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蚂蚁世界看人生(精选11篇)
从蚂蚁世界看人生 篇1
从蚂蚁世界看人生
每当感到迷茫或困惑时,总是喜欢把自己置放在野外或公园的一隅,在大自然中把自己的心境放大,静静的思考。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个蚂蚁群,俯视着蚂蚁的世界,我感到了自己的强大,那种强大足以使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好奇心使我对蚂蚁的世界有了更深一步的探索兴趣,从此,我便喜欢上观察蚂蚁的世界。曾试图用不同的方式考验或观察着蚂蚁的行为和应变能力,人为的制造着各种不同的困难和障碍,观察它们在遇到阻力、遇到危险的时候的反应。每当在蚂蚁前行的道路上制造一些障碍时,有些蚂蚁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很快就爬过障碍继续前行,有些蚂蚁则伸出触角左试试、右探探,止步不前,有的甚至觉得很危险转身就跑。看到它们面对障碍的态度我会感到可笑,其实就是一块小石头或一个小树枝竟也会吓得他们扭头就跑。居高临下的看着这个小小的世界,顿时感到自己的强大和面对的渺小,强大的自己可以任意主宰或任意改变的这个小小的蚂蚁世界。
在我们的眼里随便杀死一只蚂蚁,是任何一个人,甚至可以说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也是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的。但对蚂蚁的世界就是一种灾难。于是,当自己静下心来仔细再想一想,就不会对看到蚂蚁遇到阻力就逃跑的行为觉得可笑,觉得它们可笑是因为你能看到它前面的阻力有多大,在人类的眼中的一块小小的石子,在它们眼里却是巨大的,也足以能给它们带来丧失生命的危险,所以它们选择了逃避也无可厚非。
感悟生灵,感悟世界,很多哲理都是共通的。其实,有时候想想,在我们信奉的神灵和大自然的眼里,我们人类的世界何尝也不如此呢,渺小的无足轻重。在蚂蚁的眼里,人类是随时可以将它们毁灭的巨人,就像人类眼中的神灵和大自然一样,它们的一个小小不乐意,打个喷嚏说不定就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地震,吐口唾液也会是一场毁灭性的水灾,它们任何一个不乐意的举动对我们来说都会是灭顶之灾。无意中制造的一个小小的灾难,具体到我们人类的身上,却是天大的事情。
感悟到此,我忽然明白了人类为什么有太多的迷茫、太多的无奈。每当迷茫的时候是因为自己无法看清前面的路,就像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当你看不清物体的时候,即便在你再也熟悉不过的家里,即便你走过千遍通道,也会一会碰到墙上,一会碰到桌子上。人之所以迷茫,就是失去了看清事物的眼睛,没了光明,就没了方向感,就会看不清,就会去猜测、去判断。然而,判断就是对自己知识和经验的检验,有些事情看似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往往并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的简单,每一次失误的判断都会给自己带来痛苦,使自己再一次陷进了另一种迷茫。试想,也许在我们眼里的一块小小的石子,就会让一只判断失聪的蚂蚁用一生的精力也走不出那个怪圈,也许会耗费它们只有一次的生命。我们人类的世界亦如此,就像一个人走进茫茫的大沙漠,如果没有向导也许你会一生也走不出那片沙漠。然而,那片沙漠也许在大自然眼中也只是一片小的几乎可怜的、不值一提的沙漠,也许你已曾快走到沙漠的边缘,然而判断的失误会再一次折回,把你带进沙漠的深处,让你周而复始的用尽全部的生命和精力在那一片小小的天地间绕行,因为在自然的眼里,人也像我们人类的眼中蚂蚁一样,一群,一群的。看似很简单的道理,选择和判断的失误会废掉一个人的生命,多么可怕的事情。然而,在我们每个人的眼中生命都是自己最宝贵的,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世界。在我们眼里,死一只蚂蚁不足为奇,甚至连看都看不到,不经意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就会让一群蚂蚁死掉,但是具体到每一只蚂蚁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和世界的消亡。
shishicaimh.com
可怕,原来人类在自然中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如此的不值一提。看过一部反映宇宙的片子,据说宇宙很大,大的你都不敢想象,地球在整个宇宙中,只可能像一袋大米中的一粒米或一个大米仓库的一粒米。那么人类又会是什么?在宇宙中人类可能连亿万分之一的纳米级还不够。
人类竟如此的渺小。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挫折和困难,但是每一次挫折和困难在我们的生命中都显得很大,我们总会把它想象的那么大,甚至是不可逾越的。迷茫,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大自然的高度,一个困难出现在我们面前,就像蚂蚁眼中的巨石一样挡住了去路,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思想高度、认识高度和判断高度,准确的判断、想出通过或绕行的办法,其实再大的困难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但是如果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举棋不定,无所是从,很迷茫的绕在其中,就会象人们眼中的蚂蚁一样,在一块小石子上绕了一圈又一圈,不能摆脱困境。往往在生活中我们曾经面对的每一次困难,当生命的历程慢慢走过之后才知道,自己原来认为是不可逾越的坎,甚至都准备为之放弃生命的坎,竟然也就那样轻易地挺过来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坎”也就一个个的被抛在身后,在生命的长河之中淡淡的消亡,飞逝湮灭,被遗忘。
人生的时间就是短短的几十年,在大自然眼里是一瞬间,但是对一个人来说,人生却是整个生命的全部。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迷惑和无奈,面对任何困难的唯一办法就是认清形势,准确的判断,制定出应对的办法,迅速的走出困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如何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制定出确实有效的办法,却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难事。记得,曾经让一个遇到困难的朋友做过一个实验,就是让一个人拿一片树叶放在他的眼前,然后,让他挣开眼看看,眼前会出现什么,然后,再让他退后十步,又会看到什么,其实就是一叶障目的道理。很多人都知道这个词,但是应该如何去理解,我想,用这个办法去理解最形象不过了。往往人们生活中出现迷茫或者把困难和挫折看的很大的时候,说明离得太近,离得太近就会一叶障目的,后退十步你看到的就不会只是一片叶子,首先会看到一个人手中拿着叶子,而后,又会看到他身后还有很多很多的树上长着无数的叶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旁观者清的道理,因为旁观者在别人遇到事情时总是离得很远,所以他就能看到事情的全部。人到事中迷,是因为你所遇到的事情和自己有着切身利益,你越怕失去这种利益,那就说明,自己已经深陷其中了。所以,每当遇到困难时,就想想这个道理,往远处走,往远处看,事情就会变得更小,这就是思想认识的高度。
