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法翻译

2024-08-25

读书之法翻译(共11篇)

读书之法翻译 篇1

大学的教育方法是:在不合正道的事发生之前加以禁止,叫做预先防备;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教导,叫做合乎时宜,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导,叫做顺应;使学生相互观摩而得到好处,叫做切磋。这四点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

事情发生以后才禁止,就会遇到障碍而难以克服;过了适当时机才去学习,虽然勤勉努力,也难以有成就;杂乱施教而不按顺序学习,就会使学生头脑混乱而无法补救;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商量,就会孤陋寡闻;轻慢而不庄重的朋友会使人违背师长的教导;轻慢邪僻的言行会使学生荒废学业。这六点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

君子既然知道了教育获得成功的原因,又知道了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作别人的老师。所以君子教育和诱导学生,靠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服从,是勉励而不是压制,是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引导而不是强迫,就会使师生关系和谐;勉励而不是压制,学习就容易成功;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学生就会善于思考。能使师生关系和谐,使学习容易成功,使学生善于思考,就可以说是善于诱导了。

读书之法翻译 篇2

乔治·斯坦纳 (George Steiner) 是西方著名翻译理论家。阐释学 (Hermeneutics) , 又称解释学、诠释学, 是一个解释和了解文本的哲学技术。后期的阐释学, 在伽达默尔手里被发展成人文学科, 他认为作品的表现和玩游戏的过程相似。游戏本身乃是游戏者和观赏者所组成的统一整体, 文学作品的真正存在只在于被展现的过程。 (汉斯- 格奥尔格·伽达默尔, 1999) 文学阐释学研究中心是文学作品与读者的关系。译者的解释和再创造与阐释学的关系密不可分。斯坦纳用阐释运作的四步骤说明了翻译行为: (1) 最初的信任 (initiative trust) ; (2) 进攻 (或侵入) (aggression or penetration) ; (3) 吸收 (incorporation) ; (4) 互补或补偿 (reciprocity or restitution) 。 (George, 2001)

2 按照翻译阐释运作理论对王佐良“论读书”翻译过程解构分析

(1) 最初的信任

信任是斯坦纳翻译阐释运作的第一个步骤, 指的是相信原文能够被理解, 一种信心的投入, 以过去的经验为保证。不过, 这种信任在译者面对所要翻译的文本时, 它的意义和严肃性受到影响。 (谢天振, 2008)

“论读书”写于十七世纪初期。王佐良充分发挥了翻译活动主体选择和信任的主观能动性, 选择并且信任由古英语向现代英语过渡时期的, 大胆借鉴外来思想文化、抒发情感、表现自我的散文文本。作为一个诗人, 王佐良讲诗、评诗、译诗得心应手。他的不少著述是讲诗的, 如《英国诗选》《读穆旦的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苏格兰诗选》《英国诗文选译集》等, 散文作品翻译涉猎不多, 《论读书》的翻译对他来说不像译诗那样驾轻就熟, 但是译者考究了原文文本的丰富内涵和原文作者的深厚文学功底, 他认为原作是一部持之有故、言之有物的、有学术价值的严肃作品。而且, 王佐良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时, 师从英国著名的文艺复兴学者威尔逊教授, 深受英国文学的熏陶, 拜读了许多培根的作品, 喜欢他的简约风格, 这更是让王先生信任“论读书”的可译性和翻译价值。

(2) 进攻

“信任”之后, 便进入翻译阐释运作的第二个步骤——“进攻”, 即两种文化、两种意识形态间的矛盾。在斯坦纳看来, “进攻”是具有暴力性质的抢掠行为, 译者抢掠的资源是异国丰富的语言宝库, 因而这个阶段“不可能不存在成见, 译者不得不对他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视域妥协”。 (George, 2001)

例1 :

原文:They perfect nature, 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f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like natural plants, that need proyning by study; and studies themselves do give forth directions too much at large, except they be bounded in by experience.

