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师德修养

2024-09-05

努力提高师德修养(精选8篇)

努力提高师德修养 篇1

增强法制意识,提高师德修养

-----------努力做好信息技术处的教学工作和服务工作

寒假期间,我们全体信息技术处老师,认真学习了“枣庄市实验学校关于在寒假期间开展‘增强法治意识,提高师德修养’专项教育活动文件,通过学习,我们全体信息技术处老师在思想上对师德师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反思了自己工作上的不足,以期在新学期里查缺补漏,更好的完善信息技术处的工作。

现将学习总结,汇报如下:

一、努力做好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1、依法执教。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没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尽职尽责,认真备课、上课,不敷衍塞责。

3、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4、严谨治学,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我们将继续刻苦钻研新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5、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6、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已,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另外,今后我们将继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做好“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活动”、“信息学奥赛”的宣传与辅导工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有爱好、有特长的学生,有发挥的平台。并且认真上好校本课程,拓宽学生眼界,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得。

二、努力做好信息技术服务工作

信息技术处的老师,除了教学工作外,还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服务工作上。目前我们信息技术老师有七位,服务于全校66个教学班,还包括所有的功能室,办公室,机房,网络中心,网站管理,学籍管理,校务管理,监控中心等的维护与管理,工作量较大,但我们有信心,在全体信息技术老师的踏实工作下,在全校老师的支持、配合下,一定能把这些工作做的更细致,更到位。

为了更好的配合我们的服务工作,现向老师们提出以下建议:

1、班级教室多媒体以及办公室电脑出现故障,请老师们第一时间在平台报修,我们现在的专职维修人员有两名,北楼和科技楼电脑及多媒体维护是刘力铜老师,南楼电脑及多媒体维护是田明老师。我们的维护老师,会在每天上班的开始,打开平台,看上报维修的班级和办公室,请老师们在报修的时候注明办公室电话或者手机,一些常见的现象,比如有的老师说打不开电脑了,实际上可能是因为电源线头松了,自己固定一下就解决了,有的上网不稳定,可能是因为网线头松了,还有因为长期不查杀病毒造成的电脑运行缓慢等,这样的问题,信息技术老师可以通过电话指导老师完成。

2、班级多媒体电脑,请老师们一定注意使用维护,每台计算机都要安装杀毒软件,有时班级报修电脑运行速度慢,在班级上课的时候,打开一看,一两个月都没有进行过一次杀毒,360安全卫士体检,显示十分二十分,这就请咱们的班主任老师辛苦一下,定期进行电脑杀毒。有很多老师习惯将所有的文件都放在桌面上,用起来的时候比较方便,但是桌面文件都是占用的C盘空间,文件放多了,也会影响电脑运行速度,请老师在D盘或E盘建立独立的文件夹存放文件,这样万一电脑崩溃了,重装系统的时候,也不会丢失您的文件。另外还请老师们不要随意删除C盘下的文件,以免删除不当,造成系统崩溃等问题。

3、班级多媒体投影,请一定注意正常的开机和关机,大家都知道,灯泡是有使用寿命的,那么在不用的时候,请一定要关闭,连续的使用和高温,会影响使用寿命。特别是中午,一定让多媒体关闭,降温。另外,班级多媒体的使用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开学初我们会在平台里和学校群里跟老师们共同分享、学习。

当然,因为工作量大,我们的维修老师可能与老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请老师们放心,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就去维护,争取更快、更好让老师们更满意。

4、对录播教室的使用,现提三点建议:(1)、录播教室使用前,请联系管理人员,以免冲突。如果老师不会使用,请在联系管理员的时候,跟管理员说清楚,约好时间,提前到录播室,让管理员老师教会使用。

(2)每个教室都有使用记录,请使用的老师在记录本上签名,因为老师们录的课,不是存放在电脑里的,而是通过网络存在硬盘里,文件名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时间,老师们可以通过使用记录查看录的是哪节课。

(3)请老师们一定在正式录制课前,确保课件正常运行,因为一旦课件出现问题,即使管理员有时间去帮忙解决,也耽搁宝贵的上课时间。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们信息技术处所有老师,会继续以勤恳踏实的工作态度,继续做好信息技术的教学和服务工作。不当之处,也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信息技术处

