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廉政风险

2024-10-06

防控廉政风险(共8篇)

防控廉政风险 篇1

提高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有效性的对策措施探讨

当前,广大行政机关、党员干部面对着主体日益多样、价值更加多元的行政对象,加之个别党员干部放松自我要求,因此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廉政风险是存在的。廉政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通过将现代管理科学中风险管理、质量管理等方法和理论引入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际中形成廉政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针对因为教育、管理、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的廉政风险,以科学预防和有效控制为核心内容,通过采取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理等措施,实现廉政风险的科学有效管理。廉政风险防控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创新举措,通过关口前移、前程监控,将廉政风险防控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岗位和每个人,有利于掌握主动权、增强系统性、提高预见性,为事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一、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必须立足三个建设

领导班子作风建设是核心。领导班子作风是单位作风的缩影,对于整个单位的氛围有着强大的示范效应。如果领导班子作风不实不廉不正,那么就会上行下效。因此抓廉政风险防控,必须从领导班子上入手,使班子发挥良好的正面的带头示范效应,一级抓一级,一级做给一级看,通过领导班子的人格魅力和行政权力相结合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干部队伍建设基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既需要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同时他们也是也是廉政风险防控的重点对

象。干部队伍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这二者相辅相成,党风廉政建设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应有之义。一支问题频发的干部队伍,不能称之为好的队伍,也无法期待他们能够为事业谋发展为职工谋利益。

制度建设是根本。因为制度才有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因此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应当注重在做法中总结经验,及时将好的做法总结固化为制度,这样才能使经验可以复制可以推广,发挥刚性的约束力,避免因为人情、领导更替而受到人为的干预。

二、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必须落实四项行动

理清权利责任。必须依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原则,明确和理清部门、岗位的职权和责任,进行科学分类,制定明确明晰的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权力事项、办理主体、依据、程序、期限、责任追究和监督渠道等,使权力运行的每个环节相互配套、相互衔接、相互制约。

查找廉政风险。结合权力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对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进行全面排查。突出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干部人事、行政管理、工程采购等公共权力和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权力作为重点,查找廉政风险易发、多发的重点环节以及表现形式。在此过程中,应当注重结合既往的案例情况,按照“上级为下级找,下级为上级提,干部之间相互帮”的原则,采取个人找、群众帮、领导审、集体定的方法,合理有序、全面深入地排查风险。

评估风险等级。总体而言,有权力的地方就存在风险。但是应当有侧重、有突出地抓紧抓好,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很难出成效。根据

单位的特点,依据风险点的数量、群众关注度、权力运行的重要性、后果的严重性、权力行使的频率、腐败现象发生几率等因素,分等级评定廉政风险,针对不同等级的廉政风险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落实防控措施。针对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点,结合岗位职责,落实责任主体,提出能够化解风险的具体防控措施。同时,纪检部门重点制定和完善廉政教育、管理考核、预警处置、督查督办、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有效落实。

三、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必须健全五项机制

健全领导机制。主要领导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通过明确领导责任,落实各级负责人“一岗双责”,各级主要领导必须敢抓严抓,避免出现党风廉政建设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懒、失之于散,形成党政领导齐抓共管、纪检部门协调推动、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健全教育引导机制。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应该落实在防患于未然,防止腐败现象对事业发展和职工利益造成不可逆转、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应当加强对于职工的廉政教育,促使他们有形无形之中的自觉廉政勤政的意识。在开展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还要注重结合岗位和个人实际,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例如反面案例、廉内助、廉政亲情寄语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认清自身岗位存在的廉政风险,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增强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

健全预警提醒机制。与教育引导机制相通的是必须要构筑起廉政预警机制。一旦出现苗头问题、倾向性问题就及时提醒解决,防止问

题严重化和扩大化。这就需要纪检部门能够与相关的部门保持畅通的动态沟通,切实做到对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使领导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尽最大限度保护事业和干部。

健全考核整改机制。采取定期自查、突击抽查、检查等方式,全面掌握和评估风险防控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及时评价制度的有效性和完善性。廉政领域一旦发生问题,必然会对事业和干部队伍造成影响。因此在平时就必须加强这一方面的考核,奖罚分明,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廉政制度的执行力和有效性。

健全配套机制。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从横向上看涉及到内部的基层、机关和外部的行政相对人、供应单位等,从纵向上看也包括每项业务上的计划、执行、财务、审计等相关部门或个人。因此要发挥廉政风险防控的最大效应,必须有完善的配套机制。例如,在某些领域可以探索建立财权、事权和监督权分离的模式,这样就能形成了不同流程之间分权制衡、相互监督的格局。又如当前在大宗的采购和大型工程项目中,基本采用了公开招投标。这一形式在小型的项目中可能不尽适用,但是我们可以参照这一做法,建立一个动态的供应商或施工单位合格名单,充分发挥使用部门的能动性,在动态的评估调整中发挥使用部门意见的价值,减少小型项目的随意性。在监督方面,在充分发挥纪检部门作用之外,还要注意发挥职工、相对人、社会的监督作用,拓展群众参与监督的渠道,整合资源,形成监督合力。

四、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必须做到三个结合把思想教育和能力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党员干部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的背后,既有不良思想影响的原因,也有个人修养不足、鉴别力不强、不会做、不愿做的因素。因此,在加强对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干部职工履职能力和廉政能力,能够识别鉴别廉政风险并主动自觉地进行防范处置,避免出现因为能力不足导致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把制度建设和科技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行政执法业务是规范业务流程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清除人为因素对执行工作程序、落实工作制度的干扰,实现工作权限“系统控制”、业务流程“系统固化”、风险预警“系统提示”和责任追溯“系统监督”。

把强化监督和严格问责有机结合起来。要强化内部监督,对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及时发出预警,责令限期改正。要强化外部监督,扎实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还要综合运用诫勉谈话、组织处理、党纪处分等手段,加大问责力度。

防控廉政风险 篇2

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去年9月在直属机关全面启动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着力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制度管用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各单位结合实际, 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制定出台实施方案, 梳理重要职权和重大项目, 查找廉政风险, 制定防控措施。据不完全统计, 直属机关各单位梳理出重大权力项目743项, 查找廉政风险694个, 制定措施1834条, 绘制廉政风险识别图303张。

会议提出, 要严格按照部党组工作方案要求, 注重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与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紧密结合起来, 突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 扎实制定防控措施, 切实促进权力公开透明, 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构建防控体系 化解廉政风险 篇3

