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实验总复习(通用12篇)
高三生物实验总复习 篇1
生物复习分为三个阶段:全面系统复习一遍,要求以课本为基础;强化训练与反馈领悟阶段;强化训练,冲刺中考这三个阶段:
一、复习计划
争取在4月底前结束这学期的新课,第一阶段全面系统复习一遍,要求以课本为基础,巩固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时间大概是2个星期左右。重要知识点重新过一遍,中考考试内容中基础知识占70%以上,所以这个部分很重要。
二、进行各种题型的训练
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给不同的训练内容,争取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不是要给予他们太多太多的试题去做,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会耗尽他的精力和时间,练习资料要选用经典题型,能够指引学生不断思考和从中能够领会到生物知识和解题技巧的那种。
三、研究考试说明
明确考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了解题型,把握复习方向和目标和复习广度和深度。中考考试说明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老师要仔细的研究和总结出来,教授给学生。
四、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
中考是面对的是大部分学生,所以中考题目基础知识占的比例很大,很多题目都是我们在平时练习的时候接触过的,很多学生就是你做过他也会做错,一错再错。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强调,重复多次。
高三生物实验总复习 篇2
一、查缺补漏, 夯实基础
学生在高三之前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校条件差, 无法做实验和进行多媒体教学, 学生只好以记忆为主, 到高三时多数知识点几乎忘记。所以在总复习时一定要带领学生先将课本详细浏览一遍, 把已经遗忘的知识点印入学生的记忆中。由于近年来的高考题考察的知识点比较细, 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做到认真细致。要求学生查缺补漏, 将已经遗忘的各个知识点牢牢记住。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如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来加深记忆:2009年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来引导学生加强对病毒的形态, 结构, 繁殖和对其他生物和人的危害等的学习和记忆, 这样学生就会记忆深刻。还可以编一些顺口溜来加强记忆;如人类的遗传病的种类可编为“常隐白聋苯, 常显多并软, 色友肌性隐, 抗D伴性显, 拌Y外耳道, 唇脑高压尿, 特纳愚猫叫”, 学生很快就能记住了。
二、第一轮复习紧扣教材, 以教材为本
“教科书是是学生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依据”, 如果复习脱离了教材, 学生将无法应对高考。现在虽然提倡新课程改革, 认为“教师是用教科书教, 而不是教教科书”, 但单纯以高考成绩来录取考生的体制仍然没变, 所以教材仍然是高考出题的依据。要带领学生进行第一轮复习, 认真阅读教材, 吃透教材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三、第二轮复习注重知识系统化
在细致地完成第一轮复习后进行第二轮复习。主要目的是将高中三年学习的全部生物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将知识系统化, 以便弄清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带领学生将知识点归纳为几个板块, 将高中全部知识归纳为“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生物的新陈代谢”“生命的物质基础与结构基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等专题, 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化的了解, 对知识的掌握有很大的好处。
四、第三轮复习分析高考题特点, 突出复习重点
由于高考分数决定学生的命运, 考出好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二轮复习后应该多分析历年来的高考题, 抓住特点, 多练习出现较多的题型。如几乎每年都有遗传方面的题型、选修教材的知识点在逐年上升等等。另外, 教材中每一章都有重点。所以第三轮复习应该在学生掌握好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突出重点和难点, 对学生的高考是很有利的。
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复习指导
每个班的学生的成绩都分好中差三个层次, 在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中每个学生的情况又不相同。因此在第一轮复习时应该照顾绝大多数学生, 进入第二、三轮复习后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来分别辅导。可采用布置不同作业的方式来进行, 对于成绩特别突出和特别差的个别学生可采用单独辅导的方法。如2005年的毕业生中有一个男生成绩在全年级总是第一, 但生物学科在理综考试中只能考55分左右。我就对他单独进行辅导, 用一些难度较大的题来提高他的成绩。后来在高考中生物考出了68分的好成绩, 考上了武汉大学, 可见对学生单独辅导是有成效的。
六、在复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的学习
新课程理论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 是独立的人, 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启发这种方式来教学。在高三的总复习中可以先安排学生准备并讲述当堂的教材内容。然后教师设置相关问题, 大家一起讨论, 得出正确结论。这样既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并能够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高三生物总复习课堂教学创新初探 篇3
【关键词】高三生物总复习 课堂教学 创新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发展,对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考核目标以及生物试题进行了整改,因此,学校、老师、学生都加大了对于生物这门学科的关注。且高三时期是一个及其特殊的阶段,许多人都将高三看作是一次“跃龙门”的机会,对高考给予了非常高的重视。就如何提高高三生物总复习的效率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培养教师创新型的教学方法被证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值得教育界诸多教师借鉴。
一、高三生物总复习课堂教学创新初探
1.教师观念的转变
很多生物老师不注重对生物课程的复习,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度,或是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学生们的生物复习,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联割裂开来①,看成是两个阶层的人。这种做法会严重打击学生复习生物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复习效率的提高。教师应该及时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观为创新型教育观;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将学生们看作是自己的朋友,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提高学生复习生物效率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学生们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将学生看作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生物的积极性和热情,鼓励学生多多参与有关于生物问题的探讨。例如,在进行“细胞的生命历程”专题复习中,可以以“衰老”这个话题作为专题复习的切入点,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在讲述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学生们之间的交流,避免一味地讲述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的理论知识。
2.教材的改变
现阶段我国学校中使用的教材是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教材,教师应该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适当地删减及增加相关内容;应该注重研究高考说明,把握高考方向,尽量增加热点问题;同时应该抓住生物主干知识,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重组,形成一体化的知识链条,注重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教学顺序。例如,笔者在进行生物专题第一阶段的复习时,发现教材中第一章是论述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章是讲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章是描述基因的本质、第四章讲的是基因的表达等内容,因此,笔者决定将这几章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并取名为“探讨生物的遗传与进化”。这样的话就使得知识形成一个整体,更有利于学生们的理解与复习。