从蚂蚁世界看人生,你会感觉到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抓住事情的核心,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至关重要。人类也如此,每当你看到蚂蚁迷茫的在一块石子上绕来绕去的时候,你会觉得可笑,因为你能看到再走几步它就会跳出那个怪圈,而它又绕了回去,一圈又一圈的在那块小石子上爬来爬去。你看到了,那是你有了高度能看得清它面对的阻力的整个面貌,有了高度就会看到蚂蚁根本就看不到的东西,所以你不仅看到了整个蚂蚁的世界,而且还看到了这个蚂蚁群哪个方向有危险,哪个方向是一马平川,哪个方向可以找到足以让这群蚂蚁吃一生的食物,可以不再让他们为寻觅食物而奔波、而发愁,如果是那样,这个世界就没有了神秘。可惜,你的话蚂蚁也听不懂,也不会去听。如果是那样,这群蚂蚁不会为生计而奔波、而烦恼,它们又会去做什么?睡觉?娱乐?杀戮?不得而知,如果是那样可能它们也许就不再叫蚂蚁了。此时,你会感悟到世界是多么的神奇,会感悟到天机不可泄的神秘力量,如果泄露了天机,世界就不是原来的世界,又会变成另一种存在的方式,大自然的密码就会从新洗牌的。
shishicaimh.com
从蚂蚁的世界看人生,人是巨大的,但是从神灵和自然的眼中看世界,人就像蚂蚁一样渺小,人也会遇到像蚂蚁一样的迷茫,因为在神灵和大自然的眼中他们也会把人类的世界看得如此通透,可惜人类同样也读不懂神灵和大自然的密语,如果读懂了,让这个地球上的人类都有吃不尽的食物,用不完的物资,人类又会去干什么?同样,不得而知,也不敢想象。
也许世界就是如此,周而复始让人们为了生计四处觅食,忙忙碌碌,有生、有死,有快乐、有悲哀,有笑声、有哭泣,有成功、有失败,才能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世界,这个世界才会丰富多彩,才会神秘无穷。人们才会忙碌起来,才会追求、奋斗、抗争。才会去改善生活,改造世界。
从蚂蚁的世界看人生,世界竟如此的奇妙,人类在奇妙的世界中周而复始的迷茫着,追求着,破坏着,创造着,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轮回。有些人遇到困难就能准确地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很快就走在了其他人的前面,在人们心目中他就是成功者,胜利者。其实,人和人之间,没有根本的区别,只是在关键的时候他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很多人眼里,那些成功人士很普通,但他强于普通人的一点就是能够准确判断方向,有了这一点就足够了。然而,很多看似很聪明的人却还依然在那块小石子上,那片沙漠上周而复始的转着圈。也许,在神灵的眼里,就像我们看到的那只蚂蚁一样可笑,但他依然还在那里认真的、甚至固执的转着一圈又一圈。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是有多么复杂,是因为人们复杂的思想,把生活变得更加复杂化了。所以,就会有人用一生的精力去在一块小石子上去转圈。就像我们去看一部历史题材的故事片,有时候会觉得剧中的人物很可笑,愚昧。那是因为导演告诉了你整个剧情和每个人的心态,故事发展过程,使你提前知道了这件事情的发展方向和结果,你才能看得如此明白、清楚。
从蚂蚁的世界看人生,你会体会出一种别样的高度。用另一种知识去感悟人生,俯瞰蚂蚁世界,蚂蚁世界的一切都没有挡住你的视线,是因你看到了蚂蚁的未知,因为你站在另一个高度,用另一种距离去看蚂蚁的世界。如果你能借用神灵的和自然的眼睛去看人生,就会有一种登高望远的感觉,就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就不会再有“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惑。
世间万物都有共通的一个道理,用蚂蚁的世界看人生,小世界,大道理,很多东西都是如此,只要你去细心观察大自然,有很多道理会让你有醍醐灌顶,如梦初醒般的感觉,这就是天机,也许就是神灵和大自然的语言。如果你能读懂,就会明白大自然中的玄机和奥妙,就不会茫然、迷惑。如果能站在如此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就会觉得人生中的很多事情,竟是如此的通透和简单。站得高了,看的就远了,眼中的东西多了,心就放大了,就不会被一些小事情所迷惑、所困扰。
shishicaimh.com
从蚂蚁世界看人生 篇2
鲁迅曾经在《故乡》中写到:世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变成了路。每一天我们驾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 或与同伴在乡间小路畅谈, 聊理想, 谈人生。“路”这个字最基本的含义是:道, 往来通行的地方。同时, 人们也探索出路的不同含义, 如工作之路, 人生之路。由意大利著名艺术电影导演费德里柯·费里尼 (Federico Fellini) 于1954年执导的一部悲剧电影《大路》 (La Strada) , 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重要作品之一, 也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之一, 荣获了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等, 是意大利电影里程碑时代的一道分水岭。影片中所展现的两位主人公有完全独特的个性的。赞巴诺 (Zampanò) , 一个粗鲁的街头卖艺者, 流浪在当时还贫穷、尚未开化的意大利乡镇间, 通过铁链表演来生活, 虽然不富裕, 居无定所, 赞巴诺自己乐在其中。杰索米纳 (Gelsomina) , 一个天真烂漫, 什么都不懂的女孩, 为了跟着这个街头卖艺者学习到一项本领, 找到“生活之路”。他们之间所建立的关系随着两人的熟悉程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杰索米纳, 从原本的恐惧到后来对赞巴诺产生了感情。而他, 赞巴诺, 继续着他自己冷漠、自私的生活方式, 保持着事不关己的态度对待着这个世界。打破这层关系的是被称为“疯子”的马戏团表演者, 他教导杰索米纳:世界上所存在的事物都有意义, 都有各自的重要性。
一场无可避免的战斗发生在赞巴诺和“疯子”之间, 由于亲眼看见“疯子”被赞巴诺摔下桥, 受不了打击, 杰索米纳彻底病了, 而赞巴诺照顾了她一段时间后, 决定把她抛弃在荒凉的路边, 孤独地继续流浪生活。几年后他知道了杰索米纳去世的消息, 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感情而爆发了, 痛苦的在海岸边大哭起来。
导演的巧思在于影片开始和结尾相互呼应, 同样的地点, 不同的时间。在一开始白天的海岸, 杰索米纳仍然活着并且自由的时候;在结尾的时候夜晚的海边, 杰索米纳已经不在, 重新获得了“自由”。
在这部影片中有两种选择未来和诠释人生轨迹的不同态度, 首先是粗鲁、冲动的赞巴诺, 从不在乎他人的感受, 一直责骂着柔弱的杰索米纳, 关注的也只有吃喝和女人。他所具有的超现实主义的世界观, 让他终身一直是孤独的,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 铁链表演成功率的降低, 不可避免会受到观众的嘲笑。其实赞巴诺对杰索米纳是有感情的, 但他总是忽略, 满不在乎, 甚至是直接省去。其次是, 既是女人又是孩子的杰索米纳, 独自过着现实存在的生活, 用心看待看不到的真实世界, 有几次也试图从赞巴诺的身边逃走, 但因为对他的感情, 一直没有成功。在影片中, 至少在开始的时候, “大路”是人们见面的地方, 流浪者带着贫穷, 不舒适住在路边:赞巴诺重复着表演项目, 杰索米纳打鼓并叫喊着“赞巴诺来了!”
