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公安机关信访事项听证暂行办法

2024-05-31

湖北省公安机关信访事项听证暂行办法(共2篇)

湖北省公安机关信访事项听证暂行办法 篇1

湖北省公安机关信访事项听证暂行办法

鄂公安规〔2010〕2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处理公安信访事项,切实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和公安部《公安机关信访工作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公安信访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听证,是指公安机关在处理信访事项过程中,组织信访人和有关单位及人员参加,以听证的形式,通过质询、辩论、评议、合议等方式,听取意见,查明真相,依法合理处理信访事项,促使信访人停访息诉的活动。

第三条信访听证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合理原则;

(二)公开公正原则;

(三)及时高效原则;

(四)便民利民原则。

第四条公安机关对本机关管辖的、有责任作出处理决定、采用其他方式不足以解决问题的下列信访事项,应组织听证:

(一)公安机关对信访事项作出处理、复查、复核意见前,信访人要求举行听证,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的;

(二)原办理机关或上级机关经多次核查,认定原信访事项处理适用法律、法规和政策适当,信访人仍坚持上访的;

(三)案情复杂、涉及范围广、牵涉人员多、社会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或者存在较大争议的信访事项,经处理仍未停访息诉,有可能激化矛盾的或有可能引发大规模集体访或越级上访的;

(四)本级或上级公安机关认为需要举行听证的其他情况。

除特殊情况外,同一信访事项本级公安机关只组织一次听证。第五条对已经依法、依规作出终结决定的信访事项,除省级公安机关认为需要举行听证外,不再组织听证。

第二章听证受理

第六条公安机关在受理信访事项时,应当告知信访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信访人要求举行听证的,应当向相应的公安机关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载明申请人姓名、住址、联系方式和听证的事由、依据、证据及要求等。如有证人,需提供证人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第七条信访人要求举行听证的申请应当在办理信访事项规定的期限内提出,但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理由在规定期限内无法提出的,应当在障碍消除后7日内提出听证申请,并说明理由。公安机关经核实无误后应当受理。

第八条承办信访事项的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信访人听证申请之日起7日内将是否举行听证的决定告知信访人。不同意举行听证的,应当说明理由。

公安机关在办理信访事项工作中,认为需要举行听证的,应当在作出决定之日前15日内告知信访人。

第九条承办信访事项的公安机关应当在作出听证决定之日起30日内举行听证,并提前7日将听证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相关事宜通知信访人,必要时可以予以公告。第十条公安机关在组织听证前,信访人提出撤回听证申请的,应当准许,并记录在案。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听证应当延期举行:

(一)信访人或其代理人因不可抗拒的原因无法按时到场的;

(二)听证参加人、信访事项承办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组织听证的公安机关无法及时作出决定,使听证无法举行的;

(三)其他应当延期听证的情形。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听证:

(一)听证参加人因不可抗拒的原因,无法继续听证的;

(二)信访人或其代理人违反听证纪律不听劝阻的;

(三)听证期间矛盾有可能激化,影响听证效果的;

(四)其他应当中止听证的情形。第十三条延期、中止听证的情形消除后,听证机关应当在7日内作出恢复听证的决定,并将听证时间、地点通知参加听证的人员。

第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听证:

(一)听证申请人撤回听证申请的;

(二)听证申请人及其代理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听证或者未经听证主持人许可中途退出听证会场的;

(三)听证申请人死亡或者作出听证申请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撤销、解散的;

(四)听证过程中,听证申请人或其代理人扰乱听证秩序不听劝止,致使听证不能正常进行的;

(五)其他需要终止听证的情形。第十五条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信访事项外,听证应当公开进行。公开举行听证的,公民可以按有关规定参加旁听。新闻媒体记者要求采访听证会的,需经公安机关宣传部门和组织听证的部门同意。

第三章听证的组织及参加人

第十六条听证由承办信访事项的省、市、县公安机关及其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信访事项涉及党政其他机关、政法机关其他部门的,可以邀请党委、政府主持组织听证。