3.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很多学校,生物教师依旧沿袭老一套的教学方法,过分讲究“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②,不懂得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应该积极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学生的生物复习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例如,笔者在讲述“生物的遗传”这个专题时,首先是让学生们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每个人长得都不一样?进而激起学生的兴趣,一步步地将学生们引入“生物的遗传”这个话题当中去,再论述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的结构以及功能,在此期间,插入讲述克隆羊多莉的故事,以活跃课堂气氛。
4.充分利用现代技术
创新教育不仅仅需要老师自身更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素养,更应该加大教师对多媒体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力度,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为学生们呈现生动、精彩的生物课程。笔者在这一方面做的还不错,拿“细胞的生命历程”这个专题的复习为例吧,笔者在讲述该专题的时候就会利用多媒体,将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再到死亡的历程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出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这个话题,进而探讨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之间的关系。
二、在实行创新型高三生物总复习课堂教学时应该注重的几个问题
在进行高三生物总复习课堂教学创新初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个体存在差异性,导致每一个人复习的进度都不一样,因此,教师应该掌握好上课的节奏,以大多数人的接受能力为准则实行授课。其次,还应该关注学生们的心理状态③。高三是一个特殊时期,很多学生都会产生紧张的心理,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对于高三的学生,老师不单单要对其进行基础知识的教授,更应该时时与学生进行谈话,积极引导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对于部分严重者,应该向学校领导反映,建议学校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其进行开导,以减小学生的压力,保证学生拥有轻松愉悦的学习心情。
三、结语
生物高考是检验学生们对生物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方式,对高三生物总复习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探讨,及时转变陈旧观念,改进落后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这样的话就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帮助学生们摆脱低效的复习状态。要想提高生物的复习效率,不仅仅需要老师做出努力,学生们也应该积极配合。学生们要及时调整自身状态,转变生物复习观念,整合生物知识结构体系。
【注释】
①刘心红. 高三生物总复习课堂教学创新初探[D]. 宁德师專学报之自然科学版,2012,20(3).
②吴燕. 怎样搞好高三生物总复习[J]. 复习指导,2011,25(11).
③刘凯春. 论图表法在高三生物总复习中的运用[J]. 课堂教学,2012,16(14).
高三生物实验总复习 篇4
1.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必修1P18)
(1)原理:还原糖
+
斐林试剂
→
砖红色沉淀。
(2)注意:斐林试剂的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要等量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而且是现用现配,条件需要水浴加热。
(3)应用:检测是否为还原糖;生物组织中含糖量高低的测定;医学上进行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肾炎。
2.苏丹Ⅲ、苏丹Ⅳ检测脂肪(必修1P18)
(1)原理:苏丹Ⅲ
+
脂肪
→
橘黄色;苏丹Ⅳ
+
脂肪
→
红色。
(2)注意:脂肪的检测方法一不用显微镜,方法二要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用于洗去浮色。
(3)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脂肪。
3.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必修1P19)
(1)原理:蛋白质(肽键)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2)注意: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先加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创造碱性环境,再加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反应条件为常温(不需要加热)。
(3)应用:鉴定组织样液是否含有蛋白质;用于劣质奶粉的鉴定。
4.碘液检测淀粉(必修1P18)
(1)原理:淀粉
+
碘液
→
蓝色。
(2)注意:这里的碘是单质碘,而不是离子碘。(3)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淀粉。
5.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1P26)
(1)原理:DNA
+
甲基绿
→
绿色;RNA
+
吡罗红
→
红色。
(2)注意: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用的是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不是单独染色,现配现用。
(3)应用: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6.染色排除法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必修1P43)
(1)原理:正常的活细胞,细胞膜结构完整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排斥台盼蓝,使之不能够进入细胞内;死细胞或细胞膜不完整的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
(2)应用: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
7.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必修1P47)
(1)原理:叶绿体本身有颜色,不需染色,直接观察;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
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2)注意:观察叶绿体时能看到细胞质在流动(活的);观察线粒体时需要染色,健那绿染液是活性染色剂。
(3)应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8.低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必修1P62)
(1)原理: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大,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大于外
界溶液浓度时,质壁分离的细胞逐渐复原。
(2)注意: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也可以用于该实验,但是不建议选择内表皮,而是应该选择洋葱鳞片叶的外
表皮(紫色)或者叶肉细胞(绿色),原生质层有颜色的材料,便于观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
(3)应用:低倍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比较细胞液的浓度关系。
9.酒精的检测(必修1P92)
(1)原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2)应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驶;制作果酒时检验是否产生了酒精。
10.CO2的检测(必修1P92)
(1)原理: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应用: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1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必修1P98)
