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电阻(精选10篇)
并联电阻 篇1
1、折叠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
电流计算
I总=I1 L2 ...... In
即总电流等于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之和
电压计算
U总=U1=U2=……=Un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总电压
电阻值计算
1/R总=1/R1 1/R2 …… 1/Rn
即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
对于n个相等的电阻串联和并联,公式就简化为R串=n*R和R并=R/n
2、性质
(1)串联电路的特点
欧姆定律:I=U/R
变形求电压:U=IR
变形求电阻:R=U/I
电压的关系:U=U1 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R=R1 R2
(2)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 I2
电阻的关系:1/R=1/R1 1/R2
电功的计算:W=UIt
电功率的.定义式:P=W/t
常用公式:P=UI
焦耳定律:Q放=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而言:Q放=I2Rt =U2t/R=UIt=Pt=UQ=W
照明电路的总功率的计算:P=P1 P1 ……
3、电阻的注意事项
电阻在使用前要进行检查,检查其性能好坏就是测量实际阻值与标称值是否相符,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方法就是用万用表的电阻档进行测量。
并联电阻 篇2
一、弹簧的串、并联
1.串联
2.并联
如图2, 由各弹簧伸长量相等可得x=x1=x2 (1) , 由所受外力F=F1+F2得kx=k1x1+k2x2 (2) , 由 (1) (2) 得k=k1+k2, 所以, 弹簧并联后的劲度系数增大, 且并联的弹簧越多, 劲度系数越大。
二、电阻的串、并联
1.串联
如图3, 由通过各电阻的电流相等得I=I1+I2 (1) , 由外加电压U=U1+U2得IR=I1R1+I2R2 (2) , 由 (1) (2) 得R=R1+R2, 所以, 电阻串联后总电阻增大, 且串联的电阻越多, 总电阻越大。
2.并联
三、电容器的串、并联
1.串联
2.并联
如图6, 由各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相等得U=U1=U2 (1) , 由总电荷量Q=Q1+Q2得CU=C1U1+C2U2 (2) , 由 (1) (2) 得C=C1+C2, 所以, 电容器串联后的电容增大, 且并联的电容器越多, 电容越大。
电阻串并联教案(优质课) 篇3
姓名:吴春丽
单位:禹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识别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知道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并能区别生活中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学生对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重难点】
知道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并能识别生活中的实际电路。【教学用具】 1.实验模拟电路板 2.电池两节 3.小灯泡两个 4.导线若干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类比法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设计】
首先让学生对串并联电路有一个字面上的认识,引出学生容易理解并且在初
中可能接触过的串联电路基本知识,并且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利用实验电路板摆出串联电路的模型。
然后通过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到本节课的重点部分,电阻的并联电路。通过形象的例子,让学生从主观上对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认识,能够很好的解决难点部分的知识传授,进而引入到让学生能够完成实际电路的连接,并能识别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的实际例子。【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答:电源、负载、连接导线、控制和保护装置。
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
答:I=U/R(在此要重点强调三个字母代表什么?I、U、R分别代表电流、电压、电阻,此式表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引入教学
拿出准备好的实验电路板和小灯泡等实验用具,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独立的进行实验探究,更好的让学生融入到学习中去。
三、串联电路 1.定义
在电路中,若干个电阻依次连接,中间没有分岔支路的连接方式,叫做电阻的串联。
2.特点
① 电流:不论各电阻的数值是否相等,通过各电阻的电流为同一电流。
即:I=I1=I2
② 电压: 串联电阻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两端的分电压之和。
即:U=U1+U2
③ 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即:R=R1+R2
④ 分压原理:各电阻上的电压与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即电阻越大分配到的电压越大。
即:U1/U2=R1/R2
四、并联电路(重点)1.定义
将若干个电阻的一端共同连在电路的一点上,把它们的另一端共同连在电路的另一点上的连接方式,叫做并联电路。2.特点
①电压:加在各并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为同一电压,即各并联电阻两端电压相等。
即:U=U1=U2
②电流: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并联电阻电流之和。
即:I=I1+I2 本部分的讲解可以给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线来画出电流流向,很形象的就可以看出总的电流分成了两部分,从而很容易理解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也可以把电流比喻成河流的主干道和分支,让学生从感性上学习知识,避免公式推导的复杂。(如右图所示)
③电阻:电路的总电阻R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可通过推导得出
即:1/R并=1/R1+1/R2 也可以让同学们联想学过的知识: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把几个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几个导体串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导体的电阻都小。
④分流原理:各电阻上的电流与它们的阻值成反比,电阻越大分配到的电流越小。
即:I1/I2=R2/R1
(难点解决措施:在此部分讲解中,可以给学生举以形象的例子,例如把电流比喻成水流,把电阻比喻成河道的砖瓦石块和管径,砖瓦石块多电阻就大,阻力大流过的水流就小。引出电阻越大的支路,所分配到的电流就越小。)
五、课堂小结
利用图表类比法让学生对所学的串并联电路进行比较理解。
本节小结串联电路II I1I2并联电路I1电路图电流电压电阻电压与电流分配关系I2I = I1=I2U =U1+U2I =I1+I2U =U1=U21/R并=1/R1+1/R2I1/I2=R2/R1 R =R1+R2U1/U2=R1/R
2六、课堂练习与讨论
1.让学生会画基本的串并联电路图。
2.利用学习的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串并联电路的实例。(例如:节日里的小彩灯,教室里的日光灯、家用电器的连接等等)。
七、提高部分
让学生能用已有的实验器材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并能在实验室通过实验的方式验证串并联电路中的特点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八、作业安排
1.课后习题2.2;
2.实践作业:在实验室进行串并联电路特点的验证。【教学反思】
并联杂文随笔 篇4
“切断所有的联系!马上!”教授惊叫着,他失态的样子并不会引起他人的嘲笑,因为此时此刻情况已经足够危机了,没有人会在乎博士在惊叫道这句话的时候,有一半假牙已经从他的嘴里喷了出来,他赶紧塞回假牙,也没有过多的时间能够让他感受到所谓的“尴尬”,他焦急的等待着,等着工作人员的反馈,他原本想补充一句,但是手还没有碰到对讲机的按钮时,对方已经回答道:
“教授,失败了,我们已经关闭了联系,但是灾难还在进一步的扩大!”还好对讲机录完了这句话,不然教授永远都不会知道灾难已经进展到了怎样的地步——不过当这句话说完之后,对讲机就再也联系不上,这件事情恰好又说明了灾难的严重性。此时此刻的场景已经找不到任何可能被用于证明灾难程度尚未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教授仍觉得还有努力地希望,便立马命令道另一个发射台的工作人员:“你们现在还能够关闭联系吗?不用回答我,马上关闭它!”他咆哮的声音让人感到害怕,因为对讲机里面根本没有任何电波的杂音——过去人们总是先电波中的杂音让人恼怒,但是此时此刻他们多么地期待能有一丝的杂音出现。他恶狠狠地盯着正在观测屏幕前的工作人员,用眼神询问着具体的情况。那个年轻的小伙子着急地回答:“教授,高加索山脉的观测站已经……”另一个稍微年长的工作人员打断了他,只是摇摇头,这个年长的工作人员知道教授的喜好,他并不希望听到“不好的事情”,这是对他自尊心的挫伤,虽然此时此刻这套系统已经朝着无法控制的地步进展下去,但是他依旧不肯承认是自己的判断出现了错误——他一定会把责任怪罪给那本所谓的《灾难纬书》的。
屏幕上面,不单单是高加索山脉观测站遭到了严重的暴风雪袭击,环太平洋区域的几个观测站都因为地壳运动而开始了严重的地震和火山喷发,再过不久海啸就会袭击那几个还没有被贡献的观测站才对。教授的手不住地颤抖着,他并不觉得自己错了,因为还有拯救的机会——“赶快排查究竟灾难是从哪一个环节开始的,并断绝它的所有联系!”这个命令实际上十分钟前已经发布过了,只是这十分钟,灾难推进的速度远比他预计的要快太多,几个观测站在修成自然灾难的时候,都不知何中原因反而早就了连锁的极端灾难,更难以琢磨的是,原本以为只需要切断的联系,在切断之后并不能阻止灾难的继续,各地还是爆发了因为修正灾难而带来的恶果。
十五分钟前,最高气象局发布了西太平洋巨型双旋台风的警报,按照此前的操作,只需要控制台接收到信息之后,在爆发灾难前的十分钟通过观测站修正大气层的温度和气旋方向从而消退台风,但是这一次并不如所愿,台风虽然被扼杀在了生成状态之中,但是由于确实了从太平洋进驻欧亚大陆板块的热气流,北下的冷气流瞬间让欧亚大陆板块的东海岸温度骤降,随即而来的是洋流的距离改变,海洋温度的改变又导致了后续的一连串的反应——其实这些都是能够控制的,只需要其他的观测站同时进行灾害修正的功能就可以得到改变,但是显然这一次灾害的发生不是按照《灾难纬书》所认定的方式来进行,他们不再是连锁的关系,而是因为同一个灾难而发生的秉性灾难——所以在教授发布了紧急预案,让全球所有的`观测站及附属的功能站全部进行灾害修正模式,将第一个灾害的后遗症扼杀在串联起来的灾难链条之中。