努力提高师德修养 篇2

一、师德的作用

1. 师德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

调节是师德的基本功能。调节教师的行为, 从而实现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 是师德最基本、最主要的作用。在复杂的教育过程中, 必然存在着不少关系和矛盾, 需要一种机制来调节。否则, 任何阶级的教育目的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师德正是教育过程最主要和最有效的调节机制, 它以特殊的形式向教师提出一定的道德要求, 鼓励和支持他们采取有益于教育过程的行为, 反对和阻止他们采取不利于教育过程的行为, 促进教师和教育过程的其他参加者以及社会各方面建立协调一致的关系, 以便顺利地进行教育活动, 完成教育任务, 实现教育目标。

2. 师德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增知识、立德志之时, 增知识不仅是文化科学知识, 也包括思想认识的提高, 道德观念的形成。他们的观念正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思想尚未定型, 可塑性大。这一基本特点, 一方面表明青少年是可以教育的, 而且是比较容易教育的;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旧的思想意识少, 接受新的思想快, 对新事物比较敏感。

面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可塑性、爱模仿的特点, 教师究竟需要给学生树立什么样的榜样, 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断言的, 教师的道德榜样和个性对于青少年的影响, 是“任何教科书, 任何道德箴言, 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3. 师德对社会生活的促进作用

师德不仅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而且也是促进社会形成良好道德风尚的催化剂。师德对社会生活的促进作用,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1) 通过学生影响社会。师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教师所培养的学生体现出来的。教师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所表现的道德面貌, 直接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变化, 而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的变化, 又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的变化。教师以什么样的师德面貌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以什么样的思想观点来教育学生, 就很可能培养学生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所以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尤其重要。

(2) 通过教师亲自参加社会生活而影响社会。一是, 教师通过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消除社会上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素。二是, 教师在职业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中以自己的努力, 尽职尽责, 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 教师的个人品质对家庭、亲友、邻里的影响。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师, 其在学校的表现和在家庭、在社会上的表现应当是一致的。一个尊敬师长、尊重同事、热爱学生的教师, 在家庭生活中也必然会以身作则地去教育子女尊老爱幼, 而这种家风必然会影响亲友和邻里, 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 学习和实践的统一是师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进行师德修养, 无论是提高师德认识, 还是培养师徒情感, 无论是坚定师德信念, 还是锻炼师德意志, 都离不开学习科学理论和参加社会实践。一是, 加强师德修养, 必须认真学习理论。看书学习, 可以使人们提高道德认识, 明确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的目的要求和发展方向。二是, 加强师德修养, 必须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也是师德修养的基础。道德修养离不开社会实践, 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修养和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所讲的道德修养的根本区别所在。

2. 严格解剖自己是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师德修养的过程, 就是教师世界观、道德观、教育观的斗争过程, 而绝不是道德思想、教育思想上的兼收并蓄、折中和中庸之道。

首先, 师德修养要高标准严要求。师德修养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 这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立志, 就是要立下做一个忠诚于人民、有高尚师德、有献身精神的教师。其次, 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这是自我修养的前提和起点。一个人民教师只有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 才能发扬优点与长处, 改正缺点、纠正错误。最后, 要敢于自我批评, 善于控制情感。自我批评是师德修养的内因。教师的道德品质是一种自觉意志的行动过程, 通过自我批评和自我反省战胜与克服自己。

总而言之, 师德培养不仅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而且对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 所以今天把师德提高到推进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施修华, 严缘华.教育伦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9.

提高教师素质需重视师德修养 篇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其人格品行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因素,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和强调教师要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教师的表率起着重要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自身之言行给学生以模范之影响,这要求教师时刻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同时青少年学生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为自己效仿的榜样,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老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被誉为“万世师表”的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师范学校时,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心为农民服务,身为“洋博士”的他,脱掉长袍,穿上草鞋和师生们一起开荒种地,担水挑粪。陶先生一生良好的师表风范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严以律己,是保持良好师表的根本保证

教师要做到严以律己,就要加强自身修养,言行一致。教师应是遵守纪律,执行制度的模范,成为学生的榜样。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组织纪律,一定要带头模范遵守,如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自己就要端庄、整齐;要求学生说话诚实,自己就要表里如一。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塑人,导之以行,以行正人。

