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信访调研报告

2024-08-01

公安信访调研报告(精选7篇)

公安信访调研报告 篇1

针对非正常上访的行为表现、发展趋势和产生的原因,笔者结合在实践中化解非正常上访的探索,提出如下对策:

(一)创新体制,整合资源,构建一元化“信访大格局”。

化解信访矛盾的理想路径是把信访资源的整合与政府机构改革结合起来,把信访与监督结合起来,建立起统一、权威的社会矛盾处理机制。

从目前组织架构来看,市级党委政府应该转变观念,优化信访的社会环境及运行机制,根据市情,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党、政为主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种力量积极参与、信访部门适时协调的信访新格局。如有的地方成立了群众工作部,以群众工作统领信访工作,发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系的优势,全社会共同担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责。

(二)创新机制,完善功能,构建一体化“社会大协同”。

社会协同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内涵和化解信访矛盾的主渠道。随着社会网格化管理创新模式的不断推行,结合信访矛盾网格单元化解方式的运用,可以构建以来访接待为主轴、法律咨询解答与心理咨询为辅佐的“一轴两翼”接访模式。

一是在“规范”、“畅通”中推进有序上访。严格按照新《信访条例》的规定,改“批示立案”为“法定立案”,凡是符合法定条件的上访申诉,没有领导批示也能立案;不符合上访条件的上访申诉,即使有领导的批示也不能立案,严防接访中的随意性。

二是在“治本”、“控源”中消减信访矛盾。注重政策的跟踪评估以及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妥善处理信访问题。对因政策原因引发的信访问题,要注重执法监督。检查政策执行中执法者不当行政原因造成信访问题时,信访工作机构要大胆行使《信访条例》赋予的行政处分建议权,制止不当行政执法行为。

三是在“调处”、“化解”中提升社会协同效能。要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有利于迅速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机制。探索民间组织参与信访,让非政府背景的社会组织承担起社会弱势群体与政府及司法机关间沟通、协调的功能。成立第三方中介机构,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法律援助人员、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综合运用咨询、教育、协商、调解、听证等方法,如社会义务工作者对各类信访人群的义务心理疏导、法律援助、政策咨询和社会关怀等,以形成现代法治社会所需要的人民群众社会基础。

(三)创新方法,包容并蓄,构建科学化“依法大息访”。

在信访工作中,要善于运用“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的社会管理机制,综合体现情理交融、敬畏人民、和贵包容、法治保障相结合原则。

一要以“评”控访。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认真研判有关信访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误导性等潜在风险,既要防止大信访问题处置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也要防止忽视小信访问题而演变为大事端。特别是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科学、慎重决策,尽可能减少因决策、政策不完善和行政行为不规范产生的矛盾纠纷,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

二要依“法”息访。建议建立公开听证信访制度和必要的信访终结制度,对“两级终审”、“三级终结”的案件进行最终认定,推广无理上访户终结制度,把信访听证与规范信访秩序结合起来,实施无理上访老户终结制度。

三要依“规”惩访。面对恶意非正常上访行为,一要慎用警力,二要依法处置。慎用警力不是不用警力,从法律上界定非正常上访行为表现后,对那些在非正常上访行为中违法人员,公安机关就可以依法处置,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违法必究的导向。让上访人知道非正常上访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从根本上扭转当前的被动局面。

(四)明确导向,多元评价,构建科学化考评机制。

当前信访事项解决率偏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因此,要用好干部考核“指挥棒”,在考核干部政绩时,加大民生指标的分值设置,让干部更加注重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建设,真正做到“群众最关心什么,干部就该考虑什么”。

1、考评内容从注重“数量”转向“数量与质量兼顾”,以有效结案率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信访工作要立足于解决问题,不能单纯地把上访人数多少、上访重大事件多少作为考评官员的依据,而应对各地的上访情况进行有效监察和掌握,督促各地积极解决上访所反映的问题,以问题最终解决的数量和质量,来考评。

2、创新过错追究机制。过错追究,就是对因干部违法乱纪、该作为不作为而引起的群众上访,要严格追究干部的责任,并对单位实行严格的扣分处理。但应明确,属于改革带来的阵痛,以及涉法案件的上访,只能是让各级干部尽量做好思想工作,不应该追究干部的责任;属于别有用心聚众闹事的,应该严厉打击,不应该追究干部的责任。实行严格的过错追究制优点体现在:一是各级干部心里服气,气顺,工作也有积极性;二是个别违法乱纪的干部也会有所收敛;三是不会再出现因上面的压力太大,领导干部向无理取闹的人妥协、让步,使别有用心、聚众闹事的人有机可成,形成“爱哭孩子多吃奶”的恶性循环局面。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全面推进和社会利益格局的逐步调整,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信访矛盾不能靠“堵”更应重视“疏”。因为“堵”只能将“桥梁”变“鸿沟”,“疏”则能把“天堑”变“通途”。要建立良好、正常、规范的信访秩序,形成文明、有序、理性、合法的信访氛围,让信访问题得到更快更好的解决,需要社会各方齐抓共管,共同支持与努力。解决信访问题任重道远,信访工作制度、社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不能消极等待制度完善,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探讨研究信访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认真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公安信访调研报告 篇2

(一) 基本材料和数据介绍

1. 材料和数据来源。

Y派出所并没有专门的信访机构, 仅由副所长A负责信访事件的处理。由于派出所事务繁忙, 处理信访并非其主要工作, 因此没有形成关于完整的卷宗。笔者的数据和材料来源于对信访回复、复函等书面材料的归纳, 辅之以对具体办理人员的访谈调研。

2. 材料归类及说明。

笔者将2007—2009年的91宗信访案件以发生原因归为六类:无责;执法态度不佳;执法程序瑕疵;执法错误或违规;对执法结果异议;说理不充分。

无责是指从案情中认定公安机关的执法与信访无关。这主要包括几类案件: (1) 未破获但公安机关已经在积极查处的; (2) 以公共利益或秩序、个人权利受到损害为由提出信访, 但从未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处理的; (3) 其他事宜。如向信访部门要求找人、不服法院判决多次上访、通过信访部门咨询户口办理事宜等。无责案件共包括五十八起。

执法态度不佳是指执法时态度冷漠、生硬, 行为迟缓等状况。由执法态度不佳导致的信访事件只有三起, 主要表现为态度生硬和行为迟缓两个特征。

执法程序瑕疵是指结果上没有明显错误, 但违反了程序规定或省略了必要的程序环节。如受害人陈某因在取保候审程序中出现瑕疵导致犯罪嫌疑人逃脱进行的上访和王某认为被刑讯逼供引起的上访。此类案件有两起。