《大路》的灵感来源于编剧图里奥·佩尼利 (T u l l i o Pinelli) 在1952年旅行的一段经历, 他在汽车里看到一对流浪者拉着板车艰难的走在路上, 然后他想到可以以这两个人为原型, 导演出一部电影。同时费德里柯·费里尼也想导演一部关于马戏团的导演, 这部影片就是这两个有智慧的人的杰作。新现实主义电影是一场文化运动, 起源并发展于意大利, 主要集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即大约从1943到1955期间。此类电影主要描绘低级阶层的生活艰辛, 采用的演员也并不都是专业的, 反映当时战后意大利人情感和生活条件的变化。
比意大利的《大路》要早二十年的中国影片《大路》, 它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 是首部抗日题材电影, 1934年由中国第一代影帝, 被周恩来总理亲切称为“中国的附马”的金焰执导, 是左翼电影和无声电影的代表作。影片主要描写主人公金哥是怎样和其他五个同伴修建重要军事公路, 并且牺牲生命保护公路的感人故事。左翼电影, 又叫“三十年代电影”, 主要是指从1932到1937年间的影片。在1931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以及1932年爆发的“一二八事变”, 这一系列事件激起了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 文化需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不再希望看到阳春白雪般的烂漫电影而是转向表达现实状况的电影。左翼电影的特点在于影片通过展现社会低级阶层的悲惨命运, 完美地诠释和涵盖了三十年代人民的生活状态, 包含强烈的民族使命, 表现了深沉的民族危机意识。在中国电影史上, 《大路》同样不可逾越, 把中国三十年代电影的水平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大路》是一部完整的电影, 有爱有恨, 有生离死别。导演金哥也是采用了真正的工人来出演这部影片, 刻画出劳动人民的生活理想, 即追求民主自由。影片中的一幕场景在当时震惊了许多观众:六个男人在一天结束工作以后到河里洗澡, 两个女主人公在岸边大声的调侃河里的人, 男人越来越害羞, 女人越发大胆。通过女人的视角描绘男人是这部影片的特色, 男人之间的兄弟情谊和勇敢的牺牲精神, 完美表达了传统中国的勇敢、质朴价值观。影片中的《大路歌》“背起重担朝前走, 自由大路快筑完”也传唱一时。六个英雄不顾一切勇敢反抗, 为了改变阶级和民族命运, 很明显, 他们的人生之路不仅仅是为他们自己, 更是一种牺牲和奉献, 是一种精神, 他们并没有死。
分属于不同类别的影片, 一个新现实主义电影, 一个左翼电影。导演通过他们的巧思, 通过一群人活生生的生活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 没有过分矫饰, 尽管两部影片的结局都是悲伤的, 但却是现实情况的真实写照。不管怎样, 横亘在天和地之间的大路, 需要人的梦想与追求, 才更有意义。
摘要:两部相同名字的中西方电影《大路》, 之间相差二十年。同样是由于战争的影响, 两位导演费德里柯·费里尼和金焰用他们独特的方式表达各自对战争、人生的看法, 以揭示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他们坚强勇敢的本质。
关键词:人生轨迹,新现实主义,民主自由,左翼电影
参考文献
[1]孙瑜.回忆《大路》的创作_电影艺术[J].1960 (5) .
从旅行看人生 篇3
最近参加了一个旅游团出国旅游。看了许多景点和表演节目,听了不同文化传统的音乐,还有导游对当地风土人情和社会政治状况的介绍。收获极为丰富,非常满意。但是最大的感受是通过和素不相识的19个人的5天相处,观察到各人对人生理解和追求,从而思考我们应该怎样活着。
当今世界是一个商业世界,市场主宰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旅游也不例外。
加入旅游团,支付团费,就是一笔买卖。既然是买卖,双方利益就处于对立状态。出国以前钱已经交了,价钱已经定了,不能再讨价还价了,于是利益的对立就表现为对旅程的安排,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计较。
旅游的目的到底是为了花钱花得值,还是花钱找快乐?是在旅游中做钱的奴隶,还是做钱的主人?
如果仔细观察各人的行为可以发现各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同的。有少数几个人,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自己所花的钱物有所值。并且努力在每一个旅游环节上为自己争取能够多得一些,更值一些。是利益在驱使着他们,不是寻求快乐在引导着他们。旅游安排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有无穷的细节可以讨价还价。参观节目的长短,旅馆的档次,饭店的饮食,甚至于细到一碗菜里有几片肉,都有可能成为讨价还价的题目。于是观光之旅变成了讨价还价之旅。每当争取到多一点的时候,他们感觉欣欣然,认为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目标。
旅途中充满了讨价还价的插曲,有时候还有尖锐的交锋。这就改变了全团的气氛。当然是煞风景的事。出来旅游就是花钱买快乐,如果一路都是争吵,这样的旅游还有什么意思。幸亏我们的导游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年轻人,他见过的世面多了,什么样难缠的游客都见过,也有办法对付。他的方法有软有硬。自己占理的地方寸步不让,措辞强硬。对可以讨论的地方,表现出充分的灵活性。比如对于节目的安排,旅馆的档次,早已在交纳团费的时候约定了,现在是不能更改的。如果再有意见,可以向旅游公司去提。至于各个节目的顺序,参观时间的长短,增加一些可选择的节目,都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这样就使得气氛缓和下来。
但是导游的技巧改变不了别人的人生观,那些已经把自己交给了金钱的人,每有机会就会不自觉地奔向自己的人生目标,尽量争取更多的得益。有一次在就餐的时候,他们发难说菜既不好又太少。非要再增加一个菜不可。导游为了息事宁人,就答应了,给三桌各多上一个菜。可是等菜炒上来时,大家已经吃饱了,没有动多少就起身走了。这三盘菜纯粹是浪费。我感觉很可惜,别的不说,何苦制造浪费呢。可是这几位发难者却另有自己的看法。他们用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步出餐厅。他们的神态,在我的记忆中,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胜利者的盟军,趾高气昂地穿过凯旋门时可以相比。
他们好像是占到便宜了,但他们真的快乐吗?
从继承人生看舍与得 篇4
由乔治克隆尼主演的“继承人生”,借由人间天堂夏威夷的美丽场景,与一般人所羡慕的田侨仔主角身分,做为电影的出发;以照顾意外瘫痪的老婆、管教叛逆女儿、发现老婆外遇和鉅额祖产处分做为电影剧情走向;片中一连串的冲击、误解、考验,似乎刻意颠覆了人间天堂与田侨仔的“幸运”身分,也让我们重新思考生命中舍与得之间的“得”与“失”。
麦特(乔治克隆尼饰演)是一位事业有成的专业律师,同时也是夏威夷田侨仔,与妻子女儿的关系却是平淡且疏离。在麦特的妻子遭逢意外成为植物人后,他的人生从此变调,除了要照顾昏迷的妻子、面对女儿的教养考验,还要处理家族土地的处分问题。一片混乱中,更令人意外的是麦特从女儿口中得知妻子外遇,麦特决定要找出可恶的“情夫”,探寻外遇事件真相。过程中,麦特与女儿们一起经历了生命的考验,试着理解彼此的心境,最后重新寻找到人生更自在的另一新境界。
看着发生在麦特身上(这位人间天堂的田侨仔)一连串打击,除了同情之外,也同时看到主角面对“舍与得”、“得与失”的考验。主角从年轻开始,就被父亲告诫,虽有“万贯祖产”,但必须自食其力、只能花费自己所赚取的金钱,这是主角的第一个“舍”;舍了期待万贯祖产,但得了不受摆布的人生。主角全心全力于律师工作,虽然“得”了律师专业,但“舍”了参与孩子成长过程与婚姻关系的经营;“舍”了对老婆(此时已是植物人)与其情夫的怨恨与报复,“得”了下半人生的轻松自在。“舍”了对岳父说出实情的冲动,“得”以保全老婆在岳父心中的完美形象;“舍”了过去只知有自我的父亲角色,走入女儿的世界,“得”了两个女儿的贴心陪伴。
从《边城》看湘西世界的真善美 篇5
一、湘西世界的“真”
(一)真实的世界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一面是由河流、山川、渡头、渡船、竹林、茅屋等等组成的大自然的尤物,平凡,宁静,毫不张扬的散发着独特的美;另一面是由喜怒哀乐构成的自然人性,有青年男女热情的歌,一个妇人或一个小孩哭喊的声音,妓n和商人调笑声……这是一个日常的、平凡琐碎的世界,却令无数人心驰神往。大多数人觉得这样的世界仅存于沈从文的笔下,是虚构的、缥缈的、非真实的`,就像汪曾祺曾说,《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现实。那么,边城的世界真的仅止于沈从文的笔下吗?不,这样的世界真实地存在着。
边城的风景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似的,但为什么我们却没有人觉得这是“边城”?世界因人而美丽,如若边城没有“翠翠”“天保”“傩送”等这些充满灵气的人,那么再美的边城也只是一座死城,美丽却丝毫没有魅力。我们总说一方水土一方人,其实又何尝不是一方人成就这一方水土的美。我们迷恋的不是边城的美景,而是淳朴自然、随心所欲的边城人。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的心灵早已蒙上一层尘土,所看到的世界自然也是一片浑浊。再没有一双清澈的眼,再没有一颗空灵的心,我们又要到哪里去发现有着“翠翠”的边城呢?其实我们回想一下就会发现,我们都曾经生活在“边城”里。那时的我们年幼尚有一颗赤子之心,我们遵循本性生活,不需考虑诸多观念,那时我们生活的世界不就是“边城”吗?所以,当我们回归自然,便会发现边城是真实的世界。
(二)人之真
《边城》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没有被观念遮蔽,回归自然本质的世界,生活在这里的人均有一颗质朴之心,自然地表达喜怒哀乐,真诚地与他人交往。“翠翠”“老船夫”“天保”“傩送”等犹如刚出生的婴孩,他们遵从自己的本性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们在沈从文的笔下以人性最本真的状态自在的生活。沈从文曾写道“对于农民和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因为他们是正直的,诚实的,生活有些面极其伟大,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我动手写他们时自然便老老实实的写下去”。[1]