爱岗敬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人们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爱岗敬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书育人,尽职尽责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的精心施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觉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育人的要求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用优秀的文化成果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保证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严谨治学,是爱岗敬业的体现

教师的爱岗敬业不是一句空话,教师如果能够做到勤奋治学,刻苦钻研业务,对工作精益求精,那么他就是在努力实践着爱岗敬业的道德要求。

热爱科学、刻苦攻读、勤奋求实、学而不厌是教师爱岗敬业精神的体现,教师不能指望以僵化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和低下的能力结构去培养良才,只有在对知识、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支配下,以对民族、对国家、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努力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实践,彻底改革一切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磨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才能肩负起培养社会栋梁的重任。

同时严谨治学还表现在教师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勇于改正自身缺点和错误上。如,有的教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弄虚作假,铺陈溢美之辞,不谈缺点错误;有的教师重经验轻科学,重传统轻创意,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等。教师如果严谨治学,就会自觉去查找自身缺点,努力克服,使工作更完善更出色。反之如果教师小视这些“小节”,有错不改,有过不咎,听之任之,就谈不上严谨治学,也谈不上爱岗敬业。

认真工作,不敷衍塞责

培养和造就人不像制造一种物质产品那样有严格的“工序”规定,因为每一个教育者都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为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负责。所以要求每一位教育者都应当认真对待学校的全部工作,以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哪怕是“细枝末节”的活动,不搪塞推脱,不敷衍塞责,不马虎了事,团结集体,精诚合作,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淡泊名利,育人为乐

由于教育工作清贫,却又艰苦,从业者奉献多而收获少。所以那些不求闻达,不慕名利,不谋富贵,甘为人梯,乐教勤业的教师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相反那些“私”字当头,斤斤计较,只关心个人名利得失,不肯奉献只索取的人是没有资格谈论什么“敬业”精神的。

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对心的呼唤,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热爱、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尊重信任学生

在社会活动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是基本的行为准则。所以,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缺乏对学生的尊重信任,不仅是一个能不能做好教师工作的问题,还是有没有一个为人、为师应有的道德问题。教师不能侮辱学生的人格,不能漠视学生应有的权利,在被漠视和侮辱中成长的人难以有做人的尊严,既学不会尊重人,也不懂得自尊,心灵麻木,自尊丧失,而且会带来学生的畸形发展。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一个教师如果不关心学生,不爱护学生,就不是一个好教师。无数的事实说明,一个负有责任感,一个对学生成长寄以良好期待情感的教师,他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关心他们学习、做事、为人等全面发展,同情他们的痛苦与不幸,同他们一起分享喜怒哀乐。这样的教师不仅为学生所爱戴,也为社会所乐道赞赏。纵观当代优秀教师,从他们众多的事迹中可以发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他们主要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已经成为他们工作乐以忘忧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他们对学生的关心,对学生的爱,蕴含着对人类未来的美好向往。这是这些教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的根本所在,一个怀有关爱学生情感和信念的人,总会在工作中做出优异的成绩。相反,一个不关心学生,不爱护学生的教师,也不会自觉地为学生去奉献,也不能做出优异的成绩。

尊重家长,是师德的关键

学生所受的教育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学校教育,一种是家庭教育。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这样的结合,是通过教师和家长的联系,相互合作来实现的。教师如何对待家长,不仅关系到教

育效果的好坏,而且反映着师德水平的高低。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身体力行地尊重学生家长,而且要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父母,特别是那些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有教养的好教师绝不当着学生的面讲有损于他们家长威信的话;有教养的好教师会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一个好教师会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训斥、指责家长,不做侮辱学生人格的事、不说侮辱人格的话。否则就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家长会产生对教师的厌憎情绪,怕与教师交往,还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果。事实证明,教师教育学生尊重家长不但可以提高家长的威信,增强家庭教育的力量,而且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教师教育下健康成长,对自己又是那样尊敬时,就会衷心地感谢教师,更加信任教师。因而,教师和家长就会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产生共同语言,统一对学生的教育。

廉洁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人格条件

教师这一职业具有很强的社会期望和社会瞩目性。在期待和瞩目他们培养良好人才的同时,也要求他们对世人有良好的文明示范作用以引导社会风尚。所以教师廉洁从教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只有廉洁,教师的人格才具有可信性

