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动车组作文

2024-08-05

体验动车组作文(精选16篇)

体验动车组作文 篇1

北京天铭博锐科技有限公司

鸟巢儿童职业体验馆动车软件升级

2012年12月16日,北京天铭博锐科技有限公司天铭仿真事业部工程师对鸟巢儿童职业体验馆动车模拟系统的体验软件做了全面升级,这次软件升级的目的旨在提高孩子们参与动车体验的互动性、积极性和趣味性。

我公司本着对客户和体验者负责的态度,参与开发和建设的每一款儿童职业体验馆互动体验设备都是以体验者得到最真实的体验感受为出发点,真正地使孩子们从体验中获得乐趣,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在学习中体会生活。

我公司的每一次产品软件的升级都是经过全方位的论证和测试的,把最优秀的产品交个客户,把最佳的体验效果带给每一位体验者和参与者,这是天铭对自己、对客户、对每一位体验者的承诺。

做好一件事,立足一个行业,做好一个产品,树立一个品牌。

TEMBORN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TEMBORN——儿童职业体验事业的耕耘者!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上地北区辉煌国际4座2201 Tel:010-6266 9058 / 5945 6153;Fax:010-6266 9058-400 Http://

/1

体验动车组作文 篇2

体验式作文教学是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真实表达自己切切实实情感体验的过程。然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学生缺乏真实体验怎么办?有了丰富的体验不能表达出来怎么办?中学生如何才能真诚、自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体验?这是中学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开展体验活动

潇洒而浪漫的抒情诗人徐志摩, 对泰戈尔创办的那所“把大自然当成绝妙奇书”。坚持在森林中上课的学校情有独钟, “再别康桥”之后, 他一度为在国内办一所类似的大学而奔走, 尽管终未如愿, 但他经常带着学生走进茂密的树林, 靠着梧桐树, 一手拿书, 一手指着蓝天白云讲授欧洲文与中国的诗学。徐志摩的教学方法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可能很难实施, 但他的注重体验, 积极开展自然体验活动的做法, 确是开启了学生情感智慧的大门, 使学生能自然而然地积极投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 无论是课堂活动, 还是课外活动, 都要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 在活动中“以身体之, 以心验之”, 从而产生体验。一次, 为了让学生写好“师生情”这篇话题作文, 我开展了“与实习老师联欢”活动, 晚会上, 大家尽情唱、舞、说笑, 不亦乐乎, 特别是师生手拉手肩并肩跳起了“兔子舞”, 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情感体验。此时, 学生的情感已经触发, 思维已经启动, 随时都可能闪现出感悟生活的思维火花。

二.构建体验情境

心理学认为, 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 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情境。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 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 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 提供想象和思维的前提, 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和写作。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作文教学情境, 是诱发学生体验, 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场合、一种背景、一种应急状态。如有一次训练联想能力的写作课上, 我创设这样一个体验情境, 请学生选择一个能触发自己联想的事物作为题目, 展开联想写一个作文片断。由于情境的创设考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的思维很快就活跃起来, 他们处于沉睡状态的生活记忆被唤醒, 在课堂上写出了一篇篇联想丰富、内容充实的短小作文。

三.倾吐心中的体验

有些学生作文功底略欠缺, 对自己的作文感觉总是低人一等, 他们认为自己的体验是薄弱的、幼稚的、片面的、缺少理性的, 因此, 不敢倾吐自己的真实体验, 怕遭人嘲笑。因此, 如何引导学生把不易把握的瞬间的、内在的、神秘的体验积极表达出来, 是体验式作文教学一个重点。

请看某一学生写某一学生被撞时的感受:“我似乎把一切都忘了, 四周一片黑暗, 死一样寂静, 冰一样寒冷, 我想起了冠儿的温暖, 那是痛苦的温暖。我什么也听不见, 什么也看不见, 在黑暗中痛苦挣扎, 任凭她一点点消失、模糊……”读着读着我们是不是也痛苦了、绝望了?

体验式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原创性的思想和真实化的情感, 那么就要与这种烙有学生主体生命痕迹的言语内容相一致。文章的语言也应是有个性化的特征。即用个性化语言表达原创性的思想和真实情感。学生必须以属于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 这样才是外在形式和内在体验的一致、融合。当我们读着学生真切的体验时, 我们难道没有一丝的心灵颤抖和感动吗?

电动车租赁体验 篇3

资费便宜

在今年都灵Valentino公园车展时,一种全新的汽车分享计划来到了都灵。这个电动车租赁方式名为Bluetorino,来自于法国。与此同时,路边出现了一批配有充电桩的电动车停车位。但当时由于系统还没有完善,所以只是让我留下了邮箱,开放注册的时间并没有具体敲定。十月初的时候我收到邮件说可以开始注册了,并且在24号之前的试运行期间,每天有四个小时的免费时间,超出部分按照每分钟0.13欧(约合1人民币)一分钟计费。24号试运行结束后取消免费时间,但资费不变。这个价格仅相当于car2go等燃油汽车租赁价格的一半。由于开放注册分批次进行,所以审核速度很快。一礼拜后租车卡寄到了我家,下载好手机app,找到充电桩后就可以租车了。

