个亮点, 这样才能体现企业建设独有的特色和魅力, 也是彰显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显眼的位置摆放一些具有古香古色的老家具或者古董等, 就会产生文化的共鸣, 这样要比全盘的改造设计更突显效果。

3.4 建筑室内空间处理艺术

在建筑空间公共艺术的处理上, 要注重色彩与质感的准确把握, 可以采用暖色的建筑风格, 体现出紧张、热烈、兴奋的氛围, 适合运用在观众厅、游艺厅等, 体现出一种空间靠近感;也可以采用冷色调的建筑风格, 融入一种安定、幽雅、宁静的气氛, 适合运用于居室、阅览室, 融入一种空间远离感。此外, 在度假酒店公共空间的设计上, 全盘考虑整体的设计风格和建筑图纸, 在确定了度假酒店的营运性质、客源、档次之后, 就可以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公共空间与其他房间设计的功能布局, 无论是条状性建筑, 还是异形的建筑, 都应该合力规划客房、餐饮厅、会议厅、休闲游乐厅等和公共区域的面积设计, 正确把握好主体建筑、公共空间建筑、后台支持区域的比例, 一般来说, 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 除了布置基本的服务项目外, 还要合理地实现度假酒店在公共空间上的合理比例控制。

4 总结

在进行公共建筑空间全面组合设计分析时, 要从建筑物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彻底了解公共空间的情况下, 再进行功能参数分析。同时, 还要结合外部环境的各项特点, 通过采用形式与美感的追求, 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和技术, 创造出完整统一的公共建筑组合设计, 丰富群体空间, 取得多样化的公共建筑空间效果。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公共建筑空间的组合设计呈现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组合设计的多样性, 给社会需求提供了最有利的资源服务。为了显示出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重要性, 公共建筑空间的组合设计要求也愈加严格。本文全面阐述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和组合设计上的优势和不足, 其中主要针对不同的建筑需求包括公共空间中的接待空间、会议空间、餐饮娱乐空间等方面的设计、特点要求、构造等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共建筑空间,组合设计,技术运用

参考文献

[1]蔡晓梅.商务客人酒店需求特征及其在酒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旅游科学, 2005 (2) .

[2]赵静静, 李春光.公共建筑内中庭空间的景观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 (12) .

[3]杨茂川, 李乃昕.现代技术背景下的地域性空间设计[J].美术大观, 2006 (12) .

公共建筑电气设计要点综述 篇8

摘要:随着公共建筑的用电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如配电系统、电气设备、照明系统、消防系统、防雷和智能化等,而且不断向智能化设备方面发展,耗电量的增加,对供配电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对供配电的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放在更高的地位。下面结合实例对某公共建筑的电气设计进行综合阐述。

关键词:公共建筑;电气设计

1.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

某综合大楼,总面积60000m2,高80m,地面15层,地下1层,属一类高层建筑。按甲方提出的要求,需做到方案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还要简捷实用、便于操作、管理和维护,减少综合投资。

2 配电系统的设计

2.1高压配电系统

该工程采用10kV双路电源供电,电源引自附近供电部门开闭所二段不同母线,采用电力电缆埋地引入总变配电室,二路电源同时供电。还设有两台有自启动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作为消防及重要负荷应急备用电源。每路电源容量为l000kVA,总安装容量为2000kVA,两路l0kV电源引入变配电室后,每路电源分别供l台干式变压器用电,两台变压器在低压侧之间设联络。每台变压器平时各带5 8%用电负荷,当一路市电故障时,另一路电源可以满足全部一、二级负荷的用电,保证重要负荷的使用。变配电室设在建筑物的地下层,并采用防水防潮措施。该工程变配电室内设6台KYN37—12Z型l0kV铠装移开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2台1000kVA干式变压器、17台GGD低压开关柜。选用HVX—63OA一80kA型10kV真空断路器。