译文:读书补天然之不足, 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 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 如不以经验范之, 则又大而无当。

王佐良的译文超越了原文的表层结构, 把原文中的被动语态转化成汉语表达习惯常见的主动语态, 又深入探究了原文的思维逻辑层次、信息分布以及原作者的真实意图。如and are perfected by experience译作主动语态的“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加入了逻辑词“又”, 而且把perfect很好地译为了“补……不足”。在句子后面的读书类比中, 王佐良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 根据汉语阅读与思维习惯, 颠倒了句子顺序, 对原文进行侵入, 使译文更倾向于译语读者。我们由此可见, 译本深受译者文化意识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译者积极地“侵入”并非被动翻译, 并使原作在译入语中获得了第二生命。

(3) 吸收

“进攻”的目的便是“吸收”, 这是译作的表达阶段。吸收的程度有所不同, 有完全归化的, 有彻底直译的。正如斯坦纳所说不管“本土化”的程度如何, 引进原文的行为都会使整个本土结构潜在地错位或重新定位。 (George, 2001)

《论读书》语言古朴简练, 保留了一些古英语词汇, 如nay, sloth。原文中还有一些拉丁文, 如Abcunt studia in morse, for mey ale cymini sectores。此外, 原文中的长词、大词显得庄重。王佐良充分吸收原文古英语特点和散文风格, 用汉语中语言色彩正式的文言文进行翻译, 保持了原文句式对称的特点。

例2 :

原文: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i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Abeunt studia in morse.

译文: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

可以看出, 原文句子中有许多带有长元音/ei//ai//i:/的词, 如make, wise, deep和带有流辅音/m//n//l//r/ 的词, 如men, mathematics, natural。在处理这一类的排比句时, 王佐良竭力保留原文平衡对称的节奏, 但英语和汉语毕竟属于不同的语系, 译文不能完全吸收。他巧妙地使用“使”字句结构, 补充了后五处排比句中省略了的谓语动词和宾语, 且把原文中的拼写简短的单个形容词译为汉语中多见的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在译最后一小节时, 用中国人更能接受的“凡……皆……”的四字结构来处理, 这便是吸收。

(4) 互补或补偿

斯坦纳翻译阐释运作理论的第四个步骤是互补或补偿。如果没有第四个步骤, 阐释运作是危险且不完整的。斯坦纳认为对于翻译工作和翻译职业道德而言, 通过这种互补行为来恢复平衡至关重要。 (George, 2001)

例3 :

原文: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 to 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 is affectation; to make judge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r of a scholar.

译文:读书费时过多易惰, 文采藻饰太盛则矫, 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原作中的sloth和affectation对应的直译应该是“怠惰”和“矫揉造作”, 王佐良考虑到汉语文化因素和典型文言文的语言特色, 作为补偿, 将它们译作单字的“惰”和“矫”, 更加精悍、醒目。此外the humor of a scholar没有译为“一个学者的幽默”。原文中的humor在这里表示A person’s characteristic disposition or temperament, 即“人的气质”。王佐良充分发挥了译者主体性, 他为了让译文读者更加明白原作者想要论述的道理, 考究了上下文, 没有选择直译, 而是译作“学究故态”, 很好地在形式对等的基础上补偿了意义对等。

《论读书》被王佐良译成中文后, 被广大中国人民所熟知、传诵、研究, 赋予了原语语言以力量, 经翻译后成为了经典, 这就是补偿的互惠互利行为。

3结语

斯坦纳将翻译看作四个步骤的阐释行为, 从哲学的高度而非技术操作层面来解释翻译的操作过程, 克服了长期统治翻译理论的传统翻译三点论的不足, 为后来学者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参考文献

[1]George, Steiner.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87, 93, 95, 312, 313.

[2]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上) [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5.

钱穆的读书之法 篇3

钱穆是自学成才的国学大师。他一生从未上过大学,最高的文凭仅为高中(尚未毕业),更未出国留学。但通过十几年乡教苦读,他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1930年,因顾颉刚的鼎力相荐,他才离开乡间,北上燕京大学,开始任国文系讲师,从此走上高校教书之路。

钱穆记忆力极佳,去私塾上学,“日读生字二十,忽增为三十”,能强记不忘,又增为四十,每篇文字大约读过三遍就能背诵。他最爱看《三国演义》,傍晚屋里光线暗,干脆就爬上屋顶读,到9岁时已能背诵《三国演义》。钱父的一位朋友听说他能背《三国演义》,便当即考他“诸葛亮舌战群儒”一节,钱穆居然一字不落地当众背了出来,而且还绘声绘色,十分传神,众人惊为神童。