系统故障率高

电动车让我感觉最不靠谱的地方大概就是从电动车到充电桩的粗制滥造。这其中不只是硬件的制作工艺低劣,整套软件系统也是漏洞百出。首先,由于电动车的电池需要放置于底盘上,造成整车坐姿较高,但与其相匹配的车内按钮位置并没有做出优化,尤其是空调旋钮上的风速和方向标识更是低头都看不见。A柱的三角窗由于坐姿的提高也形同虚设。其次,整车装配质量可谓参差不齐,除了车门关不严外,车内各按钮的灵敏度也都很差,有时雨刷甚至都要拨动五六次拨杆才能奏效。车内经常也能听见各种来自不同地方的噪音和异响。车内用于寻找充电桩的多媒体系统几乎没有几台车能正常工作,并且由于是全触屏操作,因此死机后几乎没有办法重启。接下来说充电桩的故障,通常情况下,每个租车点有五个充电桩,但能正常使用的一般只有两到三个,甚至有些站点的五个充电桩集体故障,更讽刺的是,就在类似体验中心门口的充电桩两周前就全部故障了,一直到两周后才修好。而就在今天我想去一趟火车站时,我发现火车站的五个充电桩也故障了。

充电桩制约出行

自从用了电动车分享计划后,出门前需要查的不仅是附近充电桩有没有车,还要查目的地的充电桩是否有空余车位。并且由于故障率的问题,我还不能指望车内导航引导我去目的地充电桩,更可气的是目的地的空余充电桩有时还存在虚标的情况,app上预定好的车位到了之后发现已经有车停在里面了。最夸张的一次是我在距离家大概2公里的地方开上车,但家附近的充电桩不是满了就是故障,可等我开回到提车的充电桩时充电桩也莫名故障了,导致我不得不停到了三公里外的充电桩。白白花钱不说,找车位还耗费了半个多小时!之后还是找到附近的car2go回的家。

在强制自己使用了两周的电动车作为出行的代步工具后,我并没有感受到任何自己作为所谓“环保人士”的自豪感。相反,最后一天重新回到传统汽车的时候,我甚至在感叹,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一种“加油五分钟,续航好几天”的交通工具的存在!

坐动车小学作文 篇4

暑假期间,妈妈带我坐火车回老家驻马店,因为我是第一次坐动车,我很兴奋。下午5点整我和妈妈早早的来到动车候车室,候车室的人可真多呀,有的人在座位上等车,有的人在排队开始检票。 我和妈妈找了空座位坐下等D121次检票。妈妈问我:“毛毛,你能以最快的速度算出这个候车室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吗?”我站起来仔细地看了一下,一排背靠背的座位是:220=40个,候车室一共有12排 ,就是:1240=480个,我问妈妈:“一共有480个座位对吗?”妈妈也站起来数了数,高兴地说:“你算对了,是480个。”我心里想,幸亏妈妈刚教过我大数相乘。

到了5点30分D121开始检票上车,动车上很干净,也很漂亮,车厢前后都有显示屏,车速一会显示194公里每小时,一会显示202公里每小时,动车的速度可真快啊,我们1小时20分钟后就到达了驻马 店,姥姥和舅舅把我们接回家了。

初中作文坐动车 篇5

动车流线型设计,车头像梭子一样,高速跑起来可以减少阻力。整个车身只有八节,前后走可以做车头使用,座位也可以随着车头转换来换方向,你说稀奇吧!还有呢,人在车厢里根本感觉不到高速飞 行的不舒服。在和妈妈说话间,车子速度就达到了300公里,大家一点感觉都没有;面前小桌上放着的水瓶稳稳地立着,平稳得很。坐动车让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是快,北京到天津120公里,半个小时就到 了,所以这条线就改名“城际快车”,10分钟一趟,真方便。

动车的服务也好、座位设施也是参考航空设计,舒适合理。上车后服务员会给每人一瓶水,其他火车可没这项服务。乘务员一个个面带微笑欢迎每一位旅客,穿着和空姐一样,都很漂亮很有气质。

坐动车作文400字 篇6

自从台州开通铁路以后,坐动车一直是我的向往,早在前几天就通过网络了解动车的运行情况,提前买了火车票,没有去火车站购票。

我们13:45分从亲戚家出发,到达火车站已经是14:05分了。站在外面看火车站,很高,应该有三层吧,但进入车站大厅,我才发现火车站只有二层。我看到旁边有一个提示牌,上面写着火车运行的班次及候车的具体位置。

我们坐的动车班次是D5585号,是从上海开往温州的,在二楼候车室候车。

到14:32分,开始检票了。票从一端仪器上放进去,则从另一边吐出来。人通过安检通道走过去,我拿了票,走到站台上,等候火车的到来,大约等了十分钟左右,火车呼啸而来,火车头的上面写着“和谐号”三个大字。火车很长,长得看不到它的尾巴。我们在三号车厢上了车,找到了83、85号座位,坐了下来。

车子大概停靠了一分钟左右,火车开动了,火车的速度在200码左右,经过临海站的时候,有人下车,火车停靠了二分钟。继续开了足足15分钟,火车到了台州站。

我发现火车停靠位置很准确,每一节车厢都对应着地上的一个数字,车门刚好对准站台上的候车亭。

走下火车,来到候车亭,进入检票处,进行再次验票,验过票后我们走出了火车站,不出半个小时,就回到了家。

自能作文体验幸福 篇7

一、 引发需要, 乐于作文

语文作文教学中, 小学生普遍怕写作文。袁浩在小学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实践中指出:要减轻学生作文的心理压力, 克服作文的消极心理, 使学生能够把作文看成是一件“愉快的事”。