2.2低压系统

采用TN—S系统配电,设功率因数集中自动补偿装置,电容器采用自动循环投切方式,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大于0.92,低压断路器设过载长延时、短路瞬时脱扣器,部分回路设失压脱扣器。所有低压开关脱扣器额定电流与开关的框架电流相同,且脱扣电流可调。低压配电系统采用(220V/380V)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照明及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方式供电;对消防负荷及重要负荷均采用双回路专用电缆供电,并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双电源自动切换。为防止电气火灾,在库房、住宅入户处等重要部位电源设总漏电保护装置(漏电电流500mA)。综合大楼采用母线放射式供电。

3 导线及电器设备的选择

室内外导线及电器设备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住宅用电的安全及经济效益,因而必须在工程设计中合理选用导线和有关电器设备。

3.1导线的选择

导线的选择主要是确定导线的型号和规格,其原则是既能保证配电的质量与安全又能节省材料,做到既经济又合理。其中导线型号应按使用工作电压及敷设环境来选择;导线的规格(导线截面)可按下列要求进行选择:

(1)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为防止出现断线事故,导线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一般照明回路计算电流较小时(<10A),其导线都应按机械强度选择。

(2)能确保导线安全运行。选择导线时应保证其安全电流大于长期最大负载电流,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在选择进户线及干线截面时应留有适当余量;

b.单相制中的中性线应与相线截面相同;

c.三相四线制中的中性线载流量不应小于线路中的最大不平衡负荷电流。用于接中性线保护的中性线,其电导不应小于该线路相线电导的50%,气体放电灯的照明线路因受三次谐波电流的影响,其中性线截面应按最大一相电流选用。

(3)能确保电压质量。对于住宅建筑来说,电源引入端至负荷末端的线路电压损失不应大于2.5%,如线路电压损失值大于规定电压损失允许值,应加大导线截面以保证线路的电压质量。

总之,在选择导线时要考虑实际使用及未来发展需要,适当留有余量,减少电压损失,保证导线使用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有效。

3.2电器设备的选择

电器设备主要指电源配电箱、电表、控制开关、漏电保护开关及电源插座等。电器设备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选用时应根据住宅的负荷情况、安装要求、使用环境、设备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等合理选择电器设备的型号规格,注意设备的容量等级宁大勿小,但又要避免选得过大造成浪费,一般来说在计算工作电流的基础上选大一级即可。为确保其质量,应选用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和国内GB、JB有关行业标准,并具有产品质量认可证书的电器产品。总之,电器设备的选择尽可能做到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4.采光与照明标准

为了减少动力设备用电对照明线路电压波动的影响,照明用电与动力用电线路尽量分开供给,本楼设有一般照明和应急照明。

4.1综合楼照明设计

利用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法,在天气允许条件下,充分依靠天然采光以节约能源,當阴雨天气时,工作面的照度不够,则利用人工照明,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规定,办公室的一般照明照度的均匀度,按最低照度(100Lx)与平均照度之比确定,平均均匀度应在0.7以上,最低均匀度不得低于0.3.工作面上有无眩光,是衡量采光与照明质量的重要内容,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办公室工作面上可以有轻微眩光。为防止天然采光产生的眩光,按功能要求选好采光口的方向,采用减少窗亮度和提高背景亮度,这也是控制不舒适眩光指数的有效措施。而避免人工照明所产生的眩光,要选好灯具,着重处理好背景亮度。搞好灯具布置,灯具布置间距宜不大于所选灯具的最大允许距离比,选用半间接型照明灯具。本方案选用格栅高光效荧光灯,从而限制了眩光,满足了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达到了节能效果。

4.2应急照明设置

地下室车库、电梯间、楼梯间、厕所、公共通信和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应急疏散指示照明及楼层指示灯,它们在正常及事故时均点燃。应急疏散、楼层指示灯均自带蓄电池。应急供电时间不少于20分钟。

地下室、电梯间、重要办公室、重要会议室、大堂、礼堂、变配电房、主机房、消防控制中心、水泵房、电梯机房、电话总机、信息中心,这些场所均设应急照明及工作照明,应急照明分别占工作照明的25%~100%。

4.3特殊场所照明

上一篇:财务制度费用标准下一篇:党的基本知识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