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三列作文纸

2024-10-02

高考语文三列作文纸(共4篇)

高考语文三列作文纸 篇1

高考纸梯作文

你说你不如别人的父亲有能力。你只是一个纸梯子。纸梯子什么也做不了。

我说我愿意,愿意把纸梯子一直往前走。去年冬天,你和你妈妈陪我去北京学习。在一个下雪和下雨的日子,你一只手拿着一袋熏肉,坐三四辆公共汽车来到老师家门口。我仍然记得你低着头和老师说话的样子,你的`大手冻裂了。当你离开的时候,你一直要求老师多照顾我,好像你已经感谢了我一辈子。你陪我去买登机服。我退房的时候发现少了一件东西,所以我告诉你要和购物车一起排队。当我回来的时候,我发现你睡着了,你的购物车在我旁边的椅子上。他仰着头,轻轻地打鼾。来回拿东西只花了三分钟。你太累了。那一刻,我在你身边站了很久,盯着你,无法叫醒你。喧闹的超市突然在我心中变得寂静无声。来,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你――那个在我出生时第一个拥抱我的男人,那个在我生病时照顾我的男人,那个对母亲说“如果你有一个儿子,我们就不能让父亲保护你,如果你有一个女儿,我就保护你的母亲”的男人随着我的成长,我已经快半个世纪了。考虑到这一点,我被“近半个世纪”这个词吓坏了。我无法想象几十年后,当你说不清楚时,吃东西就像嚼蜡一样。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你已经变得喜欢重复单词和关灯。你开始变得邋遢,长时间坐着变得痛苦,爬上三楼时变得疲惫。你以前很帅。我的成长似乎是基于你的衰老,而我成长的养分似乎是你年轻的活力。

“秋风秋草都要离开了”似乎是你的写照。那个过去把我扛在肩上的男人现在已经气喘吁吁了,甚至提着一桶水。你是个完美的父亲,但我是个不完美的女儿。我尽力让自己变得更完美,只是为了告诉别人我配做你的女儿。此刻,我在考场记下了你。我知道你一定在学校门口焦急地等待着我的胜利。我给了你太多的希望。我不想让你失望。你曾经告诉我,你不是一个高级官员或杰出的人,你不能像别人的父亲一样做一个铁梯,让孩子爬得越来越高,这样风是有利的。你只是一个纸梯子,什么也做不了。我说,谢谢你的纸梯,让我比别人更坚强,比别人更完美。我愿意拿着纸梯子,一路向前。

高考语文三列作文纸 篇2

1 高考作文命题回顾

我国的高考制度从1951年开始, 期间因为文革而中断了十多年。高考不仅起到了考查学生, 筛选人才的作用, 同时它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社会的变迁和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总的看来, 我国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经历了四个时期。

1.1 传统命题作文时期 (1951年-1966年)

之所以称之为“传统命题作文时期”是因为这段时期的作文命题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强烈的阶级情感。命题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密切联系, 甚至直接服务于当时的政治任务, 很难体现考生自己的个性。而在另一个方面也鼓励了老师和考生追求形式化和热衷押题的不良风气。如《论增产节约的好处》 (1951年) 、《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件事》 (1958年) 、《我学习毛主席著作以后》 (1961年) 、《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5年) 等。

1.2 过渡期 (1977-1979年)

1977年刚刚恢复高考制度, 高考作文命题由各个省、市、自治区自行命题。现列举部分作文命题:《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 (上海市) 、《当我唱起东方红》 (黑龙江省) 、《我的心飞向毛主席纪念堂》 (河南省) 、《批判“四人帮”的一个反动论点》 (西藏自治区)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北京) 、《大治三年气象新》 (广东) 。

从这些作文命题中, 我们不难看出传统命题作文时代的影子:浓厚的政治气息和严格的文章体裁。虽然, 在这个时期中也出现了其他的作文命题形式如:1979年的改写《陈伊玲的故事》, 但并没有跳出以往的套路:强调个人的“小我”如何顺应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中的“大我”;忽视个体的主观感受和个人的个性。

1.3 个性化时期 (1980-1997年)

这一时期是我国高考作文命题思路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全面综合地考察考生的写作能力以及考生的想象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形成了“一卷两文, 两文两体, 两体一材, 一小一大”的比较成熟完善的供材料作文的命题样式, 呈现出以供材料作文为主, 以命题作文为辅, 二者穿插出现的新格局。