第十七条听证参加人包括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信访事项承办人、信访人或其代理人以及经听证主持人允许参加听证的其他人员。

听证参加人应当是具备完全民事责任的自然人。信访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责任能力的,由其监护人代理听证。

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与听证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听证公正的,应当回避。第十八条听证主持人一般由组织听证的公安机关部门负责人或者公安机关负责人指定的人员担任,行使下列职责:

(一)决定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二)决定听证是否公开举行;

(三)决定听证员、记录员是否回避;

(四)决定听证的延期、中止和终止;

(五)询问听证有关参加人;

(六)接收有关证据;

(七)组织质证和辩论;

(八)主持听证合议;

(九)维护听证秩序;

(十)审核听证报告;

(十一)对参加听证会的信访人或其代理人和其自行聘请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十二)依法行使的其他职责。第十九条听证员由组织听证的公安机关根据实际需要指定和信访人从申请组织听证的公安机关预设的专家组人员中选定。必要时要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者其他社会人士参加。

听证员人数应当是三人以上单数。

听证员在听证过程中,有权询问信访人和信访事项承办人,进行质证和辩论,参加评议和合议。第二十条记录员由组织听证的机关有关工作人员担任,行使下列职责:

(一)进行听证征询、通知、公告等有关工作;

(二)查明出席听证会人数;

(三)做好听证会和合议笔录;

(四)起草听证报告。

第二十一条信访事项承办人是指信访事项涉及案件的原办案民警和负责信访事项处理、复查、复核工作的民警。信访事项承办人在听证中有下列权利和义务:

(一)申请与听证有利害关系的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及其他人员回避;

(二)如实陈述信访事项的事实及相关情况;

(三)对信访事项作出的处理决定涉及的事实、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认真解释和答辩;

(四)对信访人提出的新证据进行质证;

(五)如实提供证据材料;

(六)遵守听证会纪律。

第二十二条信访人在听证中的权利和义务:

(一)申请与信访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信访事项承办人及其他工作人员回避;

(二)对信访事项涉及的事实、法律法规及有关情况进行陈述和申辩;

(三)对信访事项承办人提出的证据进行质证,并提出新的证据;

(四)如实陈述信访事项的事实及相关情况;

(五)如实回答听证主持人、听证员的提问;

(六)对自己的主张进行举证;

(七)遵守听证会纪律。第二十三条参加听证会人员应当遵守以下听证会纪律:

(一)按时参加听证会,服从听证主持人的组织,按规定顺序发言和质证及申辩;

(二)未经听证主持人允许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

(三)不得随意退场;

(四)发言不得使用人身攻击或者侮辱性语言,不得对听证人进行人身侵害;

(五)不得大声喧哗、鼓掌、哄闹、打电话或其他妨碍听证秩序的行为;

(六)关闭移动电话或将其调至振动状态;

(七)不得损坏公私财物;

(八)非经听证主持人同意,不得将无自理能力的人带入听证会场,同意带入的,不得将其遗弃在听证会场;

(九)禁止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等进入听证会场;

(十)不得有其他影响听证会正常进行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信访人应当亲自参加听证,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听证的,可以委托1至2名代理人参加听证。委托代理人参加听证的,应当在举行听证会前向组织听证的机关提交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及其代理权限。

第二十五条举行听证的信访事项属集体访的,应当按照《湖北省信访条例》的规定选派代表或者委托代理人参加听证,人数不得超过5人。选派的代表必须经集体访半数以上信访人签字同意。第二十六条信访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和其自行聘请的相关人员参加听证的,费用自理。第四章听证会举行

第二十七条听证会场应摆放席位卡,听证主持人、听证员、记录员、信访事项承办人、信访人或其代

理人等按相应的席位就座。

第二十八条听证开始前,记录员应核对听证参加人的身份,查明参加听证的人员是否到齐,并向听证主持人报告。

第二十九条听证会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主持人宣布听证开始;

(二)主持人公布听证事由,介绍参加听证的人员及有关情况;宣布听证纪律,告知信访人有关听证的权利和义务,并询问信访人和信访事项承办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对不公开听证的,宣布不公开听证的理由;