扩内需促增长中廉政风险领域众多,项目审批领域是关键领域之一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2008年底以来,中央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促增长的政策措施,要求管好用好新增投资,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不出现严重腐败现象。

要避免发生严重腐败现象,必须找准廉政风险的关键领域。扩内需促增长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其中廉政风险领域较多。可以说,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既涉及政治纪律,又涉及经济纪律;既涉及项目审批,又涉及项目管理;既涉及资金管理,又涉及工程建设。要化解廉政风险,必须找准关键领域,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找准关键领域,必须把握新一轮扩内需促增长的主要特点。这一轮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与以往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项目分布较广,且大多属政府投资领域。从江苏来看,分布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涉及农村民生工程、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等众多项目领域,大多属政府直接投资领域。二是项目投资数额较大。从中央层面看,预计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底,将安排投资1.18万亿元,带动社会总投资规模达到4万亿元。从江苏情况看,今后一个时期将启动3000亿元政府主导型投资项目,带动社会投资1.2万亿元。三是项目数量较多。2008年底以来,中央四批新增投资项目计划,共下达我省项目1675个,总投资810.35亿元。四是“项目带资金”。此轮投资,中央投资力度较大,相对来讲,项目的“含金量”较高。可以说,“有了项目就有钱”,一旦项目审批“到手”,就意味着资金的到位。五是项目审批时间较紧。为使扩内需促增长的各项措施迅速见效,中央提出“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投资要尽快形成实物量,相应地要求项目审批工作全面“提速”,造成审批时间较为仓促。上述因素叠加在一起,给项目审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使项目审批领域成为扩内需促增长中廉政风险的关键领域之一。

扩内需促增长中项目审批领域廉政风险分析

人员风险。一是具体经办人员。通过近年来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方面的权力空间有所缩减,行为逐步规范,廉政风险较以前有所降低。二是中介机构人员。中介机构的廉政风险,主要取决于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如中介机构脱钩彻底,则廉政风险相对较小。三是项目评审专家。一些审批部门在项目审批过程中,越来越多地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项目审批进行评估和论证,从而使专家的意见成为项目审批的重要参考,有时甚至是决定因素,如管理放松,则风险较大。四是审批部门领导。一般来看,部门项目审批的决定权主要在部门领导。权力越大,往往风险也越大。因此,部门领导在项目审批中承担的职责最大,同时风险也很大。

程序风险。从审批节点看,内部制约较多,外部制约较少。不少制约措施还局限在部门内部,开门制约的力度还不大,吸纳社会制约、外部制约的举措还不够有力。从审批流程看,纵向制约较多,横向制约较少。往往部门内部有审批权的人员、处(科)室、领导能形成一种纵向制约,但平行处(科)室横向制约作用发挥不充分。从审批权力运行看,顺向制约较多,反向制约较少。不少部门在审批过程中,注重了后道对前道的制约,就是权力大的环节对权力小的环节进行制约。相对而言,反向制约较少,探索不多。从审批结果看,资料审查较多,项目实施情况审查较少。存在重审批、轻监管,重项目前期审查、轻项目实施管理,重资料查核、轻实地查看,有的部门即使注重项目后期检查,也大多委托下级部门,间接管理的较多。

体制机制制度风险。一是在审批体制上存在多头审批。主要是立项审批中,有关部门审批职责尚未完全理顺,造成同一项目,可以在不同部门审批,给规范审批行为留下了体制上的缝隙。二是法律上缺乏明确规范。对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主体、审批范围、审批程序、审批要求等缺乏法律上的规范。目前主要依据一些政策性规定,约束力不够。三是工作机制上缺乏沟通衔接。项目审批涉及的政府部门较多,需要相关部门联动制约,才能堵住漏洞。实际工作中,各个审批部门有效沟通不足,容易产生廉政风险。四是审批制度建设上存在薄弱环节。制度操作性不强,有的内容不够细化,有的重实体轻程序。制度配套不够,缺乏实施细则。制度执行不力,对违反制度行为有时失之于软,失之于宽,使制度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构建项目审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主要措施

排查确定风险点。建立项目审批权力廉政风险防控体系,首先要摸清职权底数,确定廉政风险点。一是分析风险表现。从涉及审批的每个岗位实际出发,对所行使的权力逐一分析,找出哪些权力部位容易发生潜在的廉政风险。二是研究风险危害和发生几率。分析每一項权力,在什么时间、哪些环节发生廉政风险的可能性比较大,发生风险后,会带来哪些经济损失和影响。三是进行风险排序。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风险表现、发生几率和危害大小进行风险排序,以便抓住主要矛盾。

制定防控措施。针对风险点,制定各项权力的防控措施,为廉政风险设置“防线”。强化程序预防。按照“便捷高效、便于监督”的原则,细化权力分类,优化工作程序,形成权力运行工作标准。强化要点预防。对每一项权力进行梳理,突出重点,制定“预防要点”,落实约束措施。强化机制预防。对预防要点深入分析,建立科学合理、监督有效、操作简便的制约机制。

推进制度创新。积极推行审批制度建设,做到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是降低廉政风险的根本途径。要进一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行政审批立法,推动行政审批行为的规范运作。在此基础上,重点健全以下几项制度。审批人员AB角制。设立AB角,不仅能提高办事效率,更重要的是在部门内部形成权力的制约。可扩大范围,打破处(科)室界限,统筹安排,交叉兼职。审批人员定期轮岗制。要积极推进审批人员的定期轮岗,加大交流力度。处(科)室会审制。加强部门内部处(科)室间的会审、会签,对审批业务,在明确主办处(科)室的同时,落实其他职能处(科)室参与配合的责任,强化审批过程中的横向制约。专家评审制。目前,借助专家等第三方力量进行项目审批。正成为一种趋势。引入专家包括中介机构进行评审,关键是使其不受干扰,客观公正地表达意见。领导集体会办制。健全重大项目审批领导集体会办制,试行票决制,强化对审批决策权的制约,逐步形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制度。