执法错误或违规是指执法明显出现错误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形, 如梁某反映的因公安机关不作为导致的信访、牟某反映的公安机关处理案件时没有及时出击以致错过最佳时间的案件。都是由于执法错误或违规所引发的。此类案件有九起。

对执法结果异议是指虽没有执法错误或程序瑕疵, 但当事人对结果不满意、派出所没有表示结果正确的情形。此类案件包括: (1) 对调解结果不满意, 反复信访的; (2) 对当时做出的行政判定不满意信访的。因为在复函中, 对于结果正确而无责的案件, Y派出所都做出了说明, 因此, 对未作出说明的案件推定为执法结果有瑕疵应当较为合理。此类案件有九起。

说理不充分是指执法过程和结果均无误, 但由于未对当事人充分说明执法结论的依据而导致的信访。此类案件最多的是Y派出所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的拒绝受理, 但因对法律依据说理不充分或不够让人信服而导致的上访。这类案件有十起。

后五类均可被列入执法规范化程度不够的类型。

从数据上看, Y派出所2007年信访案件数量为20件, 2008年为31件, 2009年为40件。其中引发信访的案件中, 无责案件所占比例为64%, 执法态度不佳案件占11%, 对执法结果异议的案件占10%, 执法错误或违规案件占10%, 执法程序瑕疵案件占2%, 对执法结果异议案件占3%。

(二) 分析及初步结论

1. 从各类信访案件形成原因的比例来看, 无责信访的比例较大, 这种状况说明:

(1) 基层公安机关在执法上总体是值得肯定的; (2) 群众反映较集中的案件未破现象从侧面说明基层公安机关的执法能力尚有不足, 需要提高; (3) 信访在目前仍作为重要的民主参与和权利救济途径, 人民群众将其视为重要的诉求表达方式, 如提供公共利益诉求和咨询等作用。

2. 执法存有错误或违规、执法结果引发异议和说理不充分是引发信访的主要原因。

执法结果引发异议主要是由于当事人对调解结果不服而引发的异议, 这提醒我们在调解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调解的自愿性、合法性、正当性, 要使调解结果与正当的利益分配结合起来, 增加其说服力。在说理不充分的案件中, 有怠于说理和说理不够让人信服两类。前者与执法态度、执法效率压力等均有一定关系, 可以通过规范化的建设得以解决, 后者则与执法能力相联。

二、如何规范, 怎样化解:建立在实践认知上的对策和方法

(一) 认识基层公安机关面临的特有矛盾

由对Y派出所的调研数据和实证考察可以得知, 基层公安执法面临一些特有的矛盾, 必须对之有所认识, 才能避免纸上谈兵式的草率对策:第一, 基层工作强度巨大、效率需求较高与规范化执法所要求的程序完备之间的矛盾。以Y派出所为例, 原有人员80余人, 其警力在打黑专项行动等抽调后共余40余人, 而新的警力尚未到位, 目前呈现出事多人少的状况。如何能够在尽可能不恶化工作强度的情形下加强执法规范是必须予以考虑的, 不顾客观现实, 一味强调规范, 一方面可能使公安工作压力进一步增加, 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不当的执法资源配置而导致重要事务上的执法资源匮乏。第二, 基层公安执法能力短缺与规范化执法所要求的软硬件条件之间的矛盾。执法能力短缺表现在:首先, 基层公安机关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如Y派出所目前的主要人员由部队转业干部和警校大学专科毕业生构成, 其素质虽然较前得到很大改善, 但对执法规范的理解和适用上仍存在不够专业化的特点;其次, 基层公安的破案率限于各种条件制约, 仍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Y派出所被归为无责的信访案件中, 很多都是为抓捕具体对象或破获具体案件而重复上访的事件。执法能力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规范化的实施。但这一问题的解决显然是一个系统性工作, 需要各方面配合, 稳步推进。

(二) 对策和方法

1. 加强程序意识, 有的放矢地增加简易程序的适用以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

法理上的正当程序应当包括“无偏私、得到听证的机会、公开作出决定的事实和理由”等[1], 程序意识的加强将有助于基层公安组织处理结果正当性的加强, 因为保障当事人在执法过程中的充分参与和知情权, 将会增加处理结果的可接受性, 从而使其具有正当性;还将有助于普及法律常识, 使民众知法守法, 缓解无理缠访的现象, 形成法治理念下的秩序和规则观。但是, 也需要注意上文提及的程序装置烦琐与效率之间的冲突。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加强简易程序的运用。执法中的简易程序既可依照法律规定, 也可以由公安机关经认真研究论证后加以创新。但这种创新的目的并不是肆意简化程序, 而是删除一些明显不必要的程序, 而保留必要的程序环节, 其目的是为了节约执法成本、便利民众。

2. 发挥基层公安贴近社情民意的优点, 力争案结事了。从

Y派出所的实证材料可以得知, 说理不够让人信服导致的信访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点。笔者认为, 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基层公安机关的特点入手。一般来说, 基层公安组织对其所在辖区的社会治安状况、居民分布、守法基本情况、重点人口居住地等均有较熟悉的把握。长期执法也使当地民众对执法人员相对熟悉。贴近社情民意正是基层公安执法说理可以加以利用的因素。基层公安组织不能将规范化执法视为机械执法, 而应当利用常识、常情、常理加强执法效果的说服、劝导、教育等功能。

3. 加强人性化执法, 提高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 摆脱官僚、衙门作风。

从调研材料来看, 执法人员的态度会对群众产生直接的影响:缺乏耐心, 态度冷、横、硬, 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也有损公安机关乃至党政机关的形象, 可能为其日后信访或非正常上访埋下隐患;在信访过程中, 接访人员如果对群众的无理诉求态度暧昧, 不及时明确指出其问题, 当事人往往会得寸进尺, 将错就错;对群众的合理诉求不明确表示支持, 当事人就会心里没底, 很容易造成重复访、越级访等非正常上访。因此, 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信访机构是群众工作机构, 是沟通政府与公民的桥梁和纽带, 因此应该戒除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作风, 摆正自己的公仆角色。这样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访事件的发生和激化。