(1)原理: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可以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2)注意:从上往下有四条色素带,分别为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3)应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根据色素带的高低判断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小,根据色素带的宽窄判断色素含量的多少。
12.染色体(或染色质)的染色(必修1P115)
(1)原理: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或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成深色。
(2)应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高倍镜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3.亚硝酸盐的检测(选修11P11)
(1)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2)应用: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14.脲酶的检测(选修11P26)
(1)原理:细菌合成的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使pH升高,从而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2)应用: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看指示剂变红与否可以鉴定这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
15.伊红美蓝检测大肠杆菌(选修11P26)
(1)原理: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有机酸)与伊红美蓝结合使菌落呈现黑色。
(2)应用:用滤膜法测定水中大肠杆菌的含量。
16.刚果红检测纤维素分解菌(选修11P28)
(1)原理: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高三数学总复习计划 篇5
高考数学的考试不仅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也考查了考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因此,既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察,又强调能力立意,以数学的基础知识为载体,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考数学复习技巧:
1.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打好基础,首先必须重视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公式、法则)的复习,在理解上下功夫,整体把握数学知识。这部分内容的复习要做到,不打开课本,能选择适当途径将它们一一回忆出来,它们之间的脉络框图,能在自己大脑中勾画出来。如函数可以利用框图的形式由粗到细进行回忆。
概念要抓住关键及注意点,公式及法则要理解它们的来源,要理解公式法则中每一个字母的含义,即它们分别表示什么,这样才能正确使用公式。
在平时的学习时,不要满足这个问题我们会解出答案就行了,而其他的方法却不去研究了,尤其课堂上,老师通过一个典型的例题介绍处理这种问题有哪些方法,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事实上,从宏观上讲,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在解决具体的问题时才有优劣之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通性、通法的掌握,而不能仅关注此问题特殊的、简单的方法。因此课堂上,每一种方法我们都应积极思考,认真研究并掌握,这样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才能游刃有余。
2.突出重点因人而异
在考试说明的要求中,对知识的考查要求依次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几个层次。一般地说,要求理解的内容,要求掌握的方法,是考试的重点。在历年考试中,这方面考题出现的概率较大;在同一份试卷中,这方面试题所占有的分数也较多。突出重点,不仅要在主要内容和方法上多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去寻找重点内容与次要内容间的联系,以主带次。主要内容理解透了,其他的内容和方法就迎刃而解。
3.不断“内化”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做练习,但不能仅满足于得到问题的答案,要对做过的类似问题放在一起及时进行比较总结,将问题解决方法进行总结,解决的步骤程序化,以更好指导自己以后的解题,再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这样可以“事半功倍”,从而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
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 篇6
一.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皇权与相权)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1.秦朝:三公九卿制,丞相作为中枢机构中的最高行政长官,位高权重。
2.汉朝: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东汉: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4.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门下省。三省萌芽。
5.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始于隋,完善于唐)。
三省的运行原则:
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作用:①三省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
②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③中枢权力机构基本定型,对后世国家政治体制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2)美国的三权分立和中国的三省六部制的异同点
同:都是通过权利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约与平衡,防止部门集权。
异:A三省六部制是封建国家加强专制皇权下的权力机关,主要是政令与行政权力的分散,最终有利于皇帝集权.目的是加强皇权,分割相权,属于封建君主专制的表现。
B美国的三权分立是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属不同部门,达到防止个人专制,是权力相互制衡的一种方式,确保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实行,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体现,
6.宋朝:二府三司制
有中书门下的设置(掌握行政权),长官相当于宰相;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散宰相的权力,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
作用:①将宰相的行政、财政、监察等权分开,达到权力相互制衡。,大权则系於皇帝手中,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历代帝王调整相权,除了防范宰相擅权以外,也有力求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的因素。有时也是为了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②消极:行政效率低下,是宋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
7.元朝: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归入,其实是相权的反弹)
原因:疆域空前辽阔,为提高效率,巩固统治。
8.明朝:①废丞相、权分六部(明太祖时期)
根本原因: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
直接原因:吸取元代宰相专权引起**的教训;丞相胡惟庸图谋不轨权力过大。
意义:皇权最终战胜了相权,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②设立内阁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没有证真正的权力)
明成祖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地位逐渐上升,内阁大臣拥有票拟权。
内阁制特点及影响:
自身品级不高,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是封建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产物,不对皇权起制约作用。后期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是否一样?