加强监督管理。一是实行分权制约。科学界定、合理设置审批权,缩减自由裁量权;进一步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形成权力相互制约机制,建立配置合理、分解科学、制约有力的审批权力结构,从源头上降低廉政风险。二是促进透明运行。知情是监督的前提。大力推进行政审批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将审批事项、设定依据、审批要件、审批流程、审批时限、审批结果、监督方式等进行全过程公示。完善专家论证、听证制度和公示制度,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三是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政府投资后评价制度。创新监督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特别是对风险级别高的权力实行重点监控,最大限度地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强化责任落实。强化组织领导,开展自查自控,落实防控责任。建立审批责任制,层层明确责任内容。建立考核机制,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评中。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行政问责,对违纪违法问题,加大惩处力度,确保审批人员依法行政、廉洁从政。

廉政风险防控制度 篇4

2、根据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进展情况,每月组织召

开一次专题研讨会,不定期召开党员、干部参加的座谈会、民主生活会。

3、每月进行一次工作总结,把经验和不足详细地总结,安排好下步工作重点。

4、广泛征求职工群众建议和意见,进一步加深职工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理解。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学习制度

1、充分利用好每周三的政治学习日,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活动的有关文件及指示精神。

2、做好授课人安排,做好学习笔记,记录要详细、工整,做好学懂、学透。

3、不准随意不参加学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有事请假、事后补课。

4、认真开好“三会”定期召开研讨会、每月一次总结会、下步工作安排会。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党员个人学习制度

1、按时参加矿、支部委员会组织的学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

2、每月利用班后业余时间进行二次学习。

3、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

4、每月向组织以书面形式汇报一次工作,做到学懂、学透。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检查制度

1、每周二检查一次各段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工作开展情况,以周二汇报的形式把一周来的工作进行总结。

2、做好检查资料存档工作,及时解决和落实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各段队要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日程,严抓不懈,杜绝形式主义。

4、要落到实处真正为企业和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分析评价制度

1、定期召开党员、积极分子参加的工作分析会,征求意见,推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

2、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及支部会议,以书面的形式进行分析工作开展情况。

3、做好备案、整理、统计工作,拿出综合意见和具体措施。

4、及时把工作要点和内容传达贯彻到每名党员干部心中,认真对待他们的不同意见和建议。

廉政风险防控总结 篇5

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省委《实施办法》以及市委《实施细则》精神,建立我大队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我局从6月上旬开始,在全大队认真开展了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使重点岗位的防控措施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全力营造良好氛围

为开展好此项工作,我大队以点岗位为出发点,积极营造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力争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我大队先后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xxx省和我市有关廉政建设工作的文件和规定,学习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基本知识》,领会精神实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上来,预防和控制党员干部及重要岗位人员工作失误,以制度保持党员干部的清正廉洁,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形象的发生。通过学习,克服“与已无关”、“本中队、科室无风险点”等模糊认识,使大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了解并掌握查找风险点的原则和方法,充分认识排查岗位廉政风险点的重要意义;二是组织领导到位。我大队成立了由大队长为组长,大队班子为副组长,各中队、科室负责人为

成员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我局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日常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主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中队、科室相互配合的良好氛围;三是宣传教育到位。召开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动员会,通过进案例摆事实,使全体干部职工自觉参与到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中来,主动查找风险点。

二、周密部署,积极排查,准确查找岗位风险点

(一)科学制定方案。结合城市管理工作特点,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求创新,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网上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听取党员干部群众对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精心制定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并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二)积极排查查找。紧密结合我大队工作实际,重点围绕重点岗位,通过岗位人员自己找、其他同事帮助提、分管领导分别点、服务对象积极评等形式,深入查摆思想意识、制度机制、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外部环境存在的廉政风险。

(三)分析归纳总结。通过填写《个人廉政风险点和防范措施登记表》,广泛收集岗位人员、其他同事、分管领导和服务对象提出的岗位风险点见解,认真进行分析总结,扎实有效归纳提炼。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共收集整理了20多个风险点提交审核。

三、制订措施,强化监控,防范岗位廉政风险

(一)开展廉政教育。在推进工作过程中,我们结合六型机关建设中“廉洁型机关”的创建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开

展廉政教育。一是注重廉政思想教育。通过支部学习会、领导干部讲党课、个人自学、典型案件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增强岗位人员的法纪意识和廉政自律意识,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政绩观,切实做到自警、自醒、自重、自律、慎独、慎交、慎微、慎权,营造良好的廉政氛围;二是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我局高度重视反腐教育工作,重点做好《廉政准则》的学习,使岗位人员深刻认识学习贯彻《廉政准则》的重要性,时时处处以《廉政准则》来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同时,我大队还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收看《远山的红叶》等警示教育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收看,不断增强全体干部职工反腐倡廉政的意识;三是建立廉政学习长效机制。以“读书修德、以德律已”为主题,建立完善每周一次的学习制度,通过开展“每人读一本好书”、廉政学习经验交流会、廉文荐读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有效提升全局干部职工的道德修养和反腐防腐的能力。

(二)制订防控措施。在确定重要岗位和主要风险点的基础上,按照局工作岗位廉政建设总体要求,通过明确大队领导及中队、科室的职能职责,进行风险的辨别和评估,提出风险的预防措施,构建本局各项廉政防控机制,分类制订防范措施和内控制度,对已有的相关工作制度,按照廉政风险防控要求进行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使各项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充分汇集民智、反映民情和体现民意,切实做到风险定到岗、制度建到岗、责任落到人。

(三)开展公开承诺。通过前期的廉政教育和风险查找,我局重要股室人员和岗位人员深刻反思,认真总结,签署了

《岗位廉政承诺书》。通过对承诺书的公开,有效提高了重要岗位人员的自我约束力,进一步强化了岗位廉政风险的监控力度,使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深入人心,贴近群众。

(四)进行适时监控。一是建立廉政风险监督渠道。通过增设网上“投诉和受理”、公开监督举报电话、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及时收集群众意见,定期汇总分析信访举报、效能投诉、纠见投诉的相关情况,查找不足,限期整改;二是强化监督考核机制。把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工作纳入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目标任务考核和党风廉政责任制一起考核,确保党员干部零违纪,实现对廉政风险的有效防控。

我大队在开展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市执法局的要求,紧密结合我大队实际,真正建成廉政预警风险防控管理长效机制。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第二大队

廉政风险防控 篇6

廉政风险防控措施

为扎实推进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廉政风险防控能力,现结合项目部的实际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情况提出以下控制措施。

一、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统一,既要抓重点、抓关键,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也要多层次、全方位铺开,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延伸到项目部的每个岗位和个人。

二、坚持与现场施工紧密结合,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融入到工程现场施工的全过程,确保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与现场施工两不误两促进。