1.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进入“乐”的境界。现在的小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表现欲, 希望教师、家长和同学们重视和注意他们。在写作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条件, 让他们能享受自己写作文的快乐, 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 在作文评讲课上, 轮流将本班学生中写得较好的文章在全班朗读, 每次朗读作文时, 我们要尽可能地多挖掘一些学生的优点。有的就是一个词语用得好, 有的就是一个句子写得美, 应该说大多数同学的作文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闪光点。多让学生的习作得以展示, 展现各种好词佳句, 供大家阅读、欣赏、学习。也给好、中、差三类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 我们会发现当老师念到某一个同学的作文时, 那位同学一定会是两眼放光, 神采飞扬, 那么下次写作文时, 他一定是兴致盎然。这就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 让他们发现写作的乐趣。

2.诱发学生写作欲望, 引发倾吐需要。我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眼睛靓丽动人, 给人以慈善、和蔼之感, 人就愿意接近。好的作文题可以成为“诱导”儿童打开记忆的大门, 激起写作的欲望。

命题要紧扣学生的生活。小学生的生活是色彩斑斓的:快乐的家庭生活, 美好的校园生活, 同学间的趣事;科技课上的小实验, 美术课上精美的工艺品;路上的见闻, 城市的变化;清晨的鸟叫, 绵绵的细雨……这些都被学生感知、体验并保存在记忆里。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 就能促进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加工整理, 倾吐并展现出来。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让其乐于作文。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小学生想象力活跃, 教师可以让他们自主学习, 大胆想象, 从而提高作文兴趣。例如在看图作文中, 可以先从整体入手, 弄清大意, 然后把图中的事物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解读, 做到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 让学生有物可言, 乐于作文。再通过“仿写”、“续写”、“缩写”、“扩写”、“编故事”等作文形式来训练。

二、授之以渔, 感受快乐

当表达成了自觉, 当写作成了需求, 我们就要授之以渔, 让学生跨越心理障碍之线, 感受写作快乐。

1.学会观察, 学会轻松写作。小学生观察事物时比较粗略, 往往是看了之后, 想不起来写啥, 这就需要老师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在教授方法时, 老师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 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 由表及里, 进行深入观察。例如:观察人物时, 应特别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 并进行细致描写, 使作文“言之有物”。贾志敏老师说过:“为学生设置一定情境, 集中让学生观察描写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设置一定情景, 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时候自觉集中注意力, 进行观察和体验,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很容易地描述出观察到的具体情节, 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 又能让学生感受写作的快乐。

2.巧用教材, 激发写作愿望。“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写好作文, 必须要有大量的词句和生活素材的积累。

一是积累来源于课文。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也提出“重视文本”的要求, 并在许多课文中提出“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 通过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忆文字优美的课文, 能让他们积累丰富的材料, 当知识积累到足够多时, 他们在写作时就会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就会激发写作的欲望。

二是要有指导性地让学生学会积累。可以从5个方面引导学生去思考:判断课文中的哪些词句值得积累?课文中哪些写法值得借鉴?课文中的哪些观点和理念值得引鉴?课文中哪些内容可以作为写作素材? 让学生通过自我感悟、积极合作和广泛交流, 发掘和积累课文中丰富的写作资源。

三是根据不同课文的特性、谋篇布局的方式、材料取舍的讲究、过渡呼应的方法以及语言运用的技巧等, 指导学生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 并引导学生自觉地在阅读中积累写作资料, 在阅读中锤炼自己的语言。此举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 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阅读沉淀, 促进积极写作。小学生年龄小, 知识面、语言表达能力都非常有限, 这是因为学生脑中的词库、句子的积累不足以让他把意思表达清楚, 归根结底还是学生的阅读量太少。针对这一现象, 学校着力于打造“书香校园”, 开展“共读经典名著, 铸就美好心灵”的课题活动, 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书箱漂流”、“好书推荐”、“经典诵读”等一系列活动, 学生阅读的机会多了, 阅读面广了, 潜移默化之间都在浸染、修炼着语文素养, 久而久之,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会快速提升。当“害怕作文”不再占据学生的内心时, 学生积极作文。

三、自改互改, 体验幸福

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作文教学评价过程中, 学生不仅是客体, 更应是评价的主体, 是积极的参与者。只有让他们积极地参与作文评改, 才能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和欲望, 才能让他们有所感受, 有所收获。古人云:“作十篇, 不如改一篇。”虽然说得有点夸张, 却不无道理。学生作文之后如能反复推敲, 剔去瑕疵, 不仅可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提高作文质量, 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修改中悟出作文之道, 学会自我检查、自我评改, 培养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幸福。