小说中的人物以本真的状态生活着,他们不屑于掩饰自己的真性情,他们敢于表达心中最真实想法。在小说中天保偶然见过翠翠后,就对翠翠的爷爷说:“老伯伯,你翠翠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再过两年,若我有闲空能留在茶峒照料事情,不必像老鸦到处飞,我一定每夜到这溪边来为翠翠唱歌。”他真诚地表达自己对翠翠的喜爱之情,坦率的如同稚子,丝毫没有我们现代人的矫揉造作,故弄玄虚。在《边城》中的妓n亦是至真的,小说中这样描述与情人分别后的妓n,“或日中有了疑心,则梦里必见男子在桅上向另一方面唱歌,却不理会自己。性格弱一点儿的,接着就在梦里投河吞鸦p烟,性格强一点儿的便手执菜刀,直向那水手奔去。”这样的女子怎能不惹人怜?而当今社会的人们戴着各式各样的面具,顾虑着种种观念,很难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甚至碍于一定的观念,将其搁浅。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试问,如果我们不能抛开种种顾虑,展现真实的自我,那我们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二、湘西世界的“善”
湘西世界是一个处处充满善的世界,这里有善良的人,善的事,一种从善的风流韵味。沈从文亦说过,“一个好的文学作品,照例会使人觉得在真美感觉以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我说的‘向善’,这个词的意思,并不属于社会道德那方面‘做好人’的理想,我指的是这个:读者从作品中接触了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示,对‘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1]
《边城》中的人善良质朴,他们不会刻意从善,但在日常生活中却以善的形式生存着。其中的老船夫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老船夫“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小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虽说渡船是公家的,但大家认为老船夫“出气力不受酬”,有些人会扔一把钱到船舱,但他都会把钱拾起重塞给那人,说“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有些人实在难推脱的,他便买了烟茶时刻备着送人,半分不收人家的好处。“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 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老船夫去卖肉时,屠户敬他给他肉不要钱,可他却事先算好价钱,把钱掷到人家钱筒里。“他一到河街上,且一定有许多铺子上商人送他粽子与其他东西,作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划船人的一点敬意”。向船舱里掷钱的人,想照顾老船长的屠户,铺子上的商人,他们不也在向我们传递着善的信息吗? 湘西世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行“善”的人,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在做善事,他们只是在依循本性在生活,善的意念竟是融在这些人的骨血中了。作为读者,我们渴慕着这样一个世界,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人性的“天堂”。而这种观念恰恰暴露出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从善难。掺杂超量三聚氰胺的奶粉,红十字会救灾资金被挪用,扶个老人过马路还要防“碰瓷”……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面对“湘西世界”的善,我们意识到这样的世界只是自己内心深处的乌托邦。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认识到,“湘西世界”并不是虚无的,我们有能力让现在的世界逐渐转变为善的世界。这不是说空话,我相信我们完全有能力,靠自己的力量创造湘西世界。不要等社会强制要求你善你才去执行,不要别人善你才善,被要求的善,我们说这是伪善。我们不要求别人,只要求自己:把善变成一种本能。当我们每个人都达到自己的要求时,每一处地方都是“湘西世界”。
三、湘西世界的“美”
我们都说湘西世界美,那么湘西世界美在哪里?那青山绿水为美,那俊秀容颜为美,那善良质朴为美,那恣意的生活为美……沈从文在书中写到,“在有生中我发现了‘美’,那本身形与线即代表一种最高的德性,使人乐于受它的统制,受它的处治。……它或者是一个人,一件物,一种抽象符号的结集排比,令人都只想低首表示虔敬。这种美或由上帝造物之手所产生,一片铜,一块石头,一把线,一组声音,其物虽小,可以见世界之大,并且世界之全。”[1]我从沈老先生的笔下理解的美,是能使人感到有意义的有形的或无形的事物即是美的。
“湘西世界”的景、物之美。景、物是死的,本身并不具有美丑之分,只是当我们人用一种视角、标准去看待它时,景、物会给人带来或愉悦或凄凉的感觉时,他们便产生了美。在“湘西世界”里,一条小溪、一座青山、一条渡船、一片竹林,人身边各种各样的东西,仿佛都具有无穷意味,让读者感受到诗意与柔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晾晒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酉水中游许多无名山村,人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却永远那么妥帖,且与周围环境极其调和。”在这里,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极致的和谐,这样一幅诗歌图画使人愉悦,使人心驰神往。
“湘西世界”的人之美。人的美与善是分不开的,在生活中的经验告诉我们,人没有善徒有姣好的外表,我们是不会承认她的美的。《边城》中的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我们觉得她是美的。但如果,翠翠渡船时随意向坐船人发火,辱骂他们的无用,很明显,我们不会再觉得翠翠是美的。五十多岁的顺顺,脚上有毛病,“走路难得其平”,单从顺顺的外表的看,可能我们不会觉得他美。但当我们知道他“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事明理,正直和平又不爱财”时,我们会说,这个人是美的。
“湘西世界”的生命形式之美。“沈从文笔下的‘生活世界’,人们是用审美直觉,来对待别人、对待自己生命本身、对待自然的。……他们的生命形式本身就是美的,本身就是自由的。”[2]《边城》中的人服从自己的天性,回归自然本质,这种生命形式是现代社会的我们所望尘莫及的。《边城》让读者看到了这种生命形式,对引导受众从善,回归本真具有重要意义。叶朗先生认为“美一方面是超越,是对‘自我’的超越,是对‘物’的实体性超越,是对主客二分的超越,另一方面是复归,是回到存在的本然状态,回到自然的境域,回到人生的自由境界。美是超越与复归的统一。”[3]《边城》中对妓n的描写,“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n,也永远那么浑厚,遇不相熟的人,做生意时得先交钱,再关门撒野,人既相熟后,钱便在可有可无之间了。”“妓n”只是被人当做一个谋生手段,不关伦理,不关道德,“身当其事的不觉得如何下流可耻,旁观者也就从不用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摘与轻视”。这种生命形式对于备受束缚的我们来说具有致命的吸引力,为受众开拓了一个新的思考领域,也为读者的生活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湘西世界是一个充满真善美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生活的人无疑是幸福的。然而这样带有崇高而朴实和宁静清新的意境之美的世界,似乎让我们觉得遥不可及,望而生畏,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当中已经认定这样的世界是虚幻的,断定 ——我们不可能拥有!但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湘西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只是被各种理念束缚的我们在面对这样的世界时会产生的自卑感,让我们否定它的存在。
在当今文学创作重视反映社会矛盾及阶级斗争题材的背景下,不少作家认为“湘西世界”是沈从文逃避社会现实、幻想回到古老文明的落后的体现,但正如沈从文先生所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1]沈从文老先生塑造这样的世界不仅是让我们看到这样的一种人性美,更重要的是,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激发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他曾写道,“《边城》中人物的正直和热情…… 应当还保留些本质在年轻人的血里或梦里,相宜环境中,即可重新燃起年轻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1]在我看来,沈先生为我们构筑了这样一个“真善美”的世界,我们即使不能立即变成“翠翠”“天保”,我们亦可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完善自己,以己之力为社会的和谐之美做出贡献。当每个人都以这种标准要求自己时,“湘西世界”离我们还会远吗!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全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
[2]李美荣.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美照亮的一个“生活世界”[J].中国文学研究,2013(1).