三、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围绕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全面梳理和排查岗位职责、施工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引发廉政风险的问题,通过评估风险等级、加强风险预警、制定防控措施、强化监督检查等手段,进一步规范程序流程、完善防控机制,对预防腐败工作进行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管理。

四、把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建立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作为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要求,主要负责人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加强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领导,定期分析研究,安排部署工作。建立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具体实施。要通过召开动员会、学习文件、组织讨论等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查找岗位风险、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干部职工认真查找风险、自觉防范风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查找风险点。要重点围绕分包管理、物资供应、变更设计、资金拨付、信用评价等,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责定位、法定权限和工作流程,采取岗位自查、不同岗位互查、领导帮助查和集体排查等方法,认真查找岗位职责、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风险。根据查找的风险点,填制风险点自查表等,并进行公示。

六、制定防控措施。针对存在的廉政风险,从项目部、内设机构、岗位三个层次,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形成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1、抓好前期预防。注重从加强党性修养、思想道德建设和

制度机制层面主动做好防范,从源头上消除可能发生不廉洁问题的隐患。完善办事公开机制和廉政承诺制,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2、实施中期监控。针对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跟踪监控,通过开展民主评议等活动,加强防控管理。认真落实廉政谈话、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加强对党员和其他干部人员的监督。通过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等形式,及时发现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运用督导、纠错、诫勉谈话、打招呼提醒等方式,化解廉政风险

3、严格后期处置。对有明显风险表现的个人及时进行纠错和训诫,防止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变的腐败问题发生。加大对廉政风险防控管理问题的查处力度,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有关规定,从严问责,从严追究。要建立岗位廉政风险定期排查制度,对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承诺、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制度不落实,防控措施不到位的要及时指出,责成整改,保证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

七、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重要性,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将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党组织对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负总责,项目部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亲自抓;要建立健全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各级惩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要搞好总体部署,加强工作指导。

八、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提升防范能力,发挥表率作用。

九、加强调研,创新机制。要加强对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调查研究,定期分析防控机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相关对策和措施。坚持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总体要求与行业特点相结合、完善体系与查漏补缺相结合,切实把风险防控融入到岗位职责之中,不断增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实效。

防控廉政风险 篇7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可支配资源的日益增多,高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廉政风险也随之而来。作为神圣殿堂的高校,廉政风险不仅对高校本身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为正在塑造自身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大学生埋下了腐败的隐患[1,2]。因此,高校廉政建设刻不容缓。高校腐败问题可以用寻租理论来解释。寻租理论的创始人Gordon Tullock认为“寻租是利用资源通过政治过程获得特权从而构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大于租金获得者收益的行为”[3]。在经济学中,这种寻租行为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它会造成不公平的竞争格局,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4]。在高校扩大规模的过程中,制度约束的不健全无疑为权利寻租创造了条件[5],高校腐败得以滋生。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系统的运作基础主要是系统内主体的决策变化,其实质就是系统内主体通过不断的分析、决策、学习和博弈的过程,因此,进化博弈理论是分析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的有效工具。进化博弈模型已被广泛运用于多方主体之间的动态决策机理研究[6,7,8,9,10,11,12]。基于此,本文试图运用基于进化博弈的系统动力学方法探讨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多方主体的决策机制与均衡策略。

2 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的主体及假设

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涉及三方主体:反腐职能部门,腐败者和被寻租对象。根据中纪委规定和高校反腐实践,高校的反腐倡廉工作是党委负主体责任,其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可见高校反腐的主体是一个联合体,其中,党委是核心、中枢,纪委、监察部门、审计部门等具体组织实施,广大师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其中,职能部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将此联合体近似地表述为职能部门。处于合作博弈关系的腐败者和被寻租对象并不知道反腐职能部门是否进行稽查,同样,反腐职能部门也不知道是否会发生寻租行为,且腐败者与被寻租对象同时选择寻租策略时,寻租行为才得以发生。此外,如果反腐职能部门决定开展稽查行动,但博弈三方均不知道此次稽查行动是否能成功,所以该博弈是一个不完全信息博弈问题。而三方主体在高校廉政风险风控中,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动态决策,并通过各自的决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构成动态博弈的关系。

基于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中各方利益主体的行为特点,作出如下研究假设:设A、B、C分别代表反腐职能部门,腐败者和被寻租对象。在模型假设中,只考虑反腐职能部门的外部监督,忽略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管的博弈关系。A代表的是学校反腐职能部门,行使学校监管权力,当不发生寻租行为时,其正常收入为V.若腐败者与被寻租对象进行权力交换,腐败者受贿M,被寻租对象获利R,且V>R>M.另外,腐败者的正常工资福利收入为W ,由于反腐职能部门是学校赋予权力的部门,将W记为A的支出。具体假设如下:

①假设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的三方主体均有两种选择策略:反腐职能部门选择开展稽查与不开展稽查;腐败者选择寻租与不寻租;被寻租对象选择参与寻租与不参与寻租。

②假设反腐职能部门开展稽查时,稽查成本为S.当反腐职能部门稽查且查证成功时,会采取处罚措施:对于腐败者收取的利益M处以n倍的处罚,对被寻租对象的收益处以k倍的处罚。

③假设反腐职能部门采取稽查行为的概率为x,则不采取稽查行为的概率为1-x,反腐职能部门稽查成功的概率为q,则稽查不成功的概率为1-q;腐败者进行寻租活动的概率为y,则不进行的概率为1-y;被寻租对象参与寻租行为的概率为z,则不参与的概率为1-z.

④以上所有假设变量均为正实数,其中0<x<1,0<y<1,0<z<1,0<q<1,n>1,k>1。

3 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博弈模型的构建

在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中,基于进化博弈的思想,三方主体的策略选择取决于各自所选策略的效用,根据三方主体各自策略选择和利益机制构建三方博弈效用矩阵如表1。

根据以上博弈效用矩阵,构建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博弈各方主体的效用模型如下:

(1)反腐职能部门的效用模型

设反腐职能部门选择稽查策略时效用为EA1,选择不稽查策略时效用为EA2,可得:

化简得:

(2)腐败者的效用模型

设腐败者选择寻租策略时效用为EB1,选择不寻租策略时效用为EB2,可得:

化简得:

(3)被寻租对象的效用模型

设被寻租对象选择选择寻租策略时效用为EC1,选择不寻租策略时效用为EC2,可得:

化简得:

为了进一步分析三方主体的进化博弈过程,根据进化博弈理论,构建三方主体动态复制方程得:

为了进一步分析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的进化机理,将进化博弈理论与系统动力学理论结合,基于各方主体的博弈效用模型和动态复制方程,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进行预测分析、动态分析以及模拟分析[13],式(7)、式(8)和式(9)对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如图1所示。

令且F(x)=F(y)=F(z),得到符合参数取值范围的均衡解E1~E9,如表2所示。

构造系统的雅可比矩阵,分析均衡解的稳定性。当det J>0,trJ<0时,均衡解为ESS,结果见表3。

由此分析出静态条件下E5(1,1,0)为系统的ESS.