被人誉为神童后,钱穆也沾沾自喜。有一日,他随父亲出门,经过一座桥时,父亲指着桥问他:“你认识‘桥’字吗?”钱穆答:“认识”。父亲又问:“桥字何旁?”答:“木旁。”父亲再问:“用木字易马字旁,是什么字?”答:“是‘骄’”。父亲接着说:“骄字何义,知道吗?”钱穆点头道:“知道。”到这时,钱穆才知道父亲的真意,脸一下子红了。父亲的教诲,钱穆从此一直铭记在心,读书时绝对不能有骄傲的情绪。

读书贵有耐心、恒心,不可存懒惰、浮躁之心,這是钱穆在谈读书方法时特别强调的问题。钱穆在走向大学讲台前,先做过10年乡村小学教师和8年中学教师。在这18年中,他笃志苦学,读书极勤,“未尝敢一日废学”。在三兼小学,夜间读《昭明文选》,“极倦始入睡”。在荡口鸿模学校,读章学诚《文史通义》、夏曾佑《中国古代史》,“读之甚勤”,“至形于梦寐间”。夏夜,为防蚊虫叮咬,他把双脚放入瓮中坚持夜读。

钱穆主张多读书勤思考,触类旁通,认为中国治学与西方不同,西方学问分门别类,中国学问分门不别类。经史子集四部,是治学的四个门径,入门后,触类旁通,最后融而为一。钱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在儒学,他主张现代中国人必读九本传统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六祖坛经》以及朱熹的《静思录》和王阳明的《传习录》。

钱穆读书常学习古人的治学与为人,及时反省自己。一次读曾国藩家书,曾说自己每读一书必认真从头读到尾。钱穆从此要求每本书都必须认真阅读,不遗一字,读完后再换一本。他从古人身上总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便身体力行,规定自己早上读经子,晚上读史,中间读闲书,充分提高读书的效率。从那以后,他都一字字,一本本从头读来,不知不觉中学艺精进,终成大器。

钱穆一生著书立说,达一千七百万言之多。钱穆说:“我把书都写好放在那里,将来一定有用。”因此,钱穆是一个完全靠自修苦读而在学术界确立地位的学者,他能有如此卓然成就,可以说与他的读书观和做学问的态度是密不可分的。

翻译读书报告 篇4

二、著者:张培基 喻云根

三、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四、页数:341页

五、内容概要

全书共分为六章 并在结束语后附有短文翻译练习及答案

在绪论中 综述了翻译的宗旨: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第一章 我国翻译史简介 由西汉至现代作了简要明了的阐述,并且在这里点题严复先生提出的“顺、达、雅”和马建中先生“善译”的观点 他们各有所重 不论轩轾。同时指出 五四是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并做五四前后翻译方向的类比。

第二章 翻译的标准、过程以及对译作的要求 此张文分三节

第一、翻译的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个人批评):这里作者张培基说到 信达雅中严复的局限性 而不合当前的潮流 把它们换成了忠实、通顺 在这里 信本忠实 达则畅通 赋予新内涵就好了 忠实与通顺相辅相成 如果同时能注意到美 则善莫大焉。

第二、翻译的过程是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的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 在内容上又细分为:理解 表达 校核

批评:这是我们学习翻译的一个必然过程 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必然方法 作者在这个过程中详实举例,让读者可以深刻体会整个过程的精要所在。

第三、对从事翻译工作者要求———主要是需要翻译人员具备并提高各方面的素养。如:提高本族语言和外语的水平;和对各国风土人情 政治经济等的多方位了解。

第三章 英汉语言的对比 包括两节 :词汇现象和语法现象方面的对比。

第一、从词汇的意义、搭配和词序方面进行了大量例证 生动形象的表达了我们生活中所用语言的差异 方便我们更细致的体会两国间的说话习惯

第二、从句子的结构、句序和句子内容的其他表达手法入手 让我们知道了在各种句式中 翻译句子内容的次序及方法

接下来的三章主要是讲述了英译汉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进入实践翻译英语的正题

第四章

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上)词汇篇 用了九节 在本章中着重从词义的选择、引申、褒贬 词类的转译法(两节)增词法(两节)重复法(两节)省略法、正反 反正表达法 进行了详细的例证说明 让我们对翻译中词汇运用的方法有了更细致 更深入的了解 并且在遇到各种情况时均能有条不紊的按章应对。第五章