教师的人格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其教育力量是任何教科书,任何奖励制度,和任何惩罚无法替代的。相反,为师不廉,他们的人格及他们所进行的教育难以产生可信性,甚至被学生看不起,如某些教师收了某位家长给自己的贿赂,立刻就让家长的孩子坐上好的位置,课外“个别指点”;某些教师热衷于结交有权势或管钱、管物的家长,你给我实惠,我给你子女特别关照等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教师形象,削弱了学校育人效果,加剧了行业不正之风,玷污了这个净化人心灵的神圣殿堂,毒害了学生心灵。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只有廉洁,才能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洒在学生的心田。

只有廉洁,教师才能保持教育公正}生

教师公正是在教师活动中,教师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个学生。我国当代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要求教师面对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其原有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而不公正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在教育中学生的差异性是普遍的,这就要求教师依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公正地对待他们,所以要做到教育公正,首先要做到廉洁。

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篇4

师德,是教师所要求的行为标准和指导行动的规范,是教师品质修养的集中体现,人民教师肩负着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四有”的一代新人重任,必须重视提高师德修养。因为,有良好的师德修养的教师,才会热爱教育事业,忠于职守,尽力把本职工作搞好。同时,师德又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育的良师益友,不仅给予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而且使学生的行为受到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认为师能高低是通过师德来体现的,师能也直接反映出师德。两者统一于一个教师职业的整体中,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合为一体。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先要不断学习,如知识的学习、业务技能的学习、交往能力的学习、办事处事能力的学习等等,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有了这个前提条件,在工作中,才能表现得游刃有余,才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是一位知识的传播者,是一个善于交际易于沟通的人,是一位可爱的老师!当然还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要把爱心献给每位学生、为人师表以德立身、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有勇于探索,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我想只要努力做到这些,自身的师德修养一定会不断提高的。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师德认识。

要想使自己的思想适应社会需要,就要有知识,这就要学习。同样,人们的观念需要更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更要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首先,教师认真学习政

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学习理论,就不可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能矢志教育。义无反顾的,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其次,教师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能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还应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任务,认识社会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教书过程中育人。

二、练师能,炼就教书育人的真功夫,练成师德路上冲锋人。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而人才培养的要求,又给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教师不能满足以有的知识水平,而需要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于是,我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认真研究习题,特别是各种新型的习题。这样,当面对学生时,就做到了成竹在胸。此外,我还注意学习和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知识,比如在互联网上和电视教育、科普节目中的知识,适当穿插在教学中,既开

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更增加了他们学知识、用知识的兴趣,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制定奋斗目标,坚持不懈努力,增强自身素质打造良好师德师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同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一样,不是无目的、无计划的,而必须有着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导。

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指导整个修养过程的总目标是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理想,它作为一面旗帜,为教师如何作人,如何胜任教书育人的责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并成为教师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推动和激励着教师朝着更高的道德境界奋进。但是,由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过程是构成师德的各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人原有的道德水平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和不平衡性,使得教师道德修养的目标必然有着层次之分,每个教师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可行的目标,去努力实现自身师德从无到有,从现有层次向更高层次的攀登。

师德修养实际上是教师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习惯诸要素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旧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因此也就决定了它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不管是师德认识的提高、师德情感的陶冶、师德意志的磨练、师德信念的确立,还是师德行为和习惯的培养都不可能是短时期的、轻而易举就完成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断的选择自己的行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发展,会提出许多新的问题,教师总是面临新的选择考验,教师道德修养也就不能停留在一

个水平上,而是要求越来越高,永无止境。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长期修养,不断磨练,做到坚持不懈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品质修养不断提高,达到更高的境界水平,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行师规,以身作则,规范行为,落实师德修养。

我很欣赏这样一句话:“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而作为自身师德培养,更是要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在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教师完美的型象,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的同时,也会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最显著的特点。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就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校要求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勤、不随意串课,我做到了——。学校要求教师不向家长索取、不接受家长的钱物,我做到了。学校禁止有偿补课,我也做到了——自从去年进行了教师公开承诺,我就立刻停止了家教辅导。每次拒绝学生和家长的办班请求时,我心里都很感觉有一种歉意,我只能不断保证:学生遇到难题,在学校可随时找我,我一定会认真细致地给予辅导。总之,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都时常地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自我约束,努力把全面提高个人的师德修养落到实处。