4 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的进化模型

为了对博弈三方策略进化过程进行更清晰的说明,以W校为例,通过构建SD模型,运用虚拟数据进行模拟计算。为了保证算例参数设计的一般性,有效规避进化博弈中的特殊稳定点,基于进化稳定理论,算例参数应符合以下条件:

基于以上参数设计条件和一般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数据,设计算例参数如表4所示。

假设W校工作正常进行时,学校正常收入V为30万元,腐败者的正常工资福利收入W为10万元。若学校发生权力寻租行为,腐败者收受贿赂M为10万元,被寻租对象获得利益R为15万元。反腐职能部门的稽查率q为0.7,稽查成本S为10万元,且对于腐败者收取利益M处以n=2倍的处罚,对被寻租对象收益R处以k=2倍的处罚。

首先,对博弈模型的进化稳定性进行分析,取x,y,z的初始值为(0.2,0.1,0.1),(0.6,0.1,0.1),(0.9,0.1,0.1),(0.2,0.7,0.7)进行模拟,得到如图2所示的模拟计算结果。

由图2可知,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博弈的进化稳定点是(1,1,0)。无论三个主体选择何种初始概率,博弈模型在经过动态演化后,最终将稳定于点(1,1,0),即稳定于(稽查,寻租,不寻租)策略组合。其结果可以解释为:① 无论反腐职能部门的稽查初始概率是大是小,腐败者最后终会选择寻租的策略,而被寻租对象则选择不参与寻租的策略。腐败者之所以有此最终选择,可归结于侥幸心理,腐败利益输出构筑的腐败联盟,高校产业化倾向严重、权力失衡所导致的寻租空间出现以及高校走入学术行政化的思想误区等。②不管腐败者与被寻租对象参与寻租活动的初始概率如何,反腐职能部门终会选择稽查的策略。

其次,分析反腐职能部门的行为对于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的作用。

(1)反腐职能部门稽查概率对于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的影响

为了分析反腐职能部门的作用,依据以上进化博弈分析结果,取(y,z)初始值为(0.7,0.7),反腐职能部门稽查概率初始值为0时(y,z)的进化稳定点为(1,1)。然后,取稽查概率为0.2,0.4,0.6,0.8分别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如图3所示的进化结果比较图。

由图3可看出,反腐职能部门的稽查对于整个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具有推动作用,随着反腐职能部门稽查初始概率的增大,腐败者和被寻租对象的策略选择进化稳定点从(1,1)转向(1,0)。该结果说明,反腐职能部门的稽查虽然对于腐败者的策略选择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却极大地促进了被寻租对象选择不寻租的策略,使其更快进入稳定状态。因此,不管腐败者与被寻租对象的初始策略如何,只要反腐职能部门的稽查不间断,最后终会使得被寻租对象选择不参与寻租的策略,从而推动整个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运行。

(2)反腐职能部门稽查成本及成功率对于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的影响

取(x,y,z)初始值为(0.6,0.1,0.1):①先分析稽查成功率q的影响,分别对稽查成功率q=0.3与q=0.7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如图4所示的进化结果比较图。

由图4可看出,反腐职能部门稽查成功率的改变对于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的三个主体分别具有不同的影响。稽查成功率的增大推动反腐职能部门开展稽查工作,使其更早到达稳定点,从而更快选择稽查的策略。反腐职能部门稽查成功率的改变对于腐败者策略选择的影响微乎其微,腐败者最终到达稳定点y=1,即仍然选择寻租的策略。而反腐职能部门稽查成功率的改变对于被寻租对象策略的选择则影响巨大。随着稽查成功率的减小,被寻租对象的稳定策略也会发生变化,当稽查成功率减小到某一定值时,被寻租对象的稳定点由z=0变为z=1,既被寻租对象的最终稳定策略会由不寻租策略变为寻租策略。

②再分析稽查成本S的影响,分别对稽查成本S为5万元,S为10万元,S为15万元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如图5所示的进化结果比较图。

由图5可看出,S为5万元时,反腐职能部门最早到达稳定点,即选择稽查的最终策略;而S为15万元时,反腐职能部门最晚到达稳定点。这种结果说明,反腐装能部门稽查成本的不断增加,即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在稽查工作上,虽然可使得稽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质量,但对于反腐职能部门而言,所获得的期望收益小于支出成本,所以对于博弈模型的稳定反而起拖延作用。

(3)反腐职能部门惩罚力度对于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的影响

取(x,y,z)初始值(0.6,0.1,0.1),先研究反腐职能部门对于腐败者的处罚力度n,分别对n=2与n=5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如图6所示的进化结果比较图。

由图6可看出,反腐职能部门对腐败者处罚力度的改变对于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中的另两方主体产生较显著的影响。对腐败者处罚力度的加大使得腐败者延后了寻租这一最终策略的选择,说明加大腐败者处罚力度对于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具有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反腐职能部门对于腐败者处罚力度的加大并未直接作用于被寻租对象,但对被寻租对象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使得其更早到达稳定点,从而更快选择不参与寻租的策略。

再研究反腐职能部门对被寻租对象的处罚力度k,分别对k=2与k=5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如图7所示的进化结果比较图。

由图7可看出,反腐职能部门对于被寻租对象处罚力度的改变,就整个高校廉政风险防控而言,最终稳定策略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对被寻租对象处罚力度的加大使得腐败者与被寻租对象均推后达到稳定点。该结果说明,对被寻租对象处罚力度的加大,对于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有利于高校廉政建设的开展。

第三,分析腐败者工资福利对于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的影响。取初始值取(x,y,z)为(0.6,0.1,0.1),分别对W为5万元与W为15万元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如图8所示的进化结果比较图。