培养学生自评、自改、互评、互改的能力,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培养认真自改互改的意识, 明确互改互评的意义。同学之间要学会依据评改要求, 互评互改, 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二是让学生逐步掌握评价的标准和修改的方法, 如:中心是否明确, 标题是否恰当, 结构是否合理, 选材是否正确, 遣词造句是否准确等, 当然每次习作要求各有侧重。学生在完成自我评价后发现问题, 运用“读、找、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修改。评改应坚持以两面性为原则, 大胆评判, 让学生们既可以学习优秀作文的长处, 也可以找出不足之处, 提出修改意见。评改差生作文时, 要让学生们学会寻找“闪光点”。这样既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 又对后进生起到鼓励作用, 使每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三是要持之以恒, 形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在反反复复、� 斟词酌句地修改作文的过程中, 不断感受到创作的快乐, 写作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 增强了他们自能作文的信心, 体验到作文的快乐和幸福。

通过以上作文教学, 可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 乐于动笔, 勇于探索,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习惯, 逐步形成自能作文能力。既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也让学生体验到作文的乐趣与幸福。

参考文献

[1]巢宗祺, 雷实, 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2]袁浩, 戴汝替.小学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实践[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

[3]唐晓斌.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J].开放潮 (书香校园) , 2010 (7) .

小蚂蚁坐动车作文 篇8

一个农民老大爷生活在大山里,他有一个儿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又在那里找了一份工作。

一个周末,老大爷打算到儿子工作的城市去看望他的儿子。老大爷背着一袋花生出发了。他先是坐着拖拉机到县城,接着坐公共汽车到市里,市里距离儿子工作的城市还有六七百里远。老大爷记不清具体的地址了,他用公共电话给儿子打了一个电话,儿子告诉老大爷,说路挺远的,叫老大爷坐动车,老大爷没明白,说坐车肯定坐动车,车子不动谁坐啊。儿子连忙在电话里解释,说,动车就是速度很快的火车。老大爷这才明白自已落伍了,他听说过汽车,火车,还没听说过动车。老大爷又问儿子哪儿有动车,儿子告诉老大爷在火车站可以坐到。老大爷又问儿子车票贵不贵,儿子在电话里对老大爷说,你是头一回来看我,已经走了那么远路,还是坐动车快些,既节省时间又不累。老大爷一听说要二百多块钱,嫌贵不想做动车,儿子在电话里一再叮嘱老大爷,别省钱,身体要紧。老大爷拗不过儿子,答应坐动车过去。

老大爷来到售票大厅,没找到卖票的窗口,他问一个小青年,小青年指着一台台自动售票机说,自己到机器上买。老大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犹豫地向机器走去,老大爷看着闪闪发亮的屏幕,头都大了,他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如何操作,更怕那冷冰冰的机器吞了他的钱。老大爷手里攥着三张百元大钞,那是他卖了一头猪的血汗钱。老大爷的手心都攥出了汗。

他东张西望地想找个人帮他,一个身穿黑色短外套、一步裙和长筒靴的少女走了过来,只见她伸出长有彩色长指甲的手在机器上快速地按着,不一会儿,少女塞进去两张百元大钞,几秒钟后,车票和钱从一个出口蹦了出来。老大爷很是惊奇,他不好意思地朝少女笑笑,笑容让他满是皱纹的脸生动起来。他请少女帮忙买票,少女没说话,涂着红红的口红的`大嘴向两边微微撇了撇,算是礼貌地应对老大爷。少女的长着长长的指甲的手又开始在机器的页面上忙碌起来,还是重复刚才的过程,不同的是他把老大爷的三张百元大钞塞进了机器。不一会儿,票和多余的钱交到了老大爷的手上。老大爷谢过少女,又按照少女指的方向来到了候车室。

老大爷坐在候车室里,从大袋子里拿出一把花生吃了起来。这花生是老大爷自己种的,他特地带了一麻袋给儿子。一只蚂蚁在花生堆里忙碌地穿行,它根本辨不清方向,它也不知道自已即将和这一大袋花生远赴六七百里外的地方。半个小时后,老大爷和一大袋花生登上了动车。老大爷还是头一回坐动车,他望着窗外急速后退的景物很是感慨,想不到交通这么发达,钱真是没白花,老大爷心里乐滋滋的。老大爷把一大袋花生放在过道的地上,蚂蚁还是昏天黑地的在袋子里不停地爬着。三个小时后,老大爷己经坐在了儿子家的客厅里,那一大袋花生被搁在厨房的地上。

小蚂蚁浑然不觉自已己经离开家乡近千里了。他的世界就是那拥挤的一大袋花生。小蚂蚁爬累了,厌烦了,它从袋子口爬了出来。它爬过光滑的地板,爬过毛绒绒的地毯,一直爬到了老大爷的口袋里,口袋里是几张百元大钞和一些角票和硬币。小蚂蚁闻着百元大钞散发出的独特的油墨香味,悄悄地爬了上去,停留在了毛主席头像的眉毛上。

小蚂蚁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觉醒来,小蚂蚁呆在了铁皮柜里,原来老大爷又买了动车票,小蚂蚁在从进钞口进去时,被压扁了,紧紧地粘在毛主席头像的眉毛上,不仔细看,还真的看不出来,从此,小蚂蚁就和那张百元大钞形影不离,在历经了千山万水之后,它和那张百元大钞进入了中国银行的保险柜里。

动车上作文450字 篇9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动车回仙桃过年。虽然我们买的三张票是连在一起的,但是中间的过道却把我和他们隔开了。