显然这个决定出现了严重的错误,至少此时此刻所有等着再一次接收到教授指示的工作人员都停滞了手中的工作,因为他们也不明白这一次的灾难发生并不如《灾难纬书》的机算和预计,出现了难以预测的可能性。教授见大家都没有任何的反馈,他有些生气,便严厉地指责道:“你们难道都不会继续切断联系吗?停滞所有观测站的修正工作,想办法让灾害自然消退,同时通知所有国家的气象局,做好灾难预警准备!”教授大发雷霆的样子不是一天两天了,此前这样的时候,也往往是训斥别人的工作怠慢或是思维不灵活,不过今天他大发雷霆的样子,对多少人来说他或许是在自责或是为自己的尴尬找到化解的方法罢了。
他立马打开了《灾难纬书》系统,上面的流程图依旧显示着因为此前的台风灾害所导致的连锁反应的预估,但是按照系统的指示,他已经断掉了所有可能的联系,但是次生灾害仍然在不断的出现,连锁反应就如同是一个正在进化的恶魔一样,在意极快地速度不断的以制造其他灾难的方式迫使自己生存下去,已经超过36%的观测站都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人员伤亡情况无法预估不说,这些灾难如果一旦进入到观测站所管辖的区域内,或许就会造成更严重的人员伤亡,那个时候自己不仅要承担犯罪的风险,自己这套通过50多年研究出来的《灾难纬书》系统或许也将被彻底的否定,自己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罪人”。
他在那一天,多么自豪地向人宣布,他的研究机构已经破解了灾难发生的规律,能够通过阻断灾难发生要因的方式来阻断一切灾难的可能,而这种被现代人供奉为新“圣经”的系统,确实在过去的20多年完全的扼杀了所有可能的自然灾难,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地球,但是十五分钟前的那场灾难却毫无征兆的成为了将会毁灭这一切可能性和荣耀的契机。他想到这里,更加愤怒,重重地捶在了桌面上,吓得在控制台的其他工作人员又一次停止了手中的工作——说实话,从刚才那个命令到此时,他们根本不知道做任何事情,因为《灾难纬书》系统根本没有给他们任何的提示,系统认为此时此刻的次生灾害还不需要进行灾害修正,这让他们感到疑惑——甚至是恐惧。因为他们信奉的神在今天并没有如他们所愿地帮助他们阻止此时此刻正在总观测屏上面汇报的各地陆陆续续出现的灾难预警。
教授不可能责怪系统,因为这就意味着他要将自己否定,所以他只能不停的念叨,在系统里面不断地翻看灾难一步一步进化的过程,“不可能的,一定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联系存在……”“不会的,我研发的东西不可能出错……”“怎么可能,我一定要掐断这个联系……”
他在以连锁的串联灾难图之中寻找着,或许他永远都不会参悟,灾难事实上还有另一种发展的可能——并联,这是人类无论如何都阻止不了的——当然他也不需要弄清楚这个概念,因为再过半个小时,全球自然灾害将会因为并联反应而趋于最终的崩溃。
★ 3个电阻并联怎么计算
★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之一
★ 初中物理电阻的并联教案
★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探究实验的几点尝试
★ 时滞并联限制细胞神经网络的稳定性
★ 绚丽多彩怎么造句
★ 理所当然造句
★ 只好造句
★ 天高云淡造句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 篇5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1本节内容是在第二节“电流和电路”的基础,学生在电学部分的第一次探究,为第五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将本节内容设计为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性课堂。通过情景设问、讨论、解疑,循序渐进,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一定程度地放开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简单实际电路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学习成就感。把这节普通的实验课改为探究课,既能够落实教学目标,又丰富了学生的过程经历和体验。
根据学生的情感态度决定了探究内容选取角度,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兴趣。根据学生学习准备情况和学习特征,通过问题引导,程序的调整,降低了探究内容的难度系数,能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21、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过程中,提出进行比赛时,应省去“看哪个组最快让2个灯泡同时发光?”这句话,因为老师讲这句话后,学生就会马上动手实验,而不注意听比赛规则。
2、让学生在第2、3题的电路图中找不同,引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不必按“连接特点→电流路径→用电器之间的影响”的顺序,最好按学生先找到哪个不同,就分析解释哪个,这样显得顺理成章,学生更易接受。
3、让学生在第2、3题的电路图中找不同,对于学生回答:“亮度不同”;“用的导线根数不同”等。老师要及时表扬,可一带而过,不必过多纠缠。
4、学生在第2、3题的电路图中找不同时,如果有学生说:“靠近电源正极的灯泡亮些。”那么老师可微笑反问:“两个灯泡交换位置,还是这样吗?课后,我们可以试一试。”
5、两生上台摘灯泡时,如果事先不断开开关,那么老师要趁机强调:带电作业不安全,进而提示在家换灯泡时,要先断开总开关,才能确保安全。
6、下一节课最好复习“判断并联电路中的干路和支路方法”,然后增加一个题目:
以上电路连接正常,当开关S断开时,请回答:
(选填“亮”或“不亮”)
甲图中:L1 ___________,L2___________
乙图中:L1 ___________,L2___________
丙图中:L1 ___________,L2__________
引出串、并联电路的开关作用:串:控制整个电路;并: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该支路。
之后,解释“教室内一个开关控制2盏灯的电路”: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3本节课从实验和理论推导两个方面研究了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知识。在研究方法上,突出了等效替代法,虽然很好领会,但在具体操作方面还是不容易理解,集中体现在理论推导时,学生普遍感到困难。从而兴致不高,有个别同学打瞌睡。
在进行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教学过程( )中,我没有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教学教学。而是先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教学推理,得出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总电阻和各个分电阻的定量的关系式。然后再引导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出教材中的较为浅显的定性的理论。
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出现在的学生所普遍缺乏的理论推导的能力。让他们体会到实验与理论推导都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而,还可以巩固过去所学习的知识和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的能力。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完美的方法。因为它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的能力。《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这一教学反思!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4优点:
1、一是能充分利用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时有效地采用学生分组实验,从而提高课堂实验教学的效率、学生的积极性。
2、用表格的形式把要实验的内容体现出来,让学生更加形象有效地掌握实验的内容,降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把握难度,达到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同时也可节省教师对实验内容的提示与说明,减少教师对课堂的占有度,让学生有更多的实验探究时间,保证实验成功率。
3、整个实验过程学生完成得较好,说明上面的教学措施是有效的。教师在提炼实验结论时,能充分利用“对比”这一方式加以归纳展示,让学生掌握起来更有针对性,不易混淆。
不足:
1、平常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提高学生交流的能力。比如上课时有几位学生让他们对自己所得结论“怎样从实验所得现象,归纳出结论”的过程进行描述,明显较困难。
2、在学生交流实验结果这一环节上比较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交流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拓宽思路,找到更好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交流有效性。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5三生课堂,提倡生动、生活、生本。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我一直觉得三生课堂就是物理课堂的缩影。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对于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优势;本课程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生活,也正好体现了“生活”这一特点;课程在安排过程中,主张以学生动手探究为主,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定教,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实现“生本”本来也是理所当然。
因此,本节课在设计的时候,力求尽可能地体现三生课堂的特点。课堂的引入,安排了学生画一个灯泡手电筒的简单电路图,巩固前面的知识,为后面的串并联电路设计铺垫,然后出示多个灯泡的手电筒,引入本节课的课题,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关于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电路图、特点的探究,安排了学生分组实验,自主探究,体现“生本”概念,已学定教。而并联电路的连接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为了降低学生探究的难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课前先将用电器分别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位置固定好,在学生实验时教师注意巡视,做出指导。实验完毕后,安排小组的学生进行展示,师生共同总结得到电