五、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加强师德培养。首先要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方面着手,这是人的行为活动的“定位器”。当一名教师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之举,其一生是平凡的,生活是清贫的。但是教育事业却是振兴民族的希望所在,所以教师要有职业自豪感,要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在忠于人民的教育

事业上。要有正确的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问题。

六、修师德,塑造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

我认为,师德最集中的表现是教师爱、教育爱。这种“爱”博大无私,深沉久远。没有这种“爱”,就谈不上为人师表。

为了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

教师的师德修养是内功。只有将“为人师表”转化为内在需要时,教师才能不断完善自己,而参加政治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每当学习时,我都细心听,认真做笔记。之后还时常省察自己,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进行个性修养,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师德修养不断提高。

2、端正教育思想,确立素质教育观

教育思想核心内容包括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教育思想不但影响着教学效果,也决定了教师的德育水平和效果,同时确定着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的发展方向。对此,我注意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摆脱分数的束缚,跳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使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落到实处,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充分重视,把健全人格的塑造摆上了重要位置,更为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3、提高心理素质

修身养性、人格修炼是师德建设不可缺少的。因为个性修养决定着教师的精神风貌,教师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德育的效果。而教师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和心理调控上。

为自我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我对自己提出以下要求:首先是要胸怀宽阔,克服心理偏见。既要顾全大局,不考虑自己的荣辱得失,更要能够容忍学生的无知,宽容学生的过错,能全面、发展地看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沉着、自制、耐心、果断、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激发出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使他们体验成功与失败、欲望与信念、行为与思想等方面的矛盾并使之统一,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其次是保持乐观的心境。我要求自己必须精神饱满地出现在学生面前,高高兴兴地生活在学习中间,以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学生。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责任感,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热爱学习,主动投入。

实践证明,教师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知识的积累、才能的增长、道德的培养,制约着认知活动的进程和质量。所以,我把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总之,师德建设是教师工作的生命线。新时期教师的思想观念愈趋于多元化,价值取向也呈多样化,因此学校的师德建设必须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师德的载体是人,社会道德准则只有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师德建设靠强制手段不行,单靠灌输也不行,只有靠耐心细致的教育转化工作,才能使教师对师德规范产生认识,激发起教师的师德情感,形成师德意志,最终

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篇5

作为一名从大学里刚走出来的新任教师,能有一个这么好的机会接受2013年新任教师培训,深感荣幸。

教师这个职业,从小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个神圣而崇高的职业,它不但承载着教书的职责,更为重要的是育人。在一年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更让我明白了教师身上承载的使命,除了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良好的自身师德修养更是必备,只有好的师德修养,才能同时进行着教书育人,也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才能更好地浇灌祖国的花朵。

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用爱的力量来教育学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确切的说教师要爱孩子。若教师连起码的爱孩子的心都没有,那严格地讲就不配做老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说过“爱孩子那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爱是教育的基础,而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和引导学生又是爱向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

如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如果说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实践是元研究的话,那么教学反思就是次研究。如果你想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你会发现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是新的。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正如教育部长所说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要把责任的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要位置。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篇6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的就是老师必须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高尚的师德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每位教师在学生面前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想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教师高尚的师德形象尤为重要。在学校里,教师的一举一动都通过他们的眼睛在心灵底片上留下深刻的烙印,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学生;就好比丝丝春雨,直接影响播种后的收获,影响教育的效果,影响学生慢慢形成的人格、素养。因此,教师就要从自身做起,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要做有思想、有道德、有志趣的人,从而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

因此,新时期、高素质的教育,是需要我们来耕耘、来创新、来提升自身的个人素质以及不断完善教师本身的师德修养!