1980年的《画蛋》有感, 强调蛋的圆满与圆满理想实现所需要的艰辛劳动和顽强意志;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突出个人与社会责任的联系;1983年看图作文“这里没水, 换个地方再挖”与《画蛋》由相似性, 都强调实现理想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抱有坚定的信念这些命题都表现出对个人价值、个人理想和奋斗的关注, 强调个人的独特感受。而之后的文章命题则在关注个人的同时引导考生关注自身和社会,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如:1989年“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 针对外语热, 历史冷等现象, 要求考生写一封信谈谈对高考志愿的看法, 即高考志愿是否与就业直接挂钩而牺牲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追求。

同时这一时期的作文还注重考查考生的想象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如:1990年高考小作文让考生依据提供的材料加以想象, 为两个小姑娘作肖像描写;1993年《鸟的对话》要求写出200字左右两只鸟的对话片断等等;1997年要求根据提供的材料描写小新背同学上学的情景。这些命题无不要求考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细致入微地观察。辩证思维能力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用哲学思考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1.4 百花齐放时期 (1999年至今)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在2004年高考命题由全国统一命题的格局变为地方自主命题, 因此在语文作文命题上也就出现了多种命题形式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命题特点。材料话题作文由以前的单料、双料作文发展为三料作文, 增大了话题的容量和思辨的难度。

但总的来看高考作文主题有三大取向:想象作文的文化思辨;道德虚拟语境中的公民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根据提供登山者遇险相助的材料, 而写作《心灵的选择》;1998年《战胜脆弱》等等, 这都可以看作是在虚拟道德语境中进行两难的选择, 但事实上这种道德上的选择对于考生而言是没有选择的。

相对而言, 1999年的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是一个设限少, 给考生发挥余地的命题。而且这个作文题制规定作文的范围, 不规定文体, 有较高的自由度。只规定范围, 是指作文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不算离题。因此无论是内容还是写作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作文话题是一个科学设想, 自然就明显地考查到联想力和想像力。只规定范围而不规定题目, 是方便考生在这个范围内选写自己最熟悉的内容;有文体要求而不规定文体, 是为了方便考生除诗歌以外选用最拿手的写法, 提示中提出“编述故事, 发表见解, 展望前景”等多种写法, 适合不同的考生。无论选择哪种内容, 哪种文体, 哪种写法都是允许的。北京一名考生写了一篇题为《我, 不要别人的记忆》, 明显对“记忆移植”持反对意见, 还得了60分满分的优异成绩。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

2 高考作文命题的弊端

通过对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回顾, 可以看出在高考作文命题中还存在着以下弊端:

2.1 过分强调道德观

不可否认, 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体现社会成员的日常行为细节中。但过多的强调道德观, 往往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结果, 甚至会引来迎合宣传需要的伪道德, 口是心非的假道德。如:2001年的“诚信”尽管命题者并未明确规定考生必须写诚信好, 但所供材料和提示语的倾向性是极其明显的;2002年“心灵的选择”, 该选什么不该选什么也是不言而喻的呢。在这种显而易见的道德暗示下, 考生的自由选择变成了别无选择或唯一选择。

2.2 一元化思维命题方式

一元化思维的命题方式往往使学生写非所想。现在社会正日益向多元化发展, 人的个性化差异正日益得到尊重和强调, “个性成为文化追求的品质, 再让大家用不同的头脑来向一样的东西, 按一样的程序思想已不可能;如果一定如此, 大家就只有编造相同的假话、空话、套话来应付。”

对比一下2002年台湾地区的高考作文题, 可以看出一元思维方式和多元思维方式在命题上的不同。“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镜子', 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 从中照见了容颜的改变;有人在人生戏局中, 从‘它’观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意或不能面对‘它’。试以‘对镜’为题, 写一篇文章, 文长不限”。虽说就“对镜”而言, 话题很小, 但立意却很宽广:从容颜改变、人生社会的苍桑到观看自我, 反思人性的善恶美丑等等。小题目大容量, 可以使考生结合到自身实际和生活经验而写作, 有感而发;同时由于立意宽, 也可以避免雷同类似的作文出现。

3 对高考作文的几点建议

如果能在命题时考虑和兼顾以下方面, 高考作文题将会更加有活力, 更能体现我们时代的要求。

3.1 最好不以观点命题, 包括不暗示命题者的倾向性

命题要尽可能使所有考生都可以畅所欲言, 阐明自己的观点;命题最好选正反两方面都有话可说的, 若能多方面展开论述则更好。命题应让考生从他们最熟悉, 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既保证他们有话可说, 又能体现个性, 激发创造, 塑造人格。