①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作用。
②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9.清朝:设立军机处(清雍正年间)。
原因: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特点:本身品级不高,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作用: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是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趋势及影响:
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巩固统一,维护国家主权。明清时期产生的反封建民主的批判思想,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
高三生物实验总复习 篇7
但重视实验并不仅是多看实验内容、多做实验题。近年高考对实验考查形式的灵活性、范围的开放性正逐步增强。已从考查实验原理、步骤、现象和结论逐步过渡到要求学生用学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新情境下的实验问题, 加强对考生创新能力的考查。传统的“黑板实验”、“试题实验”已经很难适应高考需要, 要想考出高分, 就必须真正理解实验, 动手操作实验否则学生不再是“高分低能”, 而是“低分低能”。
由此看来, 在高三生物教学中, 提高实验复习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生物实验能力是高考成功的关键。
1.近年高考实验考查的特点
1.1注重对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高考实验考查的基本知识包括实验材料和器具的选择、实验原理和过程的阐述、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分析, 例如2013年海南卷的第8题主要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中的实验原理、试剂及其作用。
1.2注重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考查。2013年新课标卷的第2题、浙江卷的第5题和江苏卷的第28题分别通过表格、柱形图坐标曲线图记录实验数据, 考查学生从数据中获取信息, 进而得出实验结论。
1.3注重实验方法的迁移, 关注创新能力。能否将学到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境中或相关的生物探究实验中, 是高考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例如2012年江苏卷的第27题将酵母菌的计数方法———血球计数板的取样计数法进行迁移, 用来对藻类细胞进行计数。
1.4突出设计 性实验的 考查。设计性实验具有综合性强考查全面、能力要求高等特点, 是高考实验考查的热点, 也是得分难点。例如2013年浙江卷的第31题以未成年小鼠为实验材料, 以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为载体, 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结果分析及绘图能力。
2.提高实验复习实效性的策略
2.1夯实基础 , 先“化零为 整”后“化整 为零”。实验是生物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习实验内容应以知识体系为基础, 并与其有机融合在一起。在高三一轮复习时, 可采用“化整为零”的复习方法 , 将高考考查的实验逐个分解、穿插渗透于到具体理论知识中。例如,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 就是证明植物细胞是一个特殊的渗透系统。复习时可利用此实验进行拓展, 并研究、分析如下问题:1能否选用无色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做观察材料?2有两瓶浓度为10%和30%蔗糖溶液, 但已失去标签, 能否利用此实验进行鉴别, 实验的步骤和预期现象是怎样的?3如果上述失去标签的两瓶是30%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 那么又会出现怎样的实验现象?
在二轮复习中, 可采用“化零为整”的复习方法, 围绕关联主题, 整理形成“成串”的系列知识内容, 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 进一步解决综合性实验问题。如可将高考考查实验划分为物质鉴定和提取类、显微观察类、实验探究类、调查统计类、技能操作类等专题进行复习, 让学生掌握一类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在复习中还可将一些实验的基本方法进行比较归纳, 如比较盐酸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实验中的作用;再如还可通过实验材料———酵母菌, 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酵母细胞的固定化等实验串联起来。
2.2在“真做”中 , 提高实验的 操作技能 。多位高考命题专家都说过:要让没做过实验的学生做不好实验题。从近几年高考答卷情况来看, “没做过实验”与“做过相应实验”的考生有本质区别, 特别是在对实验步骤, 流程进行描述, 以及对实验做恰当评价时, “未做过实验”的考生因为没有操作过此类实验, 心中没底, 回答起来答非所问, 答不出要点。而做过实验的考生“心中有实验”, 脑海中能浮现出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 就能扣准题目要求, 回答问题也就能得心应手。
在高三一轮复习时, 可以挑选部分经典实验、重点考查实验重做。当然, 高三重做实验不能是简单机械重复。重做实验时, 要做到有准备, 有变化, 有问题。有准备是指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要把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看明白、记清楚, 同时老师心中也要清楚本次实验的重点在哪里, 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有变化是指重做实验时, 有选择地对教材实验进行延伸、拓展、综合等改造。如材料换一换、步骤改一改、情境变一变、多个实验拼一拼等, 就能拓展出许许多多个新实验。通过课前准备, 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实验, 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中, 为什么要用铅笔画一条基准线? 为什么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中, 溶解海藻酸钠时为什么要小火间断加热? 制备凝胶珠时哪些因素会导致拖尾? 这样可以通过具体操作解决一些实验的难点和疑点问题, 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在二轮复习时, 由于课时紧张, 整班重做实验已经不可能, 可以考虑开放实验室, 让部分有需求的同学操作。
2.3举一反三 , 提高实验 的迁移能力。 高考实验题往往不是课本中的原实验, 通常是对课本实验的创新, 是课本实验方法的迁移。能否将学到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境或相关探究实验中, 是高考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要达到这样的水平, 必须在迁移变化上狠下工夫, 而迁移变化的基础是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真正理解, 同时注意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进行“发散”和“求异”思维的训练, 做到举一反三, 由此及彼, 将这一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相同或相似的实验中去。例如采用“吸水涨破法”不仅可以提取细胞膜, 而且可以破碎细胞获取细胞内物质, 如DNA和蛋白质等。