我一个人独自坐在车窗边,无聊地做过了一站,上来了一个年龄和我相仿的女孩,做在我旁边。于是我就和她聊起天来。

她先坐在位置上,然后抬起头,好奇地东张西望,接着对我说:“坐动车的感觉就是比坐长途汽车好。以前坐长途汽车回老家,车票贵,一路颠颠簸簸的,害得我每次都会晕车,要吐几个袋子。而且时间花得又长,车厢小,人多,两个多小时都待在里面,闷死了。”

说着,她往这边靠了靠,好也能看见窗外的景色,然后继续说:“现在好了,我坐动车回老家,车票又便宜。虽然车站里要过好几道检查,不过我也觉得有意思。动车里,虽然也有些闷,但很暖和,比长途汽车好得多。而且,就算会晕车,也有这个。”他指了指前一排座位后面网袋里装着的.清洁袋,然后又将座位上面竖着的作为桌子的塑料板拉了下来,接着抽出那和清洁袋放在一起的杂志放在桌上,对我说:“你看,还有杂志可以看,在车上就不会无聊了。”

接着,她又滔滔不绝地讲起车站的检票与长途汽车检票的不同、动车出发与到站的准点、动车上的服务如何周到等等。最后,她还加上一句:“我下回还要坐动车!”

快乐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篇10

一.创设情境, 丰富课堂, 诱发学生的体验

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作文教学情境, 是诱发学生体验, 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场合、一种背景、一种应急状态。

有一次, 我预先告诉学生要在课堂上进行一次小型考试。当学生做好了心理上、物质上的准备后, 教师郑重地翻开讲义夹去取试题, 然而没有。接下来是我一系列的“找试题”的动作, 神态也随着找的过程不断变化, 学生由观望开始变得莫名其妙, 最后暗自偷笑时, 教师宣布“试题”找到了, 接下来让学生用大约300字, 将老师“找试题”的过程写下来。

紧张、期待、疑惑、豁然……这瞬间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写作兴趣盎然, 写作情绪轻松而自然, 写起来非常顺手。“老师胸有成竹地翻开讲义, 满怀希望地‘抖动’课本, 失望地望着在地上滚动的硬币, 有些慌乱地找遍身上所有的衣袋, 仅存的一线希望破灭了, 从走廊上回到讲台上, 还一边无可奈何地摇头, 尴尬地望着学生, 最后带有几分狡黠地宣称……”

这就是情境的功能。诱发学生的体验, 有意识地“制造材料”, 丰富课堂生活, 教师就要善于有目的地导演“情境”, 使学生如临其境, 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和写作灵感。

二.精造细节, 丰富生活, 有效培养观察的兴趣

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就是他们自己的生活, 但是学生大多不会自觉地观察, 留意每天的生活, 他们即使看到了可写的内容, 也不会引起注意。我注意“放大”现有的生活资源。中秋节那天, 我郑重其事地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先告诉他们是三项, 等他们开始小声抱怨时, 我再不紧不慢地说出作业内容:第一项, 吃月饼;第二项, 赏明月;第三项, 给家人诵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我的话音未落, 教室里已是一片欢腾。愚人节那天, 抢在学生们“愚弄”我之前, 我满脸伤感地告诉他们:我要调走。先入情入境地把他们给“愚弄”了。就这样, 学生每天的生活在我的刻意导演与精心安排下变得生动和精彩, 学生们越来越关注自己每天生活的点滴细节。

三.抒发真情, 张扬个性, 流泻学生的体验

学生心中积累了或悲伤、或欢喜的情感体验, 在作文时,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富有情感生活的语言———用会痛苦的语言、会流泪的语言、会欢笑的语言来写作。因此, 在体验式作文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情感化的语言, 使得体验能够在习作中得以延续、升华和凝固。

例如在我的作文课《考试》中, 我当堂发下一张试卷, 并在考试前一再关照学生要看清题目, 但是由于时间紧迫, 学生未看清隐藏在最后的做题要求, 全班只有三个学生是按要求做的。考试结束后, 我让学生畅所欲言, 说说他们心里的真实感受。

大部分同学归结得都很好, 说正面的道理多。可有一位学生说:“我感觉好像被人当猴子一样‘耍’了, 这么多都白做了, 可是就因为最后一题没看清楚。我真不明白, 那个教授为什么后面还要写, 多浪费字啊!最后害我白写了很多字。”我说:“那你现在最想用一句什么话来概括自己此时的心情?”他说:“我好像被人给耍了。”所有同学都笑了, 有的随声附和, 也有的同学还面露惊讶, 可能在想:“这同学怎么能这么说呢?老师听了会不高兴的。”但我却笑着说:“很佩服你能说实话, 竟谈出被人给‘耍’了!但是如果这个‘耍’加上引号的话, 你就会思考得更多!我想不仅考试要按要求, 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要求, 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要求和规则。认真做好人生的每一份答卷, 你才会有成功的未来。”

只有主张抒写真情实感, 学生在课堂上才感觉不是在上课, 更不是在作文, 而是在无拘无束地聊天。作文教学中, 一旦学生的语言沾染强烈的情感色彩, 那么, 我们说这样的作文就是富有个性色彩的。