(三)信访人或其代理人陈述信访事由、诉求及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

(四)信访事项承办人陈述处理信访事项的事实及有关情况,处理的决定、意见和建议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依据,并提供相关证据;

(五)信访人和信访事项承办人就有争议的事实、证据、理由及法律、法规、政策依据进行质证与答辩;

(六)主持人、听证员向信访人和信访事项承办人提出询问,信访人和信访事项承办人回答主持人、听证员提出的问题;

(七)信访人或其代理人作最后陈述;

(八)信访事项承办人作最后陈述;

(九)听证员发表意见;

(十)主持人宣布休会,并组织听证员就听证事实、依据和适用法律、法规、政策及信访事项的处理情况进行合议,合议达成一致意见的,此意见作为听证结论;达不成一致意见的,听证结论由组织听证的公安机关择日作出;

(十一)主持人宣布听证继续进行,公布听证结论;不能当场公布听证结论的,主持人应说明理由;

(十二)主持人宣布听证结束。第三十条听证记录员应当将听证的全部活动制作听证笔录,听证笔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听证事由;

(二)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三)听证人员的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

(四)信访人及其代理人的姓名、单位或住址和联系方式;

(五)信访事项承办人陈述的事实、证据和法律、政策依据;

(六)信访人及其代理人陈述的有关情况;

(七)信访事项承办人陈述的有关情况,信访人及其代理人和信访事项承办人的质证、答辩情况;

(八)证人陈述的事实;

(九)信访人及其代理人和信访事项承办人的最后陈述;

(十)其他情况。

第三十一条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申请人或其代理人阅读或者向其宣读。听证笔录中的证人陈述部分,应当交证人阅读或者向其宣读。听证申请人或者证人认为听证笔录有误的,可以请求补充或者更正。听证申请人或者证人审核无误后应签名或者捺印。拒绝签名和捺印的,由记录员在听证笔录中记明情况。听证笔录经听证主持人审阅后,交听证参加人共同签名或盖章。拒绝签名盖章的,应载明情况。听证资料(包括听证笔录、音像资料、信访事项承办单位和信访人提供的有关证据)由举行听证的公安机关立卷归档。第五章听证结论

第三十二条听证结束10日内,听证主持人应当审核听证报告并上报组织听证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听证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听证事由;

(二)听证参加人的基本情况;

(三)听证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四)听证的基本情况;

(五)听证结论和意见、建议。

第三十三条听证结论是处理信访案件的主要依据,办案部门应及时将听证结论转化为案件处理结果,经组织听证的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交承办信访事项的单位督促落实。听证结论应在听证会结束后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必要时可以依法向社会公布。

第六章相关责任第三十四条有责任举行听证的公安机关无正当理由不受理信访人的听证申请,由其上一级公安机关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十五条信访事项承办人无正当理由不出席听证会,或者拒绝在听证会上陈述、拒绝回答听证主持人、听证员的询问,故意提供虚假、错误信息的,以及办案单位拒绝落实听证结论的,由组织听证的公安机关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责令有关部门对有关责任人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由湖北省公安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安徽省信访事项依法终结暂行办法 篇2

皖信联发„2012‟5号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依法终结工作,维护信访工作秩序,保护信访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安徽省信访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投诉请求类信访事项符合以下情形之一,且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或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已接待信访人,掌握信访人诉求,研究答复意见和解决方案并落实到位,信访人继续上访的,适用本办法:

1、经过省以下行政机关复核完毕的信访事项;

2、各级行政机关信访办理、复查意见已告知信访人向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查、复核,信访人无正当理由未在法定期限内请求的;

3、其他需要依法终结的信访事项。

第三条

信访事项依法终结工作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和“以事实为根据、依法按政策及时处理”的原则,以程序的合法性确保实体的公正性。

第四条

成立安徽省信访事项复核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复核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省信访局),主要负责信访事项依法终结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指导等工作。