路的特点,仍然强调以“生本”为主;最后再回到引入的问题,讨论手电筒中灯泡的连接方式,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从物理走向生活,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根据这一节课的设计,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动手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由于学生实验过程中给学生留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展示和总结的时间太赶,课堂的小结也很仓促,也没有留时间给学生练习反馈,所以从教学内容完整性来看,这节课是不够完整的,所以在课堂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时间的分配问题,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6在几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我常常思考:怎样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就拿教材来说吧,教师不要把教材当本本,当我一成不变的知识,原封不动地灌输学生,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认识特点、心理特点以及认知水平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创造性地和有选择性地利用和处理教材,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教程。但其指导思想不能变,那就是有利于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掌握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能最大程度地使教学的设计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设计的思路符合新课程倡导的理念。
总之,教学不要把物理教育单纯地理解成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照本宣科,抱残守缺,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进行了以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就是创新教学方法的一种。这种方式,可适用于定理、性质和一些物理规律的学习。当学生进入社会后,在物理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方法以及善于合作交流、敢于探索的精神,却是人们一生中长期受用的。
《串联和并联》这节课的学习,我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首先由教师创造情境,提出问题,再让学生通过画图判断,找规律,然后由学生想、画,做做看,去验证结论……使学生自始至终感悟、体验、尝试到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品尝着成功后带来的乐趣。这不仅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思想和方法,同时也体会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而且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以及探索、发现和创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增强了学生敢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和努力学习物理信心和勇气。
要想真正搞好以探究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必须掌握多种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技能,不断更新与改变教学观念态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既能自主探究,师生以能合作互动的场所,培养学生成为既有创新能力,又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公民。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牢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必须体现出学生主体性。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7《串联合并联电路》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要章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结论的得出是直接的,印象也是深刻的让学生直观了解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情况,我们可以自制一些教具利用水流来演示,也可以下载动画来演示。让学生对电流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也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设计了激情导入,学生交流,感知串联合并联电路的特点,课堂小结,作业练习等教学环节。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我为教学引导。全力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学生互相讨论,以及我及时的点拔、引导,抓住难点和重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形,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让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能力。课堂收到非常好教学效果。
但正如哲学上所说的任何事物都有相对的方面,我在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够自然,另外也比较生硬,因此课堂问题的提出真正要做到关注学生,感受学生的接受能力,还学生以主体地位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健
对学生的训练。还有就是在对课堂知识的拓展延伸方面的定位不够准确。在今后珠教学中我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走向更宽广的课堂教学世界。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8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以实验为基础,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物理情境,使学生通过真实环境去感受、去体验,贯穿着以科学探究为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主要过程和方法,始终以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浓厚兴趣去感知,去认知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教学活动中尽力营造类似科学研究的氛围,调节探究的节奏,用实验启动学生的思维,在实验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如何帮助学生"学"上,达到了使学生既掌握知识与技能,又懂得过程与方法,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很好地实践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学习方式。其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较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信任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握住了自己教学主导者的地位,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气氛民主、活泼、开放,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形成尊重事实,大胆探索的学习态度,鼓励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会连接串、并联电路后,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我还积极地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例如:通过创设一些有趣的场景(如家里、教室及串联和并联彩灯的实验等),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为探究新知识,做好了充分的知识和思想上的准备。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完成了引导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特点探究的教学。
二、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良好条件
每当学生在自己的主动参与下获取成功时,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创新意识增强,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因此,本节教学中我注意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素质存在差异,教学中,我既面向全体,也注意个体,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尽量缩小两极间的差距,实现有差异发展,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让他们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如:在连接并联电路时,及时对困难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使他们也能通过亲自实验探究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整节课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入探究,学习积极性甚高,思维活跃,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他们从中尝到了学习的无穷乐趣。既为学生主动参与创造了条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三、学中动,动中学,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