从蚂蚁世界看人生 篇6
30岁后运势如何?从鼻子看你的人生运势
从鼻梁来看
鼻梁丰隆
鼻梁丰隆贯顶,如再眼秀藏神,眉秀光彩,代表此人从三十一岁至五十岁好运连年,财运一路发,一生有贵人提携,有开创大型企业的格局。
鼻梁圆润
如鼻梁丰隆圆润,准头又圆又厚,表示此人必是白手创业而致富。如加上五官配合得好,眼透神光,将来必鸿图大展,富可敌国。
枯瘦鼻
鼻梁鼻翼枯瘦而红或带血丝的人,表示这种人不论男女终身坎坷,事业败运都不顺,这种人最好敬而远之。
鼻梁凹陷
如鼻相虽佳,但鼻梁凹陷,古书谓之“来龙不旺”,此人行鼻运时,就算加倍努力,也是易成易败,起伏不定,如左右双颧再不供鼻的话,等于少了帮手和贵人,事业更是岌岌可危。
鼻梁凹凸
鼻梁上有三凹凸之处都,不论男女必有隐疾,且事事无成,一生困窘,感情上和人际关系上,也会有很大的挫折。
鼻梁上有骨凸起
代表此人一生中必遭受一次严重挫败,或在事业上或在感情上,时间可能在三十一岁、三十二岁、三十七岁、三十八岁、四十四岁、四十五岁,这段期间凡事要小心,否则将一败涂地。
鼻梁歪曲
鼻梁骨歪曲不正的人,表示此人心术不正,心机颇深,需小心防范。
鼻梁塌陷
鼻梁塌陷的人,虽然鼻尖准头丰隆圆润,如是男人则代表有中年失官败业的可能;女性则表示这段期间婚姻出现红灯。
从鼻翼来看
肉厚圆润
鼻翼大而肉厚圆润的,表示其人际关系不错,不仅可早年就发达,同时也会生财有道,颇善理财,当然也适合自行创业当老板。
鼻窄无翼
鼻窄而无翼者(谏台廷尉窄小扁平),这种人一生不能聚财,更无理财观念,因为鼻之两翼代表人之财库,一个人如无财库,即使再会赚钱,也会左手进右手出,一生无积蓄,没有理财的天份。
鼻翼有痣
从路遥的人生与作品看祖国的变迁 篇7
一
1949年12月3日, 新中国成立两个月后, 路遥出生在陕北清涧。路遥父母一共生育了8个孩子, 路遥是长子。因家庭贫困, 而伯父没有子女, 路遥7岁时 (1957年) 被过继给伯父。在陕北农村, 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里, 长期形成的乡土观念认为:长子年长, 又是儿子, 父母会指望他长大成人后独撑家业, 为父母养老送终。过继长子, 这对路遥父母来说是痛苦而无奈的选择。多年以后, 路遥讲述了自己当年这段经历:穿着母亲做的新鞋, 并不合脚, 因为是新鞋, 就那么硬撑着。跟父亲走了两天的路, 到伯父家的第二天, 父亲大清早悄悄离开了年幼的路遥。路遥躲在大树后眼看着父亲悄然离开, 眼里噙满泪水。一个7岁的孩子, 过早地离开自己的亲身父母, 尝遍了生活的艰辛, 这是令人痛心的事。在几十年前的中国农村, 这样的离别又何止路遥一个呢?生活困顿, 人们挣扎在饥饿的死亡线上, 怎能顾及孩子的心理感受, 孩子不被饿死是父母的最大心愿。路遥的养父母虽然条件所限, 但还是给了路遥全身心的关怀和爱护, 使路遥得以在艰难的岁月中坚持上完了小学和中学。童年的经历使路遥形成了自卑而敏感的性格, 形成了陕北人民吃苦耐劳、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精神。
除了亲情缺失外, 路遥童年的精神创伤还有贫穷和饥饿。为了维持最起码的温饱, 使路遥不致辍学, 养母甚至乞讨为生。从过继路遥的1957年, 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1966年, 这10年间中国经历了自然灾害,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非常低, 物产缺乏、干旱缺水的陕北地区更是如此。家境贫困是那个时代普遍现象, 路遥的这些生活经历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路遥将这些生活经验带到了自己所创造的文学世界中, 童年的精神创伤成为路遥文学创作的直接经验和素材。他的小说大多表现了饥饿、苦难、贫穷, 以及主人公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中的坚定和信心。
1966年, 文化大革命爆发。在去北京串联途中, 路遥因为文学、演讲方面的特长, 成为本校、本县的领军人物, 最终作为群众代表, 当上了延川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68年冬天, 路遥突然被宣布停职, 只好返乡劳动, 从顶峰突然跌入深谷。之后, 在诗人曹谷溪的帮助下, 路遥从农村来到延川县, 在县革委会通讯组进行文艺创作, 编辑报纸《山花》和诗集《延安山花》, 他的文学才能在延川这个当年的文学重镇得以充分显现, 路遥也因此而积累了一些创作经验和编辑经验。1973年, 路遥在各方面的帮助下, 被推荐进入延安大学学习。
1976年, 路遥毕业, 分配至《陕西文艺》 (后更名为《延河》) 担任编辑工作。1980年至1982年, 路遥发表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等作品, 获得了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及其它全国性奖项, 成为全国知名作家。特别是《人生》发表以后在全国引起轰动, 引起评论界和全国读者的持久讨论, 接着被改编为电影、话剧、广播剧、评剧, 并先后被译为法文、俄文、日文等多种文字。电影《人生》获得了“第八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高加林和刘巧珍成为全国观众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 路遥的文学创作达到了巅峰状态。
1987年, 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感觉身体不适, 后来经诊断为肝硬化腹水。患病后的路遥, 对疾病采取了向社会隐瞒的态度, 自己承担身患绝症的痛苦。路遥对待疾病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他的性格特点:固执、坚守、要强、自尊。疾病对路遥的创作产生了促进作用, 反过来, 疾病中的创作又加速了作家的病情, 1992年11月17日, 在获得中国文学权威奖———茅盾文学奖不久以后, 路遥便离开了人世。
二
路遥的成长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在中国, 有多少路遥的同龄人有过与他相同的童年经历, 对饥饿的感受刻骨铭心;也有更多路遥时代之后的年轻人, 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 像孙少平那样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中发奋苦读, 为了理想历经磨难;即使今天, 青年在成长过程中也必然经历高加林、孙少平那样“成长的痛”和“爱的代价”。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 特别是从青年到中年, 都会有类似于高加林、孙少平那样的人生和情感经历, 有类似于路遥的人生体验。出版路遥研究专著的宗元教授, 在看到路遥《在困难的日子里》后, 不禁泪流满面, 他写道:“它重新唤醒了我沉睡多年的情感记忆, 使我想起当年求学生活中所遭受的饥饿、困苦与屈辱, 从而对路遥产生了特别亲切的感觉, 仿佛在遥远的陕北, 有我一个异姓的兄弟。”[1] (P5) 他与路遥有着完全相同的人生经历:“完全是在饥饿的状态中完成了六年的学业”, 之后有过多年的漂泊生活, 当过民办教师, 直到恢复高考后上大学并留校任教。在20世纪90年代, 路遥作品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我的一位陕北籍同学曾饱含感情地说:“我觉得孙少平就是我自己。”