3.2 尽量不出抽象的、笼统的、过于宽泛的题目

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渐趋成熟的阶段, 他们涉世尚浅, 所致虽多, 但所思不深;他们还没有踏上社会, 对改革、发展等重大课题不可能有深刻的认知。过于抽象和政治化的题目, 往往会让考生无话可说, 只能套用空话、大话, 把自己应提升为思想家或政治家。当然, 适当地引导学生去关心、思考这些问题是应该的, 但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动辄谈人生、事业之类的话题, 很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3.3 尽量不要设置审题障碍

作文命题中在引导、激发考生表达的欲望。如果命题中采用过于生僻难懂的字、词、句或者典故, 往往会让考生望而却步或则瞎蒙乱猜, 造成理解或立意上的错误, 不能真正达到考核考生写作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3.4 努力体现开放性和限制性的统一

从纯理论的角度出发, 高考作文与平时作文命题不应该有太大的区别, 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作文与做人的统一。但高考毕竟有其规则, 高考作文命题更有其特殊性。

高考语文三列作文纸 篇3

一、突出语用——注意多维勾连,博约有致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对此,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我们要关注的是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而对高年级进行阅读水平检测的落脚点,也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而不是只针对文章的内容设计繁琐的问题,让学生在文章的内容中徘徊,流于语言记忆的内容考查。

1.评价内容需立足文本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获取、认识、发展”,就必须让学生立足文本内容,提取相关信息。阅读内容是阅读评价中的基础。如果一个学生对所阅读的内容没有基本的理解,那么任何阅读的评价都是无效的。学生立足文本内容,通过阅读,获得思想情感的熏陶,学习表达,欣赏作者的观点,甚至质疑文章的见解,这些都是阅读评价中最基础的要素。所以,任何阅读的评价,都是要以学生阅读的最终目的为出发点。让学生通过阅读,从文本所呈现的内容中去获取知识。当然,我们应该注意,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能作为语文教学的本体目标,也不能只局限在为“评价”而评价上,而应该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应是任何阅读评价的出发点。

纵观很多高年级阅读片段测试题型,都不约而同出现“选择正确的读音、字”,“写出近反义词”或者“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两个字以上的词语”,甚至让学生“形近字比较并组词”等题型。这样的题型看似都贯穿着阅读测试题的惯用模式:检测学生阅读能力中“读音、字词”的“积累”情况,但是如果将其作为语基部分的检测题型也未尝不可。

纸笔测试的评价题型要让学生从文本阅读中获取知识、学会表达、获得情感的熏陶,而这样的考察题目,并没有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也没有让学生通过文本阅读,获得情感的熏陶,得到独特的阅读体验。试问,这样的评价有意义吗?作为对第三学段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测试的题目必须立足于文本,围绕文本内容,从文本中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评价方才有效。

2.评价标准要允许多元解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读者对文本的理解,都是“这个时间段”“这个情景下”的“这个程度”。所以,教师期望学生对文本思想的理解非常透彻、情感体验非常深刻,不可能也不必要。所以,对思想性文本的评价要到什么程度呢?从思想教育的角度说,评价的问题不偏离文本的价值取向;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说,适当的以不影响语用表达的品味为基础。我们进行阅读的评价,是要了解学生在阅读文本中,获得相应的学法、用法,至于文本深刻的意蕴、含义这类的评价题,容许“多元解读”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在符合文本基本的价值取向之间做选择。如今很多阅读题在评价学生的阅读水平时都能注意到允许学生的不同的阅读体验,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例如,阅读短文《一群光头男孩儿》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如果是你,你怎么帮助布莱恩渡过这个难关呢?《藏羚羊的跪拜》中有一道题:“你从这篇文章中感受到什么?”类似于这样的考查题目,只要认真去阅读短文的学生,都能或多或少从文本中得到不同的感悟。而作为阅读评价者,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我们就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表达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他们的表达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3.评价目的要能引导反向质疑。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走进文本,真正读出自己的生活。而对于学生阅读的评价,也要从这一点出发。阅读的文章往往都体现作者当时的处境、心境。而要评价学生是否能感受到这些,就要让学生探究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例如,可以在阅读短文中引导学生多级追问,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让学生结合原文,反复研究,悟出其中蕴含的哲理。

二、关注价值——针对细节评价,凸显作用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许多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都会从课文中寻找“语用”,特别是考查学生的阅读水平,很多时候教师只注重形式,忽略了可以从文本本身寻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而让阅读评价流于形式。歌德说得好:“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之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对于学生的阅读过程来说,学生要借助阅读范文来收获“学语言、用语言”。而对于阅读评价来说,评价的内容必须凸显文本的价值。那么,我们如何立足文本的价值,从细节入手,从而凸显阅读能力测试的价值呢?