4. 建设有效制度规范以避免执法错误, 以预防化解信访为基础, 激励工作积极性为主要方式。

规范化的关键是有制度支撑。有研究者提出了务实的建议, 包括: (1) 强化内部监督, 理顺公安信访体制; (2) 加强防范工作, 建立信访问题的预警机制; (3) 建立信访问题的责任追究机制; (4) 形成公安信访工作合力, 建立健全联动机制[2]。也有研究者提及了“重大信访报告和处理制度”和“公安局长信访接待日”等制度[3]。这些建议都可以作为加强信访工作避免执法错误的有效措施加以强调。但笔者认为, 建立基层公安规范化执法制度避免执法错误以化解信访需要首先考虑两大因素, 一是防范和预警, 将可能导致信访的事件消弭于萌芽, 这是化解的基础;二是切实考虑基层民警工作强度和压力以及信访事件处理的多层次性, 所有的倒查和责任追究机制, 不能以罚作为预设, 而应当以激励工作积极性作为导向。Y派出所中, 无责上访的案件总量占64%, 而即便是不规范执法导致的上访, 大部分也是可以及时纠正的, 民警在其中主观恶性较大的并不多。因此, 通过倒查, 证明信访人的控告不成立的, 要及时还被控告单位和民警以清白;对那些主观上没有错, 其行为也没有大错的, 包括主观上想办好事, 其行为却有不当的涉案民警, 要给以宽容、谅解。在此基础上对确实渎职或玩忽职守者落实当惩则惩的责任机制, 才能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摘要:通过对基层公安信访工作与规范化执法之间关系的实践考察, 可以发现, 在深刻把握基层公安机关所面临的特有矛盾的基础上, 加强程序意识, 发挥基层公安机关贴近民意的优势, 增强人性化执法, 并对各项执法制度进行科学设置, 能够有效化解信访, 进而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规范化执法,基层公安机关,信访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M].邓海平, 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5-44.

[2]刘琳丽.对加强公安信访工作之思考[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09, (3) :18-20.

公安信访工作总结 篇3

今年以来,我XXX 信访工作在XXX 党委的领导下,在市局信访部门的帮助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的要求,确保了各项信访维稳工作的落实,XXX 领导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督办力度,取得了明显实效。今年以来,XXX 共直接接待或接待由市局信访部门转送来的人民群众来访XXX项,处理XXX转来信访事项2项,现已经全部办结,越级上访案事件较上年有了明显的好转,为社会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就我XXX 今年来的信访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今年信访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今年以来,我XXX 领导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件大事来抓,XXX 的信访工作由XXX 长马会强负总责,纪委书记许杰具体抓,XXX 下属各部门“一把手”对涉及各部门的信访事项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信访领导责任制,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 信访格局,使许多信访问题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畅通信访渠道,强化服务理念

在信访工作中,我XXX 始终坚持“三个一”工作方法,即第一时间接待信访群众,解答信访群众所有的问题,不让任何一个信访群众带着问题走,并将XXX 纪委的办公电话及接访人手机号码交给信访群众,使其安心;第一时间交办,及时调查群众反映的情况,基本上保证在一周内形成一个初步的调查结果;第一时间办结,对于已有调查结果的信访事项及时回防信访群众,我单位职权范围内可以办结的信访事项立即办结,我单位职权外的信访事项,积极协调相关单位进行办理,如果是涉及我单位无法协调处理的事项,将及时给信访群众指出有管辖权处理的单位及引导其进行合理的信访诉求。XXX 通过“三个一”工作方法,100%化解了来XXX 上访的群众,排除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认真履行职责,服务信访工作大局

今年以来,我XXX 纪委积极配合市局信访部门临时下发的信访工作,服务全市局信访工作大局,积极开展了“XXX工作”,“XXX工作”,等一系列活动,并组织全市 部门开展了“无 信访积案”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加强队伍建设,从根源消除不稳定因素 我XXX 办理的信访事项全部都是涉法涉诉信访事项,这些信访事项及不稳定因素的产生,从根源上还是,我们在执法制度、队伍建设、XXX素质等方面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消除涉法涉诉信访事项的总量就必须从根源上着手。我XXX 主要领导清楚看到了问题的重点所在,加强的执法制度规范建设及通过各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活动,强化XXX的纪律作风,直接减少了信访事项的产生。特别是加强XXX 法制部门的管理。

二、明年的工作思路

随着,搬入新的办公楼,XXX 整体建设从硬件上一下子上了一个新的台阶,XXX 纪委也将设立专用的信访接待室,信访接待工作的条件进一步改善,信访工作隐患依然存在,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仍需完善,明年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组织信访群众工作培训

XXX 部门多、人员多,绝大部分都属于业务部门,业务型人员,在工作中对待群众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的问题,明年市一级的实践群众路线工作就将马上开展,XXX 纪委计划借助此次活动,对XXX 各关键部位上的负责人、XXX,进行一次 培训,将强其对待群众的方式方法,排除一些本来不该发生的信访事项。

(二)加强XXX 依法办案的制度建设

XXX 纪委、法制等部门,将在新的一年中,重点加强依法办案制度建设工作,包括刑事案件同步录音录像工作,标准化办案场所建设工作,疑难法医鉴定公检法三家联席会议制度等。从源头上彻底卡死各种涉法涉诉信访隐患。

(三)加强对全市 部门信访事项的管理

西山公安消防大队信访工作制度 篇4

并公消 [2010]237号

关于印发《全市公安消防部队开展“争做阳光卫士、争创阳光警队、打造阳光警务”活动实施方

案》的通知

机关各部门、各消防大队、基层中队:

现将《全市公安消防部队开展“争做阳光卫士、争创阳光警队、打造阳光警务”活动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研究部署,精心抓好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六日

主题词:印发

阳光卫士

方案

通知

抄送:支队首长

(存档2份 共印5份)

太原市公安消防支队 2010年12月16日印 西山公安消防大队开展“争做阳光卫士、争创阳光警队、打造阳光警务”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引深“三争优”活动,努力实现“把全市公安消防部队建成全市公安机关优秀警种,全市消防工作在全省当排头兵,在全国创一流”的目标,根据省消防总队、市公安局开展“阳光行动”的统一安排部署,西山公安消防大队认真研究,科学部署,结合辖区实际进行剖析,在西山公安消防大队深入开展“争做阳光卫士、争创阳光警队、打造阳光警务”活动(简称“阳光行动”)。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巩固和深化“三争优”活动成果为载体,在西山公安消防大队开展“争做阳光卫士、争创阳光警队、打造阳光警务”活动,以此激发大队队伍活力,鼓舞队伍士气,凝聚官兵警心,营造拼搏奋进、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切实履行好“监督执法、灭火救援、服务社会、构建和谐”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推动打造消防铁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等中心工作的深入开展,推动西山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创新发展,为全市、西山矿区转型跨越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目标和重点