2.4给以“规矩”, 成就“方圆”。从平时答题及模考、高考的评卷结果来看, 学生在解答实验题时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有:生物专业术语不规范, “二苯胺、滤液细线、标志重捕法”等专用名词易写错别字;实验设计时思路不清晰, 步骤不齐全, 弄不清出题者的考查意图;实验叙述时词不达意, 文字表述不到位、不严密、不完整;对“陈题新考”题, 思维僵化, 实验技能和方法不会迁移。
因此, 要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训练:1要规范专业术语的书写, 单位符号要用国际标准, 专业术语要体现学科本质, 可在实验前预发学生比较详细的资料, 让学生明确基本操作及规范表达。2要规范解题步骤, 做到思路清晰, 步骤齐全, 减少失分。3要强化文字表达能力, 做到要点准确, 语言简练。4要加强学生审题的指导, 引导学生在读题时, 圈出关键字词依次写出条件, 防止思维定势曲解题意, 然后仔细琢磨, 体会命题意图, 降低过失性扣分。5要创设情境, 让学生有机会充分暴露错误和薄弱环节, 以便对症下药, 使学生在知错纠错过程中达到规范化训练的目的, 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解题规范, 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 在高三生物实验复习中, 只要我们力求以学生为本, 以实验基础为主线, 以实验能力为核心, 夯实实验基础, 勇于实验创新, 关注学生能力发展, 就能提高课堂实验复习的实效性, 就能让学生在应对高考实验时做到游刃有余、信心百倍。
参考文献
[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江苏省) 考试说明.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1:10.
谈高三英语总复习 篇8
一、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
对于学英语的人来说,语感是非常重要的。朗读并背诵所学的句型,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句组、段落、名言名句、优秀的英语小诗和精美的短文等,可以在朗读背诵过程中记住单词,学会句型、习惯用语,甚至语法的实际运用。这样日积月累,语感必会大大增强,同时还有利于对话填空的做答。
对话填空自2008年起被纳入全国高考英语学科江西省考试项目,命题保持了“注重综合性和语境化”的特征,题目设计贴近考生生活。所以遇到好的听力材料,如小对话等,都可以作为朗读材料。
二、建立错题本
避免同一错误的再发生,教师可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摘录错题内容,定期进行复习,这是复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提高英语成绩的一种好方法。学生在搜集错题时,须确立一定的系统,可按照题型或单元来搜集错题,既要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又要顾及题型的广泛性。建立错题档案并非是对错题的简单摘抄,而应对原题进行一定的处理,对所涉及的语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必要时再略举几例,从而举一反三。教师要定期收齐检查,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适当写些评语鼓励学生,并定期督促学生复习。
三、加强听力训练
在做听力训练时,本着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听的技巧,发展学生听的能力。以精听为主,加强准确性训练。每周一次,利用半节课听听力材料进行应试训练,教师要指导学生听力应试的技巧,让学生摸索适合自己的应试策略,从而发展学生较强的认知能力和识别能力、理解和判断能力、预测和推理能力,以及利用背景知识的能力等等。以泛听为辅,每天早读进行20分钟的泛听训练,让学生获取大量的语言材料,增强语感,树立信心。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熟悉文化背景知识,熟悉现代日常生活的话题和热门话题。
四、阅读训练要贯彻始终
在阅读训练中,不仅各项英语基础知识都得以巩固和加强,而且,还可学到许多地地道道的英语表达技巧。这样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能力又会潜移默化迁移到书面表达中。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培养阅读能力是整个高三英语总复习的核心和主线。
1.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阅读速度的快慢是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提高正确率的前提下,要加快阅读速度,必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讲究阅读技巧。
(1)成组视读,即按意群阅读。这是提高读速的关键,它要求在阅读时,把句子分为若干意群,整体眼球转动,扫视整个意群,整体领会意思,在每个意群中,要把重点放到具有实际意义的词上,如名词、形容词、副词、数词等,不必过多注意语法结构方面的词,如冠词、介词等。
(2)养成默读习惯。正确的默读,其速度可以比出声读快三倍左右,要求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把注意力只停留在文字符号上。
(3)扩大视幅,减少回视。为提高效率,要培养学生从整个句子去理解,迅速从前一个句子扫视到下一个句子,
以避免频频回视、重读等不良现象。
(4)培养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理解词汇和结构本身的意义,进行判断推理。二是对文章中的事实、现象进行归纳,推断可能出现的结论。三是通过文章的用词和修辞手段理解作者的立场、观点、感情和写作目的。四是通过对话推断对话双方的语气和对问题的不同看法。
2.加大阅读量。教师要广泛涉猎阅读材料,一定要保证其合理的难度、语言的地道和内容的趣味性;应着眼于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获得乐趣,这样既能在不同的语言材料中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又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阅读能力。
五、写作训练贵在坚持
我们每周至少要安排一次限时训练,全收全改,从严要求。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注意写前酝酿,确定文体、人称、时态、句型,注意书写、拼写。把作文中出现的病句抄出来,设计成单句改错,让学生自己改正。要求学生背诵英语范文及句型,注意审题,要点齐全,适当运用修饰性包装语言来增加亮点,最后,认真复核并抄写工整。
高考是学生智力与能力的竞争,高三总复习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总复习,使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以知识为主的层面提升到以能力为主的层面上,只要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充满自信,就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
高三化学总复习经验小结 篇9
高三化学总复习的主要目的,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掌握的更为扎实、系统,应用起来更为灵活,解起题来也才能够有根有据,条理清楚。我们在高三化学总复习中重点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研究高考信息,把握高考复习方向