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中)句法篇 用了六节 其中涵盖了 分句合句法;被动语态的译法;名次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的译法;以及长句的翻译方法。

在词汇明了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引入句子翻译的重点 这也是表辞达意的最终要求。

第六章

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下)其他篇 用了三节

包含习语 拟声词外来词的译法运用

这样在最后进行了翻译文章句子 其他方面的查漏补缺使得全书成文浑然一体 严谨有致

后面的百余页,安排了短文翻译练习及参考答案、参考译文。更有点睛之笔。

六、读书心得

世界各国的文化各有奇葩,而语言上的或不相同,致使很多文化思想不能交融,这也是翻译成为当前文化热潮的另一重要原因。正确的翻译民族间不同的语言是有助于民族间知识、文化、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交流的。而一本专业的指导书籍对促进对翻译系统化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在英语成为世界性语言的今天,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外语学院为国内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编写这本专业翻译教材。它极审慎严谨的介绍了英汉语言的特点,翻译的理论以及常用的英译汉的方法和技巧。通读学过本书之后,颇感受益非浅。无论在翻译的概念上,还是在翻译的实践技能上本书都论述讲解的十分精辟。确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指导书籍。

七、评语

读过本书后,浅浅的读了张培基先生的简历。他出生于1921年,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1946年赴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任英语翻译,随后留学美国,就读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英国文学系研究院。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几天,他便毅然回国。他的爱国热情同他对学问的一丝不苟同样让人钦服。张培基先生以他多年从事翻译及教学工作的宝贵经验撰编此书,为学习英汉翻译提供了不可多得详实资料。

从本书的成文特点来看由文字现象及翻译的理论要求到具体的翻译实践,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对英汉的翻译做了极为详尽的解释。对于本书,作为学生的自己,不敢枉自评断,只是深深学习,以自己的浅薄见识,略写感言。路漫漫其修远,为之为学。

读书文言文及翻译 篇5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译文

起初,张咏在成都做官,听说寇准做了宰相,就对自己的同僚下属说:“寇准是少见的人才,可惜他知识学问不够啊。”等到寇准出使到陕西的时候,恰好张咏从成都被罢官回来,寇准隆重设宴,准备酒食款待张咏。张咏将要离开的时候,寇准把他一直送到郊外,寇准问他:“您有什么话要教导我吗?”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能不去看啊。”寇准没有领会到他的意思,回去以后拿出《霍光传》来看,看到里面有“不学无术”这句话的时候,才明白过来。笑着说:“这是张先生在说我啊。”

注释

谓:对……说。

严:敬重。

供帐:举行宴请。

及:到了......的时候。

还:返回。

具:备办。

待:接待。

将:将要。

郊:城外,野外。

闻:听说。

适:恰好。

自:从。

去:离开。

谕:明白。

徐:慢慢地。

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名读书》的文言文翻译 篇6

《名读书》文言文翻译

车胤① 囊萤读书② , 孙康③ 映雪读书④ 。 一日,康往拜胤, 不遇。 问何往,门者曰:“ 出外捉萤火虫去了 。” 已而⑤ 胤答拜⑥ 康, 见康闲立庭中⑦ , 问:“ 何不读书?” 康曰:“ 我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 。”

--(选自明·浮白主人·《笑林》)

原文翻译

车胤利用装在袋子里的萤火虫发出的光来读书,孙康利用雪所反射的光来读书。有一天,

名读书孙康前去拜见车胤,却没有见到他,孙康便问他去了哪儿,看门儿的说:“外出捉萤火虫去了。”过了不久,车胤又去孙康家里回访孙康,只看见孙康悠闲地站在院子里,一点事儿也没有。车胤便问孙康:“你为什么不读书呢?”孙康回答说:“唉!我看今天这天儿,也不像是下雪的天气。”

注释

①车胤:晋代南平郡江安县西辛里(今湖北公安曾埠头乡)人,官至吏部尚书。

②囊萤读书: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丝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

③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官至御史大夫。

④映雪读书:晋代孙康家境贫寒,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⑤已而:不久。

⑥答拜:回拜。

例谈古诗教学之法 篇7

一、含英咀华读“音趣”