由图8可看出,腐败者工资福利的改变对于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中的两方主体———腐败者与被寻租对象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腐败者而言,工资福利的提高使其推迟进入稳定点,即工资福利的提高让腐败者延长了选择最终稳定策略寻租的时间。此结果说明工资福利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腐败者的需求,减少了腐败者对于某些物质的欲望,进而动摇其选择寻租策略的决心。而对于被寻租对象而言,腐败者工资福利的提高则使其更早进入稳定状态。这说明,腐败者寻租决心的动摇影响了被寻租对象的决策行为,使其更快选择不参与寻租的稳定策略,对整个防控机制具有推动作用。

5 结论

通过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博弈模型的进化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①在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中,从各自得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反腐职能部门,腐败者和被寻租对象三方行为主体的行为策略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

②反腐职能部门,腐败者和被寻租对象三方主体除了受到来自另两方策略的影响,还与其他因素相关。对于反腐职能部门而言,稽查成本与稽查成功率影响着稽查工作的进行。尤其是稽查成功率,对被寻租对象最终策略的选择具有决定作用。而单一的稽查成本的增加,则会对稽查工作造成负担。因此,可以实行诸如群众监督、揭发制度,以及不定期巡视的稽查制度。

③对于腐败者而言,工资福利收入的高低制约其到达最终稳定策略的时间。提高工资福利可以减少寻租行为的发生,使整个高校廉政风险防控快速地向有效的稳定点进化。因此,应该适当提高现有的工资福利待遇或给予其他方式的奖励,增加其现有的收入,采用高薪养廉的思想及做法。

④反腐职能部门的处罚力度是另一个影响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的重要因素。反腐职能部门对于腐败者的惩罚力度直接影响腐败者最终稳定策略的选择。而对于被寻租对象而言,反腐职能部门对腐败者的惩罚力度则会对被寻租对象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因此,在处罚力度的问题上,反腐职能部门应采取严厉的方式。且惩罚形式不必单一地采用经济惩罚,还可以依照法律法规进行纪律处分等。在利用法律规范的同时,利用舆论对其施加精神压力,进行精神惩罚。此外,在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中,只有当腐败者与被寻租对象同时选择寻租策略时,寻租活动才得以进行。所以,对于腐败者和被寻租对象,仅惩罚其中某一个对象是无法达到最终的警戒目的。

摘要:基于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三方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进化博弈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进化博弈模型,进而通过算例模拟计算,分析了该模型的稳定性,探讨了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中影响三方主体博弈的因素,并对每个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校廉政风险防控系统的进化方向,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和思路。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检察探索 篇8

一、当前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乏系统性。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忽视制度建设的整体效应。从现有的制度看,一些制度都是在某一职务犯罪案件发生后,就其普遍性或趋势性进行调研后制定的,这些制度虽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从整体制度建设来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因为职务犯罪查处的滞后性,往往是因事而防,导致查处职务犯罪中发现的问题具有事后监督固有的滞后性,就此建立起的一些制度也就相应具有滞后性,不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不具有预防功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最核心的理念就是预防,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引入内部监督工作,通过监督关口前移,加强内部监督的主动性,能有效避免存在的滞后性;三是制度的监督、落实、反馈、评估、追究、惩戒等配套制度不健全,导致预防职务犯罪的相关制度措施落实情况无从反馈,也很难起到防范的作用。

2.没有形成常态化。当前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因主要由检察机关等相关部门人员来完成,由于单位重视程度和人员等各方面限制使得预防工作不能成为单位的常态化工作。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广大公职人员面临的诱惑比较多,却对职务犯罪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有些单位的反腐倡廉教育过于形式化、表面化,拒腐防变教育机制尚未在全社会建立起来;三是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关于预防腐败的法律,使得预防工作缺乏“刚性”依据,成为软任务,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难以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这些问题都使预防工作存在着系统性不强,长效作用不明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预防的效果。

3.实效性不明显。当前的预防职务犯罪相关制度主要是针对部门或单位,很少是针对人的行为,其制度内容对公职人员缺乏统一、系统,具有警示性、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二)东城区当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四点问题

2012年,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委领导关于加强纪委与检察机关协调合作,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指示精神,东城区院与区纪委组成了调研组,对一些单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运行情况、存在问题等进行了走访调研,同时结合东城区院近年来查办案件情况,我们发现,虽然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在实践中已发挥了明显效果,但各单位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各单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开展进度不一。东城区有的单位风险防控制度各方面工作做得比较深入,而部分单位的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只完成风险点的第一轮查找,且现有防控措施简单、效果不理想。

2.部分单位风险点查找方式不科学。如东城区院查办的地税系统职务犯罪案件,针对其中反映出的地税系统对税收执法业务方面的廉政风险,进行了严密防控,限制了普通工作人员税收执法的自由裁量权,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但对于领导班子成员和内部事务廉政风险防控的规定则较为粗放和宏观,没有切中要害,为职务犯罪的发生埋下隐患。

3.部分单位等级划分待完善。一是部分单位廉政风险等级标识不完整,无法有效识别风险等级。二是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不科学,综合评定体系不统一、不健全,如有单位单纯地以职务级别高低为依据,粗犷、统一地将党组成员采购环节廉政风险划分为一级;基层人员廉政风险全部归为三级。

4.风险防控措施过于笼统。如有的单位环节廉政风险点查找比较细致、全面,但对应的防控措施则较为笼统,欠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技术性强的防控对策,工作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如某单位针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的岗位风险,其防控措施仅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徇私情”,而未有后续的检查、监督措施,防控效果未能达到廉政风险防控制度设计的初衷。

二、检察机关参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预防工作的创新发展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为预防工作创造了实现飞跃的契机,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空间,有利于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科学发展。

1.有利于实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全面化。当前,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实现了“两个延伸”,即向一级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延伸;向拥有业务处置权的部門和岗位延伸。随着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在本地区范围内的大范围推进,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案例资源和专业预防优势,指导和配合不同行业的企业,将预防工作变为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变为所有员工的重要工作内容,结合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利于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全面化和全员化。

2.有利于加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信息化。2012年,北京市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手段、信息技术平台,梳理廉政风险防控流程,实现对人、财、物、权、岗的网络监督控制,加大了科技防控力度。这种科技防控力度无疑将大大增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效果,因此,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也要适应廉政风险防控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结合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科技防控、发挥专家学者理论优势、联合专业研究机构、借助各种科技力量,研究科技预防工作,运用科技手段提升预防工作水平,有效促进预防工作的科技化和多样化。