路遥小说是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一面镜子, 是祖国历经沉疴走向新生的社会历程。路遥记录着社会的变迁, “以一种精神的方式介入于社会实践”[1] (P58) 。城乡差别对于农村人的生活影响巨大, 这是中国在特定的社会阶段的特定现象。新中国成立后, 首先发展的是工业, 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 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 在生活条件、受教育程度、社会资源占有等各个方面则处于劣势。润叶深爱少安, 少安主动逃避与退却;晓霞性格开朗, 与少平精神相通互相爱慕, 少平却心存隐忧;高加林在几起几落人生悲剧中, 失去了具有金子般心肠的巧珍, 无法得到城市姑娘黄亚萍。路遥作为农民的儿子, 在他的潜意识中, “城”与“乡”、城市人与农村人是完全对立的, 即使主人公付出巨大的努力, 也不能逾越城乡差别的鸿沟。大多数从农村出来的人, 都有过类似于高加林面对城市灯火时的那种强烈的自卑感和超越感, 这也正是路遥在成长过程中深切的内心体验。路遥带着兄长般的关切焦灼之情, 关注“城乡交叉地带”的高加林们成长的问题, 使这一群体获得了精神的慰籍和情感的温暖。时至今日, 城乡差别仍然存在, 但逐渐被淡化。农村人可以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 可以到城市工作, 在沿海发达地区, 城乡一体, 城市与农村已经没有差别, 不少城市人口甚至愿意到农村落户。根据2004年和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提供的数据, 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 1978年为17.9%, 1995年为29.0%, 2005年为42.99%, 而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连年下降。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 城市与农村这个当年严重对立、差别巨大的二元社会结构正逐渐趋向统一与和谐。
路遥生前, 在经济与感情上, 一直陷入困窘的境地, 作家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去北京领奖没有路费, 急忙托弟弟王天乐借来5000元;《路遥文集》出版时, 路遥无法支付出版费用, 找到母校延安大学寻求资助。加上作家英年早逝, 有人据此批评当时的社会环境没有给予作家更多的关爱与帮助。其实, 扼杀路遥的真正原因是他的遗传基因, 路遥的亲生父亲和三个弟弟都患有与他同样的肝病, 现在只有一个弟弟活着, 仍然在同疾病抗争。路遥患病曾牵动了社会各界, 上至省级领导, 下至医护人员, 采取了各种方式挽留路遥的生命。路遥从延安转院到西京医院, 享受了最好的医疗条件。人间有情而疾病无情, 最终路遥带着遗憾与惋惜离开人世。直至今天, 读者的怀念与尊敬仍然在继续, 在路遥逝世十五周年之际, 西安的街头有大学生树立着路遥的照片, 一系列的学术研究和纪念活动非常活跃。一位作家, 活在了他热爱的人民心中, 生命的过程纵然短暂, 也是精彩而无憾的。作家是不幸的, 但更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作家早年遭遇了贫困与饥饿, 遍尝了人间的艰辛, 中年又身患绝症, 在孤独与焦虑中离开人世, 没有看到祖国的精彩, 更不能见证港澳回归、神舟发射、北京奥运、祖国60华诞等激动人心的幸福时刻;幸运的是, 作家在成长中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关爱, 使他的才能不至于在世间湮没, 从一个狂热的文学青年成长为全国知名作家, 留下了为数不多却堪称经典的作品, 作家创作的故事得以回到创造这些故事的人们中间。作家离开人世后, 地方政府曾安排路遥生父母与养父母的生活, 路遥病重的弟弟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帮助, 九泉之下的路遥想必因此能安息。
三
2002年11月17日, 路遥去世十周年之际, 陕西师范大学在刚刚建成的新校区举行了“路遥逝世十周年追思会”。我参加了这次活动。贾平凹、晓雷、朱鸿、刘路、张艳茜等陕西文学界知名人士到会, 路遥女儿路远 (后改为路茗茗) 当时是北京一所大学的学生, 她在大会最后发言时, 全场鸦雀无声, 一片肃静, 我屏住呼吸听完了她的每一个字。过早失去父亲的她, 在成长中经历了怎样的痛?在漫长人生中的每一天承受没有父亲的生活, 这种成长的痛, 是无人分担无人排解的。正如父亲敢于跨过人生的一个个横杆一样, 路茗茗创业开了一家广告公司, 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 已经开始利用法律武器维护父亲作品的有序出版, 作家的女儿在用自己的方式证明她的成长、她的自立、她的坚强。通过两代人走过的道路, 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新中国社会与人生的变迁, 相信路茗茗一代也会走好自己的人生, 做好自己的事业, 建好自己的国家。有一点不同的是, 父辈经历过的贫困与饥饿, 在下一代人身上再也不会发生了, 父辈经历的苦难与坚持, 不畏人生艰苦、勇于挑战自我的可贵精神, 将是下一代享用不尽的精神资源, 也是支撑我们前行的精神给养。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 新浪网推出了“影响中国的文字:共和国的文本”板块, 《平凡的世界》位列其中。为事业付出生命、对人民付出关爱的人必将得到尊敬与怀念。路遥安息, 你的读者永远怀念你;祖国万岁, 愿你永远繁荣昌盛, 正如路遥深情地说:“我们栖息于你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你歌唱。”[2] (P100)
摘要:路遥与共和国同岁, 他的人生经历具有很大的代表性。从路遥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的进步与变迁。作家的创作与成就固然来自本身的才华与努力, 却无法脱离国家与人民对他的哺育与帮助。
关键词:路遥,人生,社会进步,祖国变迁
参考文献
[1]宗元.魂断人生——路遥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
从两个世界看女人 篇8
一封是蔡琴写的,信的标题是《就让他活在我的歌里吧》,信中说:“杨德昌就这么走了……这个时候,说什么也说不清楚我的五味杂陈!回想当初,当我确知彭铠立和他的恋情,到决定当机立断成全他们,再到办完离婚手续,甚至今天他去世……我深深地感谢上帝,让我与他轰轰烈烈地爱过……细数他一生一共完成了八部电影,在我们生命联系在一起的十年里,我竟见证了一半……作为一个女人,他给我的寂寞多过甜蜜。作为一个观众,我们痛失一个锐利的记录者。时间会给他所有的作品一个公道!至于我们所有过往的点滴,我自己品尝,就当做我活着时永远的秘密,随着他的逝去与世长辞。”
另外一封是彭铠立的手书,标题是《杨德昌的最后七年》,写的是:“杨德昌导演已于6月29日下午1时半于洛杉矶比华利山的家中辞世。2000年5月最后一部作品《一》于戛纳获大奖之后,杨导演即被诊断出晚期之大肠癌。7月旋即决定开刀,9月儿子出世。短暂休养之后,在2001年于戛纳当评审之际决定下一部电影为剧情动画之目标……2003……2007……6月25日开始略显昏迷,仍紧握铅笔画簿,呈现的画已出现超现实的影像,如众人抢搭火车之景……6月29日下午1时半于比华利山家中,于妻子相伴之下,安宁辞世。”
我对蔡琴以及彭铠立的了解,并不比这两封信多。如果我们相信,文字能读出人来,那么我们确实可以看出这两个女人的不同:蔡琴的文字煽情、敏感,感情丰富,结构凌乱。彭铠立的文字冷静、理智,称呼亡夫为“杨导演”,划分得很清楚。这两个女人简直就像两个极端。蔡琴的热和彭铠立的冷,就像来自两个世界的女人。
再读这两封信,就会读出更多的东西。蔡琴和杨德昌“所有过往的点滴”并没有“与世长辞”,起码,在蔡琴的信中,她把恩怨说得很清楚,是她成全了他的婚外之情。一整段婚姻,她的寂寞多过甜蜜。这不是对死者的追忆,而是最后的控诉。她回忆起的,是他们的“最后”,而不是“最初”“最甜蜜”。她没有错,因为这些,也许对她来说,是记忆“最深刻”的部分。在文字的表层,她的姿态是很高雅的,情感是很真挚的,最后一切归到“让他活在我的歌里”,也顺其自然。此后,她的歌中丰沛的感情更加丰沛了,因为有了亡灵的厚度。
彭铠立的信中并没有提到自己。但是她在这七年的时光中站立着。在这些文字中间隐约但是强大地站立着。她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她赢得了陪伴他死去的权利。她写的是一个一直将电影的梦想坚持到最后一刻的杨德昌,一个了不起的杨德昌。在她的笔下,杨德昌是圆满的,因为妻子陪伴,安宁辞世,更因为他从来不曾放弃过。她不是陪伴者,她是同志,是一起战斗的战友。她不是“见证”杨德昌的电影,她是“参与”。她不说时间给不给杨德昌作品一个公道,生命并没有给他公道。文字中,她没有怨气和悲愤,只有坚强和平静。在这种平静之后,却能感觉到更强大、更深沉的情感,和一颗更热烈的心。
从蚂蚁世界看人生 篇9
哲学原理课教学中一个基本问题的辨析-从世界模式论看杜林的唯心主义观点
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揭露和批判了杜林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和折衷主义手法.