整个教学活动体现了新课标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体现了“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的现代教学思想。如:以生活中的灯的.熄灭现象为切入点,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让生活走进课堂。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使学生的视野和素质得到拓展和提高。在情景中去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认知,在认知中去归纳,在归纳中去提升。同学们在主动参与、积极体验的基础上,使获得的知识真正得到消化吸收,并转化为经验。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他们交流合作的能力,同学们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得到了加强。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9本节课从实验和理论推导两个方面研究了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知识。在研究方法上,突出了等效替代法,虽然很好领会,但在具体操作方面还是不容易理解,集中体现在理论推导时,学生普遍感到困难。从而兴致不高,有个别同学打瞌睡。
在进行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教学。而是先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教学推理,得出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总电阻和各个分电阻的定量的关系式。然后再引导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出教材中的较为浅显的定性的理论。
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出现在的学生所普遍缺乏的理论推导的能力。让他们体会到实验与理论推导都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还可以巩固过去所学习的知识和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的能力。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完美的方法。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10教后记《串联和并联》这节课的教学,我采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学本节内容,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一个串联电路和一个并联电路,让学生来辨认它们分别是什么电路,并要求说出判断的依据,达到自学检测的目的。接着给学生一个开关,两个灯泡和电源,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让两个小灯泡都发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讨论有几种连接方法,分别是什么电路?并让学生到台前将自己的设计图展示给大家看,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对设计有问题的电路提出改正一件。加深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老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根据自己设计的电路连接出一个串联电路,并进行试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开关在串联电路中的作用,用电器之间是否相互影响。
本节课我始终以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浓厚兴趣去感知,去认知串联和并联电路。并通过学生实际动手实验学会了串联电路的连接,探究出了开关在串联电路中的作用,以及串联电路中的用电器相互影响,教学生利用这个特点判断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同时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达到预期目的。当然通过这节课教学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现学生上实验课时,学生的动手欲望很强,老师讲多了学生不愿意听。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少讲,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今后我上这一节内容时我就会把前面的自学检测部分溶入到学生设计电路中去,先让学生设计电路,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电路说说它是个什么电路,并说出依据。加深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
二是发现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较差,导致花的时间长。今后一定要多让学生多做实验。对差点的学生多辅导。
三是实验室的仪器老化,不能满足学生实验要求,达不到实验探究目的。如:让学生接一个串联电路,学生接的是对的,但合上开关大多数都不亮,有的只有一个灯亮。主要原因是电源输出电压过低,调高了又把灯泡烧了。还有的是元件焊接处松动等问题。因此,老师要通过演示来引导学生对串联电路的探究。并希望学校即时解决实验仪器老化等问题。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11《串联合并联电路》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要章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结论的得出是直接的,印象也是深刻的让学生直观了解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情况,我们可以自制一些教具利用水流来演示,也可以下载动画来演示。让学生对电流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也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设计了激情导入,学生交流,感知串联合并联电路的特点,课堂小结,作业练习等教学环节。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我为教学引导。全力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学生互相讨论,以及我及时的点拔、引导,抓住难点和重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形,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让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能力。课堂收到非常好教学效果。
但正如哲学上所说的任何事物都有相对的方面,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一、我觉得对这堂课中问题的提出多是事先设计,不够自然,另外也比较生硬,因此课堂问题的提出真正要做到关注学生,感受学生的接受能力,还学生以主体地位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健。
二、我认为自己做为一各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还有就是在对课堂知识的拓展延伸方面的定位不够准确。在今后珠教学中我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走向更宽广的课堂教学世界。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121、本节课的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地进行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信息加工和知识的意义建构以及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适时介入,引导,启发,组织,帮助,促进;学生则养成科学的理性思维习惯,自主学习以及协作学习的方法。
2、本节课教学过程独辟蹊径,有以下创新特点:以圣诞屋音乐灯的视频资料开头,增强学生好奇心,要;学生探究实验改变一般教学设计先讲串联,后讲并联的常规方法,而是串并联同时进行,让学生观察、对比、分析,两个电路各自的特点就非常明显了。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主动观察、分析推理、设计创新等能力,结论的得出是直接的,印象也是深刻的;知识的获得、规律的归纳由教师告知变为学生主动获取,降低了难度,起到了巩固重点又突破难点的教学效果;规律应用的教学体现以切合生活实际的练习为主的教法,巩固了新学知识;课后作业的安排适当提高了难度,让学生跳起来摘苹果;结尾承前启后,发人深思;整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同时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信息的双向交流渠道畅通,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都适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合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在课堂上无法直接观察的物理现象,利用投影展示实验结论、课堂练习,节约了教师的板书时间,在短时间内能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在处理知识的获得过程时则采用实验探究,让学生有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而不是被动接受。
4.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局限在课堂练习中,而是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且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积极的评价,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好物理甚至更多科学知识的良好愿望。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13这是学生做的第一个电学分组实验,主要是为了巩固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特征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连接电路的动手能力。它对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特点,培养学生连接电路的技能有重要作用,必须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做这个实验,这将为今后进行电学分组实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由于实验所需器材比较简单,取材也容易为了增加学生的视听效果,结果,学生操作兴趣高涨,整个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一、为了提高实验效果,我要求学生课前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预习:
1、串联电路、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是什么?
