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情景剧寓教于乐(通用3篇)
安全情景剧寓教于乐 篇1
辽宁锦州石化:安全情景剧寓教于乐
2013年6月4日,中国石油锦州石化热电公司举办珍惜〃感恩〃回报HSE安全情景剧大赛。在全国第十二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热电公司创新安全教育形式,把基层员工自编自演、寓教于乐的安全小故事搬上舞台,突出主题,注重实效,宣传安全文化。
该公司将通过举办一系列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面向基层、面向班组,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提高广大员工安全意识。
图9148,检修车间员工表演《如此检修要不得》。
图9165,汽机车间员工表演《不容马虎》。
图9124,煤电气车间员工表演《咱班里的事》。
记者张一峰摄
作者单位:锦州市重庆路2号锦州石化公司记者站电话***办公电话04164150017邮编121001
安全情景剧寓教于乐 篇2
一、教与学要密切配合、生动有趣
1. 优化课堂结构, 灵活多样, 富于创新。
小学生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盛, 对新鲜的事物容易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学生。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选用适应的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学生乐学并确实得到能力的培养。
(1) 导入新课有妙招。导入新课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门艺术, 虽然它占用的时间不多, 但笔者觉得好的导入是一节好课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它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能起到先声夺人, 扣住学生心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作用。导入的方法也应根据不同的课型的特点而定, 如谜语激趣法———《两只小狮子》;设疑法———《小壁虎借尾巴》,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让生自疑, 然后带着问题来学习;故事导入法———《蚕妇》, 这首诗的背景故事;音乐导入法———《红领巾真好》, 讲得是红领巾保护鸟类的故事, 放歌曲《小鸟, 小鸟》, 紧扣主题的音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也可以是以教师一段娓娓动听的导词, 可以直切主题, 提出学习要求等。
(2) 板书设计要合理新颖。好的板书既有利于传授知识, 又能启迪学生智慧;既能影响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低年级语文教学在板书上首先应注意使用规范字书写, 注意字体工整, 笔画笔顺书写正确;其次应注意色彩协调, 布局美观、大方, 使用符号, 如:※、O、△等, 清楚、合理。可结合儿童年龄特点, 采用简练的文字、线条、图形相结合的形式, 给学生以强烈的学习兴趣。如教学《红领巾真好》一文, 板书时笔者画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简笔画, 紧扣儿歌内容的字词。既让学生明白了小鸟高唱红领巾的原因, 又让学生知道了为什么不能打小鸟, 一目了然, 色彩鲜明, 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3) 字、词、句的训练要落到实处。素质教育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语文科就是要切实抓好字、词、句的训练, 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要求。把字、词、句的训练落到每堂课上。如教《浪花》一课, 通过二组句子的比较:
A.海边上有一群娃娃。海边上有一群淘气的娃娃。
B.我迈着步子。我迈着轻轻的步子。
先找出句子之间有什么不同?再通过对“淘气”、“轻轻”词义的理解。最后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字、词、句里所蕴含的美。并让学生注意优美词句的积累, 为以后写作打下基础。
2. 优化教学手段, 形象、生动、直观。
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 根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要求我们教学要有形象性。比如在上《红领巾真好》时的前三分钟, 笔者用做好的课件让同学们欣赏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歌曲《小鸟, 小鸟》, 精彩的动画画面, 动听的旋律, 紧紧地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 既让同学们放松, 又为等一下上课悄悄做好铺垫。在教学古诗《鹅》时, 为了让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意境, 笔者设计了一个课件, 内容是:几只洁白的鹅, 在碧绿的湖面上游玩、歌唱、嬉戏等情景。一边播画面, 一边让这首古诗的诗句慢慢地配合图意出现, 用形象直观的教具,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加深了对诗的意境的理解。又如教学《两只小狮子》一课, 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叫“滚、扑、撕、咬”, 笔者通过木偶“小狮子”的动作演示, 使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词义。
3. 优化教学情景, 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
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对课文的感知、认知入手, 激发情感, 通过视听欣赏、感情朗读、动手动笔等游戏性的趣味活动, 使学生以主动积极的姿态来亲近课文, 真正“入境”。
如教学《红领巾真好》一课时, 笔者制作了:太阳初升, 在翠绿的树林里, 一群红领巾扛着不许打鸟的牌子从远处走来, 快乐的小鸟在树林里飞来飞去。看到这画面, 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中笔者设计了一套根据儿歌意思编出来的课中操, 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配上动作读儿歌, 既帮助学生背诵, 又使学生能够劳逸结合。课堂练习则设计让学生填空, 当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时, 就有一串优美的木琴声响起及正确答案的出现, 激起学生强烈的表现欲, 回答问题非常活跃;课将结束时, 又插放一曲《小鸟, 小鸟》, 让几个学生在音乐声中亲手将受伤已得到痊愈的小鸟放回大自然, 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使学生“爱护小鸟”这一观点, 从思想到行动上得到一次质的飞跃, 起到首尾呼应, 画龙点睛的效果。
二、把教与学融合在美好的情感旋律中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 也不可能有真理的追求。”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的投入, 只有当老师和学生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和学习中, 才可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才能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 激起学生强烈的内心共鸣, 使语文教学变得生动、轻松起来。
1. 教师要有良好的情感品质。
低年级的学生天真、可爱, 他们对语文科的喜爱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喜欢任课老师。因此, 教师首先对自己的事业要有真挚、深厚的感情, 对学生应当倾注满腔热情和一片爱心。
如学习《笋芽儿》一课时, 老师创设情境, 用多媒体引出画外音: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 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而学生像笋芽儿那样揉揉眼睛, 伸伸懒腰, 从沉睡中醒来, 撒娇说话, 扭动着身子, 使劲向上钻的不服输的韧性的动作表演, 对于感悟课文, 体验笋芽儿的可爱, 感受笋芽儿的奋发向上, 可谓是入情入境。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慈爱和乐观会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和积极向上的情绪。同时, 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眼神都必须是亲切、和谐、充满信任和期待, 尤其是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不要歧视和冷落缺点较多、学习成绩较低的学生。力求给学生创造出充满活力的、明朗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心情愉快地去接触、观察、学习, 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
2. 教师要有情感丰富的语言。
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总是不够持久, 精力容易分散。如果教师整堂课用的是同一种语调, 同一种姿态进行讲课, 就会使学生感到疲劳乏味, 不可能有好的效果。马卡连柯说得好:“只有在学会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说‘到这里来’的时候, 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 我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技巧的人。”这段话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 在教学中笔者正是尽力地去学会和运用这种技巧。《笋芽儿》一课中大嗓门的雷公公, 温柔的春雨姑娘, 慈爱的笋芽妈妈, 调皮而又可爱的笋芽儿。闭上眼睛, 倾听老师的朗读, 老师用自己的声音引领学生像笋芽儿一样沐浴春风, 享受阳光, 欣赏美丽的世界, 达到了心神的共鸣。在课堂上坚持讲普通话, 以丰富的表情、正确的发音、清晰的语调, 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能随向而思, 随引而发, 促进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心会神凝, 孜孜以学。