含英咀华第一步是“诵读”,是为了感知诗的“音趣”,即押韵美、声调美、节奏美。投入是学生的自主体验,绝不是教师的越俎代庖,务必让学生敞开心、放开声、读出味。

《归园田居 (其三)》这首五言诗,主要是采用“赋”的手法,通过叙事来表现思想感情,其中没有景物的描写、气氛的烘托,也没有比兴的运用,几乎全用叙述,只在末尾稍发议论,点明主旨。语言朴素、简洁、明快、协调一致。读来琅琅上口,其意则明白晓畅,写出了诗人对劳动生活的真切感受和归隐躬耕的决心。为了让学生读出诗的“音趣”,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三读”法:

一读:请同学们读出一种尴尬和一种辛苦;

二读:请同学们读出一幅图画和一种愉悦;

三读:请同学们读出一种朴实和一种人格。

《后山诗话》说:“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通过这三读,学生自然体会到诗中的妙趣。

二、含英咀华识“意趣”

含英咀华第二步是“心惟”,即投入诗境,是为了感知诗的“情趣”和“理趣”,“心惟”即韩愈所说的“沉浸浓郁”,忘却自我,诗我合一,尽享诗意的甘醇。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一句蕴含一幅清新的画面,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因此,我又设计了一次学习活动:请同学们描述:“带月荷锄归”的画面美。

此时,人、月与自然环境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诗人心灵的舒畅,通过艺术的笔触,净化为一种崇高的自然美、精神美、诗意美,活脱出一个美好静谧的意境和悠闲自得的形象。“带月荷锄归”一句可说是神来之笔,它变劳苦为欢快,化困倦为轻松,具有点染之功。

三、含英咀华解“文趣”

含英咀华第三步是获取“文趣”,指文字之趣,古诗教学还应教会学生学会咬文嚼字,品其言察其妙,方可领会古诗之神韵。

在学生理解“带月荷锄归”的“荷”时,产生了疑惑,按常理“荷”的解释离不开植物,如荷叶、荷花,如果按这个解释,词句就讲不通。我又让学生理解整句的意思是:“晚上扛着锄头回家了。”学生一下子明白了“荷”的意思是扛着,翻开字典一看,“荷”做动词时解释为“负荷,扛着”,读音是hè。古诗教学中,这种情况不少见,如果让学生发现问题后咬文嚼字一番,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才真正是豁然开朗。

读书须有疑小古文翻译 篇8

《读书须有疑》

朱熹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

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译文

书刚开始读的时候啊,不觉得会有什么疑问,但是,读着读着,慢慢就会出现一些的问题,读到一半的时候,每个小节都会产生疑问。

记叙文波澜起伏之法 篇9

一、设置悬念, 扣人心弦

悬念, 又称“关子”或“扣子”, 就如古典章回小说中每到故事关键处的“预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它是作者为了激发那种“紧张与期待的心理活动”, 在行文中有意采取的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手段。这种手段包括“设悬”和“解悬”两个方面。设置悬念常利用人物的反常言行, 或把不同线索的事件交织在一起, 以引起读者的期待心理。例如:中考满分作文《心灵的地震》, 一开篇就以一张写有“刘老师, 你要小心点!”的小小的字条, 设置悬念, 引起读者的思考:一位有着二十几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名教师, 一位省优秀德育工作者, 居然被学生“警告”“威胁”, 这是怎么回事呢?在老师、年级组长、校长的过问调查下, 事情最终水落石出:原来是一位成绩普通, 被老师忽略的学生对老师善意的关心与提醒。作者一直不把答案揭晓, 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当事情真相大白之后, 事件的意义也就彰显了出来:每一位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关爱, 特别是那些平时默默无闻, 毫不起眼的普通学生。

二、抑扬相生, 跌宕起伏

“抑”是贬, 批评之意;“扬”是褒, 赞美之意。所谓“抑扬交错法”, 是指作者通过褒贬来立意, 评判人或事物的技巧, 常见的有“先抑后扬法”、“先扬后抑法”。先抑后扬的“抑”是手段, 而“扬”是目的, 是利用“抑”“扬”的反差, 来做“扬”的衬托或铺垫, 先扬后抑则反之。如:小说《归途》, 讲述了一位回家探亲的解放军同志在火车站遇上一陌生老人要求他代拍电报的故事。表现了“我”在情感经历方面的变化历程, 折射出时代的缩影:诚信缺失的同时, 依然有人用善意的谎言守护着自己情感的麦田。尽管失望, 却依旧美丽。