3.有利于实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规范化。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内在要求与PDCA循环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方法是内在统一的,使得循环管理模式能够适应预防腐败工作螺旋式上升的目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利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构建整个工作流程,将廉政风险的界定和风险防范措施运行纳入循环过程,可促使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规范化,达到持续预防的效果,有效推进预防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

nlc202309022143

4.有利于实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常态化。检察机关参与廉政风险防控,确定单位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各单位工作实际,确定具体工作内容和方式,以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经常化来推进单位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常态化。

(二)能够有效提高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检察机关紧贴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国家发展大局需求和执法办案特点,总结多年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有效经验,把检察机关的办案经验和资源充实到廉政风险防范体系中,推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对提高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实际效果必将产生重要作用。

1.能够发挥办案优势,更准确地查找风险点。自2011年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深入各行业领域分析查找制度疏漏和廉政风险点,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努力为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积极贡献。

2.能够有效解决廉政风险管理中全面管理与“抓大放小”的关系。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成效,取决于全面风险的掌控和重点风险的应对,而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不可兼得的。全面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使得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力量在面上全方位铺开;而重点风险的应对又要求管理的焦点集中在点上。由于管理资源的有限性和风险识别的局限性,使得管理者难以在全面管理和“抓大放小”两者之间收放自如,而检察机关参与到廉政风险防控中,把检察机关的办案经验和资源有效地充实到廉政风险防范体系中,根据办案实践帮助管理者发现管理的重点和焦点,使其对廉政风险有更正确和清晰的认识。

3.能够提高廉政风险防控制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我国的职务犯罪呈现出一些典型性,其特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一把手”或高级领导职务犯罪多发,并进而引发本单位甚至全系统出现大量的职务犯罪问题;二是行业潜规则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三是重点领域及重点环节职务犯罪多发;四是犯罪持续时间长、犯罪数额特别巨大;五是权钱交易手段更加隐蔽化、多样化。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当前职务犯罪专业化、系统化、隐蔽化。而廉政风险防控制度的建立,其目标之一也是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这一严重的腐败行为发生。因此,只有时时把握当前职务犯罪的新特点、新规律和新问题,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才能更加有的放矢地做好风险防控工作,把防治腐败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各个环节,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4.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区域社会化网络大预防格局作用。职务犯罪预防是预防腐败的一个重要内容。而预防腐败是一个长期、系统和复杂的过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必须因地制宜、总体谋划、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必须最大限度发挥纪检、监察、检察、审计等相关部门的优势,保持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

三、检察机关参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检察机关坚持惩治与预防相结合,查办案件的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努力探索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和渠道。

(一)采用各种形式全方位发挥预防调查报告作用

1.发挥侦防一体化机制作用,在查处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适时介入、同步预防并持续跟进、敦促整改。如东城区院在查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多人受贿案件时,预防处全体人员随案多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深入北至黑龙江,南至广东的11个省的58家医药单位进行了察访;5次深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召开座谈会、研讨会,撰写的《关于药监系统受贿案件的预防调查报告》受到了单位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长达数月的专项教育和整改。

2.深入分析类案中反映出的问题,撰写出针对性强的预防调查报告以引起行业或领域的高度重视。如北京市院根据全市检察机关查办的拆迁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情况撰写《拆迁领域职务犯罪风险防控对策》,查找了拆迁领域10个风险环节,39个风险点,提出了31条对策建议,对推進全市拆迁领域职务犯罪风险防控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3.结合各地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专项调研,并积极促进专项调研成果的转化。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以服务区域发展为指导,针对本地区工作重点,扎实深入开展了专项工作。如围绕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制定出《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职务犯罪风险防控对策》,针对最易诱发职务犯罪的清产核资环节、成员身份界定及劳龄登记环节和改制后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环节,提炼总结出19个风险点,提出了14条防控对策。

4.以年度预防报告形式对本地区本年度职务犯罪案件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预警预测。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高度重视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工作,很多检察院都建立完善了年度报告制度,对当年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梳理,归纳了本地区职务犯罪的特点和易发多发的行业领域,对当前本地区的反腐败形势、重点关注领域进行了预警预测,提出了详细的、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并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综合运用检察建议协助单位堵塞廉政风险漏洞

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结合查办的案件及未构成职务犯罪的问题分析原因,查找漏洞,帮助相关单位建章立制,同时跟踪检察建议的落实。从效果看,检察建议采纳率、整改率、回复率较高。如近几年来,东城区院先后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东城区房地经营中心、东城区住建委、国家林业局、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等多家发案单位发出检察建议80余份,从制度执行、行业管理、人员教育等层面提出整改和防范建议,促使发案单位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积极整改,重新修订相关制度,收效明显。

(三)搭建平台,创新形式,充分发挥预防咨询和警示教育作用

近年来,检察机关预防咨询的形式不再限于在街道、单位及各公共场所设点咨询,而是充分借助各种平台开展广泛的预防咨询和警示教育。一是充分利用党委领导下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小组及国资委网络、金融系统网络、教育系统网络等各种网络平台的作用。二是充分发挥与各机关、单位共建机制的平台作用。如通过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工作进党校活动,充分发挥党校教育这个主阵地作用,对在党校开设的各种培训班分层次进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宣传教育活动。三是充分发挥区域网格化管理或检察联络室作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列席街道重要会议等形式,最近距离、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基层管理工作中去。一方面通过有效的法律咨询、有针对性的法制讲座、法制宣传展览等活动,搭建日常法制宣传教育的平台,促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研究解决。另一方面在民主决策、换届选举等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环节,强化监督、提出防控建议。

nlc202309022143

(四)全面发挥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功效,构建廉洁准入机制

从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可以看出,腐败现象随着公共管理职权的扩散而蔓延。从犯罪类型来看,贿赂犯罪仍然是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类型,且其腐败面广、程度深,甚至可以说,只要存在公共权力活动的空间,就有可能发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针对这一问题,全国各地检察机关根据最高检的要求,深入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保障进入市场企业的诚信度和廉洁度,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行贿犯罪。

四、关于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与廉政风险防控对接的工作思路和建议

虽然近年来检察机关采用各种形式介入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但从实践看,由于检察机关对各职能单位工作内容、流程了解不到位,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针对性欠缺,检察建议、预防建议等法律文书还显空泛等问题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检察机关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的作用还很有限。为进一步发挥检察机关作用,加大职务犯罪预防力度,提出以下建议。