作 者:曹玉姣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社科系,青海,西宁,810016刊 名: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220(5)分类号:B17关键词:欧根*杜林 世界模式论 唯心主义
蚂蚁的世界作文 篇10
我看见一双帆布鞋从我们头顶上跨过去,发出闷雷一般的响声,我不禁一怔,一会儿,咚、咚、咚、咚……脚步声越传越远,读物页回复了秩序,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食物被成千上万只蚂蚁搬着,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同伴,有兵蚁,工蚁,还有雄蚁。
我看着自己的一对大钳子,加入了兵蚁的行列,我跟在兵蚁的后面一路小跑,来到了入侵者所在的位置:这是一只毛毛虫,指挥官把兵蚁分成好几队,三只兵蚁负责一条腿,二十只兵蚁分别负责一个头和一个尾巴,四十只兵蚁负责毛毛虫的背,我在毛毛虫的背上举起大钳子,用力剪破毛毛虫的皮,然后用自己有力的前颚去撕扯毛毛虫的肉,一时间,毛毛虫身上满是绿色的血。毛毛虫痛苦地翻滚起来,却将最柔软的腹部暴露在我们面前。顿时,剩下的兵蚁一拥而上,噬咬着毛毛虫,毛毛虫痛得死去活来,不一会儿就气绝身亡了。
我们拖着黏乎乎的身子,又上路了,我疲倦极了,掉了队。于是,我就趁着这个机会在蚂蚁世界里转悠起来。
我看见蚁穴了!
那可真是袖珍版的地下城堡!综错复杂的地下通道连接着一个个洞室,洞室有大有小,用途也不同,有卧室,有育儿室,有储藏室……一时间看得我眼花缭乱。
从世界杯队服看服饰变迁 篇11
世界杯队服的变化
从世界杯队服的历史来看,不乏多种经典。从颜色来看,历届世界杯冠军球队身穿的球衣不外乎蓝、白、黄、红4种主色调,身穿蓝球衣的球队夺冠8次,身穿白球衣的球队夺冠6次,身穿黄球衣的球队夺冠5次,身穿红球衣的球队夺冠1次,而身穿橙色球衣的荷兰两度杀进世界杯决赛,但都铩羽而归。1966年,英格兰队穿着红色队服战胜了德国,获得了迄今为止的唯一一个世界杯冠军,这款红色的队服也深深留在英国球迷的记忆中。
以获得冠军的次数来衡量,蓝色和白色是世界杯队服的幸运色调,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就出现了20支球队以白色为主色调的球衣。
从款式来看,2002年世界杯时,喀麦隆队队员穿无袖球衣出场,引来纷纷议论,后来这套“行头”被国际足联禁止。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日本队的球衣以深蓝色为底色,左上角是日本国旗和日本足球协会会徽。这件衣服的正面以会徽为中心,向四周散发了数个比衣服底色稍浅的蓝色条状。对此,韩国教授徐坰德指出,日本的队服其实代表了日本的旭日旗,这个旗帜在日本带有军国主义色彩。于是,徐坰德于2014年6月2日上午向国际足联寄出一封信,要求删除日本队服上的这个图案。
从政治意涵看,“德意志战车”德国队队服一直采用白色上衣、黑色短裤,在1988年以后加上国旗花纹,其颜色的代表含义来源于黑、红、黄国旗三色。这是德国传统的颜色,其历史可追溯至一世纪时的罗马帝国。
“三狮军团”英格兰队队服主色同样来源于国旗的颜色,也就是英格兰的“十字旗”,此旗诞生于1200年,到1706年一直是英格兰的国旗,红色“十”字代表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因此,英格兰的队服一直以红色和白色为主色调。
其实,服饰是一种相对于人体而从属于外在形式的东西,也是一种附属的美,其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时尚性。服饰除了为人遮羞遮丑,还装扮人,使人感到美。但是服饰的形式又是短暂的,在古代可能各领风骚几百年或数十年,在今天则是各领风骚几年甚至几个月。
中国服饰的传统
谈到服饰,大约都要从西方去寻找根源,但无论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因而也就有自己的服饰和文化。中国是文明古国,文化发源较早,最早的服饰还得到中国文化中去寻根溯源。我国早在周朝就有了服饰的规章制度,虽然这一规章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体现人的高低贵贱和地位,但也涉及到审美。如贵族穿丝织品,庶民穿麻织品;贵族的便服是深衣,庶民的便服是短褐;贵族的成人礼是加冠,而庶民则只能戴头巾。后来,一部《论语》把当时人们的服饰描绘得淋漓尽致,有些观点也影响到今天人们的服饰形式和审美观。
孔子在《论语》里表达的服饰规矩和审美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不同的季节应该穿不同的衣服,如“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暮春三月,穿好春天的衣服,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位儿童,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
二是衣饰装扮以俭朴本色为美。例如,“禹,吾无间然矣......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我对禹没有什么好批评的了,他穿得那么简朴,但把祭服做得很华美。)
其三,服饰虽有个人爱好,但应当穿戴整齐和视具体环境而穿衣。
其四,对衣服颜色的搭配和衣服料质的选择孔子也有一定的审美观。他说,“缁衣,羔裘;素衣,霓裘;黄衣,狐裘。”(黑色的衣配羔裘,白色的衣配霓裘,黄色的衣配狐裘。)
孔子的这些服饰规矩和审美观当然只是中国2000多年前的审美观,有民族和时间局限性,但表明了服装形式和颜色早就是人们生活审美的一项重要内容。
世界服饰流行的潮流
不过,真正影响人的审美的服饰应当是近代所谓的时尚流行,主要是服饰时尚的流行。从国际流行服饰可以看到服饰对人审美的影响。早在1870~1890年,西欧许多国家就流行以装饰臀部为美的服饰,这就是巴瑟尔裙。从巴瑟尔裙的流行也看出了欧洲人对臀部美的标准和欣赏。臀部不仅要浑圆,而且要翘起,像黑人的臀部一样又高又翘。
当时流行的巴瑟尔裙就是用裙撑改变裙的自然下垂的样式,让臀部高高翘起。此外还用披巾或蝴蝶结饰物置于臀上,以装饰臀部并吸引人的注意。很多印象派画家对此都有表现,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就是这种表现人物臀部美的典型。到了1914~1920年,女性已经穿上裸露较多的针织新泳装。20世纪30年代,美国和欧洲经济复苏,好莱坞女星敢于穿上上身为胸罩、下身为短裤的两件式泳装来展示美。这为以后比基尼的出现和流行开了先河。
从1945~1950年,碧姬·芭铎和玛丽莲·梦露凭借其电影明星的影响领导了世界服饰的潮流并成为了审美的标准,女人纷纷仿效她们的穿着和打扮,并以此为美。此外巴黎高级时装师设计的服装开始称霸世界。时装师迪奥在1947年设计出了服装的“新造型”之后,又推出了“垂直造型”“倾斜造型”“郁金香造型”“A型线”等新的设计,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直以军装为时尚美的单调风格,强调女性的优美曲线。