2、为了防止接错,自己先拟订一个接线顺序,在接线过程中为什么开关应是断开的,并特别注意防止短路。
二、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点学实验习惯,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把实验桌上的器材与所做实验的电路图中的器材对照,检查器材是否够用。
2、搞清使用的电源是什么电源,分清电源的正、负极,弄清如何接线。
3、想一想,灯座、开关应如何连接?把导线接到接线柱上,导线应沿什么方向缠绕,旋紧螺帽时导线才不致被挤出来?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接好电路后,在闭合开关前,要对照电路图认真检查,闭合开关后,如出现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然后从电源的一个极出发,逐段检查原因。在实验过程中,既要强调独立思考,又要强调分工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验后,要求学生整理好器材。
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科学方法、态度、习惯的重要过程。本堂课,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给每个学生以同样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一堂课完整地按预定计划完成,也达到了预期目标。
三、这是学生做的第一个电学分组实验,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对于把导线接到接线柱上,导线应沿什么方向缠绕,旋紧螺帽时导线草不至于被挤出来,学生并没有深刻体会,部分学生操作没能按要求去操作,导致电路接触不良,影响了实验效果。
2、分学生连接好电路后,急于观察实验现象,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查,就闭合了开关导致有短路现象的发生。
并联电阻 篇6
1 并联电阻法基本原理
直流电源系统绝缘监测中, 并联电阻法[3,4]是利用电压表测量正负极母线对地电压U+和U-, 根据已知的电压表内阻RV及直流母线工作电压U求得正负极母线的对地绝缘电阻。
如图1所示, 经推导可求得:
式中, R+为正极对地电阻;R-为负极对地电阻。
交流系统并联电阻法测量对地阻抗如图2所示, Z1、Z2分别为某一极对地阻抗。以电源电压为参考量, 设电源电压为U∠0°, 两极对地电压分别为U觶1 (U1∠θ1°) 、U觶2 (U2∠θ2°) 。为推导方便可将其分别写成如下表达式:
将式 (3) 、 (4) 代入式 (1) 、 (2) , 并用Z1、Z2分别替代R+、R-后, 可得式 (5) 、 (6) :
式中, A=U-U1cosθ1-U2cosθ2, B=U1sinθ1+U2sinθ2, RV=R3∥R电压表, R′V=R4∥R电压表。
2 阻抗测量电路模型说明
式 (5) 、 (6) 为计算交流阻抗的公式, 由此可看出, 需要测量的量有电源电压、两极对地电压和相角。电源电压可以通过变压器副端电压及变压器的变比求出。两极对地电压用一个高内阻的电压表即可测得。以电源电压为参考, 就可以得到两极对地电压的相对相角。另外需要知道的还有电压表的内阻R电压表, 在电压表两端并上一个大小已知的电阻, 这样还可以随时改变RV、R′V来满足实验要求。
在图2中, 用变压器提取电源电压的相位, 它和另外两极有共同的参考接地点。电压源、变压器和对地阻抗值构成交流系统模型。开关J1、J2控制接入的电阻和电压表并联电路即是用来测量两极对地电压的部分。开关J1闭合J2打开, 电压表和R3并联到Z1的两端测量一极对地电压;开关J2闭合J1打开, 电压表和R4并联到Z2的两端测量另一极对地电压;测相角时, 开关J3闭合使示波器的一个输入端接变压器的输出端, 另一输入端接到某一母线上取其电压信号 (分别闭合J1、J2) , 然后通过比较电压波形的时间差求出电压1的相角。
对于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值选取原则:由有测量误差的情况 (Δz1、Δ1、Δ2为测量误差) 。可看出, 当RV取值很大, 对原电路的影响就小, 两极电压接近于电源电压的一半, 分子上的差值就很小, 极限情况是RV取无限大, 两极电压就等于电源电压的一半, 此时分子就为0, 但测量误差必然会比较大, 最后导致实验数据与理想值的误差也很大。当RV的值取较小时, 并联后的等效阻抗就越小, 根据分压原理, 两端分的电压就越小, 1和2的值变小, 分子上的差值就会相应变大, 极限情况是RV取无穷小, 则1和2的值变无穷小, RV前的系数就会变无穷大, 它必然也是一个接近于理论值的常数, 但在测量误差一定的情况下, 测量误差在测量值中所占的比重也相应的增加, 那么测量误差也会变大。因此通过定性的分析可知在这两种极限情况之间必然存在一个误差最小点, 即总能找到一个这样RV使并联后测量精度达到最高。因此在以测量准确性为主, 对原电路的影响次之的考虑下, 选择较小的的RV电阻, 测量比较精确, 由于电压表阻抗较大 (一般达到10 MΩ) , 所以RV值近似等于R3。
3 系统仿真结果
可以仿真试验出一些典型故障下的数据, 如表1所示。当并联电阻值与原电路阻抗模值大致相等时, 测量精度最高。可以看出, 无论在什么样的电路形式下, 阻抗无论是什么性质, 都可以通过并联电阻法测出其交流阻抗值, 而且测量相对误差也比较小, 测得的对地阻抗模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
备注:表中如Z1=10 k∥2μF表示Z1由10 k的电阻和2μF的电容并联构成。Z2=10 k+10 H表示Z2由10 k的电阻和10 H的电感串联构成。
4 结语
本文针对现有交流系统绝缘监测方法的不足, 将直流系统绝缘监测的并联电阻法加以改进, 应用于交流浮地供电系统中, 并进行仿真试验, 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准确测量系统的对地阻抗, 从而达到绝缘监测的目的。
[参考文献]
摘要:现有DCS交流浮地系统绝缘监测多是依巡线法实现的, 但该方法存在许多缺陷。现参考直流系统绝缘监测中的并联电阻法, 推导交流系统阻抗测量的公式, 设计电路进行仿真试验, 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
关键词:DCS浮地供电系统,对地阻抗测量,仿真试验
参考文献
[1]曲丽萍.集散控制系统及其应用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2]刘国海.集散控制与现场总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张玉诸.发电厂及变电所的二次接线[M].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 1980
串联和并联教学反思 篇7
1、利用线路板进行实验,实验装置简单、用时短,操作方便、效果明显。
2、实验探究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具有更多的动手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3、用游戏巩固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并很好把串、并联电路得以扩展。
4、采用先设疑、讨论,再探究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能很好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意识,同时也有效的降底了教学难度。
5、课堂练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6、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原则。师生相互交流,互相沟通,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发散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不足之处:
1、本节课是采用集中探究优势大还是分散探究优势大
“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
(2)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培养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区别。
(2)能说明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发展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知欲。