1.评价要落在“体裁样式处”。

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而对高年级学生的评价要求自然也不一样。第三学段“阅读”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述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例如,《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这篇说明文,就可以围绕说明性文章的体裁来设置测试题:(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 _______?(2)本文的作者采用 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论证“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个问题。(3)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

可见进行阅读评价考查,评价的内容要落在文本的体裁,基于文本的体裁提炼相应的问题,使不同体裁的文本凸显其自身的特点和价值,达到阅读评价的目的。

2.评价要扣紧“篇章结构处”。

任何文章在谋篇布局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也传达了作者在表达上的目的、意图。只有把握文章结构的特点,层层剖析语言内在的组织结构,才能品味出文学作品的匠心独运、精妙构思。既然把一篇文章作为阅读评价的内容,我们在设置评价问题时,就可以将文本篇章结构的特点作为评价的一方面来了解学生阅读的收获。例如,《西藏》这篇文章中,用来检测学生阅读能力的测试题可以从篇章结构处入手:(1)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一段起什么作用?(2)文章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西藏?(3)分别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归纳2~4、5~8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这样,通过测试题,让学生关注文本的篇章结构,引领学生走入文本,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测试评价的作用才能更加凸显。

三、难易得当——遵循认知规律,考评有法

1.考查内容与形式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螺旋上升。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升是一环套一环,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入选为教材的都是一些思想性和语文味较好的文本,但有一些文本的编排却没有顾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特别是用于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考查的试卷,有的所选的文本内容主题的哲理性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的则是篇章结构、句段写法很少能与这一学段语用教学的核心内容对接。对于第三学段的阅读水平的纸笔测试,应结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三学段阅读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纸笔测试时要根据课标的要求进行考核。对学生的阅读水平考核的本意是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一定的了解,而如果所选的考查内容及相对应的评价的问题超出学生当下的认识水平的话,那就背离了评价的意义和目的。

2.考查方式要多样结合,迁移运用。

学生阅读能力涉及方方面面,评价又不可能过于繁杂、面面俱到。有些内容的考查可以精确些,进行定量评价,如用“阅读文章,书面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检测;有些内容的考查(如阅读兴趣、习惯、态度等方面的考查)则不妨模糊些,采用等级、评语或等级加评语的方式进行定性评价。很多时候,我们对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都是通过客观化的纸笔检测加以考查评价的。当然,由于阅读的文章体裁也比较多样,我们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考查时也可以多样结合,将纸笔检测的形式迁移运用,以便更好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评价。例如,对高年级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的考查,我们可以进行行为观察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方法来考察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兴趣;可以通过对学生图画、制表等非连续性文本作品的客观描述来发现学生获得的进步;可以通过考查学生参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实践活动来检验学生的能力水平。如让学生设计指示牌、撰写活动串词、为学校写导游稿等。值得注意的是,对高年级学生来说,要在语文考试中加强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检测。

高考语文三列作文纸 篇4

一、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作家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 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说: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 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 (材料有误, 应为“英国作家戈尔丁”, 作者注) 说: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 一旦失去这个王国, 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 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1.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 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

二、试题解读

新材料作文, 是考生依据命题者给出的材料和要求, 来写作考场作文的一种作文形式。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 材料反映的中心就是考生所写文章中心的依据, 所以读懂材料是审题立意是否准确、优劣、高下的关键。

今年的新材料作文题, 引用了三位作家的话, 是一个非连续性文本。

第一句中国作家丰子恺的话是对孩子“童心”“童真”的赞赏, 强调了“童心”“童真”的可贵。他用比喻的手法, 通过形象的语言对“童心”“童真”作了生动具体的阐释。“直线”含义是纯洁、纯真、直率、朴真等;“不会转弯”含义是孩子童言无忌、心无城府, 孩子无需包装, 孩子无需面具, 孩子眼里直射的光芒能穿透一切。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 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丰子恺从正面赞扬了孩子的优点:孩子们真诚、直爽, 用童真、率直来观察世界、评价事物, 不拐弯抹角、虚情假意、尔虞我诈、阳奉阴违等等。