第一次坐动车作文 篇11

“准备好’预案’”了吗?”一向沉稳的妈妈在公交车上唠叨这唠叨那。“妈,你放一百个心,我都六年级了,这点事算什么,你就在家等着我顺利回家的喜讯吧!”小小个子的我正准备踏上“回家之旅”。进行网络购票时,才知道儿童票不能单独出售,儿童乘坐必须有家长陪同。这可咋办?聪明绝顶的老妈,想出了妙计,舍几十元买了我和她的票,而妈妈不坐车,让我独自坐动车回到一百多公里外的莆田,爷爷奶奶会在火车站接我。

大厅里,人山人海,许多大人都带着孩子准备回家,我却一个人。望着检票口上的屏幕,我暗想:要是检票人员发现我无任何家长陪同,不让我进站怎么办?我的心紧张地怦怦乱跳。轮到我检票了,在排队时,我尽量靠近大人,不让他们发现我无家长。顺利进站了!站台非常宽阔,四周很空旷,清晨的凉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寒战”,不知什么时候我的后背湿漉漉的,脸上汗涔涔的!“呜”的一声长鸣,动车来了,随着“咔嚓”的关门声响,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咦,怎么车厢里有这么多空位?我的位置左右两边都没坐人。危险!我的直觉告诉我不能落座。我站在过道上,心脏扑通扑通直跳,就像春雷在敲击着天空。我漫无目的地扫视着,一位阿姨旁边空着位置!我一路小跑着,想挨着她坐。动车真稳,我一个跤没摔地就占领了“宝座”。过了一会儿,我发觉一位工作人员正站在我们的身旁,她和颜悦色地说:“请出示你们的车票。”我的心再次悬了起来:她会不会“刨根问底”?会不会“押送回府”?正想着,旁边的阿姨自然地从包里掏出车票,递给工作人员。我的头脑一片空白,手心直冒汗,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拳头,瞬间感到车票的存在,下意识地松开手指,工作人员好像看到我手中的车票,说了声“谢谢!”便扭着腰轻松地往前一个车厢走去。

一路上,风景优美,景色怡人,随着动车的行进,忽而座座丘陵在我眼前划过,忽而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在我眼前流过,忽而块块田地在我眼前闪过。我仿佛在一幅风景画中游览,让人神清气爽,我的心也逐渐放松下来。

不知不觉中,老家已经到了。我跟着人群下了车,往出站口走。到了外面,一缕阳光向我射来,我东张西望,终于看到了爷爷奶奶。这次“历险之旅”宣告成功。

第一次坐动车作文 篇12

“整理好,快走!”这是我们第一次乘坐动车,我的心情可激动了。

我们购买了四张动车票,随后便进入候车室等待列车的到来。在候车室的时候我想:动车长什么样,速度快吗?坐着舒服吗?就在我想着一些问题时,一辆列车飞驰而来,就像一条白色的长龙卧在轨道上。我大步走进列车,只见里面整洁干净,一排排坐椅井然有序地摆放着,列车员阿姨笑容可掬地站在门口,说着“欢迎光临”。过了几分钟,门扑哧一声关住了。整辆车便开始加速起来,不一会,广播中便报道说:“本次列车每小时时速300千米。”听到之后,我不由地赞叹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从车窗望出去,两旁的建筑物飞一般的从眼前呼啸而过,,看得人应接不暇。过了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列车员阿姨的声音在耳边响了起来,本次列车到站了。我回头看了看那一辆列车,依依不舍地走了。

走出列车的出站口,我暗暗想到:我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以后创造出更先进的交通工具。方便人们的生活。

体验促开作文之花 篇13

然而学生平时作文有时候空洞无物,眼高手低,与新《课标》中提出的“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有着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是缺乏素材的积累。那么如何在作文时诱发学生的体验,缩小这个差距呢?笔者着重从学生获得写作能力的两大方面: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入手作粗浅的探讨,思考如何通过有效阅读体验,使学生迅速积累材料,进行思考,提高对生活的感悟与认识;通过捕捉生活细节让他们切身体验,激发情感,从而促开作文之花。

一、利用文本,在情境中体验

中学作文教学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传授写作知识——培养写作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其中培养写作能力是关键。能力是知识、智力和技能三位一体的“合金”。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中心,前启写作知识,后联发展智力,以达到培养人的目的。写作是“意”到“言”的转换,意在笔先,方能下笔千言。意从何来?从丰富多彩的素材而来。作文的素材源自何处?从阅读体验积累中来,从生活体验积累中来,从体验积累中来。

语文,是生活的反映。语文课本中许多文学作品是作家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加工,所以品味语文内涵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认识、感受生活的过程。把课本当成一个个例子,创设情境,在学习写作技巧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唤起情感的共鸣,激发创作的热情。如教会学生如何“以一件或几件事描写一个人”时,就可引导学生回顾《背影》《藤野先生》《我的母亲》,抓住对文本的描写对象、中心事件、抒发的情感、写作手法的讨论,然后可以引导学生来畅谈自己实际的情感体验、生活事例,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对父母和教过自己的老师心存感激和热爱,因此可以唤起学生内心深处情感的共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师来说,抓住了范文引路的环节,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动机,就不会把写作看成是“要我学”的苦差事,反而会当作是“我要学”的快乐的事,并且会自觉地把这种求知欲贯穿到整个习作环节中,提高习作训练的效率。