此后,巴黎一位大胆的工程师设计出了三点式的比基尼泳装,以致发明者在命名这一凸现女性曲线和美丽胴体的服装时煞费苦心,把这种开创性的、震憾人心的,甚至是叛逆的革命性服饰与美国在太平洋中部试验原子弹和氢弹的一个叫作比基尼的岛屿相提并论。
1954年3月19日,法国工程师路易斯·里尔特发明的三点式泳装面世,发明者便把这种如同精神核武器的服装命名为比基尼,并向法国政府申请了比基尼的商标专利。这一命名的含义不言而喻,比基尼泳装就是引发人们审视自己服饰和体形美的一颗精神原子弹。它更揉进了一个广泛的美学原则,虚虚实实,半露半透。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三点式并非是在20世纪50年代才出现,也并非是里尔特的新发现。早在公元前1600年在希腊米诺斯壁画上就出现了类似的服装。欧洲历史上也有大胆的女性在小型舞会上以三点式服装露面,但被政府和教会以有伤风化而禁止。
1954年,用粗花呢制作,上衣为无领茄克带镶边装饰的香奈儿套装开始流行。这种套装搭配珍珠项链成为经典的职业女性形象,人们便以此作为评判女性美的一个重要标准。
现代世界服饰的流行
1955年,服饰时尚转到了裤装,西式服装逐渐代替一些传统的民族服装,而亚洲各民族的一些传统服饰元素和方法被运用到西方服饰并引以为美。1955年,迷你裙即超短裙正式流行,而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为纪念人在月球行走,又设计了女宇航员制服式的时装,即迷你裙与塑胶面料结合的服装。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高级时装业有了新的变化,在迪奥、朗万等老时装公司之后,一些新的时装公司如路易·费奥、埃马努尔·恩加罗等逐渐崭露头角。它们所创造的成衣时装也逐渐为社会接受,成为服装时尚的标准。
此后,一种用靛蓝染色的粗斜纹布制作的缉上双行包缝线、腰部装上标牌、价廉结实的牛仔裤问世并风靡全球。李维·斯特劳斯随后又成功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牛仔裤品牌。
20世纪60年代末,战后婴儿开始长大,伴随着摇滚乐在美国流行,披头士乐队和披头士的形象开始征服世界,并成为美的标志。与此相呼应,一种圆领、平面展开呈T形的针织套头衫——T恤流行起来。这一时装的始作俑者同样是影星。好莱坞影星马龙·白兰度在影片《欲望号街车》中身着T恤衫的形象引起大众的狂热爱好和效仿,由此深入到社会各阶层。
此后这种T恤衫与蓝色牛仔裤、不系领带的衬衫和皮茄克一起成为不分男女老少的最大众的平民装束,也成为一种大众时尚的标志,是你美我美他也美的共同认可。欧洲的年轻人则穿着皮装、戴着头盔骑着摩托,并以此为美,尽管这种穿戴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女性在玛丽·奎特的“剪短你的裙子”的口号下,开始了“青年女装运动”,于是迷你风大行其道,并为人们所接受,成为红极一时的美丽装扮。
另一件风靡欧洲和美国的时装是1966年法国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创造的“蒙德里安式样”的冷抽象风格连衣裙,也被视为一种着装美。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服装时尚又有了新的变化,服饰经历了重组和重振的阶段。青年人同样在着装的审美和表现美中领导潮流。这个年代闪光织物闪亮登台,闪光织物和带着闪光片的迪斯科裙装风靡年轻一代。还有让人觉得美的是后跟高得不能再高的高跟鞋以及喇叭裤。1979年,动物花纹一下子出现在各种服饰上,包括大衣、紧身裤、帽子、鞋和手套。这也成为了美的装束。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欧美的着装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这就是朋克,其标志是极怪诞的服饰、五颜六色的发型和奇异荒诞的化妆,以此表现反传统和独行不羁的时尚,但是大多数人对这种装束无法认同。不过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国家也还会见到这种装束。
同一时期,受性解放思潮的影响,欧美比基尼服装越来越露,也越来越透。三点式越做越小,后来有了近乎全部暴露的“G带”“皮带”“野蛮”式的比基尼。设计者和穿着者原以为这样可能会更美,但殊不知违背了审美的一大原则——半遮半掩。如果一览无遗,反而看不出美,只有挑逗了。因此一方面是官方的禁止,另一方面是公众的冷落,皮带式的比基尼等终于没有流行起来。
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的着装时尚倾向于实用和简洁。舒适、简洁、休闲服装开始流行,而着力表现人体美的透明、裸露服装也走俏。与此同时,内衣外穿也成为一种时尚而流行起来。此外,体现中国文化的京剧脸谱、佛珠、书法等也出现在国际时装的展示台上,向观众透露着一种信息,包含中国文化因素的服饰开始被认为是时尚。到了20世纪90年代,服饰出现了许多变化,一是多样化,二是崇尚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中国的现代服饰
20世纪90年代,中国主题的服装出现在世界许多时装设计师的时装系列中。不过,在中国,服饰和装扮同样有一个历程,与国际相比,不过是大同小异而已。
中国的现代服饰经历了以下一些变化: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长袍马褂、中山装、旗袍(与西方的巴瑟尔裙表现人的臀部美相比更显得优雅一些)到50年代的列宁装、布拉吉;从六七十年代的军装、假领到80年代的黄裙子和西装,其间还夹杂着70年代末的喇叭裤、蛤蟆镜和花格子衬衣,这一时髦像流行于欧美的朋克一样不受中国人的欢迎,但在当时还是被青年人视为美的装束。到了20世纪90年代便是休闲服的年代,以至于到21世纪初美女的标志是除了自身的美之外,一身的行头是:松糕鞋、吊带裙、透视装、露脐装、低腰牛仔裤和紧身裤等。
从这些以时尚为美的要素或标准来看,服饰永远是人们无法摆脱的追求美、评判美的道具和行头。而且时尚之美永远是由人群中的一部分得风气之先或引人注目的群体所领导和推动的。这些人包括影视明星、时装模特、歌星舞星、体育明星、电视节目主持人、政治人物(或政治事件和一个政权的意识形态)、名门贵族、英雄以及各种各样的新闻人物等。
美国女飞人乔伊娜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穿着一条裤腿写满色彩和图案,而另一条裤腿则是单纯颜色的裤子参赛,这种“阴阳裤”伴随着乔伊娜惊人的成绩(女子100米、200米冠军)和自信,马上就被视为美而在全世界流行起来。这是体育明星领导时尚的经典。
不过,2014年巴西世界杯后,有什么样的服饰会流行并影响世界,还要等世界杯结束后才能知道。
【从蚂蚁世界看人生】推荐阅读:
观察小蚂蚁看图作文05-27
从蚂蚁的幸福到时代的主宰散文10-18
从世界看中国教案10-27
看《平凡的世界》有感09-02
从世界看中国知识总结06-11
看平凡的世界观后感07-02
平凡世界的人生05-31
中国反腐能从世界借鉴什么08-21
世界美丽感叹人生作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