第二句英国作家赫胥黎的话是对世界的拷问, 拷问少男少女们心灵提前硬化的原因。“硬化”是比喻的说法, 意谓“功利、世故”等。赫胥黎的话揭示了童心、童真、童趣丧失的既定事实, 又对现实社会发出了沉重的拷问———“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 而少男少女们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为什么昨天的儿童血脉里流动着天真活泼快乐, 流动着绵绵不断的天真和火热之情, 弹指间, 当他们成长为少男少女时, 动脉就硬化, 心理即僵冷。为什么人类尚未苍老却失落了那一颗最可爱的童心, 早早出现了童心硬化、青春硬化、灵魂硬化的现象。人类的童年正在缩短, 人们正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孤独,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隔膜、越来越冷淡。

第三句美 (英) 国作家菲 (戈) 尔丁的话是对社会的反思, 反思“伟大的孩提王国”的重要性与失去后的严重后果。为什么社会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就会沉沦?因为“孩提王国”的本质是天真、质朴, 单纯、活泼、快乐、阳光、无忧无虑、敢想敢做、富于想象, 不世故, 有活力。菲 (戈) 尔丁从一个更广阔、更深刻的视角去审视童心的存在价值与社会意义:童心并不只属于童年, 而属于一切年龄。面对功利、浮躁、纷繁、快节奏的社会生活, 无论谁, 一旦失去童心就会坠入万劫不复的黑暗深渊。菲 (戈) 尔丁强调了人类永葆童心与童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返回你的童心, 保住你的童真, 延续你的质朴, 走进你那阳光普照、清泉流淌、熏风和熙的童真世界。

综上解读, 这三位作家的话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内在指向, 其内在指向可以归结为童心童真早泯。总观三段文字, 命题者的主旨意向非常明显, 就是让考生思考当今社会青少年童心早泯的问题。孩子们过早地失去童真, 这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它反映了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世界进入信息社会后, 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速率发生了很大变化, 通过电影、电视和网络, 成人社会的生存压力过早地传导给了孩子;同时, 我们的教育体制、方式中存在的弊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让他们日益感受到竞争的压力。

三、试题立意

按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可以以三段话的中心主旨为依据立意写作, 也可以以每段话的中心主旨为依据立意写作, 那本题究竟应该怎样立意写作呢?考场作文的审题立意必须按照命题者的要求。本题要求里有这样一句话“综合上述材料”, 这句话非常重要, 实际上是限定了考生立意写作的方向。所谓综合, 就是要求把三段话联系起来看, 就是要以三段话的主旨指向为依据立意写作。如果像媒体上有些人所说, 只要根据三位作家中任何一位作家的话意写作成文都算切题, 显然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 偏离了命题者的本意。

所以本题的立意写作, 必须以三段话的主旨指向“童心童真早泯”为基点进行, 可以从以下方面切入:

追忆童年的率真纯净、天真无邪、质朴善良、美丽心灵、自然天性, 歌颂“童心童真”的纯洁、伟大、美好, 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如《遗失的童真》《童心的美丽》《守望纯真》《谨怀童心, 拥抱世界》《炽热童心, 纯真本质》等。

直面当下少男少女心灵过早“硬化”的现实, 探讨“童心童真早泯”的原因:工业文明过于注重物质而忽略人的内心, 人容易成为物欲的奴隶, 忽视对自身的反思、内省和道德自律;成人世界中的世俗、功利、权术、机诈等人性之恶, 有意无意地影响了孩子, 使儿童的心智过早“成熟”;应试教育将儿童异化为学习和考试的机器, 从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陷入了对长辈的盲从依附。如《童真之逝》《长歌当哭惜沉沦》《我所失去的东西》《卧剥莲蓬何处觅》《“被数字化”了的我们》等。

展望未来如何使人类保有伟大的“童心童真”, 怎样避免“童心童真”早泯?人类应致力于精神文明建设, 而非单纯地追求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 “等一等我们的灵魂”;教育应注重对学生的灵魂塑造, 去功利化, 避免人的“异化”;成人 (父母、老师、成功人士) 应该注重言传身教, 向孩子多传播真、善、美等正能量, 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更美好;学生 (儿童) 自己应该学会独立思考, 避免盲从。如《为赤子之心保险》《童心, 归去来兮》《为童真筑道围墙》《找回“孩提王国”》《孩子, 你慢慢走》等。