一、进行教师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努力学习师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师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只有在道德修养中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第二,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习,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

二、进行教师道德修养,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

1、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由于教师工作的艰辛、繁重、复杂,教师在道德修养上会出现反复或曲折,也会因种种原因产生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对于这个问题,关键是如何对待自己在道德实践中出现的违背教师道德的言论和行为。正确解决方法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2、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因为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教师,进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这些名人身上都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体现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多接触他们,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为趋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二是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

三、加强自身修养,展现人格魅力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同时也要不断的塑造自己。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要自觉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爱岗敬业

在时下市场经济条件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红烛”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

2、热爱学生

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允许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切不可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善平等地对待学生。当学生进步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当学生犯错或退步时,教师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评侮辱之话泛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信任,你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3、为人师表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

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败。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综上所述,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一项根本内容,教师应该通过上述途径和方法,积极地进行道德修养,在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更主要地通过自身不懈地努力,日积月累,经过长期的锻炼,就能够成为具有良好教师道德修养的教师。

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新安县洛新区龙渠小学党喜锋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的就是老师必须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因此,掌握正确的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进行教师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努力学习师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师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只有在道德修养中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第二,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习,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

二、进行教师道德修养,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

1、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由于教师工作的艰辛、繁重、复杂,教师在道德修养上会出现反复或曲折,也会因种种原因产生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对于这个问题,关键是如何对待自己在道德实践中出现的违背教师道德的言论和行为。正确解决方法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2、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因为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教师,进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这些名人身上都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体现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多接触他们,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为趋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二是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

三、加强自身修养,展现人格魅力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同时也要不断的塑造自己。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要自觉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爱岗敬业

在时下市场经济条件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红烛”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

2、热爱学生

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允许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切不可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善平等地对待学生。当学生进步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当学生犯错或退步时,教师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评侮辱之话泛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信任,你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3、为人师表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

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败。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加强师德修养的思考 篇7

一、高尚、无瑕的道德品质

根据国家颁布的《师德规范》的规定, 教师的道德包括:

1、教师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道德;2、对于同学生关系的道德;3、对于同行关系上的道德;4、对于家长关系上的道德;5、对于同社会关系上的道德;6、对自身的道德要求等。热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基本要求。诲人不倦是强调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最高境界教育是爱的共鸣, 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的成长, 是心与心交流。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把学生教育好, 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作用。教师对这些关系若不能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 就不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由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的原因, 模仿能力强, 老师这种高尚、无瑕的道德品质, 必将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这样就能达到先成人, 后成材的教育目的。

二、端庄、大方的风度、仪表

风度、仪表虽然是一种外在的表现, 其实质是内在的,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职责, 决定了教师在道德水平上必须要高于社会的其他人群。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培养人才的职责, 教师教育学生的主要是自己所学的知识、技术、才能、情感、理想抱负和人格尊严, 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格的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方法所不能替代的。教师的端庄、大方的仪表, 能够给学生以美好的直观印象, 教师肩负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 特别是青年一代文明程度直接影响着全民素质, 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凡要求学生做的教师本人必须先要做得到。否则只要求学生做到, 而老师不身体作则, 学生就会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而无信、不可信赖”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个人素质;才能做到为人师表;才能胜任人民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才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三、更新知识、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 保持终身具有求知欲, 既要认真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 精通专业的知识, 又要掌握相关知识,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 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 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 是学生可靠的领路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教师的职责可以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 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 就要让学生愿意和教师接近, 以至于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 教师应以德立教, 以身示教, 与时代同步, 树立时代的榜样。

四、平衡、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师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导师, 学生心理素质的塑造, 最终要由教师来完成。作为一名教师要该热爱本职工作, 忠诚与党的教育事业, 教书育人的信念。我认为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处理的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就会形成一种很好的师生关系, 但处理不好, 会产生对立情绪, 造成教师不愿教, 学生不愿学的场面。老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 研究每个学生的个性, 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去因材施教, 去处理问题,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应对和处理学生的办法才会更好, 处理问题才会更慎重, 教师和学生之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 教育学生工作、思想工作才会比较顺利。教师的心理素质要具有相对稳定性, 对事要荣辱不惊, 对人要不卑不亢;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要有耐心, 以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影响师生间的感情, 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这样终将影响学生的学习。

五、饱满, 认真的工作热情

教师的工作热情要饱满, 我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捧着一棵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是教师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 它会通过教学活动直接感染给学生, 对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起促进作用。由于教师的工作性质的特殊性, 向学生传授的是文化知识, 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中一定要认真。“校园无小事, 处处是教育”, 一旦工作中出现失误, 则会成为学生的笑谈, 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如今教师走上三尺讲台, 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 更是莘莘学子们思想道德的传递者。因此, 教师的师德形象, 不是简单的说教, 而是一种精神文明的体现, 是一种深厚次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形象需要培养需要教育, 更需要每位教师自身的修养, 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形象, 展现在世人面前, 共同携手撑起那片教育蔚蓝的天空吧!