(一)深入践行“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总要求,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 “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的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 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官兵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信息化建设、执法执勤规范化建设、队伍正规化建设等具体业务工作中创先争优,争做阳光卫士。

(二)切实加强大队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标准和要求,切实提高“五个能力”(总揽全局、改革创新、抓现实斗争、带队伍、抓落实);努力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执法规范、纪律严明的消防部队,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构建和谐警营,大力开展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争创阳光警队。

(三)加强执勤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执勤执法公信力是阳光警务的核心内容,既坚持严格公正规范执勤执法,又坚持理性平和文明执勤执法,完善执勤执法制度,加强执勤执法管理;积极探索以信息化引领警务勤务机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推动警务公开和便民利民活动,全面提升消防部队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打造阳光警务。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此项活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大队决定成立西山公安消防大队“阳光行动”领导小组。

组 长:王子禄 姜海良 副组长:张 岩

成 员:柳 垚 姜红耀 辛建义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西山大队副大队长张岩担任,组织实施具体工作。

四、标准

阳光卫士的标准:忠诚务实、爱岗敬业、文明规范、群众(官兵)满意

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服从大局,勤奋务实,积极上进,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工作成绩显著;

2、依法办事,文明规范,廉洁自律,无失职渎职和违法违纪问题;

3、倾心服务群众(官兵),与群众(官兵)关系融洽亲和,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强,主动、热情为官兵和社会单位服务,部队官兵、社会单位和人民群众满意度高;

4、积极投入打造消防铁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等中心工作,成绩显著。

5、深入开展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确保西山矿区消防安全形势稳定;

6、业务优异,技能突出,在单位或部门发挥岗位专业带头人和行家里手的作用,在业务考核中成绩优异,名列前茅。

7、原则上在灭火救援岗位和监督执法岗位,侧重基层一线。阳光警队的标准:坚强有力、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安全稳定、形象良好

1、领导班子讲政治、讲责任、讲道德、讲纪律,有号召力和凝聚力;

2、队伍有活力、执行力,认真履行职责,执法规范,在灭火救援、执勤执法中成绩显著,整体战斗力强;

3、管理机制创新,政务警务公开,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和接受社会监督上有新思路、新举措,队伍未发生失职渎职和违法违纪问题,队伍安全稳定;

4、大排查大整改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工作成绩突出;

5、群众满意度高、社会形象良好。

阳光警务的标准:执法严格、管理规范、公开公正、服务热情

1、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统一执法标准,严密执法程序,规范执法环节,各项制度机制完善,执行严格。执法行为、执法过程、执法结果接受公开监督,执法和管理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

2、大力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及网上政务等信息化条件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公开透明,高效公道,便民利民,群众满意度高;

3、建立健全由有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特约监督员组成的监督体系;

4、建立完善的警务公开群众评议制度,政风行风评议排名靠前,社会公信力强。

五、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1月)

1、要在全体官兵中组织开展“争做阳光卫士、争创阳光警队、打造阳光警务”大讨论活动,认真学习支队下发的《方案》,做好动员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立足本职,突出“阳光”特色和注重实际工作效果,掀起活动高潮;

2、积极通过各种媒介,大造声势,向社会群众广泛宣传全市消防系统开展的“阳光行动”,争取群众广泛参与,扩大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1年2月-2011年7月)

1、结合“爱民实践大走访”活动,深入人民群众,开展“阳光卫士阳光行”行动,扩大“阳光行动”的社会效应;

2、组织成立督导组,对大队、中队开展“阳光行动”情况进行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保证活动健康顺利开展。

3、组织推荐表现突出的首批“阳光卫士”、“阳光警队”,向社会和部队公示,积极征询官兵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评议;对确定的典型,大力开展宣传学习推广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4、结合创先争优和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开展典型选树、经验推广、表彰奖励,促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

(三)制度建设阶段(2011年8月-2011年11月)这一阶段要紧密结合打造消防铁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以及“三项建设”,积极探索理念创新和工作创新,要对照阳光标准,整改不足。要把活动创新性经验总结提升,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阳光行动”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四)总结表彰阶段(2011年12月)

要以“阳光行动”作为队伍建设创新的重要举措,不断创新、总结完善,在年内确保大队全体官兵达到“阳光警队”和“阳光卫士”的标准,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使西山公安消防部队的警队和官兵成为“阳光警队”和“阳光卫士”。同时,大队将从中选拔优秀的官兵进行表彰,并按照市支队要求推荐上报参加表彰。

六、有关要求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阳光行动”在推动全市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重要意义,参照支队、大队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和配套实施办法。大队上下,步调一致,真正营造出全警争创的良好氛围。要及时受理群众对“阳光行动”开展情况的反映,依法查处,严格落实信访回告制度。也要积极主动向当地西山分局汇报“阳光行动”活动的开展情况,努力争取西山分局的重视、关注和支持,确保此项活动走在全市公安机关各警种前列。

(二)抓住重点,注重结合。“阳光行动”活动的目的是激发部队活力,提升部队战斗力,促进工作。大队上下要围绕制约部队长远建设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创新工作思路。要把“阳光行动”与“三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党总支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与推进打造消防铁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和大排查大整改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推动辖区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全面发展。

(三)严密程序,严格把关。支队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命名表彰活动,并举行典型事迹报告会。大队将按照支队的具体要求切实选树事迹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典型,确保评选出的“阳光卫士”经得起社会监督和实践检验,确保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公安信访调研报告 篇5

森林公安信访是林区矛盾和森林公安执法领域内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是人民群众通过来信、走访或用电话、传真等形式向各级森林公安机关提供违法犯罪线索、反映意见建议、提出解决处理问题要求等等的人民群众诉求的一项活动。新形势下,认真作好森林公安信访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公安信访部门在维护稳定、综合治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森林公安机关必须认真研究和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当前我县森林公安信访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就解决对策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我县森林公安信访问题的现状及特点。

(一)现状

据统计,2008年我局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6件,不属于森林公安管辖2件;今年1-4月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件。从信访人员所反映的问题,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要求解决各种纠纷或问题的。2008年,反映林地纠纷问题的信访件共6件。如,………………。

2、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和举报案件线索的。2008年我局共受理此类信访件17件。今年1-4月受理2件。如,………………。

3、对森林公安的工作等行为提出控告申诉的。2008年,我局共受理此类信访件1件。该起信访件是反映………………。

(二)特点

1、存在无序信访。随着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普遍提高,他们在自身相关权利遭受不法侵害时,通过信访形式寻求法律保护的意识在不断更新。但有的信访人对法律的理解有偏差,不按照法律程序办理,看到党委政府还重视,就四处信访,大多无序信访由此而起。无序性表现为多头信访、越级上访和来信来访交叉访。有的群众在到森林公安机关信访的同时,又到党委、政府、政法委信访,甚至到省、市信访。