(2)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明白复杂事物由简单事物构
【教具及实验器材】
多媒体,1.V干电池80节,2.V的小灯泡80个,开关80个,导线若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 激
趣
引
入
1.多媒体放映XX年中山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的有关资料。
2.激趣引入新。
1.学生上网获得中山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信息。
2.学生思考提问。
1.使学生了解家乡的情况,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使学生了解上网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3.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连
接
串
并
联
电
路
1.介绍实验器材,讲实验要求(特别提醒你)。
2.提问:你能否选用一些器材使一盏灯亮?
3.提问:给你两盏灯和一个电源,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有几种接法?
4.利用多媒体进行分析、归纳。1.学生讲述“特别提醒你”的原因。
2.学生实验:先画电路图,再接实物图。
3.学生动手、动脑:先画电路图,再连实物图。
4,设计由盏灯组成吊灯的电路图。1.使学生认识到复杂的事物由简单事物构成的道理。
2.会用简单的图设计实验方案。
3.培养学生初步的电学实验的操作技能。
4.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探
究
串
并
联
电
路
的 特
点
1.鼓励学生在学会连接串、并联电路后提出问题。
2.师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初步的评价和筛选,确定合理的问题进行探究。
3.要求学生将设计的实验方案画成电路图。
4.再强调“特别提醒你”注意事项。
.老师准备多媒体。
6.板书分析论证后形成的结论。1.学生小组讨论后提出问题。
2.学生确定探究的方向。
3.学生小组讨论后画出电路图。
4.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在多媒体上展示成果,分享其他同学的成果,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6.学生对成果进行分析论证。
1.培养学生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胆量。
2.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研究的计划和实验方案。
3.鼓励学生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并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认识到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4.培养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既坚持原则,又尊重别人。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应
用
1.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合作解决问题: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用电器串联和并联的例子。
教师:演示一串彩灯和烧水壶等。
1.学生之间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懂的问题协商解决,不同的看法进行辩论。
小结和 思考
1.请学生谈本节的 收获。
2.思考题
1.学生自己总结。
初中物理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篇9
串联和并联
课程标准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会读、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知道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的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的区别,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学生举出生活、生产中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例,培养观察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逐步养成遇事必思,见问必究的良好习惯.●在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归纳出正确结果.【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学器材】
实物投影仪、电源、灯泡、开关、导线、录像带、电视机、录像机.【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黑板上挂两串小灯泡,一串同时亮;另一串小灯泡交替亮]
[师]请同学们观察、对比一下这两串小灯泡电路,提出不明白的问题.[生甲]想让几盏小灯同时亮,应怎么连接呢.[生乙]交替亮的灯泡应该怎么接? [生丙]这两个电路的区别在哪儿呢?
[师]很好,我们可以用上节讲过的[探究法](学生和老师一起说)来研究一下第一个问题.二、新课教学
(一)串联和并联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分成两人一组,先考虑一下:现有一个电源和两个灯泡,要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有几种接法?
[生甲]我们组认为可以把两个小灯泡一前一后串起来试一下.[生乙]我们组和他们不一样,我觉得把两个小灯泡并起来,让电流一块流入,再一起流出.[生丙]我们组两个法都想试一下.[师]你们的精神非常可贵.那大家动手画出每组的电路图,讨论一下是否正确.(学生画电路图,老师给予指导)
[师]第3组的同学,请把你的电路图拿上来,放到投影仪上,让大家看清楚.大家看到了,请你告诉大家你设计的电路图.[生]我设计的电路图是这样的,两个小灯泡一前一后串接后与电源相接.[师]你们组设计的是两个小灯泡前后串接,也就是“首尾”相连接,我们称为串联电路.[生]我们组的电路,是第二种方案,正确的说叫“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师]很正确,“首首、尾尾”相接,我们叫并联,因为两个灯泡“并列地”连接在一起.那我们的设计正确吗?两种方案都能让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吗? [生]可以实验一下.[师]是该验证的时候了,但别忘了和上节一样,注意实验警钟: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源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学生连接电路,教师给予帮助、指导)
[师]同学们完成实验了,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的实验演示给大家?(两个组的同学分别上台把串联、并联两种电路演示一遍)[师]通过实验能得出什么结果呢?谈谈你们的体会吧![生甲]在电路中,灯泡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生乙]刚才他说的不完整,应该说要使两个灯泡同时亮,既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生丙]我们要先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经过思考,正确后再动手连接电路,每一步都要认真.[生丁]老师,刚才我们手头只用了一个开关,如果您再给我们一个开关,两个灯泡,两个开关,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师]很好.你的思路已经展开了,你是想每个灯泡都用一个开关去控制,再对比串、并联电路有什么区别,是吗?