也可以对命题材料反弹琵琶, 阐述少男少女心灵过早“硬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少男少女心灵过早“硬化”未必是坏事。如《“提前硬化”未尝不可》《孩子并不令人失望》《童真也需要“转弯”》《适时成长》《“孩提王国”没有失去》等。

总之, 只要能围绕材料的主旨指向“童心童真早泯”做文章, 无论是诠释内涵、阐释作用、探讨原因, 抑或反弹琵琶, 都属切合或符合题意。

四、试题评价

今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是一道探讨人生的大题目。其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直面社会现实

试题所提供的三则材料, 可以概括为“童心”“童真”“纯真”“质朴”等同一话题。这个人文性的命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纠正了对宏大价值的过度追求, 体现了一种命题导向, 引导学生直面社会现实, 关注现实世界, 思考生命的意义, 思考存在的价值。在信仰缺失、精神困顿的当下, 考的是学生自己必须面对的东西。这道题显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二) 直击学生心灵

“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 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没有哪一次的考试题目像这一次这样直接关注少男少女的心灵世界。三则材料无论是分拆开来还是综合起来看, 都是要引导考生思考当今社会青少年童心童真早泯的问题。面对纷繁芜杂的成人世界, 少年男女的眼眼花缭乱, 少年男女的心迷茫困惑。他们在人生的青春阶段都会面临各种不同价值观的选择, 都会面临人生的困惑。在困惑面前怎样认识自己?怎样安放无依的心?这是青春成长的必修课, 也是每个人都需要去学的。命题者引领考生去思考:在这功利物欲的时代, 在这浮躁困扰的当下, 什么才是生活的真正意义?什么才是人生的最终幸福?自己的心灵如何更好地发育成长?同时也警示成人要关注孩子的心灵健康。

(三) 直指教育弊端

毋庸置疑, 我们的教育是功利化色彩极浓的教育。学习过程演化为分数和名次的竞争, 学习目的蜕变成找好工作、赚大钱, 功利之心充塞着教育的各个场所。少男少女们失去了学习的快乐与心灵的满足。正如考场作文《青春需要奋斗》描述的:“我们活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中, 我们活在望不到边的题海里, 我们跑步在千万人想过却只能少部分人能过的独木桥上。”试题直指这样的社会似乎已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教育现状, 警示我们迫切需要反思学校目前的教育弊端。一位名人说过, 一个没有童话的世界, 将使儿童失去人性的慰藉。

(四) 直显思辨色彩

思辨是思维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的特点就是全面地分析问题, 避免片面地看待问题。高中生应该具备这样一种思维能力。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浅层次思维把“童心”理解为“儿童的天性, 如活泼可爱、无忧无虑, 自由快乐的玩”。深一层挖掘可以把“童心”理解为“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真诚坦率、敢于幻想、执着探索、自由的心性”等。更深挖掘, 可以把“童心”定位在“并非专指儿童天性, 它是一切愿意以最真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人的心灵”。正因为考生对“童心”内涵挖掘的层次不同, 所以试题能够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优秀作文体现出很强的思辨色彩:永葆童心并非反对成熟的心智, 更不是提倡青少年儿童无知和懵懂, 而是反对故作成熟。童真是成熟而不世故, 内心丰富却欲求简单, 看穿世俗却热心热肠, 以入世之心做事, 以出世之心待己。

从理论上说, 这个作文题对学生来说是不陌生的, 这样的题目比较适合站在18岁节点上的孩子们去思考、去论述。因为高中生“有限”的生活中却有着这份“独特”的生活考察, 这个阶段正是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成熟的时期。2012年的考题是关注人生经历中的态度选择, 而今年关注的是人生经历中有可能缺失的部分, 而这些都关乎“成长与生活态度”, 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只要平时多思索, 能很容易就自己的成长经验写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感悟,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对写作的最基本要求是吻合的, 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反省, 从而调动起他们的情感思维, 写出有生活气息的、鲜活的文章。可以说这是近几年来最能区分学生写作能力的一道题目了。

但从阅卷实际看, 试题没有达到命题者想要达到的目的。原因一是学生没有看准命题者设下的“综合上述材料”这个限制条件, 没有依据三段材料主旨指向来立意构思写作, 而是抓住一个材料或一个材料中的一个关键句抑或关键词立意构思写作, 产生了许多偏题甚至离题的文章。如从第一位作家的话中得出的“要学会转弯”此类立意, 从第二位作家的话中得出的“保护孩子的心灵”此类立意, 从第三位作家的话中得出的“成人世界应保有童心”此类立意, 等等。

上一篇:公司财务部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古代文学试题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