2、存在重信访。重复信访是由于对初信初访查处不及时不认真;或由于信访者要求不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或由于信访人当心有关部门不重视,便同时向多个部门投递信访件。重复信访给处理信访事项增加工作难度,尤其是一些信访人多次越级重复信访,影响了上级机关的工作秩序,造成了负面影响。

3、诉求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交织在一起。大多数信访群众之所以上访,是因为认为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自己权利得不到主张,上访的诉求有其合理、合法的一面。但在诉求中夸大事实,更有甚者是在信访件中无中生有,提出了一些无理的甚至是违反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过分要求,使得信访问题的解决、信访人停访息诉工作难度增大。

二、当前森林公安信访情况的成因分析

(一)、新形势下的林业经济好转,林地纠纷不断增多引起信访。

林改后,由于林农造林、营林的热情高涨,以及在免征农赋、林地升值、木材涨价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农村的林地、林木纠纷激增,引起林农上访。

1、部分村民利益驱动是纠纷信访爆发的经济根源。一些人“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根深蒂固,不能正确对待承包人经过精心管理、辛勤劳动获得的收益,对部分通过劳动致富的人产生嫉妒心理,试图平均再分配。他们往往以资源被少数人占有为由,煽动群众闹事,影响了承包人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引起合同纠纷。尤其是随着林业优惠政策的出台,在林木价格大幅度升值的情况下,村民的利益意识不断的被唤醒和强化,利益的分化势必发生。如………………。

2、过去林业政策多变,历史遗留问题引起纠纷。由于在上个世纪林业经济呈现低谷景象,林地山场无人问津,农村的林地出现无人管理的情况,有一部份人便与山场承包人或行政村的负责人口头说明,有签订合同的内容也是不严密、不完善、不合理的,更有甚者部份人未与任何人沟通,就对部份山场进行管理。随着林改的进行,以及林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势,林地纠纷就不断出现了。如,…………。

(二)、信访成为部份群众寻求权益保护的一种途径。林改后,林木与林农个人利益密切相关,一旦自己的林地或林木被侵占或被盗伐,林农从之前的事不关己的消极态度,转为受害明确而积极寻求权益保护的态度,积极主动向森林公安机关报案或来信来访。

(三)、森林公安警务公开透明度不够。对案件的立案、调查、取证、采取强制措施等缺乏公开、公平、公正的监督机制和警务公开等宣传力度。而现在群众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过去那种不懂法,不知如何行使自己权利的情况减少了,群众对于不满意或处理不及时的问题,不再忍气吞声,而敢于向政府、向司法机关反映,讨个公道。如,…………。

(四)、部份民警的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缺乏“真情换真心,责任重于泰山”的信访理念。

信访问题的形成可以说与民警的办事态度、工作作风、执法水平有很大关系。群众信访大多是想通过信访来为自己解决实际问题,但是部份民警在工作中不注意方式办法、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态度不友好,再加上不会做群众工作,办事效率低,使信访群众失去了信任,而不得不重复、越级上访,如果我们每一位执法民警,在工作中都能注意自己形象,心中装着人民,群众的信访就一定会越来越少。

(五)、对引发信访问题的责任追究力度不够。

在信访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程序和行之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监督检查、倒查机制不落实。对造成信访问题直接责任的追究达不到应有的警示效果,导致一部分民警在处理信访问题时不积极、不慎重、工作缺乏热情,有的甚至连工作也不落实,还一味地埋怨信访群众,造成一些信访问题久拖未决或案结事不了,群众也只好长期进行上访。

三、做好当前森林公安信访工作的对策

(一)、保障信访畅通,狠抓长效机制建设。

1、全警行动,做好信访群众工作。如果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有怨言、不满而没有地方诉说或找不到地方解决,就可能引起信访。因此,要给群众诉说怨言、不满的机会,并做好解释和矛盾化解工作,给他们一个说法。同时,要求民警换位思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对不属于森林公安机关解决的纠纷,民警应积极向当事人指明解决的方向与途径,帮助其联系有关责任部门加以解决,从而增加群众对森林公安机关的信任感、亲切感,有效预防和控制信访案件的发生。

2、为民服务,重视初信初访的查处。信访部门要严格按照办理初信初访有关规定的流程、期限、标准,准确归类并分出轻重缓急进行拟办处臵,或报局领导阅批、或自办、或转处等,特别注意要以尽可能快的速度答复来信来访当事人,尽量避免他们因等待心切而产生重复访、越级访。而基层所队接到转办或直接接到的信访件,必须认真登记受理,尽快落实责任人展开处理;信访部门转处时必须明确办理期限,要求办案单位指定具体责任人。同时,信访工作分管领导和信访部门必须适时到各基层办案单位督促检查,对到期应办的信访件进行催办,对疑难信访件进行会诊,必要时直接介入,防止积压;另外,可通过回访信访当事人的方式来检验办案质量,同时可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3、抓好长效机制建设。遏制信访积压是一项长期的、巩固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有必要利用规章制度来建立起长效机制。如,建立引发信访问题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因超越或滥用职权、应当作为不作为、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等原因导 致信访问题发生,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主管领导、直接责任人直至“一把手”要严肃进行责任追究。同时应把森林公安信访工作作为执法质量考评的重要内容。将信访问题是否解决在本级森林公安机关、解决在当地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将能否处理越级访、集体访、异常访作为衡量各单位信访工作的重要标准。引入激励机制,对信访工作成绩突出,群众投诉少的,给予表彰奖励。对信访工作不达标,群众意见大,投诉较多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对不达标的各部门负责人实行诫勉谈话直至责令引咎辞职或作组织调整。

(二)、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

1、加强执法教育培训。提高执法质量是从源头上减少森林公安信访的途径。执法质量提高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了,群众满意了,万不得已走信访之路的人自然会变少。在进一步强化法律知识和森林公安业务知识专门培训的同时,针对实际执法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实行集中整改,及时持续地巩固、更新民警的法律专业知识,引导走出执法误区。

2、端正执法思想。通过认真学习贯彻端正执法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转变重口供轻证据,重实体轻程序,重职权轻人权,重经验轻法律的执法观念,使广大民警在各项执法工作中能更加自觉地、坚定地体现和落实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