短短六百来字的文章, 却有丰富的内涵。情节又富有波澜, 紧紧扣住读者的心扉, 让人思考, 使人回味。这得益于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首先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位似乎很“冒失”的老人, 他突然拉住“我”的举动, 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我”茫然的“点点头”, 又忽然明白了什么, 明白了什么呢?让人心生疑惑。原来是错将他当成了需要救助的对象, 或是一个行骗者, 所以“我”心怀鄙视, 顺势将“皮球”踢给了不远处的警察。但结果竟是那样的出人意料:老人希望替他发一封儿子因部队需要不能回家尽孝的假电报。老人的老伴病危非常想见儿子, 这本身就有了一种凄凉的意味。然而, 更让人揪心的是他们的儿子已经在两个月前因公牺牲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的悲剧再次上演, 让人感到一种难言的苦痛, 挥之不去!“我”的心里也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先前的漠然视之、似乎是洞察一切的“我”到此时也“庄严的举起右手”, “我”的心灵、情感世界也因此而接受了洗礼。

小说在运用欲扬先抑手法的同时还运用了铺垫的艺术, 正是前面的层层铺垫、蓄势, 才有后面“突转”之后艺术魅力的乍现。

三、倒叙插叙, 引人入胜

大多数同学在写文章时习惯于运用顺叙的写作顺序, 如果根据文章内容加以适当改变, 就能起到别开生面的效果。具体而言, 可以运用倒叙和插叙的形式。例如:《你要好好的》这篇中考满分作文, 文章取材于真实的校园学习生活, 本来没有很强的故事情节, 只是以下晚自习这个最自然的生活细节作为开头, 然后从一句“你要好好的”这句看似无心的话语回溯到以前:妈妈叮嘱的亲切, 外婆叮咛的固执, 爸爸唠叨的无趣, 声声入耳, 句句关情, 都被“你要好好的”这一句再朴实不过的轻轻串起, 娓娓道来。这三段叙事是典型的插叙, 看似平淡的内容却通过插叙, 使文章骨肉丰盈, 情绪饱满。于是才有了下文小小的情节, 深深的感动。插叙结束后, 故事又回到原点, 但情绪却豁然开朗了, 读者仿佛和主人公一起经历一次心灵之旅。这正是插叙的成功运用。

读书之法翻译 篇10

一、原理物化背景

一天, 美国雷声公司的电工技师帕西·斯潘塞在做雷达起振的实验时, 偶然发现放在上衣口袋里的巧克力糖融化了。帕西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 他没有放过这件偶然的事情, 他在想:“好端端的, 巧克力为什么融化了呢?”但是, 随后又有一次, 他刚刚爬上雷达的塔台, 携带的巧克力又开始熔化了。看看四周, 没有炉子, 只有雷达正在发出强大的电磁波, 他猜想电磁波具有加热食物的功能。经过一系列实验研究, 他证实了这一猜测, 发现了微波能引起食物内部分子运动并产生热量的原理。于是, 世界上第一只微波炉于1947年在帕西手中诞生了, 他实现了无需用火就能将食物“烹”熟的创举。

从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发现电磁波到微波炉的发明, 前后不过80余年, 人们就将一种物理原理转化成为一项实用技术, 使无数家庭从中受益。这种原理物化的例子不胜枚举, 所以说, 物理原理来源于生活, 还要服务于生活, 更重要的是创造生活。而物理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将物理原理与创新实践结合起来, 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原理, 结合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 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原理物化1:压强原理的应用———恒定液位墨水瓶

如图1所示, 该墨水瓶中的钢笔蘸水处的墨水液位保持恒定, 使钢笔蘸水或吸水时墨汁不污笔。它所利用的就是物理知识中有关压强的原理:当使用钢笔吸水使蘸水处的液位降低后 (低于导气管口) , 空气会进入墨水瓶中, 此时瓶中压强增大, 将水压了出来, 直到瓶内的压强与蘸水口液面处的压强相等。而此时, 瓶内的压强是由进入瓶内的空气产生的压强与墨水水柱 (墨水液位差) 产生的压强之和, 而蘸水口液面处的压强是大气压。以此循环。