3. 师生之间要有情感的交流与沟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起到引导作用, 要避免毫无美感的“满堂灌”、“填鸭式”, 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 让他们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体会自己是“学习的小主人”。
二年级下册第二课《古诗两首》, 其中《草》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上课伊始, 老师用图片展示柔嫩的小草在风中摇曳,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可能学生这时的心灵体验是单纯的, 表面的, 他们眼中的小草婀娜多姿, 显得娇嫩、柔美。教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 引导学生自由读古诗, 现在你们一定有了新的感悟。这时,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柔嫩的小草在悬崖峭壁上顽强的生长;在石头缝中挤出的一缕绿色;在广阔草原上那绿色的波涛;相信, 这时孩子们对于“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理解是发自内心的震撼。这样以鼓励为主, 发挥每位同学的优势, 大胆地让学生多谈谈自己的看法、观点, 多进行课堂讨论,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使师生之间在密切、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目的。
安全情景剧寓教于乐 篇3
关键词:创设情景 展示知识 信息技术
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寓教于乐’”一直是我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它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活力,又取得了省时高效的教学效益,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有利于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其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所接受的信息,信息的传递方式适合学生的口味,学生就容易接受,兴趣就浓。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很好地把握多媒体及网络信息资源这个教学工具,最大限度的为学生传递更容易接受的信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多的聪明才智。
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地、充分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应创造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多媒体教学的优化组合,在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多媒体计算机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跨时空跨地域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人机互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例如:在教學分数认识时,用多媒体出示孙悟空给小猴子分桃子的情景:10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小猴子,每人几个?8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小猴子,怎样分?——学生会很快说出答案。最后出示:1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小猴子,怎样分?通过学生的实际切分、讨论后,多媒体演示分的过程,然后明确半个就是二分之一个。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与多媒体相同的答案,体验到了成功喜悦,增强了自信。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我们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等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步一步演示出来,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乐于接受。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减缓思维难度,突破教学难点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人脑的延伸。它通过向学生展开丰富的、典型的、具体的经验和感性材料,突出观察点,揭示现象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题正确率。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尤其是几何知识的教学,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较底教师不能用严谨、科学的推理讲解清楚,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去感知体会,因此,有些知识的理解学生还是比较困难,容易产生思维障碍。例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这时,运用课件演示,利用它的直观性强、可无限分割的优势展现知识的发生、转变过程,突破思维障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我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把一个圆进行平均分割,分割的数量从4份、8份、16份、32份到任意份,每次分割后计算机便很快把它们拼合起来,并在屏幕上展现出相应的近似长方形通过对这几个近似长方形的分割拼合演示的观察、比较学生不但直观地感受到,而且也深刻的理解到分割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形状就越近似于一个长方形。这样教学将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通过分割、拼合展现出来,减缓了学生思维、推理的难度,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也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通道。
在教学《认图形》一课时,我设计让学生在电脑上用所学的图形拼图案,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充分让学生动脑想,动手拼,动口说,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同时,又发展知识、“创造”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如:我在教学《认钟表》时,用多媒体把钟表的运行规律展现出来,利用电脑讲故事、轻松一刻游戏、乖乖熊的难题等形式让学生会看钟表的整时数,能判断钟表面上接近某个整点时刻大约是几时。把教学难点形象化、简单化,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同时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中,获得对钟表认识的拓展和表象的丰富。
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扬长避短、省时高效
现代信息技术在显示信息、反馈信息、激起反应和控制反映等功能上,表现出良好的特性,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在激发兴趣、拓宽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如果动用实物或图片进行直观演示,由于时空限制,不利于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和思考。如果用幻灯片抽拉演示,虽然可以获得“慢镜头”的效果,但由于操作中存在难以避免的误差,很难使学生对“同时出发”、“相遇”等术语的获得非常准确的感知形象,而在CAI课件中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相应的运动过程,将各单位间内所行的路程依次准确地显示出来,这样“分镜头”的模拟既能准确显示相遇问题的特点,又便于教师应到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
当然,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远不止这些。它需要我们的教师从教学进程最优化的角度去研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课堂教学服务,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的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创设数学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中,寓教于乐,学生一定会在愉悦中受到教育,在快乐中健康成长,我们也就能切实提高数学课的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