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首先要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悟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近年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虽然高考形式有多种版本(如3+2、3+理综、3+文理综合+1等),但只要根据当年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近3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2.关注新旧教材和新旧大纲的对比变化。与以往教材、大纲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大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2004年化学试题大家认为比2003年简单了一些, 2005年化学试题人们普遍认为比2004年又简单了一些,但从结构、题型上大体相同,体现了高考试题的稳定性。同时在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上每年都是有变化的。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模仿上一年的高考题,倒是前几年的高考题中耐考的题型及可变化的题型值得研究。
3.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以后的复习中要进一步阅读,不断地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高考试题将超脱课本,但不会超过考纲。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大纲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但是,这些资料的使用必须合理,教师应拥有大量资料、获取各种信息,给予学生的应是简练和有效的,以免错误信息干扰学生复习、浪费时间。
二、抓纲务本,摆正课本与课外资料的关系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的同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必须提醒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教师应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 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教师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编写一些练习题,使复习过程更加完善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
比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同时要把对基本概念的复习变化为习题,否则,学生会对这部分內容感到枯糙无味。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硬
3.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5.考前两星期一般不发练习和讲义,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但我们认为最后一段时间学生不能光做题或者光看书,化学知识的特点是经常琢磨、经常看会记忆很深刻,经常做题手会快,一旦放三五天就会感到生疏,缺少竞技状态,所以要建议学生每天做半小时的试题,并且告诉学生在做题时应注意哪些方面,切不可盲目。如果选择题平时得分率比较高,那就可以多做判断题、有机题,若选择题每次都有丢分,一定要尽快总结失分之处,同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即再找类似的试题多做几道,找相应的薄弱环节试题加强训练,但不必要每天都面面俱到。
三、多思考,勤总结,不断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开动脑筋,多思善想。
1.精读教材,字斟句酌。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全面性是指对中学(初、高中)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重点性是指集中力量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人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如同分异构体的本质是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向内有组
成元素量的关系相同,向外有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判断等。精确性是指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联系性是指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还可以进行变形等。
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包括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课本后的分组实验),而且尽可能地把操作过程展示给学生,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反应原理、装
置原理、操作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就能办得到的,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要常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教师要多学会反思
自己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于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大吉了,尤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严密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和广阔性)。长期坚持,就能化平凡为神奇;能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地解决化学
问题;能驾御化学问题的全貌,抓联系、作比较、会归纳、能延伸;能另辟蹊径、不拘一格地解决实际问题。
四、保持良好心态,培养整体素质
健康向上、勇于进取、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是搞好复习的重要保证,也是高考成功的关键。而积极的心态有赖于平时的不断调整和锤炼。
1.正确对待考试。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考试是频繁的。要正确指导学生对待考试。成绩较好的学生,由于受高考一试定终身的负面影响,许多同学对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考试本身所起的作用,从而每次考试都计较考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考试。这种观念必须予以改变,换一种方式思考,使学生真正明白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是练兵的绝好机会,都能够暴露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在后续复习中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高考中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所以既不能因一时失误或遇到困难而气馁,也不能因成绩进步而沾沾自喜。对考分低的学生应更加关心,多加以指导,他们是提高平均分的最有效的力量。高分不是自己教出来的,平均分是自己教学效果的很好说明。