二、原理物化步骤

原理物化就是从某种科学原理出发, 经过创造性思维设计, 将抽象原理固化到某种新产品或新方法的创意和技术方案上, 因此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首先, 创造者需要运用所学科学原理和知识创作一个产品或一项新技术, 这是创新精神的体现;其次, 创造者为了发明新产品, 还需要学习和掌握许多实用制作技术, 其动手能力也会得到加强;第三, 创造者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制作, 成功地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实物, 这将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通常, 原理物化的创造模式如图2所示。

1. 物理原理探究

物理原理都是由某种特定规律构建的, 学习物理原理要做到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 决不能只满足于对内容的死记硬背。即不但要知道物理规律的内容, 还必须了解它们产生的背景, 以及它们是通过对哪些物理现象的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同时, 要重视对物理原理、规律内涵的探究, 尤其要重视实验探究, 实验要尽可能自己动手做, 自己发现或得到的规律 (即使是重复别人的) 更容易理解。

2. 创造课题选择

引导学生用创造的眼光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寻找不方便、不顺手的问题或者不满意的事物, 然后结合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和原理, 进行有目的的发明创造或革新。

原理物化2:虹吸原理的应用———永不漏水的水槽

(1) 生活问题:水槽的底部都接有一个排水装置, 时间一长由于部件材料的老化导致缝隙加大而渗水, 给生活带来麻烦。

(2) 物理原理:虹吸原理

(3) 发明创造:设计一个底部无出口的水槽, 然后采用虹吸的办法向外排水, 如图3所示。将活塞推杆下推到底, 水被压入排水管, 根据虹吸原理, 水槽中的水源源不断地自动向外排出直到流光。向上拉活塞推杆到原位即可重复使用。由于该水槽的底部没有出水口, 因此达到了永远不漏水的目的。

3. 相关资料查询

为了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有必要对自己的创造目标进行调查, 即市场调研、网上查询和专利检索。如果别人已经制作了相同或相似的产品, 那么你就不能再继续研制了, 否则就是白费功夫, 不能获得知识产权。

4. 物化模型设计

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 发挥自己的直觉和创意, 设计出选题对象的形态、结构、方法与实施方案, 设计方案以取材简单、结构巧妙、容易实现为佳。

原理物化3: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的应用———免电池遥控器

(1) 生活问题:家用电器普遍都用上了遥控器, 造成大量电池消耗, 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因此需发明一种不用电池的遥控器。

(2) 物理原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3) 资料查询: (1) 经专利查询, 自发电手电筒已经存在, 但免电池遥控器还没有, 所以该项目可以研制; (2) 研制时可参照自发电手电筒的原理, 这样做符合发明创造的技法——移植发明法。或者, 直接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制作。

5. 其他技能辅助

顺理成章指的是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 发明创造亦如此。在创造过程中, 所有的科学原理、方法、技巧、经验和技术都是“理”, 只有武装了这些“理”, 你才能在“创造”的疆场上驰骋, 到达成功的彼岸。所以, 除了教会学生物理知识和原理外, 还要向他们渗透一些创造方法和技巧, 甚至培训一些实用制作技术, 如组合发明法、机械加工技术等。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化虚为实, 将无形的物理原理转化为有形的发明作品。

6. 发明创造成果

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 制作一个模型进行测试, 看看该设计方案是不是有效。然后, 不断修改、完善, 直至完成作品。

原理物化4:浮力原理的应用———水龙头停水未关保护器

(1) 创造课题:有时候遇到停水情况, 而水龙头又忘记了关闭, 当突然来水时容易造成水的外溢, 既浪费水资源, 又会发生水渗漏而造成其他损失。创造一个来水即可关闭水路的装置。

(2) 资料查询:《水龙头停水未关报警器》已经存在, 其他未见相关报道。

(3) 物理原理:浮力定义——物体在流体 (包括液体和气体) 中, 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许多教师在验证该原理时曾做过一个重要实验——浮力消失了, 如图4所示。

器材:大小适当的玻璃漏斗一个、乒乓球一只、红水一杯。

步骤: (1) 将乒乓球有意揿入水中, 松手后乒乓球很快浮起。 (2) 用手托住漏斗, 将乒乓球放入其中, 以大拇指按住乒乓球, 将水倒入漏斗中, 松开拇指, 可见乒乓球不浮起, (这时漏斗柄下口有水流出, 这是因为乒乓球与漏斗间不太密合) 。 (3) 用手指堵住出水口, 可见漏斗柄中水面逐渐上升, 当水面升至乒乓球时, 乒乓球迅即上浮。