论师德的特殊性与师德修养 篇8

[关键词] 师德;特殊性;修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6-0052-02

一 师德的包容性

师德,通常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师德作为职业道德的一个分支,必然包含这些职业道德的一般内容。不过,仅从职业道德的基本层面来理解师德还不够,或者说不完整。

对于非教师职业的职业道德而言,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不必要求与其有紧密的联系。一个人的道德进步是多层面的,还可能是不同步的。尽管,从公民道德建设的角度,要求每个人在各方面应具有高尚的品德,但就职业道德而言,对其他方面的道德水平不必都有具体的要求,至少可以宽容些。比如,服务对象对于医德或者商业道德的关注往往仅限于职业的层面,至于医生或者商人的其它方面的道德水平(如家庭美德)很少关注,也无从了解,即使有所了解,也会给予最大限度的谅解。

然而,对于师德而言,这种“联系”和“关注”是必不可少的,师德具有广泛的包容性。教师的职业有别于其他职业的特点是“教育人”和“持续性”,教师要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师与学生在长期的、经常性的和广泛深入的接触交流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会对人才培养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的言行举动,不仅是如何爱岗敬业,不仅是关于道德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行为,甚至包括关于艺术的价值判断——审美、以及基于习惯而不是价值的礼仪。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必须具有更广泛的含义,把思想品德的全部内涵赋予师德都不为过。试想,没有优良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教师能成为学生心目中师德优良的导师吗。正如古人所说,“师者,人之楷模也”。培养教师的学校称为师范院校,“师范”意为“学习的榜样”(《辞海》),由此也可以想见师德的包容性。

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教育对象(青年、培养成专门人才)的特殊性和高等学校的任务的特殊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又决定了高校师德在具有师德的一般性的基础上,还具有更广泛的要求,其内涵也应该更丰富,科研道德、社会服务道德等必将成为重要内容。甚至包括“创新”,高校教师具有创新品格,不仅仅被看作一种能力,从育人的角度来讲,更应视为一种道德品质。总之教师的思想品德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从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角度讲,肩负教育重任的教师,其师德理应包容人类一切先进的、高尚的品德。教师承载着不同时代的文化传统和人格理想。“教师”这个名称的内涵,除了具有广博的知识以外,更意味着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二 师德的超常性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的包容性;教师教书育人的特殊性,更决定了师德的超常性,超越一般,要求更先进、更高尚。

师德,概括性地可表述为“政治坚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爱岗敬业”为所有职业道德的共同要求;其它内容除部分包含一般职业道德的内容(“诚信、公道、奉献”等,包含在“为人师表”之中)外,主要是师德的特殊性所在,从内涵的广度而言,体现师德的包容性,从内涵的深度而言,则体现师德的超常性。超常性体现师德的精髓。

就“政治坚定”而言,师德较其他职业道德具有超常性。教师以“社会代言人”的身份出场,教师的教育行为因而必须合乎社会及其意识形态的要求。学生成长的历程,不仅仅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它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毫无疑问,培养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一切言行必须符合社会利益,这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的要求必然较其他职业更高,且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

就“教书育人”而言,更体现了师德的超常性。“政治坚定和爱岗敬业”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业要求,“教书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宗旨,是师德的核心,是师德有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关键所在。精心施教,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和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书育人” 是教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的升华。升华,是将职业要求升华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将使命感升华为对学生的爱。对学生严慈相济的爱,倾其全部精力,“传道授业”而无私奉献,使教师在自己的道德实践中体悟人生的尊严和神圣,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正如林崇德教授所言,“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是其他职业道德所望尘莫及的。坚持以人为本,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施教的基础。