2.教师创设良好的复习心理环境和教学环境。人的心理和行为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大多数高三学生来说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升学压力和竞争压力了,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带来消极影响,这对复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上课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复习的热情,课堂上要使得学生围绕着教师,教师是学生复习的领路人,要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自己的基础和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复习;教师要愉快地接纳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明确目标,变压力为动力,创造良好的教学合作气氛。
高三总复习学习方法 篇10
1、检验学习成果。这个不用说,每次考试都是自己学习成果的检验
2、给未来的进步指明方向。每次考试都是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最好机会。因为平时做题和考试不一样个,可能平时会做的题,考试不一定会做。这是因为会和能做对是两回事,能做对和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对又是两回事。只要考试你做错了,那无论是什么原因,肯定是你在这个方面存在问题。很多考生考试下来都觉得,有些题自己明明会,不应该丢分,自己明明可以考更好的分数。觉得这次考试不是自己真实能力的体现。这就错了,每次考试都是你真实能力的体现,丢掉的分数就要总结丢分的原因,下次只有避免了这类丢分,分数才真正是你的。所以,每次考试的错题非常高重要,如果你把每次考试错的题都完全分析好错的原因,那就好了。例如:题做错了,是根本没有思路,还是因为某一个环节算错了导致后面都错了,是有思路忘记了知识点,还是某一个环节没想到,还是因为读题不仔细而做错了题等等。无论是什么原因,找到做错的原因,以后想办法避免,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如何搞好高三化学总复习 篇11
一、研究《考试说明》,有针对性训练学生的能力
《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高考化学命题的基本依据,虽然现行的综合试卷以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为基本原则。老师和学生都必须从《考试说明》中了解到:考试范围,考试对考生在学科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大概的题目数量,各种题型的大概比例,试卷中易、中、难题的比例为:3:5:2。因此,研究好《考试说明》,对于一个高三的教师来说很必要。
二、正确对待综合卷的覆蓋面小,抓好基础全面复习
近两年,综合考试知识覆盖面小,我们可以注意到,考试题中只涉及到极少的章节,大多数内容甚至多年的热点知识内容根本无法考到。但我们决不能因考试所涉及的知识有限,而放弃部分自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去追求所谓的“高考热点”。有时,一些较偏的或平时认为不重要的知识也可能成为考试的重点。抓好基础全面学习,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对待试题要实行“三刀”原则:“一刀”剪难题,“二刀”剪繁题,“三刀”剪重复题。着眼于容易题和中等题,力争难题突破,对容易题、中等题要求学生“正确、规范、待”,保证不失分。
三、搞好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分块复习。按照中学化学教材内容分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六大块进行专题复习,引导学生由纵向深发展,使学生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同时,还可针对高考题型进行题型训练,提高复习质量。
对高三总复习抓好概念教学的感悟 篇12
在高三总复习中, 所有的概念在高一高二已经学完, 那么在高三备考总复习中教师应如何做才能高效地完成对基本概念的复习呢?面对求知若渴的学生, 作者无数次问自己:如何才能找到一条有效途径,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吸收教师所讲的知识?一段时间以来, 作者不断地探索原因, 并苦苦地寻找各种可以帮助学生既能复习好核心概念又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的方法。作者从中感悟到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勉。
一、对核心概念要适当进行深化
面对已掌握一定数学概念的高三学生, 教师在高三总复习时的任务是深化概念教学, 使学生在原有的思维基础上再向前发展。
案例1: (2013年广州市二模文13, 理13) 数列{an}的项是由1或2构成的, 且首项为1, 在第k个1和第k+1个1之间有2k- 1个2, 即数列{an}为:1, 2, 1, 2, 2, 2, 1, 2, 2, 2, 2, 2, 1, …记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则S20=________;S2013=________.
分析:本题的第二空整体得分率非常低, 难倒了不少学生。本题的实质就是考查学生对数列概念的把握。时至第二次模拟考试, 高三第二轮总复习都已经结束, 本题将数列概念问题放到一个新的问题背景下, 考查学生分析具体问题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题中“1”都是单独出现的, 它的出现有什么作用吗?“2”都是以连续正奇数个出现的。如果将每两个相邻的“1”之间的“2”记为一组, 前n组中“2”出现的个数设为一个新的数列{bn}, 则使bn<2013成立的最大整数为k=44, 即数列{an}前2013项中共出现k+1=45个“1”, 其余都为“2”, 因此:S2013=45+ (2013- 45) ×2=3981, 这样整道题得到解答。学生初遇此题, 觉得不知如何下手, 但只要学生对数列的概念有深刻的认识, 想到将“2”出现的个数看成一个新的数列, 也就不难解答此题。由此可见, 学生在高三总复习中不仅要对熟悉的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复习到位, 对于新出现的数列, 进行适当的深化, 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对核心概念要适当进行发散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 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探求各种答案的思维。对于数学概念, 如果教师只要求学生理解记忆它的原始概念是远远不够的, 这样的概念过于单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一些学生才会发出“概念公式都记得, 但就是不会解题”“平时会做, 考试时就是想不到”的感慨。针对有些概念, 教师只有适当进行发散, 学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那么, 教师究竟该如何对概念进行发散?作者以等比数列的概念为例, 详细阐释一下。
案例2: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数列{Sn+1}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a2是a1和a3的等比中项. (1)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 求数列{nan}的前n项和Tn.