3、以制度促执法规范化。建立森林公安执法工作的领导责任体系,层层签订执法责任书,落实好领导、执法部门和岗位民警的三级执法责任;紧紧围绕《县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个人执法质量考评 办法》、《县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个人执法质量考评标准》开展各项森林公安执法工作,健全日常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个案质量评判制度,以点带面促整体质量的提高;不断完善森林公安内部案件审核、个案质量评判、执法质量考评、执法情况通报、执法过错追究及警务督察,行政复议、应诉等各项执法监督制度。

(三)、强化督查,严格信访责任追究。

公安信访调研报告 篇6

一、包头市政府信访局信访工作概况

包头市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南端, 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个地形区域。包头市地域辽阔, 总面积为27 691平方公里, 总人口近265万, 其中城市180多万人口, 是全国23个市区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人口大市、工业大市, 同时也是信访问题相对集中、矛盾较多的城市之一。包头市信访量连年攀升, 总量居高不下。

就包头市而言, 自2006—2009年, 市信访局受理的来信来访数量一直以约4%的比例递增。而近期2009年前六个月, 市信访局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9 846人 (件) 次, 比去年同期增长14.2%。其中, 来信916件, 同比增长29.38%;个体访810批, 1 488人次, 同比分别增长19%和28.05%;集体访302批7 442人次, 同比增长49.5%。就信访现状来看, 无论是全国还是包头市近年来的信访总量仍处于一种高位运行的状态, 信访量连年攀升, 总量居高不下。

二、包头市政府信访局信访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信访机构混乱庞杂, 缺乏系统性。

信访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有效的协调机制。根据新《信访条例》, 信访的执行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但实际上, 中国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很多, 因此给各级政府信访部门的执法造成了诸多不便。拿包头市实际情况来说, 在市政府信访局的执法中我们发现:从市到区各级党委、人大、政府、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均设有信访工作机构。有的称为信访局、信访办、信访工作局、信访室等, 有的甚至社区委员会挂上一个社区信访接待室的牌子, 也算是信访机构大家族的一员。众多的信访机构从积极的角度看, 信访机构的多样化和普遍化为公众表达诉求提供了多种渠道, 可以方便信访人, 也有助于各个机关充分获取信息。但是实践中这样的机构设置也同时存在严重的缺陷。信访机构多而不统一, 没有形成统一的协调机制。

2. 重复信访的情况较多。

重复信访指信访人就同一个信访问题在一年内连续数次向有关国家机关来信来访。重复信访如处理不当, 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 应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重视。重复信访案件大量增加, 成为社会不和谐、不协调、不稳定的一大因素。从包头市信访局受理的信访事项看, 重复信访所占比例还是较高的, 笔者曾做过一个样本为50份的问卷调查, 问卷主要内容是是:“如果信访的处理结果未能达到您的期望值, 您会怎么办?”统计结果显示:累计高达82%的信访者都表示会继续信访, 其中, 28%的信访者会继续到同一信访部门信访;而高达54%的信访者会越级重复上访 (见下表) , 可以看出实践中重复信访在信访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高的。

重复信访往往与集体访交织在一起。有些信访人选择在市人大、政协“两会”等重大活动期间上访, 有的人采用闯机关办公室、拦领导交通工具等手段找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有的信访人情绪偏执, 容易冲动, 难以进行说服教育。所以, 重复信访情况在包头市信访局工作中也是一大难点, 但重复信访反映的问题又多是多年来积累的社会矛盾与问题的集中体现, 是公民表达某种意愿, 行使自己民主权利的过程, 对既不能回避, 更不能压制, 只能采取依法解决实际问题与思想疏导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

3. 涉法、涉诉类信访所占比例较大。

所谓涉法涉诉信访, 是指信访中有属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处理的信访案件, 即属于涉法涉诉信访。通常表现为:对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的处理决定或判决裁定不服, 继续进行救济性申诉的;已经由司法机关按照诉讼程序作出终极决定仍不服而进行信访的;对司法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未进入诉讼程序而作出的处理不服进行信访等。虽然在新《信访条例》中规定:“政府信访部门收到公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时应当告知信访人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公检法提出。”但实践中由于信访群众对公检法机关对涉法、涉诉信访结果处理的不满及对司法成本过高的担心等原因, 造成了很多本应向公检法机关提出的信访事项, 很多群众首选却是向政府信访部门提出。据包头市信访局2008—2009年信访情况统计来看:近两年受理的涉法、涉诉信访量分别占2008年、2009年全年受理信访总量的19%和21.3%。涉法、涉诉类信访所占的比例较大。

三、解决包头市政府信访局信访执法中突出问题的对策建议

1. 整合信访机构设置, 建立一元化的信访体制。

笔者赞成中国人民大学行政法学教授莫于川的信访制度改革模式, 即将现行分散的信访机构集中统一起来, 形成一个专门处理信访事务的委员会, 置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之下, 即人大制度下的“统一信访制度”, 并在新《信访条例》中予以明确。由此形成人大制度下的“信访委员会制度”, 是指整合各级人大及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信访机构, 把信访集中到设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信访委员会”。其主要内容为: (1) 合并各个信访机构于人大, 并成立各级人大的信访委员会; (2) 信访委员会负责信访案件的调查和督办, 赋予信访委员会必要的权力。这样既实现了信访机构、资源的整合, 又使信访机构有了归口管理和领导者, 真正实现了机构间的整合。这样的模式与中国目前的信访制度容易接轨。中国目前的信访机构分散于各个国家机关, 但各信访机关之间却没有工作联系, 信访案件的处理效率十分低下, 这就不利于信访制度统一优势的发挥, 信访资源信息也得不到共享。

2. 切实完善、落实信访终结机制, 有效降低重复信访率。

完善信访三级终结机制, 即在新《信访条例》的第34条加入相关说明, 使三级终结机关设置更加明确:一是原处理机关是非垂直领导的政府工作部门的, 复查机关可以是处理机关的上级主管部门, 也可以是处理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 复核机关据此类推;二是原处理机关是实行垂直管理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部门的, 复查机关为其上一级主管部门, 复核机关为复查机关的上一级主管机关;三是原处理机关是地方人民政府的, 可视信访问题的复杂程度与否, 一般性的信访事项, 可据其性质由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复查, 人民政府复核;重大、复杂信访事项, 由上级人民政府复查, 再上一级的人民政府复核。据此在行政立法中确定信访三级办理机关, 既符合了基层信访工作的实际, 也体现了条例和有关行政机构法定职能精神。