二、回忆形象,在情感中体验

感受不仅仅是现时的、突发的,更多的是属于已往经历过的,甚至是埋在潜意识深处的。通过有效的重温手段,可以激活旧有的感受痕迹,产生意想不到的“连锁投射”效应,与现时感受互相融合,重现生活感受的奇光异彩,所以生活体验对习作有制约和促进作用。教师要善于寻求学生与生活的相通处,打开学生的记忆仓库,使语言文字与生活中的真实形象和真切情感联系起来。以“以一件或几件事描写一个人”的教学为例。让学生回顾在《背影》《藤野先生》中对父亲和藤野先生外貌描写的句子:“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肥胖的身子”“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引导学生由此想象人物的身份、性格、境遇;理解外貌描写应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的个性。又联系《背影》一文中父亲攀爬月台的细节,可以这样问学生:“为什么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一导学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正因有外貌描写才使读者顿悟父亲买桔的不易,领会到父亲对成年的儿子的无言的爱,这是作者情感流露的契机,是文章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文本唤起了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文本情感与学生情感由此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再引导学生回忆父母或老师的形象,然后用几句话描写。通过“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循环渐进的过程,激发真切情感体验,并应用到写作实践之中。

三、以读促写,在朗读中体验

以朗读促写作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的“吟诗”就是口头创作,吟成而后落笔,这就是锻炼语言习惯的功效。再以“以一件或几件事描写一个人”的教学为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学生动情地吟咏,“攀、缩、倾”几个动词形象地在学生的脑海中再现了父亲攀爬月台时艰难而又令人难忘的一幕。朗读让学生达到知情相融、人文相悦的审美境界。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使抽象的文字折射出丰富的情感光芒。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仿照文本用几个动词描写一个令人难忘的细节,在练笔中再次得到体验升华。

四、走向生活,在参与中体验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作就是表达自己的心理所感,自己的心理没有感受,怎么可能写出独特的心理感受呢。

生活的外延等于语文的外延,抒发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离不开学生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生活圈内引导学生找“下锅之米”,大到国际、国家大事,小到生活琐事,不失时机引导学生去看、去听,启发学生将生活现象与社会信息联系起来体味、思索。要让学生留意生活中细微的情感变化,留心大脑中冒出的小理解、小感受,并随时记下它。生活的外延有多大,作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只有对生活体味至真,感思至深,才会有发自肺腑的情感渲泄。

第一次坐动车作文 篇14

爸爸妈妈特意给我们买了动车票,我很高兴!这还是第一次坐动车呢!

旅游的前一天晚上,我兴奋的合不上眼,好久才睡着。

第二天,我坐上了动车,由于我是第一次坐动车,所以对动车里的东西很好奇。我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好像又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随着一阵呜呜的长鸣声,动车开了。开始,车开的很慢,大约过了10秒钟,车开快了,越开越快,越开越快,似乎要飞起来了。看着窗外的电线杆、草地、小河……飞快地在我的眼前经过,打开车窗,耳边只有呼呼的风声,好像刚坐上就到了下一站。动车真快啊!速度疾如闪电。

“噼噼啪啪”一个个豆子般大小的雨点,落在了窗上。啊,下雨了!窗子上都是哈气,用手一擦,又能看到外面的风景了,大地似乎穿上了婚纱……

8小时后,就到了上海。真是个美好的回忆,坐动车真好!

电动车作文300字 篇15

小主人骑着摩托车到城里去买东西,回到家后,摩托车得意地对电动车说:“今天主人带我到城里去了,那儿有高楼大厦,马路宽阔,路上的车川流不息,路旁有香樟树、玉兰树、白杨树……。还有一些漂亮的鲜花,路上有一个大怪物,它比我多两条腿,还比我跑得快。”电机车嘲笑地说道:“那个怪物是小轿车,你连小轿车都不知道,真是个乡巴佬。”摩托车生气的说:“你别得意,你速度没我快,用的时间也没我长,你充一次电还管不到一天就没电了。”电动车也很生气,它说:“现在油很贵,你加油既浪费钱,又浪费国家资源,还污染环境,骑着你也很危险,还记得那次吗?你把小主人的腿都摔伤了,而我充一次电只用几毛钱,小主人骑着我从来不受伤。”……。它们激烈的争吵着。

这时小主人来了,他骑上自行车出去郊游去了。自行车回头对电动车和摩托车说了一声:“拜拜。”摩托车和电动车惭愧地低下了头,这时它们才明白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

从此以后,它们再也没有争吵过,齐心协力地为主人服务。

体验式作文教学——走出习作低谷 篇16

关键词:激发兴趣,指导观察,积累素材,求真求实

作文, 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部重头戏, 然而, 长期以来它却像个巫婆困扰着我们和学生, 我常常想着有什么“魔咒”能让学生像爱游戏一样爱上作文吗?我们又该如何带学生走出没兴趣、不想写、写不好的低谷呢?下面, 我以中年级习作《__的拔河比赛》的指导为例, 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设“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作文的源泉动力, 作文指导课上我们应特别重视“兴趣先行”, 运用灵活的手段, 使训练形式多样化, 如以读带写、看图写画、先玩后作、先画后写、续写故事、先演后作、音像作文等手法。就拿“拔河比赛”这节习作指导课来说吧, 上课伊始, 我把学生拉到了操场, 粗粗的麻绳摆在中央, 可爱的学生立马雀跃万分, 我告诉学生“我们先来痛痛快快地玩几场拔河比赛, 赛过之后, 相信你们就能轻轻松松地写好这次活动。”一听“玩”字, 学生兴致高涨。