分析:本题为2012年12月份广州市高三调研试题文科数学第19题, 共14分。整个海珠区学生平均得分为4.3分。按当时的评分标准, 解出第一步就可得8分。由此看来, 学生平均只做到第一步的一半。看似很简单的题目, 却难倒不少学生, 其实本题的审题重点就是三句话, 包含了三个定义。
(1) Sn的定义:S1=a1, S2=a1+a2, S3=a1+a2+a3, ..., Sn=a1+a2+a3+…+an. 1
(2) 等比数列的定义:{Sn+1}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由通项公式Sn+1= (S1+1) ·2n-1= (a1+1) ·2n-1可知, 只要求出a1, 就可以得出Sn, 由an和Sn的关系, 可求出an, 为了求出a1, 列出S2+1/S1+1=2, S3+1/S2+1=2;可得a2=a1+1, a3=2a1+2; 2
(3) 等比中项的定义: (a2是a1和a3的等比中项) a22=a1·a3. 3
把2代入3可以求出a1=1或a1=-1, 当a1=-1时, S1+1=0, {Sn+1}不是等比数列, 所以a1=1.所以Sn=2n-1.
为了找到学生失分的真正原因, 作者在所教班级抽取了5位平时数学成绩比较好但本题得分在5分以下的学生进行访谈。他们对条件“{Sn+1}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不知怎样入手解答, 作者当场要他们默写等比数列的概念, 5位学生全都默写正确。作者接着问:{Sn+1}的第一项是什么?第二项是什么?第n项呢?第n+1项呢?学生全都沉默了。其中有一个学生比较直接地说:“如果{an+1}成等比数列, 我就会做。”顿时, 作者头脑中马上闪现一个念头:学生对{an+1}成等比数列与{Sn+1}成等比数列的概念没有区分好。学生根本就没有理解{Sn+1}是等比数列的含义, 在等比数列的概念中, 每一项与前一项比值中的项, 我们通常用an+1和an来表示, an+1和an只是个符号, 那么在数列{Sn+1}中第n+1项也就是a1+a2+a3+…+an+an+1+1, 它的前一项就是a1+a2+a3+…+an+1, 只有在理解这个概念的基础上, 才可以理解Sn+1= (S1+1) ·2n- 1= (a1+1) ·2n- 1, 才能顺利解答这道题。实践表明, 如果学生对等比数列的概念的理解仅有an+1/an=q是不可能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的。因此, 对于等比数列的定义必须做出如下的理解:
(1) 定义中的项, 并不一定就是指an, 只是我们为了表达上的简洁, 用an来表示;
(2) 等比数列中不含有0;
(3) 从第二项起, 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an+1/an=q, 而an/an+1=1/q;an+1/q=an;qan=an+1;
(4) 从第二项起, 任意相邻三项, 中间一项是前后两项
的等比中项:an2=an- 1an+1;
(5) 这里的数列可以是任何数列, 可以是{an}, 也可以是{1/an}, {Sn}, {an+1- an}, 甚至是{bn/an+n}, 其中本题是就{Sn+ 1}
三、数学概念要等价转化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提道:“数学要善于退, 退到最原始而不失重要性的地方, 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所谓“退”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退”到最原始、最简单的问题上, 再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 链接到相关的概念上, 去解决问题, 接受新知。在这里“最原始的地方”就是退到从最初的概念、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最初的图形和学生最基本的认知开始, 在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中, 逐步实现从简单到复杂, 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抓住这一点, 相信教师课堂教学的难点一定会取得更好的突破。
案例3:已知f (x) 是二次函数, 不等式f (x) <0的解集是 (0, 5) , 且f (x) 在点 (1, f (1) ) 处的切线与直线6x+y+1=0平行.
(1) 求f (x) 的解析式;
(2) 是否存在tN*, 使得方程f (x) +37/x=0在区间 (t, t+1) 内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若存在, 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为2013年广州市高三调研试题文科数学第20题。整个海珠区学生平均得分为2.1分。
第 (1) 问解答略, 可以求得f (x) =2x2- 10x。
第 (2) 问:方程f (x) +37/x=0在区间 (t, t+1) 内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将f (x) 代入上式并化简可得:2x3- 10x2+37=0, 这个三次方程根的求法在中学阶段是没法求的。事实上, 这两个不同的根还要在区间 (t, t+1) 内, 显然这两个根均不会是整数, 不好求。题目只是问根存不存在, 只要说明根是否有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就要想到方程根与函数零点定义的相互关系, 即利用导数的知识解答零点存在性问题, 从而问题将得到解释。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学生在完成高一高二的概念学习的基础上, 进行高三总复习时, 应如何进行高效的基本概念复习。
关键词:高三总复习,概念教学,感悟
参考文献
[1]章建跃, 陶维林.概念教学必须体现概念的形成过程[J].数学通报, 2010 (1) .
【高三生物实验总复习】推荐阅读:
高三生物实验复习策略12-26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复习教案: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08-16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09-12
高三生物复习计划10-23
高三生物复习课10-11
高三生物复习方法10-16
高三生物学科复习策略09-24
高三生物备考复习策略01-08
高三生物专题归类复习07-15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教案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