3. 发挥律师优势, 使其参与信访局工作, 有效分流涉法、涉诉信访。

政府信访局在面对涉法、涉诉信访时多数扮演的角色为转交者、转办者、告知者, 这往往是群众对信访局的工作降低了信任感。新《信访条例》第13条也规定, “信访工作机构应当组织相关社会团体、法律援助机构、相关专业人员、社会志愿者等共同参与, 运用咨询、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 依法、及时、合理处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但实践中就我市信访局而言, 由于人员组成的有限以及信访工作人员法律专业化水平的有限, 在信访事项的处理过程中还无法实现事事都为信访人提供法律方面的咨询, 对信访人提出的涉法、涉诉问题予以指导。所以在今后信访局的工作中, 笔者认为应该更多的改变角色, 为信访人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律师参与信访工作, 发挥律师熟悉法律和政策的优势, 耐心细致地为信访群众解答有关涉法问题, 使上访人明白自己所访的事件有无政策和法律依据, 能否得到解决。并可以从法律的角度对事件的利害关系进行分析, 对于需要通过诉讼、行政复议解决的信访案件, 可帮助信访群众明确应找的部门以及相应的法律程序和解决办法, 引导他们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使当事人打消进一步采取过激行动的打算。同时对无理上访户、缠访户做好息诉息访工作, 并且为符合条件的有特殊困难的来访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这样就能分流相当一部分涉及法律方面的纠纷, 缓解上访人员和政府的对立情绪, 防止过激行为, 减轻政府信访部门的压力, 同时也会增强了信访群众对政府信访部门的信任。

摘要:信访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 也是各级政府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并迅速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包头市政府信访局信访工作现状的调研, 逐一分析了造成包头市现阶段信访工作问题困难重重的成因所在,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信访,现状,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J].法学研究, 2004, (3) .

[2]莫于川, 田文利.信访制度改革新思路[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5, (3) :34.

[3]郑文靖.信访制度与信访实践再思考——着眼和谐社会的政策回应渠道建设[J].理论探索, 2006, (5) .

[4]周海坤.信访潮与中国纠纷及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1) .

[5]朱最新, 朱孔武.权利的迷思:法秩序中的信访制度[J].法商研究, 2006, (2) .

[6]包头市信访局2005—2009年信访工作统计报告[Z], P4-5.

[7]赵晓力.还有谁需要信访?[EB/OL].http://www.cncasky.com/get/lltt/fxlw/000545525.html.

[8]阮吉平.涉诉上访案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EB/OL].http://www./Freepaper/21922html.

公安信访调研报告 篇7

近年来,信访案件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表现出“信”访少、“人”访多;“单”访少、“群”访多;“文”访少、“武”访多的“三少三多”特点。由于有的信访案件所提出的问题,大多是一时难以处理和解决的,致使有的信访当事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上访,有的动辄聚众围堵党政领导机关,有的越级进京赴省上访。治理信访问题,有效遏制其不断蔓延上升的势头,必须认真分析信访问题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从根本上、从源头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

一、当前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特点

公安信访案件以派出所、刑侦等一线单位较为突出。接访案件主要集中在派出所、刑侦等主要执法部门,其中派出所占半数以上。反映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个别民警的责任心不强,本该及时破案和抓捕违法犯罪嫌疑人,由于工作拖拉,失去破案的最佳时机,导致犯罪嫌疑人外逃;二是工作不实不细,调查取证不及时、不认真,证据不充分,不能使案件及时进入诉讼程序;三是个别民警执法为民思想不牢、为民服务意识不强,本该向群众宣传解释清楚的,轻描淡写,敷衍了事,甚至对群众耍态度,引起群众不满。一般集中在以下五类案件:

(一)双方互殴的伤害案件。公安信访问题涉及伤害案件的居多,但形成疑难信访件的往往是互殴的伤害案件,且多为邻里或亲戚间纠纷引起,在案发时没有引起办案人的足够重视,以为调解就能解决,在取证上不认真、不细致,导致因证据不足难以定案或案犯在逃。特别是一些案件,受害人本来就与嫌疑人有较大矛盾,加上案件发生后付出一笔较大的治疗费用,而公安机关又无法将犯罪嫌疑人及时抓捕归案,致使受害人亲属不得不走上访之路。这类案件有的双方当事人均上访,使案件更加复杂化。

(二)涉及专业鉴定的案件,包括死因鉴定、伤情鉴定。信访人对死因鉴定、伤情鉴定结论不服,而且往往固执己见,认为鉴定结论有人情、有造假。特别是有的案件在重新鉴定时出现不同结论,从而更加增加信访人对公安机关的怀疑,导致不断信访。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也存在依赖法医鉴定、忽视外围调查的倾向,对信访人提出的疑问缺乏有效的解释。

(三)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案件。引发信访的案件中相当一些公安机关已经抓获嫌疑人,但因证据不足又变更强制措施转取保候审,信访人往往不能理解,认为这是公安机关受人情关系影响将嫌疑人放走,导致上访人的情绪越发激烈。现实中也存在采取取保候审的案件保而不审的现象,没有继续侦查,以证据不足为由就此搁置。

(四)涉及公安民警或其他国家干部的案件。主要是反映被民警殴打或执法不公等问题,此外,一些职能部门和乡镇干部在执行公务中与信访群众发生冲突,解决难度也较大。

(五)与其他部门的信访事项交织的案件。此类案件往往涉及政府征地拆迁、土地、邻里纠纷、法院判决不服等其他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难度大,且群众因为公安机关重视信访工作往往纠缠在公安信访部门。

二、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

执法不严是导致信访案件发生的主观原因,破案率不高是导致信访案件发生的客观原因。特别是一些刑事犯罪案件侦破率不高,挽回损失不及时,是导致受害人上访的主要原因。具体来看,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不公致访”。公平和正义是执法的主题和灵魂,执法不公主要源于:一是执法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对法律的理解有深有浅,执法理念有高有低,在执法过程中不讲究社会效益,不注重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而造成一些处罚和裁决显失公正,或是程序不完善,或是处理不到位;二是少数执法办案人员徇情枉法,徇私枉法;三是部分执法人员作风拖沓,对复杂案情抓而不紧,督办不力,拖延办案时间,致使个别案件久拖不决;四是有错不纠,对执法过错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造成信访问题的预见性认识不足,过分强调处罚和裁决的严肃性,而忽视其公正性。