二、导“观”———授之以渔

大文学家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这一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 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是呀“, 不会观察, 就不会作文。”小学生好奇心强, 喜爱观察, 但却不会观察, 他们往往浮光掠影, 不善于探幽索微、捕捉特点、触类联想、发现规律, 因此授之以观察方法尤为重要。在指导《__ 的拔河比赛》时, 我带领学生在操场上来了一回体验观察式的练习, 在拔河前中后这三个进程里, 我在细节处关键处喊了“停”, 从而引导学生观察。当选手上场做好准备只待我一声令下时, 我却话锋一转对学生说:“你们看!场上的选手个子怎么样?摆出什么架势?”比赛开始了, 我走进啦啦队, 示意学生看看“场上选手怎么拔, 脚如何放、身子什么姿势, 脸上什么神情?“”看, 麻绳像什么, 有什么变化?”第一回合结束, 我让选手说说“拔时有什么感觉, 心里在想些什么?”

三、历“程”———积累素材

“我听过了就忘记了, 我看过了就记住了, 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一格言道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同样, 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多了, 作文的素材就会丰富与实在, 那么想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在作文指导课前或课中让学生有一个体验的实践过程。

在《__ 的拔河比赛》这节指导课上, 我把课堂还给学生, 分别以十名学生为一组, 让每个孩子亲历、体验了拔河的全过程, 如此一来, 学生就扫去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瞧, 参赛的队员们死死地抓紧绳子, 恨不得脚下深深钉进地里, 眼睛瞪得滚圆, 脸儿憋得通红。“”绳子时而左, 时而右, 绳子上的红绸像个调皮的孩子, 左跑跑, 右蹿蹿。“”嘟———哨声再次响起, 响得那样扣人心弦。”“这时, 我们在班长的建议下, 马上改口号‘一二蹬!一二蹬!’很快, 参赛员跟着口号的节奏整齐地往后蹬, 拉着拉着, 绳子被拉了一大截过来。哈哈, 绳子上的红绸欢天喜地向我们这边奔来。”试想, 如果让孩子坐在教室里凭空想象, 学生笔下又怎会流出如此生动, 鲜活的句段呢?

四、激“写”———生动活泼

(一) 内容走向真实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呀, 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 我们要鼓励学生写自得之见, 抒自然之情, 表达真实的情感、真诚的态度, 努力使习作过程成为学生从生活中求真、养善、立美的过程。

学生欲下笔写《__ 的拔河比赛》时, 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倾吐真情的心理安全氛围, 呵护学生习作中闪烁的悟性和灵性。我对学生说“:待会儿, 你们写好后, 我要在班上朗读你们的作品, 倘若同学们猜的出习作的主人, 那么你的习作就是成功的, 因为你的习作很真。”有了我这话的激励, 学生争着把心中的真心实意流露于纸上。“同桌脚踩崭新的靴子, 身穿美丽的裙子加入了我们队伍, 我心想:你这身打扮, 要怎么使力, 干脆别来碍手碍脚了。”“虽说平日里我不喜欢小鑫那胖乎乎的身材, 可是现在, 我恨不得苗条的自己成了他。“”陈老师鼓着腮帮子, 吹起口中的哨子, 可是哨子却发出如老师般嘶哑的声音, 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我想还不如让我这只百灵鸟当裁判呢。”当我用欣赏的口吻读着学生发自内心的言语时, 孩子们笑了更是不费吹灰之力便猜出了其主人, 我想, 这就是“真”的所在。

(二) 形式放开束缚

1.命题自主。

此次习作, 我不以《精彩的拔河比赛》这种全命题的形式出现, 而是以《__ 的拔河比赛》这种半命题的形式出现, 限制少了, 范围广了, 于是学生的笔下处处闪耀着“孩子气”“童稚语”。就题目上看来, 孩子的习作已令人期待:《一次令我不满的拔河比赛》, 《奇怪的拔河比赛》, 《有趣的拔河比赛》, 《别有用心的拔河比赛》, 《令我受益匪浅的拔河比赛》……

2.表达自由。

《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有着这样的建议:“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确, 我们应倡导学生习作从思想到感情, 从内容到形式, 都放开手脚, 自由作文, 这样, 学生作文时才能真正做到自由表达, 才能扬出真情实感和独特的个性。

学生在下笔写《__ 的拔河比赛》时, 我给予了学生表达上充分的自由, 没有要求学生以“赛前、赛中、赛后”这样的流程来写, 思维没有受到条条框框限制的孩子, 习作的开头便妙趣横生, 充满创意。“星期一的下午, 班里同学的脸上大多乐开了花, 可是我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我的肚子似乎和我赌气似的, 偏偏在难得的拔河赛上疼了起来……”“今天真是个令人兴奋的日子, 作文课上, 陈老师居然带我们到操场上举行拔河比赛。同学们有的跳来跳去, 有的哈哈大笑……”“胖小志, 定在绳尾, 当红线向对方移去时, 他一屁股坐在地上, 大概想像个大铁锚一样定住吧, 可是, 他这只锚太轻了, 无法抵挡对方的精兵强将, 咦!相信你已经猜出我们是在举行拔河比赛了吧?”

上一篇:中铁碎石加工合同范本下一篇:5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