就“为人师表”而言,体现了师德典范性,也体现了师德的超常性。“为人师表” 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修养,严于律己,作风正派;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热爱集体,团结协作,讲究科研道德 ;举止大方,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等等。“师表”意为“品德学问上值得学习的榜样”。毛泽东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教书育人不是仅仅通过说教来完成的,是辅以身体力行来感染的,高尚师德的巨大力量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是直接的和深远的,甚至是终生的。没有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也将是暗淡的和干枯的,“为人师表”是教师“教书育人” 的职业道德的光辉和雨露。这对师德的要求,必将远远超越一般职业道德,使教师的品德成为典范。

甚至就“爱岗敬业” 而言,还体现了师德的超常性。虽然爱岗敬业是所有职业道德的共同要求,但对教师职业来说,“爱岗”必须站在热爱教育事业的高度;“敬业”必须在勤奋工作的同时,严谨治学,追踪学科前沿;“爱岗敬业”必须升华为“教书育人”,其师德水平无论怎样提高和提高到何种程度都不过分。

此外,因为教师不同于任何其他类型的知识分子,他不仅部分地参与精神生产,并直接地参与知识和精神的再生产。因此,教师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个体品德的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品德的问题。总之,教师职业是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素质的特殊职业,师德要求必然超越一般职业道德。

三 师德的修养

师德较其他职业道德具有特殊性,即广泛的包容性和超常性。这是人才培养历史的和必然的要求。而且人们总是对教师群体的道德品质有较高的期望,作为个体教师的行为以整个教育体系为依托,他的任何行为评价都与人们对教育的意象有关。随地吐痰、挤公共汽车等行为对许多人来讲也许是可以原谅的,但人们不会将这种宽容给予教师。将教师职业道德理解为“只是一种场合道德”是值得商榷的,这种观点实际上忽视了教师职业“育人”的根本特点,使“专业伦理”流于并不专业。

师德水平的高要求,勿容讳言,与师德现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各学校乃至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实际上,师德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教育理论专家和教育管理专家都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师德建设作为系统工程、师德建设必须经常化和制度化,似乎已经形成共识。师德建设的制度化,并由此产生的制度理论及其深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市场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深化,并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其顺利进行。然而制度理论并非排斥道德的自律性,而是在道德自律鞭长莫及的领域起着监督、限制以至惩罚的责任。特别是师德的包容性与超常性更强调师德的自律性,因此,不断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自觉性是师德建设的重点所在。师德建设的归宿,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完成道德他律向道德自觉的提升,实现师德养成的理想境界。

师德修养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营造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生活、工作和进步的人文环境,体现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政府对教师的价值认同,体现社会对教师的职业尊重。在全社会形成“教师是受人尊重、令人羡慕的职业”的观念,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师德修养自觉性提高的基石。当然影响师德修养的因素还很多,如学校的文化氛围、民主氛围、学校管理者的品格作风以及社会道德环境等,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环境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外因。

诚然,在“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这一美好愿望实现之前,劳动只能是人们的一种谋生手段,合理索取应是市场经济制度伦理的题中之义。然而,仅以物质利益作为许诺的管理只会形成庸俗的人格,物欲的无限性与物质财富的有限性致使物质利益绝对的管理除形成计较利益关系的人格外,绝无人生智慧的境界。因此,在保障物质条件的情况下,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地理解和提高师德认识,自觉提高师德修养,是高起点进行师德建设的途径。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自身素质好、社会使命感强、主体报酬的性质高,是师德管理价值目标高追求的内在基础。教师的劳动,并不完全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也有桃李满天下和园丁收获硕果的成就感。

教师的师德修养成为自觉行动,也是教师自我成材的必由之路。教师的劳动比一般劳动更具有挑战性,更具有自我实现的价值,教师的劳动是教书育人,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创造性,这种劳动能有力地促进个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教师师德修养的过程,必须陶冶师德情感,把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感转化为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师师德修养的过程,必须锻炼道德意志,勇于面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以良好的师德风范让学生找到“怎样做人”“如何做事”的正确答案;教师师德修养的过程,必须不断增强道德信念,为人师表,去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用自己的行动为“教师”这一崇高而神圣的称号赢得全社会的赞誉。教师师德修养的过程,既是自我发展的过程,也是教育的实践过程,更是艰苦的人生实践过程。

参考文献

[1]张文斌.抓好“五个结合”强化师德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6(5).

上一篇:医疗器械拜访流程下一篇:描写向日葵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