[生]对.我是看到交替亮的彩灯后,猜想可能是不同开关控制的.[师]你给同学们提出了有创意的问题,到底结果如何,请同学在刚才的电路中各加一个开关,再试验一次,然后,告诉我答案.[生甲]很有趣.串联电路中,再加一个开关,和原来结果一样.我认为,用电器首尾相接,像串糖葫芦,一个开关足够,一管到底,所以合上开关,电灯全亮,断开开关,电灯全灭.[师]你的分析很对.大家看到的全亮的彩灯就是串联的.[生乙]并联时,情况不一样.我发现两个开关分别和灯泡连在一起,两条路径互不影响.当闭合或断开一个开关时,和它相连的灯发光或不亮,但另一个小灯泡不受影响.[师]你得出的结论正是并联电路的特点.下面请大家总结一下串、并联电路的不同之处。
(二)生活中的电路
[师]刚才我们经过共同努力,得出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谁还能举一些生活当中串、并联电路的实例?
[生甲]我们家过年的时候挂的彩灯,采用的是串联方法.和老师挂在黑板上的那串一样.[生乙]家里的电灯和电视机、冰箱互不影响,是采用了并联电路.[生丙]晚上,马路上的灯有亮有灭,它们是并联关系.[生丁]教室里的日光灯互不影响,采用的是并联方式.[生戊]工厂车间各台机器都要用电,它们工作要互不影响,也要并联.[看录像]以上的实例演示给同学们,对照一下结论的正确性.[师]大家举了生活中的例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生物体内也有电流,叫“生物电”.给大家2 min,快速阅读课本97页的科学世界,了解生物电.同学们阅读之后,请看老师给大家找的资料《鱼能放电打死人》.[看幻灯片]鱼能放电打死人
很久以前就发现,在南美洲的某些河里,常发生有些人洗澡时忽然昏迷过去甚至死亡的事件.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鱼在作怪,这种鱼现在叫电鳗.它靠发出电流脉冲(即短暂的电流)来打死其他小鱼或生物然后吞而食之为生.经实验测定,这种鱼在头和尾之间可以产生的800 V以上的脉冲电压,导致周围的水中产生大到1 A的脉冲电流.0.05 A的电流就足以致人于死命了,人靠近它的时候,被它打昏甚至打死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据研究,这种鱼体内有一种特殊的细胞称为“电板”.接受到大脑传来的命令,即一种神经刺激时,能像电池那样产生电压.一个细胞产生的电压微不足道,但亿万个细胞共同放电就可以产生很可观的电压了.生物体内产生的电压或电流叫生物电.现在已发现的能产生生物电的鱼类有500种之多,其中电鳐能产生60 V的电压,电鲶能产生350 V的电压.人体内也有生物电.身体上任何部位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受刺激的信号便传到大脑.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电压脉冲沿神经索的传播过程.传播时的电压不过几十毫伏,传播的速度大约每秒30 m.心脏跳动时也会产生生物电.心肌细胞内外充满了导电液体,由于内外正负离子的浓度不同,细胞内外存在着电压,在心肌跳动时,这电压就随同变化.心电图仪就是用来测量这种电压变化的,它能画出反映这种变化的曲线——心电图.健康的心脏和有病变的心脏的心电图是不一样的.医生就根据这种不同来判断心脏的情况.人体细胞能产生生物电,也能对外界传入的电流作出反应.一般来讲,很小的电流就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手臂和腿内通过10 mA(大约是通过60 W灯泡的电流的三十分之一)的电流时,就可以导致强烈的肌肉痉挛和疼痛感.用手抓住通电导线,如果通过手臂的电流为20 mA,人就会感到好像受到了猛击,而且手不能松开.如果这样大的电流通过心脏,就会导致心脏无规则颤动,再大的电流通过心脏就有生命危险.由于人体电阻不一定很大,特别是皮肤湿润时电阻较小,所以即使几十伏的电压,也可能在体内产生几十毫安的致命电流.所以特别要注意用电安全,不要用手接触那怕是几十伏的电源.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比较大的电流(超过0.1 A)脉冲不太容易引起心脏无规则颤动,因为它给了心脏一次很强的刺激,使心脏“卡”在一定状态下不再跳动.只要很快地撤除电流,心脏反而更容易恢复正常的跳动.心脏除颤器就利用了这种现象,它向心脏通入一次大的电流脉冲,去制止其无规则颤动,然后再开始正常的有规律的心跳.高频率的交流电对人体可能有益(当然电流不能太大).每秒变化一百万次的交流电(家用交流电每秒变化50次)并不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中医针灸利用的电针就是在人体上两处分别插上两颗针,然后在针间加以高频率的交变电压.电针能医治肌肉疼痛或关节炎等疾病,只是治病的机理现在还不清楚.[师]看过了生物电的一些例子,但还有许多生物电现需要大家课后问父母,查资料,作为书面作业去完成.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两种.2.串联时可把元件逐个首尾连接;并联时可把元件首首相连,尾尾相连.3.串联的用电器互相影响工作;并联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工作.四、布置作业
1.默写概念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之一 篇10
教师:这个电路实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现在请大家对照实际电路把它的电路图画出来(可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画)。教师巡视检查和评论学生所绘电路图。
教师:我们看到,这些元件是一个接一个地顺次连接在电路中的(配以手势)。像这样的电路叫串联电路。大家想一想,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是怎样流过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呢?(请一名学生回答,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板画的电路图上标出电流的流向,然后指导学生看本节课文第一段。教师板书概括。)
板书:串联电路连接特点:各元件逐个顺次接人电路。电流特点:电流无分支。
(在板书“电流无分支”时,教师同时口述;就是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
教师:像刚才这样用一个开关使电灯、电铃同时通、断电的效果只有用串联电路才能实现吗?能想出另一种接法的电路吗?请大家议一下,画出电路图来。思考时,可以参考课文上的电路图。(学生在议论时,教师按图3在示教板上安排好器材,同时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他设计的电路,教师做必要的修正。)