(二)“不细促访”。有的执法人员办事拖拉,对当事人的初信初访重视不够,工作不细,解释不到位。在大部分信访问题中,有的当事人所提出的问题,看起来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来说,则是非解决不可的大事,而少数部门在对待这种问题上麻木不仁、态度冷漠,听之任之,面对信访问题,不去积极化解,反而推给分局,能推则推,推不了的就拖,使当事人失去了对初访单位的信任感,造成受害人走上层路线,到处上访告状,以求自身的合法利益得到保护。一些“老上访户”也正是这样推来推去,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给推出来的。

(三)“矛盾激访”。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期,有的部门政策规定相互矛盾,因此导致的上访案件存在较大比例。这类案件大都涉及大多数人的直接利益,且社会敏感性较强,在处理此类案件中,要想达到十全十美,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几乎是难上加难,在处理过程中一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极易形成集体信访、越级上访,有的还可能使矛盾激化,成为群体性事件。

(四)“不懂生访”。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与群众法律素质的提高存在着明显的偏差。一是不懂职责分工。公安机关与其他行政执部门和检法部门,都有自己明确的职责分工,其行为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可因为不公开透明,宣传不到位,导致许多信访当事人,不懂执法部门的分工和案件管辖范围。二是不懂法律程序。表现为不懂诉讼程序,不懂得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抱着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态度。反正我有理,你就要给我解决,什么程序不程序。有的当事人不懂得上诉与申诉的区别,或认为交了上诉费也是白交,“信访不信法”,不提起上诉而到处上访。三是不懂政策规定。对党的政策和有关规定,知之甚少,错误地认为小访小解决,大访大解决,不访不解决。

(五)“闹而缠访”。在信访的当事人中,仍有一些人无理上访,“闹而缠访”,以“访”、“闹”为手段企图使无理的要求得到满足和解决。这部分人为达目的,把上访当作职业,无休止地缠诉缠访,不断提出过高要求;甚至故意找茬“闹”访,抓住接待人员不够周全的话语不放,无理取闹;还有的由于“访”出的经验,越是在重点时期、重要活动、重要会议期间,越是想方设法越级上访,给执法部门和党委政府施加压力,给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三、减少和解决信访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法制意识,“依法导访”。一方面,在认真做好深入细致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因案施策,在解决问题上狠下功夫。对当事人反映问题合理,在职责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上门给予正面答复,限期解决;对因案犯在逃、证据收集等方面原因造成一时不能结案的,及时上门通报工作情况和下步打算,加强联系,保持沟通,增进了解,征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另一方面,对反映问题不合理、缠信缠访、无理取闹的,尤其是那些屡教不改、违法上访的,坚决依法处理,决不能因为其“闹”,而做出无原则的让步,以达到正确引导疏导信访的目的。

(二)强化公开意识,“透明降访”。公开和透明是执法的最普遍、最本质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执法活动的具体要求,更是保证执法、司法公正的基本前提。通过公开,让群众认识、了解执法活动,欢迎群众监督评议执法活动,以达到支持、理解执法活动的目的,确保依法履行职责、严格公正执法。总之,要把警务公开当作一项“阳光工程”来抓,通过公开体现群众的“知情权”,加深群众对公安执法活动的理解,接受群众监督,防止滥用职权,确保执法活动的健康有序。同时,公开办案程序,以利于群众通过合法、有效的途径表达自己的诉求,避免信访问题的发生。

(三)强化群众意识,“服务减访”。一要树立群众信访无小事的职责观。群众上访,大多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务必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百倍关注,充分发挥好信访窗口群众发泄厌气的“释放站”、解决问题的“二传手”、维护稳定的“调压阀”的作用,多为民着想,多为民作主,多为民解忧。二要树立文明接待、热情服务的接访观。大多上访者来时都带有一定的怨气,有的甚至情绪非常激烈,这就要求信访接待人员坚决摒弃官僚作风,通过换位思考,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多一些理解和帮助,争取当事人的信任。要抓住其解决问题是最终目的的心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效的化解怨气、解决矛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一个上访者的心坎上。三要树立为民掌权、为民执法的服务观。大多数信访案件,都是事出有因,有理信访中也会有无理的成分,无理信访中也有有理的要求。因此,务必慎重对待每一起信访案件,撇开有理、无理之争,以解决问题、息诉罢访为目的,按照“有理上访、尽快解决,无理上访、有情答复”的思路,不断增强为民掌权、为民执法、为民服务的自觉性。

(四)强化质量意识,“源头控访”。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是源头治理信访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的治本措施。首先要加强经常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民警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依法办案能力,在素质上保证尽量少出错和不出错。其二要实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信访责任倒查追究制。凡因执法不到位或者执法缺位,而引起群众上访案件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那些滥用职权或者违法办案、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导致信访问题不能依法、公正、及时解决的相关责任人员,必须坚决处理,通过严格的责任追究,以严密的制度和纪律,保证不出冤假错案,不发生信访问题。其三要转变工作作风,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针对部分群众对法律知识了解不深、不透,有涉法问题找不准反映对象、有合理诉求找不到解决途径,从而导致信访甚至集体上访发生的实际,要坚持关口前移,超前防范,提前预警,主动深入到上访群众中调查解决反映的问题。要建立动态监控网络,强化信息意识,在基层派出所和治保内保组织中建立义务协调员,掌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权,使一些矛盾和问题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

(五)强化职责意识,“责任化访”。无论是接访人员,还是办案人员都要牢固树立群众上访我有责的职责观,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强化职责意识,靠严格的责任解决信访问题。首先要提高对初访的处置能力。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减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周期,保证“一访”问题就能解决。其次要认真落实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信访工作责任制。信访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执法的权威性、严肃性、廉洁性和公正性,而且还关系到社会大局稳定。因此,必须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大局观,保持政治敏感性,对信访部门经过多次调处仍未有效解决的信访案件,要建立定领导、定时限、定责任、包化解、保稳定的“三定一包一保”工作制度,形成职责明确,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定领导就是根据上访案件的类型确定接访领导。一般案件由分管领导接访;问题复杂、涉及面广、社会影响较大的上访案件,主要领导要亲自接访;重大疑难问题,要专题研究。定时限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接访,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解决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督办落实,在规定的时间内反馈处理意见,加快工作节奏,及时予以答复。定责任就是对包保的信访案件,明确责任和纪律,权力和义务,奖励和处罚的要求,促进工作落实。包化解就是对包保的信访案件,要深入到案发地和涉访单位调查取证,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处理、督办落实,包息诉罢访。保稳定就是保证在接访和处置的过程中,做到公正、公开、公平,确保案件不反复,不出现因信访环节责任不落实,而引发“民转刑”案件和其它有碍社会政治稳定的事件。

上一篇:文言文爱情对白爱情语录下一篇:企业共青团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