第五条

省复核委员会聘请专家、学者、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 1 员以及其他社会人士等组成专家委员会,按照信访问题类别分为若干评议团,承担对拟依法终结信访事项的评议工作。

第六条

各级信访事项复查复核机关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办理信访事项,并依照有关规定配备、充实专职人员,保证适应工作任务的需要。

第二章 信访事项的办理、复查和复核

第七条

信访人按照信访条例规定提出的投诉请求,有关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7日(特殊情况可延长至15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是否受理。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不清的除外。第八条

办理机关在处理信访事项时,其负责人应当亲自约谈信访人,听取信访人陈述事实、理由及诉求,需要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的,可以组织人员调查处理。办理意见应当在受理之日起45日(特殊情况可延长至60日)内办结,并书面答复信访人;情况复杂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

第九条

信访人对信访事项办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办理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复查机关受理复查请求后,应当在15日(特殊情况可延长至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予以书面答复。信访人对信访事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核。复核机关受理复核请求后,应当在15日(特殊情况可延长至3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并予以书面答复。第十条

办理机关将答复意见送达信访人,并告知其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查,信访人无正当理由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复查请求,仍继续上访的,办理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可以组织召开信访事项听证会。听证会应当在复查机关负责人的主持下公开举行,按照《安徽省信访听证暂行办法》的规定程序组织实施。复查机关根据听证意见作出复查意见。

第十一条

复查机关将复查意见送达信访人,并告知其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信访人无正当理由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复核请求,仍继续上访的,县党政主要负责人或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约谈后,决定是否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复核申请。

第十二条

复核机关收到信访事项后,其主要负责人应当亲自约谈信访人了解相关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集体研究,提出评查意见。复核机关根据评查意见作出复核意见,并送达信访人。第三章 信访事项的评议和终结

第十三条

对已经完成三级程序的信访事项,且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或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已经约谈信访人,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并落实到位,信访人仍继续上访的,可申报终结。

第十四条

各地各有关部门申报信访事项依法终结的,应当向省复核委员会办公室提供以下材料:

(一)经市党政或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的依法终结申请;

(二)信访事项依法终结备案表;

(三)信访事项审核认定报告;

(四)信访人诉求材料;

(五)办理、复查、复核意见(含复查、复核申请书或听证、评查意见及送达回执);

(六)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或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约谈信访人情况;

(七)稳控措施;

(八)其他证据材料。

第十五条

省复核委员会办公室收到申报材料后,根据信访问题分类,组织专家对信访事项进行评议,评议应当有专家7名以上单数参加,60日内办理完毕。

第十六条

评议团成员在充分发表意见后,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评议意见;少数人的意见应当写入笔录。评议笔录由全体成员签名。

第十七条

省复核委员会根据评议意见,作出依法终结或不予终结的决定,依法终结的退出信访渠道,不予终结的由申报单位继续妥善处理。

第四章 后续管理和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已依法终结的信访事项应当及时上报,经上级机关同意后录入全国信访信息系统。对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继续上访的,各地各部门不再受理、不再交办、不再统计、不再通报。

第十九条

对已依法终结的信访事项,信访事项办理机关应当将依法终结情况书面告知信访人,必要时可视情在其户籍所在地或经常 居住地进行公告。

第二十条

各地应当建立由信访人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政府负责,综治、公安、司法、民政、信访等部门和办理机关共同参与的协调联动机制,继续做好信访人的情绪疏导、人文关怀和教育稳控工作。

第二十一条

信访人对终结意见不服,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继续上访的,有关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劝返接回并进行批评教育;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对终结工作中存在实体不公正、程序不规范、意见不落实的,省复核委员会办公室将提出整改意见;对已终结信访事项信访人越级上访情况突出、倒流现象严重的地方和部门,省联席办将进行通报批评;对违反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存在严重错误、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部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信访条例》、《安徽省信访条例》和《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等,依法追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第五章

第二十三条

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开展信访事项依法终结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

上一篇:凯斯西储大学校园生活怎么样?下一篇:县府办党支部党员保先教育活动第一专题讨论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