教师:现在我们按照大家的设计连接电路,看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我们先在电路图中把电流的流向标出来(教师标出)。下节课大家将要亲自连接电路的实验,请注意我是按照什么顺序连接电路的(教师按规范操作的“六字诀”连接电路,一边连一边对操作顺序和注意点作出说明。接好后,演示效果)。
教师:大家看看,这个电路跟串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和电流特点有什么不同?请大家阅读课文第二段对照总结。(学生读书,教师板书标题,内容暂不写。)让一位学生回答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和电流的特点。(根据学生回答:订正后板书内容)
板书:并联电路
连接特点:元件并列在电流分支处。电流特点:电流有分支,干路电流分成几部分分别流经各元件。
教师:大家对比一下我们刚才的电路和课本图4-12的电路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让一个学生回答)图中用了三个开关,不有些浪费吗?学生议论,教师指定一个学生回答后,作出下面的概括:并联电路可以通过各支路的开关分别控制各支路上的用电器,一个支路的通断不会影响另一支路的通、断。这是并联电路特有的优点。在不要求各用电器同时工作的情形下,就要采用并联电路。大家联系课本图4-14,观察我们教室内的照明电路,看看各灯是否是并联的?(指导学生观察)回家去打开电冰箱看看,冰箱内的照明灯与压缩机是否一定会同时通断电?课本中电冰箱内部的电路图画得对不对?为什么?
并联电路广泛用于家庭电路和工业电路,就是因为实际中经常要求各用电器能独立通断,互不干扰。但是,对只要求各用电器同时通断的场合,采用串联电路可以节省开关,课本图4-21所示的节日的彩灯就是这种情形。(引导学生观察图4-21)。
3.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串联和并联这两种基本电路,大家复习时一是要注意掌握两种电路的结构特点和电流特点,二是要注意电路图跟实物连接图的对应关系,做到看到实物图能画出它的电路图,能根据电路图将有关元件连成要求的电路。刚才我们连接电路的操作顺序可以概括为下面的“六字诀”。
板书:连接电路的六字诀标→识→查→连→查→通。教师:今天作业时,先在作业本上做模拟练习,为下节课做实验做好准备。
4.布置作业(参看课本“电路”一章习题第1、2、3、4题)
(1)找一个手电筒,把它的后盖打开观察,了解开关闭合时电流的通路,并画出电路图。
(2)画出图4所示的电路的电路图。
(3)按照图5甲所示的电路囱,将图5乙中各个元件连接起来(用铅笔线表示连接导线)。
(四)设想、体会
l.本教案的设计,意图通过教学同时实现下列效果。
(I)把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循序渐进展开教学。在串联电路教学中,由于学生尚缺乏相关的知识基础,因此采取教师引导、讲解、示范的办法,先提出对电路功能的要求,教师连出一个电路,实现了这一要求。随即动员学生根据演示电路,画出电路图。在并联电路的教学中,则要求学生运用在串联电路中获得的关于电路效果与电路结构间的联系的认识,参考课本的并联电路图设计能使灯、铃同时工作的并联电路图,并识别演示电路和课本上电路在功能上的差别。在串联电路教学中,着重于对电路的结构和特性的认识,并通过教师的操作示范暗含着连接电路的技能传授。在并联电路的教学中,则明白向学生提出认识电路特点和连接电路的操作顺序、规范两个学习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把规范操作的示范和操作顺序要点的说明结合在一起。在小结电路的特点的同时,侧重于电路连接操作顺序和规范的小结。在设计演示电路时,注意与课本的电路结构有所差别,不依样画葫芦,给学生以更多的观察、思考、独立辨别的.机会,以得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设计演示并联电路时,只用一个开关,使灯、铃同时工作,不仅与课本电路有所差别,而且简化了电路,便于学生抓住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暗含了防止学生可能产生的“只有串联才能使各用电器同时工作”的片面认识)。
(2)创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以提高教学效益。在复习旧课时,就动员学生板画元件符号图,在串、并联电路的教学中,都是从要求电路实现特定的功能的角度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画出电路图,识别演示电路和课本中的电路的结构或功能的差别,让学生看课文第一、二段,并提出小结的要求等,都是为使学生能把观察、阅读与思考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措施。
(3)使本课学习的承上启下作用在教学中得到体现。要求学生画元件符号和电路图,是为了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知识于本课的学习;把连接电路的操作顺序和规范的传授作为一个教学目标,是为下节课的学生实验打下较好的基础。
2.突出重点知识,处理好一般知识。由于学生对实际电路的感性和理性知识比较贫乏。所以本教案对家庭电路和彩灯电路,按教材的编写意图,采取模糊处理的办法。既要涉及这些电路,把串、并电路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又不去追究实际细节,把教学的多数时间用于学习基础知识技能上。要注意,课本图4-14的实物电路和电路图并不一对应。课堂上没有时间,也不可能(也不要求)让全体学生详细弄清楚。只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课外去分析,个别解决。
3.执行本教案时,只要安排紧凑,控制得当,可以顺利完成。若余有23分钟时间,可以在小结时对连接电路的操作顺序的“六字诀”中的“两查”的必要性作出演示:利用已连好的并联电路,闭合好开关。用一段0.5~IA的保险丝与一根绝缘导线的一端接在一起后,用它去使电灯短路,发现保险丝熔断冒火花。以此说明在连接电路前应先查开关是否断开了,以及连好电路后要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的必要性。若时间无富余,此演示可移到下节学生实验时,复习连接电路的“六字诀”时做。至于所演示的现象属于短路,则根据学生实际,可讲也可留到以后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