(一)打好基础。

首先要打好人才基础,即培养、选拔出一批政治上过硬,业务精通的纪检工作人员,同时加大对人员的培训力度。二是做好技术保障工作,即要在信息化体系完善的基础上,推动检察机关与相关部门数据库连接实现动态监控、廉政风险预警预测等“科技反腐”形式的创新,强化技防效果。

(二)把握重点。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人员有限,精力也有限,不可能参与到本地区廉政风险防控建设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住重点,服务区域发展,进一步找准参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切入点和有效路径,按照不断完善重点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确保本地区重点项目顺利完成和健康发展的要求,针对重点环节、重点岗位,有的放矢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法律效果,确保检察机关参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效性。

(三)加强机制建设。

1.围绕体系建设,实现机制对接(本地区纪委—本地区检察机关—相关单位)

检察机关应根据职务犯罪发案原因、特点、规律分析廉政风险防控点,主动把检察机关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纳入市委、政府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中,与纪委、预防腐败局加强配合,形成优势互补,通过建立六项制度,共建预防网络平台,促进职务犯罪预防与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制度化。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本地区纪委和检察机关工作联席会议,通报干部违法违纪、查办职务犯罪类型、特点、动态分析,工作动态、信息等,研究本地区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相关的工作,同时对于在检察工作中发现的个别单位风险防控体系没有落实的情况,及时向同级纪委和上级主管部门反馈。

二是确立信息通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选择一些重点领域单位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加强工作调研,及时了解部门和岗位的廉政风险变化趋势。及时发现风险苗头,完善修订职务犯罪风险防控对策,提高区域廉政风险防控水平。

三是落实年度报告制度。当地检察院要分析每年职务犯罪发生情况,把握发展趋势,深刻剖析犯罪成因,特别是要找准带有规律性、源头性的深层次问题,提出既具有全局意义,又有效管用、切实可行、具体实在的防治对策,向党委、人大和政府提交高质量的报告。抓好年度报告提出的对策措施的落实,不断提高年度报告的影响力和执行力,深入推进惩防腐败制度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

四是建立职务犯罪问题专题研讨例会制度。本地区纪委和检察机关共同建立专题研讨例会制度,定期分析典型个案、类案,总结腐败问题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对策和措施,形成专题报告。不定期地研究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把查办案件与加强教育警示、推进建章立制、强化制约监督以及刹风整纪等结合起来,推动相关领域行业深入治理,以重点工作的成效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反腐倡廉工作全局的发展。

五是建立检察建议与预防调查报告备案、转发制度。由检察机关将所有制发的职务犯罪预防类检察建议报备区纪委,由区纪委相关部门针对被建议单位的采纳回复、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检察机关所提出防控建议的实效性,最大程度完善被建议单位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同时,检察机关针对部分行业领域所撰写的预防调查报告及时报备区纪委以供参考借鉴。区纪委对于领导批示的预防调查报告转发相关对口部门,并督促落实。

六是建立职务犯罪预警机制。针对可能发生腐败的重要领域、重要岗位以及重要环节,建立预警机制,针对典型职务犯罪案件,定期发布廉政风险预警信息,及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现从“单兵突进”到“协同作战”、从“以点带面”到“全方位覆盖”、从“亡羊补牢式案后预防”到“未雨绸缪式事前预防”、从“柔性预防”到“刚性预防”全面转变的工作目标。借助本地区电子监察网络,实施“并网运行、资源共享、实时监控、适时介入”的职务犯罪预警系统建设工作方式,将职务犯罪预警作为科技防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对本地区相关各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提示制度。通过职务犯罪预警信息平台,及时发现职务犯罪隐患,针对廉政风险点,编写《职务犯罪风险提示书》,将职务犯罪的风险点、职务犯罪引发的严重后果一一列举,向有关部门发出,督促有关部门落实防控措施,并要求及时反馈,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

2.围绕重点领域,实现网络对接(本地区纪委—本地区检察机关—相关单位)

应充分发挥社会化预防职务犯罪网络领导小组作用,根据区域发展实际,也可建立重点领域预防网络,定期通报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制定措施,推动廉政风险防控深入进行。可设立重大项目廉政工作联系点,由区纪委和检察院负责日常工作联系,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薄弱环节,提出预防建议,随时将掌握的信息上报。在此项工作中要注重做到“三个配合”。一是配合开展调查研究。纪检监察机关调研室等部门与区检察机关每年共同确定针对性的调研课题,结合各自办案特点共同深化预防职务违纪违法的研究,有利于形成一批针对性强,质量高的调研文章。二是配合开展预防宣教。纪检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借助各自的职能优势和资源,对本地区预防职务犯罪网络成员单位人员开展警示教育和法制培训工作,大力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扩大预防宣传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三是配合开展案件查办。纪检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推进查办工作。四是配合建立定点预防制度。在职务犯罪预警信息中查找权力相对集中、容易诱发职务犯罪的环节,制定“定点预防工作计划”。根据不同单位的特点,纪委、检察机关紧密配合,以预防职务犯罪流动大讲堂、警示教育展览、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建立联合预防机制等形式,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3.发挥行贿档案查询系统功效,实现准入制度对接(本地区检察机关—相关单位/企业)

要进一步发挥检察机关预防部门“行贿档案”查询系统的作用,工程建设中恪守将廉洁内容纳入工程准入制度。建议建设单位加快建立工程信用档案,把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作为评价企业诚信度的一个标准。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的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投标等环节或者在项目的审批、交易等环节中单位或个人发生的行贿犯罪或行贿行为,视情节,向主管单位进行信息披露和预警提示,提出限制或取消资格的建议。

4.围绕重点案件,实现效力对接(本地区检察机关—本地区纪委—相关单位)

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检察建议和预防建议的作用,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的执法理念,恪守职责,在正确对待和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的同时,对确有不当行为的单位要发出检察建议,促进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工作责任心,避免发生因工作瑕疵或差錯导致的上访、缠诉案件。

检察机关要进一步调查研究立足检察职能参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定位、任务、具体模式和机制保障,在全面促进检察机关参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常态化、机制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加强与预防腐败局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拓宽协作路径,实现检察机关预防工作和预防腐败局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有效对接。

上一篇:团委学生会第二周工作总结下一篇:初一学生写成长的故事话题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