(4) 物化设计与实验:受到“浮力消失了”实验的启发, 有个学生发明了《水龙头停水未关保护器》, 其结构原理如图5所示。

材料:主体均选用PVC管材, 大小自定;浮球应选橡胶材质的空心球。

验证: (1) 将浮球从置球口置入; (2) 将保护器进水管与自来水管道、出水管与水龙头分别连接好; (3) 关闭自来水进水阀门, 打开水龙头, 让水流光; (4) 打开自来水进水阀门, 水龙头中的确无水流出, 说明浮球下沉堵住了水的出口; (5) 关闭水龙头后等一会, 根据浮力原理, 浮球应该上浮, 再开水龙头, 水应该流出, 但没有水出来。实验失败, 为什么呢?

探索: (1) 水未流出, 说明浮球没有上浮, 即浮球没有浮力。什么原因呢? (2) 事实上, 验证的第 (4) 步就已经预示了问题的所在, 由于浮球与光滑的管道壁之间无缝隙, 导致无水流出, 造成浮球下面永远无水 (即使关闭水龙头也无用) , 所以浮球得不到浮力, 浮不起来也就不足为怪了。 (3) 将浮球与出水口之间的管道壁处理得粗糙一些, 使出水口有少量水漏出。 (4) 再重复验证一次, 成功。

(5) 创造成果: (1)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一定尺寸制作出成品; (2) 该保护器有一个缺陷, 即浮球绝不能完全封闭出口, 必须让少量的水流出, 这样也会造成小部分水的浪费。因此, 还要进行后续的研究, 以完善该创造成果。

读书之法翻译 篇11

然而,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秀川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地区,直属于我校辖区的学生只占本校全体学生的三分之一,大部分学生属于外来人口、流动人口、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由于学生的家境不同、生活环境差异很大,致使学生在接触信息技术课之前对电脑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另外,即使是掌握了一些信息技术的同学对于信息技术课的喜爱也只是停留在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等方面。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紧扣“兴趣”,尽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导入环节,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游戏导入法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压抑学生“玩”的天性,而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望,把微机课的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浓厚的“玩”的兴味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譬如:对于学生而言,指法练习是非常枯燥的。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的任课教师,如果在课堂伊始就直接讲解在键盘上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必定会感到索然无味、学得很累,更有甚者会厌学,出现不愿学习的状态。如若教师强加训练,也只能是事倍而功半。如果教师改变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形式,效果会出人意料。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伊始,我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同桌进行比赛,看谁的成绩好。学生在玩“青蛙过河”等游戏的过程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掌握指法至关重要。于是,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表现出了迫切掌握好指法的需求,纷纷向我询问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我详尽地讲解指法练习,全班同学学得非常认真,课堂效率极高。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青蛙过河”的游戏就感到轻松了许多,指法的应用也趋于娴熟。“玩”与“学”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二、情景引入法

学生的天性有很多,爱“玩”只是众多天性中的一项。“求知欲”便是另一项。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不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情景中产生探究的动机,促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例如:在Word软件中插入图片的教学,我设计了以下的方式:在悠扬的《高山流水》乐曲声中,我一一呈现出诸多以前学生制作的图文并茂的Word作品:有精美的贺卡、诗配画、板报设计等。“同学们,这些作品都是一些大哥哥、大姐姐在你们这样大的时候做的,当你们看到这些作品的时候,有什么想说的吗?”“老师,这些作品可真漂亮!”“老师,我也能做出这样的作品该多好呀。”“老师,请您教我们怎样做吧!”……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期待……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其实,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自由的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同学们一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在我的引领下动手操作起来。“求知欲”的调动,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三、拓展激趣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强调“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利用它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幻灯片的制作》时,我首先出示了一些五年级美术《家乡的古建筑》的图片,之后提出合作探究的要求:如何才能使这一张张图片有次序地一一呈现出来?此举重在让学生明白幻灯片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白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不仅让我们掌握了一门技术,同时也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上一篇:心中一片月初中作文下一篇:香蕉童话作文